西藥房/百貨行 @ 50年代博物館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OMegQr

寄藥包

文‧圖/李慶恭

民國五十年代前後的農村,村莊裡多沒有西藥房,頂多有個非醫科出身也沒執照的赤腳仙仔(密醫的俗稱。多為外來客,本地人誰有多少斤兩,大家清楚得很,假仙不了的)。要找西藥房或中藥鋪,得上鎮街去。那時農村沒有汽車,機車也很稀貴,腳踏車固然家家有,但可沒普及到一人一輛的地步。因此,想上街還得費些周章、時間,就這樣,「寄藥包」的行業應運而生,幾乎每戶都掛上二、三家藥廠的藥包。

藥包袋是像八開紙或稍大的厚紙袋,上斜角打孔穿線,可吊在屋內傢具或牆上。我家是集中吊放在父親寢室壁角,我有事沒事愛把藥包裡的東西倒出來「欣賞」它的包裝及文字說明,久之竟成了家用的赤腳仙。緣因父母嫂姊都不識字,什麼病痛要用什麼藥一律「請教」我,有那麼一點權威呢。藥包內容並不很豐富,都屬家庭常備藥。太高貴的農家消費不起,較不尋常的藥怕尋常人家不會用,鬧出人命麻煩大。藥包內容大致為感冒退燒藥、止痛藥、眼藥水、外傷敷藥等等。最受歡迎的是胃散,它用葫蘆形的玻璃瓶盛裝。有些藥廠將胃散調配得近似鹹橄欖粉的味道,還加了薄荷,許多人偏愛那種口味,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理所當然吃胃散,沒事也拿來當零食用,因此往往在藥廠外務員來收帳及補充之前,胃散已經沒了。外務員會自動增加寄存量,但不出兩個月就被父親制止了,因為負擔不起那樣漫無節制的「高消費」。現在想來,限量是對的,藥到底是藥,搞不清它確實的成分,濫用惹後患。彼時資訊閉塞,鄉民不知藥害、副作用這檔子事。

寄藥包在早昔能盛行,除了提供方便和救小急外,旬月才來收一次費,等於現在的「先享受後付款」,這予普遍貧窮的農民一種機動消費,所以受歡迎。那時藥價也公道,但仍有人家付不出在今天說來只是「區區」的藥費,更有累欠數月的,窮得叫人同情!遇上這樣窮苦人家,藥廠業務員也沒輒,只能把藥包收回,列為「拒絕往來戶」了事。

P_20160410_221828P_20160410_2218382016-04-11_184517  

吳修明蒐集「寄藥包袋」,紀錄早年醫藥歷史

修明蒐集「寄藥包袋」 記錄早年醫藥史
2015年01月26日 19:15 張朝欣
吳修明蒐集「寄藥包袋」,紀錄早年醫藥歷史
文史工作者吳修明蒐集「寄藥包袋」,紀錄早年的醫藥歷史。(張朝欣攝)
北港鎮文史工作者吳修明蒐集早年「寄藥包袋」,每一個「寄藥包袋」都有其特色圖案與歷史背景,見證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但目前原版「寄藥包袋」非常稀少,因此他特別將21種「寄藥包袋」製成特色海報,方便民眾收藏。

台灣「寄藥包袋」文化,盛行於日據時代與民國60年以前,當時醫藥物資缺乏,只有都會區才有西藥房,加上交通不便,鄉下民眾要購買成藥非常不便,因此「寄藥包袋」因應而生,當時每戶住家內幾乎都有2、3個「寄藥包袋」。

文史工作者吳修明長期蒐集各種「寄藥包袋」,包括日據時代與台灣光復後,共有21種,他表示,「寄藥包袋」約A4紙張大小,藥商會定期派員到家補充藥品,主要是感冒藥、胃藥、外傷藥、止痛藥,這種「先享受後付款」的方式,在當時很受歡迎。

為了紀錄早年的醫藥歷史,吳修明到處蒐集「寄藥包袋」,但因年代久遠,原版的「寄藥包袋」已非常稀少,他以彩色影印21種「寄藥包袋」圖案,製成3種「寄藥包袋」海報,方便民眾收藏,同時提醒大家目前「全民健保」的可貴。

(中時即時)

-----------------------------------------------------------------------

-P_20160410_223155P_20160410_223414P_20160410_223911P_20160410_224535P_20160410_224733P_20160410_224852P_20160410_2257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