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普及拚「燙金科系」 學測重考生逐年增加
學歷普及拚「燙金科系」 學測重考生逐年增加 - Yahoo奇摩新聞 http://bit.ly/355DsUg
2019年12月26日 下午11:59
明年(2020年)大學學測考生,總共13萬3千多人,有將近1萬8人,是非應屆重考生,佔比創近年新高。有補習班主任說,未來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除了因為考試制度改變,科系、學歷高低也會影響到起薪,所以不少學生寧願多花一年準備,考進「含金量更高」的科系。
學歷普及拚「燙金科系」 學測重考生逐年增加 - Yahoo奇摩新聞 http://bit.ly/355DsUg
補習重考班K書中心,每一個座位上,都被厚厚一疊參考書擠滿,學生低頭把握最後倒數時間,加緊衝刺。
北醫大牙醫系學生陳勁頤:「這題考的考的點就是,圓外一點對圓周的切線。」
另一頭,補習班還安排教室,讓重考生能一對一問問題。
北醫大牙醫系學生陳勁頤:「A點對圓周的兩切線會等長。」
拿著原子筆分析數學題目,解說給女同學聽的,是現在就讀台北醫大牙醫系的陳勁頤,去年他也是重考生,就在重考考上心目中的理想科系後,回到補習班幫忙。
北醫大牙醫系學生陳勁頤:「這裡大家都是就真的來讀書的,但是在所以在這裡讀書,環境跟氣氛跟以前差很多,但是在高中的時候就是,可能有一半的人學測上了已經在玩了。」
學歷普及拚「燙金科系」 學測重考生逐年增加 - Yahoo奇摩新聞 http://bit.ly/355DsUg
根據大考中心統計,2020大學學測報考人數13.3萬多人,比2019少了5千多人,其中非應屆重考生不減反增,多達近1.8萬人,占考生總數13.48%,比2019增加4千多人,創近年新高。
北醫大牙醫系學生陳勁頤:「有大學生會覺得要趕快趁舊制回來,因為之後要改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是怎麼樣的情況,所以趕快趁著還熟悉的考試制度,趕快回來重考。」
得勝者文教中心主任藍天予:「會有一些就是可能畢業後他覺得這個領域的工作不容易找,或是說發展前景沒那麼好的話,他們願意重新投入就是考試這部分。」
補習班認為在考試制度改變之下,再加上大學文憑容易取得,學歷貶值,越來越多學生寧願再花錢花時間補習重考,希望能考上含金量更高更有前途的科系,而且未來類似狀況,還會越來越多。
記者羅鼎傑:「過去有人說台灣的大學生滿街跑,真的是這樣子嗎?台灣人的教育程度究竟如何呢?根據教育部公布的107年最新統計數字來看,台灣有大專學歷以上的人有高達935萬人,這個比例是佔45%,而且在這10年當中就增加了有267萬人,但是進一步來看的話,裡面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最多,總共有557萬人,第二名是有專科學歷的人總共有229萬人,排名第三的是研究所,總共有148萬人。」
如果和國際比較國人25-64歲高等教育比率已經達到49%,比各國平均值37%還要高,只低於加拿大、日本、以色列,因為大學學歷普及,還有不少人提出學歷無用論,其實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研究所學歷上班族全年薪資中位數94.1萬元,還是比大專程度53.2萬元高。
學歷普及拚「燙金科系」 學測重考生逐年增加 - Yahoo奇摩新聞 http://bit.ly/355DsUg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現在高學歷的薪資還是比較高,但是他的比低學歷來講,他的薪資的這個比較多的部分是有在縮小,然後另外一點我還是覺得是說,坦白講到底要不要,值不值得讀大學,值不值得讀研究所,可能要看的是你唸的是什麼樣的科系。」
以遠見雜誌調查為例,碩士起薪中位數最高的前3名,分別是工程、數理化學、資訊科系,起薪都超過4萬,比起大學學歷起薪落在3萬元上下,要高很多,但是藝術、文史哲學、遊憩運動學系,碩士學歷起薪約3萬5到3萬3,大學學歷起薪2萬8,落差就沒那麼大。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如果你唸的科系是一個比較有知識內涵,就是或者像是符合目前產業所需要的,然後你找的工作你所從事的工作的行業,是一個有高知識含量的,這時候你的學歷價值就會被反應出來。」
工程領域相關產業,因為對高階人才需求量大,所以願意祭高薪搶人,就顯得學歷和起薪有正向關係,只是台灣大考重考生越來越多,恐怕也因為出社會競爭實在太激烈,讓學生寧願多花一年,拚進起薪較高的科系,為出社會後的日子做準備。
內政部:台灣大學學歷人口突破500萬
2016年03月12日 13:17 周思宇
圖為大學生上課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公布最新統計,去年大學學歷人口突破500萬大關,擁有研究所學歷者也有130萬人;10年來,研究所、大學平均增加8.5%及6%,學歷逐年提升。
內政部今天上午公布「我國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統計」報告,去年底戶籍登記人口年滿15歲以上者計2030萬人,教育程度以大專以上者占42.68%最多,其高中(職)占30.92%次之,第三是國(初)中者占12.53%。
廣設大學後,台灣人民平均學歷逐年升高,內政部指出,從民國94年至去年,10年來大學學歷人數從282萬人增至506萬人,占15歲以上人口比率自15.26%大增至24.92%。
不過,近年學歷貶值,大學畢業證書不值錢,愈來愈多民眾繼續攻讀研究所。根據統計,民國94年只有57萬人有研究所學歷,100年突破百萬人,去年底就高達130萬人,近5年近增加30萬人。
台灣教育程度若與國際相比,內政部指出,去年底我國25至64歲人口高教比率已達45%,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各國平均的33%為高,與韓國的45%、日本47%相當。
(中時即時)
---------------------------------------------
我高教比率45% 與日韓相當 滿街大學生 學者家長憂學歷貶值
By 胡清暉, 周思宇,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去年大學學歷人口突破500萬,學者、家長團體憂心學歷貶值、學用落差日益嚴重。圖為台灣大學去年畢業典禮現場。(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公布最新統計,去年大學學歷人口突破500萬大關,占全國總人口數近4分之1,而擁有研究所文憑者則有130萬人。若與國際相比,去年底我國25至64歲人口高教比率已達45%,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各國平均的33%為高,也與亞洲其他國家如韓國的45%、日本47%相當。
「成績不是唯一」 TOP2%台大校長挺48級分新生
「成績不是唯一」 TOP2%台大校長挺48級分新生
大學學歷人口 破500萬
國人平均學歷逐年提高,去年大學學歷人口已突破500萬,然而,學者、家長團體批評,在漂亮數據的背後,凸顯的是「學歷≠學力」的現象,大學畢業早已不是就業保證,反映了學歷貶值、學用落差日益嚴重。
內政部昨天公布「我國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統計」報告,去年底戶籍登記人口年滿15歲以上者計2030萬人,教育程度以大專以上者占42.68%最多,其高中職占30.92%次之,第三則是國初中者占12.53%。
廣設大學後,台灣平均學歷連年升高。內政部指出,從民國94年至去年,大學學歷人口數從282萬人大幅成長至506萬人。
10年來 碩士生倍增
如今大學生滿街跑,學歷貶值,近年也愈來愈多人向上攻讀研究所。根據統計,民國94年時,只有57萬人有研究所學歷,100年突破百萬人,去年底即增至130萬人,近5年增加近30萬人。
若以年齡族群區分,目前大學生比率最高族群是20至24歲族群,高達68.45%,而研究生則是25至29歲,比率達到12.87%。
就業起薪低 親子無奈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指出,家長普遍希望孩子能夠有完善的受教機會,然而,當家長及孩子投入更多時間、金錢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畢業後的起薪卻停滯甚至倒退,很自然會對於學歷貶值感到憂心、無奈。
總統府資政、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認為,在廣設大學之後,很多學生根本沒有準備好就進入大學,導致求學期間沒有足夠的學習動機,所學也很有限,這是台灣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現實。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分析,台灣高教擴張卻無法投入足夠公共投資,稀釋了教育資源,以大學的師生比為例,15年前是1比20,如今1比32,導致大學教學品質、整體大學生素質都下滑。
文化大學工學院李同學提到,滿街都是大學生,大學學歷早就不值錢了,只好開始準備考研究所,但看到雞排博士、大學流浪老師的案例,難免會懷疑學歷對於找工作究竟有沒有幫助?
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說,學歷對提升對國家人力資源而言是件好事,因此,國民受高等教育的比率是衡量國家進步的指標,近年來,台灣的高教由過去的菁英教育走向普及化,並發展更多元的特色,提供不同的教育選擇機會,外界不宜用過去思維來看待學歷貶值。
國家發展的迷思:國民學歷越高,生產力會越強嗎?
2020-06-23
國家發展的迷思:國民學歷越高,生產力會越強嗎? | 張夏準(Ha-Joon Chang)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2VwVHQl
教育並不如我們所深信的,對於提升經濟體生產力如此重要。 圖片來源:Photo by Cleyder Duque on Pexels
教育對於提升經濟生產力的重要性似乎不言自明,但其實有許多證據在在質疑這個傳統的看法。
首先,讓我們看看東亞經濟奇蹟的例子,教育對於這些經濟體的發展理應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台灣在1960年的識字率只有54%,菲律賓有72%。雖然台灣當時的教育水準普遍較低,但自此急起直追,締造人類史上經濟成長最亮麗的表現之一,可是菲律賓的表現卻相當貧乏。在1960年,菲律賓人均所得幾乎是台灣的一倍(200美元vs. 122美元),可是後來台灣的人均所得卻是菲律賓的10倍左右(18,000美元vs. 1,800美元)。除此之外,韓國的識字率為71%,跟菲律賓差不多,但還是低於阿根廷的91%,雖然韓國的識字率遠低於阿根廷,但經濟成長的速度卻遠遠超越阿根廷。韓國的人均所得在1960年代只有阿根廷的1/5多一些(82美元vs. 378美元),後來韓國的人均所得卻是阿根廷的3倍之多(大約21,000美元vs. 7,000美元左右)。
很顯然的,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表現取決於其他更多的要素。這些例子打破了一般以為教育是東亞經濟奇蹟關鍵的迷思。東亞經濟體在其經濟奇蹟發展之初,並沒有特別高的教育成就,儘管菲律賓和阿根廷的人民教育水準遠高於這些東亞國家,經濟表現卻很黯淡。
在光譜的另外一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驗也顯示,加強投資教育並不保證經濟表現會更好。在1980年代~2004年期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識字率從40%大增到61%。儘管教育程度提升,但此區域在這段期間每年人均所得其實下降0.3%。誠如大多數人深信教育對經濟發展如此重要,這種情況就不應該發生才對。
教育對於經濟成長並無明顯助益的情形,並不僅限於我選的這幾個極端的例子。這其實是個普遍的現象。長期任職於世界銀行的哈佛經濟學家蘭特.普利切特(Lant Pritchett)在2004年一篇廣為各界引述的文章〈這些教育去哪裡了?〉,分析1960年~1987年之中幾十個富裕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數據,並深入研究大量類似的文獻,希望確定教育對經濟成長是否造成正面的影響。他的結論是,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加強教育可以促進更高的經濟成長這一觀點。
不太了解歷史,對生物學也所知有限
為什麼幾乎沒有證據佐證提高教育水準會讓國家更為富有?因為教育並不如我們所深信的,對於提升經濟體生產力如此重要。
首先,並非所有的教育都能提升生產力。許多科目甚至對勞工的生產力並無影響,連間接的影響都沒有,例如文學、歷史、哲學和音樂。從嚴格的經濟學角度來看,教授這些科目是在浪費時間。我們教導孩童這些科目,是因為我們相信其最終會豐富人們的生活,成為良好的公民。在一個凡事都應證明對生產力成長有所貢獻的時代,這種教育支出的正當性正受到越來越多抨擊,這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理由,在我看來,也是最重要的理由。
而且,就算是數學或科學這些對提高生產率至關重要的科目,對大多數工作者而言都沒有關係,投資銀行家並不需要生物學,服裝設計師也不需要數學來精進本身的工作。就算是與這些科目有關的工作,在學校(甚至大學)所學的往往跟實際的工作並不直接相關。例如,汽車工廠生產線員工在學校學的物理課和其生產力本身的關係相當薄弱。在許多專業中,學徒制和在職培訓的重要性則證明學校教育與勞工生產率的相關性有限。所以,就算是理應以生產力為導向的教育,也沒有我們以為的如此攸關生產力的提升。
所以,即使是跨國的統計數據分析,也無法找出一個國家數學分數和其經濟表現之間的關係。不過讓我提供幾個更具體的例子。2007年的TIMSS數學部分,美國四年級生的程度不但落後東亞大多數國家的學童,也落後哈薩克、拉脫維亞、俄羅斯和立陶宛等國家的同級學生。歐洲所有富裕經濟體,除了英國和荷蘭之外,接受這次測驗的學童分數則低於美國學童。全世界最富裕國家挪威(根據市場匯率來看的人均所得,見第10件事)的八年級學生,不但落後所有其他富裕國家的同級生,也落後比他們窮得多的國家,包括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尼亞、亞美尼亞(Armenia)和塞爾維亞(Serbia)。有意思的是,這些國家都是前社會主義國家。以色列這個國家向來以其對教育的熱情和高端研究的卓越成績聞名於世,其八年級生的分數次於挪威,也落後保加利亞,在科學檢測成績方面也有類似的情形。
我們真的需要讀那麼多書嗎?
當然,人類現今掌握的知識遠多於往昔,但不表示每一個人(甚至大多數人)必須接受更好的教育。特別是在富裕國家,普通勞工需掌握的與生產力相關的知識量已減少了,這聽起來可能有些荒謬,但讓我解釋一下。
首先,隨著製造業生產力提升,富裕國家越來越多的勞動力是從事無須太多教育的低技能服務工作,例如在超級市場補貨、速食餐廳煎漢堡和清潔辦公室。所以說,隨著這些職業的從業人員比重增加,如果我們只對教育的生產力效能感興趣的話,實際上我們可能使用更少,而不是更多受過教育的勞動力。
而且,隨著經濟發展,高比例的知識融入機械操作之中,儘管個人對工作的理解程度不如過去深入,但是整體經濟的生產力卻得以提升。以下例子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現在富裕國家大多數的商店服務人員甚至無須知道如何加減,因為現在條碼機可以幫他們處理這個部分的工作,即使這個技能是以往同行必備的。另外一個例子,貧窮國家的鐵匠可能比博世(Bosch)和百工(Black & Decker)大多數員工,都更了解金屬與器具製造的關係。再看看另外一個例子,貧窮國家街上小型電子商店的員工,可能比在三星或 SONY 的員工會修理更多東西。《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
這些現象當中,絕大多數是因為這個單純的事實:機械化是提升生產力最重要的途徑。不過影響深遠的馬克思主義學派認為,資本家故意透過最機械化的生產(就算這些方式並非最經濟的),來消滅勞工的技能,讓勞工更容易被取代,因此易於掌控。無論機械化確切的理由為何,結果是技術發展更高的經濟體,越不需要那麼多教育程度高的人員。
瑞士的悖論:這麼少人讀大學,卻有這麼高的生產力
現在,可能有人會主張,儘管經濟開發不需要一般員工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需要有更多教育程度高的高階經理人。畢竟,如我先前所說,一個國家之所以比其他國家富有,關鍵在於他們比其他國家更有能力創造產出性知識。所以,有人可能會說,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否,取決於大學的品質,而不是小學。
然而,就算在這個理應由知識主導的時代,高等教育和繁榮之間的關係並非那麼直截了當,讓我們看看瑞士這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這個國家是全世界少數幾個最富有、工業化最高的國家,驚人的是,瑞士至今大學入學率在富裕國家之中是最低的。截至1990年代,這個數字只有其他富裕國家平均值的1/3。直到1996年,瑞士的大學入學率依然不到OECD國家平均值的一半(16% vs. 34%)。之後瑞士的入學率大幅度提高,2007年達到47%(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然而,瑞士的比率依然是富裕國家當中最低的,而且遠低於芬蘭(94%)、美國(82%),以及丹麥(80%)這些大學最密集的國家。有趣的是,瑞士也遠低於許多沒那麼富裕的國家,像是韓國(96%)、希臘(91%)、立陶宛(76%),以及阿根廷(68%)。
瑞士提供的高等教育不但遠不及主要競爭對手,也落後經濟實力遠不及他們的經濟體,為什麼還是在國際生產力聯盟中名列前茅呢?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各國大學的品質各異。所以說,如果韓國或立陶宛的大學不如瑞士大學那麼好,確實有可能,即使瑞士受過大學教育的比例遠不及韓國或立陶宛,但瑞士仍比他們更為富有。然而,如果拿瑞士跟芬蘭或美國比較,這番論點就站不住腳,我們不能說瑞士的大學品質優於芬蘭或美國,所以瑞士的大學入學率僅為其一半。
要解釋瑞士悖論,還是要回歸至教育的低生產力問題上。然而,以高等教育而言,在小學和中學傳授非生產力的內容,不是要幫助學生實現個人成就感、良好的公民身份,以及國家認同,而是經濟學家所說的「分門別類的」功能。
當然,高等教育除了為學子提供特定與生產力相關的知識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階級中建立每個人的排名。在許多行業,真正重要的是一般智力、紀律,以及自我組織的能力,而不是專家的知識,因為這些是你們可以且必須在工作中學得的。在大學主修歷史或化學,若想在保險公司擔任主管工作,或在運輸部擔任政府官員,這些知識或許派不上用場,但你自某個大學畢業的事實卻能讓人認同你的潛力,你可能比其他沒有這個學歷的人更聰明、更自律,而且更有組織能力。當你大學畢業時,聘請你的雇主看中的是一般的特質,而不是你的專家知識(這些跟你要執行的工作通常沒有關係)。
過度在意高等教育,反而造成學歷通貨膨脹
現在,隨著對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視,在許多有能力擴展大學的高、中高所得國家,高等教育已形成一種不健康的動態。當上大學的人口比重一旦跨過臨界值的門檻,人們就得上大學才能獲得好工作。假設50%的人口都上大學,不去上大學就形同宣稱你在人口能力分布當中屬於底部那一半,對於剛找工作的你,這可不是好的開始。所以,人們會去上大學,很清楚自己是在「浪費時間」,讀一些在工作上永遠用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想要去上大學時,高等教育的需求會上升,進而帶動供給,大學會釋出更多名額,大學的入學率就會進一步提升,增加了上大學的壓力。假以時日會形成學歷通貨膨脹的過程。現在「每個人」都有大學學歷,若要脫穎而出就要擁有碩士,甚至博士學歷,即使這些高等學歷中的生產力內容,跟未來工作的關係幾乎是微乎其微。
瑞士直到1990年代之前,只有10%~15%的大學入學率,卻是全世界生產力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們可以說真正需要的入學率說不定更低。就算我們接受以下這個說法,也就是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對技能的要求已經大大提高,瑞士現在有超過40%的大學入學率,應該已是最低水準(我高度懷疑);這個說法本身還是意味著在美國、韓國和芬蘭至少有一半的大學教育,基本上是「浪費」在分類的零和賽局之中。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已經變成像戲院一樣,有些人決定站著看視野比較好,後頭的人不得不站起來。當站起來的人夠多時,每個人都得站起來,表示沒有任何人能看到比較好的視野,每一個人都看得更不舒服。國家發展的迷思:國民學歷越高,生產力會越強嗎? | 張夏準(Ha-Joon Chang)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2VwVHQ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