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HpV6g

官帽/清朝的官帽/清朝七品官員級別的官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F1WEQy
-------------------
清朝文武官员官服大全+台灣官員官階+芝麻綠豆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yPNqij

明朝官服飛魚服&飛魚袍/黃馬褂-清代皇帝對特別恩寵之人有時賞穿黃馬褂。黃馬褂為清代馬褂的一種,因其衣色為明黃色,故名。黃馬褂主要是皇帝穿用,也是重要的賞賜物品,被賞者有極大榮耀。受其影響,其他顏色的馬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HNmxix

------------------------------

清朝的官帽
標籤: 官帽 清朝 
2010-04-26 23:15 閱讀( 598 ) 評論( 34 )
   最近在一博物展覽中看到了清朝七品官員級別的官帽,帖出與大家分享。正一品包括: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正二品為: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鑾儀使、大理院正卿。各省總督、漕運總督、河運總督。八旗護軍統領、(左、右)翼前鋒統領。副都統、總兵。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駟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步軍翼尉、各省提學使。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武備院卿、參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正四品:鴻臚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給事中。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鹽法道、副使道。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土都司、兵備道、代本。正五品: 各部院郎中、太醫院院使、左右庶子、僉事道、欽天監監正。直隸州知州、同知、土同知、順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監掣同知。步軍副尉、步軍校。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撫使司同知、千戶、宣慰使司僉事。正六品: 太醫院左右院判、內閣侍讀、左右中允、主事、都察院都事。京府通判、土通判、京縣知縣、通判。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護軍校、前鋒校、鳥槍步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招討使司副使、長官司副長官、百戶、土千總、門千總、營千總。正七品: 內閣典籍、主簿、評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醫。知縣、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土知縣、縣視學。城門吏、太僕寺馬廠協領。把總、土把總、安撫使司副使。

128ed57e8dfg214128ed57fa04g214128ed584f7bg213128ed5934adg215128ed592994g213128ed59d316g213  

--------------------------------

官帽,是中國、朝鮮、越南、琉球古代的一種帽子,屬烏紗帽的一種,最開始是由展腳襆頭演變而成。宋元時代,「烏紗帽」一名泛指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即烏帽,尚未成為官帽的專稱,而明以後的文學作品中,則屢見不鮮,更變成專指官帽,並演變成了官員職位的代名詞。[1]得官者,戴烏紗,失官者,被稱之謂「丟烏紗帽」。[2]其內型用鐵絲編織而成,成為硬殼,後部高而隆起,內襯黑紗,外塗繒紗(繒是一種絲織品),塗黑漆,外型多為圓頭,前有一折,並飾以玉勝(以示明潔)。
明代官帽外形與唐代初期的幞頭,小有近似之處,官烏紗帽由幞頭帽子外施紗塗漆,翅有平翅、朝天翅、圓翅等。是用鐵銅絲編成帽的框,然後再用烏紗覆外。圓頂,分上下二階,左右各插一個帽翅。官帽的別稱烏紗帽常被人喻為官位的代稱。烏紗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為常服。朝廷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戴烏紗帽的常服,多與補服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製:凡官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作為官服。在團領衫外束腰帶,亦作為公服使用。[3]同時又規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員,以及侍奉父母辭閒之官,允許繼續戴烏紗帽,而因事罷官者,則服飾與百姓一樣,不允許再戴烏紗帽。[4]明初烏紗帽尚未高聳,而至中葉,則風氣大變。如正德時兵部尚書王敞,「紗帽作高頂,靴作高底,輿用高槓,人呼為『三高先生』。」[5]。在朝鮮王朝,烏紗帽大小與裝飾有嚴格規定,用來分等級。

2016-02-22_111646  

File:Sima Guang 1.jpgFile:Shen Kua sketch.jpgFile:Heungseon Daewongun Portrait.jpgFile:Hwanghui.jpg

----------------------

帽子是古代“ 頭衣 ”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製帽,與“ 便帽 ”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官吏的製帽。與“ 便帽 ”相對。明劉若愚《酌中志 ·內臣佩服紀略》:“官帽以竹絲作胎,真青縐紗蒙之,自奉御至太監皆戴之。”明楊基《寄題水西草堂》詩:“ 烏紗官帽半籠頭,紫竹漁竿長在手。”
2 歷史發展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 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這種帽子很快在民間流行起來。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無論貧富,都戴這種式樣的帽子,只不過顏色不同而已。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 公元626年 ),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 常服 ”的帽子。
3 相關記載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其實,烏紗帽是古代一種官帽,首先產生於東晉,那時烏紗帽並非官員特有,它不分貴賤,官民皆可戴,到了唐代,才定為官帽。《唐書 ·與服制》記載:“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也就是說,烏紗帽在官員們上朝和宴請賓客時戴,平時在家不必戴,頗類似於今天的某些行業著裝。
  最早的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是用白紗製作,品職低下的官員才用黑紗。到了明朝,朝廷官員才全部都戴烏紗帽。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台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
  烏紗帽起初是用籐編織,以草莖為裡,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裡不用,又在紗帽上“ 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隻帽翅,這兩隻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隻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4 清朝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
  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冬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吉服冠,是穿著吉服時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時官員戴的帽子,所謂吉服,是僅次於朝服的禮服,吉服冠頂子比較簡單,只有球型寶珠及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銅的,上面鏤刻花紋。頂珠的顏色及材料有多種,反映不同官員的品級。
5 文玩核桃:官帽 
  官帽,文玩核桃的一種。
  1、邊的形狀:帽類的核桃的邊一般來說都比較大,且比較薄。官帽核桃的邊從正面看比較“瘦、窄”,從尖的部位向下的坡度較大,向下的趨勢較明顯。
  2、邊與高度的比例:官帽核桃的邊寬比高度要小。
  一般說到的“四大名核”就是麻核桃(即“ 文玩核桃 ”)。主要品種有:獅子頭、虎頭、官帽、公子帽、雞心、羅漢頭等等。其產地主要分佈在:河北、天津、山西和北京的部分山區。由於其從個、色、形、質等方面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標準,而且由於野生核桃產量的稀少,古往今來,就成為了人們爭相追逐和收藏的對象。當然市場價格自然不低,一般在十幾元至幾千元不等,有的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元。而且由於野生樹種的減少,品種好的麻核桃的價格每年還在不斷的飛速提高,這樣也就更加成為人們收藏、增值、把玩的玩意兒里新的熱點。
  文玩核桃在用來當做把玩之物的同時,還通過民間藝人的雕刻,成為備受玩家青睞的藝術珍品,藝人們就是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刻出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圖案,寄託美好的寓意,表達人們對未來的期盼和嚮往.在中國古代人們把桃木稱作“仙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驅邪制鬼材料。桃木所以具有這等神力,根植於古人認定桃樹為百鬼所懼的神秘觀念。由此“核桃”也被賦予了這樣的神秘魔力,人們手中時常把握具有神秘力量的核桃,就能吉祥、免災。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都是桃核,明代以後到了清乾隆年間才出現了用橄欖核和核桃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例如廣為人們熟知的《核舟記》)。明代的麻核桃雕刻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小小核桃雕作為一種時尚品,走進達官顯貴的生活中,一方面可以玩賞,另一方面也成為一種富貴的象徵。現在的核桃多為人們把玩之物,或者收藏.因其特殊材質和工藝,升值空間不可低估.在玩核桃的圈子裡有一句口頭禪“不雕不貴,一雕翻倍”。
  可能很多人對核桃都不太了解,尤其是麻核桃(例如官帽)質地堅硬,表面花紋變化無常,中間空心,而且它的橫截面有許多不規則的空眼,文玩核桃雕刻在世界範圍內都屬冷門.它不同於其它雕刻、繪畫、木雕可以隨心所欲進行創作,核桃雕刻是一種在小不盈寸的特殊材料上,巧借自然,進行具象雕塑的藝術,講究的“毫釐之間,集大千世界之妙”。在文玩核桃的雕刻藝人中楊洪武還善於鏤空核桃雕刻,他的透雕珍品中以《海螺仙子》比較突出。此外核桃雕刻選材也很重要,有時為了找到一顆和自己構思形狀差不多的核桃,要找上幾個麻袋的核桃才能挑選出來.所以這小小核桃雕刻確實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傳承已久的民間工藝技法.每件核桃工藝品都是雕刻家的心血凝結。
6 小說官帽 
《官帽》作者:肖仁福
作者簡介
肖仁福,湖南作家,1960年出生在湖南城步縣的一個小山村。那是一個山清水秀,民風古樸且神巫文化盛行的地方。在那裡,他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1978年,他考入邵陽師專中文科,1982年畢業後,分配在城步三中任教。真正對他的創作產生深遠影響的,則是自1985年考入吉首大學中文系教師本科進修班後的那兩年。肖仁福歷經中國改革的全過程,深諳為官之道,先後出版《官運》、《心腹》、《位置》、《待遇》等多部震驚四座的現實主義力作。
內容介紹
《官帽》講透機關里的“帽子哲學”
楚南市計生委第一副主任方宏達主持楚南市計生委全面工作期間,努力工作,成績有口皆碑,又有市委副書記周時勢的支持,滿以為自己頭上的副字在即將到來的一次市常委會上可以去掉,誰知風雲變幻,被另一位副主任張思仁搶去了這頂眼看唾手可得的官帽。方宏達在處理一起告狀事件時,意外得知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吳早生和張思仁不一般的關係以及私底下的一些交易,而吳早生的後面,還有原市委黨群書記,後來的市長鍾守春。方宏達不露聲色,在張思仁碰到各種困難,被上面批得焦頭爛額之際,仍然憑能力幫助他化解了不少危機。可暗地裡,方宏達一直在想辦法揭開張思仁和吳早生的蓋子。班子調整,張思仁、吳早生固然丟了自己的官帽,方宏達卻也沒有得到自己夢想的計生委主任的官帽。在鍾守春與週時勢的角力下,被調到了市教育局……《官帽》逐層講述科、局、市各級官場,通過各種人物對官位的不同追求,講活講透了機關里的官帽哲學。可謂肖仁福先生官場小說的精華。
《官帽》 第一部分官帽
方宏達帶了宣傳站李支農一夥人,乘著彩旗飄飄、喇叭高掛的計劃生育宣傳車在大街小巷裡聲勢浩蕩地轉了一圈,直到下午快五點時,才開回到市計生委辦公大樓前。方宏達現為楚南市計生委主持全面工作的第一副主任。
《官帽》第二部分裸體工資
幾個常委包括何鐵夫本人都只望了羅書記一眼,沒誰覺得這有什麼意外。羅書記又笑了笑說:“這是市委組織部臨時做的決定,我也沒來得及跟大家通氣,不過組織上的安排是正確的,何鐵夫同志對政府工作很在行,人又年輕,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今後大家都要配合他的工作。”
《官帽》 第三部分離任
這是一個重要的年齡標誌。機關里有一種通俗的說法,叫做七不進八不留,這對於身為財政局一把手的馬局長來說,便意味著政治生涯的結束。用馬局長自己的話說,他已進入倒計時,馬上要交出屁股下的座椅了。

 

《官帽藏刀》

-------------------------------

為甚麼清朝的官帽上有頂子,帽後有花翎?
2016-02-22_1122202016-02-22_112239  

更新: 2009-09-26 19:28:53 PM 標籤: 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從古籍文獻中的記載或電影電視上演的宮廷戲中,如果注意觀察,可以發現明朝以前的官員和清朝的官員,除了官服不同,戴的官帽樣式也不同。明朝之前大多是我們熟悉的烏紗帽,而清朝的官帽則是頂戴花翎。

那麼,為甚麼清朝的官帽上有頂子,帽後還插著一束花翎呢?

清朝以前的官帽,就是我們常見的烏紗帽。烏紗帽是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原是民間常用的一種便帽。最早源自於東晉成帝時,凡在宮中做事的官員,都戴一種叫烏紗帢的帽子。到了南朝宋,這種帽子開始普及,烏紗帽成為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烏紗帽正式成為官服的一部分,則始於隋朝,盛行於唐朝。

宋太祖即位後,為免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令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個翅,只要有人腦袋一動,軟翅就會跟著顫動,皇帝居高臨下,一目了然。明朝時,烏紗帽始定為官帽,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如《明史‧輿服志三》上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烏紗帽於是成為官職的代稱。

清朝時,由於民族性不同,清帝改冠服制,服飾以滿族服裝為主,官帽也與明朝截然不同,以禮帽代之,帽後都拖一束花翎,稱為「頂戴花翎」。清朝官帽,有上朝戴的朝冠與平時戴的吉服冠兩種,亦即有禮帽、便帽之分。這兩種帽子又各有冬、夏二式。

清朝官員戴的禮帽,又稱為大帽,有冬季戴的「暖帽」和夏季戴的「涼帽」兩種款式。依據規定,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暖帽大多為圓形樣式,中間飾以紅纓,冠頂有頂珠,帽簷反折向上,簷面質料多為皮質,也有呢料、絨布、綢緞等。涼帽多為圓錐形的笠帽,用玉草、竹絲或藤絲編織而成,外罩綾羅,多為白色,亦有湖藍色、黃色,頂上綴有紅纓、頂珠。


清單眼花翎涼帽(網路圖片)

清雙眼花翎暖帽(網路圖片)
頂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飾,也是區分官階大小的重要標幟。清朝官吏品級,依帽上頂珠的顏色和質地來區別,稱為「頂戴」,也可作頂帶、頂子、頂珠,就是指裝在官帽頂上正中的飾物。

朝冠頂子共分三層,頂端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珠寶,下為金屬底座;吉服冠頂子只有球型珠寶與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有金製,也有銅製,上面並鏤刻花紋。按照清朝禮制,頂珠質地以寶石為主,一品官為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為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為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鏤花金,九品用陽紋鏤花。冠上無頂珠即無官品。

此外,清朝的官帽,在頂珠下都裝有翎管,目地是用來安插花翎。翎管約兩寸長,圓柱型。文武大官所戴翎管都是用各類玉石、象牙或玻璃燒製而成,當時以翡翠翎管最珍貴、盛行,但官品低的官員只准用紅玉。


玉製翎管(網路圖片)
清朝官員禮冠上用來區別品級的羽飾,有「花翎」、「藍翎」兩種,又稱為翎子,以花翎為貴。花翎以孔雀毛做成,俗稱孔雀翎;藍翎以鶡羽製成,色藍,故稱。在清朝昭槤《嘯亭續錄.花翎藍翎定制》上載︰「凡領侍衛府員、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鑾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鶡羽藍翎,以為辨別。」

所以,藍翎是賜予六品以下而在皇宮、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亦可賞賜給官階低的功臣。但後來賜戴浮濫,出錢即可得。

孔雀翎上有眼狀的圓圈,一個圓圈算一眼,故花翎又分單眼、雙眼、三眼,以三眼最為尊貴。因此,花翎主要是以翎眼多寡來區分官吏等級。如《清會典.禮部四.冠服》上載:「孔雀翎,翎端三圓文者,貝子戴之。二圓文者,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戴之。一圓文者,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護軍各統領、參領、前鋒侍衛,諸王府長史、散騎郎、一等護衛均得戴之。翎根並綴藍翎。」

花翎原本是清朝皇帝賞賜給有功勛的大臣或貴族的冠飾,代表榮耀與官階。花翎有昭示官爵品秩、賞賜勛業的作用,故其規定嚴格,不可隨意佩戴。如有擅戴者,則送吏部從嚴處罰,若被罰以拔去花翎,則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職務。

到清末,隨著花翎賞賜範圍擴大,也就不及之前尊貴,五品以上的官,不用勛賞只要捐納就可得花翎戴。後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國庫空虛,捐例大開,用錢就可以買到花翎戴了。@*

-----------------

清朝一至九品官员的官帽品级(值得收藏) - http://goo.gl/i8WeJ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15/12/7785337_260281073.shtml

---------------------------

官帽 (官吏的製帽)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製帽,與“便帽”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官帽還指一種核桃,文玩核桃還有獅子頭,宮帽,雞心。
中文名 官帽 外文名 Mandarin 別 稱 烏紗帽 另 指 核桃
官帽簡介
影視劇中的明代官帽
影視劇中的明代官帽
官吏的製帽。與“ 便帽 ”相對。明劉若愚《酌中志 ·內臣佩服紀略》:“官帽以竹絲作胎,真青縐紗蒙之,自奉御至太監皆戴之。”明楊基《寄題水西草堂》詩:“ 烏紗官帽半籠頭,紫竹漁竿長在手。”
官帽還指一種核桃,文玩核桃還有獅子頭,宮帽,雞心。
歷史沿革
東晉官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 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這種帽子很快在民間流行起來。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無論貧富,都戴這種式樣的帽子,只不過顏色不同而已。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唐代官帽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 常服 ”的帽子。
明代官帽
明製烏紗帽常服
明製烏紗帽常服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其實,烏紗帽是古代一種官帽,首先產生於東晉,那時烏紗帽並非官員特有,它不分貴賤,官民皆可戴,到了唐代,才定為官帽。《唐書·與服制》記載:“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也就是說,烏紗帽在官員們上朝和宴請賓客時戴,平時在家不必戴,頗類似於今天的某些行業著裝。
最早的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是用白紗製作,品職低下的官員才用黑紗。到了明朝,朝廷官員才全部都戴烏紗帽。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台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
烏紗帽起初是用籐編織,以草莖為裡,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裡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隻帽翅,這兩隻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隻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東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吉服冠,是穿著吉服時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時官員戴的帽子,所謂吉服,是僅次於朝服的禮服,吉服冠頂子比較簡單,只有球型寶珠及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銅的,上面鏤刻花紋。頂珠的顏色及材料有多種,反映不同官員的品級。
文玩核桃
官帽,文玩核桃的一種。
官帽--文玩核桃
官帽--文玩核桃
1、邊的形狀:帽類的核桃的邊一般來說都比較大,且比較薄。官帽核桃的邊從正面看比較“瘦、窄”,從尖的部位向下的坡度較大,向下的趨勢較明顯。
2、邊與高度的比例:官帽核桃的邊寬比高度要小。
一般說到的“四大名核”就是麻核桃(即“ 文玩核桃 ”)。主要品種有:獅子頭、虎頭、官帽、公子帽、雞心、羅漢頭等等。其產地主要分佈在:河北、天津、山西和北京的部分山區。由於其從個、色、形、質等方面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標準,而且由於野生核桃產量的稀少,古往今來,就成為了人們爭相追逐和收藏的對象。當然市場價格自然不低,一般在十幾元至幾千元不等,有的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元。而且由於野生樹種的減少,品種好的麻核桃的價格每年還在不斷的飛速提高,這樣也就更加成為人們收藏、增值、把玩的玩意兒里新的熱點。
文玩核桃在用來當做把玩之物的同時,還通過民間藝人的雕刻,成為備受玩家青睞的藝術珍品,藝人們就是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刻出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圖案,寄託美好的寓意,表達人們對未來的期盼和嚮往.在中國古代人們把桃木稱作“仙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驅邪制鬼材料。桃木所以具有這等神力,根植於古人認定桃樹為百鬼所懼的神秘觀念。由此“核桃”也被賦予了這樣的神秘魔力,人們手中時常把握具有神秘力量的核桃,就能吉祥、免災。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都是桃核,明代以後到了清乾隆年間才出現了用橄欖核和核桃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例如廣為人們熟知的《核舟記》)。明代的麻核桃雕刻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小小核桃雕作為一種時尚品,走進達官顯貴的生活中,一方面可以玩賞,另一方面也成為一種富貴的象徵。核桃多為人們把玩之物,或者收藏.因其特殊材質和工藝,升值空間不可低估.在玩核桃的圈子裡有一句口頭禪“不雕不貴,一雕翻倍”。
可能很多人對核桃都不太了解,尤其是麻核桃(例如官帽)質地堅硬,表面花紋變化無常,中間空心,而且它的橫截面有許多不規則的空眼,文玩核桃雕刻在世界範圍內都屬冷門.它不同於其它雕刻、繪畫、木雕可以隨心所欲進行創作,核桃雕刻是一種在小不盈寸的特殊材料上,巧借自然,進行具象雕塑的藝術,講究的“毫釐之間,集大千世界之妙”。在文玩核桃的雕刻藝人中楊洪武還善於鏤空核桃雕刻,他的透雕珍品中以《海螺仙子》比較突出。此外核桃雕刻選材也很重要,有時為了找到一顆和自己構思形狀差不多的核桃,要找上幾個麻袋的核桃才能挑選出來.所以這小小核桃雕刻確實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傳承已久的民間工藝技法.每件核桃工藝品都是雕刻家的心血凝結。

------------------------------

清代官帽點擊認領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禮帽俗稱“大帽子”,其製有二式: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便帽,也稱“小帽子”以六瓣合縫,綴簷如筒;俗稱瓜皮帽。創自明太祖洪武年間,取其六合一統之意。這種小帽形式很多,有平頂、尖頂、硬胎軟胎之別。平頂大多為硬胎,內襯棉花;尖頂大多為軟胎,取其便利。
摘要
(圖)戴暖帽的官吏
戴暖帽的官吏圖冊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禮帽俗稱“大帽子”,其製有二式: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
暖帽的形制,多為圓型,周圍有一道簷邊,材料多為皮製,也有用呢制、緞制及布製的,視其天氣變化而定。顏色為黑色為多。皮毛之類也有分別。最初,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其下則無皮不用。由於海獺價格昂貴,後用黃狼皮染黑代替,名為騷鼠,時人爭相仿效。康熙年間,一些地方出現一種剪絨暖帽,色黑質細,宛如騷鼠。由於此類價格低廉,一般學士都樂於戴用。暖帽中間還裝有紅色帽緯,或以絲製等。帽子的最高部分,裝有頂珠,材質多以紅、蘭、白、金等色寶石。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
(圖)戴涼帽的官吏
戴涼帽的官吏 圖冊
涼帽的形制,無簷,形如圓錐,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竹製成。外裹綾羅,多用白 ​​色,也有用湖色、黃色等。上綴紅纓頂珠。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戴涼帽的官吏。
清代官帽- 寶石與官帽
清王朝用各種不同的寶石作為官員的帽頂,以顯示官員的品級高低和權勢的大小。
一品官的帽頂為紅寶石。紅寶石常見的顏色有玫瑰紅、薔薇紅、大紅和暗紅,其中以血紅、鴿血紅為稀世珍品。
二品官的帽頂為珊瑚。顏色多為紅色,以艷紅最為名貴。
三品官的帽頂為藍寶石。藍寶石以藍得像雨後晴空那種“蔚藍”為最佳。
四品官的帽頂為青晶石。自然界的青晶石顏色是極為鮮豔的深藍色。
五品官的帽頂為水晶。水晶以“藍水晶”最為少見。
六品官的帽頂為渠,又叫車渠。它是生活在熱帶海底的一種軟體動物的貝殼,為古代七寶(金銀、琉璃、渠、瑪瑙、珊瑚、琥珀和珍珠)之一。
七品官的帽頂為素金頂。
八品官的帽頂為陰文鏤花金頂。

-------------------------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1)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09-02-26 21:04:43)轉載▼
標籤: 古代 官帽 文化 分類: 歷史背景知識
我最近對古代官帽有了點興趣,下面的我的一點學習體會(以下主要文字選自服裝專業人士之手)。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古代“頭衣”包括帽子、巾、幞、頭、冠、冕、弁等。《說文解字》未收“帽”這個字,可見帽是出現於東漢以後的字。
漢的帽子:漢代長冠戴長冠、穿袍服的官員(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著衣木俑)。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為此冠。(圖一)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1)
圖一
南北朝:據南朝梁陳之間的顧野王所撰《玉篇》載:“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在古代,巾是用來裹頭的,女性用的稱為“巾幗”,男性用的稱為“帕(帕)頭”,到了後周時期,出現了一種男女均可用的“襆頭”,原來是人們在勞動時圍在頸部用於擦汗的布,相當於現在的毛巾,人類在田地裡勞作,由於大自然的風、沙、日光對人類的襲擊,於是人們便將巾從頸部向上發展而裹到頭上,用來防風沙、避嚴寒、免日曬,由此漸漸地演變成各種帽子,在中國古代還以不同的帽子來區分官銜的等級以及官吏與平民百姓的界限。
隋唐五代:冠帽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早在東漢就已流行這種裝束,魏晉以後巾裹更加普及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襆頭較簡便。初唐襆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型,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襆頭有軟腳襆頭和硬腳襆頭。除襆頭外,還有紗帽等。
圖二左1圖為巾子(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實物)。左2圖為“平頭小樣”巾子(四川邛崍石雕)。左3圖為“英王板踣樣”巾子(陝西咸陽出土陶俑)。左4圖為“開元內樣”巾子(陝西西安東郊出土陶俑)。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1)
圖二
宋朝: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圖三北宋,宋徽宗趙佶。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為帝。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讓)
圖四南宋,宋恭帝趙顯。恭帝,名趙顯(公元1271~1323年),度宗子。度宗病死後繼位,在位2年,被元軍桴後送西藏為僧,又被冤殺。終年53歲,葬處不明。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1)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1)
圖三 圖四可以看到宋朝大多時期鐵翅是一尺左右而且是豎著的。
2016-02-22_1135522016-02-22_113606  2016-02-22_1133162016-02-22_113443  
元朝:元朝和清朝一樣,官帽稱為頂戴,圖五是元名將速不台,圖六元朝官服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2)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09-02-26 22:02:02)轉載▼
標籤: 古代 官帽 文化 分類: 歷史背景知識
明朝:圖七是明朝官帽,翅短而寬,面朝前。明朝時候,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對規範其製作的樣子為: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呈前高後低式,兩側各插一翅。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2)
圖七
清朝:清朝頂戴花翎圖八,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禮帽俗稱“大帽子”,其製有二式: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暖帽的形制,多為圓型,周圍有一道簷邊,材料多為皮製,也有用呢制、緞制及布製的,視其天氣變化而定。顏色為黑色為多。皮毛之類也有分別。最初,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其下則無皮不用。由於海獺價格昂貴,後用黃狼皮染黑代替,名為騷鼠,時人爭相仿效。康熙年間,一些地方出現一種剪絨暖帽,色黑質細,宛如騷鼠。由於此類價格低廉,一般學士都樂於戴用。暖帽中間還裝有紅色帽緯,或以絲製等。帽子的最高部分,裝有頂珠,材質多以紅、蘭、白、金等色寶石。。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如果清朝官員犯法。在革去官職的同時,必須將帽上的頂珠取下,表示已不帶官職。
文化歷史——中國古代官帽(2)
圖八
這樣看來,有翅的朝代就宋朝與明朝,兩端沒有見折,而且是在正式的場合使用。

-------------------

-------------

飽學的「聖祖」康熙帝
作者:魏谷
1699年康熙帝讀書像(45歲)(公共領域)
1699年康熙帝讀書像(45歲)(公共領域)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2-28 9:47 AM 標籤: 康熙帝, 聖祖
當歷史走入清朝,中華古國被鐵騎女真統領,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堪與前世明君比肩的君王:康熙帝。他尊孔子,研漢學,以仁德治天下,為一百三十餘年的康乾盛世奠下堅實的社會基礎。他的飽學和好學也為後世讚歎和敬仰。

對康熙帝來說,讀書是一件樂事,每讀書必有所得,能夠開茅塞增智慧,因而他因讀書而心悅。

他曾經說:「朕自五齡即知讀書,八齡踐祚,輒以學庸訓詁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後愉快。」

小小年紀的康熙帝,在祖母的「鞠養教誨」下,即已每日刻苦學習,「日所讀者,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

清朝的崛起和立國依靠的是武力,在明朝前期滿洲連文字都沒有,努爾哈赤時期剛剛創造了文字。所以清朝初期的滿洲大臣多為軍事貴族,以能戰善騎為榮而恥於讀書。康熙帝卻從年少時代即被中華文化深深吸引,十六歲親政以後,他更是迫切希望學習儒家學說和治國經驗。

康熙十年(1671年),時年十八歲的康熙帝在保和殿隆重舉行「經筵禮」,告祭先師孔子,舉行「開學典禮」,由翰林院的大儒為他授課。開始時,講經每隔一天進講一次。兩年後的康熙十二年二月(1673年),康熙帝將之改為每天一講,「學問之道,必無間斷,方有裨益,以後寒暑不必輟講」,從此以後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康熙帝每天到乾清門聽政,處理政務後,即到懋勤殿聽課,一天也不耽誤。「經筵」後來成為清朝皇帝自我學習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末。

他任命一批通熟儒家經典和歷史知識的漢人官員擔任經筵講官,又從翰林院選出10人充當「日講官」,為他講解《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兼其它的典籍。講課的老師,被稱為「經筵講官」,簡稱「講官」或者「日講起居注官」。 「講官」者,只負責講課,「日講起居注官」除了講課,還負責記錄皇帝每天的活動。

康熙帝學習的內容十分廣泛,儒家經典及各學派著作,幾乎無所不包。歷史也是他學習的一門主課,《史記》、《資治通鑒》、《春秋》等,都是必讀之書。記述清太祖、太宗的實錄,也是他每日必讀之書。當代的書籍,他也會要求講官釋義。著名的理學大臣熊賜履是他從小的老師,著有《學統》、《閑道錄劄記》等書籍,他也要求熊賜履講解給他聽。康熙帝聽完課後,「有疑必問」,老師則需有問必答。

在典籍和文學上不斷進取的康熙帝,漸漸產生了身邊應常有翰林侍值的想法,說:「朕不時觀書寫字,近侍內並無博學善書者,以致講論不能應對。今欲於翰林內選擇博學善書者二員,常侍左右,講究文義。」

於是四年後的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二十四歲的康熙帝下諭在早年讀書處的南齋設立了南書房。南書房就成了皇帝專門讀書、日講官傳授文化的專門場所。這一年的十二月十七日,翰林院的侍講學士張英、內閣撰文中書高士奇以南書房侍從身份入侍內廷,南書房成了一個內廷的正式機構。

官員凡被召入南書房侍讀,時稱「入值南書房」,或稱「入侍內廷」。入值南書房的官員均是當時的飽學之士,基本都是漢族官員。

康熙帝的南書房講官,著名的有很多,其中一個叫高士奇的,與康熙帝的關係頗有意思。

高士奇是浙江錢塘人,家貧無資,肩扛破被舊褥徒步入京鄉試。落第後在康熙的滿族重臣明珠看門人的家裡教館為生。一日,明珠要寫文字,找不到人代筆,看門人推薦高士奇,明珠試其文筆,他一揮而就,明珠大喜將他薦用至內廷,得到康熙帝的讚賞。於是選入翰林院,入值南書房,參與書寫密諭及編輯講章、詩文等事。

康熙帝得到高士奇的幫助才開始知曉學習古文的門逕,他曾說:「初見高士奇得古人詩文,一看就知道其時代,心中奇怪,現在朕也能如此了。高士奇雖無戰功,但是他裨輔朕讀書治學問功勞也很大。」康熙帝出遊也不忘讀書,有時由高士奇伴讀,君臣二人夜坐舟中,討論古今興廢之跡,讀《尚書》《左傳》、談《周易》、賦詩,興緻很濃,常常談至下半夜。

康熙帝讀書是為了把國家治理得更好,他評《通鑒》,「經書屢經講讀, 朕心業已熟曉。《通鑒》一書,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於治道」;讀《尚書》,他說:「觀《尚書》內,古來君臣,無不交相勸勉。如此,何憂天下不治?」

康熙帝跟熊賜履、李光地學習朱熹理學,跟湯斌學習易經,跟沈荃和勵杜訥學習書法,張英更是康熙帝年輕時隨時請教的好帝師;與此同時,他還努力學習掌握西方近代自然科學,諸如數學、物理、天文、地理、醫學等。數十年如一日,康熙帝歷經了前後幾十位頂尖的國學大師的侍陪、傳授,以及一些西人大臣的指點,終於成為通曉天文地理的學者型皇帝。

對康熙帝來說,讀書是件樂事,所以「聽政之暇,即於宮中批閱典籍,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疲」。國事無論多忙,他都不忘讀書。平定吳三桂叛亂時,朝中之事千頭萬緒,他仍能於繁忙中「孜孜於經史之學」。

康熙帝說:「帝王勤求治理,必稽古典學,以資啟沃之功」。起初,康熙帝通過閱讀史書總結治國經驗,和漢臣們探討治國之道。 慢慢地,南書房成為康熙帝決定朝廷重大事務的場所。

深厚的儒學基礎,令康熙帝以「仁、義、禮、智、信」為本治國,也令他更明瞭興文教、重教化的意義。他認為:「法令禁於一時,而教化維於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捨本而務末也。」

康熙帝說:「夫天道人道必待人而後興。」皇帝須代表天意,要做好人,做人也要符合天意,有了好人才有天下的興旺。刻苦讀書使他「明天道,得天助」,終成千古傳頌的一代明君。@#

------------------------------------

他與袁世凱勾結 是晚清第一貪官!溥儀送他一個字... - 中時電子報 - http://goo.gl/G3WM9L

他與袁世凱勾結 是晚清第一貪官!溥儀送他一個字...
2016年05月03日 20:20 於慶璇/綜合整理
他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孫子,是晚清第一貪官,與袁世凱勾結。 (圖/互動百科)
他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孫子,是晚清第一貪官,與袁世凱勾結。 (圖/互動百科)
一提到貪官,相信大家腦子裡都會浮現出和珅的形象,但其實除了和珅之外,在晚晴還有一位人物,比和珅還要更貪,貪的東西比和珅還要多,而且他還是一位王親,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孫子--慶親王奕劻。

奕劻,生於1838年,滿洲鑲藍旗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曾孫,慶僖親王愛新覺羅·永璘之孫。公元1894年,在慈禧皇帝60大壽時,被封為了慶親王,又在1908年獲授鐵帽子王(清朝時的一種爵位),同時他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在辛亥革命期間,奕劻還擔任了6個月的內閣總理大臣。

奕劻繼承的是它的爺爺慶僖親王永璘的爵位,沒什麼學問,卻寫了一首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圖/100toutiao)
奕劻繼承的是它的爺爺慶僖親王永璘的爵位,沒什麼學問,卻寫了一首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圖/100toutiao)
奕劻繼承的是它的爺爺慶僖親王永璘的爵位,他在前半生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為。雖然沒什麼學問,卻寫了一首好字,慈禧便經常找他代筆,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1884年,慈禧以「因循貽誤」的罪名,罷免了恭親王奕訢的一切職務,奕劻也因此有了機會,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並進封為慶郡王。自1861年,慈禧太后聯合奕訢等在北京發動政變,從肅順等「贊襄政務八大臣」手中奪取了朝政大權,一直到辛亥革命,而幸運兒奕劻雖然能力不高、才疏學淺,卻做官做得相當順利。

奕劻之所以能在晚晴政壇的驚濤駭浪中屹立不倒,與他的做人做事的方法有很大關係。奕劻做事作風穩重、滴水不漏,史書上說他「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在晚晴政壇保守持重的風格下,官僚能力的高下不是決策者所看重的,所以像奕劻這種諂媚軟熟之人才能按部就班地升遷。在辛丑年時,奕劻還沒有出任領班軍機之前,他的貪財就已經是朝中人人皆知,時人稱慶親王府邸為「老慶記公司」,專門賣官斂財。

史書上說慶親王奕劻「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圖/今日頭條)
史書上說慶親王奕劻「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圖/今日頭條)
奕劻以各種名目受賄,他與袁世凱的勾結,更是為大清的覆滅埋下了巨大的隱患。1903年,領班軍機榮祿病重,袁世凱計算奕劻將繼任,遣楊士琦持銀十萬兩相贈,並說「宮保知道王爺不久必入軍機。在軍機處辦事的人,每天都得進宮伺候老佛爺,而老佛爺左右,許多太監們一定向王爺道喜討賞,這一筆費用也就可觀。所以這些錢不過作為王爺到任時零用而已,以後還得特別報效。」之後,袁世凱月有月規,年有年規,兒女成婚,皆由袁一手佈置,不費王府一分錢。

1908年,奕劻七十誕辰,成了官員們攀緣交結的好時機,奕劻更是大肆進財納賄。慶王府門前車水馬龍,列起了長陣,為了掩人耳目,明地裡,奕劻告誡家人勿收禮物,但暗地裡卻將送禮者按眾寡厚薄分為四級。這一次七十壽誕,奕劻所得現金五十萬兩白銀之多,禮物價值更為百萬以上。

1911年,直到大清帝國即將滅亡之際,奕劻還近乎病態的聚斂著個人財富。據《光宣小記》記載,武昌起義後,原四川總督錫良曾自告奮勇率兵督陝,而一向賣官攏財的奕劻竟仍向其索賄80000兩,錫良為之大怒:「生平不以一錢買官,況此時乎?」

1911年《泰晤士報》刊發《慶親王外傳》一文,稱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員,無一不奔走於其門者,蓋即中國所云『其門如市』也。」(圖/華聲論壇)
1911年《泰晤士報》刊發《慶親王外傳》一文,稱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員,無一不奔走於其門者,蓋即中國所云『其門如市』也。」(圖/華聲論壇)
大清帝國傾覆之際,奕劻通過受賄索賄聚斂的家產折合白銀億兩以上,而當時大清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8000多萬兩。奕劻的貪污名揚海外,1911年《泰晤士報》刊發《慶親王外傳》一文,稱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員,無一不奔走於其門者,蓋即中國所云『其門如市』也。」1917年,奕劻病死於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溥儀賜諡「密」字,意為「追悔前過」。

儘管奕劻歲貪污無數,但到頭來全被兒子們揮霍殆盡。據愛新覺羅·溥銓的《我父慶親王載振事略》記載,載振、載搏、載掄繼承了奕劻的巨額遺產,過著不勞而獲的寄生享受生活。


清朝官員服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B09628

頂戴指代表官階的頂珠,不同的頂珠質料和顏色代表不同品級,朝冠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宋代帽子「長耳朵」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誤會大了!(圖/本報資料照片)
2019年02月26日 13:10  李珮雲
一提到經典電視劇《包青天》,金超群飾演的「黑臉包拯」鐵面無私的形象便深植人心,除此之外,或許會有人好奇,他配戴的宋朝「官帽」為何左右兩邊都長了「耳朵」?是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品論朝政嗎?
民間流傳,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以後,朝臣們還沒習慣角色轉換,言行舉止沒有尊卑之分。某天,趙匡胤見官員上朝時交頭接耳,於是心生一計,下旨開發出一種兩邊長耳朵的帽子,專供官員上朝使用,防止他們竊竊私語,藐視朝廷。然而這樣的說法看似合理,但充其量只是後人杜撰。
宋代官帽上的「長耳朵」原來只是用於固定帽子的帶子,早在趙匡胤登基之前上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逐漸誇張伸長,人們以其長、挺為美,並非趙匡胤看到大臣交頭接耳不爽,而發明出來的。
宋代帽子「長耳朵」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誤會大了!
初唐「幞頭」繫法。(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這類官帽最早可溯及至隋唐時的「幞頭」,原是一塊黑色的方形織物,有四個角,蓋在頭頂以後,兩角在後面打結下垂,兩角反折到頭頂上打結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至於幞頭後面打結的兩個角,就是宋代「長耳朵」的前身。
隨著每個時代審美觀的不同,人們逐漸覺得兩個小小的幞頭角打結後,垂在後面飄搖,不夠美觀亦不夠端莊,於是想方設法加以改造。
宋代帽子「長耳朵」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誤會大了!
晚唐五代各種「幞頭」。(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從初唐到晚唐300年間,變得越來越長,甚至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或朝天、或一邊倒、或舒張開、或交叉;又出現長腳、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軟角、舒角各種造型。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幞頭腳逐漸流行,成為一種常用的標準幞頭。


宋朝服飾:宋代襆頭
[宋朝]時間:2017-02-24
襆頭發展到宋代,已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
襆頭(fútóu),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一種包頭的軟巾。因襆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故也稱“烏紗”。後代俗稱為“烏紗帽”。
宋代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裡,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襆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身份不同,式樣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僕役則多戴無腳襆頭。
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會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襆頭襆頭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顯的不同。作官宦形像多用直腳,僕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局(曲)腳。襆頭內襯木骨,或以藤草變成巾子為裡,外罩漆紗。褲襪,為足衣,有長統和短統,一般女子所用,男子也有穿著。
襆頭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平式襆頭,是一種軟裹巾式,頂上的巾子較低而平,亦稱'平頭小樣”,為一般士庶與官吏宴居(閒居)時戴用。
結式襆頭,結式襆頭也是一種軟裹巾式,在襆頭之上加一巾子,將其兩腳系結在頭前,呈同心結狀,將另兩腳反結在腦後,為將尉、壯士所好戴用。
軟腳襆頭,軟腳襆頭是在襆頭之下襯以“巾子”(即假髮),或“木圍頭”使幞巾的外型乎整固定,幞巾的兩腳加厚並塗漆,成為軟腳,使其乎展下垂,行動時則飄動爾雅,為文官與學士所愛戴用。
圓頂直腳襆頭,這是一種硬裹襆頭,用“木圍頭”襯在額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內型,外糊皂紗,塗漆而成,其兩直腳用鐵絲織成,外罩漆紗,使其向左右平伸,為朝臣與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歷代皆有採用。
方頂硬殼襆頭,這是一種硬裹的巾帽,用鐵絲或藤草編成內型的硬殼,再糊絹或羅,並塗於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兩腳用鐵絲製成,並糊漆紗,向兩側乎伸或上翹,為宋代​​官員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兩腳平直而長,向左右平伸,長至二尺。
-------------------------------
幞頭,帽子的一種,一般內襯木骨,以藤草編成巾子為裏,外罩漆紗。宋代的幞頭款式很多,造法亦各有不同。[1]從《圖書集成》的插畫有幞頭公服、展角幞頭、交角幞頭、烏紗帽(官帽)等,為襆頭的不同種類。[2][3]展角幞頭的兩角變短便是烏紗帽了。

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一種包頭的軟巾。相傳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爲幞頭。初以紗羅爲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幞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爲幹,將軟腳撐起,成爲硬腳。唐時皇帝所用幞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幞頭以藤織草巾子作裏,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爲「幞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身份不同,式樣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腳幞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則多戴無腳幞頭。因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爲青黑色,故也稱「烏紗」。後代俗稱爲「烏紗帽」。
  補充
  秦漢時期華夏地區身份高貴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賤的人戴帻,帻本是一種包頭布,用以束發。在關西秦晉一帶稱爲絡頭,南楚湖湘一帶稱爲帕頭,河北趙魏之間稱爲幧頭,說或稱之爲陌頭。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發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這在當時青年男子中間,認爲是一種美的打扮,所以樂府詩《日出東南隅行》有「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之句。東漢以來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則用較完整的幅巾包頭。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將幅巾戴法加以規範化,並以皂紗爲之,作爲常服。《北周書·武帝紀》說,「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將幅巾疊起一角從前額向後包複,將兩角置于腦後打結,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腦後,就像現在有些女子包頭巾的包法。但在陝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陰隋墓、河南安陽馬家墳201號隋墓出土的陶俑,頭上所裹幅巾,有兩角于腦後打結自然下垂如帶狀,另兩角則回到頂上打成結子作裝飾,這種形式就成爲初期的幞頭了。宋代俞琰《席上腐談》卷上,說:「周武帝所制(幞頭)不過如今之結巾,就垂兩角,初無帶。」正與上述的情況相符。更進一步的幞頭是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所說:「幞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幞頭爲什麽要在四角接上帶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頭戴在頭上,頂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帶子,兩角在腦後打成結後自然飄垂可成爲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發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武漢東湖嶽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頭,已可見到發髻隆起的外觀。到了唐代,社會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風尚,所以又在幞頭內襯以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幞頭之下別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于幞頭之內。」這種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現,就是一種帽坯架,它可以決定幞頭的造型,開始是平頭小樣,《舊唐書·輿服志》談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平頭小樣巾」。以後幞頭造型不斷變化,武則天賜朝貴臣內高頭巾子,又稱爲「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英王踣(bó箔,仆倒)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這些幞頭式樣,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畫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壽墓壁畫、鹹陽底張灣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獨孤開遠墓出土陶俑的幞頭,頂部較低矮,裏面襯的可能就是平頭小樣巾。禮泉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鄭仁泰墓及西安羊頭鎮總章元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頭頂部增高,似襯高頭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樣,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見到。天寶年間幞頭頂部像兩個圓球,該式樣在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豆盧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見到。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至于包裹巾子的幞頭,唐以前用缯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羅、紗,並且有專門做幞頭用的薄質幞頭羅、幞頭紗。
  幞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爲幞頭腳,開始稱爲「垂腳」或「軟腳」。後來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爲「長腳羅幞頭」。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章懷太子李賢墓石椁線雕人物中有這種形象。唐神龍年間(公元705年至706年)幞頭所垂兩腳形狀變成或圓或闊,並在周邊用絲弦或銅絲、鐵絲作骨,襯以紙絹,這種幞頭腳就是能夠翹起的硬腳,稱爲翹腳幞頭。到五代時,翹腳幞頭廣泛流行,《雲麓漫鈔》說「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二腳上翹,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團扇,焦葉之狀,合把于前。僞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後蜀)始以采漆紗爲之,湖南馬希範二角左右長尺余,謂之龍角。至劉漢祖(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漢)始仕晉爲並州衙役,裹幞頭左右長尺余,橫直之,不複上翹,迄今不改。」文中開始把幞頭腳改稱幞頭角,這種兩只長角橫直平展的幞頭,叫作展角幞頭,展角並不固定在幞頭上,可以隨時裝卸。
  幞頭起初由一塊民間的包頭布逐步演變成襯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後經曆了上千年的曆史,最後形成帽身端莊豐滿,展角于動勢中擴大視覺空間,使虛實動靜結合,于平衡中求變化,脫戴方便,華貴而又活潑的華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曆久不變,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明丘浚《大學衍義補》胡寅注指出,「古者賓、祭、喪、燕、戎事,冠各有宜。紗幞既行,諸冠盡廢。稽之法象,果何所側?求之意義,果何所據?」幞頭從民間實用的包頭布起步,它的流行,沒有法象作什麽根據,也沒有什麽牽強的寓意,而它在中華服飾史中存在的時間竟那麽悠長,這對于發掘民族服飾文化演變的規律,是能夠從中獲得啓發的。


漢服刑制 - 幞頭.jpg @ jewelju0919 的相簿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wy66e2


襆頭是男子頭飾的一種,集體來說是將整幅的皂絹裁出四角,二角系腦後,二角反係於頭頂。襆頭出現於北周,定型於隋,盛行於唐代。秦漢時期,依據“士冠,庶人巾”制度,中原地區身份高貴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賤的人戴幘。幘本是一種包頭巾,用以束髮,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髮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在洛陽八里台出土的西漢彩繪人物磚出現過這種式樣。東漢時中下層有官職的人物,於幘上加前高後斜的鐵製卷梁冠。身份極低的則不加,也有地位雖高,在日常生活時不用梁冠的。有些身份的人士,開始用較完整的幅巾。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將幅巾戴法加以規範化,並以皂紗為之,作為常服。規範後的幅巾類似於折角巾,就是將幅巾對折疊起,形成三角行,從額頭向腦後包起來,將兩角放在腦後打結繫起,餘下一角就自然地垂在腦後,有些象現在街頭時尚女子的裹頭巾,但是在隋墓出土的一些陶俑,頭上裹的幅巾,兩腳在腦後打結自然下垂如帶狀,另兩角繞回到頭頂打結,以固定髮髻,這就成為初期的襆頭了一、唐的時代背景唐代男子戴襆頭,身穿圓領袍衫,下配烏皮六合靴。這身裝扮既灑脫飄逸,又不失英武之氣,是漢族與北方民族相融合而產生的一套服飾唐代襆頭的演變根據《新唐書·車服志》記載,襆頭定型於初唐馬周向李世民建議,隨向全國推行,且為宋、元二代沿用,不久就出現了宮廷樣式和地區樣式。
    最初的襆頭是直接裹在髮髻上,所以看起來較為低平,後在四角上結上帶子,兩角在腦後打結後自然飄垂形成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髮髻,並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正如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一所述“襆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後來出現了墊在襆頭裡面的“巾子”,以桐木、絲葛、藤草、皮革等製成,將巾子罩在髮髻要上,猶如一個假髮髮髻,以保證裹出固定的襆頭外形,然後再裹以襆頭。
圖7是唐朝的典型樣式。
宋代襆頭的演變
襆頭是宋代常服的首服,戴用非常廣泛,上至帝王,下至文武百官,除了盛大的祭祀、朝會等典禮外,一般場合下都帶襆頭。唐代的襆頭基本上都是用一塊巾帕纏係而成,往往因人而異,沒有形成固定的式樣。到宋代,襆頭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形狀,內襯木骨,或以藤草編成巾子的里,外罩漆紗做成可以隨意脫戴的襆頭帽子,不像唐初那種以巾帕系裹的軟腳襆頭,后索性費去藤草,專襯木骨,平整美觀。宋代的襆頭有直觀、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幾種。直腳有名平腳,那兩腳平直向外伸長的襆頭。
圖8 9是宋朝的典型樣式
元代襆頭的演變
元代漢族官吏便服圖為戴襆頭、穿圓領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廣勝寺壁畫)。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樣式較遼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從漢族習俗,“制以羅,大袖,盤領,右衽”。其職位級別,在服裝的顏色及紋樣上表示。元代公服之冠,皆用襆頭,制以漆紗,展其雙腳。平日燕服,多穿窄袖、圓領袍。地位低下的侍從僕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 
圖10是明朝的典型樣式
襆頭起初由一塊民間包頭布逐步演變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後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最後形成帽身端莊豐滿,展角於動勢中擴大視覺空間,使虛實結合,於平衡中求變化,脫帽方便,華貴而又活潑的華夏民族冠帽,因此,他能歷久不變,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襆頭從民間的包頭巾起步,它的流行,既沒有什麼根據,也沒有什麼牽強的寓意,而它在中華服飾中存在的時間竟那麼悠長,這對於玉器的斷代有著重大意義。


----------

【賢后傳】她沒有生育 卻成盛世後宮之主
漢明帝劉莊皇后——明德馬皇后
文/周婉兒
馬太后曾對漢章帝說:等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了,我就可以含飴弄孫,不再過問政事了。圖為清焦秉貞《歷代賢后故事圖冊》之《含飴弄孫》(局部)。(公有領域)
更新: 2019-03-30 3:14 AM    標籤: tags: 馬皇后, 漢明帝, 賢后傳, 明德馬皇后
她不能生育,卻獲得專寵,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她協助父子兩位君王開創了一代盛世;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史學家。曹植讚美她:「美於色,厚於德。」
命當大貴 其兆不可言說
馬氏出身名門,父親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大將軍,文學修養很高,一些成語如「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畫虎不成反類犬」等,都源出於馬援。
征戰中,馬援染疾離世。因他生前得罪皇親國戚,死後被削去了爵位。馬氏的長兄早夭,母親因悲傷過度而神志恍惚,不能自理。
但馬家內外事務照常運行,僕役諮詢稟報、忙進忙出,都井然有序。原來這一切都是馬氏這個女孩在主持,親戚鄰居知道後無不驚異讚歎,那時她只有十歲。
馬氏年幼時多病,占卜者說:「此女看上去有病,但命當大貴,其兆不可言說。」相面的人,一見她,便大驚:「我必將對此女稱臣!」
雖不能生育 但德冠後宮
十三歲時,端莊漂亮的馬氏被選入太子宮,她身材修長,又長得一頭美髮。
因為她婉靜賢惠,謙遜懂禮,深得陰皇后的欣賞和喜愛。對待其他妃嬪,她也不驕不妒,後宮上下都相處得很和睦。
她因此獲得太子劉莊的專寵,經常被留在太子寢宮後室居住。劉莊即位為漢明帝後,冊封她為貴人。
馬貴人不能生育,漢明帝就讓她撫養賈貴人生下的皇子劉炟,並且對她說:「人未必一定要自己生兒子,怕的只是不精心愛護養育啊!」
從此馬貴人待劉炟視如己出,比親生母親還盡心。母慈子愛,劉炟天性也極孝順淳厚,二人關係始終很好,從未有過嫌隙。在她悉心調教下,劉炟後來成為一代明君。
漢明帝子嗣不多,馬貴人常憂慮皇室子嗣,就主動引薦身邊的宮女為皇帝侍寢,對那些女子照顧備至;如有人被多次臨幸,她還會增加賞賜。
馬貴人的不妒之德,使明帝更加敬重。
以德配天 母儀天下
當大臣們奏請冊立皇后時,還沒等明帝開口,陰太后就一錘定音:「馬貴人德冠後宮,就立她吧。」雖然賈貴人已生下皇子,陰貴人是太后的侄女,她還是毫無爭議地成了皇后。
做了皇后,她愈加謙恭謹慎,時時自省,生怕不能以德配天,有負於天命。
喜愛讀書的馬皇后能夠背誦《易經》,喜歡讀《春秋》、《楚辭》,尤其精通《周禮》和董仲舒的著作。東漢推崇儒學,她不僅熟悉儒家思想,而且將其實踐到所能及之處。
她身居至尊,卻不曾恃寵而驕,始終對所有人都禮數周全,溫和可親。對六宮妃嬪就像親姐妹一樣。對她們生的子嗣,都視如自己的孩子。六宮對她莫不拜服。在她的主導下,後宮各項事務都處置妥善,從不讓明帝為之煩惱。
圖為清焦秉貞《歷代賢后故事圖冊》描繪馬太后含飴弄孫。(公有領域)
馬皇后時常身穿粗帛衣袍,裙子也不加邊飾,創下史上皇后著布衣的範例。初一、十五眾妃和公主前來朝拜,遠遠望去,馬皇后顯得華貴出眾,以為她穿著精細的絲綢,走近一看,原來不過是極粗疏的衣料,都笑了。她解釋說:這種料子適宜染色。皇后如此儉樸,嬪妃們無不歎服。
高明的為妻之道
馬皇后比漢明帝小十歲,他們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感情從未衰減。
兩人言笑無忌中透著志趣相投。一次,路過虞舜廟,見到堯的畫像,馬皇后指著畫像對明帝說:「群臣百官,恨不得做君王的都像他這樣。」明帝環顧周圍笑而不答;一會又見到娥皇女英(舜的妻子)像,明帝指著畫像對皇后笑著說:「(君王)恨不得妃嬪都如此啊。」
馬皇后知書達理,深明大義。生活上,她對明帝無微不至地體貼服侍;當明帝為政事煩惱時,她替他分憂解難。有時明帝會把大臣議而不決的政事與她議論,她總能提出中肯的見解,對明帝的決策多有補益。但她卻從不主動干預朝政,也不曾以自家私事求明帝。
為了表彰中興功臣,明帝繪製了雲台二十八名將的畫像,立下赫赫戰功的馬援卻未列入。明帝笑問皇后:「因為卿是皇后,為避嫌就沒列,卿有意見嗎?」馬皇后笑答:「陛下聖明!對外戚嚴格些是應該的,功勞自有公論,與立不立畫像關係不大。」
對待外戚、官吏,明帝尤其執政嚴苛。馬皇后勸諫他要以仁愛治天下。明帝有所感悟,後來法律終於有所寬緩。
馬太后後來設置織布房,在濯龍園中植桑養蠶,有時前往觀看,以此為娛樂。圖為清焦秉貞《歷代賢后故事圖冊》之《濯龍蠶織》。(公有領域)
約束外戚干政
漢明帝去世後,漢章帝劉炟即位,尊養母馬皇后為皇太后。
章帝即位後,想加封太后的三位哥哥,一些大臣也上奏支持,馬太后堅決反對。她深知,西漢末年正是由於外戚專權,導致了王莽篡位。她下詔書告誡皇帝,那些上書對外戚加爵的人,無非是想獻媚於她,從中謀取好處;要記住先帝遺訓和前朝的教訓,不要因寵貴外戚而招來傾覆大禍!
詔書中還說:前幾天我路過娘家濯龍園的門前,見前來拜候、請安的,車如流水,馬似游龍,馬家的舅父個個富貴,我這個太后和他們相比差遠了。他們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為國家憂愁,我怎麼能同意給他們加官進爵呢?成語「車水馬龍」就是從馬太后此詔書中簡化來的。
成語「車水馬龍」就是從馬太后此詔書中簡化來的。圖為清焦秉貞《歷代賢后故事圖冊》之《約束外家》。(公有領域)
過了四年,國富民強,章帝再次對外戚封爵。馬太后就召集自己的家人,訓誡一番後,她的幾個兄弟辭掉爵位,回家頤養天年去了。
太后的哥哥為母親下葬,起墳比別人家略高了些,太后提醒家人,把墳修整到了合適的高度。
對外戚中謙和、樸素的,太后就賞賜勉勵;犯有小過錯的,就給以顏色和訓誡;不守法度的,便取消資格,遣送回鄉。朝廷內外都受到感化,誰也不敢驕縱侍寵了。
馬太后曾對漢章帝說:等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了,我就可以含飴弄孫,不再過問政事了。果然,太后後來設置了織布房,還在濯龍園中植桑養蠶,有時前往觀看,以此為娛樂。早晚她還會與章帝談論國家政事,但主要是教導諸位小王子,為他們講解經書,講自己所經歷的故事,其樂融融。
清焦秉貞《歷代賢后故事圖冊》之《教訓諸王》,描繪了明德馬皇后在後宮調教諸位小王子的情景。(公有領域)
中國第一位女史學家
做太后時,她親自編撰了《顯宗起居注》,記錄漢明帝的生活。這是史上第一部記錄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開創了「起居注」這種史書體例。寫史比班昭補寫《漢書》早了約二十多年,是中國第一位女史學家。
東漢明帝、章帝的「明章之治」堪稱盛世,吏治清明,社稷安定,百姓溫飽無憂,儒學、佛教大獲發展。這一切都與馬皇后的協助分不開。
馬太后四十多歲時病逝,諡為明德皇后。
參考文獻:
《後漢書·皇后紀》
《資治通鑑》卷四十四
《陳思王畫贊序》@*


清朝時期的禮儀,無論是服裝還是帽子,都有著嚴格的佩戴要求,不同品階的人是要佩戴不同的飾品的,如果越級,那可是丟命的大罪。在清朝時期,大臣的官帽上面的那顆頂珠是有嚴格的劃分的,一品官員佩戴的是紅寶石珠子,二品官員佩戴的是珊瑚,三品則佩戴藍寶石,等到了雍正年間,由於雍正想要縮減用度,所以就將官帽頭頂的頂珠變成了玻璃珠。官帽頂珠就是亮藍頂。用手電筒一打,那個光很透很亮。因此可以判斷那頂官帽是三品大臣佩戴的官帽。以前的時候出現過一頂一品官帽,當時的價格是40000元 https://bit.ly/2IChpw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