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害怕社交!個性內向者6大潛在優勢反而更有利
Aug. 23 2016 Fun
文/記者詹佳芸 圖/擷取自不再害怕社交!個性內向者6大潛在優勢反而更有利 - 自由電子報iStyle時尚美妝頻道 - http://goo.gl/4rHX7L
內向的人終於可以不用再為了迎合社會的眼光,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疲於交際的人了。
你是否喜歡獨處多過於熱鬧?常常被說不夠活潑而讓人感到難以親近?雖然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被分類成固定幾種樣貌,不過我們卻可將這些特質大略歸納為內向、外向、中性……幾種個性,以下列出內向者的優勢,你看完後可能會發現:自己竟然還有這些長處!而且不必迎合社會的眼光,能夠做自己的感覺,竟然還比勉強自己成為「另一個人的樣子」來得好。
1 習慣獨處卻不容易感到孤單
內向的人真的需要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如果他們需要和工作夥伴一起長時間相處,內向者常常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來做心理建設,所以下次當你看到內向者一個人在看手機、閱讀、聽音樂……,也不必覺得沒打招呼聊天是否很失禮,這是讓我們自己身心靈充電的方法,你只需要向他點頭示意即可。
2 內向者多數很戀家
內向者對於自己的住宅空間有強烈的依賴感,難得可以閒下來的週末,也幾乎不想離開自己的小窩,他們可能賴在沙發上看電視、聽音樂,就算必須處理公事,只要有電腦和手機,就能躺在床上完成一切事情。
對他們而言,「家」就是一切舒適生活的核心,因為在這裡他們可以最放鬆做自己,不必繃緊神經準備隨時和別人陪笑、聊天。
3 他們往往謹言慎行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也都會不經意脫口而出一些讓人想太多的話,儘管你、我心裡並不一定這麼想。不過對內向者而言,他們還真的很少犯這種無意間的過錯,他們心裡也許有很多話想說,但實際上說出口的可能只有1/3,因為他們非常害怕說錯話會讓自己顯得愚蠢、或讓氣氛顯得尷尬。
4 對他愛的人非常忠誠
提到人際間的這種微妙關係,你會發現:內向的人雖然朋友不一定很多,但能夠真正成為朋友的人,彼此之間感情都非常、非常好!因為他們的人際圈很小,所以對於每一位朋友都很珍惜,不會將每一段關係視為理所當然。
5 勇於傾聽自己的內心
他們對於內心的種種情緒,是敏感而直接去審視的。尤其獨處時會讓他們思緒放鬆,開始去思考、去感受,當他們擁有各種情緒的時候,並不會害怕去面對、質疑或分析,而是選擇消化它們、然後紀錄下當時的感受,他們也常常被開玩笑說「只會用文字表達」。
6 樂於接受挑戰
不管聽到什麼,內向者都不會因此而變得退縮懦弱,雖然關於他們「喜歡活在舒適圈內」、「不喜歡被關注、喜歡宅在家、在陌生人面前不是很自在」等描述都很貼切中肯,然而他們其實也非常喜歡探索新鮮事物、挑戰極限、爭取機會、表現出企圖心,內向者有自己給自己設下的目標和挑戰。
-------------------------------
生命要怎麼算?把心丟到前面,然後用力去追 | 天下雜誌部落格 - http://goo.gl/r95Oa5
--------------------------------
搞定你的豬頭老闆
精華簡文搞定你的豬頭老闆
搞定你的豬頭老闆
作者:陳竫詒 2011-08-23 天下雜誌479期
調整字體尺寸
你的老闆是無能的豬頭老闆嗎? 與其抱怨,不如認清事實,技巧性地換個做法,為無能豬頭老闆工作也能揮灑自如!
工作的抱怨,多半都是衝著老闆來。對長官的怨懟,就像是全民的消遣娛樂,隨著咒罵老闆的無能,每日的挫折壓力,也有了舒緩的出口。
只是,有兩個你必須認清的事實,那是你怎麼抱怨都無法改變的。
事實一:認為老闆無能是普遍的常態
「每個人都會晉升到無法勝任的位置」,這是美國管理學家彼得(Laurence J. Peter)所提出來的「彼得原理」。
他主張在一個科層嚴明的組織中,一個工作者因為表現良好,而被拔擢到更高的職位,最後終將會升遷到再也無法勝任的職位。
結果組織的悲劇是,每一個職位都被不適任的員工所佔據。
如果你總是覺得老闆無能,請別急著怪罪,這只是「彼得原理」的具體展現。領導關乎行動,而不是位置,老闆到了那個位階,不等同於具有完美無瑕的領導力。
事實二:你打不贏你老闆
無論你的上司是缺乏管理的能力,或者是專業技術不夠,結果都一樣。
你的熱情被扼殺,你的生產力也大受影響。
但是《共鳴領導學》一書的作者安妮.瑪琪(Annie McKee)提醒,「現實就是,這個人在組織裡比你更有權勢!」
所以,不論覺得長官如何無用,除非你想要毀掉你的事業,否則,不要隨意挑起你一定打不贏的仗。
雖然辭職不幹是一個選項,但並不是唯一的。你可以先試試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試圖理解
在你大聲嚷嚷上司無能之前,先確認中間的誤差。瑪琪表示,「在你評斷老闆之前,先看看你自己。」
因為大部份的人看待上司總是存在著盲點。你也許嫉妒他的位子,或者你天生就愛反抗當權。
不要假設你自己懂得比老闆多,你不在你主管的位子上,基本上就無法從他的高度和廣度考量事情。同時,絕大多數員工也常常無法理解老闆面臨的壓力。
一個好的主管多半會為你緩衝迎面而來的壓力。因此,在你粗魯地處理你和上司的關係之前,請試著去理解他的處境,謹慎你的判斷,避免造成不公平的偏見與對待。
方法二:尋求協助
尋求外部意見,不代表無病呻吟的抱怨,而是設法去解釋你遇到的狀況,是如何影響你和你的工作,並且聽取建議。
華頓商學院的教授麥可.尤辛(Michael Useem)認為,「這不是密謀造反,而是確認你的觀點。」外部人往往能夠提供另外的觀點,或者是貢獻有幫助的建議。
方法三:管好你自己,而不是衝著老闆來
別忙著計量老闆的無能程度,完成任務還是你的第一要務。試著不要抱怨太多,也不要暗中破壞老闆的指示,要認清,這不僅會傷害公司,對你的傷害更大。
你不需要去掩護他的錯誤,但是去做對組織最好的事。因為你知道這對於整個團隊是好的,那麼就去做吧!
方法四:讓情緒影響降到最低
很多人會抱怨,糟糕的上司毀了我的生活。
「一旦你變成受害者,你就喪失了主導權,」瑪琪建議,聚焦在工作上讓你開心的事,而不是悲劇中。健全你的心態,避免被負面情緒侵襲。我們有決定自己情緒的選擇權。
面對豬頭老闆三禁忌
一、不要直指老闆的無能
告訴一個人自己不這麼認為的事,一般沒什麼幫助。直指老闆的無用,更容易流於情緒反應,或者淪為對人不對事的無效溝通。
倘若老闆無法幫助,那不妨邀請他一起解決問題,並且試著準備多種選項,例如詢問,「如果我們試試這種方法,你覺得情況將如何?」
二、不要直接去找老闆的老闆
瑪琪提醒,「如果你想要揭發他無能的真相,那你最好先搞清楚組織內政治的現實。」謹慎點,不要傻到莽撞地去告御狀。
沒有任何一個老闆,會為了一名員工犧牲一名主管。
三、不要全然地堅持下去—你要有應對的底限和策略
堅持不懈是美德,但是如果你持續做令自己痛恨的事,只是鑽牛角尖地往死胡同走去。
如果你受不了老闆的無能,卻又沒有積極的應對策略,那麼就去找新工作吧!這樣的工作經驗並不是浪費時間,因為這讓你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有正確的心態,同時避開危險的情境,就算老闆是豬頭,你還是可以活下來,並且揮灑自如。
面對豬頭老闆4方法
1. 試圖理解
2. 尋求協助
3. 管好你自己,而不是衝著老闆來
4. 讓情緒影響降到最低
面對豬頭老闆3禁忌
1.不要直指老闆的無能
2.不要直接去找老闆的老闆
3. 不要全然地堅持下去—你要有應對的底限和策略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6291#sthash.joDXMJRA.dpuf
-----------------------
4種朋友不能不交/世上有成千上萬種愛,從來沒有一種愛可以重來
2014/09/14
作者:
Peter Su
關鍵字: 朋友 友誼 職場
(編按:生活中、學校裡,或職場內,我們都會遭遇許多的人際關係的困難,推薦~「與朋友相處最重要6件事/不要著急,最好的總在最不經意時出現」)
人與人在剛開始認識時,總是會習慣維持最好的一面,而在越來越熟識之後對方會開始漸漸的展現出各式各樣的真實面或是缺點,你可以會開始懷疑他是不是變了,其實,他不是變了,他只是和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第一種:肯花時間陪伴我們的朋友
「世上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時間陪你的人。」這句話真的永遠不過期。
那些不捨你的難過的人,他懂得你的過去,也願意陪伴你度過現在及未來。
第二種:逆境時會拉我們一把的朋友
很喜歡這句話:「好朋友就是,逆境時拉你一把,順境時損你一把。」
真正的好朋友是,分享給你他生活裡所遇到的許許多多美好事物,並且真心的希望你也能夠擁有,而不是拿這些你沒有的東西去和你比較,且自以為的認為你不配擁有。
第三種:有愛的朋友
愛你的人,總會找到藉口賴著不走,而那些早不想愛的,你多說一句好話在他耳裡都嫌刺耳,愛你的人,大風大雨也會穿越阻礙來找你,不愛你的,即使風光明媚他都嫌天氣太糟懶得出門。
第四種:懂我們幽默的人
喜歡這段話:「為你的難過而快樂的是敵人,為你的快樂而快樂的是朋友;為你的難過而難過的,則是該放進心裡的人。」
有許多人經過你身邊,和你有了交集,給了你幻想也開了你玩笑,但實際上,你要找的只是那個懂你的沈默,願意靜靜的陪你坐在一起的人。
---------------
有一天當你放下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一路走來是這麼的累。
當一個人已經不愛你的時候,請不要死纏爛打,那些分分合合來回的拉扯,愛情也就在這當中一點一點的磨盡,那些跪著、磕著、拉著所挽留下來的感情早已變了,費茲傑羅曾說過:「這世上有成千上萬種愛,但從來沒有一種愛可以重來。」
看到一段中肯的話:「你幫人100分,當有一天你只肯幫80了,他便會清空你所有的恩,寧願選擇只幫他70分的人做朋友。一粒米養恩人,一石米養仇人,老人家說的話沒錯。不要動不動就傾其所有,留一些驕傲與心疼給自己,記得了,最涼不過人心。」
(編按:讓我們不再抱怨的9件事/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本文整理自Peter Su臉書。Peter Su的《最新創作》三采文化出版)
- See more at: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223/article/1513#sthash.UuyG9p63.dpuf----
----------------------
內向的力量:別害怕,做你自己,你並不會失去什麼!
精華簡文內向的力量:別害怕,做你自己,你並不會失去什麼!
內向的力量:別害怕,做你自己,你並不會失去什麼!
作者:Ying Pu Hua 2016-01-31 TEDxTaipei
調整字體尺寸
你總是對閱讀充滿興趣、喜歡安靜大過於喧鬧;總是被說不夠活潑,過於內向嗎?總是因為文靜不說話,而被說沒有主見、沒有自信?講者Susan Cain將告訴內向者,內向的力量,無需害怕,無需刻意交際,做你自己,你並不會失去什麼!
Susan Cain以前總是有旁人告訴她:「安靜內向,不是一般人應該有的表現,我應該更活潑外向一點。」但是Susan Cain的直覺卻知道,內向是她最自然、最真實的自我表現,不過,她卻寧可聽信商場、職場上的交際道理,讓自己成為華爾街律師,常去熱門的酒吧應酬歡樂,即便骨子裡,她想要的是最平靜的與朋友吃頓飯,在家裡舒適的用筆電好好的工作,當個稱職的「作家」,Susan Cain下意識的做的這些舉動,實質的背離她個性的選擇,而她卻有好長段的時間渾然不覺。
很多內向者的這些舉動,也許是想印證:個性中是俱備「有能力」、「不無聊」、「風趣」等特質,但其實,內向者的這些舉動,影響到的不只是他個人「不能做自己」的損失,更是影響到我們的同僚,造成社會群眾的部分損失。聽起來也許嚴重,但正因為他們並沒有發揮內在的領導力與創造力,而建立了崗位的錯位,某些時候,良好的口才與內斂的專長,相較而言內斂的專長力量,將勝過「出一張嘴」。
世上有1/3至一半的人口是偏內向的,1/3是將近一半的數量!也就是說,每兩三人中就有一個內向人口,就算你本身是外向的,你的同事、你的另一半和你的小孩,還有你擦身而過的人們,都有可能是「被逼迫」外向、訓練口才、活潑的隱性受害者!這種深植於社會中的慣性,卻總在我們還不會說話時,就已被此思想內化。
為了更加明白這個偏見,我們是必瞭解什麼是「內向」
內向不是害羞,害羞是無法承受社會眼光;內向比較像是你對外在世界的反應。 外向的人需要很多的刺激,內斂的人相反,他們對自身感受敏銳,反而在不被注目時最能發揮他們的能耐;總會有例外,但大多如此,所以關鍵在於:去將各人的長才發揮至極致,適才所長,各司其職。
事實上,很多有改革力的偉大領袖是些內向的人。羅斯福、蘿莎帕克斯、甘地, 這些人對自我的描述都是內向且文靜,甚至害羞,他們矗立在鎂光燈下,並非因為他們天生愛指揮,也並不想萬眾矚目,他們成為領袖是因為一種使命感,因為「必須」,是責任感驅使他們做認為對的事情。
因此,內向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好,也沒有一定要成為「外向」、「交際者」的理由,你可以全然地做自己;而外向者,依然可以像個光譜,坐落在朋友群中,散發你的光懷,愛你自己愛及他人,無論你是哪種樣子,你都要記得,你都是最美好的那個樣子,無需因為自己的一時脆弱、內向、柔軟、剛硬、衝動等等,而感到挫折,你可以全然地做自己,尤其是:在你的工作崗位上。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294#sthash.rZv8f8mt.2DlmlAiA.dpuf
-------------------------
紅包發得多,不如發得巧
精華簡文紅包發得多,不如發得巧
紅包發得多,不如發得巧
作者:盧昱瑩 2011-04-28 Cheers雜誌
調整字體尺寸
即將過年,擔心沒錢發不出紅包?嫌紅包內只有鈔票太俗氣?只要花點心思,紅包也能有大變化。
剛過完聖誕節,在冷颼颼的景氣下,美國民眾開始回歸送禮本質。路透社報導指出,擔任工程師的伯洛克(Jamal Bullock)去年就選擇不花大錢送禮,改以親手製作卡片、和家人共進晚餐等方式取代:「我想要送更貼心的禮物,而不只是華麗、高價。」
同樣地,對台灣人來說,農曆新年即將來臨,過年少不了的「發紅包」這項習俗,今年也因大多數人年終獎金縮水,變成令人煩惱的難題。不過,就算口袋不夠「麥克麥克」,只要用點創意,依然能在有限的預算內,達到發紅包的意義,同時讓對方開心。《Cheers》雜誌了解你的苦惱,整理出8大聰明包紅包方式,讓你用少少的錢,送出最多的祝福。
如果你還有點小錢……
1.挑個好數字,討吉利
「今年不好過,你的家人也知道。紅包只是習俗,我認為氣氛比較重要,」永豐銀行信貸部經理高國興表示。紅包代表的是「好采頭」,象徵意義大於紅包的實質金額,所以包紅包一定要量力而為。包個168元或88元,取其「一路發」和「發發」的諧音,聊表心意即可。
高國興曾經用1塊美元包開工紅包給下屬,讓員工討個吉利,也帶給大家「一元復始」的意義。「而且拿到美元和台幣的感覺會不一樣,」高國興笑著說。
如果你真想包個「大」紅包給親朋好友,不妨多換一些百元鈔票,以百元鈔替代千元鈔,增加紅包厚實感。
再者,百元鈔「紅色」表示喜氣,能更加增添年味和歡樂。
2.看不到錢不尷尬
你有沒有遇過不識相的小孩在你給出紅包後,馬上打開來數鈔票?如果擔心錢不夠多,儲值一點小錢在icash卡或禮物卡(Gift Card)裡,就能避免尷尬。
禮物卡在國外已行之有年,台灣今年才有永豐信用卡開始發行。永豐信用卡業務處副總經理杜國本提到,禮物卡也是一種控制消費的好工具:「因為這只能在有MasterCard刷卡機的商店使用,而且儲值多少才能用多少,無形中可學會控制開支。」再者,因為儲值卡不需要徵信就能發卡,債信低的人也能使用,藉此重新培養信用。
儲值卡之外,紅包還可以用禮券、咖啡店儲值卡、泡湯券、電影券等取代。財經作家趙靖宇幫先生準備給下屬的開工紅包時,就是用電影券。「藉此鼓勵員工去娛樂,不啻是一種貼心的犒賞,而且自己不用花大錢,別人卻覺得有價值。」趙靖宇舉例,一本電影券10張2,000元,算起來一張比單買一場電影票還便宜。
「重要的是你要投其所好,打聽對方的喜好和需求,」趙靖宇說。就算不是白花花的鈔票,也能讓收到紅包的人會心一笑。
3.兄弟姊妹商量好
紅包跟著年終獎金縮水,即使父母能夠體諒,但自己可能會覺得不夠體面。 建議有兄弟姊妹的人,可以合資包一個大紅包給父母。根據彼此薪資水準計算出資比例,不失為一個公平的辦法,也能避免出現計較心理。
如果是包給兄弟姊妹的小孩,趙靖宇認為,親戚之間話倒可以說個清楚。「彼此討論好一個價格,或是雙方都講好不要包,省去包來包去的麻煩。」要是真得包給親友的小孩,趙靖宇通常會採取主動,「不要給人家好像來『討紅包』的感覺。」
如果你的戶頭所剩無幾…
4.請大餐或送好禮,同價格卻價值不同
1,000元包給父母很寒酸,但請父母吃一頓千元大餐,卻能讓兩老覺得很豪華,為什麼?
芝加哥大學教授奚愷元(Christopher K. Hsee)在第二版的《別當正常的傻瓜》一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說明:當沒有其他選擇時,員工收到企業發給2,000元高級餐廳餐券的高興程度,大於收到2,000元現金。因為這些從來沒去過高檔餐廳的員工,會永遠記得老闆提供的高貴享受;反之,如果是2,000元現金放進自己口袋,往往很容易忘掉最後是如何花了那些錢。
千元紅包之於千元大餐也是如此。如果你資金不足以包6,000元的紅包給父母,倒不如花五分之一的錢請父母吃頓大餐,或是買一個在所屬類別中是「昂貴」等級的禮物(例如:2,000元的圍巾比上2,500元的外套,前者在所屬類別中就是「貴」的),不僅自己能省點錢,也能讓父母印象深刻。
5.以遊戲創造驚喜
過年包紅包的對象,不外乎是父母和家族中的小朋友,發紅包其實可以有趣一點,例如模仿企業舉辦一個尾牙抽獎活動。
家族中不管人數多或少,每個人都預先準備一份禮物,財力雄厚的人則可以準備大禮或大紅包作為第一大獎。獎品備妥,製作好籤之後,就開始抽獎吧!你會發現所有人都瘋狂起來,等著揭曉最大贏家是誰,到時候也就沒人在乎紅包裡到底有多少錢。
6.手作表心意
在金融業工作的洪惠敏,收過最有意義的紅包是姊姊送給她的。當時姊姊剛出社會工作、薪水不多,所以紅包袋內放的是一張自製小卡片,上面簡單寫著「事事順利」,卻讓洪惠敏保留至今。
「紅包就是期許你明年開心,是一種祝福,」創意工作者張凡旋說,她送的紅包幾乎很少是現金,而可能是一張卡片、一卷錄音帶、一本書。此外,她也會包紅包給朋友,並在手作卡片上寫著:「工作之後,這世界再也沒有人會包紅包給我們了,但是我們依舊要愉快地度過這一年。」以滿足每個人都想收到紅包的那種心情。她表示,既然沒辦法給予金錢,就要用其他方式創造滿足。
「看到對方開心的表情時,那種喜悅是會回到自己身上的,」張凡旋強調,如果只是單純包幾張鈔票,感動反而不會持久。
7.鈔票還是最美?
要是你覺得只有鈔票才能搬得上檯面,手頭卻很緊,只好向金融機構救急了。短期內取得現金的管道包括銀行小額信貸、現金卡或信用卡預借現金、保單質借以及銀行的線上標會功能。
高國興建議可視個人狀況決定借款方式。如果使用資金的急迫性高、所需現金只有幾萬元,又是短期需求,以現金卡和信用卡的彈性最大。但自我約束低的人,最好選擇小額信貸,強迫自己每個月固定還款,而不是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如果本來就在繳房貸,可以看房子還款狀況如何,再和銀行談判是否多貸一些。
線上標會是近年來的新借貸方法,由銀行擔任會首,篩選信用良好的客戶參與標會,好處是倒會風險都由銀行來扛,相較於民間標會來得有保障,但銀行會收取1.5~2.5%的手續費。
不過趙靖宇提醒:「借錢前要先評量目的、未來有沒有能力還。」
8.讓紅包變好玩
創意當道,紅包也可以玩新花樣。張凡旋曾送給朋友的小孩一包用紅紙包好的「鞭炮」,讓小朋友在當下驚喜不已。
她也送過朋友一張從平溪到菁桐車站的火車票,提醒對方適時放自己一個假;或是kuso的在兩張真的鈔票中夾一個厚厚的保麗龍,幽默地博君一笑。她最近還想嘗試送一種日本流行的泡澡浴球,因為在浴球中包著一張鈔票,只要泡到最後,鈔票就會隨著浴球的溶解而逐漸浮現。張凡旋說,可以試著用創造力、想像力把紅包變得更好玩,因為「快樂也是一種財富」。
有錢沒錢都能包紅包,端看你如何運用創意和巧思,讓這個年過得特別不一樣。
購物專家何羽 發紅包也可以未雨綢繆
購物專家的薪水來自於業績,不像一般上班族領固定薪水,或保障年終獎金。因此對於過年發紅包這件事,東森購物專家何羽有套獨到的做法。
過去,他會事先準備禮物,也就是在自己家中設置一個「禮品區」,逛街時看到適合送禮的東西先買下來,等到需要的時候送出,「要是過年沒錢包紅包,可以用禮物代替,」何羽解釋。
不過後來他發現,這樣做是本末倒置,等於提前把錢花掉。「以前沒有存錢習慣,我曾經銀行戶頭只剩下幾百塊。」有過這樣慘痛的經驗,何羽開始學著編預算,把每年過年固定約4萬元的紅包費用先準備好。
編預算的前提是「記帳」。何羽每個月按照食、衣、住、行、育、樂等項目分類記帳,並與上個月支出比較,追查消費流向,再編列下個月預算。「我規定自己每天只花1,000元,也每天檢視,如果今天花多了,明天就減少。」預算編好後,他還強迫自己每個月存入1萬元現金到另一個戶頭,作為應急或是非必要支出使用,紅包費就是來自這個帳戶。
他建議沒有領固定薪的人,一定要預先設想好未來的消費支出,並固定儲蓄,這樣就算沒有年終獎金,過年一樣能穩當當地發紅包。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457#sthash.yDwZ3yZd.dpuf--------------
-----------
正職工時長、兼職更慘…南韓青年想逃出「朝鮮地獄」
精華簡文正職工時長、兼職更慘…南韓青年想逃出「朝鮮地獄」
正職工時長、兼職更慘…南韓青年想逃出「朝鮮地獄」
作者:李京倫編譯 2016-02-02 聯合新聞網
調整字體尺寸
華盛頓郵報報導,許多南韓青年自認活在地獄,因為一般而言,只有家境好的人能上頂尖大學,並獲得好工作,其他人多數淪為工時長、薪水低、沒福利的兼職或派遣工,不過正職員工也不見得快樂,因為每天工時動輒長達14小時。
南韓青年謔稱活在「朝鮮地獄」,這是指朝鮮半島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朝鮮王朝」,延續了500年,當時儒家的君臣父子等級制度根深柢固,封建體系決定了誰能功成名就。
26歲電視節目編劇黃珉珠每周一提著行李上班,住在公司,直到周四晚上才離開。她三餐在公司解決,在公司淋浴,累了就睡在公司的上下鋪,她說,「如果晚上9點就能完成工作,那天工時就算短」。薪水不定期入帳,如果節目停播,她甚至沒薪水可拿。她沒有工作契約,入睡時常擔心明早可能就沒工作。
南韓這一代青年的父母經歷過1960與1970年代的經濟騰飛,在1980年代迎來民主化,但這一代人只感受到陰暗面:大財團的員工地位高、待遇好,其他人僅能糊口。
去年南韓經濟成長率不如前年,降到2.6%,沒保障、沒福利的兼職與派遣職缺增加。南韓官方研究機構「韓國勞動學院」資料顯示,去年獲得工作的南韓青年中,近2/3是兼職或派遣工。
廿二歲法律系學生李佳萱先後在麥當勞和麵包店打工,通常一天工作6小時、一周5天,她說,「在南韓,『兼職人員』就是以全職人員的工時賺取最低工資」,她月入約台幣15,000元,但「鞋盒大」的租屋處房租就占掉一半。
網路論壇上有許多人建議如何逃出「朝鮮地獄」。有人助南韓青年加入美軍,這是成為美國公民的捷徑。有人建議受訓成焊接工,據說這是美國和加拿大亟需的人才。
34歲宋先生去年有了女兒,他放棄原先備受尊敬的正職工作,換到聲望沒那麼高的工作,因為原來的工作經常要從早上8點做到隔天凌晨一點,他說:「老闆總說公司優先,家庭放後面。」
(本文轉載自2016.02.02「聯合新聞網」,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307#sthash.F7YBfeAb.z9pSuLRS.dpuf
------------------
台成清交生 就業率沒更吃香
精華簡文台成清交生 就業率沒更吃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
11148
分享
留言
台成清交生 就業率沒更吃香
作者:林秀姿 2016-02-02 聯合新聞網
調整字體尺寸
教育部首度公開全台158所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率,超過8成學生畢業3年後都已投入職場,但台、成、清、交高達約1/4的畢業生,畢業後3年都還沒有穩定工作,低於多數私校。
為了加強學用連結,教育部昨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公開99至101學年度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比率和各學門薪資。教育部技職司說,資料鎖定畢業3年後的90萬個大學生就業流向,並排除想升學、服役、出境的畢業生。教育部說,畢業生首年投入職場情況不穩定,因此未公布畢業後頭兩年資料。
資料顯示,大學生畢業後三年,多數人工作已穩定,8成以上投入職場,台、成、清、交畢業生投入職場比率較低,約在75%至79%。但台、成、清、交碩博士生,投入職場的比率高於平均值,幾乎都超過95%。
台大教務長莊榮輝分析,台大並非拚就業率的大學,讓學生畢業後慢慢選擇並非壞事;交大副校長陳信宏也說,研究型大學的畢業生假如未升學、出國念書,通常是去壯遊、閒晃,尋找人生方向。
另藝術大學以及部分私立技職校院畢業生,投入職場比率也低於平均值,如台北藝術大學只有58%。北藝大校長楊其文昨說,教育部公布這些資料會戕害大學教育專業。他表示,教育部強調「學用合一」,卻忽略專業性大學任務,藝術類大學培育出來的人才不一定要投入職場,也許當藝術家或自由工作者。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分析,就業率高不一定反映學用合一,學生有可能選擇低薪或不符專長的工作,公開各校就業率會引導大學把就業率納入教育目標,甚至輔導學生接受非典工作,或是偏離專業與興趣的工作;教育部應調查學生學習滿意度或教師教學滿意度,才能顯示大學價值。
教育部回應,會把更詳細的分析資料回饋給各大學,讓大學思考各科系存續,以及強化課程的參考,相信最後受惠的都是學生。
(本文轉載自2016.02.02「聯合新聞網」,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關鍵字: 就業 畢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309&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sthash.6df6k8iY.dpuf
---------------------------
你是船長還是探險家?思考模式 人際最大的變數
精華簡文你是船長還是探險家?思考模式 人際最大的變數
你是船長還是探險家?思考模式 人際最大的變數
作者:Shift Thinking,哈佛商業評論 /張淑芬 2016-02-05 Web Only
調整字體尺寸
跟同事溝通有問題嗎?為何主管老是聽不進去你的意見?這中間可能沒有是非黑白,最大的障礙可能出在你和他們的思考模式和慣性不同。
根據Shift Thinking總裁馬克邦契克Mark Bonchek 和Jive總裁伊麗莎史迪爾Elisa Steele的分析,這肇因於不同的思考方式。他們將思考方式分成兩種面向,一種是以思考事情的重點,包括想法(Ideas)、過程(Proces)、行動(Action)和關係(Relationships)。
另一種是程度傾向,像是偏好從大方向來想事情,還是從細節著手。將兩種面向作成座標圖得出一個結果,即思考模式會影響工作方式。根據兩種向度,思考方式的差異可造就八種人士。
在善於思考未來的分類上,有四種:
1.探險家型:專門開發新點子。
2.企劃型:設計有效的系統與方法。
3.船長型:懂得激發並動員人心。
4.公關型:善於建立並維繫人際關係。
擅長從細節著手的分類上,有四種:
1.專家型:擅長客觀分析,洞見趨勢。
2.優化專家型:增強生產力與效率。
3.自立自強型:可獨立完成工作。
4.教練型:擅長一對一指導並開發個人潛能。
一旦認識你是哪一種思考方式,你也更清楚自己與他人的強項與弱勢所在。針對團體裡的成員,你也更能了解溝通技巧,並促成團隊合作無礙。而在目前真實的公司架構裡,多半的情況是領導團隊有經理與領導人,底下有許多勾勒前景的探險家型、船長型與自立自強型的員工,但是普遍欠缺企劃與優化專家型。整個團隊也許善於追趕市場新創趨勢並驅使員工齊力向前,但缺乏細節的操作與工作效率。
不過有人認為這種分類過於簡化,低估人類心智會因為所處的狀態會有所變化與修正;如果人只能歸屬這些類目,未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甚至都能取代這八種分類下的人腦。不管如何,在複雜難解的職場溝通上,這些分析也提供我們一個思考角度。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849#sthash.9dvetwZe.dpu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