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dfdfect2017-07-01_194751  

虎式教養的負面效果
By unsplash Caterina Beleffi, newscdn.newsrep.net查看原始檔
我完全失衡,人生沒有任何一個面向可以前進(字面上和譬喻上皆是如此),直到疼痛問題獲得控制。我花了多年時間進行類固醇注射、物理治療、針灸和運動醫學的密集療程,才讓身體得以正常運作。康復之後,我對人生完全改觀。我過去因為慢性疼痛和身體不便深受絕望打擊,現在更加注意健康和過著平衡生活。人類的各個身體部位皆獨立運作但又不可分割,需要互相達成平衡,擁有強健的核心和順位(alignment),以及力量與彈性,而且這些要素在兒童和青少年的體適能發展黃金期就應調整至最佳狀態。
人類的心理也需要整合、平衡、強健的核心、力量和彈性。如同身體最快速成長的時期為兒童和青少年,大腦也是。事實上,人腦要真正進入「青春期」,女性大約要到二十三歲,男性二十五歲(沒錯,男性的確較晚成熟)。年輕的大腦比年老的大腦需要更多睡眠和玩樂時間。和身體一樣,年幼時在心理上根深蒂固的習慣比成年之後養成的更難矯正
我來說一下泰勒的故事,他失衡的生活影響了心理健康。泰勒還小的時候就是個焦慮的孩子。這種傾向可能遺傳自他母親,她總是太過在乎「如果這樣,會怎樣」以及「其他人會怎麼想」。她對泰勒緊迫盯人,不讓他離開視線範圍,確保他「守規矩」和遠離危險。泰勒的父母逼著他打高爾夫球,因為這是安全的運動,他也從小展現出過人天分,到時申請大學入學會是一大加分。泰勒雖然不怎麼喜歡打高爾夫球,但也順從了父母的意思,因為他覺得自己別無選擇,也不想讓雙親失望。泰勒的父母不知道他並不快樂。這一家人很少對外顯露不愉快,爸媽都習慣擺出「完美」的模樣。對於泰勒的問題,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他們要不是絕口不提就是快速解決。這種教養方式在泰勒小時候還行得通,但當他進入青春期之後,他的謹慎性格、缺乏問題解決技巧以及把情緒悶在心裡的習慣開始產生負面影響:生活中的不同活動開始導致他恐慌發作,像是寫紙筆測驗、打更高階的高爾夫球、認識新朋友和公開演說。每次他恐慌發作,就會失去更多自信,變得更加焦慮,特別是在社交場合。泰勒從未告訴他人這件事,開始喜歡自己躲起來,因為這樣比較有安全感,並藉由打電動和抽大麻來發洩。
泰勒十五歲時,在一場主要的高爾夫球錦標賽中恐慌發作。他的教練氣得失去冷靜,在眾人面前斥責他。泰勒覺得自己無法面對這種狀況,乾脆從此放棄打高爾夫球。光是想到要見教練或開車經過高爾夫球場都可以讓他驚慌失措。他認為自己讓父母失望透頂,他們犧牲良多,殷殷期盼他在高爾夫球上有所成就,但他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
泰勒的恐慌發作、焦慮和孤立情形愈來愈嚴重,他也愈來愈依賴大麻來解悶。這一切都影響了他的自我動機、專注力和記憶力。不令人意外,他的成績一落千丈。到了十八歲,泰勒上了一個他覺得「不怎麼好」的大學,但還是沒辦法應付課業。他沒有去解決這種痛苦背後的原因,也就是焦慮,反而在社交場合用酒精以及私底下在週間抽更多大麻來麻痺自己。他失去了平衡,經常性的恐慌發作讓他變得非常不健康。泰勒再也無法入睡、專心或集中注意力,最終隔絕於所有親朋好友之外。直到他完全被嚴重焦慮擊垮,連宿舍房間都出不了,才發現自己得了重度憂鬱症。他的憂鬱症持續了將近兩年,他必須接受的治療包括重大藥物管理;個別治療以改善他的個人應對技巧和問題解決能力;家庭治療以消除他對父母的罪惡感和怒氣;以及團體治療以增進他的社交自信心。過去他為憂鬱症所苦,現在他比較懂得如何處理不確定性、解決問題、管理情緒並過著平衡的生活方式。
我希望我和泰勒的例子能讓大家暸解我們的心理和身體一樣都需要平衡。泰勒的焦慮就像我的關節過度活動:因為沒有及早處理,導致嚴重問題爆發。我如果早點進行肌肉強化,泰勒早點建立起信心,絕對大有幫助。青春期的生理化學變化讓我們兩個的問題一發不可收拾,我的情況是脫臼,泰勒則是恐慌發作。我們都經歷了一個雪上加霜的事件:我的腳踏車意外和泰勒跟教練的衝突。我們都出現了失衡的早期徵兆,但選擇忽視,自己想辦法治癒。我們都繼續過生活,直到完全脫軌。我們都耗費了極大心力重獲平衡。我們都不是故意要變得如此失衡,這和我們雙親的意思背道而馳。不過,我們沒去注意也沒修正偏離的軌道,於是生活逐漸變調,讓我們吃進苦頭。失衡在一開始可能會讓親子雙方在某種程度上獲得助益。舉例來說,泰勒的謹慎性格幫助他避免傷害自己,使他成為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從不搗亂。我跟他雖然不斷加強本身優勢,但會患病都是因為忽視了自我弱點。人生愈早失衡就愈難重新步上正軌。如果發生在童年的身心發展黃金期,生理和心理無法達到平衡,之後患病、疼痛和受傷的風險就愈大。
我們時常將生理和心理平衡視為理所當然,跟健康一樣。想想看我們要走路或騎腳踏車需要發展出多少神經元和連結。除此之外,心靈必須時時注意身體並隨之校正,才能在走路或騎腳踏車時保持平衡。雖然熟練之後要達到平衡看似容易,但容易不代表簡單。我們通常不暸解校正是多複雜的一件事,有人認為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會自動校正不平衡的狀態,這種想法不完全錯誤,因為它們會在我們失去平衡時發出警訊。不過,要不要聽進去並付諸行動重獲平衡就操之在個人了,不聽的話就會摔跤。
失去平衡是現在很多孩子的通病,影響他們每天的生活。如果我們的孩子有太長的時間受到保護,就不會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如果我們的孩子花太多時間坐在書桌前,沒有生活在真實世界的足夠經驗,長大之後就不會知道怎麼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如果我們的孩子花太多時間讀書或練習,沒有足夠的休息或放鬆,就會很難不要那麼緊繃;如果我們的孩子只會聽命行事,沒有時間靠自己解決問題,就會難以面對和應付自己的問題。一個在失衡狀態下成長的孩子根本不會知道平衡為何物。
我認為我們直覺上都會注意到身體發出的警訊,但心理發出的警訊卻置之不理。想像一下一名八歲兒童擁有一副肌肉發達的身軀,像是隆起的二頭肌。你身為父母的直覺會告訴你這不太對勁。你可能會說他的二頭肌看起來「不自然」,質疑他所進行的重量訓練是否有損兒童健康。身為父母的直覺告訴我們身強體壯是好事,但以人為方式加速自然的體能成長並不是。孩子的心靈也是同樣道理。把八歲兒童送去做重量訓練最終會導致發育遲緩,而剝奪童年玩樂,要求高人一等的表現,長久下來只會拖垮他們。
虎式教養的負面效果
十六歲的桑傑在追求至高榮譽、參加各種志工活動和準備大學入學考試之間不斷奔波。他來見我的時候心煩意亂又無地自容,因為大家都覺得他「很堅強」,他卻需要看醫生。我發現他在萌生自殺想法之前的三個月每天只睡五小時。他和父母都知道睡眠很重要,但他就是沒辦法在白天把所有事情做完。他的雙親很慈愛也很擔憂,但沒有引導他減少活動帶來的負擔,而是輪流熬夜陪兒子,幫他泡咖啡,任他讀書讀到睡著。他們甚至在他的成績開始變差之後,請了一個昂貴的家教幫他溫習晚上的功課。
桑傑並不需要家教來讓成績進步,他本身就很聰明,只是需要一點幫助。但他陷入了惡性循環,把每一個「領先」的機會看得太重,導致愈來愈晚睡,失去清晰的腦袋,成績也每況愈下。他覺得自己要發狂了,最後會被送進精神病院,我也同意如果他再不好好睡覺,可能就是這個下場。他不相信這麼簡單的動作能解決問題,他一向把睡眠時間挪來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我向桑傑說明,睡眠不足幾乎就跟長期抽煙一樣有害健康,他便答應我會多睡一點。過了僅僅四天,他注意到他的心情、活力、注意力和精神集中皆明顯改善。過了兩星期後,他已經恢復正常,一再感謝我救了他一命,而我所做的只是建議他多睡一點。我想補充的是,這種建議是任何具備基本直覺的人都想得到的,根本不需要任何醫學背景!
在光譜的另一端,我見過無數老虎深受就寢時間焦慮(bedtime anxiety)(以及隨之而來的失眠)之苦,老少都有。因為他們太忙了,就寢時間是腦袋唯一可以處理當天各種情緒的時間。諷刺的是,許多患者告訴我,他們應付就寢時間焦慮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在白天更忙,希望能累到一碰到床就馬上睡著。
有些老虎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忙到「不見天日」。根據報導指出,在主要東亞國家像是中國、南韓、日本和台灣,約百分之九十的兒童從小就有近視。相較之下,北美的亞裔年輕人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比例,顯然近視的高發生率並非受到遺傳因素影響。研究員認為原因是讀太多書和花太少時間待在自然陽光底下所造成的用眼過度。小兒科醫師也看到佝僂病在東方和西方國家重出江湖,並認為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它需要身體曬太陽才製造得出來。(我猜打電動也是一大原因。)如果我們的孩子總是待在室內讀書或打電動,就永遠沒有時間享受戶外樂趣。沒有呼吸新鮮空氣也不曬太陽會帶來嚴重後果。
如果你待在室內一整天,筋骨不怎麼活動,很有可能體重就會增加。兒童肥胖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已成長至三倍之多,而且沒有趨緩跡象。


別迷信虎媽的成功學
cn.nytimes.com查看原始檔

你還記得兩年前耶魯大學(Yale)法學院教授蔡美兒(Amy Chua,著有《虎媽戰歌》[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與賈德·魯本菲爾德(Jed Rubenfeld)合作出版《成功三法寶:三種不可能的特質怎樣解釋美國文化群體起落》(The Triple Package: How Three Unlikely Traits Explain the Rise and Fall of Cultural Groups in America)時引發的爭議嗎?

我們肯定記得。作為心理學教授,我們發現這本書很有意思,因為其主題——為什麼一些人成功了,其他人卻沒成功——一直是社會科學領域一個基本的研究課題,而且作者提出了一個新奇的論點。他們認為,特定的種族和宗教群體(例如古巴人、猶太人和印度人)在美國取得成功的概率之所以高於平均水平,是因為其個體成員同時具有三個特別的特質:相信自己所屬的群體天生高人一等,自身缺乏安全感,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衝動。

但我們同時發現這本書令人失望。作者連篇累牘地列舉成功人士的故事,以及與不同族群之中存在的、據推測可以帶來成功的習慣和做法(例如華裔父母督促孩子努力學習)相關的軼事(或者刻板印象),但卻沒能拿出確切的定量論據來支撐自己的理論。當然,這並不妨礙人們攻擊這本書,或是為它辯護。但這意味着書中的論斷主要是以外圍證據為基礎而構成的。

我們沒有在這一話題被炒得火熱,但每個人似乎又沒說出什麼具體東西的那會兒加入戰團,而是花時間直接對成功三法寶理論進行實證檢驗。研究成果已經在學術期刊《個性與個體差異》(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上發表。我們沒發現太多能夠支持蔡美兒教授和魯本菲爾德教授的理論的證據。

我們在美國開展了兩項線上調查,受訪者均已成年,共計1258人。每一個受訪者都要答完各種各樣的標準調查問卷,這樣我們就能衡量出他/她的衝動程度,以及族群優越感和不安全感的強烈程度。(蔡美兒教授和魯本菲爾德教授把不安全感定義為「與自身以及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有關的一種具有刺激性的焦慮情緒。」這一概念是他們的理論中最複雜、最有悖直覺的元素,因此我們採取了若干種不同的方法來衡量不安全感,每一種方法都與需要捕捉的特定方面的信息相對應,各個不同的方面之間只有細微的差別。)

受訪者下一步要完成對其認知能力的測試。然後他們要表明自己的收入、職業、受教育程度和其他成就,比如得到過藝術類、運動類或者領導力方面的獎項,我們會綜合這些信息,就總體成功程度對每個人單獨打分。最後,受訪者要報告他們的年齡、性別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我們用若干種方法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每次都能得到如下三個結論。首先,受訪者越成功,其認知能力越強,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對衝動的控制力越好。在智力測試中排名前50%、父母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比起在智力測試中排名靠後、父母沒有取得大學學歷的人,得到的獎項更多,賺到的錢更多,受教育程度也更高。

這一結果其實正是既有的社會科學理論會告訴你的事情。在《成功三法寶》一書面世很久之前,研究者就已認定,嚴謹自律這一個性特質——其中包括三大法寶中對衝動的控制力——是成功的重要自變量之一,不過一個人的智力和社會經濟背景同樣重要,甚至還要更重要一些。

我們的第二個結論是,更為成功的受訪者,並不具有更強烈的族群優越感和不安全感。事實上,就不安全感而言,事情正好相反:情緒穩定的人更為成功。

最後我們發現,三大法寶之間並不存在特別的「協同」關係。蔡美兒教授和魯本菲爾德教授稱,三大法寶必須同時發揮作用才能讓人獲得成功——舉例來說,族群優越感只會讓那些認為自己不夠好的人受到激勵,但如果無法控制自身的衝動,受到了激勵也是枉然。而根據我們的數據,這三項指標都排名前50%的人並不比其他人更成功。

需要說明一點,我們並不反對蔡美兒教授和魯本菲爾德教授建構與成功有關的社會心理學新理論。在論文發表前的同行評議階段,有人基於以下理由給出了批評意見:一個由法學教授建構的理論,不可能對實證社會科學做出貢獻,而且他們出的書是大眾讀物,沒有必要在學術期刊上評論那裡邊的觀點。

我們對此並不認同。圈外人可以對一個學科做出創造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貢獻,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經濟學的關係就是如此。教授們如果遠離自己本可以運用專業知識參與其中的那些討論,就難以進一步促進知識的進步。研究人員應該與公眾互動,消除流行的妄論,甚至應該在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對「常識」進行確認。

在此,我們的研究確認了這樣一個常識:促使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他/她的智力和社會經濟背景,而非成功三法寶——我們仔細衡量了三法寶的每一個要素,並把他們放在一起做了評估。

蔡美兒教授和魯本菲爾德教授建構了一個頗具爭議的理論,並圍繞這一理論,用外圍證據編織了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絡,但它沒能經受住直接的實證檢驗。我們關於《成功三法寶》一書的結論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新鮮的不正確,正確的不新鮮。」

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 Chabris)是《看不見的大猩猩:我們的學校如何矇騙了我們》(The Invisible Gorilla: How Our Intuitions Deceive Us)的聯合作者。約書亞·哈特(Joshua Hart)是聯合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

------------------------------------------------------

虎媽的女兒20歲了 她們真的比較厲害嗎?
精華簡文虎媽的女兒20歲了 她們真的比較厲害嗎?

虎媽的女兒20歲了 她們真的比較厲害嗎?
作者:張詠晴 2016-02-01 Web Only
調整字體尺寸
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蔡美兒(Amy Chua)2011年出版她的教養回憶錄《虎媽戰歌》,瞬間成為全球最知名、最具爭議的媽媽。如今,她的兩個女兒長大了,真的有比較傑出嗎?

蔡美兒在教養回憶錄中,列出幾件不准女兒蘇菲亞和露露做的事,包含去別人家過夜、參加朋友聚會。除此之外,她還要求任何一科成績都不能低於A。

《虎媽戰歌》教養回憶錄5年前出版後,引發全球父母抨擊。因為蔡美兒在書中說,如果女兒變胖了,她就會不留情地批評,如果女兒不守規矩,蔡美兒甚至會揚言要燒掉她們的玩具,或是讓她們在寒冬中,佇立在戶外。

許多父母抨擊,蔡美兒教養法根本是「虐待」。

如今蘇菲亞23歲了,露露也20歲了,她們回想過去受到的管教,似乎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蘇菲亞和露露都唸哈佛大學,蘇菲亞還要繼續攻讀耶魯法學碩士。《每日電訊報》形容蘇菲亞和露露說,從前那對小女孩長成「謙恭有禮又貼心」獨立的年輕女性。

露露曾經因為「家裡有個虎媽」面臨尷尬時刻,因為大學時,有個同學告訴她,有個老師開了一門課,專門討論虎媽的教育哲學。

但即便如此,蘇菲亞和露露都說以後也會按照媽媽的方式養小孩,只是會放寬孩子可以接觸的課外活動。

露露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家庭生活,盡是美好。蘇菲亞也說:「大家都在說,我媽小時候會威脅要燒我的玩具,但有趣的是,這只佔我們兒時記憶的小小部份。我的童年回憶是很快樂的。」

「我從來沒有怕媽媽,反而比較怕讓爸爸失望。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很清楚他們總是和我站在同一陣線。他們的確對我有很高的期望,但那是因為他們相信我辦得到,」蘇菲亞回憶。

露露也說,儘管童年時,有些事情不好受,但最終證明都是值得的。

露露說,「我想我有個難熬的童年,但卻是快樂的。我那時候一天要練習6個小時的小提琴,這實在太久了。不過,當我因為被操得太緊而反抗,我媽媽大可放棄我。當我考試成績不理想,她不會讓我躺在床上,而是要我起床唸書,下次要拿到好成績。她在我需要的時候,催促我。」

蔡美兒2011年上《今日秀》節目時說:「對年幼孩童嚴厲一些,我不知道該不該用『操練』這個字,但多操一點心、早一些培養他們的基本能力,不要害怕稍微嚴格一點,孩子就會承受不住。」

如今,女兒長大了,蔡美兒還是從前厲行「鐵血教育」的虎媽嗎?露露說:「我媽覺得她的任務完成了,所以儘管我同齡朋友的爸媽,正扮演直升機父母的角色,我媽卻不管了。」

蘇菲亞也說,媽媽的教育方針帶來了一些好處。

她說:「我不認為大家都該學虎媽的教育原則,也不認為大家都應該要會小提琴、都要唸哈佛。但當在一些小問題上,比方說『你不能因為連續輸掉兩場比賽,就說要退出團隊』以及『如果成績沒有進步,你就不能獲得每一個你想得到的玩具』這兩點上,我想我是支持虎媽教育的。」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303#sthash.W3na7vt1.eYDTwkyW.dpuf

2016-01-28_232712  

虎媽蔡美兒

虎媽,本名蔡美兒(Amy Lynn Chua),女,1962年生,祖籍福建。其父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就職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蔡美兒幼年隨父母移民美國,獲哈佛大學文學學士、法學博士,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
蔡美兒為兩個女兒制定十大戒律,自稱“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7歲的女孩,因為一首鋼琴曲彈不好就被強迫從晚飯後一直練到夜裡,中間不許喝水或上廁所。這種教育子女的方式在中國一些父母的身上可以看到。
但是,這種苛刻的教育方法,被一位美國耶魯大學華裔教授蔡美兒寫在自己育兒經的一本書上,這本名為《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Tiger Mother)的書籍一出版,引爆了全世界對東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討論。

------------------

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是個華裔美國人。自從把育兒經驗寫成《虎媽的戰歌》一書出版後,瞬間成為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熱門的新書,評價兩極。
一頭披肩的長髮,親切甜美的笑容,蔡美兒看起來不像傳說中嚴厲的虎媽。在接受《遠見》獨家訪問時,面對鏡頭的她神情自若,說話速度快,時而嚴肅時而幽默。
自從在美國引起「虎媽風暴」後,她幾乎跑遍各大媒體,目的為的就是要「救火」,因為她認為自己被誤會了。
因為生肖屬虎,蔡美兒自稱虎媽,書中她形容屬虎的人象徵高貴,無懼權威,也代表她的個性。生長在美國的華裔第二代,她的父母是來自菲律賓的華人,後來移居美國。父親蔡少棠是知名學者,柏克萊大學電機系教授,被尊為非線性電路理論之父。
而蔡美兒的母親,絕對是位嚴格的虎媽。
蔡家有四個女兒,蔡美兒是老大,她和兩個妹妹都是名校畢業,最小的妹妹儘管有唐氏症,卻也曾獲得殘障奧運游泳金牌的殊榮。小時候,她和妹妹們放學回家後,就開始勤練數學與鋼琴,她們當然不可能到同學家玩,甚至過夜。

家教嚴 子女前途比興趣重要
母親堅持在家必須說母語,如果不小心說出一個英文字,可能會遭筷子伺候,也因此蔡美兒能夠說得一口流利的福建話。父親則是蔡美兒從小到大最崇拜的偶像,但對她卻最嚴格。初中二年級時,她得到歷史競賽第二名,並邀請全家去學校觀禮。事後父親對她說,「別再讓我丟臉了!」(因為不是第一名)父親的座右銘是:不要抱怨和找藉口,如果有任何事你覺得不公平,就應該更努力,做出雙倍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蔡美兒認為,因為父母嚴厲的管教,給了她自律的能力;因為父母從小對她的限制,讓她長大後擁有更多的選擇。因為父母,她現在擁有一份她喜愛的工作。
虎媽非常理解父母的處境與用心。她父母的成長背景很不同,歷經過日本占領菲律賓的苦日子,以及華人在菲律賓不公平的對待,來到美國後,更要適應新環境及學習新語言。對他們而言,保障與安定很重要,「他們可能沒有想過小孩子到底快不快樂,只會擔心他們有沒有前途,」虎媽分析。

-------------------------------

蔡美兒(Amy L. Chua,1962年10月26日-)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小約翰·M·達夫(John M. Duff Jr.)法學教授。她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尚佩恩,原本在哈佛大學主修應用數學,後轉系主修經濟學,畢業後進入哈佛法學院取得法學士學位。父親是菲律賓華人蔡少棠,祖籍福建省。在杜克大學法學院任教後,她加入成為耶魯大學的教授之一。在開始她的教學生涯中之前,她是佳利·戈特利布·斯蒂恩和漢密爾頓公司的法律助理,專長是國際商業交易、法律、發展、民族衝突研究、全球化和法律。
2002年出版《燃燒的世界——自由經濟和民主的輸出如何繁衍種族仇恨和全球不安》,2007年出版《帝國時代:超級強國如何成為世界主宰及失敗的原因》。
蔡美兒在文章中解釋道,「虎」被認為是力量和權力。父親母親和眉頭緊鎖的孩子圍坐在廚房裡,餐桌上放著一份沒有動過的早餐。父親威脅說:「如果你不把它吃了,我們就把你交給蔡美兒領養。」 2011年1月8日蔡美兒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為什麼華人媽媽更勝一籌?》(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一文,回顧了她自己的教育方式,並闡釋了她眼中的華美教育差異[1]。此文一出,引起美國公眾震動,讚許和非議不斷,一時成為熱門話題[2]。

File:Amy chua 2007.jpg

--------------------

去年12月,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蔡美兒和女兒、丈夫在家中合影。圖/CFP

 

“每科成績必須拿A、不好好練琴就罵女兒垃圾、不準參加玩伴聚會。”

  新年伊始,亞裔虎媽、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制定十條家規、採用高壓手段管教女兒的故事,引發了中美育兒理念的大討論——美國一些媒體認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國母親的嚴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見成效。正在素質教育之路上蹣跚起步的中國母親們則開始困惑,寬鬆的家庭氛圍,不是更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麼。

>>>熱文推薦:蔡美兒《虎媽戰歌》美國引起轟動 熱議隨《時代》週刊參與掀高潮

  蔡美兒為何要採取這種教育方式?嚴厲的管教背後,她如何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近日,通過電郵、電話等方式,本報對話亞裔虎媽、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

  “有些詞語,看上去很嚴厲,其實我是想幽默地表達這個育兒的過程。”

  京華時報:“虎媽”這個稱呼是誰給你的?為什麼這麼叫你?

  蔡美兒:我對女兒要求嚴格,她們有時受不了,背著我叫我“母老虎”“伏地魔”。我先生傑德覺得我過於苛責,認為我的要求太高太強硬,讓家裏太緊張,不自由。他們不滿時或開玩笑時,就喊我“虎媽”或“伏地魔”。

  京華時報:你怎麼看這個稱號?

  蔡美兒:我喜歡這稱號。

京華時報:我在網上看到,你的育兒經驗最近引發了中美教育方式的討論。有一些人因此認為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強過了美國媽媽。

  蔡美兒:月初,一家報紙報道了我嚴厲教育女兒的事。我的郵箱收到了300多封信,不少是指責我的教育方式極端殘酷,沒有人性。1月8日,美國一家紙媒將標題做成了“為什麼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更優秀”。再後來,《時代》又發文分析稱美國父母是不是該思考自己是個“失敗者”。

  其實,這不是我的初衷,媒體的有些報道是斷章取義,讓大家誤讀了我的教育觀。最近我一直在澄清:我是一位華裔媽媽,用我所受的中國式教育管教了兩個孩子,並記錄了這個育兒經歷,僅此而已。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詞語,看上去有些嚴厲,其實我是想幽默地表達這個育兒的過程。

  “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沒有,請配合我。”

  京華時報:你怎麼嚴厲教育你的女兒?

  蔡美兒:我給兩個女兒制定了10條清規戒律。在學習上,我不準她們任何一門成績低於“A”。

  我的大女兒索菲婭五年級時,有次乘法速算測試得了第二。接下來我每晚讓她做20張試卷,每張100道速算題,我在一旁掐著秒錶計時。一週強化訓練後,索菲婭次次穩拿第一。小女兒露露有次沒做考試加分題,我告訴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應做加分題,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分數將優秀和平庸區別開來。從此,露露再也沒放棄過加分題。

  京華時報:有人反對你的這種教育方式嗎?

  蔡美兒:在美國社會,按照中國人的方式教孩子,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衝突,這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

  京華時報:你丈夫同意你這麼做麼?

  蔡美兒:我在家裏並不佔優勢,我丈夫傑德就是一個有猶太血統的美國人,要求我不要太嚴。我和他簽協議讓他不要干預我對孩子進行中國式教育,我問他,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沒有,請配合我。

  京華時報:這種教育的效果怎樣?

  蔡美兒:兩個女兒保持著門門功課皆“A”的全優紀錄。索菲婭18個月就認字母表,3歲閱讀《小婦人》,開始彈鋼琴,14歲就在卡內基音樂大廳彈鋼琴。露露練小提琴,12歲成為耶魯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手。有人稱她們是“音樂神童”。

  成年後,露露改打網球,裁判評價她“是那種不付出110%的努力決不罷休的小姑娘”。

  “當她已經長大時,我應該把一些選擇權還給她,讓她做真正喜歡的事。”

  京華時報:有人對你不讓女兒參加同伴聚會不理解,不應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嗎?

  蔡美兒:不參加玩伴聚會,是因為時間很寶貴,會耽誤練琴時間。有一次,索菲婭一直央求說她想參加最好朋友的生日聚會,我心一軟就答應了。可第二天早上她到家,很累,焦躁,也沒心練琴了。一盤問才知道,她一整晚都在聽一位同學談論對性的神秘嘗試。我後悔讓孩子接觸這類糟粕聚會。我認為,沒必要讓孩子犯了錯誤再學習。

  京華時報:孩子們不聽怎麼辦?

  蔡美兒: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她們抵制學習、練琴這類枯燥的事。

  我和露露的第一次衝突發生在一個天寒地凍的下午,那時她才3歲。我要求她練琴,結果她連打帶踹,又哭又鬧,我忍無可忍將她拖到門外。也許是為了表示反抗,索菲婭還偷著將鋼琴咬得到處是牙印。當她們不好好練琴時,我會威脅她們不準吃飯,要燒掉其所有的絨毛玩具,罵她們“垃圾”。

  我每時每分都得軟硬兼施,用盡了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一切辦法,讓她們做一些現在不樂意、但將來有益處的事情。

  京華時報:你會退讓麼?蔡美兒:要視情況來定。有一次我們到俄羅斯旅行。在一家咖啡館內,我讓露露嘗一粒魚子醬,她不同意。面對我的堅持,她發瘋似的說我令人恐怖,要她做地這一切實際上是為我自己!她討厭小提琴,憎恨這個家,並抓起玻璃杯砸碎在地上,發誓稱如果我不放過她,她就要砸掉所有的杯子!

  我最終想清楚,當她已經長大時,我應該把一些選擇權還給她,讓她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有很多次,比如說,我同意露露辭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職務,改打自己喜歡的網球。

  “我想打破亞裔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京華時報:什麼原因令你對女兒如此嚴格?

  蔡美兒:我想有兩點。一是我自小接受中國式教育。我認為,這種嚴厲的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品質。二是我害怕兩個女兒走下坡路。

  在美國,亞裔移民有“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一代移民終於實現了“美國夢”,會省吃儉用,將所掙的每一分錢和巨大的精力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對優秀,但他們教育孩子也因此不太嚴厲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適,有一群成績B+的朋友,認為個人權利受憲法保護,不願付出辛苦,就會走下坡路。

  我父母是中國人,他們先是移民菲律賓,上世紀六十年代又舉家移民美國。我是移民二代,我想打破亞裔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京華時報:你小時候父母如何教育你?

  蔡美兒:我父母對我很嚴格。8年級時我歷史考了第二名,頒獎儀式結束後,父親說“千萬不要再讓我像這樣丟臉了”。在家裏說中國話時不小心夾雜了一個英語單詞,就要被狠狠打手板。

  我當時也經常抱怨,我的事為什麼他們老做主。這事在我申請讀大學時得到了解決。父母堅持讓我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說離家近,可以住家裏。我想擺脫“虎籠”,於是就瞞著父親,偽造了他的簽字悄悄申請了哈佛大學並被錄取。父親為此折騰了整整一宿,一邊因我違抗父命大發雷霆,一邊又為我考取哈佛而驕傲。

  京華時報:現在回頭看,有沒有不喜歡的地方?

  蔡美兒:回頭看,我很理解、也很感激父母。我相信,我的孩子最終也會理解我。

  “西式教育過於強調‘創意’,排斥紀律、刻苦等旨在培養毅力的東西,中國教育過於強調後者而忽視前者。”

  京華時報:大家擔心,嚴苛的教育會奪走孩子的快樂童年。你怎麼看這個觀點?

  蔡美兒:我們還有其他快樂時光。練完琴後,我們有很多快樂的話題,會趴在床上讀書,會一起做有創意的中國菜。我丈夫會帶領一家人騎車旅行,教孩子們游泳、玩撲克,朗讀文學作品。我們一家到過倫敦、巴黎、羅馬等幾十個國家和城市。當然,根據“家規”,我會提前預約好琴房,以免孩子們生疏了琴藝。

  京華時報:你覺得,中西方媽媽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蔡美兒:我注意到,西方父母在意孩子的自尊和心理感受,對孩子的學習沒有過多要求。中國媽媽看重孩子考了多少分,排在第幾名,會為孩子報很多課外班,督促其超過其他孩子。西式教育讓孩子自由,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但也直接造成孩子關注吃喝玩樂、看影碟電視、不勤奮上進、遇到問題退縮等種種問題。中式教育方式能通過大量的訓練使孩子強化意志力,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京華時報:你的觀點是什麼?

  蔡美兒:我認為,我這種外人眼中有些嚴苛的教育,實質上是掌握孩子人生的最初“選擇權”。孩子年幼時,不了解社會,也不可能會有明智、成熟的選擇,需要家長為其做出正確的“選擇”,家長要負起這個責任,督促孩子去實現這個“選擇”。隨著孩子逐漸成熟,有了自己做出選擇的能力,家長就應該放手給孩子。

  京華時報:你認為,你的哪些觀點可供中國媽媽借鑒?

  蔡美兒:我很高興,中國媽媽們已經注意到素質教育,並尋找方法培養孩子們更多的創造力。對孩子來說,創造力確實很寶貴,但沒有嚴苛教育培養出來的基本學術能力、堅持不懈的性格基礎,也不會有脫穎而出的創造力。

  我個人認為,西式教育過於強調“創意”,排斥紀律、刻苦鑽研等旨在培養毅力的東西,中國教育卻過於強調後者而忽視前者。現實中,雙方都把這個關係擺成了“要麼/或”的關係,其實,這是一個“既/和”的關係,兩種教育方式應達到一個理想的平衡狀態,孩子才會長成我們期待的那樣。

  ■人物

  “虎媽”蔡美兒

  蔡美兒,英文名Amy Lynn Chua,女,1962年生,祖籍福建。其父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就職于加利福尼亞大學。蔡美兒幼年隨父母移民美國,獲哈佛大學文學學士、法學博士,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

  蔡美兒為兩個女兒制定十大戒律,自稱“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關鍵詞

  虎媽十大家規

  ◆不準在外面過夜

  ◆不準參加玩伴聚會

  ◆不準在學校裏賣弄琴藝

  ◆不準抱怨不能在學校裏演奏

  ◆不準經常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

  ◆不準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不準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低於“A”

  ◆不準在體育和文藝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不準演奏其他樂器而不是鋼琴和小提琴

  ◆不準在某一天沒有練習鋼琴或小提琴 記者 張淑玲 插圖/李明輝。

----------------------------------

從《虎媽的戰歌》看華人父母的兩難
劉軒

  在美國,如果你是華裔,家裡又有小孩,你不可能沒聽過《虎媽的戰歌》。

  那是一本華裔教授所寫的回憶錄,記載著她教育兩個女兒的過程。因為她屬虎,所以自稱「虎媽」,另一個意思則是她像老虎一樣強悍。的確,這本書第一頁便列出「虎媽家規」:不准在朋友家過夜、不准打電動、不准選擇自己想要的課外活動、不准拿低於A的成績等等。美國家長被虎媽嚇呆了。他們不敢相信有人能對孩子如此「沒人性」,讓孩子過著那麼枯燥的生活,而且還對她們施以極度的壓力、過高的要求。

  但同時,美國家長們也不得不佩服兩位小千金所獲得的成就-大女兒14歲便在卡內基音樂廳獨奏,二女兒也是學校交響樂團首席,並被世界名師收在門下。北京奧運首次讓美國人驚覺中國的崛起,接下來的兩年加深了他們的恐慌,而今《虎媽的戰歌》則引爆了更多爭議,尤其因為作者說她的教育手法反映「中國式的思考」。也難怪書一出版就登上了Amazon暢銷榜首,華爾街日報轉載的內容短時間累積超過7000多篇評論,一個月之後更被Time雜誌選為封面故事。作者蔡美兒(Amy Chua)上了許多談話節目,頓時成為部落格世界(blogosphere)的風雲人物。有人愛她,有人恨她,有人怒斥她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媽」。蔡美兒則在節目上雙手一攤,說:「你們全誤會了,這只是一本回憶錄!我又不是在教美國人怎麼養孩子!」

  或許吧!但這本書的編輯一定知道自己在幹嘛,刻意放大了某些內容,加深爭議點來造就銷售成績。說實在的,在討論區吵得你死我活的網友,多半都是根據一些轉寄的零星故事來發表意見。實際看完這本書,我發現根本是小題被大做了,大題反而在爭議之下被淹沒,實在可惜。之前有不少網友問我的看法,但我不敢輕舉妄動,先把書細讀了一遍,又沈澱了一番,才整理出我真正想說的話。

  為什麼我那麼在意呢?因為不瞞您說,我的成長背景跟《虎媽的戰歌》裡面的情節類似到一種很離奇的地步:我彈鋼琴,我妹妹拉小提琴,就像虎媽家的兩個孩子;我妹妹當過學校交響樂團首席,一樣考過茱莉亞音樂學院。我在十幾歲那年也曾經登上卡內基的獨奏舞台,甚至是在同一個音樂廳。《創造自己》中有一張我父親當時為我拍的演奏照片,每一個細節,從地點、角度、坐姿、手勢,都跟《虎媽的戰歌》裡面的照片完全一樣。我很確定我和蔡家大女兒彈的,是同一台鋼琴!

  如果這樣的巧合還不夠:二十年前,我父親把教育我的故事寫成了文章,在台灣出版,榮登金石堂排行榜首;二十年後,虎媽把教育女兒的故事寫成文章,在美國出版,隨即進入紐約時報排行榜前列。喔,對了,我母親也屬虎-天哪!我簡直可以跟虎媽結拜了!

  所以,從這麼相似,甚至堪稱「過來人」的角度看,《虎媽的戰歌》究竟講的是什麼呢?其實,這本書最大的篇幅,是虎媽對兩個女兒的音樂教育過程。蔡美兒自己沒什麼音樂訓練,但她從慎選老師到天天陪孩子練琴,都不惜時間和金錢。她每天寫許多頁的「手記」給女兒,叮囑她們練習時要注意的事項(光是這些筆記就足以累積成書)。她把每個比賽和演出都視為天大的任務,把別家的孩子都當作敵人,把音樂形容得像是一個非贏不可的戰爭。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是:每當全家出國旅行,儘管會打亂行程,為了讓女兒每天都能練習,虎媽還是堅持花時間去借鋼琴。這種接近強迫性行為的訓練方式實在令人咋舌,也使許多老美錯解為「霸道的中式教育」。實際上,不要說一般父母做不來,光是想就累歪了!

  雖然虎媽的手法極端,但她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價值觀不難理解。我甚至只要用一個小技巧,就可以讓老外立刻了解虎媽的行為-

  只要把「母親」這個名詞換為「教練」、「孩子」換為「選手」就成了!

  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教練永遠應該對選手有最高的要求;教練永遠應該鼓勵、推進、甚至強迫選手挑戰自己的極限。更重要的,教練應該對選手保有最深的關懷,甚至把選手當作「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個界線的模糊點了嗎?蔡美兒在書中所列出的所謂「中國式」教育態度,其實都是美國人所能夠接受的「教練」形態。說穿了,這也是書裡的中國父母和美國父母最大的不同。美國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永遠以愛為出發點支持孩子的決定,也縱容他們自由發展。中國父母則像是教練一樣,鍥而不捨地在一旁檢討、督促、激勵、永遠在push孩子跑更快、跳更高(讀更多書、做更多習題),雖然要求很高,但也不惜為他們的寶貝選手隨時奉茶奉水、扇涼、綁鞋帶...

  哪個比較好呢?我必須承認,除非天生有過人的毅力,我們都需要教練來克服惰性。前兩年就有一個研究顯示,以體重而言,有教練督促比沒教練督促之下的減肥計畫,效果相差27%。尤其在職業運動領域,教練的精神支持和照顧是必要的。古典音樂的練習時數與訓練規格,跟職業運動有過之而無不及,也難怪許多偉大音樂家和運動員背後,都有個歇斯底里,比教練更像教練的老爸老媽。在這一點,我必須說,虎媽實在令我佩服。她若是改行當個executive coach,一定錢途無量啊!

  當然,在此必須回答一個基本問題:如果沒有要當個職業音樂家,何必用職業方式訓練呢?虎媽在書裡也沒說她指望孩子未來成為職業音樂家。我以前在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先修班就讀時,身邊的亞洲同學也多半沒打算go pro。既然如此,又何必那麼累呢?我自己解讀這些亞裔父母的心情,認為有三個主因:(1)希望孩子接觸高等文化,成為人上人。(2)使他們在幼年時就透過練習,學會刻苦耐勞的精神,鍛練自律的能力。(3)逼他們獲得一些成就,在同儕之間脫穎而出,建立自信。這些目標,應該可以說是天下父母心吧!

  我個人認為,接觸古典音樂確實能夠加深一個孩子的文化底?,成為一種理念的基礎,即使孩子未來喜歡的是另類音樂,也都能以更深的層面欣賞。但我不認為每個孩子都能透過練琴鍛煉出自律的能力。無論是鋼琴、圍棋、心算,太多小時候補習補到吐的孩子,到了大學的自由環境反而無法適應。我自己就認識兩個年輕人,小時候幾乎是被「餵食」大的,按部就班的教育之下,各類的造詣都相當不錯,一進大學,少了父母在旁邊叮,反而不知所措,亂了分寸,最後被勒令停學一年。至於第三點,我覺得小時候贏得一些比賽和獲得獎項確實會對自信加分,但其中有一個條件:孩子必須認為成就是屬於自己的,是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的。這種ownership的觀念非常重要,也導致虎媽的兩個女兒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

  《虎媽的戰歌》出版不久,蔡美兒的大女兒Sophia便在紐約郵報上,給她母親寫了一封公開信。對於外界的批評和揣測,例如說虎媽的孩子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定有憂鬱症等等,Sophia做了幽默的反駁。而在信的結尾,她說:「我覺得大家都渴望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也許追求諾貝爾獎和跑去跳傘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對我來說,它不是成就或自我滿足,而是當你知道你已經將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推到了潛力的極限...為了這個,虎媽,感謝您!」好棒的信!文筆也流暢得無可挑剔-聽說Sophia立志成為作家,而虎媽也在書中多次說,大女兒是乖巧的,永遠配合的那一位。「她了解我有時會不理智,要求過份,而她每次都縱容我...」虎媽的小女兒Lulu則完全相反。從在肚子裡就愛踢,個性一向崛強,三歲就敢跟虎媽站在雪地裡對峙。但虎媽說她的音樂裡有一種天然的奔放,藝術性勝過姊姊。可惜的是,她越大越叛逆,甚至氣憤地對母親說:「你逼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自己!」

  有一次,為了應付一個演出,虎媽臨時找了一位代班小提琴老師給Lulu上課。那位老師顯然很不專業,態度又刻薄,使Lulu倍受委屈,但虎媽沒有即時保護Lulu,反而責怪女兒不配合。這件事過後,Lulu對小提琴的熱衷便直線下滑。從這裡我們學到一件事:一個好的教練可以對自己的選手做各種霸道的要求,但若是碰到外界不公平的待遇,教練一定要站在選手那一邊。若是在球場犯規時,一個球隊的教練反而護衛對手,那他就休想再獲得球員的信賴。教練如此,父母更是如此!血濃於水,遇到不平,父母永遠得保護孩子。我相信虎媽回述這段故事時,一定也了解那成為了她與Lulu之間的致命傷。兩人後來徹底吵翻了,而虎媽經過了一陣崩潰之後終於認輸,允許Lulu放棄小提琴,去學她自己想學的的網球。其實Lulu也沒全然變壞;她的功課還是名列前茅,而虎媽後來也發現女兒面對網球非常好強,即使在球場挫敗也不氣餒。但當虎媽情不自禁地想插手指導女兒如何發球時,Lulu立刻對她喝止:「不要這樣!不要讓舊戲重演,糟蹋了我的網球!」

  最後,虎媽學乖了,學會尊重女兒們的自然發展,也在這個覺悟之下,寫了《虎媽的戰歌》。只有讀完這本書,才會知道那是她的懺悔和反省。

  雖然蔡美兒不會讀中文,但我希望她能看到這篇文章。我想對她轉達幾句話:首先,當個全職的教練並不容易,我看到了你的辛苦,認同你對孩子的期許,也恭賀你們共同創造的成就。我相信你應該已經體會,一個家庭永遠要站在一起,因為那種心理支持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最後,我希望你能讓Sophia念她想念的科系,而如果你忍得住的話,悄悄去球場看Lulu練習,最好帶個望遠鏡,從遠處觀看,看孩子那來自內心的韌性和動力充分展現,在你眼前發光發亮...然後...深呼吸...and relax!

-----------------
十大禁止家規
蔡美兒監督女兒練琴
蔡美兒監督女兒練琴

  ●在外面過夜
●參加玩伴聚會
●在學校裡賣弄琴藝  ●抱怨不能在學校裡演奏
  
●經常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
●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低於“A”
●在體育和文藝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演奏其他樂器而不是鋼琴或小提琴
●在某一天沒有練習鋼琴或小提琴
教育成果編輯
華裔“虎媽”的教育如今大獲全勝!
在蔡美兒的著作《虎媽的戰
蔡美兒(中間)和兩個女兒
蔡美兒(中間)和兩個女兒
歌》中,被她罵成垃圾,也不准看電視或有玩伴的【長女,索非亞】(中文名蔡思慧),即將成為常春藤盟校的學生。
蔡美兒在她的博客中表示,17歲的蔡思慧已獲【哈佛】和【耶魯】錄取,已決定上哈佛大學。
她在寫給《波士頓前鋒報》的電郵中說:“我不能居功。我不覺得我的教養方式與她被錄取有關。我覺得這百分之百是索非亞自己努力的結果。”
與記者對話編輯
(一)只是幽默地表達育兒過程
記者:一些人認為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強過了美國媽媽?
蔡:其實,媒體的有些報導斷章取義,最近我一直在澄清:我是用所受的中國
“虎媽”上了《時代》雜誌封面
“虎媽”上了《時代》雜誌封面
式教育管教了兩個孩子,並記錄了這個經歷,僅此而已。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詞語,看上去嚴厲,其實是想幽默地表達這個育兒過程。
(二)“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
記者:你怎麼嚴厲教育你的女兒?
蔡:我不准她們任何一門成績低於“A”。我的大女兒索菲婭五年級時,有次乘法速算測試得了第二。接下來我每晚讓她做20張試卷,每張100道速算題,我在一旁掐著秒錶計時。一周強化訓練後,索菲婭次次穩拿第一。小女兒露露有次沒做考試加分題,我告訴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應做加分題,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分數將優秀和平庸區別開來。
記者:你丈夫同意你這麼做麼?  蔡:我丈夫要求我不要太嚴,我和他簽協議讓他不要干預我 ​​對孩子進行中國式教育。我問他,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沒有,請配合我。
記者:這種教育的效果怎樣?
蔡:兩個女兒保持著門門功課皆“A”的全優紀錄。
蔡美兒(中間)和兩個女兒
蔡美兒(中間)和兩個女兒
索菲婭 18個月就認字母表,3歲閱讀《小婦人》,開始彈鋼琴,14歲就在卡內基音樂大廳彈鋼琴。
露露練小提琴,12歲成為耶魯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手。成年後,露露改打網球,裁判評價她“是不付出110%的努力決不罷休的小姑娘”。
(三)長大時讓她做真正喜歡的事
記者:有人對你不讓女兒參加同伴聚會不理解。
蔡:不參加玩伴聚會,是因為時間很寶貴,會耽誤練琴時間。有一次,索菲婭一直央求說她想參加最好朋友的生日聚會,我心一軟就答應了。可第二天早上她到家,沒心練琴了。一盤問才知道,她一整晚都在聽一位同學談論對性的神秘嘗試。我後悔讓孩子接觸這類糟粕聚會。我認為,沒必要讓孩子
蔡美兒(左二)和女兒、丈夫在家中合影
蔡美兒(左二)和女兒、丈夫在家中合影
犯了錯誤再學習。
記者:你會退讓麼?
蔡:要視情況來定。有一次我們到俄羅斯旅行。在一家咖啡館內,我讓露露嚐一粒魚子醬,她不同意。面對我的堅持,她發瘋似地說我令人恐怖。她抓起玻璃杯砸碎在地上,發誓稱如果我不放過她,她就要砸掉所有的杯子。
我最終想清楚,當她已經長大時,我應該把一些選擇權還給她。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有很多次,比如說,我同意露露辭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職務,改打自己喜歡的網球。(四)想打破亞裔富不 ​​過三代的魔咒
記者:什麼原因令你對女兒如此嚴格?
蔡:在美國,亞裔移民有“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一代移民終於實現了“美國夢”,省吃儉用將所掙的每一分錢和巨大的精力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對優秀,但他們教育孩子也因此不太嚴厲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適,有一群成績B+的朋友,認為個人權利受憲法保護,不願付出辛苦,就會走下坡路。
我是移民二代,我想打破亞裔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記者:大家擔心,嚴苛的教育會奪走孩子的快樂童年。
蔡:我們也會趴在床上讀書,會一起做有創意的中國菜。我丈夫會帶領一家人騎車旅行,教孩子們游泳、玩撲克,朗讀文學作品。
記者:回頭看,有沒有不喜歡的地方?
蔡:我相信,我的孩子最終會理解我。
記者:你的哪些觀點可供借鑒?
蔡:我個人認為,西式教育過於強調“創意”,中國教育卻過於強調紀律和刻苦鑽研。其實,兩種教育方式應達到一個理想的平衡狀態,孩子才會長成我們期待的那樣。
如何看待編輯
意識強加

一般而言,每一代在相同年齡段總是勝過前一代的,他的知識面,他的見識超過父母年輕時,將來都是會勝過父母的,所以不要認為父母的身份就代表一輩子比他高明,其實有很多需要向自己子女學習的地方。孩子外語水平、用計算機、用手機都比你強,對新生事物接受的程度比你快。
教育方式上沒有截然的東西方之分,可以相互融合借鑒,蔡美兒說教育思想東方怎麼樣,西方怎麼樣,太絕對,以偏概全。但這本書是家庭教育一個有啟發的案例,家庭教育沒有中西方之分,不管虎媽媽貓媽媽,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教育選擇

“虎媽”對兩個孩子的教育選擇有問題​​,她把對第一個女兒的教育方式複製到第二個女兒身上,大女兒比較乖巧​​聽媽媽話,但二女兒比較叛逆,所以選擇了自己的路。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比如老師不可能表揚所有學生,但家長可以表揚每個孩子。蔡美兒只針對技藝上培養,我認為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個性品德更重要。
教育方法

蔡美兒沒有考慮,孩子的成長是個全面的成長過程,今天的“圈養”是為了最終的“放養”,今天的扶持是為了將來的放手,讓孩子獨立快樂地生活是父母教育的最終目的。蔡美兒最後也說,女兒18歲以前按照中國的方法教育,18歲以後再採用西方的方法,我覺得這是她理念上比較大的轉變,也是她作為媽媽受到慘痛教訓後的反思
中國思考編輯
書上的觀點也觸動了中國的媽媽和教育工作者,啟發中國大眾對教育精神和目標等一系列理念問題進行反省和探討。
在中國這個本應是“虎媽”聚居的國度裡,大部分的媽媽並不贊同蔡美兒的做法。
和中菲混血兒、長期居住在美國的蔡美兒相比,曾就職中國一家媒體、現移居美國的趙華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中國媽媽,她在育兒方面曾經寫過很多文章。
在談到如何教育自己的兒子時,趙華毫不猶豫地表示“我可不會像蔡美兒那樣”,她特別強調,不會給孩子太大壓力,“我希望他們能有自己的愛好,發展出自己的特長,我不會為他們做決定”。
梁威專門從事基礎教育研究,她是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基礎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她認為,“虎媽”的教育方式是一個特例,這樣的教育方式在中國的少數家庭也存在著,但這“不能說明整個的中國教育問題”。
但虎媽的教育方式,也引發了許多中國媽媽的思考。崔潞是中國北京一所著名學校——人大附中的老師,也是一位母親。在她的班級裡,有中國的孩子也有外國小孩。但她發現中國孩子較外國孩子的依賴性“過強”。
“這與中國的國情、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價值取向有關。”崔潞分析認為,“中國家庭大多數是一個孩子,孩子都被當成寶貝'寵'、'哄'著。”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方式。
《虎媽戰歌》的育兒方式被西方一些媒體把東西方教育方式拉到了比武場內——2013年1月8日,《華爾街日報》刊發了題為《為何中國母親更勝一籌》的書評來討論《虎媽戰歌》。對此,教育專家認為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孰優孰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頤武認為,虎媽案例只是一個極端、戲劇化的案例。中國的家長並不都像虎媽那麼誇張,虎媽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人的教育方式。
張頤武說,中美兩國觀察對方的教育模式存在“圍城”的現象。美國教育推崇個性化受到中國家長、老師借鑒,同時,美國教育界其實也一直在反思自身教育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的問題,兩國對對方的教育看法往往都存有幻想和浪漫的想像。
留美博士、邁阿密大學教授黃全癒在其所著的《培養智慧的孩子——天賦教育在美國》一書中概括了中美基礎教育的一些差異——
中國註重學生掌握的“知識量”,培養孩子吸收知識的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中國基礎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學、多練、多記、多考;
美國註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創造性、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美國基礎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問、多想、多幹;
中國老師上完課問:“還有問題嗎?”學生沒有問題,那是最佳狀況。美國老師上課,學生沒有問題,就是老師教學有問題。
北京世紀突破英語國際英語教育集團執行董事陸鈞說,中國基礎教育最根本的特點是以考試論英雄,中國孩子在學校裡要做太多的作業,要考太多的試,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們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愛好”。
許多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都清楚中國的基礎教育在某些方面嚴重偏離社會實際生活。“用12年的寶貴時光,部分學校很可能只培養了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能力,而人的實際能力,以及在其解決問題中的創造力卻被嚴重忽視了。”
如果比較東西方基礎教育方式,說東方勝於西方的話,那“為什麼只佔世界人口不到5%的美國,獲得了70%以上的諾貝爾獎?為什麼佔世界人口約1/4、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高等教育的中國,至今沒有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這是許多中國教育工作者心中“難堪”的疑惑?
當然,中國的教育者們沒有妄自菲薄。一些有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中小學校,已成​​為國外學校老師和學生學習的首選。
劉彭芝在中國教育戰線上赫赫有名,她是中國最著名的學校——人大附中的校長。她說:“人大附中與全球五大洲的35所知名學校結成了姊妹學校。”
北京十一學校與人大附中一樣,也與許多國外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走在這兩所學校的校園內,隨時可以遇到金發碧眼的外籍教師,以及穿著分別印有這兩所學校名稱校服的外國學生。從這個窗口,可以看到中國教育國際化的縮影。
北京十一學校副校長吳鳳琴說,很多外國老師來到中國學校後,都對中國學校濃重的學習氣氛、老師的教導有方、學生學習的激情投入等十分欣賞。
“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東方還是西方,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積極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借鑒世界上先進的辦學理念、教學方式和管理經驗,結合各自的國情,才能使各國的教育得到蓬勃發展。”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鄭方賢:1000個孩子有1000種教育方法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鄭方賢表示,教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1000個孩子有1000種教育的方法。
不論是“虎媽”,還是更早前的“哈佛女孩”、“耶魯男孩”,這些都是個案。他們的成功,是建立在許多不成功個案的基礎上的。我們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我們看不到按照同樣方式培養的並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謂“虎媽”之類的教子方法,並不具備指導和推廣意義。教育是最個體化的內容,只有根據孩子特點實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適的教育。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在孩子自主選擇的基礎上,給孩子更多的專業訓練和培養。家長需要做的是等待孩子自主做出決定,用專業的眼光幫助孩子進行選擇、判斷,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規劃孩子成才。

------------------------

「直升機父母」vs.「散養父母」
親子天下雜誌親子天下雜誌
2016年3月3日 上午 01:43 GMT
Image
你曾想像過,讓自己10歲的小孩自己從公園走路回家,警察卻因此找上門來,怪你沒把小孩顧好嗎?

去年底,住在美國馬里蘭州的一對力行「散養」(free-range parenting)、教導孩子獨立的父母,讓分別為10歲和6歲的兒女,在週六下午從離家約1公里多的公園自己走路回家。孩子才走到一半,就被巡邏的警察攔截並載回家。馬里蘭州的法令規定,8歲以下的小孩,至少都有13歲以上的人陪同。數小時後,兒童保護服務局的人也來家裡報到,要這對父母簽署同意書,保證在週一繼續接受調查前,不得讓小孩單獨行動。若父母不同意,他們就要把小孩帶走。

當公權力介入教養

這對因「疏忽照顧」而接受兒童保護服務局的調查的父母夫婦都是科學家,爸爸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物理學家,媽媽則是世界銀行的氣象科學顧問。他們表示,自己是刻意在訓練孩子獨立走路回家,不滿公權力介入家庭教養,以及對於孩子「疏忽照顧」的控訴。最近,這家小孩又因自己走回家被警察攔截,再度上了新聞,在美國《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等網站新聞都引起讀者熱烈討論。

多數「自由長大」的父母難以想像,讓孩子自己走路回家竟涉及違法,教養理念居然不是父母能自行決定的。

這也凸顯了直升機父母保護哲學和散養哲學的衝撞。法令保護兒童少年的安全,許多美國讀者焦慮,父母不可能24小時貼身陪著小孩,獨立需要訓練和大量練習。也有讀者質疑,若是大人不斷向孩子放出這世界是很危險的訊息,難道不會帶給孩子無謂的焦慮與恐懼,害怕獨立?

台灣適用散養嗎?

讓孩子自己走路回家、而被警察取締的案例在台灣不常見。台北私立寶血幼兒園園長何翩翩指出,擔心孩子發生「萬一」是天下父母心,但孩子學會獨立終究不是一蹴可幾的事,不會等到他滿12歲,就自動知道如何搭公車回家。他建議,父母還是得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適應獨立。

她舉自己的雙胞胎兒子為例,小一小二頭兩年都還是阿嬤帶他們坐公車回家,直到兒子升上三年級,何翩翩才開始讓他們嘗試自己坐車回家。「頭幾次(自己)還是偷偷跟在後面看,確定兩個孩子真的沒有問題,才真正放手,」何翩翩坦言。

日前兒子搭公車時沒注意到悠遊卡已沒有餘額,下車時兩人身上沒有錢付車資。幸好遇到友善的司機,讓他們下次再付。何翩翩就趁機提醒兒子,要隨時注意卡片餘額,餘額快不足時就要加值。

何翩翩提醒,生活中許多事孩子就像新手,需要多次練習才能漸入佳境,父母除了要耐心等待,也要釋放「你可以」的信任。就像許多大班的幼兒,其實已有能力可以自己洗澡,但可能頭幾次還洗不乾淨,此時若父母過於講求效率,看到孩子頭髮或身上還有泡泡,就直接對孩子說:「你不會洗」、「你洗不乾淨,以後媽媽幫你洗」,或請外傭幫忙,一兩次後孩子就會放棄。

如何拿捏安全與訓練孩子獨立,是父母親永恆的課題。在有把握的安全範圍內,相信孩子能做到、循序漸進放手讓孩子自理,才是父母親不在孩子身旁時,孩子所能依循的最好指引。

-----------------------------------------------------

當父母必學的10個教養小秘訣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父母應引導孩子走一條快樂、健康與充實的成長道路。
攝像者: Fotolia
【大紀元2016年0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小奕編譯報導)教養子女可說是天下父母一件最艱難也最有意義的工作。在這個充滿誘惑、暴戾之氣和不安的現代社會中,身為父母應如何陪伴並引導孩子走一條快樂、健康和充實的成長道路?以下是摘自美國生活網站「Lifehack」的10則專家給父母的建議以及常見的教養誤區,非常精闢實用。

1. 傾聽

傾聽要主動積極。孩子說話時要看著他的眼睛,不要打斷他,也不要一副等著換你發言的姿態。如果孩子沒有問你意見,就不要發表意見,但你可以發問,例如:「你覺得這件事可以怎麼做?」或「這件事你有甚麼感受?」

真心聆聽孩子想說的話,就能激勵他們繼續和你溝通。如果每次對話都在說教,孩子會感到自卑和權利被剝奪。利用你們共處的時間(如坐車或吃飯時),試著敞開心胸、安靜的聽聽他們的想法。

2. 讓孩子看見你犯錯

人有韌性、有潛力,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經得起失敗,才能東山再起。言教不如身教,想讓孩子明白犯錯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偶爾讓他們看看你失誤的樣子,例如把菜燒焦,或是打球時摔了一大跤。

有時候無意中對小孩做了負面教育,也可以即時真誠面對錯誤,把它變成正面教育。例如你被小孩惹火了,對他放聲大吼,這時別過於懊悔自己情緒失控,你可以對孩子說:「我並不想在心情不好時對你大吼,對不起,媽媽也有犯錯的時候。」

3. 容許孩子闖禍和犯錯

實際上,不管大人或小孩,從犯錯中學習才是最快的。所以,讓孩子自己搭公車下錯站,或讓他自己倒牛奶濺得滿地都是,都能從中學到經驗。兒童心理學家迪克(JoAnn Deak)認為,當孩子第一次沒把事情做好時給予支持和鼓勵,他會較願意繼續去想辦法做好。這樣的孩子會摸索出解決問題、克服難關的能力,這也是孩子未來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礎。

4. 一起到戶外活動

《環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一篇研究顯示,戶外活動能使人心情愉悅起來。不論是健行、騎自行車、游泳、划船或遛狗,這些接觸大自然的活動都有助於紓壓。另外,根據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的研究,戶外活動除了能促進小孩身體發育,還可提升想像力和持續注意力、降低侵略性,並提高課業成績。

5. 教導孩子感恩

加州大學柏克萊(Berkeley)分校做過研究,感恩可以增進個人幸福,如果孩子對自身擁有的東西心存感謝,大多比較快樂。父母可以開創這樣的環境並建立習慣,例如利用晚餐全家聚在一起的時刻,每個人分享自己當天最棒或最感激的一件事。有共進晚餐習慣的家庭,小孩通常比較健康。

6. 稱讚孩子做的事,而非稱讚孩子本身

人有一種負面傾向,就是生活中的壞東西總是記得比好東西還要多。比起希望、鼓舞和高興等正面情緒,憤怒和恐懼等負面情緒釋放出的化學物質具有較強的衝擊力。

心理學家德維克(Carol Dweck)研究發現,當人每次聽到他們心中認為的負面東西時,得稱讚他們七次才能抵消那個衝擊力,而且稱讚時必須用很具體的方式來表達,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當小孩被讚美聰明時,他會很高興;可是不具體的稱讚容易誤導小孩,無意中灌輸他們一種「事情輕易做出來就是聰明、而必須努力才能做好就不聰明」的觀念,使孩子不願嘗試困難的工作。

稱讚孩子時,你應該稱讚他做的計畫、他付出的努力以及他的技術。當孩子面對棘手的事情時,你可以搬出他們以前曾經搞定某事的幹勁與經驗,加強他們的信心與正面意志。

7. 開開心心玩一場

有句話說:「人不是因為變老就不玩;而是因為不玩而變老。」童年最棒的部分就是玩樂。教孩子爬樹、和孩子一起打扮成超級英雄,或辦個家庭活動逗他們開心,越蠢越好。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要經常讓他們開懷大笑。

8. 教導孩子善心

善心有兩部分:愛自己和愛別人。

如何教導孩子愛自己?首先就是要以無條件的方式表達你的愛。

有些父母會跟孩子說:「你乖的話我就愛你」或「你愛我我就愛你」。把不愛當成做壞事的處罰,孩子會以為:當他有某種行為時就不值得被你愛。育兒專家戈登(Thomas Gordon)認為,最好別說「如果你愛我,你就不會做那件事。」這種話,千萬不要把你的愛與他們的行為掛勾。對孩子展現無條件的愛,他們才能真正學會愛自己。

愛別人是第二部分。教孩子如何去同情和關懷他人,邀他們一起去做志工、幫助別人。告訴孩子你自己有多幸運,能生活在這塊地方並擁有這麼多東西,這樣孩子就會對原本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心生感激。

9. 以肢體碰觸向孩子表達愛

人類的知覺系統(sensory system,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對於維繫社交關係有很大的作用,其中觸覺在親情上扮演重要角色,人們藉由肢體碰觸分享彼此關係與促進正面情感。研究證明,牽手、倚靠、擁抱和親吻等肢體碰觸對促進身心健康具有奇效,即使只是摸摸小狗的簡單動作,都能讓人感到心情放鬆、壓力變小。

10. 以身作則,教孩子管理情緒

大腦有一塊負責調控情緒的區域叫「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由於20歲以下的孩子其前額葉皮質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小孩的情緒管理能力深受父母身教的影響。

舉個例子,如果小孩在晚餐前要吃餅乾,你拒絕了,他開始撒嬌、嘀咕,都沒用,最後大哭大鬧起來。當然,如果你是新手父母就要注意:這時你不能怕煩就遷就他,否則孩子將來還會故技重施。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的情緒反應會感染給小孩。如果你在小孩失望之際顯得焦慮不安,那麼你那焦慮不安的情緒就成了一個壞榜樣,進入他的腦中。記住:在孩子面前,你應該展現合宜得體的情緒反應(如冷靜、鎮定),如此,孩子才能從你身上學習正面的情緒自制能力。


【投書】《媽媽的悔過書》:來自南韓「虎媽」的沉痛自白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之前想自殺時,目的是為了報復,只要一想到如果我死了,媽媽和爸爸會最難過,就想這麼做。」作者的女兒如是說。
在我的諮商工作中,也常可看到這般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演著:父母明明是愛孩子的,但父母的用心孩子卻絲毫不領情,反倒恨父母入骨,甚至想以自我毀滅作為報復父母的終極手段,就像作者女兒對作者的告白一般。
何以親子間的隔閡、鴻溝可以如此深不見底?《媽媽的悔過書》作者在書中的血淚自白,一一懺悔著過往是如何以「錯愛」的方式教養子女,深刻悔過往昔的自己就像恐怖情人般,用自以為對的方式愛著對方,卻未能體會這樣的「錯愛」,正一點一滴將孩子的生命力殘殺殆盡。
直到孩子絕地反撲的那天,她才發現……
去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劇將台式虎媽完美演繹,而作者過往的教養方式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以高壓、軍隊式的教養風格拉拔孩子,將自己的願望、價值觀往孩子的身心靈全套貫注;將過往成長經驗中的自卑與匱乏,透過孩子的成就來補償未竟的遺憾。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國中前的畢業典禮,基本上可將之視為「家長成果發表會」。父母竭力將慾望投射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本該純真的童年過早成為殘酷的修羅場,讓國家幼苗提前紮根於地獄的摧殘之中。
然而,就像書中所說:「沒有贏得過孩子的父母。」孩子所欠缺的關愛與陪伴,終究會連本帶利討回來,甚至以實難彌補的方式,將父母積累在家庭之外的建樹一併擊潰推翻。如此揠苗助長的高壓管教方式,孩子早晚會有爆炸反撲、絕地反攻的一天。書中作者的兒子將長久以來堆疊的忿恨不滿向外發洩,因而迸發出攻擊家長的舉動,女兒則將毀滅的力道回流向自身,以自殘的方式嘶聲吶喊、猛烈抗議。
於是作者在書中娓娓自剖其懺悔及反思歷程,從深切反省自身以往的教育理路、教養風格,到嘗試全新的教養方式、翻轉原本親子互動;從本來親子間你死我活殺得眼紅的人倫地獄,到能漸釋前嫌、讓關係和緩,最終足以相愛相親相扶持的辛酸血淚親職紀事,不藏私的傾囊分享。
望子成龍與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日漸回溫後,女兒願意重啟自己的人生,作者不再只關注她飛得高不高、漂不漂亮,而是關心她飛得累不累、辛不辛苦,對子女投以出無條件接納式的愛,悉心守候成為子女的避風港及安全堡壘。然而,更可貴的是,雖然愛本該是無條件的,但望子女成龍成鳳無非是父母放不下的心念,於是在實踐嶄新教養方式歷程中的掙扎、煎熬等難處,作者也將其曲折跌宕的心路歷程逐一自白,實在叫為人父母的讀者無法不深切共鳴。
「對不起,請原諒我這個媽媽,剝奪了你幸福的幼年時期和青春期。」作者向兒女深切懺悔,這話是許多為人子女終其一生等不到的告白,因為「長大的孩子在等父母道歉,老去的父母在等孩子感謝。」就像知名的華裔小提琴家陳美,陳母透過陳美強勢實踐了自己未能圓的音樂夢想後,陳美自己日後則需以更決絕到近乎了斷親情的方式,才得以「獨立單飛」,並一圓自己的滑雪夢。即便陳美往後意圖再修復母女關係,陳母卻仍舊表示:「我女兒已經快三十歲,我生命中的這一部分已經完結。」實令世人不勝唏噓,也不禁感嘆試問:「骨肉至親,如今卻陌路殊途,為了什麼?值得嗎?」
「雖然有些晚了,但幸好媽媽想通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數未領悟的父母與老師,請幫他們上課告訴他們吧!」作者女兒向作者如是說,因而我說,這豈止是一份媽媽的悔過書,豈止一份翻轉教養的個案研究,更是一份獻給天下親子的莫大福音,讓正身陷為難彼此甚至結樑深深的親子關係,得以如獲救贖解脫、出離苦海。
願,天下親子千千結,終得解鈴妙手眷顧愛憐。
(作者為心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