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女唱勇敢的台灣人 戴振耀歌聲中辭世 | 新頭殼 Newtalk - https://goo.gl/jfmf1W

5a114450e40e1  


「兩岸買辦」與「黨國資本主義」,正是國民黨侵蝕台灣根基的兩大元凶
關鍵評論網關鍵評論網
2016年2月28日 上午 12:13 GMT
318運動過後,兩岸買辦一詞逐漸映入台灣民眾眼簾,過去多數大眾僅注意到兩岸快速經貿往來的導致台灣過度依賴的失衡,現在更多人把眼光投向了這小群從中作梗的中央級權貴集團,以及地方上的主導農漁會的派系政治人物。

買辦(comprador)一般指在20世紀初期,在歐美國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透過語言能力或特殊的交際手腕來取得額外的交易利潤的一小群人,並無貶義之指。而現在所稱的買辦隱含著階級的意涵,他們透過自身職位去謀求巨額的利益,扭曲貿易的真實面貌。可悲的是,儘管多數民意反彈,這些仍在中國國民黨內居於高位、仍把持著台灣龐大利益的集團,正等不及要到中國輸誠。

兩岸買辦已是連中共都無法忽略的利益集團

1月28日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發表「中央台辦關於巡視整改情況通報」確立了為數眾多「整改台賬」的作為,其中令人矚目的是擬定中國國台辦管理經費的辦法,修正《中央台辦禮品管理辦法》,並特別制定了《嚴禁台辦工作人員為親屬在台資企業安排工作、謀取利益的規定》及《中央台辦募捐和接受捐贈管理辦法》。

就這些辦法明顯可以看出,中共對中國國台辦對台的「統戰手段」的走得並不順遂。從318以降台灣民意顯然已和中國的企圖向背,同時也反向說明了過去的指控並非捕風捉影,確實有少數一群跨海峽的利益集團從中謀求私利。部分集團在中國已遭到整肅,在台灣卻仍見這些權貴遊走兩岸,甚至在總統大選代表政黨出線,荒謬的以兩岸和平發展的重任自居。

中國市場的特質-黨國資本主義

在台灣的輿論當中,和中國市場往來與否,常被畫上鎖國或是開放等號,這樣的論述佯裝理性的口吻,直指台灣必須和中國保持密切而巨大經貿交流的關係;然而,這種論述忽略了兩方市場本質的不同。

在奉行資本主義的民主國家當中,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國家難以依一己之力控制跨國資本進出國境,民選的政治人物也不會甘冒違背民意的風險去過度干預市場,然而市場卻能反過來透過遊說、政治獻金來影響政府政策產出。

獨裁國家卻不然,在中國市場開放30多年後的今天,過去的國營企業經過重組,形成更大的企業集團,佔據關鍵的上游產業,壟斷產業發展;政府由上而下主導產業政策,透過市場化來增加自己跨國界的影響力,干預他國領土,甚至主權。

也就是說,在兩岸的經貿往來當中,可見中國由上而下授意統戰,藉由民營外衣的企業,與台灣私人企業交流,提供廣大市場來驅動台灣企業,並在台灣形成一股由下而上的壓力來使政府作出有利於中國的政策。

企業往來如此,部分中央與地方的政治人物更搶著成為中共在台利益的代理人,促成契作與農產品的往來,這些私心腐爛了銷往中國的水果,買賣的利益無法落實到農漁民身上,台灣市場又如同次殖民般,民眾只能購買到次級商品,或是購買同樣的商品,價格卻硬生生提高了許多。

國民黨並非真心追求兩岸和平發展,更多是著眼在統戰紅利

儘管馬英九對地方派系嫉惡如仇,但卻放任同是國民黨內的王金平為影響台灣農漁會系統的關鍵人物,朱立倫家族又是中央級兩岸權貴集團的代表,兩者代表的龐大利益結構壟斷了任何被稱之為和平交流帶來的好處。

2016年總統大選落幕,民意不僅撼動不了中國國民黨黨內的權貴們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更沒有驅使中國國民黨由上到下的自我反省。反見國民黨動員內部,在執政權交出之前,將過去透過不正當手段所得吃乾抹淨,絲毫不還之於民。我們不用期待中國國民黨能真心改革,反倒是必須在新舊政權交替之前,仔細監督這些追著利益亂竄的權貴,是否又做出任何賣台之舉。

------------------------------------

新時代造山運動已經開始

推文到plurk
2016-01-24 06:00

王美琇
一群有決心的人,可以改變世界。
──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
前年九合一選舉的政治板塊運動,預告了地殼巨變的時刻即將到來。這次大選果然再次發生板塊大位移運動。新時代的造山運動已經正式開始。
台灣的民主歷史開啟新的一頁。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誕生,國會首度政黨輪替,土生土長將屆滿三十歲的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
締造這一頁造山運動的壯闊歷史的關鍵靈魂人物,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但我必須說,真正的時代推手,是成千上萬的你我,是千千萬萬素樸的人民。這是一場台灣人民以集體意志和集體行動,推動國家進步的最偉大的群眾運動。誠如南方朔先生所說:「這個世界的權力儘管被政客、企業所壟斷分享,但真正在推動時代進步的,其實是生生不息的知識創新與公民覺醒所延伸而成的群眾運動。」
民主大海嘯早有徵兆
民主2.0。台灣的民主再次進階成長。回頭看這場偉大的造山運動,絕對不是偶然。有幾個現象特別值得一提。
一、年輕世代的大海嘯來臨:每四年有近一百三十萬的首投族投入大選,八年就有兩百萬以上的年輕世代,要對政局發出他們的聲音。中國國民黨把這群年輕世代的進步份子視如寇讎,稱他們為「民粹」和「街頭暴民」,認為他們是製造社會動亂的罪魁禍首。年輕人對生活的不滿、對國家暴力的憤怒、對未來的焦慮、對「被統一」的不安、對台灣的國家熱情、對土地的關懷、對民主價值與公平正義的堅持等,國民黨完全視而不見,這個黨又如何能夠贏得年輕人的心?
歷史上所有國家推動民主前進的改革力量,幾乎都是年輕人。台灣也不例外。從反核四、大埔事件到反課綱,從洪仲丘事件到太陽花運動,從周子瑜事件到台灣認同,已經揭示了整個年輕世代的覺醒。他們沒有省籍情結,只有台灣情深;他們知道必須介入政治,否則政治會介入他們的生活和未來;他們明瞭,中國國民黨是阻礙台灣進步的亂源,所以喊出「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這群年輕世代的菁英群組,用無比堅毅的行動力和網路戰鬥力,把知識和力量傳播出去,感染了周遭親友、影響了整個年輕世代,甚至整個社會。這個大海嘯,終於讓國民黨慘遭滅頂。
舊政治與新政治對決
二、舊政治與新政治的對決:中國國民黨是一個只有利益分贓、沒有核心價值的政黨。幾十年來,這個黨的選舉方式就是:撒黨產銀彈、綁樁買票、招待旅遊、請客吃飯、摸彩送禮、造謠抹黑、打恐嚇牌等。因為有效,所以數十年如一日、不改其志。這就是國民黨習以為常的舊政治。這種舊政治始終阻礙著民主的深化與前進。
許多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民被舊政治「重污染」成為習慣,以為民主選舉就是這麼回事。因此,我們只能仰賴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世代,在他們擁有投票權時,站出來把這些舊政治惡習,一次又一次地掃進歷史垃圾堆。
國民黨的政客對公民意識的抬頭渾然不覺,對年輕世代厭惡舊政治、渴望新政治視而不見,終於被大海嘯所吞沒。最清楚的例子,就是國民黨資深立委李慶華、林郁方、楊瓊瓔等,被黃國昌、林昶佐、洪慈庸等打敗。儘管他們用抹黑文宣鋪天蓋地重砲轟擊,最後依然敗下陣來。這就是新政治與舊政治的對決。
三、新時代的召喚:當蔡英文喊出「新政治、新經濟、新社會」時,已經楬櫫一個壯闊的新時代即將來臨。這個夢想和希望,召喚著渴望改變的年輕人和進步公民,也形成社會氛圍的主旋律,奠定了蔡英文走向勝利的基礎。
開展新政治與新經濟
未來,蔡英文「新政治」的第一哩路,必須在新國會儘速展開攸關民主深化的法案審查,包括國會改革、不當黨產處理、政黨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選罷法修正、公投法、十八歲選舉權、憲政改造等。這些民主法案若能順利通過,民主深化與鞏固才能水到渠成。
至於蔡英文所承諾的「新經濟」,包括帶動工業4.0和新產業革命的產業轉型與創新經濟,以及社會安全網等,將會影響未來數十年的社會型態和人民生活,以及國家實力的興衰。
產業的轉型升級與經濟新處方,可能在短期內很難看見成果,但卻是「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必要工程。維持經濟自主性與產業創新,是台灣一定要走的道路。誠如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所說:「如果台灣失去經濟的獨立自主,最終將失去政治的獨立自主。」我們唯有先求壯大自己的實力,包括民主實力、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等,這些綜合國力才是台灣求生存的最重要堡壘。
台灣正處於經濟衰退的困境中,也必須面對美中強權的政治壓力,蔡英文的第一哩路的確困難重重。然而我深信,一個壯闊的時代即將來臨,新時代的造山運動已經開始。蔡總統,放手一搏吧!未來,妳帶領台灣的成功,將會是所有台灣人的成功!請讓台灣人抬頭挺胸,擁有一個光榮驕傲的國家吧!
(作者王美琇,專欄作家)

---------------------------

學者:台灣民主是華人社會表率

前北大教授夏業良表示,由於過去台灣太依賴中國的經濟,所以短期內仍要依賴中國市場,但不需要自我矮化。(陳柏州/大紀元)
【字號】大 中 小
更新: 2016-01-31 07:50:03 AM 標籤: 夏業良 , 觀選團 , 蔡英文
【大紀元2016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把追求憲政、自由、民主的理想付諸現實,為華人做出了表率,但當前最多華人的中國社會,距離這個夢想仍相當遙遠。
中共「和平崛起」威脅世界和平
對於中共近年提出「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觀,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美國華盛頓加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夏業良表示,強調「崛起」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為何非得要那麼大,大到全世界都怕你?」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勢,對世界和平本身就是一種威脅。
「中國人普遍存在這種心態,認為現在中國經濟已經第二了,馬上就要世界第一了,以後美國人就要向他們低頭了。」夏業良批評,這種民族文化上的衝突、對峙的想法,就是世界不安定、威脅和平的因素。
夏業良以丹麥、挪威、瑞典等國為例,這些國家雖然有尖端的工業技術,但卻致力於和平,不願發展核武等毀滅性武器;反觀北韓,卻執意要發展四不像的氫彈,威脅世界和平;一個國家只要正常的發展就好,社會好不好由老百姓說了算,讓人民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幹嘛非得在世界上爭老大」。
以「掠奪式社會主義」統治中國
有人說中國是四不像的制度,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夏業良認為,這是污辱資本主義,不要以為開放市場就可以變成資本主義,其實當前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應該是掠奪式的社會主義,與法西斯國家社會主義非常接近。
夏業良表示,國家其實就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公務員與國民的關係,政府、公務員都是人民的代理人,人民把部分權力授權給公務員來替人民服務,若人民要把權力收回,那統治者、總統就什麼都不是;但中共卻本末倒置,人民總認為自己是被統治、奴役的對象,又把統治者看得甚為高大。
中共宣傳「大吃小」強盜邏輯
「而且過去共產黨又宣傳,為了集體利益可以消滅、犧牲個人利益;為了國家利益又可以消滅、犧牲集體利益。」夏業良批評,聽起好像目標愈宏大,就愈能理所當然吃掉小的,小的就沒有合法存在的理由,「這根本是強盜邏輯」。
夏業良說,人所追求的就是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滿足,但如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要犧牲個人的自由、尊嚴和價值,完全聽從組織的邏輯,那人將活得沒有意義,那只是統治者的欺騙與宣傳,「奴隸之路」就是這樣形成的,歷史上已有多次教訓。
夏業良強調,正因為自由的價值如此崇高,以致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可以壓倒它,這也是幾百年來西方社會一直推崇的普世價值;但自由的概念在中共洗腦教育的錯誤解讀下,卻理解為「為所欲為」,其實自由就如同孔子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愈是尊重自由的人,愈不會侵害他人的自由,這樣的社會才會有序、和諧、法治。
夏業良舉例,若中共聲稱只要肯聽指揮,保證台灣每年會增加多少的經濟成長,「我相信這種好處誰也不願意接受」,但現實中卻真有人抱持一種「博奕心態」,願意接受。
兩岸經貿來往 不需自我矮化
談到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局,夏業良認為,由於過去台灣太依賴中國的經濟,所以要花點時間才能拓展出新的道路,短期內仍要依賴中國市場;但不需要自我矮化,未來兩岸經貿來往時,台灣不要放棄基本的價值理念,當有人侵犯人權、違背人倫時,台灣政府、人民都應勇敢的站出來說不。
夏業良也給首位女總統蔡英文很高的評價,認為蔡英文幾次演講的內容都恰到好處,讓人民對台灣未來的8年充滿期望。不過,夏業良也提醒蔡英文,提振經濟固然是當前重要的課題,但不要忘了更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如何堅持在不傷及、不喪失台灣國民的個人自由、價值及尊嚴下,進行經濟發展。◇

-----------------------------------

中華民國就是中國

twmemory_008627
目前臺灣主流民意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看到周子瑜被迫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還會引起公憤。而在中華民國長期流亡來臺的情形下,許多人對臺灣的認同無從寄託,把「中華民國」和「臺灣」畫上等號,於是揮舞著中華民國的旗幟說是「臺灣國旗」。

但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中國。圖為約20~30年前的國小課本(出自:http://clique2008.blogspot.tw/2009/03/jalo.html),中華民國就是來自中國的政權,並且要將所有臺灣人透過教育改造成中國人。雖然臺灣人在無可選擇下依循中華民國體制終於在2016年取得執政權,但改變不了中華民國就是中國(只是不被世界承認)的事實

那麼每次觸及這類主題,如公式一般的就會引來「你有種就不要用身分證健保卡」的質疑(那國民黨當年也可以不要選擇逃來臺灣,去海南島發行身分證健保卡啊),接下來則是「如果不是國民黨你們早就被中共併吞了」(所以國民黨想怎樣就可以怎麼樣,你們要感恩)。這類世紀大謊言仗著多數人沒有管道理解二戰結束後的歷史情勢欺瞞了臺灣數十年之久,
而事實是:
– 二戰後臺灣免於被中共併吞的關鍵是「美援」,國民黨宣稱帶來的黃金即使全數為真,相較之下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詳見:https://goo.gl/lRgx7H)
– 「美援」的目的是在全球建立防堵共產勢力擴張的城牆,而非養肥國民黨(詳見:https://goo.gl/NfuLgT
– 因國民黨選擇逃來臺灣,才將戰禍與中國的恩怨都帶來臺灣牽扯不清,否則臺灣很大機會將由美方代管並建立在地政權。(詳見:https://goo.gl/BFd10v

而在網路許多討論中,較少被提及的是,為了讓這個原本和臺灣幾乎沒有關連的「中華民國」續命,臺灣人要付出什麼代價。例如:
– 中國軍事威脅造成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
– 巨額的國防支出
– 中國威脅下經濟上無法衡量的損失
– 不被世界普遍承認的額外風險與成本
– 臺灣人在全世界的權益無法有效保障
– 價值觀錯亂、歷史記憶斷根、認同混淆
– 其他族繁不及備載…

了解這些雖然不代表我們馬上可以改變什麼,但是你可以更精確的了解自己的處境,了解我們正在付出什麼代價,了解那面旗幟和國號代表的意義。

許多人希望「臺灣」成為一個國家,也必須理解「臺灣」還不是一個國家,現在在臺灣的國家叫中華民國。
不管主張未來把這個「中華民國」改造成「臺灣」,或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叫「臺灣」,或是認同「中華民國」這個堅持自己是中國卻不被世界承認、寄生在臺灣、靠臺灣土地及人民存續的外來流亡政權,或其他(併入中/日/美….)的想法,
這些選擇都是每個人的自由,也都該被尊重。但,請仔細想清楚,你想要的、認同的到底是什麼。

別再把「臺灣」與「中華民國」混淆了。

強力推薦:
魔魔嘎嘎擬人漫畫:台灣已經是個獨立國家了嗎?
https://goo.gl/ghxom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