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史蹟紀念館 (梅屋敷旅館)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PN95Y2
孫文來台曾下榻的「梅屋敷」(逸仙公園及國父史蹟紀念館)
逸仙公園又稱國父史蹟紀念館,現址為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台北車站。公園面積約為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建於日治時期初期面積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本為日本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日式旅館。
「梅屋敷」為長方形的和式旅館建築,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的理想瓦。相傳,該旅館曾以高砂族藝妓表演舞蹈做宣傳來招攬旅客。梅屋敷旅館不只曾於20世紀初招待過孫逸仙、胡漢民等知名政要。1907年知名導演高松豐次郎接受台灣總督府委託,所拍攝的電影《台灣實況紹介》中,還把梅屋敷的高砂族藝妓表演列為台灣廿景之一。
孫文前後總共訪台4次。第1次來台灣為1900年策劃惠州起義前夕。該次來台停留台灣最久,達44天。滯台期間,曾得到當時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資助該起義的承諾,也獲得菲律賓製中古武器一批。
孫文下榻「梅敷屋」則是在1913年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帝制的革命)失敗後。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偕胡漢民先生離開上海前往廣東,商謀再舉討袁之師,行抵馬尾,獲知粵局有變,乃轉來台灣,是其二次來台,當時下榻之處即為御成町(今台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平西路口)之「梅屋敷」旅館,並親筆為旅館主人大和宗吉題書「博愛」二字,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此行過台,當時的日本台灣總督曾派人特別接待,然警衛森嚴,外人知者甚少,僅與少數台籍國民黨員晤面商談,在「梅屋敷」居留數日後,孫中山先生即赴基隆搭輪船前往日本,籌組中華革命黨,繼續從事討袁革命運動。
至於第3次與第4次則分別於1918年與1924年。不過孫文最後一次登台,只隨船泊港於基隆外海,並未上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因「梅屋敷」曾為孫文所下榻過的和式旅館,蔣介石於1947年特別指定該地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一般也稱為逸仙公園。除保持原先「梅屋敷」園內的梅樹栽種外,國民政府還將日式庭園內部重新改建成小型的中國蘇州式花園。在中國國民黨建黨60年時,蔣介石還下令於國父史蹟紀念館內建碑紀念,並親題『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碑文。
1983年,因台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國父史蹟紀念館遭到刻意搬遷,現史蹟館位置乃為日治時期「梅屋敷」原址北方約50公尺處。採用整舊如舊方式遷建後的國父史蹟紀念館,整體面積大約在1,000坪左右,除原來的「梅屋敷」歷史建物之外,並擴建有池塘庭園及迴廊,並以假山曲橋點綴其間,更增添中國式庭園之美,使原本日治時期只有一館一亭的傳統日本建築物配置,範圍擴充為一座小型紀念公園,並正式取名為「逸仙公園」。
經過改建以後的逸仙公園內主要的「梅屋敷」旅館,則改成陳列孫逸仙四次來台的相關資料的紀念館。其中,有二次革命期間下榻「梅屋敷」旅館的孫逸仙留影、手稿等資料,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主要的歷史文物陳列項目。
國父史蹟紀念館館內的陳設主要仿造當年孫文居住「梅屋敷」時的模樣,除了以圖畫及照片介紹孫中山先生在台灣的活動,孫文當年用過的茶几、手稿、史料與照片等歷史文物,其中甚至遠從舊金山蒐集孫文使用過的辦公桌椅;整個逸仙公園內種植了松、竹、梅,池塘、迴廊、曲橋設計的極有創意,櫻花以及杜鵑花在特定的季節也競相開放,富有十足的中國蘇州式庭園風味。
另外,也因國父史蹟紀念館位置接近日治時期的敕使街道,當時的國民政府特地將整段敕使街道重新命名為中山北路,也將中山北路貫穿的日治時期宮前町等地,重新命名為中山區。
國父史蹟紀念館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
營業(開放)時間:
逸仙公園
。AM08:00~PM05:00
。國定假日、例假日正常開放
。週一休息
國父史蹟紀念館
。AM09:00~AM11:30、PM02:00~PM04:30
。國定假日、例假日正常開放
。週一休館
費用簡介:免費參觀
=========================================
毀一生的歷史真相 謝長廷:轉型正義才能讓台社會和解
2016年02月26日 07:00 小 中 大
▲國防部長當時上簽呈,請求蔣介石寬減罪刑。(圖/翻攝自謝長廷臉書,下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近日提出修法,廢除懸掛國父遺像的規定,藉此推動轉型正義,引發熱議。前行政院長謝長廷25日在臉書上提到1963年的「自覺運動」指出,轉型正義雖然講起來很抽象,卻一定要落實的原因在於過去戒嚴時代有許多無法無天的真相,如果不落實轉型正義,「台灣社會就無法真正和解」。
高志鵬主張,中華民國並無法律規定「誰是國父」,國父遺像本身就是封建象徵,修法只是讓孫文回歸正常歷史定位,不必繼續洗腦下一代,希望藉此破除黨國體制的產物來尋求轉型正義,讓轉型正義的話題引發熱烈討論,有人主張落實轉型正義是必要的,但也有人認為,轉型正義只是意識形態之爭,和清算鬥爭的舉動。
對此,謝長廷25日在臉書上指出,1963年台灣發起「自覺運動」,是由台灣青年學生所發起的運動,主張是要提振國民公德心、改善台灣自私、善嫉、冷漠等社會腐化現象,但因這起運動威脅到當時極具黨政色彩的救國團,因此遭到政府打壓,甚至被冠上「叛亂」罪名,導致當年就讀政大的運動發起人之一許席圖因而精神分裂,目前仍住在玉里療養院中。
謝長廷認為,這些被告當時都年紀很輕,有的甚至才18歲,卻因此被判處無期徒刑,當時國防部長上簽呈請求蔣介石是否寬減罪刑,但蔣介石卻認為,「此等叛亂罪不論年齢應依法懲治,許席圖主犯,不論是否精神分裂,不應停審,應判處死刑」,許席圖因病關在療養院迄今已48年,其他被告仍被關在牢獄裡,一生就這樣毀滅,因此只有落實轉型正義,才能讓這些真相得到解脫,讓台灣社會真正和解。
------------------------
廢除國父遺像是三黨利多(洪耀南)
新頭殼newtalk 2016.02.26 文/洪耀南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案,廢除機關、學校懸掛國父遺像,引發眾議,意外挑動國民黨黨主席補選敏感神經,老共也來參一腳,讓單純事件複雜化,雖然蔡英文主席出面暫停這場「議論紛紛」。如果通過修法,其實對兩岸三黨都是利多,卻因意識形態造成三輸。
國徽國旗法於民國17年立法,當初只是標示國徽國旗等樣式與尺寸,國民黨「轉進」台灣之後,在白色恐怖時期,強調國家、領袖、主義的威權統治,需要個人崇拜,民國43年修改國徽國旗法,新增加第6條,政府機關學校團體及軍事部隊,應於禮堂及集會場所之正面中央,懸掛國旗於國父遺像之上。如管碧玲委員臉書發言,不必放孫文的遺像,也是讓中華民國體制的祖宗牌位,回歸原貌,就是民國17年原始的國旗法「國旗+國徽」。或許高志鵬委員在提案上斟酌一番,由「恢復」替代「廢除」也可以達到一樣效果且不會引發爭議。
這類的爭議,其他國家也常常發生,例如日本,日本原本沒有法律規定什麼是國旗國歌,雖然在戰後日本教育部都有行政指導要公立學校在典禮場合升國旗唱國歌,不過不少左派教師(教師組合)堅持不從,認為日本國旗國歌代表二次大戰期間的天皇專制,因此左派教師嗆教育部根本不存在你們所說的國旗國歌。這種糾紛一直持續到90年代,1999年2月廣島縣有個高中校長因為校內教師反對和教育部要求升旗,最後導致自殺。因而1999年8月迅速通過國旗國歌法化解糾紛,該法內容只是國旗是日章旗,國歌是君之代,但並沒有規定學校或機關一定要升旗唱歌。立法也是解決分歧的辦法,但不合時宜的法令更應該修改。
孫中山小時候就打破神像,破除迷信與偶像崇拜,如今他死後被他的信徒用他不喜歡的方式對待,孫文地下有知一定也支持高志鵬提案恢復國旗法。其次減少是意識形態的圖騰,也降低國民黨內省籍的分歧,不幸的是,此事被刻意操作,加深國民黨內部的對立,不利國民黨轉型為民主政黨,只會讓國民黨更加擁抱威權的意識形態。
再者中國官員來訪,因為中國的史觀,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且承認中華民國存在就是兩國論,被拜會機關都需撤移國父遺像與國旗,這些做法已經違法(國旗法)且引發台灣人民觀感不佳,如此修法,可以讓這些機關不違法移開國旗與國父遺像,也避免中國官員尷尬。
很多議題需要時間醞釀,等待塵埃落定,更清楚來時路,不要太急於下定論,台灣擁有很棒的議題討論空間,百花齊放、百家齊鳴。台灣政治處於轉換期,無論是政黨輪替或國民黨黨內權力競爭,而在此時間點上高志鵬提案,當然容易引發批評與被政治操作,但此議題經過這段時間討論,讓國人有更多複習「歷史」的面向與瞭解。
作者:洪耀南(智慧交易所執行長)
-------------------
拜孫中山,知道在拜什麼?
推文到plurk
2016-03-27 06:00
◎王景弘
在童年時代,很多人都有隨母親、祖母去大廟小廟,拿香跟著拜的經驗,但都不知道在拜什麼,只聽大人說,有燒香就有保庇。
受兩蔣國民黨教育的世代,一上學便學會拜孫中山遺像,同樣都不知道在拜什麼,為什麼要拜,而且現在還有人積習難改。
國民黨地方角頭系統的立委張麗善,一聽有人提案要免拜孫中山,立即抓狂,拉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向孫中山像哈腰。可以打賭,她不知道自己在拜什麼。
立委陳學聖要競選國民黨主席,翻箱倒櫃,搬出「三民主義」當寶貝,國民黨的救命丹。他一定沒讀過非國民黨認可的三民主義評論。
一個拜神化偶像,或學習「繼承」鬥爭老套的政黨,不會有前途;被人洗腦,到資訊開放後仍麻醉在威權教科書的人,只能繼續當人家的奴才。
國民黨制定的憲法、教科書、獨裁決定,都把孫中山稱為「中華民國」的創造者,尊為「國父」,「三民主義」列入憲法,黨歌變成「國歌」。這些圖騰,在孫中山的祖國被拋棄,卻強加在與他的主張時空不相干的地方。
孫中山 不敢稱創立中華民國
孫中山自己都不敢說他創立中華民國:從一八九五年到辛亥革命的十六年中,他都流落在海外,所謂十次起義,他只有在第六次鎮南關起義,曾到革命軍占領的砲台陣地住過一夜,而那是他十六年間唯一一次回到大清統治下的中國。
辛亥革命他既未參與,也不知情,人在美國中西部丹佛,看報才知道武昌起義。撰寫「孫中山:他的一生與意義」的美國學者莎曼(Lyon Sharman),評價孫中山對革命的貢獻主要有二:宣傳革命與籌款。
推翻滿清 孫中山非直接行動者
十次起義,大多數是由同盟會的共同發起人黃興所領導。新軍在武昌起義扮演重要角色,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響應,漢族軍頭袁世凱挾兵權自重,得以逼清帝接受優厚條件退位;推翻滿清的革命,孫中山既非實力人物,也非直接行動人物。
推翻滿清只打倒一個大皇帝,卻產生許多小皇帝;軍閥、政客劃地稱王,並沒有「建立民國」之實。到了「民國十二年」,孫中山還只是退居家鄉廣東的小軍閥,想整軍「北閥」做第二次革命,卻成北上就醫,在北京去世。
以如此事實,中共稱孫中山是中國現代革命的「先行者」,比國民黨把他神化、尊為「國父」,更切合實際。國民黨替他造神,那是他手下爭奪繼承權的封建思維,而孫中山能被造神,是因「三民主義」被捧成國民黨的聖經。
蘇聯顧問建議 國民黨造神尊國父
莎曼認為,如果沒有「三民主義」,死後的造神運動便缺少可用的文獻。因為孫中山看列寧革命成功,他卻失敗,決心接受蘇聯顧問,仿列寧黨之制,一九二三年改組國民黨,把黨置於國之上,並以「聯俄容共」為新政策。芭庫拉(Hannah Pakula)在「最後的皇后:宋美齡與現代中國的誕生」一書,引用孔祥熙的回憶:國民黨依俄國顧問鮑羅廷的建議,孫中山身後要像列寧一樣加以神化。
神化的第一步就是立遺囑,由汪精衛執筆,在他去世前一天,趁他略甦醒時唸給他聽,由宋慶齡扶著他的手簽字。想爭奪繼承人地位的黨內要人,便拿遺囑造神,尊他為國民黨永遠的「總理」、「國父」,舉國上下要對他的遺像三鞠躬,朗讀遺囑,學習三民主義,成就了他在世之日沒有建立的地位。
三民主義 演講紀錄缺嚴謹思考
曾編輯孫中山英文文件的莎曼指出,以孫中山十六次演講紀錄出版的「三民主義」,屬於東拉西扯的漫談,缺乏嚴謹的思考,左右各派在它蕪雜的內容中,可各取所需,證明自己「正統」。他抄美國民主,卻三權變五權;講民主,卻搬列寧共黨專制;把民生主義等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既成功,卻還要「軍政、訓政」;他不是原創的思想家。
國民黨拜到亡國 還要台灣人跟拜
國民黨拜孫中山拜到亡國,流落台灣還要強迫人民跟著拜,但台灣的民主早已超越他的建國方略,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與他的民生主義和共產主義南轅北轍,台灣自己國家的認同,也不接受他在推翻滿清後才虛構的「中華民族」。
孫中山遺囑和三民主義,不是針對台灣人,在近百年後的台灣更不適用,但居然還有人堅持拜他的遺像,崇拜他東抄西抄的三民主義,這種黨、這種黨員沒有救藥。(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拒絕崇拜暗黑偉人!北社:向「國父遺像」行禮應取消 - http://goo.gl/nER9Vt
夏珍專欄:孫文到底是誰的國父? - http://goo.gl/no6GfX
孫中山宋慶齡結婚誓約書
誓約書(譯文)
此次孫文與宋慶琳之間締結婚約,并訂立以下諸誓約:
一、盡速辦理符合中國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續。
二、將來永遠保持夫婦關系,共同努力增進相互間之幸福。
三、萬一發生違反本誓約之行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會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異議﹔而且為了保持各自之名聲,即使任何一方之親屬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述諸條誓約,均系在見証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約之履行亦系和田瑞從中之協助督促。
本誓約書制成三份:誓約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于見証人手中。
誓約人 孫 文(章)
同 上 宋慶琳
見証人 和田瑞(章)
千九百十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孫中山宋慶齡結婚誓約書曝光:革命與愛情融為一體
編者按:1894年,孫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見到了一歲多的宋慶齡,當時誰也沒料到這個可愛的女嬰竟會在21年後,不顧父母親的強烈反對,奔赴日本嫁給大她27歲的“革命之父”。
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合,對兩人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於孫中山來講,宋慶齡不僅是他的生活伴侶,更是他革命事業忠實的戰友、助手、繼承者。而對於宋慶齡來說,孫中山是丈夫,還是拯救中國的英雄,也是她的革命導師。在她的意念中,愛情與革命已經融為一體。他們在一起的十年中,生活上很艱苦,也很坎坷。孫中山三次上台三次下野,經歷了很多鬥爭。但是,宋慶齡對這段感情經歷印像很深,始終不能忘了孫中山,她曾說,和孫博士的關係是至死都不能忘的。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東京舉行婚禮。在婚禮上,孫中山送給新娘的禮物不是鑽戒,不是耳環,也不是什麼其他的世俗首飾珠寶,它是一支手槍。孫中山說:“這槍配了二十顆子彈,十九顆給敵人准備,最后一顆,是危急時留給自己的。”
----------------------------------
孫中山三份遺囑曝光 總結40年革命經驗
2016/2/16 下午 04:02:15 社群分享
孫中山逝世時立了三份遺囑(圖/趣歷史)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平政變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孫中山應邀北上,經香港、上海繞道日本由天津到達北平。由於一路勞累,沒到達北平便病倒了。在北平經各方精心治療,孫中山的病情也沒見好轉反而不斷加重。於是人們開始考慮他的後事,請孫中山留下遺囑,最後,孫中山留下三份遺囑,即《政治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聯政府遺書》。
1925年2月24日孫中山病危,汪精衛、孫科等人來到孫中山病床前,並請暫出病房。汪精衛婉轉地說,同志們要求先生留下些許教誨之言,以便遵照執行。孫中山沉默了一會說:「我看你們是很危險的,我如果死了,敵人一定要來軟化你們,你們如果不被敵人軟化,那麼我又有什麼話可講呢。」汪精衛等人則表示,他們不怕危險,不怕被敵人軟化。
三份遺囑各訴不同的遺言(圖/維基百科)
三份遺囑各訴不同的遺言(圖/維基百科)
孫中山說:「那麼要我說什麼話呢?」汪精衛說:「我們現在預備好了幾句念給總理聽,如果總理是贊成的便請簽字,當作總理說的話;如果總理聽了不贊成,那麼便請總理另外說幾句,我們可以代為筆記下來,也是一樣的。」汪精衛將預備好的稿子念給孫中山聽,孫中山聽後,表示很滿意說,「好,我很贊成!」
隨後汪精衛又將家事遺囑的稿子讀給孫中山聽,孫中山也表示滿意,遺囑定稿後,汪精衛等人本來是要孫中山簽字的,但此時孫中山聽到宋慶齡在門外哭得很傷心便說:「你們暫且收起來吧!我總還有幾天生命的。」
孫中山逝世簽立遺囑(圖/趣歷史)
孫中山逝世簽立遺囑(圖/趣歷史)
3月11日即孫中山逝世的前一天,何香凝發現孫中山的眼睛已開始散光,便對汪精衛講「現在不可不請先生簽字了」,並勸說宋慶齡不要哭泣。於是汪精衛和孫中山的家屬及在北平的國民黨人戴季陶等,一起來到孫中山病床前,兩份遺囑呈給孫中山時,孫科將他的鋼筆遞給父親,但此時孫中山握筆寫字已有困難,宋慶齡便用手托著他的手腕讓他寫。孫中山在兩份遺囑上都簽上「孫文3月11日補簽」字樣,並囑他死後立即公佈。
在孫中山彌留之際簽署的這三份遺囑中,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
孫中山總結了40年革命經驗(圖/維基百科)
孫中山總結了40年革命經驗(圖/維基百科)
在家事遺囑中,說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為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在致蘇俄遺書中,他實行三大革命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到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
【本篇文章非正式學術論文,如有不同史實觀點,歡迎留言指正】
-----------------------
1913年吾妻旅館/吾妻旅館的故事頗為傳奇,1896年一位勇敢的女人藤井なみ帶著女兒藤井登美惠渡海來臺1905年12月13日又投資成立了「梅屋敷」/1913年再成立吾妻旅館,時藤井登美惠32歲,出任旅館負責人,經營得非常出色,但不幸於1925年過世,由藤井なみ的養子藤井悟一郎接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VyiDrb
逸仙公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C0YIht
國父史蹟紀念館 (梅屋敷旅館)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PN95Y2
逸仙公園位於台灣台北市台北車站附近,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該公園為紀念孫中山的小巧公園。中華民國選擇此處作為紀念該國國父的公園之一,主要原因是該地為孫逸仙於1913年來台時下榻的料亭。該料亭亦為當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與孫逸仙會談政情的場所。現址為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台北車站。
簡介
逸仙公園面積約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本為日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料亭。
梅屋敷是日治時代台北著名的高級料亭,位在北門町,舉凡台灣總督、商界大亨或社會名士都是座上賓,席間亦可召藝妓來助興。該料亭為長方形的和式建築,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的理想瓦。相傳,該料亭曾以高砂族藝妓表演舞蹈做宣傳來招攬旅客。梅屋敷料亭不只曾於20世紀初招待過孫逸仙、胡漢民等知名政要。1907年知名導演高松豐次郎接受台灣總督府委託,所拍攝的電影《台灣實況紹介》中,還把梅屋敷的高砂族所扮演之日本藝妓表演列為台灣廿景之一。
戰後重建
戰後,因該料亭曾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所下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於1947年特別指定該地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也稱為逸仙公園。除保持園內的梅樹栽種外,中華民國政府還將日式庭園重新改建成小型的中國蘇州式花園。(一說為臺人吳東碧獨資修建)。
至於園內主要的梅屋敷料亭,則改成陳列孫逸仙四次來台的相關資料的紀念館。其中,二次革命期間下榻梅屋敷料亭的孫逸仙留影、手稿等資料為主要陳列項目。除此,也因該紀念館位置接近日治時期的敕使街道,中華民國政府特地將整段敕使街道重新命名為中山北路,也將中山北路貫穿的宮前町等地,重新命名為中山區。
遷移與復舊
1983年,台灣鐵路管理局著手興建長達14000公尺的台北市區鐵路地下隧道,隧道東線頂端部分恰巧經過逸仙公園。為此,逸仙公園於同年遷移重建。因為逸仙公園頗具歷史價值,中華民國政府除了決議將其公園以原址原貌重建於北方50公尺外,也決定採用整舊如舊方式,重建該公園。1986年,新址公園竣工。並於1987年完成庭園工程。
逸仙公園3.JPG
重建的逸仙公園仍保有梅樹的特徵,更種植櫻花,杜鵑花等。該公園佔地雖只有1000坪,但十分接近台北交通樞紐的台北車站,在交通方便因素下,該公園參訪人數頗眾。
備註
孫中山訪台4次。第1次來台為1900年策劃惠州起義前夕。該次來台停留台灣最久,達44天。滯臺期間,曾得到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資助該起義的承諾,也獲得菲律賓製中古武器一批。該次會面,也為兒玉總督於同年出兵佔領廈門的遠因之一。
孫逸仙下榻梅敷屋則是在1913年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帝制)失敗後。至於第3次與第4次則分別於1918年與1924年。不過孫中山最後一次登台,只隨船泊港於基隆,並未上岸。
2005年,台灣知名學者李敖曾以孫中山下榻梅屋敷的史實,質疑孫逸仙1913年的台灣之旅,有所謂嫖妓行為。該考證曾引起部分台灣榮民的嚴重抗議。一般學者則認為,該史實所稱的高砂族藝妓,應只是單純歌唱舞蹈表演的台灣原住民。
國父史蹟館(Dr.Sun Yat-Sen Memorial House)的前身為西元1900年日本人經營的旅館『梅屋敷』,國父孫中山先生四次來台中的第二次,就是下榻於梅屋敷
友善列印 - http://goo.gl/OeQS3T
【國父史蹟紀念館】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46號電話:(02)2381-3359 參觀門票:免費開放時間:9:00~11:30、14:00~16:30,週一休館。
---------------------------
孫文來台曾下榻的「梅屋敷」(逸仙公園及國父史蹟紀念館)
分享: 7Headlines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孫文來台曾下榻的「梅屋敷」(逸仙公園及國父史蹟紀念館)
逸仙公園又稱國父史蹟紀念館,現址為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台北車站。公園面積約為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建於日治時期初期面積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本為日本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日式旅館。
「梅屋敷」為長方形的和式旅館建築,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的理想瓦。相傳,該旅館曾以高砂族藝妓表演舞蹈做宣傳來招攬旅客。梅屋敷旅館不只曾於20世紀初招待過孫逸仙、胡漢民等知名政要。1907年知名導演高松豐次郎接受台灣總督府委託,所拍攝的電影《台灣實況紹介》中,還把梅屋敷的高砂族藝妓表演列為台灣廿景之一。
孫文前後總共訪台4次。第1次來台灣為1900年策劃惠州起義前夕。該次來台停留台灣最久,達44天。滯台期間,曾得到當時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資助該起義的承諾,也獲得菲律賓製中古武器一批。
孫文下榻「梅敷屋」則是在1913年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帝制的革命)失敗後。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偕胡漢民先生離開上海前往廣東,商謀再舉討袁之師,行抵馬尾,獲知粵局有變,乃轉來台灣,是其二次來台,當時下榻之處即為御成町(今台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平西路口)之「梅屋敷」旅館,並親筆為旅館主人大和宗吉題書「博愛」二字,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此行過台,當時的日本台灣總督曾派人特別接待,然警衛森嚴,外人知者甚少,僅與少數台籍國民黨員晤面商談,在「梅屋敷」居留數日後,孫中山先生即赴基隆搭輪船前往日本,籌組中華革命黨,繼續從事討袁革命運動。
至於第3次與第4次則分別於1918年與1924年。不過孫文最後一次登台,只隨船泊港於基隆外海,並未上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因「梅屋敷」曾為孫文所下榻過的和式旅館,蔣介石於1947年特別指定該地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一般也稱為逸仙公園。除保持原先「梅屋敷」園內的梅樹栽種外,國民政府還將日式庭園內部重新改建成小型的中國蘇州式花園。在中國國民黨建黨60年時,蔣介石還下令於國父史蹟紀念館內建碑紀念,並親題『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碑文。
1983年,因台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國父史蹟紀念館遭到刻意搬遷,現史蹟館位置乃為日治時期「梅屋敷」原址北方約50公尺處。採用整舊如舊方式遷建後的國父史蹟紀念館,整體面積大約在1,000坪左右,除原來的「梅屋敷」歷史建物之外,並擴建有池塘庭園及迴廊,並以假山曲橋點綴其間,更增添中國式庭園之美,使原本日治時期只有一館一亭的傳統日本建築物配置,範圍擴充為一座小型紀念公園,並正式取名為「逸仙公園」。
經過改建以後的逸仙公園內主要的「梅屋敷」旅館,則改成陳列孫逸仙四次來台的相關資料的紀念館。其中,有二次革命期間下榻「梅屋敷」旅館的孫逸仙留影、手稿等資料,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主要的歷史文物陳列項目。
國父史蹟紀念館館內的陳設主要仿造當年孫文居住「梅屋敷」時的模樣,除了以圖畫及照片介紹孫中山先生在台灣的活動,孫文當年用過的茶几、手稿、史料與照片等歷史文物,其中甚至遠從舊金山蒐集孫文使用過的辦公桌椅;整個逸仙公園內種植了松、竹、梅,池塘、迴廊、曲橋設計的極有創意,櫻花以及杜鵑花在特定的季節也競相開放,富有十足的中國蘇州式庭園風味。
另外,也因國父史蹟紀念館位置接近日治時期的敕使街道,當時的國民政府特地將整段敕使街道重新命名為中山北路,也將中山北路貫穿的日治時期宮前町等地,重新命名為中山區。
逍遙駱駝: 梅屋敷-台北駱駝 - yam天空部落 - http://goo.gl/R8URhd
國父史蹟紀念館‧梅屋敷 - 隨緣隨筆 - 新浪部落 - http://goo.gl/rXFU8B
------------------------------------
中評社台北4月17日電(記者 康子仁)走在熱鬧的台北街頭中山北路上,在北平西路的交叉口附近,有一棟具有中國庭園風貌和日式古樸質雅的建築,就座落在台北火車站附近,步行3分鐘就可抵達之處,這裡曾經是孫中山第二度來台時下榻的地方,具有濃厚的歷史意義。
孫中山終其一生當中,曾經來過台灣3次,分別在西元1900年、1913年和1918年。1913年8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戰役失敗後,偕同胡漢民一起離開上海南下廣東,打算再度討伐袁世凱,但行經福建馬尾時,得知廣東局勢有了變化,於是轉來台灣,此為孫中山第二度來台,就住在當時的御成町(如今中山北路和北平西路交叉口),在此留下歷史的足跡。
孫中山二度來台,就住在日人大和宗吉所經營“梅屋敷”,這座旅館建於西元1900年間,房子內外充滿濃濃的日式風格,總面積大約4、50坪左右,是一棟長方型建築物,屋頂覆蓋老式暗黑色“理想瓦”,屋簷和雨林板緊密結合,四周則植有矮梅樹,相當優雅清淨。
當年孫中山來台,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曾派人接待,但日方警衛森嚴,處理孫中山先生的訪台行程,因此外人知之者甚少,當時的台籍國民黨員翁俊明、楊心如等人,仍得以與孫中山會晤。
孫中山此行,曾為旅館主人大和宗吉親書“博愛”二字墨寶,至今懸掛在屋內。此外,他也為其弟藤井晤一郎親書“同仁”二字墨寶作為紀念,停留數日後,孫中山由基隆登船轉赴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重歸國民黨政府,次年接收“梅屋敷”後,將原址闢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作為永久紀念。正門匾額係蔣介石所提,館內正廳懸有3盞吊燈,牆上懸掛孫中山親筆書寫的“博愛”墨寶,房中擺有木質方桌和坐墊,全都保留當時孫中山使用的原狀。
---------------------------------
蔣經國造就了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懷念蔣經國」現象的社會與心理機制
By Sa,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15日, 2017
文:陳俊光
懷舊十月、懷舊台灣/中華台北
今年十月,台灣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情調。先是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懷念過去「國慶」觀禮台的「國旗」「國號」,痛斥今年的觀禮台少了這兩樣符號,甚至罵出「香蕉你個芭樂」;卻被文史工作者管仁健指出其錯誤「以前的觀禮台也不見得有這些東西」。再來是「懷舊達人」張哲生懷念過去滿佈街頭的「國旗」,藉此講了個小華與小英的故事,卻又被許多網友吐槽。又傳出有建中學生發起「把國旗插『回』去」活動,『回』這個字也說明了懷舊的心情。
這讓筆者聯想到:三年前,柯文哲也曾懷念蔣經國「功大於過」,還說「蔣經國時代對於政府官員操守及政商關係的嚴格規範,應該成為台灣政治的典範。」卻被段宜康和管碧玲反駁:以蔣經國子嗣特權和白色恐怖說明柯的說法錯誤,指出其印象是「言論管制下、制度性腐化被包裝」的結果,直指柯文哲「可笑極了」「歷史課還沒上完」。
不只柯文哲如此,每當物價波動,就會有人說:「以前蔣經國時代,物價都很穩定,才不會像現在這樣、沒多久就漲兩三成。」但是,事實上,台灣的通貨膨脹率在1971~1975年平均13.3%(1974年的通貨膨脹率高達47.5%),1976~1980年10.1%,1981~1985年4.1%,而自1996年以來長期走低,2001~2005年平均通膨率為0.7%,其後也都在1.5%以下。顯然「蔣經國時代物價穩定」是極端背離事實的。
相信許多人有類似的經驗:年長者可能會對年輕人述說以前的辛苦「小時候連白飯都沒得吃,幾個月才吃到一次肉;哪像你們現在多幸福。」但轉個身可能就會說:「以前日子很好過;才不會像現在,連吃飽都有困難。」或者,同一個人在三十年前會叮嚀小孩:「那些賣枝仔冰的,都直接用自來水(或溝裡的水)做冰;千萬不要買這些冰來吃。」過三十年就說:「以前商人都很有良心,才不會有這些黑心食品。」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有些個案小時親友曾遇兇案、或小時家中被暴力討債、或少女時被賣到私娼寮、或在原生家庭和自身婚姻中都遭到家暴⋯,許多這樣的倖存者,卻會在某些新聞事件或周遭小變故後、對筆者說:「以前台灣社會很安定,才不會像現在這麼亂。」
另外,中年以上的讀者可能都曾對1949(或1937、1931)以前的中國有美好印象:在反共文學/抗日文學中,「共匪叛亂」/日本侵華前的中國都像天堂一般美好,無論是「長城謠」裡的「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北大荒」裡純樸富足的中國東北農場、或是京華煙雲十里洋場、乃至菽麥華北魚米江南⋯無不幸福而令人嚮往。但是,在中國社會史或左派寫實小說(早年在台灣是禁書),卻又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
學者吳乃德在2003年發表一篇論文「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部分解釋了上述的矛盾現象。他指出「懷念蔣經國」現象的幾個原因:
蔣經國的統治期間正是臺灣經濟最繁榮、成長最迅速的時期。然而,經濟繁榮、成長迅速其實是美援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分工的結果。
另一個因素是Ronald Wintrobe指出的:壓迫性愈強的獨裁者、愈能受到人民愛戴,其主要原因是「所有不利於獨裁者和其施政的負面訊息都禁止公開傳播」。
第三個原因則是:曾經受蔣經國提攜的政治人物,如今都仍活躍於政壇。今日國民黨和親民黨的領導階層,以及主流媒體都可說是昔日威權體制的一員。因此,他們不可能呈現蔣經國威權獨裁的面向、也會掩蓋其他不光彩的資訊。畢竟,誰掌握了過去、誰就掌握了現在和未來。
然而,吳乃德的說法只能解釋前述懷舊現象的一部份。那些非關蔣經國的懷舊、那些記憶的扭曲與前後不一致、尤其是有悲慘過往的倖存者懷舊⋯都需要有其他的解釋。
懷舊即鄉愁、無知造就理想化
「懷舊」的英文是nostalgia,法文和德文都是nostalgie,來自兩個希臘字nostos歸家、algos痛苦,也有「鄉愁」的意義。第一段所舉的例子中,我們也看到:抗日文學/反共文學裡,懷舊、鄉愁是二合一的主題。而且,被懷念的「舊」,個意義上就是精神上的「故鄉」。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無知》(L'ignorance)一書中,描述了「鄉愁」與「無知」的矛盾關係:「鄉愁」建立在「事實上的無知」與「自以為是的知道/記憶」之上。他也曾在受訪時說過:「遺忘抹去過去,記憶改變過去。我們全都淹沒在無知之中,無知,⋯ 應該被視為人類境遇的一個根本特徵。」
美國精神科醫師Eugene B. Daniels在Nostalgia and Hidden Meaning (1985)一書中提到:「Nostalgia是受苦於幻覺、執著於追尋不可能被發現的事物。在尋回綺色佳(Ithaca)的歸途中,尤里西斯(Ulysses)以他謙卑的、現世的方式受苦;較少被注意到的,胡塞爾(Husserl)也在他追尋物自身時受苦。」這裡的「幻覺」「不可能被發現」正好呼應了Milan Kundera的「無知」。
在1996的一篇文章中 [1] ,精神分析師Salman Akhtar指出:以「將來哪天」(someday)和「如果當時」(if only)為核心的幻想(白日夢),是普遍可見於人類心靈的。「將來哪天」是對未來的理想化、可能促成樂觀主義,「如果當時」則是對過去的理想化、是鄉愁/懷舊的根源。在嚴重的人格病態中,這樣的幻想可能會顯得執拗、防衛性、乃至掏空自我。
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又說明:這兩種幻想,源自於母嬰分離造成的自戀失衡、而伊底帕斯衝突也會強化它。這樣的幻想可能被用來防衛自體缺陷、與後來的自戀創傷、或伊底帕斯創傷。
根據以上幾位作家和精神分析師的討論,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前述的懷舊常會偏離事實、常會過於理想化?」正是因為:懷舊建立於(事實上的)無知,經常發生在現實中受挫(自戀創傷)時;爭因為受挫,所以會扭曲記憶、將過去理想化,才能安撫受傷的心靈。
但是,為什麼這些懷舊會圍繞著死去的國號或政治強人呢?
彷彿在君父的城邦
Salman Akhtar告訴我們:「鄉愁與母嬰分離有關。」而在「愛的神話」(Tales of Love, 1987)中, Julia Kristeva提到:
「(與母親的)分離導致空無,空無是象徵功能的前提,而自戀機制環繞在情感轉移的核心空無處,也就是再現主體的起點,主體透過語言尋找愛的對象。」
「『想像父親』則是一個等待被投注的形式(a form to be cathected),是一個已經內化的模式,內在需求的起點,使主體持續尋找想像的交換。」
於是我們知道:在自戀受創時、在鄉愁興起時,人們常會尋求想像的父親來保護自己、對抗粗礪的現實。而這想像的父親,往往就是國家、或是政治強人。即使國家已經滅亡、即使強人獨裁無能,那都沒有關係,因為鄉愁會將它們理想化(媒體也會幫忙),人們可以繼續欺騙自己,假裝中華民國還能保護我們、假裝蔣經國治下是黃金時代。
Eugene B. Daniels也告訴我們:「懷舊是普遍常見的幻想。」所以,它不必然是病態、也不必然造成傷害。只有,當它讓人看不清現實,甚至做出會傷害自己的選擇(認同中國、無論是PRC或ROC)時,這樣的懷舊才是需要檢討的。
以上所述,主要是針對(相對單純的)懷舊的心理機制作探討。至於那些因政商勾結而假裝懷鄉、或因特權受損而懷舊,因此死抱中國、反對解殖建國的既得利益者,似乎不需要這麼長篇大論地分析其動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