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12月1日,臺灣第一所幼稚園-臺南幼稚園設立,首任園長蔡夢熊。 - 聚珍臺灣
1897年臺南共立幼稚園(臺灣第一所幼稚園)設立報告註明創立委員五名(本島人四名、內地人一名)
本島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45roYv
首選珍藏 : 跨越傳統性別形象--臺灣幼稚園與男幼教師
幼稚園在臺發展
清領時期,臺灣教育機構大致分成儒學、書院、社學、義學、私塾。啟蒙教育以後三者為主,教導孩童基本讀書識字能力,社學最早五、六歲即可入學,義學十歲以上,私塾多為六、七歲。然而專門為幼兒設立的教育場所,要到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十二月一日,臺灣第一所幼稚園「臺南共立幼稚園」才揭開序幕。幼稚園校舍地點位於臺南關帝廟內,聘請兩名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生為保姆1,初期招收學生二十名,男女比例二比一,學童主要來自經濟富裕家庭。該幼稚園的成立源自地方仕紳組織的臺南教育會,幹事蔡夢熊先生觀光遊覽日本當地幼稚園後,深覺此對幼兒成長幫助很大,返臺以後極力說服會中重要成員,並正式向官方提出申請。園所在初期獲得不錯迴響,可惜因缺乏經驗,加上人員、經費問題,開園三年後關閉。
幼稚園
明治30年(1897)臺灣總督府檔案記錄在臺第一所幼稚園「臺南共立幼稚園」設立經過。
(圖片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到了一九○五年,總督府發布臺灣最早的幼稚園法規〈幼稚園に関する規程〉,主要對公立臺北幼稚園制定規範。之後幼兒教育相關條例陸續公布,適用範圍也拓展至全臺,對於園生數、保育內容、保育費進一步加以規定。日治時期大多採取日臺孩童分園施教,共學幼稚園只占少數。由於幼稚園學費昂貴,入學者多來自中產階級以上幼童,並未普及到一般家庭。一九二○年全臺只有十九所幼稚園,總計日治期間不超過一百所。
戰後幼兒教育迅速發展,一九五一年全臺公私立幼稚園超過兩百所,二○一二年起配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原幼稚園及托兒所改制「幼兒園」,所數更達到六千六百所以上,成長幅度驚人2。
萬「紅」叢中一點「綠」
幼兒教育職場從過往至今,師資一向以女性為主。觀察教育部近二十年來「各級學校概況表」統計結果,幼稚園男女老師人數差距懸殊,以一○一學年度幼兒園教師數為例,男教師一百一十五名,女教師一萬兩千三百六十二名,男性僅占百分之零點九二。原因可能和女性生理上具備懷孕哺乳母性,以及孩童照護工作講究耐心、細心、溫柔體貼、善解人意……這些性格普遍被歸類為「女性特質」有關,產生幼教老師適合女性擔當的刻板印象,然而實際上男女個性也深受後天社會環境、文化影響。此外,傳統觀念裡男性肩負家中經濟重責大任,以及適合工程科學理科領域,都和薪資不高、工作內容偏重照顧教養的幼教職業相牴觸。
幼稚園
民間私學俗稱書房或私塾,是日治唯一留存的清代教育機構。1943年臺灣總督府頒布廢除私塾令,書房被迫完全停辦。
圖為昭和11年(1936)培德書房畢業照。
男幼教師的挑戰
從過去的研究報告可一窺孩童家長對男性幼教工作者的觀點。例如張乃文二○○六年調查臺南縣一百多所私立幼兒教育園所家長對男教師的看法,這些園所不一定都有男老師,部分家長是憑「想像」來作答。調查結果顯示兩成家長接受男性教師,主張能力取向,不過認為男老師適合教授才藝與體能為主的課程,帶班時應搭配女助教;四成無法接受,覺得女老師比較有愛心、親和力、和兒童間較易建立信賴感等等,同時擔心男老師與女童肌膚接觸;另外四成無意見,著重個人特質和品性,但對男老師還是不大習慣。
二○一一年陳景堂訪談男幼教師,整理幼稚園男老師的職場經驗,發現男幼教師面對家長的質疑眼光時,透過展現自我專業能力、其他同事與園所長的協助說明和支持,讓家長得以信任放心。面對與女童肌膚碰觸的敏感問題,像是幼教場所常會出現需要輔助幼兒上廁所、擦屁股、幫孩童換衣服,則盡可能讓女老師處理,或避免單獨相處;安撫情緒時也會減少親密互動改採其他方式,排除「色狼」、「性騷擾」、「戀童癖」等負面形象。
隨著時代演變,「男主外女主內」的印象已經大為改觀,男女適合的學科和職業界線也漸漸模糊。男性幼教工作者表現出不輸女性的耐性和用心,幫小朋友綁頭髮、環境清潔打掃、安撫幼童情緒,經由實際行動取得同事、家長肯定,另方面也成為男童學習與仿效的對象,破除性別刻板印象,有助於兩性共同參與親子教養的風氣。
註釋:
1保姆是日治時期對幼稚園師資的職位稱呼。
2幼兒園提供兩到六歲學齡前孩童教育及照顧服務,統一由教育部監督管理。數據參考自教育部統計處「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三十九~一○一學年度)」。跨越傳統性別形象--臺灣幼稚園與男幼教師(第 9頁)-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入口網 - https://goo.gl/CuwoUC
---------
臺南共立幼稚園[2],又稱臺南教育會幼稚園[3]或關帝廟幼稚園,是臺灣第一所幼稚園,是臺灣幼兒教育的起點[1]。該幼稚園創立於1897年12月1日,位於臺南大關帝廟(今臺南市中西區祀典武廟)的六和堂,後因經費等問題而於1900年10月停辦,而雖然歷來已有資料記載該幼稚園為全臺最早創立,但臺南市文獻委員會還是在確認教會附設幼稚園都在1900年後才創立之後,才於2012年4月26日的文獻委員會議上決定要立牌說明[1][4][5]。
在日治時期初期的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臺南府城紳商計劃共組臺南教育會來推動教育制度的改良進步,最後該會於1897年(明治三十年)2月成立[2]。1897年時任教育會幹事的蔡夢熊在前往日本京都與大阪考察後,覺得有必要在臺灣推廣幼稚園制度,遂以臺南教育會的名義向臺南縣廳提出申請設立幼稚園,該申請在同年10月18日核准,12月1日正式開學[1][5]。
該幼稚園要申請創立時設有5位創立委員,其中4位是臺灣人,其餘一位是日本人,分別是柯庸丞、王球仙、陳顯三、林人文和島村和四郎[2],申請通過後,蔡夢熊被推選為園長,師資則是招聘兩名於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婦女擔任保姆,而12月1日開學時共有20個學童,其中男孩12人,女孩8人,大多是縣廳參事與富豪的子女[1][5],成立之初有不少家長會前來參觀。
該園在房舍與經費上頗有困難,因六和堂空間有限,曾計畫將武廟裡的觀音殿也作為幼稚園的一部分,於1897年12月17日向臺南縣提出修繕費補助申請[2]。然而該幼稚園後來仍因為學童招收不易、經費問題以及園址所在的關帝廟有許多檀越善信往來而影響園內安寧等問題,該幼稚園遂在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0月停辦[1][5]。
而在關帝廟幼稚園結束的同一年,臺灣第二所幼稚園——臺北幼稚園,在臺北國語學校校長田中氏發起下於1900年10月15日開學,該園聘三木真砂子為保姆,另有兩名助手,初期招募二十名學童,來自居於臺北的中等以上日人家庭,但該園經營狀況亦不甚理想,於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宣告停辦[1][5]。
紀念
臺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於2012年4月,正式通過由臺南市教育會理事長沈銘賢的提案,確認「共立幼稚園」為全臺第一所幼稚園。2013年9月29日市府於舊址立碑紀念[6]。
臺南共立幼稚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E7aAs
-----------------------------
「全台首學-金石獻慶」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揭碑儀式
刊登發佈日期:2013/9/29 上午 10:57:06|最後修改日期:2013/9/29 上午 11:52:56
消息內容
(永華市政中心發布)
市長賴清德與多位貴賓今(29)日在祀典武廟六和堂為全台第一所幼稚園--「台南共立幼稚園」舉行揭碑儀式,台南市文化資產再添一項「全台第一」的榮耀。市長賴清德強調,這場揭碑儀式顯示台南市是對教育最重視的城市,對台南市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刻。
台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去年4月正式通過由台南市教育會理事長沈銘賢的提案,確認設立於1897年,位於如今國家一級古蹟祀典武廟裡的六合堂火神廟的「台南共立幼稚園」,就是全台第一所幼稚園。
根據國史館檔案,前清廩生蔡夢熊在1897年擔任台南教育會的幹事,發現日本的新式幼稚園保育制度對兒童成長助益頗大,因此積極遊說台南教育會重要成員,在1897年12月1日於關帝廟內火神廳開創全台第一所幼稚園,招收20名兒童,並由蔡夢熊擔任園長。然而因人員、經費問題未能克服,3年後便宣告關閉。
由於祀典武廟六合堂在今年1月修復完工,市府文化局安排配合「2013年孔廟文化節」活動,在祀典武廟六合堂前設立[全臺第一所共立幼稚園園址]石碑,並由賴清德市長與各界貴賓共同揭碑啟用。
賴清德市長指出,這是台南市光榮的一刻,因為這次揭碑代表了台南市不但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對教育最重視的城市。大家都知道全台首學在台南,但很少人知道,全台第一所幼稚園也在台南,感謝沈理事長以及各界的努力,讓台南市文化資產再添一項全台第一的榮耀,對台南文化教育地位的提升可說功德無量。
今日這場揭碑儀式貴賓雲集,台南市教育會理事長沈銘賢、市議員洪玉鳳、林美燕以及文化局長葉澤山、中西區長黎燕玉與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和多位教育界貴賓均到場參加。
(新聞發布: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吳蕙芬 3901490、攝影:蘇英豪2991111)
相關檔案:
「全台首學-金石獻慶」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揭碑儀式
「全台首學-金石獻慶」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揭碑儀式「全台首學-金石獻慶」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揭碑儀式
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揭碑 市長致詞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揭碑 市長致詞
《一八九七年創立 三年後關閉》全台首所幼稚園 武廟內立碑
「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昨舉辦揭牌儀式。(記者林孟婷攝) |
〔記者林孟婷/台南報導〕台南市教育界發起在祀典武廟內設立全台第一所幼稚園遺址立碑紀念,昨日舉辦揭牌儀式,市長賴清德表示,保存豐富文化資產,讓社會大眾可以更瞭解台南古都文化。
南 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台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於二○一二年正式通過由台南市教育會理事長沈銘賢所提議的「台南共立幼稚園」為台灣第一所幼稚園,原址就在現 今國家一級古蹟祀典武廟內的六和堂火神廟。根據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蔡夢熊與台南共立幼稚園」檔案,日治初期新式教育推動逐漸在台灣萌芽。
沈銘賢說,地方仕紳蔡夢熊赴日考察,回國後適逢教育會成立,蔡夢熊擔任幹事一職,遂積極遊說重要成員,向該會提出創立幼稚園的建議,經過審議獲得一致支持共同成立、定名為「台南共立幼稚園」,並於一八九七年在城內的關帝廟火神廳開園。
他指出,共立幼稚園創設後,招收對象主要為縣參事、富豪等人士的子弟,後來因為人員、經費等問題於一九○○年宣告關閉、前後只有三年。
賴清德指出,台南市為文化古都,有責任義務把各種豐富文化資產公布、讓社會大眾瞭解,讓想要了解歷史的民眾,可以在台南尋找到想要的歷史、文化。
-------------------------------------------------------------
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1897年在台南市祀典武廟火神廟六和堂創設,台南市長賴清德(左三)昨在遺址揭碑。(曹婷婷攝)
台南有全台首學孔廟,明鄭時期興辦台灣儒學;全台第一所幼稚園115年前就在台南創設,學者專家考據多時,台南市祀典武廟曾設有全台第一所幼稚園,市長賴清德昨天於遺址立碑紀念,確立台南教育文化龍頭地位。
1897 年,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在祀典武廟火神廟六和堂裡創設,雖僅營運短短3年,但足以見證台南人重視教育。台南市教育會理事長沈銘賢10餘年前提議在 共立幼稚園遺址立碑紀念,台南市文獻委員會去年4月26日通過,在今年1月剛修復完工的六和堂外,設立全台第一所幼稚園遺址石碑及解說牌。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根據文獻記載,前台南教育會幹事蔡夢熊於1897年赴日本考察,目睹當地專為兒童保育設立的幼稚園,對兒童成長助益頗大,回國後,在「關帝廳火神廟六和堂」創設「共立幼稚園」;這段歷史經學者專家多方考證後,確定園址就在祀典武廟。
市長賴清德昨於揭碑儀式致詞表示,全台首學在台南廣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全台第一所幼稚園也在台南,他說,台南作為文化古都,有責任把各種豐富文化資產公諸於世,吸引想了解歷史的人造訪,今日再添一項「全台第一」,也對提升台南教育文化地位有幫助。
沈銘賢說,共立幼稚園創設後,學生來源多為政府官員或富豪子弟,人數不多,導致經費入不敷出,加上師資難找,僅營運3年,1900年宣布關園,非常地可惜。
他說,考察文獻,中國大陸第一所幼稚園是1903年在湖北武漢設立的武漢幼稚園,比台南共立幼稚園還晚了6年,他強調,共立幼稚園營運時間雖短,但足以見證台南人重視教育之心切。
----------------------
台南市文化局先前確認「台南共立幼稚園」為台灣第一所幼稚園,並立碑紀念,屏東基督教會附屬幼稚園也提出全台第一所說法,引發爭議。台南市文獻委員戴文鋒經過考究,提出多項史料佐證確保「台南第一」名號。
《台南文獻》第六輯近日出版,由戴文鋒撰文引述和提出相關史料佐證,印證當年於武廟設立的「台南共立幼稚園」確為台灣第一所幼稚園。
戴文鋒指出,根據相關文史資料,台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二○一二年四月決議通過由台南市教育會沈銘賢理事長所提議,【確認共立幼稚園是全國第一所幼稚園】,但是外界質疑,因此再蒐集更多資料佐證,確認台南市的資料無誤。
他表示,共立幼稚園於西元一八九七年設立,教會開始設立附屬幼稚園則在一九○○年教會附屬主日學開辦以後,最早有明確年代紀錄為屏東教會附設的幼稚園,設立年代為一九二四年,比共立幼稚園晚了二十七年。
他強調,揭開歷史真相是消除質疑的最好方式,如今史料再次確認無誤,印證台南是台灣儒學教育的先鋒,也是幼兒教育的全台首學。
台南共立幼稚園經台南市文獻委員戴文鋒研究史料後,確認為全台第一所幼稚園,屏東教會幼稚園則是全台第一所由教會開辦的幼稚園。這項研究讓當初提案在武廟設碑的台南市教育會理事長沈銘賢感到欣慰,印證他當初所提供的資料確實無誤。
根據西元一九三九年加藤春城的《台灣教育沿革誌》記載,一八九七年十二月一日台南共立幼稚園設立,記載所列的全台設立幼稚園一覽表,由蔡夢熊成立的共立幼稚園時間最早,但是共立因幼兒招收不易、經費困難和園址所在的祀典武廟有許多香客進出等問題,在一九○○年十月停辦。
沈銘賢理事長說,一九九七年時,為慶祝台灣幼教創辦一百週年紀念,他向臺南市府提出申請,希望在祀典武廟六和堂豎立「台灣幼教百年紀念碑」,彰顯歷史意義,當時經市府轉內政部審議後不了了之,縣市合併後,沈銘賢理事長再度重新提案獲得通過和立碑,後來屏東教會有異議,他蒐集更多資料印證,如今確認共立是全台第一所幼稚園,讓他心中的大石頭終於放下。
-------------------------
不只有「全台首學」孔廟,全台第1所幼稚園也在台南!台南市一級古蹟祀典武廟內的火神廟(現為六合堂),115年前設立台灣最早的幼稚園「共立幼稚園」,日前市府也正式立碑紀念,成為一新歷史文教景點,也為台南再添一項全台第一。
▲台灣第一所幼稚園「共立幼稚園」在台南祀典武廟的六合堂。(圖/取自維基百科)
南市教育會指出,根據史料紀載,共立幼稚園1897設立,由日本人及台灣人共同設立,因此稱「共立」,位置就在今天祀典武廟內的六合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發行的「蔡夢熊與台南共立幼稚園」也證實共立就是台灣最早的幼稚園,不過礙於師資及學生來源不足,營運3年就關閉。
市府表示,早期台灣的幼兒教育機構只有私塾、學堂,1896年南市教育會派員赴日考察,才發現有幼稚園教育制度,返台後隨即設立。南市教育會則表示,經確認後,中國大陸第1所幼稚園是1903年在湖北設立,比台南共立幼稚園還晚了6年,足以顯示台南人文風鼎盛、重視教育。
▲台南祀典武廟外觀。(圖/取自文化部資產局網站)
-----------------------------
(臺灣第一所幼稚園)1897年臺南共立幼稚園設立報告註明創立委員五名(本島人四名、內地人一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n8zpW
大甲愛育幼稚園第五回保育證書授與式紀念攝影昭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936)提供人/李哲乙
昭和六年(1931),大甲第一所愛育園(幼稚園),在大甲基督長老教會創設。籌備工作由莊聲茂牧師、及長老彭清靠(彭明敏之父)、鄭進丁(曾任大甲街助役)負責,並於同年五月一日開學,首屆幼兒五十名。圖為該園第五回結業式攝影留念,也是最後一回,昭和十一年(1936)愛育園就停辦了。從幼稚園生的穿著可見,當時的基督教徒以現在的標準而言,應為「中產階級」以上居多,不若公學校學生卒業時,多數尚打赤腳合照。前排右一蔡愛恩牧師,三排右六王大猷(背後大甲長者稱「五棧樓」的基督教會,由其獨資奉獻興建)、右八起鄭進丁助役、柴田一平街長、左六林炳焜保正(兼區總代)。
-----------------------------
全球第一個小綠人在台北!出生地成打卡景點-MOOK景點家 - 墨刻出版 華文最大旅遊資訊平台 - http://goo.gl/zhqFvc
1964年台灣-人力娃娃車
民國56年新竹幼稚園
(4) 新竹風情畫(老照片、老文物説故事) | Facebook https://bit.ly/3QElp1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