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1a00_p_05_02  IMG_0032  

阿管處撥經費 振興觀音瀑布觀光
2015年11月19日 04:10 王瑄琪/嘉縣報導

阿管處撥經費 振興觀音瀑布觀光
大坑路不通,議員何子凡與金獅村民另覓觀音瀑布通道,阿管處明年起著手整建交通與遊憩設施,再現壯瀑風華。(王瑄琪攝)
竹崎鄉「觀音瀑布」園區在公所、民意代表及鄉民雙線探勘下,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確定明年將撥3000萬元經費展開地質鑽探、調查,並兼顧金獅與文峰兩條旅遊動線,選定安全無虞處建設觀景平台,最快明年10月完成設計、發包,振興停擺多年的觀光產業。

「觀音瀑布」美景早年名聞全台,在許多五、六年級生心中留下踏青與約會美好記憶,園區也曾名列嘉義5景,可惜瀑布聯外道路每遇風災柔腸寸斷,人潮盛況不再,6年前阿管處接手規畫、欲重振名聲時,又遇88風災摧殘,沿途坍塌走山,此後遊人只能隔山遠望、無緣親近。

日前鄉民另從金獅村產業道路闢路通往瀑布附近觀音禪寺,議員何子凡獲悉後,屢次邀集相關單位會勘,目前除了山路較為陡峭難行,遊客想見觀音淨水從山頂流洩只要30分鐘腳程,阿管處實勘後認為極具發展潛力,消息振奮地方;同時鄉長王焜弘也將觀音瀑布列入任內「觀光3寶」計畫,與民間團體尋覓文峰村可能的道路修繕方式。

18日阿管處年度預算出爐,確定撥3000萬元經費展開園區復健工作,工務課長林則宏表示,園區步道、吊橋毀損之巨幾無修復可能,安全起見擬重建,明年預計完成基地調查與設計,而無論是現階段易達性較高的金獅,或者有機會施做跨距橋的文峰入口,都在評估建設之內。(中國時報)

-----------------

觀音世菩薩的法門
fagushan.ddm.org.tw查看原始檔

大悲咒的修持  取材自《大悲心陀羅尼經》

一、〈大悲咒〉簡介

(一)此咒具名如標題,「大悲咒」為其簡稱。亦名「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廣大圓滿陀羅尼」、「無礙大悲陀羅尼」、「救苦陀羅尼」、「延壽陀羅尼」、「滅惡趣陀羅尼」、「破惡業障陀羅尼」、「滿願陀羅尼」、「隨心自在陀羅尼」、「速超十地陀羅尼」等。

(二)此咒係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所說,觀世音菩薩受之於千光王靜住如來。時觀世音菩薩始住初地,一聞此咒,立超八地;心生歡喜,發誓弘布,安樂眾生;即時應願,身生千手千眼。

(三)觀世音菩薩白佛言:「如眾生誦持大悲神咒,不生諸佛國者,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於現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誓不成正覺;惟除不善及不至誠。」

(四)誦持此陀羅尼者,當知其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憶恆河沙數諸佛所愛惜故;
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照故;
3.是慈悲藏,恆以陀羅尼救眾生故;
4.是妙法藏,普攝一切陀羅尼門故;
5.是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故;
6.是虛空藏,常以空慧觀眾生故;
7.是無畏藏,龍天善神常護持故;
8.是妙語藏,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故;
9.是常住藏,三災惡劫不能壞故;
10.是解脫藏,天魔外道不能羈留故;
11.是藥王藏,常以陀羅尼療眾生病故;
12.是神通藏,遊諸佛國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讚不可盡。

二、誦持〈大悲咒〉之功效

(一)誦持〈大悲咒〉之功效:
1.能得安樂;
2.除一切病;
3.延年益壽;
4.得富饒;
5.滅除一切惡業重罪;
6.離障難;
7.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
8.成就一切諸善根;
9.遠離一切諸怖畏;
10.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願得生。

(二)誦持〈大悲咒〉者,能得十五種善生:
1.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2.常生善國;
3.常值好時;
4.常逢善友;
5.身根常得具足;
6.道心純熟;
7.不犯禁戒;
8.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10.恆得他人恭敬扶接;
11.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
13.龍天善神恆常擁衛;
14.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三)不受十五種惡死:
1.不為飢餓困苦死;
2.不為枷禁杖楚死;
3.不為冤家仇懟死;
4.不為軍陣相殺死;
5.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
6.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
7.不為水火焚漂死;
8.不為毒藥所中死;
9.不為蠱毒害死;
10.不為狂亂失念死;
11.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
12.不為惡人魘魅死;
13.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
14.不為惡病纏身死;
15.不為非分自害死;

(四)誦持此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

(五)若在山野經坐禪,如有山精、魍魑、鬼神惱亂,誦此咒一遍,諸鬼魔悉皆被縛。

(六)如法誦持者,觀世音時敕一切善神、金剛密迹,常隨護衛,不離其側,如護眼命。

(七)若諸眾生現世求願者,於三七日淨持齋戒,誦此陀羅尼,必果所願。

三、誦持〈大悲咒〉之要領

(一)發願:觀世音菩薩言:「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應於諸眾生起慈悲心,並當從我發如是願。」
1.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2.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3.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4.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5.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6.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7.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8.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9.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10.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法性身。
接著說:
1.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2.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
3.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
4.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
5.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
5.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二)稱名、念佛、誦咒:
1.發是願已,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2.亦應專念阿彌陀佛。
3.然後誦咒。
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三)依十心檢驗自己日常生的修行:
1.大慈悲心
2.平等心
3.無為心
4.無染著心
5.空觀心
6.恭敬心
7.卑下心
8.無雜亂心
9.無見取心
10.無上菩提心

誦持者須將慈悲、平等、無為、空觀等心十句,細心尋繹,身體而力行之,則能入於〈大悲咒〉心髓義海。
--------------------------------------
十句觀音經
zh.m.wikipedia.org查看原始檔
《十句觀音經》,又稱《十句經》、《延命十句觀音經》,漢傳佛教經典,為中國民間所造。在江戶時期由中國傳入日本,在日本有許多信徒持誦。民間有人蒐集感應事蹟,著成《延命十句觀音經靈驗記》一書,相傳為日本白隱禪師所著[1]。

內容編輯

十句觀音經:


觀世音,南無佛,


與佛有因,與佛有緣,


佛法相緣,常樂我淨。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


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


最後一句,略有異文:

《太平御覽》作:「念佛不離心」,
《佛祖統記》作:「念念不離心」。日本主要流傳《佛祖統記》的版本。
《十句觀音經》,可能源自於《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世尊偈的精簡本。內容只有簡短十句。

歷史編輯

在文獻上,《十句觀音經》的記載,最早出自於983年由北宋李昉等撰的《太平御覽》(卷654)及《太平廣記》(卷111),根據此記載,這部經最早來自於劉宋時代的王玄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王玄謨攻滑台,北魏太武帝率兵來救,王玄謨軍大敗,回國後下獄將處刑,經沈慶之救情免死[2]。王玄謨在獄中,夢見有人傳授此經,誦唸千遍後得免死[3][4]。

它與《高王觀世音經》內容相近,中國傳說它是《高王觀世音經》的精簡本。南宋志磬《佛祖統記》中,認為此經為《高王觀世音經》的原形[5]。日本學者桐谷征一考證,認為它是《高王觀世音經》的前身。

江戶時期此經傳入日本,日本臨濟宗祖師白隱禪師據傳曾為它作《延命十句觀音經靈驗記》,傳誦一時,因此此經也被稱為《延命十句觀音經》[1]。雖經後世考證,靈驗記是依託白隱禪師之名所做[6],但因此經並不違反佛教教義,日本臨濟宗傳人,如鎌田茂雄等,仍鼓勵信徒誦唸此經。

方式與利益編輯

據〈《延命十句觀音經》靈驗記〉,受持方式不拘,可隨個人方便,每日早晚定數,或三遍、或九遍、二十一遍、或以念珠持誦一百零八遍,或於平日默誦皆可[1]。持誦《延命十句觀音經》之現世利益[1]包括:

在家眾:家運昌隆,七難[7]遠離,諸事吉祥,消一切災。
修行者:道心堅固,直達本源,行大法施,證大菩提。
大妙藥:治難治之病,能救一切苦。
大如意:至誠持誦,所求順遂。
據稱白隱禪師曾如此推崇及讚嘆此經之功能:


在中國及日本千百年來,因受持此經而得無量功德,獲不可思議現世利益者,不計其數。[1]


參考文獻編輯

^ 1.0 1.1 1.2 1.3 1.4 洪寬可. 《寬心集》. 臺北市: 原古心靈文化事業. 1999-11. ISBN 957-98567-6-1. Cite uses deprecated parameters (幫助)
^ 《宋書》卷76:「初,玄謨始將見殺,夢人告曰:『誦觀音經千遍,則免。』既覺,誦之得千遍,明日將刑,誦之不輟,忽傳呼停刑。遣代守碻磝。」
^ 《太平御覽》卷654:「夢人謂之曰:汝誦《觀音經》千遍,則可得免禍。謨曰:命懸旦夕,千遍何由可得。乃授云:『觀世音,南無佛,......念佛不離心。」既而誦滿千遍,將就戳,將軍沈慶之諫,遂免。」
^ 《佛祖統記》卷36:「二十七年。王玄謨北征失律。蕭斌欲誅之,沈慶之諫曰:『佛貍(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豈玄謨所能。當殺戰將,徒自弱耳。』乃止。初玄謨將見殺。夢人告曰:『誦觀音經千遍可免。』仍口授其經曰:『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既覺,誦之不輟,忽唱停刑,後官至開府,年八十二。」
^ 《佛祖統記》卷38:「此經止十句,即宋朝王玄謨,夢中所授之文,今市肆刊行孫敬德所誦者是。後人妄相增益,其文猥雜,遂使識者疑其非真。」
^ 原田祖岳校註《延命十句観音経霊験記》1939年出版。
^ 註:七難:火難、水難、風難、刀杖難、惡鬼難、枷鎖難、怨賊難。
-------------------------
觀 音 經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與佛有因。與佛有緣。
佛法相因。常樂我靜。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
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
天羅神。地羅神。
人離難。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
-----------------
「大學如無菌室」 少子化迫大學師轉職
udn.com查看原始檔
2015-10-21 08:42:21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教育部估計,未來10年內大一學生人數預估減少8.7萬人,屆時大學教師人數也會等幅減少約1萬多人。圖為政大校園學生。報系資料照

分享
教育部估計,未來10年內大一學生人數預估減少8.7萬人,屆時大學教師人數也會等幅減少約1萬多人。教育部今年首度啟動大學教師「漸進式轉職」,首批有2位教師轉職至民間研究機構,4位成功媒合到民間產業、研究單位工作。

教育部表示,少子化不可避免,大學教師工作權也將受衝擊,希望大學教師「未雨綢繆」,利用「高教人力躍升平台」轉職。目前有許多企業在平台上釋出職缺,尤其電子業、電機相關產業「缺很大」,但目前全國僅有500多名教師登錄會員,希望可以鼓舞更多教師嘗試轉職,及早因應環境變化。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李天任分析,相較於民間企業,大學宛如「無菌室」,外面風雨多、眉角多,競爭也激烈。教師若能踏出第一步,離開大學舒適圈,值得外界鼓勵。

他說,首批媒合成功的大學教師可以給其他教師典範,凸顯「肯踏出去就有機會成功」。他認為,大學端也要努力幫忙教師和產業媒合,比如減少教課學分,多到企業兼職,適應轉職環境。

教育部表示,首批媒合成功轉職的教師來自企管系、職業安全衛生、化妝品系等,分別前往電子業、生化科技產業等民間企業工作。第二批漸進式轉職計畫,11月2日起至11月底接受教師報名,相關職缺與申請可上網查詢https://www.phdmatch.org.tw/news
----------------
和馬英九一樣,說了N次不選的朱立倫終於「不計毀譽」,投入這次的總統大選中。接著,是否「帶職參選」成為近日媒體的輿論攻防戰。但與其討論「帶職參選」適當與否,不如好好檢討國民黨一個最大的問題:國民黨的「老男人們」為何如此習慣踐踏自己的誠信?

此一問題的本質,不只是朱立倫的問題,而是整個國民黨在台灣民主體制下的生存困境。

這個問題的探索,可以從歷史脈絡和威權體制兩方向解析。

100多年前,國民黨的創立的訴求理念,就是毫不打折扣的民族主義。為的就是救亡圖存,讓中國免於覆滅的危機。中華民國創立後,中國群雄割據,民主難存,又遭逢列強盤據,以致於民族主義仍是一把好用的大刀,無論在國內或國外,國民黨慣用這把大刀,揮向所有敵人。中共則傳承了這套體系,直至今日。

國民黨逃遷來台,和中共的人民內部矛盾,升格為敵我矛盾。但蔣家政權仍以民族主義作為號召,強化威權體制的內涵,所有和蔣氏民族主義違背者,毫無例外地必須剷除。

但這套根深蒂固的民族主義本質,面對台灣民主化後,卻遭逢強大的危機。中國民族主義在台灣民主制度下,幾乎慘遭滅頂,這正是高舉中國民族主義大旗的洪秀柱,被拔除的根本因素。少了中國民族主義大旗,國民黨還是國民黨嗎?

國民黨難以自圓其說,只能不斷用更多不實的謊言,去圓前一個謊言帶來的結果。

儘管台灣民主化已經超過25年,但在國民黨身上,仍可嗅到從當今中共身上不加掩飾的威權主義氣味。

無論是國民黨或共產黨,他們本質上都傳承了中國皇權的強烈道德化色彩:早期,革命者唯有強調自己的道德皇袍,才能「替天行道」,起義革命。這種道德策略一直是中國文化中深厚的政治DNA,藉此神化自身的道德來源,把自身包裝成一種偉大、正確和光榮。

這樣政黨,常自稱是「正義之師」,代表了國家的最大利益。它透過形塑權力中心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制高點,才能確定為真理中心。因此,其權力體系必然要努力建構自己的謊言體系;謊言成為它權力結構的重要支柱。

所以,所有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的政黨,才是「正統」。無論是中國共產黨或中國國民黨人的骨髓裡,這種權力結構是不允許被挑戰、被制衡的。在缺乏「權利/責任」概念的傳統中國傳統政治裡,一般民眾是被剝奪參與政治的資格;剩下的,只有政治菁英的權力和統治資源的分配。

這種迂腐的政治文化完全和西方民主政治文化背道而馳,格格不入。因此20年來,從馬英九到朱立倫他們不斷毀滅自我誠信的背後,彰顯出國民黨威權體制無法融入台灣自由民主體制的根本困境!
--------------------
區美珍案三年未破 立院凍結友邦二千萬元援助│即時新聞│20151021│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我駐多明尼加僑務秘書區美珍2012年在多明尼加遭殺害,多國警方迄今仍未破案。國民黨立委林郁方上午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指出表示,他建議凍結我對多國的補助款中的5千萬元,作為施壓多國盡快破案的籌碼,也彰顯政府照護我駐外人員的決心與誠意。
委員會最後決議凍結2千萬元,待多明尼加與我國官方就區美珍偵辦情形建立每月定期會議機制,與我國官方提供專業諮詢協助調查等要求做出具體、善意回應,並在外交部向委員會專案報告、獲得同意後,才能動支。

外交部長林永樂表示,多國沒有不理會,對方也有做進一步努力,只是目前沒有具體進展是事實。外交部拉美司長陳新東表示,我方透過多國外長、檢調等單位,溝通30餘次,每個月都有進度表,我駐多明尼加前大使侯平福在本月離任前也拜會多國新任警政署長與調查中心主任,對方也特別重啟專案小組調查;但本案有許多因素,像是犯罪現場被破壞,無法採取有效證據等問題。(陳培煌/台北報導)
----------------------
亞洲第二國 印尼戀童癖將被化學去勢│即時新聞│20151021│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為加重懲罰戀童癖者,印尼總統將簽署一項法令核准化學去勢。 路透報導,印尼近來傳出一連串性侵兒童案件,去年一名6歲幼童遭一群戀童癖輪流性侵,案件震驚社會,本月初雅加達又有一名9歲女童遭到姦殺。當局決議透過加重罪刑還遏止犯罪。目前通過化學去勢國家有波蘭、俄國、愛沙尼亞、南韓與部分美國州份。 印尼檢察總長表示,國家相當關注猥褻與虐兒案件,目前已通過額外懲罰,讓性侵犯犯案前多想想。印尼內閣昨午已通過法案,預計總統佐科威很快會批准化學去勢。 檢察總長表示,化學去勢方法包含注射女性荷爾蒙,讓性侵犯降低性慾。(余浚安/綜合外電報導) 更多國際新聞請進蘋果
----------------------
台灣過度重視陸客 觀光成長陷停滯
udn.com查看原始檔
2015-10-21 21:04:46 台灣醒報 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

台灣只有1400家退稅商店能替觀光客作退稅動作,民進黨立委李昆澤21日質疑為何財政部要取消。(photo by wikimedia)

分享
少了陸客,即便政府花了19億元做國際宣傳,國外觀光客人次卻只成長4%,朝野立委都焦慮台灣觀光的未來。民進黨立委李昆澤21日質詢觀光局時表示,「去年觀光客成長24%,今年花了19億卻只成長4%?」
交通部長陳建宇解釋,交通部自2013年5月開始,就採取陸客優質團管制,每天團體客開放5千人、自由客開放4千人能夠來台觀光,所以成長較少。

李昆澤21日在立法院質詢觀光局時表示,觀光局的盲點在於把陸客列為台灣主要觀光客,「日本推動64國落地免簽,今年就增加了47%的觀光成長,衝到1340萬以上觀光人次,我們只成長了4%,部長難道不急嗎?」

國民黨立委羅淑蕾也拿出數據,質疑觀光局太過重視陸客,陸客在2007年只占旅客比例5%,2015年卻攀升到48%,她引述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所說,「12月16日起到明年1月15日,大陸官方將限縮陸客來台數量,大砍95%。」,羅問,到時觀光局該怎麼辦?觀光局長謝謂君則回應,「以往經歷,大選期間大陸都會限縮來台陸客,但不會到95%那麼高。」

針對日前財政部將取消商店小額退稅的動作,李昆澤再舉日本去年10月推動新版退稅優惠政策,刺激觀光客購物的動機,目前日本超過1萬家退稅商店能替觀光客退稅,「台灣卻只有財政部規劃的1400家退稅商店,財政部現在還要取消小額退稅?」

謝謂君表示,「因使用退稅商店人數過少,所以財政部才取消現實退稅的制度,改採電子化退稅,會再收集日本案例作相關研議。」

民進黨立委陳素月批觀光局只花錢,卻沒做好配套,觀光局花這麼多預算爭取國際觀光客,但日本來台的觀光人次卻呈現負成長。「連觀光局製作的『旅行台灣』APP,連結到高鐵局及鐵路局等網站,也只有中文沒有英文!」謝謂君則表示,「前陣子因為受日幣貶值影響,日客減少來台,但現在已回復持平。APP部分會再回去檢討。」
------------------------------
罹乳癌堅持不化療 熟女堅持喝尿自療│即時新聞│20151021│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英國一名罹患乳癌的媽媽拒絕接受化療,堅持要等待其他替代性療法出現,這段期間她決定用喝尿來「治療」自己。 英國《鏡報》報導,41歲拉維爾(Sam Ravelle)2012年被診斷罹患乳癌第三期,不願接受化療的她,目前仰賴藥草與補充營養品自療,雖然直至今日未見療效,她仍滿懷希望。拉維爾堅持不相信化療,「這是有毒的,我研究過了…如果你不會除去健康人的免疫系統,那你更不該除去病患的免疫系統」,她認為化療不只殺了癌細胞,健康細胞也一併受害,「沒有免疫系統後問題接踵而來」。 拉維爾目前接受新的「尿療法」,數天只喝水跟尿而已,什麼都不吃來淨化身體,「妳把尿都蒐集在一個壺中,當作整天的飲料」,她認為尿能夠強化免疫力,免去受損細胞。 不過癌症中心醫生墨菲(Jane Murphy)表示,因為癌細胞會不斷分裂,化療是使用抗癌症專用藥物,能夠阻礙癌細胞分裂增生,「有大量可靠研究證明化療的效果」,不過她坦承能夠了解部分女性不願接受化療原因,因為化療的副作用相當難熬,「可是目前仍無任何替代性療法,能夠有效治療癌症與阻止癌細胞增生」。(余浚安/綜合外電報導) 更多國際新聞請進蘋果繞著地球爆
------------------
台房市慘 北市大安、信義一坪跌破百萬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大紀元2015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軒台灣台北報導)房價成交資料顯示,台北市電梯大樓的平均房價,自去(2014)年第三季到今(2015)年第二季,12個行政區有9區平均房價下跌,其中蛋黃區的大安區、信義區、中正區和松山區跌幅最慘,前兩名每坪暴跌逾10萬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北市市中心房價全台居冠,又是政策主要打擊對象,因此成為房價下跌震央。據統計,大安區住宅大樓平均房價從2014年第二季的每坪102.4萬元,修正至現在的每坪87.6萬元,信義區則從每坪101.3萬元,下跌至每坪88.1萬元,雙雙跌破每坪百萬元的房價,跌幅在13~15%之間,現在每坪房價甚至不到90萬元。

以大安區的指標國宅為例,景氣高點時,每坪成交價在72~75萬元左右,現在行情剩下每坪63~65萬元。但一旦出現低於每坪63萬元的破盤價,很快就能順利成交,顯見市中心區域經房價修正後,確實能吸引買方進場購屋。

曾敬德表示,台北市房市經歷一年多的政策震撼洗禮,出現越來越多成交低於實價行情的案例,尤其近半年的價格修正更為明顯。對於屋主來說,能順利成交大多是體認到市況欠佳,願意讓價加速銷售,對於買方來說,則會考量修正的價格未來是否有支撐。◇
-----------------------
看完了《古事記》,日本的安萬侶著,周作人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這是止庵編的周作人譯著《苦雨齋譯叢》的第二輯裡的頭一本兒,從這本書的總序和跋裡知道,這實際上是1963年的那本《古事記》的簡體字再版。
目前我知道的《古事記》中譯本好像只有這麼一本兒,在這本書的跋裡還提到了1990年12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還出了重譯本古事記,說是周作人在1965年初重譯而成的。我百度了一下,周作人在1966年81歲的時候被紅衛兵虐待,1967年5月6日逝世,臨終前說他的一生平平不足為道,只有晚年的翻譯讓他滿意,不知道是否指的就是這個重譯本。

我記得我是在大學時候從甘肅省圖書館買的這本書,當時覺得要看日本文學作品,這本書就不能不看。後來覺得只要看日本出產的文化產品,就不能不看《古事記》,否則肯定會有誤解。嗯,隨著我對日本文學的中譯本看得越多越多,加上日本的電影、動畫片看得越來越多,就越覺得看《古事記》是燃眉的事情。可是呢,我直到現在才看,我的想法總是要把盤子裡最好吃的葡萄留到最後再吃。可現在等不到最後啦,《古事記》本來就應是最初的麼。

幾年前我看荻野真的漫畫《孔雀王》,裡面描述了日本的佛教、天津神、國津神等等故事,並放在大的宗教框架——後高野的密宗和藏傳佛教——裡一鍋粥似的全部演繹出來了,還涉及到了其他傳說,德川幕府的那段故事,同時還闡述了佛教與日本神道教之間的關係等等,故事很好看,思想很深刻。從那裡我第一次知道了,也就印在腦子了,有“天手力男”、“大國主命“、”天照大神“、”月讀“、“伊藏諾尊“、”伊藏冊尊“還有“素盞鳴尊”等等各種日本古老的神。後來我知道這是薩滿教的一個特徵,多神論。從那之後在看日本的作品,我心裡就有數多了,知道作者是抱著什麼樣的感情來進行敘述的了,也知道日本的讀者會用什麼感情來閱讀了。這“有數”至少撐了有五年吧,那都是些近現代的作品,比較容易理解的,我下一步想看江戶及更早的作品了,這時候僅僅用《孔雀王》貌似就不純了,所以拿出了這本《古事記》仔細看。

由於有《孔雀王》的鋪墊,這回看《古事記》基本是在處處興奮的狀態下看完的,很多事情很多人我明明知道我根本不知道,但仍舊像是遇到了故人。要說日本的軟實力輸出的確很讓我佩服啊!

除了《古事記》還有一些日本的“物語”也是要看的,奈良、飛鳥、戰國、江戶等等時代的歷史傳說演義,知道得越多,對日本文學就理解得越到位。日本的神話與生活和政治聯繫得很緊密,生活中的瑣碎物件,某個人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神話色彩了,沒有什麼十分宏大莊嚴的場面,就像周作人說的“天真、纖細、優美“,它不追求振聾發聵如雷貫耳,只求餘韻長久。在本書裡周作人寫的“引言”以及註釋裡給出了《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的對比,同樣都是記載古代故事,《日本書紀》是按照漢體寫的,《古事記》則是日本味兒的敘述,兩種風格的對比一目了然。

周作人在翻譯《古事記》時沒有改變原文的句式,只是把某些音訓的詞換成了漢語的詞了,如此的翻譯反而能看出日文的原貌,味道也比較正宗,就是不太懂日文的我們在讀日文時的那種感覺,在了解了那些假名都是什麼意思之後,那種感覺就明朗化了。能夠看出周作人在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是很吃力的,雖然只是把漢字音訓的詞換成了漢語的詞,他參考了不少日本學者對《古事記》的理解,很多地方眾說不一,周作人選擇本居宣長的解釋版本,他認為本居的大部分解釋比較靠譜一些。

《古事記》這本書很薄,加上周作人的註釋才180多頁。不過我覺得卻特別厚,裡面幾乎所有的內容都被後人反復發揮了,而且從現當代的日本文學藝術作品裡看,仍然被發揮著。因為我接觸日本的文化產品較多了,所以會覺得這本兒書很厚吧。我看完了一遍之後,感到有些地方還沒搞明白,就緊接著又看了第二遍,不過我覺得得看個四五遍才能把握住這本薄書的味道,才能理解這些故事裡的種種隱喻。

天皇與神是什麼關係呢?我看第二遍主要是為了理出一個脈絡來。這脈絡要說又太複雜了,簡單的說是伊藏諾尊和伊藏冊尊造日本八大洲,生諸島,伊藏諾尊洗左眼生天照大神,洗右眼生月讀,洗鼻子生素盞鳴尊,素盞鳴尊的後幾代裡有一個大國主命驅除其他後代後佔領日本,素盞鳴尊的姐姐天照大神派尾羽張神和建御雷神下來平定日本國津神,大國主命讓位,天照大神派邇邇藝命下界治理日本,邇邇藝命生火遠理命,火遠理命生天津日高日子波限建鵜葺草葺不合命,這一大堆字兒命生了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嗯,在看《孔雀王》裡提到了天津神打敗了國津神,從這裡看天津神和國津神都是伊藏諾尊洗臉洗下來黃泉之垢,天照大神代表天津神,素盞鳴尊代表國津神。不過,從其他一些日本小說裡看,貌似天津神指的是佛教通過宗教戰爭傳到日本後以大日如來、摩利支天、不動明王等等諸神,國津神則指的是《古事記》裡提到的諸神。我感覺《古事記》的記載更可信一些,雖然都是神話傳說,但《古事記》是根兒,是它首先提出來天津和國津之別的。

在看與日本侵華史有關的一些資料的時候,比如說《東史郎日記》,當時我在讀後感裡說我感覺日本人都在把自己當作孩子,孩子是怎麼樣兒,他們就會去怎麼樣,只有天皇是一家的家長。現在看《古事記》發現我的這個想法是有錯誤的,天皇也是孩子般的,日本人的祖先都是孩子般的,從《古事記》一開始描寫諸多神的誕生開始,就是孩子氣。孩子氣的歌謠,孩子氣的戰鬥,孩子氣的婚配,孩子氣的政治。或許是站在中國文化的角度上,這種老氣橫秋且莊嚴國土的狀態,來看日本的傳說,就會感到有孩子氣吧。

從日本史裡能夠看出來日本那邊兒也是戰亂不斷的,不過頂多是曹操的手段,挾天子以令諸侯,天皇始終沒倒。再看中國歷史,換朝代就是換天子。“天神”在中國的歷史政治文化里只被當成一種藉口了,皇帝不能叫做天子,頂多說是被天神眷顧的人,就像《西遊記》裡對唐太宗的描述那樣。中國從一開始禪讓的時候,就已經不再信天了,總體來說是唯物的,是務實的。至於中國的諸多神其本身也是人,神治最終的實踐是人治。日本的天皇明說了就是天神的後代,而且還有《古事記》為證,所以政教合一,一直是神治,雖然實際上是人治,《古事記》裡記載皇子皇孫爭權奪勢的故事不少。我感覺這是造成中日兩國雖然自古有文化交流,但人民性格、思維方式上有巨大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吧。上次在書店裡看到一本兒《中國遠古史》,可惜沒買,其實我也很想看看中國古代的根兒是什麼樣子的,不過當時覺得沒必要,因為這麼多次朝代更替異族入侵,即使找到了根兒,也不再是現在的中國人的根兒了,不如看《中國民族遷移史》更有用些。

看一些宗教經典比較有利於理解世界上很多文化現象,比如說看《古蘭經》後再看阿拉伯的著作,看《聖經》之後再看歐美的著作,看四書五經能夠理解很多中國的故事,看《我的奮鬥》能夠理解納粹,看《古事記》也是為了理解日本。不過貌似光看《聖經》也不能解決什麼事兒,像維羅尼卡、裹屍布什麼的很多,我也不知道其語出何典。

還有就是《古事記》是日本第一本兒書,當時還沒有日本字,這讓我這個很久前就不是文盲的人反而有了遐想:在一個歷史悠久的但沒有文字的國度,他們說話和傾聽的時候,人們頭腦裡不會顯出相應的字形,甚至沒有字音的概念,因為沒有文字,語法很難定形,方言就跟外語一樣,從發音到語法都不一樣,即使有統一個規定也需要傳播和流傳啊,這時候會有多少訛誤發生呢?比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還要不可理喻,先秦的中國雖然方言林立吧,但終歸有較統一的文字,有文字就方便統一語法。就算沒有文字的時候,中國還有八卦,總歸思考是有本可依的,而日本當時的交流和思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倒真是匪夷所思啊
----------------------------
鈴木正三(1578~1655年,日本)
www.chinabaike.com查看原始檔
【鈴木正三(1578~1655年,日本)】
  正三和尚,愛知人。又名聖三、昌三。德川的功臣,四十二歲舍俗隱遁。參於雲居、大愚、物外等,嗣愚堂之法,愛知恩真寺開山。又到江戶創重俊院,於淺草結庵接化,禪風勇猛稱為仁王禪。七十七歲寂,有詩才。
  大家都有榮達的慾望。捨了俗世,己是出家,尚有奔於榮譽的,貪名的,貪利的,多得很。俗世不要了,可是出家的世界裡,尚有俗世一樣的麻煩。如果不是上機,不容易做到真出家。正三是武上,乃至四十一歲還在吃德川的俸祿。青年時痛感無常,參訪有年,四十二歲出家了。投於大愚,要求法名。大愚以為正三就可以,於禪已有進步,無須改名。出家以前,既與濟洞諸師有交涉。曾參於萬安,鈴木家信仰曹洞禪。但他不屬於特定的教團,以為佛教教團化了,會阻礙自由信仰,而抱不滿。有人稱他道人,他 ​​以為不要受外驅使,不貪名利。他說:'住於名利,三寶失威。'修行第一,要離名利。他嚴正的批評了常時的佛法,他以為修行需要勇猛心,要有堅固之機,修行由機而成就。隱山修行,不如上街弘法,他常在街頭,演說佛法。示疾時,已備好命終事。某僧來問病,他答:'我於三十年前,已經死去了。'平然自若。他討厭死事,臨終時,不許人入室。某僧請說法,他凝視的說:'到現在,還要說什麼?'罵了一頓,三十年來,要說的,都說完了,他最後的一句,只有'正三死了。'在病床,曾問左右雲:'必須守死,我常說此事。'有弟子長水、雲步、慧中等。慧中、雲步、參於桃水,桃水參於正三。正三、桃水,為當時教界所注目。
  注:
  1・淺草的了心庵,有一青年武士與庵主對坐。武士云:'拙者極愛殺人,殺人實在有趣呀!'庵主:'那是偉大,我在青年時,還是愛好殺人,好像倒樹破竹殺了許多人。現在老了,好久沒有做,今夜看我的手腕吧!同我一塊來!'兩人跑到品川,百姓女孩們來來往往,武士提刀想下手,庵主擋住,武士不高興,恰巧對面來了十幾位武士,庵主大聲的說:'那個,斬,斬那個吧!快!快的!'青年:'這是亂暴,他們人多,怎能斬去!'庵主:'我也想到了,像你這樣卑怯的,怎能殺人?好,你不能殺,我來斬吧!'青年:'開玩笑!怎能斬去?'青年極力擋住老庵主。此間武士們過去了。庵主抱腹大笑雲:'怎麼?沒有膽量的,不敢斬去,以後不可殺人了!殺了小孩多人,有何功勞?'青年有所感悟,以後不再作惡了。了心庵主是鈴木正三,有人問:'如何是成佛?'答:'此身虛假,娑婆也是虛假。'問:'成佛有何益處?'答:'成佛就離苦,討厭苦,所以求成佛。'問:'如何是佛法?'答:'莫妄想。'問:'如何是不染污之機?'答:'離我,離一切,斷了一切之機。'問:'萬事中做工夫,此意如何?'答:'心上加心,萬事上作工夫。'問:'工夫中作萬事,此意如何?'答:'勇猛機熟,而無工夫心。'又有人問:'入得世間,出世無餘,此意如何?'答:'世法是聖人之教,入得的人,稱為聖人,然則聖人與佛,離不遠。'問:'守仁義者,入得世間的人麼?'答:'此不是入得的人,是今入習的人,君子有仁義,僧有法。'
  (曾普信著)(根據網上資料編輯)
生平
他出身三河國加茂郡足助莊(現今日本愛知縣豐田巿),父親鈴木重次為則定城城主,是德川家的旗本武士。在十七歲時,對於佛教的道理開始感到興趣。身為武士,他曾跟隨德川家康屬下本多忠信的軍隊征戰,為德川秀忠的護衛隊,曾經參加過關原之戰、大阪冬之戰、夏之戰,在戰場中培養出無我之心。

他四十二歲時,違背旗本武士不得出家的禁令,出家為僧,但是得到德川秀忠的諒解,由他的養子鈴木重長繼承家業。此後致力於參禪,被稱讚為“正悟的活人”。

五十四歲在吉野山禪定時見到諸佛菩薩之像現前,在破曉時分,因為“三界眾生,如我一子”一語而發起慈悲之心。於六十一歲,八月八日清晨,豁然開悟。

他在家鄉石平山創建恩真寺,晚年仍然不停的精進禪坐念佛。
-------------------------
鈴木正三〈すずき しょうさん,1579年-1655年〉,號石平老人,日本德川初期曹洞宗禪師,提倡仁王禪,將禪宗與武士道精神結合。

生平編輯

他出身三河國加茂郡足助莊(現今日本愛知縣豐田巿),父親鈴木重次為則定城城主,是德川家的旗本武士。在十七歲時,對於佛教的道理開始感到興趣。身為武士,他曾跟隨德川家康屬下本多忠信的軍隊征戰,為德川秀忠的護衛隊,曾經參加過關原之戰、大阪冬之戰、夏之戰,在戰場中培養出無我之心。

他四十二歲時,違背旗本武士不得出家的禁令,出家為僧,但是得到德川秀忠的諒解,由他的養子鈴木重長繼承家業。此後致力於參禪,被稱讚為「正悟的活人」。

五十四歲在吉野山禪定時見到諸佛菩薩之像現前,在破曉時分,因為「三界眾生,如我一子」一語而發起慈悲之心。於六十一歲,八月八日清晨,豁然開悟。

他在家鄉石平山創建恩真寺,晚年仍然不停的精進禪坐念佛。

思想及影響編輯

他創立以不動明王精神修行的「仁王不動禪」,將武士道精神融入禪宗。

他認為「世法即佛法」,提出「職分佛行説」。主張各行各業的人士,都應該以禪宗精神,在自己本份的工作上每日精進,以實踐信仰。對於後世日本人重視職業倫理有很深的影響。

著作編輯

後人收集他的語錄及著作,集成《仁王禪祖鈴木正三道人全集》。
----------------------------
尼采:超越善惡
m.guokr.com查看原始檔
有些人將在死後誕生
1888年,尼采發瘋前夕,雖然當時他的神誌還很清醒,但是對於當時的大多數人來說,因為他那有悖常理的思想,他已經瘋了幾十年了。久經病痛折磨的尼采已經十分虛弱,更要命的是,世界上了解他思想的人寥寥無幾,他已經帶著他的愛與創造在孤獨中呆得太久了。馬上,他僅有的心智就要在孤獨中消耗殆盡。但是身邊的人卻仍然按在尼采身上看不出他有任何要放棄他思想的傾向。在他的新書《反基督徒》的序言中,他這樣寫道:“我的思想屬於少數人,也許他們尚未出生”,“一個人必須超越人類,憑藉力量,憑藉靈魂高度,憑藉蔑視”在生死關頭還在堅守自己高貴的信仰,對自己的思想自信到令人髮指的程度,這就是尼采。“後天才屬於我,有些人將在死後誕生。”

我是太陽
我已經忘了初識尼采是在何時,不過那肯定不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或許是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或許是出自一個名叫蘇菲的小姑娘之口?不過我可以清楚地回憶起第一次讀尼采著作時的感受,“一旦讀了他的第一頁書,就確信自己會把整本書讀完,傾聽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尼采在形容初讀叔本華時這樣說道,不過這句話用來形容你給我初讀尼采時的感受,再好不過。在此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他介紹給你,我的朋友,雖然他曾警告過我:“如果一個讀者急於求成,想要立即摘取整整一代人都未必取得的果實,我就不得不擔心他沒有理解作者。”我與尼采相識才不過半年,甚至我有時自己都懷疑是否誤解了他。不過他也教導我不要拘泥於他的說教“當你不認識我時,我才願意回到你身邊來。”在我靈魂處於最低潮的時刻,是他的思想像太陽一樣照亮了我心靈中的每一處陰暗的角落,然我重新認識到了生命的意義。而你,我的朋友,我看到了你精神的黑暗與靈魂的空虛,你需要他,就像當時的我一樣。對於他說過的話,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我是太陽。”

叔本華與瓦格納
當然,尼采年輕時也有過自己的思想啟蒙導師,那就是前文中提到過的叔本華與當時的大音樂家瓦格納。而兩人在尼采人生軌跡中所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前期,二人分別從哲學與音樂兩個方面啟發了尼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為尼采哲學體系地基的建設畫出了設計圖。在叔本華的哲學中,尼采領悟到了世界的本質,自我的渺小以及人要靠意志的力量來實現自我的價值;在瓦格納的音樂中,尼采聽到了一種來自古希臘的樂曲,體驗到了一種自我毀滅式的悲劇性藝術而領悟到這種藝術乃是超脫於現實的唯一途徑。不過,尼采說過,“偶像並不能使我幸福。”正如尼采“殺死”了作為基督教偶像的上帝,曾被自己奉為偶像的叔本華與瓦格納當然也不能倖免。叔本華哲學中的悲觀情緒與放任自流的思想後來受到了尼采猛烈的批判,而瓦格納在尼采心中的地位後來也一落千丈,由古希臘藝術的代言人變為為庸俗觀眾賣命的小丑。在以後尼采的著作中二人也成了其黑名單上的的常客,但晚年的尼采在談起二人時還是承認對他們的愛有增無減,儘管二人早已被他批判的體無完膚。“你應當以有你的敵手而自豪。”尼采這麼說道。

酒神與日神
1872年,尼采的處女作《悲劇的誕生》問世。在書中,可以看出尼采那受叔本華思想影響的世界觀“存在本無意義,生命是一把枷鎖。”那麼如何打破這種僵局呢?受瓦格納音樂的啟發,尼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靠藝術來拯救人生,賦予生命一種審美的意義。”阿波羅精神,即日神精神,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最高體現在古希臘的人形雕塑中。這是一種“夢”的感覺,是對一種理想形態的直接體會,是對一種完美狀態的無限嚮往,頗有一種柏拉圖的意味。狄俄尼索斯精神,即酒神精神,是一種毀滅性的精神,某些激情放縱的音樂則是這種精神的最好表現。這是一種“醉”的感覺,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各種靈感噴湧而出,讓人在痛苦與毀滅中獲得悲劇性的快感。過去人們總是肯定日神而否定酒神,但是尼采卻指出,日神與酒神的融合才是藝術的真諦,而古希臘悲劇藝術則是藝術的最高形式。酒神精神,看似毀滅,實則創造,處在精神狀態下的靈感迸發期間,希臘人將這種靈感與日神精神融合,通過這種途徑變為美學現象。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作為貫穿尼采學術始終的一部分,開始了尼采將一切固有價值統統粉碎的過程。

上帝死瞭
如果你站在歐洲一座大城市的街道上,大聲地喊出這句話,相信街道上的人們一定會向你投來異樣的眼光。不過,當時尼采這麼做了,而且面對的不僅是歐洲,而且是整個世界。19世紀末,工業革命帶來的新成果像雨後春筍般湧出,生產力的發展超乎人們的想像。同時,伴隨著新興娛樂產業的壯大,人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賺取更多的錢財獲得更多的快樂,而鮮有時間打理宗教事宜,教會活動日漸被人冷落;伴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類對於世界認識的未知領域越來越少,這無疑又給了基督教沉重的打擊。於是,教徒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世俗妥協,向科學妥協,而這在百年之前則是難以想像的。尼采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變化,於是向世人大聲呼喊:“上帝死了,是我們親手殺死了他!”上帝的死,在尼采眼前燃起的是希望,“聽到上帝已死的消息,我輩哲學家與自由靈魂感到好像被新一輪旭日照耀一般,心中充滿感激,驚奇,預感和期待。”束縛了人類長達千年之久的基督教道德價值體系終於轟然倒塌,意味著新的價值體係正在確立。尼采明白,失去的原來的航標的束縛,人類面前迎來了廣闊的大海,但總不能永遠在大海上漫無目的地航行下去。是時候了,是時候“重估一切價值” ​​了。

重估一切價值
傳統的基督教道德價值體系在上帝死後正在慢慢消亡,在尼采看來這無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基督教道德所包含的“原罪”,“憐憫”,“忍讓”等等在尼采眼中乃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奴隸道德”,而且這種道德仇視生命,乃是千百年來世人精神病弱的罪魁禍首。“奴隸用厭惡的眼光看著強者,他滿腹疑慮,試圖說服自己相信在強者那邊甚至連幸福也是不真實的。”這些目光短淺的奴隸在仇恨與復仇中產生的道德,又怎能是使人精神健康的呢?所以,要對現存的道德價值體系進行重估,正如原來基督教價值體係是對古代價值的重估一樣,把現有的價值顛倒過來,把“奴隸道德”變為一種“主人道德”!“主人敬重自己身上有力度的東西,也敬重那樣的人,他 ​​們有自製力,通曉言說也善於沉默,樂於錘煉而對自己嚴酷並且尊敬一切嚴酷之物。”尼采拒斥當時的主流價值觀,把自己視為“善惡的顛覆者”。在他看來,人們的精神不應該再追求天堂,而是要回歸大地,回歸生命本身。“以前對上帝的褻瀆是最大的褻瀆,而現在,最不可饒恕的是對大地的褻瀆。”而現有道德價值體系中幾乎所有被看作為善的品質—同情,忍耐,無知,避免痛苦等統統都違背大地,違背生命。尼采認為,生命的本意是追求一種”強力的意志“,在任何事情中,都是這種“強力意志”在尋求自我表達,“世界就是強力意志,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強力意志
存在,在叔本華看來是一種“追求生存意志的自我表達”,但是尼采卻針鋒相對地指出:“既然不存在者,就不可能有意志,既然已經存在,怎能再去追求生存意志呢?”人賴以生存的意義應該在於“追求強力的意志”!人不僅要在世界上生存下去,還要不斷地尋求強大的支配與征服性的力量。“最強有力的和最高的生命意志並不在可憐的生存鬥爭中尋求表達,而是在戰鬥的意誌中尋求表達,哪裡有強力意志,哪裡就有進行征服的意志!”但是那愚昧的基督教道德卻反對強力意志,鼓吹壓抑人的生存慾望,把人的目光從強力意誌上移開轉而投靠那虛無縹緲的上帝意志。“無足輕重的猥瑣之徒的意志成為了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他教人們以同情,乃是讓人們把自己向弱者們看齊;他教人們以認命,乃是要讓人們的意志變得虛弱萎靡;他教人們以禁慾,乃是增長人們對於生命的怨恨;他讓群畜的意誌上升,強者的意志沒落;他教人們迴避痛苦,乃是切斷了人們超越自己的唯一途徑;他詆毀強者,破壞偉大的希望,懷疑對美的喜好,瓦解一切自主的,陽剛的具有征服性威嚴的東西。尼采認為,要擺脫這毒害人們心靈已久的東西,就要超越低等人所信奉的善惡,打破枷鎖去自由地追求強力意志!擁有強力意志的人不再可憐兮兮地同情他人,因為同情意味著把他人看成弱者;他不再懼怕苦難,因為他明白苦難是孕育偉大的子宮;他不信奉人人平等,但是他堅持人人都要為了超越自己而努力;他擺脫了奴隸道德,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己,直到有一天,成為一個“超人”!

超人
“超人”代表的是尼采心目中的理想人格,酒神精神的化身,強力意志的擁有者,大地的意義。在談論超人之前,尼采認為我們必須先“成為你自己”。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句多餘的話,但是你才不這樣認為,我們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人所組成的社會之中,而為了適應社會,我們往往會把真正的自己藏於心底,我們平時的“自己”只是別人心目中的投影而已,也許由於懦弱或者懶惰,我們的生活被別人拉扯著前進,從而墜入“他人的地獄”不能自拔。尼采大聲地對我們呼喊:“成為你自己!你現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首先要成為自己,然後超越自己,向著超人邁進!“超越”這個詞可謂是尼采在文章中使用次數最多的詞之一,“人是應當被超越的某種東西。”“人應超越自我進行創造。”對於超人來說,人只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人是一根繩索,連在群畜與超人之間。”人應當不斷的實現自我超越,達到超人而將身體,智力,情感力量發展與表現為最高水平。超人將是真正自由的人,他 ​​有著一套自己的行為準則,依照強力意志來製定,表達對生命的肯定。超人是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的完美結合,激情但不至於瘋狂,愛自己但不放縱心中的慾望;他追求強力意志但不是一個暴君,他平等地對待自己與其他超人,厭惡群畜但是給他們生存的自由,只要他們不去詆毀超人。當然,追求超人將是一場漫長的旅途,也許需要好幾輩人的努力,“能創造超人的,也許不是你們自己,可是你們也可以把自己打造成超人的父輩或者祖輩。”尼采對超人抱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尊重,甚至在他最後發瘋的日子裡,經常稱自己為“基督”,“上帝”但是重來沒把自己稱作“超人”。尼采直到死也沒有達到“超人”的高度,他會遺憾嗎?當然不會,“有了一個目標和一個繼承者,那我就願意為了這個目標和繼承者在恰當的時候沒落。”為了超人的誕生而使自己沒落,在他看來也是一種幸福,更何況,他已經確立了一個目標,而且為這個目標而奮鬥的繼承者不止一個。

女人
尼采對女人的偏見飽受女權主義者的批評,他那句名言:“要去見女人嗎?記得帶上你的鞭子。”則首當其衝。其實,這句話是尼采在書中藉一位老婦人之口說出的,用來表達她對於年輕女性的嫉妒之情,不過怎麼說,這也算是一種諷刺吧。尼采後期生活不能自理,照顧尼采的事情幾乎由母親和妹妹兩個女人包辦。對於這一點,尼采也是心懷感激,但這並不意味著尼采發表對女人的看法時有所保留,只對理不對人,此乃尼采的一貫作風。尼采筆下的女人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愛的,只想要自己一個人獨占,“女人愛上一個重要人物,便想要獨占他。”並且,一旦所愛的被佔為己有,便會把自己的幸福與愛人的幸福緊緊聯繫在一起。女人是精明的,會利用男人的虛榮心和野心受其贍養,而且女人也善於掩飾自己的感情,因此很多女人“沒有內心,只是純粹的面具”。女人缺乏理性,後果之一是憤怒時十分危險,“一旦敵意被激起,便會不顧公平,聽任仇恨增長,發現敵人傷口,將憤怒一瀉到底。”後果之二是對於知識的淺薄“哪裡還有比真正懂得什麼是知識的女人更罕見的東西呢?”尼采對女人的偏見,是因為這些特點與其心目中的“超人”相差甚遠,但各位小姐們也不必為此糾纏不休,那不就恰好驗證了他所說的了嗎,況且,尼采對於普通群眾在精神上已經鄙視成那樣了,更何況女人呢?

愛情與婚姻
尼采在愛情與婚姻上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人生中的兩次求婚均已失敗告終,一次是因為內向的性格,而另一次則是因為求婚對象愛上了自己的朋友。同時,尼采的妹妹對自己有一種強烈的佔有欲,從而敵視一切親近尼采身邊的女人,這讓尼采頗為痛心,也對尼采的思想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不過,畢竟尼采的思想高度擺在那裡,他自己對婚姻的見解也可謂是透徹。尼采認為,男人對於女人的看法取決於年少時對於母親的印象,女人則是來源於父親,父親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大背景,母親則提供了主旋律。對於那些只圖一時之快並不了解對方而墜入情網的戀人,“有時候,只要一副高度眼睛就能治愈熱戀者,如果能看到二十年之後對方的樣子,他們也很容易走出愛情了。”在尼采看來,理想的婚姻最好是從友情過渡而來,“婚姻是基於交友這項才能之上的”。同時他也是一個“同婚不同居”觀點的支持者。“如果夫婦不在一起生活,美滿的婚姻就更常見了。”他給出的解釋是:“倘若我們與一個人太近的生活,就像是用手老是觸摸一張精緻的銅版畫,總有一天,我們手中除了一張糟糕的紙,什麼也剩不下。”而且,緊密的婚姻關係取決於心靈上的一致性,“婚姻是異性間的心靈友誼。”尼采同時也認識到了婚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接受眼前的人作為配偶的時候,應該問問自己“你相信你和這個人一輩子都聊得來嗎?”只有雙方在精神上不斷促進,不斷進步,婚姻才能長久不衰。

查拉圖斯特拉
在尼采看來,他最為重要的一部著作乃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其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做查拉圖斯特拉。尼采評價自己這部作品時這樣說:“這是我給予人類所具有的最深刻的書”“這是我向人類作出的空前偉大的贈禮。”在這本書中,尼采假借查拉圖斯特拉,這個超人的踐行著之口,向人們道出了自己思想的精髓。從體裁上來看,這本書的風格更接近於柏拉圖的《理想國》或者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而不是近代康德或者黑格爾的著作,採用對話和寓言的形式。“別人用一本書表達的思想,我用一句話說出來。”這就是尼采的出發點。書中主要講述了查拉圖斯特拉,一個熱愛生命,熱愛人類,同時滿懷激情的人,在大山上居住了十年之後下山把自己領悟到的“超人”思想傳播給大眾,後來因群眾的不理解與嘲諷再度山上,但是得知自己的學說被人歪曲之後前往幸福島,在那受到永恆輪迴的感召,後來又在山上同眾高人尋歡作樂,克服了預言者把自己引向厭世思想和“最後的罪惡”—同情的詭計,並體會出了“永恆輪迴”的真諦,繼續追求著自己的事業。風格使得本書並不像其他哲學名著那樣晦澀難懂,文中多次反引用聖經的名句同時加以辛辣的諷刺也使得文章充滿了樂趣,加之尼采悲劇詩人般的風格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又為全書增添了一種奇幻般的色彩。從開頭查拉圖斯特拉對著太陽的說教一直到文章最後對查拉圖斯特拉有一次超越自己的渲染,無疑不是尼采酒神精神的體現。

教育
在尼采眼中,藝術與激情無疑就是美的代名詞,在教育中也一樣。所以對於那些枯燥的理論形式,尼采不屑一顧,他用了畢生的時間來滌蕩黑格爾學說,這也是原因之一。尼采發現,機械式的知識灌輸與經院式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育的趨勢,這令他深惡痛絕,撰文大肆批判現代教育模式。尼采認為,大學教育更多地把死的知識強制性地讓學生接受,這就讓學生們對於知識的興趣消耗殆盡,甚至開始敵視知識。而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學生們掌握知識,超越自我,但是現代教育卻把教育學生如何謀生當作了重點。“任何一種學校教育,只要在其歷程的終點把一個職位或者一種謀生方式作為前景,就絕不是真正的教育。”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培育出來的人,要么成為金錢的奴隸,“人們要求速成教育,以求能夠快速成為一個掙錢的生物,以及一種所謂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夠成為一個掙很多錢的生物。”;或者為政府賣命,“國家通過擴展教育,培育出了他的公務員與軍隊。”即使是專心做學問的學者們,也受到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懷著想要發現某些真理的衝動,目的是向權貴,金錢,輿論,教會以及政府獻媚。”對此,尼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他批判了“教育上的兩種錯誤傾向”,即“盡量擴大與普及教育”和“縮小與削弱教育本身的內涵”,對於尼采來說,精益求精才是教育健康的發展。其次,尼采反對教育中對於邏輯形式的過分追求,也因此,一向以邏輯嚴謹而著稱的科學產業就成為了尼采重點關照的對象。在他看來,科學對於自然界一切理論化的解剖,都是在抹殺自然界藝術上的美,消滅自然界本身。“一個本質上機械的世界是一個多麼無意義的世界!”最後,他重點談到了哲學教育,“對於哲學唯一可能和有意義的批評便是檢驗一下能否適應生活。”並要求新時代的哲學家們追求真理,並把這作為唯一標準,“真理本質上是絕對不服務與賣命的。”

永恆輪迴
這是尼采思想中最難被人理解的部分,卻被他稱為所有思想中最重要的,但也有其他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尼采在宗教意義上的偏執罷了。與對待基督教的態度不同,你才對於佛教的態度截然相反,雖然也十分厭惡其中修身苦行的思想。“永恆輪迴”與佛教中的“輪迴轉生”思想十分相似,尼采認為既然世界上的物質與能量守恆,那麼現在發生的過去已經發生過,而且將來也會發生,“一切能走者,都在路上走過了一次,也必須在這條長長的路上再走一次。”尼采初視叔本華為自己的人生導師,所以叔本華對於世界,對於人生悲觀的態度也無可避免地感染了尼采。但相比叔本華悲觀厭世的態度不同,尼采用超越和超人走出了悲觀主義的泥潭:世界或許是悲劇的,要在精神上擺脫這種悲劇,就要不斷地超越自己;雖然人生本無意義,但並不妨礙我們去開創屬於我們自己的價值。意志並不被動的為困厄所苦,而是積極的肯定和承擔,使它發生轉折,由命運偶然的困厄化為意志的必然。雖然永恆輪迴決定了我們努力建立起來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被推倒重來,但是只要我們有一顆向上的心,就已經超越了那些對自己命運無動於衷的群畜,或許我們無可避免地要走向失敗,但也不會對自己的行動產生過一絲懷疑。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悲劇”,這麼一出轟轟烈烈的人類超越史,對於結果,我們還要苛求什麼呢?“就算這件事失敗了,你怎麼知道自己一定會失敗?就算自己失敗了,你怎麼會知道人類一定會失敗?就算人類失敗了,那就隨他去吧!”這就是尼采。我為何會不朽
儘管尼采自己並不贊同無意義地活著,但是在他精神崩潰後,還是在世界上苟延殘喘了十幾年。1900年,在這個新世紀的開端,尼采與世長辭,而正如他的預言“有些人將在死後誕生”,他的思想在他死後轟動了整個世界。他對於世界和生命悲觀虛無屬性的探討和對人生意義的創造性追求引發了後來哲學上存在主義的興盛;另一方面,他對於人們行為本能意義上的深層次挖掘和精神意識等級的分類更是為弗洛伊德創建精神分析學說奠定了基礎;希特勒把尼采當作自己的偶像崇拜,讓尼采在二戰後蒙受了許多不白之冤;而教育家早早地就完成了對他思想的經院化改造,供學生們背誦,而這恰恰是他生前最為反對的。雖然尼采已經去世了100多年,現在的世界和尼采生活的世界在物質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精神上呢?普通大眾仍然那麼怯懦,懶散,唯利是圖,精神空虛,靈魂淺薄。所以100多年前尼采的文章讀起來好像並沒有那麼遙遠,或許再過個幾十年,幾百年事情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不知道如果尼采能夠預見到今天的這幅景象會不會嘆息呢?我想不會,因為他時刻充滿對於生活的激情,任何時候都會不放棄希望;因為他從一開始就說過:“我的學說只屬於少數人,那些懂得我的查拉圖斯特拉的人。”群畜的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在意,因為向遠處眺 ​​望,還是有許多人在推動著歷史的車輪,讓它滾滾前進。

參考文獻:《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讀本》——周國平《尼采》—邁克爾坦納,於洋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錢春琪譯《西方哲學史》——斯通普夫,鄧曉芒譯
-----------------
主人-奴隸道德說是德國哲學家尼采提出的哲學概念,最先出現在《善惡的彼岸》,後在《道德譜系學》一書中得到最大的發揮。尼采認為,最基本的道德形態有兩種——「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主人道德把行為放進「好」與「壞」的標準之中;奴隸道德即是把行為放進「善」與「邪惡」的標準中。主人道德的主要特徵是:自我肯定、驕傲、主動。奴隸道德則是:自我否定、謙卑、反動、憐憫。一個人是被哪種道德主宰不是由他的身分地位決定的,而是由他的行為中蘊含的心態。一個大獨裁者也可能屬於奴隸道德控制,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可能是由怨恨與報復心所推動。尼采較為欣賞主人道德,但他也認為奴隸道德中具有的精神力是值得學習的。
而尼采筆下的「道德」也跟它的普遍解釋有所不同。基礎道德對尼采而言,既吸收又描述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它在最根本的形態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意思是,它的語言,規則和慣例,它的論述和建制——所有令西方文化成為這樣子的形而上的結構——都是由這兩種道德之間的掙扎所形成的。
--------------------
五逆
所謂五逆罪,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墮無間地獄。

又:
一、殺父母 謂父母養育,恩同天地,為子者當竭力孝養奉事,以報其恩,況行殺逆。若行此事,是為逆罪,即墮地獄。
二、破和合僧 謂比丘集眾,行布薩時,和合作法。若後來者,當隨順寂默,或當出避。若以嗔惡之心,破其法事,令不和合,是為逆罪。
三、出佛身血 謂佛是一切眾生慈父,能令眾生,悟明自心,出離苦趣。眾生歷劫供養,不能報其恩德萬一,而況出其身血。若行此事,是為逆罪。(凡惡心毀壞佛像,皆即出佛身血也)。
四、殺阿羅漢 阿羅漢為眾生所應供養恭敬,況行殺逆。若行此事,是為逆罪。
五、破羯磨僧 羯磨華言作法辦事,謂比丘受具足戒,或行忏悔法時,當依和尚阿阇黎行羯磨法,作法成就,方為得戒。若有人見者,當隨順寂默,或當出避。若以惡心破其作法,令不得戒,是為逆罪。

十惡
“十惡”,又稱“十惡業”。在佛學裡,“十惡業”是招致各種“苦報”、“惡報”的十種最根本的惡業,簡稱“十惡”。 “十惡”中,身惡有三種。一是殺人奪命,二是不與而取,包括盜竊、搶竊,三是邪淫,指於家室之外發生兩性關系,這三種都是行為,故稱為“身惡”。
“口惡”有四種,一是妄言,包括狂妄語、虛浮語、欺騙語等;二是兩舌,即挑撥離間、搬弄是非、造謠中傷等;三是惡口,指惡言惡語、粗暴語、出口傷人之語等;四是绮語,指髒話、雜穢語、粗話等。由於這四種都是出自口的語言行為,故稱為“口惡”。
“意惡”有三種,一是貪欲,指貪財、貪色、貪名、貪圖享受等各種貪欲;二是嗔恚(讀音:hui),指的是憎惡、愠怒、仇恨和記恨等;三是邪見,指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並宣揚之。
所謂“八邪”、指的是,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又叫邪方便)、邪念、邪定。
以上十惡八邪,是凡夫常犯的惡業;其中每一樣發出來都可種下惡因,也都必將招致苦報。對人對己、對社會對眾生,都是有害無利的。

五逆(佛教術語)
wapbaike.baidu.com查看原始檔
五逆的表法
五逆除了其字面表達之含義外,各自有其表法義。
父、母的表法義
父表法愛喜與貪等念;母表法無明。此二者均是佛接引眾生由五濁惡世命終生至塔廟之內的方便。因凡夫初時無菩提心,唯有用方便才能攝受接引。由於無明一般的同修還感知不到,所以如何是以無明為方便度化眾生不宜解釋。愛喜與貪則很好解釋,聲聞眾最開始受生為佛弟子多是因為愛喜修佛可以得福報離惡道,雖然愛喜是妄心煩惱,但能以此一煩惱伏住其他那些令人墮惡道的煩惱,故佛以此方便攝受眾生。對相好莊嚴的貪愛也是一樣,都是對初學佛人來說起很好的積極作用的煩惱。那麼什麼是殺呢,將這些正向的愛喜貪迴向了惡向煩惱就是殺。所謂惡向煩惱就是令人墮惡道的煩惱。還有一種方便的說法也稱為殺實際是度化,就是發了菩提心後,不再需要父母的扶助養育,此時唯依菩提心,愛喜與無明皆悉度化,方便而說為殺。
如《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語尊者阿難言:“阿難當知!此是不退轉菩薩地事,唯有不退轉菩薩,乃能證知此諸大德比丘密語。”
  尊者阿難問文殊師利言:“此諸大德比丘,皆是不退轉菩薩耶?”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此諸大德比丘皆是菩薩,已於菩提得不退轉。”
  阿難請文殊師利言:“願說諸大德比丘微密語義。”
  文殊師利言:“無明能生生死,是故名母,斷無明故名為害母。父名不正思惟及以喜愛,彼以永斷名為害父。以諸法不可壞,方便壞眾多想,亦壞諸行名為壞僧。應壞凡夫法名阿羅漢,以不滅方便滅羅漢想名殺羅漢,以不滅方便滅如來想名出佛身血,如是等想已斷已害畢竟無餘。”
-------------------------------
十善業與十不善業

尊貴的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切講授

今天,依中心之邀請,我將講解所有佛教徒的基本戒律,即大家所悉知之除十惡業與行十善業。

什麼是業 ? 業力如何運作 ?

一般而言,不論是否為佛教徒,只要是人類,乃至於動物或其他道的眾生,若他們做好事,則為善;做壞事,則為惡。這是普遍性的,是業力的基本法則。若是人類行善事,則為善;行惡事,則為惡。

同理,動物做好事,則為善;做壞事,則為惡。業力不僅適用在人類,業力也適用於所有的眾生,此乃業力的基本法則。但是,我們常會習慣性地認為,業力只與人類有關,或以為善業、惡業只是佛教徒的事。很多人確實是這麼想的,這種想法絕對地不恰當,因為,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不論你是不是人類,業力是平等的。這只是個普通的常識,在討論業力的這個範疇裏,業力可以分為許多的層次。業的大小與運作,決定於造作善行與惡行的造作者對業的知識與對業的理解。基於此,而有不同程度的業。行為的本身可以完全相同,但是它背後的業,卻可能是善業或惡業,是重業或輕業。

打個比方,有許多簡單的行為,譬如偷取。如果一隻鳥,偷食某人田中的榖物,這是一個惡業,此鳥有個偷取的惡業。此惡業很小,因為此鳥並不知道這個田地是屬於某人的,鳥並不知此事,鳥只是覺得在此田取食很方便,這裡有許多的穀子,榖物很明顯地長在田裡可以吃。但是,這仍是偷取的行為,所以是個惡業,鳥造了一個負業。但這不同於人類在別人的田中偷取食物,和鳥一樣在同一個農田中偷取同一榖物,即使此人不是佛教徒,他造作的惡業比鳥大。佛教徒知道偷盜是惡業,同一行為,所造的業就更大。如果你不是一個佛教徒,你不知道什麼是惡業,你只知道這樣的行為不好。因為你知道如果別人由你的農田中偷取榖物,你會不高與,所以,你知道如果某人由他人的田中偷取榖物,被盜者會不高與。所以,由他人的田中偷取榖物是一個惡業,此惡業比一隻鳥要大,但卻不同於一個佛教徒。如果是一個佛教徒,造作此一完全相同的行為,他的惡業是更大的,因為佛教徒知道偷盜是惡業。若自他人田中偷取榖物的是比丘或比丘尼,那麼,他們就破了戒,他們將被取回袈裟,不再是比丘或比丘尼,因為他們偷取了別人田中的榖物。所以,比丘及比丘尼的惡業,又更甚於一般佛教徒所造的惡業。為什麼呢 ? 因為,比丘及比丘尼曾經受過不竊取的戒律,不偷盜是主要的戒條之一。既然曾經受戒不偷盜,則偷盜就成了破戒,所以,此比丘及比丘尼便是墮戒,而不再是比丘或比丘尼了。由此例,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同一個行為,其所造作業的輕重,取決於造作者對業的理解程度,以及此人誓願的高低。由此亦知,業力是遍存的,而業的大小輕重則是有各別差異的,業的運作非常複雜。在究竟上,你不可能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業,那是不可能的。很相似的業,有可能;完全相同的業,不可能。因為任何一件事物,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且會依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動機,和不同的態度,而有所不同。它們不可能完全相同。

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善業。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城鎮中有座廟,此廟己經非常古老,它東則的牆壁有一道裂縫,非常接近地面,雨水由此縫流入,寺廟可能因此而損毀。因為這個裂縫太低,人們並未注意到此一裂縫,所以沒去修復它。有一天,住在寺廟附近的一個人,買了一頭豬,此豬午後覺得悶熱,就到附近的泥沼去玩耍,在泥裏打滾,所以渾身是泥巴,然後牠到寺廟的東側,因為東側午後因晒的關係,而變得陰涼,此豬就在寺廟東側陰涼處休息,此豬並不知道東牆有個裂縫,但是因為牠全身都是泥巴,所以,日復一日的,慢慢的,這個裂縫被泥巴所填補,所以,這間寺廟被報保存了許久。此豬並不知道牠修復了寺廟,這只是個意外的結果,所以,此豬造就了一個小小的善業。如果此善業是一個普通人所做,那麼他的功德就比較大,因為,他們是基於自發的意願而做此事。若是一個佛教徒修復此縫隙,則他的善業更大,因為他更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佛教徒知道什麼是利益眾生的成佛事業,所以功德也就更大。但是,一隻豬即使牠並不知道什麼叫做動機、意圖,牠只是無心地就修復了寺廟,牠仍就造了善業。所以,不僅惡業依循業力的法則,善業也依循業力的法則。業的變化有許多的層次。你不可能找到究竟上兩個完全相同的業,細部皆相同,不可能;相似的,則可能。人類的世界也是一樣,如果你觀察五十億的人口,看他們的臉,則有許多人長得很像,但是你卻不能找到完全一模一樣的兩個人,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欒生兄弟或姊妹,也僅是神似,而非完全相同。如果,你計算他們的頭髮,你測量每個部位,它們是不會一樣的。業力也是這樣的,不論是惡業、是善業,沒有一個業是完全相同的。

只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相同的,絕對的相同,那就是所有眾生的佛性是完全相同的。己證悟的佛陀的佛性,與眾生的佛性是完全相同的。自無始以來,佛性即是相同的,雖然我們尚未證悟,但佛性是一切眾生的本質。直到我們證悟究竟的佛性,佛性並未改變,佛性仍是一樣的。不過,在相對上有所不同,因為,當我們證悟時,相對上,我們證悟的時間不同,我們所經歷的過程與法門也可能不同,我們證悟後的佛行事業也不同。譬如,觀世音菩薩是悲心,文殊師利菩薩是智慧,彌勒菩薩是慈心,金剛手菩薩是威力。因此之故,各個偉大的佛及菩薩,都有其不同的化現,以不同的方便善巧來利益眾生。所以,在相對上有所不同,在究竟上則是相同的。究竟,是超越個別差異的,這才是真正的究竟。但在究竟之外,在相對上,每件事物都不相同,每件事物都是獨立的個體。

 

善業與惡業、忏罪與遮罪

以上是對業的介紹,一般所謂的善業與惡業。接下來,我將談一些善行與惡行的特徵面向。

在藏文裹,有兩個特別的用語,以兩個詞,分別描述兩個層次的惡業造作。第一藏文詞是「 攘尋技卡那瑪託瓦」,第二個藏文詞是「 卻貝卡那瑪託瓦」 。「 卡那瑪託瓦」 是指負面的行為,「 攘尋技卡那瑪託瓦」 意指不論是否知道是惡的,只要是造作了惡行,就是造作了惡業。老虎殺死鹿,老虎並不知道鹿不想死,但老虎還是造了惡業。所以,任何眾生,只要是做了負面的事,都是造作了惡業,不論知道是惡業與否,這就叫作 「攘尋技卡那瑪託瓦 」。就好像你讓杯子由桌面掉到地上,杯子會打翻,水會倒出來一樣,杯子有可能破掉。這是很自然會發生的,你知不知道會這樣發生,並不重要,如果你打翻杯子,那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如果是個小孩打翻了杯子,也會有同樣的結果;聰明人打翻它是如此,普通人打翻它也是一樣的。這就叫做 "攘尋技卡那瑪託瓦"(中文譯為"性罪"),眾生所造作的負業稱為"攘尋技卡那瑪託瓦"。

"卻貝卡那瑪託瓦"意指受了戒不做某行為,但是卻又做了那個行為,這也是種負業 (中文譯為"遮罪")。特別是,若你是位佛教徒,你犯了十惡業中的任何一項,則你不僅自動的己犯了"攘尋技卡那瑪託瓦",而且在此之上,你還犯了"卻貝卡那瑪託瓦"。因為,佛教徒通常會受基本的戒律,不去造作惡業。若你是比丘或比丘尼,那麼你所受的戒律可能百倍於僅是佛教徒。所以,如果是破了戒,就是"卻貝卡那瑪託瓦"。因此,"攘尋技卡那瑪託瓦"與"卻貝卡那瑪託瓦",是兩種普遍層次的惡業的術語。

 

十惡業、五重罪、五極重罪 (五無問罪)

若要詳細說明善業惡業、善行惡行,是無盡的,我們無法將它們詳盡的分類、計數,那無窮無盡的。然而依據經藏與律藏,佛陀於其中開示道:避免造作的負面行為,可以大約分為三類。一般來說,第一大類是基本的不善業,可以歸納為十種不善業。第二類則是很嚴重的惡業,共有五項 (譯註:此處所指應為中文古譯之 "大乘五逆",本文譯作"五重罪"。<<俱舍論卷十八>>所載之"近五逆罪","近五無間罪",應非此處之所指)。第三類則是極重的惡業,是惡業中的惡業,也有五項 (譯註:此處所指應為中文古譯之"五逆罪" 、"五無間罪"、"五重罪","小乘五逆",本文依開示之文義,譯作"五極重罪"。所以,佛陀教授了二十類的基本罪業。第二類及第三大類,我只會給各位一些概念,我不準備詳述。今天的主題是十不善業,所以,對於十不善業我將逐一詳述。

十不善業

 

十不善業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的不善業是由身體、行為所造作。第二類的不善業,則是經由語言而造作。第三類的不善業,則是由精神活動,由心意所造作。即由身、語、意所造作的十不善業。三種不善業由身所造作,四種不善業由語所造作,另外三種不善業則由意所造作。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遠離十不善業,要能自我訓練,不沉溺於身口意的負面行為當中。

我們應該牢記這些負面行為的歸納總集,克服這些負面的行為。這基本的十項,若是交錯組合,則可以有無限多的負業。所以,十不善業只是個指導綱領,便於我們記憶不去造作惡行,不要沉溺於這些不好的行為裹面。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不是只有這十項,它們還有許多的組合,十項只是十個關鍵,就像是語言糸統裏的字母一樣。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不要誤以為這十項行為,只有比丘、比丘尼,或修行者這一類的人,才必須遠離。而是所有的佛教徒,都必須避免去造作。不是只有比丘、比丘尼,而是每一位佛教徒應遵從的誓願與戒律。比丘及比丘尼還有他們自己特有的戒律,除了十不善業之外,還有兩百條以上的戒律要持守。十不善業是一般在家居士與佛教徒所應持守的,而非僅是出家眾的戒律,在此我特別強調,希望大家對此點有所認識。所以,大家都應善於持守,不要沉溺於十種不善的行為之中。

我所依據的法本,是由偉大的上師堪千札西歐澤所著,這是相當古老的一個法本,他當時是為了"妞涅---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閉關齊戒"的修持儀軌而寫,即嚴謹奉行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關修持法門。我將精確地依據此一法本,依此來講授。

三種身的不善業

首先,是由身所造作的三種不善業,分別為殺生、偷盜、邪淫。殺生是指有意圖的,且行為上真正去做了奪取他人性命之事,是你做了努力,去斷送其他生靈的性命,你殺了生。所以,殺生是身的不善業,每個佛教徒,都不應該殺生。第二種身的不善業是偷盜,所謂偷盜是指你取了屬於別人的東西,此物他人並未給你,所以此物並非為你所有,而且你也知道這一點。你知道而且是有意的將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你真正達成此事,則你偷取了他人的財產。這是一種身的不善業,佛陀教導我們不應偷盜。邪淫則是指性行為沉溺於逾越了家庭正當規範之外的行為。由於逾越了規範,所以是邪淫,而佛教徒是不可以做邪淫之事的。以上三項行為,是三種不善業,是由身所造作,而一個佛教徒應避免造作這些不善業,此為第一類的身不善業。

四種語的不善業

第二類的四種不善業跟語有關,第一個是妄語 ( 說謊 ),第二是兩舌,第三是惡口,第四是綺語 ( 說閒話 ),所以共有四種語的不善業。妄語是指你說謊,你說一些不真實的話,而且,你說謊的目的是為了愚弄他人,以使自己有所獲,而不顧慮他人付出的代價及後果。你說謊而不考慮對他人所造成的結果,你說謊是因為你想從中得到些什麼,這就是妄語。兩舌是指某兩人是親密的朋友,而你卻有目的的、有企圖的說其中某人的不是,使得另一個人不喜歡對方,或是使某人懷疑另一個人,如此,你製造了兩人間的不和諧,這就是兩舌。這是一種惡業,是一種語的不善業。第三種是惡口,你刻意的說一些話來傷害他人,讓他人感到不悅,感到受傷。你說這些話是刻意有傷害對方,這就是惡口。綺語則指你說一些話以助長他人的執著,增長他人的無明、增加他人的妒嫉心與瞋恨心。你說一些話增長了他人的染污,這就是綺語,大部份人的綺語是增長無明,但是,綺語也會同時增長其他的染污,否則,就不會有人喜歡廳綺語了。因此,綺語常常是非常吸引人的,因為它會增長我們的染污。綺語可以滿足我們的目的,製造我們的憤怒,嫉妒、執著、無明、綺語浪費我們所有寶貴的時間,它餵飽了我們的無明。以上四項,是四種語的不善業,我們應該避免造作語的不善業。

三種意的不善業

第三類的不善業是由意所造作。由見到他人的勝利與他人的快樂時,昇起負面的態度開始。當你看到某人真的擁有很好的東西,真的做了好事的時候,你心中想,我要取代他,我要擁有的一切,這種心態是負面的。正確的態度是你能隨喜他,你為此人在此生擁有這些美好的事物而感到高興,你應該感到高興才是。如果你因為別人的高興而不悅,則是一種負面的心態,這是第一種的意的不善業 ( 貪欲 ) 。第二種不善的態度是傷害他人,希望他人不好。所以,第一種是別人快樂時你感到不悅,想取而代之;第二種則是你希望他人痛苦。你們知道,有許多人希望他的敵人痛苦,這是非常負面的心態。

第一種及第二種意的不善業,就像是同一件事的兩個面向。第三種意的不善業是邪見。譬如,此生我所面對的一切,若有任何苦痛或負面的事,都是由於我過去生的業力所致,這是一種正見。若是某人不相信一點,不做此想,而責備所有其他的人,這是一種邪見。或者是你會想,此生我所值遇的種種好事,都是由於過去生累積的行善所致,如果這一切與善業有關的話,也是因為有其他人的存在,善業才可能形成。但是,持邪見者並不會這麼想,也不相信這些,他們會認為這是自己此生的成就,是我的能力,是我的榮耀,事實上這是一種邪見。類似這樣的例子,非常的多,這屬於第三種邪見的意的不善業。佛教徒應該避免去造作邪見。再舉一個邪見的例子,西藏在遭遇到大麻煩的時候,群眾破壞寺廟,摧毀佛像,以及殺害比丘及比丘尼。他們怎麼說 ? 他們說佛教通通都是謊言,說釋迦摩尼佛不想照料他的王國,他只是在某處靜坐了許多年,自己思索應該如何控制老百姓,然後,他發現了佛法,知道該如何控制百姓們。所以,那些群眾毀壞寺廟,摧毀佛像,以及殺害僧侶。此種行止,乃邪見所致。其根源,是因為第三種的意的不善業。當然,他們做出的行為,較第三種的邪見更壞。他們所做行為是罪業中最嚴重的,屬於五極重罪 ( 五無間罪 ) 之一。而他們的態度、邪見,則屬於第三類,意的不善業。

以上我們粗略的瞭解了什麼是十不善業。這十項當中,何者障礙力最大 ? 以最後一種,也就是三種意的不善業中的邪見為最嚴重。邪見甚至可以影響我們不再是個佛教徒,我們是佛教徒,若我們有邪見,則我們可能變為非佛教徒,所以,邪見是最嚴重的。而所有其他的不善行,如果我們不修復的話,如果我們沉溺在裏面的話,那也是非常非常負面的。不過,若是因為人的脆弱,一次或兩次的犯錯,雖然是負面的,但還不致於使我們變成非佛教徒。所以,如果於我們的脆弱,由於我們無明,有時我們會造作前述九種的不善業,但這並不表是我們己經不再是佛教徒。我們仍是佛教徒,即使我們曾造作一兩項負業,直到我們修復這些負面的業。

懺悔力與誓願力

如何修復曾造作的惡業 ? 也許有些人會這樣想,我們可以盡興的耽溺於惡業之中,直到滿足為止,我們只要每次都做懺悔就好,如此我們就沒事了。這樣想是不正确的,懺悔、修復、生效,只有在我們真正發自內心的意念時才有用。如果你只是懺悔,那麼一點兒意義都沒有。你必須是虔誠的,真心的懺悔,才有作用。懺悔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在藏文裏用兩個字做說明,簡短的說就是

"向"與"動"。"向"的意思是懺悔,為了要真正懺悔"向",你必須要有悔恨感。如果你並不後悔,你就不會懺悔,你只是用你的嘴唇說"我感到抱歉",你不是由內心感到懺悔。你必須是對自己的所做所為感到抱歉,並不是為他人而抱歉。就好比你到上師的跟前,跟上師說我對不起你,那是不切中要點的。你做了錯事,對向是其他的眾生,對向是你自己,這才是你所要感到抱歉的,你不需要對上師感到抱歉。你要對自己感到抱歉,對所有的眾生感到抱歉。因此,第一項懺悔的條件是"向",是後悔之心。接下來是"動","動"意指我感到抱歉,我做了什麼什麼,從今天起,我不再做此惡行,這就是"動"。若你不是發誓不再犯,則你的懺悔,便只是個借口,以獲取諒解,你的懺悔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如果你真的對於自己的行為感到抱歉,那麼你必須準備好要發誓,以後永不再犯。如果你不做這樣的誓願,就表示你並非真正的感到抱歉,你只是口頭上說說,並不真正認為做了錯事,所以,沒關係,下次我可以再犯。因此,我不想要發誓不再犯。故知"向"與"動"是非常重要的,若我們做"向"做"動",則我們因無明所造作的惡行,就會慢慢的被淨化,但不是完全的凈除。若因做 "向"、做"動"則一切都被清淨了,那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淨化确實自你做"向"與"動"那一刻開始。所以,所有的惡行,在你做"向"與"動"開始,逐漸的被淨化。但是對於邪見,如果你真的有邪見,那麼要做"向"與"動",你如何去做"向"與"動"。所以,邪見是最嚴重的,這也是為什麼它被放在最後。邪見己接近第二類及第三類程度的不善業。

五重罪

第二大類"五重罪"有五項。對於第二大類的"五重罪"及第三大類的"五極重罪", 我只做一兩的舉例。第二類"五重罪",其惡行嚴重的程度,諸如惡意、蓄意的毀壞佛像,此乃延續最後一項意的不善業,邪思,邪見所致,破壞佛像,是屬於第二大類的"五重罪",此類惡業重大,較十不善業為嚴重。毀壞佛像是一例,使他人破戒,例如,令比丘、比丘尼破戒,是蓄意地使他們破戒,也是屬於第二大類的"五重罪"。第二類的重罪有五項,都是非常嚴重的惡業,它們是基於邪見所致。

五極重罪

 

"無極重罪"是最嚴重的罪業,諸如殺害父毋親、殺死自己的上師等等,這些屬於"五極重罪",是最後一類,最嚴重的一類,共有五項。在藏文裏稱為"髒每霸","髒每霸"意指沒有比這個更壞的了。這是第三大類的惡業。

"諸惡莫做"四句偈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法"( 增一阿含經卷一 )。以上我們學習了什麼是十不業、五重業、五極重業,誠如我先前曾說過的,這些都是所有佛教徒,應該遵守的基本戒律。因為,在釋尊的法教裏,在經典裏,清楚的寫下四句話,這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第一句是"諸惡莫做",第二句是"眾善奉行",第三句是 "自淨其意"( 或譯做"自馴其心"),是調服自心,而不是訓練自心。以上共有三件事,不造做惡行、不善行,是其一;行善行、行美德,是其二;調服自心,則是第三。最後一句是,以上三種行為,就是佛陀的教示,就是佛法,即"是諸佛法"。所以,十不善業是諸端惡行的總集,我們應避免去造作,這是每一位佛教徒都應該持守的戒律。

小乘一持戒 大乘一持心 金剛乘一轉化

前述對於戒律的基本與普遍的教授,是每位佛教徒都應遵守的。同時,接下來我所要談的也是非常的基本。若你走入大乘,則你知道什麼是基本的善行;當你走入金剛乘,則你知道這些基本的善行與不善行,是一種轉化。譬如,在大乘裏,若有三、四個人聚在一起,在圖做恐佈的壞事,例如想要殺一些人之類的。那麼,如果可能的話,你應該盡你所能的將他們分開,如果你還是幫忙他們聚在一起,仍讓它們增進友誼關係,你就是錦上添花、助紂為虐,這是不好的。你己然陷在惡業之中了,因為你幫助他們做壞事。所以,協助他人做恐佈的壞事,是一種不善行。在大乘裹,善與不善是依動機而定的,是決定於行為背後的目的。我再舉一個例子,是個很愚笨每卻是個相關的例子,假如你走在街上,你看到一個人快速的奔跑,你看到他往哪一個方向跑,以及躲藏在哪裏。幾分鐘之後,你看到有十個人,帶著武器在追趕此人,想要殺死這個人,這十個人問你,剛剛那個人往哪個方向跑 ? 躲藏在哪裹 ? 你會告訴他們真話嗎 ? 若你據實以告,則此人就會被殺,這時你怎麼辦 ? 你會說謊或是說真說 ? 所以,在大乘裹,依你的動機與目的而定,若你看到此人就躲在隔壁,你會告訴那十個人,他朝另一個方向逃跑了,等到這十個人朝該方向追趕過去,那個方向其實是錯的,在他們走了之後,你才告訴這個躲藏者,讓躲藏者朝追殺者的另個方向逃走。所以,像是這樣,大乘的十善業與十不善業的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大乘重視的是動機,動機是非常重要的,悲心與菩提心很重要的,智慧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方式與原始的意義仍然相連,但是,這經過轉換的,變得更大、變得更廣、變得更正確,不僅只是單純的好行為、壞行為。

在金剛乘裹又更進一步,因為在究竟上,並沒有所謂的好事、壞事。但在相對上有好與壞,任何事情,在相對上有所謂的好與壞。所以,在我們還沒有成熟到究竟的次第時,我們必須遵循相對的法則。直到我們証悟了究竟,我們就不再有好或壞,不過,到達了究竟層次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什麼理由去做壞事了。若是你處在究竟的世界裹,你將永遠不會造作惡行。所以,好與壞是相對的,壞是不存在於究竟之中的。當你還會做壞事的時候,表示你還沒有到達究竟的層次,這是非常清楚的事。所以,在密續裹,善與不善的定義,作了更多的轉化。

今天,我並不打算詳談大乘與金乘這兩個主題。我今天在這裹所講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由此開始,依各個修行者成熟度的不同,智慧與動機發展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業行。依這些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善惡之關連。以上,是概略的、可理解性的說明。

迴向

我將在此告個段落,我很誠心的希望,今天受中心德紹喇嘛的邀請,在此所開示的主題, 能對各位有所幫助,希望不僅是對你們的禪修及祈願唸誦有幫助,

且對於你們日復一日每天的生活有助益。因為,善與不善並非不相干的,它們時時刻刻都是相關的。不論有人知到你做了什麼,或沒有人知道你做了什麼,這些都不重要,業是一樣的。你做了壞事,沒人知道,它仍是件壞事;你做了好事,沒人知道,它仍是件好事。所以,惡行就是惡行,不管別人知不知道都是一樣,一切都是相連的。

我很誠摯的希望與祈願,你們此生都能行汝之最善,那麼,當死亡之刻來臨時,我希望大家都能對自己說: "此生我己盡一切之所能,不造作惡行,我沒有什麼好後悔的,我己盡我所能的做得最好了。"所以,在那一刻,如果我們能那樣說的話,我想了這己經有相當的成就了。因此,我誠懇的希望,今天的教學能幫忙你們達到那樣的成就。也許你己經達到那樣的成就,不過,如果還沒有達到的話,則我希望及祝願你們會達到。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將今天的功德迴向給所有的眾生,願他們都能早日證悟 ! 

十戒 1.不殺生 6. 離兩舌2.不偷盜 7. 離惡口3.不邪淫 8. 離貪欲4.離妄語 9. 離瞋恚5.離綺語 10. 離邪見
(貝瑪秋頓英中) 原文刊登於<<慧眼>>季刊, 1998春季號 *於此感謝貝瑪秋頓和 Lama Tenam

謹此祈願:

十七世大寶法王,身體健康,長住於世,常轉法輪。

如虛空無量眾生,離苦得樂,早脫輪迴,速証佛果。
--------------
十善十不善
◎聖嚴師父
修大乘的四念處,不論遇到什麼都說它是空的,看起來似乎很容易,真正遇到考驗,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曾經有一人在上佛學課程時談到「空」,並教大家觀空,才能有智慧。課後有人拿了一份鐘點費給他,一旁的人突然一把搶走,上課的老師急著說:「嘿!豈有此理,錢是人家給我的,你怎麼拿走了?」那人說:「既然我是空的,錢自然也是空的,什麼都是空的,那你還要它做什麼?」老師說:「什麼都是空的,不過錢是我的,沒有空,所以我還是要。」那人一邊將錢還給他,一邊說:「我只是跟你開個玩笑。看起來,什麼都是空,只有錢是不空的!」

  事實上,什麼都可以空,但是對金錢與愛情,要做到空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當擁有的時候,不要執著,不要貪心,要知道那是空的,這才是智慧。

  我在日本讀書的時候,有一位學者發表論文談「空」,會後我們一起吃飯時,大家說:「你講空講得真好,你既然是研究空的,那你今天中午不准吃飯,反正都是空的。」這位年輕學者回答得很妙,他說:「一切都是空,現在我的胃是空的,食物也是空的,把空放到空之中,還是等於空啊!」
四正勤的異名
  四正勤一共有四個名字:四正勤、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一般的經典都稱為「四正勤」,其餘三種用的較少。
一、四正勤:就是四種正確的勤勞和精進。在修四念處觀的時候,必須要去除懈怠心,離開五種煩惱心。五種煩惱又稱為「五蓋」,那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要如何去除呢?就是要用四正勤;因為修行禪觀法、禪定法時,必須以精進心來離懈怠、五蓋,否則懈怠一產生,五蓋馬上出現,禪觀就不會成功。
二、四意斷:《增一阿含經》卷十八共有十經,都在敘述四意斷,例如第二經云:「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之法最為第一,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於是比丘,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恆欲令滅。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恆欲令滅。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重令增多,終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諸比丘修四意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所謂意斷,就是所有的煩惱心都是從意識產生活動,要把意識跟種種煩惱相應的活動全部斷除,必須要用四種方法,這叫做四意斷。

還有在修四念處的時候,自己的心不能休息,也不能忘掉自己是在修行,必須不斷、不斷地知道自己是在修行,用這種方法來斷除煩惱,也叫作意斷。
三、四正斷:《俱舍論》二十五云:「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斷修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主要是以四種正確的方法,來斷除懈怠心和放逸心。
四、四正勝:或名正勝,《俱舍論》卷二十五云:「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用修善斷惡的四種正確方法,來策進、勉勵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四正勤的這四種名稱,是從不同的角度,也可以說,它有四種不同的功能。《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云:「一心精進」,修此四法,故名四正勤。修此四法,另有三名:能斷懈怠故名四正斷;於正策勵,身語意業,此為最勝,故名四正勝;於意中決定,此四斷行,故名四意斷。
善法與惡法
  四正勤只有四句話:「已生惡法為除斷,未生一惡法不令生,未生善法為生,已生善法為增長。」

  修行佛法,就是斷惡而生善。斷惡分成兩項,生善也分成兩項,加起來就是四正勤。那麼,善法是什麼?惡法又是什麼?有必要先加以說明。

  所謂善法,就是十善法、十種善法、十善業道;惡法,就是十不善法、十種不善法、十不善業道。修十善業道是普通人的道德標準,也是解脫道及菩薩道的基礎;解脫道是小乘的阿羅漢,大乘則是成佛的菩薩道。

  十善分成身、口、意三類,就是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行為、心理的行為。身體的行為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三種;語言的行為有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四種;心理的行為有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三種。十善法的相反,就是十不善法。

  一般人認為只要沒有犯法、坐牢,這就是善;坐過牢、犯過法的就是不善。其實,如果吏治不清明,做了好事的人也有可能坐牢,做了壞事喪盡天良的人,卻未必坐牢。因此,好與壞是不能以坐牢與否來作為標準。

  又,一個小偷或是強盜,只搶了一百元或一千元,就算犯法要坐牢;可是,有人搶了半個或是整個國家,反而可以稱王、作總統。也有殺了一、二個人,可能會被判死刑;然而,有人殺了許多人甚至數萬人以上,反而當了國王、大總統,甚至民族英雄。因此,一般人所講的善與不善,是有問題的。

  如果以十善與十不善的標準,便可以看出什麼是真的善與不善。因為佛法除了語言、身體的行為之外,特別重視心理的行為。一般人只知道身體行為、語言行為的好與壞,但是,意念行為的好與壞卻不容易判斷。
----------------------------
空海《即身成佛義》《十住心論》 (卓格多傑)
paulinexie.mysinablog.com查看原始檔
 空海(774~835),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師,密號遍照金剛,日本贊岐國(今香川縣)人。十五歲至京都習儒,而後信佛。804年與最澄(日本天臺宗創始人)等入唐求法,從長安青龍寺惠杲受密法。806年攜帶佛典經疏、法物等回國。初住京都高雄山寺,從事傳法灌頂。816年于紀伊(今和歌山縣)開創高野山密宗道場,號金剛峰寺。823年詔賜京都東寺為密教永久根本道場。“東密”名稱即由此而來。曾兼任東大寺別當,統轄一寺僧職,補大僧正位。825年示寂于金剛峰寺,世壽六十二。諡號弘法大師,世稱之為高野山大師,或野山大師。著作有《十住心論》、《秘藏寶鑰》、《辨顯密二教論》、《即身成佛義》、《聲字實相義》、《畔字義》、《般若心經秘鍵》等。   密宗法統由教祖大日如來(即摩訶毗盧遮那)傳金剛薩土垂(二祖)、龍猛(三祖)、龍智(四祖)、金剛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空海(八祖),稱為護法八祖。其教義大綱系講說六大(體)、四曼(相)、三密(用)等三大圓融,建立兩部曼荼羅,而以“即身成佛”為其主旨。自空海極力弘傳,依據顯密二教判與十住心而建立橫豎二判之純密教,以表示勝於其他諸宗。密宗雖衰於印度、中國大部分地區,卻於西藏、日本流傳不墜。   日本空海大師創立的真言宗,其教理,稱為教相(修行實踐的儀軌稱為事相),集中體現在其作品《即身成佛》一文裡面,收入《大正藏》之中。據說日本天皇于宮中會集諸宗大師,各唱所習。空海立即身成佛之義,諸家爭折之,空海辯論精審。皇上對空海說:“義雖玄極,朕思見證。”空海即入五藏三摩地觀,忽於頭頂上湧五佛寶冠,放五色光明,威容赫如。皇上即離禦榻作禮,群臣起拜。此時三論宗道昌大師、唯識宗源仁大師、華嚴宗道雄大師、天臺宗圓澄大師等都表示降伏。十三年大同太上皇入壇灌頂,皇帝密灌于此開始。從此,空海在日本大興密宗。   《即身成佛義》的主旨即是“二頌八句”:六大無礙常瑜伽(體)   四種曼荼各不離(相)三密加持速疾顯(用)   重重帝網名即身(無礙諸佛)法然具足薩般若(法佛成佛) 心數心王過刹塵(無數)各具五智無際智(輪圓)   圓鏡力故實覺智(所申此四句明成佛一字)  這八句前面四句從“體”、“相”、“用”、“諸佛無礙”等幾個方面闡明了“即身成佛”之義,後面四句從佛智境界闡述了“即身成佛”之義。下面我們以此為核心來闡述空海大師的思想。   “六大無礙常瑜伽”。六大即是地、水、火、風、空、識,以六大作為宇宙本體,是世界萬有的本源,是空海大師的發明,與其他佛教派別的解釋大不相同。顯教一般說“四大皆空”,其意思是世界萬物與人之身體皆由地、水、火、風之四大和合而成,皆是虛妄不實的,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質亦為空假,終將歸於空寂,而非“恒常不變”者,則亦可體悟萬物皆無實體的真諦。在這裡,地、水、火、風都是虛假不實的,絕對不能成為宇宙的本源,顯教把萬有的本體說成是真如、法性、一心、真諦等等。而空海則明顯以地、水、火、風、空、識為萬有的本體:佛是六大,鬼也是六大,天地也是六大,人們也是六大,雖然法界無限,但皆為六大所造。這就是“即事而真”。六大是無礙的,舉一全收,事即是理,事理圓融。空海說:六大者,五大及識。《大日經》所謂: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是其義也。……“阿”(a)字諸法本不生義者即是地大。“縛”(va)字離言說謂之水大。清淨無垢塵者是則“”(ra)字火大也。因業不可得者“訶” (ha)字門風大也。等虛空者“欠” (kha)字字相即空大也。我覺者“識”大。因位名識,果位謂智,智即覺故。……如此經文皆以六大為能生,以四法身三世間為所生。此所生法上達法身,下及六道,雖粗細有隔,大小有差,然猶不出六大。故佛說六大為法界體性。諸顯教中以四大等為非情,密教則說此為如來三摩耶身。四大等不離心大,心色雖異其性即同。……雖有能所二生都絕能所,法爾道理有何造作,能所等名皆是密號,執常途淺略義不可作種種戲論。如是六大法界體性所成之身,無障無礙互相涉入相應,常住不變同住實際。故頌曰:六大無礙常瑜伽。   為此,日本真言宗對六大的含義做了詳細的說明,列表如下:   六大   空海說:“六大法界體性所成之身,無障無礙互相涉入相應,常住不變同住實際。”這裡所說的“實際”,即是真如佛性。空海接著說:“無礙者涉入自在義。常者不動不壞等義。瑜伽者翻雲相應。相應涉入即是即身成佛義。”這就是說,六大相互包攝,此物之六大與彼物之六大也完全互相包攝,因而凡夫乃至草木的六大和佛的六大交涉影響,圓融相即,把這些視為一個整體,即是六大法界,再把六大人格化,即成大日如來。此種理論,顯然是吸收了天臺宗的圓融相即說和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說。   “四種曼荼各不離”。把此六大分開,則地、水、火、風、空屬於胎藏界,識大屬於金剛界。四種曼荼是胎、金兩部的六大本體上所顯現的相貌差別。其差別分為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四種。曼荼羅是梵語音譯,意譯為壇、道場、輪圓具足、聚集等,印度密教指畫有佛菩薩像的圓形修法地或壇場,中國、日本又指畫在紙帛上的佛菩薩像。空海把曼荼羅看作是真言宗教理的外在象徵和表現,也就是六大本體的顯現。大曼荼羅,是指在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表現的諸尊相好具足之身或彩繪的諸尊集會形象,是四曼的總體,另外三曼是在這尊形上的顯現。三昧耶,梵語是的、集會、宣言等義,在密教中有平等、誓願、警覺、除障四義,眾生皈依佛道,蒙佛之力,知咱身與佛無差別,是平等義;佛要使眾生同於己,普渡眾生,是誓願、本誓義;眾生皈依佛道,引起佛的注意,是警覺義;眾生蒙佛力而得利益,是除障義。三摩耶曼荼羅,是指表現諸尊內德的刀劍、輪寶、蓮華、金剛杵、器杖乃至印契以及這些東西的彩繪;法曼荼羅又稱種子曼荼羅,是由諸佛菩薩的種子(標誌佛菩薩所具之德的梵字)組成的曼荼羅,廣義上也包括佛菩薩的真言,諸經論的文字、言語、義理等:羯磨曼荼羅之羯磨,原意是行為、工作等義,這裡的羯磨,是指佛菩薩行住坐臥等動作威儀以及金銅木造的形象。以上統稱為金、胎兩部的曼荼羅;這四曼荼羅,是六大體中所本有的義相,是六大法界的體性之相,也就是大日如來的圓滿形象。其相千差萬別,其數無量無邊。六大是互相涉入融通的,這四曼自然也是互相涉入融通的。即諸佛等的四曼人們都具備,而人們的四曼諸佛等也不可不具備。所謂曼荼羅具有“輪圓具足”之義。這樣,表達這“大、三、法、羯”的義相的互相涉入的法旨,名之為曼荼羅。空海說:   如是四種曼荼羅四種智印其數無量。一一量同虛空。彼不離此此不離彼。猶如空光無礙不逆。故雲四種曼荼羅各不離。不離即是即義。   這裡也吸收了天臺宗的互具思想和華嚴宗的事事無礙思想。華嚴宗提出了“三重觀門”,其中有周遍含容觀,即事事無礙觀。周遍是普及一切色及非色處,含容即包含無外,無一法能超出此虛空之界。此觀以事望事,使觀全事之理均能隨同事法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亦能隨同理法而一一可容。就事事能遍能攝,交參自在,則一多無礙,大小相容。空海的“四種曼荼各不離”繼承和發展了這種思想。   “三密加持速疾顯”。密教以佛之三業(身口意)屬體、相、用三大中之用大(真如之作用),其作用甚深微細,非凡夫所能知道,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故稱三密,與眾生之三業相應,能成就不思議之業用。眾生之三業非但契合佛之三業,且含攝於其中,又眾生心中隱秘之本性同於佛之三密,即眾生三業之實相知道都是六大法性之作用,與佛之三業相同,故亦稱三密。眾生之三密中,行者手作本尊之印契,乃至行、住、坐、臥等一切事業,皆稱身密。行者口誦真言,乃至一切言語等口業,皆稱語密。行者心觀本尊,乃至隨事起念一切事業,皆稱意密。   “四曼相大”之表現於人“身”,例如“手”按照法則去結印契,此為身密;“口”誦各種真言陀羅尼,此為口密;“意”認識心、佛、眾生三平等的觀念,此為意密,統稱為三密用大。與“六大體大”、“四曼相大”合稱“三大”。如果成就了這三密,此身立即成佛,所以龍樹說:“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   關於三密與六大、四曼之關係,有橫、豎二義。就豎義而言,六大之中,地、水、火三大為身密,風、空二大為語密,識大為意密。在四曼之中,字、印、形次第為語、身、意三密。就橫義而言,一切顯色為身密,一切音聲為語密,一切理趣為意密。依此橫、豎二義,在三密之中攝體相,故四曼、六大微細法體,乃至少分如鄰虛,亦無非業用,三密之一法得攝盡眾德,故三密即大日如來。   修行者精進不懈,時常觀察身口意,即能的佛三密加持,即身成佛。空海說:   若有人不闕法則晝夜精進,現身獲得五神通,漸次修練不舍此身進入佛位,具如經說。依此義故曰三密加持速疾顯。加持者表如來大悲與眾生信心,佛日之影現眾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名持。行者若能觀念此理趣,三密相應故現身速疾顯現證得本有三身。故名速疾顯。如常即時即日即身義亦如是。   整個密宗靠三密加持,努力使自己身口意與本尊三密相印,達到三密相印的三摩地境界。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依,立十種心,統攝諸教,建立曼荼羅,身口意三密相印,即凡成聖,其不可思議之力,唯佛能知,非因地菩薩所能測度。   在《即身成佛義問答》裡面有這樣一則問答:   問:若佛三密本自相應者何眾生速不成佛而受苦耶?   答:如貧女家本自有伏藏,而不鑿顯時恒受貧苦此亦如是。   這裡問者說既然諸佛三密與眾生三密本來相應,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為何眾生仍舊不能成佛而受苦呢?空海打了一個比喻,好像一個貧窮的女人,她不知道家裡本來有寶藏,所以她就仍舊受苦。如果她發現自己家有寶藏,勤奮開鑿,等到寶藏出來,她哪裡還會受苦呢?這個比喻與上面把佛比喻成影子,眾生比喻為水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水清淨的時候,就能顯現佛的影子。千江有水千江月。佛就好比月亮,月亮只有一個,但只要江水清澈,不管哪條江都會有月亮的影子。所以,三密加持的道理就在這裡。並非佛不想加持眾生,而是眾生心有污垢,不能與佛三密相應,所以就得不到佛的加持。一旦三密相應,即可即身成佛,不曆僧劫獲法身。   根據上述原理,真言宗提出三種即身成佛,稱為“理具成佛”、“加持成佛”和“顯得成佛”。所謂“理具成佛”就是依據“體”的六大,“加持成佛”是依據“相大”的四曼,“顯得成佛”是依據“用大”的三密相應。而所求的不是“理具成佛”,也不是“加持成佛”,而在於“顯得成佛”。   “重重帝網名即身”。帝網又叫因陀羅網,為帝釋天(上帝)之寶網,乃莊嚴帝釋天宮殿之網。網上每一打結的地方都附有寶珠,其數無量,一一寶珠都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又一一影中亦皆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如是寶珠無限交錯反映,重重影現,互顯互隱,重重無盡。《華嚴經》以因陀羅網譬喻諸法之一與多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之義;若依境而言,稱為因陀羅網境,依定而言,稱為因陀羅網定,依土而言,稱為因陀羅網土,都是為了顯示事事無礙圓融法門的深刻含義。   空海在這裡以重重帝網交替不亂,比喻諸佛無礙的道理。大千世界已經有恆河沙數諸佛,他們的身體在哪裡?空海說:   身者,我身、佛身、眾生身是名身。又有四種身,言自性受用變化等流是名曰身。又有三種字印形是也。如是等身縱橫重重,如鏡中影像燈光涉入,彼身即是此身,此身即是彼身,佛身即是眾生身,眾生身即是佛身。不同而同,不異而異。   空海的這段話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心道出了華嚴宗的最高境界——事事無礙法界。華嚴宗觀察差別無限的宇宙,所立的四種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法界,即差別的現象界。指萬有各別,諸法皆由因緣生,有分隔齊限的存在。理法界,即超差別的實體界。指真如平等之理性通貫萬有,其體性普遍恒常。理事無礙法界,謂現象界與實體界一體不二的關係。指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交絡,無礙自在。事事無礙法界,即於現象界上直認絕待不可思議。指森羅差別之事法事事融通,法法無礙,即入自在。即一切諸法皆有體有用,雖各隨因緣而起,各守其自性,事與事看似互為相對,然多緣互為相應以成就一緣,且一緣亦遍助多緣。以其力用互相交涉,自在無礙而無盡,故稱事事無礙重重無盡。又作無盡法界。在華嚴判教中,事事無礙法界屬於圓教之列。   總而言之,“二頌八句”中的前一頌四句,是闡發世界萬事萬物的本質與現象的關係,六大是從原理上講事物的本體,四曼是從現象上說六大所顯現的外在差別,三密是說事物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同時表明真言宗基本的修行實踐趨旨。這種以六大、四曼、三密為宇宙中一切事物之體、相、用的理論,從哲學上看,帶有泛神論的傾向。其中吸收了天臺宗的某些教理,更多地吸收了華嚴宗的教理,所以空海判教,以華嚴為顯教最上位,天臺次之,其他宗派更次之。   “法然具足薩般若”。法然,是法爾自然,指諸法自然如此,非人為之義;具足,無所欠缺之義,圓滿成就之義;薩般若,意謂一切智,在真言密教中,意味著一切智中之智,稱為“一切智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眾生之本性,自然具足佛性,眾生與佛的區別,只在覺悟與不覺悟之間,此種主張,與禪宗有相似之處。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入定開悟後第一句就是:“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佛法的目的全在於開眾生智慧,這種智慧就是薩般若,是盡知一切的智慧,故為一切智智。密宗並以之為大口如來之自然覺知的智慧。《大日經》卷一說:   世尊,雲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為無量眾生,廣演分佈,隨種種趣種種性欲,種種方便道,宣說一切智智,……此一切智智道一味,所謂如來解脫味。世尊,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世尊,譬如大地,一切眾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修羅依。世尊,譬如火界,燒一切薪無厭足,如是一切智智,燒一切無智薪,無厭足。世尊,譬如風界,除一切塵,如是一切智智,除去一切諸煩惱塵。世尊,喻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如是一切智智,為諸天世人利樂。   這一切智智就是無分別的無上正等正覺,即梵語所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切智眾生本來具足,眾生與佛在本體上都是毫無差別的。只因為眾生有妄想執著而有分別心,所以眾生仍舊是眾生,佛卻已經是佛。《楞嚴經》說:“心被物轉,即是眾生;心能轉物,及是如來。”可見眾生如來就在翻掌之間,只可惜眾生被外界所迷惑而隨流轉受苦輪回而不能自覺,一旦覺悟即與佛無別。而這一切的關鍵都全在於那顆心做主,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無時罪亦無。所以說,一旦頓悟,則此父母身即已經成佛,不必更曆三大阿僧祗劫。“法然具足薩般若”也就是這個意思。   “心數心王過刹塵”。密宗依《釋摩訶衍論》講十識。其第九識名多一識,第十識名一一心識,又稱一切一心識。多一識,為生滅門之所依,相當於了知差別現象界之後得智。有情無情各具一心,所以說“多”;而一切有情無情具有同一真性,所以說“一”。心王指法界體性或大日如來,心王是心之主作用,心數是心之伴作用,心王心數主伴無窮,其數無量廣多,如過眼刹塵。   “各具五智無際智”。五智,是密教所謂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之五智。過刹塵之心王心數各具之五智,五智之中又各具五智,這樣輾轉無窮、高廣無數,所以稱“無際智”。這裡,空海以華嚴經的重重無盡,一多相容的原理為基礎,綜合諸大乘經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   “圓鏡力故實覺智”。圓鏡是用來比喻自性清淨心境,映現諸法萬有之實相。空海說:   一切諸佛,因何得智名?謂如一切色像,悉現高臺明鏡之中。如來心鏡,亦複如是。圓明心鏡高懸法界頂。寂照一切,不倒不謬。如是圓鏡,何佛不有?故曰圓鏡力故實覺智。   “法然具足薩般若,心數心王過刹塵,各具五智無際智,圓鏡力故實覺智。”這四句從佛的真智慧境界來闡明即身成佛之義,其連貫起來是闡明了密宗十識和五智的法門。顯宗一般都提到八識,這就是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張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五識屬於感覺,第六識既管思維,也管感覺。第七識以“恒審思量”即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為其特性,其作用勝過第六識,並聯繫第八識與前六識,名為末那。第八阿賴耶識也叫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以含藏一切諸法種子,為有漏無漏一切有為無為法的根本。一些大乘派別多沿用八識說。從八識來分析凡夫輪回流轉不得解脫的原因。凡夫被五欲(色、聲、香、味、觸)所障,五欲即由五根(眼、耳、鼻、舌、身)而生,五根產生欲望又來自第六意識的分別。此分別又來自第七意識(末那識)之“執我”,向內執著這個四大假合的肉體為“我”,向外執取萬法為實,故眼見色,耳聽聲,鼻聞香,舌嘗昧,身有觸。為滿足五欲,生貪癡三毒,造殺、盜、淫、妄等大罪業。所造善業和惡業種子,都存入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即藏識。凡夫以為作惡,別人不知,實則自己第八識已種下種子,正如攝相機一樣全部錄下了惡的資訊,此生或來生機緣成熟,放出來的就是惡果。《大寶積經》:“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涅經》:“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法句經》:“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酷。禎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修道的目的就是解脫輪回。要解脫輪回,先當離開五欲。五欲不生,“我執”即斷,心則無念,此身何能再有輪回?《佛遺教經》:“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剷除五根之欲,當修知足之法。《佛遺教經》:“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並不稱意。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不知足者,常被五欲所牽,為知足者所憐憫。”淡泊知足,不為世俗名利富貴所左右。如此即能入道。即得第六意識不分別,第七意識不執我,第八意識不落種子。如此即能把八識轉為四智,即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眾生的智慧),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為佛觀察諸法及一切眾生根器而應予藥與轉凡成聖的智慧),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無我平等,對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的智慧)。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一切事理無不明白,有如圓鏡洞照萬物)。這樣,我法二執,俱已斷除,斷惑證真也。   空海以大圓鏡智做總結,具有深刻的含義。大圓鏡智,是第八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即顯現法界萬象圓明無垢之智。配列于東方阿如來與金剛部。又作金剛智。密宗在四智的基礎上增加了法界體性智,即第九阿摩羅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即世間、出世間等諸法體性之智。配列於中央大日如來與佛部。阿摩羅識意為白淨、無垢、清淨。舊譯家以此識為第九識,新譯家認為它是第八識的淨分。我以為第二種譯法比較合理。因為第八阿賴耶識是藏識,含藏一切諸法種子,為有漏無漏一切有為和無為法的根本。所以這裡面既含藏了凡夫輪回的業因,也有佛性清淨心藏於其中。一旦除去凡夫的分別和執著,第八意識的佛性種子自然顯露,於是大圓鏡智就得以開發。空海在《十住心論》中包括日本流傳的各宗在內的全部佛法,分為十個層次,稱“十住心”。“住心”二字原取自《大日經·入真言門住心品》,原意是在接受“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的前提下,契入相應的心地修行,以期最後通過真言法門達到解脫。空海既以“住心”二字表述密教修行者所應經歷的次第和心境——“住心次第”,也用以表達“顯、密二教差別”。這十個階次是:異生羝羊心、愚童持齋心、嬰童無畏心、唯蘊無我心、拔業因種心、他緣大乘心、覺心不生心、一道無為心、極無自性心、秘密莊嚴心。 異生羝羊心 指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及其心境。 異生是凡夫,羝羊是公羊。《十住心論》所謂“凡夫不知善惡之迷心,愚者不知因果之妄執。我我所執,常懷胸臆;虛妄分別,鎮蘊心意。逐陽焰而渴愛,拂華燭而燒身。”是說不信奉任何宗教、道德的眾生,不知道善惡因果報應,經常懷著對自身及自己的一切的執著,不斷地思慮著是非、美醜、得失等,不能正確分辨真假,好像在野地有人以為遠處陽炎是河便去找水喝,飛蛾撲燈被燒身一樣。他們不奉佛法,甚至連世俗社會遵守的儒家道德也不信守,“不忠不孝,無義無慈。五常(按:仁義禮智信)不能羅網,三乘不得牢籠,祖習邪師,依憑邪教”。經常偷盜、邪淫、誹謗、傷害生命,作種種罪惡。空海說這種眾生只知吃飯,生育後代,像草原上的公羊“但念水草及淫欲事,餘無所知”。 他在解釋中,對佛教的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和善惡因果報應等基本教義作了介紹,強調生前作惡在死後將受惡報,或下地獄,或生為畜生等。空海還比較詳細地對佛教的世界生成說、五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外道等作了介紹。 空海寫這一部分,恐怕也有向尚未信奉佛教的人宣傳佛教善惡因果報應的道理,引導他們接近佛教,進而信奉佛教的用意。 愚童持齋心 指已經信奉佛教的人修持五戒、十善,相當佛教五乘中的“人乘”;也包括接受世間儒教倫理,奉行五常的人及其心境。 對此,《十住心論》概括說:“初信因果,漸諾罪福,孝於親親,竭忠國主。不及之善生,探湯之惡休。內外三歸,從此而發。人天十善,因是修行。”空海在釋文中對佛教的三歸依(歸依佛、法、僧,正式信奉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八戒(五戒外加不坐高廣大床,不觀聽伎樂和不穿薰香衣,過午不食)、十善等作詳細介紹。奉佛居士在特定日期奉行八戒,稱持八關齋戒,簡稱“持齋”。釋文最後還對國王如何以“正理”治理天下進行說明,引《金光明經》指出國王應做到:“一者,不放逸,親近有德;二者,正信聽受是經;三者,犯王法,正法治擯。”又對佛教傳說中理想的君王――轉輪聖王進行介紹。《秘藏寶鑰》說:“王者及民,必行五戒十善,得生人中。未有棄此能得。前生修善,今生得人。此生不修,還墮三途(按:地獄、餓鬼、畜生)。”是說修此五戒十善,來生可以得到好的報應,再生為人。可見,空海講的第二心,相當於佛教“五乘”的“人乘”。 空海這裡,又更深入一步地引導人們信奉佛法,修持五戒、十善,甚至有意以佛教傳說中的理想君主的模式奉勸國主以“正法”治國。從中可窺見他蘊藏在文字中的現實用意。 嬰童無畏心 既指佛教五乘中的“天乘”,也指相信修持禪定可以生到天界的“外道”。 《十住心論》說:“至如護戒生天堂,修善脫地獄,惡下之心稍發,欣上之願初起。於是求歸依彼天龍,盡虔誠此神鬼(此二者指外道),仰拔苦悲,祈與樂眄……三途苦果,畢前因出;四禪樂報,感今緣升。因果不可不信,罪福不可不慎。……嬰童據初心得名,無畏約脫縛樹稱。”是說因相信修五戒十善死後可以免下地獄而生天堂,便產生厭離世間,願生天界的想法,勤于修善持戒,後世可以避免輪回三惡途(地獄、餓鬼、畜生)的惡果;如果修四禪(四靜慮)死後可以生有色天。勸人相信因果、罪福業報。以嬰童比喻初發心歸依佛教者,而說相信死後可以生天便可感到無畏。 這裡所說不僅指修持佛教,也包括外道。印度外道有數論外道、聲論外道、勝論外道、時論外道等。說如果相信天、大天、自在天等,於是歸依,供養和修持各種禪定,死後可以生到天界。空海在釋文中對佛教所說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諸天、印度的十六種外道以及各種禪定等,也作了介紹。《秘藏寶鑰》特別強調這一心是就外道而說的,謂“嬰童無畏心者,外道厭人凡夫,欣天之心也”。 空海在此說明以修善追求生天比修善生人間,更進一步。並且從論這一心開始,在釋文的最後,從淺略、深秘兩種意義上進行解釋。所謂淺略義,即前面按“顯教”之義所說,而深秘義,是按真言密教的意義進行解釋。他對此心以梵字五字真言作說明。他說如果按照真言實義解釋,“則若人若天若鬼畜等法門,皆是秘密佛乘”,據此修行迅速解脫。 唯蘊無我心 五乘中的聲聞乘,屬於小乘佛教。 《十住心論》說,以上人乘、天乘和外道,因為沒有斷除對“人我”(或“生我”、也簡稱“我”)的迷執,仍難免超脫生死。因此佛便向眾生說此解脫之道:“遮生空於唯蘊,譬我倒於幻炎。二百五十戒防身口非,三十七菩提習身心善。告時則三生六十,示果則四向四果。說識唯六種,攝法則五位。四諦四念瑩其觀,六通八解得其證。”大意是,引導人們認識組成人身心(人我、生、我)的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由於五蘊聚散無常,生命也無常,如同幻想中的火炎,從而斷除我執,體認“我空”之理;制定二百五十戒(《四分律》規定的比丘的具足戒)以防非止惡,提出“三十七菩提分”,引導修行;至於何時可以達到解脫,少則三生,多則六十劫;解脫的果位有所謂“四向四果”;在說人的心識時,只提出六識,即包括人的感覺和思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在分析現象時提出五位法,包括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禪觀有觀四諦觀(觀想苦、集、滅、道)和四念處(念身、受、心、法,認為無常、苦、空、無我);修行此乘可以得到六種神通和八解脫。空海在釋文中說:“此唯蘊無我一句中,攝一切小乘法盡。”確實,前引空海對“唯蘊無我住心”的概括和他在釋文中的詳細解釋,幾乎涵蓋了小乘的全部教義。 空海又站在真言密教的角度對此聲聞乘進行解釋,說在密教中有代表聲聞乘的真言,它代表“法佛如來”(大日佛),如果有人由此“入道”修行,便可體悟“法界一門,法身一德”從而領悟此乘即是“佛乘”。 拔業因種心 五乘中的緣覺乘,也屬於小乘佛教。 “拔業”源自《大日經》卷一,原文是“拔業煩惱株杌”。株杌,原意是露在地面的樹根。全句意為拔除產生煩惱的根源。緣覺,佛教所說的通過觀想十二因緣的道理而達到覺悟者。因為是獨自修行達到覺悟,也稱獨覺,或比喻為麟角。《十住心論》說:“觀因緣於十二,厭生死於四五(按:四大、五蘊)。見彼華葉,覺四相(按:現象之生、住、異、滅)之無緣;住此林落,證三昧於無言。業煩惱株杌由此而拔,無明種子因之而斷。”所謂十二因緣是構成生命過程的十二個環節: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由無明(癡)為根本原因,遭成生死輪回不已。在禪觀中對此可以採取不同的觀法,然而最重要的目的是認為人生的一切苦惱是始於“無明”,從而尊奉佛教修行,認識由四大(地水火風)和五蘊組成的生命是無常的,苦的和空、無我的,不可執著,從而達到解脫。 空海按密教的秘密之義解釋中,說也有代表此乘的真言,如果有人誦此真言,可以得入“法界胎藏”,即悟入佛性之理而解脫。 空海對以上聲聞、緣覺二乘的介紹,也是對佛教基本教義的宣傳,有助於擴大佛教的影響。 他緣大乘心 大乘佛教,特別指法相宗。 空海對“他緣大乘心”的解釋是:“緣法界有情,故他緣;簡聲、獨、羊、鹿,故大名,運自他乎圓性義,故曰乘。此乃君子之行業,菩薩之用心。”釋文又說:“發平等大誓,為法界眾生行菩薩道,乃至諸一闡提及二乘未入正位者,亦當以種種方便折伏攝受,普令同入是乘,約此無緣大悲,故名他緣乘。”綜合起來是說,以菩薩道普度一切眾生,甚至對惡人、小乘(聲聞、緣覺,《法華經》中“三車”比喻的羊車、鹿車)的人也引導他們覺悟成佛,既然以眾生為普度物件,故稱此乘佛法為他緣(平等性空,也是無緣)乘。然而在對此乘的表述中,是以法相宗為重點的。 法相宗源自印度大乘瑜伽行派,主張世界一切唯識所變。唐玄奘(600~664)入印求法,將此唯識學說傳到中國,與弟子窺基(632~682)創立法相宗,所依經典有經典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和《成唯識論》等。日本奈良時代的入唐求法僧將此宗傳入日本,以奈良興福寺為中心的“北地”法相宗最有影響。此宗在六識外提出第七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並且提出種子說、三自性三無性說、五性各別說(在聲聞、緣覺、菩薩、不定之外,列無性種性,不能成佛)。空海在釋文中對法相宗主張的修行果位“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以及對唯識學說的基本主張、五重唯識等,都作了介紹。 空海在此段釋文最後用秘密義進行解釋,說此屬於彌勒菩薩三摩地門,是所謂“大慈三昧”,也有真言梵字為代表,如果能夠讀誦此真言,可以“早證大慈三昧”,“同彌勒所行”,一生成佛。 從這一心開始,空海對在中國、日本流傳的主要佛教宗派進行分類介紹,排列它們的淺深次第,逐漸突出和抬高真言宗的地位。 覺心不生心 是指三論宗。 空海在釋文中說:“誠知一為百千之母,空即假有之根。假有非有而有有森羅,絕空非空而空空不住。色不異空,建諸法而宛然空;空不異色,泯諸相而宛然有。是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亦爾,何物不然。似水、波之不離,同金、莊(按:金制妝飾品)之不異,不一不二之號立,二諦四中之稱顯。觀空性於無得,越戲論(按:不真無益之論)於八不。”這裡說的正是般若中觀學說,也是三論宗的教理。 大乘般若中觀學派以《般若經》和龍樹《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百論》為基本依據,以“諸法性空”為基本理論基礎,主張空為世界萬有的本體,一切現象無不是空的體現,故從本質上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水與波浪,金與金器的關係,二者既非一又非二。並且從生滅變遷來說,因為緣起性空,故生非真生,滅非真滅,如《中論》所說的“八不”:“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進而提出真、俗二諦、四種中道等理論,認為最高的智慧是達到與空、中道相契合的“無所得”境界。所謂“覺心不生”,是覺知心性空寂本淨,“心性常無生滅”。 這一學說在中國隋至唐初的吉藏(549~623)創立三論宗,以上述“三論”及其所著《三論玄義》、《大乘玄論》、《二諦義》等為主要依據。三論宗早在奈良時代以前已經傳入日本,後為“奈良六宗”之一,以法隆寺、大安寺為傳法中心。 空海從真言秘密義的角度解釋說,此覺心不生心法門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三摩地門”,也有它的代表真言,具有“大空”深義,若誦持此真言,“則證大空三昧,等同文殊菩薩”,得悟“八不”之理。 一道無為心 是指天臺宗。 天臺宗是中國隋代智顗創立,以《法華經》為主要經典,以智顗所著《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為主要依據。日本平安時代最澄將此宗傳入,創立日本天臺宗。 空海首先對《法華經》的大意作介紹,所謂“會三歸一”,是指此經所講的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皆是權宜之說,唯有一佛乘才是真實之教,三乘會歸佛乘,人人可以成佛;“指本遮末,成覺之久遠”,是說全經二十八品分本門、跡門,前十四品是跡門,後十四品是本門(此為《法華文句》的分法),通過此二門以“開權顯實”,顯示其〈如來壽量品〉的“久遠實成”的法身釋迦牟尼佛(或謂三身合一)的真實之教——“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顯揚佛乘;“十個如是
---------------------------
十住心論
十卷。日僧空海重要著作之一。全名《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淳和天皇天長年間(824~834)奉敕撰述。建長六年(1254)始由快賢於高野山開版印行,被認為是真言宗立教開宗的要典。收在《大正藏》第七十七冊。主要根據《大日經》〈住心品〉的思想,論述真言行者心品轉升的十個階段(即十住心),同時對顯密諸宗之教說加以分類、批判。

中文名:十住心論

出版時間:建長六年(1254)

作者:空海

全名:《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

【十住心論】

所謂十住心,依次為​​異生羝羊心、愚童持齋心、嬰童無畏心、唯蘊無我心、拔業因種心、他緣大乘心、覺心不生心、一道無為心、極無自性心及秘密莊嚴心。書中引用諸多經論,詳加闡釋,因而內容極為龐雜。為此,空海於天長七年(830)另撰《秘藏寶鑰》三卷,作為《十住心論》的略論,但論旨稍有不同。

本書為真言宗之教義體系的主要典籍,後世註釋頗多,有重譽的《十住心論肝要鈔》、賴瑜的《十住心論勘文》、凝然的《十住心論義批》、宥快的《十住心論義林》、秀翁的《十住心論科注》及如實的《十住心論冠注》等多種。另外,勝又俊教的《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譯註》(1954),則專就引文作注。
----------------
十住心論
www.bukon.idv.tw查看原始檔
弘法大師在「辯顯密二教論」中,將本宗名為密教,餘他之教

派說為顯教,並把二者大體地比較對照,以顯揚出密教的特質,此

大體論、大觀論。而大師在「十住心論」裡,對顯教中之各個宗教

予以詳細具體的檢討其得失,而顯明出密教之立場與特質。顯密二

教判為橫的教判,就是把本宗及餘他之宗教一樣地總略為顯教的教

判;十住心之教判為豎之教判,就是把本宗及餘他之宗教、各個分

別階段式的別論,予以巨細靡遺的審查之教判。此二者被稱為橫平

等、豎差別之二種判。


大師在「十住心論」中有言:「 今依此經(大日經)顯真言行者

安心之次第,顯密二教之差別猶在其中也 。」,因此在二種教判中

,大師特別重視「十住心論」之開設,因其乃基於「大曰經」住心

品,宣明真言密教真精神之處所,及真言行者如何確立其「安心」

之發展次第,依之來瞭解真言密教與餘教之關係,且發揮密教之特

質。而「十住心論」是那十住心 呢?列之於後:


針對此十住心之要義,略淺釋如下:
壹、異生羝羊心


異生者,異類萬殊而生之義,為凡夫之別名;羝羊為畜生中之

最愚劣者。蓋指人類中之無知愚昧而狂醉之凡夫,恰如羝羊但念淫

食之心態,即無少微善心萌蘗者之精神狀態也,可比之諸趣外道。


貳、愚童持齋心


不辨東西之愚童凡夫,因外緣略現萌芽之善心,有時因其祖先

,而起持齋近薦之志願,蓋指此輩之精神,喜歡承受如孔子之教,

或佛教之五戒、八齋戒、十善戒,與人趣相當。
參、嬰童無畏心


嬰兒以生母為唯一之主依賴,不見生母時則心生恐怖,見生母

時,則引起無畏安穩之感想。蓋指信天道之教,對其暫得蘇息之天

境,起絕對依賴之信仰心;所謂天道教者,與婆羅門教、基督教、

及老子教之類相當,可比之於天趣。


如上普通稱為世間三種住心、世間一般教訓屬之,至如次之第

四住心以上,則以示佛教內之教義淺深也。


肆、唯蘊無我心


佛道修行者,熟察自己之肉身, 如實知為自色、受、想、行、

識之五蘊所成立,同時覺知自己並無本質,對於自己愛著之念、逐

漸薄弱,由是體達無我之理,是為聲聞眾於阿羅漢果位,證成人空

無我之理,出離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

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是名聲聞乘。


伍、拔業因種心


無明為起種種惑業之種因,依於惑而起業,依於業而於未來招

其相當之生涯,若無無明,則為拔去業因之種,是乃緣覺辟支佛之

聖者,觀於十二因緣所覺知,證於極減語言三昧。緣覺乘之教,即

當此第五住心也。


陸、他緣大乘心


「他緣」或曰「無緣」之義,雖於眾多無緣之人,亦慈愛普及

之大乘菩薩心是也。此雖僅以表示大乘菩薩慈愛心之廣大,然唯識

宗之宗義與之相當。唯識宗者,佛教之唯心論,蓋謂欲界、色界、

無色界之三界,唯此自心之相,自心之外,別無何物存在。此宗之

宗義,說為聲聞、緣覺、菩薩之教義,故亦名三乘教。


柒、覺心不生心


以自心實相,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去亦

不來,即依於八不中道之義而了知之教義。 三論之宗義,與此相當

捌、如實一道心


闡明如實了悟一如清淨、妙蓮不染之心之天台教義,即與此相

當。天台大師依於空、假、中三觀,觀照諸法之實相,以謂三千諸

法,悉不外吾儕凡夫一念心之相;但一切萬有、依於因緣,假現實

在之相,蓋原為因緣假和合之體,無真實存在之物,是即空觀。萬

有之真實相;雖謂為空,然現為吾人經驗之對象,莫能絕對否定其

存在、觀此假有之相,即為假觀。然諸法之實相、原非僅有、亦非

空非中、觀於即有、即空、即中,方可謂為諸法之真實相正當適中

觀察之方法。是謂天台一心三觀之宗義。


玖、極無自性心


水無自性,遇風即波,法界非極、蒙警忽進。諸法極性為隨緣

轉變,由此一真如法性,歷展無盡法寶,罔知所屆,以暫住於真如

自體之性,而說為無。似此諸法法界,悉皆為真如法性之發現,此

華嚴宗之宗義也。


拾、秘密莊嚴心


大日經疏第一云,言毘盧遮那本行菩薩道時,以一體速疾力三

昧,自利利他法皆具是能得如是如來智寶之所集成秘密莊嚴法界樓

觀。真言行者依於法身如來身、口、意三秘密之加持感應,開顯吾

人心中原始潛在、秘密莊嚴之曼荼羅,究竟覺知自心源底,證悟如

實自心本質。陳說此種教義之真言宗,即與此住心相當。


大師之「十住心論」,於一方面開示菩提心(即悟之心,或宗

教心) 之進展過程,另一方面依此將真言密教與顯教比較對照,如

實地宣明其特質。而十住心之各別世界,實乃第十住心之內秘密莊

嚴心的一一相,而其表徵之曼荼羅,即是吾人生命發展趨於理想最

顯著之姿態和象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