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海照亮富士山的壯觀火祭活動

8月26日-27日
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諏訪神社
山梨縣富士吉田市

每年8月26日和27日舉行的「鎮火大祭」又被稱為「吉田火祭」,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該節祭是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與諏訪神社兩家神社的秋季祭祀活動,活動基於和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的祭神——木花笑耶姬有關的一個神話傳說:相傳木花笑耶姬懷孕時,曾被丈夫瓊瓊杵命懷疑其不忠,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木花笑耶姬點燃了產房,在熊熊烈火中產下3個嬰兒。另外還有一種說法:鎮火大祭是為鎮住靈山——富士山的怒火,防止其爆發而舉行的祈願活動。

26日晚上的火祭中,70餘根高3米、扎成竹筍形狀的大火把,和富士山吉田口登山道街道沿線堆積的大量火把一起點燃。與此相呼應,富士山登山道的各棚屋中也火光通明。家家戶戶都將火把堆成井字形,一齊點火,整個街道化為火海,祭祀活動進入高潮,並且一直持續至深夜。

27日的活動又被稱為「SUSUKI祭(芒草祭)」。26日從淺間神社運到諏訪神社的兩台載有神靈的神轎於27日下午在街上遊行,並於傍晚返回淺間神社。其中一台神轎模仿了富士山形狀而造,體現了富士山信徒們的情懷。

--------------------------

最近的日本旅行,也不例外地留下新的感動,來自人與傳統、人與土地的情感尤其叫人難忘。

8月底,過午才下飛機就一路飆向山梨縣富士吉田市,為的不是趕上什麼重要的晚餐,而是為了參加日本的國指定重要無形文化財「鎮火大祭(富士吉田火祭)」,偏偏傍晚時分的東京堵車嚴重,讓人只能望著車窗外的停停走走,暗自坐立難安。隨著車子進入山梨縣境內不久,蜿蜒之間,終於開始不時眺望到富士山偶現的身姿,偉岸的聖山腳下,正是祭典所在的位置。

  
夕暮間,忽隱忽現的富士山身影

對我來說,富士山從來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種多元複合的文化。

由宗教層面看來,日本人信仰於山岳、崇拜於自然、,也進而衍生出各種神話以及周邊座落於靜岡縣與山梨縣的淺間神社,這座聖山不但象徵著日本,江戸時代所留下的繪捲「富士曼荼羅」,更勾勒著富士山頂所居住的3尊阿彌陀佛,而在《古事記》裡,也描述著木花開耶姫命與富士山的牽絆。

而從生活層面觀察,也不難發現江戶(即東京)與富士山的關係,當時太田道灌就曾寫下由住處眺望富士山的詠歎詩歌,浮世繪名家廣重的作品「名所江戸百景」也勾勒著由靜岡的駿河眺望富士山的街道景致。其他,還有像是正月初三要眺望「初富士」的庶民生活習俗,以及後來所衍生的「一富士、二鷹、三茄子」好夢預兆。而在文學大作《萬葉集》與松尾芭蕉及謝蕪村的俳句、近代文學大家夏目漱石、太宰治等,其他諸多藝術創作中,與富士山的連結更是不勝枚舉。

由富士急樂園周邊眺望的富士山登山道,燈火清晰  

「富士吉田火祭」也正是與富士山相關連的民俗當中,相當特殊的一項祭典,被譽為「日本三奇祭」之一所謂三奇祭,除了山梨縣富士吉田市與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的「火祭」之外,還包括了長野縣諏訪市、諏訪大社所舉行的「御柱祭」,以及秋田縣男鹿市之「なまはげ」。

與富士山相關的祭典,其實可不止有「富士吉田火祭」而已,夏日開山前在周邊地區有祈禱開山期間一切順遂的「開山祭」、封山時也有感謝山神與祈禱腳部強健的「草鞋供養節」,短短兩個月的夏季開放,整個靜岡與山梨縣可說都熱鬧非凡!

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前的鳥居,寫著斗大的「富士山」

在暮色開始低垂之際,終於在富士山輪廓隱身於黑幕前的最後一秒,抵達富士吉田火祭現場。

在每年8月26日、8月27日兩天所舉行的吉田火祭,不外乎是為了「鎮」富士山的火,內容可分為第一天的「火祭」及第二天的「芒草祭」。祭典的第一天迎出神轎、街道巡行,並於入夜後以火炬點亮街道,第二天則迎回神轎,居民會拿著芒草跟隨步行,當為期兩天的祭典結束後,不但恢復封山,秋天也就隨之到來了。

火光豔豔的搖擺,由富士山登山道躍起,行過山小屋,經由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而下,火光一路漫竄於富士吉田市周邊主要街道。

 
以扁柏所紮成成的巨大筍狀火柱「大松明」,高約十尺,數量約八十座,彷彿是獻給巨人的紅寶石獻品,點點成鍊,而街道上由一般民家升起的井桁火架則像是主鍊上的綴飾,閃耀著不同的美麗,這美麗的景致叫人光是站在淺間神社鳥居外凝望火光,就能充分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感動。

走進點燃著筍形火柱與井桁火架的街道,兩旁偶現的屋台不多,販售的商品由二手商品,章魚丸子、烤花枝、各式串燒,以至富士宮炒麵都有,類型五花八門。

據說過往由於黑道介入而導致屋台一度曾達到300~400攤之譜,今年由於擺攤改由警方統一管理、登記,也使得攤位冷清不少。儘管如此,街道兩旁熱鬧的民家與聚會的溫馨,卻不因屋台數的多寡而稍有遜色。

身著傳統服裝,提著燈籠的各町代表穿梭於火陣間   

在日本,除了冬季的過年、夏季的于蘭盆,以及黃金週有比較長的假期之外,其他莫過於來自家鄉的祭典,才能讓遠行在外的遊子返鄉,這久違的親情交流與左鄰右舍的互動,於是整個街區兩旁的民家庭院、草坪放眼盡是設宴、坐蓆,孩子的嘻鬧與大人的笑聲,溫暖無比,一句簡單的「お久しぶりです!」(好久不見)卻已經流動著許多盡在不言中的情感。

還記得有一年在小村落參加祭典,不過是走在街上與剛跳舞完的阿公說話,他就開心地引著我這初次見面的外國人前去他家的聚會的「坐席」,爽朗地遞來啤酒與烤肉,開心地介紹起因為祭典而返鄉的兒子、媳婦與孫兒。還有一次,則是在海邊參加祭典,被當地友人領著走來走去的過程中,路旁不論認識不認識的鄰居全都熱情地吆喝著一起喝酒聊天,連筷子都遞了上來。

因為祭典而開啟的人情溫暖,讓身在連鄰居都說不上話、見不著的臺北人我,格外羨慕。

闇夜中的璀璨火光,叫許多人駐足

然而,要維持一項歷史傳統祭典並不容易,因為老人會凋零、年輕人會離去。

更別說,每項祭典都有不同的特殊取向或需求,而需在事前經過多少準備工作。前面曾提及的「草鞋供養節」就曾經因為青年會會員中斷,而導致長達十多年停辦,直到今年才因為當地年輕人重新加入而推動這項祭典,在依循過去所留下的資料與請益於曾經參與青年會推動該祭典的當地居民協助,才得以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而這近四百年的吉田火祭自也不在話下。

筍形的火炬,正確名稱為「大松明」,製作者必須先將木頭切為60公分左右高度,再以斧削為斜角削切,不能切的太大塊,以免木頭不易沿燒。

每組木頭必須以草繩來回兩圈綁繞固定,於上中下各兩圈才算完工,在一邊綁束之時,還要一邊檢視是否添加木頭。接下來,才插入一根以松樹為主的木心,於已經綑綁後的木圈中央,並且再度調整空隙,並且插入幾根竹板在木圈上(請想像我們在建築常看到用於接筍用的鋼筋),然後開始在木圈外部包覆木片,並在木圈內不斷往上堆疊新的木圈、以草繩重複綑綁,以此類推才完成筍形火把基本構造。

 大松名前方以書法落下奉納單位「富士山會」

而祭典期間所需要的大松明,自然無法由主辦單位吸收經費。

大松明,需仰賴於各方共同奉納,因此每座大松明外都會綁上一片奉納者的名稱,有來自於非營利組織、銀行、學校、幼稚園等各行各業,其中又以企業為最大宗。穿插在大松明間的井桁火架則是由當地居民自行推疊而成,固然沒有大松明來得壯觀,卻讓火祭顯得更加繽紛,從白天開始,大松明便陸續被工作人員搬到街區「橫臥」,直到入夜才在儀式前被立於事先準備好的木框內。

大松明點燃前的儀式,是由深著白衣的富士講先導引領,舉著各町燈籠、斜披紅白色外衫的行者,團團繞著大松明進行「塩加持」共同助禱,以塩、線香、禱文進行並焚燒的儀式神聖隆重,也是活動的高潮之一。


儘管錯過了點火儀式是有些可惜,但這美麗的祭典卻依舊動人,代表神祇降臨的「火」,在暗夜中格外帶有一股神秘與不可犯的凜然,焰光直往天際竄去,吞沒於星光夜幕。

  
不時來回走動,以確認火祭狀況的消防隊員

散步在火光搖曳的街道上,只覺得這夜無比地迷幻,如果真有什麼狐仙大概也會跑出來湊熱鬧吧?

不時看到消防隊員忙著背著水袋穿梭於大松明間,就是瞧見居民拿著火鉗控制井桁火架,一邊還要時不時地堤防大松明或火架燃燒後的崩落,很是忙碌,而我也在火光之中忙著穿梭拍照,那在搖擺的火光間,光與影的各種跳躍實在太過吸引人。


2用以發佈信息的高塔

也不知道究竟跟著火光走的多遠,直到飢腸轆轆,才總算買了烤花枝串與檸檬水,在路旁隨意地開動。

圍牆頂端成了餐台、竹葉遮去路燈,隨性地靠在牆邊欣賞著火光跳躍的景致之際,夏夜涼爽的溫度跟隨著冰涼的飲料把白晝的躁熱給一口吞去,而遠遠傳來的太鼓聲更營造著絕對的祭典氛圍,要不聆聽著這美好節奏都難。


果腹之後,接著是參拜重要的諏訪神社「富士山型御影(御山神輿)」,儘管對於富士山信仰充斥著畏懼、神聖、尊敬、土地的複雜情感,真摯的感謝卻是這些來自於自古與富士山共存千百年的生活區域。

  
人潮洶湧的御旅所

御旅所內安置的御影和神轎,民眾可投擲銅板於賽前箱參拜

鮮紅色的御影與神轎,於祭典期間被安置於原為多用途空間的「御旅所」,參加者都可以自由參拜。除了參拜御影和神轎之外,還可以在御旅所購買神社相關商品、飲用地酒,御旅所內可說是熱鬧非凡。在這裡,我也買了「健腳御守」,希望這編織著可愛小草鞋的御守,也保佑我在東奔西跑的工作與旅行當中,總能充滿活力與朝氣!

除了祭典本身吸引不少國內外來客,在
活動辦理其間,周邊的「舊外川家停車場」也舉行了城市交流市集。此一交流市集是由千葉縣的習志野市、南房總市、須賀川市、上野村物產品等地區代表參與,在廣場販售來自家鄉的食品,商品類型從新鮮的水果到農特產加工都有,搭配著在廣場上所演奏的太鼓,熱鬧滾滾地持續至深夜時分。在廣場上還遇見可愛的「葡萄小姐」,不停地行銷地產,模樣可愛又吸引不少目光。

夜風似水,火炬如光,由當地居民所演奏的美好鼓樂,更為祭典帶來不同樂趣,讓這水火因鼓波的震顫,而引發更多內心的翻騰。

   
穿梭在祭典四處採訪的地方媒體

當1.5公里的火炬之道走完折返時,許多火炬已經化為一攤焦黑的殘屑。

然而,祭典尚未結束。這時可以看到,居民開始陸陸續續地以火鉗夾起燒完的黑色灰燼收拾分裝,收拾,燒為黑炭的火柱殘灰是為了庇佑家內平安、無厄無災,一切順心。而穿著背心、扛著注水袋、舉著噴水管的消防隊員們,則依舊來回穿梭著,而消防隊的待命所內也還有許多隊員彼此交談著。

想來,這忙碌的一夜還很漫長。

 
走回淺間神社的路上,
仰起頭眺望以登山客手電筒照亮的富士山,一路往上攀升的蜿蜒,遠方的聖山依舊在闇夜中獨自發光,其所暗喻的「不死」精神(「富士」的日語音同「不死」),完美地叫人忍不住漾起一笑。

是啊!富士山不正是象徵打不倒的日本精神,最佳代言人嗎?

----------------

日本三奇祭 吉田の火祭り - http://goo.gl/6x8SP

-=-----------------------------

當飛機離開名古屋中部空港的跑道,從茫茫雲海的上空唯一可見的便是聳立於雲端的日本最高峰、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富士山橫跨日本靜崗、山梨兩縣,一年四季隨著季節的轉換以不同的身姿在世人面前呈現著她的威嚴、壯麗和神聖的尊容。可是對當地人來說,她首先是火山。據記載,至今為止富士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1707年。“富士”源於日本原始居民阿依努族語,意味著火神。
  兩年前的夏天,我曾開車爬到富士山的5合目(中腹),因為是日歸之旅,所以沒有登頂。今年8月26日,我又來到富士山腳下的山梨縣富士吉田市,在以富士山信仰為中心的北口富士淺間神社里看到了一年一度的吉田火節(又叫鎮火祭)。

富士山
在東名高速公路上看到雲霧環繞的富士山

靜崗縣的白絲瀑布
富士山周邊最​​大的瀑布(白絲瀑布)

 

  凌晨3點我從三重縣出發,途徑愛知縣、靜崗縣,到達山梨縣富士吉田市時大概有400多公里。一味長途跋涉的旅途很容易使人疲憊,聽說在靜崗縣有個叫富士川的高速公路休息處是瞻仰富士山的好地方,在上午8點多我就到達了那裡。富士川的一樓為往來的旅客販賣各種禮品,樓上是供遊人自由觀賞富士山的好望角。大家不僅可以在這裡休息、購物,同時還能一覽富士山的風采,所以這裡一直都是過往遊客們落腳的好去處。出了富士川休息處,我一路前行到靜崗縣著名的景盛、白絲瀑布。由富士山的積雪融化而成的瀑布從無數個熔岩縫隙中傾瀉而出,形成一面寬200米如蟬絲般的白色珠簾,站在瀑布前感覺空氣中的雨絲拂面,不絕於耳的流水聲使人忘卻疲憊。離富士山近了,自然的氣息讓人精神氣爽。

富士淺間神社
北口富士淺間神社

吉田火節
吉田火節上富士神轎

 

  富士吉田市的富士淺間神社鎮守的是富士山的北門,這裡每年7月1日舉行攀登富士山的開山儀式,8月26、27日則舉行關山儀式。關山儀式又叫吉田火祭或是鎮火祭,是富士吉田地區延續了二百多年的火節。富士淺間神社供奉著伏火之神,自古以來居住在富士的人們擔心火神發怒引發火山的爆發,所以每年都要舉行壯大的火祭來安撫她。當天下午4點,人們抬著紅色的富士山神驕從北口富士淺間神社的本宮出發,街道上圍滿了當地的群眾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其中也有不少喜歡日本文化的外國人。傍晚6點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人們打著傘等待火節的到來。雨越下越大,在富士吉田市的主要街道上有80多把高3米、寬80公分的火炬(大松明)一起被點燃。整個街道在一瞬間化成一片火海。

吉田火節
吉田火節

吉田火節
北口富士淺間神社里燃燒的火炬

 

  親眼觀看了富士吉田市的火節,感覺非常壯觀,尤其是火炬點燃的街道是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奇觀,難怪日本人把吉田火節納入日本三大奇祭之一。今夜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持續到深夜的大雨。夜裡9點之前我趕到河口湖畔的小旅店,據說從旅店的房間可以看到雄偉壯觀的富士山,可第二天清晨醒來天空烏云密布,富士山並沒有露面。回來的路上又路經富士吉田市,整個街道在一夜間恢復了原狀,只有在富士淺間神社里火炬依然燒個不停。

-------------

放火燒條街之富士吉田火祭
更新於 1 年前
已有八百年歷史的富士吉田火祭,
在每年8月26日舉行,
在黃昏時屋台繞行街區後,
從富士山上點燃,
到山下登山口的淺間神社,
再一路燒進市區,
家家戶戶燃起火柱,
讓熊熊烈火,
燒亮整個街區。

火祭有起歷史起源,
有著祈福、安產、豐收的意義,
至今也意謂著富士山夏日登山季的結束。

傳統火柱以扁柏拼貼製成,
外環祈福草繩,
是一項快失傳的傳統技藝。

火柱燃盡時,
居民會撿拾灰燼,
有著祈福、除厲之意,
早期也會將灰燼攪入田土,
有木灰殺菌的功能。

吉田火祭延續至今,
觀光人潮不少,
但是居民並不當成賺錢機會,
反而珍惜家人團聚的時刻,
在街上家家戶戶烤肉相聚,
卻是很少攤販販賣食物,
讓人備感溫馨。


◆日本見學(14)--吉田火祭的烈焰溫馨◆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54502270

-----------------------------------

 

已有八百年歷史的富士吉田火祭,在每年8月26日舉行,黃昏時屋台繞行街區後,夜間火祭開始,火柱從富士山上點燃,到山下登山口的淺間神社,再一路燒進市區,家家戶戶在門前道路上燃起火柱,讓熊熊烈火,燒亮整個街區。

 




火祭有其歷史起源,有著祈福、安產、豐收的意義,至今也意謂著富士山夏日登山季的結束。
 


傳統火柱以扁柏拼貼製成,外環祈福草繩,上書祈福單位名稱,是一項快失傳的傳統技藝。到現今,火柱材料收集不易,以及製作麻煩,部分居民開始以木材堆置,取代火柱。

 
 
火柱燃盡時,居民會撿拾灰燼,回家保存,有著祈福、除厲之意。在早期大量燒材,會將灰燼攪入田土,有木灰殺菌的功能,成為自然農耕的一環。

 


吉田火祭延續至今,觀光人潮不少,許多人會到神社祈福,再到街上參與火祭。 但是有趣的是,居民並不當成賺錢機會,反而珍惜火祭期間,家人歸來團聚的時刻,在街上家家戶戶會烤肉相聚,卻是很少攤販販賣食物,讓人備感溫馨。



在炙熱火光中想著,傳統祭典的守護,也許有著以節慶推動觀光的目的,但是更深刻是在工業化的社會,節慶成為家族團聚的時刻,每位村落裡的老人,然起火柱,不一定期待有多少觀光客來到,卻盼望著在火光中,看著歸鄉孩子的容顏。



很溫馨的火祭,火焰炙熱,氣氛靜謐。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