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中的御用十二章紋飾及九團龍紋飾/清 明黃江綢彩繡平金夾龍袍/清 明黃江綢彩繡平金夾龍袍/九團五爪金龍及皇帝御用的十二章紋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rLkwjU

冠位十二階依據儒教品德的名稱分為十二階級/603年日本飛鳥時代確立的一個官位制度。聖德太子立定的「冠位十二階」,各以的濃淡兩色的「紫、青、紅、黃、白、黑」六種顏色,來代表「德、仁、禮、信、義、智 」/一掃過去由豪族佔有官職的情形,改採不論出生,家世,只要對國家有貢獻能力的人便可以獲得採用的「冠位十二階」。這是個將官員分成12個等級,並以冠的顏色作為區別的製度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h9pcO

---------------------------

2015-10-06_223010  

什麼是十二章紋?它有何象徵意義?
十二章紋,是古代的服飾等級標誌,指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圖案,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

十二章紋最早而又全面的記載,出現在《尚書·益稷》。東漢初,章服制度確立,從此以後直到明清,十二章紋作為帝王百官的服飾紋樣,一直延用了近兩千年,只是十二章位置、色彩略有變化。

十二章紋發展歷經數千年,每一章紋飾都有取義,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山,代表著穩重性格,象徵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龍,是一種神獸,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地處理國家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華蟲,通常為一隻雉雞,象徵王者“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通常是一對,飾虎紋和蜼(即猴)紋,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即水草,象徵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火,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歸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徵著皇帝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黼,為斧頭形狀,象徵皇帝做事幹練果敢。黻,為兩個弓字相背,或兩獸相背形,代表著帝王具備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總之,十二章紋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复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

十二章紋是封建輿服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封建等級制度的體現,自開始出現,雖歷經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因其意義深刻,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形態,幾乎沒有改變,這也是其他普通裝飾圖案無法比擬的。

------------------------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

皇帝龍袍上繡有十二章紋按照順序是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這十二章紋。

「日」是紅色裡面有一個三足鳥,也叫太陽鳥,那紅色的圓圈象徵著太陽,它的涵義就是皇權受命於天上,賜萬物與生命。「月」是白色的圓圈,裡面有一個玉兔在搗月,它象徵著皇權被賜予了陰德,滋潤人間,陰陽平衡。

「星辰」是一個三角形的圖案,也有五角的,通常是三角的,它代表著萬物必須遵循天體的變化,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天理,昌明政治。穩重的「山」型,代表著皇權的穩重。「龍」是兩條,一條是升龍,一條是降龍,就是上下相對的兩條龍。它代表應變,它昭示著皇權必須審時度勢,應變自如,順和民意。
「宗彝」是兩個動物的形象,一個是像獅子,一個是像猴子,兩個都是獸中之王,一個是園中之王,這兩個動物代表,大智大勇,保護社稷,代表忠孝。「華蟲」這一章紋就是一個錦雞鳥的形像,這個鳥的形像通常代表文采華麗,提倡文制,倡化教育。
「火」代表光明。「粉米」代表糧食,民以食為天,民眾豐衣足食,有這樣一層涵義。「黼」和「黻」,第一個黼是一把白色的斧頭,它代表果斷。另外一個黻也象個弓字形,兩個相對,一白一黑,代表皇帝必須善惡分明,必須明辨是非。

-----------------

1010301946002223--ss1010301947312223--ss1010301943142223_1--ss  

「十二章紋」的內涵

乾隆鑲珠黃緞十二章紋龍龍袍。(網路圖片)

【字號】大 中 小
更新: 2010-11-01 19:14:13 PM 標籤: 傳統服飾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


「日」即太陽,太陽當中常繪有金烏,這是漢代以後太陽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日中有烏」、「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月」即月亮,月亮當中常繪有白兔,這是漢代以後月亮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

「山」即群山,其圖案亦為群山形,取其鎮也,代表著帝王之性格穩重,象徵帝王治理四方水土,人所敬仰;「龍」為龍形,取其變也,龍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妥善處理國家大事;「華蟲」,即是雉,取其文(紋)也。雉是鳥類,但有細毛似獸,紋理華美,象徵帝王之文采昭著。

「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作尊形,取其孝也。「宗彝」通常是一對,每隻各有虎紋和猿紋。虎,取其忠猛;長尾猿猴,古人傳說其性孝,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即水藻,為水草形,取其潔也,象徵帝王的品行高尚,冰清玉潔。「火」即火焰,為火焰形,取其明也,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有率天下黎民及眾生向歸天命之意。

「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取其養也,象徵著帝王給養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斷也,象徵帝王做事幹練果敢。「黻」為兩個「己」字相背,取其辨也,代表著帝王明辨是非,背惡向善,知錯就改的美德。


明朝一品文官補子(網路圖片)

十二章紋由來已久,大約在周代已經形成。周天子用於祭祀的禮服即開始採用「玄衣黃裳」,並繪繡有十二章紋。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級。章服制度真正確立,是在東漢初年。東漢初規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黃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以下)七章,皆備五采」(《後漢書輿服下》)。
唐武德四年,朝廷發布詔令,宣布車輿、服裝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擬上」,違者治罪。天下只有皇帝可用十二章,皇太子及一品之服用九章,二品之服用七章,三品之服用五章,四品之服用三章,五品之服用一章。明、清兩朝的文武官員,則改章服為補服,規定文官的「補子」繡鳥,武官的「補子」繡獸,各依等級繡有不同的動物。

中國古代十二章紋之制前後綿延近兩千年,文獻記載很多,但流傳下來的實物卻很少。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應用在帝、后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

中國漢服系列:皇帝龍袍 - 十二章紋 | 東方神韻 | 大紀元 - http://goo.gl/7NEb5r
明朝萬曆 滿繡江山萬代龍紋圓補(網路圖片)

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覆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十二章紋自出現開始,雖歷經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因其意義深刻,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形態,幾乎沒有改變,這也是其它普通裝飾圖案無法比擬的。

-----------------------------

「十二章紋」的內涵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綉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

「日」即太陽,太陽當中常繪有金烏,這是漢代以後太陽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日中有烏」、「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

「月」即月亮,月亮當中常繪有白兔,這是漢代以後月亮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

「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

「山」即群山,其圖案亦為群山形,取其鎮也,代表着帝王之性格穩重,象徵帝王治理四方水土,人所敬仰;

「龍」為龍形,取其變也,龍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妥善處理國家大事;

「華蟲」,即是雉,取其文(紋)也。雉是鳥類,但有細毛似獸,紋理華美,象徵帝王之文采昭著;

「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作尊形,取其孝也。「宗彝」通常是一對,每隻各有虎紋和猿紋。虎,取其忠猛;長尾猿猴,古人傳說其性孝,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

「藻」即水藻,為水草形,取其潔也,象徵帝王的品行高尚,冰清玉潔;

「火」即火焰,為火焰形,取其明也,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有率天下黎民及眾生向歸天命之意;

「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取其養也,象徵著帝王給養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

「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斷也,象徵帝王做事幹練果敢;

「黻」為兩個「己」字相背,取其辯也,代表着帝王明辨是非,背惡向善,知錯就改的美德。

十二章紋由來已久,大約在周代已經形成。周天子用於祭祀的禮服即開始採用「玄衣黃裳」,並繪綉有十二章紋;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級。章服制度真正確立,是在東漢初年。東漢初規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黃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以下)七章,皆備五采」(《後漢書輿服下》)。唐武德四年,朝廷發布詔令,宣布車輿、服裝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擬上」,違者治罪。天下只有皇帝可用十二章,皇太子及一品之服用九章,二品之服用七章,三品之服用五章,四品之服用三章,五品之服用一章。明、清兩朝的文武官員,則改章服為補服,規定文官的「補子」綉鳥,武官的「補子」綉獸,各依等級綉有不同的動物。

中國古代十二章紋之制前後綿延近兩千年,文獻記載很多,但流傳下來的實物卻很少。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應用在帝、后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復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這十二章紋自出現開始,雖歷經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因其意義深刻,始終保持着原始的形態,幾乎沒有改變,這也是其它普通裝飾圖案無法比擬的。

--------------------------

明太祖画像500px-Hongwu1Hongwu_Emperor_scriptimaghjdghghges00201205202102452544278214300000961412128459997672304se14097520fddf台湾1962明太祖朱元璋1枚新

01300000167113121490272608112imaghjkhjkesimagukyukwes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中國明朝開國皇帝,漢族,姓朱,御諱元璋,原名重八[1],後更名興宗,字國瑞,生於濠州鍾離之東鄉(今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燃燈寺村)。廟號太祖,諡高皇帝。因年號洪武也俗稱朱洪武或洪武大帝。
朱元璋出身平民,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公元1344年,入皇覺寺, 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政權。先後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其他起義軍,統一南方,後北伐滅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國號「大明」。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興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減免賦稅;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2]。同時立《大明律》,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與官僚,禁止百姓自由遷徙,嚴厲打擊官吏的貪污腐敗,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清洗權貴勢力[3]、廢中書省,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駕崩後傳位於嫡長孫朱允炆。

元朝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公曆10月21日)未時,朱元璋生於濠州鍾離縣東鄉(今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燃燈寺村),排行第四,本名朱重八。朱元璋「先世家沛」 (今江蘇沛縣) ,後「徙句容」 (今江蘇句容市)達百年之久。祖輩生活在古泗州(今江蘇省盱眙縣)。父親朱五四(後改為世珍),母親陳氏為濠州鍾離縣(今安徽省鳳陽縣)人。[4][5]
朱元璋幼時甚貧困,並無法讀書,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姐先後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覺寺當行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只得離鄉為遊方僧。[6][7]朱元璋當了遊方僧四年,至正八年(1348年)返回皇覺寺。
起事反元
參見:元末民變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身在皇覺寺多年的朱元璋受好友湯和來信勸說,到濠州投靠郭子興,參加紅巾軍。由於指揮有方,不久便成為郭子興身旁一名親兵[8],也逐漸讀書識字,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即後來的馬皇后)。後來朱元璋見郭子興與其他濠州紅巾軍領袖如孫德崖、趙均用不和,屢有衝突,朱元璋不願涉及濠州內鬥,故主動要求返家鄉招募新兵,徐達、湯和等朱元璋兒時好友在此刻前來投軍,不久朱元璋的部隊已有結集了數千人。[9]次年,朱元璋部隊攻下滁州,成為他首個據點,同時也在攻佔滁州期間,李善長加入朱元璋部隊,成為他一個重要幕僚。此時,濠州的郭子興被孫德崖及趙均用迫走,前來滁州投靠朱元璋,由於朱元璋名義上仍是郭子興部下,朱元璋乃將滁州兵權交予郭子興[10]。
至正十四年,張士誠據高郵,自稱為誠王,十五年,元朝丞相脫脫率軍進攻高郵,分兵攻六合,六合乃滁州屏障,故朱元璋領兵援六合,但脫脫被誣陷而被迫交出兵權,元軍不戰自潰,滁州也轉危為安。朱元璋見滁州地小,建議進攻長江北岸的和州[11]。朱元璋攻下和州不久,郭子興病故,郭子興次子郭天敘被立為都元帥,朱元璋與郭子興妻弟張天祐為副元帥,遙奉韓林兒的大宋龍鳳政權。[12]同年夏,常遇春、廖永安、俞通海歸附朱元璋,使得其軍著手渡江攻入採石、鳩州,並計劃攻取集慶路(今南京市)。此時,元軍降將陳野先願協助紅巾軍攻集慶,郭天敘與張天祐感軍功不及朱元璋,故決定在陳野先引領下,親自領軍攻打集慶,朱元璋聞陳野先只是詐降,實早已與集慶元軍合謀對付攻城的紅巾軍,但朱元璋欲借元軍之手除掉郭天敘與張天祐二人,故任由郭天敘等人攻城,結果紅巾軍攻集慶時陳野先叛變,郭、張二人被殺,陳野先也死於亂軍中。郭天敘與張天祐死後,朱元璋成為都元帥,盡領郭子興舊部。[13]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領軍再次攻打集慶,結果集慶被朱元璋部隊一舉攻陷,朱元璋將這裡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改名為應天府[14]。至此,朱元璋以應天府為中心,與元朝軍隊、張士誠、徐壽輝等部形成犬牙交錯之勢。
一統江南
參見:鄱陽湖之戰及平江之戰

明太祖袞龍袍像
朱元璋攻佔應天後,開始攻佔應天周邊地區以鞏固防務。至正十六年,遣徐達攻佔鎮江、鄧愈克廣德,次年,遣耿炳文克長興,徐達克常州,而朱元璋親自率眾攻取寧國。隨後趙繼祖克江陰、徐達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繆大亨克揚州[15][16]。至正十八年,朱元璋親取婺州[17]。明年,朱元璋陸續攻佔浙東餘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處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與陳友諒部相鄰[18]。朱元璋攻下浙東後,小明王升朱元璋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同時也得浙東名士如朱升、劉基相助,朱元璋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並且遵照劉基「先漢後周」之策略,著手對江南各勢力進行對抗。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攻陷鳩州,隨後弒主徐壽輝、稱帝建國,國號漢,與張士誠合攻應天府。朱元璋採用「圍魏救趙」之策,命胡大海進攻信州,促使陳友諒班師救援,並在龍灣設伏。隨後朱元璋收復鳩州、安慶等地,而離間計,致使張士誠按兵不動[19]。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重新整理軍制。北結察罕帖木兒、密通方國珍,而與正面的陳友諒部進行會戰。同年攻克安慶、江州、南康、建昌、撫州等地。次年,佔領龍興,改洪都府(今江西南昌)[20]。
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洪都,朱元璋親率二十萬部隊馳援,雙方在鄱陽湖交戰,史稱「鄱陽湖之戰」。陳友諒自恃巨艦出戰,採用炮攻,朱元璋險些負傷被擒。隨後,朱元璋利用東北風而改用火攻,致使陳友諒部大量受損。之後朱元璋利用鄱陽湖水位降低便於小舟活動,改為分兵水路圍攻陳友諒。陳友諒中箭身亡,漢軍潰敗。隨後朱元璋圍攻武昌,並盡佔湖北各地[21]。次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立子朱標為世子。次月再次親征武昌,陳友諒之子陳理舉降。隨後吳軍相繼攻克廬州、吉安、衡州[22]。至正二十五年,吳軍繼續攻佔寶慶、贛州、浦城、襄陽,同年冬,下令討張士誠[23]。次年,吳軍再次攻破湖州、杭州[24]。再一年,徐達克平江,張士誠被俘,至此朱元璋一統江南[25]。
南征北伐
主條目:明太祖北伐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命湯和為征南將軍,討伐割據浙東多年的方國珍[26]。隨後制定北伐戰略:先攻取山東,其次進攻河南,再次攻佔陝西潼關,最後再進軍元大都[27]。隨後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帥師二十五萬,由淮河進入,北取中原。並命胡廷瑞為征南將軍,何文輝為副將軍,進攻福建。同年,方國珍投降,徐達攻破山東濟南,胡廷瑞下邵武,湯和、廖永忠由海道攻克福建福州[28]。北伐一直持續到洪武年間,徐達、常遇春隨後攻佔整個河南、山西,最終直取元大都(今北京)。
建立大明王朝
參見:洪武之治、明朝中書省、錦衣衛及明初四大案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同年八月初二(9月14日),大將徐達攻克元大都,元朝覆亡。由於幼年對於元末吏治痛苦記憶,明太祖即位後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懲治貪污的官吏,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明太祖確立了里甲制,配合賦役黃冊戶籍登記簿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落實賦稅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而後又追封胡大海為越國公、戰死的丁德興為濟國公,湯和為信國公、馮國用封郢國公。次年,明太祖於雞鳴山立功臣廟,六月初三日廟成[29],朱元璋親定功臣位次,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德興、俞通海、張德勝、吳良、吳楨、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孫興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虛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丁德興七人配享太廟。此位序屢經刪汰,已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單位次。
隨後,朱元璋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洪武三年(1370年),殺中書左丞楊憲。洪武四年七月十一(1371年8月21日),傅友德攻克成都,明朝平定四川。洪武五年四月二十三日(1372年5月26日),廖永忠率明軍平定廣西,洪武五年六月初三(1372年7月3日),傅友德大敗元軍,明朝平定甘肅。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鑒於開國元勛多倚功犯法,虐暴鄉閭,特命工部製造鐵榜,鑄上申戒公侯的條令,類似戰國時代的「鑄刑鼎」。洪武八年(1375年),德慶侯廖永忠因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洪武十二年(1379年),貶右丞相汪廣洋於廣南,旋賜死。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發,左丞相胡惟庸被誅,朱元璋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直接歸皇帝掌管[30]。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立錦衣衛,加強明朝特務統治。1382年1月6日,明軍在雲南昆明附近大敗元朝軍隊,元梁王自殺,1382年4月7日,藍玉、沐英攻克大理,段氏投降,明朝平定雲南。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發,由於涉案人員甚多,朱元璋將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員皆處死,各省官吏死於獄中達數萬人以上。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長的家奴盧仲謙告發李善長與胡惟庸往來勾結,以「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見誅,接續又誅殺陸仲亨與唐勝宗、費聚、趙庸三名侯爵,株連被殺的功臣及其家屬共計達三萬餘人,連「浙東四先生」(劉基、宋濂、章溢、葉琛)亦不能免,並頒布《昭示奸黨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被錦衣衛指揮蔣瓛密告謀反,史稱「藍玉案」。此案牽連到十三侯、二伯,連坐族誅達一萬五千人,明朝建國功臣因此案幾乎全亡。此時朱元璋又頒布《逆臣錄》,詔示一公、十三侯、二伯[31]。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殺江夏侯周德興,以及殺穎國公傅友德,在捕魚兒海戰役中立功的定遠侯王弼亦被賜死[32]。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開國六公爵最後一位僅存者馮勝被殺[33]。
在處理內政同時,朱元璋亦多次籌劃北伐蒙古以保障北方邊塞的安寧,大勝。並曾成功在甘肅擊敗王保保(1372年)、在東北逼降納哈出(1387年)、在蒙古高原幾乎活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34](1388年)。同時朱元璋進軍遼東,使朝鮮等歸順[35](1388年)。
逝世與紀念

南京紫金山明孝陵
“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
——朱元璋遺詔[36]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葬紫金山孝陵。洪武三十一年六月甲辰,上謚曰「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37]。永樂元年六月十一日丁巳,增諡「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十一月朔,改諡「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38]。後世康熙帝歷次南巡必跪拜孝陵,曾立碑「治隆唐宋」讚譽朱元璋。
治國政策
主條目:洪武之治
朱元璋一直以來都是以猛治國。持正面評價者通常都是從其大力打擊貪污[39],恢復經濟著眼,歷史記載朱元璋是少見勤政的皇帝[40];而持負面評價者,則多從其高壓統治著眼,以猛著稱[41],他的「重典治國」思想不只為遏制官僚腐敗[42]。如清洗權貴勢力、以特務錦衣衛控制政治、文字獄及廷杖。
政治改革
中央集權
參見:明朝中書省、巡檢司、錦衣衛、詔獄及廷杖
明初沿襲元朝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國,其中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洪武元年(1368年),改為左、右丞相[43]。由中書省統六部,但不設置中書令[44]。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45]。原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46]。至此,秦、漢以降實行一千六百餘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廢除,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施行軍權、行政權、監察權三權分立的國家體制[47]。
由於國家事務繁多,皇帝無法處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罷四輔官,仿宋殿閣制設內閣。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此外他仍沿用元朝制度,在中央設置吏、戶、禮、工、刑、兵六部。並設立都給事中六人,分吏、戶、禮、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此外建立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等五寺制度。此外他還沿襲元的監察制度,設立御史台,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不久改為都察院,下設若干監察御史,負責監督各級官吏。除此他還頒布《大明律》等,對官吏管理進行規制[48]。
為了加強對臣民的控制和監視,朱元璋設置了巡檢司和錦衣衛。巡檢司主要是負責全國各地的關津要衝的把關盤查,緝捕盜賊,盤詰偽奸;錦衣衛則負責秘密偵察大小官吏活動,隨時向朱元璋報告不公不法之徒。同時朱元璋還授予錦衣衛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一切大權,錦衣衛正式成為國家情報機構[49]。
鎮壓貪官
參見:朱元璋反腐、空印案及郭桓案
朱元璋自幼出身貧寒,對政治貪污尤其憎惡,其對貪污腐敗官員處以極其嚴厲的處罰[50]。在朱元璋主政期間,大批不法貪官被處死,包括開國將領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名官員。由於朱元璋的吏治嚴厲,在明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官員腐敗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51]。朱元璋開展雷厲風行的肅貪運動,歷時之久、措施之嚴、手段之狠、刑罰之酷、殺人之多,為幾千年封建歷史所罕見。儘管朱元璋反貪決心大、力度猛、出奇招,使腐敗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也一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遠未達到徹底清除腐敗的根本目的[52] 。
朱元璋自己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明南京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
清除權臣
參見:胡惟庸案及藍玉案
然而,隨著大明江山逐步穩定,再加上那些軍事貴族戰功大,享有很高的社會特權,不少人迅速腐化變質。明太祖性格多疑,也對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圖謀不軌。這些特權階級殺人傷人、霸占土地、逃稅漏稅、恃強凌弱、姦淫婦女、吃喝嫖賭、貪污納賄,甚至造刀槍、穿龍袍的都有。面對這種對王朝的長治久安構成嚴重威脅局面,朱元璋把這些特權階級無情地清洗[53] 。廖永忠[註 1]、朱亮祖[註 2]、李文忠[註 3]先後死於非命。隨後朱元璋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之後李善長亦被牽連,家屬七十餘人被殺,總計株連者達三萬餘人。此後的藍玉案中,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餘人。朱元璋還通過設立錦衣衛(洪武二十年廢除[54])、詔獄、廷杖等機構或制度,打擊功臣、特務監視等一系列方式加強皇權控制。
分封籓王
朱元璋令諸藩鎮守天下,又各領兵權,這固然是親親之情,信任無以復加,卻也未必就沒有帝王心術。強藩林立,能做皇帝的卻始終只有一個,諸藩勢力犬牙交錯,必然相互牽制,相互監視,除非朝廷中樞衰弱之極。當中樞真個衰弱至極時,就算沒有藩王,也會被權臣取而代之。自三皇五帝,以一介布衣而成天子者,唯劉邦與朱元璋,其他帝王,大都是前朝重臣或一方豪強而黃袍加身。所以由自己子孫取代無能之君,也勝過將江山付與外人之手,如此可保朱家數百年江山。
頒布法律
參見:大明律
建國伊始,朱元璋就在《大明律令》的基礎上制訂頒行《大明律》,緊接著又親自編定《明大誥》[52]。1397年,朱元璋下令正式頒布了《大明律》。《大明律》一共四百六十卷,分吏、戶、禮、刑、兵、工六律,簡於《唐律》,嚴於《宋律》。《大明律》規定:「謀反」、「謀大逆」者,不管主犯還是從犯,一律凌遲,祖父,父、子、孫、兄、弟以及同居的人,只要是年滿十六歲的都要處決。朱元璋立法一為治民,二為治吏,尤其是《明大誥》對貪官污吏的處決也十分嚴厲,可以視為反貪刑事特別法。只要是犯有貪污的官吏,一經查實,一律發配北方荒漠中充軍,贓至六十兩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49] 。
朱元璋熱衷於法律宣傳,讓臣民熟悉法律,不去犯罪[55]。
軍事管理
參見:五軍都督府及衛所制
早在朱元璋起兵時,他就多次強調軍紀。他認為「攻克城池用武力,平定混亂用仁政」,殺人並非「勇猛」。要求部隊不許濫殺無辜,優待俘虜,還給予優待;同時還要求部隊愛護百姓,不得隨意焚燒搶掠亂殺百姓,他嚴令:「掠奪老百姓財物者處死,拆毀老百姓住房的處死。」由於朱元璋部隊的軍紀嚴明,朱元璋贏得了部屬的尊重,贏得了民眾的支持[56] 。
明代早期軍隊的來源,有諸將原有之兵,有元兵及群雄兵歸附的,有獲罪而謫發的,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籍選,是由戶籍中抽丁而來。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廢除廢除大都督府,並改為中軍、左軍、右官、前軍、後軍等五軍都督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在全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由都督府管理。一衛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從征調發,無事則還歸衛所[57]。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戶,由每戶派一人為正丁至衛所當兵,軍人在衛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將官等所需。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但無調兵權,兵部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兩者互相制衡,互不統轄,各自與兵部直接聯繫,最後奏請皇帝裁定,以避免權力過大。
外交局面
元朝初期,忽必烈曾經發兵征伐日本,導致日本念念不忘,於是終元之世,日本不與中國同好[58]。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就派使臣持國書去日本、高麗、安南、占城四國,意思是宣告:元朝已經滅亡,現在中國是大明王朝,你們諸國趕緊奉大明為「正朔」來朝貢。高麗、安南、占城三國都很順從,立刻遣使赴明稱臣朝賀,惟獨日本沒有任何反應。令朱元璋更為惱火的是,不但日本人不來朝稱臣,而且「乘中國未定,日本率以零服寇掠沿海」[59]。同時,被朱元璋消滅的張士誠、方明珍等殘部多逃亡海上,占據島嶼,勾引倭寇出沒海上擄掠財貨,遼寧、山東、福建、浙江、廣東,「濱海之地,無歲不受其害」[60] 。
後來朱元璋喝令「日本國王」:「不取締倭寇,就發兵把你抓起來!」結果,使者被日本人砍了腦袋[61]。
朱元璋聽到使者被斬時的怒火,不亞於當年的忽必烈。而在朱元璋眼裡,日本就是個「國王無道民為賊」的「跳樑小丑」——君臣平時光著腳,說話像青蛙叫[62][61] 。
面對「怒日本特甚」,朱元璋忍下了惡氣,從此以後對日本使者一概亂棍打出,朝貢也一概拒絕接受,與日本不相往來。同時,朱元璋把朝鮮、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勃泥等15國列為「不征諸夷」,寫入《祖訓》,告誡子孫:這些蠻夷國家如果不主動挑釁,不許征伐[63] 。
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派遣萊州知府趙秩遠赴日本。懷良親王經過趙秩的闡釋明處外交政策打消了顧慮。不久懷良派遣僧人祖來跟隨趙秩回中國向朱元璋進表箋。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朱元璋派遣僧人祖闡、克勒等八人送日使歸國,從此明朝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58]。
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七月,高麗大將李成桂發動兵變掌控高麗局勢以後遣知密直司事趙胖至明朝禮部上表:「定昌府院君瑤權署國事,及今四年。瑤又昏迷不法,疏斥忠正,昵比讒邪,變亂是非,謀陷勛舊,諂惑佛神,妄興土木,靡費無度,民不堪苦;子奭痴佁無知,縱於酒色,聚會群小,謀害忠直。又其臣鄭夢周等潛成奸計,欲生亂階,乃將勛臣李成桂、趙浚、鄭道傳、南誾等譖於權署國事,令有司論劾以致謀害,國人憤怨,共誅夢周。權署國事尚不悛改,又謀殺戮。舉國臣民實慮社稷生靈俱被其害,惶懼失措,無可奈何,咸以為若所為難以主斯民奉社稷。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第。竊念軍國之務不可一日無統,擇於宗親,無有可當輿望者,惟門下侍中李成桂澤被生靈,功在社稷,中外之心夙皆歸附。於是一國大小臣僚、閒良、耆老、軍民臣等咸願推戴,令知密直司事趙胖,前赴朝廷奏達,伏啟照驗,煩為聞奏,俯從輿意,以安一國之民。」朱元璋通過禮部傳達聖旨:「三韓臣民既尊李氏,民無兵禍,人各樂天之樂,乃帝命也。雖然,自今以後慎守封疆,毋生譎詐,福愈增焉。爾禮部以示朕意。」李成桂遣門下侍郎贊成事鄭道傳赴京謝恩,並獻馬六十匹。
當年八月,李成桂又遣前密直使趙琳赴京進表:「權知高麗國事臣李成桂言:伏惟小邦自恭愍王無嗣薨逝之後,辛旽子禑冒姓竊位者十有五年矣。迄至戊辰春,妄興師旅,將犯遼東,以臣為都統使,率兵至鴨綠江。臣竊自念小邦不可以犯上國之境,諭諸將以大義,即與還師,禑乃自知其罪,遜位子昌。昌亦暗弱,難以蒞位,國人啟奉恭愍王妃安氏之命,以定昌府院君王瑤權署國事。瑤乃昏迷不法,紊亂刑政,狎昵讒佞,貶斥忠良,臣民憤怨,無所控告。恭愍王妃安氏深慮其然,命歸私邸。於是一國大小臣僚、閒良、耆老、軍民等以為軍國之務不可一日無統,推戴臣權知軍國事。臣素無才德,辭至再三,而迫於眾情,未獲逃避,驚惶戰慄,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眾志之不可違、微臣之不獲已,裁自聖心,以定民志。」朱元璋再通過禮部復旨:「高麗限山隔海,天造東夷,非我中國所治。爾禮部回文書,聲教自由,果能順天意合人心,以妥東夷之民,不生邊釁,則使命往來,實彼國之福也。文書到日,國更何號,星馳來報。」
當年十一月,李成桂再遣藝文館學士韓尚質至明朝上表:「竊念小邦王氏之裔瑤,昏迷不道,自底於亡,一國臣民推戴臣權監國事。驚惶戰慄,措躬無地間,欽蒙聖慈許臣權知國事,仍問國號,臣與國人感喜尤切。臣竊思惟,有國立號誠非小臣所敢擅便。謹將「朝鮮」(箕子所建古國名)、「和寧」(李成桂誕生之地)等號聞達天聰,伏望取自聖裁。」朱元璋再通過禮部復旨:「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李成桂遣門下侍郎贊成事崔永沚謝恩,又遣政堂文學李恬送明朝頒賜的給前朝的高麗國王之印,並請更己名為「李旦」。
公元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帖木兒帝國向明朝貢馬,而且致國書。第二年,明朝派遣兵科給事中傅安率領使團往報。但當傅安等抵達帖木兒帝國國都撒馬爾罕時,帖木兒打算要向東興兵,攻打明朝了,於是扣押了傅安等人,而且百般的誘惑傅安等人歸順帖木兒,傅安被扣押十三年,堅貞不屈,維護明朝的尊嚴。一直到了帖木兒死了以後,他的孫子哈里嗣位,想和明朝和好,於是才放傅安等人回國。傅安回國以後又出使了中亞諸國[64]。
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李成桂遣藝文春秋館太學士鄭總赴京請誥命印章:「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差知密直司事趙胖奏達天庭,繼差門下評理趙琳奉表陳奏,欽奉聖旨,許允權知國事。准奉禮部來咨內云:『國更何號,星馳來報。准此。』即差知密直司事韓尚質齎擎奏本赴京,欽奉聖旨節該:『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矣,可以本其名而祖之。欽此。』除欽遵外,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初九日,差門下評理李恬送納前朝高麗國王金印,又於當年十二月初八日准奉左軍都督督府咨,欽奉聖旨內一款節該:『即合正名。今既改號朝鮮,表文仍稱權知國事,未審何謀?欽此。』一國臣民戰慄惶懼,咸請國王欽遵施行。見今雖稱國王名號,竊緣未蒙頒降誥命及朝鮮國印信,一國臣民日夜顒望,仰天吁呼。伏請照驗,煩為聞奏,乞賜頒降國王誥命及朝鮮印信施行。」朱元璋通過禮部下旨拒絕:「今朝鮮在當王之國,性相好而來王,頑囂狡詐,聽其自然,其來文關請印信誥命,未可輕與。朝鮮限山隔海,天造地設,東夷之邦也,風殊俗異。朕若賜與印信誥命,令彼臣妾,鬼神監見,無乃貪之甚歟?較之上古聖人,約束一節決不可為。朕數年前曾敕彼儀從本俗,法守舊章,令聽其自為聲教。喜則來王,怒則絕行,亦聽其自然。爾禮部移文李成桂,使知朕意。」
海禁政策
明朝立國後日本因進入南北朝的大分裂時期後出現的、大量外出掠奪的武士階層為主的倭寇騷擾入侵的恐懼,明政府立國後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海患的閉關鎖國政策: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銷自唐以來即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中國對外貿易遂告斷絕;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此後每隔一兩年即將該海禁政策再次昭示天下[65]。自此,連與明朝素來交好的東南亞諸國也不能來華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了。
整個海禁政策從洪武一朝開始,在隆慶(1567年)一朝被以「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為由實行開關(隆慶開關);清初即開始了又一輪閉關,乾隆更推行「一口通商」政策、直至鴉片戰爭後,貫串整個明清二朝的海禁政策才被堅船利炮徹底打破。
以海禁為核心的閉關鎖國政策,實際上是靜態的農業文明面對動態的海洋文明的一種本能的保護性反應,這和從周朝到明朝以來兩千多年、面對同樣動態的遊牧文明的威脅採取建造長城以圖自衛、在本質上並無差異。
經濟與戶籍管理
參見:屯田及洪洞大槐樹
元末之際,中國發生多次大規模的災荒饑饉疾病和瘟疫,以及連年戰爭,期間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口也大量減少,經濟全面崩潰,人民處在流離失所的過程中。大明建立並統一全國後,面對哀鴻遍野、餓殍滿路的淒涼局面,朱元璋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朱元璋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困難,就像剛剛會飛的鳥不可拔羽,才種的樹不可搖根一樣[66]。現在必須採取這種政策,同時主張藏富於民[67][68][69] [70] 。
農業是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生產部門。朱元璋在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中,把發展農業放在了首位,為了保證農業第一線有足夠的勞力資源。朱元璋通令全國,地主不得蓄養奴婢,所養的奴婢一律釋放為良民。凡因飢餓而典賣為奴者,由朝廷代為贖身;嚴格控制寺院的發展,明令各州府縣只能有一個大寺院,禁止四十歲以下的婦女當尼姑,嚴禁寺院收養童僧,二十歲以上的青年如果要是出家,必須得到父母和官方同意,出家後三年內還要赴京考試,不合格者潛發為民。這些政策的實施,使得社會增加了一隻龐大的勞動力大軍[69]。
全國的農業生產在大規模戰爭而遭受極大破壞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加上洪武年間大規模向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無之地、墾荒填充移民,使人口得以穩定增長。
此外他也實行屯田政策,軍屯面積佔全國耕地的近十分之一[71]。此外,商屯也相當盛行,政府以買賣食鹽的專賣證(稱之為鹽引)作為交換,利誘商人將糧食運往邊疆,以確保邊防的糧食需求。明太祖也曾派遣國子監下鄉督導水利建設、賑災,並以減免稅賦獎勵耕作[72]。這些措施使得過去很多飽受戰亂損毀的地區恢復了生氣,使明朝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恢復[73]。
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全國有6500萬人,其中民戶佔6175萬人,軍戶佔325萬人。另外,其為了動員全社會,明太祖十分重視戶口普查,每個人有固定的義務。人民分為軍戶(弓兵、校尉、力士)、匠戶、民戶(馬戶、陵戶、茶戶、柴戶、陰陽戶、醫戶)、灶戶,不允許隨便轉換工作,匠籍、軍籍比一般民戶地位低,不得應試,並要世代承襲。若想脫離原戶籍極為困難,須經皇帝特旨批准方可。各種活動也要引憑才合法。編成里甲,規 定了路引制度,也就是通行證制度。普通百姓只要走出出生地百里之外,就得持有官府開具的通行證,否則就以逃犯論處。
教育與文化政策
參見:科舉及國子監

朱元璋手跡
明朝初期實行「科舉必由學校」的政策,明太祖多次強調:「古昔帝王育人材,正風俗,莫不先於學校。」洪武年間,朱元璋共主持舉辦六次科考,七次發榜,共取一甲21名、二甲223名、三甲686名,合930名,平均每科取士155人,為明朝選拔輸送了大量有學識的官員,包括練子寧、黃子澄、解縉等一代名相。洪武三十年科舉時,因中進士者均為南方籍。朱元璋將試官治罪,並自閱試卷,取中六十一人,皆為北方人,並於六月廷試。此外,他並將學校列為「郡邑六事之首」,以官學結合科舉制度推行程朱理學,並設立國子監等重要教育機構。由於朱元璋在位期間實行高壓的吏治政策,後世不乏有學者主張朱元璋曾實行過一些文字獄[74]。
朱元璋教育皇子用心良苦,曾親自撰寫歌詞,令人譜曲,教唱子孫,寓教於樂[75]。所以史家對朱元璋這位皇帝爸爸評價很高[76]。
社會情況
朱元璋對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頒布《存恤高年詔》[77][78]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怕有關部門執行不力,就又叮囑禮部尚書,要以皇帝的名義再次重申一下這項政策。在朝廷的要求和帶動下,各地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風氣,贍養老人的要求也滲透到各地家法族規之中[79] 。
對於社會的救濟朱元璋也十分重視,洪武時期,荒政則受到朝廷高度重視[80]。朝廷除了撥付救災濟貧款項[81],還側重加強民眾抗災自救能力。面對天災侵襲,朱元璋積極作為,既樹立了朝廷的負責任形象,又增強了政府的凝聚力,贏得了民心。救災濟貧實為獲取民心、形成治世的重要前提,為「洪武之治」的出現夯實了經濟社會基礎[82] 。
為了貶抑商人,朱元璋他特意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衣料。而商人卻只能穿絹、布兩種料子的衣服。商人考學、當官,都會受到種種刁難和限制[78]。
朱元璋崇尚簡樸,也希望老百姓也勤儉節約。他規定靴子上不能有任何裝飾。同時對於全國人民怎麼穿衣;每個階層佩戴什麼樣的首飾;蓋什麼樣的房子;出行坐什麼樣的車子以及人們的行動舉止也是朱元璋關注的焦點,因而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細緻入微,可謂空前絕後[83] 。
宗教管理
朱元璋建立明朝前後,十分重視宗教問題,通過協調儒釋道三者的關係,既穩定了局面,又爭取了人心,為鞏固明朝政權奠定了思想和群眾基礎。通過有效的宗教管理措施,把宗教的發展始終控制在適合自己的政治需要範圍內,並利用宗教教化番荑,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為明政權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84]。
在政治上,朱元璋推重儒釋道三教並舉的政策。他說:「嘗聞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三教之立,雖持身榮儉之不同,其所濟給之理一。[85]」他極為重視佛教的輔政作用,將佛教事務視為朝中大事,對佛教制度、僧寺清規多方整飭,期望以此整頓僧團,去淤除垢,「振揚佛法以善世」[86]。
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詔對出家的僧尼免費發放度牒,才使得唐朝年間流傳下來使的「度牒銀」制度全部廢除[87] 。
整頓僧團秩序,防止僧俗混淆,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還制定頒布了影響深廣的《申明佛教榜冊》,要求各地僧司查驗清理天下僧寺,欲還俗者聽其還俗,使出家僧人恪受戒律清規,禪、講、瑜伽,各歸本宗。
朱元璋親自製定的「御製至聖百字贊」以及明皇室關於修建清真寺和保護清真寺宗教職業人員的諭旨,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回族的宗教生活[88] 。
生殉制度
參見:殉葬、人祭及中國生殉史
殉葬制度,在西漢初以後,逐漸在中原政權消失。明朝有此習俗的記載,如明孝陵有四十六妃陪葬,其中有朱元璋死時生殉十幾名侍寢宮人[89],這一制度沿襲至成祖、仁宗、宣宗、景帝。而「節烈從殉」的風氣,並向下廣為延伸至宗室公侯、官宦之家、以至民間,直至天順年間英宗皇帝下詔廢止。殺死從殉婦女的方法為將她們縊死,或勒死,或灌以水銀毒死。[90]這些生殉的婦女被稱為「朝天女」,她們的家屬稱為「朝天女戶」,並給予一定待遇。
歷史評價
清朝官修正史《明史》張廷玉等對明太祖朱元璋最終能夠成就帝業的評價是:「帝天授智勇,統一方夏,緯武經文,為漢、唐、宋諸君所未及。當其肇造之初,能沉幾觀變,次第經略,綽有成算。嘗與諸臣論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時喪亂,初起鄉土,本圖自全。及渡江以來,觀群雄所為,徒為生民之患,而張士誠、陳友諒尤為巨蠹。士誠恃富,友諒恃強,朕獨無所恃。惟不嗜殺人,布信義,行節儉,與卿等同心共濟。初與二寇相持,士誠尤逼近。或謂宜先擊之。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鄱陽之役,士誠卒不能出姑蘇一步以為之援。向使先攻士誠,浙西負固堅守,友諒必空國而來,吾腹背受敵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山東、次河洛,止潼關之兵不遽取秦、隴者,蓋擴廓帖木兒、李思齊、張思道皆百戰之餘,未肯遽下,急之則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旆而北。燕都既舉,然後西征。張、李望絕勢窮,不戰而克,然擴廓猶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驟與角力,勝負未可知也。』帝之雄才大略,料敵制勝,率類此。故能戡定禍亂,以有天下。語云『天道後起者勝』,豈偶然哉。」[91]
清朝官修正史《明史》張廷玉等對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事業的評價是:「贊曰: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而能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義,尊崇正學,加恩勝國,澄清吏治,修人紀,崇鳳都,正後宮名義,內治肅清,禁宦豎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職相維,置衛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至於雅尚志節,聽蔡子英北歸。晚歲憂民益切,嘗以一歲開支河暨塘堰數萬以利農桑、備旱潦。用此子孫承業二百餘年,士重名義,閭閻充實。至今苗裔蒙澤,尚如東樓、白馬,世承先祀,有以哉。」[91]
毛澤東在1964年3月24日,在一次聽取匯報時的插話中對明太祖朱元璋、漢高祖劉邦、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治國能力評價如下:「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識分子是比較最沒有知識的,歷史上當皇帝的,有許多是知識分子,是沒有出息的:隋煬帝,就是一個會做文章、詩詞的人;陳後主、李後主,都是能詩善賦的人;宋徽宗,既能寫詩又能繪畫。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識字的老粗;劉邦,也不認識幾個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識字,是個放牛的。」[92][93][94][95](註: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三人身為帝王時,他們的文化水平已經達到能批閱奏摺和簽署命令的程度。關於漢高祖劉邦的文化水平,《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史書均有提及[96]。關於成吉思汗,元初名臣耶律楚材在《玄風慶會錄》一書中提到成吉思汗可以親自閱覽文件。[97][98])
毛澤東對明太祖朱元璋的軍事才能評價如下:「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93] [94][95][99]
趙翼曾説:蓋明祖之性,實帝王,豪傑,盜賊兼而且也。
商傳評價朱元璋:朱元璋出身於一個貧苦家庭,從社會最底層的放牛娃、四處討飯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奮鬥成了一個統一王朝的開國皇帝。這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情。另外,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也沒有停止步伐,他在位三十多年,成功地建立一個強大統一的明帝國[100] 。

-----------------

明皇帝十二章袞服龍袍

朱由检 (1)  481777813_m2015-08-25_1045452015-08-25_104606dbb44aed2e738bd4041edd66a18b87d6277ff9ae2015-08-25_104635d31b0ef41bd5ad6efdd2e5d483cb39dbb6fd3ce0dbb44aed2e738bd4041edd66a18b87d6277ff9ae (1)95eef01f3a292df5de0fc042bc315c6035a8739c8cb1cb134954092395a50f299258d109b2de499cd6ca7bcb0a46f21f540b3104f6246b600c33aeae50da81cb39dbb6fdd09789710924ab18962b379c79f0f736afc37931aaa4ea7eebc4b74542a9119c08f790529822720e872765c479cb0a46f21fab275882b2b7d0a20cf48d7278e174094b36acaf992a2015-08-25_105043W020110921579232863429d31b0ef41bd5ad6efdd2e5d483cb39dbb6fd3ce0  

袞服gǔnfú簡稱“ 袞 ”,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與冕冠合稱為“ 袞冕 ”,是古代最尊貴的禮服之一。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等重大慶典活
袞服
袞服(3張)
動時穿用的禮服。中國傳統的袞衣主體分上衣與下裳兩部分,衣裳以龍、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為飾,另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袞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時又分別做過補充修改。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十二旒冕。親王上衣繪山、龍、華蟲、火、宗彝5章花紋,下裳繡藻、粉米、黼、黻4章花紋。共9章,九旒冕。
其實親王以下就不能被稱作袞服了,因為親王以下的冕服不繡龍,但明代都稱為袞冕。
世子七章,八旒冕。郡王五章,七旒冕。朝鮮曾獲賜五章袞衣,後建文賜朝鮮以郡王爵服九章袞服,遂為定制。
圖案
十二章圖案各有深刻的寓意。據載,十二章圖案起源甚早,早在周朝以前即已成為天子禮服上的裝飾。
日、月、星辰稱為“ 三光 ”,取其“照臨”之意。
十二章紋飾
十二章紋飾

山,能行雲雨,人所仰望,取其鎮重之意。
龍,變化無方,取其神。
華蟲為雉,文采昭著,取其文。
宗彝,為宗廟祭器,繪虎、蜼二獸,取其祀享之意;又有一種說法認為,宗彝繪虎,是取其嚴猛,繪“蜼”(一種長尾猴),是取其智。遇雨以尾塞鼻是其智。
藻,水草之有文者,取其文,取其潔。
火,取其明,取其炎向上。
粉米,即白米,取其潔白能養人。
黼作為斧形,刃白而銎黑,取其能斷之意;又有一說,按八卦方位,白為西方之色,黑為北方之色,黑白之交(即西北方)為八卦中的乾位,乾為天、為陽,故 ​​象徵剛健能斷。
黻形為“ 亜 ”,一說認為是古“弗”字,取“拂弼”之意;另一說認為,是兩“己”或兩“弓”相背,取臣民背惡向善之意,亦取君臣離合,去就之理。
這十二間圖案,雖然古人釋意不盡相同,但都具有美化王權的政治意義。[1]
2 文獻記載
編輯

按萬曆《大明會典》所記,明朝皇帝冠服制度中,以袞冕服等級最高。是皇帝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以及正旦、冬至、聖節、冊拜時服用的禮服。其製由冕(冠)、袞(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組成,飾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圖案)、大帶、革帶、玉佩、蔽膝、綬、中單相配,構成一套在特定場合服用的禮服。但這只是典制上的規定。事實上,明朝自英宗而後,皇帝服裝中還另有一種袍式的袞服,上面也飾有前述的十二章圖案。這種袞服與《大明會典》、《明史·輿服志》所載袞服制度的不同之處,不僅在於不取上衣下裳之製,而且在服用時不一定戴冕,雖腰圍革帶,卻不繫蔽膝、玉佩和綬等其他裝飾物。有關這種袞服的情況,《大明會典》、《明實錄》、《明史》等文獻均失於記載,明清兩代的私人著述亦未言及。然其實例則有兩處可見:一為南薰殿舊藏帝王像。該畫像中,自明英宗始,明朝諸帝的著裝均為此種袞服。一為明定陵的出土文物。定陵出土明神宗朱翊鈞此種袞服共為5件。其中,刺繡品3件,均為紅色底料;緙絲品2件,底色為一紅一黃。袍服式樣、圖案構成均與南薰殿舊藏明朝帝王像相同。
大明皇帝袞服
大明皇帝袞服
由於文獻對此種袞服缺乏明確的記載,學術界對於此種袞服究竟屬於什麼性質的服裝存在著三種不同的認識:
一、認為這種袍式的禮服“雖有十二章紋,但不是袞冕服。……大抵在常服的基礎上加以十二章等用作為次於袞冕服而高於常服的一種禮服”。
二、認為這是皇帝的常服。
三、 認草帶前系蔽膝草帶後系佩綬冕上衣下裳中單大帶《大明寶典》是的袞冕服為是“明英宗改制後的袞服式樣”。
這三種看法,筆者認為均不甚妥當。因為,定陵出土的帶有十二章圖案的袍服,有的還保存有標籤,證明它們就是袞服。其中,黃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文物號W232)的標​​籤上墨書“萬曆四十五年……袞服……”。另一件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文物號W239)的墨書標籤書“萬曆四十五年袞服一套收口”。據此可以斷定,這種飾有十二章圖案的袍式禮服是皇帝的最高等級的禮服——袞服,而不是常
袞服
袞服(11張)
服,亦不是次於袞服而高於常服的禮服。又,《大明會典》修定刊布的時間在明英宗之後(弘治、嘉靖、萬曆三朝明英宗畫像先後編修、續修和重修。其中,弘治《會典》於正德六年重校刊行,嘉靖《會典》未及刊布,萬曆《會典》於萬曆十五年刊行),但《大明會典》所載皇帝袞服卻非袍式,而是上衣下裳式的。據此,則從服飾的典章制度上講,明英宗時雖出現了袍式的袞服,但上衣下裳式的袞服並未被廢止和被取代。故此,認為此種袍式的袞服係明英宗改制後的袞服式樣的說法也是難於成立的。
那麼,這種袍式的袞服在明朝皇帝的冠服制度中屬於什麼性質的禮服,它的服用場合是什麼,它與《會典》所規定的上衣下裳式的袞服又是什麼關係呢?
一、上述這種袍式的袞服是與《會典》所載上衣下裳式的袞服並行的,可在祭祀天地、皇帝登極等盛大典儀場合服用,替代上衣下裳式袞服的,與上衣下裳式袞服等級相同的禮服。其根據有二:
第一,按照《大明會典》的記載,祭祀天地、宗廟時皇帝應服袞冕服,而文獻卻有皇帝祀天時服用黃袍的記載。朝鮮《李朝實錄·成宗康靖大王實錄二》:“戊申十九年(弘治元年,1488)閏正月……戊子……上曰:'聞皇帝法令嚴明,信乎?'思慎(朝鮮登極使盧思慎)曰:“然……先皇帝(指憲宗朱見深)或於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指明孝宗朱祐樘)則銓注登庸一出於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惟祀天祭用黃袍……。”又,同書《中宗大王實錄二章福壽如意袞服六》:“戊
皇帝袞服
皇帝袞服
子二十三年(嘉靖七年1528)……三月……丙申,正朝使洪景霖復命。上引見。問曰:'中原有何奇也?'景霖曰:'正月十三日天子行祀天祭,十四日設慶成宴。'……上曰:'皇帝(指世宗朱厚熜)冠帶何如?'景霖曰;'祀天祭時則黃袍,常時則黑袍而黃色胸背矣。'”以上記載為朝鮮使臣親見親述。且按《大明會典》所記皇帝袞服的顏色,洪武十六年定制“玄衣黃裳”,自洪武二十六年始改制為“玄衣纟熏裳”,到嘉靖八年又重恢復為洪武十六年所定的“玄衣黃裳”之製。⑩前引兩例,一在弘治元年,一在嘉靖七年,正是“玄衣獯裳”的袞服制度時期,黃袍與之相較,在顏色上反差頗大,故朝鮮使臣將二者混淆似不太可能。另外,袍式服裝與上衣下裳式的服裝在樣式上也不難區別。故此,朝鮮使臣的說法當是可信的。又,按《大明會典》卷45《禮部三·登極儀》及《明史·禮志·登極儀》所記,皇帝登極時當服袞冕禦奉天殿。但明焦?《玉堂叢語》卷一《言語》則記載:“世廟登極之日,御龍袍頗長,上癢視不已。”
當然,如上史料並沒有談到袍上是否飾有十二章圖案。但作為皇帝祭天、登極這樣明確規定須服袞冕服的盛大場​​合,是不可能服用沒有十二章圖案的常服的,如果不是常服,而是袞服,那麼這樣的黃袍或龍袍就應是飾有十二章圖案的袍式袞服。惟其如此,才符合明代的冠服禮制。
第二,明英宗之後雖然出現了袍式袞服,但上衣下裳式的袞服並未廢止,而是繼續被使用著。《明史·輿服志·皇帝冕服》有一段記載頗能說明這一問題。該書記:“嘉靖八年諭閣臣張璁;'袞冕有革帶,今何不用?'璁對曰:'按陳祥道《禮書》,古革帶、大帶皆謂之穢。革帶以系佩?,然後加以大帶,而笏?於二帶之間。夫革帶,前系?,後系綬,左右系佩,自古冕、弁恆用之。今惟不用革帶,以至前後佩服皆無所繫,遂附屬裳要(腰)之間,失古制矣。'帝曰:'冕服祀天地、享祖宗,若闕革帶,非齊明盛服之意。及觀《會典》,載蔽膝用羅,上織火、山、龍三章。並大帶,緣用錦,皆與今所服不合。卿可並革帶系蔽膝、佩、綬之式,詳考繪圖以進。'又云:'衣裳分上下服,而今衣恆掩裳。裳制如帷,而今兩幅。朕意衣但當與裳要(腰)下齊,而露裳之六章,何如?'已,又諭張璁以變更祖制為疑。璁對曰:'臣考禮制,衣不掩裳,與聖意允合。夫衣六章,裳六章,義各有取。衣自不容掩裳。《大明集禮》及《會典》與古制不異。今衣八章、裳四章,故衣常掩裳,然於典籍無所準。內閣所藏圖穧,蓋因官司織造,循習訛謬。今訂正之,乃復祖制,非有變更。'帝意乃決。因複諭璁曰:'衣有六章,古以繪,今當織。朕命織染局考國初冕服,日月各徑五寸,當從之。裳六章,古用繡,亦當從之。古色用元(玄)黃,取像天地。今裳用穟,於義無取,當從古。革帶即束帶,後當用玉,以佩綬系之。於下蔽膝隨裳色,其繡上龍下火,不用山。卿與內閣諸臣同考之。'於是,楊一清等詳議袞冕之服:'自黃虞以來,元(玄)衣黃裳,為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其序自上而下為衣之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序自下而上為裳之六章。自周以後浸變其製,或八章,或九章,已戾於古矣。我太祖皇帝复定為十二章之製。司製之官仍習舛訛,非製作之初意。伏乞聖斷不疑。'帝乃令擇吉更正。”從明世宗與張璁等君臣之間的對話可以看出,皇帝上衣下裳之製的袞服仍在服用,且嘉靖初年的袞服仍在沿用著永樂三年所定的“玄衣八章”和“穟裳四章”的製度,只不過沒有用革帶,故佩、綬、蔽膝等裝飾物均附屬於裳腰之間。又,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13《禮部》“笏囊佩袋”條也間接地說明了這一情況。該條記:“凡大朝會時,百寮俱朝服佩玉。殿陛之間,聲韻甚美。嘉靖初年,世宗升殿。尚寶卿謝敏行以故事捧寶逼近宸旒。其佩忽與上佩相糾結,賴中官始得解。敏行惶怖伏罪,上特宥之。”按前述可見資料,皇帝在服用袍式袞服時,並無佩、綬、蔽膝等裝飾,據此則嘉靖初年那次大朝會,世宗皇帝所服袞服當屬上衣下裳式的袞服。另外,明神宗定陵出土文物中,除了有袍式袞服外,還有黃素羅綉六章(火、宗彝、藻、粉米、黼黻)裳1件、紅素羅飾龍、火二章蔽膝2件、織金錦成料做成的綬2條(每條含大綬1件、小綬2件)、冕2頂、紅羅大帶2條,以及中單、玉佩等若干件,這又從實物的角度證實了袍式袞服與上衣下裳式袞服的同時並存情況。
二、與烏紗翼善冠和玉革帶相配,用作皇帝的壽服。這種情況,至少在明朝中後期已經形成。如,明神宗定陵發掘後證實,神宗的屍體即是頭戴烏紗翼善冠,身著紅七巧雲紋緞繡十二章袍式袞服,腰圍玉帶的裝束。這是實物例證。另外,文獻資料也有這方面記載。清朱孔陽《歷代陵寢備考》卷50 ​​引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崇禎帝自縊後,大順政權為其改殯情況:“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辛亥,改殯先帝後。出梓宮二。以丹漆殯先帝,黝漆殯先後。加帝翼善冠、袞玉滲金袍。後袍帶亦如之。”所記崇禎帝改殯後的壽服與神宗屍體的著衣情況基本相同。另外,從南薰殿舊藏帝后畫像看,有的系帝后生前所繪。如請翰林院編修胡敬輯《南薰殿圖像考》,記載南薰殿舊藏明太祖朱元璋帶軸畫像多達12幅,還記載了一些曾為朱元璋 “寫御容”的畫師,這些畫像應大多系朱元璋在世時所繪。但成祖而下諸帝畫像則基本應是帝王去世後所繪遺像。筆者作此推測現由有三:
第一,自宋朝始,有“畫影”(又稱“畫神像”),即為死者畫遺像之俗。此俗在明代仍十分盛行,也對明朝的宮廷禮俗產生了較大影響。《南薰殿圖像考》載崇禎帝即位後下令為其生母繪製遺像一事,即反映了宮廷中的這一禮俗。該書卷下記:“ 孝純皇后劉氏,光宗妃,莊烈帝生母……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莊烈愍皇帝。已,失光宗意,被譴,薨。莊烈帝封信王,進賢妃。及即位,上尊諡,遷葬慶陵。帝五歲失太后,問左右遺像,莫能得。傅懿妃者,舊與太后同為淑女,比宮居,自稱習太后。言宮人中狀貌有相類者,命後母瀛國太夫人徐氏指示畫工,可意得也。圖成,由正陽門具法駕迎入。帝跪迎於午門,懸之宮中,呼老宮婢視之,或曰似,或曰否,帝雨泣,六宮皆泣。”另外,世宗之父興獻王朱?穤,生前未禦大寶,但南薰殿舊藏畫像中竟有他衣著十二章袍式袞服的坐像。他的畫像無疑是在他死後被追尊為興獻帝時才畫的“神像”。
圖四興獻王朱?穤畫像採自楊新、李毅華、徐乃湘《龍的藝術》第98頁。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合作出版。1988年1月第一版。該書將此圖注為《朱由校朝服像》,誤。因該像圖內有墨書標籤,下“興獻王”三字優可辨認。
第二,按《南薰殿圖像考》卷上記,成祖而下諸帝這種畫像嚴肅、衣冠整肅、繪製精美的坐像,僅有成祖1軸、仁宗1軸、宣宗1軸、英宗1軸、憲宗1軸、孝宗1軸、武宗1軸、世宗1軸、穆宗1軸、神宗1軸、光宗2軸、熹宗2軸、興獻帝2軸。從《中國歷代帝后像》所刊這些畫像看,畫像中諸帝的面容均與其去世時的年齡相符。如果前述畫像不是“神像”性質的畫像,在年齡上不會出現如此一致的巧合。
第三,從《南薰殿圖像考》一書的記載情況看,南薰殿舊藏帝王畫像中沒有建文帝朱允瞣、景泰帝朱祁鈺和崇禎帝朱由檢三帝畫像。三帝中,建文帝在位4年,景泰帝在位7年,崇禎帝在位17年,如果前述諸帝畫像不是“神像”性質的畫像,而是在世時所繪,不可能三帝在世時均不繪製此種畫像。而三帝沒有畫像的原因,則應是三帝失去帝位後,死後無人再給他們繪製“神像”。因為,建文帝於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攻入南京後,皇宮起火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雖詭稱建文帝死於宮中之火,但朱棣這個篡位者,是不可能讓人給建文帝畫“神像”的。景泰帝朱祁鈺在英宗復辟後廢為?王,死後以王禮葬於京西金山,兄弟二人既已反目成仇,英宗自然也不可能讓人給他畫像。崇禎帝朱由檢亡國後自縊煤山,大順政權雖加以殮葬,但由於前述的這類畫像,主要是用於享祀太廟中,李自成是明朝的推翻者,因此他也決不可能組織畫工為這位亡國之君繪製“神像”。這一情況從另一側面告訴我們,如果三帝系在皇權無危的情況下正常去世,宮廷中肯定應保留有他們的畫像。三帝無像的情況恰恰說明前述諸帝之像應屬“神像”性質。既然是“神像”,是諸帝駕崩後,畫工為其畫像,在繪製衣冠時參據亡者的壽服制度,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這也是明英宗而下諸帝畫像中的冠服與神宗壽服和崇禎帝裝殮後的冠服基本相同的原因所在。當然,今人也有上述諸帝畫像是“朝服像”的說法。如果從畫面中諸帝端坐御座,背負黼皁的場景看,確與朝儀相符。但按《大明會典》、《明史》等文獻所記,正旦、冬至等朝賀大典時,皇帝應服袞冕服。《宮廷睹記》亦載:“冕服亦不常服,止朝賀用之。其郊天祀祖俱服沖天冠,以便跪拜。”但前述畫像中,諸帝雖服袞服(袍式) ,卻未戴冕,而是戴烏紗翼善冠,這與文獻記載的朝服形像顯然不合。又,常朝時皇帝的冠服雖具烏紗翼善冠,但袍服卻是有四團龍圖案而沒有十二章圖案的常服。據此,筆者認為,前述畫像只有在繪製時參考了皇帝御朝時的場景,而冠服則反映的是明英宗而後皇帝的壽服制度。烏紗翼善冠,則皇帝祭祀天地、宗廟時,若服用袍式袞服,與之相配的冠則應是烏紗翼善冠。
3 萬曆
編輯

定陵出土的萬曆帝袞服共有五件。其中刺繡三件,緙絲二件。它們均飾十二章圖
明神宗袞服
明神宗袞服
明神宗袞服
案,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團龍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身各三、左右兩側各二。日、月亦分佈在兩肩,星辰、山分佈於後,華蟲飾於兩袖,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分別飾於前後襟的團龍兩側。
定陵出土的五件袞服,織造之精不同凡響。以緙絲袞服為例,此種工藝起源於漢魏時期,織造時不用大型織機,而是採用通經斷緯、小梭挖織的技術,故而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所用織造材料尤為珍貴。特別是大量地採用赤圓金織緯,是歷代緙絲織物中極少見的。而大面積地採用孔雀羽絨制龍紋,則使袞服金翠相映生輝,倍顯華麗。此外,袞服還用了藍、紅、綠、黃等28種彩絨。其中經線全為強撚絲線。每厘米的地子用22根;緯線全為不加撚的彩絨。每厘米多達100根。經過這樣的色彩搭配和工藝處理,袞服的色澤更加富麗堂皇、莊重大方,從而達到了藝術形式與思想內容的完美統一。
4 歷代織法
編輯

關於袞服織法,有研究者認為,緙絲“通經斷緯”的技法,起源於漢魏。
1959年,考古學家在新疆巴楚西南脫庫孜來古城遺址中,曾發現過一塊用“通經斷緯”技法織成的紅地寶相花緙毛殘片,按時間推斷,和1906年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在新疆古樓蘭發現的一片具有“通經斷緯”技法和希臘風格的毛織人像不相上下,均為漢代中朝。1973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又在吐魯番阿斯塔那一帶,發現一套緙絲織成的絛帶,經推斷為盛唐時期的產物。
至宋代,緙絲在中華內陸盛行開來,今天我們還可以從《紫鸞鵲譜》、《紫湯荷花》、《紅花樹》等著述的封面或卷首中,找到以緙絲為裝裱的實物,而關於緙絲在宋代盛行的文字證據,也同樣可以找到。在莊綽所著的《雞肋篇》中曾有這樣的記載:“ 定州織刻(緙)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染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如婦人一衣,終歲可就。雖作百花,使不相類亦可,蓋緯線非通梭所作也。”莊綽為宋代人,可見緙絲“通經斷緯”的技法,已為他的同代織匠所用。
明代初期,禁用緙絲做服,以示節儉。至宣德年間,隨著節儉之風被享樂腐化所代替,緙絲才重新發展盛行起來。朝廷設內織染局,專以緙絲“通經斷緯”的技法製造袞服。由於袞服的製造工藝複雜,造價昂貴,即使最熟練的織匠,每天最多也只能織一寸二分,織完一件袞服,大約需要10年時間。定陵出土萬曆皇帝的這件十二章福壽如意緙絲袞服,應算是中國所見到的唯一的緙絲袞服珍品。到1983年,定陵博物館委託南京云錦研究所研究複製一件,該所積三十多年的經驗,花費了整整5年時間,終於織造完成,填補了明代龍袍織造技術失傳三百餘年的空白。
這件袍料的全名為“孔雀羽、織金妝花、柿蒂過肩龍、直袖、膝欄、四合如意云紋紗、袍面料”。為恢復龍袍的本來面目,必須對原物進行“追色分析”和“經緯分析”。具有30年織錦經驗的南京云錦所老藝師王道惠,在色如灰土的龍袍前夜以繼日地描摹48天,才完成了龍袍的摹稿,錄下精確的數據。一件龍袍重900克,而挑結的花本即重幾十公斤,用線121370根,首尾長達五十多丈。孔雀羽更要經過精心挑選、劈絲、搓接成線,與彩色絲線盤織成雲龍圖案,再與真金線交織在一起,別有一種高貴華麗的裝飾效果。難怪有關專家認為,這件明代皇帝龍袍的複製品在選料、織紋、色彩、圖案和織造技藝都與歷史真品相同,堪稱“傳世稀珍”,並在1984年第四屆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評審會上獲得殊榮——金盃 ​​獎。

=============================

cvxcvxfdgsdfgsddfgsdfg下載 (8)  

康熙龍袍

身長146厘米、袖長101厘米
這件龍袍是康熙帝穿過的一件朝服,為石青色實地兒紗料,彩繡片金,胸、背、袖飾團龍紋,中腰及下擺飾海水、雲龍紋,邊飾片金雲龍八寶圖案。清代皇帝的服裝分禮服與常服兩大類,朝服是主要禮服之一。清代皇帝的朝服保留了具有滿族風格的披肩和馬蹄袖,以及上衣下裳的傳統形制。
康熙帝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公元1654—1722年),滿族,年號康熙。他因為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在祖母孝莊皇太后的支持下,被選為皇位繼承人。他8歲時即皇帝位,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14歲時,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儀式。接著,他果斷解決了當時鰲拜在朝中欺君專擅的問題,從此開始了真正的親政時期。
康熙帝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曾把三藩、河務、漕運作為治國的三件大事,書寫在皇宮的柱子上,念念不忘。他下令撤除尾大不掉的三藩,消滅了吳三桂等割據勢力;統一了被鄭經割據多年的台灣,設立府縣,隸屬福建省,使台灣的行政建制與內地整齊劃一;平定了蒙古準噶爾部少數貴族的叛亂,抗禦了沙俄對我國黑龍江流域的侵略,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康熙帝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經濟與文化的措施,他在位時期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呈現出日趨繁榮的景象,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得到空前鞏固與發展。

這件康熙皇帝穿過的朝服為石青實地紗料,彩繡片金,胸、背、袖飾團龍紋,中腰及下擺間飾海水、雲龍紋,邊飾片金雲龍、八寶圖案。清代皇帝的服飾分為禮服和常服兩大類,朝服是主要禮服之一。清代皇帝的朝服保留了具有滿族風格的披肩和馬蹄袖。以及上衣下裳的傳統形制

---------------------

龍袍上的秘密!解碼清乾隆皇龍袍 | BeautiMode 創意生活風格網 - http://goo.gl/SSlBA8

2015-08-25_1030272015-08-25_1030522015-08-25_1031212015-08-25_1031472015-08-25_1032052015-08-25_1032242015-08-25_1032482015-08-25_1033252015-08-25_1033552015-08-25_1034142015-08-25_1034312015-08-25_1034472015-08-25_1035152015-08-25_1035422015-08-25_1035422015-08-25_103622  

--------------------------------

 

727f7d53f7a83e96868e19e38f83c821_origLongWen-162046c254039bc20831e5ca59c8d86faf_origd50735fae6cd7b89b2afb8c90e2442a7d8330ebc3b292df5e0fe9925450afce234a85edf8db1717a024f78f0f736afc3146883fdb119ebc4b64512c535a85edf8db1cb1330be2dd0df54564e93584b1935a85edf8db1cb1330be2dd0df54564e93584b19838ba61ea8d3fd1ff5536851304e251f95ca5f07 (1)2015-08-25_1003022015-08-25_10032537d12f2eb9389b50c1fa23358535e5dde7116e54 (1)8837ecc92469d4a7b961c104845c463b  

 

龍袍 
龍袍(lóngpáo)皇帝的朝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繡有龍形圖紋的袍服。帝王的禮服。皇帝專用的袍。又稱龍袞。因袍上繡龍形圖案,故名。其特點是盤領、右衽、黃色。此外,龍袍還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龍章禮服。

 

皇帝的朝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又稱龍袞。因袍上繡龍形圖案,故名。其特點是圓領(清朝為圓領)、右衽、黃色,朱色和紫色。此外,龍袍還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龍章禮服。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黃色的袍遂為王室專用之服,自此歷代沿襲為製度。960年,趙匡胤 “黃袍加身”,兵變稱帝,於是龍袍別稱黃袍[1] 。
基本簡介
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據史籍記載,皇帝的龍袍上都繡有九條進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裡面。
為什麼龍袍要繡九條龍呢?因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響,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皇室建築、家具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兩個數字
為什麼要將一條弄繡在裡襟呢?因為九是奇數,很難在佈局上做到均衡對稱,於是,將一龍繡在裡襟。這樣,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於九條,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條(兩肩之龍前後都能看到),正好與九五之數吻合
不過,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龍袍的龍紋數就多於九條。
1958年出土的萬曆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就有十二條龍,被繡在一個圓形的中間,俗稱“團龍”。
十二條龍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位於袞服前胸和後背的龍,是正身的龍,也就是面向外的龍,被稱為“正龍”或者是“坐龍”;側身的龍叫做“行龍”,行龍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為昇龍和降龍。
萬曆皇帝龍袍上龍的數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創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帶、襪子和絲履構成的“燕弁服”上的龍紋呈九九之數:前身一個盤龍團紋,後身兩個盤龍方紋,領子和袖子上的龍紋加在一起是45條,衣襟上的龍紋是36條。另外,在腰間的玉帶上還裝飾著九件刻有龍紋的玉片。
龍袍是古代皇帝參加慶典活動時穿著的禮服。據《蘇州府志》卷147記載,在明代萬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孫隆到蘇州充當稅監,督造龍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發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緙絲製成的龍袍。因龍袍上繡紋以龍為主,故此得名。
萬曆龍袍
萬曆龍袍
製作工藝
龍袍的空地一般為褚黃色,
明朝朱紅龍袍布料
明朝朱紅龍袍布料
龍袍上並繡有9條龍,間以五色雲彩。領前後正龍各1條,膝部左、右、前、後和交襟處行龍各1條,袖端正龍各1條。龍袍並不是專供皇帝穿著,郡王及以上都可以穿,只是不能用黃色,其他官員是不能穿著的,只有得到皇帝親賜才能穿著,但在穿著必須“挑去一爪”,以示區別。在明朝,經改制後的龍袍,稱為蟒袍,成為明朝職官常服。
龍袍的色彩選用頗有研究,並十分嚴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並非單純是人的本性需要,同時又作為一個種族或部落的標誌,在遠古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穿用採用赤鐵礦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紅色、到了漢朝推繹周崇尚紅、秦崇尚黑,漢滅秦後則崇尚黃,漢文帝劉恆穿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其後長期以黃色為最高貴,它像徵中央,因此,這種風氣一直延用下來,直到封建社會結束。龍袍上的字紋樣的顏色由淡月白色,品月和普藍組成,“蝙蝠”有朱紅、棗紅、絳色、香色、青銅色等數種顏色。“如意頭”有明藍、月白、藏青和水紅、桃紅、棗紅、雪灰兩種顏色組成。
明神宗龍袍
明神宗龍袍
龍袍的做工有刺繡、緙絲之分,其中緙絲工藝相對複雜,工藝上稱為“連經斷緯”。這種緙絲工藝在中國流傳已久,宋代時多用於其他裝飾之上,到清代多用於服飾,後因緙絲工藝消耗工時過長,所以多用於龍袍之上。
各朝龍袍
隋唐龍袍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在服裝服飾上也達到空前繁盛時期。隋唐時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著圓領袍、衫,上自皇帝下至雜役都可穿著,為當時的常服。此圖為穿對襟、闊袖便服衫的帝王。[2]
宋代龍袍

宋代皇帝朝服——本圖為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穿戴展示圖及通天冠、黑舄圖。這種服裝是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著的服飾,相當於群臣百官的朝服。皇太子在大典禮時也穿這種服裝,冠用十八梁(名“遠遊冠”),與此稍有區別。

元代龍袍

元代龍袍,按《圓史輿服志》記載有:“服白粉皮則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銀鼠則冠銀鼠暖帽”。此像為白金答子暖帽穿錦袍的皇帝。

明代龍袍

冕服、袞服:冕服、袞服合稱為“袞冕”,是古代最尊貴的禮服之一。明代皇帝只用袞冕,廢除其餘五冕,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用於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冊拜、正旦、冬至、聖節等場合。朝鮮國王,皇太子及親王用九旒冕九章服、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朝鮮所謂"世子“不可用冕,只可用梁。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時穿皮弁服(嘉靖時定祭太歲、山川等神亦穿皮弁服)。武弁服:武弁服為天子親征遣將時所著的服飾。燕弁服:皇帝平日在宮中燕居時所穿。通天冠服:皇帝在郊廟之前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時穿通天冠服。但從《明實錄》等史料記載來看,洪武十年之後基本沒有皇帝使用通天冠服的記錄,《大明會典》所載冠服制度中也沒有收入通天冠服,可能是洪武中期以後已經不用,其功能大部分被皮弁服代替。常服:明代皇帝常服使用範圍最廣,如常朝視事、日講、省牲、謁陵、獻俘、大閱等場合均穿常服。吉服:皇帝在時令節日及壽誕、筵宴等各類吉慶場合所穿的服裝。青服:又稱青袍,即青色圓領,為明代皇帝在帝后忌辰、喪禮期間或謁陵、祭祀等場合所穿。罩甲、齊腰甲:都是皇帝在狩獵、騎馬出行以及重要的戎事活動中穿著的戎服。便服:皇帝日常閒暇時的著裝,明代皇帝的便服就款式、形製而言,和一般士庶男子並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有曳撒、道袍、貼裡、直裰、鶴氅、披風等。

圖為龍袍
圖為明代皇帝的常服,緙絲織造。以黃色的綾羅為主,上繡龍、翟紋及十二章紋。明代的龍,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徵,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昇龍、降龍等名目。本圖服裝上所繡的團龍中,就有昇龍、降龍兩種。

清代龍袍

清代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清朝皇帝的龍袍,據文獻記載,繡有九條龍。龍袍的下擺,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3]
清代皇帝的服飾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即禮服、吉服和便服。禮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袞服、補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龍袍、龍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規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龍
清乾隆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吉服袍
清乾隆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吉服袍
袍,是上下連屬的通身袍,比禮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慶宴會、朝見臣屬的時候穿用的常見禮服,也是我們常常見到的帝王服飾。帝王們穿著的龍袍,在現代人的心中很容易產生敬畏與神秘的感覺。尤其對龍袍上製作精良、細膩、造型獨特的紋飾圖案充滿疑惑,本文將對此做簡單的介紹。
帝王的服飾上繡有各種寓意吉祥、色彩艷麗的紋飾圖案。如:龍紋、鳳紋、蝙蝠紋、富貴牡丹紋、十二章紋、吉祥八寶紋、五彩雲紋等等。這些圖案只為封建社會裡的帝王和少數高官所服用,並不普及。如:龍、鳳紋向來是帝、後的象徵,除了帝、後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一直到封建帝制的滅亡,只應用在帝、後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
光緒帝龍袍
光緒帝龍袍
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著一件清乾隆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吉服袍。此袍嚴格按照繁縟複雜的清代服飾制度製作。據《清史稿·志七十八·輿服志》記載:“龍袍,色用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襟左右開,棉、袷、紗、裘,各惟其時。”說明到了清代對龍袍在形制、製作工藝、裝飾圖案以及對於衣服的色彩上都規定得十分嚴謹苛刻。鑑別清代龍袍主要從做工、面料和紋樣三大方面來看。首先,龍袍的做工相當精細,所用線也非平常我們所見到的金線或者絲線,清代宮廷服飾衣料的生產大多來自江南三織造,即江寧織造局、蘇州織造局和杭州織造局,極少部分由京內織染局織造。江寧(南京)善於織金妝彩以及倭緞、神帛的織造;蘇州的緙絲、刺繡工藝最精;湖絲的品質最為優良,如綾、羅、紡、縐、綢等多由杭州織造。最後,龍袍上的紋樣以及所在的位置也絕對不能有絲毫差錯,這些紋樣多限於皇帝服飾之上,其他皇宮貴族服飾上均不可有此紋樣,所以說紋樣是鑑定龍袍的最好方法。
龍袍通身繡九條金龍。正龍繡得正襟危坐,一團威嚴,行龍繡得極富活力,似動而非動。四條正龍繡在龍袍最顯要的位置——前胸、後背和兩肩,四條行龍在前後衣襟部位,這樣前後望去都是五條龍,這寓意九五至尊。但是我們這樣粗略的算下來卻只有八條金龍,這與史書上記載的有出入,於是有人認為皇帝是真龍天子,本身就是一條金龍,穿著龍袍後金龍就達到九條了。其實這第九條金龍繡在裡面的衣襟上,要掀開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

--------------------

藏家談清代刺繡龍袍:成本1000兩白銀穿臟就銷毀

2014年09月25日16:40來源:山東商報 參與互動( 0 ) 0
  濟南將再次舉辦“清宮服飾展”的消息這兩天在網絡上流傳,只不過,這次的展覽不是由官方的機構舉辦,而是由一位濟南的私人藏家拿出私藏精品向市民展示。關於私人收藏皇帝的衣服,並且多到可以拿來辦展覽,這讓不少市民感到吃驚。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準備舉辦此次展覽的私人藏家陳凱。

  國外拍賣會上的“贓物”
  近兩年開始,文物、藝術品市場空前火爆,電視上有關“鑑寶”的節目層出不窮,這其中不少人真收到了些寶貝,更多人則是不停地在交學費。
  初到陳凱辦公室樓下時,看到的只是馬鞍山路上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院落,但當真正走進他的辦公室後,才感覺到這里和電視上“交學費”的人不太一樣。記者了解到,作為山東某拍賣公司的董事長,陳凱對於藝術品、文物拍賣市場的行情,掌握的比較深入。也正因為此,對於文物和藝術品拍賣,多年來他一直關注成長比較好的“冷門”行當,清朝皇宮裡的服飾就屬於這一“冷門”。
  由於工作的關係,他所在的公司是佳士得拍賣行的買家客戶,而每次佳士得舉辦拍賣會,都會給陳凱寄一份當次拍賣會的拍品一覽書籍,陳凱得以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拍品競拍。“我關注清朝皇宮的服飾已經有十幾年了,但真正第一次出手則是在大約2005年前後,當時我拍得了一件四爪龍紋的清宮服飾,大約是親王或者太子一級的人穿的衣服。當時買的時候只有兩萬英鎊左右,折合人民幣大約十幾萬元。”陳凱說。
  之後,陳凱屢屢出手,多次將清宮裡的龍袍等服飾納入囊中。到目前為止,他的手中已經有十二件藏品。其中,最珍貴的是一件慈禧的龍褂。“慈禧穿龍褂並不違反清宮的禮制,但慈禧當時是實際上的皇上,沒有皇上的名分,但是她也希望能有所體現。所以,在這件龍褂的兩肩上的團龍紋旁,她命人繡上了日月的紋章,而這個紋章是只能皇帝用的。正因此,這件衣服的價值就高了,幾乎可以說是孤品。”陳凱說,他花了一千多萬才拍得這件慈禧的龍褂。
  無論是四爪龍紋還是慈禧的龍褂,陳凱收得的這些清宮服飾都屬於“贓物”。一百多年前,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數度攻占清朝的皇家園林、宮殿,大量的皇宮物品被掠奪並流落海外。陳凱拍得的這些清宮服飾就屬於被聯軍官兵掠奪走的、由其後代保存至今的清宮財物。“說為了國家收回文物這樣的大話不太合適,但我首先想的是從外國人手裡把它們拿回來。”陳凱說。
  但有的時候,心儀的拍品也會超出了心理價位。“有一年,我看中了一套清朝皇帝的戎裝戰甲,但是因為價格太高,就錯過了,不過好在那件讓國內的一位藏家拿走了。”陳凱說,“外國人拿走了我們的東西,但他們不會收藏我們的歷史,說難聽點,這相當於是當初的軍事掠奪之後,現在對我們進行的二次掠奪。”
  一千兩銀子做出來穿髒了就銷毀
  在陳凱看來,拍得了眾多清宮服飾,其收藏價值遠超過其投資價值。據清宮《內務府奏銷檔》和《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 等檔案記載,龍袍的專職織造人員有2602人;製作一件皇帝的緙絲龍袍,就要花上390個工日。皇帝敕諭多次要求官局所織鍛匹“務要經緯均勻,闊長合適,花樣精巧,色澤鮮明”,質量不合格,必須補賠、罰俸或受鞭責。龍袍製作不計成本,用赤金撚線,以雀羽為絨,因而繡出的龍騰圖案金光燦燦;而織出的翔鳳彩翼斑斕,龍蟠鳳逸之姿躍然服上。“著名織繡專家宗鳳英曾談到,一件刺繡龍袍的製作成本是1000兩白銀。”陳凱說。如此貴重的衣服,能保留至今的,其實都不是皇帝穿過的,它們都是靜靜地躺在庫房裡、還沒等皇帝把它們穿上身就改朝換代或是被掠去國外。而穿到皇帝身上的衣服,則在穿臟之後即須銷毀。“首先,這龍袍上的金線是沒法清洗的;其次,皇帝的衣服只能皇帝穿,別人穿了是要殺頭的,所以留著也沒有用,只有銷毀。”陳凱說, “但是在政治變故中,可能有一些皇帝穿過的衣服流落到民間。比如溥儀從皇宮裡被趕出去前後,太監們就會偷出這些皇帝的衣服拿出去變賣,換錢度日。”“像龍袍這樣的清宮服飾,主要是在北京故宮裡有幾千件。流落民間的其實很少,而且越來越少。”陳凱說。就拿他辦公室鑲在框裡的兩件皇宮服飾來說,因為缺乏恆溫恆濕的條件,衣服的保存其實是存在問題的,長此以往,對於衣服的損害也會擴大。而有些龍袍,則在更差的環境下逐漸朽壞,失去了價值。“我在一次拍賣會上就見過,有兩三件龍袍拿出來拍賣,但因為保存不好,衣服都爛了,品相實在太差,看得我都心疼。就算買回來,也只能裁出其中的一部分,鑲到框子裡如同藝術品欣賞。”陳凱說,“我有一件緙絲的龍袍,也是由於保存不好,如果稍微一用力,緙絲就會斷了。”因此,流落民間的清宮服飾實際上是在減少的。
  存世量少反致價格低
  除了衣服本身“含金量”高之外,皇帝的龍袍的價值也遠被低估了。陳凱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據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六年(1741年),景德鎮官窯的統計數字顯示,這年共燒過瓷器胚胎42700件。這一年,燒造官窯花費的銀兩為9880兩。也就是說,燒造一件官窯瓷器,需要花費白銀約0.23兩,約合11.57克白銀。2013年7月11日國際白銀報價3.96元/克,所以每件瓷器成本價格相當於現在的45元左右。但如今拍賣場上的清三代官窯瓷器,動輒數十萬元一件,價錢超過千萬元的也比比皆是。從當年官窯瓷器出窯到現在,升值幅度達到了10萬倍。而龍袍拍賣的世界紀錄,是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於2006年4月10日創造的,一件清乾隆御製鑲珠黃緞十二章紋龍袍,以1526.72萬元成交。如果按照前述的1000兩銀子的成本計算,一件龍袍的價格相當於現在的19.8萬元。也就是說,龍袍最貴的升值也不過100倍左右。如果按照官窯瓷器的漲幅,一件龍袍得值200億元!“任何文物,只要存世量大了流通就頻繁,價格就容易被炒上去,藝術品也是一樣。”陳凱說。以清宮服飾為例,因為存世量少,加上其本身的價值高,收藏者收購之後幾乎從來不出手。陳凱曾經拜訪過一位廣東的清宮服飾藏家,當他提出想交換或者收購對方的藏品時,卻遭到了對方的拒絕。而這一點也在佳士得的拍賣會上得到了印證:近兩年清宮服飾的拍賣數量銳減,幾乎沒再有人拿出來賣了。陳凱則自稱因為得益於下手早,才收穫了這麼多的珍藏。“因為它的炒作空間比較小,市場相對靜止,泡沫少,因此價格也接近它實際的價值。”陳凱說。
  另一方面,存世量大的文物由於流通頻繁,價格很容易就被炒上去。文物是這樣,藝術品也是。在陳凱看來,書畫藝術品交易市場存在大量的畸形現狀,這導致了國內的書畫交易與國外存在不小的區別。“書畫在國內收藏市場是佔比最大的。而且和國外市場相比,咱們的書畫的水分還是低的。比如說齊白石的書畫,賣幾百萬,確實是有這個價值的。”陳凱說,“但是,國內市場往往把活著的藝術家就炒得價格很高,這與國外正好相反。國外對藝術家的藝術品拍賣,講究'蓋棺定論',讓後人去評價他的價值。中國則是在人活著的時候,對各種主席、院長的名頭崇拜,也就是搞所謂的名人字畫,一旦這個人不擔任這些官職了,他的東西立刻就變得一文不值——這比炒房的還慘,炒房的還能落下一套房呢。”
  同時,由於缺乏藝術鑑賞能​​力,目前大多數的藏家害怕贗品的心理也推高了活著的藝術家的價格。“大家都怕買到假字畫,於是找還活著的買,這對於市場肯定也是不健康的。”陳凱說,“想真正收藏好東西,就得改掉一擁而上的習慣,豐富自己,提高辨識鑒賞能力。”
  “東西早晚是博物館的”
  9月26、27日,陳凱將拿出他私人藏品中的10件龍袍在山東新聞大廈展出。
  對於今後的收藏道路,陳凱坦言,這些清宮的服飾最終歸宿還是博物館,而且在他有生之年,他會把這件事處理掉。“曾經有人問我,我收藏的這些東西是真的嗎?會不會是唱戲的衣服?但當你真的了解了它們之後就知道,想要作假不僅很難,而且無利可圖。比如機織龍袍的話都很難量產,你讓人家拿著金線一針一針做好久弄個假的,則更加不可能。而且每次拍前,我都會請來故宮的專家鑑定。”陳凱說。
  早些時候,曾經有一個省外的博物館與陳凱接觸,想要收購他手上的清宮服飾,但由於博物館給出的價格太低,連成本都無法回收,陳凱還是選擇了繼續自己收藏保護。“東西早晚還是博物館的,只不過到了那一天,我不知道是自己捐了還是賣了。”陳凱說。
  對於此次的清宮服飾展,陳凱表示,他希望通過展覽與大家交流,“我選擇收藏龍袍本身也是走的'冷門'行當,希望大家在藝術品收藏與投資上可以拋棄掉浮躁,多從藝術本身的價值出發,這樣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好東西。”陳凱說。記者竇昊

-----------------------------

清朝龍袍十二章紋

 

文章來源:北京文博 作者:孫秋霞

  清代皇帝的服飾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即禮服、吉服和便服。禮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袞服、補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龍袍、龍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規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龍袍,是上下連屬的通身袍,比禮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慶宴會、朝見臣屬的時候穿用的常見禮服,也是我們常常見到的帝王服飾。

  帝王們穿著的龍袍,在現代人的心中很容易產生敬畏與神秘的感覺。尤其對龍袍上製作精良、細膩、造型獨特的紋飾圖案充滿疑惑,本文將對此做簡單的介紹。

  帝王的服飾上繡有各種寓意吉祥、色彩艷麗的紋飾圖案。如:龍紋、鳳紋、蝙蝠紋、富貴牡丹紋、十二章紋、吉祥八寶紋、五彩雲紋等等。這些圖案只為封建社會裏的帝王和少數高官所服用,並不普及。如:龍、鳳紋向來是帝、后的象徵,除了帝、后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一直到封建帝制的滅亡,只應用在帝、后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


  在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著一件清乾隆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吉服袍(圖一)。此袍嚴格按照繁縟複雜的清代服飾制度製作。據《清史稿·志七十八·輿服志》記載:“龍袍,色用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襟左右開,棉、袷、紗、裘,各惟其時。”說明到了清代對龍袍在形制、製作工藝、裝飾圖案以及對於衣服的色彩上都規定得十分嚴謹苛刻。

  這件龍袍上的每個圖案都有著豐富的意義,起到特殊的作用。而且無論是選料還是繡工都是十分嚴謹工整的,代表了清代鼎盛時期的工藝水準。

 

  首先,龍袍通身繡九條金龍。正龍繡得正襟危坐,一團威嚴,行龍繡得極富活力,似動而非動。四條正龍(圖二)繡在龍袍最顯要的位置—前胸、後背和兩肩,四條行龍在前後衣襟部位,這樣前後望去都是五條龍,這寓意九五至尊。但是我們這樣粗略的算下來卻只有八條金龍,這與史書上記載的有出入,於是有人認為皇帝是真龍天子,本身就是一條金龍,穿著龍袍後金龍就達到九條了。其實這第九條金龍繡在裏面的衣襟上,要掀開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

 


  在龍紋之間,繡以五彩雲紋、蝙蝠紋、十二章紋等吉祥圖案。五彩雲紋是龍袍上不可缺少的裝飾圖案,既表現祥瑞之兆又起襯托作用。紅色蝙蝠紋即紅蝠,其發音與“洪福”相同,也是龍袍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圖三)。在龍袍下襬排列著代表深海的曲線,這裡被稱為水腳(圖四)。水腳上裝飾有波濤翻捲的海浪,挺立的岩石,這寓意福山壽海,同時也隱含了“江山一統”和“萬世昇平”的寓意。

 

  在這件龍袍上,寓意最深刻的卻是十二章紋樣,只是它們的面積都很小,再加上清代帝王禮服色彩鮮艷,圖案豐富,使人們忽略了這擁有悠久歷史、蘊含豐富的紋飾。這十二章紋包括: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分列左肩為日,右肩為月,前身上有黼、紱,下有宗彝、藻,後身上有星辰、山、龍、華蟲,下有火、粉米。十二章紋發展歷經數千年,每一章紋飾都有取義,“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龍取其變也;華蟲取其文也,會繪也;宗彝取其孝也;藻取其潔也;火取其明也;粉米取其養也;黼若斧形,取其斷也;黻為兩己相背,取其辯也。”①(圖五)也就是說: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山,代表著帝王的穩重性格,象徵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龍,是一種神獸,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的處理國家的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華蟲,通常囿為一隻雉雞,象徵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通常是一對,繡虎紋和蜼紋,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則象徵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火,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歸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徵著皇帝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黼,為斧頭形狀,象徵皇帝做事幹練果敢。黻,為兩個己字相背,代表著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總之,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復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

 


  這十二章紋自出現開始,雖歷經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因其意義深刻,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形態,幾乎沒有改變,這也是其他普通裝飾圖案無法比擬的。十二章圖案傳說在虞舜時期,就已經出現並使用了。只不過在現有出土的甲骨文中沒有發現明確的文字記載,但是據《虞書·益稷》篇中記載:“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即繪),宗彝、藻、火、粉米、黻、黼、絺繡,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②這是記載最早的關於十二章圖案的書籍。在《虞書》中的這種記載,大概是周代史官們對前代的追述。這樣看來,上述的所謂日月等十二種紋樣,用五彩色施于衣裳上,即十二章花紋在周代以前就用畫或繡的方法施之於最高統治者的衣服上了。說明周代以前就已經使用十二章圖案,並且一經出現就成為最高統治者的權利象徵,具有政治意義。以後各代帝王的禮服上都裝飾有十二章紋,只是十二章位置、色彩略有變化。 清代的冠服制度是中國服飾史中最繁縟複雜的。他們對於十二章紋的形狀、色彩、位置等都作了十分細緻嚴謹的規定。但是在乾隆以前,無論是文獻還是實物都沒有發現十二章紋的蹤影。這也是伴隨著清王朝討論是否改裝易服之事而產生的。

  女真人的民族服飾:長袍、箭袖、緊身、下有開衩,利於騎馬射箭。在滿族政權建立之初,皇太極與群臣就是否易服的問題作了一些討論。在崇德二年(西元1367年)“諭諸王、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廢其祖宗時冠服,改服漢人衣冠。迨至世宗,始復舊制。我國家以騎射為業,今若輕循漢人之俗,不親弓矢,則武備何由而習乎?射獵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國之經。……其餘悉令遵照國初定制,仍服朝衣。並欲使後世子孫勿輕變棄祖制。’”③

  由此便闡明服制是立國之經。皇太極告誡群臣,吸取金朝世宗的教訓,“凡改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旦從習漢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特別指出,漢族衣冠不利於騎射的道理,“我朝以武功取天下,還要以武功鞏固天下”。“我國家以騎射為業”,不能改變國初之制。這次討論之後,無人再提易服之事。


  滿族在入關後學習漢文化,對於禮儀、服制更加重視。另外,生活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長袍箭袖已失去實際的作用,再次議論服裝改制就提上了議事日程。清前期的幾位皇帝認為:衣冠之制關係重大,它關係到一個民族的盛衰興亡,尤其是對定鼎中原的少數民族來說,更是如此。到了乾隆三十七年(西元 1772年),“三通館進呈所纂嘉禮考,于遼、金、元各代冠服之制,敘載未能明晰。奉諭:‘遼、金、元衣冠,初未嘗不循其國俗,後乃改用漢、唐儀式。其因革次第,原非出於一時。即如金代朝祭之服,其先雖加文飾,未至盡棄其舊。至章宗乃概為更制。是應詳考,以徵蔑棄舊典之由。衣冠為一代昭度,夏收殷冔,不相沿襲。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一再世輒改衣冠,盡去其純樸素風。傳之未久,國勢浸弱。況揆其議改者,不過雲袞冕備章,文物足觀耳。殊不知潤色章身,即取其文,亦何必僅沿其式?如本朝所定朝祀之服,山龍藻火,粲然具列,皆義本禮經,而又何通天絳紗之足雲耶?’蓋清自崇德初元,已釐定上下冠服諸制。高宗一代,法式加詳,而猶于變本忘先,諄諄訓誡。亦深維乎根本至計,未可輕革舊俗。祖宗成憲具在,所宜永守勿愆也。茲就乾隆朝增改之制,……。”④

  可見在乾隆一朝又再次討論易服之事時,不是盲目討論,而是先對遼、金、元各代作了調查研究,認為全部因循漢制也不見得是好事,並進一步認識到遼、金、元諸君,不循國俗,改用漢唐衣冠,使得“國勢浸弱”,致使傳之未久,趨於滅亡,深感可畏。另外,在崇德初年就定下了“上下冠服諸制”和不得“變本忘先”的訓誡。最終決定:本著“不輕變祖訓”的原則,在保持滿族服飾特點的同時,吸收漢族帝王服飾的色彩和章法紋飾,如明黃色、補服、十二章紋等,再對服飾制度作一些增加補充,形成最終的典章制度確定下來。

  因此,自乾隆以後,清代皇帝的朝袍、袞服、龍袍都裝飾有十二章圖案,並且把每一章的式樣和位置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左肩為日,右肩為月,前身上有黼、黻,下有宗彝、藻,後身上有星辰、山、龍、華蟲,下有火、粉米。

  但是到了清代的晚期,皇帝的龍袍上以及后、妃的朝袍上都裝飾有十二章圖案,或是其中的五章、六章。這也說明清代帝后們對十二章圖案看得很重,認為只有穿裝飾有十二章的衣服才是最高權利的象徵。但同時也表現出,到了清代晚期,在制度上雖然更注重繁文縟節,但實際上隨著政權的衰落,有些制度已經變樣,不免有些隨心所欲。

  清代的服飾制度在中國服飾發展史上是最龐雜、繁縟的,但是清代的龍袍製作工藝之精湛、用料之考究、藝術價值之高,都是前朝帝王服飾無法比擬的。清代的龍袍可謂是中華服飾中最精湛、最華麗的工藝美術極品。

① 王光鎬主編、楊玲撰文:《文物珍寶—明清織繡》,
  藝術圖書公司,1995年6月,121頁。
② 華梅著:《服飾與中國文化》,
  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150頁。
③ 《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輿服二》,
  中華書局,1976年7月,3033頁、3034頁。
④ 《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輿服二》,
  中華書局,1976年7月,3034頁。

 (作者為北京藝術博物館助理館員)

------------------

清代龍袍的十二章紋飾

來源:北京文博作者:孫秋霞查看次數:6999時間:2006-4-12 10:23:00
【大 中 小】【打印】 【關閉】
清代皇帝的服飾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即禮服、吉服和便服。禮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袞服、補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龍袍、龍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規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龍袍,是上下連屬的通身袍,比禮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慶宴會、朝見臣屬的時候穿用的常見禮服,也是我們常常見到的帝王服飾。 帝王們穿著的龍袍,在現代人的心中很容易產生敬畏與神秘的感覺。尤其對龍袍上製作精良、細膩、造型獨特的紋飾圖案充滿疑惑,本文將對此做簡單的介紹。 帝王的服飾上繡有各種寓意吉祥、色彩艷麗的紋飾圖案。如:龍紋、鳳紋、蝙蝠紋、富貴牡丹紋、十二章紋、吉祥八寶紋、五彩雲紋等等。這些圖案只為封建社會裡的帝王和少數高官所服用,並不普及。如:龍、鳳紋向來是帝、後的象徵,除了帝、後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一直到封建帝制的滅亡,只應用在帝、後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 在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著一件清乾隆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吉服袍(圖一)。此袍嚴格按照繁縟複雜的清代服飾制度製作。據《清史稿·志七十八·輿服志》記載:“龍袍,色用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襟左右開,棉、袷、紗、裘,各惟其時。”說明到了清代對龍袍在形制、製作工藝、裝飾圖案以及對於衣服的色彩上都規定得十分嚴謹苛刻。

 圖一清乾隆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吉服袍

 圖二 金龍紋—正龍

 這件龍袍上的每個圖案都有著豐富的意義,起到特殊的作用。而且無論是選料還是繡工都是十分嚴謹工整的,代表了清代鼎盛時期的工藝水平。 首先,龍袍通身繡九條金龍。正龍繡得正襟危坐,一團威嚴,行龍繡得極富活力,似動而非動。四條正龍(圖二)繡在龍袍最顯要的位置——前胸、後背和兩肩,四條行龍在前後衣襟部位,這樣前後望去都是五條龍,這寓意九五至尊。但是我們這樣粗略的算下來卻只有八條金龍,這與史書上記載的有出入,於是有人認為皇帝是真龍天子,本身就是一條金龍,穿著龍袍後金龍就達到九條了。其實這第九條金龍繡在裡面的衣襟上,要掀開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 在龍紋之間,繡以五彩雲紋、蝙蝠紋、十二章紋等吉祥圖案。五彩雲紋是龍袍上不可缺少的裝飾圖案,既表現祥瑞之兆又起襯托作用。紅色蝙蝠紋即紅蝠,其發音與“洪福”相同,也是龍袍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圖三)。在龍袍下擺排列著代表深海的曲線,這裡被稱為水腳(圖四)。水腳上裝飾有波濤翻捲的海浪,挺立的岩石,這寓意福山壽海,同時也隱含了“江山一統”和“萬世昇平”的寓意。

 圖三 “洪福”紋

 圖四 水腳

 在這件龍袍上,寓意最深刻的卻是十二章紋樣,只是它們的面積都很小,再加上清代帝王禮服色彩鮮豔,圖案豐富,使人們忽略了這擁有悠久歷史、蘊含豐富的紋飾。這十二章紋包括: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分列左肩為日,右肩為月,前身上有黼、紱,下有宗彝、藻,後身上有星辰、山、龍、華蟲,下有火、粉米。十二章紋發展歷經數千年,每一章紋飾都有取義,“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龍取其變也;華蟲取其文也,會繪也;宗彝取其孝也;藻取其潔也;火取其明也;粉米取其養也;黼若斧形,取其斷也;黻為兩己相背,取其辯也。” ①(圖五)也就是說: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山,代表著帝王的穩重性格,象徵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龍,是一種神獸,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的處理國家的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華蟲,通常囿為一隻雉雞,象徵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通常是一對,繡虎紋和蜼紋,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則像徵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火,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歸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徵著皇帝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黼,為斧頭形狀,象徵皇帝做事幹練果敢。黻,為兩個己字相背,代表著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總之,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复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

圖五 十二章

這十二章紋自出現開始,雖歷經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因其意義深刻,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形態,幾乎沒有改變,這也是其他普通裝飾圖案無法比擬的。十二章圖案傳說在虞舜時期,就已經出現並使用了。只不過在現有出土的甲骨文中沒有發現明確的文字記載,但是據《虞書·益稷》篇中記載:“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即繪),宗彝、藻、火、粉米、黻、黼、絺繡,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②這是記載最早的關於十二章圖案的書籍。在《虞書》中的這種記載,大概是周代史官們對前代的追述。這樣看來,上述的所謂日月等十二種紋樣,用五彩色施於衣裳上,即十二章花紋在周代以前就用畫或繡的方法施之於最高統治者的衣服上了。說明周代以前就已經使用十二章圖案,並且一經出現就成為最高統治者的權利象徵,具有政治意義。以後各代帝王的禮服上都裝飾有十二章紋,只是十二章位置、色彩略有變化。 清代的冠服制度是中國服飾史中最繁縟複雜的。他們對於十二章紋的形狀、色彩、位置等都作了十分細緻嚴謹的規定。但是在乾隆以前,無論是文獻還是實物都沒有發現十二章紋的踪影。這也是伴隨著清王朝討論是否改裝易服之事而產生的。 女真人的民族服飾:長袍、箭袖、緊身、下有開衩,利於騎馬射箭。在滿族政權建立之初,皇太極與群臣就是否易服的問題作了一些討論。在崇德二年(公元1367年)“諭諸王、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廢其祖宗時冠服,改服漢人衣冠。迨至世宗,始復舊制。我國家以騎射為業,今若輕循漢人之俗,不親弓矢,則武備何由而習乎?射獵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國之經。……其馀悉令遵照國初定制,仍服朝衣。並欲使後世子孫勿輕變棄祖制。'” ③  由此便闡明服制是立國之經。皇太極告誡群臣,吸取金朝世宗的教訓,“凡改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旦從習漢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特別指出,漢族衣冠不利於騎射的道理,“我朝以武功取天下,還要以武功鞏固天下”。“我國家以騎射為業”,不能改變國初之製。這次討論之後,無人再提易服之事。 滿族在入關後學習漢文化,對於禮儀、服制更加重視。另外,生活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長袍箭袖已失去實際的作用,再次議論服裝改制就提上了議事日程。清前期的幾位皇帝認為:衣冠之製關係重大,它關係到一個民族的盛衰興亡,尤其是對定鼎中原的少數民族來說,更是如此。到了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三通館進呈所纂嘉禮考,於遼、金、元各代冠服之製,敘載未能明晰。奉諭:'遼、金、元衣冠,初未嘗不循其國俗,後乃改用漢、唐儀式。其因革次第,原非出於一時。即如金代朝祭之服,其先雖加文飾,未至盡棄其舊。至章宗乃概為更制。是應詳考,以徵蔑棄舊典之由。衣冠為一代昭度,夏收殷冔,不相沿襲。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一再世輒改衣冠,盡去其純樸素風。傳之未久,國勢浸弱。況揆其議改者,不過雲袞冕備章,文物足觀耳。殊不知潤色章身,即取其文,亦何必僅沿其式?如本朝所定朝祀之服,山龍藻火,粲然具列,皆義本禮經,而又何通天絳紗之足雲耶?'蓋清自崇德初元,已釐定上下冠服諸制。高宗一代,法式加詳,而猶於變本忘先,諄諄訓誡。亦深維乎根本至計,未可輕革舊俗。祖宗成憲具在,所宜永守勿愆也。茲就乾隆朝增改之制,……。” ④  可見在乾隆一朝又再次討論易服之事時,不是盲目討論,而是先對遼、金、元各代作了調查研究,認為全部因循漢制也不見得是好事,並進一步認識到遼、金、元諸君,不循國俗,改用漢唐衣冠,使得“國勢浸弱”,致使傳之未久,趨於滅亡,深感可畏。另外,在崇德初年就定下了“上下冠服諸制”和不得“變本忘先”的訓誡。最終決定:本著“不輕變祖訓”的原則,在保持滿族服飾特點的同時,吸收漢族帝王服飾的色彩和章法紋飾,如明黃色、補服、十二章紋等,再對服飾制度作一些增加補充,形成最終的典章制度確定下來。 因此,自乾隆以後,清代皇帝的朝袍、袞服、龍袍都裝飾有十二章圖案,並且把每一章的式樣和位置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左肩為日,右肩為月,前身上有黼、黻,下有宗彝、藻,後身上有星辰、山、龍、華蟲,下有火、粉米。 但是到了清代的晚期,皇帝的龍袍上以及後、妃的朝袍上都裝飾有十二章圖案,或是其中的五章、六章。這也說明清代帝后們對十二章圖案看得很重,認為只有穿裝飾有十二章的衣服才是最高權利的象徵。但同時也表現出,到了清代晚期,在製度上雖然更注重繁文縟節,但實際上隨著政權的衰落,有些制度已經變樣,不免有些隨心所欲。 清代的服飾制度在中國服飾發展史上是最龐雜、繁縟的,但是清代的龍袍製作工藝之精湛、用料之考究、藝術價值之高,都是前朝帝王服飾無法比擬的。清代的龍袍可謂是中華服飾中最精湛、最華麗的工藝美術極品。 ①王光鎬主編、楊玲撰文:《文物珍寶——明清織繡》,藝術圖書公司,1995年6月,121頁。 ②華梅著:《服飾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150頁。 ③ 《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輿服二》,中華書局,1976年7月,3033頁、3034頁。 ④ 《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輿服二》,中華書局,1976年7月,3034頁。 (作者為北京藝術博物館助理館員)

---------------------------------------------

002511e1df690cf566b00bGucn_77432_200971415262558CheckCurioPic101300001211038133353146599321  

-----------------------------

十二章

 

十二章中國古代禮服上常見的十二種花紋。歷代服制大同小異,有十二章、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別,按品位遞減。其中明代服制:天子十二章,皇太子、親王、世子俱九章。日本明治維新前以十二章冕服作為天皇大禮服,朝鮮王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後,君主由國王改稱皇帝,禮服也由九章改為十二章。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中華民國國徽為依十二章設計的十二章國徽袁世凱所建立的中華帝國亦沿襲作為國徽。

章紋編輯

  • 星辰
    • 日、月、星辰之意是「明」,它照耀人間,造福人類。
    • 山,有穩重、鎮定之意。
    • 龍,取神異、變幻之意。
  • 華蟲
    • 華蟲,是雉雞,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彩之意。古代服飾多以山、龍、華蟲作五彩繪。
  • 宗彝
    • 宗彝,古代宗廟祭把所用的酒器,取供奉、孝養之意。
    • 藻,取潔淨
    • 火,取明亮。水藻和火焰為標誌的章紋。
  • 粉米
    • 粉米,是白色米形花紋,取有所養之意。
    • 黼,是黑白相間如斧形的花紋,取割斷、果斷之意。
    • 黻,是黑青相間的如兩弓相背形的花紋,取其辨別、明察、背惡向善之意。
受十二章影響設計的十二章國徽
  • 在《尚書·益稷》文中:「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
  • 上面「予欲觀古人之象」句中的「予」,是指傳說中繼為帝的那個有虞氏—虞。因此也稱「有虞十二章」[1]

---------------------------

古代服飾何其美故宮App《清代皇帝服飾》探尋傳統文化_任玩堂

在清宮戲滿天飛的今天,不少小伙伴看劇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這個皇帝一天到晚都只穿黃澄澄的龍袍呢?非也非也,電視劇非現實,堂堂天子又怎麼只有一套衣服呢?故宮博物院最近就獨家發布了一款App 《清代皇帝服飾》,向你詳細介紹清朝13 帝的全套服裝和當中有些已經失傳了的傳統工藝。

App 的首頁就是最近劇中經常被“黑”了的四爺,雍正,點進“鑑賞”環節後,你就會看到幾大服飾分類——按使用的場合來分,分別是禮服、吉服、常服(這裡的常服不是解作日常服飾,而是常禮服,是禮服之一)、戎服、便服,不同分類的服飾對應不同的冠、衣服、飾品,而且冬夏有別,這下你不能說四爺老穿一套衣服了吧?

服飾除了用於顯示皇家威嚴,另一層意義就是包含了各種傳統工藝,隨意選擇一個種類的服飾,點擊你想了解的部分(如冠、衣服等),然後右邊就會出現該物品的材質、結構、工藝,如這頂“清高宗夏朝冠”,以東珠、玉草、金為材料。

分為冠頂、舍林、織金錦、金佛等部分。

施以堆灰、累絲、燒製等工藝。

圖文並茂,相當容易理解。

至今為止,一直致力於展品數碼化的故宮博物院,已經推出了6 款相關的App ,雖然都是以展品展出為主,但交互性很強,讓用戶在點擊之間就能慢慢學會展品包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國慶期間人多繁雜,如果你一時想不到有什麼節目,不妨走進這款《清朝皇帝服飾》,在琴聲叮咚間感受傳統之美吧。

-----------------------

嘉慶君遊臺灣 故宮南院特展揭密

2016-05-10

〔記者林宜樟/嘉縣報導〕隨著新政府將上台,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即將卸下院長職務,昨天她到故宮南院主持「嘉慶君‧遊臺灣︱清仁宗文物特展」開展記者會,對於即將卸任,她表示「如釋重負」,任內帶領故宮提升國際知名度,並完成故宮南院工程,自認交出亮眼成績單。

  • 「清‧嘉慶‧明黃地繡彩雲金龍十二章紋龍袍」正在故宮南院展出。(記者林宜樟攝)

    「清‧嘉慶‧明黃地繡彩雲金龍十二章紋龍袍」正在故宮南院展出。(記者林宜樟攝)

馮明珠說,她任內創造故宮成為世界前六大博物館,各項策劃展覽,屢上國際媒體,把故宮國際知名度帶到最高;故宮南院去年十二月底開館試營運,開幕後,至今創造超過六十二萬名遊客人潮,「這是我驕傲的地方」。

但提及尚在整修的南院建築,馮明珠說,「我有能力,也無能為力」,若連內政部營建署、姚仁喜建築師事務所、麗明營造公司等知名單位,都沒有辦法把南院蓋到美輪美奐,那真的是建築本身狀況;但她也對工程單位有信心,營建署已卯足全力,南院整修工程在六月底前一定會完成。

「嘉慶君‧遊臺灣︱清仁宗文物特展」共展出嘉慶龍袍、朝珠、吉服帶、傳位詔書等一百五十一組件珍貴文物,以史實與文物探索「嘉慶君遊臺灣」的民間傳說,展期至九月四日。

------------------------------------

他與袁世凱勾結 是晚清第一貪官!溥儀送他一個字... - 中時電子報 - http://goo.gl/G3WM9L

他與袁世凱勾結 是晚清第一貪官!溥儀送他一個字...
2016年05月03日 20:20 於慶璇/綜合整理
他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孫子,是晚清第一貪官,與袁世凱勾結。 (圖/互動百科)
他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孫子,是晚清第一貪官,與袁世凱勾結。 (圖/互動百科)
一提到貪官,相信大家腦子裡都會浮現出和珅的形象,但其實除了和珅之外,在晚晴還有一位人物,比和珅還要更貪,貪的東西比和珅還要多,而且他還是一位王親,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孫子--慶親王奕劻。

奕劻,生於1838年,滿洲鑲藍旗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曾孫,慶僖親王愛新覺羅·永璘之孫。公元1894年,在慈禧皇帝60大壽時,被封為了慶親王,又在1908年獲授鐵帽子王(清朝時的一種爵位),同時他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在辛亥革命期間,奕劻還擔任了6個月的內閣總理大臣。

奕劻繼承的是它的爺爺慶僖親王永璘的爵位,沒什麼學問,卻寫了一首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圖/100toutiao)
奕劻繼承的是它的爺爺慶僖親王永璘的爵位,沒什麼學問,卻寫了一首好字,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圖/100toutiao)
奕劻繼承的是它的爺爺慶僖親王永璘的爵位,他在前半生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為。雖然沒什麼學問,卻寫了一首好字,慈禧便經常找他代筆,因此深得慈禧的好感。1884年,慈禧以「因循貽誤」的罪名,罷免了恭親王奕訢的一切職務,奕劻也因此有了機會,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並進封為慶郡王。自1861年,慈禧太后聯合奕訢等在北京發動政變,從肅順等「贊襄政務八大臣」手中奪取了朝政大權,一直到辛亥革命,而幸運兒奕劻雖然能力不高、才疏學淺,卻做官做得相當順利。

奕劻之所以能在晚晴政壇的驚濤駭浪中屹立不倒,與他的做人做事的方法有很大關係。奕劻做事作風穩重、滴水不漏,史書上說他「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在晚晴政壇保守持重的風格下,官僚能力的高下不是決策者所看重的,所以像奕劻這種諂媚軟熟之人才能按部就班地升遷。在辛丑年時,奕劻還沒有出任領班軍機之前,他的貪財就已經是朝中人人皆知,時人稱慶親王府邸為「老慶記公司」,專門賣官斂財。

史書上說慶親王奕劻「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圖/今日頭條)
史書上說慶親王奕劻「榮辱忽焉,皆在聖意」。(圖/今日頭條)
奕劻以各種名目受賄,他與袁世凱的勾結,更是為大清的覆滅埋下了巨大的隱患。1903年,領班軍機榮祿病重,袁世凱計算奕劻將繼任,遣楊士琦持銀十萬兩相贈,並說「宮保知道王爺不久必入軍機。在軍機處辦事的人,每天都得進宮伺候老佛爺,而老佛爺左右,許多太監們一定向王爺道喜討賞,這一筆費用也就可觀。所以這些錢不過作為王爺到任時零用而已,以後還得特別報效。」之後,袁世凱月有月規,年有年規,兒女成婚,皆由袁一手佈置,不費王府一分錢。

1908年,奕劻七十誕辰,成了官員們攀緣交結的好時機,奕劻更是大肆進財納賄。慶王府門前車水馬龍,列起了長陣,為了掩人耳目,明地裡,奕劻告誡家人勿收禮物,但暗地裡卻將送禮者按眾寡厚薄分為四級。這一次七十壽誕,奕劻所得現金五十萬兩白銀之多,禮物價值更為百萬以上。

1911年,直到大清帝國即將滅亡之際,奕劻還近乎病態的聚斂著個人財富。據《光宣小記》記載,武昌起義後,原四川總督錫良曾自告奮勇率兵督陝,而一向賣官攏財的奕劻竟仍向其索賄80000兩,錫良為之大怒:「生平不以一錢買官,況此時乎?」

1911年《泰晤士報》刊發《慶親王外傳》一文,稱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員,無一不奔走於其門者,蓋即中國所云『其門如市』也。」(圖/華聲論壇)
1911年《泰晤士報》刊發《慶親王外傳》一文,稱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員,無一不奔走於其門者,蓋即中國所云『其門如市』也。」(圖/華聲論壇)
大清帝國傾覆之際,奕劻通過受賄索賄聚斂的家產折合白銀億兩以上,而當時大清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8000多萬兩。奕劻的貪污名揚海外,1911年《泰晤士報》刊發《慶親王外傳》一文,稱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員,無一不奔走於其門者,蓋即中國所云『其門如市』也。」1917年,奕劻病死於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溥儀賜諡「密」字,意為「追悔前過」。

儘管奕劻歲貪污無數,但到頭來全被兒子們揮霍殆盡。據愛新覺羅·溥銓的《我父慶親王載振事略》記載,載振、載搏、載掄繼承了奕劻的巨額遺產,過著不勞而獲的寄生享受生活。


明大誥,是明朝初期明太祖親自製定的一部刑法。
簡述    
明朝初年,明太祖認為元朝失敗的原因是朝廷無權威,導致下層官吏無所顧忌,引發動亂,因此主張以猛治國,刑用重典。在這種情況下,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八月,十九年三月、十一月,二十年十二月,連續編制、頒布了《御製大誥》、《御製大誥續編》、《御製大誥三編》、《御製大誥武臣》,共236條,其中150個條目是懲治貪官污吏。
明大誥得名於尚書中的大誥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摘錄洪武年間的刑事案例;
結合陳述案例或另列專條頒布了不同於《大明律》的重刑法令,用以嚴懲吏民;
皇帝對吏民的訓導。
明大誥的法律地位高於《大明律》,量刑也遠重於《大明律》,其中恢復了肉刑,甚至包括許多法外酷刑,例如規定了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之刑,並將之掛於官府公座兩旁。明太祖以國家力量強行推行明大誥,印製了數千萬冊,要求全國臣民戶有一冊。在整個明朝一代中,如果家中收藏有明大誥,那麼在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時可以減輕一等處罰[1]。洪武二十四年下令:「今後科舉歲貢生員,俱以大誥出題試之」。這樣,明大誥就成為了中國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一部法律。
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太祖廢除了一些法外酷刑,並將大誥中的大部分內容併入了《大明律》,是為《大明律誥》,「刊布中外,令天下知所遵守」,實際上取消了大誥的法律效力。晚年的朱元璋表示懲貪手段「行之既久,犯者猶眾」[2]。


皇后禮服上的「野雞」紅腹錦雞圖樣《周禮》記載翟衣是中國古代后妃的最高禮服,由褘衣、揄翟、闕翟組成的三翟禮服,皆以翟鳥為紋。所謂翟鳥,野雞是一種性格剛烈的動物,一旦被人圍攻,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會果斷選擇自殺,從不讓人活捉。而野雞這種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品格「氣節」「寧死不屈」、「視死如歸」這樣的「美好品質」翟衣的底色為深青色,運用紗羅質地來塑造高貴典雅的視覺效果,從周朝到明王朝,翟衣禮服一直作為皇后的衣冠/「翟」如果作為衣服上的紋飾,正式稱呼為十二行「翟」紋。「翟」原意是指長尾野雞

3016748-PH2021-03-03_075103

2021-03-03_0745002021-03-03_0744502021-03-03_07444120180429-jeff-01ChrysolophusPictusGolden_Pheasant,_courtship_display,_Tangjiahe_Nature_Reserve,_Sichuan,_China800px-Fasanhona-1800px-Guldfasan-32021-03-03_0743042021-03-03_074128

《周禮》記載翟衣是中國古代后妃的最高禮服,由褘衣、揄翟、闕翟組成的三翟禮服,皆以翟鳥為紋。所謂翟鳥,還是得從「翟」的意思來說。翟的意思是長尾山雉,也就是俗稱的野雞,但皇后禮服上的「野雞」圖樣,可是非常高尚的動物,常見於與大婚、或出席受冊、謁廟、朝會等場合。
相傳野雞是一種性格剛烈的動物,一旦被人圍攻,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會果斷選擇自殺,從不讓人活捉。而野雞這種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品格,也就是古代讀書人最看重的「氣節」。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翟」如果作為衣服上的紋飾,正式稱呼為十二行「翟」紋。「翟」原意是指長尾野雞
▲宋朝皇后畫像,其身穿翟衣上的圖紋即是紅腹錦雞(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也因此,古代的士大夫相見,都會帶上野雞作為禮物,用野雞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格互相勉勵。「寧死不屈」、「視死如歸」這樣的「美好品質」,對於男人來說,是一種追求;對於禮教薰陶下的女人來說,大概就是丈夫的「殷切期望」了。
翟衣的底色為深青色,運用紗羅質地來塑造高貴典雅的視覺效果,從周朝到明王朝,翟衣禮服一直作為皇后的衣冠,形式上並未有大改變,一直到清朝,才被滿族的衣冠所取代。「翟」如果作為衣服上的紋飾,正式稱呼為十二行「翟」紋。「翟」原意是指長尾野雞,而皇后翟衣上織的花紋,則是一種特定的野雞,即紅腹錦雞。
「翟」紋也不只有皇后的禮服上能使用,在皇妃、皇嬪、皇太子妃及一些命婦的禮服上也都有使用,區別在於翟的數量。皇后翟衣上翟的數量大概在148對左右,每兩對之間用「小輪花」隔開,左半邊衣袖上的翟紋是朝向右側的,而右半邊衣袖上的翟紋是朝向左側的。
宋朝皇后結婚竟穿「野雞」裝 幕後原因令人鼻酸 https://bit.ly/3e4rJ0m
--------------------
紅腹錦雞(學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雞、彆雉(《爾雅》)、山雞、采雞,是雉科錦雞屬的鳥類。原是是中國的特有鳥種,但因為外形美麗被引入至英國等歐洲國家,又因為繁殖能力強、肉質不可口,因此野生紅腹錦雞已經大量分布在亞歐大陸。
雄鳥頭部黃色、身體及色、加上尾部可以長達1公尺;雌鳥渾身褐色,有黑色斑點;紅腹錦雞的尾是中國戲曲中孫悟空、花旦等角色的頭飾材料,不過目前使用人工的佔絕大多數。
紅腹錦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PkzNzu
生態環境
四川唐家河的野生紅腹錦雞,雄鳥正為雌鳥跳求偶舞。紅腹錦雞在此地是優勢本土鳥種
本物種常活動於山地,不喜群居,夏季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於多石和險峻的山坡上,出沒於生長在山坡上的矮樹叢間,夜間喜尋找針葉林棲宿在樹枝上;冬季山間食物缺少,紅腹錦雞不得不在白天結群前往平原地區的農田覓食,夜間則返回山間樹上的棲息地。
分布地域
紅腹錦雞為中國特有鳥種,分布在中國中部和西部的青海西南部地區、甘肅和陝西南部、四川、湖北、雲南、貴州、湖南及廣西等地,本物種分布的核心區域在甘肅和陝西南部的秦嶺,據傳陝西省寶雞市的名字就得自本物種。
特徵
雄性紅腹錦雞是色彩最為艷麗的一種雉類。雄性頭頂冠羽金黃色,顯柔和的絲綢光澤,冠羽較長但平順地覆蓋在後頸,並不形成鳳頭結構;頸側和後頸覆蓋著扇形的金紅色羽毛,羽緣籃黑色,在頸部呈嚴密的覆瓦狀排列,形成一條紅底黑紋的「披肩」;頰部、喉部、胸部、腹部覆蓋著鮮紅色的羽毛,羽色均一;上背銅綠色,羽緣藍黑色,嚴密地以覆瓦狀排列;下背、腰及前部的部分尾上覆羽為與頭頂相同的金黃色;但是金黃色的下背卻經常被深藍色的最內側幾枚飛羽和翅上覆羽所覆蓋而不能看到,初級飛羽黑褐色,外側羽岬的羽緣白色;尾羽長,中央尾羽兩枚以黑色為基色具淡黃色色斑,外側尾羽以淡黃色為基色,具較寬的黑色橫紋。
紅腹錦雞雌鳥
紅腹錦雞雄鳥
雌性通體以灰褐色為基調,頭頂、後側頸、上背、腰側、喉部、胸部、上腹部、兩協部均具黑色橫紋,自頭頂至身體後部,基色由灰褐色逐漸過渡到比較深的褐色,頭頂的黑色橫紋甚幼細,眼後具銀灰色耳羽,自頭頂開始至身體後部黑色橫斑逐漸變寬,至飛羽處黑色橫斑基本與褐色部分等寬度;尾羽長而挺括,以土黃色為基色,具黑色-深褐色相間的橫斑。虹膜黃色;喙綠黃;腳黃色。
食物
紅腹錦雞為植食性鳥類,主要取食蕨類植物、豆科植物、草籽亦取食麥葉、大豆等作物。
繁殖與保護
Chrysolophus pictus
紅腹錦雞4月開始繁殖。發情期的雄性常常為爭奪雌性發生激烈的衝突;發現中意異性的雄鳥會以雌鳥為圓心環繞雌鳥進行複雜的求愛儀式,包括特定路線的環繞舞蹈、展示美麗羽毛的炫耀行為、扭動身軀的求愛舞蹈等行為,這種表演可以堅持近2個小時時間。據野外調查,紅腹錦雞築巢於人跡罕至隱蔽性好的深山亂草中,據北京動物園的研究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本物種每巢產卵10-15枚,孵化期23-25天雛鳥為早成雛。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
瀕危因素:非法捕獵是對本物種的最大威脅,雄性紅腹錦雞美麗的外表使得它成為偷獵者熱衷的目標,人們常將他們製成標本作為裝飾品出售或拔下羽毛製成工藝品出售;另外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本物種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可以有溫中補虛 ,益肝和血的功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對本物種的捕獵
紅腹錦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PkzNzu
-------------------------
(大紀元記者李耘綜合報導)這隻雍容華貴的黃金雉雞名叫Caesar,2012年5月孵化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農場,在這段影片中,牠快三歲了。
這樣的雉雞通稱紅腹錦雞,別名金雞、山雞、彆雉、彩雞。紅腹錦雞自18世紀就已在歐洲普遍飼養繁殖,如今是各地野生動物養殖場和動物園最常見的飼養雉類。
其中,色彩豔麗的是雄雞。牠們不像常規的公雞一樣有碩大的肉雞冠,而是頭頂覆蓋著一層金黃色的冠羽,顯出柔和的絲綢光澤,平順地覆蓋到後頸。後頸和頸側覆蓋著扇形金紅色羽毛,羽緣是藍黑色,以嚴密的覆瓦狀排列在頸部,像一條紅底黑紋的「披肩」一樣。
色彩豔麗紅腹錦雞是雉雞中的雄雞。(公有領域)
顧名思義,紅腹錦雞的喉部、頰部、胸部、腹部的羽毛都是鮮紅色,羽色均勻;背的上部則是銅綠色,羽緣藍黑色,以覆瓦狀排列;背的下部、腰及尾上前部的部分覆羽是與頭頂相同的金黃色;初級飛羽是黑褐色,外側羽岬的羽緣是白色。
雄雞的尾羽非常長,中央尾羽兩枚,以黑色為基色,具淡黃色色斑,外側尾羽以淡黃色為基色,具較寬的黑色橫紋。
紅腹錦雞尾羽較長,中央尾羽兩枚以黑色為基色具淡黃色色斑。(公有領域)
影片中紅腹錦雞旁邊的是雌雞。雌性通體以灰褐色為基調,大部分地方呈黑色橫紋。尾羽長而挺括,以土黃色為基色,具深褐色、黑色相間的橫斑;腳黃色,喙綠黃。
雌性通體以灰褐色為基調,大部分地方呈黑色橫紋。(公有領域)
說起來,這種雉雞其實是中國的特有鳥種,分布在中國中西部,主要在青海西南部地區、甘肅和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及湖北、湖南等地。
牠們常活動於山地,不喜群居,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在山坡矮樹叢間生長,每到夜晚喜在針葉林樹枝上棲宿。冬季山裡食物匱乏,紅腹錦雞往往白天結群到平原農田覓食,夜晚回到山間樹上棲息。
作為植食性鳥類,紅腹錦雞主要取食豆科植物、蕨類植物、草籽等作物。牠們一般在4月開始繁殖。野外生長的錦雞一般在人跡罕至、隱蔽性強的深山亂草中築巢。在人工飼養的情況下,雌雞每巢產卵約10~15枚,經23~25天孵化,雛雞就會破殼而出了雍容華貴的黃金雉風靡歐美 原來牠們是來自…… | 紅腹錦雞 | 野生動物 | 歐洲 | 大紀元 https://bit.ly/3kDAW0J
---------------------
宋朝皇后畫像,其身穿翟衣上的圖紋即是紅腹錦雞(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也因此,古代的士大夫相見,都會帶上野雞作為禮物,用野雞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格互相勉勵。「寧死不屈」、「視死如歸」這樣的「美好品質」,對於男人來說,是一種追求;對於禮教薰陶下的女人來說,大概就是丈夫的「殷切期望」了。
翟衣的底色為深青色,運用紗羅質地來塑造高貴典雅的視覺效果,從周朝到明王朝,翟衣禮服一直作為皇后的衣冠,形式上並未有大改變,一直到清朝,才被滿族的衣冠所取代。「翟」如果作為衣服上的紋飾,正式稱呼為十二行「翟」紋。「翟」原意是指長尾野雞,而皇后翟衣上織的花紋,則是一種特定的野雞,即紅腹錦雞。
「翟」紋也不只有皇后的禮服上能使用,在皇妃、皇嬪、皇太子妃及一些命婦的禮服上也都有使用,區別在於翟的數量。皇后翟衣上翟的數量大概在148對左右,每兩對之間用「小輪花」隔開,左半邊衣袖上的翟紋是朝向右側的,而右半邊衣袖上的翟紋是朝向左側的。揭密!宋朝皇后為何穿「野雞」裝結婚 https://bit.ly/3kHPvR4
----------------------
《周禮》記載翟衣是中國古代后妃的最高禮服,由褘衣、揄翟、闕翟組成的三翟禮服,皆以翟鳥為紋。所謂翟鳥,還是得從「翟」的意思來說。翟的意思是長尾山雉,也就是俗稱的野雞,但皇后禮服上的「野雞」圖樣,可是非常高尚的動物,常見於與大婚、或出席受冊、謁廟、朝會等場合。
相傳野雞是一種性格剛烈的動物,一旦被人圍攻,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會果斷選擇自殺,從不讓人活捉。而野雞這種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品格,也就是古代讀書人最看重的「氣節」。
 ID-3016748
▲宋朝皇后畫像,其身穿翟衣上的圖紋即是紅腹錦雞(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也因此,古代的士大夫相見,都會帶上野雞作為禮物,用野雞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格互相勉勵。「寧死不屈」、「視死如歸」這樣的「美好品質」,對於男人來說,是一種追求;對於禮教薰陶下的女人來說,大概就是丈夫的「殷切期望」了。
翟衣的底色為深青色,運用紗羅質地來塑造高貴典雅的視覺效果,從周朝到明王朝,翟衣禮服一直作為皇后的衣冠,形式上並未有大改變,一直到清朝,才被滿族的衣冠所取代。「翟」如果作為衣服上的紋飾,正式稱呼為十二行「翟」紋。「翟」原意是指長尾野雞,而皇后翟衣上織的花紋,則是一種特定的野雞,即紅腹錦雞。
「翟」紋也不只有皇后的禮服上能使用,在皇妃、皇嬪、皇太子妃及一些命婦的禮服上也都有使用,區別在於翟的數量。皇后翟衣上翟的數量大概在148對左右,每兩對之間用「小輪花」隔開,左半邊衣袖上的翟紋是朝向右側的,而右半邊衣袖上的翟紋是朝向左側的。
宋朝皇后結婚竟穿「野雞」裝 幕後原因令人鼻酸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qa6lcj


(2) Facebook

明朝普通人的生活水準如何?
萬曆年間,工部公佈了用工價格,從營繕司官匠到琉璃黑窯廠晝夜燒青匠長工,不同工種和部門收入不一,高的能達到0.07兩,低的有0.03兩,平均在0.05兩上下。如果長年給工部做工,一年做到240個工,收入應該在12兩上下。按照月入一兩銀子來算,生活水準如何呢?
《醒世姻緣傳》裏講到,北京一座8間房組成的四合院月租金是3兩,平均一間接近3錢,這種房子屬於拎包入住型。在吃穿方面,普通白麵一斤0.008兩,豬肉每斤0.02兩;一雙草鞋值銀0.03兩,棉布每匹0.25兩,一匹棉布可以做5件衣服;吃穿消費假如控制在0.6兩左右,這樣一個月幾乎留不下多少積蓄。可以看出,當時的生存狀態就是:家裏儲蓄非常少,奔勞終日,一日不可有病,不可有饑,不可有兵。
當時讀書人中也有打工的,比如考上秀才後沒直接工作一般會做家教,每月收入也在一兩上下,讀書人的基本開支會多一點,所以就更緊張,也就有了“窮秀才”一說。
(圖為仇英《清明上河圖》,遼寧博物館藏)

270186484_1369411713476923_5891924146420145529_n

(2) Facebook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