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acebook https://bit.ly/48sYiO6
連續6年捐贈「幸福種子卡」 湖口餐飲業者愛心回饋家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Zw85V
連續6年捐贈「幸福種子卡」 湖口鄉國小生好幸福 https://bit.ly/4awI3le
他半工半讀拚進台積電 湖口青年連6年供弱勢... - 激流商業網 https://bit.ly/41x9hUy
新竹 湖口 老湖口天主堂、湖口老街與三元宮 — 適合悠哉漫步、體會昔日光陰與歲月停滯的老街 - Mobile01
全臺老街湖口老街最值得一逛,因為老街兩側建築少有改建,紅磚建築又有素雅之美,可說是觀察大正時期街屋的好地方。另外還有為數不多的商家,所以走起來不會太單調
新竹 湖口 老湖口天主堂、湖口老街與三元宮 http://bit.ly/37CLJ3a
湖口老街觀光逆勢成長 店家增、停車滿
news.ltn.com.tw查看原始檔
2018-03-12 18:20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湖口鄉湖口老街觀光逆勢成長!湖口鄉湖口老街自去年下半年來,遊客似有成長趨勢,老街店家增加,假日停車也一位難求;地方希望加強指標並重整停車場空間,也建議民眾可多利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縣府交通旅遊處長李銷桂表示,根據縣府統計的參考數據,106年縣內旅遊景點的整體觀光人次呈現下降情況。不過,湖口老街106年的觀光人次97萬多,較105年88萬,逆勢成長近10萬人次;另像北埔老街、綠世界生態農場也是成長。
擔任新竹縣大窩口促進會執行長的湖口鄉湖鏡村長羅美搖研判,遊客成長的原因,可能是老街的整體環境改善,百年老街、客家美食搭配後山多條人文步道等多元化特色,加上三元宮後方的停車場不收費,提供北部地區民眾假日就近出遊又不用花大錢的去處。
在湖口老街賣客家湯圓的業者說,老街除了4到6月賞桐旺季,近半年來確實感覺遊客成長。但停車場不足,除了部分是老街本身的住戶停車,有些駕駛人未妥善停車,而導致停車空間未充分利用,建議未來應加強停車場的規劃和指標。
羅美搖表示,老街停車場約4000坪,可停放約1000輛轎車。去年下半年以來,停車場常出現滿載狀況,有些遊客只好停到台1線八德路的路邊。另外,湖口老街店面加上騎樓小販,原本30多家,近幾個月來新店家一家家開設,目前約有60家。
羅美搖建議,遊客不妨多利用大眾運輸,像是新通客運推出的觀光3號中型巴士,每日2班次自高鐵新竹站發車;新竹客運、桃園客運也都有公車停靠台一線湖口老街。
位在台1線旁的湖口老街,約民國3年始建,因劉銘傳時期建造「大湖口驛」而繁榮,為全台保存極完整的老街,屬歐式風格的巴洛克式立面建築,街頭有縣定古蹟-湖口三元宮,街尾有歷史建築-老湖口天主堂,融合多元化宗教和族群,深具特色。
湖口老街「拉皮美容」? 公所澄清
分享湖口老街「拉皮美容」? 公所澄清到Facebook 分享湖口老街「拉皮美容」? 公所澄清到Line 分享湖口老街「拉皮美容」? 公所澄清到Google+
新竹縣湖口鄉公所爭取客委會補助,準備執行湖口老街形象重塑計畫,初步規劃曝光後,引發各界關心、討論。(記者廖雪茹攝)
2017-08-30 22:10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湖口鄉公所爭取行政院客委會補助,準備執行湖口老街形象重塑計畫,初步規劃曝光後,引發各界關心、討論,擔心百年老街反遭破壞了!公所今晚在三元宮第二次召開說明會,聽取大家意見,希望凝聚共識,並澄清網路上的「拉皮」傳言。
湖口鄉公所將執行湖口老街形象重塑計畫,今晚在三元宮第二次召開說明會,聽取大家意見,希望凝聚共識,並澄清網路「拉皮」之說。(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鄉公所將執行湖口老街形象重塑計畫,今晚在三元宮第二次召開說明會,聽取大家意見,希望凝聚共識,並澄清網路「拉皮」之說。(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老街為免傳統直式招牌遮擋建物立面,湖口鄉公所提出附掛式的建議方案,僅統一位置和規格大小,招牌的內容、字體和樣式,盼與店家討論設計出獨特風格。(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老街為免傳統直式招牌遮擋建物立面,湖口鄉公所提出附掛式的建議方案,僅統一位置和規格大小,招牌的內容、字體和樣式,盼與店家討論設計出獨特風格。(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鄉公所說,湖口老街自天主堂到台1線路段,準備將柏油路改為石塊和石板路面,同時辦理電纜線地下化。(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鄉公所說,湖口老街自天主堂到台1線路段,準備將柏油路改為石塊和石板路面,同時辦理電纜線地下化。(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鄉公所研擬「湖口老街形象重塑」方案,獲客委會「客家文化生活及產業環境營造計畫」補助1680萬元,公所配合320萬元,沒想到,初步規劃案一出爐就引發各界熱烈討論,客委會和代表會都表達關心。
鄉長林志華說,臉書網友說老街建物要「拉皮」,統一招牌破壞建物立面,還說打掉石磚重鋪是浪費公帑,質疑公所趕工消化預算,造成極大的誤解,他鄭重澄清,絕非「拉皮」。
林志華說,公所屢屢接獲遊客抱怨,老街現行小石磚鋪面溝縫大,凹凸不平,輪椅族和穿高跟鞋不好走,所以才設計在街道兩側改鋪1.2米寬平整的石板路,作為無障礙通道,挖起的舊石塊也將鋪到延伸路段再利用,並加強平整,而非丟棄。
至於街景招牌,今晚有多元意見。有住戶偏好與立面垂直的直式招牌,才能達到廣告效果;也有住戶舉國外老街案例,支持附掛式,附註建物歷史背景,以吸引遊客漫遊探險。
建設課長黃乾祥解釋,現行店家招標種類多,給人雜亂觀感,客委會認為傳統直式招牌恐遮擋建物外觀,因此,公所提出附掛式的建議方案。
湖鏡村村長羅美搖說,湖口老街是全台最早修復的老街,當年由縣府主導,地方參與少;這次召開說明會,公所就是希望取得住戶和商家認同與支持。
林志華結論,與其他老街最大特色,是湖口老街的住家特別多。客委會關心,在不影響居家前提下,也能兼具商業行為;招牌僅希望規範位置和規格尺寸,內容、字體和樣式可多樣化。黃乾祥說,將擇期再召開第三次說明會,一旦取得共識,就會儘快動工。
客委會輔導團最後也發言表達立場,招牌部分希望採不妨礙街景的附掛式,並融入建物立面的元素和色調,建材則儘量就地採購。
規劃單位另簡報,「湖口老街形象重塑」方案還將做電纜線地下化,施作景觀高燈、統一道路指示牌、特色休憩座椅和水溝蓋,出入口設置藝術牆面或意象牌等等。
我見我思-古城老街需要文化
2017年08月05日 04:10 陳琴富
上月中到大陸走訪了山東,到台兒莊古城和井塘古村參訪,和之前曾經走訪過的周庄古鎮、雲南大理、麗江古城、和順古鎮,又有不同的風貌。台灣也有很多老街都有各自的特色,但不論是大陸的古城或台灣的老街,都充滿著商業氣息,和傳統的連結只剩下空洞的建築,走一趟總有多一分的失落。
大陸的古鎮、古城多有歷史,有些還保有明、清時代的城鎮規模和建築型式,甚至可以看出當時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貌,例如麗江古城中家戶門外有溪流的景緻就展現了先民的智慧,源頭的溪水可以飲用,沿流而下可以洗衣、作家務用;和順古城還保有明代完整建築群聚的樣貌,現在的人依舊在那兒作息。就算是已經無人居住的井塘古村,沿山坡築成的一戶戶石屋,就很有古意,立即可以連結古人的情懷。相對地,台兒莊古城就完全是新建的,只是仿照舊城的樣貌重建。不管怎麼說,這些古城就是有歷史縱深。
而台灣的老街頂多就是從日據到遷台後的70年歷史,規模相對小,和大陸的古城鎮自難比擬,大部分老街千篇一律賣的都是當地特產,一兩條街就走完了。有些特色老街像鶯歌以陶瓷為主,早年還可以看到阿萬師在工作室裡拉胚,翁國禎在門前踩著大轉盤做甕。北埔的老街當年就是因陳永淘在慈天宮前廣場唱客家歌而興起,現在的街景都還是以當地居民生活為主軸,很能展現客家風味,然而這些藝人現在都不見了蹤影。九份、淡水、鹿港也都算是有歷史故事的老街,還留有一些紀念性的建築。
兩岸的古城和老街,商業的氣息濃厚,走過一遭什麼也沒留下。不過近年來台北市在民間團體的努力下,有些懷舊據點開始注入了一些藝文氣息,例如迪化街後段的風貌已經改變,不再是以南北貨為主的店鋪,而是有文創意味的店家興起。齊東街和青田街一帶的日式建築群有琴社、詩社、茶坊和藝廊,經常舉辦藝文活動,就使得老街活起來。
古城和老街最需要的就是活化,它不只是靠舊建築賣著新玩意,而是需要注入文化的養分。早些年去北京一定會被邀去老舍茶館,喝茶聽戲看民俗表演,還能體驗一點點老北京的況味。這次到濟南大明湖,想聽聽當年劉鶚在此處聽過的黑妞白妞說書,走到明湖居時,建築仍在,只是門楣上被LED走馬燈的廣告字樣占據,門前停滿了車,沒一處落腳,連劉鶚的銅像都淹沒在車陣中,哪裡還聽得到王小玉那「花塢春曉,好鳥亂鳴」的歌聲。
很多傳統藝術現在都變成小眾文化,像古琴、說書,甚至一些民俗技藝都逐漸沒落,如果能夠結合古城鎮、老街的懷舊氣息,應該可以活化這些歷史遺跡,同時可以傳承日漸失落的傳統文化。逛老街或古城也不至於有白跑一趟的失落感。
(中國時報)
羅美搖 為青年返鄉再造社區
2017年03月20日 04:10 (執筆:賴至巧)
羅美搖 為青年返鄉再造社區
大窩口促進會執行長羅美搖熱心公益。(賴至巧攝)
新竹湖口「大窩口促進會」執行長羅美搖多年來熱心社區事務,重現老街昔日的風華,原來是一份家族使命讓支撐著他。湖口是典型的客家小鎮,民風純樸團結,「志工隨便一找都是上百人」羅美搖說。
羅家與老街的淵源極深,羅家早期在地方經營碾米、製茶和運輸生意,日治時期配合市區改正計劃,在大湖口車站即後來的天主堂到三元宮間開發,1920年正式啟用的「新街」就是今日的湖口老街。
63歲的羅美搖出身望族,但從小喪父由母親獨力撫養長大,母親務農為生,日子過得一點都不愜意。羅美搖回憶,當時在台北一邊念國中一邊在修車廠當學徒,「住在師傅家裡,一年才能回家一次,看看媽媽。」
羅美搖國中畢業後留在台北工作,23歲時終於返鄉,在媽媽協助下開了車廠,行有餘力開始回饋鄉里,後來更競選鏡湖村村長。他表示,湖口老街地方小,雞犬相聞,因此相對保守,「居民團結是推動社區營是很大的助力」,但初期還是有不少人抗拒整修老街的計劃。他笑說,像當年老街整修的前後政府單位派人來探勘,經常有村民跟他反映「有陌生人鬼鬼祟祟」。
由於羅家與老街的密切關係,羅美搖修復了羅宅八角樓,改為羅家先祖的文物陳列館。他說,八角樓大概在1910年代興建,當時家族發展順遂,也正是老街最繁榮的時代,象徵一個時代與家族的興衰,別具歷史意義。
羅美搖認為,青年留鄉返鄉需要工作機會,這是他們長期的努力目標。他說,「我們人力充足啊,隨便一找都是上百人,最大的困難仍是經費。」羅美搖參與地方行政與宗教身兼多職,且在老街復興過程中申請多項補助,曾有人質疑他錢拿很多,他反駁說:「我拿回家鄉有什麼不行?」
這些年隨著湖口老街知名度打開,活動與遊客都增加了,因此地方人士在街頭街尾各開闢停車場,堅持不收停車費。羅美搖說,他們不希望弄得太複雜,「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湖口火車站前-1970年代
常駐國香冰果室的是湖口國中學生,對面另一家是新湖國中學生,高平屋冰果店-最早之前叫永光冰菓室.
義瑞車行老闆叫巫義輝,永光冰果店老板姓李,東和汽車行是傅家開的
新故鄉願景-湖口 大窩口翻轉老街人氣旺
2017年03月20日 04:10 (執筆:賴至巧)
新故鄉願景-湖口 大窩口翻轉老街人氣旺
最愛家鄉 湖口老街大窩口促進會以天主堂為復興基地,經常舉辦活動聯繫社區情感。(大窩口促進會提供)
新故鄉願景-湖口 大窩口翻轉老街人氣旺
湖口老街長300公尺,是台灣最完整也最優美的老街之一,老街上客家花布郵筒很有味道。(賴至巧攝)
新故鄉願景-湖口 大窩口翻轉老街人氣旺
動員令
道教與天主教能激盪出什麼火花?新竹湖口老街的一端是三元宮,另一端是天主堂,老街的長度與知名度雖不若全台其他老街,但十幾年來兩方與居民攜手保存街區舊貌,他們經常舉辦活動凝聚向心力,並積極發展觀光,成功翻轉人口外流與社區沒落的困境。
道教天主教 合作無間
過去湖口給人的印象是裝甲部隊,更內行的或許還知道湖口兵變,但現在更多人聯想到的是湖口老街。最大推手是長年致力於社區營造的「大窩口促進會」,他們從最基本的翻修牌樓、屋簷、店亭、石板路、及綠化,到踏查地方文史、提供導覽、振興產業,打開老街的人氣與名氣。
促進會執行長羅美搖解釋,湖口舊稱大窩口,窩是指山窪的出水口,且因大湖口與大窩口的客語發音相近,後來便簡稱湖口。羅美搖本身是鏡湖村村長、三元宮管理委員會主委,與天主堂神父汪文麟是合作無間的兩個火車頭。
廢墟天主堂 變身福地
汪文麟1999年被派任湖口地區,正好當時行政院有個「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計畫,他無償出借閒置的老湖口天主堂義助老街再出發,由羅美搖負責整合鄰近多個社區的人力和資源。汪文麟回憶天主堂當時猶如廢墟,「院內外堆滿垃圾,教堂天花板裂開,還有樹從裡面冒出來。」
老街居民以天主堂為基地動起來,羅美瑤嘆「熱心志工和鄉公所清潔隊一起來幫忙,清出了320卡車的垃圾!」大窩口促進會的前身是文史工作室,由長期關心地方的人組成,2004年在天主堂成立促進會。前身是大湖口車站的天主堂現在宗教味淡薄,反成老街居民的專屬場地。
修復老街包括修街屋的門面、女兒牆,一旦修復居民不能自行拆除,遭到不少質疑。羅美搖等人為了凝聚共識於是逐門逐戶拜訪,最終才取得100戶人家的首肯,得以重現鼎盛時期的風貌。汪文麟說,「現在居民都很支持了,一開始只有老人和狗,晚上也沒有燈,現在還有年輕人回來、開店。」
社區熱鬧 整年有活動
湖口老街約三百公尺,街屋多為二落或三落式的狹長平面店舖住宅,每家刻有精緻壁飾,放眼望去是一長排的紅磚拱廊,旅人走在石板路有如進入時光隧道。過去的老街因鐵路興衰,最早因劉銘傳所蓋的鐵路在湖口設置「大湖口」站而成商業重鎮,日治時期後期鐵路改線,車站移到下北勢而沒落。
大窩口促進會每年舉辦宗教文化祭、桐花祭、與湖口有約音樂會,耶誕節一到還有舞龍舞獅隊報佳音,另外還有導覽服務和小旅行,讓在地人與外地人更了解歷史與建築特色。近幾年重點轉向開發附近的山區步道,朝人文生態發展。羅美搖對於他們的活動力頗為自豪,「我們一整年都有活動」。
羅美搖表示,老街關係到鄰近三個社區的發展,促進會負責整合資源,擔任公私部門的溝通窗口。湖口鄉民俗技藝協會近20年前組成舞龍舞獅隊推動老街發展,理事蘇榮陞也是促進會的熱心志工之一。他說,社區很多人都熱心公益,像協會的成員各有工作,協會沒有經費,有時得自掏腰包維護裝備,「社區營造要成功,一定要靠眾人之力。」
保持純樸 人情味十足
汪文麟身兼促進會理事長,本身是客家人的他對保存客家文化懷抱熱忱,他說,「大部分時間我不是在傳福音,只是跟著居民們一起生活、一起做事。」目前老街上仍有許多住家,平日沒有活動的時候人潮不多,他們不走形象商圈的路,也不希望有攤販,「老街的特色是人情,我們盡量保持純樸。」
湖口老街拚再起 茶油產業跨業結盟
2017年03月17日 04:10 陳育賢/竹縣報導
湖口老街拚再起
新竹縣湖口老街在縣長邱鏡淳(中)允諾全力支持下,近期將結合文化與茶油、手工大豆製品、特色美食,再現湖口老街榮景。(陳育賢攝)
新竹縣湖口鄉湖南、長安兩村數10公頃茶園,目前是竹縣茶油最重要的生產地,地方也正進行茶油產業鏈建構行銷發展計畫,縣長邱鏡淳與湖口鄉長林志華等人16日前往湖口老街查訪,並為20多家在地業者加油,希望老街文化能夠結合特色產業擴大發展。
正茶油建構安心品牌
新竹縣政府爭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地方產業發展基金補助,推出湖口鄉茶油產業鏈建構與行銷發展計畫,掌握茶油的生產、製作、行銷,目前湖口鄉的「正茶油」非常搶手,為了保證茶油的純正,茶農在加工廠製作時全程監工,防範任何的添加物,目前已供不應求。
邱鏡淳表示,產業的發展需要自助、人助,期待當地20多個店家能結盟,縣府將全力支持,也由於老街中尚有一半當地人長住於此,且又以老人家居多,所以希望仿效關西鎮中正路老街文創再起的模式,能租借老街房子,再由年輕人返鄉經營,為這年代長達103年歷史的老街再造與復興注入新生命。
在地特色商品玩創新
林志華則強調,老街這裡有全台罕見能製作最純正茶油的茶園,並有在地自產自銷的茶油產業鏈,建構在地安心品牌是湖口鄉當前努力的目標,並以1級農業為基礎,結合2級製造業、3級服務業的優勢,進行跨產業的結盟,讓老街再次發光發熱。
目前老街上推出的特色商品包括最純淨的苦茶籽、茶粕研發出的護手霜、護唇膏、碗盤清洗劑、洗衣素,還有巧奪天工的琉璃藝術、花語烘焙坊的起司小蛋糕、老街咖啡。另外還有福氣丸子、客家蘿蔔蛋燒、手工米苔目、手工仙草、黑糖冬瓜茶等創新客家料理。
客家文化南進!湖口老街與馬來西亞新堯灣老街締結姊妹市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新竹縣大窩口促進會在客委會南進計畫的補助下,組團前往馬來西亞砂拉越也是講客家話的新堯灣老街交流,兩地老街並締結成為姊妹村,未來將加強文化交流。(李嘉元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新竹縣大窩口促進會在客委會南進計畫的補助下,前往馬來西亞砂拉越也是講客家話的新堯灣老街交流,並由湖口老街的村長羅美搖與新堯灣的社區領袖黎世雄締結成為姊妹村,雙方未來將在社區營造、學術交流與客語音樂等方面更加緊密的互動,推展台灣客庄活化的經驗。
客委會南進計畫交流團由客家文史工作者彭振雄擔任團長,偕同顧問、交大副教授羅烈師與團員10餘人,於15日前往馬來西亞砂拉越的新堯灣,參與當地嘉年華、植樹等活動,17日並在砂拉越州議員Miro與羅烈師等人的見證下,簽訂兩地客庄文化合作備忘錄,湖口鄉湖鏡村長羅美搖分享湖口老街社區發展經驗,團員李嘉元協助全程影像紀錄。
大窩口促進會執行長羅美搖表示,新堯灣老街9成以上講客家話,老街雖僅40餘戶,不到100公尺長,卻保留相當多文化元素;和湖口老街一樣,由於新闢道路轉移發展核心等因素而沒落。
新堯灣老街嘉年華活動吸引許多外國人湧入,觀賞舞獅等傳統技藝表演,台灣交流團也帶來經典的客家流行歌曲「客家世界」,並由客家歌手徐世慧與陳瑋儒熱力接唱,炒熱氣氛。
副團長黃信洋說:「利用客家流行音樂作為交流的介面,讓在地客家華人有所共鳴,是最迅速且直接的方式,未來也計畫能做更全面的交流,包含客家音樂,客家文學,客家美食以及各地客屬相關聯誼會等。」希望透過經驗的相互分享,讓客家議題受到關注。
交流團表示,新堯灣聚落在160多年前曾是砂拉越王朝的統治中心,歷經兩場歷史戰爭,遭摧殘殆盡,如今在客家華人的推動下,成為孕育客家文化的溫床;羅烈師於6年前開始深入新堯灣進行客家研究,並為這次老街交流牽線。
------------------------------
新豐鄉中崙三元宮+客家人的第一座廟宇1777年創辦人黃錫蘭+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2鄰中崙38號
--------------------
三元宮
emmm.tw查看原始檔
簡介
本宮奉祀主神為賜福、赦罪及消災之 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兩百多年來,庇佑地方社稷,深受善信崇敬, 三官大帝之德澤可以說深植於民心。陪祀之文昌帝君與註生娘娘,奉玉旨為善信擇日求嗣,無不應驗,神威顯赫,遐邇皆知。信眾若有所求,當可撥冗前往求之。
溪南中崙三元宮之所以香火鼎盛,盛名遠播,除了管理委員會全體均能犧牲奉獻外,而奉祀神尊聖恩浩蕩,靈威顯赫有以致之也。
歷史
新豐鄉溪南中崙三元宮建廟迄今,逾二百三十年矣!創辦人黃錫蘭自中國大陸來臺拓墾之際,隨身隨帶 三官大帝祈福平安香火袋,凡遇困境必虔誠求之,由於神威顯赫,靈驗異常,幾乎是有求必應,頓成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黃錫蘭有感於信眾激增,香火日盛,遂於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七七年,歲次丁酉)發起建廟之議,立即獲得眾善信熱烈迴響,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興建進度異常順利,於半年內即告竣工,奉祀「三官大帝神位」之牌位,配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三官大帝神位』係由黃錫蘭懇託清朝一位狀元親筆所撰寫,氣勢雄輝,蒼勁有力,供奉朝拜至今仍高懸於正殿中央上方。
相關資訊
奉祀主神:三官大帝
陪祀神尊:文昌帝君、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祀典日期:上元天官賜福農曆正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赦罪農曆七月十五日
下元水官解厄農曆十月十五日
福德正神農曆二月初二日
文昌帝君農曆二月初三日
註生娘娘農曆三月二十日
天上聖母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創建年代: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七七年)
交通指引
中山高湖口交流道下→往新豐鄉方向左轉接1號省道(新興路)→繞過「士林電機廠」行新莊路(約二公里處)即可抵達。
------------------------------------
溪南中崙三元宮
寺廟資料表
附表
王爺附表
寺廟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政府官方資料
坐標定位方式: 住址轉址定位
地址: 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中崙38號
電話: 03-5993317
主祀神明: 三官大帝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溪南中崙三元宮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羅應湘
-----------------------------------------
溪南中崙三元宮 重現古人挑擔奉飯景象
news.ltn.com.tw查看原始檔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新竹縣溪南中崙三元宮,今起一連3天舉行中元超渡大法會。(記者廖雪茹攝) --
2016-08-15 19:39
〔記者廖雪茹/新豐報導〕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新竹縣溪南中崙三元宮,今起一連3天舉行中元超渡大法會,因正逢義民祭由溪南祭典區輪值,管委會特地安排奉飯儀式,重現古人挑擔奉飯的景象,傳承獨特的義民信仰文化,信眾參與相當踴躍。
中崙三元宮管委會主委溫張????表示,為祈求國泰民安,弘揚孝道,宮方每年在農曆7月中元節,舉辦祈安消災錫福禮斗法會,今年邁入第13年;因適逢輪值義民祭典,信眾熱烈參與奉飯儀式,每天下午輪流奉飯祭拜。
新豐鄉長徐茂淦說,挑擔奉飯是客家人義民信仰的特殊儀式,源於清朝時期,客家鄉親為了感謝保鄉衛里的義勇軍,會用擔子裝盛食物挑給他們;義民廟建廟之後,信眾為了感念義民爺,仍會把飯菜挑到義民爺的神靈前祭拜。
為了發揚挑擔奉飯的信仰文化,徐茂淦、縣議會議長張鎮榮、代表會主席許秋澤、立委林為洲和三元宮管委會人員,頭戴斗笠、身著紅色T恤,偕同包括新豐鄉中崙、青埔、瑞興、埔和和湖口鄉德盛等5村信眾,一同挑著擔子走到三元宮廣場的義民爺香旗分靈前,進行奉飯祭拜儀式,親身體驗先人不畏辛勞的挑擔精神。
溪南中崙三元宮 重現古人挑擔奉飯景象
2016-08-15 19:00 自由時報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新竹縣溪南中崙三元宮,今起一連3天舉行中元超渡大法會。(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豐報導〕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新竹縣溪南中崙三元宮,今起一連3天舉行中元超渡大法會,因正逢義民祭由溪南祭典區輪值,管委會特地安排奉飯儀式,重現古人挑擔奉飯的景象,傳承獨特的義民信仰文化,信眾參與相當踴躍。
中崙三元宮管委會主委溫張????表示,為祈求國泰民安,弘揚孝道,宮方每年在農曆7月中元節,舉辦祈安消災錫福禮斗法會,今年邁入第13年;因適逢輪值義民祭典,信眾熱烈參與奉飯儀式,每天下午輪流奉飯祭拜。
新豐鄉長徐茂淦說,挑擔奉飯是客家人義民信仰的特殊儀式,源於清朝時期,客家鄉親為了感謝保鄉衛里的義勇軍,會用擔子裝盛食物挑給他們;義民廟建廟之後,信眾為了感念義民爺,仍會把飯菜挑到義民爺的神靈前祭拜。
為了發揚挑擔奉飯的信仰文化,徐茂淦、縣議會議長張鎮榮、代表會主席許秋澤、立委林為洲和三元宮管委會人員,頭戴斗笠、身著紅色T恤,偕同包括新豐鄉中崙、青埔、瑞興、埔和和湖口鄉德盛等5村信眾,一同挑著擔子走到三元宮廣場的義民爺香旗分靈前,進行奉飯祭拜儀式,親身體驗先人不畏辛勞的挑擔精神。
義民節今年由溪南祭典區輪值,新竹縣溪南中崙三元宮今天特地安排奉飯儀式,重現古人挑擔奉飯的景象,傳承獨特的義民信仰文化。(記者廖雪茹攝)
為了感念義民爺,信眾將飯菜挑到義民爺的神靈前祭拜。(記者廖雪茹攝)
-----------------------------
提紙燈籠 逛湖口老街
2016年02月23日 04:10 陳育賢/竹縣報導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新竹縣湖口鄉公所、新竹縣大窩口促進會共同合辦的「2016燈燈鄉印元宵采風—風的故鄉」松樹玻璃紙燈遊老街活動,在元宵節前夕熱鬧登場,大人帶著小朋友們DIY手作創意紙燈籠,一同提燈籠踩街,重拾、同享爸媽、祖父母年代的元宵兒時樂。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陳錦誠指出,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習俗與節慶「元宵節」,演變至今,雖然每年仍有台灣或各縣市政府主辦的燈會,也吸引民眾欣賞,但早年父母、祖父母年代那種最單純的元宵夜活動諸如小孩提燈籠的兒時樂,卻漸被大型花燈淹沒、遺忘,此次活動就是希望為孩子們找回傳統節慶的歡樂。
前天小朋友們即在大人的帶領下,先DIY紙燈籠,再一同提燈籠逛湖口老街,在古色古香的老街陪襯下,更有過元宵的味道。
湖口三元宮慶百年 後天起辦清醮
〔記者廖雪茹/湖口報導〕新竹縣縣定古蹟湖口三元宮為慶祝建廟一百周年,酬答神恩,廿三日起五天六夜(農曆十月十二日到十六日)將舉辦五朝祈安清醮大典,昨天豎立燈篙,準備展開各項科儀、放水燈、豬羊比賽、遶境、普度和客家大戲等系列活動。
湖口三元宮五朝祈安清醮委員會總醮主為黃友三,主委是湖口鄉長林志華,總幹事為代表會主席巫光生。三元宮管委會主委羅美搖表示,三元宮擁有二百廿多年歷史,主祀三官大帝,為鄉民信仰中心;原廟坐東朝西,百年前改為坐南朝北重建,九十年列為縣定古蹟,九十二年歷經修建,今年適逢一百周年。
歷經數月籌備,委員會昨天豎立燈篙,為神明金身修面(換裝),也完成醮壇佈置。羅美搖說,廟方除了從台灣道教總廟請來三清宮,還設有褒忠亭、拜斗、四大護法、大士爺和神虎爺等,並展示一條由白米和錢幣擺設而成的「旺龍」;廣場並施設高大的天師壇、北帝壇和天公壇,整個道壇莊嚴而熱鬧。
羅美搖指出,清醮大典將在農曆的十二日凌晨三點進行「引鼓入廟,清醮奏表」正式開始;十五日祈福遶境全鄉,下午三點在紅毛港燃放水燈;十六日上午十一點舉行三獻大禮,下午六點普度,當天有神豬、神羊和閹雞比賽 。農曆十一日以前各友宮、家神鑑醮,十二日凌晨起素食齋戒五天。
湖口鄉公所爭取客委會「客庄十二大節慶」補助,農曆十六日下午五點半,松興戲劇團將在三元宮廣場演出「三笑姻緣」,廟方舉辦抽獎活動,民眾可持九月、十月或十一月統一發票三張,兌換摸彩券一張,獎品有電動機車、自行車以及電鍋等家電。
廟方提醒,農曆十五、十六日,湖口老街從天主堂到三元宮,封街兩天,禁止車輛進入。
湖口三元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IO4nD1
湖口三元宮
湖口三元宮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Sanyuan Gong.jpg
大門
等級 縣定古蹟
種類 寺廟
建成年代 日治大正八年(1919年)[1]
位置 新竹縣湖口鄉湖鏡村湖口老街248號[2]
湖口三元宮位於臺灣新竹縣湖口鄉的湖口老街上,建於臺灣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於2001年5月21日公告為縣定古蹟[2]。身為當地信仰中心的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還供奉有觀音菩薩、媽祖、註生娘娘與伯公(即土地公)等神[3]。其中陪祀於廟內的伯公為大湖口庄歷史最悠久者,與當地客家移民的拓墾歷史相當[1]。
沿革
在該廟興建之前,老湖口地區主要祭拜有土地公、三官大帝、媽祖與有應公等神,除了土地公之外,其他諸神的祭祀都是由自願組成的神明會負責,前往新豐鄉中崙三元宮、枋寮義民廟等廟祭祀。後來因路途遙遠,遂請當時中崙三元宮的爐主分靈,興建湖口三元宮[1]。
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左右,當地仕紳羅志旺與羅如嚴捐地並向庄民募款,而建成了坐東朝西的舊廟,但因為與後來當地開闢的新街在整體動線上有所衝突,便在原地重建成坐南朝北的新廟。由於新廟的規模比舊廟大,在經費籌措上便有些困難,進而影響廟宇工程,直到大正七年(1918年)才完成主體建築,隔年三宮大帝登龕後方正式啟用。不過雖然廟宇興建完成,但經費問題仍未解決。最後是到了大正十二年(1923年),由總其事的周霖河擔任管理人的周萬順公號將所墊付的6500元(佔總經費的四成)捐出才解決此一問題[1]。
建廟之後,該廟由「香公」(或稱「廟公」)管理,而祭祀活動仍由爐主與各神明會負責。該廟在第三任香公戴賢看繼任之後,開始為人舉行拜斗儀式,使得香火更盛,財政上更為充裕,因而能在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時整修。後來因廟務日益繁雜,舊有制度已無法處理,遂從民國七十年(1981年)開始改設管理人管理,第一任管理人即當時的湖鏡村村長詹益森。後來又在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改由管理委員會處理廟務,第一任主委為羅美搖。此後該廟便由管理委員會管理至今。
建築格局與環境
湖口三元宮為一棟兩進式建築,整體格局為「一顆印」,面寬五開間,內部分為前後堂與左右橫屋(客家用語,即「護龍」),中有天井。內部除木構之外,亦有以RC樑形設置的磚柱[1]。
在主體建築之外,前有禾坪(即廟埕),並設置有社區活動中心、涼亭、戲臺等設施。廟宇的西邊與北邊為湖口老街的建築,至於東邊與南邊則為農地[1]。
新湖口天橋下唯一老宅
客家生活文化廣場啟用 影像磚介紹老湖口
〔記者廖雪茹/湖口報導〕新竹縣縣定古蹟湖口三元宮今年適逢一百周年,十一月廿三日起五天,將舉辦建廟百年祈安清醮活動;而由廟方提供用地、客委會補助鋪設的客家生活文化廣場,昨天先完工啟用,十一面獨具特色的影像磚,帶領遊客認識老湖口的今昔。
湖口鄉三元宮後方的客家生活文化廣場啟用,鄉長林志華(左)和主委羅美搖(右)介紹廣場的影像磚,帶領遊客認識老湖口的今昔。(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老街街頭藝人嘉年華 延至15、16日
另湖口鄉公所表示,因應颱風來襲,原訂本週末舉辦的湖口老街街頭藝人嘉年華,將順延一週於十五、十六日舉辦,歡迎大小朋友屆時一同來老街遊玩。
湖口鄉長林志華表示,為提升湖口老街的觀光品質,公所向客委會爭取經費,連同縣府和公所自籌款總計一千六百萬元,將三元宮委員會提供廟宇後方約一‧三公頃土地,整闢為客家生活文化園區,除了停車便利,更可提供表演活動等多功能用途。
「大地生在老湖口,形似金獅朝北斗;長崗嶺來作正案,波羅汶來把水口;穴是王侯將相地,金龍到此不肯走;誰人有福做得到,金銀財寶萬萬斗。」
廣場圍牆裝飾十一面影像磚,其中這面古詩,充分敘述湖口的地理氣候人文特色。
此外,影像磚還展示一八九三年的大湖口驛、日治時期的三元宮、以及四十年前的老街等老照片,彷彿時光隧道般,引領遊客進一步瞭解老湖口。
三元宮主委羅美搖表示,三元宮創建於一九○四年,主祀三官大帝,九十年列為縣定古蹟,九十二年起辦理修建,今年適逢建廟百年,將舉辦祈安清醮酬答神恩。
-------------
《 新竹五十三庄廟會消息公告區 》
活動主題 乙未年湖口老街三元宮五朝祈安清醮大典
連絡人 chiiaka
活動內容
歲次乙未年新竹縣湖口鄉老湖口三元宮慶祝建廟百週年五朝祈安清醮大典
日期:農曆十月十二~十六日˙國曆11月23~27日(星期一~五)
消息來源:感謝網友 天恩之下小小蟻民提供
醮典行事:
即日起至農曆九月初一日止受理領調,逾期一律以緣金辦理.
農曆九月十五日起至十月初一日止受理豬羊申報,秤量日期另行公告.
農曆八月三十日˙國曆10月12日星期一午時 設立雲檯、預告上蒼-日沖屬兔41歲、時沖屬鼠8、68歲
農曆九月廿七日˙國曆11月8日星期日上午0700起 繞境請神
農曆九月三十日˙國曆11月11日星期三卯時 搭建醮壇、動工大吉-日沖&時沖屬雞11、71歲,屬狗者亦須迴避.
農曆十月初九日˙國曆11月20日星期五
卯時 豎立燈篙-日沖屬馬02歲、62歲、時沖屬雞23、83歲
申時 陞燈篙火-日沖屬馬02歲、62歲、時沖屬雞18、78歲
農曆十月初八日起至十月初十日止受理各府堂上神尊香旗鑑醮
農曆十月十二~十六日˙國曆11月23~27日(星期一~五)素食齋戒,不可殺生
農曆十月十一日˙國曆11月22日星期日1000 大士爺、六官將爺開光點眼,安燃斗燈.
農曆十月十二日˙國曆11月23日星期一
寅時 引鼓入醮、清醮奏表-日沖屬雞59歲、時沖屬猴48歲
辰時 恭請鑑醮、高登寶座-日沖屬雞59歲、時沖屬狗46歲
農曆十月十五日˙國曆11月26日星期四下午1500 燃放水燈遊行
農曆十月十六日˙國曆11月27日星期五
子時(子夜0000後)發豬獻刃-日沖屬牛55歲、時沖屬馬02、62歲
午時(上午1100後)叩答恩光-日沖屬牛55歲、時沖屬鼠56歲
酉時(晚間1800後)灑淨孤筵
戌時(晚間1900後)登台賑濟、普施孤魂
亥時(晚間2200後)圓滿謝壇、連謝燈篙
農曆十月十七日˙國曆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 送神回宮
農曆十月十八日起至十一月十八日止調首至廟領取功勞碟、平安米、天師符
領調緣金(沒有殺豬公者同樣可以領調):
總醮主:50萬
副總醮主:35萬
醮主:25萬
總主會、總主醮、總主壇、總主普:20萬
玉皇首、主會、主醮、主壇、主普:10萬
三官首:6萬
緣金6萬元以上者製宮燈一對掛於宮內五年並贈送紀念品.
南辰首、北斗首、天師首、北帝首、賜福首:1萬2千
祈安首、赦罪首、解厄首、清醮首:1萬
觀音首、文昌首、聖母首、註生首、神農首:6千元
城隍首、福德首、灶君首、先師首、關帝首、財神首、魯班首、巧聖首、王爺首、義民首、獻供首、添福首、斗燈首、光明首、延壽首、進財首、丁財首、添祿首、平安首、合境首:3千6
以上致贈平安燈一組、調單一張、五尺八仙彩一條、紅手帕一條,並享有列入表章文疏與依調單格式宮內刻名留念.
普品代辦:每份1500元
------------------
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新豐鄉溪南中崙三元宮,客家人的第一座廟宇1777年創辦人黃錫蘭+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2鄰中崙38號
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新豐鄉溪南中崙三元宮,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2鄰中崙38號
溪南中崙三元宮 建廟迄今,逾二百三十多年,創辦人黃錫蘭自中國大陸來臺拓墾之際,隨身隨帶 三官大帝 祈福平安香火袋,凡遇困境必虔誠求之,由於神威顯赫,靈驗異常,幾乎是有求必應,頓成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黃錫蘭有感於信眾激增,香火日盛,遂於清乾 隆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七七年,歲次丁酉)發起建廟之議,立即獲得眾善信熱烈迴響,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興建進度異常順利,於半年內即告竣工,奉祀「三官大 帝神位」之牌位,配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三官大帝神位』係由黃錫蘭懇託清朝一位狀元親筆所撰寫,氣勢雄輝,蒼勁有力,供奉朝拜至今仍高懸於正殿中央上 方。
該宮奉祀主神為賜福、赦罪及消災之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兩百多年來,庇佑地方社稷,深受善信崇敬,三官大帝之德澤可以說深植於民心。陪祀之文昌帝君與註生娘娘,奉玉旨為善信擇日求嗣,無不應驗,神威顯赫,遐邇皆知。信眾若有所求,當可撥冗前往求之。
三元宮 歷經多次重修建,民國八十二年管理委員會鑑於宮廟建築老舊,經與地方熱心人士及信徒研商後決議重建,歷經十餘年的整建,於九十四年竣工。廟宇旁有 座「三元公園」,園內花木扶疏,整潔美觀,是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溪南中崙三元宮 之所以香火鼎盛,盛名遠播,除了管理委員會全體均能犧牲奉獻外,而奉祀 神尊聖恩浩蕩,靈威顯赫有以致之也。二百多年來,包括桃園楊梅錫福宮、平鎮頭重溪三元宮 、新竹湖口波羅汶三元宮 ,及湖口老街 三元宮 等四廟,皆由中崙三元宮 分香出去。
耗資一億六千萬元打造的新豐鄉三元宮 ,今天2007.11舉辦二百三十周年慶;三元宮 除為歷史悠久的宗教信仰中心外,最特別的是,從門神、石獅到神龕等令人驚豔的精緻雕刻,讓民眾彷彿踏進一座藝術聖殿。
溪南中崙三元宮 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羅應湘表示,三元宮 創辦人黃錫蘭自中國來台拓墾,隨身攜帶三官大帝祈福平安香火袋,因靈驗異常,便於一七七七年(乾隆四十二年)捐出中崙三甲土地發起建廟。目前輪值區包括新豐鄉和湖口鄉共計七個村。
寺廟地址: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中崙38號
寺廟電話:03-5993317
新竹新豐溪南中崙三元宮 @ 台中東隆宮溫府千歲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Y0ko3V
溪南中崙三元宮 建廟迄今,逾二百三十多年,創辦人黃錫蘭自中國大陸來臺拓墾之際,隨身隨帶 三官大帝祈福平安香火袋,凡遇困境必虔誠求之,由於神威顯赫,靈驗異常,幾乎是有求必應,頓成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黃錫蘭有感於信眾激增,香火日盛,遂於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七七年,歲次丁酉)發起建廟之議,立即獲得眾善信熱烈迴響,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興建進度異常順利,於半年內即告竣工,奉祀「三官大帝神位」之牌位,配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三官大帝神位』係由黃錫蘭懇託清朝一位狀元親筆所撰寫,氣勢雄輝,蒼勁有力,供奉朝拜至今仍高懸於正殿中央上方。
該宮奉祀主神為賜福、赦罪及消災之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兩百多年來,庇佑地方社稷,深受善信崇敬,三官大帝之德澤可以說深植於民心。陪祀之文昌帝君與註生娘娘,奉玉旨為善信擇日求嗣,無不應驗,神威顯赫,遐邇皆知。信眾若有所求,當可撥冗前往求之。
三元宮 歷經多次重修建,民國八十二年管理委員會鑑於宮廟建築老舊,經與地方熱心人士及信徒研商後決議重建,歷經十餘年的整建,於九十四年竣工。廟宇旁有座「三元公園」,園內花木扶疏,整潔美觀,是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溪南中崙三元宮 之所以香火鼎盛,盛名遠播,除了管理委員會全體均能犧牲奉獻外,而奉祀神尊聖恩浩蕩,靈威顯赫有以致之也。二百多年來,包括桃園楊梅錫福宮、平鎮頭重溪三元宮 、新竹湖口波羅汶三元宮 ,及湖口老街 三元宮 等四廟,皆由中崙三元宮 分香出去。
寺廟地址:新竹縣新豐鄉中崙村中崙38號
寺廟電話:03-5993317
---------------------
南寮漁港十七公里海岸線單車 湖口老街一日遊@薇樂莉愛旅行-iPeen 愛評網
部落格文章 http://viaggioluv.pixnet.net/blog/post/428938118
對於新竹老街的印象 大部分都是想到內灣老街
今天來第一次來湖口老街 雖然不比內灣熱鬧 遊客也較少
但是保存完好的古厝 讓湖口老街別具特色
兩排的紅磚老屋 拱門與店家牌坊與三峽大溪老街有些相似
但我更喜歡這裡保留多一點的原味 紅磚外牆透露出久遠的年代
沒有太多翻新的痕跡 尤其是日式木頭拉門滿是懷舊
這裡攤位不多 賣芋頭冰的復古餐車排了許多客人
嚐了一口 芋頭口感非常綿密 是真材實料的芋泥冰
炎炎夏日吃起來真是消暑
少了人群多了一種愜意 放慢腳步仔細欣賞這個老街
巴洛克與閩南建築結合 因為台灣歷史發展出獨特的建築風格
是我們得以好好保存的文化資產
結束了古厝巡禮
湖口老街讓我對於逛老街有了一番新的詮釋
下午時分 很適合來到南寮漁港
來這裡散步 來吃海鮮 或是租一台單車
馳騁在十七公里的藍色海岸線
自行車步道跟著海岸線一路延伸 邊騎邊吹著海風
欣賞新竹的海岸風光 夕陽時分會更美麗
美中不足的是海岸線路段沒有可以遮蔽的樹木
遇到一些景點就停下來拍照
騎到景點7的紅樹林公園大約9公里 彩虹橋下是一片水筆仔樹林
這裡是生態保護園區 沿途可以看到溼地生態跟水鳥
從彩虹橋折返 我們又回到南寮漁港
藍白色的希臘風建築 有一種異國風情
騎完單車 我們來這裡休息散步等待日落
今天的天氣很好 無意間遇到美麗的漁港夕陽景色
新竹一日遊的行程 文化與運動休閒兼顧
最後可以在漁港吃海鮮 或是在露天餐廳用餐
下篇再來分享南寮漁港的露天窯烤pizza
湖口老街
新竹縣湖口鄉湖口街
南寮漁港
新竹市新竹市南寮街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