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Shot Capture 034 - (9)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新台幣硬幣最早自民國38年(1949年)起由臺灣銀行開始發行 - Facebook_ - www.facebook.com

(9)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新台幣硬幣最早自民國38年(1949年)起由臺灣銀行開始發行 | Facebook


5a96d32c164242020-04-29_2027392020-04-29_202701

管仁健觀點》搶衛生紙算什麼?兩蔣時還搶過硬幣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2VNyzxr
1973年因硬幣短缺,商家只好自己想辦法。公營的軍公教福利社因為營業額大,乾脆自己印製了「代一元」、「代五角」與「代一角」三種輔券(管仁健提供剪報)   
台灣真的是寶島,因為這島上有著一大群「活寶」政客。2018年農曆年剛過,媒體傳出衛生紙價格可能上漲,引發搶購熱潮。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月26日召開記者會。書記長李彥秀說,「蔡英文已成為剝奪感最重的總統,連民眾最卑微的小確幸也要剝奪。」
不只是李彥秀一個人在演脫口秀,首席副書記長曾銘宗則說,「顯見政府已是失能、失控階段。」皇庶孫蔣萬安則批,「在民進黨政府的心中,人民民生問題薄如一張衛生紙。」
這些國民黨政客少見多怪,民眾搶著囤積衛生紙算什麼?兩蔣掌權時,台灣人還瘋狂到搶硬幣來囤積;但這些無恥的政客,敢對兩蔣父子酸個三言兩語嗎?
「硬幣不見了」的荒謬亂象
1973年農曆年剛過,台灣中南部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就是市面上的1元硬幣好像越來越少,商家都無法找錢,後來這種情況蔓延到台北。
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出面安撫大家,他強調央行從1962年起至今,已發行6億個1元硬幣,現在平均每人手上持有40枚,央行每天還可以製作40萬枚硬幣,絕對夠用,可能是因為2月只有28天,加上春節的連假,央行造幣廠雖然趕工鑄造,全月也只能供應900萬枚,比平常減少了1/4。所以硬幣短缺只是暫時的現象,3月以後就會恢復正常。
但是過了3月,1元硬幣短缺的情況非但沒改善,而且更加嚴重。剛開始大家把以前發行的一角輔幣,每10個一落用透明膠帶黏在一起當成1元,付錢找錢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串兩串;但這種情況沒多久後,就連一角也沒了,大家只好把更早之前發行的二角輔幣(年輕人更沒見過這種骨董吧?)拿來黏了用,可是最後不但是1元硬幣在市面上不夠用,連1角、5角等輔幣也都不見了,到底全台灣的硬幣都哪裡去了?社會出現了極大的恐慌。
沒硬幣找錢,商家還是要做生意,大家只好自己想辦法。公營的軍公教福利社因為營業額大,乾脆自己印製了「代1元」、「代5角」與「代1角」三種輔券。現在百貨公司印禮券都是大面額,前提是不找零錢;但當時印禮券卻相反,只是印小面額專門用來找錢。
至於民間的小雜貨店或攤販,因為沒有那麼大的營業額,無法自己印製輔券,只好把紙箱或香菸盒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紙片,上面簽名或畫上記號,註明金額交給顧客,下次消費可以抵用。去市場買菜、買肉、買魚,買幾攤就會收到幾種不同的「紙片」,回家後還要妥善分類收藏,因為這些都是「錢」啊
買東西可以用商家自己印的或寫的「錢」,下次只要找同樣的攤商消費就能抵用;但坐公車就沒辦法了,誰有把握每天都坐到同一輛公車。當時公車都有一名女性服務員(叫車掌)負責賣票,乘客上車買票,車掌沒有零錢可以找,那就像現在公路邊檳榔西施的競爭一樣,會有「優勝劣敗」的結局。
姿色好、態度佳的車掌,乘客往往就說不用找了,每天跟公司結帳時,她們就會得到不少的小費。相反的那些恐龍妹或帶晚娘面具上班的車掌,與乘客間的紛爭,就讓乘客們有「好戲」可看了。
由於硬幣嚴重缺乏,社會上百業蕭條。兒童遊樂設備、飲料自動販賣機等,還有其他經常以三元、二元買賣為業的零星小販都被迫暫停營業。計程車六元的起跳車資,乘客若付十元鈔票,要一次找出四枚硬幣,司機多收或不找錢會被處罰,但少收就沒關係。當時計程車駕照取得不易,司機為了那張稀有的執照,只好少收1元,甚至讓乘客坐霸王車。
至於一般商店,無論是有面額的郵票、印花,甚至香煙、糖果,都被拿來代替找零;更可怕的就是商家索性把售價提高,例如原來4元的改為5元,原來8或9元的改為10元,一時之間,台灣物價飛漲,窮人叫苦連天。
因零錢造成的紛爭,報上最常見的就是公車乘客與車掌的打鬧。當時車掌常用郵票代替零錢找給乘客,但乘客要用郵票代替零錢買車票,車掌又不接受。例如4月24日上午,自台北西站開回木柵的欣欣客運一六甲線,車掌李×花(19歲)與乘客葉×盛(23歲)因1元郵票發生爭執,李女指控葉男摑了她一記耳光,還用腰間皮帶打她;葉男則反控李女用剪票鉗將他頭部打傷流血,雙方都向警局互控傷害。欣欣客運為息事寧人,道歉後並經警方疏導,終於和解了事。
3月23日在台南縣發生的案例更好笑。新營客運公司的售票員因為沒硬幣找零,也不用郵票,而是以限時信封代替。一位喝醉了的乘客,付了10元購買票價7.5元的車票,售票員把2.5的限時信封代替零錢,連同車票一起交給他。這位乘客因酒後微醺,只拿了信封,車票卻失落了,還問售票員:「你們公司大概很賺錢,不然車票怎麼這麼大?」結果車一到站,他就拿著這張「大車票」上車,當然被車掌拒絕,於是兩人吵了起來。幸好周圍的人勸解,這位酒醉的乘客才重新購票上車。
當然,乘客與車掌之間因為零錢問題,並非都是紛爭,也有很溫馨的故事。4月9日《聯合報》三版報導,公路局(台汽與國光客運的前身)基隆站站長尹振華,收到基隆市居民李明輝一封信,說他在五日返鄉掃墓後,搭乘晚間九點自台北東站往基隆的班車,16元的車資因為沒有1元硬幣,車掌熊雲台小姐就為他代墊,使他順利成行。因而他隨函附了1元紙幣歸還,並請尹站長代向熊小姐致謝。
  
官僚天馬行空下的「殺豬報國」
實硬幣短缺原本只是單純市場上的供需問題,但因為老蔣在國共內戰期間,濫發金元券造成惡性通貨膨脹,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害得台幣也大幅貶值,台灣物價水準也急遽上揚,買東西要準備麻布袋裝鈔票。
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緊急公佈「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與「新台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台幣,明定4萬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老百姓怨聲載道,幸而不久之後韓戰爆發,美軍封鎖台灣海峽後,台灣的安全得已鞏固,大批的美國經援與軍援,讓新台幣穩住了幣值。
到了1973年,新台幣發行20多年後,為了刺激出口,早已貶值多次。老蔣卻恐怕當年上海的噩夢再起,把單純的經濟問題政治化,始終不敢發行500與1,000元的紙鈔,也不敢把流通硬幣體積及重量降低。所以無論大鈔與小硬幣,央行都製作好了,卻放在倉庫不敢發行。導致民間傳言,1元硬幣的價值早已超過面額,拿來當廢鐵賣還比當錢用划算。
其實把硬幣拿來當金屬材料,在當年貧困的台灣民間是很常見的。尤其是1949年國府初遷台時,因通貨膨脹太嚴重,紙幣幾乎已成廢紙,新台幣的1角硬幣,成份必須用到95%的銅與5%的鋅,才有流通的信用;直到韓戰爆發,美援來了之後,這種貨真價實的硬幣才停止發行。
但也由於物資缺乏,鍋子破了大家不會丟掉,街頭巷尾都有「補鼎」(台語說的補鍋)的工匠,甚至騎著腳踏車穿街入巷叫賣。這些補鼎匠總會預備一些已經是骨董的「紅1角」來補鍋。假如客戶自備這種硬幣,工錢還能給點折扣;客戶若有多的,補鼎匠也願加倍收購。所以到我小時候,這種「紅1角」都停止發行20多年了,依然是補鼎匠的最愛。
雖然媒體早已大幅報導,有商人在市面上收集硬幣去銷毀當原料,央行卻堅決否認有這種情形。他們說1元硬幣是以鎳、銅、鋅三種合金鑄造,總重6公克,三種金屬中以銅佔的比重最大,最貴的鎳含量不到1/5,即使全部是純鎳,價值也不過1.1元而已。
所以現有的1元硬幣,按鎳、銅、鋅的比例,每枚成本不過4角;而且硬幣的合金還不能分解,也沒有其他用途,絕不會有人收購去當原料。可是市面上硬幣短缺是事實,央行的否認根本無法取信於人民。
惡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下,坊間謠傳硬幣比紙幣更能保值,1元硬幣遂被民眾搜括一空。傳言還說1971年版(硬幣上印著民國60年)的1元硬幣成色不同,價值較高,消息傳開後,持有這種硬幣的人更是不肯花掉。
央行澄清說鈔券型式變更或硬幣成色調整,都必須正式公告。1元硬幣自1960年發行以來,成色從未變更,只有從1970年起,鑄造的硬幣改成逐年改版,並註明發行年度而已。所以在市面上流通的1960年版(硬幣上印著民國49年)1元硬幣,其實是從1960年到1971年這11年間逐年印製,只是沒有修改年份而已。
1949年國府遷台,中央銀行並未出現在政府組織裡,新台幣的印製與發行都由台灣銀行負責。1961年7月1日,中央銀行在台「復業」,其實在台灣根本就是「開業」,但依然委託台灣銀行發行,紙幣上也印著「台灣銀行」字樣。
1973年面臨1元硬幣短缺時,小蔣名義上只是行政院長,但實際上已全面掌權;然而面對大內出身的「老臣」央行總裁俞國華,還是必須有點「禮數」,只好讓這種亂象繼續交由央行自行改善。
央行認為1元硬幣會短缺,是因近年來政府獎勵兒童儲蓄,市面上出現各式各樣價廉物美的塑膠豬撲滿,而且體積越來越大,有的一頭就可以「餵」進千餘枚1元硬幣。以前用竹筒當撲滿存錢,大家存滿了就剖開使用或換紙鈔,但現在塑膠豬撲滿是透明的,可以看見裡面滿滿的硬幣,很有成就感,有些孩子捨不得「殺」掉美觀的豬,寧願留作書桌上的擺飾。於是央行針對小孩,搞了個「殺豬報國」運動。
4月4日起,台灣銀行與郵政儲金匯業局,聯合舉辦「鼓勵兒童儲蓄繳存1元硬幣贈獎辦法」,印製了30萬張幸運券,希望學童家長們能鼓勵子女,將撲滿裡收存的硬幣繳存銀行,不但灌輸兒童把錢存入金融機關可以生息的觀念,也能解決市面上硬幣短缺的現象。
辦法上規定小學生凡以100枚1元硬幣,繳存學校郵儲單位,就可獲贈幸運券一張,多繳多贈,幸運券發行至18日,開獎則在28日,獎品有彩色電視機和腳踏車等,由台銀出資10萬元購置。
不過政府用這樣的彩券,要騙小孩去「殺」豬,根本是笑話。4月4日發行第一天,台北郵局只有復興小學及福星國小,發出了22張幸運券。這個成績還是靠大人的軟硬兼施,有的是老師送孩子更大的「豬」,才讓他們忍痛「殺」了小豬;另有個孩子存了700多個1元,他爸爸再「貼」200元,用1,000元去交換,他才勉強答應「殺」豬。然而費盡心血,第一天「殺」豬只繳存了2,200個1元硬幣。
幸運券的發行並未達到預期的「殺」豬效果,只好將有效期限從18日延到30日,開獎日期從28日延至5月12日。台北市還乾脆將發行對象擴大至中學生。原辦法規定的存繳1元硬幣100枚換幸運券一張,新辦法改以用5角硬幣配合繳存也可。
至於鄉間尚未設立郵政儲金單位的學校,可就近向郵局、台銀及台北市區儲存巡迴服務車辦理。但政府大張旗鼓的「殺」豬運動,不但沒有換來太多的硬幣,反而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4月7日《聯合報》三版報導,淡水鎮某部隊有位老士官,十年前做了一個大木箱,箱頂開個小洞,只要有1元硬幣就往箱裡丟,現已積存了25,000多枚1元硬幣,重量約250多台斤,他的「大撲滿」重到連自己也搬不動。附近小店獲悉他存有這麼多1元硬幣,紛紛找他換零錢,他卻捨不得割愛。只許老士官養的大「豬」,卻逼小孩殺小「豬」,這個政府顯然有點欺善怕惡。
大張旗鼓的「殺」豬運動,也造成許多犯罪問題。4月19日《聯合報》三版報導,家住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的賴先生,一年來在一隻特大號的撲滿裡,蓄存了1萬多枚硬幣,不料17日中午被闖空門的小偷「扛」走。
4月28日《聯合報》6版也報導,家住台北市文林北路的連姓夫婦,26日下午外出時,被人偷走了價值6,000個1954年版的5角硬幣。這種民間俗稱「大五角」的硬幣,比當時流通的1965年版的5角硬幣大,小偷卻不厭其「重」,用行動證明了市面上真的很需要硬幣。
荒謬的「國幣國造」神話終於結束
騙小孩子「殺」豬,根本解決不了硬幣短缺的亂象,擔任行政院長的小蔣,對央行的應對措施也很不耐,於是央行又搞了新花樣。台灣銀行原來准許每人兌換100枚,因為排隊人數太多,供應額不敷分配,改成限制每人只能兌換50枚。
但限制的結果卻讓排隊的人更多,因為商家每天需要的零錢是一定的,為了順利做生意,他們只好排完一次又一次,每天從早到晚,銀行前都大排長龍
貨幣發行用限額兌換方式,充分顯示央行官員的無知與無能。貨幣又不是消費品,吃完用完便沒有了。銀行一天拿出1億元硬幣,與10天拿出1億硬幣的效果絕不一樣。
如果社會上10天之間需要1億硬幣流通,一次拿出來,並不會在一天「消化」完畢,相反的會在這十天裡天天夠用;但如果一天拿出一千萬元硬幣,就有九天不夠用。一次拿出一億個與10天拿出一億個,在社會大眾心理上的影響根本不一樣;後一種方法造成的心理恐懼,讓硬幣短缺的恐懼心理更加擴大。
限額兌換1元硬幣之前,銀行看到許多人排隊兌換,就拿出相當數量的硬幣放置櫃台,藉以表示其「充足」,但根本無法發生預期效果。在櫃台放置大批鈔票,是金融機構發生擠兌時,用以安定存戶提存心理的慣用技倆。
但硬幣是商家做生意實際需要的,與存戶因信心危機去擠兌,根本就是兩碼事。排隊的存戶只要相信銀行不會倒,就會乖乖回去;但排隊的商家看見還有硬幣可以換,不換到夠用的數量就不可能回去。央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只是讓問題更惡化。
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央行終於也承認造幣廠的產能不足,「國幣國造」的神話抵擋不了現實的需要,於是向南韓定製了2億枚1元硬幣,分10次交貨,第一批2,000萬枚由南韓輪船裝運,共約100餘噸,在5月25日運抵基隆。央行相信連同國內自行鑄造的1,200萬枚,每個月供應3,200萬枚以上,預料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韓製台幣」在全台上市後,硬幣短缺的現象並沒太大改善,到了5月31日,央行只好宣布,自六月一日起,發行版面、圖案與原版完全相同新版1元鈔票,但因使用平凸版機印製,且改用美國鈔紙及歐洲油墨,所以正面墨色較原發行的舊版1元鈔票淺。
新鈔將在台北市145家金融分支機構,提供市民兌換;並派服務車巡迴主要商業街道,供應商店兌換。市面缺少1元硬幣的現象,近期內必可消除。
1元鈔票的出現,總算解決了幾個月來1元硬幣短缺的亂象。但這段日子物價飛漲,1元都找不開了,五角與一角更是徹底絕跡,市面上除了軍公教福利社,所有商品的定價尾數,都不再出現「角」這個字,而是改以「元」為單位計價。
另外1元鈔票又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公用電話要怎麼打?那年代別說沒手機,連插卡式的公用電話都還沒出現,投幣式的公用電話,總不能用1元鈔票往裡面投吧?電信局將台北市4,000多具公用電話,其中2,400具委託就近商店代管;但就算用人工計費,還有1,000多具公用電話沒人管,何況離開了台北市,到中南部問題更嚴重。
到了10月2日,台灣銀行總經理何顯重在省議會,答覆省議員林耿清、謝明琳質詢時,坦承因為硬幣短缺,電信局已委託中央銀行鑄造電話專用銅片(就是代幣),在11月初大量供應,以代替1元硬幣專用於打電話。但他卻仍堅持,中央銀行、電信局與台銀日前曾開會決定,專用銅片體積雖與1元硬幣相同,但絕不是代幣,不能做貨幣使用。
在硬幣供應不足,政府又禁止各公私機關發行代幣,電信局為了公共電話,率先掛「銅片」羊頭,賣「代幣」狗肉公車也出現重大改變,車上不再售票而改用每次剪一格的卡式票,。從前的女性車掌(隨車售票員),慢慢都被所謂的「一人服務車」取代。
因為硬幣不足,銀行前大排長龍兌換硬幣的人群中,竟出現了黃牛,很多小本經營者無法分身排隊,只好以100元大鈔兌換90元(甚至更少)硬幣,這種額外負擔對升斗小民很難承受。
央行總裁俞國華就是不承認是有人拿去銷毀當原料,因為即使向美國定購1元硬幣,在舊金山交貨每枚新台幣0.651元,基隆交貨時是0.693元,雖然高於之前向南韓定購的硬幣,但即使包括運費在內,其價值也不會超過面值,所以不會有人這樣做,都是民眾競相儲存囤積所致。
雖然央行總裁俞國華的保證信誓旦旦,偏偏司法行政部(現在的法務部)調查局在7月20日,就狠狠打了俞國華一巴掌。因為他們逮補了在台北市長安西路208號四樓設立地下工廠的54歲女子林依妹、31歲的藝宮手藝社負責人林文彥與32歲的金銀加工業者陳敏雄三人。他們從1969年起,就不斷將1元硬幣銷毀滲入白銀,製造白K金耳環、戒指、胸針、項鍊、髮針、袖扣等飾物。
調查局指出,原來他們是以98%的純銀,加入2%的黃金、鈀金(黑金)或白銅鑄造飾品。但在金價上漲後,用黃金或鈀金不划算;加白銅則容易變黑;所以他們改用鎳。
台灣並不產鎳,有錢也買不到,於是就以純銀加入10%的銷毀1元硬幣,這樣鑄造出來的飾品有三個優點,一是亮度好,不變色;二是硬度高,不變樣;三是黏合緊密。調查局估計,台北市目前從事這種地下珠寶首飾加工者有1,000多家,台灣省約有1,500多家,估計每月共需熔化1元硬幣30萬枚。
不但是台灣人在銷毀1元硬幣,到了10月2日,大家才警覺連外國人也來湊熱鬧。36歲的日本東京市旅客服部安正,號稱經營衣料和紡織生意,常常來往日台之間,當天他由東京來台北,住在漢口街華華大飯店。3天後他將912枚台銀61年發行的5元硬幣,分別藏在食品、罐頭和茶葉中,準備搭乘日本航空公司752次班機返日,結果被松山機場安全人員當場查獲。
由於服部安正對挾帶硬幣返日的目的,以及替他蒐購巨額硬幣的人犯,供述得都很含糊,於是移交台北市警局接辦。市警局認為他挾帶國幣出境的行為已可認定,再移送台北地檢處偵辦。
服部安正在檢察官偵訊時坦承,他收購這些硬幣的價錢雖高,但只要把這些硬幣帶回日本,仍然有數倍的利潤可圖。檢察官准許他以2萬元舖保交保,立即有一台籍男子吳仁文出面,願為服部安正作保。檢察官問及二人的關係,發現吳仁文就是替服部安正在台搜購5元硬幣的樁腳,於是下令將吳仁文當庭收押,而服部安正依然得以交保。
被保的出獄了,來付保金的反而被關了,看來當日本人還是比當台灣人幸運。但是連日本人也來台灣收集硬幣,也難怪我們的小學生無論怎麼「殺」豬,也救不了這個奇怪的國了
好不容易找出了硬幣不見了的原因,也抓了不少銷毀硬幣的疑犯,但問題又來了,把這些人依「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移送地檢處收押偵辦,好像也有疑慮。
因為1950年6月21日,行政院在台灣發布命令,中華民國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年7月1日起改為新台幣,銀元與新台幣以1949年12月29日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3比1。因此,我們在台灣所謂的國幣,指的依然是「銀元」,根本不是新台幣。
所以這些疑犯銷毀的1元硬幣,只是新台幣的輔幣,依法是僅限用於台灣的「區域性貨幣」,不能通用於全「國」。1956年8月29日,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3號解釋:「《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三條所稱偽造變造之幣券,係指國幣幣券而言。新台幣為地方性之幣券,如有偽造變造情事,應依刑法處斷。」所以即使這些人損毀1元硬幣罪證確鑿,但卻不能依「妨害國幣懲治條例」治罪。
回顧1973年台灣人搶著囤積硬幣的鬧劇,現在搶衛生紙算什麼。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的政客們,既然這麼崇拜兩蔣,那就看看兩蔣掌權時的鬧劇吧!
為了解決硬幣短缺,台灣銀行與郵政儲金匯業局,印製了三十萬張幸運券,希望學童家長們能鼓勵子女,將撲滿裡收存的硬幣繳存銀行。(彩券收藏家張維信提供)   
為了解決硬幣短缺,台灣銀行與郵政儲金匯業局,印製了三十萬張幸運券,希望學童家長們能鼓勵子女,將撲滿裡收存的硬幣繳存銀行。(彩券收藏家張維信提供)
管仁健觀點》搶衛生紙算什麼?兩蔣時還搶過硬幣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2VNyzxr


2020-04-29_192108

「公用電話專用」代幣 里長傻眼:從未見過---公用電話專用代幣
www.nownews.com查看原始檔
新竹縣竹東鎮大鄉里長孔維新昨(18)日到老家山上整地時,意外發現一枚從未見過的硬幣,上面寫著「公用電話專用」,在這個連公用電話都少見的年代,看到公用電話專用代幣,更是感到神祕離奇;將照片放上臉書詢問,還真的沒多少人知道,畢竟這是在半個世界前,因為石油危機導致銀鋁混鑄的1元硬幣被囤積,被鑄造出來「擋著先」的硬幣,流通時間並不長。
▲沒多少人見過的公用電話專用代幣,引發大家好奇討論。(圖/孔維新提供 , 2018.01.19)
孔維新表示,昨天到老家山上挖土的時候,看到了一枚黑黑的硬幣,以為是十元硬幣,回家洗乾淨後發現,「竟然是我的年紀都沒看過的『公用電話專用幣』,雖然可能不值錢,但是對我來說相當有意義」,當做是祖先留給有緣子孫的紀念品。
有朋友特別去找了資料,根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網「漫談台灣公用電話百年發展」內容指出,台灣的第一部電話出現在1897年時,那是裝設於澎湖的軍用電話,可供一般大眾使用的市內電話則在1900年推出,當時全台只有431用戶,且僅開放台北、台中、台南、基隆、斗六等五地;為了擴充服務據點,電信局在1949年又向美國採購了投幣式公用電話機10部,並在隔年4月起開始在台北火車站、北門營業處、博愛路營業處及西門町等電亭開放。
▲沒多少人見過的公用電話專用代幣,引發大家好奇討論。(圖/孔維新提供 , 2018.01.19)
隨著公用電話業務蒸蒸日上,卻在19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民眾爭相囤積銀鋁混鑄的一元硬幣,以至於出現「斷幣事件」,市面上的一元硬幣難得一見;電信總局為了解決問題,只好與中央銀行協商而特別鑄造了八千萬枚「公用電話專用代幣」,民眾可以持紙鈔到各地電信局兌換。
還好此次風波只經歷了2、3年就迅速平息,這些代幣也被回收與銷毀,並不算是廣泛流通,即使是走過那段歲月的人也未必全都知道;碩果僅存的代幣仍有少數留了下來,如今在紙鈔錢幣市場上一枚價格大約在30到300元之間,成了紀錄這一段歷史的價值。

公用電話專用銅牌
隨著電話的普及,公用電話的裝設也力求普及,為了應付大型集會如運動會、展覽會時的人潮,電信局在1973年進口了美製的行動投幣式公用電話拖車,拖車上裝設有數台公用電話。後來此款電話拖車又出現了國產自製版本,電信局利用裕隆汽車底盤改裝成行動公用電話車,兩邊各裝2部公用電話。
行動公用電話車出現的同時,公用電話也開始可以撥叫長途電話,因為長途電話的通話費比過去僅能打市內電話要高,因此推出新款式的公用電話,上面的投幣孔從原本的一個「1元」,增加為「1元」及「5元」兩個投幣口。
1973年代石油危機,導致銀鋁混鑄的一元硬幣被屯積,市面上1元硬幣極度短缺,民眾無幣可用,需要投幣使用的公用電話也受到波及,電信總局為了解決問題,與中央銀行協商鑄造了八千四百萬枚「公用電話專用代幣」,1973年11月1日起開放兌換,民眾可以持紙鈔到電信局營業據點購買代幣。待石油危機過後,在1976年9月便回收銷毀。
流通用幣
替代一般流通硬幣專供公用電話使用,黃銅材質,大小25mm。
流通用幣:正面:逆時鐘文字"公用電話專用"、電話圖案;反面為十一葉嘉禾,中置電信局標誌。
測試用幣
試驗用電話代幣有多種大小與材質,有十元、五元、一元等大小;白銅、銅鎳、黃銅等材質。
第一種:
一元型(黃銅),正面:上方為逆時鐘弧形文字"公用電話"、中央為電信局標誌;反面無文字,有溝槽一道。
第二種:
一元型(黃銅)、五元型,正面:逆時鐘文字"臺灣電信管理局"、"公用電話試驗用"、電信局標誌;反面文字由右至左"號碼"。
第三種:
十元型(白銅):正面:逆時鐘文字"公用電話專用"、電話圖案;反面為十一葉嘉禾,中置電信局標誌。
一元型(黃銅)、五元型(銅鎳)大小,正面:順時鐘文字"公用電話"、"測試專用";反面為電信局標誌。


(1) Facebook

2022-07-11_123118

(1) Facebook


中客來台洗錢 近20萬元偽幣竟稱撿自廣東回收場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yAAnUR


 


賺翻!面額3元的硬幣 拍賣會成交價破4000萬
賺翻!面額3元的硬幣 拍賣會成交價破4000萬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NgT5RM
美國一枚面額10美分(約新台幣3元)的硬幣,在拍賣會上竟以132萬美元(約新台幣4147萬元)售出。(圖擷自PCGS推特)
2019-08-24 10:58:4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賣很大!美國一枚面額10美分(約新台幣3元)的硬幣,在拍賣會上竟以132萬美元(約新台幣4147萬元)售出,買主是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皇家鹽湖城隊的老闆漢森(Dell Loy Hansen)。
據《CNN》 報導,該款硬幣為1894-S巴伯10美分(1894-S Barber dime),至今只剩24枚流傳於世,是雕刻家巴伯(Charles E. Barber)為美國鑄幣局專門設計的
硬幣鑑定商PCGS證明,舊金山鑄幣廠於1894年6月9日製造了這枚硬幣。在此之前,硬幣曾被NBA湖人隊已故老闆巴斯(Jerry Buss)所收藏,並於1988年拍賣出去。
錢幣商Stack's Bowers Galleries近日舉行的拍賣會上,則由漢森成功得標買下硬幣,他是個狂熱的硬幣收藏家,正努力收集美國鑄幣局從1792年到現在所製造的每一枚硬幣,目前他只差6個就能達成目標,但這6枚沒有在市場上流通。
事實上,漢森這次並不算花太多錢,因為2016年有一枚1894-S硬幣以近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284萬元)的價格賣出。
賺翻!面額3元的硬幣 拍賣會成交價破4000萬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NgT5RM
該款硬幣為1894-S巴伯十美分(1894-S Barber dime),至今只剩24枚流傳於世。(圖擷自PCGS推特)


兩枚罕見1美分硬幣可望以台幣3000萬成交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10 17:53 聯合報 實習編譯齊姵雲╱即時報導

photo (1)  
兩枚稀有的1美分硬幣預計將以一枚近5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總價將近100萬美元(約台幣3100萬元),這場拍賣將於美西時間10日在南加州公開舉行。這兩枚硬幣鑄造於1792年,是美國費城鑄幣局成立初期鑄造的硬幣。

美聯社報導,知名古錢幣拍賣行海瑞得拍賣行負責舉辦這次為期5天的公開拍賣盛會,該行發言人布萊德利表示,這兩枚一美分硬幣是「經典的美國珍品」。本次拍賣將在美國加州安納罕舉行。

布萊德利說,這兩枚硬幣不只具有收藏價值,還深具歷史意義,因為這些硬幣身上刻畫了「美國由殖民地轉變為新的共和體制的歷史」,「這些是由美國開國元勳們所發想設計的硬幣,當時他們亟欲和英國使用的錢幣和法規劃清界線。」

布萊德利表示,這兩枚稀有的銅幣上鑄有「自由孕育科學與工業」的字樣,顯示美國急於和當時以君權體制和宗教迫害聞名的英國劃清界線。這種硬幣最早是在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與華盛頓之間的通信中被提及,同時也是美國鑄幣局所鑄造的首批硬幣之一。

根據拍賣行記錄,這兩枚硬幣之前曾經失竊,之後於1960年代在一間英國酒吧尋獲,發現這兩枚珍貴硬幣的人找到之後即收藏起來,直到1997年才以28750英鎊的價格拍賣售出。

這種一美分硬幣又稱為含銀銅幣(Silver Center Cent),因其在鑄造過程中會在硬幣中間灌入少量的銀而得名,這種做法是為了讓硬幣本身價值與硬幣面額等值。布萊德利表示,目前世界上只剩下數十枚有這種特色的硬幣。

布萊德利說,本次拍賣內容包含世界各地的古老錢幣、美國硬幣和紙鈔,總拍賣額上看3000萬美元。本次活動為「世界錢幣博覽會」的活動之一,這個博覽會於8月9日到13日在加州安納罕舉行,預計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錢幣收藏家。

價值連城的1美分硬幣。路透
價值連城的1美分硬幣。路透

-------------------------------------------

台灣小孩的「殺豬報國」運動(管仁健/著)

 

  照片中的這兩個女孩子,是我市政專校的同學。在校四年,扣掉在衛生機關實習半年,其他三年半裡有整整三年,雖然班上每學年座位都會調動,但是很奇怪,換來換去,她們卻始終坐在我旁邊。除了拙荊以外,她們是我一生中與我說話最多,也改變我想法最多的人。關於我與她們的故事,煩請見我另一個部落格《用生命寫笑話》的用生命寫笑話》的「八卦同學會特區
  1979年6月,我因一篇文章裡稍微提到校園社團有情治人員「打進」的事實,竟被特務單位約談,接著遭學校退學,幸好當年的市政專校校風開放,允許我報名轉學考試而被錄取。8月27日(星期一)早上,這一天是我新學校的開學典禮,我從九條通徹夜打工的小酒館出來,在中山北路與長安西路的中山市場,匆匆忙忙的跳上了「中2」公車。

  當時台北市的公車都沒冷氣,學生票只要一元五角;但公車處進口了一批賓士原裝的中型公車,沒有學生票,不論遠近都是六元,而且車上不收現金,也不賣票,必須事先買好公車處鑄造的代幣。我沒準備好代幣,就先跳上了這班公車,司機又不收現金,眼看就要被趕下公車,如果上不了這一班乘客比較少的冷氣車(因為車資貴,學生少),第一天上學就會被記遲到。這時坐在車裡的一個女生(就是照片左邊那女生),幫我投了一個代幣,但她又不肯收我的五十元紙幣,因為她說反正也找不開。

  沒辦法,只好記住她制服胸前「67675Ⅹ」的學號,準備日後找機會還她。但我心裡有點奇怪,她的學號怎麼與我「676764」的新學號這麼接近,難道是同班嗎?下車後進學校,跟著她走進大門、走進同一棟樓,走上同一層樓,再走到同一間教室,真的是我同班同學耶!

  沒多久她與照片裡另一個女生手牽著手走來(小學畢業後就很少看到女生手牽手走路了,因而印象很深)問了我一大堆問題,姓什麼、叫什麼、哪裡轉來的、家住哪裡等一連十幾個問題。可是等她們問了差不多以後,我只回問了一個問題:「你們叫什麼名字?」她們兩個卻默契十足的回我一句:「要你管啊!」從這時開始,我認識到了原來這世界上還有一種我所不知的「女生邏輯」。

  我有一句不自覺的口頭禪,就是常說完一段話後,會問別人:「你說有沒有道理?」有一次她很不耐煩的聽我說了大半天,只回了我一句:「我告訴你,女生是不聽道理的。小管,說些讓我有點想像空間的話吧!」

  大學讀中文系之前,我一直是以數理見長,也不知不覺讓自己喜歡跟人「講道理」。但她說得顯然更有「道理」,這世界上何止是女生不愛聽,任何擁有power的人(無論是主管,還是消費者),都不習慣聽人「講道理」。為了讓自己多學一點怎樣用感性的、富想像力的方法去影響別人,後來我改讀了中文系,然後當了編輯。

  這些年來,我的工作實在算不上順利。出書前公司不聽我的、作者不聽我的,出書後媒體不理我、通路不理我、消費者更不理我。但每次遭遇挫折時,總不免想起她所說的:「說些讓別人有點想像空間的話吧!」一晃眼29年過去了,我還是跟當年那個想拿公車代幣來還她的小瓜呆那樣,反覆回想她那可愛的「女生邏輯」,真的是沒道理,卻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

  說了這麼一大堆陳年往事,很多年輕人或許會以為,又是我小管在發「豬哥瘋」,想跟漂亮女生搭訕就明說,何必用這種老套騙人,會這樣想的人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們現在搭公車都是刷卡,不然就投現金,實在沒剛好的硬幣,投超額的紙幣也行,所以他們很難想像坐車會因沒「代幣」而被趕下車?更不會知道「代幣」與硬幣有什麼不同?但有我這種歲數的台灣人就會明白,70年代台灣那段「硬幣不見了」,還有小學生必須「殺豬救國」的慘痛經歷。

  1973年初,台灣中南部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就是市面上的一元硬幣好像越來越少,商家都無法找錢,後來這種情況蔓延到台北。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出面安撫大家,他強調央行從1962年起至今,已發行6億個一元硬幣,現在平均每人手上持有40枚,央行每天還可以製作40萬枚硬幣,絕對夠用,可能是因為2月只有28天,加上春節的連假,央行造幣廠雖然趕工鑄造,全月也只能供應九百萬枚,比平常減少了四分之一。所以硬幣短缺只是暫時的現象,3月以後就會恢復正常。

  但是過了3月,一元硬幣短缺的情況非但沒改善,而且更加嚴重。剛開始大家把以前發行的一角輔幣,每十個一落用透明膠帶黏在一起當成一元,付錢找錢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串兩串;但這種情況沒多久後,就連一角也沒了,大家只好把更早之前發行的二角輔幣(年輕人更沒見過這種骨董吧?)拿來黏了用,可是最後不但是一元硬幣在市面上不夠用,連一角、五角等輔幣也都不見了,到底全台灣的硬幣都哪裡去了?社會出現了極大的恐慌。

  沒硬幣找錢,商家還是要做生意,大家只好自己想辦法。公營的軍公教福利社因為營業額大,乾脆自己印製了「代一元」、「代五角」與「代一角」三種輔券。現在百貨公司印禮券都是大面額,前提是不找零錢;但當時印禮券卻是用來找錢。至於民間的小雜貨店或攤販,因為沒有那麼大的營業額,無法自己印製輔券,只好把紙箱或香菸盒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紙片,上面簽名或畫上記號,註明金額交給顧客,下次消費可以抵用。去市場買個菜,會收到好幾種不同的「紙片」,回家要妥善分類收藏,因為這些都是「錢」啊!

  買東西可以用商家自己印的或寫的「錢」,下次只要找同樣的攤商消費就能抵用;但坐公車就沒辦法了,誰有把握每天都坐到同一輛公車。當時公車都有一名女性服務員(叫車掌)負責賣票,乘客上車買票,車掌沒有零錢可以找,那就像現在檳榔西施的競爭一樣「優勝劣敗」,姿色好、態度佳的車掌,乘客往往就說不用找了,每天結帳她們還會多出不少的小費。相反的那些恐龍妹或帶晚娘面具上班的,與乘客間的紛爭,就讓大家有「好戲」可看了。
  
  。。。。。。。。。。。。。。。。。。。。

  由於硬幣嚴重缺乏,社會上百業蕭條。兒童遊樂設備、飲料自動販賣機等,還有其他經常以三元、二元買賣為業的零星小販,都被迫暫停營業。計程車六元的起跳車資,乘客若付十元鈔票,要一次找出四枚硬幣,司機多收或不找錢會被處罰,但少收就沒關係。當時計程車駕照取得不易,司機為了那張執照,只好少收一元,甚至讓乘客坐霸王車。

  至於一般商店,無論是有面額的郵票、印花,甚至香煙、糖果,都被拿來代替找零;更可怕的就是商家索性把售價提高,例如原來四元的改為五元,原來八或九元的改為十元,一時之間,台灣物價飛漲,窮人叫苦連天。

  因零錢造成的紛爭,報上最常見的就是公車乘客與車掌的打鬧。當時車掌常用郵票代替零錢找給乘客,但乘客要用郵票代替零錢買車票,車掌又不接受。例如4月24日上午,自台北西站開回木柵的欣欣客運16甲線,車掌李○花(19歲)與乘客葉○盛(23歲)因一元郵票發生爭執,李女指控葉男摑了她一記耳光,還用腰間皮帶打她;葉男則反控李女用剪票鉗將他頭部打傷流血,雙方都向警局互控傷害。欣欣客運為息事寧人,道歉後並經警方疏導,終於和解了事。

  3月23日在台南縣發生的案例更好笑。新營客運公司的售票員因為沒硬幣找零,也不用郵票,而是以限時信封代替。一位喝醉了的乘客,付了十元購買票價七元五角的車票,售票員把二元五角的限時信封代替零錢,連同車票一起交給他。這位乘客因酒後微醺,只拿了信封,車票卻失落了,還問售票員:「你們公司大概很賺錢,不然車票怎麼這麼大?」結果車一到站,他就拿著這張「大車票」上車,當然被車掌拒絕,於是兩人吵了起來。幸好周圍的人勸解,這位酒醉的乘客才重新購票上車。

  當然,乘客與車掌之間因為零錢問題,並非都是紛爭,也有很溫馨的故事。4月9日《聯合報》3版報導,公路局(台汽與國光客運的前身)基隆站站長尹振華,收到基隆市居民李明輝一封信,說他在5日返鄉掃墓後,搭乘晚間九點自台北東站往基隆的班車,16元的車資因為沒有一元硬幣,車掌熊雲台小姐就為他代墊,使他順利成行。因而他隨函附了一塊錢紙幣歸還,並請尹站長代向熊小姐致謝。
  
  。。。。。。。。。。。。。。。。。。。。

  其實硬幣短缺原本只是單純市場上的供需問題,但因為老蔣在國共內戰期間,濫發金元券造成惡性通貨膨脹,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害得台幣也大幅貶值,台灣物價水準也急遽上揚,買東西要準備麻布袋裝鈔票。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緊急公佈「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與「新台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台幣,明定四萬元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老百姓怨聲載道,幸而不久之後韓戰爆發,美軍封鎖台灣海峽後,台灣的安全得已鞏固,大批的美國經援與軍援,讓新台幣穩住了幣值。

  到了1973年,新台幣發行二十多年後,為了刺激出口,早已貶值多次。老蔣卻恐怕當年上海的噩夢再起,把單純的經濟問題政治化,始終不敢發行五百與一千元的紙鈔,也不敢把流通硬幣體積及重量降低。所以無論大鈔與小硬幣,央行都製作好了,卻放在倉庫不敢發行。導致民間傳言,一元硬幣的價值早已超過面額,拿來當廢鐵賣還比當錢用划算。

  媒體報導有商人在市面上收集硬幣去銷毀當原料,央行堅決否認有這種情形。他們說一元硬幣是以鎳、銅、鋅三種合金鑄造,總重六公克,三種金屬中以銅佔的比重最大,最貴的鎳含量不到五分之一,即使全部是純鎳,價值也不過一元一角而已。所以現有的一元硬幣,按鎳、銅、鋅的比例,每枚成本不過四角;而且硬幣的合金還不能分解,也沒有其他用途,絕不會有人收購去當原料。可是市面上硬幣短缺是事實,央行的否認根本無法取信於人民。

  在惡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下,坊間謠傳硬幣比紙幣更能保值,一元硬幣遂被民眾搜括一空。傳言還說1971年版(硬幣上印著民國60年)的一元硬幣成色不同,價值較高,消息傳開後,持有這種硬幣的人更是不肯花掉。央行澄清說鈔券型式變更或硬幣成色調整,都必須正式公告。一元硬幣自1960年發行以來,成色從未變更,只有從1970年起,鑄造的硬幣改成逐年改版,並註明發行年度而已。所以在市面上流通的1960年版(硬幣上印著民國49年)一元硬幣,其實是從1960年到1971年這11年間逐年印製,只是沒有修改年份而已。
  
  。。。。。。。。。。。。。。。。。。。。

  1949年國府遷台,中央銀行並未出現在政府組織裡,新台幣的印製與發行都由台灣銀行負責。1961年7月1日,中央銀行在台「復業」(其實是「開業」),但依然委託台灣銀行發行,紙幣上印「台灣銀行」字樣。1973年面臨一元硬幣短缺時,小蔣名義上只是行政院長,但實際上已全面掌權;然而面對大內出身的「老臣」央行總裁俞國華,還是必須有點「禮數」,只好讓這種亂象繼續交由央行自行改善。

  央行認為一元硬幣會短缺,是因近年來政府獎勵兒童儲蓄,市面上出現各式各樣價廉物美的塑膠豬撲滿,而且體積越來越大,有的一頭就可以「餵」進千餘枚一元硬幣。以前用竹筒當撲滿存錢,大家存滿了就剖開使用或換紙鈔,但現在塑膠豬撲滿是透明的,可以看見裡面滿滿的硬幣,很有成就感,有些孩子捨不得「殺」掉美觀的豬,寧願留作書桌上的擺飾。於是央行針對小孩,搞了個「殺豬報國」運動。

  4月4日起,台灣銀行與郵政儲金匯業局,聯合舉辦「鼓勵兒童儲蓄繳存一元硬幣贈獎辦法」,印製了三十萬張幸運券,希望學童家長們能鼓勵子女,將撲滿裡收存的硬幣繳存銀行,不但灌輸兒童把錢存入金融機關可以生息的觀念,也能解決市面上硬幣短缺的現象。辦法上規定小學生凡以一百枚一元硬幣,繳存學校郵儲單位,就可獲贈幸運券一張,多繳多贈,幸運券發行至18日,開獎則在28日,獎品有彩色電視機和腳踏車等,由台銀出資十萬元購置。

  不過政府用這樣的彩券,要騙小孩去「殺」豬,根本是笑話。4月4日發行第一天,台北郵局只有復興小學及福星國小,發出了22張幸運券。這個成績還是靠大人的軟硬兼施,有的是老師送孩子更大的「豬」,才讓他們忍痛「殺」了小豬;另有個孩子存了七百多個一元,他爸爸再「貼」二百多元,用一千元去交換,他才勉強答應「殺」豬。然而費盡心血,第一天「殺」豬只繳存了二千二百多個一元硬幣。

  幸運券的發行並未達到預期的「殺」豬效果,只好將有效期限從18日延到30日,開獎日期從28日延至5月12日。台北市還乾脆將發行對象擴大至中學生。原辦法規定的存繳一元硬幣一百枚換幸運券一張,新辦法改以用五角硬幣配合繳存也可。至於鄉間尚未設立郵政儲金單位的學校,可就近向郵局、台銀及台北市區儲存巡迴服務車辦理。但政府大張旗鼓的「殺」豬運動,不但沒有換來太多的硬幣,反而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4月7日《聯合報》3版報導,淡水鎮某部隊有位老士官,十年前做了一個大木箱,箱頂開個小洞,只要有一元硬幣就往箱裡丟,現已積存了二萬五千多枚一元硬幣,重量約二百五十多台斤,他的「大撲滿」重到連自己也搬不動。附近小店獲悉他存有這麼多一元硬幣,紛紛找他換零錢,他卻捨不得割愛。只許老士官養的大「豬」,卻逼小孩殺小「豬」,這個政府顯然有點欺善怕惡。

  大張旗鼓的「殺」豬運動,也造成許多犯罪問題。4月19日《聯合報》3版報導,家住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的賴先生,一年來在一隻特大號的撲滿裡,蓄存了一萬多枚硬幣,不料17日中午被闖空門的小偷「扛」走。4月28日《聯合報》6版也報導,家住台北市文林北路的連姓夫婦,26日下午外出時,被人偷走了價值六千多個1954年版的五角硬幣。這種民間俗稱「大五角」的硬幣,比當時流通的1965年版的五角硬幣大,小偷卻不厭其「重」,用行動證明了市面上真的很需要硬幣。
  
  。。。。。。。。。。。。。。。。。。。。

  騙小孩子「殺」豬,根本解決不了硬幣短缺的亂象,擔任行政院長的小蔣,對央行的應對措施也很不耐,於是央行又搞了新花樣。台灣銀行原來准許每人兌換一百枚,因為排隊人數太多,供應額不敷分配,改成限制每人只能兌換五十枚。但這樣的結果卻讓排隊的人更多,因為商家每天需要的零錢是一定的,為了順利做生意,他們只好排完一次又一次,每天從早到晚,銀行前都大排長龍。

  貨幣發行用限額兌換方式,充分顯示央行官員的無知與無能。貨幣又不是消費品,吃完用完便沒有了。銀行一天拿出一億元硬幣,與十天拿出一億硬幣的效果絕不一樣。如果社會上十天之間需要一億硬幣流通,一次拿出來,並不會在一天「消化」完畢,相反的會在這十天裡天天夠用;但如果一天拿出一千萬元硬幣,就有九天不夠用。一次拿出一億個與十天拿出一億個,在社會大眾心理上的影響根本不一樣;後一種方法造成的心理恐懼,讓硬幣短缺的恐懼心理更加擴大。

  限額兌換一元硬幣之前,銀行看到許多人排隊兌換,就拿出相當數量的硬幣放置櫃台,藉以表示其「充足」,但根本無法發生預期效果。在櫃台放置大批鈔票,是金融機構發生擠兌時用以安定存戶提存心理的慣用技倆,但硬幣是商家做生意實際需要的,與存戶因信心危機去擠兌,根本就是兩碼事。排隊的存戶只要相信銀行不會倒,就會乖乖回去;但排隊的商家看見還有硬幣可以換,不換到夠用的數量就不可能回去。央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只是讓問題更惡化。
  
  。。。。。。。。。。。。。。。。。。。。

  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央行終於也承認造幣廠的產能不足,「國幣國造」的神話抵擋不了現實的需要,於是向南韓定製了二億枚一元硬幣,分十次交貨,第一批二千萬枚由南韓輪船裝運,共約一百餘噸,在5月25日運抵基隆。央行相信連同國內自行鑄造的一千二百萬枚,每個月供應三千二百萬枚以上,預料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韓製台幣」在全台上市後,硬幣短缺的現象並沒太大改善,到了5月31日,央行只好宣布,自6月1日起,發行版面、圖案與原版完全相同新版一元鈔票,但因使用平凸版機印製,且改用美國鈔紙及歐洲油墨,所以正面墨色較原發行的舊版一元鈔票淺。新鈔將在台北市145家金融分支機構,提供市民兌換;並派服務車巡迴主要商業街道,供應商店兌換。市面缺少一元硬幣的現象,近期內必可消除。

  一元鈔票的出現,總算解決了幾個月來一元硬幣短缺的亂象。但這段日子物價飛漲,一元都找不開了,五角與一角更是徹底絕跡,市面上除了軍公教福利社,所有商品都以「元」為單位計價。而且一元鈔票又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公用電話要怎麼打?那年代別說沒手機,連插卡式的公用電話都還沒出現,投幣式的公用電話總不能用一元鈔票往裡面投吧?電信局將台北市四千多具公用電話,其中二千四百具委託就近商店代管;但就算用人工計費,還有一千多具電話沒人管,何況離開台北市,到中南部問題更嚴重。

  到了10月2日,台灣銀行總經理何顯重在省議會,答覆省議員林耿清、謝明琳質詢時,坦承因為硬幣短缺,電信局已委託中央銀行鑄造電話專用銅片(就是代幣),在11月初大量供應,以代替一元硬幣專用於打電話。但他卻仍堅持,中央銀行、電信局與台銀日前曾開會決定,專用銅片體積雖與一元硬幣相同,但不是代幣,不能做貨幣使用。

  在硬幣供應不足,政府又禁止代幣的情況下,公共電話率先掛「銅片」羊頭,賣「代幣」狗肉;公車也出現重大改變。從前車上的車掌(隨車售票員),慢慢都被所謂的「一人服務車」取代。前面說到的中型冷氣公車,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乘客必須事先買好「硬票」(但不准說是代幣),投入機械收費器裡。司機也不准接觸現金,以免「吃票」。可是像我那樣沒準備好硬票的乘客,假如又遇不到好心的同學,就只能乖乖下車了。
  
  。。。。。。。。。。。。。。。。。。。。

  央行始終解決不了硬幣不足的問題,銀行前大排長龍兌換硬幣的人群中,竟出現了黃牛,很多小本經營者無法分身排隊,只好以一百元大鈔兌換九十元(甚至更少)硬幣,這種額外負擔對升斗小民很難承受,但央行總裁俞國華就是不承認是有人拿去銷毀當原料,因為即使向美國定購一元硬幣,在舊金山交貨每枚新台幣0.651元,基隆交貨0.693元,雖然高於之前向南韓定購的,但即使包括運費在內,其價值也不會超過面值,所以不會有人這樣做,都是民眾競相儲存囤積所致。

  結果司法行政部(現在的法務部)調查局,7月20日狠狠打了央行一巴掌。他們逮補了在台北市長安西路208號4樓設立地下工廠的54歲女子林依妹、31歲的藝宮手藝社負責人林文彥與32歲的金銀加工業者陳敏雄三人。他們從1969年起,就不斷將一元硬幣銷毀滲入白銀,製造白K金耳環、戒指、胸針、項鍊、髮針、袖扣等飾物。

  調查局指出,原來他們是以98%的純銀,加入2%的黃金、鈀金(黑金)或白銅鑄造飾品。但在金價上漲後,用黃金或鈀金不划算;加白銅則容易變黑;所以他們改用鎳。但台灣並不產鎳,有錢也買不到,於是就以純銀加入10%的銷毀硬幣,這樣鑄造出來的飾品有三個優點,一是亮度好,不變色;二是硬度高,不變樣;三是黏合緊密。調查局估計,台北市目前從事這種地下珠寶首飾加工者有一千餘家,台灣省約有一千五百餘家,估計每月共需熔化一元硬幣三十萬枚。

  到了10月2日,36歲的日本東京市旅客服部安正,號稱經營衣料和紡織生意,常常來往日台之間,當天他由東京來台北,住在漢口街華華大飯店。三天後他將912枚台銀61年發行的伍元硬幣,分別藏在食品、罐頭和茶葉中,準備搭乘日本航空公司752次班機返日,結果被松山機場安全人員當場查獲。由於服部安正對挾帶硬幣返日的目的,以及替他蒐購巨額硬幣的人犯,供述得都很含糊,於是移交台北市警局接辦。市警局認為他挾帶國幣出境的行為已可認定,再移送台北地檢處偵辦。

  服部安正在檢察官偵訊時坦承,他收購這些硬幣的價錢雖高,但只要把這些硬幣帶回日本,至少有數倍的利潤可圖。檢察官准許他以二萬元舖保交保,立即有一男子吳仁文出面,願為服部安正作保。檢察官問及二人的關係,發現吳仁文就是替服部安正在台搜購五元硬幣的人,於是下令將吳仁文當庭收押,而服部安正依然得以交保。被保的出獄了,來付保金的反而被關了,當日本人還是比當台灣人幸運。但是連日本人也來台灣收集硬幣,也難怪我們的小學生無論怎麼「殺」豬,也救不了國了。
  
  。。。。。。。。。。。。。。。。。。。。

  好不容易找出了硬幣不見了的原因,也抓了不少銷毀硬幣的疑犯,但問題又來了,把這些人依「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移送地檢處收押偵辦,好像也有疑慮。因為1950年6月21日,行政院在台灣發布命令,中華民國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年7月1日起改為新台幣,銀元與新台幣以1949年12月29日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3:1。因此,我們的國幣指的是「銀元」,並非新台幣。

  至於這些疑犯銷毀的一元硬幣,只是新台幣的輔幣,依法是僅限用於台灣的「區域性貨幣」,不能通用於全「國」。1956年8月29日,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3號解釋:「《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三條所稱偽造變造之幣券,係指國幣幣券而言。新台幣為地方性之幣券,如有偽造變造情事,應依刑法處斷。」

  所以即使這些人損毀一元硬幣,但能否依「妨害國幣懲治條例」治罪?在兩蔣治台時「一個中國」的偉大原則下,好像還有點想像空間。也讓我回想起學生時代,我那漂亮同學所說的「女生邏輯」:

  原來我們這個政府與這個領袖,是根本不聽什麼道理的。

-------------

1330357639-3408686071

總統: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馬英九,我手上拿的這枚10元硬幣上的圖像,是被稱為「台灣孫中山」的蔣渭水先生,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10元流通硬幣第一次以非元首人物作為肖像,從8月5日起發行5000萬枚。大家都知道,蔣渭水先生是20世紀初期台灣最重要的人物。他當年被稱為「台灣人的救主」、「社會運動第一指導者」,他是為台灣把脈、開出第一張處方的醫生。也許您對他不熟悉,不過他卻是大家的祖父、阿公的時代英雄。他是日本殖民當局最害怕、又最敬佩的人,這座大同分局當年就是日本殖民當局的「台北警察北署」,蔣渭水先生跟許多台灣志士曾經在這裡被關過,現在這裡是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籌備處。今天,我們邀請大家一起走進蔣渭水先生的歷史,讓我們共同喚起那一段曾經被遺忘的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銅板上的蔣渭水—十元國幣肖像,首位非元首人物(4-1)

總統:今天的治國週記,可以說是蔣渭水先生的超級粉絲會,黃煌雄監察委員在1976年撰寫了全世界第一本完整的《蔣渭水傳》,王曉波教授編纂了《蔣渭水全集》,他們兩位都是在台灣對於蔣渭水先生研究最透徹的專家,蔣朝根先生是渭水先生的孫子,一直投入還原歷史的工作。
蔣朝根:我在這裡代表渭水先生的後代家屬,感謝總統以及國人推崇渭水先生的貢獻。記得2008年3月,總統當選沒多久,就突然打電話給我,讓我很訝異。總統說,歷任元首就職,按慣例都會發行總統副總統紀念幣,他與蕭副總統商量好了,希望把這個機會,改為發行渭水先生的紀念幣,我聽了非常感動。不過,央行發行新的肖像貨幣,也必須要符合一定的法律程序和依據,也必須與國人取得共識。非常感謝總統,因為這在台灣史上是貨幣發行的創舉,也是國幣與台灣土地連結的一種象徵。
總統:我們都知道,渭水先生對台灣的貢獻非常大,這是我提出把總統就職紀念幣換做渭水先生肖像的理由。不過,當時央行總裁彭淮南先生跟我講,元首就職發行紀念幣是國家體制與慣例,恐怕不宜因為我個人的想法而改變。他建議不妨以後來發行紀念的流通貨幣,換句話來說,實際上可以拿來買東西的,這樣可以讓更多民眾認識渭水先生,所以我們特別在今年渭水先生逝世79週年的日子,發行5,000萬個10元流通貨幣,上面就有渭水先生的肖像,這樣我們也實踐了對歷史的承諾。

黃委員:做為全世界第一本蔣渭水傳的作者,我認為,蔣渭水的一生,貫穿了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興起與衰落,他投身反殖民運動,創立「台灣文化協會」,主導台灣史上最偉大的民族文化運動,創立台灣第一個政黨,指導農工運動。他的一生非常精彩豐富,不過可以用8個字總結—那就是「台灣精神」、「民族正氣」。
總統:我手上有一份渭水先生當年寫的文章〈臨床講義〉,是第一篇為台灣把脈的診斷書,象徵蔣先生從「醫生醫人」邁入「大醫醫國」的階段,上面寫著:關於名為「台灣」的患者,有著黃帝、周公、孔孟等聖賢血統的台灣人,職業是「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這種擬人化的寫法,很有文學性,也非常有趣,在當時非常轟動。
黃委員:這是歷史上非常奇特、有名的一篇以醫生的立場來診斷台灣的文章。內文中,他形容台灣,本來有強健聰明的素質,然而自清朝統治兩百年來,長期的慢性中毒,罹患了文化、精神與道德墮落的慢性病,而移籍日本帝國27年以來,在愚民政策以及歧視政策之下,不完全對症的療法,使台灣人罹患「智識的營養不良症」,成為「世界文化的低能兒」,極需以最大量的人文教育營養素來滋補。

總統:那我們就來回顧這位蔣大醫生當年如何為台灣診脈、為台灣實踐藥方,治療效果如何?進一步,我們也來看看,這篇臨床診斷書對今天的台灣有什麼樣的啟發。
  蔣渭水先生是宜蘭人,我們到宜蘭去,一定要經過國道五號高速公路的雪山隧道,這條北宜高速公路就叫做「蔣渭水高速公路」。這是2006年1月,我在宜蘭縣史館發起命名,很高興當時執政的民進黨中央政府也認同。
黃委員:當年馬總統以市長身分發起命名時,也邀請我參加連署,在宜蘭縣史館時我也在現場,這是由馬先生所帶動的、由朝野所共同接受的提案。渭水先生生於1891年,1931年過世。他出生後五年,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他過世後一個多月,日本又發動九一八事變。這可以說蔣渭水生於日本侵略中國的前夕,也死在日本另一次侵略中國的前夕,這個時代前提,也決定了他一生奮鬥的命運。
  蔣渭水在學生時代就非常仰慕孫中山先生,因為中山先生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創立者,又是醫生、漢民族的偉人,這些銜接讓蔣渭水先生在學生時代對他非常尊敬,對他有關的著作也非常用心。蔣渭水雖然課業非常重,但是他同時在校外也做點小生意,包括開冰店、文具店,他的用意是掩護、組織校內、外學生運動,同時也發動過「國民捐」資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所以在醫校時期,他等於扮演了三個角色,成績優秀的學生、動機不純也不專業的小商人、以及一位有熱情、組織力強的民族運動者,發起了台灣最早的「學生運動」,而且他也是後期台灣一些學校、學院(運動)的幕後黑手,大家說他是胸懷大志、有行動力的「熱血男兒」。1916年,他在現在的台北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成為非常受歡迎的醫生。

總統:經營醫院時,他在旁邊開設「文化書局」,引進來自中國的名著、還有日本有關勞動、農業類書籍,幫助年輕人、學生突破殖民政府在思想與文化方面的閉鎖政策。這點令人非常感佩,因為他知道台灣人需要現代化的知識,所以他可以說投入了所有的資產,經營他的大安醫院、春風得意樓,這家酒樓也幾乎成了大眾食堂、客棧,用來結交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好漢,照顧他的同志朋友,這個作風蠻像戰國時代的孟嘗君。
王教授:蔣渭水從來就有很強烈的漢民族意識,這裡有一首他的舊詩,蔣渭水的漢詩寫得非常少,這首〈嘆神州〉「莽莽神州幾陸沉,藩籬已削更相侵。強鄰蠶食肇黃禍,碧血橫流滄海深。」所以他對整個中華民族當時衰弱的悲劇是很有感受的。另外,他與孫中山先生也蠻有淵源的,根據我們最近找到的1943年國民黨直屬台灣黨部的史料,裡面就有提到,蔣渭水是已歿(過世)的同盟會會員,1910年有一位廈門的同盟會會員到台灣讀醫學校,在校內開始吸收會員(復元會),第一個吸收翁俊明(翁倩玉的祖父)、杜聰明(後來成為世界蛇毒專家)、蔣渭水、賴和(後來的台灣新文學之父)等等,這個會後來共發展到76人。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2176&rmid=2074

-----------------

811162338001758  

更新: 2008-11-16 22:55:09 PM 標籤: , 台幣套幣
【大紀元1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17日電)中央銀行今天表示,「新臺幣硬幣原住民族系組合─噶瑪蘭族篇」,將於20日委由台灣銀行各分行公開發售5萬5000套,這也是央行發行的第11套原住民新台幣硬幣套幣。

高精度圖片
中央銀行17日舉行第11套「新臺幣硬幣原住民族系組合 ─噶瑪蘭族篇」,將委由台灣銀行公開發售共5萬5000 套。//中央社

中央銀行發行局長蔡炎樹表示,新台幣硬幣原住民族系組合,主要介紹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及風土民情,本次發行的套幣是介紹來自蘭陽平原,現在大部份南移到花蓮、台東地區的「噶瑪蘭族」 (KAVALAN)文化。
央行自民國87年發行第1套原住民系列套幣組合,已依序發行雅美族(YAMI)、排灣族(PAIWAN)、卑南族(PUYUMA)、魯凱族(RUKAI)、阿美族(AMIS)、鄒族(TSOU)、布農族(BUNUN)、泰雅族(TAYAL)、賽夏族(SAISIYAT)、邵族(THAO)等10套系列套幣。
蔡炎樹表示,「新臺幣硬幣原住民族系組合─噶瑪蘭族篇」內嵌97年版精鑄20元流通硬幣1枚,並搭配1枚精鑄主題章牌,介紹該族最具特色的香蕉絲織布、大葉山欖圖案。
另外,外封套以噶瑪蘭族的香蕉絲織布及竹編工藝為圖案,內頁則是介紹該族精神圖騰─大葉山欖及其建築、歌舞、美食、工藝、祭儀文化等內容,饒富教育意義,並具收藏價值。
中央銀行委由台灣銀行各分行發售的「新臺幣硬幣原住民族系組合─噶瑪蘭族篇」,共發行5萬5000套,20日公開發售,每套訂價新台幣250元,每人每次限購1套。
- See mor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8/11/17/n2331840.htm#sthash.458BrI25.dpuf

-----------------------------

農機少女陳命珠 馬賽克牆耀鄉里
www.msn.com查看原始檔
 「國幣除有元首外,原來還有民間人士」1969年全台致力推廣農業機械化,當年19歲的陳命珠成為台灣首位女性農機訓練師,她操作耕耘機模樣,被印鑄在1元硬幣上,這往事近年來在故鄉屏東萬丹廣為人知,村民將圖像利用馬賽克藝術轉印牆面,全鄉引以為傲。

 與陳有親戚關係的興全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俊熙指出,早年訊息傳播不發達,「姑姑」被印鑄在國幣上,除了親友知道外,連住在同條街的鄰居都不曉得,加上她本人低調,直到幾年前有地方文史人士廣為宣傳,鄉里才知道原來這裡住著「大人物」。

 65歲的陳命珠嫁到宜蘭縣南方澳已40多年,與先生經營香鋪。她說,現在生活簡樸,但只要看到硬幣,就會回想起過去那段辛苦生活。「根本沒有女生會開耕耘機!」陳命珠指出,國小畢業就跟著大家學播種、插秧,當時正面臨農業轉型,鄉下生活辛苦。

 陳命珠說,她15歲參加農會四健會,被推薦至省糧食局婦女農業機械訓練班,她是班上最年輕學員,當時糧食局長李連春觀看學員受訓情形因此兩人熟識,後來只要糧食局在全台舉辦農業機械化耕耘示範,都指定由她上場,19歲她已經是農機訓練師。因緣際會踏上辛苦旅程,6、7年走遍全台各鄉鎮推廣農業新技術。

 她說,一個女孩子到各地教技術,真的很辛苦!1969年,政府響應聯合國糧食增產運動,就以她示範耕耘的肖像印鑄在1元硬幣上。

 陳命珠則說,被印上國幣是種肯定,每次回屏東老家,就有一些民眾等著看她,她現在已經少回老家;但南方澳店鋪也曾有人包遊覽車,一群人來看她。雖然硬幣市面上已不流通,不過陳家親友都留有一些當作紀念。過去點滴在心頭,陳命珠說,有保存一些硬幣作紀念,但家裡遭過小偷,硬幣被偷到只剩下幾個,「還蠻心痛的」。

C016290Z1C016290Z8  

1元耕耘機少女現身 都62歲阿嬤嘍 搶收發芽稻穗 老農婦組「不老割稻班」 重現農村精神 割稻機之一葉知秋
2012/06/27 11:08瀏覽389迴響0推薦0引用0

1元耕耘機少女現身 都62歲阿嬤嘍

2012-06-29
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17/112012062900592.html
侯俐安/台北報導

 農委會昨舉行《耕耘臺灣 農業全印象》紀錄片記者會,邀請民國50年代,代表推動農業機械化的陳命珠擔任嘉賓,當年她以女性角色巡迴全省10年示範操作農機,貢獻很大,當時政府還發行背面有她操作農機肖像的1元紀念幣,可說是農業的風雲人物之一。(呂家慶攝)

 農委會昨舉行《耕耘臺灣 農業全印象》紀錄片記者會,邀請民國50年代,代表推動農業機械化的陳命珠擔任嘉賓,當年她以女性角色巡迴全省10年示範操作農機,貢獻很大,當時政府還發行背面有她操作農機肖像的1元紀念幣,可說是農業的風雲人物之一。(呂家慶攝)
 民國五十八年,政府為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增產運動,發行一元紀念幣,推廣農業機械化,硬幣上駕駛耕耘機的十九歲少女陳命珠,當年是台灣第一個操作農機具的女生,如今已是六十二歲的阿嬤。她昨天現身說,現代農機更好操作還有冷氣,「很好命!希望更多年輕農民加入。」

 農委會耗時兩年,以農業、林業、畜牧業、農田水利及漁業為主題,找來傅季中等四位導演拍攝五部紀錄片,合稱《耕耘台灣.農業全印象》,昨天首映,回首百年農業,也意外找到低調的陳命珠出席見證台灣農業轉型。

 她回憶,十五歲時,進入全是男性的農機公司任職,因為參加四健會訓練,被萬丹農會推薦參加婦女農業機械訓練班,她是最年輕的學員。她被稱為開著耕耘機的「萬丹少女」,當時的糧食局長李進春參觀他們受訓時,留下深刻印象。

 四十多年前,台灣耕作正從人工轉型農機化,為了宣導「連小女生都會用」,李進春請陳命珠巡迴全台示範使用農機具。十八歲那年,她轉到大地農機做農機訓練師,插秧機、曳引機、割稻機都會操作及修理。

 儼然成為「農機代言人」的陳命珠,在民國五十八年成為一元紀念硬幣的主角,也是台灣第一枚不以國家元首肖象作為圖案的硬幣。昨天現身會場,已經退休、當阿嬤的陳命珠很低調,她說,當初只想著,農民操作機器減輕體力負擔,現代版農機可以吹冷氣,「很好命哪!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農民行列。」

1元幣「農機少女」 43年後現身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2.06.29 02:50 am

早期的一元紀念幣上,手推農耕機的十九歲少女陳命珠。
圖/農委會提供
四十三年前,政府響應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增產運動、推廣農業機械化,發行「農機少女」一元紀念幣,硬幣上駕駛耕耘機的女主角陳命珠,如今是宜蘭百年金紙店的老闆娘。六旬阿嬤的她以台灣農業機械化代言人為榮。

陳命珠是屏東萬丹人,十五歲身高一百七十三公分,相當高。因為加入四健會,被萬丹農會推薦參加婦女農業機械班。男生操作的曳引機、耕耘機,一點都難不倒她。

陳命珠說,偶然巧遇當時糧食局長李連春,看到女生都可以操作農業機具,興起以她為範例、推廣機械農耕,向農民宣導機械農耕「女孩子也能做」的觀念,她從此成了推廣大使。


女陳命珠如今已是六旬阿嬤,昨出席紀錄片發表會。
記者蘇健忠/攝影
當年陳命珠所到之處都造成轟動,戴著斗笠親自示範操作耕耘機,推廣效果佳,農民紛紛改用農機耕田,陳命珠「農機少女」封號不脛而走,名氣響亮。

陳命珠十九歲那年,政府為了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增產運動,就以她示範耕耘機的肖像,印鑄在一元紀念幣上。成硬幣女主角,陳命珠相當意外,直到廿五歲結婚嫁到台北,才結束她十年的農機推廣歲月。

陳命珠後來跟著先生回到宜蘭接手家族金紙店生意,至今仍有不少硬幣收藏者,為了一睹「農機少女」廬山真面目,跑到店門口,像粉絲一樣張望。

近來農民為了搶割稻機搶出火氣,甚至喝農藥自殺、持刀互砍。陳命珠說,天災不可預測、難以避免,農民用不著這麼激烈,應找農會調度;但她也建議每個鄉鎮,由農會貸款給農民,籌組「代耕公司」,否則叫政府補助、買割稻機,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81415545290-3429236185_n  

你可能不知道她是誰?

在民國五十八年時發行的一元硬幣

上面的圖案就是『她』,陳命珠女士!!

十九歲的年紀就致力推廣農業機械化

當時她是全台灣首位使用農機的女性

因此以她操作耕耘機的模樣做為硬幣上的圖案 

興化部社區

小村莊裡多了馬賽克牆好搶眼

陳命珠女士就在這個興化廍生長的唷!! 

興化部社區

硬幣的圖案不是國花就是開國元首的肖像

這也是台灣第一枚不以元首為像的硬幣,很有紀念意義

-----------

民國58年,台灣經濟正要起飛,政府積極推動糧食增產運動,為了紀念一名親身下鄉推廣農產運動的少女陳命珠,政府破天荒把她的肖像印在一元硬幣上,發行限量紀念幣,至今這枚硬幣因為數量稀少,已經增值50倍,這位女主角28日現身說法,強調成為硬幣肖像沒什麼,重要的是為當時的社會盡一分心力。
為讓民眾認識台灣農業在過去100年以來的歷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分別以農、林、漁、牧、農田水利為題製作《耕耘臺灣 農業全印象》5部系列紀錄片,今天舉行發表會,農委會特別邀請在民國60年代推動農業機械化時的傳奇人物陳命珠女士及現代青年大佃農蘇建鈞先生擔任發表會現場嘉賓。
陳命珠在過去推動糧食增產的時代,曾全省巡迴推動農業機械化工作長達10年,當時政府發行的一元硬幣背面還有陳女士操作農機的肖像,可說是農業的風雲人物之一。
首枚非元首肖像硬幣,價值飆漲50倍
叮叮噹噹,白花花的硬幣傾洩而下,其中一枚硬幣不太一樣,影片介紹:「有鑒於陳命珠女士對農業機械化推動及糧食增產的貢獻,功不可沒,於民國58年將她示範耕耘的肖像,印製在錢幣上,以玆紀念。」
原來,這枚一元硬幣是民國58年政府為了紀念響應聯合國糧食增產運動推出的紀念幣,由中央銀行發行,錢幣收藏業者指出,「現在價值應該可以賣到4、50元,回收價也有1、20元。」
這枚硬幣最有價值的就是限量1000萬枚,而且還破天荒在硬幣上面,使用不是國家元首的肖像,成為許多硬幣玩家收藏的對象,而這名硬幣上的少女今年已經62歲了。

見證大時代台灣進步,陳命珠:年輕人該做的
硬幣肖像女主角陳命珠表示,「我沒有什麼感想,因為我覺得推動(農產),就是一個社會年輕人來講,就是該做的路。」當年台灣處在經濟起飛的時期,政府積極推動糧食增產,陳命珠因為參與政策有功,親身下鄉推動農產運動,肖像因而躍上了紀念幣,也成為大時代台灣進步神速的見證人。
蘇建鈞在大學主修材料光電,26歲的他在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引導下踏進農業,運用新觀念與跨領域知識從事專業農業經營,代表了農業新一代經營者的傳承。陳命珠、蘇建鈞兩個不同世代的農業傳奇在《耕耘臺灣 農業全印象》的一百年農業紀錄片發表會場相遇,代表著農業發展軌跡與農業世代傳承,溫馨而感人。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100年來的台灣農業,是許多前輩努力與不斷創新發展,才打下深厚的基礎,期望透過紀錄片的呈現,向農業的無名英雄致敬。陳保基認為,早期農業曾在歷史上有過輝煌的一頁,當時的米糖、香蕉、三罐王(洋菇、蘆筍、鳳梨罐頭)等農產品,不但為台灣帶來可觀的外匯收入,亦是作為國內建設經費,厚實工業發展的基礎。


原文網址: 一元硬幣農耕少女現身 陳命珠今年62歲了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28/67655.htm#ixzz3i6JunoX8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日圓韓幣「500元硬幣」長得太相似!日本旅遊景點竟頻傳詐騙事件
文/記者郭宣暄 攝影/圖/彭博、截自twitter2019-12-13 
分享日圓韓幣「500元硬幣」長得太相似!日本旅遊景點竟頻傳詐騙事件到Facebook
日圓韓幣「500元硬幣」長得太相似!日本旅遊景點竟頻傳詐騙事件 - 玩咖Playing - 自由電子報 http://bit.ly/2YPhB1y
日本網友貼出日圓與韓幣的對照圖,不只造型神似連厚度也一樣。(圖/截自Twitter)
日本與韓國是台灣人熱愛的旅遊目的地,出國前多數人都會習慣先兌換好外幣,方便在當地消費購買商品,不過近期卻在日本熱門景點出現「付日圓找回韓幣」的事件,之所以有類似詐騙或誤拿的情況,全是因為日幣500與韓幣500的硬幣大小與樣式太像了!
最近Twitter上瘋傳在日本黑門市場、冬季舉辦的「COMIC MARKET」動漫迷盛會等地,頻頻有遊客付日幣卻找回韓元的受害事件出現,日本網友指出,日圓500與韓幣500硬幣大小幾乎相同,厚度也一樣,可能是店家無意間混在一起或是刻意詐騙,提醒大家在找錢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兩款貨幣以台幣來換算,500日幣約139元台幣、500韓元約13元台幣,價值相差10倍以上,無形間造成金錢損失!
有許多台灣網友也在網路上分享類似經歷,並透露台幣、日圓與韓幣的硬幣都長得很像,「今天與太太在河口湖消費時,拿出500元消費,被店員發現是韓幣500元,我們也不確定在哪收到的」、「以前就聽過有人用這招詐騙販賣機」、「韓元連一百元跟日本都很像」、「台幣10 日幣500 韓幣500,大小樣式都很類似」、「韓圜10元跟日幣10円也很像,最近在鎌倉收到」。
90年代的日本自動販賣機也曾發生「投入韓幣500元,機器會直接辨識成日圓500元」的爭議事件,不只日韓媒體爭相報導,在網路也引起一陣軒然大波,當時據傳韓幣500元與1990年代舊版日圓500元,兩者的製造原料成分為同種材質的可能性相當高,因此讓自動販賣機產生誤判的動作。
不過也提醒大家,為杜絕犯法投幣的行為,官方政府著手進行改幣政策,呼籲旅客切勿不要以身試法,因為貪小便宜而刻意投錯硬幣,在日韓當地消費時也要再三確認是否有找回正確的硬幣!
日圓韓幣「500元硬幣」長得太相似!日本旅遊景點竟頻傳詐騙事件 - 玩咖Playing - 自由電子報 http://bit.ly/2YPhB1y
日圓100與韓幣100也十分相似。(圖/截自Twitter)


phpzVDm9uphpXQ16hH

英國史上最貴硬幣!面額1英磅銅板 他竟用3900萬元買下 - 自由財經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43328

英國史上最貴硬幣!面額1英磅銅板 他竟用3900萬元買下
2020-01-17 14:13
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原定1937年推出新硬幣,但他在1936年12月宣布退位,導致這款從未量產的面額1英鎊(約新台幣39元)硬幣物以稀為貴,有私人收藏家花費100萬英鎊(約新台幣3900萬元)買下其中1枚,讓該硬幣成為英國史上最貴的銅板。(圖擷自英國皇家鑄幣廠網站)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在位期間,原定於1937年元月推出新硬幣,但他在1936年12月宣布退位,導致這款從未量產的面額1英鎊(約新台幣39元)硬幣只有6枚試鑄幣留存下來。近來有私人收藏家花費100萬英鎊(約新台幣3900萬元)買下其中1枚,讓這枚硬幣成為英國史上最貴的銅板。
目前世上僅存6枚愛德華八世1937銅板,有4枚被博物館等機構收藏,另有2枚在私人收藏家手中。(圖擷自英國皇家鑄幣廠網站)
據《BBC》報導,愛德華八世當時為了要娶曾經兩度離婚,且前夫都還在世的美國名媛辛普森(Wallis Simpson),遭遇英國政界不斷反對,但他只愛美人不愛江山,乾脆退位不幹,這也讓準備在1937年1月推出的新硬幣無法流通。
這次從美國買回愛德華八世1937銅板的匿名收藏家表示,他遇上終身難得一見的好機會,雖然用100萬英鎊買1枚硬幣真的是花了很多錢,但他如果現在不買下它,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目前世上僅存6枚愛德華八世1937銅板,有4枚被博物館等機構收藏,另有2枚在私人收藏家手中。不過,該枚硬幣雖然創下英國銅板最貴紀錄,但世界上最貴的面額1元硬幣,當屬美國第1枚發行的1美元(約新台幣30元)硬幣,它於2013年在拍賣會上以超過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的天價售出。


中央造幣廠 | 紀念幣

2020-05-07_144517B26C0C7793E5475CADD7808C73C2945B11TH-3image (5)cardu_news_201605110010A05A00_P_02_01photo.php (24)

由於金價上漲,「英德」紀念幣售價5萬6000元,為歷年總統紀念幣最高價。(記者塗建榮攝)英德就職紀念金幣 飆5.6萬史上最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cdZMzb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慶祝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就職,中央銀行發行「英德」紀念幣曝光,在總統府幕僚建議下,今年設計走簡潔風,且為了因應疫情,央行首度開放網路申購。不過,由於金價上漲,「英德」紀念幣售價5萬6000元,為歷年總統紀念幣最高價。
首度網購、實體雙軌銷售
央行發行局長施遵驊昨表示,蔡總統第一任「英仁」紀念金幣1萬枚,開賣首日就搶購一空,5萬枚銀幣也在半個月內完售;儘管此次「英德」紀念幣售價不菲,但仍維持紀念金幣1萬枚、銀幣5萬枚發行數量。
他指出,「英德」紀念幣7成將透過網路配銷,網路申購將於7日上午10點起跑,12日中午12點截止,超過預訂數量將採電腦抽籤;3成在台灣銀行全台160家分行於520當天開賣。央行自1996年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開始發行總統就職紀念幣,這次首度採取網購、實體雙軌銷售模式。
施遵驊表示,「英德」紀念金、銀幣正面主題圖案為蔡總統與賴副總統肖像,紀念幣加鐫面額、具法償效力,金幣面額新台幣2,000元、含金一英兩、成色9999;銀幣面額新台幣200元、含銀一英兩、成色999。
歷任總統紀念幣中,1996年「李連」紀念金幣總銷售量4萬8000枚,維持銷量最佳紀錄;銷售量最差的是2012年的「馬吳」金幣,發行1萬枚卻僅賣出2000枚,8000枚最後由央行回收熔掉、繳回金庫。若以昨日每英兩黃金價格1702美元計算,報酬率最佳的是2000年與2004年「陳呂」紀念幣,報酬率有200%以上。
至於「英德」紀念金幣售價飆高是否影響銷量?施遵驊說,這次定價反映金價、包裝、製作成本以及台銀代銷費用,央行幾乎「無利可圖」,雖然售價可能影響民眾購買意願,但總統紀念幣具收藏價值,且蔡總統第二任聲望更勝於首任,相信不少「英迷」還是會買帳。英德就職紀念金幣 飆5.6萬史上最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cdZMzb

中央造幣廠 | 紀念幣


 

_temp_162184196367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