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銀幣+台灣三寶+台灣自鑄銀元,咸豐三年(1853年)壽星銀、如意銀(花籃)、劍秤銀(重六錢八分),銀面有文六八銀如其標準重量,又有「府庫兩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rrWi4p

台灣硬輔幣 - http://goo.gl/fqEhCc

2015-08-02_2100142015-08-02_205925  


1982年之新台幣一毛與兩毛硬幣

169105918_3883619208390944_2604157421421731531_n169672583_3883619385057593_6406103984084878117_n168630863_3883619291724269_4379497196435427691_n169594594_3883619298390935_8199392762271289226_n169071133_3883619431724255_1264559934097701169_n168864897_3883619215057610_9171509775749703034_n2021-07-06_203612207365157_4197984900316207_29888061809805366_n


超商拒收五角 央行︰無法強制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3年10月29日 上午8:41
〔自由時報記者張傳佳/台北報導〕北市李先生向本報投訴,他帶著兩個五角硬幣前往統一超商付帳單,但店員卻拒收,他表示,「五角硬幣還是流通幣,為何不收?」超商公關表示,店員最後仍然完成繳費手續。記者前往郵局,發現郵局確實還在用五角硬幣找錢。但中央銀行表示,五角硬幣稱作「硬輔幣」,雖仍是流通幣,但也無法強制店家收下。
中央銀行發行局襄理陸大同解釋,五角硬幣於民國七十年發行鑄造,最後一次鑄造是民國七十七年,但現在越來越少人使用,所以稱作「硬輔幣」,用作輔助一般硬幣,目前幾乎只剩下郵局在使用,雖然仍是流通貨幣,但交易時也無法強制店家收下。
硬輔幣仍可流通 僅剩郵局使用
記者前往郵局購買三.五元的郵票,郵局果然用五角硬幣找零,工作人員表示,現今郵局仍會使用五角硬幣,但也會用郵票、五角錢的信封替代。
日前李先生向本報投訴表示,本月廿一日前往位於莊敬路與松仁路交叉口的統一超商,將二個五角硬幣湊成一元付帳單,現場二位店員卻都說,「我們不收五角硬幣。」
李先生當場表達抗議,「五角硬幣也是流通幣,為什麼不能收?」店員才勉為其難地收下,還說,「算了,我們就當自行吸收。」店員後來雖協助李先生完成繳費手續,卻把兩個五角硬幣用力丟在收銀台旁邊的盒子裡面,未放入收銀台。
李先生表示,他感到受污辱,「我的錢就代表我自己,他丟了我的錢,就好像是把我丟掉一樣。」李先生認為,五角硬幣仍然是流通幣,超商不應該拒收。
該超商店長已於廿三日打電話向李先生致歉,記者前往該超商求證,店員不願回應,表示由總公司發言。統一超商表示,五角硬幣較為少見,雖然該超商店員一開始表示疑惑,最後仍然協助顧客完成帳單繳費手續,且最後仍將五角硬幣妥善收存,並非亂丟。

--------------------------------

台灣古銀幣+台灣三寶+台灣自鑄銀元,咸豐三年(1853年)壽星銀、如意銀(花籃)、劍秤銀(重六錢八分),銀面有文六八銀如其標準重量,又有「府庫兩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rrWi4p

1287467691298  

台灣銀幣
台灣銀幣
台灣銀幣:同治壽星
  【拼音】:taiwanyinbi
  【英文】:〔silveycoin Taiwan〕
  【錢局名稱】:台灣造幣廠、台北官銀局
  【錢局地址】:台北、台南
  【督造官吏】:劉銘傳
  【鑄幣簡介】:
  1821年~1850年(清道光年間),台灣地方政府鑄造了壽星銀餅、“大清國寶”和“官局”等式樣的銀餅。
  1853年(鹹豐三年),台灣府在台南鑄造了“如意”和“筆寶”銀餅
  1862年(同治元年),嘉義縣鑄造了一批軍饷銀餅
  1890年(光緒十六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台北設立官銀局,鑄造了仿廣東龍洋圖的銀輔幣,計有五個版別
  【台灣銀幣一覽】:
  序 號 名 稱 紀 重
  1 大清國寶銀餅 27克
  2 道光壽星銀餅 26. 8克
  3 筆寶銀餅 26克
  4 壽星銀餅(餅字下有“+”字符號) 27克
  5 壽星銀餅(管局兩字連寫) 27克
  6 壽星銀餅(背面下方雕一“癸”字) 27克
  7 壽星銀餅(官局兩字大小有異) 27克
  8 壽星銀餅(正面右下方刻有“卐”記) 27克
  9 壽星銀餅(同治元年嘉義縣鑄) 27克
  10 壽星銀餅(嘉義縣鑄·背面少丄·行靠邊) 27克
  11 壽星銀餅(背面中央有“寶盆”二字) 26克
  12 台灣制造光緒元寶 5.2克
  13 台灣制造光緒元寶 2.6克
  14 台灣制造光緒元寶 1.3克
  15 台省制造光緒元寶 5.2克
  16 台省制造光緒元寶 2.6克
  17 民國三十八年台灣省圖(細浪文) 13.4克
  18 民國三十八年台灣省圖(細浪文樣幣) 13.4克
  19 民國三十八年台灣省圖(無浪紋) 3.4克
  20 民國三十八年台灣省圖(無浪紋樣幣) 13.4克
  21 民國三十八年台灣省鑄古錢形質 13.4克(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

中央銀行 券幣數位博物館 典藏寶庫 典藏數位檢索 - http://goo.gl/8038mY

2015-08-02_210731  

------------------------------------------------

光緒元寶錢幣行情台灣鑄造的光緒銀毫(葉真銘)-說錢網 - http://goo.gl/HQyfKT

晚清時期,台灣省還採用機器鑄造了“光緒元寶”銀毫輔幣投入市場流通使用。台灣鑄造“光緒元寶”銀毫輔幣始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

(1890)向德國購入機器,設官銀局於台北,以候補知府督辦。先鑄副(輔)幣,面畫龍文,重七分二厘,歲鑄數十萬圓,南北各通用焉。

台灣鑄造的“光緒元寶”銀幣均為銀毫輔幣,根據其面文不同可分為兩種版別:一是“台灣製造”光緒元寶;二是“台省製造”光緒元寶

2015-08-02_2110112015-08-02_211045  

台灣是中國最早自鑄使用銀幣的地區之一。明代中期以來,中國市場貨幣流通領域基本形成了白銀(銀兩)與銅錢並行交易的格局,大數用銀,小數用錢。明末清初,隨著中外貿易的日益頻繁,大量外國銀元流入中國,首先在南方沿海的廣東、福建和台灣等地流通。受這些外國銀元流通的影響,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台灣曾多次自鑄銀元(餅)充作軍餉使用,較著名的有壽星銀餅、花籃銀餅和劍稱銀餅等晚清時期,台灣省還採用機器鑄造了“光緒元寶”銀毫輔幣投入市場流通使用。

灣鑄造“光緒元寶”銀毫輔幣始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據連橫《台灣通史》記載:“光緒十三年台灣財政至是稍平,而銘傳乃得展而矣。……凡百新政,次第舉行,又以外幣紛入,制錢自亡,鄉曲細兵,每以小錢之故,攘臂相爭,怒起械鬥,殺人罷市,屢見疊聞,有司雖歲時示禁,數月而馳。圜法之亂,莫此為甚。乃議籌自鑄,飭通商局辦之。十六年(1890)向德國購入機器,設官銀局於台北,以候補知府督辦。先鑄副(輔)幣,面畫龍文,重七分二厘,歲鑄數十萬圓,南北各通用焉。”從上述記載可知,光緒十六年為緩解市場流通銅錢短缺、滿足商業交易的需要,台灣省購置機器鑄造了“光緒元寶”輔幣投入市場流通

台灣鑄造的“光緒元寶”銀幣均為銀毫輔幣,根據其面文不同可分為兩種版別:一是“台灣製造”光緒元寶;二是“台省製造”光緒元寶。有學者推測認為,“台灣製造”鑄造在前,“台省製造”後鑄。因無確鑿史料印證,尚難確定。

台灣製造“光緒元寶”銀毫有三種面值:1、半毫(庫平三分六厘),成色75%,直徑15毫米,重量1.4-1.42克。2、一毫(庫平七分二厘),成色75%,直徑18毫米,重量2.6—2.7克。3、二毫(庫平一錢四分四厘),直徑23毫米。重量5.2-5.3克。二毫幣稍多,其正面珠圈內書“光緒元寶”四字,對讀;上緣自右至左署“台灣製造”,下緣署“庫平一錢四分四厘”,左右兩側各飾有四瓣花星。背面中央為蟠龍圖案,上緣英文TAI-WAN PROVINCE(台灣省),下緣英文1 MACE AND 4.4 CAND AREENS (一錢四分四厘),左右兩側各飾有四瓣花星。(圖一、二)半毫、一毫者幣文與二毫幣基本相同,僅面值不同而已。

圖一:台灣製造71.2(正)

台灣鑄造的光緒銀毫(葉真銘)
圖二:台灣製造71.2(背)
台灣鑄造的光緒銀毫(葉真銘)
台省製造“光緒元寶”銀毫有兩種面值:1、一毫,成色80%,直徑18毫米,重量2.6-2.8克。2、二毫,成色80%,直徑23毫米,重量5.3克。其幣正面珠圈內書“光緒元寶”四字,對讀;上緣自右至左署“台省製造”,下緣自右至左署“庫平一錢四分四厘”。背面中央為蟠龍圖案,上緣英文TAI-WAN PROVINCE(台灣省),下緣英文1 MACE AND 4.4 CAND AREENS(一錢四分四厘),左右兩側各飾有四瓣花星。(圖三、四)

圖三:台省製造71.2(正)

台灣鑄造的光緒銀毫(葉真銘)
圖四:台省製造71.2(背)
台灣鑄造的光緒銀毫(葉真銘)
晚清台灣鑄造的“光緒元寶”銀毫鑄造數量不多,加之作為輔幣的銀毫,體積小極易遺失,保藏不易等原因,因而存世的台灣光緒銀毫輔幣已寥若晨星,十分珍稀,至今已是一品難求。

----------------------------------

2015-08-02_211132  

1890年(光緒十六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台北設立官銀局,鑄造了仿廣東龍洋圖的銀輔幣,計有五個版別。

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X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

---------

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
標籤:銀元官銀餉銀台灣府輔幣雜談
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X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

1821年~1850年(清道光年間),台灣地方政府鑄造了壽星銀餅、“大清國寶”和“官局”等式樣的銀餅。
1853年( 咸豐三年),台灣府在台南鑄造了“如意”和“筆寶”銀餅。
1862年(同治元年),嘉義縣鑄造了一批軍餉銀餅。
1890年(光緒十六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台北設立官銀局,鑄造了仿廣東龍洋圖的銀輔幣,計有五個版別。

--------------

明清時期 ​​台灣貨幣概述一
2005-02-28 霧裡看花
一、明代(包括南明政權)台灣貨幣
福建與台灣—衣帶水,歷史上因地緣相近、血緣相通而建立了密切的文化聯繫與經濟往來。宋元時期開始,兩地就有行政上的從屬關係。宋人趙汝適的《諸番志》即寫道:“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大約在元朝至元至元貞年間(1291-1297),為了積極經營台灣,元政府在澎湖建立了巡檢司,並兼辦鹽課。明代中葉,福建巡撫黃承玄奏請加強澎湖防務,並隨時視察台灣,以防日本侵襲。嘉靖前後,大量福建漁民和海商入台灣島及其水域捕魚和經商。天啟元年(1621),鄭芝龍到台灣追隨顏思齊海上武裝集團。鄭芝龍被推為首領,以台灣為根據地,設立佐謀、督造、主餉、監守、先鋒等官職,對當地軍民實行管理。崇禎年間,福建旱災嚴重,社會動盪,鄭芝龍經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批准,招募饑民前往台灣,“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舶載至台灣,令其芟舍開墾荒土為田” [1]。這是由福建地方政府批准並組織的移民活動,入台閩人多達數万。清順治十八年(1661)鄭成功從廈門進軍台灣,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台,對台灣及澎湖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水師攻占澎湖,台灣鄭氏集團向清軍投降。根據施琅的建議,清朝廷在台灣設府、縣、台灣鎮總兵等官,台灣在行政上成為福建的一個府,歸閩浙總督、福建巡撫管轄。直到光緒十一年(1885)下詔台灣建省,光緒十四年(1888)台灣正式建省,與福建省分治,台灣在行政上歸屬福建管轄至少有500-600年之久。台灣正式成為福建所轄府治也有200多年。無論是台灣建省以前還是以後,當地的貨幣鑄造、印製、發行、流通與管理,均與福建有著密切的聯繫。

一、明代(包括南明政權)台灣貨幣

(一)崇禎之前台灣島內沿用唐、宋、元、明製錢

據武陵朱景英著《海東札記》,談到他初上台灣島時,發現島上主要行用宋代歷朝制錢,然而“錢質小薄,千文貫之,長不盈尺”。可見當時在台灣流通的製錢,主要是劣質小平錢。宋代嚴禁銅錢外流,但屢屢禁而不止,如文獻所記:“紹興十三年十二月,初申嚴淮海銅錢出界之禁,而閩廣諸郡多不舉行。於是泉州商人夜以小舟載銅錢十餘萬緡入洋,舟重風急,遂沉於海,官司知而不問。” [2]可見有大量銅錢自閩入台,適應了當地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也加強了閩台兩地的經濟交流。連橫在台灣就曾發現古錢甚多,如《台灣通史》卷9 “度支志”說:“相傳初闢時,土中掘出古錢千百甕,或云來自粵東海舶。餘往北路,家僮於笨港海泥中,得古錢數百,肉好深翠,古色奇玩。仍知從前互市,未必不取道此間,畢竟邈與世絕矣。按笨港古名北港,為宋時海舶通商之口”。連橫在北港淤泥中所發現的古錢“不載年號”,因而究竟是漢唐、還是元明製錢“其詳不可知也”。根據書中記述,推論當為唐朝制錢。因為至唐憲宗元和年間,已有相當多的大陸人士取道福建抵達澎湖,並進入台灣。如元和十五年(881),浙江進士施肩吾,曾親臨台灣,回閩後作多首詩文以記載此行,其中之一為《島夷行》,收入《全唐詩》。乾隆《台灣府志》、光緒《澎湖廳志》均載“施肩吾始牽其族,遷居澎湖”。唐宣宗大中年間任陵州刺史的福建籍士人周遇,曾親臨時稱“流虯”即“流求”的台灣島巡視。唐朝大陸人士赴台數量可觀,以至台灣先住民稱內地為“唐山”、內地人為“唐人” [3]。由於此時當地尚不知冶煉銅鐵,所以台灣先住民“競將食物求易釘鐵”,相形之下,製作精美的唐代銅錢更為當地人所喜愛。從上述可知,直至崇禎之前,台灣主要沿用大陸唐、宋、元、明製錢,當地未鑄造貨幣。

(二)順治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之前使用“永曆通寶”錢-------台灣古銀幣+台灣三寶+台灣自鑄銀元,咸豐三年(1853年)壽星銀、如意銀(花籃)、劍秤銀(重六錢八分),銀面有文六八銀如其標準重量,又有「府庫兩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rrWi4p

崇禎十七年(1644 )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同年五月,史可法、馬士英擁立福王朱由崧稱帝。順治二年,南明福王弘光元年,唐王隆武元年(1645 )閏六月,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建福州即帝位,改元隆武。次年六月,明魯王逃亡人海;八月明唐王在汀州被俘遇害。九月,明將鄭芝龍降清,其子鄭成功不從,入海與清軍對峙。當年十二月正式在福建沿海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順治四年(1647)南明桂王流徙於梧州、桂林、武岡等地,後駐桂林,改年號“永曆”,後稱“永曆帝”,鄭成功歸其製約。

永曆年間,以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為主要活動範圍的鄭成功、鄭經軍事集團,經日本人協助,在閩、台鑄造“永曆通寶”,品種以小平背星和折五、折十錢為主,還有數種光背折二錢。分篆書、草書和行書三類,其中篆書版別較多,以“歷”、“寶”二字筆劃略有區別。該錢直徑2.8厘米,重量在5.8-8.l克之間。

據江日昇《台灣外記》卷3、卷5、卷6所述,鄭 ​​氏軍事集團鑄造“永曆通寶”共有3次,第一次為南明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1651)十二月,鄭成功駐軍廈門,“令兄泰造大艦,洪旭佐之,以甥禮遣使通好日本,國王果大悅,相助鉛銅,令官協理,鑄銅熕、永曆錢、盔甲、器械等物”。第二次為永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1666)七月,此時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後已病故,其子鄭經駐守台灣,洪旭“又別遣商船前往各港,多價購船料,載到台灣,興造洋艘、鳥船,裝白糖、鹿皮等物,上通日本;製造銅熕、倭刀,盔甲,並鑄永曆錢,下販暹羅、交趾、東京各處以富國。從此台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第三次為永曆二十八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鄭經為固守台灣,大力訓練士卒,修整舟師,“密令黃興、楊信入泉、漳各處招集以為援。又差兵都事李德駕船往日本.鑄永曆錢、並銅熕、腰刀器械,以資兵用。 ”可見有兩次在日本、一次在台灣鑄造“永曆通寶”錢,其目的為籌措軍費,企圖長期與清廷對峙。

“永曆通寶”小平錢與折二、折五、折十錢一直行用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才退出流通領域,前後共使用38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收復台灣後,台灣民間貿易仍然使用永曆錢。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福建奉命開局鑄錢,並“罷前代舊錢之禁”。福建巡撫金鋐上書朝廷,“請禁遏”民間通行的明代製錢。戶部議論後遂行批准。但內閣學士徐乾學不以為然,提出“閩處嶺外,負山鄰海,非同內地,聽民兼用古錢為便。於是凡民間摻和行使及各官失察禁例一切罷除” [4]。此前台灣府諸羅縣令季麒光也曾請求朝廷“暫寬舊錢之禁”,他作如下分析:“台灣民番雜處,家無百金之產,各社番人不識銀等;其所謂賣買者,不過尺布、升 ​​鹽、鬥粟、斤肉耳。若將舊錢驟革,勢必野絕肩挑,市無收販,芄芄小民,實所難堪。竊思功令不得不遵行,而民情不容不體恤。查漳泉等處尚有老錢、金錢未盡革除,況台灣兩隔重洋,更非內地郡邑所可同語。”“令台灣聲教所通而耳目未盡改觀,性情未盡感孚,又非同偽鄭之時,各洋興販,以滋其利源。若一旦禁革舊錢,不特分厘出入,輕重難平,抑且使從前之錢竟歸無用,民番益貧且困。為此據實申請,懇賜俯顧輿情,暫行通用。所用鑄錢,或就兵餉給發,或聽商人運販,即令就台收換舊錢,鑄錢源源而來,舊錢不禁而自絕矣” [5]。季鱗光從台灣社會經濟的實際出發,建議暫緩取締舊錢,新錢與舊錢一併使用,並逐步回收舊錢,為朝廷所採納。因而直到康熙二十七年“永曆通寶”等前朝錢才被禁用。

(三)台灣通行由呂宋輸入的西班牙銀元

由於鄭成功集團與呂宋等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加上漳州月港、台灣與東南亞貿易頻繁,所以鄭氏集團的對外貿易主要以西班牙銀元為結算標準,這種銀元在島內也廣泛流通。《台灣通史》“度支志”說:“當是時,海舶通商於西南洋者,絡繹於道,故錢貨多隨商務以來。而呂宋銀尤夥,是為西班牙政府所鑄,而畫王像,則台人所稱佛銀者也,重六錢八分,市上貿易以此為準。”有關西班牙銀幣傳入中國東南沿海的具體情況,拙文多有詳述,可資參閱。[6]

----------------------------

明清時期台灣貨幣概述?二
二、清代台灣貨幣

(一)清代台灣制錢

1 、“康熙通寶”“台”字錢。台灣回歸之後,為穩定社會,回收舊錢,康熙二十七年奉詔“開福建台灣鑄局,錢幕鑄滿漢文'台'字。三十一年停台灣府鑄局。” [7]另據清唐與崑《制錢通考》也說:“康熙二十七年,福撫張仲舉以台灣所用明桂王偽號錢文甚多,若一時驟行全禁,貧民無以為資,疏請開爐鼓鑄,收買偽錢銷毀改鑄。經部議準行,令設爐開鑄,背鑄'台'字”。《清聖祖實錄》卷140也有類似文字:“康熙二十八年(1689)四月二十六日,命台灣府開爐鼓鑄。”僅時間稍有出入。但“康熙通寶”台字錢比內地同種制錢略小,重量亦輕,每貫計重不足6斤,所以不能通行於內地,而僅局限於島內流通。在台貿易的大陸商人,必須將這種台字錢降低兌換銀兩攜回內地。隨著台字錢鑄造量不斷增多,錢價日益貶值,以至白銀一兩可兌換台字錢三、四千文,駐台班兵領取兵餉,按定例是銀七錢三,兵民均深感不便,市井貿易也因此屢生事端。其間台灣鎮總兵殷化行多次奏請朝廷頒令停鑄,而戶部則堅持鼓鑄。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殷氏離台調赴襄陽鎮總兵之前入朝覲見,備陳台錢之弊,方才引起朝廷重視,遂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停鑄。

2、“雍正通寶”“台”字錢。雍正十一年(1733)之後台灣重開錢局鼓鑄雍正通寶台字錢。直徑2.7厘米,重一錢二分。由於鑄造量較少,因而存世珍品不多。

3、“乾隆通寶”“福”字錢。乾隆初年,台灣出現通貨緊缺、錢價日昇的現象。以前通用的台字小錢,每三文僅值內地制錢二文,而番銀一兩,此前可兌小錢1500文,而今只換800余文,“兵民交困”。乾隆四年(1739)九月五日閩漸總督郝玉麟、福建布政使王士任因而緊急上報朝廷:“據台灣鎮總兵章隆、知府劉良壁等飛羽呈報,該地民間使用小錢,從前番銀一兩,換錢一千五六百文,後漸減至一千有零。本年六月間,每兩僅換小錢八百一十二文,兵民力不能支。因與錢鋪較論錢價,欲令稍減;開舖之人竟至閉歇,該鎮府等婉為勸諭,並禁兵民不許強行勒換,始復開張,並稱目前得內地運錢—萬串,便可接濟。臣等查內地錢價現在昂貴,勢不能運往接濟,而台地錢價,其貴大異尋常,況兵丁遠戍,所支糧餉 ​​銀,以之換錢為日用薪水,操演辦公,較前更覺拮据。”郝玉麟等人認為只有下列辦法方能解燃眉之急:“唯有福州省城從前買黃銅器皿共九萬八幹餘斤,除已賣外,尚存生熟銅八萬一千餘斤,若用鼓鑄錢文,照定例每文重一錢二分,配以白黑鉛斤,約可鑄錢萬有餘串,足以運濟台地。” [8]乾隆皇帝批:“如所請速行,該部知道。”一萬餘串“乾隆通寶”“福”字錢很快鑄成並運往台灣,穩定了台灣經濟,也安撫了台灣軍心民心。

為了進一步緩和並化解台灣的貨幣危機,乾隆五年(1740)福建新任巡撫王土任奏請採買滇銅20萬斤,“照鼓鑄青錢之例,添辦白鉛、黑鉛、點錫,合為四十萬斤,在省開鑄,陰畫滿文'寶福'二字,先後計鑄四萬八千餘貫,以時運至台灣.流衍市上。而海舶自天津、寧波運入者,歲率敷十萬貫,每銀一圓易錢二千。物價亦平,米一斗二百,肉一斤四十。生計充裕,兵革不生,閩粵之氓先後而至,拓地遠及兩鄙”。[9]由於台灣人民的辛勤勞動,加上福建的大力支援,台灣經濟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這也是清代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期。

4. “咸豐通寶”“台”字錢。咸豐年間台灣爆發林恭領導的農民起義,為籌錯軍餉,台灣地方當局在嘉義銷毀舊炮,鑄造“咸豐通寶”台字錢,有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當百數種[10]。連雅堂先生認為有當千者。日本人平田廉郎著《台灣古錢之研究》,認為大陸所鑄咸豐大錢凡當五十者皆曰“重寶”,當百者皆曰“元寶”,唯獨台灣所鑄咸豐錢,不論當五十或當百,皆稱“通寶”。除上述官鑄制錢之外,清代台灣流通的私錢數量亦不少,日本人北山氏估計各佔半數。清代民間不僅還在行用明朝制錢,甚至還有明以前的,而安南景興、景盛、光中等劣質銅錢也充斥於市。其惡劣之程度,可由當時民間所稱沙殼、風皮、魚眼、灰板、浮水等略見一斑.據稱甚至以錢浮水,再於錢上放米二粒,猶不下沉。[11]

(二)清代台灣銀元

1 、台灣民間繼續沿用西班牙銀元,官方亦以此作為結算方式之一。康熙年間浙江人鬱永河赴台灣調查硫磺資源,回閩後著《裨海紀遊》,記述此時台灣“市中用財,獨尚番錢。番錢者紅毛人所鑄銀幣也。圓長不一式,上印番花,實即九三色。台人非此不用;有以庫帑予之,每蹙額不顧,以非所習見耳。”《赤嵌筆談》也記康熙末年(1721 )台灣使用銀幣的情

況:“交易最尚番錢,紅毛所鑄銀幣也。長科無式,上印番字,銀色低潮,以內地兼金與之,反多滯難用。”此處“紅毛”即泛指西班牙人或荷蘭人。即使西班牙銀元成色不好,但在台灣信用度頗高,無論是漢人還是少敷民族先住民,都“非此不用”。乾隆《台灣府志》“食貨”曾說到乾隆年間在台流通的“番貨”種類:“劍銀,以銀鑄成,重九錢,來自西洋;圓錢,一名花欄錢,重七餞二分,小者二當一,並有四當一者;方錢,重與圓錢同,俗呼番餅;中錢,重三錢三分;茭亦銀錢,有重一錢八分,亦有重九分及四分五厘,以上皆來自咬溜吧,呂宋”。嘉慶、道光年間台灣兵備道姚瑩上督撫《籌議商運台谷》文中也說:“台屬貿易俱用番餅,官民收用紋銀,皆仰給台餉,給兵之後,散佈民間,捨此則海外紋銀斷絕矣”。嘉慶二十三年(1818)八月閩浙總督董教增奏台灣府屯地屯租清厘折中統計屯租、屯丁番銀合計1680圓,還給佃首辛勞番作450圓,並有5971圓番銀“收貯廳縣以備興修水利、紅白賞賜” [12]。同本奏摺中還有“徵收已墾田園租銀”,“每年實共徵番銀” 38185圓,“屯餉番銀” 33240圓,“尚存番銀” 1757圓。道光元年(1821)閩浙總督孫爾准奏折中反映“原參短交庫款番銀一萬零六百二十二圓零,折銀八千一百七十兩零”。[13]孫爾准奏折中還提及“通台道、府、縣各官分年均捐番 ​​銀二萬元”。[14]道光六年,為鎮壓台灣張丙起義,閩浙總督動員台灣官民商紳捐番銀15萬元。[15]道光三十年(1850)台灣兵備道徐宗幹上書閩浙總督《請籌議積儲》,文稱:“往年春夏外來洋元敷十萬,今則來者寥寥,已數月無廈口商船矣” [16]。上引資料充分說明,乾、嘉、道時期是台灣官方、民間使用番銀最盛的時期,也是台灣對外貿易最繁榮的時候。

2、道光、咸豐年間台灣鑄造壽星銀餅、如意銀餅、劍秤銀餅。連橫認為,咸豐三年(1853),台灣島內有林恭之變,圍攻郡治(今台南),“藩餉不至,而府庫存元寶敷十萬兩,滯重不易行。乃為權宜之策,召匠鼓鑄,為銀三種:曰壽星,曰花藍,曰劍秤,各就其形以名,重六錢八分,銀面有文如其重,又有府庫二字,所以別洋銀也。是為台灣自鑄之銀。” [17]這裡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關於壽星銀餅(即俗稱老公仔銀)的始鑄年代,連橫記載當誤,並非咸豐三年,而是道光十八年(1838),該銀餅正面圖案 ​​為柱杖壽星立像,兩側緣分別篆書“足紋銀餅”、“道光年鑄”,其下署楷書“庫平柒貳” ;背面以雙耳三足鼎為主圖案,並署對讀滿文“台灣府造”;梵文“萬”字紋邊。我國早期銀幣中,一般認為最早的是1793年專為西藏鑄造的“乾隆寶藏”,台灣壽星銀餅可排名第二。

3、光緒十四年(1888)清朝廷開鑄“光緒元寶”,重七錢二分,亦在台灣流通。因其背有龍紋,故稱“龍洋”或“龍銀”。然而直至光緒、宣統二朝,在台灣流通最廣的還是墨西哥銀元,重七錢二分。此種銀元逐漸將上述“六八銀元”排擠出流通領域,這是因為“六八銀元”的含銀量為6.664錢,而墨西哥銀元則6.494錢,前者較後者計重1分7厘,根據劣幣驅逐良幣的基本原則,民間多收藏“六八銀元”或熔化為銀器,加上原來鑄造數量就不多,所以很快退出流通。

4、光緒十六年(1890),台灣地方政府向德國購入鑄幣機器,在台北設置官銀局,以台灣候補知府督辦。先鑄銀輔幣,以龍紋為飾,重七分二厘.每年鑄造數十萬枚,在台灣南北各路通用。

此外在台灣流通的還有香港銀元等等,此不贅述。

 

(三)清代台灣紙幣

 

1、同治元年(1862)台灣地方政府鈔票。同治元年(1862)台灣彰化戴潮春領導起義,北路騷動。兵備道洪毓琛駐郡治台中籌防,由於大陸兵餉遲遲未至,班兵激憤,洪氏只得向德記洋行借款白銀15萬兩,約以台灣關稅抵押。然而所籌軍費猶嫌不足,只得發行台灣府地方鈔票,也是台灣島上最早的紙幣。

2 、劉銘傳以“定捐借兩法” [18]發行銀錢票。光緒十年(1884 ),邊疆危機再起。法國為佔領越南北部,打開中國西南門戶而挑起中法戰爭,中國戰敗。法國艦隊進入台灣海峽,

企圖佔領福州、基隆。法軍壓境,然而福建協濟的軍餉未能及時入台。隨著戰爭的擴大,法軍封鎖海上,以斷絕大陸的接濟。為解決島內軍餉及戰爭經費,台灣防務大臣劉銘傳擬“定捐借兩法”,飭台灣兵備道劉璈籌辦。具體辦法就是以200萬兩白銀作為定數,全台各縣分攤,凡家資萬兩者,以五厘計,應捐五百兩。由地方官先付給印票,待中央政府撥款抵台後即由官府實收,並對捐銀者從優獎敘。隨後又規定家資萬兩者,應藉款給政府,亦按一分計,應藉一千兩,同樣由官府給予印單,並定以一年償還。逾期官府未還.則按月加息五厘。其家資不及一萬兩者,暫免捐借。捐借之單為三連票,編列號數,由台灣道蓋印,再轉發府縣加印,以一聯給與銀戶,一聯存縣,一聯送府,台報備查。又因台灣盛產大米,且因戰事囤積日多,官方也批准捐借銀戶以八成繳銀,二成繳米;繳米之法,以上白米為標準,糙米照加一成,按當時市場米價折銀,具票繳納。實際上是台灣地方政府發行地方公債。面額分一圓、五圓兩種。
台灣道劉璈以捐借的200萬兩白銀為準備金,在島內發行鈔票。他委託當地殷實富商印製三聯票式,自行編號,先蓋商紳圖章,再送各縣官府加印。左右票根,一存縣府備案,—存本銀號備查,以便核對,防止偽作,而中票用以流通。該錢票面額統一為五百文。

台灣道、府還規定了銀錢票的使用規則:(1)銀錢票可以充當各縣徵解正供、鹽課、稅厘繳納,在民間一律通行,不得拒收;(2)銀錢票可以充當抵押貸款,如某戶捐借者,到期限仍未能繳納白銀,則允許其以田產、房產、地契向銀號抵押借貸,可以按照契面借與五成白銀,月息六厘,多至—分二厘,三年取贖;(3)凡銀號家資10萬兩白銀以上者,準發行鈔票5萬,資產越雄厚允許發行更多的鈔票。如家資不及10萬兩,或官府未批准者,不得擅發鈔票;(4)銀號票錨如逢緊促短缺,准許向道、府、縣三庫暫借接濟。初借歸清,方許續借,出入均行息五厘;(5)民間流通的銀票,則按各省行規,禀縣示遵。由於劉銘傳、劉璈在台灣推行銀錢票,解決了台灣兵餉與戰爭經費的燃眉之急。

3、劉永福發行台南官銀票。光緒二十年(1894)六月,日本海軍突然襲擊中國北洋艦隊,並向在朝鮮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甲午戰爭爆發。次年中國戰敗,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台灣人民群情激憤,立下誓言:“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不久,台北為日軍所破,緊急時刻南澳鎮總兵劉永福入台主持軍務,駐府治台南治軍,福建水師提督楊岐珍領兵飛赴台灣,台灣島內軍費告罄。面對緊急軍情,劉水福採納幕僚吳桐林之言,於台南設立官銀錢票總局,由郊商莊明德主持。發行銀票三種面值,即一圓、五圓、十圓。票長九寸二分(合30.36厘米),闊五寸二分(合17.16厘米),也是三聯票,一存局中,一為流通使用。票面上列號數及年月日,並鈐蓋“鎮守福建台灣總兵官之關防”、“官銀錢票總局”、“台南府印”等印章,記錄了台灣人民抗日保台的悲壯歷史,也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以銀元為本位的鈔票。

4、台灣股份票。由台灣巡撫劉永福以“安全公司”的名義發行,目的也是為了籌措軍費。實質上也是台灣地方公債,股份票式樣與蓋章均同於上述銀錢票,分一圓、五圓、十圓3種。劉永福並允諾台灣收復之後,付給三倍的利息。一時島內購買踴躍。但台灣股份票始發不久,日軍即攻陷嘉義、鳳山諸縣,劉永福等抗日將領只得揮淚西渡。因而此種票樣保存極少。

日本人佐倉孫三則認為:“'銀貨',台人從來不用紙幣,以'多羅'行之。多羅,猶曰銀貨也。其一元金,與我一圓貨(指日元,注)相匹儔。其餘概銅錢耳。土人授受之際,先檢其真偽,或擲於地上聽其音、或置掌中指彈之,甚則以鐵器捺刻印。是以貨面凹痕斑斑然,終即為苦窳,足可謂陋矣。” [19]其說備考。

 

三、明清時期台灣貨幣的時代特點

 

縱觀明清時期台灣的製錢、銀元和紙幣,可以發現具有以下時代特徵:

1 、台灣貨幣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的經濟緊密相連。如乾隆四年、五年郝玉鱗、王士任令“寶福局”鑄錢6萬貫運抵台灣,解決了台灣制錢短缺的矛盾,發展了台灣的經濟,也加強了台灣與內地的經濟聯繫。每當台島發生貨幣短缺時,總是由福建鼎力相助。

2、台灣貨幣的發行多與特定的歷史事件緊密相連。如上述壽星銀餅、台南官銀票等,均是針對島內動亂或外國入侵等特殊事件為籌集軍費而發行的。其中不乏成功的範例。

3、台灣貨幣與海外貿易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明清時期 ​​在台灣沿用近500年的西班牙銀元及其他西方國家的銀幣,反映了明清時期 ​​台灣與世界各國之間十分興盛的海上貿易,也是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4、明清時期 ​​台灣貨幣表明台灣的商品經濟從落後而逐漸進步,至清末已經達到或超過內地東南數省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劉永福所發行的台南官銀票成為我國最早的以銀元為本位的鈔票即是明證。說明此階段台灣省經濟發展相當迅速。

綜上所述可知,台灣貨幣是中國歷史貨幣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發展中國的商品經濟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來台灣—些別有用心的人企圖割斷台灣與內地血肉相連的歷史,只能是癡心妄想。


拖板車急煞800塊白鋁掉滿地 民驚:包龍星的官銀?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