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基本收入」成效如何? 芬蘭最終實驗報告出爐
「無條件基本收入」成效如何? 芬蘭最終實驗報告出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2L724Ej
2020-05-06 22:12
即便是以高福利聞名的芬蘭也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花費太高且效果不佳。(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且失業率攀升,「無條件基本收入」(Basic income)的概念浮上檯面;2017年,北歐國家芬蘭啟動實驗,提供2000名25歲至58歲的失業者每個月560歐元(約新台幣1.8萬元);而在近3年後,芬蘭於今天發布最終實驗報告,其結果卻顯示,無條件基本收入確實有益民眾心理健康,但對促進就業並無幫助
《彭博》報導,該報告顯示,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後1年,18%的領取者找到工作,與對照組相同,到了第2年,27%的領取者找到工作,也只比對照組多了2個百分點,顯示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可能無法如部份人士預期般,達到促進就業的作用。
儘管該報告指出,無條件基本收入有益民眾心理健康,讓民眾對財務安全更加心安,但隸屬芬蘭財政部的研究機構VATT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研究主管Kari Hamalainen直言,這是很大的誘因,但並未完全有效,其代價高昂而不可持續。
另一方面,芬蘭社會事務暨健康部部長佩科寧(Aino-Kaisa Pekonen)表示,這份報告仍「有助於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在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慘澹失業率之下,芬蘭首相馬林(Sanna Marin)所屬的執政黨聯盟主張,不考慮引進無條件基本收入,但考慮施行「負所得稅」制度,也就是說,若能找到1份工作,但如果薪水低至一定程度的話,政府將反會補貼金錢,藉以激勵民眾找工作的欲望
「無條件基本收入」成效如何? 芬蘭最終實驗報告出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2L724Ej

2020-05-07_145417


從巴西影集《3%》思考「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可行性
By 台灣教授協會,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3日, 2017
文:豬木郎馬蜂
最近抽空看了一部名叫《3%》的巴西影集,引人深省。所謂3%,指的是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被區分為97%的窮人與3%的富人,前者集中於「內陸」,後者則居住在「近海」。
空間上的絕對阻隔,同時設下可享受資源的界線,而唯一能夠跨越這條貧富界線的機會,就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甄選」。每位年滿20歲的青年男女都可以申請參加甄選,但是過程十分嚴格,一旦失敗就永遠失去機會,最終只有3%的精英能夠通過考驗,成為「近海」的居民。
這部劇集與《飢餓遊戲》、《分歧者》等類似故事的最大差異,在於它特別著重每道甄選關卡的設計與突破。從最初的個別面試、團隊合作,到後面越來越「個人化」的難題,在在逼迫每位受試者於有限時間內,承受超乎想像的壓力。
它考驗的不僅是受試者的聰明才智或臨場反應,而往往是人性的底線。再者,其它故事的淘汰者經常以毫無意義的死亡收場,但在此劇中,淘汰者們苟活的羞辱、憤怒或超然,同樣令人動容。
然而筆者更感興趣的,不是這些有如大企業人資面試般的甄選難題,而是構成整部劇集的核心思想,也就是3%的世界價值觀。
在劇中,設定了一個由甄選淘汰者所組成的「革命/恐怖組織」,稱作「目標」,他們的目標就是破壞這個人為區隔的制度設計,追求一個人人都能享受豐裕資源的嶄新世界。他們派人滲透到甄選之中,於是考官們必須一邊進行測驗,同時設法找出危險的間諜。而彼此交鋒的高潮,也正是兩種價值觀的對立、對決和對撞。
這迫使筆者自省,究竟我們渴望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是一個貧富分化懸隔、但能確保少數「精英」創造最大價值的社會?還是一個所有人都能共享資源、但卻有陷入停滯風險的社會?
乍看之下,這好似冷戰時期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意識型態的對立,特別是「目標」在批判制度不公時的強而有力,與創建新世界方案上的虛弱蒼白形成明顯對比,使人強烈感受到一股冷戰終結初期、新自由主義大獲全勝時的餘韻。
問題是,隨著劇終前兩位要角放棄成為3%的資格、轉而投向目標陣營後,就開啟了另一種全新的可能,一種挑戰現有制度乃至設計全新規則的無限可能。
筆者由此聯想到近幾年在歐洲提出的大膽構想:無條件基本收入。這又稱全民基本收入,指的是在無須審查任何條件資格的情況下,定期發給國民足以滿足基本生活條件的金錢。
這個制度的用意,在於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問題,他們主張這樣做不僅能擺脫社會福利的歧視問題,且能使人在滿足基本生活之餘,從勞動中解放,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並促進人類的進步。
有趣的是,反對聲音通常不是從通膨角度切入,而是認為這種制度設計必然使人們失去工作意願,從而導致經濟衰退、社會崩解。這簡直猶如冷戰論爭的翻版。
可是,冷戰時期與21世紀的現在有一個關鍵區別,即科技進步的幅度。科技進步一方面提高了人類共享資源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科技取代人工的趨勢也莫之能禦。
由於資本主義經濟運轉的前提,係國家以強制暴力剝奪人民及其生產工具,使其成為「自由得一無所有」的工人階級,故當科技再次剝奪工人與工作的連結後,將造成平均利潤率的下降,以致更劇烈的週期性經濟危機,將會更頻繁地衝擊現有的社會經濟體系。
若從這個結果反推,那麼預先設計一個保障所有人類生存基本需求的制度,或許就不僅只是解決貧窮的消極手段,而是具有主動防範社會體系瓦解的積極作為了。
像這樣一個打破3%分界線的社會,究竟會不會讓大多數人都失去工作意願?筆者以為或許不然。理由是,人類的慾望與目標是極為多元的,當人們無須煩惱基本生活後,那麼追求其它成就的渴望,將同樣持續塑造出新的競爭,迫使人們在壓力下殫精竭慮。
人類受迫於生存壓力,或以生存作為推進社會運轉的動力,這其實是來自於前工業化時代、糧食生產有限下的舊社會思維,而這顯然早已不符合此刻的社會現實。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當一個人類再也不受溫飽威脅的社會實現後,那麼臉書的按讚數又將形塑出另一條全新的3%分界線也說不定?


 

考驗人性!荷蘭政府將向市民發放「月薪」

荷蘭政府將展開一項「基本收入」計畫,每個月發薪水給市民。(取自QUARTZ)

2015-07-23  11:0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如果有一天政府每個月要免費給你一筆錢,你會怎麼做?是每天繼續原本的工作?又或者是把工作辭了開始享受人生?荷蘭政府將在明年一月起,在烏特列支市(Utrecht)進行基本收入(basic income)的社會實驗,每個月將會無條件發給居民一筆錢,金額約會落在台幣3萬至4萬5之間,科學家想要藉此計畫去了解,當人們無條件得到社會補助時,他們將會怎麼做,會利用這筆錢對社會做出貢獻,又或者是用在自身的利益上呢?

根據《QUARTZ》報導,該計畫將由荷蘭政府和烏特列支大學(Universiteit Utrecht)合作,將會有大約300人參加,其中至少有50人可以無條件拿到錢,代表即使他們找到工作,也還是可以拿錢。除了這一組之外,還會有另外3組將會依照個別情形,受到不同嚴格程度的規範。

該計畫負責人霍斯特(Nienke Horst)表示,成人每個月會得到約900歐元(約台幣3萬1),伴侶或家庭每個月則有1300歐元(約台幣4萬5)。霍斯特表示,這個實驗目的在於挑戰傳統觀念,過去人們總是認為,接受社會補助的人,必須要透過處罰和訪查來監督。此外,也有人批評「基本收入」無法驅策人們去工作,只會對社會造成傷害。

「我認為這樣做會讓更多人快樂一點」,霍斯特樂觀地說「人們總說接受基本收入的人不會認真去找工作,我想我們會得到答案。」

在過去也有其他國家進行過相同實驗,像是印度和馬拉威,不過最有名的還是位於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多芬市(Dauphin)的社會實驗。在1974到1979年,多芬市展開了名為「米糠計畫」(The Mincome program)的社會實驗,依照每個人的收入多寡,定期發錢給全體市民。

專門研究米糠計畫的曼尼托巴大學經濟學家福傑特(Evelyn L. Forget),在2011年出版一份報告,名為《沒有貧窮的城鎮》(The town with no poverty)。在這一份報告中,福傑特指出,「基本收入」有效降低了多芬市的貧窮,也緩解了其他社會問題。福傑特的研究顯示,多芬市雖然跟唱衰該計畫的人所預測一樣,人們的工時確實變少了,尤其是年輕男性,但同時這些人靠著補助的金額重拾書本,回到學校接受教育,而媽媽們也因無經濟壓力能夠專心養育孩子。

福傑特在接受《QUARTZ》訪問時說「雖然有人認為『基本收入』不好,但在有了『基本收入』之後,男性較不容易輟學,這對於他們的終身收入有很大影響,而女性也可以請較長的產假。」

然而多芬市的米糠計畫的長期成效如何,並沒有得到確切結果,該計畫在1979年加拿大保守派接掌政權後被停止。而《QUARTZ》報導最後提到,或許這次在烏特列支市的實驗,能夠得到一個結果。

該計畫希望能了解,這一份「月薪」會讓市民更有動力工作,又或者是整天享樂。(路透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