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村龍舟-洲仔尾  

台灣唯一不祭拜屈原的龍舟賽——200年來比不出輸贏的二龍村龍舟競渡
200 多年來,這裡的龍舟賽從來沒有屈原,也從來沒有輸贏。 二龍村龍舟競渡,又稱二龍村扒龍船或二龍競渡,是宜蘭礁溪二龍村轄下淇武蘭、洲仔尾兩庒每年於端午節所舉行的龍舟競賽,但這個傳承已兩百多年的龍舟賽初期日期並不固定,不祭屈原,進行時不打鼓,沒有計時、沒有裁判,連龍舟造型也與其他地方的不同,也因此成為臺灣最有特色的龍舟賽,甚至在 2001 年獲中華民國觀光局列爲「國家十大民俗節慶活動」。 而現今根據二龍村的耆老們憑著代代相傳的回憶,以及宜蘭官方文件或普羅大眾的主流說法,均認為二龍競渡與噶瑪蘭族有淵源。


與屈原無關的噶瑪蘭族競渡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bD55bV

與屈原無關的噶瑪蘭族競渡

從古早民俗記錄、報章報導來看,都有記載紀念屈原的習俗。不管史實上的屈原是不是真的存在過,紀念屈原的習俗是漢文化傳入臺灣的現象,無需否認。但除了屈原以外,我們也可以多了解以目前已知線索推斷很可能源自原住民習俗的二龍河競渡。

兩百年以前噶瑪蘭淇武蘭、洲仔尾(宜蘭礁溪)一帶的平埔族人為了驅鬼避邪、平息二龍河裡的鬼魂,於是演變為在二龍河划船競渡祭拜神祇祈福的習俗。
二龍河競渡不但船隻風格,競渡方式不同於漢文化的龍舟,祭祀的對象是「老大公」「老大媽」,原本也不在端午舉辦,在漢人移民開墾後,才逐漸轉變為與端午節慶結合。
二龍河競渡的特色為沒有裁判,輸贏完全由選手和觀眾自由判定,龍船的造型也很特別(左圖,出自民俗臺灣)。
這個活動延續到日本時代,報紙記載了「每日觀眾千餘」、「兩庄戶口,各備牲物,在港頭致發,入夜請客演戲八台,極是鬧熱」的盛況(右圖:臺灣日日新報),一直到今日,二龍河扒龍船依然是當地每年的重要盛事。


噶瑪蘭族賽龍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102873133170969/

212462605_1022107925217696_8755415213868309928_n212462605_1022107925217696_8755415213868309928_n (1)214077185_1022108045217684_9098107934567948905_n211379000_1022107995217689_4898329441425208294_n211330912_1022107965217692_8503687254741621250_n


9931  

台灣平埔族的鬮分書


同治伍佃東勢武罕社番婦荖阿比老吻仝立鬮分約字
私文書/合約契
著作者:
1.(立據人)仝立鬮分人:荖允——姐妹,噶瑪蘭族武罕社 2.(立據人)仝立鬮分人:阿比——姐妹,噶瑪蘭族武罕社 3.(立據人)仝立鬮分人:老吻——姐妹,噶瑪蘭族武罕社 4.李合發——管社人 5.代書人:李元吉 6.在場:抵搖——荖允等之侄孫,噶瑪蘭族武 罕社 7.在場:宛?——荖允等之侄孫,噶瑪蘭族武 罕社 8.知見:武禮龜劉——武罕社土目,噶瑪蘭族武罕社 9.知見:九仔龜劉——武罕社土目,噶瑪蘭族武罕社 10.知見:某乃加?——荖允等之母舅'打那美社土目,噶瑪蘭族打那美社 11.公親:寔打萬——噶瑪蘭族
主題與關鍵字:
相關族群:噶瑪蘭
相關社名:武罕社
內容性質:鬮書一分產
描述:
印記:1.土目章:噶瑪蘭分府給東勢武罕社土目??阿?長行戮記
內容摘要:發生原因:各家異爨、長大從夫
日期:
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
格式:
長48.4cm,寬47cm
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http://www.darc.ntu.edu.tw)
範圍:
1.舊地區:羅東堡武罕社
管理權: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寔打萬——噶瑪蘭族(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同治伍佃東勢武罕社番婦荖阿比老吻仝立鬮分約字]。《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d/0e/45.html(2015/06/25瀏覽)。
同治二年六月抵美福社化番茅乃漲夷牌夫婦偕子為壯二結(1904093) - http://goo.gl/ZK7Ucz
同治伍佃東勢武罕社番婦荖阿比老吻仝立鬮分約字(1904197) - http://goo.gl/NUKWML


習俗中斷150多年 噶瑪蘭族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及頭目頭飾,為海祭、豐年祭做足準備。(記者張議晨攝)
習俗中斷150多年 噶瑪蘭族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 宜蘭縣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2Pdoe
2019/07/05 16:12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噶瑪蘭族在漢人入蘭開墾後,部分族人被迫南遷花東,留在宜蘭的族人則與漢人同化;最近宜蘭壯圍奇立板社族人,要在7月13、14日舉辦海祭、豐年祭,讓暌違150年未辦的歲時祭儀,重現蘭陽平原,宣示他們重振噶瑪蘭族文化的決心。
噶瑪蘭族濱海而居,宜蘭舊地名就是取自該族;但漢人200多年前進入宜蘭開墾後,部分噶瑪蘭族人遷往花蓮、台東一帶,族人在外地顛沛流離數百年年。
未南遷的噶瑪蘭族人,散居宜蘭各鄉鎮,隨時間推移,幾乎都已漢化,用漢姓隱身漢人聚落,說著一口流利台語,幾乎與漢人無異。
但隨部落老一輩族人凋零,中生代憂心族群文化就此消失,最近位於壯圍部後社區奇立板族人,先成立噶瑪蘭族發展協會,作為族群文化復甦的起頭,經多次籌備、討論,今年恢復睽違150多年未辦的傳統祭儀。
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玉峰說,宜蘭噶瑪蘭族漢化已久,很多傳統習俗幾乎已經消失。為了復辦海祭、豐年祭,他們遠到花蓮豐濱新社求教,將古調、舞蹈及祭祀傳統帶回宜蘭。
今年5月以來,奇立板社族人陸續展開儀式祭典的準備,包含古調的傳唱練習、傳統舞蹈的教學等,每晚固定在社區登場,為13、14日活動預作準備;今部落91歲頭目潘英才,也用傳統儀式祭祖,祈求活動順利。
「如果不復辦,怕對不起祖先」潘英才說,噶瑪蘭族百年來四散全台各地,僅花蓮一帶的族人,每年循傳統舉辦祭典儀式;儀式對原住民有珍貴意義,經由花蓮族人的鼓勵,及年輕族人的投入,儀式才有辦法重見於宜蘭土地。
祖父是奇立板社族人、慈濟大學助理教授潘朝成說,奇立板社擁有超過400年歷史,從漢人入蘭前至今天,部落仍存在於壯圍濱海一帶;恢復祭典要讓其他族人及宜蘭人知道,原來噶瑪蘭人並未離開,也是讓年輕一輩族人,認識屬於自己的歷史。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為13、14日的祭典活動祭祖祈福。(記者張議晨攝)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為13、14日的祭典活動祭祖祈福。(記者張議晨攝)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及頭目頭飾,為海祭、豐年祭做足準備。(記者張議晨攝)
宜蘭壯圍奇立板社的噶瑪蘭族人,近日勤練傳統古調,為海祭、豐年祭活動預作準備。(記者張議晨攝)
習俗中斷150多年 噶瑪蘭族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 宜蘭縣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2Pdoe

2021-03-30_0757152021-03-30_0757352843676_42021-03-30_0757272021-03-30_0757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