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勾gogo募集平台/以社區公益為核心,免費提供雙向媒合物資、人力、金錢及知識資源服務,當社區民眾有需求,只要在平台提出計劃,就有機會獲得各界協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wUZu8


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
----------------
flyingV台灣群眾募資平台/幸福市集/退休教授募資創業 賣有機蔬果/在群眾募資平台募集會員,根據會員贊助金額不同給予回饋,八月底前目標招滿五百人,如未達目標,屆時全數退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9FX51y
--------------------
台灣群眾募資/群眾集資平台/創業空間青創基地/全台青創空間/募資新紀元 勾勾gogo募集平台/台灣目前最大的綜合型集資平台《flyingV》。/《柯文哲x白色力量》、太陽花、學運、反核等運動、3D印表機《FLUX》、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成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4J9Z1X
---------------------------
網路募資平台成為圓夢的重要管道,知名原住民歌手以莉高露在沉寂3年後將推出全新專輯,她跳過唱片公司出版,而選擇網路募資的獨立出版方式。募資訊息一上線,不到24小時就達到目標金額35萬。此次募資活動是募資平台FlyingV開辦音樂募資的第一檔大規模專案,對萎靡已久的唱片圈來說具指標性意義。/以莉高露的專輯募資除了最單純的以400元支持一張專輯外,還把南澳的物產、生活和專輯連結。募資方案結合自然米製成的米餅、以莉高露自己種的自然米,甚至還有她帶路的南澳一日小旅行等。這種把專輯與在地文化體驗結合的音樂出版模式,是台灣唱片出版的創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5VuCyD
----------------------------------
募款製造/得獎作品開始募資/產品「Sliders 滑板自行車」。一款將自行車和滑板車結合在一起的產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Di8WLs
-----------------------
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小朋友,在五歲時聽見非洲平均每卅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從此她不但自己捐錢、也開始設計獎狀、鼓勵世界上所有的人捐錢救人;她還為此寫信給小小腦袋裡認為「世界最有錢」的比爾蓋茲,讓他也捐出三百萬美元給「只要蚊帳」協會,當然這個過程中,比爾蓋茲也獲得一張獎狀。這個五歲的小童就這樣用一張獎狀,前後算一算已經拯救了百萬個非洲小孩!(http://kingcar.org.tw/action-news/279)這才有資格稱為「領導者」吧!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x9VPaM

--------------------------------------

降低風險 登山分級制將上路
精華簡文降低風險 登山分級制將上路

降低風險 登山分級制將上路
作者:李順德 2015-11-22 聯合新聞網
調整字體尺寸
為降低入山及登山客風險,避免無謂山難事件耗費大量搜救人力等國家資源,雪霸國家公園等高山型國家公園,11月25日起,配合高山型國家公園入園系統上線,實施入山分類分級管理,分A、B、C及C+四級,C級路線禁止獨攀,C級以上需5天以上及特定裝備。

A級指一般健行路線,活動天數約1至3天,如玉山、雪山、大霸尖山。B級屬中級縱走路線,活動天數約4至5天,但有危險地形,如南湖大山、奇萊主山北峰、南湖北山等。

C級屬高級縱走路線,活動天數約需5天以上,如台東關山、花蓮巴巴山等。至於C+級,屬高級縱走路線,有垂降及攀岩地形,因此,還需有重要登山裝備才能攀登,如攀爬百岳中的東郡大山、玉山東峰與南峰。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陳貞蓉說,1年入雪霸大山有3萬5000多人,每年約10多人山難,動員搜救人力很可觀。為降低風險,有必要實施入山分級分類管理。

陳貞蓉說,內政部長陳威仁指示從高山型國家公園做起,如雪霸、太魯閣、玉山等,園區生態保護區登山路線,依活動天數、危險地形,分A、B、C及C+,成進階式管理;若在雪季,則再加D、E兩級。爬過A級路線才能進階爬B、C級。

其他分級限制,如A、B、C級登山路線1人以上即可申請,1人獨攀需填寫獨攀申請承諾書;C+級及D級登山路線就需要3人以上,才可申請。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584#sthash.hstkXFSk.dpuf

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  

北高家扶中心 募不到助學金
By 郭韋綺,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北高雄家扶中心替受扶大學生籌募獎助學金,至今募不到5成。(郭韋綺攝)
北高雄家扶中心260多名受扶大學生,因獎助學金募款不順,面臨沒錢繳學費窘境,原本希望靠讀書翻身的受扶兒,夢想變得遙不可及;家扶主委張明華說,獎助金僅補助部分學費,不足額仍得靠孩子打工補貼,盼社會伸援手減輕弱勢孩子註冊壓力。

從小靠獎助金讀完南一中、台大法律的顏嘉威說,小時父親因欠債,家裡常有黑道上門騷擾、砸東西,當下立志以後當捍衛正義的司法官;5年來,靠著獎助金、打工當家教熬完大學,目前也持續邊打工邊準備司法特考。

嘉威外婆說,孫子小時長得瘦弱,原以為他吃不胖,後來才知孫子不想造成爸媽負擔,每天只帶15元買一顆包子,要他多帶錢也不願意,只好幫他準備便當。

在台北念大學,孫子也從不跟家裡伸手要錢,每月只靠在認養人及在學校圖書館打工收入4000元過活,還說「這些錢很夠了」,乖到讓人心疼。

張明華表示,暑假將到,多數學生興沖沖計畫要到哪放鬆、玩樂,但家扶大學生卻開始擔心下學期的學費在哪裡?四處努力找打工貼補學費。

他說,籌募獎學金希望分擔孩子經濟壓力,協助完成註冊,盼透過受教育從底層翻身;今年預計幫523名大專生募學費,受景氣不佳影響,目標250萬元,但迄今募不到5成。(中國時報)

------------------------

 

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

推文到plurk
2015-06-24 06:00
◎ 張天雄
「領導」是為了自我滿足?還是為了照顧更多的人?
如果從自我滿足的角度去談,領導不過是一種唯我獨尊的權力養成;但若能從照顧更多人的角度去談,「領導」就成為一種氣度和價值觀了。
我們不能說為培養未來領袖而辦理登山募款是錯。事實上,國外的一流學校如哈佛大學也會募款,他們希望到二○一八年能募到六十五億美元,目的也是為了「投資學生」,甚至是培養未來各國的政治領袖。所以用投資未來領袖的角度去談募款並沒有錯,只是台大的登山募款事件少了些讓社會大眾認同的元素或感動。
從教育面來談,筆者贊成教授讓學生接觸社會的用意,但不認同用如此薄弱的理由去募款;直言之,民眾之所以反感,是想表達如果我們未來的領袖只知道「為自己」募款,那也沒什麼好期待和投資的了。因此整件事情是教授在設計課程或是目的時,並沒有引導學生用更開闊的視野去看這個世界。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國外有位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小朋友,在五歲時聽見非洲平均每卅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從此她不但自己捐錢、也開始設計獎狀、鼓勵世界上所有的人捐錢救人;她還為此寫信給小小腦袋裡認為「世界最有錢」的比爾蓋茲,讓他也捐出三百萬美元給「只要蚊帳」協會,當然這個過程中,比爾蓋茲也獲得一張獎狀。這個五歲的小童就這樣用一張獎狀,前後算一算已經拯救了百萬個非洲小孩!(http://kingcar.org.tw/action-news/279)這才有資格稱為「領導者」吧!
同樣是募款,只要是視野和心胸不同,結果和評價也就完全不同!這表示這個事件中的台大教授和學生並沒有用更寬廣的心胸去看待「領導者」這三個字應該要擁有的氣度與特質,因此才會出現爭議。
如果在這個事件中能夠帶入回饋社會的機制,也許整個募款會變得非常動人和具有社會價值。誠如每位「準領導者」各帶著一位視障或身障朋友登山,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讓社會感動、也展現領導人對社會弱勢的關懷,更能讓準領導人體驗到弱勢民眾生活的困境,相信不用台大學生們開口就會有很多人願意捐款。
(作者為中華民國公益藝術家協會理事長)
問題在「領導」的價值與內涵
◎ 江駿宏
台大領導學程募資登山企劃引起社會諸多批評。許多人將焦點放在企劃內容無具體意義或社會回饋,或批評台大生「養尊處優」,何以須募資登山?但領導學程本身課程目標也許才是問題關鍵。
新聞報導後,指導教師與學生提及此企劃並非向社會募資,而是向企業說明想法後尋求贊助。姑且不論這企劃是否符合企業預期,但整篇文案脈絡反而像企業經理人課程:一個團隊如何說服特定團體取得資源,進而達成預設業績目標。
領導學程的設計,應能讓學生在各活動中體悟領導價值。除了團隊合作這個要素,一個好的領導者還要有理念,並擘劃一個美好遠景讓眾人追尋。以這次募資登山企劃來說,缺乏活動理念與達成後對社會的貢獻,應是招致非議原因之一。
客觀而論,台大生畢業後多能在各領域擔任領導階層,但如果以此做為「值得被投資」的原因,不免牽扯教育與經濟層面資源分配不均的既有結構困境。當一個好的領導者能夠展現堅定的理想與願景,追隨者自然會願意投資。願台大領導學程在此事件後,能更加深思領導的價值與內涵。(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光電研究所碩士生)

---------------------

登山募款終卡!台大學生PO千字文道歉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台大領導學程號稱讓學生獨立對外募款登山,爭議越來越多!原本學生向企業募款50萬元,卻傳出原來登山活動已經獲得教育部補助40萬元,等於25人爬山要價90萬,對此,授課老師朱士維接受台大校方約談時,則是改口說,是因為擔心補助款逐年減少,「未雨綢繆」才會多向企業募款,但風波還沒結束,一位台大老師還爆料說,原來領導學程一年可以獲得教育部經費補助600萬,只培養25位學生,待遇有個優渥!

台大領導學程教授朱士維:「我希望學生心裡這樣看自己,我希望學生有這樣自信,出去這個社會上。」說是要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但台大領導學程引發的爭議卻越來越多,原本事件一開始只是讓25個學生要獨力完成募款去登山,卻引發外界質疑,當時指導教授朱士維還強調學生是向企業募款,而非向群眾募資,而且登山活動也不是利己。但沒想到隔天卻傳出登山活動早就獲得教育部補助經費40萬,等於25人爬山要價90萬元,這時朱教授改口說,是因為擔心補助款逐年減少,「未雨綢繆」才多向企業募款說法變變變,連台大校方都不得不出面說明,台大主秘林達德:「裝備那個就是重複,的確就是缺失。」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台大老師就爆料,原來領導學程經費來自頂大五年五百億預算,一年大約600萬元,只培育25名菁英學生待遇有夠優渥。台大領導學程辦公室人員:「沒有聽過這個(補助)數字,而且事實上數字,也不是長這樣,怎麼這麼有錢,應該沒那麼真實。」教育部長吳思華:「我想(台大)一定會針對課程,以及他們經費的使用,做很周詳的檢討,我相信台大人的智慧。」

只是風波延燒,指導教授朱士維沒進辦公室,25名台大學生則是聯合po了一篇千字文道歉,說企畫書內容不夠成熟,有改進空間,造成誤會深感抱歉,企圖亡羊補牢,但拿了多少錢流向哪裡去,種種疑問,恐怕還是要當事人親自出面說清楚才能杜悠悠眾口。
---------------
登山台大生道歉 撤下募款企劃書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台大領導學程對外募款50萬登山,引發的爭議,告一段落,昨晚(6月25日)參與學程的25學生撤下募款企劃書,並共同發表聲明,為募款方式與對象造成社會大眾誤解,坦承是重大錯誤致歉,台大也說,2016年的領導學程不會再對外募款,但教育部長吳思華則表示,2016年會再評估要不要繼續補助領導學程。

台大領導學程募款的網頁,原本的募款企劃書已撤下,無法點閱,還刊登長達千字的聲明稿,25名學生共同道歉。

聲明稿上除了說明課程理念和尋找贊助的原因外,也說「團隊在尋找贊助的方式上犯了重大錯誤,不該把以企業為對象的資訊平台公開呈現,讓大眾誤解是對公眾募資。」

參與學程的學生沒想到事情會鬧這麼大,終於撤下企劃書並認錯,但看在部分台大學生眼中,還是不夠成熟。

明明校方每年都固定撥40萬元的補助經費給領導學程,2015年是教授首度要求學生對企業募款50萬,引發外界質疑經費流向。

教育部長吳思華說,目前沒打算要追討補助,但未來會再評估要不要繼續。

台大強調,即使是募來的錢,不論老師或學生都不會直接接觸帳戶,而是由學務處監督。

2016年領導學程還會開設,但可能就不會用募款方式籌經費,改回學生自費,希望平息風波。(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

先別提募資爬山了,你知道選舉怎麼募款嗎?

只要把募款帳號上網或是各種募款機制公布之後,錢就會像是源源不絕的流入競選帳戶之中?你當選民都傻的阿!
推文到plurk
作者:林閣雍| 2015-06-24 10:33
林閣雍

要募得到款,信任是很重要的。沒錯,這張圖純粹騙流量,毫無信任可言。(圖:網路)
因為二十五位台大學生線上集資五十萬元爬南湖大山,引來各方議論,大叔不是爬山專家,對於線上集資的適用範圍也不是很懂,所以也就不湊熱鬧了,不過距離預訂的大選時間剩下六個多月,連總統大選主要兩黨候選人都開始線上募款,要選立委的人會不會擔心在社會聚焦總統候選人之後,越來越難募款呢?如果會,那就趕快想辦法募款吧!我們今天來談談小額募款。

主編沒念過台大,年紀又有一點,所以規格可以大幅縮小。5萬投資我爬枕頭山如何?(圖:網路)
在開始進行網路募款之前,你得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大家很熟嗎?為什麼大家要捐錢給你?
二、你想為台灣做什麼作為回報?
很多候選人覺得只要把募款帳號上網或是各種募款機制公布之後,錢就會像是源源不絕的流入競選帳戶之中,但是大家都信任你,願意投資你嗎?之前文章曾經提過,要投票支持一位候選人就像是投資股票一樣,雖然很多選民沒做功課就跟著名人大師們投票,但是要晉級投錢支持可是除了信任之外,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期待,畢竟這不是股票,沒有股利發放,如果對你不熟悉,不瞭解你的為人與想法,大家為什麼要拿錢支持你?
要先信任你、支持你,才可能捐錢給你,這是常識,很多候選人會忘記的常識。

不是把募款帳號上網或是各種募款機制公布之後,錢就會源源不絕的流入競選帳戶中。如果對你不熟悉,不瞭解你的為人與想法,為什麼要拿錢支持你?(圖:網路截圖)
然後,「等價交換」的原則是不可違背的,別以為你收到的是政治獻金後只要開心的花錢就可以,其實你收到的遠比「錢」還沈重的多,一般的選民支持你,甚至捐款給你,為的也是這個國家能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活,他們投資的是一份美好未來的可能性,你真的準備好背負選民的期待了嗎?
如果答案都是正面的,再來準備接受政治獻金,所謂政治獻金的定義是:「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團體,無償提供之動產或不動產、不相當對價之給付、債務之免除或其他經濟利益。但黨費、會費或義工之服務,不包括在內。 」

一般的選民支持你,甚至捐款給你,為的也是這個國家能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活,他們投資的是一份美好未來的可能性,你真的準備好背負選民的期待了嗎?(圖:網路)
接受政治獻金的方式很多,傳統上大家比較喜歡到競選總部或是活動會場捐贈現金或物品,對於候選人團隊來說,這也是認識核心支持者的方式之一。還有一種不願意曝光的現金捐贈者,會邀請候選人團隊前往住家或特定地方給個小信封、小包包或行李箱的......這不是我們鼓勵的範圍,就略過不表了。
2011年之後,捐贈現金又多了結合選舉活動的方式,「三隻小豬」應該是截至2012年為止最成功的小額募款,比較起來雖然很多人是一次將小豬投滿現金,但是一天一天餵養的方式更讓支持者有如每天投許願池一般,每天期待捐出小豬,接著迎接勝利之日。這活動雖然讓會計、行政及後續收據的處理很痛苦,但總是將小額募款的觀念成功的推廣到全台灣。不過這種捐款方式非常不適合立委候選人。

「三隻小豬」活動雖然讓會計、行政及後續收據的處理很痛苦,但總是將小額募款的觀念成功的推廣到全台灣。不過這種捐款方式非常不適合立委候選人。(圖:網路)
除了現金捐贈外,轉帳、匯款及郵政劃撥也是傳統常使用的捐款方式,在網路交易興盛的現代,線上刷卡及第三方支付也都是可以規劃的,只要與代收單位談定“必須”在 15 天之內將捐款轉入政治獻金專戶即可,國內推動第三方支付的各單位也許可以試著透過這次大選讓更多國人習慣使用。
販賣商品也是常用的選舉募款方式,透過販賣選舉商品收受獻金的方式大致上分為兩種:第一種,將商品當成捐款的紀念品,販賣商品的所得全數當成政治獻金申報,商品本身的價值通常遠低於捐贈金額(募款餐會的餐券也是屬於這類);第二種,找一家公司負責商品販售,販售所得再捐給候選人,但須符合政治獻金法的相關規定。一般來說,立委選舉通常以第一種方式進行募款,第二種方式對於立委候選人而言太過複雜,而且不小心就會變成太過專心開發商品,而忘記選舉的主要目的。

販賣紀念商品也是募款方式之一,但人氣不足的候選人,花了一堆錢開發商品,東西又賣不出去,那就杯具了。(圖:網路)
當然我們從群眾集資爬山起頭,不提一下群眾集資似乎就有詐騙流量的嫌疑。群眾集資在目前選舉中的角色,比較屬於針對特定活動的贊助捐款,例如2014年的「台灣需要白色的力量」,其中不只涉及政治獻金,還包括活動規劃、設計、感謝贈品的設計製作等,加上候選人如果人氣不足,很有可能活動進行到最後反而傷了選情,不可不慎。直白的說(我終於有用到直白二字的一天!),個人判斷全台可以進行群眾集資造勢活動的立委候選人不會超過十位,不過如果你硬要試試看的話,可以先參考這篇。12 個讓你在群眾募資平台成功的策略:新聞出版類提案者必看 | 新媒體世代 | What's Next for New Media - http://goo.gl/kk5GkY
最後簡單補充一些政治獻金的規定,2016立委選舉的政治獻金從2015年4月1日便可開始,最終收款日則是2016年1月15日,單筆匿名捐款上限是一萬元,沒有選舉權的人不能捐、宗教團體及財團法人不能捐、特定企業不能捐(累虧、僑外資等)、黨營事業不能捐......不過監察院對於黨營事業是一定不想關心的啦~至於其他多如牛毛的《政治獻金法》規定細節就請大家去請教專家,畢竟我們這裡談的是網路選舉,不是政治財務管理

----------------

自籌6萬借裝備 4大學生登山撿垃圾
news.ftv.com.tw查看原始檔

台大有學生募款爬山,但這4名嶺東科大的畢業生,卻是自費6萬多萬,登山撿垃圾!他們一共攀登了6座高山,撿拾了上百公斤的垃圾,更把淨山過程寫成書,把垃圾做成明信片,宣導淨山的重要。更獲得設計獎,他們也推出募資平台,短短2個月就募到13萬多元,將拍攝紀錄片,希望喚起更多人重視高山環保!
登頂學生:「3月13登頂成功。」

翻越雪地,走進山林,這群嶺東科大的大學生,他們的足跡,踏遍奇萊南峰、雪山東峰、玉山主峰,等6座高山,他們彎下腰,撿起垃圾,帶下山。

影片旁白:「有機會的話,也許大家可以再聚一下,某個山頭。」

4名大學生,2014年9月開始,淨山活動,自費6萬多元,到處借裝備,終於成行,登山攻頂同時,把撿拾的垃圾,一包包,帶下山。

嶺東科大視傳系畢業生張雅雯:「大家對山的想像,可能就是很壯闊,很漂亮的美景,但是我們發現,在美景以外的是,隨處可見的垃圾。」

嶺東科大視傳系畢業生黃覺深:「就算是一個小小的電池,它的破壞力也是非常大的,對整個山都是非常傷害。」

他們最後還把淨山過程,做成書,把撿下山的垃圾,做成明信片,當成民眾,在募資坪台上捐款的回饋,2個月就募到13萬元,要用來持續淨山,拍紀錄片。相對台大學生募款登山,嶺東科大的4名學生,自費淨山,展現出,真真切切對山林的熱愛。(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  

台大募資登山惹議 朱士維:是向企業募款
新頭殼newtalk | 林立芸 綜合報導
發布 2015.06.23 | 01:12 PM | 更新 2015.06.23 | 03:20 PM

台灣大學領導學程25名學生為了要登南湖大山,向社會大眾募款50萬引發負評,對此,指導教授朱士維23日出面回應。圖:翻攝自「Climb for Taiwan」官網
台灣大學領導學程25名學生因期末考是南湖大山縱走10天9夜,向社會大眾募款50萬引發負評,對此,指導教授朱士維23日出面回應,強調學生是向企業募款,而非向群眾募資。更說明學生募款登山不是利己,是為了「培養20年後的台灣人才」、「更長期的利他行為」,並表示學生近期會修改企劃書持續募款,在7月1日確定最終募款結果。

台大領導學程「團隊學習與戶外領導」課程25名學生的期末考是南湖大山縱走10天9夜,學生在網路設立「Climb for Taiwan」網站,撰寫企畫書並向社會募款50萬,遭網友及社會大眾批評企劃書中內容只為己利,沒有「For Taiwan 」,只有滿滿的「For 自己」。22日更有網友架設「Coffee for Taiwan」,宣稱「我們是10位台大學生,我們需要你們贊助500塊台幣,讓我們下樓可以買10杯咖啡」,嘲諷意味十足。

「Climb for Taiwan」網站企劃書寫道:「我們之中的許多人在未來扮演台灣社會中影響力重大的角色,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潛力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希望貴公司能投資我們,如同培養一顆具有潛力的種子,作為對台灣社會和教育的關懷與回饋。」

對於外界的批評,指導教授朱士維週二上午出面回應,強調是希望透過登山過程讓學生學習如何領導團隊;他說,一開始學生是向企業尋求贊助,後來才將企劃書放上網站,並說學生登山不是為了「利己」,而是為了「培養20年後的台灣人才」、「更長期的利他行為」。

領導課程的台大法律系學生陳姿廷說明,企劃書原是要給企業主看的,沒料到大眾也會看到,他們會改進內容文案。

募款行動也引發網友熱議,有的網友評論「每個人花1個月去打零工存1萬不就好了?」、「小學生都懂得義賣來籌畢業旅行的費用,你們?」;還有網友質疑,募款計畫的企劃書讓人感覺是伸手要錢買登山裝備細項,預算表寫出每人需裝備1萬元、吃3000元、住1440元、行4000元、保險300元,25人共需50萬元,根本超大天價、是吃喝玩樂團。另有資深台大學長表示,可以向學校合作的機構「戶外領導中心」租借,根本不須買裝備。

對此,朱士維說,過往都要求學生自費,今年首次設計募款計畫,希望學生可以和社會正面接觸,接受不同的聲音,負面批評是很好的經驗,「碰壁就算了」,要勇於表達並體驗失敗。他還說,現在適逢期末考週,要給學生們一些時間,日後會將修正後的資料放上網路,讓外界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並會持續進行募款計畫。

----------------------------------

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  

連比爾蓋茲也被感動,「蚊帳天使」KATHERINE 的故事…我們的孩子有這樣的同理心嗎?
九月 29, 2014 學學小編 LEAVE A COMMENT

轉載自格林文化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grimmpressclub)
天真,是會做傻事呢?還是天真會讓你看不見困難,而傻傻的去做,融化所有的鐵石,創造奇蹟?

或許,我們認為天大的奇蹟,在小孩來說是那麼理所當然。因為他們天真的翅膀,還沒有退化。

這一天是2006 年4 月6 日。

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美國公共電視播的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30 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才五歲大的她,蜷縮在沙發扳著手指數數,一、二、三……三十當她數到三十,一臉驚恐的說:「媽媽,一個非洲小孩死掉了,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麼!」

媽媽上網查資料,告訴凱瑟琳:「瘧疾很可怕,小孩得到瘧疾很容易沒命。」
「那為什麼會得瘧疾?」
「瘧疾是靠蚊子傳染的,非洲蚊子太多。」
「那怎麼辦?」
「現在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有它就可以保護人不被蚊
子咬。」
「那他們為什麼不用蚊帳?」
「因為這種蚊帳對他們來說太貴了,他們買不起。」
「不行,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麼!」

過了幾天後,媽媽接到幼稚園老師的電話,老師說凱瑟琳沒有交點心費。
媽媽問她錢呢?凱瑟琳說:「如果我在學校不吃點心,平常不吃零食,不再買芭比娃娃,這樣夠不夠買一頂蚊帳呢?」

第一頂蚊帳

媽媽帶她去超市,花了10 塊美金,買了一頂大蚊帳,可以給四個小孩用。然後打電話問在非洲做慈善工作的組織,看看如何把蚊帳送過去。巧的是,給她找到一個「只要蚊帳」Nothing ButNets 的組織,他們專門送蚊帳去給非洲的孩子。凱瑟琳親手把蚊帳寄過去,一個禮拜後,她收到「只要蚊帳」協會的感謝信,信裡說她是年紀最小的捐贈人,還告訴她如果捐十頂蚊帳,可以獲得獎狀。

凱瑟琳要求媽媽和她去跳蚤市場擺攤,把她的舊書、舊玩具、舊衣服拿來賣,賣了錢好捐蚊帳。可是賣了一天,生意不好。凱瑟琳想:「我捐錢買蚊帳,『只要蚊帳』協會就給我獎狀。那別人買我的東西,給我錢,他也應該得到獎狀啊!」於是,她開始自己做獎狀,媽媽幫她買材料,爸爸幫她整理工作間,弟弟幫她畫愛心。每張獎狀都有凱瑟琳親筆寫的「以你的名義,我們買下一頂蚊帳,送到非洲」,當然還有她的親筆簽名認證。

只要你捐10 塊美金,買一頂蚊帳,就可以得到一張獎狀。鄰居看到她的獎狀,覺得又天真又感動,獎狀很快就賣掉十張。凱瑟琳把錢寄出,收到「只要蚊帳」協會寄來為她特製的「榮譽證書」,他們封她為「蚊帳大使」。

協會的人還告訴凱瑟琳,她捐的蚊帳是送到一個在迦納叫「斯蒂卡」的村子,那裡有550 戶人家。天啊,只有10 頂蚊帳,怎麼夠用?凱瑟琳的鄰居不只跟她買蚊帳,他們的小孩也都加入凱瑟琳,幫她做獎狀,成為「凱瑟琳的隊員」。社區的牧師也請她去教堂演講,她只講了短短三分鐘,就收到800 元美金的捐款。這下她士氣大振,開始跑到別的教堂去演講,當她滿6 歲時,已經募了6316 美元。

6887710079_a81761808e_z

「只要蚊帳」協會把凱瑟琳的事蹟貼在網路上,引起許多人
迴響。

有一天,凱瑟琳看見電視上播出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替「只要蚊帳」協會做的公益廣告。她立刻寫一封信給貝克漢,感謝他,當然也發給他一張獎狀。貝克漢把獎狀貼上個人網站,事情就像
雪球一樣傳開。

2007 年6 月8 日,凱瑟琳收到一封來自斯蒂卡村的信,村裡的孩子寫:「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大家都感覺很美!」凱瑟琳受此鼓勵,非常開心,激起她努力的動力,和她的隊員動手做了一百張獎狀,給富比士雜誌的富豪排行榜上的大亨,每個人寄一張。

寄信給比爾蓋茲

其中一張寫著:「親愛的比爾蓋茲先生,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而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錢在你那裡⋯⋯ 」。

2007 年11 月5 日,比爾蓋茲基金會宣布:捐300 萬美金給「只要蚊帳」協會。比爾蓋茲說他收到一張獎狀,而且收到一封信,信上說為非洲小孩買蚊帳的錢都在他那裡,看來他不把錢拿出來,是不行的。

2008 年,比爾蓋茲基金會出錢拍一部《孩子救孩子》的公益紀錄片,凱瑟琳因此踏上非洲大地。她看到當地的孩子用筆在蚊帳上寫著「凱瑟琳」,他們都叫這個救命的蚊帳「凱瑟琳蚊帳」。這個愛心的蚊帳,會好好守護他們的每一晚。斯蒂卡村現在叫「凱瑟琳蚊帳村」!

7 歲的凱瑟琳,已經救了超過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善良的力量,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因為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善良的孩子。

看完這個故事,是不是也跟小編一樣,覺得這個女孩是一個天使呢?也希望分享這個故事給孩子,問問他,如果聽到非洲小孩的遭遇,他會如何反應呢?

-----------------

一張獎狀,讓5歲女孩拯救百萬非洲小孩!
14用LINE傳送
2008年,比爾蓋茲基金會出錢拍一部《孩子救孩子》的公益紀錄片,凱瑟琳因此踏上非洲大地。她看到當地的孩子用筆在蚊帳上寫著「凱瑟琳」,他們都把這個救命的蚊帳叫做「凱瑟琳蚊帳」。這個愛心蚊帳,會好好守護他們的每一晚。斯蒂卡村現在叫「凱瑟琳蚊帳村」!
2014-10-23 格林文化 文/郝廣才
本文出自格林文化出版《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更多內容>>
366天,每一天真實的故事,都能拍一部電影。366天,每一天真實的夢想,都能改變世界。
樹林與種子,我觀察樹林,關注種子。一切取決於開始。以前某一個「今天」,造就現在的世界。
《今天》寫的不是「歷史上的今天」,而是要探究哪裡是創造歷史的開端,是改變世界的起點。《今天》的故事,全是真實的故事,真實比虛構更迷人,最好的虛構,其實來自真實的人生。
每個「今天」,都是改變世界的日子,每個「你」,都是改變世界的起點。
一張獎狀,讓5歲女孩拯救百萬非洲小孩!
天真,是會做傻事呢?還是天真會讓你看不見困難,而傻傻的去做,融化所有的鐵石,創造奇蹟?
或許,我們認為天大的奇蹟,在小孩來說是那麼理所當然。因為他們天真的翅膀,還沒有退化。
這一天是2006年4月6日。
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美國公共電視播的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才五歲大的她,蜷縮在沙發扳著手指數數,一、二、三…… 三十,當她數到三十,一臉驚恐說:「媽媽,一個非洲小孩死掉了,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麼!」
媽媽上網查資料,告訴凱瑟琳:「瘧疾很可怕,小孩得到瘧疾很容易沒命。」
「那小孩為什麼會得瘧疾?」
「瘧疾是靠蚊子傳染的,非洲蚊子太多。」
「那怎麼辦?」
「現在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有它就可以保護人不被蚊子咬。」
「那他們為什麼不用蚊帳?」
「因為這種蚊帳對他們來說,太貴了,他們買不起。」
「不行,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麼!」
過了幾天後,媽媽接到幼稚園老師的電話,老師說凱瑟琳沒有交點心費。
媽媽問她錢呢?凱瑟琳說:「媽媽,如果我在學校不吃點心,平常不吃零食,也不再買芭比娃娃,這樣夠不夠買一頂蚊帳呢?」
媽媽帶她去超市,花了十塊美金,買了一頂大蚊帳,可以給四個小孩用。然後打電話問在非洲做慈善的組織,看看如何把蚊帳送過去。
巧的是,給她找到一個「只要蚊帳」Nothing But Nets 的組織,他們專門送蚊帳去給非洲的孩子。凱瑟琳親手把蚊帳寄過去,一個禮拜後,她收到「只要蚊帳」協會的感謝信,信裡說她是年紀最小的捐贈人,還告訴她如果捐十頂蚊帳,可以獲得獎狀。
凱瑟琳要求媽媽和她去跳蚤市場擺攤,把她的舊書、舊玩具、舊衣服拿來賣,賣了錢好捐蚊帳。
可是賣了一天,生意不好。凱瑟琳想:「我捐錢買蚊帳,『只要蚊帳』協會就給我獎狀。那別人買我的東西,給我錢,他們也應該得到獎狀才對啊!」
於是,她開始自己做獎狀,媽媽幫她買材料、爸爸幫她整理工作間,弟弟幫她畫愛心。每張獎狀都有凱瑟琳親筆寫的「以你的名義,我們買下一頂蚊帳,送到非洲」,當然還有她的親筆簽名認證。
只要你捐十元美金,買一頂蚊帳,就可以得到一張獎狀。鄰居看到她的獎狀,覺得又天真又感動,獎狀很快就賣掉十張。凱瑟琳把錢寄出,收到「只要蚊帳」協會寄來為她特製的「榮譽證書」,他們封她為「蚊帳大使」。
協會的人還告訴凱瑟琳,她捐的蚊帳是送到一個在加納叫「斯蒂卡」的村子,那裡有五百五十戶人家。天啊,只有十頂蚊帳,怎麼夠用?
凱瑟琳的鄰居不只跟她買蚊帳,他們的小孩也都加入,幫凱瑟琳做獎狀,成為一支「凱瑟琳的隊員」。社區的牧師也請她去教堂演講,她只講了短短三分鐘,就收到800元美金的捐款。這下她士氣大振,開始跑到別的教堂去演講,當她滿六歲時,已經募了6316美元。
「只要蚊帳」協會把凱瑟琳的事蹟貼在網路上,引起許多人迴響。有一天,凱瑟琳看見電視上播出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替「只要蚊帳」協會做的公益廣告。她立刻寫一封信給貝克漢,感謝他,當然也發給他一張獎狀。貝克漢把獎狀貼上個人網站,事情就像雪球一樣傳開。
2007年6月8日,凱瑟琳收到一封來自斯蒂卡村的信,村裡的孩子寫:「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大家都感覺很美!」凱瑟琳受此鼓勵,非常開心,激起她更大的動力,她和隊員動手做了一百張獎狀,給富比士雜誌的富豪排行榜上的大亨,每個人寄一張。其中一張寫著:
親愛的比爾蓋茲先生,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而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聽說錢都在你那裡……
2007年11月5日,比爾蓋茲基金會宣布:捐三百萬美金給「只要蚊帳」協會。比爾蓋茲說他收到一張獎狀,而且收到一封信,信上說為非洲小孩買蚊帳的錢都在他那裡,看來他不把錢拿出來,是不行的。
2008年,比爾蓋茲基金會出錢拍一部《孩子救孩子》的公益紀錄片,凱瑟琳因此踏上非洲大地。她看到當地的孩子用筆在蚊帳上寫著「凱瑟琳」,他們都把這個救命的蚊帳叫做「凱瑟琳蚊帳」。這個愛心蚊帳,會好好守護他們的每一晚。斯蒂卡村現在叫「凱瑟琳蚊帳村」!
七歲的凱瑟琳,已經救了超過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
善良的力量,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因為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善良的孩子。
- See more at: http://m.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2022#sthash.LF1pFvMT.dpuf

------------------------

2008年9月,美國各大電視台、報紙,乃至網絡都刊登了一個7歲小女孩的巨幅照片,這個叫凱瑟琳的小女孩引起了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轟動,大約兩年半以前,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 看到PBS電視台的記錄片,揭示了瘧疾在非洲每三十秒鐘殺死一個孩子後,對非洲孩子的命運產生了強烈的同情心,她用一個平常人的力量籌集了超過6萬美元的善款,從瘧疾的魔爪中拯救了近2萬個小生命,成了一名為非洲兒童募捐蚊帳的「愛心戰士」踏上捐獻之旅。

凱瑟琳蚊帳村2

凱瑟琳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幸福的家庭,媽媽琳達是一個家庭婦女,爸爸安東尼是一個健身教練。凱瑟琳出生兩年後,她又有了一個弟弟約瑟夫。

2006年4月初的一天,5歲的凱瑟琳看電視時,眼前出現了一幅悲慘景象,烈日當空、沙塵障目,在非洲普通村落一棵干枯的芒果樹下,有一座紅土堆成的新墳,14個月大的女孩就葬在那裡,她兩天前死於瘧疾。小女孩的父親悲痛欲絕地描述道:「她發高燒、不停地哭、吐膽汁、全身抽搐…..」

PBS電視台的這部非洲記錄片講述的是非洲有一種叫瘧疾的病,每年都會殺死80多萬個非洲孩子,算起來平均每三十秒鐘就會有一個小孩因瘧疾而死亡。

凱瑟琳蚊帳村6

凱瑟琳蜷縮在沙發上扳著指頭數起數來,當她數到三十,眼裡露出了驚恐的表情:「媽媽,一個非洲孩子死了,我們必須做點什麼」

母親琳達撫摸著女兒的頭發要她不要著急,然後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她回答凱瑟琳說:「蚊子會傳染瘧疾,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可以保護小孩子們不被蚊蟲叮咬」凱瑟琳疑惑地問:「那他們為什麼不用蚊帳呢」

凱瑟琳蚊帳村3
說到這裡,琳達的臉色也突然嚴肅了起來:「因為蚊帳太貴了,他們買不起」

幾天後,琳達突然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恕我冒昧,最近您家裡是不是有什麼變故?凱瑟琳的餐費還沒有交…..」
那天晚飯的時候,凱瑟琳的胃口前所未有的好,她吃光了所有的土豆泥和羅宋湯,還偷偷打包了一塊牛排,琳達聽見她神秘兮兮地對爸爸說:「今天吃得飽,明天就不會餓…..」
琳達有些納悶,如果凱瑟琳沒有交餐費,那麼她的錢哪兒了呢?

第二天早上,凱瑟琳一邊大嚼大咽,一邊問琳達:「媽媽,如果我不再吃零食,不再買芭比娃娃和故事書,能買一頂蚊帳嗎麼」
這下子,琳達終於明白了凱瑟琳的心思!
那天放學後,琳達把女兒直接帶到了超市,她花了十美金,親自挑選了一個最大的蚊帳,足可以保護四個人。蚊帳買到了,可是該把它送給誰呢?總不能打個包裹直接寫上「非洲兒童收…」吧?
琳達打電話給查號台,詢問服務小姐:「請問有沒有什麼幫助非洲的機構的號碼」

凱瑟琳蚊帳村5

服務小姐給了她美國慈善總會的電話,通過這個電話,琳達咨詢到,有一個叫「NothingButNets「(只要蚊帳協會http://www。nothingbutnets。net/ )組織的專門負責為非洲籌集蚊帳!凱瑟琳親手把蚊帳送進了郵局,一周以後,一封來自紐約「只要蚊帳協會「總部的回信就送到了她手中,他們在信裡親切地對凱瑟琳說:「你是我們組織年齡最小的捐贈者哦!捐贈蚊帳超過十頂,還可以獲得捐贈證書…..」

蚊帳協會

凱瑟琳回家後,並沒有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嘟著嘴半天不說話,盯著牆壁上的時鐘好一會,突然沮喪地說:「我們只捐了一頂蚊帳,雖然這個三十秒,沒有孩子死去,可是下一個三十秒,還是有人會死」

琳達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缺乏愛心,可是還是有那麼多人得不到幫助,因為人們通常只有愛心,而缺乏行動。可是,10頂蚊帳也足夠他們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費了,並且,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她突然靈光一閃,興奮地對女兒說:「為了10頂蚊帳,我們一起來募捐吧!」

說起募捐的方式,琳達首先想到的是義賣。

於是,每個周末,琳達都會帶著凱瑟琳到社區的跳蚤市場出售舊貨和手工制品,她們在攤位上放著一個醒目的標牌:「你買東西,我捐蚊帳」
沒過幾周,凱瑟琳的小臉就曬黑了,她眼珠滴溜溜地盯住過往人流,不厭其煩地跟每一個路人述說非洲瘧疾的危害,但很多人都沒有弄明白凱瑟琳的意圖,只是象征性地購買一點便宜的雜物來安慰這個小女孩。看著悶悶不樂的凱瑟琳,媽媽琳達、爸爸安東尼、弟弟約瑟夫都掏出了自己的私房錢,可是凱瑟琳嫌錢太少。小小的她「野心」卻是大大的。

要怎樣才能發動全民一起來幫助非洲小朋友呢?
凱瑟琳想:我捐錢給「只要蚊帳協會」,他們發證書給我,那別人捐錢給我,應該也得到證書啊!興奮不已的凱瑟琳馬上著手設計證書。
她的家人也主動加入了設計證書小組。媽媽到超市采購紙張、膠水、蠟筆、顏料、印章和亮片,爸爸把一間儲藏室打掃成工作間,而弟弟則幫她在一摞摞的禮物卡上畫愛心和星星,然後歪歪扭扭地在每一張證書上寫下:「一頂蚊帳以您的名義買下了。」證書非常受歡迎,人們只要捐贈購買一頂蚊帳的錢,就可以有一張證書。當凱瑟琳穿得像萬聖節的小鬼那樣推銷「蚊帳證書」時,很多鄰居都既感動又好奇地買下了一張。最重要的是,很多小朋友都踴躍地表達了對哪些證書設計方面的意見,並加入到凱瑟琳的制作小組。每個小孩既是設計師,又是推銷員,人們親切地稱街上的這些小推銷員們為「凱瑟琳的隊員」。
凱瑟琳終於籌齊了購買10頂蚊帳的錢,2006年8月,當她把一百美元匯出後,很快就收到了「蚊帳協會」特別定制的榮譽證書,證書上鄭重地寫道:「感謝您的10頂蚊帳──致,蚊帳大使,凱瑟琳」。

蚊帳協會

當凱瑟琳小小的手掌捧起這張燙著金字的榮譽證書時,她快樂得臉頰發燙。證書中還有一封來自「只要蚊帳」協會喬治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說:「親愛的,蚊帳大使,凱瑟琳,很高興地通知你,你的蚊帳將被送到非洲加納斯蒂卡村莊,那裡常年干旱,有550戶人家……」

550戶人家?凱瑟琳入神地盯著這個數字,馬上想到:我總共只捐過11頂蚊帳,可是那裡有550戶人家,蚊帳怎麼夠分呢?一個孩子睡在蚊帳裡,其他孩子怎麼辦?她鄭重地對媽媽說:「幫我告訴喬治叔叔,我會盡快幫加納斯蒂卡村莊湊夠蚊帳的」

凱瑟琳的野心讓琳達吃驚不小,不過她很快發現,願意幫助凱瑟琳完成心願的人可不止她一個。
2006年聖誕節前夕,社區的牧師突然登門拜訪,他真誠地說:「我簡直不敢相信凱瑟琳小小年紀,卻有那樣罕見的愛心和力量,我想讓她去教堂講演蚊帳募捐的故事」

凱瑟琳很興奮,但也很緊張,她擔心自己的口才沒那麼好,不能把心裡的意思表達出來,於是決定用舞台劇的形式來表現非洲的瘧疾。
凱瑟琳的家人、朋友和鄰居都加入了進來。
凱瑟琳把一堆用來裝比薩餅的盒子做成非洲房子的模型,把床上用久了的蚊帳掛在上面,弟弟約瑟夫和鄰居瑞德、瑪莎姐弟倆則塗成大黑臉模仿非洲的孩子。

2006年聖誕節那天的彌撒結束後,他們拿著道具上台了。
就在一群非洲小孩在台上悠哉游哉嘻嘻哈哈的時候,媽媽琳達、爸爸安東尼還有教堂的牧師化妝成扎著翅膀戴著誇張尖嘴的蚊子飛了上來。當凶惡的「蚊子「撲向無辜的孩子,他們尖叫著不知所措時,凱瑟琳勇敢地挺身而出,大叫:「到蚊帳裡來!蚊帳保護你們」孩子們鑽進蚊帳,凱瑟琳對他們關愛地說:「現在你們安全了!」
蚊子「漸漸散去,凱瑟琳用清晰的畫外音說:「在非洲,每30秒鐘就會咬死一個孩子,因為蚊子攜帶的瘧疾病毒會要了他們的命。「演出非常成功。短短的3分鐘的表演,讓所有人都明白了,蚊帳可以拯救非洲兒童的生命。人們紛紛掏錢捐款。有一個小男孩眼淚汪汪地說:「我想救5個小孩,但是我的錢不夠,你願意一會兒到我家去取嗎?」

凱瑟琳天真、善良的表演感動了很多人。
晚上,凱瑟琳對著募捐箱尖叫起來:「媽媽!媽媽!我數不過來了!」年幼的凱瑟琳不會復雜的運算,也不太會數數,當琳達告訴她,僅僅一天她就收到了800多美元的捐款,她開心得快瘋了。

從那以後,凱瑟琳經常被邀請去講述蚊帳救人的故事,她不斷強調:「加納斯蒂卡村莊有550戶人家,他們需要550頂蚊

帳……」

2007年3月28號,凱瑟琳6歲了,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募集了6316美元的善款。

「只要蚊帳協會」的喬治被凱瑟琳的天真和博愛感動了,他把凱瑟琳的個人情況、募捐事跡和捐贈數量都放在了「只要蚊帳協會」的網站首頁上。當大家看到一個年僅6歲的小女孩竟然有著這樣超越年齡、超越地理阻隔、超越種族差異的同情心時,沒有人不為之動容。

凱瑟琳蚊帳村4

凱瑟琳的行為吸引了社會上很多人為此捐款,全世界都掀起了為非洲捐蚊帳的熱潮。2007年4月的一天,電視上播出了一則有貝克漢姆參演的為非洲募捐蚊帳的公益廣告,「他真棒!他應該受到表揚」

小小的凱瑟琳這樣想。一個星期之後,貝克漢姆收到了一份奇特的手工禮品證書,裡面煞有其事地寫著:感謝您為「蚊帳」事業做出的貢獻,特辦此獎,以資證明。

貝克漢姆不僅珍藏起了這張比任何獎品都珍貴的「證書」,還把證書的圖片放到了個人網站上。

2007年6月8日,是凱瑟琳最開心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來自加納的信!在信裡,村裡的孩子們說:「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只要蚊帳協會」,的叔叔給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很美……」

凱瑟琳蚊帳村7

這封信給了凱瑟琳極大的鼓舞,這個擁有驚人野心的「蚊帳大使」又有了新動作,她和好朋友們一起精心制作了上百張新的證書,准備給最新一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每個人都寄一張,向他們募捐!

凱瑟琳在一張證書上認真地寫道:「親愛的比爾・蓋茨先生: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錢在您那裡……」

2007年11月5日,電視裡播放了一條新聞:「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只要蚊帳組織」捐獻了300萬美元!第二天,琳達接到了「只要蚊帳」組織喬治的電話,他激動地對琳達說:「比爾・蓋茨基金會的人說,他們通過一張證書聯系到了我們,那上面好像說給非洲孩子買蚊帳的錢都在蓋茨那裡,他們想不拿出來也不行……「喬治和琳達都哈哈大笑起來,笑著笑著,琳達的眼角流出了淚水,她緊緊地抱起自己最美麗的女兒凱瑟琳,愛撫著凱瑟琳柔順的棕色卷發,她感受到孩子天使般的心就在自己胸前跳動,感覺到這個孩子柔嫩的小手能撫平世界的一切創傷……

到2008年,凱瑟琳已經募集到了超過3萬美元的善款,她捐獻的蚊帳遍布非洲。此時此刻,凱瑟琳有了一個最樸實也最真摯的願望──去非洲看看!

她想親眼看到自己捐獻的蚊帳捍衛孩子們的健康。可是非洲遙遠、貧窮、危險,要去那裡談何容易!首先機票就是一大筆開銷。為了幫助凱瑟琳圓夢,很多朋友都提出要湊錢送機票給她們母女,可是凱瑟琳卻嘟著嘴說:「如果有那麼多的旅費,我倒願意把它換成蚊帳。」

2008年6月的一天,喬治突然打來了電話,他早就知道凱瑟琳的心思,經過組織的周密安排,這次他終於正式向這個小姑娘發出邀請,請她去非洲參加一部公益紀錄片的拍攝,名字是《孩子救了孩子》。

 

2008年7月,凱瑟琳終於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去加納斯蒂卡村的路是那樣遙遠而坎坷不平,凱瑟琳吐了好幾次,一張小臉時而轉白時而轉紅。不知道過了多久,車速漸漸慢了,在滾滾的煙塵中,先有一群孩子激動地迎到了車前,然後大人們的身影也慢慢浮現出來。車子終於停下了,志願者們開始分發藥物並且給孩子們注射預防針。

凱瑟琳和幾個又黑又瘦的非洲孩子一起把蚊帳掛在孩子們破舊的床上,然後又和這群叽叽喳喳的同齡人興奮地在蚊帳裡鑽來鑽去。就在這時,一個稍大的孩子在蚊帳的一頭賣力地寫起字來。蚊帳上醒目的紅色筆跡正是「凱瑟琳」!

幾個字符代表著這幾個非洲孩子對凱瑟琳的全部認識。從今天起,凱瑟琳的名字就會和蚊帳一樣,守護他們度過每一個蚊子橫行的夜晚!「這是凱瑟琳的蚊帳」幾個非洲孩子手舞足蹈地對著鏡頭用土語喊著。這時喬治笑著說:「以後,我們就把這個村子叫著,凱瑟琳蚊帳村。」


截止2008年7月,凱瑟琳已經籌夠了6萬美元,可以買6000頂蚊帳──足夠拯救近2萬人。現在,凱瑟琳已經是小學4年級的學生了,她常常出現在學校的禮堂中,告訴自己的同齡人:「瘧疾是可以預防的兒童大屠殺,我們可以讓它不再發生」

她會讓全場的孩子一起從1數到30,她會對你說:「瞧,由於你的努力,這30秒,無人喪生」

沒有人相信一個小女孩竟用一個平常人的力量改變了殘酷的現實。
事實證明,有愛心,有行動,人人都能成為拯救生命的英雄。

--------------------

非洲蚊帳大使 凱瑟琳

 2008年9月,美國各大電視台、報紙,乃至網絡都刊登了一個7歲小女孩的巨幅照片,這個叫凱瑟琳的小女孩引起了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轟動,大約兩年半以前,凱瑟琳看到PBS電視台的記錄片,揭示了瘧疾在非洲每三十秒鐘殺死一個孩子後,對非洲孩子的命運產生了強烈的同情心,她用一個平常人的力量籌集了超過6萬美元的善款,從瘧疾的魔爪中拯救了近2萬個小生命,成了一名為非洲兒童募捐蚊帳的「愛心戰士」踏上捐獻之旅。

凱瑟琳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幸福的家庭,媽媽琳達是一個家庭婦女,爸爸安東尼是一個健身教練。凱瑟琳出生兩年後,她又有了一個弟弟約瑟夫。

2006年4月初的一天,5歲的凱瑟琳看電視時,眼前出現了一幅悲慘景象,烈日當空、沙塵障目,在非洲普通村落一棵干枯的芒果樹下,有一座紅土堆成的新墳,14個月大的女孩就葬在那裡,她兩天前死於瘧疾。小女孩的父親悲痛欲絕地描述道:「她發高燒、不停地哭、吐膽汁、全身抽搐…..」

PBS電視台的這部非洲記錄片講述的是非洲有一種叫瘧疾的病,每年都會殺死80多萬個非洲孩子,算起來平均每三十秒鐘就會有一個小孩因瘧疾而死亡。

凱瑟琳蜷縮在沙發上扳著指頭數起數來,當她數到三十,眼裡露出了驚恐的表情:「媽媽,一個非洲孩子死了,我們必須做點什麼」

母親琳達撫摸著女兒的頭發要她不要著急,然後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她回答凱瑟琳說:「蚊子會傳染瘧疾,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可以保護小孩子們不被蚊蟲叮咬」凱瑟琳疑惑地問:「那他們為什麼不用蚊帳呢」
說到這裡,琳達的臉色也突然嚴肅了起來:「因為蚊帳太貴了,他們買不起」

幾天後,琳達突然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恕我冒昧,最近您家裡是不是有什麼變故?凱瑟琳的餐費還沒有交…..」
那天晚飯的時候,凱瑟琳的胃口前所未有的好,她吃光了所有的土豆泥和羅宋湯,還偷偷打包了一塊牛排,琳達聽見她神秘兮兮地對爸爸說:「今天吃得飽,明天就不會餓…..」
琳達有些納悶,如果凱瑟琳沒有交餐費,那麼她的錢哪兒了呢?

第二天早上,凱瑟琳一邊大嚼大咽,一邊問琳達:「媽媽,如果我不再吃零食,不再買芭比娃娃和故事書,能買一頂蚊帳嗎麼」
這下子,琳達終於明白了凱瑟琳的心思!
那天放學後,琳達把女兒直接帶到了超市,她花了十美金,親自挑選了一個最大的蚊帳,足可以保護四個人。蚊帳買到了,可是該把它送給誰呢?總不能打個包裹直接寫上「非洲兒童收…」吧?
琳達打電話給查號台,詢問服務小姐:「請問有沒有什麼幫助非洲的機構的號碼」
服務小姐給了她美國慈善總會的電話,通過這個電話,琳達咨詢到,有一個叫「NothingButNets「(只要蚊帳協會http://www。nothingbutnets。net/ )組織的專門負責為非洲籌集蚊帳!凱瑟琳親手把蚊帳送進了郵局,一周以後,一封來自紐約「只要蚊帳協會「總部的回信就送到了她手中,他們在信裡親切地對凱瑟琳說:「你是我們組織年齡最小的捐贈者哦!捐贈蚊帳超過十頂,還可以獲得捐贈證書…..」

凱瑟琳回家後,並沒有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嘟著嘴半天不說話,盯著牆壁上的時鐘好一會,突然沮喪地說:「我們只捐了一頂蚊帳,雖然這個三十秒,沒有孩子死去,可是下一個三十秒,還是有人會死」

琳達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缺乏愛心,可是還是有那麼多人得不到幫助,因為人們通常只有愛心,而缺乏行動。可是,10頂蚊帳也足夠他們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費了,並且,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她突然靈光一閃,興奮地對女兒說:「為了10頂蚊帳,我們一起來募捐吧!」

說起募捐的方式,琳達首先想到的是義賣。
於是,每個周末,琳達都會帶著凱瑟琳到社區的跳蚤市場出售舊貨和手工制品,她們在攤位上放著一個醒目的標牌:「你買東西,我捐蚊帳」
沒過幾周,凱瑟琳的小臉就曬黑了,她眼珠滴溜溜地盯住過往人流,不厭其煩地跟每一個路人述說非洲瘧疾的危害,但很多人都沒有弄明白凱瑟琳的意圖,只是象征性地購買一點便宜的雜物來安慰這個小女孩。看著悶悶不樂的凱瑟琳,媽媽琳達、爸爸安東尼、弟弟約瑟夫都掏出了自己的私房錢,可是凱瑟琳嫌錢太少。小小的她「野心」卻是大大的。

要怎樣才能發動全民一起來幫助非洲小朋友呢?
凱瑟琳想:我捐錢給「只要蚊帳協會」,他們發證書給我,那別人捐錢給我,應該也得到證書啊!興奮不已的凱瑟琳馬上著手設計證書。
她的家人也主動加入了設計證書小組。媽媽到超市采購紙張、膠水、蠟筆、顏料、印章和亮片,爸爸把一間儲藏室打掃成工作間,而弟弟則幫她在一摞摞的禮物卡上畫愛心和星星,然後歪歪扭扭地在每一張證書上寫下:「一頂蚊帳以您的名義買下了。」證書非常受歡迎,人們只要捐贈購買一頂蚊帳的錢,就可以有一張證書。當凱瑟琳穿得像萬聖節的小鬼那樣推銷「蚊帳證書」時,很多鄰居都既感動又好奇地買下了一張。最重要的是,很多小朋友都踴躍地表達了對哪些證書設計方面的意見,並加入到凱瑟琳的制作小組。每個小孩既是設計師,又是推銷員,人們親切地稱街上的這些小推銷員們為「凱瑟琳的隊員」。
凱瑟琳終於籌齊了購買10頂蚊帳的錢,2006年8月,當她把一百美元匯出後,很快就收到了「蚊帳協會」特別定制的榮譽證書,證書上鄭重地寫道:「感謝您的10頂蚊帳──致,蚊帳大使,凱瑟琳」。

當凱瑟琳小小的手掌捧起這張燙著金字的榮譽證書時,她快樂得臉頰發燙。證書中還有一封來自「只要蚊帳」協會喬治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說:「親愛的,蚊帳大使,凱瑟琳,很高興地通知你,你的蚊帳將被送到非洲加納斯蒂卡村莊,那裡常年干旱,有550戶人家……」

550戶人家?凱瑟琳入神地盯著這個數字,馬上想到:我總共只捐過11頂蚊帳,可是那裡有550戶人家,蚊帳怎麼夠分呢?一個孩子睡在蚊帳裡,其他孩子怎麼辦?她鄭重地對媽媽說:「幫我告訴喬治叔叔,我會盡快幫加納斯蒂卡村莊湊夠蚊帳的」

凱瑟琳的野心讓琳達吃驚不小,不過她很快發現,願意幫助凱瑟琳完成心願的人可不止她一個。
2006年聖誕節前夕,社區的牧師突然登門拜訪,他真誠地說:「我簡直不敢相信凱瑟琳小小年紀,卻有那樣罕見的愛心和力量,我想讓她去教堂講演蚊帳募捐的故事」

凱瑟琳很興奮,但也很緊張,她擔心自己的口才沒那麼好,不能把心裡的意思表達出來,於是決定用舞台劇的形式來表現非洲的瘧疾。
凱瑟琳的家人、朋友和鄰居都加入了進來。
凱瑟琳把一堆用來裝比薩餅的盒子做成非洲房子的模型,把床上用久了的蚊帳掛在上面,弟弟約瑟夫和鄰居瑞德、瑪莎姐弟倆則塗成大黑臉模仿非洲的孩子。

2006年聖誕節那天的彌撒結束後,他們拿著道具上台了。
就在一群非洲小孩在台上悠哉游哉嘻嘻哈哈的時候,媽媽琳達、爸爸安東尼還有教堂的牧師化妝成扎著翅膀戴著誇張尖嘴的蚊子飛了上來。當凶惡的「蚊子「撲向無辜的孩子,他們尖叫著不知所措時,凱瑟琳勇敢地挺身而出,大叫:「到蚊帳裡來!蚊帳保護你們」孩子們鑽進蚊帳,凱瑟琳對他們關愛地說:「現在你們安全了!」
蚊子「漸漸散去,凱瑟琳用清晰的畫外音說:「在非洲,每30秒鐘就會咬死一個孩子,因為蚊子攜帶的瘧疾病毒會要了他們的命。「演出非常成功。短短的3分鐘的表演,讓所有人都明白了,蚊帳可以拯救非洲兒童的生命。人們紛紛掏錢捐款。有一個小男孩眼淚汪汪地說:「我想救5個小孩,但是我的錢不夠,你願意一會兒到我家去取嗎?」

凱瑟琳天真、善良的表演感動了很多人。
晚上,凱瑟琳對著募捐箱尖叫起來:「媽媽!媽媽!我數不過來了!」年幼的凱瑟琳不會復雜的運算,也不太會數數,當琳達告訴她,僅僅一天她就收到了800多美元的捐款,她開心得快瘋了。

從那以後,凱瑟琳經常被邀請去講述蚊帳救人的故事,她不斷強調:「加納斯蒂卡村莊有550戶人家,他們需要550頂蚊帳……」

2007年3月28號,凱瑟琳6歲了,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募集了6316美元的善款。

「只要蚊帳協會」的喬治被凱瑟琳的天真和博愛感動了,他把凱瑟琳的個人情況、募捐事跡和捐贈數量都放在了「只要蚊帳協會」的網站首頁上。當大家看到一個年僅6歲的小女孩竟然有著這樣超越年齡、超越地理阻隔、超越種族差異的同情心時,沒有人不為之動容。

凱瑟琳的行為吸引了社會上很多人為此捐款,全世界都掀起了為非洲捐蚊帳的熱潮。2007年4月的一天,電視上播出了一則有貝克漢姆參演的為非洲募捐蚊帳的公益廣告,「他真棒!他應該受到表揚」

小小的凱瑟琳這樣想。一個星期之後,貝克漢姆收到了一份奇特的手工禮品證書,裡面煞有其事地寫著:感謝您為「蚊帳」事業做出的貢獻,特辦此獎,以資證明。

貝克漢姆不僅珍藏起了這張比任何獎品都珍貴的「證書」,還把證書的圖片放到了個人網站上。

2007年6月8日,是凱瑟琳最開心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來自加納的信!在信裡,村裡的孩子們說:「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只要蚊帳協會」,的叔叔給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很美……」

這封信給了凱瑟琳極大的鼓舞,這個擁有驚人野心的「蚊帳大使」又有了新動作,她和好朋友們一起精心制作了上百張新的證書,准備給最新一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每個人都寄一張,向他們募捐!

凱瑟琳在一張證書上認真地寫道:「親愛的比爾・蓋茨先生: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錢在您那裡……」

2007年11月5日,電視裡播放了一條新聞:「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只要蚊帳組織」捐獻了300萬美元!第二天,琳達接到了「只要蚊帳」組織喬治的電話,他激動地對琳達說:「比爾・蓋茨基金會的人說,他們通過一張證書聯系到了我們,那上面好像說給非洲孩子買蚊帳的錢都在蓋茨那裡,他們想不拿出來也不行……「喬治和琳達都哈哈大笑起來,笑著笑著,琳達的眼角流出了淚水,她緊緊地抱起自己最美麗的女兒凱瑟琳,愛撫著凱瑟琳柔順的棕色卷發,她感受到孩子天使般的心就在自己胸前跳動,感覺到這個孩子柔嫩的小手能撫平世界的一切創傷……

到2008年,凱瑟琳已經募集到了超過3萬美元的善款,她捐獻的蚊帳遍布非洲。此時此刻,凱瑟琳有了一個最樸實也最真摯的願望──去非洲看看!

她想親眼看到自己捐獻的蚊帳捍衛孩子們的健康。可是非洲遙遠、貧窮、危險,要去那裡談何容易!首先機票就是一大筆開銷。為了幫助凱瑟琳圓夢,很多朋友都提出要湊錢送機票給她們母女,可是凱瑟琳卻嘟著嘴說:「如果有那麼多的旅費,我倒願意把它換成蚊帳。」

2008年6月的一天,喬治突然打來了電話,他早就知道凱瑟琳的心思,經過組織的周密安排,這次他終於正式向這個小姑娘發出邀請,請她去非洲參加一部公益紀錄片的拍攝,名字是《孩子救了孩子》。

2008年7月,凱瑟琳終於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去加納斯蒂卡村的路是那樣遙遠而坎坷不平,凱瑟琳吐了好幾次,一張小臉時而轉白時而轉紅。不知道過了多久,車速漸漸慢了,在滾滾的煙塵中,先有一群孩子激動地迎到了車前,然後大人們的身影也慢慢浮現出來。車子終於停下了,志願者們開始分發藥物並且給孩子們注射預防針。
凱瑟琳和幾個又黑又瘦的非洲孩子一起把蚊帳掛在孩子們破舊的床上,然後又和這群叽叽喳喳的同齡人興奮地在蚊帳裡鑽來鑽去。就在這時,一個稍大的孩子在蚊帳的一頭賣力地寫起字來。蚊帳上醒目的紅色筆跡正是「凱瑟琳」!
幾個字符代表著這幾個非洲孩子對凱瑟琳的全部認識。從今天起,凱瑟琳的名字就會和蚊帳一樣,守護他們度過每一個蚊子橫行的夜晚!「這是凱瑟琳的蚊帳」幾個非洲孩子手舞足蹈地對著鏡頭用土語喊著。這時喬治笑著說:「以後,我們就把這個村子叫著,凱瑟琳蚊帳村。」
截止2008年7月,凱瑟琳已經籌夠了6萬美元,可以買6000頂蚊帳──足夠拯救近2萬人。現在,凱瑟琳已經是小學4年級的學生了,她常常出現在學校的禮堂中,告訴自己的同齡人:「瘧疾是可以預防的兒童大屠殺,我們可以讓它不再發生」

她會讓全場的孩子一起從1數到30,她會對你說:「瞧,由於你的努力,這30秒,無人喪生」

沒有人相信一個小女孩竟用一個平常人的力量改變了殘酷的現實。
事實證明,有愛心,有行動,人人都能成為拯救生命的英雄。

----------------------------------

12 個讓你在群眾募資平台成功的策略:新聞出版類提案者必看
Posted on 2015-04-18 by whatsnextfornewmedia in 新媒體與新聞出版 // 0 Comments

Photo Credit: Simon Cunningham @ Flickr, CC BY 2.0
群眾募資平台上的專案包羅萬象,舉凡新科技商品、藝術創作、公益服務,到研究經費募集,而新聞出版也是平台上非常重要的一個類別。

受到傳統印刷閱讀人口驟減,而造成廣告收入大幅下降的影響,加上仍在摸索線上營利的經營模式,許多新聞媒體工作者雖然希望能夠為觀眾提供優質的新聞報導,但經費來源卻成了很大隱憂。因此新聞出版工作者開始轉往線上募資平台,希望藉著和對特定議題新聞有興趣的民眾進行小額募資,來製作專題報導,以及辦雜誌或創立線上新聞平台等。

在臺灣專門為新聞報導專案而設立的募資平台,包括「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和近期成立的「SOS新聞募資平台」,在美國則有 Beacon 和 Contributoria 等募資平台,這兩個平台不只讓新聞工作者為報導計畫募款,也提供他們推廣報導作品的線上空間。其他全球知名的大型募資網站,像是 Indiegogo(跨媒體和寫作)、Kickstarter 和臺灣的 flyingV,平台上也都有新聞出版相關的專案類別。

只是,每個募資平台上同時都有多個專案希望吸引觀眾目光,新聞出版工作者有哪些策略可以幫助自己的專案脫穎而出,成功募得預期金額呢?這邊將分成事前準備、募款專案開跑,以及募款成功 3 個階段,為尋求募資者介紹 12 個可以幫助成功募款的策略。

事前準備階段

1. 挑選適合募資的主題:時限和觀眾群考量

除了考量自身的專業和報導興趣,提案者也需考慮專案的時限和潛在觀眾群。
由於線上募資需要前期籌備,加上約一個月的線上募款窗口,具有時效性的報導專案通常不適合募資平台的生態。
挑選會有廣大市場,或是和更多觀眾切身相關的報導主題,將能幫助專案和更多讀者共鳴,提高募款成功機率。
2. 細心挑選募資平台:平台觀眾群、評價和營運模式

每個募資平台就像社群媒體一樣,有自己獨有的目標觀眾和專屬專案特質。聰明的募資者需要挑選最適合的市場,並且針對挑選的平台來設計募資文案。
平台評價除了代表過去口碑和成功率,也說明可信度和專業性,挑選一家高評價的平台除了可以提高成功率,也會提高募資專案本身的價值。
了解每個平台的提案規則,像是刊登專案的手續費,和募款金額未達目標時的選項(有些平台規定只要未達目標,該專案就算失敗且無法獲得任何資金;有些平台則是無論最後募款金額是否有達到設定目標,提案者皆可獲得募得款項)等,將可以幫助募資者挑選最合適的平台。
3. 決定募款天數:推薦 30 天

募款天數不能過長,避免觀眾失去興趣甚至遺忘專案;但也不能太短,忽略宣傳募款專案需要的時間。根據經驗分享,最適合且最常見的募款天數為 30 天,且不要超過 60 天。
4. 設定合理的預期募款目標

可以將專案分成不同時期和細項,來思考每個階段需要的資金金額。
一般而言,預期募款金額中大約兩成到三成會來自朋友和家人,此外只要達到預期募款目標的一成時,專案募款成功的機率將會提高 4 倍。提案者應該參考這些經驗數值,來訂定合理的募款目標。
5. 建立自身的專業度:雛型商品、團隊組成和口碑推薦

可以將專案募款想像成「線上行銷」,說服觀眾投資贊助很重要的一項關鍵就是獲得信任。雖然報導本身只在前製階段,但是如果能提出完整構想,甚至製作報導範本,將能夠增加觀眾對該專案的信心。
在專案上線之前,提案者可以和其他與專案議題相關的團體聯繫,如果能獲得來自其他有名聲的組織或代表認可,甚至加入團隊,將可以進一步提高觀眾的信任。
6. 規劃專案上線時的宣傳策略

在專案上線前,提案者需要主動和親朋好友或是相關組織宣傳專案訊息,並且做好線上宣傳的布局,包括社群媒體經營和網站出口連結等。
募款專案開跑階段-線上檔案建立

7. 真實且公開透明地描述募款專案

介紹提案團隊(個人):包括專業背景、過去相關經歷,以及代表作品。
清楚且主動地交代專案預算,讓捐款者能夠一目了然捐款金額的用途。
提供專案執行行程表:包括專案開始日期、階段規劃,以及預期完成日,並解釋每個日期的考量。
交代專案的「重要性」:包括現有的缺失,以及報導完成(或是新聞媒體推出)後對於社會的潛在影響和啟發。
了解專案的目標觀眾(像是哪類型的觀眾對專案議題會感興趣):使用目標客群會感興趣的語言和範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並增加信任。
提供讀者可以參與的方式:參與模式不一定只有捐款,其他包括提供報導時需要的住宿、在地聯絡人,甚至擔任志工等。觀眾有參與感時,也會更願意幫忙宣傳。
8. 提供個人化但專業的影片

根據統計,提供影片的專案,募得資金是只提供文字和圖片的專案的 1.14 倍。
影片要簡潔卻生動地交代作品期望,和預期的內容。此外影片的敘事手法要參考平台的觀眾屬性,像是 Kickstarter 和 flyingV 上的觀眾多年輕且喜愛創意,影片風格通常比較活潑或前衛。而「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上的專案多是較嚴肅的議題,因此影片的專業性和深入程度會是重要考量。
影片要吸引觀眾目光且讓他們願意看完,所以長度要在五分鐘內或更短。
提案者可以在影片中露面並直接和觀眾對話,拉近與觀眾間距離且留下深刻印象。
提案中所放置的宣傳影片,暗示著未來報導完成時的作品品質,因此一支好的影片十分關鍵。
9. 列出提供捐款者的回報

雖然很多捐款者都是因為對專案本身有興趣,因此捐款表達支持,然而,提供捐款者除了報導作品外的回報,將能大幅提高他們的捐款意願甚至參與感。
提供的回報禮物要和募資專案相關,且最好是捐款者在其他專案無法獲得的回饋。
回報禮物可以是無價也可以是有價的,除了傳統的馬克杯和書籤製作,其他包括舉辦報導完成後的獨家講座或餐敘,和捐款者聊報導心得、提供捐款者獨家幕後花絮,像是沒有發表的影像或是未刊出的文字、提供捐款者搶先閱讀、贈送報導地點的獨有明信片、開設免費專門課程,幫助觀眾了解更多該議題脈動、新書折扣、免費會員身分,或是在公開發表上列出捐款者名單,表達感激之意。
要考量提供的回報,對於提案者的心力、時間甚至成本上來說是否可以負擔?譬如如果捐款人數十分驚人,需要手工製作的回報禮物可能就不適合。
回報禮物最好能依據不同募款價格而有所區隔,來鼓勵不同金額的募資。
募款專案開跑階段-線上與線下宣傳

10. 密集宣傳募款專案:線上與線上同步出擊

請親朋好友幫忙宣傳募款專案。
尋找和專案主題相關的團體或組織,請他們幫忙宣傳募款計畫。
把握社群媒體上的觀眾群,維持社群媒體高曝光度。最有效方式是尋找「影響者」像是專家或是名人,除了可以幫專案建立口碑,同時也可以透過「影響者」擁有的廣大觀眾群,推廣募款專案。
數據顯示,非營利組織平均得聯絡民眾 7 次才能獲得他們的捐款,因此提案者需要不間斷且密集地宣傳專案募款。
考慮個人化宣傳策略,由於一對一宣傳時,訊息較不容易被忽略或是考量人情壓力,捐款機率將會提升,但前提是宣傳方式是有趣且不擾人的。
Photo Credit: Rocío Lara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Rocío Lara CC by SA 2.0
募款成功之後

11. 宣布募款進度完成

透過所有宣傳管道,告知捐款者募款計畫成功,並再次說明預期的專案執行進度。
建立捐款者的聯絡方式和檔案,並告知捐款者之後預計的聯絡方式和溝通管道。
12. 主動積極地溝通與告知

募款完成只是專案開始的第一步,和捐款者後續的持續溝通才是成功關鍵,無論是專案完成後的作品推廣,或是未來募資專案籌款,這些捐款者都會扮演關鍵角色。
專案主導者應該定期(一週約一次)透過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告知捐款者專案進度、相關媒體報導,以及未來計畫等。
舉辦線下活動,來增進與捐款者的持續互動,幫助維繫社群網絡。
在專案完成後進行線上與線下宣傳,並在第一時間告知捐款者,請他們幫忙宣傳。
當傳統新聞媒體為數位轉型努力,新聞媒體工作者也紛紛探詢線上平台的各種可能性,包括新興的線上募資平台。這篇文章提供希望透過群眾線上募資力量,來製作專案報導或是成立新聞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們一些經營策略。也相信其中很多建議,不只和新聞出版類別的線上募資相關,對於其他線上募資領域的提案者們也能有所幫助。(延伸閱讀:獨立記者如何在群眾募資平台成功?學習行銷人的思考脈絡)

參考資料: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ist’s Network、Nieman Lab & Poynter

-------------------------

募款兩套標準 衛福部挨批
By 廖珮妤,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台大生想要募款50萬元登山,衛生福利部認定屬於私人贈與,未涉及公益勸募條例規定,不違法。不過有網友發現,前年一名女性在街上發起「愛的抱抱」募款,想帶家人旅行,卻被認定違法,須返還所得,質疑衛福部兩套標準,應檢討相關監督機制。民間團體則呼籲,「募款」二字不可被濫用,否則慈善機構的捐助信任度,也會跟著下降。

對此,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江國仁說,募旅費事件後,內部開會研商,認為類似案例,若非以「公益目的」募款,就屬於私人間兩相情願的贈與,官方不宜介入,否則行政法將無限上綱,因此從去年開始,認定這類贊助活動,不屬於公益勸募條例管轄範圍,並未違法。

2013年一名女性在台北東區街頭發起「愛的抱抱圓夢計畫」,希望向路人募20萬元帶家人出國,當時社救司發新聞稿指出,該活動違反公益勸募條例,須返還募款所得。而今年台大生的類似募款,衛福部則認定屬於私人間的贈與,且計畫將協助企業宣傳,有對價關係,不違法。

民眾曾小姐表示,官字兩個口,怎麼解釋都是官方說的算。她認為應統一一套標準,否則民眾的善意會被有心人士濫用。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陳琬惠說,公益勸募條例的規範確實較狹窄,該法從2006年至今都沒有修過,可能沒有那麼周全,不過法條解釋還是要以衛福部為主,或許未來官方可以思考調整的可能性。

近年來不少團體都會對外籌措經費,陳琬惠表示,民眾應思考「募款」二字是否被廣泛、過度使用?這種非公益性質的募資,該如何檢視監督,要如何對資助者交代?這幾天很多人KUSO台大學生,自稱募款買咖啡、買手機,以玩笑戲謔的心態看待捐款,她很痛心也很擔憂。

陳琬惠說,公益團體依照公益勸募條例公開勸募,是嚴肅、認真的議題,必須完整規劃、提出申請,遵守相關規範,並依法徵信、公布成果報告。但當愈來愈多非公益性質的募資引起爭議時,無形中就會增加民眾對捐款的負面印象、降低所有捐款信任度,進而影響到實際做事的公益團體。(中國時報)


 

登山/募資/募款/蚊帳天使vs.台大募款登山師生/凱瑟琳(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