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角度看詔安 客家傳統融合現代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4-08 12:42中央社 雲林縣8日電
台灣詔安客家大本營在雲林,崙背詔安客家文化館結合雲科大視傳設計系,推出「詔安,Gongˇ Kaˊ Su!」特展,將客家傳統融入現代思維,用不一樣的角度看詔安。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長林孟儀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設計系碩士班學生,以客家母語、文化與民俗祭典為創作題材,重新思考詔安客家的人文與藝術,為詔安客家文化保存與地域再生,發掘文化特色的新生命力。
雲科大視傳設計系主任廖志忠指出,碩士班創作聯展主題「詔安,Gongˇ Kaˊ Su!」,展出內容有詔安客家母語、在地文化產業及民俗祭典等3大領域,用五感設計概念帶引欣賞不一樣的詔安。
創作聯展以詔安客家文化及慶典活動為核心,整合崙背鄉羅厝社區發展協會、二崙鄉來惠社區發展協會、貓兒干文史協會、崙背鄉東興國小的不同特色,創作民俗祭典或桌上遊戲等作品,讓傳統變得很有現代感。
廖志忠表示,創作聯展在清明節連假期間推出,展期至4月14日,並將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展出,展期從4月17日至5月27日,歡迎各界體驗詔安客家文化的新世代設計視覺饗宴。
林孟儀指出,配合文化部推動地方知識學建構政策,雲林縣從地方學出發,串聯山線、平原到海濱的10多處文化館在今年2月推出地方館節,雲科大的詔安客家創作展是地方學的延伸,期望帶引民眾深入在地文化之美,體驗傳統文化的新生命力。
林孟儀表示,全台詔安客家大本營在雲林二崙、崙背、西螺一帶,以二崙最密集,地處濁水溪邊,傳承詔安客家風俗,其中二崙深坑溪王祭,展現先民的謙卑精神與感恩天地心情,是特色之一,足為後人景仰效法。


 

2022-05-18_093411

「語言沒了,文化也沒了!」挽救詔安客語凋零危機
作者 劉文珍
2022-05-15
李秉璋主任從民國96年開始積極投入詔安客語的傳承任務,圖為他擔任2020詔安客才藝競賽評審。
「語言沒了,文化也沒了!」挽救詔安客語凋零危機 | 劉文珍 / 教育新亮點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wnAPhb
在台灣,「詔安腔」是客語五種主要腔調中相對少人使用的一種。雲林西螺農工圖書館主任、同時也身為歷史老師的李秉璋表示,根據客委會的調查,目前還能使用詔安客語的人,可能只剩下7、8千,甚至更少,人口凋零、少子化都是原因。因此,他從民國96年開始積極投入詔安客語的傳承任務,獲得109年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以及110年「推動客語教學語言獎勵」。他擔心,詔安客語消失了,文化沒了,客家認同也沒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認真說「客事」,保留詔安文化
西螺農工高一的廖姿婷,詔安客語說得很溜,可以從頭到尾用詔安腔自我介紹。問她為什麼要學客語?她的答案很有趣:「就是另類的成就感吧!就跟你會英文,可以去跟外國人自然交流是一樣的。」
廖姿婷同學是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情境式演說優等學生,在學校,她可以用流利的詔安客語和圖書館主任李秉璋互動交談。她說,自己從小和阿公、阿婆說話就是用客語,即使和弟弟平常會用國語聊天,但碰到長輩,還是會自動切換回客家話。
廖姿婷同學是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情境式演說優等學生,在學校,她可以用流利的詔安客語和圖書館主任李秉璋互動交談。
李秉璋主任表示,雲林的詔安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二崙、崙背和西螺,然而連這些地方,現在都已經很少會說詔安客語的客家人了本來有18村的二崙鄉,只剩3個村子會講詔安客語,年輕一代更是如此。畢竟對許多人來說,相較於母語學習,學英文等外語才有助於加強競爭力,很少人願意花時間投入使用人口少、又只局限於小地區的母語方言。但是李秉璋主任認為,母語是一種文化傳承,當你再也不是客家人,自我定位、自我認同就會產生危機。
李秉璋自己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從小講客語,卻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直到長大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講的是客家話,血緣上有客家的傳統;也因為知道自己是客家人,講客家話,愈了解後,危機感愈重。
正因為如此,他積極從家庭、社區和學校三管齊下,推廣詔安客語。家中的父母與長輩是母語學習的第一步,像是從小就和阿公、阿婆一起睡的李芝靚,目前是小學老師,她說自己聽著阿公阿婆聊天長大,詔安客語就像是她的搖籃曲,而客語聽力也是從這裡磨練出來的。
她認為,學習語言一定要營造出環境,生活中跟她相同年紀的人沒有幾個人會講詔安語,也沒有什麼機會可以練習,頂多在家裡跟家人講幾句簡單的客語,也因為使用度不高,要學還真的不容易。
因此,語言學習的下一步就是推廣到社區。李秉璋主任表示,當地「貓兒干文史協會」的楊永雄總幹事努力用心的推動詔安客語,由李幸妃老師開班授課,每個禮拜都有中級暨中高級認證的研習課程,學生參與客語認證的成績還不錯,只是人數並不多。
至於學校也是一大助力,50多歲才知道自己是詔安客的前來惠國小校長廖忠良,笑說自己年紀大了才開始學「客事」(詔安話的客語之意),他之所以這麼努力,因為擔心「客事」消失不見了!廖校長也認真在90%是詔安子弟的學校推廣詔安客語,並且與貓兒干文史協會、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希望當成發揚詔安客的文化種子,進而傳承客家文化。
李秉璋(圖左)認為客語傳承要從家庭開始。
使用度不高,推廣詔安客語成難題
不過,李秉璋主任很憂心,因為目前雲林推動詔安客語的學校愈來愈少。國小部分在崙背有崙背國小、東興國小;二崙鄉有三和國小,來惠國小和二崙國小;但到了國中就只剩下二崙國中和崙背國中,而且是以社團方式來開課,到高中也只有西螺農工開過社團課。他認為,以社團方式教授詔安客語很難著力,畢竟一個學期只有8次課,能學到多少東西?
他建議,像高雄市在國中教育會考中採計本土語言認證,提升學生學習本土語言動力,其他縣市也可以跟進,不論客語、閩南語或原住民語,通過認證的學生就在升高中時採計加分,提升學習誘因。
除了推動教學,李秉璋主任曾參加96年客家電視成立的配音人才培訓班,包括大埔、饒平、詔安三種腔調,為卡通、布袋戲配音,希望透過大眾傳播媒體讓更多人認識詔安客語。此外,也加入客家語六腔辭典編輯寫作,和客委會的中級、中高級認證教材,希望透過各種方式傳承詔安客語。
文史工作者李坤錦說,詔安客的困境在於人數少,而且居住環境是四面被閩南人包圍的「方言島」,說「客事」的機會愈來愈少,讓詔安客很容易消失。他希望詔安客家人要認真的說「客事」,才可以保留詔安文化。「語言沒了,文化也沒了!」挽救詔安客語凋零危機 | 劉文珍 / 教育新亮點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wnAPhb


50道客家美食吃免驚 廖寄彰:深耕美食文化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記者郭春輝/雲林報導


雲林詔安客家美食料理品嚐會26日在二崙老人會館登場,超過50道客家美食端上桌時,吸引上千民眾到場品嚐,由於客家美食料理、甜點、飲品道道美味,不僅菜色多元,且提供分量十足,讓前來享用民眾吃得津津有味;主辦的二崙客家發展協會理事長廖寄彰感動的說,這是一場成功深耕客家美食文化的品嚐會。

雲林西螺、二崙及崙背是台灣詔安客家族群群聚最密集的鄉鎮,為了推廣客家美食文化,由二崙客家文化發展協會主導的「二崙古早味─詔安客家美食品嚐會」26日登場,來自各地喜歡客家菜的民眾紛紛湧進老人會館,把整個會館擠得水泄不通。

不過主辦單位不怕人潮,也不怕人人是大胃王,因協會結合地方各界及社區家政媽媽們,準備了超過50道客家料理,不管是米食類、肉類、魚類及蔬菜類,應有盡有,且道道都是道地客家美食,此外,現場客家甜點麻薯、粿仔、糕餅一盤又一盤,客家飲品米苔目、仙草冰等等一桶比一桶大,份量充足,任君選擇,不怕你吃,就怕你撐。

上千位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大家擠爆老人會館內外,免費享用了一頓豐富的客家美食,對協會的用心,不不表示敬意。現場滿頭大汗的協會理事長廖寄彰,看到民眾如此踴躍,如此讚賞,而協會為品嚐會也花費不少,但讓詔安客家美食文化在二崙深耕,讓客家美食流傳,他認為一切都值得。

漫遊農村 詔安客家庄推鐵馬自由行

位於二崙運動公園的裝置藝術「開拓~農夫的腳」是農博的百大亮點之一。攝像者: 廖素貞/大紀元

【大紀元2015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二崙鄉是全國碩果僅存的「詔安客家」重鎮之一,擁有濃厚的客家文化和純樸的民風,為推廣二崙鄉的觀光及詔安客家文化,二崙鄉詔安客家文化協會及在地熱心人士,自6月1日起推出「詔安客家庄腳踏車自由行」方案。

 

自遊行全程13公里共有6個景點,包括由舊二崙派出所活化的「二崙故事屋」、曾獲農委會社區植樹綠美化全國總冠軍的「崙西社區公園」、占地6.02公頃的「二崙運動、軍史公園」及最典型的詔安客家庄——來惠社區;還有蔀仔社區的詔安美食館、詔安客棧;湳仔社區的五分車鐵道等等。


沿途可欣賞綠油油的稻田。(廖素貞/大紀元)

沿途可欣賞綠油油的稻田及種植各種蔬果的菜園和果園,尤其是位於二崙消防隊附近的沐心荷園,一大片的荷花田更是令人驚豔。還有來惠社區的傳統客家三合院和彩繪巷弄及古農具和早期農家生活用品展。

沐心荷園,一大片的荷花田,另人驚豔。(廖素貞/大紀元)

二崙鄉詔安客家文化協會兼營的二崙庭園咖啡為支持此方案,率先購買30台新腳踏車,提供優惠專案。二崙鄉詔安客家文化協會理事長廖寄彰表示,歡迎民眾帶著愉快的心情來,一切配備都幫大家準備好了,邀請大家來體驗慢活的農村生活。

自由行起點「二崙故事屋」是舊二崙派出所活化的日式建築。(廖素貞/大紀元)

---------------------

客家婦女學苑 文化振興及傳承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大紀元2015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 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客家婦女學苑開學典禮,提供多元化課程、客家工藝振興工作坊及客庄親子體驗,讓客家婦女學苑成為推動「桃園客家典範城市」的火車頭,讓大家看到客家文化的豐富性及多樣性。

客家婦女學苑開館後,將提供多元化課程,包括語言、歷史、文化、民俗節慶、音樂、藝術、電影及飲食等各面向,也舉辦客家名人講座及客家、婦女電影欣賞。為了傳承及推廣客家文化,客家婦女學苑的課程皆不收取報名費,並歡迎任何喜歡客家、認同客家的人共同參與。

社區大學永續學習
學員的成品展現,田園手工。(徐乃義 /大紀元)
中壢社區大學主辦在中壢區新明國中的「531歡樂嘉年華」,各班學員負責將近50攤的跳蚤市場,廣興里的兒童吟詩班開場。班級間的趣味運動會笑聲連連,另外料理班同學負責的平價美食pk賽讓活動有的玩又有得吃十分熱鬧!
執行秘書葉水來表示:為推動公共議題與事務的參與,在暑假期間開設10門免費課程,涵蓋了新住民的認識與學習,像新住民親子科學遊戲以及單親新住民家庭自助人助之道。也有環境生態議題的課程,像桃園山海之歌以及社區與老街溪河岸景觀探索等,都是非常適合親子一同來參加的。」

責任編輯:呂美琪
--------------

鄭文燦拉弓射箭 體驗客家、布農族文化

桃園市客家婦女學苑今成立,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五)等人出席揭牌典禮。(楊明峰攝)  
桃園市布農族射耳祭今於平鎮民俗公園舉行,桃園市長鄭文燦拉弓射箭,體驗布農族文化。(楊明峰攝)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先後穿起客家、布農族傳統服飾,出席客家婦女學苑開學典禮、布農族射耳祭等,希望透過課程教學、經費補助等市府新政,助各族群文化傳承,發揚客家、原民精神。

----------------------

客家婦女學苑 文化振興及傳承

【大紀元2015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 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客家婦女學苑開學典禮,提供多元化課程、客家工藝振興工作坊及客庄親子體驗,讓客家婦女學苑成為推動「桃園客家典範城市」的火車頭,讓大家看到客家文化的豐富性及多樣性。

 

客家婦女學苑開館後,將提供多元化課程,包括語言、歷史、文化、民俗節慶、音樂、藝術、電影及飲食等各面向,也舉辦客家名人講座及客家、婦女電影欣賞。為了傳承及推廣客家文化,客家婦女學苑的課程皆不收取報名費,並歡迎任何喜歡客家、認同客家的人共同參與。

社區大學永續學習

 

學員的成品展現,田園手工。(徐乃義 /大紀元)

中壢社區大學主辦在中壢區新明國中的「531歡樂嘉年華」,各班學員負責將近50攤的跳蚤市場,廣興里的兒童吟詩班開場。班級間的趣味運動會笑聲連連,另外料理班同學負責的平價美食pk賽讓活動有的玩又有得吃十分熱鬧!

執行秘書葉水來表示:為推動公共議題與事務的參與,在暑假期間開設10門免費課程,涵蓋了新住民的認識與學習,像新住民親子科學遊戲以及單親新住民家庭自助人助之道。也有環境生態議題的課程,像桃園山海之歌以及社區與老街溪河岸景觀探索等,都是非常適合親子一同來參加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