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大悲寺紀錄片:古道清涼 第01集 《乞食—肅恭齋法》(一)(全13集) - YouTube
【懷孕大小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迴向文~完整唸法教學~難字注音加注~by辛西亞 @ 【辛西亞】牽手後的大小事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XIr6BR
-------------------
王心心南管普門品 傳遞平安祝福
By 李欣恬,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12日, 2017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繼去年《心經》之後,第二度以佛經譜曲,使用簫、琵琶和三弦三種樂器,加上人聲演唱,推出全新創作《普門品》,獻給她的母親,13日在台北首演。
王心心表示,她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姊姊,她是家中最小的小孩,也因為是早產兒,所以從小母親特別關愛她,「我的名字『心心』就是媽媽給我兩倍關愛的意思,媽媽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今年83歲了,從小到大,她總在清晨念經為我們祈福,小時候並不知道媽媽在念什麼,後來才知道是《普門品》,現在只要想到媽媽念經的樣子和聲音,就能讓我感到安定。」
王心心來自南管發源地福建泉州,父親是南管樂器製造師,同時也鑽研南管唱曲,她自小在南管的環境裡成長,也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下,打下厚實基礎,加上與生俱來的清亮嗓音、穿透力強,廣受觀眾喜愛。
王心心1992年與漢唐樂府創辦人陳守俊結婚來台,1995年獲金鼎獎最佳演唱獎。2002年夫婿過世之後,她成立心心南管樂坊,繼續在台灣推廣南管音樂,同時也參與舞蹈、古典音樂、戲劇等各類型跨界演出。
有別於上一部作品《心經》,在舞台上點滿蠟燭,以簡樸的舞台表現靜心內涵,導演吳素君表示,這回《普門品》特別以鷹架為舞台組成元素,表現末世頹廢、混亂的狀態,「如此一來,王心心的演唱就更像是穿越塵世裡的清淨音,能帶給世人平靜。」吳素君也特別安排王心心最後登上三層樓的高台演奏,「在最末段,由王心心在高處引領觀眾齊心念頌〈觀世音菩薩頌〉,把平安和祝福傳遞給觀眾。」
《普門品》將於1月13、14日,在台北台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演出。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行:音ㄏㄥˋ )
弘誓深如海 歷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靜願
我為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峯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咸即起慈心
(咸:音ㄒㄧㄢˊ )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呪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 氣毒煙火然
(蚖:音ㄩㄢˊ )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掣:音ㄘㄜˋ ) (雹澍:音ㄆㄠˊ ㄕㄨˋ )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暗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燄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諍訟:音ㄓㄥ ㄙㄨㄥˋ )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依怙:音一 ㄏㄨˋ )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延命十句觀音經》誦唸千遍後得免死 在中國及日本千百年來,因受持此經而得無量功德,獲不可思議現世利益
十句觀音經
《十句觀音經》,又稱《十句經》、《延命十句觀音經》,漢傳佛教經典,為中國民間所造。在江戶時期由中國傳入日本,在日本有許多信徒持誦。民間有人蒐集感應事蹟,著成《延命十句觀音經靈驗記》一書,相傳為日本白隱禪師所著[1]。
十句觀音經:
觀世音,南無佛,
與佛有因,與佛有緣,
佛法相緣,常樂我淨。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
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
最後一句,略有異文:
《太平御覽》作:「念佛不離心」,
《佛祖統記》作:「念念不離心」。日本主要流傳《佛祖統記》的版本。
《十句觀音經》,可能源自於《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世尊偈的精簡本。內容只有簡短十句。
歷史
在文獻上,《十句觀音經》的記載,最早出自於983年由北宋李昉等撰的《太平御覽》(卷654)及《太平廣記》(卷111),根據此記載,這部經最早來自於劉宋時代的王玄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王玄謨攻滑台,北魏太武帝率兵來救,王玄謨軍大敗,回國後下獄將處刑,經沈慶之救情免死[2]。王玄謨在獄中,夢見有人傳授此經,誦唸千遍後得免死[3][4]。
它與《高王觀世音經》內容相近,中國傳說它是《高王觀世音經》的精簡本。南宋志磬《佛祖統記》中,認為此經為《高王觀世音經》的原形[5]。日本學者桐谷征一考證,認為它是《高王觀世音經》的前身。
江戶時期此經傳入日本,日本臨濟宗祖師白隱禪師據傳曾為它作《延命十句觀音經靈驗記》,傳誦一時,因此此經也被稱為《延命十句觀音經》[1]。雖經後世考證,靈驗記是依託白隱禪師之名所做[6],但因此經並不違反佛教教義,日本臨濟宗傳人,如鎌田茂雄等,仍鼓勵信徒誦唸此經。
方式與利益
據〈《延命十句觀音經》靈驗記〉,受持方式不拘,可隨個人方便,每日早晚定數,或三遍、或九遍、二十一遍、或以念珠持誦一百零八遍,或於平日默誦皆可[1]。持誦《延命十句觀音經》之現世利益[1]包括:
在家眾:家運昌隆,七難[7]遠離,諸事吉祥,消一切災。
修行者:道心堅固,直達本源,行大法施,證大菩提。
大妙藥:治難治之病,能救一切苦。
大如意:至誠持誦,所求順遂。
據稱白隱禪師曾如此推崇及讚嘆此經之功能:
在中國及日本千百年來,因受持此經而得無量功德,獲不可思議現世利益者,不計其數。[1]
--------------------------------------
聖嚴師父在〈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一書中,為這部只有十句的經文所作的介紹:
《延命十句觀音經》出自於《高王觀音經》,是《高王觀音經》的精簡本。《高王觀音經》則緣起於五代高歡國王時,有一看守庫藏的「寶藏官」孫敬德,犯了重法,囚禁待斬。
和〈白衣大士神咒〉傳承相似,在夢境中,夢見一名僧侶,告之以《高王觀音經》。輾轉傳至劉宋,則精簡為《延命十句觀音經》,將原來繁複的經文,精簡為僅有十句,即:
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延命十句觀音經》於我國已經失傳。這是我自身於日本禪宗的寺院重新請回的。過去,我只曉得,禪宗重視《楞嚴經》和《心經》。
〈楞嚴咒〉和《心經》皆是禪門每日必誦的功課。但是《延命十句觀音經》呢?倒從未曾聽說過,怎麼會是禪門念的?
細思下也不難瞭解,於禪宗寺院裡,它成為一種補助的修行法門。如前所述的,當修行者業障深重時,他無法採取「禪」的方法修持。
一修,即產生種種障礙──不是病,即是痛,或發生種種人事、工作、環境、情境上的障礙與困擾。
《延命十句觀音經》則應時成為一個補救法門。「延命」的意思,第一、延續一己肉身肉體的生命。第二、延續佛法的慧命。
禪修的人,於第一個階段,自己無法依禪修的方法修行,則誦這十句偈,不斷、不斷,持續地念,直到病苦、業障一一消解。「身安」之後,更進一步「道隆」,更進一步「續佛慧命」。
何以這短短的十句可以「續佛慧命」呢?
因為這十句中,包括了「佛法僧」,遵從佛法僧,也就皈依了三寶,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學僧學法學佛,終抵於「常樂我淨」的清涼淨土。這和僅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畢竟大大跨進了一步。
因之,可視為正統、正信佛教的一種方便法門。修行此法門的人,畢竟皈依三寶,成為正信佛教徒。由此可以開展、延續一己以及佛法的慧命。
由是,相當於中國清初的日本江戶時期的白隱禪師,為了弘揚此經,編寫了一部《延命十句觀音靈驗記》。
近代日本著名的禪匠原田祖岳,也寫了一部《延命十句觀音經講話》。依此,也不難解釋,日本禪門何以將此十句偈作為禪門日誦的原因。
【註一】《佛祖統紀》卷第三十六中,記載了下列元嘉二十七年間(西元450年)的事蹟:
王玄謨北征失律,蕭斌欲誅之。沈慶之諫曰:佛貍(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豈玄謨所能?當殺戰將,徒自弱耳。乃止。初玄謨將見殺,夢人告曰:「誦《觀音經》千遍可免。」仍口授其經曰:「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既覺,誦之不輟,忽唱停刑。後官至開府,年八十二。
【註二】《佛祖統紀》卷第五十三中,也有下列的記載:
宋文帝:將軍王玄謨將刑,夢人教念《十句觀音經》,遂得免。北齊武成:孫敬德有罪當死,夢僧教誦經千遍,臨刑刀三折。宋嘉祐:龍學梅摯妻失目,夢白衣教誦《十句觀音經》,雙目復明。(此經前後三驗)。
【註三】白隱禪師在其編寫的《延命十句觀音靈驗記》中,曾特別指出持誦《延命十句觀音經》,可得以下之現世利益:
1. 在家眾:家運昌隆,七難遠離,諸事吉祥,消一切災。
2. 修行者:道心堅固,直達本源,行大法施,證大菩提。
3. 大妙藥:治難治之病,能救一切苦。
4. 大如意:至誠持誦,所求順遂。
(「七難」指:火難、水難、風難、刀杖難、惡鬼難、枷鎖難、怨賊難。)
--------------------
觀世音菩薩在網路上的一個家--觀自在的心樂章 - http://goo.gl/lp9aSX
-------------------------
大悲咒
大悲咒,原稱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महा करुणा धारनी),詳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亦名無礙大悲陀羅尼、廣大圓滿陀羅尼、滿願陀羅尼、隨心自在陀羅尼、救苦陀羅尼、延壽陀羅尼、滅惡趣陀羅尼、破惡業障陀羅尼、速超十地陀羅尼,而朝鮮半島則習慣稱之為神妙章句大陀羅尼,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分,共有八十四句,為梵語構成的咒文章句。
名稱由來
《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羅尼。」
此咒名稱彰顯了觀世音菩薩欲安樂利益一切眾生之廣大圓滿、無礙大悲的大悲願力,及此咒不但能除一切災難、以及諸惡業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隨心滿願;遠離一切怖畏、速登佛地的威神特德。今人以大悲咒簡稱之,取之觀世音菩薩慈披眾生之大悲願力而命名。
宣說因緣
依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正要廣說陀羅尼法門時,突然十方大地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密放神通之故。但因為大眾皆疑惑,總持王菩薩見到這種稀有的情況,便起立合掌問釋迦牟尼佛:『如此神通的相貌,是誰所放?』而釋迦牟尼佛回答說:『現場的大會裡,有一名菩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以來,成就了大慈大悲,擅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了使眾生安樂,所以釋放神通威力。』 釋迦牟尼佛話說完,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向釋迦牟尼佛合掌說:『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現在想要說,為了使所有的眾生得到安樂、除一切病苦、得壽命、得富饒、得除一切所有的惡罪、遠離一切的魔障礙困難、成就清淨的功德、能成就一切所有的善根、遠離一切的恐懼害怕、速能滿足一切所希望所求的,希望世尊能夠慈悲的允許我向大眾宣說。』 釋迦牟尼佛聽見觀世音菩薩的請求,釋迦牟尼佛就說:『善男子,你是如此廣大的慈悲要向大眾宣說大悲咒,現在正是時候,我隨喜你的功德,十方諸佛也隨喜讚嘆你的功德。』
歷史
緣起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此咒系由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宣說,後於千光王靜住如來的淨土時,千光王靜住如來為觀世音菩薩傳授「廣大圓滿無礙大悲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觀世音菩薩聽了此咒之後,即由初地菩薩,升至第八地-不動地菩薩果位。於是心生歡喜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都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無邊世界。
誦持功德利益
得十五種善生
誦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種善生者:
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常生善國。
常值好時。
常逢善友。
身根常得具足。
道心純熟。
不犯禁戒。
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恆得他人恭敬扶接。
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意欲所求皆悉稱遂。
龍天善神恆常擁衛。
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不受十五種惡死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
不令其飢餓困苦死。
不為枷禁杖楚死。
不為怨家讎對死。
不為軍陣相殺死。
不為豺狼惡獸殘害死。
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
不為水火焚漂死。
不為毒藥所中死。
不為蠱毒害死。
不為狂亂失念死。
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
不為惡人厭魅死。
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
不為惡病纏身死。
不為非分自害死。
其他利益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讀誦大悲心咒者可有其他的利益如下:
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不墮三惡道。能生諸佛國。得無量三昧辯才。
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
對咒生疑者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雖然對大悲咒生疑者不能滅罪,但因閱讀大悲咒任可得菩提之因,其經文曰: 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衹物、污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功德利益也,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
咒文翻譯
大悲咒由金剛智於719年-741年間翻譯成中文(T.1112),後又經其弟子不空於723年-774年間兩次翻譯(T. 1111, T. 1113b),後來由指空於1326年-1363年又進行過翻譯(T. 1113a),因此有不同的翻譯版本。其中以唐代伽梵達磨所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為基礎並經增加的「八十四句大悲咒」流行最廣。
梵文版
84句大悲咒,並沒有保留梵文本的原本。今天能看到的梵文本,是梵語學者根據漢文版的意思去構建出來的梵文本。但是不同的學者構建出來的梵文本都不是一模一樣。比如台灣的梵文學者林光明先生,與台灣的梵文學者果濱構建的內容就不一樣。而即便是林光明先生的版本,不同的版本也有差別,因為前後有修改。
漢傳大悲咒全文
漢傳大悲咒全文有兩個版本,一為唐朝永徽顯慶(約650—660)年間,由伽梵達摩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咒分句成82句。另一版為不空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大約是在唐朝天寶到大曆(746—774)年間翻譯。不空翻譯版的大悲咒在音譯的漢字選用上和伽梵達摩譯本相當一致,但分句成84句。不空譯本第81 到84 句是:「悉殿都(81)漫哆羅(82)跋馱耶(83)娑婆訶(84)」;伽梵達摩譯本則是:「唵悉殿都曼哆囉缽馱耶(81)」。可以看出兩者內容相同,只是分句不同;伽梵達摩譯的第81 句,不空分成81 、82 及83 句;而伽梵達摩譯的第82 句與不空譯的第84 句相同。臺灣通行的是伽梵達摩的譯本,但在分句上,採用不空的84 句。然而,其中還有些微差異,臺灣通行的〈大悲咒〉第16句:「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伽梵達摩和不空譯的都是:「薩婆薩哆.那摩婆伽」。臺灣流行的版本多了「那摩婆薩多」五個字。[1]
臺灣流通版本的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唎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麼麼·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嘇·佛囉舍利。罰沙罰嘇。佛囉舍耶。呼盧呼盧摩囉。呼盧呼盧醯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利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夜。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利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八十八句大悲咒
佛教在中國有「三武教難」,北魏太武帝戌辰年間﹝公元四○八年﹞破壞佛教。後代宜武帝信奉佛教,講演佛法,建立永明賢居寺。當時佛教大盛,時間是已丑年﹝公元五○九年﹞,也就是南朝梁武帝天監八年。
某日宜武帝在看書時,忽然從空中落下一個和尚,帝大叫:「奸細!」和尚說:「皇上不用驚怕,我不是奸細,我是普陀山的和尚,我想到京城金鑾殿看看就來了。」帝問:「您怎麼來的?」和尚說:「我正在念大悲咒時,心想來就到了。」帝說:「您再念看看。」當和尚大悲咒念到最後四句:「金剛勝莊嚴娑婆訶、摩羯勝莊嚴娑婆訶、聲聞勝莊嚴娑婆訶、唵跋闍囉室哩曳娑婆訶」時,金鑾殿殿宇震動,帝大驚曰:「不要念啦!」後來帝就向和尚說:「以後後面這四句不可以再念啦!」 傳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大悲咒最後的四句就沒念了。但是現在是民主時代,不是帝王時代了,所以念大悲咒時,後面四句也要念,才有靈感。 悟明提倡請大家唸大悲咒時,除了前面八十四句以外,最後四句應當要念,有殊勝的功德妙用。最後四句為:
金剛勝莊嚴娑婆訶
聲聞勝莊嚴娑婆訶
摩羯勝莊嚴娑婆訶
唵跋闍囉悉唎曳娑婆訶
-----------------
大悲咒 - http://goo.gl/Jk85i
大悲咒(梵語:महा करुणा धारनी,轉寫:Mahā Karuṇā Dhāranī),全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又稱大悲心陀羅尼(Mahā Karuṇā-citta Dhāranī)、千手千眼觀音大悲咒(Sahasrabhuja Sahasranetra Avalokiteśvara Mahā Karuṇā Dhāranī)、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無礙大悲陀羅尼、廣大圓滿陀羅尼、滿願陀羅尼、隨心自在陀羅尼、救苦陀羅尼、延壽陀羅尼、滅惡趣陀羅尼、破惡業障陀羅尼、速超十地陀羅尼,有時也稱青頸觀音大悲咒(梵語:नीलकण्ठ धारनी,轉寫:Nīlakaṇṭha Dhāraṇī,義爲「青頸陀羅尼」,但有時也指千句大悲咒),而朝鮮半島則習慣稱之為神妙章句大陀羅尼(韓語:신묘장구대다라니);是關乎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分,漢傳共有八十四句,為梵語構成的咒文章句。
名稱由來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羅尼。」
此咒名稱彰顯了觀世音菩薩欲安樂利益一切眾生之廣大圓滿、無礙大悲的大悲願力,及此咒不但能除一切災難、以及諸惡業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隨心滿願;遠離一切怖畏、速登佛地的威神特德。今人以大悲咒簡稱之,取之觀世音菩薩慈披眾生之大悲願力而命名。
此咒由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劫諸佛所宣說,後於千光王靜住如來的淨土時,千光王靜住如來為觀世音菩薩傳授「廣大圓滿無礙大悲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觀世音菩薩聽了此咒之後,即由初地菩薩,升至第八地不動地菩薩果位。於是心生歡喜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都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無邊世界。
宣說因緣
依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正要廣說陀羅尼法門時,突然十方大地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密放神通之故。但因為大眾皆疑惑,總持王菩薩見到這種稀有的情況,便起立合掌問釋迦牟尼佛:『如此神通的相貌,是誰所放?』而釋迦牟尼佛回答說:『現場的大會裡,有一名菩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以來,成就了大慈大悲,擅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了使眾生安樂,所以釋放神通威力。』釋迦牟尼佛話說完,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向釋迦牟尼佛合掌說:『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現在想要說,為了使所有的眾生得到安樂、除一切病苦、得壽命、得富饒、得除一切所有的惡罪、遠離一切的魔障礙困難、成就清淨的功德、能成就一切所有的善根、遠離一切的恐懼害怕、速能滿足一切所希望所求的,希望世尊能夠慈悲的允許我向大眾宣說。』釋迦牟尼佛聽見觀世音菩薩的請求,釋迦牟尼佛就說:『善男子,你是如此廣大的慈悲要向大眾宣說大悲咒,現在正是時候,我隨喜你的功德,十方諸佛也隨喜讚嘆你的功德。』」
誦持功德利益
得十五種善生
誦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種善生者:
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常生善國。
常值好時。
常逢善友。
身根常得具足。
道心純熟。
不犯禁戒。
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恆得他人恭敬扶接。
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意欲所求皆悉稱遂。
龍天善神恆常擁衛。
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不受十五種惡死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
不令其飢餓困苦死。
不為枷禁杖楚死。
不為怨家讎對死。
不為軍陣相殺死。
不為豺狼惡獸殘害死。
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
不為水火焚漂死。
不為毒藥所中死。
不為蠱毒害死。
不為狂亂失念死。
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
不為惡人厭魅死。
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
不為惡病纏身死。
不為非分自害死。
其他利益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讀誦大悲心咒者可有其他的利益如下:
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不墮三惡道。能生諸佛國。得無量三昧辯才。
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
對咒生疑者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雖然對大悲咒生疑者不能滅罪,但因閱讀大悲咒任可得菩提之因,其經文曰:
“ 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衹物、污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功德利益也,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 ”
咒文翻譯
大悲咒由金剛智於719年—741年間翻譯成中文(大正藏T.1112),後又經其弟子不空於723年—774年間兩次翻譯(大正藏T.1111,T.1113b),後來由指空於1326年—1363年又進行過翻譯(大正藏T.1113a),因此有不同的翻譯版本。其中以唐代伽梵達磨所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為基礎並經增加的「八十四句大悲咒」流行最廣。
漢傳大悲咒全文有兩個版本,一為唐朝永徽顯慶(約650—660)年間,由伽梵達摩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咒分句成82句。另一版為不空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大約是在唐朝天寶到大曆(723—774)年間翻譯。不空翻譯版的大悲咒在音譯的漢字選用上和伽梵達摩譯本相當一致,但分句成84句。不空譯本第81到84句是:「悉殿都(81)漫哆羅(82)跋馱耶(83)娑婆訶(84)」;伽梵達摩譯本則是:「唵悉殿都曼哆囉缽馱耶(81)」。可以看出兩者內容相同,只是分句不同;伽梵達摩譯的第81句,不空分成81、82及83句;而伽梵達摩譯的第82句與不空譯的第84句相同(「娑婆訶」)。[1]
今時漢地通行的是伽梵達摩的譯本,但在分句上採用不空的84句。然而,其中還有些微差異,〈大悲咒〉第16句伽梵達摩和不空譯的都是:「薩婆薩哆.那摩婆伽」,臺灣流行的版本則是「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其中多了「那摩婆薩多」五個字。據知這個多五字的版本,明末或更早以前已見流行 [2],具體出於何時不知。有人認為這純粹為手民之誤(未必是編輯者抄錯,更多情況可能是排版排錯)。這五個字:【那摩婆薩哆】,無非把後四字裏的「那摩」,和前四字裏的「婆薩哆」,給顛倒重複了一次。 [3]
梵文版
84句大悲咒,並沒有保留梵文本的原本。今天能看到的梵文本,是梵語學者根據漢文版的意思去構建出來的梵文本。但是不同的學者構建出來的梵文本都不是一模一樣。比如台灣的梵文學者林光明先生,與台灣的梵文學者果濱構建的內容就不一樣。而即便是林光明先生的版本,不同的版本也有差別,因為前後有修改。
漢傳大悲咒全文
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唎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阇耶帝。摩訶罰阇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麼麼·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嘇·佛囉舍利。罰沙罰嘇。佛囉舍耶。呼盧呼盧摩囉。呼盧呼盧醯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利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夜。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利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
大悲水
大悲水
佛家弟子常常在觀世音菩薩佛像前,供奉飲用水若干,念誦大悲咒七七四十九遍,即成為大悲咒水,簡稱大悲水。信眾相信,此水灑布環境可以避免火災,驅除邪魔,給病人或老人飲用,可以治病保健。[4]
大悲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JnvD
「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 http://bit.ly/36kDzN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