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8_1850552017-06-18_1850472017-06-18_1850402017-06-18_185034  

訪》不在場、過世也能簽名? 亞泥礦場土地這樣「合法」取得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導演齊柏林過世前心繫亞泥新城山礦場,「撤銷亞泥違法展限」連署破20萬人,「新頭殼」專訪2014年起協助太魯閣族人與亞泥纏訟的律師謝孟羽,描述亞泥如何藉由不在場、過世卻能簽名的偽造手法,大量取得太魯閣族人原保地,以致引發的漫長爭訟歷程。
14日亞洲水泥在官網上公布30道Q&A,其中在「礦業用地是否合法取得原住民保留地使用權」一題中,指出「一切礦業用地取得程序均為合法。」一句話讓謝孟羽律師爆氣,痛批亞泥「說謊」,並出示歷史文件娓娓道來亞泥取得太魯閣族原保地的歷史。
太魯閣族傳統領域大理石礦產豐富,亞泥1973年看上太魯閣族傳統領域新城山,從此開啟了緊鄰礦場不到500公尺、富世村太魯閣族人的悲慘命運。謝孟羽指出,亞泥在這裡開了3到4次協調會,但僅剩1973年6月14日協調會的會議紀錄留存,協調會後,亞泥主張他們已取得土地。
謝孟羽表示,然而2012年原民會的訴願決定書中指出,秀林鄉公所與花蓮縣政府在1973年6月13日召開協調會中,只強調亞泥設廠的種種好處,未清楚揭示不能繼續耕作與使用原保地,從會議記錄看不出來有全體同意過拋棄權利。
在此之前,1966年中華民國政府開始開放原住民登記「山地保留地」,依據「臺灣省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只要於登記耕作權後繼續耕作滿「10年」,就可以無償取得土地所有權;1991年該辦法廢止,由「山胞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取代,即現在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規定取得耕作權或地上權登記後,經營或自用滿「5年」,就可以向鄉鎮市公所申請「所有權移轉登記」。
徐阿金是少數取得「耕作權」的族人,在他的土地謄本備註欄有「耕作權」註記。他在1968年6月31日取得耕作權,到1973年6月31日滿5年,這年剛好是亞泥來的那一年,但還在協調尚未設廠。謝孟羽表示,徐阿金接連向鄉公所申請所有權移轉登記,鄉公所卻以「土地目前是亞泥在使用」為由不讓他登記。「那個年代,亞泥重機械上去了,誰又能怎樣呢?」謝孟羽無奈說。
楊金香、徐阿金取得原保地「耕作權」,備註欄有「耕作權」註記,滿5年要繼續向鄉公所申請土地所有權移轉,卻連吃閉門羹。(圖:汪少凡/攝)
謝孟羽說,沒有取得「耕作權」登記的「沒救了」;但即使是像徐阿金有取得「耕作權」登記的;接下來卻開始面對亞泥提出的「土地面積拋棄書」,亞泥藉由一份份有著族人簽名、蓋章的拋棄同意書,送到秀林鄉公所蓋章,讓鄉公所辦理「耕作權塗銷登記」。
謝孟羽指出,拋棄書中的簽名字跡都是同一人,此外,居民「楊金香」的拋棄同意書上,註明「人不在此」卻留下簽名;甚至族人賴秀弘1970年就過世,1973年的拋棄同意書上卻有他的簽名,「是誰幫他簽的?」他痛批。族人楊金香也向他強調,她從未看過拋棄書,拋棄書上卻有她的簽名與蓋章,讓楊金香困惑說「章是哪來的?」。
1973年7月富世村居民楊金香的「土地面積拋棄書」,楊金香表示從未看過這份拋棄書,簽名蓋章是哪來的?此外上頭加註「人不在此」,竟有簽名。(圖:汪少凡/攝)
章與簽名是哪來的?2012年的訴願審議會給出了部分答案,當時承辦人秀林鄉公所江學良技士在訴願審議過程說,有關簽名部分,「62年的6、7月吧,他(亞泥顧問楊濟華)全部整理後都有蓋章。......我發覺到有很多案件是一人筆跡,我從來沒有蓋過章,幫他們簽名。」但後來又說「我沒有注意到他們是不是一個人,完全地不曉得,所以我個人來講,是不是有偽造我不曉得。」
即使土地面積拋棄書有瑕疵,他仍蓋下了「見證人」的章,「亞泥派張先生,我去到辦公室幫他蓋章,全部一大疊送到鄉公所,......他整塊一疊全部丟給我,如果我不蓋章,那族人會不會發脾氣?所以我當時就辦,居然有這個蓋章。當然我是見證人,就發給我兩本冊子......」訴願審議會議記錄中這樣寫到。
2012年訴願審議委員會證人江學良1973年時任秀林鄉公所技士,是亞泥邀請族人簽「土地面積拋棄書」的見證人,卻疑惑沒看過族人當場簽名,也發覺「有很多案件是一人筆跡」。(圖:謝孟羽/提供)
訴願決定書顯示,江學良陪同亞泥去挨家挨戶拜訪族人幾次,但有去的幾次沒有親眼見到族人在「拋棄書」上簽名、蓋章,因此也沒有當場蓋見證人的章,後來亞泥拿一疊拋棄書、承諾書要他蓋見證人的章,他發現亞泥提出的一疊拋棄書簽名似乎是同一人,但他本人無法證明有無偽造,更沒有經手偽造。
1999年亞泥第二次展限新城山礦場許可時,換成原民會要折磨族人,向花蓮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塗銷族人「耕作權」。當時抗爭很大,2000年花蓮地方法院判原民會敗訴,法官雖然未指出簽名是否偽造,但認為即使「拋棄書」為真,也不具法律效力,必須去地政事務所辦理,因此族人耕作權仍在。但謝孟羽說,族人有耕作權仍無「所有權」,還是進不去自己的土地。
就當抗爭出現一絲希望時,2003年「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的發起人田春綢女士中風了,「核心人物一倒,整個運動就消退了。」謝孟羽說。他說,2004年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進場,一方面從抗爭轉向到法律訴訟為主,一方面族人還是繼續申請所有權移轉,鄉公所則始終擺爛,繼續拒絕族人申請。
謝孟羽指出,鄉公所打回票的方式都是「四鄰證明」,也就是說,為了符合所有權移轉的要件,在耕作權或地上權取得後「經營或自用滿5年」,族人提出申請土地所有權移轉後,鄉公所會交由「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權利審查委員會」做審查,然後報縣政府核定。鄉公所在實務上,會找該筆土地「前後左右鄰居」,證明申請人確實有使用土地;但鄉公所說,現在就是亞洲水泥在用,族人並沒有實際使用土地的事實。
鄉公所這樣的主張,直到2012年原民會的訴願決定,才又現一絲曙光。訴願決定書中,原民會法律見解主張「訴願人能否依法申請取得系爭土地之所有權,繫於是否曾自行耕作或利用滿五年。」;也就是說,只要族人「曾」耕作或利用滿5年,應可申請並取得土地所有權。
2012原民會訴願決定書中認為,「『曾』自行耕作或利用滿五年」就可以依法申請取得土地所有權;而並非如秀林鄉公所一再以「土地目前是亞泥使用」為由認定「不符要件」。(圖:汪少凡/攝)
謝孟羽與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因此開始調出「空照圖」,藉由5年空照圖的比對,證明族人確實有使用土地滿5年,沒想到,即使到現場向鄉公所解釋,「鄉公所仍然始終不願按照原民會訴願結論做適法認定,讓族人在法庭間流浪。」謝孟羽痛批。族人持續申請無果,於是開啟了下一波抗爭。
2014年時,亞泥冠名贊助太魯閣馬拉松,部落年輕人不滿發起「為太魯閣族人而跑」,號召跑者響應,到12月13日路跑舉行前夕,謝孟羽說,12月10日花蓮縣長傅崑萁突然「迷途知返」,縣政府直接把「土地所有權狀」還給族人楊金香與徐阿金,說要好好使用。亞泥認為土地所有權不該還給族人,提起訴願要求花蓮縣政府撤銷把土地所有權還給族人的行政處分,最後上訴到最高法院,在2017年1月12日法院判決駁回確定。
然而,即便2014年傅崑萁還了2張權狀,2017年亞泥行政救濟也敗訴,謝孟羽說,後續又有6戶提出申請,包含還我土地運動發起的田春綢,但鄉公所還是對原民會訴願決定書中的法律見解視若無睹,雖然去(2016)年曾找他去鄉公所談,他也提出「四鄰證明」與「空照圖」證明確實曾耕作、利用滿5年,鄉公所仍然持續以「土地目前是亞泥在使用」一句話,不斷做出不符合要件的認定。
謝孟羽無奈說,「這是政治現實問題」,畢竟權力握在鄉公所手上,後面的人要他做什麼認定就做什麼認定。於是族人只能在行政機關的怠惰、互踢皮球中,繼續在行政程序中流浪,無法回到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更無法取得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謝孟羽最後說,雖然鄉公所有表示要原民會做出解釋,但原民會一直沒做出解釋,而「現在鄉公所的承辦人又換了,感覺一切又要重來了。」
富世村民鄭文泉15日曾說,徐旭東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新城山不知道何時崩落毀掉族人生命;這樣的命運,會不會隨著社會關注露曙光? 圖:汪少凡/攝


 

台泥辜家接管劍潭古寺65年 被爆8億資產不翼而飛

有300年歷史的劍潭古寺,被爆出長年帳目混亂,有總金額8億元的現金、股票、古董等資產憑空消失。(資料照,記者翁聿煌攝)

2015-05-06  09:4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有300年歷史的劍潭古寺,被爆出台泥辜家管理不當,長年帳目混亂,總金額8億元的資產憑空消失。

《壹週刊》掌握了劍潭古寺成立財團法人前的帳冊,發現自從1951年台泥辜家接管古寺後,這65年來廟產一直掌握在辜家手中,幾成其私人財產,而且帳目混亂,每年結餘帳目都不同,許多資產甚至不翼而飛。

  • 自從1951年台泥辜家接管古寺後,廟產一直掌握在辜家手中,幾成其私人財產,而且帳目混亂,每年結餘帳目都不同,許多資產甚至不翼而飛。(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自從1951年台泥辜家接管古寺後,廟產一直掌握在辜家手中,幾成其私人財產,而且帳目混亂,每年結餘帳目都不同,許多資產甚至不翼而飛。(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報導指出,從1962年劍潭古寺購買台泥價值6000萬元股票開始,土地徵收後所獲得的補償金2.3億元,1985-1997年的合建大樓租金收入3.6億元以及1990年信託基金1.5億元,總共高達8億元資產不知去向。

對於8億資產不翼而飛,寺方否認有此事。但劍潭古寺總幹事蔡國嶼也向週刊坦承,過去廟宇管理規定寬鬆,也不須會計師簽證。帳冊管理部分,則是因為住持年紀大,才導致許多帳目不清。

-------------------------------------------------

70歲台泥靠一款App 賣掉1/3水泥
商業周刊商業周刊
2016年3月3日 上午 01:06 GMT
台泥董座辜成允將營運數字搬上戰情牆,讓員工有感「和你業務無關,你也要知道」。台泥董座辜成允將營運數字搬上戰情牆,讓員工有感「和你業務無關,你也要知道」。
挽起袖子,台泥董事長辜成允點開他手機裡的App群組,「這是預警系統、這是PDA巡檢系統……。」

原本,這趟採訪之旅只是緣起於好奇:這家台灣第一家上市、已經七十歲的老公司,最近竟開始用手機賣水泥,而辜成允,營收千億元的公司CEO,竟對開發一個App軟體這麼熱中,一個軟體開發耗費五個月的時間,辜成允,就從頭參與到尾。

一個CEO為何要把自己做成一個CTO(技術長)?這背後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盤算?

採訪開始,辜成允秀出來的軟體,看來確實有點炫。

比如說,一款新App叫作「台泥行動商城」,它把水泥買賣變成像買賣青菜、蘿蔔一樣簡單。客戶只要打開App,點選數量與送貨地點和時間,台泥就幫客戶送水泥,軟體還會自動連接客戶的銀行帳號自動扣款。上線僅兩個月,台泥三分之一水泥銷量就透過這款軟體賣出去。

用新工具增銷量

中國兩廠單季能多賣30%

這個軟體竟還能增加銷量,「兩廣兩廠去年第四季比第三季多賣了二○%至三○%的量,」台泥資深副總經理黃健強說。

辜成允說,一年前,他發現微信這個社群媒體,在中國竟然擁有五億七千萬個活躍用戶,「這個新工具,可以怎麼用?」然後,他立刻成立了一個專案小組,其中的成員包括:兩位和客戶溝通完全透過微信的業務、兩位資訊人員,以及他自己。

他們每星期開會一次,先是研究國外有無模仿對象可以做,員工負責找中國案例,這位掌管五千九百名員工的CEO,則負責找國外報告給員工研讀。

「一開始董事長提出這個想法(用App賣水泥),我們都很shock(震驚),因為也太天馬行空了吧!」專案小組成員之一、台泥業務部副理宋正順這麼說。

辜成允督軍之下,這款App的使用者介面設計師仿星巴克簡潔風格,顏色採用台泥深紅企業色,軟體上的每一間零售店即使位居鄉間,也有店門口外觀照片,圖文並茂。每次,辜成允會試用修正中的版本,立即給予意見回饋,待下次會議,IT人員就直接將修正版本帶到會議上討論。

看著手機,辜成允滔滔不絕的說著,「未來還會推出送金幣,對!提高用戶的黏著度。金幣要換什麼?兌換百貨公司禮券,一定要做一些好玩的東西啊!」

只是,我們忍不住問:台泥,逾六成營收比重來自中國。現在,中國經濟成長率趨緩,二○一五年全年及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保不住七%,創下二十五年來新低。投資機構高盛算出,中國經濟趨緩已經使中國水泥需求量較前年同期萎縮五%。這已經影響台泥二○一五年財報表現,其年營收恐跌破新台幣千億元,創下六年來新低。

發展App真的是他此時該著力的關鍵嗎?身為領導者,會不會很本末倒置?

辜成允卻回答:「我相信是要開始見真章了,我們累積十年功夫,等的是今天。」

他說這一個小App工具,就是他跟競爭者差異化的開始,是他的第四波改革,而為了這天,他已經布局十三年。辜成允本次接受《商業周刊》專訪,首次將他的改革之路一次說分明,並做出清楚的四波定義。

時間回到二○○五年,當時是台泥首度進軍中國市場。台泥現在在台灣是第一大,在中國是第六大,但中國,絕對是台泥的主戰場,和台灣相比,台泥中國水泥產量是台灣的六至七倍;員工,是台灣的近八倍;毛利率,台泥中國部門在二○一四年季毛利率最高可達三六%,台灣部門歷年來則穩定在八%至一○%。

在中國發展水泥產業,不是有資金就可以。台泥做到第六大,前五大都是中國公司。在當地,台泥就有二十個廠房,管理執行不到位,舞弊與綁標就可能拖垮一家企業。

台泥能在中國站穩,環球水泥副總經理侯智元直說「很厲害」,因為大家(台廠)都做不到,亞泥是排第十二,「我們甚至是退出中國市場了。」

為了「應對」中國市場,辜成允從進入台泥開始,就準備同時當好一個「技術長」。

裝戰情牆監控數據

卸貨進度、員工摸魚全透明

他帶我們走到台泥大樓十三樓總管理處、剛安裝兩星期的一面「戰情牆」:八面由五十五吋液晶面板集結成的「戰情看板」,分為工務和業務,可以即時察看兩岸工廠的任何資訊,甚至是貨船在港口卸貨的進度,戰情以紅、綠、黃燈號顯示危急高低程度。

「上面的數據和我手機裡的,譬如庫存數字,是一致的,」差只差在他手機的數據是一小時更新一次,戰情看板是一分鐘更新一次。

這面牆是他用來掌管台泥的「大腦」,可以分析、預判,做風險控管。他指著螢幕上港口卸貨的船隻數,「這數字要越低越好,表示進港順利,」再看向工廠,當原料進港了,工廠機器運轉、備料、庫存是否正常。辜成允拿財務報表對比,「一個月後才看,這個人死了,喔!原來是被車撞死的;現在,我們可以預警,有車要來了,趕快跳開。」

現在,辜成允可以坐在台北總部,用App看出廣東廠的巡廠人員,有沒有上班摸魚。中國的工廠要開標採購,預警系統會將供應商、投標商十年來的信用行為分析,譬如圍標往往是兩方一起,「每一次都是同樣兩個人一起出現,系統就會亮紅燈提醒,我們就會找第三方來抗衡。」

在銷售上,中國水泥業很常出現「串貨」,就是當你補貼運費請經銷商把貨載去別處賣,對方司機不僅沒有照做,還把貨就近用低價賣掉,賺走你的運費,破壞市場行情。台泥便在每一輛合作卡車上裝上GPS監控,還算出司機該走的路線、車程所需時間,如果車子未在該出現的時間抵達銷售地,系統就會亮紅燈。

在工廠,他導入PDA巡檢系統,利用RFID、GPS物聯網技術,掌握每一個巡檢人路線、地點,以及巡檢項目,還要求要傳回照片。以前,台泥面對的狀況是,機器壞了,搞不清是誰的責任,沒人要修,都說他巡檢時是好的;現在是搶著修,因為連結人資系統,排除故障者,就加分。

有了這樣強硬的「後台」控制系統,現在,台泥就能利用最新發展的App做好顧客管理,讓它的競爭力,從內部控管,延伸到客戶關係管理,開始跟對手搶市場。

辜成允解釋,系統會知道,大家對哪幾個銷售據點比較感興趣,有多少交易量,再跟台泥實際零售數字對比,如果有一家零售店很受歡迎,但結果發現只賣台泥產品三○%,「那麼多人去買,為什麼我們產品只賣一點點,是服務不好?產品人家不喜歡?或者你對我(品牌)不忠誠?」

「水泥是一個使用有一、兩千年歷史的產品,如果你不能一直跟別人比規模,要做出差異化是非常困難的,」侯智元說。

轉型耗時十三年

鐵腕改革,九成員工換新血

辜成允不是憑空走到今日。

我們眼前的這位CEO,被外界常評價為「鷹式管理」的領導者。他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準備著隨時可能被踢下台,「當時所有人都覺得,看看公司有無機可乘,我們一天到晚不斷在擋!」而他靠著引進外資保住僅有五.七三%股權的辜家董座一位。

為了改造台泥,他堅壁清野,總公司員工從五百人減至一百人,近二十位高階主管至今僅存兩至三位,高達九成換新血。

除了鐵腕的一面,「這十年來,大家看不見的是,我如何在讓台泥科學化、數據化……。」

身為辜成允好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則說,他九年前認識的台泥不是這樣的,「連簡報用的PC(電腦)、projector(投影機)都弄不好。」

這背後確實需要大刀闊斧。

當年辜成允把內部大換血後,要留下的主管就要跟著轉型。黃健強忘不了的是,當初被辜成允強迫學中文輸入的痛苦,因為他的動作實在太慢了,最後,他得到一枝蒙恬筆(手寫筆)和上補習班,「你不行,我給你工具!」自稱「老賊」的黃健強,年資已經四十三年,是那僅存一成的一級主管之一。

現在,辜成允每天靠著十款App掌握台泥兩岸二十間工廠動態,二○○三年六月,辜成允接掌台泥董座,當年營收約二百四十四億元,處於衰退,十一年後(二○一四年),營收成長近四倍,反觀台灣其他對手此時期營收成長約兩倍。

今年,有鑑於大陸經濟將延續去年的「新常態」,加上官方「十三五規畫」定調水泥業去產能以及打庫存主軸,市場預估台泥等水泥類股前景不會太好。

但這家老店掌門人卻站在他的「戰情室」內,高興的對我們說:「我相信要開始見真章了,」過去,大陸前十大水泥業,幾乎都是國企色彩濃厚,「我們關係沒有他們好,管理大陸人也沒他們到位。」但當景氣環境盪到谷底,最壞的時代可能是最好的時代,因為,現在才是拚實力的開始。

辜成允能不能藉此力挽狂瀾也難以斷定。但在這趟採訪的經驗中,我們看到一位CEO的決心,可以讓一個七十年的老公司,做的是千年傳統生意,但現在其高科技化程度,絕不亞於目前任何一個上市櫃公司。

-------------------------

佛首流離顛沛 佛光山完成合璧

2015-05-24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中國北齊千年釋迦牟尼白玉佛像,佛首於十八年前遭鋸被盜輾轉到佛光山,捐贈佛首者並未透露買價,身首於合璧儀式後,明年春天運回北京。

  • 中國北齊釋迦牟尼白玉佛像,為北齊天保七年(西元五五六年)趙郡王高叡時期所造,已有一四五九年歷史,佛首於民國八十五年遭盜,流浪十八年後來到南台灣。(記者黃旭磊攝)

    中國北齊釋迦牟尼白玉佛像,為北齊天保七年(西元五五六年)趙郡王高叡時期所造,已有一四五九年歷史,佛首於民國八十五年遭盜,流浪十八年後來到南台灣。(記者黃旭磊攝)

「金身合璧,佛光普照」儀式昨天上午於佛光山大雄寶殿舉行,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及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勵小捷參與,上千名法師及信眾觀禮,見證千年古佛合璧過程。

白玉古佛為北齊天保七年(西元五五六年)趙郡王高叡時期所造,工匠為當時宮廷雕塑高手,佛身高超過一米、重約一.四噸,原屬中國河北幽居寺,已有一千四百五十九年歷史,佛首於民國八十五年遭盜,流浪十八年後,輾轉來到南台灣。

根據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回憶,民國一○三年從兩名信徒口中得知,「想捐贈一尊從拍賣會所得的佛首給家師星雲大師」,星雲囑託如常法師調查「佛身在哪裡?」同年,中國河北省文物局告知,有關此佛首圖片超過兩百個,七月派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專家來台,鑑定鑿跡吻合、無誤。

有民眾詢問為何佛首與佛身顏色不同,對此,中國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表示,修復工程要回到河北,由專業團隊針對裂縫加工處理,讓釋迦牟尼佛回復完美狀態,而由於佛身在河北博物院展出前有簡單保養,因此佛首與佛身顏色稍有不同。

白玉古佛預計明年三月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佛首回歸儀式,由河北博物院永久收藏,而在古佛回歸前,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寶藏藝術展,即日起展示至八月廿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