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月23日,為中華民國蔣介石勢力出戰的蘇聯志願飛行隊(Soviet Volunteer Group),駕著斗大車輪黨徽的軍機由中國漢口起飛轟炸日治下的臺北松山,朝日新聞拍攝災情景象。圖說「中國飛機空襲造成民家受損---(1)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1938年2月23日,為中華民國蔣介石勢力出戰的蘇聯志願飛行隊(Soviet Volunteer Group),駕著斗大車輪黨徽的軍機由中國?... | Facebook https://bit.ly/3vdw4XE
日本昭和五年 ( 1930 )
艦觀式大演習艦隊配列圖
日本特攻隊(全名特別攻擊隊)指的是二戰中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陸海軍特別組成的一支隊伍,主要採自殺式攻擊,於1944年10月的菲律賓戰線首次出場。據日本特攻隊戰歿者慰靈顯彰會統計,特攻隊總計造成6418名士兵犧牲,且因飛行自殺攻擊死亡的士兵多達3903人,平均年齡在20歲上下。1943年秋天,才申請加入「特別操縱見習士官」第3期(簡稱特操,為二戰期間的1943年7月開始的特設制度,截至日本戰敗為止,總計開設4期,主要目的為於短時間內培育出能操縱飛機的飛行員)。接受訓練,他們每天都要飛到高度約2千公尺的高處,鎖定用來練習的目標並緊急下降。『犧牲是為了守護國家和家人』https://is.gd/IfiJeB
空襲台灣機隊來自海峽對岸(機體有國民黨徽)的中美飛機
台灣最大空襲-「岡山大空襲七十三週年」in岡山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今年10月14日,適逢台灣最大空襲-岡山大空襲七十三周年紀念。台灣南社等各團體特別在今14日(六)上午十點起於高雄岡山文化中心藝文廊道舉辦「岡山大空襲七十三週年祭紀念會暨史料展」,以提醒台灣人歷史記憶、掌握自身命運、完成國家獨立並追求永世和平。
「岡山大空襲七十三週年祭紀念會暨史料展」,除邀請倖存老兵、耆老作見證,讓台灣人民了解歷史,並特地由日本邀請作家黃文雄回到故鄉做專題演講;即日起展期一個月的史料展,則透過主要是美軍的資料讓參觀者了解空襲,甚至整個戰爭的歷史。
在大東亞戰爭(美方稱太平洋戰爭)中,台灣遭受美軍空前攻擊,死傷或逾十萬人。此段歷史卻因戰後蔣介石佔領而不顯。據統計,當年美軍空襲台灣至少二十五回;其中,逾半牽涉高雄。因為,高雄是大日本帝國「南進基地」,日軍侵略南洋的前哨。
而在全部空襲中,又以1944年10月14日「岡山大空襲」規模最大。是日,美軍陸軍航空隊第20空襲司令部派130架B-29空襲岡山「大日本帝國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廠」(負責航空兵器設計、材料研究等,最高月產量達200架飛機),擲650噸炸彈。16日,又出動73架B-29分頭空襲岡山和屏東機場;17日,另派30架分頭攻台南機場和高雄港,徹底破害岡山。稍早時,美軍第三艦隊第38打擊軍也自12日起出動艦載機連續數天空襲岡山。而且,岡山的空襲持續至5月22日,前後逾七個月,空襲強度在台灣各地名列前茅。由於情勢緊急,日治當局並未公布傷亡數字。但是,據生存者所述,單純在軍事基地內死亡人數應不只千人。
「岡山大空襲七十三週年祭紀念會暨史料展」,由台灣南社主辦,協辦團體包括岡山大專青年協會、岡山青商會、高雄市教育局、高雄市桶箍之愛協會、高雄市彌陀彌羅港文史協會、阿公店扶輪社、濱海扶輪社等,
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珍藏展出黑蝙蝠中隊完整文史紀錄,也安排九重天外慶生還特展,以民國五○年李德風中校為題,呈現P2V-7U型機深入中國大陸西南廣大地區執行電子偵察及空投心戰宣傳品任務的經過。https://t.ly/eMqXn
P2V-7U型機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nV5Ci
P-2海王星巡邏機(英文:P-2 Neptune)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的一種海上巡邏機,被世界許多國家所採用,主要用途為海上巡邏、偵察和反潛作戰,該機可以外加2具噴射引擎達成螺旋槳和噴射雙引擎模式,低速巡航時可以只啟動螺旋槳系統,高速時則同時啟動4具引擎。
發展
P—2原型機設計始於1941年是洛克希德26型在40年代稱為P2V,P2V(P—2)是西方第一種專為海上巡邏設計的陸基型飛機,主要作戰內容包括反潛攻擊,對船的空中預警,夜間對海攻擊,魚雷攻擊和布雷。由於當時洛克希德忙於生產PV-2魚叉海上巡邏機(Ventura),所以P2V的試制被耽擱到1944年春,原型1號機XP2V—1於1945年5月試飛時二戰已近尾聲。原型3號機曾撤去武裝,添加了輔助油箱並對機頭進行流線形改裝,創造了直線飛行距離18085公里的世界記錄。後來並參加了越戰與福克蘭群島戰爭。[1]
P-2也有過艦載機化的構想;曾有一架P-2V3掛重4.55噸的模擬核彈以33550kg的總重從航空母艦甲板上起飛,飛行了6447公里並在途中投下這顆假核彈。
P—2細長的機身中段沒有窗戶是電子作戰席或炸彈艙,可攜炸彈、水雷、魚雷、深水炸彈、聲納等器材。前部裝一對大展舷比的平直上單翼,翼上安裝R3350型空冷活塞發動機2台,後期型並有翼尖油箱,外翼下可設掛架8~16個武器掛點及助推用小型噴射發動機2台。前部是對海面觀察(投彈)透明窗及駕駛艙,電子操縱手則坐在駕駛艙後。
機尾從垂尾根開始向後延伸一個長型結構,是反潛磁探儀的安裝位置。機身下突起為安裝搜索雷達天線罩。前三點起落架可收入機頭及發動機短艙內。 P-2海王星巡邏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U3NoLT
台籍日本兵陣亡率+日軍29.43%的陣亡率+韓國兵的陣亡率9.2%
終戰,記念台灣軍魂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昨(15)日是大東亞戰爭結束72周年紀念。然而,對於戰後卻遭奉令代表盟軍來台解除日軍武裝的蔣介石軍隊種族屠殺、占領至今的台灣人而言,則形同「二次戰敗」。面對猶屬殖民地的處境,加上支那併吞的野心,台灣人必須喚醒靈魂,方可成為真正的自由人!
回顧歷史,從1937到1945年日本自台灣共計招募軍屬、軍伕(非正規軍)126,750人,從1942到1945年則招募軍人80,433名。所以,台籍日本兵總數達207,183人。其中,戰死者為30,304人,比例達14.63%。日本靖國神社則供奉大約2.8萬名台灣兵的英靈。
相對於日軍29.43%的陣亡率(總數781萬,陣亡230萬)而言,台灣兵者確實僅即其一半。然而,卻比韓國兵的陣亡率9.2%高(總數242,341人,陣亡22,182人)。台灣兵的高陣亡率緣於係在日軍趨劣勢時才加入,且多數派往南洋面對強大的美軍。同時,台灣兵常被派往前線、擔負繁重任務。例如,當年在新幾內亞叢林大戰美、澳軍的高砂義勇隊;特別是,雷伊泰島玉碎時的薰空挺隊,甚或神風特攻隊等。其實,若非台灣人刻苦耐勞死亡率會更高。當然,這也是台灣兵驍勇善戰的明證。緣於此,美軍遂不敢貿然登陸台灣,而選擇毫無戰略縱深的琉球!
時間往前推。在1867年的羅妹號事件(the Rover Incident)時,我們的排灣族戰士不僅讓美軍吃足苦頭;此役並列入美國海軍失敗戰史,就形塑海軍陸戰隊的「小型戰爭遭遇規則("rules of encounter" in "Small Wars")」亦扮演重要角色。排灣族頭目卓杞篤並簽定台灣與美國的第一份國際條約——南岬條約(South Cape Treaty)。1859年,林文察帶領以巴宰族戰士為主的台灣「番勇」幫助清國平亂太平天國。1685年,台灣藤牌軍更替清軍攻克雅克薩城,尼布楚條約的簽定穩定清國北疆近200年。
無論是在大東亞之戰時唱著<海行かば>離開台灣的台籍日軍、太平天國時的巴宰戰士,或攻克雅克薩的藤牌軍,甚至是後來被蔣介石騙往支那「打共匪」的台籍支那軍都是秉持台灣軍魂的勇士。當然,這也包括八二三炮戰時堅守陣地的「台籍充員兵」。
今日,台灣雖面對最無恥、邪惡的敵人——支那。但是,只要我們找回台灣軍魂——如果終須一戰,台灣人民必會為捍衛自由與尊嚴而起,並達成國家獨立!
中華民國空軍在對日作戰中的部分空戰
引自---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goo.gl/xxlqZV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1945年,二戰邁入尾聲。盟軍奪回菲律賓之後,日治下的臺灣也成為頻繁遭受盟軍空襲的目標。5月31日這天,盟軍以一百架次以上的B-24轟炸機攻擊臺北市區,到處陷入一片火海,當場造成約3000民眾死亡,臺灣總督府、臺灣銀行、鐵道飯店、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法院、車站等建築亦全毀或半毀。當天宜蘭、屏東等地,亦遭受攻擊。而這不過是1945年1月初至戰爭結束前臺灣幾乎天天遭受空襲的其中一日。
而由於二戰後佔據臺灣的中華民國官方始終主要以其遷臺之前的觀點與脈絡灌輸人民史觀,導致相當比例臺灣住民對於二戰期間的記憶消失扭曲,常有人認為當時轟炸臺灣的國家是日本。中華民國政權甚至肆無忌憚的年年以其勝利者姿態在臺灣辦起慶祝活動,絲毫不把這裡住民曾經的傷痛放在眼裡,這也是臺灣人被殖民的悲哀寫照。在這個臺灣歷史上沈痛的日子,我們自己,紀念自己的節日,為在戰爭中逝去的人們哀悼,祈求和平永遠降臨在這塊土地。
臺北大空襲題材的感人漫畫《1945夏末》
http://gjtaiwan.com/rt/?id=18
了解空襲記憶必讀經典《臺灣大空襲》
http://gjtaiwan.com/rt/?id=59
不只有5月31日
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12804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1945年,二戰邁入尾聲。盟軍奪回菲律賓之後,日治下的臺灣也成為頻繁遭受盟軍空襲的目標。5月31日這天,盟軍以一百架次以上的B-24轟炸機攻擊臺北市區,到處陷入一片火海,當場造成約3000民眾死亡,臺灣總督府、臺灣銀行、鐵道飯店、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法院、車站等建築亦全毀或半毀。當天宜蘭、屏東等地,亦遭受攻擊。而這不過是1945年1月初至戰爭結束前臺灣幾乎天天遭受空襲的其中一日。
而由於二戰後佔據臺灣的中華民國官方始終主要以其遷臺之前的觀點與脈絡灌輸人民史觀,導致相當比例臺灣住民對於二戰期間的記憶消失扭曲,常有人認為當時轟炸臺灣的國家是日本。中華民國政權甚至肆無忌憚的年年以其勝利者姿態在臺灣辦起慶祝活動,絲毫不把這裡住民曾經的傷痛放在眼裡,這也是臺灣人被殖民的悲哀寫照。在這個臺灣歷史上沈痛的日子,我們自己,紀念自己的節日,為在戰爭中逝去的人們哀悼,祈求和平永遠降臨在這塊土地。
臺北大空襲題材的感人漫畫《1945夏末》
http://gjtaiwan.com/rt/?id=18
了解空襲記憶必讀經典《臺灣大空襲》
http://gjtaiwan.com/rt/?id=59
不只有5月31日
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12804
------------------------------
兩岸史話-二二八事件的另一面 三腳仔皇民肆虐(六之五) - 中時電子報 - http://goo.gl/FzT7sK
----------------------------------
2.23 臺灣空襲紀念日
2016 年 02 月 19 日 01:45:05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再過幾天,一個不能遺忘的日子即將來臨。
左上圖掛著斗大中華民國車輪徽的軍機大肆投彈,大概許多人會覺得畫作內容是「英勇的國軍出擊,敵陷入一片火海」,只不過這個「國軍」是當時我們臺灣的敵軍,而被炸的是臺北松山。
1938年2月23日,以中華民國為名義之蘇聯志願飛行隊(Soviet Volunteer Group),由中國漢口起飛轟炸日治下的臺北松山,事後中方宣稱擊毀臺灣40架軍機,臺灣方面則稱民宅被毀造成平民死亡,這也是臺灣歷史上第一次遭敵國空襲的紀錄。
2.23 臺灣空襲紀念日
#歷史不是只有一種觀點
#尊重臺灣真實存在的歷史
了解臺灣真正的歷史,《臺灣大空襲》推薦:gjtaiwan.com/rt/?id=8
圖左上:1938年2月23日臺北松山遭空襲(陈应明繪,引用自http://voennoe-delo.com/nalyot-na-taiwan.htm)
圖左下:1938空襲臺灣之СБ 2М-100型轟炸機,機上漆著斗大的中華民國車輪徽
圖右:大阪每日新聞社對空襲之報導(團友 Kan Chi Hao 藏品)
------------------------------
為什麼要紀念 2.23 臺灣空襲紀念日
2016 年 02 月 19 日 23:45:25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1938年2月23日,以中華民國為名義之蘇聯志願飛行隊(Soviet Volunteer Group),由中國漢口起飛轟炸日治下的臺北松山,事後中方宣稱擊毀臺灣40架軍機,臺灣方面則稱民宅被毀造成平民死亡,這也是臺灣歷史上第一次遭敵國空襲的紀錄。
「中日雙方交戰,來日治下的臺灣投彈有什麼不對嗎?」
是的,這就是戰爭常態。
「那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在於,這起當年世界矚目的重大歷史事件,臺灣身為事件主角為什麼長年沒什麼人知道?
為什麼戰後流亡來臺的中華民國可以無視臺灣多數人真實的歷史記憶,長年透過各種資源片面訴求「對日抗戰」、「抗戰勝利」的史觀?
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以為自己跟著在對岸革命北伐抗戰然後「被日本轟炸」?
為什麼大家有不同的過去,卻無法尊重不一樣的歷史記憶?
日本發動戰爭,不會先來徵詢臺灣的同意。就如同國民黨要逃來臺灣帶來戰禍,用臺灣的土地人力資源續命,也不會先問我們的意見。無情的戰爭,卻是真實威脅著這塊土地,至今無解。
了解歷史,認清自己的處境。我們要像過去一樣任人擺佈?還是該去思考要如何才能捍衛自己的權益?
真實的臺灣,幾乎被外來殖民者從我們記憶中消滅殆盡。如果這些記憶真的都消失了,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臺灣還是臺灣嗎?
2.23 臺灣空襲紀念日
#歷史不是只有一種觀點
#尊重臺灣真實存在的歷史
了解臺灣真正的歷史,《臺灣大空襲》推薦:gjtaiwan.com/rt/?id=8
圖左:西方媒體對臺灣(Formosa)遭中國空襲的報導
圖右:臺灣日日新報對空襲之報導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80週年,波蘭境內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在出席活動致詞時向受害者致意,並向波蘭請求原諒納粹德國在當時所犯下的暴行 --二戰爆發80週年 德國總統請求波蘭原諒「納粹暴行」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y7p8w5n
Doris:曾轟炸台灣的人 居然還要台灣人一起慶祝抗日?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閃靈樂團團長Doris繼嗆聲「台灣不等於內地」後,今晚又發文表示:「中華民國從中國派飛機飛來台灣,轟炸我們阿公阿媽的家,現在還要台灣人一起慶祝抗日七十週年?」
前總統李登輝接受日媒《Vouce》訪問時表示,台、日當年同屬一國,何來抗日之說,被藍營砲轟,柯媽何瑞英則力挺,「他們不知道,亂罵,他從中國來,他不知道」。李登輝一席發言持續發酵。
Doris直指「一個移民國家的人民腦袋裡只能裝一種族群、一個世代的一種思想,這國家必將走向黑暗和衰亡」,她說可以去了解中華民國二戰後來台的外省族群眼中的對日抗戰歷史,但這個政權卻不讓人了解當時更多本土台灣人在二戰時發生的故事,她感到很奇怪。
Doris說,她希望未來的台灣人對二戰歷史的瞭解,是這塊土地上「同時」存在的人的故事,包括中華民國帶來的中國籍移民、和原來受日本統治的台灣本地人的故事,去理解、去承認對方歷史,尊重彼此的成長背景,一同面對前人過去的錯誤,永不再犯,要瞭解自己怎麼走過來,才能正確判斷未來要怎麼走下去。
Doris也提到,「反課綱」行動就是因為台灣失去了多元、客觀的史觀,不希望後來的子孫,再浪費時間和力氣,去跟被洗腦多年的台灣人們,無限纏鬥、無限內耗。
--------------------------
=========================================
有史以來從未聽說,國家在戰爭期間轟炸自己土地人民
-----------------
台灣軍魂何時安歇?
推文到plurk
2015-08-09 06:00
◎ 謝德謙
八月二日,筆者參加墾丁潮音寺日人終戰七十週年暨巴士海峽戰歿者慰靈祭。是日,逾百位日人與會,包括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長。他們從日本邀來高僧誦經,不只在潮音寺,還前往核三廠出海口面巴士海峽處;在此,並加上空手道儀式,且由參加者獻祭菊花。日人對於戰歿者的追悼令人印象深刻。
不只來台灣,日人也前往太平洋各戰場追悼戰歿者。反觀,二戰中台灣人的日本軍人、軍屬逾廿萬,戰歿逾三萬卻少人聞問,更甭提參加支那抗日軍者。此外,從清國的太平天國平亂、大東亞戰爭、蔣毛內戰到八二三砲戰等,台灣人的戰歿者皆未獲關懷。唯一例外是許昭榮先生創辦的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然而,美國有阿靈頓國家公墓和各種戰爭紀念碑、日本有靖國神社、蔣匪集團也有忠烈祠、國軍公墓紀念戰歿者,試問,台灣呢?
去年是歐洲人所謂的大戰(The Great War,一次大戰)百年。當時,大英帝國的五個自治領加拿大、紐芬蘭、澳洲、紐西蘭、南非都派人參戰,且多屬自願;除南非外,男性參戰比率都達約廿%。隨著戰事延續與成批的年輕人戰歿(除南非外,戰歿者比率都達約十%),他們都要求對其行動能更自主;之後,更要求對其命運掌握更多。退伍者更發覺,替英國打仗反而讓他們愈覺遠離英國。因為,他們發現英國對其原生地漠不關心,自己更可以比英軍勇敢或是更有能力的殺敵,獨立意識遂愈形強化。
因此,歷史學家將一次大戰視為各自治領的獨立戰爭。且這還包括他們的立國神話形成。對於我們台灣人而言,除了前述戰爭外,我們「三年一反,五年一亂」的抗清革命四十餘次,遠勝於支那人的幾乎不抗清。對於抗日我們也遠比支那人勇敢,光乙未之役在不到半年內戰死者即佔人口的○.五四%,約當支那八年抗日的戰歿者比率。
筆者認為,數百年來台灣人替別人犧牲卻乏人聞問,著實可悲。我們必須在台灣主體意識之下打上一仗,才能找到自己,建立獨立國家。同時,唯有在獨立之後建立台灣的國家神廟,台灣軍魂才得安歇!
(作者為IFJ《國際記者聯盟》暨台灣記協會員)
--------------------------------
松山空襲是中日戰爭期間於1938年2月23日發生的一次對日屬臺灣軍事攻擊行動,選在這天發動攻擊是因為這天是蘇聯紅軍節。由蘇聯航空志願隊以中華民國空軍名義執行,也是中國空軍對日屬臺灣進行的第一次空襲行動,但由於後來的中蘇關係,這個歷史事件與蘇聯航空志願隊一同被大多數史料所忽略、淡忘。蘇聯志願航空隊指揮官雷恰·戈夫少校策劃了這次攻擊行動,並由轟炸大隊長費多爾·波雷寧上尉負責執行轟炸任務。
原本預定由兩隊同時進行行動,一隊是駐在南昌的12架SB轟炸機,由中蘇混合編隊;另一隊為駐在漢口的28架轟炸機,均由蘇聯飛行員駕駛,南昌出發的機隊由於迷航,不得不放棄任務返航,其中一架轟炸機在返航時誤降落到湖中而造成機組員罹難,任務由漢口的28架編隊單獨進行。由於距離超越了護航戰鬥機的航程,此次轟炸行動並無戰鬥機護航,且飛行員必須在4800公尺高空低溫缺氧的環境飛行以節省燃料。高高度飛行的戰術同時也避開了日軍的警戒,轟炸行動幾乎沒受到阻礙,在順利完成投彈後,編隊返航先降落在福州的機場補充油料後,才回到漢口。
作戰結果
根據中蘇估計,此次行動炸毀了40架的日機與大量的戰備物資。日本公布的紀錄則為無飛機遭炸毀,僅有少數居民遭波及。
-------------------
南松山空襲,1938年
推文到plurk
2015-08-17 06:00
◎ 李龍雄
貴報讀者投書,提到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俄羅斯飛機轟炸松山機場一事。我有些資料補充。
中日戰爭初始,俄國派志願航空隊來華助戰,對日機造成不小打擊。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俄國建軍節,由顧問雷恰戈夫策劃空襲松山機場。派兩個梯隊,第一梯隊十二架SB-2轟炸機,由漢口起飛,全部俄國飛行員。第二梯隊十二架為中俄混合編隊,中國七架、俄國五架。
漢囗起飛飛機於上午十一點零五分到達松山上空開始轟炸,日軍措手不及,機場損害程度雙方說法不一,惟機場於三日後復航。但因空襲當日有部份炸彈誤投於南松及里族(今塔悠路附近),造成平民五十七人死亡。因為這是當時日本領土人民首次遭空襲傷亡,日本政府特派皇族代表參加於二月廿八日在松山公學校(松山國小)舉行的共同追悼式,並發家屬慰問金兩百元。
至於南昌起飛梯隊,中途迷航(待查證),僅有兩架俄國飛機飛臨竹東投彈,造成兩名平民死亡。
這次跨海攻擊亦刊載在最近出版之俄文《俄日戰爭1905-1945》一書,此事部分內容曾刊登在松友會刊第七期(ISBN9789868857803)94-95頁,及第一期23-24頁及第二期75-82頁。
(作者為松山國小校友,台北市內湖區民)
-------------------
2015年05月31日11:20
本內容由想想論壇提供
【想想論壇/張幸真】七十年前的臺灣大轟炸,改寫了臺灣歷史。當時臺灣是屬於日本殖民地,因為國際情勢和戰略位置,被迫捲入戰爭,付出慘烈代價。然而,戰後政權轉變,國民政府刻意宣揚「中國八年抗戰」的教育政策下,臺灣人記憶漸次有著認知上的迷惑:太平洋戰爭時,空襲臺灣造成家園損毀人民傷亡的飛機,到底是哪國的飛機?從哪飛來?轟炸的目的是什麼?
1895年甲午戰爭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殖民母國日本的戰爭逐次將臺灣捲入戰火之中。1904年的日俄戰爭,臺灣總督府支援物資,並徵調日中翻譯人才前往中國東北。第二次中日戰爭,從1937淞滬會戰開始,駐紮臺灣的步兵聯隊派往中國參戰,同時徵調臺灣人為軍伕,擔任後勤補給。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時,位於東南亞島鏈關鍵位置的臺灣,越來越捲入戰爭之中:從台南空的空中戰鬥支援、步兵聯隊重編派駐南洋,大量運送臺灣物資前往南洋,徵召臺灣軍伕,甚至志願軍參戰,最後,將臺灣本島捲入空襲的烈焰。
到底空襲臺灣的是誰?為何來空襲?
有史以來從未聽說,國家在戰爭期間轟炸自己土地人民,日本統治臺灣時期,自然不會轟炸臺灣。前來轟炸臺灣的飛機,乃是來自與日本交戰的國家,共有四個階段,分別來自不同地區:
第一階段,臺灣第一次遭受空襲,是中日戰爭武漢會戰後的1938年2月。由於中蘇軍事合作,十四架有著中華民國國徽的蘇聯SB-2型輕轟炸機,從中國大陸機場飛越台灣海峽轟炸臺北松山機場、基隆港與竹東天然氣產區。但是,飛行員卻是來自蘇聯的航空志願軍,因為中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在臺灣海峽中迷路而返航。這次轟炸以宣示性為主,目的是告知日軍,中國在蘇聯支援下,已有越海轟炸實力。
此時,日軍已研發出自製的零式戰鬥機與轟炸機,臺灣的台南駐紮著日本海軍航空隊(台南空),以零戰武士坂井三郎為首的王牌戰隊成立,重挫美軍駐紮的菲律賓呂宋島美軍基地,成為日本叱吒南洋的重要機隊。臺灣物資開始輸往南洋,建立軍需工業。
第二階段為1942年6月美日中途島戰役後,美軍開始反攻南洋,同年9月開始派出軍機偵察臺灣,制訂轟炸計畫與目標。1943年11月24日,由陳納德率領的中美混合大隊,由中國江西的遂川機場飛來空襲臺灣新竹機場。1944年1月11日夜襲高雄與鹽水港。此階段轟炸是以宣示性為主,重要的目標是空中偵察攝影,為下一階段轟炸預作準備。
另一方面,1942年的台南空戰隊調至南洋駐紮拉巴爾機場,改編為第251海軍航空隊。二代台南空在實用機訓練部隊與屬於整備教育隊下成立。由於位於日本與南洋間,臺灣遂成為日本軍事武器、戰鬥人員南進的中繼站。臺灣人民此時真正感到戰爭的威脅,總督府徵召台籍日本兵與志願兵至南洋參戰,全島總動員,學徒出陣。
第三階段為1944年10月的臺灣沖航空決戰......
七十年前的臺灣大轟炸,改寫了臺灣歷史。當時臺灣是屬於日本殖民地,因為國際情勢和戰略位置,被迫捲入戰爭,付出慘烈代價。然而,戰後政權轉變,國民政府刻意宣揚「中國八年抗戰」的教育政策下,臺灣人記憶漸次有著認知上的迷惑:太平洋戰爭時,空襲臺灣造成家園損毀人民傷亡的飛機,到底是哪國的飛機?從哪飛來?轟炸的目的是什麼?
1895年甲午戰爭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殖民母國日本的戰爭逐次將臺灣捲入戰火之中。1904年的日俄戰爭,臺灣總督府支援物資,並徵調日中翻譯人才前往中國東北。第二次中日戰爭,從1937淞滬會戰開始,駐紮臺灣的步兵聯隊派往中國參戰,同時徵調臺灣人為軍伕,擔任後勤補給。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時,位於東南亞島鏈關鍵位置的臺灣,越來越捲入戰爭之中:從台南空的空中戰鬥支援、步兵聯隊重編派駐南洋,大量運送臺灣物資前往南洋,徵召臺灣軍伕,甚至志願軍參戰,最後,將臺灣本島捲入空襲的烈焰。
圖一:美軍計畫轟炸臺灣各地目標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到底空襲臺灣的是誰?為何來空襲?
有史以來從未聽說,國家在戰爭期間轟炸自己土地人民,日本統治臺灣時期,自然不會轟炸臺灣。前來轟炸臺灣的飛機,乃是來自與日本交戰的國家,共有四個階段,分別來自不同地區:
第一階段,臺灣第一次遭受空襲,是中日戰爭武漢會戰後的1938年2月。由於中蘇軍事合作,十四架有著中華民國國徽的蘇聯SB-2型輕轟炸機,從中國大陸機場飛越台灣海峽轟炸臺北松山機場、基隆港與竹東天然氣產區。但是,飛行員卻是來自蘇聯的航空志願軍,因為中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在臺灣海峽中迷路而返航。這次轟炸以宣示性為主,目的是告知日軍,中國在蘇聯支援下,已有越海轟炸實力。
此時,日軍已研發出自製的零式戰鬥機與轟炸機,臺灣的台南駐紮著日本海軍航空隊(台南空),以零戰武士阪井三郎為首的王牌戰隊成立,重挫美軍駐紮的菲律賓呂宋島美軍基地,成為日本叱吒南洋的重要機隊。臺灣物資開始輸往南洋,建立軍需工業。
第二階段為1942年6月美日中途島戰役後,美軍開始反攻南洋,同年9月開始派出軍機偵察臺灣,制訂轟炸計畫與目標。1943年11月24日,由陳納德率領的中美混合大隊,由中國江西的遂川機場飛來空襲臺灣新竹機場。1944年1月11日夜襲高雄與鹽水港。此階段轟炸是以宣示性為主,重要的目標是空中偵察攝影,為下一階段轟炸預作準備。
另一方面,1942年的台南空戰隊調至南洋駐紮拉巴爾機場,改編為第251海軍航空隊。二代台南空在實用機訓練部隊與屬於整備教育隊下成立。由於位於日本與南洋間,臺灣遂成為日本軍事武器、戰鬥人員南進的中繼站。臺灣人民此時真正感到戰爭的威脅,總督府徵召台籍日本兵與志願兵至南洋參戰,全島總動員,學徒出陣。
第三階段為1944年10月的臺灣沖航空決戰(台灣沖:台灣水域上的意思)。美軍日益戰勝日軍,在菲律賓攻擊雷伊泰灣海戰前,為了阻斷日本─臺灣─南洋的軍援輸送,及來自臺灣的空中攻擊,1944年10月12-17日由菲律賓海域北上針對臺灣主要基地:高雄、新竹、台南,進行大規模空襲。此期的空襲,乃針對軍港、機場、軍事機構為主。雖然駐守臺灣的日本軍機與戰艦出迎作戰,由於機種與數量的差異,日軍一敗塗地,至此臺灣本島乃至日本的防禦,已然無力應付美軍。
日軍在菲律賓慘敗,缺乏武器後援的情況下,成立駕機撞艦自殺攻擊的神風特攻隊,這個時期,臺灣成為日本補充機的轉繼地,台南、台中、高雄也成為神風特攻隊的培訓地。臺灣各城市學校機構開始疏開至鄉下,進入戰時,受到徵召入伍的除了台灣人,也擴及到馬與狗,甚至家中的鐵器、寺院的鐘鼎、金屬校門、校鐘、欄桿等,通通當兵鎔鑄為兵器去了。
1945年1月3日-22日,美軍為了展開菲律賓登陸作戰,攻台美軍有兩批,一批是從台灣東南方的航空母艦出動,另一批是從四川飛來的B-29戰機,這次的轟炸,除了軍事基地外,也對軍需工業,如日本海軍第六煉油廠、鋁工廠、造船廠、飛機廠、無水酒精工廠、鐘淵曹達株式會社等,展開大規模轟炸。由於轟炸規模強大,傷害嚴重,臺灣人民受到嚴重驚嚇,開始挖防空壕躲空襲警報的日子。
圖二:美國空軍轟炸台南空照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第四階段,1945年2月開始,美軍對台轟炸轉由第五航空隊負責,他們滿載由菲律賓飛來,除了軍事基地、軍需工業外,也開始進行城市無差別的轟炸。臺灣島內的行政單位、學校、市場、街道、廟宇、教堂……處處遭到轟炸,甚至屋頂上布置白底紅十字記號的醫院,周邊疏開建造防火道路的古蹟赤崁樓,依舊被炸。美軍龐然的B24優勢機群,擊落體積微小脆弱的零式戰鬥機,好像是「打火雞」遊戲,他們轟炸臺灣城市使它淪為廢墟,追殺前進中的火車船隻,從空中掃射地上螞蟻搬奔逃的臺灣人,毫不手軟。美軍留下的資料顯示,他們看待這些地上奔逃的人們為阿狗阿貓。
我們的祖輩只能膽戰逃難,涙眼看著親人流離,家破人亡。無助的臺灣人只能祈求神明保佑,台灣各地開始出現媽祖接炸彈神蹟的傳說。
對被迫捲入戰爭的臺灣人而言,這不是對抗性的戰爭,而是單方轟炸的血腥殺戮。人為刀俎,我輩父老為人魚肉,莫此為悲。
可是,就在廢墟煙塵中,死傷親人血涙未乾,殖民者敗退,接收者未來時,臺灣人自己重建了家園。
圖三:美國空軍轟炸台南空照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這場大轟炸,改寫了臺灣史,重繪了城市的紋理,強烈刺激了臺灣人。有因此而懷憂喪志者,也有歡迎中國接收者,有不滿欲動者,也有原文化協會的韓石泉、王受祿等重新省視生命,將至悲化為大愛者。
七十年前的大轟炸,烈焰血雨中,我們的父祖因身為被殖民者而無所遁逃於槍林彈雨間。七十年後,我們矢志不願此種慘劇再臨人間。紀念臺灣大轟炸七十週年,是為了瞭解戰爭,特別是這戰爭並非臺灣人引起,卻由臺灣人承受其痛苦,卻又在政權轉移後,後代子孫迷惑歷史記憶。如果我們不曾深刻理解臺灣人們在被殖民時期的戰爭遭遇與痛楚,又如何避免歷史重演,謀求和平?
英國軍事戰略學者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曾言:「如欲謀求和平,請先理解戰爭。」
圖四:遭美軍轟炸後的臺灣總督府(李重耀先生提供)
---------------------
台北大空襲70週年 網友PO照引熱議
當年被轟炸後的總督府(今總統府)。(圖片取自台大批踢踢)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天是台北大空襲70週年,有網友在網路上PO出當年被轟炸後的總督府(今總統府)照片,希望能引起更多網友關注這段鮮少人知道的歷史。
1945年5月31日台北遭受盟軍最大規模的空襲,造成3000餘名台北居民當場死亡,受傷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此外,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遭受嚴重破壞,損失難以估計。
網友empire今在台大批踢踢八卦版上PO文「悼念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誰塗改了歷史?」,引起網友熱議。
empire這篇文章中貼出了許多當年台灣遭盟軍轟炸的影像,也指出今年時值二次世界大戰70週年,從1942年日本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徵召台灣人志願從軍起,臺灣實際從軍的人數約8萬人,軍夫和軍屬約12萬人,總計約20萬人被動員,而在太平洋戰爭中戰死的臺灣人便高達3萬多人。但empire問道,為何這樣的人數與規模,做為後代臺灣人的我們,竟然沒能為他們追思紀念?
empire提到,「臺北大空襲」時,臺北被轟炸的慘烈程度,造成許多重要的地標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如總督府(今總統府)、臺北車站、成淵中學、臺灣軍司令部(今自由廣場)、臺北女高(今北一女)、臺北一中(今建中)、臺北帝大醫院...等許多具傳承意義的文化性建築也遭受嚴重波及。但這麼重大的歷史事件,在臺灣卻彷彿不曾發生過,徹底的消失了。疑惑問道:「是誰竄改了歷史?」
empire說,臺灣作為一個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重要據點,竟然未曾擁有屬於臺灣自己視角的「二戰國家紀念園區」、「二戰臺灣亡靈紀念碑」、「二戰和平紀念日」或「臺北大空襲紀念日」。並表示,「僅以此文,悼念在整場二戰中死難的臺灣人。」
這篇文章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都表示竟然完全不知道有這種事情。
當年被轟炸後的總督府(今總統府)。(圖片取自台大批踢踢)
高雄港遭轟炸影像。(圖片取自台大批踢踢)
PO文隨即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直言不知道這段歷史。(圖片取自台大批踢踢)
當年被轟炸後的總督府
烈焰與重生:臺灣大轟炸七十年紀念
【想想論壇/張幸真】七十年前的臺灣大轟炸,改寫了臺灣歷史。當時臺灣是屬於日本殖民地,因為國際情勢和戰略位置,被迫捲入戰爭,付出慘烈代價。然而,戰後政權轉變,國民政府刻意宣揚「中國八年抗戰」的教育政策下,臺灣人記憶漸次有著認知上的迷惑:太平洋戰爭時,空襲臺灣造成家園損毀人民傷亡的飛機,到底是哪國的飛機?從哪飛來?轟炸的目的是什麼?
1895年甲午戰爭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殖民母國日本的戰爭逐次將臺灣捲入戰火之中。1904年的日俄戰爭,臺灣總督府支援物資,並徵調日中翻譯人才前往中國東北。第二次中日戰爭,從1937淞滬會戰開始,駐紮臺灣的步兵聯隊派往中國參戰,同時徵調臺灣人為軍伕,擔任後勤補給。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時,位於東南亞島鏈關鍵位置的臺灣,越來越捲入戰爭之中:從台南空的空中戰鬥支援、步兵聯隊重編派駐南洋,大量運送臺灣物資前往南洋,徵召臺灣軍伕,甚至志願軍參戰,最後,將臺灣本島捲入空襲的烈焰。
到底空襲臺灣的是誰?為何來空襲?
有史以來從未聽說,國家在戰爭期間轟炸自己土地人民,日本統治臺灣時期,自然不會轟炸臺灣。前來轟炸臺灣的飛機,乃是來自與日本交戰的國家,共有四個階段,分別來自不同地區:
第一階段,臺灣第一次遭受空襲,是中日戰爭武漢會戰後的1938年2月。由於中蘇軍事合作,十四架有著中華民國國徽的蘇聯SB-2型輕轟炸機,從中國大陸機場飛越台灣海峽轟炸臺北松山機場、基隆港與竹東天然氣產區。但是,飛行員卻是來自蘇聯的航空志願軍,因為中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在臺灣海峽中迷路而返航。這次轟炸以宣示性為主,目的是告知日軍,中國在蘇聯支援下,已有越海轟炸實力。
此時,日軍已研發出自製的零式戰鬥機與轟炸機,臺灣的台南駐紮著日本海軍航空隊(台南空),以零戰武士坂井三郎為首的王牌戰隊成立,重挫美軍駐紮的菲律賓呂宋島美軍基地,成為日本叱吒南洋的重要機隊。臺灣物資開始輸往南洋,建立軍需工業。
第二階段為1942年6月美日中途島戰役後,美軍開始反攻南洋,同年9月開始派出軍機偵察臺灣,制訂轟炸計畫與目標。1943年11月24日,由陳納德率領的中美混合大隊,由中國江西的遂川機場飛來空襲臺灣新竹機場。1944年1月11日夜襲高雄與鹽水港。此階段轟炸是以宣示性為主,重要的目標是空中偵察攝影,為下一階段轟炸預作準備。
另一方面,1942年的台南空戰隊調至南洋駐紮拉巴爾機場,改編為第251海軍航空隊。二代台南空在實用機訓練部隊與屬於整備教育隊下成立。由於位於日本與南洋間,臺灣遂成為日本軍事武器、戰鬥人員南進的中繼站。臺灣人民此時真正感到戰爭的威脅,總督府徵召台籍日本兵與志願兵至南洋參戰,全島總動員,學徒出陣。
第三階段為1944年10月的臺灣沖航空決戰......
(......閱讀更多)
烈焰與重生:臺灣大轟炸七十年紀念
如欲謀求和平,請先理解戰爭
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七十年前的臺灣大轟炸,改寫了臺灣歷史。當時臺灣是屬於日本殖民地,因為國際情勢和戰略位置,被迫捲入戰爭,付出慘烈代價。然而,戰後政權轉變,國民政府刻意宣揚「中國八年抗戰」的教育政策下,臺灣人記憶漸次有著認知上的迷惑:太平洋戰爭時,空襲臺灣造成家園損毀人民傷亡的飛機,到底是哪國的飛機?從哪飛來?轟炸的目的是什麼?
1895年甲午戰爭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殖民母國日本的戰爭逐次將臺灣捲入戰火之中。1904年的日俄戰爭,臺灣總督府支援物資,並徵調日中翻譯人才前往中國東北。第二次中日戰爭,從1937淞滬會戰開始,駐紮臺灣的步兵聯隊派往中國參戰,同時徵調臺灣人為軍伕,擔任後勤補給。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時,位於東南亞島鏈關鍵位置的臺灣,越來越捲入戰爭之中:從台南空的空中戰鬥支援、步兵聯隊重編派駐南洋,大量運送臺灣物資前往南洋,徵召臺灣軍伕,甚至志願軍參戰,最後,將臺灣本島捲入空襲的烈焰。
圖一:美軍計畫轟炸臺灣各地目標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到底空襲臺灣的是誰?為何來空襲?
有史以來從未聽說,國家在戰爭期間轟炸自己土地人民,日本統治臺灣時期,自然不會轟炸臺灣。前來轟炸臺灣的飛機,乃是來自與日本交戰的國家,共有四個階段,分別來自不同地區:
第一階段,臺灣第一次遭受空襲,是中日戰爭武漢會戰後的1938年2月。由於中蘇軍事合作,十四架有著中華民國國徽的蘇聯SB-2型輕轟炸機,從中國大陸機場飛越台灣海峽轟炸臺北松山機場、基隆港與竹東天然氣產區。但是,飛行員卻是來自蘇聯的航空志願軍,因為中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在臺灣海峽中迷路而返航。這次轟炸以宣示性為主,目的是告知日軍,中國在蘇聯支援下,已有越海轟炸實力。
此時,日軍已研發出自製的零式戰鬥機與轟炸機,臺灣的台南駐紮著日本海軍航空隊(台南空),以零戰武士坂井三郎為首的王牌戰隊成立,重挫美軍駐紮的菲律賓呂宋島美軍基地,成為日本叱吒南洋的重要機隊。臺灣物資開始輸往南洋,建立軍需工業。
第二階段為1942年6月美日中途島戰役後,美軍開始反攻南洋,同年9月開始派出軍機偵察臺灣,制訂轟炸計畫與目標。1943年11月24日,由陳納德率領的中美混合大隊,由中國江西的遂川機場飛來空襲臺灣新竹機場。1944年1月11日夜襲高雄與鹽水港。此階段轟炸是以宣示性為主,重要的目標是空中偵察攝影,為下一階段轟炸預作準備。
另一方面,1942年的台南空戰隊調至南洋駐紮拉巴爾機場,改編為第251海軍航空隊。二代台南空在實用機訓練部隊與屬於整備教育隊下成立。由於位於日本與南洋間,臺灣遂成為日本軍事武器、戰鬥人員南進的中繼站。臺灣人民此時真正感到戰爭的威脅,總督府徵召台籍日本兵與志願兵至南洋參戰,全島總動員,學徒出陣。
第三階段為1944年10月的臺灣沖航空決戰(台灣沖:台灣水域上的意思)。美軍日益戰勝日軍,在菲律賓攻擊雷伊泰灣海戰前,為了阻斷日本─臺灣─南洋的軍援輸送,及來自臺灣的空中攻擊,1944年10月12-17日由菲律賓海域北上針對臺灣主要基地:高雄、新竹、台南,進行大規模空襲。此期的空襲,乃針對軍港、機場、軍事機構為主。雖然駐守臺灣的日本軍機與戰艦出迎作戰,由於機種與數量的差異,日軍一敗塗地,至此臺灣本島乃至日本的防禦,已然無力應付美軍。
日軍在菲律賓慘敗,缺乏武器後援的情況下,成立駕機撞艦自殺攻擊的神風特攻隊,這個時期,臺灣成為日本補充機的轉繼地,台南、台中、高雄也成為神風特攻隊的培訓地。臺灣各城市學校機構開始疏開至鄉下,進入戰時,受到徵召入伍的除了台灣人,也擴及到馬與狗,甚至家中的鐵器、寺院的鐘鼎、金屬校門、校鐘、欄杆等,通通當兵鎔鑄為兵器去了。
1945年1月3日-22日,美軍為了展開菲律賓登陸作戰,攻台美軍有兩批,一批是從台灣東南方的航空母艦出動,另一批是從四川飛來的B-29戰機,這次的轟炸,除了軍事基地外,也對軍需工業,如日本海軍第六煉油廠、鋁工廠、造船廠、飛機廠、無水酒精工廠、鐘淵曹達株式會社等,展開大規模轟炸。由於轟炸規模強大,傷害嚴重,臺灣人民受到嚴重驚嚇,開始挖防空壕躲空襲警報的日子。
圖二:美國空軍轟炸台南空照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第四階段,1945年2月開始,美軍對台轟炸轉由第五航空隊負責,他們滿載由菲律賓飛來,除了軍事基地、軍需工業外,也開始進行城市無差別的轟炸。臺灣島內的行政單位、學校、市場、街道、廟宇、教堂……處處遭到轟炸,甚至屋頂上布置白底紅十字記號的醫院,周邊疏開建造防火道路的古蹟赤崁樓,依舊被炸。美軍龐然的B24優勢機群,擊落體積微小脆弱的零式戰鬥機,好像是「打火雞」遊戲,他們轟炸臺灣城市使它淪為廢墟,追殺前進中的火車船隻,從空中掃射地上螞蟻搬奔逃的臺灣人,毫不手軟。美軍留下的資料顯示,他們看待這些地上奔逃的人們為阿狗阿貓。
我們的祖輩只能膽戰逃難,涙眼看著親人流離,家破人亡。無助的臺灣人只能祈求神明保佑,台灣各地開始出現媽祖接炸彈神蹟的傳說。
對被迫捲入戰爭的臺灣人而言,這不是對抗性的戰爭,而是單方轟炸的血腥殺戮。人為刀俎,我輩父老為人魚肉,莫此為悲。
可是,就在廢墟煙塵中,死傷親人血涙未乾,殖民者敗退,接收者未來時,臺灣人自己重建了家園。
圖三:美國空軍轟炸台南空照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這場大轟炸,改寫了臺灣史,重繪了城市的紋理,強烈刺激了臺灣人。有因此而懷憂喪志者,也有歡迎中國接收者,有不滿欲動者,也有原文化協會的韓石泉、王受祿等重新省視生命,將至悲化為大愛者。
七十年前的大轟炸,烈焰血雨中,我們的父祖因身為被殖民者而無所遁逃於槍林彈雨間。七十年後,我們矢志不願此種慘劇再臨人間。紀念臺灣大轟炸七十週年,是為了瞭解戰爭,特別是這戰爭並非臺灣人引起,卻由臺灣人承受其痛苦,卻又在政權轉移後,後代子孫迷惑歷史記憶。如果我們不曾深刻理解臺灣人們在被殖民時期的戰爭遭遇與痛楚,又如何避免歷史重演,謀求和平?
英國軍事戰略學者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曾言:「如欲謀求和平,請先理解戰爭。」
圖四:遭美軍轟炸後的臺灣總督府(李重耀先生提供)
----------------------
抗戰史觀看不到台北轟炸
推文到plurk
2015-07-19 06:00
◎ 張勳慶
馬總統於湖口舉辦抗戰七十週年閱兵後,《紐約時報》中文網刊登一篇〈盟軍空襲台北,被遺忘的二戰歷史〉報導。
總統馬英九(悍馬車站立者)。(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在這場造成台灣人民約三千人死亡的不幸,在國共兩黨互爭誰是對日抗戰英雄下,其實一直是被遺忘的,甚至對照國府大撤退下發生的太平輪海難,更是得不到媒體和國人關注。替這些亡靈立個碑,又或者政府官員出面去安撫遺族悲痛,竟在台灣民主化,以及換黨執政下後還是難行。
而談論此一死於美軍大轟炸下的悲劇,最常見噴口水式的泛政治計較,那便是拿當時大陸死於日軍轟炸或屠殺人數去比誰壯烈或誰比較淒慘。但是,這種拿戰火下人命如螻蟻,只能期待戰爭早日結束的願望,是一種人命無價的偏見,甚至有助長政府或政客可以國家之名,去發動對內和對外的暴行。此種價值和理念,在近來思潮中一直不斷被檢驗和批判,但往往被送上一頂不愛國大帽子,而未能從人類文明路程上去理性探討。看來,要超越國族主義,仍是人類社會的學步。
馬英九在抗戰七十週年下不聞不問台北大轟炸,再到這數千人莫名其妙死於美軍之手,以那段期間的政治正確,歷史論述往往在掌權者之手,還有長期與美國的友好關係,多談尷尬、乾脆不語,便成了政府當下態度。但,台灣不能正視這些人命的離世,還有戰爭的集體無知與人為野心操控內幕,那這三千位台灣人民便白白犧牲了。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
想想論壇談531空襲:美軍視台民為阿貓阿狗
2015-05-31 12:22:02 聯合晚報 記者李光儀╱即時報導
圖擷自想想論壇
分享今天是「台北大轟炸」七十周年,民進黨總統提名人蔡英文的「想想論壇」,有一篇文章「烈焰與重生:台灣大轟炸七十年紀念」,指美軍轟炸台灣時,「看待這些地上奔逃的人們為阿狗阿貓」。有學者直指,這篇文章引述史料失真。
想想論壇是由蔡英文所設立的論壇平台,此篇文章的作者張幸真,是成功大學博物館的助理研究員。她在文章裡開宗明義引述英國戰略家李德哈特的名言,「如欲謀求和平,請先理解戰爭」,質疑戰後政權轉辦,國民政府刻意宣揚中國八年抗戰,讓台灣人對空襲台灣的認知有迷惑。
「烈」文指出,「有史以來從未聽說,國家在戰爭期間轟炸自己土地人民」,因此轟炸的飛機都來自與台灣交戰的不同地區。她將盟軍空襲台灣分成四階段:第一階段是蘇聯志願航空軍為宣示越海轟炸能力而轟炸台北、基隆和竹東。第二階段是中每混合大隊空襲台灣新竹機場和高雄,第三階段是對台灣軍事基地大規模空襲,第四階段是對台灣「無差別轟炸」。
「烈」文指出,第四階段連醫院、學校、市場、廟宇、教堂都被炸,「轟炸台灣城市使它淪為廢墟,追殺前進中的火車船隻,從空中掃射地上螞蟻搬奔逃的臺灣人,毫不手軟」。並說美軍留下的資料顯示,「他們看待這些地上奔逃的人們為阿狗阿貓」。
不過對於「烈」文的陳述,也出現不同看法。戰史學者許劍虹表示,所未「從未聽說戰爭期間轟炸自己土地人民」是完全錯誤的,二戰時蘇聯也曾轟炸德軍在蘇聯的基地,法國自由軍的軍艦更曾在諾曼地登陸時砲轟自己國土。文中提及的中美混合大隊,也曾轟炸日軍佔領下的華北地區,包括鐵路、沿海機場等。
許劍虹說,當時美軍轟炸日本本土,是用燒夷彈甚至原子彈,才是「無差別轟炸」。事實上,當時國府領導人蔣中正也曾要求美軍,轟炸台灣必須以軍事設施為主,盡量勿傷及平民,只是當時的技術,確實無法「精準轟炸」。文中因為採用了獨派的史觀,又引用錯誤的論述,才有此結果。
許劍虹進一步質疑,蔡英文的論壇文章指美軍「無差別轟炸」,把台灣人當「阿貓阿狗」,不知此刻正在美國訪問的蔡英文「要不要要求美國道歉」?
------------------------
被湮沒的歷史人物──台灣老兵
推文到plurk
2015-05-24 06:00
◎盧世祥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年,許多國家進行紀念活動。活動大致按一九四五年戰爭末期的時序進行,戰勝國與戰敗國所辦活動迥異。
二戰歐洲戰事結束於先。一九四五年四月底希特勒自殺,五月納粹德國投降;八月初,美國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太平洋戰爭八月十五日結束。今年春夏之季,因此是二戰紀念活動的熱季。
對戰敗國日本來說,一九四五年的硫磺島戰役、東京大轟炸、沖繩島戰役,都是慘烈的往事,日本就此有一連串紀念儀式。明仁天皇夫婦四月初到南太平洋帛琉及貝里琉悼念戰爭亡魂;安倍首相五月在美國國會演說,表明對戰爭「深刻反省」,強調「不能把目光從給亞洲各國人民造成痛苦的事實移開」。
戰勝國紀念活動各有不同。美日兩國在硫磺島舉行追念儀式,凸顯兩大民主國家化敵為友,且正開展堅強結盟新關係。在歐美國家,從歐戰首役的波蘭格但斯克、巴黎凱旋門、倫敦到華府,五月八日都有緬懷戰勝法西斯的活動;連德國也強調,納粹倒台是國家的解放。
台灣閱兵與人民、土地脫節
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盛大閱兵,普廷總統原打算藉此展現民族榮光與尊嚴,但西方國家抵制,這一盤算未能如意。前蘇聯在二戰死亡兩千六百萬人或一成四的人口,對和平的貢獻犧牲厥偉。惟普廷入侵烏克蘭、併吞克里米亞,是冷戰後首次出現以武力改變歐洲領土版圖,引發眾怒,閱兵更加深各國對俄羅斯窮兵黷武的惡感。十年前的終戰六十年,普廷同樣在紅場閱兵,包括美國總統小布希、日本首相小泉等都共襄盛舉,今昔場面大不同,其來有自。
與普廷一樣試圖把戰爭記憶當做現實政治工具的,還有要以閱兵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台海兩岸政府。中國八年抗戰,主要戰役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打的,不是採「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策略的共產黨;這一事實,不因後來國共內戰勝負而改變。戰後一九四九年才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閱兵或可耀武揚威,展現近年大舉擴充的軍力,卻讓周邊國家對它武力崛起疑慮更深,也美化不了共產黨的抗戰紀錄。
至於中華民國在台灣閱兵,更令人莫名其妙。馬英九政府決定閱兵,據報導主要出自與中國別苗頭,以免中國閱兵吸引國際目光,進而襲奪抗戰的歷史解釋權。但中國閱兵竄改不了抗戰史實,假話多說不會成真。
集皇軍、國軍及共軍於一身
除了閱兵這一跟人民、土地嚴重脫節的活動,馬政府還宣布要頒紀念獎章給抗戰老兵,包括人在中國者。其實,台灣社會需要的,是藉由紀念前人在戰爭的犧牲,守護他們留給後代的寶貴資產──和平,而不是重拾軍國主義象徵的閱兵。同時,相較於抗戰老兵,社會更應關懷台灣人日本兵──健在者最年輕已近九十高齡,許多台灣人的父親或祖父輩被湮沒的歷史。因此,與其閱兵,不如建立終戰紀念碑以慰先人,並忠實記錄整理那個戰爭年代的台灣。
台灣戰時是日本殖民地,戰爭帶給人民極大苦難。民生物資限量配給,增稅、獻繳金錢和貴重物品,還要跑空襲或「疏開」鄉下,生活維艱。戰爭末期,台灣各地被美軍空襲;七十年前的五月三十一日,台北遭慘烈轟炸,總督府等市內重要建築少有倖免,三千市民因此喪命。
至於戰爭期間,台灣青壯之輩不論自願或被強徵,付出人力和犧牲生命。據日本官方統計,台灣二十萬七千多人當日本兵,包括戰鬥人員八萬多人,非戰鬥人員十二萬六千多人,其中三萬零三百零四人陣亡或失蹤;他們命喪異鄉或淪落海外的事例,鮮為人知。
台灣人當日本兵,包括陸海空戰鬥人員;非戰鬥人員的軍屬,含軍夫、傭人、工員;另有通譯、醫事、巡查補。此外,在校學生從軍有學徒兵;一九四二年還有未滿二十歲,前往日本半工半讀、從事海軍飛機製造的「台灣少年工」;由原住民組成的「高砂義勇隊」;另有在戰場及各地軍醫院工作的女性看護婦。
台灣人日本兵在戰爭中出生入死,戰後卻未全然解甲歸田。他們有的留在中國大陸,或在台灣應徵為「國軍」,投入戰後白熱化的國共內戰;有的因此遭共產黨俘虜,轉成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再因「抗美援朝」,投入一九五○年代的朝鮮半島戰爭,以致集皇軍、國軍及共軍於一身,十足反映了台灣人日本兵「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悲哀。
讓台灣人日本兵「靈安故鄉」
還有若干台灣人日本兵滯留海外。他們有的與當地人民站在一起,為戰後獨立戰爭奮鬥,如曾受勳的印尼獨立戰爭英雄李柏青;有的娶妻生子、落戶異鄉,如滯留越南的吳連義;還有的繼續堅守其職,不知戰爭已然終了,如三十一年後才走出印尼叢林的阿美族人史尼育唔(李光輝)。
另一方面,返回家鄉的台灣人日本兵,在二二八事件有人挺身而出。其中以鍾逸人擔任隊長的「二七部隊」最知名,在反抗以「清鄉」為名的外來政權屠殺中,降低了台灣人民的受害程度。
然而,戰後日本政府長期漠視對台灣人日本兵的補償與賠償,經過積極爭取,才終於有所回應,但與日本老兵相較,金額懸殊,待遇顯有差異。即使後來被徵召為國軍的台灣老兵權益,也未受中華民國政府重視,有「偏袒老芋仔、剝削蕃薯囝」的明顯失衡。
至於戰爭中陣亡及失蹤的台灣人日本兵,靈位進入日本靖國神社。在台灣台中的寶覺禪寺、新竹北埔濟化宮等,供奉台灣人日本兵陣亡及失蹤的三萬多人,是靖國神社的台灣版;新北市烏來有「高砂義勇隊主題紀念園區」;讓台灣人日本兵「靈安故鄉」,意義重大。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ROC軍機轟炸台灣 有史料為證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5
◎ 陳逸南
二月廿四日自由時報A15版刊登黃招榮先生「中華民國軍機轟炸台灣」一文指出,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揭開國民黨政府所謂「八年抗戰」序幕。
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中華民國軍機首度飛抵台灣,轟炸新竹及台北松山,造成九人死亡、廿九人受傷。這段歷史,多少人曉得?
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二○○七年十二月出版「二次大戰下的台北大空襲特展」,該書第廿九頁起記載下列內容:
「中日戰爭爆發後,台北比日本其他領土都還早遭受到空襲的洗禮,一九三八年(昭和十三年)二月廿三日中午時分,突有數架自中國南昌、漢口基地起飛由中國和蘇聯飛行員混合編成的轟炸機部隊,無預警的闖入台灣領空,分別在松山機場和新竹投彈之後,隨即離去,使台灣成為日本領土中第一個遭受空襲的地方。
這次的行動讓日本當局措手不及,共有十二架日本軍機還來不及升空迎戰,就在停機坪或機棚中被炸毀,油庫亦被集中,耗損許多燃油。此外,部分炸彈誤投民宅,造成九人死亡、廿九人受傷。
……事後台灣總督府於二月廿八日松山公學校(今松山國小)為罹難者舉行聯合公祭。」(見該書廿九頁:一九三八年空襲死難者公葬圖片)
想起七十七年前曾經發生的ROC空軍轟炸台灣造成平民傷亡事件,身為台灣人不應該遺忘歷史。事實上,八年抗戰對台灣人來說是一項苦難。如今,看到國民黨政府今年將在台北擴大舉辦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一系列紀念活動,台灣人豈可僅止於無奈?
(作者為台灣北社理事)
----------------------------------------------------------
中華民國軍機轟炸台灣 談抗戰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4
◎ 黃招榮
整整七十七年前,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中華民國軍機首度飛抵台灣,轟炸新竹及台北松山,造成九人死亡、廿九人受傷(請參閱蔡錦堂教授所著《戰爭體制下的台灣》一六一頁)。這段歷史,多少人曉得?
歷史背景是,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揭開國民黨政府所謂「八年抗戰」序幕。隔年二二三這一場空襲,正是當時日本合法領土─台灣第一次遭到中國空軍轟炸。
不只新竹及台北,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轟炸珍珠港,十二月八日美國向日本宣戰,一九四四年十月十四日,高雄岡山因為設有高雄航空隊及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廠,遭美軍出動一百卅架次B-29轟炸機,投下六百五十噸炸藥,造成岡山百姓和日軍死傷慘重。
一九四五年五月卅一日,盟軍再度空襲台北,造成三千餘名居民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嚴重毀損,當時台灣最豪華的台灣鐵道飯店(坐落於今台北火車站前的新光摩天大樓)也被炸毀。台北人為躲避空襲要「疏開」到鄉下去,一輛腳踏車竟比一間樓房還貴。
台灣人躲空襲、死傷慘重的歷史記憶,被國民黨政府刻意漠視,七十多年來罕有追悼、紀念活動,因此知名歌手伍佰的〈空襲警報〉這首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wIcvv__sY)中曾寫到:「這款的代誌,學校攏無提…對你(台灣)的瞭解怎麼會這麼少」;閃靈樂團的主唱Freddy也自述:「一直到大學以前,我都以為轟炸台灣的是日本。直到大學時代主動去讀台灣史,才發現,阿嬤當年提心吊膽躲空襲的對象,竟然就是現在賣我們武器的美國。」
現在,國防部竟打算在今年,於台北擴大閱兵並舉辦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一系列紀念活動,「爭奪對抗戰勝利的話語權」。姑且不論日本是敗在美國兩顆原子彈之下,這是國際皆知的歷史常識,當初被中華民國軍機炸死的台灣人後代子孫,會不會再度被刺傷?甚至再往前推,略有台灣歷史常識的人,如果從「盟軍轟炸台灣」進一步知道「中華民國轟炸台灣」,族群問題瘡疤會不會再被撕破?這些,比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爭奪話語權」,哪一個重要?哪一個更有利台灣認同的團結?更有利台灣的發展?
中華民國政府,請慎重!
(作者為國小教師,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所碩士)
----------------------------------------------------------------------
未解放的台灣
推文到plurk
2015-04-03 06:00
◎ 謝德謙
對於二戰後亞洲唯一未解放的殖民地台灣人而言,如何面對終戰確實是重要命題。史明先生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述說台灣人歷經殖民統治的風霜。
一六八三年,清帝國為免東南海疆遭歐洲人窺視而併吞台灣,卻於一八九五年為自保經下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與日本。雖然,支那人總是歪曲日本「『殖民』台灣」;但是,清帝國才是真的殖民台灣。例如,根據《中國近代海關稅收和分配統計(一八六一—一九一○年)》,一八九二年台灣人口兩百五十萬,不足清國四億三千萬的○.六%,關稅負擔卻達四.九%。亦即,台人的關稅負擔逾清國人的八倍。
然而,由於日本人的現代國家治理,一九一七年時台灣人均GDP一○五七美元即高於一九七八年中國的九七九美元。嘉南大圳與日月潭發電所加速經濟成長,一九三九年台灣工業生產超越農業,進入工業化。當時,台灣人均GDP逾日人的六成。
日治時期,台灣確實在民族自決和共產革命等左右兩大思潮衝擊下出現「文協」、「農運」、「工運」,甚至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等運動。但是,除了台共外,「台灣獨立」皆非各團體的主軸。因此,日本軍國主義盛行時,台灣人無可迴避地受其席捲。很清楚地,不論是從國際法、國際政治或外交,甚至歷史事實來看,台灣人都是參與「大東亞戰爭」而非「太平洋戰爭」。
戰後,奉盟軍指示來台解除日軍武裝的蔣介石軍隊即係以戰勝國心態「洗劫」台灣。這是「二二八種族屠殺」、「白色恐怖」的原因,也是「四萬換一元」實際貨幣在四年內貶值逾八十萬倍的原因(押身抵債)。因此,對台灣人而言,這是「二次戰敗」。
自十九世紀迄今,人類經歷三波的民族解放運動,台灣人全部缺席。面對終戰七十載,台灣人唯有推翻蔣家中華民國殖民體制、追求國家獨立,才能自奴隸地位解放。
去年十月,有人舉辦台灣最大空襲—岡山大空襲七十週年紀念活動;今年,何不盛大紀念「五三一台北大空襲」和「八一五終戰」七十週年,並邀請美、英、俄、日、義、德等參戰國一起來,標示我們追求獨立和永世和平的決心! (作者為IFJ「國際記者聯盟」暨台灣記協會員)
-------------------------------------
如果「陸續迫降」
2015-04-04 06:00
◎ 郭燕霖
繼美軍戰機「迫降」台南機場後,美軍運輸機抵達台南。中國外交部馬上向美方抗議,但並未向台方表示抗議,而福爾摩沙島內的中華民國馬上透過AIT向美方表示同意。
台灣海峽的兩岸關係,在李登輝和陳水扁任內均宣示兩岸是國與國關係,不管是特殊關係也好,還是一邊一國也好,至少兩岸關係是定義在國家基礎上。而有關太平洋的台美關係,是不是特殊國與國關係,還是一邊一國,卻鮮少有人探討,論及兩岸的台美關係,美國是用《台灣關係法》來規範美國人民與在台灣土地上所有人民間(The People on Taiwan)之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以促進美國外交政策。
「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杯葛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台灣關係法》第二條第二款如此說明,有意思的是在亞投行議題發酵之下,到底亞投行是不是符合上述條款的「經濟杯葛」手段呢?外交部長林永樂表示無關,但美國或AIT的觀點就值得後續再觀察,是如同林永樂所言還是後續又有美方戰機「陸續迫降」福爾摩沙呢?
到底台美關係是何種關係?如果依照《台灣關係法》和二次大戰後的《舊金山和約》來看,至少可確定是戰勝國(美國)和戰敗國殖民地(日屬福爾摩沙)的戰略關係。除了這層關係外,昨日《未解放的台灣》表示台灣是屬於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所轄制,尚未解放成功,也因未解放,故美方有義務和責任信守防護福爾摩沙之職,等待福爾摩沙人民有能力和意願自我解放。如此,台美關係也才能進展到特殊國與國關係,而這也是二次戰後尚未獨立建國的台灣人民所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
(作者為台灣教師聯盟理事)
-----------------------------------------------------------
岡山大空襲70週年祭 12日辦紀念活動
〔記者蘇福男/岡山報導〕1944年10月14日,美軍出動130架次B-29轟炸機在岡山上空,投擲650噸炸藥大轟炸,造成日軍和岡山人死傷無數,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本週日(12日)下午2時,將在岡山長老教會舉辦「岡山大空襲70週年祭」活動,安排牧師帶領眾人祈禱慰靈,倖存者並將現身說法。
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高雄是大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岡山機場是當時台灣最大機場,鄰接的日本海軍61航空廠,則是最大的飛機維修基地。
美軍為了癱瘓日軍戰力,至少空襲台灣25回,其中,超過一半在高雄,又以1944年10月14日「岡山大空襲」最為嚴重,不過,因日本總督府事先全台強力執行「非常時」「大疏開」避難疏散策略,到底造成多少人命傷亡?因日本統治當局並未公布,至今仍成謎。
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總幹事莊盛晃表示,不僅岡山大轟炸,隔年1945年5月31日,台北也遭遇大空襲,是戰時台北市遭受到最大規模的盟軍空襲攻擊,造成3000餘名台北居民死亡,幾乎是在這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總和,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多達數萬人,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全毀,損失慘重。
根據資料記載,當天美軍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第5航空隊,共派出117架B-24轟炸機執行轟炸任務,並以3架B-24為一編組,自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莊盛晃表示,美軍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台北城內(今台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圍成的四方形),及城外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兵第48聯隊(駐地均位於今中正紀念堂)等軍事單位,並包含台灣總督府在內,位於榮町、京町、文武町、書院町、明石町、旭町等地的主要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等,合計共有3800枚各式炸彈攻擊。
明年適逢終戰屆滿70年,為提醒台灣人民這段歷史和二次大戰經驗,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舉辦終戰70年系列活動,12日下午的「岡山大空襲70週年祭」為首發活動,明年8月15日則將在台北市舉辦「815終戰70週年祭~漂浪台灣70冬」紀念晚會
岡山大空襲70年 倖存者見證歷史
2014年10月13日 04:10 柯宗緯/高雄報導
「岡山大空襲70周年紀念會」,2名倖存者王文清(左)、梁啟祥(右)出席活動,為無辜亡靈禱告。(柯宗緯攝)。
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岡山做為日本南進基地,美軍派出130架B-29轟炸機在岡山投擲860噸炸彈,機場、航空廠全毀,也造成無數死傷。昨天適逢「岡山大空襲」70周年,2名遇襲倖存者出席紀念活動,為歷史做見證。
大平洋戰爭時期,台灣飽受美軍空前襲擊,當年高雄是大日本帝國「南進基地」,尤以岡山機場為最大機場,緊鄰的海軍61航空廠是最大飛機維修基地,因此1944年10月12日,被美軍鎖定成為重點轟炸目標。
文史學家杜正宇指出,根據史料記載,「岡山大空襲」事發前,總督府先執行「大疏開」、「非常時」等避難疏散策略,但究竟當時多少人成為無辜冤魂,日方始終未對外公布,但據生存者描述,光是軍事基地內即奪走上萬條人命。
86歲王文清是「岡山大空襲」中倖存者,那年才19歲,在航空廠修理部作業。他憶及當時,轟的一聲「翻地爆炸」,他拚命逃卻找不到出路,後來時間像被凍住,當他有意識後,驚覺右耳被炸聾,但萬幸的是,幸運活了下來。
這場「岡山大空襲70周年紀念會」昨日於岡山長老教會舉行,追銘逝者,為無辜亡靈禱告,也為岡山祈福。主辦單位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說,這段歷史幾乎快被遺忘了,但卻是台灣史上最慘重的一場災難,因此特地邀請民眾回顧歷史。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岡山大轟炸
民報編輯部 2014-10-08 11:22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岡山大轟炸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岡山大轟炸。(太平洋戰爭in台灣終戰七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臉書)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
岡山大轟炸-1944年10月14日
(終戰七十週年活動系列)
時間:2014年10月12日(星期日)
地點:岡山長老教會(高雄市岡山區岡山路436號)
電話:07-6213570 傳真:07-6212871
聯絡:莊盛晃(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總幹事)
﹝終戰七十週年活動系列﹞
首發:岡山大轟炸﹙2014年10月12日禮拜日下午,岡山﹚
次發:台北大空襲﹙2015年5月31日禮拜日,台北﹚
主場:終戰七十週年祭~漂浪台灣七十冬﹙2015年8月10〜15日,台北﹚
聯合主辦: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其他邀集中。
指導:高雄市政府
﹝終戰七十週年活動系列﹞說明
一、總說
1945年8月15日,
日皇玉音放送投降,同盟國欣喜若狂,台灣憂喜參半,因為從日本殖民,
又將淪落盟軍佔領。有人眷戀祖國日本,有人期待中華祖國,竟沒多想自主。
17世紀中葉以前,山川是雲豹、黑熊、水鹿、獼猴、
和各族各宗的桃源,碧海鯨豚長游,大冠鷲雄鎮青天。
荷蘭、西班牙砲艦占港貿易,明帝國敗將來襲,
台灣戰爭噩夢起跑,捲入周邊列強利益恩怨,無了無時。
清帝國二百年,日本五十年,1945到2013,
無主幽靈飄台將屆七十,台灣人還陷溺何國何民虛無飄渺裏。
1945年8月15日,一個戰爭終了,迎向另一個戰爭。
台灣日本兵訓練精良,接收軍隊歡喜騙去打先鋒,
逾萬子弟命喪華北,棄骨戰場集體坑埋,無人收屍遊魂異域。
超過四百萬子弟因奪權戰爭,遣送外島戍守前線。
今天還有千百枚飛彈瞄準台灣,敢問蒼天台灣招誰怨妒?
1945年8月15日的因果,
無異於1662年2月1日明帝國攻奪鹿耳門,
從此捲台灣入水深火熱戰爭阿鼻。
應該深深紀念815,卻被殖民政權刻意遺忘。
815是台灣近代命運的轉捩。
815提醒台灣人,
一日不做主,一日不脫戰爭陰霾。
一日不自己站起來,
一日擺脫不了柏楊言醬缸文明和魯迅言千年吃人文化。
所以我們815聚會。
二、首發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
岡山大轟炸-1944年10月14日
太平洋戰爭時,台灣遭受美軍空前攻擊,死傷數十萬人。但是,此段歷史卻因戰後蔣介石非法佔領而不顯。根據統計,當年美軍空襲台灣至少二十五回;其中,超過一半牽涉高雄。因為,高雄是大日本帝國「南進基地」。
在全部空襲中,又以1944年10月14日「岡山大空襲」最嚴重。當時,美軍派130隻B-29空襲岡山「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場」,擲650噸炸藥(1945年3月初造成近十萬人死亡「東京空襲」擲彈2000噸)。不過,因為總督府事先全台強力執行「非常時」「大疏開」避難疏散策略,到底造成多少人命傷亡?日本統治當局並無公布。根據生存者所講,單純死亡人數應有千人,特別是在軍事基地內。為提醒人民台灣歷史和二次大戰經驗,舉辦「岡山大空襲七十週年祭」,作為﹝終戰七十年系列活動﹞首發。
三、次發
台北大空襲70週年祭-1945年5月31日
台北大空襲是戰時台北市遭受到最大規模的盟軍空襲攻擊。造成三千餘名台北居民當場死亡,幾乎是在這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總和。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遭受破壞、全毀,損失慘重。
當天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軍第5航空隊派出共117架B-24轟炸機實施任務。另以三架B-24為一編組,自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美軍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台北城內(今臺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圍成的四方形),及城外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兵第48聯隊(駐地均位於今中正紀念堂)等軍事單位。並包含台灣總督府在內,位於榮町、京町、文武町、書院町、明石町、旭町等地的主要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等等。合計共挨了高達3,800枚的各式炸彈攻擊。
四、主場
【815終戰七十週年祭~漂浪台灣七十冬】
時間:2015年
1、說明記者會:8月10日﹙一﹚
2、演講座談會:8月14日﹙五﹚
3、紀念晚會:8月15日﹙六﹚
地點:台北市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
岡山大轟炸-1944年10月14日
流程
1 14:00∼14:20 劇場開場 戰創劇場
2 14:20∼14:30 獻祭 大轟炸倖存者獻祭,誦祭文
3 14:30∼14:40 慰靈 牧師祈禱
4 14:40∼14:50 目擊說一 大轟炸倖存者一
5 14:50∼15:00 目擊說二 大轟炸倖存者二
6 15:00∼15:15 演唱 希巨蘇飛、陳珊珊
7 15:15∼15:30 演唱 王明哲
8 15:30∼15:40 致詞一
9 15:40∼15:50 致詞二
10 15:50∼16:00 致詞三
11 16:00 散會 茶點交流
--------------------------------------------------------------------臺北大空襲
臺北大空襲
台北大空襲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Taihoku Air Raid 1945.jpg
美軍航空隊攝,總督府(下方冒煙者)已經遭轟炸
日期: 1945年5月31日
地點: 日屬台灣台北州台北市
結果: 美軍空襲行動成功
參戰方
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陸軍第10方面軍(台灣駐軍)
美國
US Army Air Corps Hap Arnold Wings.svg 美國陸軍航空軍第五軍
指揮官和領導者
中島吉三郎中將(台北駐軍指揮官) 喬治·肯尼上將
兵力
零星防空砲火 117架B-24轟炸機
傷亡與損失
3000餘人死亡
萬餘人受傷或無家可歸 無
閱 論 編
日本戰役
台北大空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治台灣台北市遭受到最大規模的盟軍空襲攻擊行動,發生於1945年5月31日。雖然美軍事先使用空照標明轟炸目標物,但仍造成三千餘名台北居民當場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遭受破壞、全毀,損失慘重。
早在1943年11月25日,美國陸軍航空軍駐華的第14航空軍第11轟炸中隊出動8架、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出動6架,共14架B-25轟炸機在14航空軍23戰鬥大隊的8架P-51、8架P-38掩護下,從中國遂川起飛,轟炸了日軍台灣新竹州飛行基地,毀損日本軍機共52架;這是美軍第一次對台灣空襲。在此之前,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大隊也曾於1938年2月23日轟炸過台北的松山飛行基地,這些空襲定位於小型且針對軍事機構的零星轟炸。
在二戰末期奪取菲律賓蘇比克灣後美軍開始對台灣的全面性空襲。1944年10月12日開始,美軍轟炸機隊從菲律賓起飛定期對台灣的軍需產業進行轟炸,轟毀了屏東、虎尾等地可製造酒精燃料的糖廠、高雄港及岡山飛機製造廠(光此廠就挨了650噸炸彈)。此後,位於美軍空襲範圍內的台北也頻繁地承受盟軍炸彈攻擊。
因為美軍空襲情況日益嚴重,日治官方亦依過大稠密之都市住民疏散要綱實行疏散,安排大都市的老人、小孩至郊區或臺灣中南部等地鄉間地區,躲避空襲[1][2]。
空襲始末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採取跳島戰略以減少傷亡加速挺進日本,美軍採取攻佔菲律賓群島和沖繩島、跳過臺灣的方案,不登陸攻佔臺灣,而選擇轟炸空襲臺灣。
美軍對台北實施最嚴重的一次轟炸是發生在1945年5月31日。當天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國第5航空隊派出4支航空大隊共117架B-24轟炸機實施此項任務。5月31日,駐菲美空軍以三架B-24為一編組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1944年10月10日起的台灣空戰讓當時部署在台灣的230架戰鬥機折損到無力迎擊,台灣空防只剩下地面炮火獨力支撐。美軍對台北城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台北城內(今臺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圍成的四方形)、城外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兵第48聯隊(兩單位駐地均位於今中正紀念堂)等軍事單位以及包含台灣總督府在內,位於榮町、京町、文武町、書院町、明石町、旭町等地的主要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等等合計共挨了高達3,800枚的各式炸彈。
空襲死傷與影響
市區落彈狀況
二戰時被轟炸過的台灣總督府
淡水戲館於空襲中全毀
此次空襲造成的最主要毀損應屬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正面遭直接命中:這棟建築物雖在空襲前使用迷彩百般偽裝,仍難逃一劫;該建物傾斜並引發大火,以致戰後不堪使用。另外比如總務長官官邸、台灣鐵道飯店、總督府圖書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軍司令部、台北帝大附屬醫院、台北車站、台灣銀行、台北公園、台北高等法院、度量衡所等等官署廳舍也都遭到程度輕重不一的毀損。
美軍此次轟炸雖以台北城內政府軍事、經濟活動頻繁地點為主要目標,但仍誤炸不少平民住宅。其中最嚴重的誤炸,就屬當時被雙連地區居民當成防空設施的大稻埕天主堂,台灣天主教重要地標全毀。除此之外成淵中學、艋舺龍山寺、臺北第一女高(今北一女)、臺北一中(今建中)等學校、廟宇、戲院與不少民宅也普遍遭受誤炸。其中,艋舺龍山寺的正殿、左廊均被炸燬,置於寺中的黃土水雕塑作品《釋迦出山》原作也焚燬於這次大空襲;唯一尚幸者為現藏臺北市立美術館的《釋迦出山》之石膏原模。
這場空襲中,台北市的市民死傷慘重。當日死亡人數高達約三千多人,幾乎是在這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總和。另外還有數萬人受傷、多棟建築毀損。
空襲後續
蓬萊主座天主堂原為城內民眾避難所,仍遭砲襲全毀。
因日軍衰敗疲態,這場空襲中台北幾乎無空防,在面對盟軍轟炸時毫無抵抗。為此,台灣總督府開始針對各級學校實施更徹底的校園疏散措施及防空演練。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由於政治立場問題,對這場空襲鮮少提及。甚至常因戰後歷史教育、近代建築藝術史的空洞,導致新聞報導出現「二戰時日軍轟炸台灣」的錯誤訊息[3][4][5]。
2014年5月31日上午,民進黨創黨元老魏耀乾、文史工作者陳婉真、國立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與中國醫藥大學學生邱彥維共組的台獨政治團體「甲午變天」舉辦「531轟趴總統府」行動,由甲午變天成員巴燕·達魯帶領穿黑衣的與會者約50人,在台北市懷寧街以泰雅族祭典慰祭這場空襲中死亡的台北市民三千多人[6]。
未爆彈
2009年7月15日,兩顆疑為本次空襲遺留之美軍未爆彈,在台北捷運信義線杭州南路一帶工地(鄰近中正紀念堂)地下1公尺處被工程人員發現,後來由國軍未爆彈處理小組順利卸除,未釀成傷亡[7][8][9][10]。
2014年2月13日上午8時,台北巿信義區南山廣場空地、信義威秀影城後側位置,即世貿二館原址工地,施工單位使用連續壁挖掘機動工時,於地下8公尺處發現並挖出未爆彈,為昔日美軍550磅炸彈[11]。
臺北大空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CeEew
-------------------------------------------------------------------------
回應《台灣要如何紀念終戰七十年》
推文到plurk
2015-04-01 06:00
◎ 雲程
盧世祥日前為文《台灣要如何紀念終戰七十年》,提及戰後台灣人被嚴重洗腦,至今還烙印著被日本人轟炸、台灣銀行成立於一九四六年等白癡歷史。容做補充。
現代戰爭影響既深且廣。不僅本國國民透過增稅、服役等機制加入戰爭;在總動員名義下,連殖民地如印度、台灣、朝鮮、越南等男女臣民,無不以增產報國、徵召入附屬部隊等方式間接奉獻於戰爭。戰爭中各國多實施軍妓制度,如納粹軍妓、日本慰安婦、中華民國的八三一、日本服侍GHQ佔領軍隊的小潘潘(Pan pan girls)、韓國朴正熙的「基地村」與越戰白虎師的惡形惡狀。戰勝戰敗凌虐婦女有志一同,都是半斤八兩的偽君子。
戰爭是死活大事。無論戰勝或戰敗,戰後各國主計單位都要沖銷天文數字的戰爭預算。德國直到一九九○年才清償〈凡爾賽和約〉第二三一條所規定的戰爭賠償。希臘在二○一三年還向德國要求一六二○億歐元的戰爭賠償。日本「舊臨時軍費借入金」四一四億日圓,至今高掛帳面。可見該賠該拿,當事人可是記得一清二楚。
一次大戰後即刻實施嚴厲的戰爭賠償,後果是大家一起死。二戰後進化為沒收戰敗國機器、勞力、山林礦產抵繳等形式,甚至更隱晦的以如租借軍事基地、海外援助、壓抑匯率、沒收私產、投資後回收等方式為之。亞洲各地日本私人產業被沒收,就是戰爭賠償。相信教科書「以德報怨」者,實在幼稚得可以。
不僅勝敗陣營間有巨債,連戰勝國內部也有該還的借款。英國到二○○六年才清償對加拿大的戰爭借款,更別提各盟國對美的《租借法案》欠款。眾人以為不合理的事情,根源可能在此處。
站在「中華民國」立場,當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有權佔領索債;站在「台灣」立場,它是「太平洋戰爭」戰敗方,本就要負擔戰爭賠償。無論七十年前是抗日光復或太平洋戰爭結束,戰勝國與戰敗國,卻荒謬地同在台灣一島疊影演出。
充當中華民國國民的台灣人,是這場戰爭的戰勝或戰敗方?台灣人自己如何被定位或自我定位?一夕間從戰敗轉為戰勝,就能豁免該賣身抵債的待遇?想想吧!(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
台灣要如何紀念終戰七十年
推文到plurk
2015-03-29 06:00
◎盧世祥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年,許多國家規劃紀念活動。戰勝國之一的俄羅斯,五月九日將在莫斯科紅場盛大閱兵;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馬英九政府要以十六項活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年。連七十年前尚未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宣布將在九月三日舉行閱兵,且邀台灣派人參加。
台灣歷史 應由台灣人來寫
戰勝國辦活動,戰敗國也要紀念。尤其日本在七十年前的一九四五年,隨著大戰進入末期,二月硫磺島失守、三月東京遭美國大轟炸、四月沖繩島戰役,都是死亡數以萬或幾十萬計的慘烈往事,日本近月就此已有一連串悼念儀式。
台灣在二戰期間是日本的一部分,台灣人是日本國民,但戰後社會政治情況丕變,對於終戰七十年的到來,要如何紀念?
「台灣歷史應由台灣人來寫,歷史也應與人民及土地結合。」一週前,台南市政府把賢人吳三連列為歷史名人,為故居掛牌,其後人吳樹民引述「三老」的這一話語,實為上述問題的最適切答案。
那麼,七十年前的台灣,這裡的人民和土地處於什麼狀況?
以一九四五年三月為例,經過幾番空戰,制空權已為美軍掌握,台灣正飽受空襲與疏開之苦;尤其有航空及陸軍基地的台南,僅三月份就遭到十一次轟炸,市區也無倖免,平民死傷慘重。
美軍的轟炸,主要從一九四四年秋開始,十月在東方海域的台灣空戰,美日雙方出動一千兩百五十架次軍機,日方海空軍受到重創。其間,台灣遭空襲,十月十四日的岡山大轟炸尤其慘烈。後來,一九四五年初到終戰的持續轟炸,從屏東到基隆,遍及全島。有空軍基地的嘉義、台南等,固為轟炸目標;軍需產業所在的屏東、虎尾也遭空襲;南進基地工業港市高雄,受創甚重。
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人死
首善之區台北,七十年前的五月三十一日,遭最大規模空襲︰總督府被直接命中起火,正面南端因此缺了一角;大稻埕哥德式宏偉地標建築蓬萊主座天主堂被炸毀;艋舺龍山寺正殿中彈全毀;市內重要機關建築少有倖免,三千市民因此喪命。這是台北多桑世代一生難忘的「五三一大爆擊」經歷。
事實上,不僅全面空襲,一九四四年的台灣,也曾面臨美軍大舉登陸攻佔的威脅。
當年七月,羅斯福總統召麥克阿瑟於夏威夷,決定對日本作戰行動最終方案,海軍上將尼米茲主張攻佔台灣當進逼日本本土的跳板,麥克阿瑟強調對解放菲律賓有道義責任。按跳島作戰,盟軍最終採直取菲律賓和沖繩的方案,跳過台灣。以後來菲律賓及沖繩兩大戰役之慘烈,台灣躲過了遠比空襲更大的災難。
台灣人日本兵 陣亡三萬多人
除了空襲的人命喪亡,戰爭期間的台灣人日本兵,也是至今未曾受到應有關注的往事。按日本官方統計,台灣人日本兵共二十萬七千多人,陣亡三萬多人,他們命喪異鄉或淪落海外,有許多鮮為眾人所知的故事。
台灣要紀念終戰七十年,最重要的,因此是讓二戰期間台灣人民和土地所受苦難準確呈現。戰後繼日本統治台灣的另一個外來政權,不論出自力行中國化政策或顧及與美國關係,對日本時代的種種一概抹煞,如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等政績固蓄意淡化,台灣人民戰時所受災難的史實也刻意隱諱;只有在民主化之後,日本時代的台灣史才逐漸脫去障蔽、面向陽光、見到真實。
對日本時代歷史茫然,導致許多偏差。「二戰台灣被日本人轟炸」是最典型的歷史白痴;台灣銀行官網宣稱「本行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形同自行閹割行史近五十年(台銀一八九九年由日本政府成立)。台北市長柯文哲看「KANO」,對這部以一九三○年代嘉義農林棒球隊打進甲子園中學冠軍賽為情節的電影,同行友人好奇問他,何以很多電影中人物都講日語?顯見即使知識份子,對台灣往事也所知無多。
這些例子足可證明,「台灣人的悲哀」也表現在對自己歷史的隔閡︰我們的學子記誦他國歷史滾瓜爛熟,考試一考再考;一般國人對這一土地及人民的過去,卻所知有限。最近,法務部長把三十五年前的美麗島事件視為「很久以前的事」,凸顯了短視及歷史文盲在台灣社會的普遍性。
事實上,只要有心,要讓二戰的台灣準確呈現絕非難事。美國官方有關二戰檔案解密者甚多,除了專家學者鑽研,中央研究院透過海內外歷史圖資徵集已啟開端;網路上有識之士組成「台灣回憶探險團」,透過歷史照片及資訊連結,配合新聞時事發揮,也小有成績。
就此而言,馬政府代表中華民國,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自有其正當性;畢竟,二戰勝利主要雖靠美國,中國軍民也有極大犧牲與貢獻。較諸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尚未成立,且共產黨有如蔣介石所說,抗戰期間採「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策略;蔣介石政府因此才是中國抗戰的領導者。
聚焦抗戰 與人民、土地脫節
不過,把紀念終戰七十年活動聚焦抗戰,台灣部分只重「光復」,不但偏頗失衡,也與人民土地明顯脫節。馬政府這麼做,陷入外來統治者的窠臼,柯文哲曾批評國民黨的話極為貼切︰剷除台灣人的過去,代之以統治階級的過去,要大家走向他們設定的未來。
最根本的,七十年前台灣果真「光復」或「終結殖民統治」嗎?終戰之後政經社會動盪,不到兩年就發生二二八事件,對台灣傷害最大。以「光復」美化戰後變局,既掩飾當年剝奪台灣人民透過自決表達自由選擇的基本民權,以致台灣如今仍非正常國家社會,且不合史實,更非社會各族群如今「尊重彼此過去不同,走向共同未來」的正辦。(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SB轟炸機,分別為使用風冷式發動機的SB-2(又名SB-2M-100A)和水冷式發動機的SB-3(又名SB-2M-103)。
SB-2轟炸機
芬蘭空軍的SB-3轟炸機
1933年圖波列夫設計局受命要研製新式快速轟炸機,其要求為:
最快時速為330公里/小時
航程800公里
載彈量500公斤
昇限8000米
可以在簡陋機場昇降
第一架原型機在1934年4月試飛,這是一架採用全金屬製機身,機翼為中單翼,起落架半埋在發動機後,發動機為兩個美製萊特旋風式風冷發動機(710匹馬力),之後改用蘇聯國產M87發動機(900匹馬力),但此於同年9月墜毀,第二架原型機改用法製水冷式發動機(780匹馬力),試飛順利但仍有少問題,當時圖波列夫認為問題不大,但史太林卻為此把他收監,但SB轟炸機的項目繼續進行,改用蘇聯國產M100發動機(750匹馬力)後稱為SB-2-M100,不過此機產量不多,很快改為採用M100A發動機(860匹馬力),此為SB-2轟炸機
1937年開始有部份SB轟炸機改用水冷式M103發動機並在翼下加上掛架,此為SB-2-M103,又名SB-3轟炸機
實戰
西班牙內戰
共約210架SB轟炸機參加西班牙內戰,用於西班牙共和軍對抗佛朗哥將軍的西班牙國民軍和德意兀鷹軍團,實戰中SB轟炸機的高速一度令參戰的CR-32和Bf 109B無法截擊,但1936年10月28日,一架SB被CR-32擊落,5日後又有一架SB被擊落,內戰後仍有18架SB轟炸機繼續效命於西班牙空軍
冬季戰爭
德蘇戰爭
蘇日諾門罕戰役
抗日戰爭
在中國的SB轟炸機和乘員
由1937年10月開始,SB-2轟炸機陸續來到中國參與抗日戰爭,同年12月,中國空軍去蘭州接收SB-2轟炸機,成軍後和蘇聯航空志願隊一起出擊蕪湖,杭州和蚌埠等地的日軍目標,1938年2月23日,中蘇空軍的SB-2轟炸機一起炸毀台灣松山的日軍機場,徐州會戰期間,SB-2轟炸機隊沿長江和津浦等地轟炸敵軍和敵艦,戰至11月開始再去蘭州接收20多架新機,1939年4月轟炸山西的鐵路和運城機場,5月再炸南昌和奉新之敵,7月開始又去蘭州接收新機,10月3日有日機來襲宜賓機場,當中的SB-2轟炸機緊急疏散,當中有三架SB迫降墜毀,隊長梅元白等8人殉職,1940年有8架SB-2由蘇聯援華航空隊移交中國空軍,隨即參加宜棗會戰和鄂西會戰,1941年又有約100架SB-3轟炸機經哈密運交,9月出擊以支援長沙會戰,10月曾夜襲宜昌,11月轟炸在黃河湘北撤退的日軍時遇上8架敵機,中國空軍的SB-3兩架被擊落而4架被擊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攻佔中南半島,中國空軍也駐防昆明,1942年5月開始SB-3轟炸機轟炸恕江沿岸的日軍以防其進犯雲南,1943年夏天,中國空軍的SB-3參與鄂邊會戰,和美製A-29一起出擊轟炸宜都和長陽等地的日軍目標,同年8月開始中國空軍改為接收美製B-25轟炸機,SB-2和SB-3才正式退役不用,值得一提,中國曾參考SB-3而自行研製的轟研三式轟炸機,此機除了裝上SB-3的M103水冷式發動機之外,其機身為四川產的杉木再包上竹片和絲綢而成,此機由1942年9月至1944年1月完成,然後在太平寺機場試飛,共飛了3次,最後一次因為降落時起落架折斷和機翼受損而報廢
基本資料
乘員:3人
全長:12.57米
翼展:20.33米
全高:3.6米
空重:4,280公斤(SB-2)/4,768公斤(SB-3)
最重:5,725公斤(SB-2)/7,880公斤(SB-3)
最快速度:411公里/小時(SB-2)/450公里/小時(SB-3)
航程:980公里(SB-2)/730公里(SB-3)
昇限:9,500米(SB-2)/9,300米(SB-3)
發動機:2具風冷式M100A發動機(800匹馬力)/水冷式M103發動機(960匹馬力)
武裝:4支7.62毫米口徑機槍+600公斤炸彈
使用國家
蘇聯
中華民國
保加利亞
西班牙
捷克斯洛伐克
芬蘭
德國
--------------------
SB-2:蘇聯轟炸機為中國而戰
抗戰初期,中國空軍損失嚴重,這時來自蘇聯的援助物資和志願人員讓中國空軍重獲生機。其中,蘇制SB-2轟炸機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其征戰足跡甚至遠達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中國台灣島。
性能出色的“斯勃”
1933年,蘇聯空軍提出發展一種輕型快速轟炸機的需求,經驗豐富的圖波列夫設計局很快拿出方案並獲得通過,1934年開始量產,蘇聯空軍賦予其SB-2的編號。“SB”是俄語“快速轟炸機”的首字母縮寫,後來中國軍人根據俄文發音將該機稱為“斯勃”。
SB-2是蘇聯第一種採用全金屬結構的軍用飛機,最大飛行速度410千米/小時,比同時代的戰鬥機還要快。除了出色的航速,SB-2轟炸機還能攜帶600千克炸彈,最大航程達1000千米,還有4挺7.62毫米機槍用於自衛。上述性能在上世紀30年代顯得非常突出,不僅蘇聯空軍購買了6600多架,連歐洲軍工強國捷克斯洛伐克都情願拿先進的山炮生產線去換回幾架SB-2轟炸機,以對付步步緊逼的納粹德國。
1937年,中蘇簽訂《軍事技術援助協定》。根據協定,蘇聯向中國提供一攬子軍事裝備,SB-2轟炸機就是援華軍機的主力型號。從1937年到1941年,蘇聯共向中國支援了322架轟炸機,其中292架是SB-2。除供應中國空軍外,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也大量裝備SB-2轟炸機,首批成立的5個作戰大隊中就有2個SB-2輕型轟炸機大隊。
活躍在中國天空
從1937年12月起,中蘇空軍就開始用SB-2轟炸機打擊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駐南昌、漢口的蘇軍SB-2轟炸機頻繁襲擊蕪湖、南京等地的日軍機場,迫使日軍把前線戰鬥機調至二線機場。
1938年2月23日,為了慶祝蘇聯紅軍節,蘇聯志願航空隊的28架SB-2轟炸機從漢口起飛,成功襲擊了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島,將停在台北松山機場上的40餘架日機盡數炸毀,然後全部飛機安全返航。當時,SB-2轟炸機的出擊都沒有戰鬥機護航,但由於飛行速度很快,即使在掛滿炸彈的時候,日軍戰鬥機都追不上它們。
此後,SB-2轟炸機一直活躍在中國的天空中。1939年4月,SB-2機群襲擊了日軍佔領下的山西運城機場,5月再炸南昌、奉新之敵。1940年,蘇聯志願航空隊將8架SB-2移交中國空軍,隨即參加棗宜會戰。1941年,蘇聯援助的最後100架SB-2轟炸機到貨,9月份參加長沙會戰,10月份夜襲宜昌……幾乎每次重要戰役中,都能看見SB-2的身影。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加大援華力度,美式飛機開始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但SB-2轟炸機依舊非常活躍,經常出現美製戰鬥機掩護蘇制轟炸機的情景。例如,1942年5月,美製P-40戰鬥機掩護SB-2轟炸機空襲怒江西岸的日軍,以防其進犯雲南腹地。1943年夏天,中國空軍的SB-2轟炸機參加鄂西會戰,和美製A-29轟炸機一道襲擊宜都、長陽等地的日軍。1943年8月,最後一個裝備SB-2轟炸機的中國空軍大隊換裝美國提供的B-25轟炸機,至此SB-2才退出中國軍隊的作戰序列。宋林
-------------------
中國空軍及美軍空襲轟炸日本領土台灣的歷史
作者:Vamiyu 促進會│2014-08-19 17:39:47│贊助:8│人氣:1169
1938年2月23日,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國空軍第一大隊轟炸台北的松山機場,這些空
襲定位於小型且針對軍事機構的零星轟炸;2月23日上午11點左右,在機場上空出現
1~2架飛機,投下約10枚炸彈後飛離,不過命中的地方是離機場有段距離的台北市東
方松山庄民宅,只有少數的女性及小孩傷者,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損害
下午1點後,飛機出現在新竹竹東街上空,投下約10枚炸彈,造成數名民眾死傷,我方派
出戰鬥機予以擊退;2月28日,松山庄罹難者(部分傷者後來死亡)葬禮於松山公學校舉
行;3月3日,竹東街的葬禮於公會堂舉行並發起義捐活動,募得款項發送給遺族;對於
台灣首次遭到空襲,所有官軍民皆表示震驚與哀悼
美聯社漢口分部:
1938年,中國政府空襲台灣,而中國空軍是由第14中隊長Vince-Schmide等人與中國
及蘇聯負責,中國空軍中,有488名來自美英法蘇聯及其他的國家的外籍志願兵
(大阪每日新聞第二號外 昭和13年(1938)2月23日報紙報導)
(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13年2月23日報紙頭條報導)
1943年11月25日,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的第11轟炸中隊出動8架、中美空軍混合團第
一大隊第二中隊出動6架,共14架B-25在14航空軍23戰鬥大隊的8架P-51、8架P-38掩
護下,從中國遂川起飛,轟炸了日本的台灣新竹州飛行基地,該場戰役戰果為毀損日本
軍機共52架,這是美軍對於台灣的第一次空襲
美軍對台灣的全面性空襲是在二戰末期美軍奪取菲律賓蘇比克灣後,1944年10月12
日開始,美軍轟炸機隊從菲律賓起飛,有如定期班機似的對台灣的軍需產業進行轟炸,
轟毀了屏東、虎尾等地可製造酒精燃料的糖廠、高雄港及岡山飛機製造廠(光此廠就
挨了650噸炸彈),而相同的就從那天開始,台北也成了美軍空襲範圍,頻繁的承受盟軍
炸彈攻擊
1945年6月ˇ30日 美軍空投的傳單新聞
左下報導佔領菲律賓群島的美軍以菲律賓為基地轟炸了台灣基隆~桃園的工廠及屏東
~新竹機場地,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香港、廣東沿岸炸傷四十隻以上船隻
美軍計畫轟炸臺灣各地目標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大紀元2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前蘇聯建軍日當天,蘇聯自願航空隊指揮官帕威爾.雷恰戈夫(PAVELRYCHAGOV)率領兩個轟炸機隊,對當時台灣島上的日本海軍松山機場發動突襲。這項奇襲,造成機場上五十架日機被炸得七零八落,機庫陷入一片火海,機場上儲存可使用三年的航空油庫、設備轉眼毀於一旦。
此戰役當時在國際社會造成很大轟動,日本當局在事件發生後將駐台行政長官罷免,並將松山機場指揮官撤職送法辦。這段歷史最近在俄羅斯出版的暢銷歷史傳記─「日俄戰爭1904|1945」書中有詳細記載。
該書的作者是白俄羅斯人,他認為當年歷史有很多政治因素都被曲解,他是以純斯拉夫民族的立場,將歷史重新歸真。
書中記載在一九三七年中國對日抗戰初期,史達林提供貸款給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購買俄國轟炸機並支援蘇聯自願航空隊與中國空軍聯合對抗日本。
當時日本海軍航空隊曾多次從松山機場起飛,對中國大陸進行轟炸,蘇聯自願航空隊與中國空軍遂策劃反擊。
由蘇聯自願航空隊指揮官雷恰戈夫率領兩個轟炸機隊,五十架俄製轟炸機分別從漢口與南昌起飛。這項奇襲戰略高超,完全出乎日軍意料之外,機場因毫無戒備損失慘重。指揮官雷恰戈夫因此役榮獲蘇聯英雄獎章。
自從松山機場戰役勝利,同年二月二十五南昌空戰,三次武漢空戰,是蘇聯支援中國空軍獲得一連串勝利,當時國民政府與蘇聯關係密切,直到一九四一年,國際形勢逆轉,雙方因中共逐漸壯大而疏遠。
當時襲擊指揮官雷恰戈夫是蘇聯赫赫有名的王牌飛行員,他出生於一九一一年,一九四一年升為領少將銜的空軍司令,他最高官職為國防部次長。
但是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因蘇聯肅反運動中,聯同其妻子MARIRNESTERENKO被史達林下令槍斃,當時雷恰戈夫年僅三十歲。其案件直到一九五四年獲得平反,目前莫斯科市內設立雷恰戈夫街以紀念其事蹟。
多年後,俄羅斯新出版的暢銷書中重新提起這段歷史,對照目前最新國際局勢,頗有滄海桑田的味道。(htt
感恩節空襲新竹
2013/06/24 23:52瀏覽2,632迴響2推薦25引用1
蝙蝠窩的朱連雀─下
我回家,坐的是火車。新竹這個車站慶祝剛過一百年,車站有些歷史圖片,但就沒有車站在二次大戰中被炸的情景。我想到李學炎,與民國同歲,馬英九贈「忠藎懋績」壽軸祝賀。李學炎被稱為「藍天飛虎」,他參加中美空軍混合團14航空隊,駕駛B-25轟炸機空襲新竹機場。馬英九說這是抗日戰史的典範,空戰史上完美紀錄。要國軍能效他使命必達的精神,捍衛國家,繼續為國效力。那當年這項號稱「感恩節行動」的新竹轟炸,到底是誰要感恩?
轟炸新竹是「珍珠港事件」後美軍第一次對日本"絕對國防圈"的轟炸,揭開了以後一系列轟炸台灣的序幕。抗戰初期1938年2月23日,中國空軍蘇聯志願大隊曾空襲台北松山機場,當時這是轟炸大陸的基地,但這只算杯水車薪,天上還是由太陽鳥凌霸,到1943年才有漆著鯊魚嘴的飛虎隊打破了零式的局面,但這還是些小型且針對軍事機構的零星轟炸,1944年起盟軍對日本發動戰略轟炸,新竹是台灣島中落彈最多,慘烈度第一之城,總落彈量為2340噸。
當時,中美14航空隊也炸漢口,因為那是日本人炸重慶及中國後方的基地,而在武漢會戰的時候,炸這裡的是日本人。窩巢如一,異鳥入據。
新竹機場在1936年建成,是日本海軍航空隊南侵的基地。當年新竹的學生都被動員到機場挑土除草整地做勞動服務,十八尖山也挖了戰備坑道,還用火車鐵軌打造番刀,準備美軍登陸時用來肉搏戰。我小學老師說,他們去躲空襲,看到美機大概要卸重,對頭前溪旁滌衣的婦人丟彈,他們去挖救,都震死了。
1945年5月29日,一波一波的B-29轟炸機,以火車站為目標,把新竹市中心炸得稀爛。兩天後,美軍從菲律賓蘇比克灣出動117架B-24,以三架為一編組,在正午時分對台北實施四小時無間斷轟炸,投彈3800顆,炸死三千多人,超過了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之總和,到2009年捷運信義線還挖到兩顆未爆彈。
我有個同事說:「my mom was one of the "lucky ones" who witnessed the bombing of Taipei; because it was too late for her to get into the refuge. She was standing alone on the street watching the B-29 . My mom said: "they flew so low that I could see the Chinese gunner in the plane." 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years later, she were to get married with one?」
我還有個同學,父親報效國家,參加皇軍,武運長久,八紘一宇,他妻已有孕在身,幸好他還沒上戰場,日本就敗戰,兒子不成遺腹。回家,兒生,胖嘟嘟的,他把兒小名取做B-25,因為它也是胖嘟嘟的,炸新竹時清晰可辨。
後來,我同學住美國德州,這裡是美國軍工業的重鎮,很多軍人在這裡。有天鄰居知他住新竹,說他也去過,當年他向新竹火車站投彈後,低飛過車站塔頂,對那巴洛克式的盔甲狀中央鐘塔印象深刻。我同學寫信叫他父親去拍了那鐘塔的照片,送給了鄰居。鄰居謝說:「正是這裡,當年就這樣子。太好了,感恩。」
這故事感動嗎?我倒感到徹底的悲哀。
美軍轟炸主要目標是日本殖民政府官舍、工廠、軍事基地、交通設施,儘量避開台灣人居住之屋舍,以免傷害台灣人。在這樣的要求下,部分戰爭期間到達大陸的台籍人士,提出一個轟炸指導大原則,即自空中鳥瞰,凡黑瓦即炸,紅瓦則避。因為當時日人房舍,必覆蓋日本式黑瓦,這種瓦片價錢貴,但比較耐用;而台灣人的房子,幾全使用薄薄的紅瓦片,少部分還用稻草。但這在嘉義地區出了意外。原來,日人在阿里山大量伐木,山腳下台灣人適逢其盛,不少周邊行業跟著繁榮,賺了錢之後,遂將自己原先的台式屋改建成較為舒適的日式屋。結果被炸慘重。
我小時住的眷區就是日遺宿舍,黑瓦。
黃崑巖《戰火與書信串起的奇遇》說:「那時的我才九歲,突聞遠處爆炸聲四起,約莫在機場的地點,正有幾團黑煙湧向天空。
白修德的《In Search of History》問世,為新竹的奇襲提供了幕後的真相。白修德躬逢其事,成了報導那次作戰的記者,和我地上所見的互相印證,彷彿我曾目擊到白修德坐在正在俯衝的機艙裡的真實感。」
新竹機場就從日本手裡留給中國,又從中國手裡撕裂出去。民國38年後,空軍第八轟炸機大隊從這裡轟炸大陸,長有近十年,然後是第二十空運大隊、第十一大隊、黑蝙蝠中隊。以前的「光華雜誌」還有篇文,提到一位將軍的回憶,50年代夜晚轟炸上海電廠,故鄉山河下面一片火海,上面的他忍不住眼淚直流。
機場上的飛機從零式、96、B-25、P-40、B-17、P2V-7、雷霆84、軍刀86、F100、F104、F5、幻象、F-16,巢築巢棄,日遺眷舍、婦聯眷村、改建國宅、、。巢大了,鳥多了,棲息飛離,來來去去,何處是家?
還是,家,就是可以安靜看朱連雀停留的所在?樹梢掠過的不再是凶猛的轟炸機,而是安穩的民航機。指著天的不再是高砲,而是相機。鳥飛鳥棲,只留記憶,不留彈坑。好來好去,何處不是家?
------------------------
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松山庄(現在的台北市松山區)上空,突然出現了二十多架圖波列夫ANT-40轟炸機 。
這時,已經是中日戰爭開打過後五個多月,位於松山庄的台北飛行場(現在的松山機場),才啟用兩年半,這陣子特別繁忙,不時有日本海軍航空隊的軍機起降,空襲上海、南京等地。松山庄的居民,本來對軍機凌空,見怪不怪。這十多架圖波列夫ANT-40轟炸機,絲毫沒引起居民的好奇。直到轟隆隆的發動機聲從小漸大,機身由遠而近,隱約地已經可見機翼上漆著的青天白日徽時,警覺的市民才發現這批軍機非比尋常。
(在中國的ANT-40轟炸機)
說時遲,那時快,台北飛行場突然發出一陣陣巨大的爆炸聲,伴隨著沖天的火焰,讓遠在數公里外的台北市民都親眼目睹了這一幕。附近居民有的從家中奪門而出,有的則驚慌奔回家,大部分嚇得不知所措。
(台北飛行場)
台北的混亂是意料中事。中日開戰以來,總是日本軍機在中國領空佔上風的場合多,炸上海、飛南京,橫行無阻,誰也沒料到居然會有這一天,「支那空軍」飛到「大日本帝國台灣」的領空,直搗皇軍的飛行基地。大家都沒心理準備,防空訓練全無,市民進退失據,防衛系統也形同麻痺。
這次空襲,根據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的公開戰果,「共擊毀地面日本軍機四十多架,爆破航空燃料三年分」。日本方面則宣稱「沒有軍機受損,僅少數居民犧牲」。
其實,這群由南昌起飛的轟炸機,是由來華助戰的蘇聯空軍志願隊P.F. 波立寧上尉領軍的多國籍軍團。組成份子沒有一個中國人。二月廿三日,也是蘇聯的「紅軍節」,選在這天轟炸宿敵日本,算是波立寧獻給祖國的一份大禮。
除了蘇聯派遣的飛行員之外,還有一些被中華民國軍委會延請來的外籍退役空軍飛行員,包含了一個負責駕駛戰鬥機護航的美國人:美軍備役少尉吉朋(Gibbon)。
日軍儘管後知後覺,但仍快速動員情報系統,上天下地搜羅,把這次參與空襲「帝國領土」的外國成員名單一網打盡,吉朋自然也名列其中。日軍情報單位還得到了一條消息:因為中國政府打算把首都搬遷到重慶,上下一團慌亂,既無暇也無錢照顧這群遠方來的傭兵,吉朋拿不到薪水,上空軍基地討錢又頻頻吃閉門羹,只有收拾行李回國。吉朋回國搭的船,是從當時英國領地香港出發,駛往美國,將會在四月二十二日途經橫濱港靠岸。
掌握這個重要情報的日本憲兵隊,見機不可失,決定在船一靠岸,就採取行動。
(日本憲兵)
吉朋,27歲,四月廿二日清晨,偕同妻子搭乘的加拿大籍輪船,停泊在日本橫濱港。吉朋夫婦仍在睡夢中,被急促的軍靴聲吵醒,船上的船員被迫領著日本憲兵,打開艙門。憲兵當中,有一個像是翻譯官的人物,用帶著日本口音的英語問道:
「Are you Mr. Gibbon?」
吉朋才從睡夢中醒來,沒搞清楚狀況,隨意答腔了一聲:「Yes.」
翻譯官說:「吉朋先生,你現在在日本的領海,我們日本憲兵隊,想請你配合釐清幾個問題。」
吉朋心裡已經有數,他沒有拒絕配合的權利。吉朋從行李廂中拿了一些簡單衣物,收拾了一下,安撫驚恐的妻子,說:「I will be fine.」遂跟著這群憲兵離開。
(吉朋)
日本憲兵在加拿大籍船上,逮捕一個美國人,一個程序沒弄清楚,演變成國際問題的風險極大。日本軍方的法務專家研究再三,認定一艘進了日本領海的船隻,日本政府自然擁有管轄權,這是國際法認可的國權伸張,加拿大政府無置喙的餘地。
此外,吉朋僅管是美國籍,但根據日本刑法第二條,在國外者,犯了與日本敵對的外患罪,不問國籍,一體適用。
成功拘捕吉朋後,日本憲兵把吉朋移交日本海軍軍部。消息呈報到了海軍大臣米內光政。米內打算拿吉朋開刀,殺雞儆猴之外,也為自己的功績多添一筆。
但在此同時,日本外務省的佐藤尚武外務大臣,受到了來自美國的莫大壓力,每天對應得焦頭爛額。
第二天的閣僚會議中,這兩個人在內閣總理林銑十郎面前吵了起來。
佐藤沒好氣地問米內道:「你們打算把這美國人怎麼辦?」
米內答:「怎麼辦?他既然和皇軍作對,就要知道會有這一天!」
佐藤問:「你們打算槍斃他?」
米內冷笑道:「你就等著看好戲。我們反正不打算善了!我們《刑法》有外患罪,外國人也適用,你知道的。」
佐藤嘆口氣,說:「米內大臣,你們惹的麻煩還不夠?你知道美國大使館成天派人來關切,反對我們拿日本法律懲罰中立國公民?我們現在和支那,雖然沒正式宣戰,但我看支那事變要短期結束,已經不樂觀。原先你們說的,三個月能結束戰事,現在不僅結束不了,連美國人都要惹?」
米內面色鐵青地說:「佐藤大臣,你這是在幫著敵人說話?你知道這個美國人加入了支那空軍,侵犯了我們的領空,還曾在江蘇上空攻擊過我們皇軍?這是道道地地的敵人,是戰俘!」
佐藤說:「所以他現在是俘虜囉?那就請按照對俘虜的方式對待他,不要和我提甚麼《刑法》。拿《刑法》對戰俘的戰爭行為治罪?你除非把俘虜都殺光!這是違反國際公約的。」
米內一下子語塞,半晌,他回答:「我們和支那之間還沒宣戰,只能算事變。這個美國人不算是戰俘。」
佐藤反駁道:「你們真以為能拿他治罪?你們準備好和美國、支那兩面作戰了?」
「佐藤大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才好?」米內的口氣已經失去一開始的強硬,倒像是在討教了。
佐藤諷刺道:「你可以問問關東軍,問問他們當年怎麼就地解決張作霖的。」
佐藤的話,聽在出身陸軍的內閣總理林銑十郎耳中,隱隱約約感覺到這是一件麻煩事。而這麻煩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自找的。如果是在中國遭遇這些外籍傭兵,只要一顆子彈送他們上西天,都是活該。現在可好,人家送上門了,解決方法反而不能像一顆子彈那麼輕鬆。殺不得,甚至關不得!吉朋,本來應是大禮,這下居然成了自行請來的瘟神。
關在海軍拘留所的吉朋,經過第一天的疲勞偵訊,交代了自己加入中國空軍外籍傭兵的經過、參加過的戰役,之後幾乎就提供不出甚麼重要情報。吉朋反覆辯解:自己身為一個外國人,語言不通,本來也就沒甚麼機會接觸機密,純粹是拿錢辦事。
偵訊只密集進行了一天,第二天以後,除了有人送飯送水之外,幾乎再沒人搭理他。這個年輕的冒險家不知道:日本軍方、外交系統,乃至整個日本內閣,此時此刻都為他焦頭爛額,灰頭土臉。處罰吉朋,惹不起美國;不處罰吉朋,又對軍方、對敵愾心高漲的日本國民交代不過去。如此這般,索性不開庭、不審理,不罰而罰地拖下去。
吉朋拘捕六天後,日本軍事檢察官對吉朋做出了「不起訴」決定。日本海軍省法務局做出了這麼一個似通非通的法律解釋,為自己找下台階:「支那事變雖非戰爭,仍宜視為準戰爭。美國人不必然為中立國人,然現下葵度該犯嫌情狀,謂該犯嫌為中立國人,亦非不允當。吉朋囊昔加入支那軍隊,而今脫隊,即不得繩之以刑法第八十一條(外患誘致)或八十二條(外患援助)...。」
吉朋後來搭上了回國的輪船,返回美國。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日本在戰時按照法律、國際慣例所演出的最後一場「文明戲」。三年半後,日本正式對英美宣戰,日本戰俘營充斥著歐美各國俘虜,暴行飢餓不斷上演,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廿七,是其他軸心國戰俘營的數倍。
一九四五年,有八名B-29轟炸機的美軍乘員,在日本墜落後被捕。這八名當中有兩名,被帶去進行「空手道處刑」。原來當時日本戰略物資極端不足,軍方打算全民動員,用農具武裝百姓,施以簡單武術訓練,以近乎原始的方式對付可能上岸的美軍。「空手道處刑」算是這一種原始方式的實戰驗證。結果證實行不通,又將這兩名送還監獄。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本在經歷廣島、長崎的原子彈轟炸後,把屠刀指向了這八名美籍戰俘。八人被拖到福岡市一個叫做「油山」的森林中,以日本刀斬首,八顆美國人頭,落在日本九州的深山漫草裡。
(福岡油山)
吉朋和其他八名美軍同僚的際遇,在動盪的時代中發展出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吉朋是個小人物,但是他在微妙的國際關係中,僥倖得到了一個喘息的機會。僅僅相隔七年,美、日交戰,「微妙的國際關係」成了「你死我活的敵我關係」,彼此殺紅了眼,他的八名美軍同僚,自然再也得不到這樣的機會。
五天後,日本投降。
-----------------
台灣第一次遭遇空襲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中國時報日前以整個版面製作了一個古都台南遭到轟炸的專題報導,文中提到美軍1943年開始轟炸台灣,不過,根據我個人的考證,台灣第一次遭到空中攻擊的時間可能更早。
1944年底,美軍反攻菲律賓,雷依泰灣戰役是日本最後一次發動大型海上攻勢,但是以慘敗收場,原因是在戰役開始前,美軍就對包括台灣在內的日本佔領地進行大規模空中攻擊,毀掉了日本最後的航空戰力。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領略到美軍轟炸的威力,至今仍然無法忘記。
這是台灣第一次遭遇轟炸嗎?那倒不是,台灣第一次遭遇轟炸,時間可能還要往前推兩年,大約在一九四二年底,遇襲地點是現在的松山機場,和杜立德(James H. Doolittle)在1942年4月18號轟炸東京一樣,這次的攻擊也是一件傳奇,故事要從中國福建的一個小機場說起。
1942年12月8號傍晚,位在華東地區的防空哨站回報,發現一架不明飛機低空侵入領空,當時駐紮在福建建甌機場的中美混合隊兩架P40戰鬥機立即起飛攔截,並在建甌機場以東約十英里的地方,發現了這架飛機。這兩架戰鬥機奉到的命令是把這架不明機擊落,但是在射擊一陣子之後才發現,這架不明機竟然是一架美軍的P40戰鬥機,而且早就被打得殘破不堪,滿臉鮮血的飛行員沒有反應,可能早就已經死了。這架飛機不久後便墜地爆炸,機場的美軍官兵和醫官趕往現場,從這架不成形的飛機殘駭裡,找到了幾封信和一本日記,拼湊出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死掉的飛行員名叫康因‧薛瑞爾(Corn Sherill),是駐在菲律賓的美國陸軍航空隊飛行員,負責為美軍規劃並興建戰時的預備機場。日軍佔領菲律賓後,薛瑞爾帶著他的部隊,一面執行偵查和攻擊的任務,一面向菲律賓南部撤退。到了1942年5月,薛瑞爾撤退到菲律賓南部的民答那峨,全部兵力只剩下一架破爛的P40戰鬥機和十一個人,他們認為應該可以在附近的叢林裡的飛機殘骸上,找到足夠讓這架飛機再度起飛的零件和燃料彈藥。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找到了替換的油箱、機翼,還找到了足夠的燃料,甚至還改裝增加了一個油箱,讓這架戰機有更長的航程,還用手工把變形的螺旋槳「敲」回原形。這架用克難方式修好的飛機什麼都有,惟獨沒有起落架。
飛行經驗豐富的薛瑞爾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利用竹子製作的滑板,讓飛機在濕滑的草地上起飛,起飛後再把滑板丟掉,飛機照樣可以飛,只是不能降落。這架外型古怪的飛機,在1942年12月8號,日本偷襲珍珠港一週年當天早上九點,帶著四枚三百磅炸彈和六挺五○機槍,從這個簡陋的草地機場起飛,目標是北方一千英里外的台北松山機場。
五個小時後,這架孤單的飛機飛到了台北機場的上空,薛瑞爾大開殺戒,對著地面上排列整齊的日本飛機掃射,並且對著機庫和行政大樓投擲炸彈,緊急起飛的日本零式機追逐射擊這架破爛的怪飛機,但薛瑞爾還是憑著堅強的意志衝出重圍,在沒有任何導航儀器的協助下,經福州飛往建甌,最後墜毀在建甌機場附近的田野裡。
由於中途島戰役才結束半年,所羅門群島瓜達康納爾之役要到1943年2月才真正結束,美國還沒有在太平洋展開全面反攻,至少在當時,日本在台灣的空防還是固若金湯的,因此薛瑞爾這次單槍匹馬的出擊,可以肯定是台灣第一次被轟炸的紀錄,而且還是渡海長程攻擊(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民國二十六年的「八一四」空戰,是世界航空史第一次渡海攻擊任務,陰錯陽差的命運安排,讓創下這項紀錄的日本空軍吃了個大敗仗,巧的是執行轟炸任務的「鹿屋」航空隊,正是從台北松山機場起飛的)。薛瑞爾當然是死了,但是在他死以前,他完成了最後一次的任務,這次任務也讓他名垂青史。
---------------------
不存在的二戰70年周年—龍應台眼中的噤口台灣
2014年底宣布回歸作家身分的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歷經6個月沈澱修養,日前在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新辦公室,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就她長年關注的二戰歷史、台灣自我認同問題、野火30周年看國家劇烈變化、新世代挑戰等議題,提出個人看法。《風傳媒》以4個獨立主題篇章,為讀者完整呈現:
二戰終戰70週年在台灣
70年前的5月8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要角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正式結束了戰爭,身處亞洲戰場的台灣、以及尚未播遷來台的國民政府,直到美軍先後於日本廣島、長崎投下2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跟進投降,中華民國才初嚐勝利滋味。
那一場戰爭,台灣屬於侵略國日本的殖民地,角色在既是當時的侵略國、也是後來的戰勝國,在兩個陣營都屬於關鍵參戰國;台灣的角色如此重要,70年後卻突然噤語、失聲了,相對於中國安排許多紀念活動,台灣顯得冷清與不關心。
對此,以《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書,紀錄因國共內戰顛沛流離的台灣「外省」、「本省」兩大族群口述歷史的龍應台認為,台灣人對於二戰的結束,沒有表現太多感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台灣人自己覺得非常尷尬,對於一段歷史,不知道該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
面目模糊的自我定位
不知道從什麼位置來看代這一段歷史,所反映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的分裂的自我認同。龍應台以當年轟炸新竹機場為例,如果是採取中國的英勇抗日角度,可以光榮地敘述當年的轟炸行動,像是機隊從對岸無聲的起飛,幾分鐘內到達機場領空,當時日本軍機都還停在機場毫無準備,機隊如何在幾分鐘內夷平機場,然後迅速回到中國機場。
台灣就沒有辦法理直氣壯地把同一個轟炸行動,當成英勇事蹟。那場轟炸行動的對象不是平民,但當炸彈丟下來,家住機場旁邊的新竹人,到底會覺得那是解放他們的英勇事蹟?還是覺得自己是被中國轟炸的犧牲者?就像這樣,我們找不到一個位置來看待這段歷史。
共產黨霸佔抗日功勞,國軍犧牲台灣看不見
文化部長任內,龍應台參與了府院對於二戰70週年歷史反思的活動規劃,她解釋當局遭遇的難題:對於應該被紀念的英勇事蹟、或是要致敬的對象,我們不容易找到一個大家都認同的角度來處理,偏偏當時對於國軍根本就是「小癟三」的共產黨游擊隊,60年來都說抗戰是他們打的,那對犧牲慘烈的國軍來說是污衊歷史,情何以堪,府院想爭回那段歷史的詮釋權,表達對犧牲者的尊敬,但台灣當下氛圍並不在乎。
龍應台當時提議,當台灣還在為歷史定位、認同問題所苦的時候,是不是先跳脫尷尬的認同問題,以世界史的全球觀點,跟歐戰作連結,慎重看待這個中國死了好幾千萬人、日本人本身也被軍國主義奴役的血淚史。
相較於政府不好安排紀念活動的尷尬,所幸民間仍然有許多紀念活動,包括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預計6月發表新文集(書名暫定《重看抗戰史》),也會舉辦相關研討會,邀請不同歷史學家提出新的觀點。作家白先勇等人也都在努力,紀念這段歷史。
對於這段歷史,台灣被自己的尷尬鎖住,使得自己的觀點、聲音出不來,龍應台覺得蠻可惜的。她認為,如果說台灣在整個華文世界裡還有任何優勢,還有什麼讓人覺得自豪的,應該就是我們的文化。
「文化的意思,不就在於觀點與視角更寬闊?人文與人道精神更深厚?如果是,那怎麼會過了70年,還跳不出這個小小尷尬?使得我們沒有辦法以更深遠、真誠的態度來面對歷史。」
紀念歐戰,歐洲國家全面直視自己的靈魂
對照歐洲人紀念歐戰的方式,龍應台引用暢銷書《格雷的50道陰影》英文書名Fifty Shades of Grey即「50道層次的灰色」來形容歐洲人整理70週年歷史的紀念方式,他們讓更多層次的黑色、白色、灰色的記憶逐漸釐清,很多層面得以浮現。
二戰書籍《Year Zero: A History of 1945》的作者政治學者與文化評論家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最近發表一篇長文,提到自己(1951年生)同一輩的荷蘭人,從小到大對於二戰的歷史認知,是可惡的德國納粹,以及英勇的英、美、法國。
戰勝國的陰暗背面
英美法三國帥氣的年輕軍人,開著坦克車進城,丟巧克力糖給小孩,那種形象代表光明面。他整理這種根深蒂固的黑白觀,就像法國人戰後強調自己的愛國心,如何抵抗納粹、如何團結。
在此同時,法國人卻假裝不知道當年跟納粹合作、出賣祖國的人多得很,還有1945年後,全民如何迫害那些戰爭時期跟德國士兵在一起的女性同胞,當眾剃陰陽頭、扒光衣服遊街,也有人被殺害。類似的陰暗懦弱面,在法國人面對歷史的時候,很長時間也被鎖進抽屜裡去的。
離歷史現場越遠,試圖抽絲剝繭釐清黑白灰的人就越多。布魯瑪跟許多作家,開始整理這些過去不見光的資料。近期比較多被揭露出來的是戰勝國蘇聯的陰暗面,當紅軍以解放盟軍一員,開著坦克車進入柏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過去德國因為千夫所指,沒有立場講出當年有多少婦女被強暴,如今德國有更多自信,克服過去好幾十年鎖住自己的尷尬,慢慢能讓那些資料浮現出來。
龍應台特別提到,一個蘇聯士兵1945年的日記本,是1995年由家族後代所發現,1996年以俄文版發行,近期才出版其他語言的版本。日記屬於當年才20出頭的蘇聯士兵,他不帶感情的描述每一天的生活,也沒有道德指控,因此特別有參考價值。
德國婦女戰後遭凌虐迫害的黑暗歷史才浮現
當中一篇寫道,有次紅軍佔領德國北部小鎮,他看到10多個蘇聯女孩擁著一個紅軍軍官,喝得醉醺醺、嘻嘻哈哈的走進一個大農莊,那裡有許多蘇聯、波蘭等被佔領國的工人,這名軍官找出農莊的德國主人槍斃,下手前還說:「讓我們在他的妻小前槍斃他。」
日記裡這種紀錄很多,這些都是過去德國人不太敢講的歷史。專家估計戰爭末期後被強暴的德國婦女從10萬到百萬。很多人可能因為已婚身分,不願意聲張,一旦懷孕必須墮胎,又必須把事情說出來。也有很多人自殺。有人甚至找到蘇聯紅軍鼓勵士兵強暴的傳單,顯示是他們以性侵作為集體報復行動。龍應台說:
「德國、法國等國家的二戰歷史,都存在這些從前不能或不願或不忍打開的小口袋,隨著紀念戰後七十週年,更多的封閉的小口袋被打開,所謂文化的成熟,不就表現在人道精神的深厚,敢於面對歷史的真誠嗎?」
整理潰爛傷需要真誠人道精神
終戰日不管是5月8號、或8月15日,過去代表光明、和平就來了,其實還有看不見得傷口,是全身潰爛沒有好好整理的。龍應台真的覺得,台灣人也有太多東西需要好好整理。她說:
「整理這些東西,需要開闊的心靈、跟真實的人道精神。如果沒有真實的人道精神,打開一個鎖住的口袋,都是為了眼前的權力,而不是真誠實踐人道精神信仰。我們過了70年,似乎還無法證明,自己是真誠的人道精神信仰者。每一個打開抽屜,都是為了當下可以獲取些什麼東西,而選擇性的打開。」
掉進黑暗深淵的歷史
龍應台書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16萬字全部以電腦書寫,一次在夾圖檔的過程,可能是因為不熟悉操作方式,她猛然發現:
「天吶,有一萬多字不見了,怎麼找都找不到,很慘,簡直要嚇死了,就在一頁跟下一頁之間,有個看不見的深淵,東西就掉進那個深淵裡,我不知道該怎麼把它撈出來。」
透過這個例子,龍應台想表達,二戰雖然過了70年,在中國大陸共產黨的史觀敘述裡,有太多太多的歷史,都掉在一頁跟一頁中間的深淵裡。
國軍、台藉日軍一代人的付出與犧牲消失了
而台灣人最明顯的深淵,就是國軍史的部份,因為那現在看起來,變成所謂的「跟我無關」(irrelevant ),在「跟我無關論」的主軸下,一整代人的付出與犧牲,就全部不見了。在此同時,只有他們被抹煞了嗎?不是的。
二戰之後,那些曾經被送到印尼叢林去當兵、當伙夫的台灣年輕人、那些被當成戰犯遭判決死刑的人;那些從戰場活著回來就改朝換代以至於一輩子徹底斷裂的人,他們也掉落在一頁到一頁之間深淵不見了,那根本就是「吃人夠夠」,塞在深淵裡讓他不見、毀屍滅跡。龍應台相信:
「台灣人如果對自己的文化自豪,不應該容許這樣事情發生。很多事情核心的人道精神、人文精神,如果不生根的話,我們可能都沒有資格,說自己是進步的。」
另一個對比的例子是,大家都知道倫敦的考文垂(Coventry)是二戰期間被轟炸最慘烈的城市,1940年11月15日10個小時轟炸,568人死亡、863人重傷;其他盟軍被轟炸的情況也都比較清楚。
真誠需要動力
但德國東部德勒斯登(Dresden)1945年2月遭轟夷平,盟軍丟的燒夷彈(napalm),爆炸後會引起大燃燒,讓2萬5000平民被活活燒死,德國人卻長達半個世紀時間都不好意思大聲嚷嚷,因為自己是「壞人」。
如果人類社會要談進步,一定是超越現實、眼前利益畫圈圈的本位主義。龍應台希望,台灣人能繼續以自己的文化為自豪,這需要具體呈現,真誠看待歷史的各個面向,但我們目前有這樣的動力嗎?她說:
「那要有真誠的心才會有動力,要安靜下來去尋找真相,而且那個真相,不是去服務於現在的目的。那種真誠,我覺得我們相當缺乏。」
-------------------------------------------
逛一逛美國沙漠裡的亂葬崗:「飛機墳場」 - 火星軍情局 - udn部落格 - http://goo.gl/u3snXO
---------------------------
70年前14美飛行員「轟炸平民」 遭日槍決
2015-06-21 03:14:36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紀念70年前被殺害的14位美軍戰俘,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在昔日台北監獄的高牆旁舉行追悼儀式。 記者程嘉文/攝影
分享
紀念70年前被殺害的14位美軍戰俘,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在昔日台北監獄的高牆旁舉行追悼儀式,十字架上是犧牲官兵的姓名,以及象徵紀念國殤的紅罌粟花。 記者程嘉文/攝影
分享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九日清晨,位於台北福住町的「台北刑務所」(監獄),傳來一陣槍聲。十四名被俘的美國飛行員,在經過形式性的審判後,被以「轟炸平民」的罪名處決。兩個月後日本宣布投降,仍關押在台北監獄的十一名外籍飛行員終能逃脫性命返鄉。
七十年後的現在,當年的台北監獄早就遷走,原址成為中華電信總部。「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昨天在這處當初美軍們遇害的舊地,舉行追悼儀式,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酈英德、英國駐台代表胡克定、外交部禮賓處長曾瑞利參與,澳洲代表處、空軍司令部也派員參加。
參與追悼的一行人先在金山南路二段四十四巷,監獄的北圍牆前集合。這面三公尺的石牆,石材來源是被拆除的清代台北城,也是日據時期台北監獄少數殘留的遺跡,已經被北市府公布為古蹟。牆腳放著十四個小十字架,每一個都寫上遇害官兵的姓名。
港督押花蓮 曾被囚竹籠
1945年6月17日,美軍拍下的台北監獄(刑務所),監獄北側靠牆的三角地帶就是刑場(紅線處)。本圖拍攝兩天後,14名美軍飛行員就被處死。 圖/引自中研院網站
分享在中華電信人員陪同下,眾人進入平日屬於管制區的公司園區,抵達昔日刑場位置,如今是各棟建築間的中庭花園。戰俘營紀念協會理事長何麥克特別介紹,抗日人士羅福星一九一四年在此地被處絞刑。隨後風笛手吹奏「奇異恩典」向犧牲者致哀,與會者一一獻上代表紀念國殤的紅罌粟花圈。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曾在台灣設立十六處戰俘營,囚禁四千多位來自東南亞與太平洋戰場的戰俘,包括英、美、荷等國被俘的最高軍政長官。
日軍對戰俘的待遇惡劣,戰俘死亡率超過一成,是納粹戰俘營的十倍。日軍還曾發出密令,如果盟軍登陸台灣,就要把戰俘殺光。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在國民政府人員尚未來台接收前,九月初美軍艦隊就率先進入基隆港,在日方配合下救出上千名戰俘。
曾經被關押在台灣的高階戰俘包括香港總督楊慕琦,他被關押在花蓮玉里的戰俘營,在當地飽遭折磨,甚至曾被關進竹籠。美軍留守菲律賓的溫萊特中將、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珊敦爵士、英軍駐馬來亞司令白思華中將,也都在被俘後送到台灣關押。
--------------
台灣女婿何麥克 記下二戰在台戰俘的苦難
2015-06-21 03:14:35 聯合報 本報記者程嘉文
來自加拿大的何麥克(Micheal Hurst)。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程嘉文攝影
分享雖然台灣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囚禁盟國戰俘的地區之一,以往卻鮮少有人關注這段史實。如今金瓜石、花蓮、斗六、屏東、大直、新店等地戰俘營遺址豎立紀念碑,最大功臣就是來自加拿大的何麥克(Micheal Hurst)。
他不僅曾獲得我國防部表揚,更於二○○二年獲得英國女皇頒贈員佐級勳章(MBE)。
從事貿易的何麥克,定居台灣廿多年,還娶了台灣姑娘為妻。他有好幾位叔伯輩親戚在二次大戰陣亡,他從小就對為國捐軀的軍人備感尊敬。一九九六年,他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追思紀念活動,才知曾有大批盟國戰俘在台擔任奴工,激起還原歷史的使命感。
由於歷史久遠,沒有充足文獻考查,何麥克邀集其他旅台外籍人士成立「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開始在各地尋找戰俘營遺址及當年倖存的戰俘。
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網站首頁標題「Never Forgotten(永不遺忘)」。何麥克說,在台灣多年,發現這段歷史鮮為人知,如果再沒人做這件事,戰俘歷經的苦難與犧牲就會被忘記:「他們當中許多人死了,卻沒人關心,沒人愛他們,這太糟糕了!」
-----------
http://i.imgur.com/QcJjNl7.jpg
相信這張圖,有人看過,但有更多的臺灣人沒看過。 是的,沒看過的朋友,請不要驚訝,這是被轟炸後的總督府,也就是今天的總統府。 今天,是二戰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的今天,此刻臺北全城正在熊熊大火中燃燒。 臺北市民的竄逃、驚恐、不安、崩潰,流竄在臺北市的每條街道巷弄中。消防車的警鈴聲 、醫護人員的吆喝聲,充斥在全是燒焦味的臺北城。 斷垣殘壁和烈焰火光中,被炸死的臺北市民屍橫遍野。他們未閉的眼睛望著臺北的天空。 他們似在問『這就是臺灣人的宿命嗎?』 但是,這麼重大的歷史事件,在臺灣卻彷彿不曾發生過,徹底的消失了。 是誰竄改了歷史? 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二戰國家紀念園區』。 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二戰臺灣人殉難紀念碑』。 我們沒有『二戰和平紀念日』。 我們更沒有五三一全國鳴笛一分鐘哀悼、五三一鮮花哀思、五三一官方中樞紀念儀式! 是的,臺灣彷彿從人類史上最重要的戰役中徹底消失。 http://i.imgur.com/Tw6LwFv.jpg
空襲後的總督府後門 ( 今總統府 )。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七十週年,放眼望去,世界各國皆進行程度不同的官方中樞紀念, 唯獨臺灣銷聲匿跡,彷彿未曾參與過二戰。 臺灣沒有參加過二戰嗎?當然不是。 從一九四二年日本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徵召台灣人志願從軍起,臺灣人就註 定要捲入這場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 當時臺灣實際從軍的人數約八萬人,軍夫和軍屬約十二萬人,總計約二十萬人被動員。而 在太平洋戰爭中戰死的臺灣人高達三萬多人。 這樣的人數,這樣的規模,做為後代臺灣人的我們,竟然沒能為他們追思紀念,這是前輩 的不幸,還是我們的不對? http://i.imgur.com/7vN66x5.jpg
1945.05.31 臺北大空襲落彈密集度,臺北近七成五遭到破壞。 由於臺灣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二戰期間空襲臺灣的行動頻仍。 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國(當時的中國為中華民國)空軍轟炸我們臺 灣的松山飛行基地(今松山機場)。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廿五日,美國陸軍航空軍從中國(當時的中國為中華民國)遂川起飛, 轟炸我們臺灣的新竹州飛行基地。 是的,中華民國轟炸臺灣,我們卻在忠烈祠供奉那些轟炸我們臺灣先人的神牌位,歷史深 沉的嘲弄著臺灣。 http://i.imgur.com/SuuiDsk.jpg
1943.11.25 新竹被美國和中華民國聯手轟炸。 到了二戰後期,日本敗象已露,盟軍的攻擊目標開始密集集中轉向臺灣,希望能藉著打擊 臺灣,以切斷日本南進的路線。 http://i.imgur.com/LSDt1cP.jpg
1945.03.23 盟軍轟炸日月潭變電所。 http://i.imgur.com/5lMkhK5.jpg
1945.03.01 被轟炸後的臺南州廳。 臺中、花蓮、嘉義皆被轟炸,臺南全城被機槍掃射 ( 林百貨頂樓還有彈孔 ),屏東及虎 尾兩城的糖廠和石化廠、高雄的岡山飛機製造廠、高雄港與基隆港兩大港都先後遭到盟軍 極為猛烈的空襲,死傷的台灣 人難以計數。 http://i.imgur.com/E3IPWNt.jpg
高雄左營軍港遭到轟炸。 http://i.imgur.com/2ui0F53.jpg
從照片看來,鹽埕區的受彈最烈。 http://i.imgur.com/8zVOLt6.jpg
基隆港遭到轟炸。 http://i.imgur.com/Af8WWwA.jpg
另一個角度看空襲基隆。 而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則是一九四五年五月卅一日的「臺北大空襲」。 「臺北大空襲」是人類二戰史上相當重要的一次城市空襲戰,至少造成三千名臺北市民死 亡,萬人無家可歸。 而我們的課本要不就隻字不提,要不就輕輕帶過,這樣是對的嗎? 當時臺北被轟炸的慘烈程度,許多重要的臺北地標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 總督府 ( 今總統府 )、臺北車站、成淵中學、臺灣軍司令部 ( 今自由廣場 )、臺北女高 ( 今北一女 )、臺北一中 ( 今建中 )、臺北帝大醫院 ( 今臺大醫院 )、臺灣電力會社 、淡水戲館 ( 今新舞台 )、臺北高等法院、臺灣鐵道飯店 ( 今臺北站前新光三越 )等, 你想得到的都中彈了。 http://i.imgur.com/ZsmKRZV.jpg
1945.05.31 臺北大空襲空拍圖,下方大煙處為總督府,左側大煙為臺北車站和臺灣鐵道 飯店。 http://i.imgur.com/i6vzq8g.jpg
當時亞洲最高級的臺灣鐵道飯店 ( 今臺北站前新光三越 ),全毀於臺北大空襲。 http://i.imgur.com/OSMbofA.jpg
臺北大空襲後的臺北街景。 http://i.imgur.com/vr7PFEc.jpg
空襲燃燒後,另一個角度的總督府 ( 今總統府 ) 。 除臺北市民的死傷外,殊為可惜的就是當時許多臺北市區具有傳承意義的文化性建築也遭 受嚴重波及。 如建於一七三八年的艋舺龍山寺正殿與左廊全毀,連供在寺內的臺灣國寶級大師黃土水的 作品「釋迦出山像」也遭徹底破壞。 http://i.imgur.com/AdOFEy9.jpg
被譽為『史上少見天才』的國寶級大師黃土水,也就是水牛群像的作者,黃土水的釋迦出 山像原作在龍山寺中遭到美軍炸彈擊毀,是臺灣的極大損失。 http://i.imgur.com/4k6wCU3.jpg
建於一八八九年,極富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的大稻埕天主堂也全毀不存。 http://i.imgur.com/dWLYaj2.jpg
淡水戲館,被公認為首座由臺灣人自行出資興建營運的表演場所,也在臺北大空襲中全毀 。 以上,是我們臺灣先輩們走過的路。 我們卻一無所知。 是誰移花接木了我們的歷史?是誰剝奪了我們和前輩先人們對話的機會?又或是我們自己 不爭氣呢? 再說一遍。 臺灣,作為一個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重要據點,我們竟然未曾擁有屬於臺灣自己視角的「 二戰國家紀念園區」、沒有臺灣自己的「二戰臺灣亡靈紀念碑」、也沒有「二戰和平紀念 日」或「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更沒有五三一空襲當日由總統出面致詞、全國共同哀悼死難者、或是全國鳴笛一分鐘等象 徵性的官方儀式活動。 反之,我們還要去紀念不屬於我們自己的二戰史。 總覺得這些先人的犧牲,沒有了應有的意義。 是不能紀念、不可紀念抑或是不敢紀念? 今天是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官方不辦,我們臺灣人自己來。 僅以此文,悼念在整場二戰中死難的臺灣人。 http://i.imgur.com/CvjICas.jpg
圖為 1945.10 空襲後五個月左右的臺灣。
[問卦] 悼念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誰塗改了歷史?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 https://goo.gl/5mpcfg
--------------------------
美軍二戰對台轟炸 東華大學展史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8 03:35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二戰終戰70周年臺灣大轟炸資料特展」即日起在東華大學湖畔藝術中心展出。 圖/東華大學提供
分享國立東華大學東台灣中心主辦的「二戰終戰70周年台灣大轟炸資料特展」全國巡迴展,即日起至17日在東華大學湖畔藝術中心展出,呈現二戰以來盟軍多次對台空襲影像及珍貴史料照片。
1945年5月31日,台北遭受到二戰期間最嚴重的空襲,美軍第五航空隊出動117架B-24重轟炸機進行轟炸,投下高達3800枚各式炸彈,造成3千餘名居民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建築設施遭受破壞,損失慘重。
除了台北,花蓮港所受到的轟炸,更是許多老一輩人記憶深刻的苦難,然而70多年來,如此慘重的災難卻鮮少被提及,東華大學這次展示珍貴史料,同時也讓民眾透過圖像,更深切理解台灣近代歷史脈絡。
據了解,花蓮會多次遭到轟炸,是二次大戰期間赫赫有名的日本神風特攻隊,在花蓮曾有一座祕密工廠,當年日人在此生產鋁材,供應日本製造神風戰機,戰時還因此飽遭美軍轟炸,這座日本神風特攻隊在台的祕密工廠,就在台肥花蓮廠區,不過不少花蓮人都不知道。
76年前,日本人在台肥花蓮廠的現址設立「日本鋁業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專門生產鋁錠,是重要的軍需工廠。
而且花蓮機場起飛的飛機能攻擊美軍海上艦隊,因此也讓花蓮成為轟炸目標,1945年1月至7月2日,花蓮遭受無數炸彈洗禮,較具規模26場。
- https://goo.gl/QgseRM
揭祕中共軍史:武裝保衛蘇聯 種鴉片販毒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日, 2017
今年大陸異象頻發,繼江澤民老巢上海黃浦江漂浮大量死豬後,而今中共發家的「革命聖地」延安又遭到自1945年以來最強的持續性降雨,毛澤東舊居圍牆倒塌;抗戰期間,南泥灣墾荒種鴉片舊址,有3孔窯洞損毀。(網絡圖片)
【大紀元2017年08月01日訊】在中共建軍節之際,外媒揭祕中共軍隊軍史:在蘇聯入侵中國時,號召民眾武裝保衛蘇聯 ;假抗日真反國民黨;種鴉片、販毒。
8月1日是中共的建軍節。7月30日,中共舉行了罕見的建軍節閱兵式,中共官媒連日大幅度吹捧軍隊90年的軍史。
7月31日,BBC中文網就此報導說,若只讀中共官媒的文章,中共軍隊有些不太「光榮」的歷史,外界就不一定了解了,並披露中共軍隊的一些鮮為人知的軍史。
蘇聯入侵中國 「武裝保衛蘇聯」
中共本來是蘇聯控制的共產國際中國支部,初期的活動經費主要來自蘇聯,是不折不扣的「外國勢力代理人」。因此,在中共建立「紅軍」兩年後,中國和蘇聯發生衝突時,中國共產黨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蘇聯一邊。
1929年7月,由於國民政府試圖廢除滿清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張學良宣布收回蘇聯控制的中東鐵路路權。
蘇聯紅軍因此入侵中國東北,擊敗東北軍,不僅維持了對中東路的控制,還強占了黑龍江上的黑瞎子島。
在上述事件中,中共不僅沒有譴責侵略者,反而發表宣言抨擊國民黨「向蘇聯進攻」,呼籲「擁護工人階級的祖國蘇聯」。
共產國際因此盛讚中共提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號召並組織群眾去反對自己的政府、中國的軍閥和國民黨。
而中共歷來利用群眾組成「民兵」作為其後備武裝的一種。據公開資料,中國民兵初建於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1927年-1937年間)。
假抗戰真打擊國民政府
報導稱,1932年1月28日,上海爆發「一二八」事變,日本海軍陸戰隊攻擊上海的中國駐軍,國軍十九路軍奮起迎戰。此戰延續至3月3日結束,史稱「第一次淞滬抗戰」。
中共將此事變為打擊國民政府、發展自身力量的好機會。1月31日,中共發表宣言,呼籲上海工人「奪取武裝」,要「推翻國民黨的統治」,還鼓動國軍士兵「把子彈向著帝國主義、國民黨開放」。
「一二八」抗戰開始時,中共紅軍正準備攻打江西贛州,並且未因國難當頭而暫停內戰,而是於2月4日進抵贛州附近,並於23日開始猛攻。3月7日,紅軍在遭重創後撤退。
國民政府認為,中共乘日軍侵略之機猛攻贛州,牽制了本應增援上海的國軍部隊,等於幫助日寇。
曾擔任毛澤東祕書的李銳編著的《廬山會議實錄》顯示,毛澤東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對中共在抗戰時期的策略做了相當露骨的概括。毛澤東說:「讓日本多占地,才愛國。否則變成愛蔣介石的國了。國內有國,蔣、日、我,三國志。」
陝北八路軍種鴉片販毒
報導稱,中共官方強調,在抗戰期間,陝甘寧邊區開展的「大生產運動」,基本實現了經濟自給自足。而多年來,一些海外學者和作家指,中共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命脈主要在於鴉片的種植和販賣。
如抗戰時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的《延安日記》中引述任弼時的話指,毛澤東說,在目前形勢下,鴉片是要起打先鋒的、革命的作用,忽視這點就錯了。政治局一致支持毛的看法。
中國大陸敢言媒體《炎黃春秋》2013年8月刊登《延安時期的「特產」貿易》一文引用內部資料也證實,延安時期,陝北八路軍確實曾經生產和販賣鴉片, 黨政軍學、部隊機關多有參與種植罌粟、販賣鴉片。
文章說,中共軍隊359旅在延安的南泥灣既賣過鴉片,也種過罌粟,而且此現象在八路軍各部隊相當普遍。中共軍隊種鴉片,不止於陝甘寧邊區,不限於延安時期,比如所謂「解放戰爭」時期曾在東北大量種植罌粟。#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8/1/n9485304.htm
台灣人守護土地精神不應被隱沒----台灣新竹北埔的濟化宮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2,300萬台灣人繳稅供應的政府,目前掛名為「中華民國」,不論執政者為中國國民黨還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民主進步黨,只要一上任,都還視祭祀從中國搬來的「忠烈祠」為正統,而視曾為台灣土地與人民犧牲生命的「台籍日本兵」為畏途。
戰爭的殘酷,誰都不想經歷。然而,台灣人對於70多年前太平洋戰爭的自我角色與後世的紀念,因為外來蔣氏政權到來而變得模糊或是混淆。甚至當2016年蔡英文總統出席由民間社團主辦的「紀念台籍老兵」活動,表示「政府會支持台灣兵歷史正義的追求,也代表政府向這群台灣兵致敬與致歉。」之際,隨後中國的國台辦發言人還發出嚴正聲名嚇阻台灣人:「任何堅持台獨史觀、枉顧歷史事實、企圖美化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企圖為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罪行辯解的言論,都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一致譴責。」然而,中國共產黨政府不曾檢討自己為了保住共產黨政權而殺死、餓死了自己數千萬的同胞而感到愧疚。
曾經,台灣人被日本政府徵召,據日本官方統計有20萬7,000餘人投入戰爭,戰亡或失蹤者超過3萬人;還有15,000多名台灣青年被逃難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徵召投入在中國土地上的國共內戰,死亡者眾,存活者甚至被編為共軍而加入韓戰;錯亂的年代,在不同的地域,有著許許多多台灣人為土地為心愛的家人不變的守護,他們的名字與歷史,隨著政權更替與家屬凋零,被世人遺忘著…
台灣新竹北埔的濟化宮。圖/周倪安提供
許多台灣人不知道,在台灣新竹北埔的濟化宮,祭祀著參與太平洋戰爭戰死的27,593名台灣籍日本兵。自1982年戒嚴時期,從靖國神社分靈回台祭祀,迄今已有35個年頭,孤伶伶的35寒暑,中華民國政府視之為「敵軍」而未曾聞問。深深期盼蔡總統能夠說到做到,挹注更多的人力與經費,關注這段台灣人真實卻被刻意隱沒的歷史,讓這些曾為土地付出生命的台灣人不再當孤魂飄泊。
台灣住事
Jerry Lo 2015/08/25 24423
我們小時候常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以前常有空襲,要躲防空洞,長大以後才知道當時轟炸台灣的原來是中華民國筧橋航空隊和美國陸軍航空隊
因為台灣從民國前,也就是 清朝的時候 已經經由馬關條約割給日本了,清朝末年在台灣出生的嬰兒都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而日本人也在台灣生活了50多年也統治了那麼多年,一直到蔣介石帶領中華民國來到台灣前,在這片土地出生的嬰兒自認為是日本人
活了50多歲後國民黨來台灣告訴這些人是中國人,這是多麼大的驚訝和吃驚 ?
而他們前半輩子躲空襲的敵人的領袖,蔣介石和中華民國航空隊都成了台灣的英雄,真的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國民黨統治台灣也差不多50-60年,就算明天共產黨來台灣跟我說,我是中國人不是台灣人,尾大的領袖是毛澤東不是蔣介石,其實我也不會太訝異,因為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但是真相是掩蓋不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悼念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誰塗改了歷史?真相總是傷人
相信這張圖,有人看過,但有更多的臺灣人沒看過。
是的,沒看過的朋友,請不要驚訝,這是被轟炸後的總督府,也就是今天的總統府。
今天,是二戰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的今天,此刻臺北全城正在熊熊大火中燃燒。
臺北市民的竄逃、驚恐、不安、崩潰,流竄在臺北市的每條街道巷弄中。消防車的警鈴聲
、醫護人員的吆喝聲,充斥在全是燒焦味的臺北城。
斷垣殘壁和烈焰火光中,被炸死的臺北市民屍橫遍野。他們未閉的眼睛望著臺北的天空。
他們似在問『這就是臺灣人的宿命嗎?』
但是,這麼重大的歷史事件,在臺灣卻彷彿不曾發生過,徹底的消失了。
是誰竄改了歷史?
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二戰國家紀念園區』。
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二戰臺灣人殉難紀念碑』。
我們沒有『二戰和平紀念日』。
我們更沒有五三一全國鳴笛一分鐘哀悼、五三一鮮花哀思、五三一官方中樞紀念儀式!
是的,臺灣彷彿從人類史上最重要的戰役中徹底消失。
空襲後的總督府後門 ( 今總統府 )。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七十週年,放眼望去,世界各國皆進行程度不同的官方中樞紀念,唯獨臺灣銷聲匿跡,彷彿未曾參與過二戰。
臺灣沒有參加過二戰嗎?當然不是。
從一九四二年日本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徵召台灣人志願從軍起,臺灣人就註
定要捲入這場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
當時臺灣實際從軍的人數約八萬人,軍夫和軍屬約十二萬人,總計約二十萬人被動員。而
在太平洋戰爭中戰死的臺灣人高達三萬多人。
這樣的人數,這樣的規模,做為後代臺灣人的我們,竟然沒能為他們追思紀念,這是前輩
的不幸,還是我們的不對?
1945.05.31 臺北大空襲落彈密集度,臺北近七成五遭到破壞。
由於臺灣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二戰期間空襲臺灣的行動頻仍。
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國(當時的中國為中華民國)空軍轟炸我們臺灣的松山飛行基地(今松山機場)。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廿五日,美國陸軍航空軍從中國(當時的中國為中華民國)遂川起飛,轟炸我們臺灣的新竹州飛行基地。
是的,中華民國轟炸臺灣,我們卻在忠烈祠供奉那些轟炸我們臺灣先人的神牌位,歷史深沉的嘲弄著臺灣。
1943.11.25 新竹被美國和中華民國聯手轟炸。
到了二戰後期,日本敗象已露,盟軍的攻擊目標開始密集集中轉向臺灣,希望能藉著打擊
臺灣,以切斷日本南進的路線。
1945.03.23 盟軍轟炸日月潭變電所。
1945.03.01 被轟炸後的臺南州廳。
臺中、花蓮、嘉義皆被轟炸,臺南全城被機槍掃射 ( 林百貨頂樓還有彈孔 ),屏東及虎
尾兩城的糖廠和石化廠、高雄的岡山飛機製造廠、高雄港與基隆港兩大港都先後遭到盟軍
極為猛烈的空襲,死傷的台灣
人難以計數。
高雄左營軍港遭到轟炸。
基隆港遭到轟炸。
另一個角度看空襲基隆。
而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則是一九四五年五月卅一日的「臺北大空襲」。
「臺北大空襲」是人類二戰史上相當重要的一次城市空襲戰,至少造成三千名臺北市民死
亡,萬人無家可歸。
而我們的課本要不就隻字不提,要不就輕輕帶過,這樣是對的嗎?
當時臺北被轟炸的慘烈程度,許多重要的臺北地標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
總督府 ( 今總統府 )、臺北車站、成淵中學、臺灣軍司令部 ( 今自由廣場 )、臺北女高
( 今北一女 )、臺北一中 ( 今建中 )、臺北帝大醫院 ( 今臺大醫院 )、臺灣電力會社
、淡水戲館 ( 今新舞台 )、臺北高等法院、臺灣鐵道飯店 ( 今臺北站前新光三越 )等,
你想得到的都中彈了。
臺北大空襲空拍圖,下方大煙處為總督府,左側大煙為臺北車站和臺灣鐵道
飯店。
當時亞洲最高級的臺灣鐵道飯店 ( 今臺北站前新光三越 ),全毀於臺北大空襲。
臺北大空襲後的臺北街景。
空襲燃燒後,另一個角度的總督府 ( 今總統府 ) 。
除臺北市民的死傷外,殊為可惜的就是當時許多臺北市區具有傳承意義的文化性建築也遭
受嚴重波及。
如建於一七三八年的艋舺龍山寺正殿與左廊全毀,連供在寺內的臺灣國寶級大師黃土水的
作品「釋迦出山像」也遭徹底破壞。
被『史上少見天才』的國寶級大師黃土水,也就是水牛群像的作者,黃土水的釋迦出
山像原作在龍山寺中遭到美軍炸彈擊毀,是臺灣的極大損失。
建於一八八九年,極富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的大稻埕天主堂也全毀不存。
淡水戲館,被公認為首座由臺灣人自行出資興建營運的表演場所,也在臺北大空襲中全毀
。
以上,是我們臺灣先輩們走過的路。
我們卻一無所知。
是誰移花接木了我們的歷史?是誰剝奪了我們和前輩先人們對話的機會?又或是我們自己
不爭氣呢?
再說一遍。
臺灣,作為一個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重要據點,我們竟然未曾擁有屬於臺灣自己視角的「
二戰國家紀念園區」、沒有臺灣自己的「二戰臺灣亡靈紀念碑」、也沒有「二戰和平紀念
日」或「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更沒有五三一空襲當日由總統出面致詞、全國共同哀悼死難者、或是全國鳴笛一分鐘等象
徵性的官方儀式活動。
反之,我們還要去紀念不屬於我們自己的二戰史。
總覺得這些先人的犧牲,沒有了應有的意義。
是不能紀念、不可紀念抑或是不敢紀念?
今天是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官方不辦,我們臺灣人自己來。
僅以此文,悼念在整場二戰中死難的臺灣人。
www.weidb.com查看原始檔
「親日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嗎?若林正丈看臺灣的兩個「戰後七十年」
2015-09-24
作者:若林正丈(早稻田大學政治経済学術院教授)
本文原文刊載在日本外務省發行的《外交》雜誌第 32 號,2015 年 7 月發行,標題為〈異なる歴史観が混在する「親日」台湾の諸相〉(有著迥異史觀的「親日」台灣)。本文的中文版刊載與翻譯已徵得原文作者若林正丈老師、與《外交》雜誌總編輯中村起一郎先生的同意。譯者為臺大政治所碩士生林彥瑜。日文版原稿請參考 https://goo.gl/FZ0nHl,本文亦刊登於想想論壇。
「抗日戰爭勝利 70 週年」與「臺北大空襲70週年」
2015 年的臺灣,進行著兩種「70 週年」的紀念活動。
一種是由政府(現在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盛大進行的一連串「抗日戰爭勝利 70 週年」活動,密集舉辦了軍力展示、發行紀念郵票、攝影展、大規模國際研討會等等活動。7 月 4 日在新竹軍事基地所舉辦的軍力展示演習中,可以看見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穿著當年軍服的樣子,也展示了抗日戰爭期間,有著勇猛名字的「飛虎隊」圖案被彩繪在空軍 F16 戰機上,等等的表演。
原本,在戰鬥機上面也畫了被擊落的日本軍戰鬥機數量的日本國旗,但因為日本政府對此表達關切,而被擦掉了。[1]同時,國民黨內定的總統候選人(7月19日於國民黨黨代表大會決定)洪秀柱的激進中國政策發言受到極大關注,所以對於此事(戰鬥機彩繪)民間的反應並沒有非常大。
另一種是由民間團體「台灣教授協會」主辦的「台北大空襲資料特別展」(會場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以及系列座談會活動。這是為了喚起 1945 年 5 月 31 日被美軍轟炸的臺北空襲[2]記憶,也是該協會從去年就開始舉辦的「太平洋戰爭 in 台灣 終戰七十週年紀念」的系列活動之一。展示資料是以臺灣學者從美國國家檔案局入手的、一千張左右的照片為主。關於美軍的臺灣空襲,去年(2014)10 月也舉辦了「岡山大空襲紀念祭」活動。[3]這個活動不能說是被盛大舉辦,在媒體上的能見度也很低。但是,因為台灣教授協會是臺灣民族主義者系統裡有力的意見團體之一,在社群網站上有獲得一定的注意。
「抗戰」和「終戰」這兩個「70週年」的紀念活動背後,有著兩種迥異的對待日本的戰爭態度、迥異的日本經驗、以及奠基在該日本經驗之上的日本觀,這些紀念活動的舉行,顯示出在現代臺灣,存在著這兩種日本觀既共存、又相互競爭與對抗的狀況。在理解臺灣的「日本觀」與「歷史問題」的時候,這又顯現出日臺關係具有著怎樣的結構?雖然筆者準備不足、學界的積累也稱不上豐富,仍試圖藉由本文,處理這個問題。
回顧七十年前,被日本殖民統治半世紀到 1945 年的臺灣社會,被對日戰勝國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戰後臺灣,就是從這樣的結構開始的。臺灣社會的大多數是,在日本統治下被稱呼為「本島人」的漢人居民、與被稱為「高砂族」的山地原住民族,並依據中華民國戶籍法給予這些人臺灣省籍,被稱為「本省人」(人口約 600 萬)。
另一方面,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導致 1949 年前後有一百萬餘人的「外省人」來到臺灣,從中國國民黨的重要人物開始,新的統治菁英階級有一大半都是這些大陸出身者。若就與日本的關係而言,這樣的結構乃是: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具有被日本殖民經驗的大多數人,被剛與敵國日本戰鬥結束、具有被日本侵略經驗的外省人菁英階級所統治。
這兩種日本經驗以及因此而生的日本觀,並非對等的存在。以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的鎮壓以及40年代末期以降的「白色恐怖」為人所知的、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政治威權體制下,後者的日本觀具有霸權地位,前者則被禁止在公共場合發言。依據臺灣的人類學者黃智慧的調查,到 1980 年代為止,在臺灣的著作、雜誌報導等刊登的日本論,多為外省人文化菁英所寫。[4]另一方面,在戰後出生的本省人子女,被擴大中的學校教育體系、以及媒體力量灌輸了以中國國民黨官定中國民族主義為基礎的「中國性」。
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並不能認為,以「被殖民經驗為基礎的本省人日本觀」在「國民黨的『抗戰八年』口號下被正統化的日本觀」裡面有順利地被整合進去(引號與粗體為譯者所加)。為什麼?
臺灣的歷史學者周婉窈指出,可能是因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的力量(sheer number)」。
戰後 1940、50 年代的臺灣社會中堅份子是「戰中世代」以上(1930 年代初期以前出生)的本省人。這些人多為曾經因為脫離日本統治並「光復」(回歸祖國)而一度歡天喜地,卻面臨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因而對「中華民國」產生違和感。
「正經地說日語是在終戰後(日本語を本気で話す終戦後)」──是這個世代某些臺灣人所創的話語,同樣的,他們被迫具有比較日本殖民統治與戰後中華民國統治的視角,甚至可以擁有一個可能具有霸權地位的、與被侵略者的日本經驗相對的視點。[5]
但是,他們經歷了二二八事件等與政治相關的強烈恐懼感,上述所說的「比較統治者學」的觀點,只能在非中華民國「國語」的母語(福佬話、客家話等等)的各種小親密圈裡私密談論而已,而且他們也會因為考慮這些話萬一被小孩聽到,小孩可能會在學校講出來而招致政治災難,所以即便是在小孩面前,也不敢說這些話。周婉窈敘述,在小學時期,偶然在爸爸和鄰居的對話裡聽到「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時非常震撼。[6]
-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64113。采用公有领域授权,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一九五零年代在臺灣臺東綠島上的「消滅萬惡共匪」標語 Slogan “Eliminate the Extremely Evil Chinese Communists” on Lyudao (GreenIsland) of Taiwan in 1950s”,作者未知 –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64113。采用公有领域授权,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但是,與這種國民黨政權官定中國民族主義不同的看法[7],在人口上佔「絕對多數」的本省人家庭中,透過「小孩看著父母的背影而長大」式的溝通,也傳給了受「中國化」教育的子女。依據周婉窈所言,「在小孩之間常常吵到『誰打敗了日本』這個問題。一派認為是美國原子彈造成的,另一派主張是中國八年抗戰的成果」。顯然,前者是周婉窈父親世代的看法,後者是國民黨教育的結果。
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便是在國民黨一黨獨大體制下的臺灣社會裡,也有著可謂相反的日本觀,「一個在檯面上、一個在檯面下,在時光流轉之中相互較量著」。[8] 在親密圈談話中被壓抑的被殖民者日本經驗,可以說是作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力量」,而把官定的中國民族主義日本觀相對化。
為何「歷史問題」很難在日臺關係中被「檯面化」?
與現今的日中關係與日韓關係相比,日臺關係之中,較少出現被政治化的、過去的殖民地支配以及與戰爭相關的各種問題、也不常登上政治和輿論的舞台,這樣的狀況。也就是說,臺灣存在著「歷史問題」很難被「檯面化(日文原文為「前景化」)」的問題。
這很奇妙。如同前述,因為戰後臺灣是「有被殖民經驗的社會」與「有被侵略經驗的國家」二者的組合,東西冷戰體制的崩解,解除了對日歷史問題的禁忌,若產生許多問題,其實也不奇怪。但是,後來的發展並非如此。雖然日臺之間並非不存在「歷史問題」、也不是因為日本方面沒有應對上的問題,[9] 卻不像日中和日韓那樣的「檯面化」。為什麼呢?
大致可以歸納出三個原因:
第一,是安保因素。
對在 1970 年代退出聯合國並與大國斷交、成為「非承認國」之一的臺灣安全保障來說,最大的外部依靠就是美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所訂的安保承諾,以及日美安保體制中對中國的牽制力。在這樣的狀況下,對臺灣而言,只要不指望放棄事實上的獨立,對日關係的過度惡化,是對自己而言也好、對美國的顧慮也好,都必須避免的選項。
第二,是臺灣民族主義的性格。
台灣政治的意識形態構造中,日本問題是臺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對抗下,次要的對立結構。這樣的對抗結構中,如同前節所述,就算是國民黨一黨獨裁時代,被殖民與被侵略的日本觀的相互較量也默默存在著。在建構民族主義團體的認同時,與「他者」的對峙是對該團體而言很重要的。對殖民時期的本島人民族主義來說,「日本」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重要「他者」。
但是,對現在的臺灣民族主義而言,重要的「他者」無疑是「中國」。在戰後史之中,這個「中國」首先是「中華民國」,然後在近年漸漸轉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10]
對臺灣民族主義而言,臺灣政治上存在著的一個脈絡是,新「他者」的登場,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壓抑了「被侵略」日本觀的進一步激烈化。而且,日本這個已經從「他者」這個位置離開的國家,作為一個面臨著發達經濟中各種課題的「課題先進國」,日本也成為了面臨同樣問題的臺灣社會在反思自身時的一個參考標準。
第三個因素是選舉──尤其是總統選舉。
“Taiwan320ProtestRichy02”,作者Original uploader was Richy at zh.wikipedia – Transferred from zh.wikipedia; transferred to Commons by User:Pbdragonwang using CommonsHelper.。採用CC BY-SA 3.0授權,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台灣民族主義 vs 中國民族主義」這樣的、兩種民族主義的對立/對抗,當然具有分裂政治共同體的力量,但是臺灣的「中華民國」保持實質獨立作為一個最底限的共識,這兩種民族主義雖然競爭著、也共存著。總統選舉為全國單一選區,兩種民族主義的對抗很容易把「中國政策」檯面化成一個光譜(日文原文為「軸」)的對立。
但是,因為中間選民很多,如果不把中間選民的選票向光譜兩側延伸,當選就有危險。現任總統馬英九就是呈現出這樣想法的候選人。雖然馬英九被認為是國民黨教育下的優等生外省人,過去的發言也是「八年抗戰」式的典型日本觀持有者,但是在 2008 年的選舉中,被認為是「反日」的東西被理解成不利於選舉,發言(或表演)稱許了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建設的嘉南大圳設計者、在南部農村被尊敬的日本人技師八田與一,表示自己也是「知日派」、「友日派」。[11]
「親日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常有人說「臺灣親日」。的確有民調數字顯示日臺國民相互抱有好感,[12] 在災害時的互相援助的密度(1999 年台灣中部大地震、2011 年東日本大震災、2015 年台灣新北市大量燒傷事件等)上也看得出來。
但是,「親日臺灣」的印象和「反日中國」「反日韓國」並列,這樣的言論在日本被流傳、消費,這個面向也難以忽視。可以說是在近年的日臺關係之中,由於「歷史問題」沒有被檯面化,也助長了這樣的言論。
可是,如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關於日臺之間的「歷史問題」很難被檯面化這件事,從臺灣所處的國際政治地理位置所導致的臺灣的「脆弱」、及臺灣內部的政治意識型態的相互牽制狀況來看,也存在著日本正在「間接受益」的事實。
但是,此種狀況的條件也可能變化。中國在近年利用對臺灣經濟界與執政黨的滲透,不只領土問題,在「歷史問題」也希望臺灣與中國同調,這樣的動向日益強化,依據 2016 年的總統競選活動的進行方式,可能增加對日本的嚴厲言論,並不排除依場合擴大與中國同調的勢力這樣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日本,「臺灣是親日的」這樣的言論,常與過去日本殖民地統治肯定論連結在一起,在此狀況下很容易有著「日本在過去做了好事,所以現在的臺灣親日是理所當然的」的含意。即便是在日臺關係的「歷史問題」檯面化一事上態度消極、甚至反對的臺灣民族主義者,也不見得和這樣的看法持相同論調。
事實上,在前述的「台灣教授協會」之中,也有認為日本教科書中關於臺灣殖民統治的敘述必須更豐富才對的意見。[13]另外,今年是臺灣南部玉井發生居民反抗、對此日本政府過度鎮壓的事件(「噍吧哖事件」)的一百週年,在八月臺南市也預計舉行紀念活動。[14] 過去的殖民地統治與戰爭連帶發生的國家暴行,在「親日的」臺灣,也並不會自動被遺忘的。
即使是在個人的朋友關係裡,若把朋友對自己的好意當作理所當然,朋友早晚都會離開的吧。在日臺關係之中,政治上也好、日常交流也好,都不應該把臺灣對日本的好感當作理所當然。朋友關係要長久,就得謹慎守護、培養之。現在良好的日臺關係,亦是如此。
「親日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嗎?若林正丈看臺灣的兩個「戰後七十年」 | 故事 StoryStudio https://storystudio.tw/?p=81681
二戰下的「4月4日」(上):美B-25超低空突襲,澎湖馬公陷火海 | 廖英雁 | 鳴人堂
二戰下的「4月4日」(上):美B-25超低空突襲,澎湖馬公陷火海 | 廖英雁 | 鳴人堂
美軍為什麼要轟炸台灣?那些台灣人不願承認面對的真實歷史 - 中華民國隊長 - udn部落格
美軍為什麼要轟炸台灣?那些台灣人不願承認面對的真實歷史 - 中華民國隊長 - udn部落格
二戰台灣到底被誰空襲? 彩色老照片述說記憶、重現當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二戰台灣到底被誰空襲? 彩色老照片述說記憶、重現當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1934年7月27日,臺北舉辦遊覽飛行
2019-07-26
1930年代,隨著航空科技日漸成熟,飛機作為臺灣與日本間定期交通工具的期待也愈來愈高。於是1934年(昭和9)日本官方策劃了名為「內臺間準備飛行」的任務,內容為7月25日以飛機由日本本土載運郵件到臺北,接著7月27日在臺北進行一日「遊覽飛行」,7月28日進行臺灣島內北高間郵便運輸任務再返回日本本土,作為日後定期航班準備。
7月27日上午,受邀參加遊覽飛行含總督中川健藏、仕紳辜顯榮在內的72人齊聚臺北飛行場,分成13梯次搭乘Fokker F.VII(機號J-BEOG,雀)在臺北上空飛行。一趟大約10分鐘的旅程,乘客無不讚嘆市區的動人美景!
遊覽飛行大成功之後,同年年底又陸續試辦收費的遊覽飛行,畢竟當時飛行還是相當稀有的體驗,市區遊覽一趟竟要價五圓(換算現值約略5000臺幣)。一年多之後的1936年1月2日,臺日間的定期航班終於登場~
圖片取自《臺日畫報復刻》
參考資料:
臺灣遞信協會雜誌 1934年9月號
臺灣日日新報
1934年7月27日,臺北舉辦遊覽飛行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3jSTKZh
p://www.dajiyuan.com)1934年7月27日,臺北舉辦遊覽飛行
2019-07-26
1930年代,隨著航空科技日漸成熟,飛機作為臺灣與日本間定期交通工具的期待也愈來愈高。於是1934年(昭和9)日本官方策劃了名為「內臺間準備飛行」的任務,內容為7月25日以飛機由日本本土載運郵件到臺北,接著7月27日在臺北進行一日「遊覽飛行」,7月28日進行臺灣島內北高間郵便運輸任務再返回日本本土,作為日後定期航班準備。
7月27日上午,受邀參加遊覽飛行含總督中川健藏、仕紳辜顯榮在內的72人齊聚臺北飛行場,分成13梯次搭乘Fokker F.VII(機號J-BEOG,雀)在臺北上空飛行。一趟大約10分鐘的旅程,乘客無不讚嘆市區的動人美景!
遊覽飛行大成功之後,同年年底又陸續試辦收費的遊覽飛行,畢竟當時飛行還是相當稀有的體驗,市區遊覽一趟竟要價五圓(換算現值約略5000臺幣)。一年多之後的1936年1月2日,臺日間的定期航班終於登場~
圖片取自《臺日畫報復刻》
參考資料:
臺灣遞信協會雜誌 1934年9月號
臺灣日日新報
1934年7月27日,臺北舉辦遊覽飛行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3jSTKZh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