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孫正義 領先思考30年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軟體銀行(Softbank)創辦人及董事長孫正義。
軟體銀行(Softbank)創辦人及董事長孫正義總是滿懷遠大、自稱「瘋狂」的構想,也從不放棄理想。一旦理想轉為願景,將他的公司推向新領域,他就更義無反顧地貫徹到底。

因此,孫正義上個月以243億英鎊(320億美元)併購英國晶片設計商安謀(Arm Holdings),若要勉強找出彼此的關連,那就是這位日本最富盛名、主動積極卻又不按牌理出牌的億萬富豪曾經跨足過這領域。

1996年,軟銀展開一連串併購,其中15億美元投資美國的金士頓科技(Kingston Technology),是孫正義首度跨足半導體業,只不過,這項投資失敗收場,三年後以不到成本三分之一的價格賣掉持股,但孫正義對半導體業仍不忘情。

這就是喜歡總讓自己領先30年思考的孫正義。不過,據他身邊的人透露,孫正義碰到最大的問題是,投資人經常參不透他所推動的莫測高深的構想,他也因此備感挫折。自1998年在東京上市以來,孫正義幾度想讓公司除牌下市,讓自己能不受妨礙,大展鴻圖。

在左右力勸下,孫正義也幾度打消把軟銀轉為未上市公司的念頭,但沒有人勸得動他放棄對半導體的執著。原本欽點為接班人的艾若拉(Nikesh Arora)突然辭職,極有可能與孫正義有意主導安謀收購案有關。

孫正義生於1957年,出身於日本西南的韓裔第二代赤貧家庭。19歲那年在美國唸大學時,他看到英特爾開發的微晶片,便決定投身科技界。孫正義上個月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說,他在那一次「深深被打動,終有一天,晶片將超越人腦」。他甚至保留當年晶片放大的照片,置於枕頭底下,就像珍賞明星一樣愛不釋手。

如今,孫正義把安謀納入旗下,安排安謀除牌下市。理論上,安謀工程師將不受市場限制,全心投入物聯網技術。而對孫正義來說,這是一次機會,藉併購投入繼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之後下一個科技浪潮。

曾替孫正義做事的嶋田說:「孫先生外在來看似乎瘋狂,但他始終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他想藉安謀達成一個遠大願景,這是軟銀一個日本上市公司無法企及的。」

對孫正義狂妄的遠景,股東和部屬經常表達懷疑,但他深信自己有能力在輪廓呈現之前先有布局。他最愛拿圍棋做比喻,「真正的高手不會落子在前一子旁,他們會把棋子擺在棋盤上毫不相干的位置。我就是這麼做,我嘗試往遠處看,再從遠處回想。這是我最感穩妥之時,因為這時候我就像電影《回到未來》一樣」。

2006年,孫正義斥資150億美元收購沃達豐(Vodafone)在日本經營不善的事業,讓軟銀轉型為日本排名第三的行動系統業者。他隨後追求實現另兩大願景──即硬體和軟體融合。當年他利用獨一的「武器」─蘋果iPhone在日本的獨家銷售權,漸漸成長壯大。2013年,軟銀入主美國目前第四大無線系統商斯普林特(Sprint),與AT&T和Verizon分庭抗禮。Sprint表現不佳,加重了軟銀的債務,也讓外界質疑孫正義的眼光。

如今,孫正義希望他能不受監督、毫無阻礙地經營安謀。他說:「正如我讓馬雲和阿里巴巴保持未上市較久,我也給安謀私有化的大禮。我給他們的唯一指示就是,拿著我的投資,往前衝刺再衝刺。」(取材自金融時報)


編譯 劉忠勇 經濟日報聯合線上

w800 (16)  

紐約.東京.停看聽-孫正義接班人空降 掀繼承安排話題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SoftBank總裁孫正義(圖中立者)日前宣布接班人選為印度籍的宣科許.阿若拉(銀幕顯示者)。圖/路透
要選企業領導者的接班人向來不易,特別是接成功創業者的棒子。榮耀與重壓是這個光環的一體兩面。要從內部拔擢還是找外來明星,各有利弊也難一概而論。

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的創業者兼總裁孫正義,日前宣布集團的新人事布局和戰略,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他宣布目前在他心中的第一接班人選,是出身印度、去年才被挖角進入軟體銀行集團的尼科許.阿若拉(Nikesh Arora)。

孫正義正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並多元化海外投資。阿若拉是Google當時第四把交椅、前業務長(CBO),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有目共睹,去年9月加入軟銀任副董後,更是帶領其完成數個國際大併購的靈魂人物,似乎很符合孫正義心中,將軟銀真正轉型為全球公司和網路導向的未來領導人形象。

但消息一出,引起許多討論和爭議。《朝日新聞》報導,軟銀內部的人反映,孫氏公開指名,讓才來軟銀沒多久的空降明星為接班人,卻同時降低或縮小多位過去跟隨他許久、從內部被晉用的高層主管職位或職務範圍;今年3月之後,人事可能變動的消息,在高層幹部間傳開,即引起內部騷動,認為這個變化未免太急促。

由此顯見「繼承安排」這個課題的困難度。事先與內部員工的溝通、有一貫性和清楚的原則等,是之後會否影響內部士氣的重點。阿若拉要如何表現,才能正式接下孫正義的棒子,也將持續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近年,「繼承安排」(succes-

sion planning)的完善與否,成為股票分析師和股東關注上市企業未來表現的重要指標之一。表現越傑出的創業者或企業領導者,萬一有什麼事,或屆期退任時,對企業的影響更大。

因此不論短期或長期來看,「接班人層夠不夠深厚」(how deep is the talent bench),都是企業整體風險控管或人事政策的重要一環。

證諸歷史,越強勢的創業者在挑選繼任人選時,有時犯錯的機率越高。不是憑自己過去成功經驗,選了和自己相像的人,卻沒有充分考慮未來公司營運環境的需求;就是太相信外來和尚會唸經,認為長久以來在公司內部擔任自己副手者才能不夠,一味從外部高薪徵才,但新來者不見得能適應公司文化和特質,若沒有適當後續的支援體系,新來者在幾個大案子失敗後很快會被更換,造成企業經營不穩定。

事實上,期待眼前馬上出現「百分百完全準備好」的接班人是不切實際的迷思。許多實證研究都顯示,成功接班政策的關鍵在於:

1.與利害相關者間,先取得繼承計畫的原則和共識。

特別是上市公司,取得經營層與股東會、董事們,在接任人選的原則、標準和選任方式的共識極重要。且這個原則應透明公平,最好每年因應環境變化,檢討是否有修正的必要。

2.決定選拔原則後,可請外部專業公司客觀評鑑這些標準的適用度,同時從內外部找尋最佳人才

在內部方面,可選出有潛力的接班群,不只是高層(C-class),也可再往下一、兩層,培養有潛力的新生代。有了內外部人選,經比較後,如果內部人才還是不及外部人才,應及早招募有高潛力的外部人才進入企業,熟悉運作和課題。

3.給人才適應機會。

不論是內部或外部人才,最好都先在組織內的子公司有當領袖的機會,獨當一面全權負責的經驗,是未來擔負更大責任的試金石。特別是外部人才進入組織後,最好能派有經驗的企業教練(executive coach)或社內指導者(mentor)扶植其適應過程,儘早適應不同企業文化,發揮最高效能。

(本文作者為專欄作家,曾任美日國際金融機構專事行銷與國際事業企畫,長期旅日,現居美國)

--------------------------------------------------------

「網路皇帝」孫正義 帶你看未來
2015/03/04 00:00
本文由台灣 《商業週刊》 特別提供。

軟銀董事長 孫正義。(攝影:程思迪)
軟體銀行(SoftBank,以下簡稱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時代》(Time)封他為“網路皇帝”(Emperor of the Internet),他是第一位看出馬雲潛力的企業家,投資阿里巴巴報酬率達880倍;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讚賞他的聰明,給了他3年iPhone日本獨賣權;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最想探究他的腦袋在想什麼。他對未來,更已經看到了3百年後。2月10日下午4點半,東京皇家花園飯店,軟體銀行法說會上,孫正義緩緩走上舞臺,《商業週刊》飛抵日本現場,提問這位亞洲最聰明的腦袋。

他是“去過未來”的人 偏愛壓寶科技業,投報率勝巴菲特

法說會上,孫正義說著:“軟銀有兩大世界體,一個是通訊,一個是網路。”身後的投影片,滿是他投資過的企業Logo。

孫正義身高不到160cm,卻是全球最大買家,軟銀投資全球逾1300家公司,是Google的5.7倍,微軟的9倍。

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稱他為“亞洲的巴菲特”,自1999年以來,軟銀投資的內部報酬率(IRR)為45%,同時期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投資的內部報酬率則為25.7%,可見孫正義的平均投資報酬率,勝過股神巴菲特。

在孫正義身邊擔任參謀八年的軟銀社長室顧問嶋聰形容,孫正義是“坐著時光機去過未來的人”。

他的佈局長達3百年 預言機器人將有意志、人類不生病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擬定了250年營運計劃,孫正義比他看得更遠,他花了一年蒐集數據,並以電腦中央處理速度、 記憶體大小及連網速度,推算出3百年後的世界。

他在2010年股東會上,提出軟銀30年願景,以及3百年後的世界:

預言一:電子工具將進化到與人類共生的程度,人工智慧不可避免。

預言二:新疾病產生前就有解方、無交通事故的世界。

預言三:牆壁都是顯示器。

-------------------------------------------------------------

--------------------------

永遠望向未來的領袖 孫正義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永遠望向未來的領袖 孫正義
日本自1991年泡沫崩壞後,經濟發展停滯,迄今還未能恢復,被稱為「失落的20年」。松下、夏普、索尼、東芝等一度叱吒風雲的日系財閥,愈到近年,不是裁員就是虧損。

然而,籠罩在赤字陰影下的日本科技界中,只有這家急速成長,2015年總市值僅次於豐田汽車。

它,就是軟體銀行集團(SoftBank)。

集團營業額從2012年的3兆2025億日圓,成長到2015年的9兆1536億。集團獲利也逐年躍升,從2012年的3725億日圓,到最新出爐的財報顯示來到9995億日圓。如無意外,軟銀很快就會成為營業額破10兆日圓、純利破兆日圓的超大集團。

他是天才冒險家 帶領軟銀接軌大未來

從電信門外漢,躍為日本通訊龍頭,從投資雅虎、阿里巴巴的精準眼光,到近年推出全球第一台溝通機器人Pepper,軟銀總在挑戰極限。

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是天才企業家與瘋狂冒險家的綜合體。原本是備受歧視的日籍韓裔第三代,身處日本社會的最底層,創業36年,打拚出如今的日本第二首富。

而他能突破困境,屢創高峰,憑藉的,便是預見未來的眼光,他總能以全新的想像,重新定義未來。在世人皆看衰的不可能當中,逆轉勝。

孫正義於1981年創業,一開始做電腦軟體流通業。早在1990年代,他判定網際網路即將崛起,即展開全球圈地,大舉投資高科技新創小公司,其中便有後來如日中天的雅虎及阿里巴巴。

2000年時,意識到寬頻上網是必爭之地,孫正義毅然跨足這全新領域。儘管當時軟銀因全球網路泡沫,股價一度跌到原本的2%。

沒過多久,孫正義又預料行動通訊與上網將成未來霸主,先是收購日本沃達豐,之後獨家引進iPhone,順利成為日本電信巨擘。

從了解未來,到駕馭未來,孫正義向來擁有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

壯舉包括2015年軟銀正式銷售Pepper情感機器人,讓科幻電影中遙不可及的情節,成功走進家庭;2015年軟銀在北海道建成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以及2016年為印度政府興蓋該國最大太陽能發電站,則為孫正義的「亞洲超級電網」鋪設了第一步。

突破現狀,看得比別人遠 10%思考現在 90%時間想以後

孫正義,堪稱是亞洲最有未來觀的企業家。「不知如何是好時,那就看得比平常更遠吧!」這是孫正義常用來告誡自己與同仁,不要被眼前景況動搖影響的一句話。

阿里巴巴集團副董事長蔡崇信,形容孫正義做事很有遠見:「他會跟你說,我有公司成長300年的計畫。」

「孫正義90%的腦子,想的是未來,僅留10%思考現在,」連續10年報導軟銀的日經BP社記者大西孝弘說。他觀察,一直以來孫正義總愛談未來,一開始大家半信半疑,後來發現好像每次都成真,就開始相信他所描繪的遠景。

2016年全球經濟發展不樂觀,所有人都在期待經濟復甦,或許,需要的正是如同孫正義一般,勇於向未知挑戰的典範。

來到東京汐留區的軟銀總部大樓,挑高的大廳氣派非凡。每到上班時間,排隊等電梯的人往往長到大門以外。

近萬人的日本軟銀精英集中在這棟大樓,「通過資訊革命使人們變得幸福」的軟銀企業標語,處處可見。這棟樓的26層,正是孫正義辦公室。

「他最近的行程連我也不知道,」軟銀集團廣報室室長輔佐拔井武曉苦笑著說。正朝著「世界的軟銀」目標邁進的孫正義,愈來愈少時間在日本,在美國矽谷的時間可能更多,總是在五大洲飛來飛去。

就在孫正義辦公室裡,擺放著本龍馬的木刀複製品,這位日本幕府時代末期的武士,以脫藩的實際行動,進而改變歷史的勇氣,向來是孫正義奉為典範的人物,時時鼓勵著他。

去年發表《孫正義的焦燥》一書的大西孝弘,透露了孫正義不為人知的一面,由於實在太忙了,「他常一邊跑步或揮木刀,一邊跟人開會,充分利用時間。」

家境貧困,鍛鍊不凡毅力 求學每天睡三小時 醒著都在讀書

從小,孫正義習慣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小學時代踢足球,為了鍛鍊腰腿的力量,他每天穿著鐵製木屐從家裡跑數公里到學校上課。

2016年身價117億美元的孫正義,幼年的家境非常貧窮。祖父從韓國大邱移民到日本九州的佐賀,全家十口人擠在違章建築裡,總是吃不飽。當祖母推著餿水車挨家挨戶收集剩菜剩飯時,孫正義就陪站在黏答答的車上。

16歲剛上高中,孫正義就說要去美國加州矽谷留學、去見識世界,嚇壞了當時臥病在床的父親,但還是湊了錢讓他去。

孫正義到美國念書後,上課總坐在教室第一排,課堂後會一直不斷向老師提出問題。平均每天睡三個小時,只要是醒著,不管是走路還是上廁所都用來讀書。別人過一天,他恨不得把一天掰成十天來過,努力,令孫正義大學畢業時榮獲留學生的最高榮譽「院長獎」。

孫正義的未來感,也在這段異國歲月當中初露頭角。

留學期間,他規定自己每天花五分鐘想出一項新發明。他的方法十分獨特,先是大量製作寫著不同關鍵字的字卡,然後隨機排列組合,比如「全自動」「高速」「隨身型」等關鍵字為基礎,再加上「洗衣機」「翻譯機」「機車」等,把兩個完全不相干的詞「相配」,得出一個新的「東西」。

這個方式在於利用想像,迸發前所未有的創意和驚奇。接著,他再從「能不能成為一項事業」或是「有沒有市場」等角度判斷取捨。

換句話說,孫正義發明了一個「能夠發明東西」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最後也讓孫正義發明出「附加語音功能的自動翻譯機」,賺得第一桶金。

19歲訂定50年計畫 60歲前成就大業 70歲前交棒

他對於自己的人生,也很有未來感。19歲時便訂定了「人生50年計畫」;30歲前成名,40歲前存到至少1000億日圓,50歲前以一決勝負的勇氣做大事業,60歲前成就大業,70歲前交棒給接班人。

神奇的是,除了最後一項,因為年齡還沒到,計畫的其他部分都一一實現了。

取得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經濟系學位後,孫正義返日,創立軟體銀行。雖然有銀行二字,但這家公司並不從事金融業,意思是「就像銀行連結儲蓄和借款的人,軟銀要將資訊的發展和接收者連結在一起。」

剛創立軟銀時,他曾站在水果箱上激情對員工喊話:「我們要在五年內達100億日圓銷售規模,十年內變成500億日圓,並成為以兆元計算營業額的公司」。其實,當時台下聽講的,僅有兩位職員,而且紛紛在兩週內離職,「他們都認為我在痴人說夢吧。」孫正義在六年前的軟銀30週年慶時,莞爾的自嘲這段故事。

那兩位離職員工一定不敢相信,孫正義不但完成當初的癡人說夢,甚至遠遠超過目標。

孫正義創立日本軟銀時,年僅24歲,數個月內便成為日本最大的軟體流通業者。37歲公開募股,累積了1000億日圓以上的資金,43歲時在寬頻事業上傾注所有,49歲兼併日本沃達豐,憑藉iPhone獨占日本市場五年、打敗NTT成為日本電信業龍頭。56歲時收購斯普林特,成為全球第三大電信業者,向「世界的軟銀」的目標布局。

現任Japan Flagship Project公司董事長兼社長三木雄信,曾任軟銀社長室室長八年,貼身與孫正義共事,後來撰寫約十本書,都圍繞在解讀孫正義的經營哲學。這些書的內容都得到孫正義的認同,每年這兩個昔日長官部屬,還免不了聚會兩次以上。

成功祕訣1〉第一名策略 拚成霸主地位 吸引冠軍來合作

三木雄信接受《遠見》採訪時,歸納孫正義的成功祕訣,一是「第一名策略」;二是稻草換黃金;三是擁有一套經營未來的科學方法。

「第一名策略,是讓自己成為業界第一,同時跟第一名的公司合作,」三木雄信說。

在孫正義的經營邏輯裡,一定要成為領域龍頭,才能最能有效發揮規模經濟,可以低價購置原材料,也能提高企業形象。

此外,孫正義也懷著和第一名公司合作的想法,創業初期即與當時軟體界第一把交椅哈德森軟體及家電量販業龍頭的上新電機聯盟,代理其軟體,憑藉這兩份合約,其他軟體商紛紛慕名而來。

之後更與電腦軟體之首微軟合作,1992年又取得路由器業界第一思科系統的日本代理權等。「時常維持與各領域的龍頭合作很重要,」三木雄信在《成功領導者的100個工作法則》中分析,原因在於能夠藉此享受到龍頭企業的品牌號召力、價格競爭力等優勢。

成功祕訣2〉稻草換黃金 透過「以物易物」 換來更大利益

至於第二個成功哲學,則是稻草換黃金。這是一則日本寓言故事,意思是用一根不值錢的稻草,跟別人不斷交換後,最後能換到財富,道盡孫正義的獨門絕技。

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名貧窮男子,只有一根路邊取得綁著牛虻的稻草,一個小孩很喜歡這根稻草,用橘子跟他交換;接著男子遇到口渴的商人,用一塊布料跟他換橘子;後來遇上一名武士,用一匹瀕死的馬換他的布料。男子讓馬喝水後,馬就恢復健康了。

男子走了不久,來到一棟大屋前。大屋主人正好要出外旅行,想借他的馬來騎,便拜託:「如果三年內我沒有回來,大屋就讓給你。」三年後,屋主始終沒有回來。就這樣,男子成為新屋主,繼續幸福快樂地住在大屋裡。

以物易物,將手中的東西不斷「升級」,是稻草換黃金要告訴人的道理。三木雄信認為,孫正義將這一套運用得爐火純青。

他舉例,軟銀在2006年併購日本沃達豐,為了銷售手機,向蘋果大量採購iPod,作為活動贈品,因此成為蘋果的重要客戶。

軟銀還將手機銷售門市改成iPod的配色,表達出對蘋果的重視。後來,iPhone3在日本的獨家銷售權,沒有交給當時日本最大的NTT等電信公司,反而交給軟銀,也就不足為奇了。當年日本人漏夜大排長龍等著買iPhone3,奠定軟銀日後成為電信龍頭的關鍵,目前擁有3000多萬手機用戶。

買下iPod做促銷,換來iPhone獨家銷售權,正是孫正義「稻草變黃金」的心法。

成功祕訣3〉時光機理論 運用「時差」 複製成功模式

第三個祕訣是,孫正義不僅擁有探知未來的觸角,還深諳如何實踐。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時光機經營」。

時常往來美國與日本的孫正義,發現美國的網路發展比日本先進,於是將美國已獲得成功的事業及商品引進日本,利用日美兩國網路行業的「時差」,為自己賺得滿堂紅。

1996年時,孫正義便與美國雅虎合資成立日本雅虎(YAHOO! JAPAN),軟銀占51%股份,將美國雅虎的成功模式移植到日本,時至今日,日本雅虎始終是日本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與入門網站。

現在,孫正義將這一套「將未來複製到過去」的時光機理論,運用於印度及東南亞,看準這裡的網路發展較滯後,大量入股當地網路公司。

下一個30年願景 用資訊革命改變世界

2010年,軟銀30週年慶時,孫正義提出「下一個30年的願景」,再度訂定超級任務:到2040年,要成為全球前十強企業,市值達到200兆日圓,集團公司總數5000家,讓企業持續成長300年。

孫正義所畫下的大餅,並非無的放矢。譬如「市值在2040年達到200兆日圓」,三木雄信透露,這個數字是依據各國的各種成長率為前提,再分別計算軟銀競爭對手的市值而導出的結論。為了要在2024年擠進世界前十大,這個目標絕對必要。

2010年軟銀的市值約為3兆日圓,為了達成200兆日圓,30年內必須成長60倍。

依照孫正義的假設,每十年進行集團內部的世代交替,30年便會有三位繼任者,平均每一位要在十年內將市值提高五倍。「五倍聽起來很多,但其實每年平均增長0.5倍,」三木雄信認為,經過科學數據分析,目標不難達成。

「下一個30年願景」發表後,這五年來一直往目標前進。「最好的例證是Pepper的出現,」軟銀執行董事兼人事總括青野史寬指出,孫正義認為,未來是機器人的世代。

Pepper要臻至完美,必須囊括人工智慧、物聯網及機器人,如何整合這三項,正式目前孫正義最關心的。「當人工智慧普及,世界將會完全不同,」青野史寬說,軟銀是一個能想像未來的公司,也是能夠透過資訊革命改變世界的公司。

深受目前景氣低潮衝擊的經營者與企業,認識孫正義的經營術,或許可以得到突圍的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