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大學排名 台灣大學贏北京大學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最新公布全球大學排名,台大54名勝過中國北大。(資料照,林正方方土攝)
2016-07-26 10: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已公布2016年全球前1000大大學排名,美國包辦前3名分別為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而台大名列第53名,比中國的北京大學還高。
這次世界大學排名中心所公布的名單,排名為全球前1000大學,台灣一共有21所大學上榜,台灣大專院校最高排名是台灣大學的第53名,也是唯一入選前百大的台灣學校;不過台大的排名比中國最頂尖的兩個學府北京大學(60名)、清華大學(74名)還高。
全球前1000大學除了台大以外的其他20所台灣大專院校,分別為成大(247)、清大(391)、交大(403)、中興(540)、中央(549)、陽明(565)、長庚(571)、中國醫藥(662)、高雄醫學(712)、中山(764)、台北醫學(793)、中正(885)、中原(900)、台科大(917)、師大(934)、海大(949)、元智(976)、中山醫學(986)、逢甲(990)、輔大(997)。
這份排行榜的排名依據為教職員素質、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影響力、論文引用次數、專利、校友成為頂尖企業執行長的人數與教育品質

-----------------------------------------------------------

全球最佳大學 台大排名歷年最差

2015-10-01  06:4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30日公布2015-2016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5度蟬聯第一,國立台灣大學則從去年的第155名,跌至167名,表現為歷年來最差。

  • 國立台灣大學。(資料照,記者游蓓茹攝)

    國立台灣大學。(資料照,記者游蓓茹攝)

  •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2015-2016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國立台灣大學今年為167名。(圖取自Times Higher Education)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2015-2016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國立台灣大學今年為167名。(圖取自Times Higher Education)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今年調查800所大學,比去年400所增加一倍,以教學、研究、引文、國際展望、工業收入等5指標細分成13項進行分析,包括聲譽調查、研究被引用次數、有博士學位教職人員人數、國際學生人數、與國際學者共同發表學術論文數量、來自產業的研究收入等。

調查顯示,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前20名依序是加州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史丹佛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倫敦帝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倫敦大學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賓州大學、康乃爾大學、多倫多大學、杜克大學。共70個國家的大學,美國以63所大學入榜表現最佳,英國34所居次,德國20所排名第三。

今年台灣共有24所大學入圍前800大,其中台大從去年的155名跌到167名,為高等教育特刊進行全球大學排名12年來的最差紀錄。清華大學今年排名在251-300名間,交通大學301-350名之間,台灣科技大學301-350名之間,中國醫藥大學、成功大學和陽明大學401-500名之間。

其他如中央大學、中山大學及師範大學在501-600名之間,600名之後不再細分,亞洲大學、長庚大學、中原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義守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政治大學、中正大學、中興大學、台北科技大學、海洋大學、台灣醫學大學、元智大學排在601-800名之間。

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對此表示,由近幾年的觀察,台大通常是國際連結的評比項目表現較弱。他認為,世界大學排名有很多種,對於排名的浮動持平常心,但可進一步研究各項目分數,瞭解原因,當作未來努力和改進時的參考。此外,高教經費今年起減少,台大持續努力募款,希望減少衝擊

--------------------------------

2016年亞洲大學排行

台灣部分共有5所大學擠進前50名,又以台灣大學表現最佳,排名第21,其次為31名的清華大學、38名的交通大學、39名的成功大學,以及排名第50的台灣科技大學

2016亞洲大學排行前10名:

1.新加坡國立大學

2.香港大學

3.南洋理工大學

4.香港科技大學

5.北京清華大學

6.韓國科學技術院

7.香港城市大學

8.香港中文大學

9.北京大學

10.首爾大學

QS亞洲大學排行出爐!台34所入榜 台大名列21最優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http://goo.gl/L4pkj6

---------------------------

download (2)  

2014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 北京清華大學居首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4年 11月 20日 16:38
北京清華大學蟬聯榜首。
北京清華大學蟬聯榜首。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繼今(2014)年8月發布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之後,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18日正式發布了2014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四次發布。
根據騰訊教育報導,排名前十中,清華大學(北京)第四年蟬聯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臺灣大學分列二三。香港科技大學取代香港大學,繼2012年後重新回到第四名,北京大學維持去年第五名位置不變。位列第六至第十名的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交通大學(新竹)、浙江大學。大陸地區、臺灣、香港三地的高水平大學齊頭並進,依然保持領先的發展態勢。
澳門排名最高的是澳門大學,位列第54名;澳門科技大學排名第57,緊隨其後。今年排名整體格局較之去年無太大變化,四地的百強高校數分別為:大陸64所,臺灣27所,香港7所,澳門2所。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世界一流和國際知名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研究型大學。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國際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指標體系覆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等方面。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個學校的總得分以外,還提供了每個單項指標的得分,允許他人了解、核實每所大學在單個具體指標上的表現和排名情況。
從排名指標的角度看,大陸和臺灣的大學在研究生教育指標上表現突出。今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前十名全部是大陸和臺灣的大學,其中有8所大學研究生比例超過50%。『博士學位授予總數』在1000個以上的高校增至8所,且均來自大陸地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越北京大學,成為今年排名中『師均博士學位授予數』最高的大學。
香港和澳門的高校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吸引了包括大陸和臺灣學生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學生,『留學生比例』最高的8所大學均為港澳大學,其中7所的『留學生比例』超過20%,大陸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進入前十。
『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是反映大學師資隊伍整體質量的重要指標,與去年排名相比,該指標前九名仍然都是臺灣的大學,比例均在90%以上,排名中其他港台大學的博士學位教師比例也大多在80%以上,大陸地區只有清華大學(北京)和北京師範大學兩所學校的博士學位教師比例超過80%。
科研成果方面,大陸高校整體實力雄厚,而港台高校師均表現更好。清華大學(北京)的『頂尖論文』發表總量位列兩岸四地大學首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去年的第7名躍升至第3,大陸高校在前十名中占有8席;而『頂尖論文』師均數前十名中大陸高校僅占其3,清華大學(新竹)排名榜首。發表『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是浙江大學,前十名中有9所大學來自大陸。但是師均發表『國際論文』的前十名大學中,大陸地區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列第8
港台高校在『國際專利』方面的表現優勢明顯,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新竹)、交通大學(新竹)、香港科技大學穩居該指標總量和師均數前五名,大陸地區僅有清華大學(北京)和北京大學進入總量排行前十,其中清華大學(北京)的國際專利數量位居兩岸四地大學之首,但師均『國際專利』僅列第8,也是唯一一所進入師均數前十名的大陸高校。
『科研經費』方面,總量前十名中大陸高校共有8所,其中清華大學(北京)以近40億元人民幣的數額繼續領跑兩岸四地高校;但師均『科研經費』前十名中大陸僅3所。
『辦學經費』總量前十名中有8所高校來自大陸,較去年排名增加2所,清華大學(北京)以82億人民幣的數額雄踞榜首,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廣州)、武漢大學等進入指標前十的高校的『辦學經費』也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臺灣地區辦學經費總量最高的是臺灣大學,但今年名次下降至第12名;香港高校在生均『辦學經費』方面延續往屆優勢,囊括該指標前五名,大陸地區有3所大學進入前十名,澳門和臺灣地區生均經費最高的澳門大學和陽明大學分別位於第13名和第15名。

------------------------------------------

被列中國頂尖學校 學生痛批台藝大自我矮化

2015-03-28 20:55〔記者林郁姍/新北報導〕台灣藝術大學26日在官方網頁貼出「恭賀本校榮獲2015兩岸四地最佳大學五強」,點選連結網頁後,包括台藝大、台大等學校,全部被標示在中國的「台港澳行政區」,台藝大學生痛批台灣被視為中國一省,校方居然還沾沾自喜告諸大眾。台藝大校方表示,教育、政治各歸一邊,台藝大是中華民國教育部體制下的大學,絕無疑義。
點進台藝大官網,首頁就出現大大的「恭賀本校榮獲2015兩岸四地最佳大學五強」告示,台藝大引據北京新浪網報導,貼出艾瑞深中國校友會評比的中國各地區最佳大學排行榜,台藝大和台大同被列為港澳台地區六星級中國頂尖大學的辦學層次。
台灣藝術大學26日在官方網頁貼出「恭賀本校榮獲2015兩岸四地最佳大學五強」,被學生痛批是自我矮化。(記者林郁姍攝)
台灣藝術大學26日在官方網頁貼出「恭賀本校榮獲2015兩岸四地最佳大學五強」,被學生痛批是自我矮化。(記者林郁姍攝)
台藝大戲劇系四年級學生王雲祥說表示,校方常說政治不要進入校園,但是校方自願被列入中國的兩岸四地六校推薦,等於自我矮化。畢業於台藝大美術系的潘虹均說,此舉根本是中國想統一台灣,先從大學開始的統戰做法。
台藝大公共事務組組長許北斗表示,學校非主動參加評鑑,台灣所有大學都被納入評比,單純只是被列為六星級大學,覺得受到肯定而與有榮焉,部分學生的說法是主觀意見,應讓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
許北斗說,台藝大很明顯是中華民國教育部編制下的大學,新浪網將台藝大列在中國頂尖大學,學校也無法阻止,雙方認知不同,「我們自己認定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就好了。」

-----------------------------------------------------------

掰掰王丹? 清大校長:學術歸學術
2014-12-31 10:28:16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臉書上發起「王丹掰掰」社群,訴求「我是台灣人,我想請王丹先生離開台灣」;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上午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關切清大是否會續聘王丹,教育部長吳思華和清大校長陳力俊都回答說,「學術歸學術,政治歸政治」。王丹在清大人文社會學院擔任客座助理教授

許智傑表示,吳思華上任後說要改變「重理工輕人文」現象,人文是要塑造價值,包括民主的價值,只要學術有一般水準,是否該讓具有民主價值的學者留在台灣,可以堅固及守護台灣的民主價值。

吳思華說,大學聘用教職都是以學術為考量,「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陳力俊也說,他的立場部長立場一樣,清大非常重視學術,教師聘任主要是以學術為考量。

清大該不該續聘王丹?教育部長吳思華(左)和清大校長陳力俊都說,「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

----------------------------------------------------------------------

fdfdsdsd  

吳思華上任 將扭轉預算「重理工輕人文」
2014-08-06 00:00:00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專訪】

大學辦學成功,來自於學生成就

而不是斤斤計較 「論文數量」多寡

今年即將進入大學的新鮮人,未來可能要負擔更高的學費。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教育部長吳思華過去八年擔任以人文為見長的政治大學校長,也曾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經濟部顧問,對於國家資源長期向理工傾斜,人文科學受忽視有著深刻體會。他認為,台灣產業轉型的大腦在高教,但大腦長期空轉,導致台灣產業轉型不成功,大學畢業生才會擔心只領廿二K。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吳思華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上任後要扭轉「重理工輕人文」的慣習,包括設立人文科學的鼓勵專案,以及從五年五百億元「邁向頂尖大學」的預算分配著手變革,他也預告明年頂大預算將縮減。
他認為,所謂「頂尖大學」應該是教出具國際認可的博士生,大學辦學成不成功來自於學生的成就,而不是斤斤計較「論文數量」多寡。

他表示上任後會邀請取得頂大預算的十二所大學校長討論,不只重新設定頂大目標,也會呼籲各大學重視論文的研究內容。

學界為了拚論文數量,導致論文內容的偏斜。吳思華認為,研究必須和「在地」連結,他舉高雄氣爆為例,「這事件凸顯台灣石化研究太落後!」

他說,國外石化工業已經前進台灣數十年,產業界雖然有責任,但學界沒有責任嗎?假如學者早點針對傳產研究,協助產業轉型,就不會發生這麼傷痛的事情。

吳思華說,過去十多年來,外界老問:「台灣的下一步該如何發展?如何轉型?」但光憑產業界不夠,他說,菁英能量來自高教學者,論文必須和在地發展做連結,才能提供產業界轉型參考。

----------------------------------------------------

台灣人文政策的我見我思

元智大學 彭宗平

傳統上我們常說我國是「以農立國」,因為中國長久以來社會經濟的發展,植基於農業的開發。但是若要以政治文化的角度來看各朝代的發展與演變,似乎更適合說我們是「人文立國」。春秋時期曾是百家爭鳴的時期,但到漢武帝獨尊儒教之後,朝廷用人概以科舉取士,出任中央與地方的官員。科舉考試即以考生的人文素養決定錄取與否,易言之,人文素養決定學子是否可以擔任官吏,而官吏的人文視野又決定了政府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的水平

「人文立國」一直維持到清末,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由文官決定,而科舉功名,亦仍以人文學科為主要範疇。滿清政府飽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後,中國人體認到船堅砲利的威力,才了解到科技知識的重要性與影響力。五四運動掀起了對「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崇拜,「科技興國」變成了新的口號,大學紛紛開設自然與工程科學的學科,青年學子也以研習科技為優先志願。社會上逐漸瀰漫著「重理工輕人文」的氣氛。大學的發展,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辦學的重點及學科的分配,也逐漸向理工傾斜。這種現象,不僅延續到台灣六十年代的大學校園,甚至九十年代新設大學亦承襲了「重理工輕人文」的潮流台灣早期的專科學校以及最近改制後的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十之七八皆以理工為主;而綜合性的大學,亦可看出強勢理工學科的分布。以教育部評選出的十二所「頂尖大學」為例,除政治大學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台大各領域尚稱均衡外,其他十所大學似皆以理工醫農見長,人文學科相對弱勢。

不僅在大學的學科分布呈現強理工弱人文的現象,政府在各領域研發經費的分配,人文社會學科所佔的比重,更少於大學內各學科的分布比例。除了人文社會學科研究所需經費本質上就比對等的理工學科少之外,研究人口與風氣亦低於理工學科,其所衍生出來的結果,也造成其在學界與社會的發言及影響力的弱勢。此外,產業上較少的就業機會,亦連帶影響人文學科的發展空間。

其實,人文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好的人文教育可以促進藝文的涵養,提昇生活的品味,擴增思想的視野,這些都是做為一個知識分子賴以安身立命,並進而擴大為服務人群,貢獻社會的根基。無論是習理工或習人文社會科學,優質的人文教育確有必要。厚實的人文素養,將帶給各領域的青年在職場的表現更大的加值。

有鑑於此,台灣的人文政策,實有更大的開拓空間,茲就下列數點,提供管見。

一、大學校園的人文教育政策與功能,宜有明確的論述

大學教育,特別是對大學部學生,應提供全人教育,建構學生博雅的智能。人文教育對學生人格思想的養成,居於樞紐的地位。因此,大學校園人文教育的推行,應以全校學生作整體考量,其對象應涵括各領域的學生,並且藉人文教育的活動,塑造校園人文的精神與文化的傳統。教師在課程的規劃與傳授,學生在課堂內的學習以及課堂外的社團活動,應能彰顯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二、 人文學科與理工學科密切互動整合

人文與理工為大學校園內兩大主軸的學科,健全的校園文化需要兩個學科同時發揮作用,共榮共存。透過人文與理工在教學與研究的密切互動與整合,才能提供更多的教育加值,展現更大的研究深度,並發揮更大的教育與學術影響力。

三、人文政策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

文化創意在整體產業的比重已逐漸提高。我國當前的產業結構,服務業已佔七成以上,文化創意勢將成為服務業的主流之一,甚至具有畫龍點睛之功能。透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動台灣整體產業的轉型與提昇,並進而厚植台灣整體社會經濟的軟實力,實為制定與推展人文政策必須深思的方向。

四、人文政策應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中華文化博大長久,台灣的人文發展,承襲中華文化的傳統,並且因為亞太地區關鍵的地理位置及四百年來變動的移民歷史,已形成一特殊的混成文化,若能以這種混成文化立足於台灣,並與世界文化接軌,增進互動交流,再加上華語文已漸成為世界上的強勢語文,台灣可以發展為「文化大國」。因此,台灣應有雄心與眼光,提撥更多經費,投入更多人力,制定更大格局的人文政策,爭取世界人文版圖的據點。

------------------------------------------------------------

人文學者也需全人關懷

作者⊙陳復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教育部長吳思華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他上任後將要扭轉「重理工輕人文」的慣習,他覺得研究必須和在地發展做連結,纔能提供產業轉型參考,他舉以色列發展科學的初衷在解決本土問題,最後纔世界聞名為例,指出台灣學者如果倒果為因,只希望登上國際期刊拼點數,是否曾反省論文刊登後,替台灣或世界帶來什麼貢獻呢?他覺得學術最終要能解決社會的問題,滿足大眾需求,纔算是有價值。筆者很高興吳部長上任第一天,就提出這麼深刻的見解!

請容筆者繼續指出,台灣學術環境如果有「重理工輕人文」的現象,人文學者(其實包括人文藝術領域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工作者)自身要負最重要的責任,我們學者要不投身於激烈抗爭的社會運動,要不投身於莫測高深的「I級論文」,究竟有沒有從專業出發,直視我們生活的環境,針對我們社會正在發生的問題,不只提供符合學理經得起論證的研究,更將這些實徵研究整合成理論,完成具有人文素養的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呢?目前的答案並不令人樂觀。

很高興看見吳思華部長想要挽狂瀾救時弊,不過,理工與人文並不是兩個對立的領域,台灣學術環境的問題癥結其實並不是「重理工輕人文」這六個字,而是我們這些包括理工與人文在內各自已在專業領域學有專精的學者,都不在意人文素養,更不在意我們領域獲得成立該有的科學哲學根據,致使即便在人文科系從事專業學術工作的學者,都很難有全人角度的整體關懷;在理工科系從事專業學術工作的學者,都不大可能關注其學門依據的本體論與知識論。

當筆者看見中研院士邱成桐教授接著表示一流的科學家絕對是從人文素養中孕育出來而不是「膚淺的通識教育可以補足」,筆者同意其上半段發言,卻無法同意其下半段發言。正因我們理工與人文的學者都沒有通識教育這種跨領域的視野,只在意純粹應用性的研究成果,當研究成果與環境需要脫節,則無法因應變局來整合與創發新知,這正是不曾孕育人文素養所致,如果不更加強學生甚至教師的通識教育涵養,再增設幾間人文科系,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筆者非常激賞吳思華部長希望加強在地研究,但請容筆者提醒,如欲解決「重理工輕人文」的現象,請吳部長能慎思這種現象背後反映的根本問題,而不僅是單純調整學門經費的比重,否則如只增加某幾個人文專業領域的研究經費,恐怕依然無補於根本解決研究與當前社會脫節的問題。因此,筆者建議吳部長宜加強通識教育的跨領域教學,重視通識教育本身都需要相應的通識研究依據,並支持學者通過在地教學來從事在地研究,最終架構與發展具有人文素養的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理論,纔能真正挽狂瀾救時弊,開創台灣高等教育的新氣象。

-------------------------------

大學生創新「重理工輕人文」專家組給出建議
2009年06月10日
你好台灣網6月10日消息 日前,首屆「上海大學生創新活動論壇」展出了「上海市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實施兩年的成果,170個優秀項目在同濟大學集中展示,並由大學生票選出「我印象最深的上海十佳大學生創新活動項目」。

據悉,創新計劃自2007年由上海市教委啟動實施,共吸引了17所高校7191名本科學生參與,1971個項目分別獲得1萬元資助,項目覆蓋了理、工、文、管等11個學科門類,其中158項為交叉學科項目。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顧祥林教授介紹,此次大學生的創新活動選題來源於生活,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廣泛的應用背景,反映了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也具備很好的科學素養和研究水平。

不過,創新計劃的專家組成員也關注到大學生創新活動呈現出的不足:部分項目題目太大,本科生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缺少定量化和規範化。顧祥林認為,這些不足通過鍛鍊都能改進。

記者注意到,此次創新活動項目「重理工輕人文社科」的特點顯著工科類項目共997項,佔項目總數的47.91%,理學類佔9.03%,醫學類佔11.29%;而文學、史學、哲學、法學、教育學五大類項目僅佔11.77%。顧祥林提出,如何引導人文和社科類專業進行創新活動和此類項目成果的評價機制是該計劃要關注的問題

專家組建議,本科階段的創新活動應該以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為主,不能簡單地把教授科研項目的一部分劃給學生去做。學生應該自己去發現問題,教授指導如何解決問題。大學生進行創新研究既要注重學科交叉,又要充分利用所在學科的背景。此外要注重過程,淡化結果。

顧祥林認為,創新理想、正確的思維模式和勤奮實踐是大學生進行創新的必要基礎,此外,表達能力也是必備素質,「用最簡明的表達讓同行了解你的創新成果,這對創新成果的推廣非常重要,創新活動對教授和學生兩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顧祥林告訴大學生:「不要懼怕失敗,不斷地糾錯、改錯的鍛鍊過程才能接近真理,100次失敗後達到1次成功,這是很偉大的。」(實習生 祁鈺 記者 周凱)

新教長挑戰/人文理工並重 從制度翻轉
【聯合報╱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宜縣礁溪)】
2014.08.07 02:29 am

教育部長吳思華就任第一天,恰好是大學指考放榜日。
部長就任前擔任大學校長時,因支持調漲學雜費,引起學生抗議反彈。日前接受訪問時,仍表達在合理範圍內可調漲學雜費,未來在立法院被立委質詢此事時,可能倍受挑戰。
另外,吳部長也有意刪減頂尖大學預算,扭轉以往高教重理工輕人文的現象。從訪談內容看出,對於目前高教的問題他是有看法也有做法,也可能是他任教的政治大學,以人文為主卻未列為頂尖大學的大感受,但能否執行此政策,挑戰度很高。
日前,接受有關科技部補助大專院校專案研究的意見調查,其問題主要在於審查機制及經費補助是否公開、公平,可了解此一意見調查是有關大專院校在申請國科會(科技部前身)計畫多年來弊病的探討,及日前論文掛名造成部長下台事件的迴響。
輕人文重理工,是台灣高等教育多年變相發展所致,從大學放榜志願序和錄取分數來看,就知其一二,尤其在以往國科會研究計畫經費分布中,人文只占百分之七,不到一成的比例,明顯看出人文被輕忽程度。另從國科會改名為科技部,更可了解到人文在高等教育,是完全被漠視。
在以往國科會計畫中,經費申請也完全以理工科的計畫申請模式來編列,如助理、儀器設備、實驗耗財,試問人文類的研究計畫,不在實驗,也不在於資料收集,更不在於問卷調查和助理的幫忙,而是研究者對於一些問題、學理、文獻的研究心得,只能靠研究者本身的思考與專研而來,有需要這些預算項目的補助嗎?如果扣掉這些可以補助項目,一個計畫案不到十萬,有誰想去申請呢?如果真的有申請到三、四十萬的的研究經費,給助理的費用就占一大半,其意義何在呢?
固然,以往國科會學術研究申請,不屬教育部的職權,可是卻有直接因果關係,如教師評鑑、升等、續聘都和論文研究和國科會計畫申請案的量化有關,學系的評鑑也和國科會申請件數相關。吳部長如真的想要扭轉輕人文重理工的現象,不只是檢討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計畫,還要就教師升等與科系評鑑制度著手,才能夠翻轉。
吳部長面對十二年國教問題,提出要讓每一所學校變成好學校,學生可選擇的第一志願變多。我們也希望吳部長更有企圖心,讓每所大學都變成好學校,每間大學都是頂尖大學,每位教授都是教學優良的教師,可以教導每位學生都是頂尖學生,能夠適材適用,發揮所長,這才是大學教育終極目標,也是一位教育部長應有的職責。

別再亂玩數字遊戲了──談大學排名問題

劉廣定,台大化學系©版權所有

本文原刊於《科技報導》263期,2003年十一月

 今年八月上海交通大學的高等教育研究所發布「全球大學學術排名」(見http://ed.sjtu.cn/ranking.htm ),台灣的大學只有五所在前500名內,且都在150名之後。有些大學用上海交大的統計數字重新計算而認為應調換台灣五校的先後次序,也有人自行解讀上海交大的原始數據,而獲得他種結論,蓋皆未了解所用數據的意義,胡亂引申,不值一嗤。

無獨有偶,月前教育部濫用為評鑑大學收集的數據資料提前外洩,引起軒然大波,有些人更藉機會大事渲染,指責教育部「重理工輕人文」之政策不當。雖此一「鬧劇」因教育部長已公開說明而暫告落幕,但教育部表示仍將繼續推動大學評鑑,也有一些無知者為之幫腔。拙見以為這種不了解統計意義卻亂玩數字遊戲的做法,實貽笑大方,徒招爭議又於促進學術發展、教育進步無補,可以止矣。

先談上海交大的評鑑原則。他們的目的是評比全球所有大學的「學術成就」,而非其他,故以全球通用的英文(包括譯成英文)著作為對象。對於偏向地區性的人文社會科學而言並非十分公允,因同屬本土課題,英美加澳等英語國家就佔了便宜,這也許是為何英語國家甚多大學排名偏前原因1

其排名指標有五: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二十一個學門(不含教育、法律及跨科際三類)中論文被高度引用的學者人數(各學門人數不同),《自然》和《科學》兩週刊中的「論文」篇數,SCI及SSCI所登錄「論文」篇數,及以上四種指標除以全職教授人數。以單項最高評分者為100,其餘按比例計算,而每項各佔20%,以總和的最高分為100再排序。除前101校有名次外(美國北卡州立大學、愛莫利大學和比利時Ghent大學均獲25.7分,同列第99);其他只分102-151,152-200,201-250,250-300,301-350,351-400,401-450,451-500各段落,未再排序。極可能是四百校擠在25分內,各段落中校際差異不大,排列先後無何意義。一些不懂上海交大的評鑑原則者,強加排序,實是白費力氣。再者,此一「排名」很明顯是以理工醫農科學及經濟企業等「國際性」學術成就為主,以藝術、人文和地域性研究為主的大學當然會吃虧。但從「國際性」觀點來看,無可厚非。而且兼用SCI和SSCI對於社會科學方面亦稍有補償。

教育部的評鑑則嫌荒謬,將SCI、SSCI和EI三個數字相加,又只考慮「篇數」,完全不了解統計數字的意義,及不知原始統計者如何用這些數據。而國內一些大學也隨之依樣葫蘆,亂發謬論。如此高等教育界,實令人覺得悲哀!

按SCI的統計除與科學有關的學門外,還包括屬於社會科學的教育,法律、經濟企業、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由於不同學門的論文篇數原本差別就大,除少數國家外一般都和平均值出入不多。低的如太空科學、數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只佔論文總數的1%到2%,社會科學與農業科學佔3%左右,而高的如臨床醫學佔24%、化學佔14%。中間的有生物生化和工程學等,佔7%到8%。如上文所說,將SCI與SSCI數字相加,雖有重複但可稍補社會科學類論文數本就偏低之缺憾。但若在SCI數目上再加篇數原本已多的EI工程論文數,則就不合理了。

惟論文篇數並不重要,平均每人發表多少論文也不能表現整體學術成就。發表出論文為人引用次數的多寡才是學術成就的表現。不同學門每篇論文平均引用次數雖不同,但不同時段的差異卻不大(參閱附表)。由全球平均值做為基準而算出某學門的相對影響力(RI)實是學術實力的合理指標。筆者十餘年前即指出國科會強調發表論文篇數之不當,三年多前也呼籲勿迷信「影響因數(IF)」(《科技報導》218期)。九十年八月與十二月(《科技報導》236期與240期)又以長文說明不重視論文的RI於國家發展科學不利,去年十二月還寫過「冀迷途能知返」請各界正視我國論文的RI偏低之弱點(《科技報導》252期)。然似喚不醒沉醉於「獨觀謂為警策」之政府官員、學界「大老」。不但國科會不予理睬,教育部更盲目跟進,實在令人感覺無奈!我國發表論文數目最多首推臨床醫學、次為工程學,但就1997-2001年之RI而言,臨床醫學為-40,工程學為-30(比全球平均值低40%及30%)。反而是農業科學,論文數雖只約臨床醫學的十分之一,RI卻是+4,是台灣唯一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的學門。

或曰「先求量、再求質」。台灣的SCI論文篇數1991年超過挪威,1993年超過芬蘭,1995年超過丹麥,1999年超過以色列,2001年更超過比利時。但迄今除太空科學略勝於芬蘭外,其他學門均遠落各國之後,益可見講求數量之無意義。再以材料科學為例,近年來台灣每年平均發表約八百篇論文,1997-2001年的RI為-23,表示平均每篇被引用1.52次(比全球平均值1.97次少23%)還不到全球表現最佳的美國聖他芭博拉加州大學1992-2002年共917篇論文平均引用數15.6的十分之一!丹麥1997-2001年發表材料科學的論文數約為台灣五分之一,但RI為32,表示平均每篇被引用2.60次。故知強調篇數、鼓勵發表,實無助於教育及學術發展。

堂堂中華民國教育部高教司所做的評鑑排名,還不如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統計來得可信,實該閉門思過,澈底重新檢討評鑑的方式了。各「研究型」大學看到上海交大的評比結果和上述一些SCI的數字後,也請認真思考如何發展學術和教育,別再繼續亂玩數字遊戲了。

SCI論文相對影響力之基準(每篇論文全球平均引用次數)

  1995-1999 1997-2001 1998-2002
數學 1.2 1.29 1.36
太空科學 6.24 7.12 7.72
物理學 3.31 3.47 3.64
地球科學 3.21 3.29 3.34
材料科學 1.84 1.97 2.08
計算機科學 1.15 1.23
生態環境 2.79 3.00 3.12
微生物學 6.04 6.34 6.52
農業科學 1.89 1.98#
植動物科學 2.49 2.72
神經科學 7.32 7.47
免疫學 8.46 9.71 9.98
法律學 2.49 2.47 2.42
經濟/企業 1.24 1.66

#1996-2000數值


註釋:

  1.  可能這也是為何非英語國家發表英文「法律」、「教育」論文篇數甚少的原因。然據悉台灣有不少教育及社會科學領域學者,留學英語國家時的學位論文題目乃與中華民國有關,何以也發表不多?【回本文

-----------------------------------------------------------

這裡混淆著兩種思路人,
一種是, 以現在現實眼光看待未來,
另一種是, 台灣社會存在一種完全不瞭解人文社會科學的人,
兩種可能同時在一個人的思維裡, 但也有可能只存在其一.
第二種人的看法就只是無知, 周遭的環境也遇不到有成就的人文社科份子.
所以就講了一堆自己以為道理.
但我比較在乎第一種,
以第一種看待人文社科的人, 有可能也是在人文社科的人哦!!
可是他們的作法就只依照別人怎麼走, 就照樣照作.
即便走在校園或研究圈裡, 想的永遠是從較窄的現實面來考量.
最後窩在學術環境中, 位置也搶到了, 也停滯了,
再也走不出校園一步, 也不接觸甚至帶動學術外的活生生的社會文化運作.
(如果他是鑽研的是德國古典思辯哲學就算了...)
多數研究者所看到的現實面, 明明是人文社科, 卻只關心學術體制.
甚至全部放棄... 只在乎自己在學校裡的"做人".
會造成現在台灣人文社科研究疲軟與無競爭動力的, 問題就出在這.
在外人的看來, 這就讓更多人不懂這堆人到底對社會有什麼具體貢獻.
如果人文社科教授或研究者的典範與姿態讓學生見識到,
主動迎戰人文社會文化問題.
這才能顯示出人文社科的作用與風範.
在學運之前, 台灣學術份子的風範看似都快要不存在了.
反而學運後, 看見人文社科的人雖沮喪但並未喪志.
會攻擊廷帆乃至於黃國昌, 反而看出這些人恐懼的是自己:
"害怕面對自己 --> 你們這群人太囂張了"
薪資的問題, 我認為根本只是假議題.
很多人踏入人文社科研究所, 過去根本就不是這些科系的人. (像我0_0)
也是因為想清楚自己學了這些, 可以更清楚看見些什麼, 而願意投入.
我看不少人畢業後還是混得挺好的啊~~
主要的問題在於, 台灣把大學科系當成職業的態度太嚴重了.
它也不過就是個"主修", 又不代表不能發展其他的主副修.
套句于美人說的話: "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
大至就是說, 你過去學到的東西, 未來一定會碰到可發揮的地方.
只是, 多數教授並沒有把握這種機會, 企圖去擴張自己在學術外的影響力.
如今造成的加速萎縮, 這也其一原因.
此外, 如果教授或系方只是一昧為應學生, 念這個可以對應什麼.
而沒要求學生應該勇於涉獵本科系以外的相關應用,
這只是害慘了人文社科的人罷了.
回到正題, 學人文社會科學有何好處?
那就是對未來人文社會發展與變動有預知能力,
但這理想化卻要花不少代價去推陳, 應用, 甚至最後形成現實效應.
而非只是書面考據. (連紙上談兵的方法論都沒有...)
但如今日多數研究者(歐美也是)著重的是片面的鑽研,
而失去統攝能力的演練與勇於面對社會現實的能力.
我只能說台灣念人文社科的人真的是太儒生, (-->看看KMT用的官員)
而非把自己鍛練成像黃國昌那樣的騎士...
導致典範錯誤, 自毀人文社科的優越性.

: 1. 自然科學與人文學差很大嗎? (僅以自然科學泛指理工 人文學泛指文科社會科學)
: 兩者的研究對象不同,前者研究自然界,後者研究人。
兩者研究的都是真理,在這方面並無二致。

唯自然科學的真理需透過實在(reality)的實證(verification),
而人文科學的真理透過邏輯的證成(justification)。

兩者的差異的討論如果立基於是否為生活必需,
這正好說明了為何多數社會重理工輕人文。

: 在科技"高度發展"和"社會生活"兩大前提之下,
: 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是人人生活所必需,但自然科學不是。
: 我不懂牛頓三大定律,可以活得很好;但假如我連閱讀書寫都不會,生活會有很大問題。
: 這不是說自然科學不重要,相反地,正是因為自然科學極為進步,方能如此。

: 2. 自然科學比人文社會難學嗎?
既然兩者追求的都是真理,自然無難易的分別。

: 上一世紀中期,美國哈佛的Thomas Kuhn寫了一本"科學革命的結構",
: 裡面提到科學革命的核心在於典範的轉移。
: 當一個新的科學典範出現,舊的科學典範就被取代,一切以新的為準。
: 舉例來說,天文學從希臘時代就存在,但現在除非你做天文學史,
: 否則每個天文系的學生念的都是最新的天文學知識。
: 又例如,光學這門學問已經存在上百年,但現在大家只念最新的光學理論。
: 在自然科學領域,這種現象相當明顯,但在人文社會,剛好相反。

孔恩提出典範轉移時,目的是說明過度到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的"革命結構"。
他並沒有說過度到常態科學之後,科學家便會棄之不研究。

: 從古至今,光是在意識形態上,就有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 哪個主義最好,請問有標準答案嗎?

就實際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社會主義是垮台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是破產的,
但是資本主義還是比社會主義好用一些。
不過我不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我也可以活得好好的。
就像你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認識,都有很大的謬誤,不也活得好好的?

: 3. 既然文科門檻低,會進來的大多都弱者囉?
既然你前一個問題試圖說明人文科學並不比較簡單,
為何接著又預設人文科學的門檻比較低?

不過可以回答你,"假使"人文學科門檻低,統計學可以回答你,
相較自然科學,有比較多機率分佈是弱者占據。

: 中學階段,文科的門檻雖低,但不代表進文科的都比較弱。
: 討論串有文章得出這個結論,我實在看不懂。
: 對於人和人所形成的社會與文化,關鍵往往不是發現一個現象,而是解讀一個現象。
: 文科門檻低,進文科容易,這是一個現象。
: 進文科的都比較弱,這是針對該現象的一個解讀。

: 4. 為什麼理工畢業容易找工作起薪也比較高?
經濟學可以回答你:市場機制。

: 5. 台灣真是鬼島,只有他重理工輕人文?

: 台灣的文化發展一直很惡劣,因為沒人重視這土地和人民
台灣人很愛炒地皮,哪裡不重視土地。

: 6. 還是念理工比較好?

: 我完全認同他這段話,原因很簡單,物質文明難以久留,精神文明可以千秋萬世。
可以千秋萬世的只有真理,無論自然科學或人文科學,
魯賓遜在荒島上用的火現在我們也還在用,
如果他當時一邊烤火一邊讀了本經典,相信那本不知名的經典現在也還有人在讀。

: 然而,木馬屠城記----兩千多年前的故事,可以流傳至今,被眾人反覆閱讀研究,
: 甚至送上好萊塢大螢幕。
: 一百年後,我們記得Gates,不是因為他非常有錢,不是因為他的視窗軟體,
: 而是因為他捐出財產造福窮人的善行。
所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各自努力,看誰賺比較多錢來回饋社會,讓人立銅像?
起分別心,才是台灣重理工輕人文的原因。

-------------------------------------------------------------------------------------------

在台灣不上大學會被質疑「以後能做什麼」,在德國只會被問「以後想做什麼」

凱若 2015/01/18 08:00:00 發表於 • 國際 • 教育

常有台灣的朋友問:「你家德國人是什麼職業?」,我說:「他是學生。」

朋友:「幾年級啦?」我:「他現在一年級。」

朋友通常接著的結論就會是:「喔,研究所吧!他主修什麼?」

如果我這時澄清,不是不是~他是「大學一年級」,很多人就會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一副我怎麼可以吃嫩草到19歲的年輕人身上去…

我承認我家德國人的確比我小很多,但是也沒到這麼幼齒啦…

他會現在才開始唸大一,是有其「歷史淵源」的!這與德國的教育系統有很大的關係。

德國的教育系統和台灣有著很大的不同,特別在於「職業訓練」這塊,各邦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規定。大約在四年級的時候(10歲左右),就會依照學生的個性與表現、父母親的想法與老師的建議,讓學生至三種不同的學校就讀。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種學校可供選擇,依次為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以及文理中學(Gymnasium)。

「文理中學」多半是學業成績較好或者想要繼續往「學術」方面邁進的學生,若要進入大學(Universität)則一定要於文理中學畢業。
「實科中學」則是「技職」與「學術」並進。結束後可以選擇實科的實習工作,或者進入高級職業學校,或者兩者並進(白天工作,晚上進修)。
「職業預校」則強調職業訓練,主要目的在於培養一技之長。
在台灣人的眼光來看,就馬上會覺得一個是「好學生」的學校,一個是「中等生」,再來可能就是「放牛班」這樣的區分。然而在一般德國人的眼光裡,卻不是這樣的。

他們不一定完全根據學業的表現來決定,而是考量包括學生的興趣與個性。例如我家德國人,其實在小學的學業表現很好,但他喜歡實務的操作,不喜歡總是在教室裡面讀書,所以當時他就進入了「實科中學」。而實科中學也可以在未來轉入以各行專業為主的大學(Fachhochschule)就讀,或者繼續職業的訓練,所以算是比較彈性的一種選擇。

在實科中學裡面,與我們一般的中學一樣,都要學習語言、數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體育…等等,接著大概在16歲的時候,他們可以選擇進入職場做「實科訓練」。那時,就真正在「工作中學習」了。

這個階段大約需時三年半。我問了德國人當時他的收入,第一年(16歲)大約600歐元(24,000台幣,稅後現金),最後階段(約19~20歲)已經超過800歐元(32,000台幣,稅後現金)。這個薪資依照不同職業別會有所不同,看「工會」的能耐囉。

如果你的表現優良,公司想要繼續聘用你,就可以繼續在公司工作。那時候他才20歲,薪資就馬上跳到1700歐元(68,000台幣,稅後現金)。而之後如果繼續待在公司,薪資當然也會隨年資成長。身為一個專業技術人員,薪水可以到10萬台幣以上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沒有大學畢業,但完成技職訓練的待遇。

我跟他說,他「實習」的薪資就比我們的22K要好很多啊!而且所有工作相關的保險與福利,這邊是絕對不會缺的。而且一天不能連續工作超過七個小時。他有一次就因為已經在公司待超過七小時,被主管趕回家。

在德國人的眼中,如果你能有一技之長,不需要是「大學畢業」,一樣可以過很好的生活,一樣有房子可以居住,一樣有完整的社會福利(醫療基本上都不需要額外費用,子女也有免費的教育可享受,包括許多育兒的津貼等等),一樣受到社會尊重,甚至還能夠常常旅遊(因為假期多,收入足夠)。

很多人說,但是德國的物價也是比較高啊,所以薪水當然也高。然而在這邊生活半年的感覺是,雖然許多德國人過得不能算「富裕」(特別是從亞洲人的觀點來看),但生活相當有「品質」。

在台灣,如果子女告訴你「我不想上大學」,你可能馬上的反應就是質疑「那你能做什麼工作?」

在德國,同樣的狀況你會仍舊覺得安心,你會關心的是:「那你想做些什麼呢?」

而不管他選擇什麼,幾乎都有相對應的「職業訓練」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既能養活自己,也真正能學到實際工作上需要的技能。

我家德國人的哥哥和妹妹,都選擇「護理師」的職業訓練。哥哥現在已經是多年的護理師,也是地區的義務消防員,已經結婚,生活過得很舒適,在他們居住的鄉村,買車買房不是什麼大問題。

妹妹剛開始這樣的職業訓練,雖然她並不想一輩子當護士,但因為個性適合,她每天開開心心去工作,雖然薪水不多(已經比台灣好),但可以有自己的收入,存起來打算三年後放一整年假環遊世界。

這些不是在德國的特例,而是每個家庭都可能出現的狀況。

而我家德國人,三年半的實習過後,他覺得每天重複的工作實在有點無趣,所以在原公司工作半年(領著每個月七萬元台幣的薪水),接著回到學校唸一年高中後,申請實科大學。

沒想到就在升大學的暑假和朋友到紐約玩的時候,我們認識了。所以他念了一個學期之後決定休學一年到台灣,接著又在台灣與我一起四處趴趴走的過程中,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決定回德國後轉換專業,在漢堡讀「國際貿易」。

很曲折的過程吧,但這是不是特例?不是唷,他們班上有很多同學有跟他類似的轉折過程,甚至也有到南美洲「流浪」一年,生了個孩子才回來唸大學的。

反倒是在他們班上從中學畢業沒有間斷就上大學的,佔的是少數。這在德國的應用大學裡面,非常常見(當然學術性的大學就比較多直接升學的學生)。在德國,社會和家庭中並不會對於這樣「曲折」的升學選擇覺得不好,反而認為他們多了很多故事可以說,多了很多不同階段的經歷,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反觀台灣,雖然我們也有所謂的「技職教育」,然而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從國小一路不間斷地升上大學(中間可能有停頓的,但大多因為休學或重考),甚至研究所,是很正常的一條路。任何人想要走一點「岔路」,就會接受到很多身邊人的質疑與反對,似乎擔心這樣會不會「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所以為什麼台灣許多出國「壯遊」的朋友,都是已經出了社會獨立之後,才敢做這樣休息一年或者打工度假的決定。而德國的青年們,尋找自己喜歡做什麼的過程開始得比較早,雖然可能大學畢業都已經快要三十了,然而這整個過程他們「意識清楚」,而不是被社會或家庭的壓力推著走,這是我很羨慕的地方。

當然,德國的教育並非完美,他們也有許多人質疑這麼早就分不同的中學,而且是老師和家長的建議與意願,會不會讓某些其實很有學術潛力的孩子沒有得到發揮?所以現在也有些邦,開始有「綜合中學」的設置,讓學生能夠接觸更多不同角度的教育,再來決定自己要什麼。而在某些家庭裡,還是有「唯有讀書高」這樣觀念的家長,也有壓力很大的學生。

但至少,當他們想要做什麼,在國家的體制下都有一套培訓的系統來幫助他們。不像台灣,許多人拼命拿了一堆證照,卻沒有真正到職場有系統地磨練,有的只是空殼的知識而已,這樣的「技職教育」能夠有多少成效?值得大家深思。

另一個附加的好處是,我家德國人因為從16歲到現在,擁有了很多不同的經歷(讀書、工作、壯遊、移居國外、結婚…到現在都要生子啦),所以個性上比許多台灣同年齡的人要成熟許多。因為追求的都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仍然保有對生命的熱情,我想,做為他的另一半,也算是蒙受其利吧。
-------------------------------
學術自由(Academic Freedom)這個概念,可能已經存在了近三千年:例如在公元前5至3世紀的古典希臘時代(Classical Greece),當年的社會就孕育出一群有思想自由的哲學家(例如柏拉圖,阿里示多得,蘇格拉底等),他們能夠在不太受當時希臘城邦執政者的干涉下,提出他們的論說,建立各種哲學及科學理論,留存後世;而在華夏大地,在差不多同一時間亦經歷了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至2世紀),當時由於社會制度變遷,令學者可以有自由為各諸侯出謀獻策,因而出現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情況。

當然,學術自由並非一直在歷史上受到君主及建制所重視或接受:例如歐洲在中世紀黑暗時代開始,就有天主教宗教法庭管制思想,任何人提出和耶教教義有別的理論,就一定會被追究,亦令天文學家伽利略及哥白尼為提出「日心說」而受到迫害;而華夏文化就由前漢開始就獨尊儒家,同時亦罷黜百家,令文化演進變成一言堂,間接扼殺學術自由。結果,歐洲要到文藝復興時代後期由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開始,才開始為學術自由「鬆綁」,而華夏文化則要到二十世紀初才真正開始有較多學術自由。

到二十世紀初,學術界及社會對學術自由有了更深入的認同,同時亦對學術自由釐訂出一些定義。最簡單直接的是學術自由是指老師(通常指大學教授)有自由去做學術研究,學者有自由去教授及交流各種(包括政黨及政府不喜歡的)意見及事實,而無需要擔心被打壓,解僱,或監禁。而大學用終身聘用制(Tenure System)就是為了使教授能在無需理會政治及其他壓力下,能有自由去做研究及教育工作。

由於香港在19世紀中期後已經是英國殖民地,而香港大學亦在1911年成立,令學術自由及終身聘用制等概念及機制在香港各大專學院上實行了幾十年,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不過和香港相比,中共及台灣的就沒有那麼幸運。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中共大力推出各式內鬥運動,而同時為了維持中共執政穩定,就不停打壓學術自由;而敗走台灣的國民黨亦為了鞏固政權,就以白色恐怖形式影響學術界幾十年,至李登輝上台後才有所改善,結果就令到港中台三地,只有香港有多一點學術自由。

97年後,由於港共政府使用中共式思維去管治香港,當然對保護學術自由的理念有另類解讀。港共政府認為大學教授要以擁護政府為優先,所以就出現了政府中人多次「踩界」干預學術自由:先有在2002年當時的特首董建華指批其顧問路祥安向港大正副校長施壓,要港大要求其民意調查中心主管停止為為特首及政府做民望的調查,在獨立調查後被認為證據確鑿;同年,時任教育局長的前中文大學李國章則軟硬兼施,企圖迫使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合併;而在2007年,李氏及其副手羅范椒芬再被指向香港教育學院施壓,既要求香港教育學院合併入中文大學,亦要求解僱撰文批評政府教育政策的學者,調查後羅范椒芬被指干預學術自由;不過以上事件和最近發生的事相比,有很大的分別。

首先,據媒體報導,今次政府在企圖干預港大任命陳文敏教授為副校長一事上,最少有特首梁振英及其中央政策組顧問高靜芝向港大校務委員會施壓。如果屬實,事件就比之前三次事件嚴重,因為在路祥安事件,並無足夠證據証明前特首董建華直接牽涉其中,而今次事件上,梁振英就可能有直接參與其中。作為香港最高決策人的梁先生,如果真的牽涉其中,就表明整個政府根本就不把學術自由放在眼內。其次,高女士在接受記者查詢時,竟表示不排除在茶餘飯後,與人討論過陳教授升任為副校長一事上。其實,作為一名高級公職人員,是絕不可能,亦不應該在茶餘飯後亂放厥詞。如果高女士真的有在茶餘飯後,有意無意與人討論過陳教授升職一事,姑勿論該人是否港大校務委員,亦反映出她缺乏常識,因此並不適合做中央政策組顧問!

而令我最痛心的,並不是梁振英或高靜芝有否向港大校務委員會施壓,反而是各大院校的教授及高層對此事只作出很低調的反應/反抗。需知道,如果政府真的干預港大學學術自由,亦必定夠膽干預其他大專院校的學術自由。如果各大專及其學者認為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我就只能會答說:他朝君體也相同。

最後說一句:沒有盡力保護學術自由的學府,不配稱為大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