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05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根據文化資產局資料顯示,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當局為了加強台灣的「開山撫番」工作,陸續調派兵勇到台灣,這些部隊若走南側,就從安平登陸;走北則循淡水,赴台灣後再調派至內山執行任務。
分別從安平、淡水登陸
長眠於淡水的湖南勇是湘軍「擢勝營」的兵勇,「擢勝營」由湘軍名將孫開華所募,最早到台灣的時間是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七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上所刻的時間都是光緒七年,刻痕不深、字跡相似,散落分布無秩序,是清朝開山撫番和建設台灣海防的史料。滬尾湖南勇古墓六名兵勇分別為李有章、袁致和、張月升、胡芳之、嚴洪勝、李佑佺。
滬尾湖南勇古墓六座所在地屬於淡水區第一公墓範圍內,該處公墓在清朝光緒年間就存在。第一公墓曾經辦理遷葬,將部分區域改做大型車停車場以及運動場使用。

---------------

現存古墓六座、墓碑六方,碑額上皆刻有「擢勝左營」四字;
擢勝,意指孫開華所統領的擢勝營。
但,真的有擢勝營嗎?? 孫開華在台灣應該不只有帶領擢勝營吧?? 該不會死者剛好都是擢勝營的人吧??
也許是推崇緬懷陣亡或客死異地之鄉勇,接納入擢勝營,意指"特選精英",the best of best。
左營,古時天子三軍,為中軍、左軍、右軍;所以,Rich覺得應該是意指為"左軍"。
孫開華,就是那個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在台灣,
唯一打贏法軍那一次之清軍的將領(他當時在台灣的老大是劉銘傳)。

雖然古墓及碑建築構造簡單,其歷史上的意義更為重要;
顯示清代在台灣開山撫番的工作以及建設台灣海防的自強,
並反映出清廷從八旗兵、綠營兵等精緻兵,
改為以民攘民的鄉勇為營兵來邊防及剿亂,足見清代兵制的演變。

滬尾湖南勇古墓 @ Rich峰 in 淡水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r3oaAE

------------------------------------------

滬尾湖南勇古墓位於淡水鎮中正東路與竿蓁一街交叉口斜坡上,佔地面積約218.22坪。淡水開發極早,西、荷時期皆曾駐兵於此,入清之後,淡水即為北部最重要的港埠,特別是乾、嘉以來,取代八里成為臺北盆地的咽喉,清廷於此置有重兵,以為海防及治安之用。
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堂事件後,清廷加強臺灣的「開山撫番」工作,於是,陸續調派兵勇來臺,當時以楚軍、淮軍、湘軍為多,這些部隊調派來臺時,南路多自安平登陸,北路則由淡水、然後再調派到後山、內山進行「開山撫番」戰鬥任務,淡水湖南勇就是湘軍「擢勝營」的兵勇,客死淡水後,就地埋葬長眠於斯。
「擢勝營」是由湘軍名將孫開華所募。孫開華,湖南澧州直隸州慈利縣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卒於光緒十九年(1893),享年五十四。他自十七歲即以武童應募參將鮑超所統領的霆軍成為湖南勇,此後,追隨鮑超,屢建戰功,同治三年(1864)因功賜號「擢勇巴圖魯」,接著又以功擢提督。孫開華治軍得法紀律嚴明,牡丹社事件後,孫開華奉命來臺處理海防事務並辦開山撫番,同時招募鄉勇組成「擢勝營」五營,此後孫開華數度往來於臺閩之間。
擢勝營赴臺最早是光緒二年年底(1877年初),進剿後山「番社」;光緒五年(1879)再度來臺分防基隆與淡水;光緒六年(1880)孫開華奉命前往楚湘照募精勇,編為擢勝中、左兩營以固臺防,並築基隆、滬尾諸礮臺。滬尾湖南勇古墓的這六座兵勇,就是屬於擢勝營左營者。光緒十年(1885)二月,孫開華第四度率擢勝軍三營扺滬尾與法軍作戰,此後擢勝營擊敗法軍,孫開華因功恩賞給騎都尉世職,並賞白玉翎管等物,慈禧太后還賞給出力將弁內帑銀一萬兩。孫開華及其擢勝營不但與臺灣關係極為密切,其令譽更耀然青史。
滬尾湖南勇古墓共有六名,全為擢勝左營,其姓名如下:故勇李有章,湖南善化縣人;故勇袁致和,湖南善化縣人; 故勇張月升,湖南善化縣人;故勇胡芳之,湖南善化縣人;故甬嚴洪勝,湖南善化縣人;胡勇李佑佺,湖南永定縣人。此一歷經百年滄桑之營勇古墓,於民國87年8月,正式公告為臺北縣縣定古蹟。

------------

創建年代 清光緒年間07年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883 年
竣工年代 清光緒年間
外觀特徵
湖南勇古墓有六座,都屬擢勝左營的兵勇,五位籍隸湖南善化縣人,一名永定縣人,應屬同期兵募之鄉親,其死亡時間,都在光緒七年(1881)八月至十一月期間,死亡原因不詳,碑質全是觀音山石。墓之分布並無一定的秩序與章法。但從碑上題有地望、祖籍,應是當年同僚協助,以便日後明辨之用,無奈天不從人願,他們竟然無法葉落歸根。
墓碑銘文均以陰刻行書為之,沒有一般墓碑字體工整,大小均衡之特點,刻痕不深,呈鈍刀形,且字跡相似,係出自同一人之手,可能是營中較具書刀常識之勇員所為。
清末因開山撫番及強化海防防務下,調派來臺的勇營,因故埋骨於臺灣而列名古蹟者,只有高雄縣甲仙鎮海軍墓與滬尾湖南勇古墓兩處,深具歷史意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 http://goo.gl/u6uwlA

------------------------------------------

尾湖南勇古墓埋葬的為客死異鄉的中國官兵,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因發生牡丹社事件,沈葆楨向清廷建議開山撫番,並調派軍隊抵台駐防。光緒初年(西元1875年)名將孫開華帶領「擢勝左營」部隊前往淡水,不料多位官兵因故逝世,屍身葬於淡水。滬尾湖南勇古墓中保有六座墳墓,皆為「擢勝左營」之兵,且都死於清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墓碑上顯示為湖南善化縣人,因此稱為「湖南勇古墓」。滬尾湖南勇古墓是為清廷開山撫番及加強海防的重要史料,為縣定古蹟。

----------------

湖 南 勇 古 墓
牡丹事件後防範『生番』再與

外國人引發糾紛,光緒初年

孫開華率領『擢勝左營』

的鄉勇駐守淡水,

為光緒7年〈1883年 〉,

以前來淡水開拓的湖南勇士,

來台撫番殉難埋骨所在。

由墓碑上的字蹟

『擢勝左營』,

光緒7年,

湖南永定縣,及

湖南善化縣,

我們可大約了解時間地點及基本資料。
目前共有六座是我有看到的。
湖南永定縣 光緒七年八月立
湖南善化縣 光緒七年九月立
湖南善化縣 光緒七年九月立
湖南善化縣 光緒七年十月立
湖南善化縣 光緒七年十月立
湖南善化縣 光緒七年十月立

---------------------------------------------------------------

下載 (2)下載 (3)下載 (4)  

孫開華

孫開華(約1840年-1893年),字賡堂,中國湖南慈利人。湘軍將領,曾官福建提督,幫辦臺灣軍務。
子孫道仁,官至清福建提督,民國成立後,任福建都督。
生平
少從軍,從鮑超打太平軍,援江西,戰九江小池口,傷右臂。援湖北,再被創。池驛之役,夾擊敗敵,積勛至守備。清同治初年,轉戰安徽、江西,遷副將。攻克句容、金壇,賜號擢勇巴圖魯。以次攻金溪、南豐、新城、寧都、瑞金、並下之,晉總兵。光緒五年(1879年),廣東嘉應亂,敗賊黃沙嶂,降者十餘萬,擢福建陸路提督。總督李宗羲治江防,設霆慶、霆匯諸營。廈門與臺、澎對峙,勢險要,開華以超舊將,被命治廈門海防。募勇成捷勝軍,赴台北、蘇澳營辦開山,沼署陸路提督。

光緒三年(1877年),卑南的客家人與士兵發生爭鬥。經過數次酷烈的交戰後,孫將軍不得不增派兵援,避免將來再在此一特地區域內發生紛擾,乃殺戮了約500人──實際等於全部移民區的人口。[1]

光緒二年,率師東渡,頓基隆,顧北路。其時後山阿綿、納納社番畔服靡心互,開華領所部抵成廣澳,量地勢,察番情,進駐水母丁(水母丁是翻譯自阿美族語「Cifotingay」在今台東縣長濱鄉)。悍番分路迎拒,開華麾軍鏖戰,陣斬數人,餘敗潰。師入高崁,直搗其巢。潰番並入阿綿,其地水湍急,聳巘巉崗,砲臺錯列,備奧阻。開華轟擊之,縱以火箭,復繞道攻其後,番駭走,遂克之,擒其魁馬腰兵等梟於市。九日三捷,論功,賞黃馬褂。 光緒四年,霆慶軍統將宋國永卒,開華接統其眾。會加禮宛、巾老耶畔,據鵲子城,師攻不克。總督何璟以軍事棘,令開華進新城,許便宜行事。開華浮戰艦入自花黎,襲攻後山背。四日悉夷諸社,斬二百數十級。番乞款,縛姑乳斗玩以獻,寘之法。臺北平,被賞賚。明年,內渡,再署提督,秋,復渡臺。光緒九年,回任。已,復出辦臺北防務。 [2]

中法戰爭時,於滬尾之役中,手刃法軍持旗兵,奪走法軍軍旗,法軍傷亡達三百多人,英國僑民曾在山上觀戰,嘆嘖無己,無不頌孫開華之奮勇絕倫,餽食物以鳴歡舞[3]。

清軍士氣大震。獲賜騎都尉世職,拜幫辦臺灣軍務。中、法簽訂天津條約後,還任提督。光緒十二年(1886年),實授福建陸路提督。光緒十九年(1893年)卒,諡壯武。[4]

孫曾獲得全軍羽量級舉重冠軍,其個人照片刊登於上海申報。

來淡水體會清法戰爭的史蹟就不能不認識他....

 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圖說:現今淡水中法戰爭相關活動中的Q版孫開華

清法戰爭是現今淡水地區每年必紀念的一大重要歷史戰役,並以素人劇團演出西仔反的故事讓人了解這場戰役發生的情事及相關歷史背景,更是串聯秋遊淡水藝文節慶的重要亮點,這場1884那年秋天的重要 “保台戰役”滬尾地區主要領袖,是一位來自湖南慈利的將軍~孫開華。

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圖說:同為湘軍系統廣西提督蘇元春武將裝不難想像官拜福建陸路提督的孫開華武裝

以現在而言孫開華是一位職業軍人,一生都在打戰,從小武童時就跟著投靠同屬湖南湘軍鮑超的部隊打戰(因鮑超字春霆所以組織的部隊叫霆軍),當時的清朝國力已經內亂四起,因此孫開華的軍旅戰功從團練之湖南湘勇保家衛國平亂開始,曾參與平定捻亂(起源為淮北俗稱在節慶時分於安徽河南以向民眾以捻紙燒油掙錢向騙錢民眾之江湖術士稱為捻子,當地時因荒年歉收多人並以捻子為業而聚成賊)及太平天國,過程使孫將軍的能力受到朝庭肯定,其帶領作戰範圍也越來越大,從湖南到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廣東等地都有其平亂事蹟,其被清朝賜名號為”擢勇”巴圖魯(巴圖魯為清朝對勇將之榮耀封號)官至一品封。

清朝認為正值壯年的孫開華勇往直前頗有開疆闢土能力,於同治13年擔任福建陸路提督辦理廈門海防,時台灣屬福建所管,而台灣番地之亂讓福建巡撫丁日昌頗為憂心,因此開啟孫將軍與台灣歷史的關聯,建議朝廷於台灣北路由孫將軍率領其招募訓練有素所屬擢勝營士兵鎮守,孫將軍於台灣進出四次;除幫朝廷安定台灣原住民有一定貢獻外,與當時一般清朝武將不同於對外戰爭實踐防務有相當經驗,足智多謀的孫將軍對守住台灣北部落入法人之關鍵性一役,其關鍵除了以布水雷與障礙厄守河口擋法艦於滬尾外海策略成功外,在破使海上法軍派部隊上岸清除水雷引線時,孫將軍駐於本地湘軍會同當時劉銘傳部隊及張李成所率土勇給了法軍上岸置命一擊,使當時法國當時拿下台灣的策略大亂。
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圖說:法軍繪封瑣淡水港情勢,圖右為觀音山左為大屯山
孫開華/1881年滬尾湖南勇古墓/來台開山撫番 湘軍長眠淡水  
圖說:點石齋畫報所描述滬尾情勢中淡水以沉石封港,並以水上阻礙物防止法軍艦順淡水河長趨直入台北城
 
對於外戰常敗的清朝而言,滬尾一役無外是一大鼓舞,當時沒有攝影照片的年代申報夾報點石齋畫報中以繪畫手法來記載此一事件顯見其重要性,至於相關報導清稱自夜至午殺敵兩千餘人極誇張之能事,於戰後針對法軍傷亡統計劉銘傳上奏為斬25人擊斃300餘人而法國記載為陣亡9人失蹤8人負傷49人,而孫將軍史載手刃登陸法軍掌旗官重剉法軍士氣應是法軍後退回海上的主因。
這場戰役難免使人對於滬尾戰役孫將軍想多點了解,清朝的官方記載中並沒有太多個人描述,反而是孫將軍在滬尾駐防其間與洋人的互動所留下的記載讓我們一探孫將軍的個性,其一為當時北台灣出口茶葉的英國商人陶德(John Dodd)在其日記(北台封鎖記)中給了正面觀感的描述:孫軍門治軍甚嚴且深得軍心(註:孫開華於1881年駐守基隆因其部內湘軍多因水土不服或風土病客死該地,當時孫開華不忍其同鄉草草埋葬而提議搬遷修墓重葬於高處但依禮俗不得厚葬而立碑名為:嚴禁放六畜毀傷故勇,可見同袍之義),且於清法戰爭於滬尾交戰前對地方士紳及百姓承諾「決不徹離吾今誓死於吾迅地」有效穩定地方士氣,另外對於洋食物及酒尤其是香檳喜愛的孫軍門也留下了一邊喝香檳一邊打法軍臨危不亂的趣聞,此外從蘇老師部落格所載的馬偕與孫開華的關係,可見孫軍門對於西方傳教士有關西方教育及清法戰爭(尤其是戰爭外傷)的醫術持正面肯定態度!
延伸閱讀:
孫開華將軍(Mr Tamsui)
http://tw.myblog.yahoo.com/tamsuitms/article?mid=486&prev=487&next=485
清軍衣上的「兵」和「勇」有何差別?
清軍綠營-勇營有何差別?
三立新聞網2021年5月26日·3 分鐘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眾所周知,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其中滿族建立的八旗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我們在看電視劇時,常可以看到清軍中的軍服,分為胸前有寫「勇」和寫「兵」的,這又分別代表了什麼呢?其實,一字之差,待遇天差地別。
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要解釋這個「勇」和「兵」的差別,必須從清軍的組成說起;清軍中的兵包括前期的八旗和綠營,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綠營則是以漢人為主,順治初年,清朝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
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中期以前,八旗和綠營尚稱精銳,但以後承平日久,營務廢弛,日趨腐敗。在清朝中期和晚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經不堪重用,於是就開始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鄉勇在綠營之外別自成營,隨軍戰守,時稱「勇營」,從此相沿成例。但在咸豐以前,勇營額數多寡不定,武器更是良窳不一,沒有創建營製,有事招募,事後即予裁撤,不過是一種臨時性質的非正規部隊。
綠營以漢人為主,又稱綠旗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然而古代封建社會階級森嚴,當兵的也一樣,正規的兵瞧不上鄉勇,鄉勇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看到兵過來一般會迴避,甚至轉身就跑。所以胸前有寫「勇」和寫「兵」,待遇和階級是差很多的,只不過清朝雖將八旗兵視為子弟兵,給予旗人豁免稅賦與勞役,但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日漸頹廢,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八旗兵到清朝後期根本是寄生蟲,一點戰鬥力都沒有。
清朝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但鄉勇在清朝中晚期越來越重要,太平軍起義後,咸豐二年(1852) 曾國藩在原鄉勇基礎上創建營哨之制,編練了一支有獨特制度的正規軍,稱為湘勇,通稱湘軍。咸豐十一年(1861) 李鴻章遵照湘軍的營制、營規組建了淮軍。隨後其他各省也相繼招募鄉勇,仿照湘軍營制編練部隊,使勇營成為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起義的主力軍。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後,鄉勇成軍的「勇營」,最終代替了綠營兵,成為清代後期鎮壓反抗和維護統治的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
三立新聞網2021年5月26日·3 分鐘 (閱讀時間)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眾所周知,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其中滿族建立的八旗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我們在看電視劇時,常可以看到清軍中的軍服,分為胸前有寫「勇」和寫「兵」的,這又分別代表了什麼呢?其實,一字之差,待遇天差地別。
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要解釋這個「勇」和「兵」的差別,必須從清軍的組成說起;清軍中的兵包括前期的八旗和綠營,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綠營則是以漢人為主,順治初年,清朝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
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中期以前,八旗和綠營尚稱精銳,但以後承平日久,營務廢弛,日趨腐敗。在清朝中期和晚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經不堪重用,於是就開始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鄉勇在綠營之外別自成營,隨軍戰守,時稱「勇營」,從此相沿成例。但在咸豐以前,勇營額數多寡不定,武器更是良窳不一,沒有創建營製,有事招募,事後即予裁撤,不過是一種臨時性質的非正規部隊。
綠營以漢人為主,又稱綠旗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然而古代封建社會階級森嚴,當兵的也一樣,正規的兵瞧不上鄉勇,鄉勇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看到兵過來一般會迴避,甚至轉身就跑。所以胸前有寫「勇」和寫「兵」,待遇和階級是差很多的,只不過清朝雖將八旗兵視為子弟兵,給予旗人豁免稅賦與勞役,但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日漸頹廢,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八旗兵到清朝後期根本是寄生蟲,一點戰鬥力都沒有。
清朝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但鄉勇在清朝中晚期越來越重要,太平軍起義後,咸豐二年(1852) 曾國藩在原鄉勇基礎上創建營哨之制,編練了一支有獨特制度的正規軍,稱為湘勇,通稱湘軍。咸豐十一年(1861) 李鴻章遵照湘軍的營制、營規組建了淮軍。隨後其他各省也相繼招募鄉勇,仿照湘軍營制編練部隊,使勇營成為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起義的主力軍。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後,鄉勇成軍的「勇營」,最終代替了綠營兵,成為清代後期鎮壓反抗和維護統治的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
清軍衣上的「兵」和「勇」有何差別? https://bit.ly/4esBDV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