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讓新冠成為最後一次全球大流行,可以這樣做 | 邱莉燕 | 遠見雜誌


巴菲特做慈善 再捐7.5億美元波克夏股票
工商時報 陳怡均 2022.11.24
巴菲特做慈善 再捐7.5億美元波克夏股票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EB3y57
億萬富豪巴菲特周三(23日)捐贈逾7.5億美元的波克夏海瑟威股票予他家族成員經營的4家慈善基金會,與過去幾年不同的是,這次捐贈對象沒有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自巴菲特2006年承諾將捐出多數財產以來,他每年都會捐贈予同樣5家慈善機構,而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向來都獲得最大筆捐款。
-根據向美國證交會(SEC)申報文件顯示,年高92歲的巴菲特捐出波克夏海瑟威B股150萬股予以巴菲特已故前妻命名的蘇珊‧湯普森‧巴菲特基金會,另還捐贈3位子女的慈善機構(霍華德巴菲特基金會、薛伍德基金會以及諾瓦基金會)各30萬股。
-巴菲特今年6月已向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信託和4個家族慈善機構捐贈股票
巴菲特做慈善 再捐7.5億美元波克夏股票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EB3y57


慨捐身家!比爾蓋茲:金錢對我已無用,有義務回饋社會
蓋茲捐贈誓言,潤泰尹衍樑也入列
文 / 曾子軒    
2022-07-15
慨捐身家!比爾蓋茲:金錢對我已無用,有義務回饋社會 | 曾子軒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z8pa7p
慨捐身家!比爾蓋茲:金錢對我已無用,有義務回饋社會
圖/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達志影像
「金錢對我已無用」「我有義務回饋社會」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7月15日晚上在推特上宣布,將捐出所有財產,並退出世界富豪榜單。他呼籲全球巨富與特權者,都應該採取行動。事實上,2010 年他發起捐贈誓言(The Giving Pledge),包括巴菲特、馬斯克、祖克柏,甚至潤泰尹衍樑都簽署響應
蓋茲表示,目前比爾和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每年約支出60億美元(約1800億台幣),為了能夠在2026年以前達到平均每年支出90億美元(約2700億台幣)的目標,這個月他將先捐出200億美元(約6000億台幣)至基金會。
蓋茲提到,疫情、俄烏戰爭,再加上氣候變遷的影響,以及美國當下的性別平等和婦女健康都面臨倒退,讓人們擔心世界是否正變得更糟。但他仍舊保持樂觀,因為他認為進步仍有可能。
長居富豪排行榜 蓋茲身家驚人
根據《富比士》的「2022年世界富豪排名」,該榜單列出全世界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名單,比爾蓋茲以1290億美元(約3.8兆台幣)的身價名列第4,僅次於特斯拉執行長(Tesla)馬斯克(Elon Musk)的2190億美元、亞馬遜創辦人(Amazon)貝佐斯(Jeff Bezos)的1710億美元、LVMH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家族的1580億美元,蓋茲的好友、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則以1180億美元名列第5。
蓋茲曾在1995至2007年間,連續13年高居《富比士》的世界首富,而後分別被巴菲特與墨西哥大亨史林(Carlos Slim)家族超越,直到2014至2017年再度重返首富寶座。2018年開始,貝佐斯超前蓋茲成為首富後,蓋茲便穩定維持在前5名。
Flourish logoA Flourish chart
依照《富比士》即時更新的淨值排行榜,若從現有身價扣除捐贈的200億美元,蓋茲將會跌出排行前10 。不過,蓋茲曾經說過,「超過特定的時間點之後,金錢對我就沒有效用了,」對他而言,財富應當用在將資源傳遞給世界上最窮的人。
揪團做慈善 蓋茲呼籲富豪簽署捐贈誓言
蓋茲在2010年和前妻梅琳達蓋茲發起捐贈誓言(The Giving Pledge),邀請富豪們承諾捐出大部分的身家,截至今年7月,已經有236組個人/伴侶響應。簽署名單中,包含來自世界各地的超級富豪,如馬斯克、巴菲特、祖克柏等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也是其中之一。
Flourish logoA Flourish chart
不過,如同官網上的介紹所寫,捐贈誓言沒有法律上的強制力,僅是道德上的承諾,因此也遭受外界質疑。根據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 統計,2021年的美國慈善排行榜前50名中,僅有14名捐贈者簽署過捐贈誓言。他們質疑,其他曾承諾捐贈、卻沒有上榜的富豪,究竟在等什麼?等到日後再來捐贈,和當下立刻捐贈相比有什麼好處?
在推特發出最新的宣言後,蓋茲接受《富比士》的獨家專訪,他在訪問中提到,將會在自己有生之年,捐出所有資產,而不是待自己身故後才做慈善。《富比士》認為,這體現了「趁活著的時候給予」(give while you live)的原則。
巴菲特曾是基金會另一金援,近期淡出
比爾蓋茲在部落格指出,自1994年至今,蓋茲和梅琳達已經向蓋茲基金會捐贈超過390億美元。自2006年開始,巴菲特也陸續捐了超過350億美元給基金會,是僅次於蓋茲和梅琳達的最大捐款人。
不過,據《華爾街日報》透露,巴菲特去年底已辭去蓋茲基金會信託人一職,近期有意將原來捐給蓋茲基金會的款項,轉回自己以亡妻為名的蘇珊.湯瑪斯.巴菲特基金會(Susan T. Buffett Foundation),未來動向仍難料。
自2000年開始,蓋茲基金會已經支出792億美元於打擊貧窮、不平等、疾病等,基金會的資產規模,讓他們得以處理這些全球性的問題。舉例來說,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蓋茲基金會支出15億美元投入抗疫,例如捐款幫助窮國取得口服藥、快篩等物資。
蓋茲表示,這些捐贈完全不是犧牲。他相信自己有義務,以能夠帶來最大改變生命的方式,將資源回饋給社會。
慨捐身家!比爾蓋茲:金錢對我已無用,有義務回饋社會 | 曾子軒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z8pa7p


31 歲成億萬富翁,比爾蓋茲最擔心的仍是錢
technews.tw查看原始檔
比爾蓋茨在 31 歲成為億萬富翁時,物質生活上沒有什麼太大變化,他認為擁有保時捷,還有出差要用的私人飛機對他來說已經是巨大的放縱,另外一個奢侈品是家裡有一個給孩子玩的大型跳跳床,與專屬彈跳室。比爾蓋茲自認在財務上是很保守的人,創業期間最怕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付不出薪水。 
比爾蓋茲上美國脫口秀節目《艾倫·狄珍妮秀》,主持人問他作為一個年輕的創業家,賺錢是否是他的優先事項,他回答道,他的優先事項是軟體,他說,「我記得我就讀的私立學校中很多人的家庭財力都比我好,譬如有保時捷之類的,但我一點都不為所動,我的重點是我喜歡軟體,喜歡雇用人,這兩點興趣後來變得如此有價值,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微軟於 1986 年上市,儘管當時 IBM 也在蓬勃發展,還有發展中的蘋果,但蓋茨仍然對微軟的電腦優勢充滿信心,唯一擔心的是財務能力。他說即使變成億萬富翁之後,他仍然對錢感到焦慮。
蓋茨說,「我一直希望銀行裡有足夠的資金,這樣即使客戶欠款一年,我們仍可以繼續應付開銷,並進行研發。所以我仍然可以被看作是財務保守的人,我一直要小心,不會僱用太多人,我一直都很擔心,因為跟我一起工作的人年齡比我大,還有孩子,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沒有得到報酬,我能夠付得出薪水嗎?所以我在財務上總是非常保守。」
比爾蓋斯最擔心的就是帶孩子的已婚人士,這是今天的千禧一代企業家、執行長和創始人也應該擔心的事,雖然年輕人很容易憎恨老年人,但年齡歧視肯定會阻礙商業成功和個人領導力的發展。
與一般傳統產業不同,矽谷企業家功成身退的平均年齡是 47 歲,這裡講的功成身退一般是指賣掉公司賺一大筆錢或是上市,如果沒有年紀大、更有經驗的人,如 Sheryl Sandberg 或 Warren Buffet 的智慧、觀點和指導的話,企業不會長久成功。
透過投入大量的情感和專業精力來解決年長同事的問題,比爾蓋茲體現了最重要的管理特質,即以開放的心態關注每個員工的個人需求,而不是憑個人己見一意孤行。這是比爾蓋茲直到今天仍然知道的技巧
比爾蓋茲的太太梅琳達曾說,「我喜歡比爾,因為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傾聽別人的意見,讓自己被他們所說的話所感動。當我講述我見到的故事時,他也心有同感。他可能會要求我收集一些數據,但他不會懷疑我經歷的實際情況,或質疑我判斷的正確性。」
特別是對於創業機會多於其他種族 4 倍的美國白人來說,這種開放態度對克服年齡、性別和基於種族的偏見至關重要,否則這些偏見會阻礙企業站上巔峰的機會


準確無誤-Bill Gates 在 1999 年的 15 項預測完全實現
Sai Hon/2017年7月1日
他的前瞻性確實是無與倫比。
無人不曉的 Bill Gates 創立了 Microsoft,至今其個人擁 888 億美元資產。而他在 1999 年便推出了一本名為《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的書籍,當時他大膽預測了 15 項未來會發生的事情,而事隔約 20 年,他的預測已經接近真實程度的實現出來。
1. 格價網站
Bill Gates 預測自動化價格比較服務將會被開發,讓人們看到多個網站的價格,從而輕鬆找到所有行業中最便宜的產品。而現在大家已經能夠在 Google 或 Amazon 上搜索產品,更甚是一些酒店格價網站。
2. 移動設備
當時他認為人類將攜帶小型設備,讓他們不斷保持聯繫,從任何地方進行電子商務,更將能夠查看新聞,查看他們預訂的航班,從金融市場獲取信息,以及在這些設備上做任何其他事情。事實證明現在大家的智能手機及智能手錶便擁有了這些功能。
3. 在線即時付款
透過網上繳付帳單,照顧他們的財務狀況,更可通過互聯網與醫生溝通。但可惜現階段未有技術支持得到這種醫療保健方式,反而是 Uber 改變了交通;另外亦有着在線上的借貸服務,或是通過 PayPal 及 Venmo 等網站去作付款。
4. 個人智能助理
以智能的方式連接並同步所有設備的助理裝置,在日常生活中提供需要的信息。說到這大家都應該接觸了現今科技都達成這回事如 Google Now,Apple Siri,或是 NEST 的智能設備,當然還有 Amazon Echo 及 Google Home 以語音控制去解決各位日常需要。
5. 在線家庭監控
透過鏡頭去拍攝屋內情況,並會作出遇知。這不就是現在都已經很常見的電子產品嗎?而 Google 在 2014 年以 5.55 億美元收購了家用監控攝像機 Dropcam,足見這科技產物的潛力是足夠,而且亦有不少像 PetCube 的鏡頭,能夠在用家不在時透過鏡頭和寵物互動。
6. 社交媒體
由 Bill Gates 去預測這個有着朋友和家人聯繫的網站,透過這樣去聊天及計劃事情。相信現今擁有 20 億人使用的 Facebook 便正正將 Bill Gates 的預測實現得到。當然亦連隨一系列社交平台如 Snapchat,Instagram,WhatsApp 等社交網絡增長,完全已經超出了他所想。
7. 自動促銷優惠
透過軟件去預訂旅行,並透過資訊去來建議目的地的活動,更會為所有參與的活動提供折扣優惠和更便宜的價格。環觀現在的 Expedia 和 Kayak 這類型網站便已經根據用戶以往的購買數據提供交易。另外 Google 和 Facebook 都可以根據用戶位置和興趣提供宣傳廣告。更甚是 Airbnb 讓大家置身在家中而不是酒店的服務提供,感受像當地一樣的生活。
8. 即時的體育討論
在一邊觀看體育比賽的同時,能夠利用一種服務去和觀看者互動討論發生的事情,更可立時投票決定誰將贏得勝利。在現在已成為了十分流行的事,一大堆社交媒體網站已經允許這樣做,Twitter 更加是領導者,而 ESPN 這類體育網站更已開放實時留言。
9. 智能廣告宣傳
這兒是想帶出廣告開始偏向聰明,能夠了解日常需要,而針對性以合適的廣告作宣傳。其實大家只要留意一下 Facebook 或 Google 便已經完全做到了,他們可根據用戶平常的興趣及瀏覽歷史,從而將合適的廣告指派在各位網頁上。
10. 實時電視的網站連結
電視廣播將包括加入網站連結去連接到相關網站和內容,從而了解更多資訊。這在現今社會已屬平常事,幾乎所有廣告都會以特定方式指引去連接網站,可能是一個 QR Code,或是添加一些社交帳號,去將更多的內容表達。
11. 線上討論區
是一個方便城市居民及不同國家的,因應問題在互聯網進行討論。這一點和第六項的社交媒體相近,現在大多數新聞網站都有評論的部分,人們可以進行即時的討論,解決有疑難之十。至於網站討論區更是比比皆是。
12. 以興趣為主的網站
這一點和第 6 項的十分類近,並以興趣去營運及網站。現在各種新聞網站和在線平台已專注於單一主題,Reddit 便是一個例子,早前更盛傳他們以 17 億美元的名義去籌集資金。無論是多忙也好,空閒時都可以看一些更詳盡的內容。
13. 項目管理軟件
當時是希望將團隊一起處理的項目將之放上網頁,以方便討論及同時接觸不同人士。而現在企業已經做得成熟,在招聘,組織團隊,並為他人分配工作這些事都來得方便。
14. 在線招聘
同樣地,對尋找工作的人亦能通過宣傳他們的興趣,需求和專業技能在網上找到工作機會。大家二話不說會想得到 LinkedIn 等網站,便是允許用戶上傳履歷,並根據興趣和需求找到工作,招聘人員亦可以根據專業技能進行搜索合適人士。
15. 商業社區軟件
既然可以在網上進行招聘,那麼要找能夠招標的公司去幫助解決。而現在着實許多企業軟件都專注於社會方面,用戶可以與其他企業聯繫,開始一個可以直接在應用程式與品牌進行大項目的對話。
以上這一切預測,都是 Bill Gates 在接近 20 年之前大膽批判,對科技界來說更加是大躍進,當年聯想的事如今終於都實現,且看在未來還會有甚麼新科技出現。
資料來源 Bleacher Report

------------------------

王文華/比爾蓋茲媽媽給台大學生的話

2015-07-11 01:54:31 聯合報 王文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圖為少年時的比爾蓋茲與其母親合影。圖擷自rediff.com

分享
 

台大學生登山募款事件發生時,我想起比爾蓋茲的媽媽。

比爾蓋茲的媽媽叫瑪麗蓋茲,當過老師、待過銀行,後來在聯合勸募服務。

一九九四年,她六十四歲時,不幸得了癌症。那年比爾蓋茲卅九歲,準備結婚。

婚禮前幾天媽媽幫新人辦趴。那時她的身體已經很虛弱,但仍打起精神,念了一封勉勵新人的信。那封信的最後一句話是:「上天給你們最多,對你們的期待也最多。」

六個月後,她過世了。

兒子和媳婦聽懂了她的話,變成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他們知道自己得到很多,於是付出更多。

瑪麗蓋茲的話,也適用於台灣所有正在享受優勢的人,包括我自己。

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個人因素,還要有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出生的時代、居住的國家、家人和朋友,都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就以比爾蓋茲為例,作家葛拉威爾在《異數》這本書中分析,國中時有九件事同時發生,造就了他未來的成功。包括爸媽有財力送他進西雅圖的貴族學校;那所學校是當時少數有先進電腦的中學;有位同學的爸爸是電腦公司老闆,給比爾蓋茲打工機會;比爾蓋茲家離華盛頓大學很近,他可以半夜去用大學的電腦…

當然,比爾蓋茲本人的聰明、努力、眼光毋庸置疑。國高中那五年,他平均每天使用電腦八小時。創業後為了服務客戶,他離開哈佛搬到新墨西哥州,廢寢忘食地工作。

但就算有實力和努力,他也需要媽媽介紹在IBM的熟人,才讓微軟在草創時期能為IBM寫作業系統,奠定公司的基業。

也許比爾蓋茲記得當年是怎麼打進IBM的,所以當媽媽說「上天給你們最多」時,他立刻就聽懂了。他在接受葛拉威爾訪問時,第一句話就說:「我非常幸運!」

你覺得自己幸運嗎?

我無比幸運。從小到大,我占用了很多優勢。我用了父母的資源,上私立中小學。用了國家的資源,上公立高中和大學。用了媒體和社會資源,推動我的理想。

我曾在使用這些資源時,覺得理所當然,是我努力後應得的。偶爾拿不到時,會怨天尤人,覺得世界不公平。

但後來我發現,很多人跟我一樣努力,卻沒得到這些資源。所以沒什麼是「理所當然」,沒什麼是「應得的」,當輪到我拿不到時,我最沒資格抱怨。

資本主義的特色是富者越富,成功者容易越成功。所以既得利益者很容易,也習慣於,去拿更多。比爾蓋茲媽媽在臨終前,教他兒子去扭轉這一開始就傾斜的天平。於是他兒子在資本主義中大獲全勝之後,回頭重新定義資本主義。

我也是台大生,看到社會砲轟學弟妹,感受很複雜。如今事過境遷,我對自己、學弟妹,和其他社會上占據優勢的朋友說:這社會有很多不公平,而我們通常是受惠者。我們得到的好處不全然是應得,更不是理所當然。我們已得到很多,接下來要得到更多相對容易。但在拿更多之前,可以想想:成功,是拿到多少,還是付出多少?

---------------

w7gg04 (13)  

你想用創新解決什麼問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五十八歲的蓋茲,今年剛以七六○億美元的身價,重登《Forbes》雜誌全球首富寶座。但世人對他最佩服的,不是他多有錢,而是他這些年來投身慈善,捐出數百億財富對抗貧窮、疾病,推動教育改革。

「五十年後,蓋茲將因為他的慈善事蹟而永被世人銘記,」知名趨勢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便這樣斷言。

二○○五年,賈伯斯曾在同一個校園,勉勵畢業生以「求知若飢,虛懷若愚」的精神,追求夢想。整整九年後,蓋茲夫婦寄望新一代的畢業生,把創新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帶著你們的才華、樂觀和同理心,去改變世界。」

蓋茲:史丹佛一直是微軟和蓋茲基金會最鍾情的大學之一。多年來,我們堅持找最聰明、最有創意的人才,來解決最重要的問題,而這群菁英當中,來自史丹佛的人特別多。

這是個孕育天才的校園,這裡有心智的靈活性:充滿對改變的開放、對新生事物的渴望。師生們在這裡發現未來,而且從中獲得樂趣。

梅琳達:即使有人叫你們書呆子(nerds),你們也深以為榮。

蓋茲:對啊,我們也感到很光榮。(兩人同時戴上特製的書呆子眼鏡,全場響起歡呼與掌聲)

其實,我平常戴的眼鏡就跟這一副差不多(笑聲)。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代表梅琳達與我最喜愛的史丹佛特質,那就是「樂觀」:相信創新可以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

因為,正是這個信念,驅使我在一九七五年離開哈佛,跟保羅艾倫創立了微軟。當年,我們深信,電腦和軟體可以為全人類帶來更多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好。

但到了一九九○年代,個人電腦的蓬勃發展,反而帶來了新的兩難:有錢人買得起電腦給小孩用,窮人卻買不起,這會讓不平等的問題更加惡化。於是,我們努力想要縮小數位落差,基金會最初的目標,就是捐贈電腦給各地的公立圖書館,讓每個人都能使用。

一九九七年,我首度造訪南非,洽談商務。第二天,我抽空去了約翰尼斯堡郊區的貧窮城鎮蘇威托。這趟蘇威托之行,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想法有多麼天真。

那天,微軟要捐贈一批電腦和軟體給當地一所社區中心,但是我很快就發覺,這裡並不是美國。

在這裡,人們住在鐵皮屋,沒有電力,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廁所;多數人都沒有穿鞋,赤腳走在泥濘的地上。那個社區中心因為供電不穩,他們從兩百英尺外的柴油發電機,拉了一條電線過來應急。我很清楚,只要我和媒體一走,發電機馬上會被搬到其他地方去,那些到場的民眾也會各自離開,繼續去面對電腦解決不了的各種問題。

當天致詞的時候,我的講稿寫著,「蘇威托是一個里程碑,…科技發展不能拋下開發中國家,我們要努力縮小差距。」但我曉得,這些話毫無意義,就差沒說出,「對了,我們才不管非洲大陸每年有五十萬人死於瘧疾,就是一定要送你們電腦!」

我一直以為,自己很了解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事實上,我對許多最重要的問題是盲目的。蘇威托的貧窮,讓我震驚到捫心自問:我是否還認為,光靠「創新」,就可以解決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

我對自己承諾,下次來非洲,一定要對貧窮問題有更深的了解。

才智+樂觀+同理心

方能改變世界

往後這些年,梅琳達和我針對窮人最迫切的問題,做了不少功課。例如,有次再度訪問南非時,我去參觀了一間專門治療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醫院。當時,這種病的治癒率不到五成。

這間醫院是個絕望的地方,偌大的開放式病房裡,塞滿了帶著口罩的病患,還有一層樓用來醫治染病的孩童和嬰兒。我跟一名三十出頭的病患交談,她本來是醫院的員工,後來因為咳嗽,被診斷得了抗藥性肺結核和愛滋病,再活不了多久。更可悲的是,還有一堆病患在排隊,要等她死後接收她的病床

這是個許多人都在等死的人間地獄。

不過,親眼目睹地獄的慘況,非但沒有澆熄我的樂觀,反而讓我的樂觀變得更聚焦。當天我回到車上,就跟合作的醫師說,「我知道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很難治癒,但是我們必須替這些人盡一份力。」

今年,我們的結核病新藥已經進入第三階段臨床試驗,以往病人要花兩千美元的成本、十八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五○%治癒率;未來,只要不到一百美元、六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有八○~九○%治癒率,相當於一百倍的進步。(掌聲)

常有人嘲諷樂觀是擁抱「虛假的希望」其實還有一種心態是「虛假的無望」,認為人類無法戰勝貧窮和疾病。但我要說,我們絕對做得到。

梅琳達:比爾在參觀那間醫院後,打電話給我。通常我倆在出差時,彼此的連絡就是交代那天做了什麼事。但那天的電話很不一樣,他只說了一句「梅琳達,我今天去了一個從沒看過的悲慘地方,」就開始哽咽,無法言語。

我很了解他的心情轉折。當你看到別人的處境這麼悲慘,毫無希望,你會為他們感到心碎。但是,如果你真心想要幫助窮人,你必須親眼去見證最悲慘的人間角落。那天的比爾就是這樣,而我自己也有過同樣的心碎經歷。

對我來說,樂觀不是被動期待事情好轉,而是堅信我們有能力讓事情好轉。論看到的問題多悲慘、多嚴重,只要我們不失去希望、不會視而不見,就能推動改變。

蓋茲:我想跟大家談一個弔詭。

現代科技帶來了許多驚人的創新,讓大家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而史丹佛正是創新的翹楚,催生了許多新創公司、知名教授、厲害軟體、神奇藥物,還有最優秀的畢業生。

但另方面,如果你問美國人,「未來會不會更好?」多數的人會說,「不會,我的小孩會過得比我還差。」他們都認為,再多的創新,也不會讓他們或他們小孩的世界變得更好。

誰的看法是對的?認為創新將帶來新的機會,讓世界更好的樂觀者?還是認為社會愈來愈不平等,機會愈來愈少的悲觀者?

用創新解決社會不平等

我認為,悲觀派的看法是錯的,但他們的擔憂卻很真實。如果科技全都是市場導向,如果創新不能用來解決不平等問題的話,人類未來的偉大發明,可能反而會讓這個世界更加對立。

所以除了樂觀,我們還需要同理心,它會讓我們看見貧窮,看見疾病,看見公立學校有多糟,因此,我們就會把創新聚焦在這些問題上。

各位史丹佛畢業生,你們即將帶動新一波的創新,但是,你們打算用創新來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你的世界是寬廣的,你就能創造一個我們都嚮往的未來;如果你的世界是狹隘的,你可能創造出令悲觀者深感憂懼的未來。

我相信,你們的世界觀都比當年的我,更加寬闊。你們會做得比我更好。

梅琳達:所以,以下是我們對各位的懇求:畢業後,請帶著你們的才華、樂觀和同理心,去改變世界,讓無數的其他人也可以對他們的未來充滿樂觀期待。

550期志氣─為台灣人才而戰
你不必急於一時,因為你必須開展職涯、清償債務、結婚生子。但是,人生過程中,你會看見讓你心碎悲痛的世間苦難,這時,請不要掉頭而去,直接面對它吧。

因為,改變會從這一刻開始萌芽

-------------------------------------------------------------------------------

最大手筆!比爾蓋茲基金會砸 16.4 億投資疫苗新創事業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3 月 12 日 | 分類 醫療科技

世界首富比爾蓋茲以慈善聞名,將大部分資產都投入以夫妻倆為名的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不遺餘力推動各種救助第三世界兒童、疾病防治等志業,也積極投資許多協助人類抗疫的新創事業。2015 年 3 月,基金會宣布成立以來最大手筆投資單一公司,將斥資 5,20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16.4 億元,參與德國疫苗新創事業 CureVac 總額 7,600 萬美元的最新一輪募資,以促進其 mRNA 疫苗技術的發展。

人體細胞中,DNA 需先轉錄為 mRNA,mRNA 將遺傳訊息從細胞核帶到細胞質,再以 mRNA 的訊息排列為模板,轉譯為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以合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過去的疫苗都是以病原體本身或其一部分,引起免疫反應以後,再由免疫反應的流程來產生抗體。但如果能跳過這一步驟,疫苗公司設計好抗體後,直接由 mRNA 在細胞質產生有用的抗體,就能更快速的對抗疾病。

另一方面,mRNA 比過去的疫苗更穩定,可以不用低溫運送。過去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或偏遠地區無法取得疫苗,其原因之一正是缺乏冷凍運輸設備,即使捐了疫苗給他們也無用武之地,但若是未來 mRNA 疫苗無須低溫運送,許多先前無法得到疫苗的地區都可以取得疫苗

比爾蓋茲表示:「若我們能指導身體製造天然防禦,我們預防及治療疾病的方式將有革命性進展。」並表示對 CureVac 的 mRNA 技術深具信心。比爾蓋茲基金會一再投資對人類未來相當重要的新創事業,顯示出資本主義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正面力量。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期望比爾蓋茲的眼光正確,CureVac 的 mRNA 技術真能成功,讓未來人類對抗疾病產生重大貢獻。

--------------------------------------------------

比爾蓋茲公開信 預言15年後數億窮人脫貧

蓋茲基金會發表2015年的比爾蓋茲夫婦公開信,內容提及比爾蓋茲夫婦預測15年後,世界將出現8大變革。(歐新社)

2015-01-22  15:37

〔本報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發表年度公開信,對15年後的未來做出8項預測,大敢預言到了2030年,世界上的窮人將獲得更好的生活,不僅非洲能實現糧食上的自給自足,行動銀行的出現,更會幫助窮人徹底改變貧困。

比爾蓋茲夫婦認為,未來15年間,健康、農業、銀行、教育等4個領域的8大面向,將會出現重大突破,因此他預測,2030年到來之前將陸續實現: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減半、產婦死亡率大減3分之2、找到消滅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方法、瘧疾將從世界上消失、愛滋病防治轉折、非洲糧食自給自足、行動銀行改變貧困、軟體引發教育革命等8項大轉變。

比爾蓋茲表示,在行動銀行的發揮下,數億人將可擺脫貧困,他相信,窮人的生活環境與資源,會在未來15年內,提升至人類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

公開信中寫道,行動銀行目前已在肯亞開始普及,智慧型手機作為關鍵,已令開拓行動銀行業務的公司開始發現,服務窮人是有利可圖的,處理交易數字的當下,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且需要服務的開發中國家,手機普及率如此之大,一但行動銀行業務全面啟動,就會出現競爭性的創新服務。

目前,蓋茲基金會正積極在印度、孟加拉、烏干達等國家推廣金融工具給窮人,藉由補救資源上的不足,替窮人創造大量翻身的機會。

蓋茲基金會相信,2030年,世界將會呈現出一個更好的樣貌。對於願意幫助窮困地區居民改變生活的善心人,基金會將稱之為「全球公民」,希望藉由這樣的公開信,召集成千上萬的「全球公民」共同加入蓋茲基金會,共同為世界的變革付出實際行動。

----------------------------------------------

飲水安全向來是開發中國家最大的隱憂,據估計,全球約有二十億人無法取得乾淨的飲用水,每年更約有三百萬人因用水相關疾病死去。許多科學家皆致力於研發出便捷的淨水設備,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旗下基金會所投資的 Janicki 生質能源公司,近來推出一台「全能處理器」,能將污水在五分鐘之內轉為乾淨的飲用水,可望解決全球飲水安全問題。比爾蓋茲也親身試飲 Janicki 全能處理器所產出的水,強調:「這真的是水!」


比爾蓋茲出書預言 「新冠是人類最後一次疫情大流行」
2022年2月11日 週五 比爾蓋茲出書預言,「新冠是人類最後一次疫情大流行」
文/林宗輝
根據《財訊》報導,微軟創始人,以及目前全球第四有錢的富豪比爾蓋茲,在退休後其基金會就一直關注能源發展與各種人類疾病預防與醫療。比爾蓋茲近日在其個人部落格指出,將在5月初出版一本探討如何預防下一次疫情大流行的書,他認為,新冠肺炎(Copvid-19)將成為人類最後一次疫情大流行。
《財訊》報導指出,比爾蓋茲基金會已經花費超過20億美元在全球推動各種對應疫情的工作,包括強化檢測能力以及發展低成本疫苗等等,主要針對非洲以及其他落後地區的民眾,該基金會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第二大出資者。
近日則是與維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 Trust)合捐3億美元(約新台幣83億元)給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在2021年初,他也提出一個全球預警系統概念,透過數千名的志願者形成骨幹系統,準備好在疫情爆發第一時間提供更即時的訊息回報,透過更透明的疫情訊息掌控,避免下一次疫情爆發的發生。他預估,這個計畫每年可能需要花費上百億美元來維持。
根據《財訊》報導,比爾蓋茲認為,目前在治療呼吸道病變所累積的醫療知識,以及在疫苗發展的相關經驗已經有非常好的累積,這可以幫助未來人類再次面對類似的疫情爆發狀況。他強調,透過正確的投資選擇,Covid-19可以成為人類史上最後一次疫情大流行。
說到投資,《財訊》分析,回過頭來看比爾蓋茲的資產,雖然他的財富排名從2019年的第2名退步到第4名,但他的財富從2020年統計的980億美元增加到去年底統計的1390億美元,就投資獲利能力來看仍是首屈一指。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
比爾蓋茲出書預言 「新冠是人類最後一次疫情大流行」 https://bit.ly/3rKNqc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