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政府宣布,自2020年元月起,正式屏棄使用暱稱「Holland」(荷蘭),全面正名使用國名為「Netherlands」(尼德蘭)。
「Holland」此暱稱其實僅包括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及鹿特丹等城市的地區,「Netherlands」才真正為國名。
本次的正名預計花費約20萬歐元(約新台幣670萬元),正式實施正名之後,所有公司、大使館、外交部以及大學等機構都必須使用「Netherlands」;像是2020年的歐洲歌唱大賽與東京奧運皆會使用「Netherlands」而非「Holland」。
荷蘭政府這次推動正名同時是為了紓困阿姆斯特丹過量的旅遊人潮,阿姆斯特丹有100萬居民,但是每年卻有超過1700萬遊客到阿姆斯特丹旅遊,造成失衡;藉著推動正名的機會,讓遊客把旅遊焦點放到更多更廣的地區。
而台灣是否會把中文「荷蘭」改名,根據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臉書表示,會延續自清朝以降的傳統,中文繼續稱作「荷蘭」。


2e5a4a7e593a1e786b1e898ade981aee59f8ee88887e5b882e98eaee59c963e59fbae99a86e59c965e582b3e69599e5a3abrobertus-juniuse88296e5838fjpg_00_05_72_06_cca100004-pm-ah1604-0005-i  

臺灣關係和蘭古圖古文書寫真集
臺灣的蛻變:由自足至永續發展的荷西時期
文/黃富三
現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近代臺灣歷史的特色是政權變動頻繁而經濟發展迅速。
臺灣在17世紀以前是一個相當封閉的自足經濟體,其對外關係僅有中、日商人之不定時來訪,進行物物交易,欠缺主體性。然而在荷蘭人1624年領臺後,建立近代式統治組織,並實施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政策,啟動經濟發展的腳步,並在此基礎上帶動社會、文化的變遷。
一、1624年以前之自足社會:候鳥期
十五世紀後,東亞商業日益興盛,臺灣位於航路必經之地,逐漸浮出舞臺。16世紀下半葉明朝開海禁後,東亞貿易更盛,華商活躍於各港口;16世紀末,日本亦鼓勵海外貿易,日商進出東亞;歐洲商人亦東來,拓展國際貿易,因此臺灣島之重要性益增。
對此神祕之島,華人稱之為小琉球、小東島、北港、東番,以及與臺灣同音的大員、臺員、大灣等名稱;日人稱為塔迦佐古、高山國(日文音為Takasago)等;西方人則名之為「福爾摩沙」(Formosa)。由於臺灣未有國家組織,各國商人逐漸以其為交易據點,而漁民、海盜亦逐利其間。
商人之「自由港」:
由於臺灣無一主權政府,不須繳稅,亦無行政干擾,形同自由港,各國商人逐漸在此自由貿易;其中以中國、日本商人最活躍。
漁民採捕地:
臺灣四面環海,寒、暖流交會,漁產極為豐富,尤其是澎湖,自古即以漁產著稱。臺灣西部沿海之漁業亦發達,其中以烏魚最重要,其卵所製成之烏魚子,乃華人桌上珍品,價格昂貴,每年冬季吸引大批中國漁民來臺採捕烏魚,稱之為「烏金」。
烏魚子是將鯔魚(俗稱「烏魚」)卵巢鹽漬後乾燥的水產加工食品,風味獨特,價格高昂。每年冬至前後,烏魚會洄游至臺灣西南部沿岸產卵,為圍捕烏魚的臺灣漁民帶來可觀財富,故將烏魚稱作「烏金」。圖為鹿港地區以日照曝曬烏魚子的情景 。〈曬烏魚子〉,蛙子拍攝,攝影年份:2008。圖片提供者:蛙子,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海盜根據地:
隨著東亞貿易之興起,海盜亦入據,包括倭寇、中國海盜。如騷擾中國沿海的林道乾,於1564年為都督俞大猷所敗後,曾入據北港(臺灣),其後逃至占城(在馬來半島)。其後林鳳繼起,1574年自澎湖侵入臺灣,經總兵胡守仁擊敗而退走菲律賓。但若論與臺灣關係最密切的盜商集團,莫過於顏思齊與鄭芝龍。顏思齊是福建漳州海澄人,乃日本長崎之華僑,1624年密謀推翻幕府不成後,逃至臺灣。1625年,他去世後,鄭芝龍繼起,聲勢更大。1628年明朝加以招撫後,他全力掃平其他海盜,立功升官,至1639年,累升至總兵,因此得以壟斷中國貿易。他組織一支龐大商船隊,名為「一官船」,往來東亞各港,同時與在臺之荷蘭人訂約交易,成為國際大貿易商,富可敵國。
然而,當時臺灣僅是被動的貿易對象或暫時據點,有如候鳥之落腳地,欠缺經濟主體性,難以永續發展。
二、 1624年後荷蘭、西班牙之入主臺灣:旅舍期
16世紀中葉前後,葡萄牙水手經常航行經過臺灣至日本,目眩於其壯麗之景色,不禁驚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此即Formosa之由來。1598年,荷人出現於遠東,建商館於印尼萬丹(Bantam)1602年,成立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enie,簡稱VOC),其後轉往巴達維亞(今雅加達),以此為總部,經略東亞。為拓展與中國之貿易,1604年,公司派提督韋麻郎(Wijbrant van Waerwijck)率軍佔領澎湖,但為明將沈有容諭退。1609年,荷人在平戶設商館,開始對日通商,更急欲與地大物博的中國通商。當時菲律賓已為西班牙統治,華人多前往貿易,荷蘭人為對抗其商敵,1622年再佔領澎湖,1624(天啟4)年,明朝總兵俞咨皋攻澎湖,最後雙方協議,荷人遷往臺灣,明朝則允許華人前往貿易。於是荷蘭首任臺灣長官宋克(Maarten Sonk)入據大員,設商館,建熱蘭遮城(Zeelandia,今安平),進行貿易與統治,開始荷蘭治臺時代。
另外,西班牙為對抗荷蘭,在1626年派兵佔雞籠(Santísima Trinidad),並築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城為據點;1628-29年,又佔淡水,築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城。西班牙人亦設商館招商,形成荷、西南北對峙之局。但荷蘭人無法坐視西人勢力之擴大,在1642年派兵北上,將其逐出北臺。至此,荷蘭人取得全臺統治權,直至1661-62年,鄭成功攻臺方結束。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派人管理臺灣事務,引進歐洲近代文明,促成臺灣的蛻變,特別是經濟活動。
熱蘭遮城(Zeelandia)由荷蘭人於1624年興建,是荷蘭領臺時的行政中樞,也是鄭氏三代治臺的居所,又被稱作臺灣城、安平城、王城。此圖原收錄在荷人Olfert Dapper所著《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詳細描繪出十七世紀建立在大員港灣的熱蘭遮城的建築結構與市鎮分布情形。〈大員熱蘭遮城與市鎮圖〉,Olfert Dapper,年份:1670,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西班牙人在1626年占領北臺之後,於雞籠港內的社寮島(今稱和平島)修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作為據點。本圖為17世紀西班牙人分布在雞籠一帶的勢力圖,出自日治時代翻攝重製的《臺灣關係和蘭古圖古文書寫真集》,圖中並可看到聖薩爾瓦多城的蹤影。原圖為Cornelis Vischbee在1667年所繪,現藏於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基隆圖〉,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博物館。
三、臺灣經濟之躍進:轉口貿易與農商連體經濟的啟動
荷蘭人於1624年領臺後所實施之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影響甚大,臺灣被納入東亞甚至更大的世界貿易體系中,在第一次全球化運動中,開啟經濟成長的腳步。荷蘭人初期僅以臺灣為基地,發展東亞轉口貿易,主要進行中國絲綢、日本銀、南洋香料的貿易,獲取相當優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約自1630年代起,荷蘭人吸引漢人來臺發展農業,尤其是糖業,農業與出口貿易逐漸結合為一體,臺灣從此由自足經濟進入貿易導向之農業永續發展期。原來荷蘭人來臺後,發現臺灣自然條件適合種植甘蔗製糖,而糖乃具有國際市場的商品,因此獎勵具有產製技術的漢人移民來臺。其方式是:派遣船隻載運移民、提供土地與資金、興修水利、武裝保護漢人拓墾之安全等;而漢人則提供勞力、技術,甚至資金,從事實際開墾與製糖工作。在此一雙方各盡其力、各取所需的分工體制下,農業發展相當順利,首先是蔗糖業,其後是稻米業,而蔗糖則取代鹿皮躍居為第一大出口貨。此後臺灣的自主性經濟在本土萌芽、生根、茁壯,由於農、商密切結合,可稱為「農商連體經濟」,而此一型態影響日後鄭氏王朝、清朝、日本及中華民國之經濟走向,直到1960年代方為工商經濟取代。
總之,由於荷蘭人的政治力與漢人的經濟力之分工與合作,臺灣經濟發展之列車開始啟動,此後貿易導向成為臺灣的傳統,米糖為主的「農商連體經濟」也長期成為臺灣經濟之骨幹。
四、多元社會之浮現:定居期
在社會、文化方面,臺灣由南島民族之部落社會蛻變為近代之多族群、文化社會。
1624年與1626年荷蘭與西班牙先後入主臺灣,約有二千多名歐洲人居住臺灣。少數荷蘭、西班牙人如何統治呢?其祕訣是藉助傳教士兼理行政事務。一者以其有傳教熱忱,忠於職守;二者可減輕行政費開支;三者以其通土語,有助溝通意思。傳教士熱心佈教,積極展開教化工作。至1630年,西部海岸平原各地已建有基督教教堂、學校。他們傳入基督教,感化原住民,並創造原住民拼音文字,提高文化水準。著名的傳教士有Candidius、Robertus Junius等人,自1627年後先後來臺傳教。他們以南部平埔族為主要對象,尤其是新港社,以拉丁字母(亦稱羅馬字母)創出新港西拉雅語文,用以翻譯祈禱文、十誡、教義問答、新約等,教化相當成功。而新港西拉雅語文,在荷蘭人退出後仍使用至19世紀之清嘉慶年間,用以與漢人訂立契約,此即「新港文書」、「 墾方面制度外,?」番仔契」。
西班牙人於1626年佔領北臺後,亦推動貿易與傳教工作。貿易之發展不順利,但在傳教方面頗有進展。據稱1630年有信教者300餘人,1634年有320人;Esquivel神父亦以拉丁字母編《臺灣島淡水語辭彙》、《臺灣島淡水語基督教理書》等書。
此外,在1630年代,荷蘭人又招引大批漢人來臺發展農業,達四、五萬人,而且聚居於今臺南地區,形成漢人社區。漢人並將其社會制度與文化移植,塑造日後臺灣全面漢化之原型。
因此,臺灣首度出現包含原住民、歐洲人、漢人之多族群、多文化社會,其後各歷史時期又不斷有新移民進入,形成今日的多元社會。
Robertus Junius出生於鹿特丹,是荷蘭時代在臺傳教的第二位新教牧師。1629年,駐守巴達維亞城的總督Coen指派他到臺灣擔任G. Candidius牧師的助手。在臺期間,他曾以羅馬字母拼寫平埔族語製作「教義問答」等教材。〈傳教士Robertus Junius肖像〉,A. Montanus,Waterloo,年份:164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345621  

西班牙人在美麗島
文/陳宗仁

現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距今三百多年前,1626年的五月初,臺灣東海岸水面出現了一些船隻,順著黑潮與西南季風,往北航行。這隻船隊有十四艘船,載著兩百名武裝士兵,還有幾位天主教的神父,在五月十日到達臺灣東北部的一個海灣,他們命名為Santiago(即今三貂灣)。船隊在三貂灣停泊,另派出兩艘船沿著海岸,向前探勘,五小時後,他們又發現一處海灣,船隊跟著在五月十一日進駐於此,人員離船,登上了海灣口的一個小島,開始修築房舍、堡柵。這隻船隊來自菲律賓的馬尼拉港,船上載著西班牙王國的士兵與船員,來到的海灣即現今的基隆港,小島則是和平島。
五天後,這隻船隊的長官巴爾得斯(Antonio Carreño de Valdés)代表西班牙國王,宣告佔領臺灣島、島上堡壘、原住民村社及其他所有東西。在佔領儀式中,他手上拿著島上的樹枝、土壤,做為所有權的象徵。在場有四位西班牙神父,以及士兵、水手見證。此時,十字架與西班牙國王的旗幟樹立於和平島上,西班牙王國在臺灣島建立了殖民地。
他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陌生的港灣?
十五世紀以來,西班牙人一直在世界各地探勘,佔領殖民地,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傳教以及追求領土、貿易帶來的利益,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基隆港,也是希望前往中國與日本傳教、發展商業貿易,因為這兩個國家是當時亞洲非常富裕、繁榮的地方;而此次的佔領舉動,還有另一原因,亦即他們當時最主要的敵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兩年前,即1624年,已佔領臺灣西南側的大員港(即今臺南的安平港),荷蘭人來到臺灣的目的與西班牙人相同,都著眼於發展與中國、日本的貿易。地緣政治的考量,迫使當時全球最強大的兩股海上勢力分佔臺灣南北兩地。
堡壘
西班牙人占領北臺之後,在和平島上修建堡壘,其中最重要的是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1642年荷蘭人擊敗西班牙人後,將聖薩爾瓦多城命名為「北荷蘭城」(Noord-Holland)。本圖即為北荷蘭城的平面圖,日治時期翻攝重製,出自《臺灣關係和蘭古圖古文書寫真集》。原圖繪於1667年,現藏於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北荷蘭城平面圖〉, Cornelis Vischbee繪,繪製年份:1667。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博物館。
對西班牙人而言,臺灣島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域,住著不知底細的原住民,也要擔心荷蘭人的攻擊,所以佔據和平島後,西班牙人立即修築防禦工事,堡壘的建築與維修相當耗費財力、物力與人力,他們前後花了十年的時間,在和平島上建立了四座堡壘,其中最重要的是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意即救世主)。另外,佔領初期,因馬尼拉的補給船未到,守軍面臨斷糧危機,而在1627年派兵至淡水買糧,遭到住民攻擊,因而派兵報復,在淡水河口(今紅毛城附近河岸)也建立一座堡壘,稱為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
在臺灣的西班牙人大都居住於堡壘內,只有少數傳教士會住在原住民的村社。聖薩爾瓦多堡規模最大,內有軍營、倉庫及教堂,其旁有市集。堡壘的興廢也是佔領者在臺勢力盛衰的指標,西班牙人佔領北臺十六年間(1626年五月至1642年八月)),前十年在和平島、淡水建了五座堡壘,是西班牙人最重視臺灣據點的時期,但1637年時,菲律賓總督對臺政策改變,縮減在臺兵力,決定退出淡水,也廢除和平島上的小堡壘,只保留聖薩爾瓦多堡,多餘的火砲與兵力則撤回馬尼拉。
什麼要縮減臺灣據點的兵力?因為西班牙人原先有關傳教與貿易的期盼不如預期。
1627年,西班牙人為報復淡水住民攻擊前往買糧士兵一事,乃由雞籠出兵淡水,並在河口附近建立堡壘,命名為「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1637年,西班牙人因傳教與貿易事業發展不如預期,將人員與軍火從聖多明哥城撤離,棄守淡水河流域。荷蘭人擊退西班牙人後,也在聖多明哥城的城址附近重建一座新堡壘,稱為「安東尼城」(Antonio)。因時人常以「紅毛人」或「紅毛番」稱呼渡海來臺的歐洲人,故此處也被稱作「紅毛城」。圖為幾經重建整修的淡水紅毛城今貌。〈淡水紅毛城〉,圖片提供者: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技術研發中心,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傳教與貿易
傳教是西班牙人佔臺的目的之一,在佔領期間,先後有四十餘位傳教士來臺,主要為道明會士,他們希望以基隆為據點,就近前往福建與日本傳教在福建的福州一帶,他們成功地建立傳教據點,但與同在中國傳教的耶穌會士見解不同,後來引發天主教派間的禮儀之爭;他們亦嘗試前往日本,但因日本官方查禁天主教,使得傳教工作無法進行。至於在臺灣的傳教活動,則以基隆為中心,向東推展至宜蘭平原,向南主要在淡水河流域傳教士在村社間傳教,建立教堂,但亦有神父捲入村社紛爭而被獵首。
西班牙占領北臺灣之前,已有中國人與日本人駕船到此處貿易。圖為日本畫師所繪「唐船」(指來自中國的船隻),其長度約45公尺,寬度約12公尺,搭乘人數可至百餘人。圖上標明從日本出發到中國、越南沿岸港口的里程,臺灣(今臺南)也列於其中,是唐船來往的港口之一。〈版印畫-唐船圖〉,繪製年份:約17世紀。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西班牙人佔領基隆港之前,中國人與日本人已到此港口貿易,而港口的原住民也與乘船來的貿易商人交易。中國商人主要是來自福建南部的漳州人與泉州人,即臺灣目前習稱的福佬人。這些人對基隆港灣並不陌生,1626年西班牙人剛到基隆時,即有福建的商人用船載著米糧和建材前來,準備賣給西班牙人。他們的消息靈通,如同他們熟悉馬尼拉或東南亞其他港口的動態。因此,西班牙人佔領基隆、淡水後,中國大陸沿海港口與基隆、淡水之間已有中國帆船往來貿易;而基隆與馬尼拉之間,則有西班牙官方的船隻,每年兩次的對渡。所以西班牙人來臺的目的之一,建立一條新的貿易路線以取得中國商品,這樣的想法是實現了。
每年從馬尼拉來的官方補給船帶著白銀、軍隊的補給、食物前來和平島,回程時則裝載棉布、生絲、各種絲織品回馬尼拉,除了供應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消費,有些貨物會送上回美洲的大帆船。而對中國生意人而言,基隆港早就是一個通商港口,西班牙人的出現,只是多了有錢買貨的客戶,基隆、淡水或大員港,都是當時中國船隻在東亞海域貿易流通網絡的港口之一。因此,基隆貿易如果出現危機,關鍵並非中國商人不供應貨物,這些商人不受任何信仰、政權拘束,只要有利可圖,即會載運各類能賣錢的商品四處交易,但問題是西班牙人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商品?西班牙人佔領基隆、淡水的前十年,順利地在基隆、淡水與中國商人貿易,1630年中期以後,當中國商人載貨來賣的時候,卻發現西班牙人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同一時期馬尼拉的商業亦陷入類似的困境,因為從美洲輸入的白銀減少,使得中國人帶來的貨物滯銷,價格下跌。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建立據點後,使用美洲的白銀作為流通貨幣。在統治北臺灣期間,亦以白銀購買唐船帶來的商品如絲、棉布。此後銀幣一直是臺灣商業買賣使用的貨幣,而非中國的銀兩,直到日本佔領臺灣後,才改用紙鈔。圖為當時流通的西班牙銀幣,約重27.67公克,稱為 1比索(peso)或八里爾(el real de a ocho)。〈西班牙銀幣8 Real(里爾)〉,年份:約17世紀。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離開臺灣
本圖為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初期,描繪他們熟悉的臺灣北部幾處海灣,反映他們當時對北臺灣地理形勢的認知,由日本畫家清水雪江於1935年所臨摹。原圖為Pedro de Vera繪於1626年,現藏於西班牙塞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福爾摩沙島西班牙人港口描述圖(摹本)〉,清水雪江,年份:1935。圖片提供者:國立臺灣博物館,網站名稱:國立臺灣博物館。
西班牙人在基隆、淡水派駐軍隊、設立堡壘,駐軍的薪水、後勤補給、堡壘的整修均需費用,每年的開銷是菲律賓總督的財政負擔,當馬尼拉與中國、美洲的貿易逐漸衰退時,而在中國、日本的傳教績效不彰。對西班牙人來說,當初佔領基隆、淡水,是否是個錯誤的決定?1637年菲律賓總督重新檢討對臺政策,考量西班牙人無法斷然放棄臺灣的據點,因為這會影響西班牙王國在東亞海域的聲譽,於是決定縮減駐軍規模,放棄淡水據點。荷蘭東印度公司一直注視西班牙勢力在臺的動態,當他們發現西班牙勢力減弱,決定乘虛而入,1638年開始介入淡水的貿易,結好淡水的原住民;進而試圖將西班牙勢力逐出臺灣,在1641、1642年兩度派出武裝船隊至基隆港,第一次的軍事行動有點偵探性質,第二次即1642年8月,荷蘭軍隊就登陸和平島,雙方經過五天的戰鬥,西班牙人獻城投降。
西班牙人離開基隆、淡水,並不意味基隆、淡水兩個港口的貿易結束,如同基隆、淡水的貿易活動並不是因西班牙人的佔領而開始。但是對西班牙人來說,他們往往為了某種利益,佔領一個據點,建立堡壘,進而發展商業或控制當地原住民,但情勢的發展難以預估,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東亞海域,多股勢力並存、競爭中,北臺據點的棄留應是區域地緣政治的產物。


2021-08-03_1611462021-08-03_1610402021-08-03_161028

與1624年荷蘭人將台灣帶入世界體系有關。「荷蘭人選擇在安平設貿易據點,從此命定台灣的貿易性格」、「台灣人熱衷海外旅遊,其實也是貿易性格所致」。
----------------
17世紀初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於1624年占領今日安平,並建熱蘭遮城為其防禦要塞,全部工程完成於1634年。1662年鄭成功取荷蘭城後,改稱安平鎮,改內城為內府,臺人因此稱其為王城。清領時代,因台江陸浮失卻其重要性,加上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建億載金城,故日漸荒廢。日治後重建,二戰後乃稱「安平古堡」。目前真正的荷蘭時期遺跡僅存古堡前方外城南城垣的磚牆。老榕盤根,無限滄桑,見證著盡400年來的台江的歷史。1975年配合觀光年計畫,台南市政府整修安平古堡範圍環境,在瞭望台上加一尖型屋頂,牆面漆成白色,就是現在我們看見的安平古堡的模樣臺南市安平區熱門景點(觀光局提供) | 蹦世界 https://bit.ly/3yler6V
--------------------------------
成大「熱蘭遮城400年」計畫 重現精彩歷史與價值成大「熱蘭遮城400年」計畫 重現精彩歷史與價值 - NCKU,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https://bit.ly/3A3yOFZ
舉頭三尺有神明,文化底蘊深厚的府城,掘地三尺有古蹟!在府城生根發展的成大,引領台灣重大歷史事件研究與考古發掘,2月5日在安平發表2019年與台南市政府合作考古荷蘭時期「原大員市」的發掘成果,展現不同於文字的歷史證據。未來成大將進一步整合海內外荷蘭時期台南相關的研究與文獻,跨域調查、探勘與研究,重現精彩的歷史與價值,連接土地與人群的關聯。
現今的台灣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其實400年前荷蘭人在台南安平設貿易據點,建熱蘭遮城、大員市鎮,台灣就已國際化,進入世界貿易體系,開啟躍入世界的歷史契機。台灣外貿為主軸的經濟發展模式,商人一只皮箱全世界走透透做生意,在成大考古所所長劉益昌眼中,都與1624年荷蘭人將台灣帶入世界體系有關。「荷蘭人選擇在安平設貿易據點,從此命定台灣的貿易性格」、「台灣人熱衷海外旅遊,其實也是貿易性格所致」。
熱蘭遮城考古發表
成大2018年起執行為期6年的「熱蘭遮城400年」研究計畫,依據《1643年熱蘭遮市地籍登記簿》等文獻資料、套圖測繪與考古發掘三個面向的相互印證,探尋大航海時代下的台南。以建築系黃恩宇助理教授套圖與測繪成果為基礎先做調查,再於石門國小與安平劍獅埕進行考古試掘,仔細尋找地層中的堆疊脈絡與出土遺物。成大校長蘇慧貞、台南市長黃偉哲均出席成果發表會。
2019年於原大員市鎮南端(今劍獅埕園區)、東側(今石門國小)考古發掘,找尋昔日市區遺跡與海岸線位址。劉益昌表示,「安平是歷史大事件的重要場景,期盼台灣能復原一部分熱蘭遮城、大員市鎮,讓大眾真切感受400年前台灣在世界貿易的重要地位,了解現在台灣性格特質的形成與發展。」
依照荷蘭時期地圖,石門國小恰巧位於當時海陸交界處。因此在國小校內南、北側各發掘一處探坑。在北側發現一處清代磚造結構,再向下挖掘則有疑似大水氾濫沖積以及水相沉積的地層,該現象與海岸線附近的地層類型相似,可能就是海岸線位置。南側的探坑,雖僅保留少部分的堆積地層,但也發現到清代的溝渠遺跡及部分房屋基礎的遺留。
石門國小發掘現場
劍獅埕園區在荷蘭時期已有街屋的街廓,到了清代則是清政府設立的水師五館之一「金門館」地點。考古發掘看見了連續磚造基礎與鋪面,所出土的遺物以17、18世紀瓷器為主,可能就是金門館的建築遺構。由於地層是向上累加,看到清代時期地層,也就會有荷蘭時期地層的存在,因而未再向下發掘。
劉益昌指出,現今不乏荷蘭時期與台灣有關的史料、文件(例如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誌),但都屬文字紀錄,考古發掘可得知文字外更多訊息。日本在西方大航海時代實行鎖國政策,在長崎縣平戶市海岸線外建造人工小島(出島),是唯一允許西洋人合法滯留的地方。平戶市與安平一樣有著荷蘭人的足跡,近年來日本政府修復出島、展示遺址及各式物件等,讓大眾認識與感受昔日出島的生活風貌與歷史,了解荷蘭人當時的商業活動等,日本作法值得借鏡。
考古提供文字外的歷史
「熱蘭遮城400年」研究計畫在2020年進入第3年,除持續熱蘭遮城、大員市鎮的相關研究外也會探討荷蘭人與原住民的關係與互動,包括舊時平埔族蕭壟社、麻豆社所在的佳里、麻豆,做田野考古發掘。
成大表示,「熱蘭遮城400年」,為一匯集國內外跨領域專家學者,在台南地區進行調查、探勘與研究的工作,希望在共同努力下,充分將這段過去以不同的歷史、人群與土地觀點再次呈現給大眾。2024年熱蘭遮城建城400年時,將藉由展覽、活動等方式呈現,讓各界能重新思考這個階段台灣的歷史、人文與土地風貌。
成大「熱蘭遮城400年」計畫 重現精彩歷史與價值 - NCKU,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https://bit.ly/3A3yOFZ
----------------------
荷蘭貿投處活動 營收回饋西拉雅
記者:季亞夫/島秀
地點: 全臺 全部  
根據史料記載,台灣名稱來自於台南西拉雅族台窩灣社(Teyowan),位在當時台南外海上的一個沙洲上,這正也是荷蘭人與台灣原住民最早的相遇地點,也開啟荷蘭人在17世紀1624年至1662年,長達38年佔領台灣的時代。至今,在台南市有多處荷蘭留下的遺址,甚至包括鄒族、西拉雅族以及魯凱族身上都留有荷蘭人的DNA。為了加深台灣與荷蘭的外交關係,荷蘭在台辦事處,連續舉辦三年府城荷蘭日牽手西拉雅的活動。民眾除了不必出國就可以一遊荷蘭民俗風情外,也將結合西拉雅族文化以及原住民歌手的演唱會。
全球最著名的煙燻起司、最具地方產業特色的木屐鞋,這全都是荷蘭這個國家最鮮名的標緻,除此之外,還包括當地的童玩以及可以穿上荷蘭的傳統服。連辦了兩年的來府城遊荷蘭節,今年特別結合台灣原住民元素主題訂為府城荷蘭日牽手西拉雅,並且即將在10月24日赤崁樓熱遮蘭城舉辦原住民之夜。
17世紀荷蘭進入台灣,待上38年,第一個相遇的族群就是西拉雅,至今府城台南市還能看到荷蘭人留下的印記,赤崁樓就是最著名的建築物。不只西拉雅,台灣南部的原住民族群可能都有荷蘭血統,荷蘭在台貿易投資處代表胡浩德,就曾在今年2月前往魯凱族霧台大頭目家族認親,而他的魯凱族名字就叫做Dakanau。
台南市的荷蘭日活動,2007年開始,有18000人參與,去年增加到23000人,今年預計突破30000人,而每年的營收都用做公益捐款,今年也不例外。
不用出國就可以親訪荷蘭文化,不用到原住民部落就可以理解荷蘭人留在台灣的遺跡,10月17日至10月25日,來府城就可以遊荷蘭。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原民新聞 https://bit.ly/2WJElDb
-----------------------------------
臺南,臺灣歷史的門戶,臺灣的歷史從這裡開始
  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前,平埔族西拉雅系臺窩灣社(Taioan、Taiouan、Taivuan)即已濱臺江而居,以漁獵、農耕維生,後來「臺灣」之名即由此而來。1624年,荷蘭人進入臺南,建立殖民政權,以擴大貿易獨佔權,先後興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前身)與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前身),作為堡壘、長官住所,與發號施令的行政中心。
  1661年4月,鄭成功(1624-1662)率領400艘軍艦、2萬5000兵員轉進臺灣,圍城迫使荷蘭簽下降書,建立鄭氏王國,以臺灣為東都,設承天府,以普羅民遮城為府治,另以新港溪為界設兩縣:天興縣設治於佳里興(佳里區),管轄現今嘉義以北的地方,萬年縣設治於二層行(仁德區),管轄現今高雄以南的地方,並且將熱蘭遮城改為安平鎮,並分兵屯墾,獎勵農耕,開拓南臺灣。1664年,鄭經(1643-1681)重新規劃行政區域,將東都改為東寧,天興、萬年2縣升為州,並於南北路和澎湖設安撫司,同時將承天府分為4坊,分別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皆在現今臺南市區),另外規畫24里,分布於現今臺南市及高雄市。
  1683年(清康熙22年),清政府派遣施琅(1621-1696)率領戰船200餘艘、官兵2萬餘人攻打臺灣,鄭軍大敗於澎湖。翌年台灣納入清帝國版圖,4月設立臺灣府,府治設於東安坊,隸屬於福建省管轄,廢天興州、萬年州,將之改為諸羅縣、臺灣縣與鳳山縣,隸於臺灣府管轄。其後,雖因治安與國防考量,而於1723年(清雍正元年)增設彰化縣、1731年(清雍正9年)再設噶瑪蘭廳。
  1894年(清光緒20年),清日「甲午戰爭」,翌年,清國戰敗,將臺澎割讓給日本。日本治臺之初,參照清領末期舊制,將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改為臺北縣、臺灣縣與臺南縣;臺南縣所轄包括現今的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等縣市。其後多次變革。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國民政府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陳儀來台接管臺灣。翌年(1946)1月7日「臺南縣」成立,除原屬臺南州之臺南、嘉義兩市劃出獨立為省轄市外,其餘原屬臺南州下的10郡,仍為臺南縣轄域,並改郡為區,改庄街為鄉鎮;繼則將水上、太保2鄉劃歸嘉義市、安順鄉編入臺南市,並增設林內、麥寮、褒忠、東勢等4鄉,復將原阿里山番界改設吳鳳鄉,縣治設於新營,市治則設於臺南市區。
  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易大縣制為小縣制,今日臺南的範圍,縮為八掌溪以南、二仁溪以北之地,原臺南縣部分轄有新營、曾文、北門、新化、新豐等5區31鄉鎮市,其餘為臺南市範圍。
  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稱「臺南市」,計轄37區,首任市長為賴清德先生。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歷史沿革 https://bit.ly/3yl4nuz
------------------------------
文化史蹟 | 台南旅遊網 https://bit.ly/2Vc5RsS
-----------------
「台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獲文化部核定3.75億元,赤崁樓將展開199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修復工程。(記者劉婉君攝)
2021/08/03 15:45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迎接2024年台南走入世界400年,台南市以「台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專案補助,近日獲核定總經費3億7543萬7千元,其中,中央補助逾2.4億元,相關計畫將自今年起啟動執行。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始建熱蘭遮城,「台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從熱蘭遮城及普羅民遮城的歷史場域出發,以400年來的台南歷史脈絡、空間場域、文化資產與傳統藝術為核心議題,推動再現雙城歷史場域、再建常民生活脈絡與再書寫台南400年歷史。
文化局表示,南市近年陸續發現荷蘭時期海岸線、熱蘭遮城西牆遺構與東北稜堡遺構,接下來將繼續對台南400年的歷史脈絡進一步梳理,也將對西拉雅族進行歷史溯源,包括考古發掘、田野調查與培力行動等。
文化局指出,雙城之一的赤崁樓(普羅民遮城)修復工程,除涵蓋赤崁樓、原台南公園管理所、原農事試驗場考種室修復、清代道署遺構展示、原廣陞樓修復設計、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周邊空間設計外,原台南刑務所木造建築群也將展開修復工程,與已修復的國定古蹟原台南地方法院、現為藍晒圖文創園區的第一司法新村,共構成新的藝術與文化展演場域。
此外,也將在學甲區原天仁工商校址設置台南傳統藝術傳習保存中心,一方面作為民眾認識本地各式工藝的櫥窗、體驗傳統工藝之美的場域,同時也作為傳統工藝推廣與傳承的基地,整合台南市的傳統工藝相關資源,形成網絡,為台灣傳統工藝的傳續注入全新活力。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沒有1624年台南與世界的相遇,就沒有其後台灣400年豐富的歷史文化結晶,因此「台南的400年,也是台灣的400年,更是世界的400年」,希望藉由推動「台南400年」相關計畫,與市民和國人共同在2024年見證國家歷史的重要歷史時刻。
「台南400年」計畫 文化部核定3.75億元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WOKoX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