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4月20日:臺灣鐵道建設史始於清光緒13年(1887),由巡撫劉銘傳修建基隆至臺北段,長度28.6公里的基隆至臺北段,於光緒17年(1891)通車,奠下台灣鐵道建設的基礎。
日本於1896年開始統治臺灣之後,將鐵道列為重要建設項目,時任民政長官為後藤新平,由其成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並兼任部長。
臺灣縱貫鐵路的整體規畫由鐵道技師長谷川謹介負責,1899年由南北兩端同時動工,長度189公里的彰化至高雄段,於1908年4月20日完工,全長400餘公里縱貫線終於南北接軌。
二戰後,臺灣鐵軌建設持續擴建,134年來從清末、日據、光復一路銜接並優化;鐵路縱貫線的通車,被稱為臺灣第一次空間革命,第二、三次分別為高速公路及高鐵。
(影片來源:TVB Action Drama)
1974年4月20日:日本與中共簽訂航空協定,日本外相大平正芳於記者會上,指華航飛機上的青天白日旗不是國旗;我外交部立即宣佈終止臺日航線。【歷史上的今天0420】縱貫線通車 南北鐵路接軌 | 報時光 https://bit.ly/3xNKp0h

清代鐵路分布圖


銘傳鐵路遺跡2020年6月間遺址出,長500公尺、寬8公尺,銘傳鐵路遺跡2020年6月間遺址出,長500公尺、寬8公尺,


隸屬於文化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7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其展廳說明中,將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長、建設台灣縱貫鐵路的總工程師長谷川謹介稱為「台灣鐵道之父」
劉銘傳規劃106公里的鐵路,只剩0.8公里可用
對此,專欄作家管仁健撰文講述台灣鐵道時曾做過解釋。在長谷川規劃縱貫鐵路時,就將劉銘傳所規劃的基隆至新竹鐵路拆除,原因是劉銘傳所建的「鐵路」,無論軌道材質、設計施工,通通不符使用需求,106公里的「鐵路」拆除後只剩0.8公里可廢物利用。因此,現今的台灣縱貫鐵路,與劉銘傳那條路線完全不相同。

清代鐵路分布圖


蓋劉銘傳鐵道公園 納雕花月台、號誌樓

2015-11-18

記者盧賢秀/專題報導

台灣第一條鐵道起點在基隆,基隆火車站也保留部分鐵路文物,包括百年雕花月台和兩座號誌樓,市府與鐵工局計畫闢建劉銘傳鐵道公園,讓民眾緬懷台灣鐵路文化。

  • 北號誌樓登錄為歷史建築。(記者盧賢秀攝)

    北號誌樓登錄為歷史建築。(記者盧賢秀攝)

  • 舊基隆火車站是少數有鐵鑄雕花樑架的車站月台。(記者盧賢秀攝)

    舊基隆火車站是少數有鐵鑄雕花樑架的車站月台。(記者盧賢秀攝)

  • 經鐵道迷爭取,舊基隆火車站保留一段百年雕花月台。(記者盧賢秀攝)

    經鐵道迷爭取,舊基隆火車站保留一段百年雕花月台。(記者盧賢秀攝)

基隆火車站具有相當歷史,新站改建前,火車站裡處處可見鐵路文物,南、北兩座號誌樓,是日治時代的建築,於一九二七年完工,基隆火車站原本有五座,目前拆得只剩下這兩座,尚保留有臂木式號誌機、機械連動裝置等珍貴設備。

基隆火車站採電子式號誌機後,一度要拆除兩座號誌樓,經鐵道迷及文史工作者力爭才保留下來,文化局在民國九十三年登錄歷史建築,南號誌樓在一○二年蘇力颱風受損嚴重,現加固保護等待修復;北號誌樓就在新站北口旁,尚稱完整。

此外,舊火車站第二月台和第一月台末端,可見到鐵鑄雕花棚架(候車棚),是日治時代縱貫鐵路(西元一九○八年)設置的,這些鉚釘所組裝的雕花鐵架,在樑架上有精緻華麗的紋飾,很有藝術味。

新火車站興建時原要拆除這些雕花棚架,鐵道迷連署奔走搶救,最後第一月台三十公尺獲得保留,第二月台全拆了,只留下十七對鐵鑄雕花棚架,堆置在舊倉庫裡鏽蝕。

市府與鐵路改建工程局協調,在舊站與新站北口間闢設劉銘傳鐵道公園,將百年鐵鑄雕花月台和北號誌樓串連起來,紀念劉銘傳闢建台灣第一條鐵路,緬懷台灣鐵路文化。

情人湖蒸氣火車頭 地方盼移置納入

基隆博物館館長王志仁,也是當年發起搶救百年鐵鑄雕花月台的人士之一,對台鐵和鐵工局這些年放任鐵鑄雕花棚架和南號誌樓重要資產鏽蝕、破損,頗不諒解,認為台鐵應該珍惜這些文物,認真修復南號誌樓。並在劉銘傳鐵道公園中重建基隆驛,復原基隆驛樣貌,如果把情人湖老蒸氣火車頭修復後移到這裡,會更有意義。

市議員施世明和游祥耀議員認為,劉銘傳鐵道公園可以和海港大樓及保留下來的西二西三碼頭串連,整合成文化藝術園區,印證基隆的發展文化。

市議員韓良圻舉雙手贊成,把號誌樓和第一月台鐵鑄雕花棚架留下,興建劉銘傳鐵道公園,讓民眾緬懷鐵道史。

---------------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巡府劉銘傳在臺灣成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開始了臺灣鐵路的興建。在軍事、經濟的考量下,臺灣的第一段鐵路從台北大稻埕開工,穿越獅球嶺到達基隆,1893年再築至新竹。1895年開始,日人投入二千八百八十八萬圓經費,約十年的時間修築新竹以南的鐵路。1908年四月二十日,基隆到打狗(今高雄)縱貫線全線完工通車。到臺灣地形圖繪製時,又增加了縱貫海岸線、宜蘭線、潮州線(今屏東線)及臺東線。除了幹線鐵路之外,民間也興建許多地方鐵路,與林業、炭礦、製糖等產業的發展有關。縱貫鐵路的完成,是臺灣近代化歷程中一項極為重要的里程碑。它連接臺灣南北,彌補原本臺灣河川水運多為東西方向的不足,使南北交通往來更為通暢便利,與各種民間鐵路的連結也對臺灣的產業發展貢獻良多。
從1895年開始,日人在臺修建鐵路,1901年淡水線完工,到1908年縱貫線﹝包括臺中線﹞從基隆到高雄完工通車,之後由於島上產業快速發展,臺中線所經山路造成運輸瓶頸,於1919年開始修建縱貫海岸線,1922年海岸線由竹南至彰化完工通車。另外,1917年宜蘭線〈基隆至新城〉在1924年通車,屏東線〈高雄至枋寮〉也在1941 完工通車。

 

清代鐵路分布圖

清代鐵路分布圖  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  


新疆,為什麼造了這麽多鐵路? | 微信上的中國

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


明治37年2月的台灣鐵道地圖-1904年

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


台灣鐵道地圖1934年

清代鐵路分布圖


大正11年  臺灣鐵道圖

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清代鐵路分布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