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打破鳥籠 台灣過去6次公投4次過關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mNyUPt


郭正亮:公投世界咋舌低門檻 是新政府的災難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3日, 2017
A-A+
2017-12-13 12:12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立法院在民進黨主導下三讀修正通過公投法,大幅下修公投門檻。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投書網路媒體,指新版公投法即將打開民粹動員的潘多拉魔盒,民進黨顯然低估低門檻公投將迅速轉變為2018年選舉競爭的超級武器,因為不管是在野的反美豬公投,或是獨派的改國歌公投,不但可能侵蝕民進黨既有的基礎,也將衝擊台美貿易談判及兩岸關係,都是民進黨政府新災難的開始。
郭正亮表示,在朝野競飆下,公投提案門檻只要萬分之一(1800人),連署門檻只需1.5%(不到28萬人),通過門檻只需四分之一(約465萬票)。不管是哪個門檻,都創下全球最低記錄。
郭正亮指,公投看似最尊重「人民當家做主」,最符合民主政治原理,但公投理論與公投實務落差很大,尤其是全國性公投,先進民主國家多採取戒慎恐懼的「不得已才為之」立場。例如美國、德國、荷蘭根本沒有全國性公投,即使是老牌民主國家英國,全國性公投也只是具有參考性質的諮詢性公投,公投效力完全由政府事後決定,並不像台灣公投是具有法律約束的強制性公投。
郭說,民主先進國家會如此戒慎恐懼,是因為在政黨政治操作下,公投連署或公投投票,都很容易質變為政黨鬥爭的造勢工具,訴諸簡化口號的負面情緒動員,往往凌駕公共議題的理性辯論。台灣公投民主派想當然爾的「透過公投辯論,人民當家做主」理想,實際上在歐美民主國家幾乎不曾出現。
郭憂心,台灣民眾對代議政治太不信任,在公投民主派長期鼓吹下,竟把公投當成「人民當家做主」萬靈丹,加上民主前輩林義雄發起絕食抗爭,引發空前社會壓力,一時之間,台灣政界熱衷公投狂飆,明年2018年勢將成為風起雲湧的「台灣公投年」。


明年選舉會否推公投 人民作主:目前沒有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12 16:47中央社 台北12日電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 圖/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 圖/報系資料照片
公投法修正完成三讀,外界關注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林義雄推動成立的人民作主教育基金會,會不會規劃推動議題公投和明年選舉一起進行?對此,基金會表示,「目前沒有」。
人民作主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明新回應中央社記者詢問時說,「目前沒有」!他強調,「人民作主」接下來的工作,「有待內部溝通討論,沒有任何預設立場。」
至於人民作主教育基金會成立以來致力落實三大目標:「補正公投法」、「修正選罷法」、「修訂憲法」。至今已於2016年11月29日在立法院三讀修正選罷法,以及今天在立法院三讀修正公投法。「人民作主」接下來是否將致力推動「修訂憲法」?劉明新回應記者詢問時仍然重申,「有待內部溝通討論」。
關於「修訂憲法」的訴求,人民作主教育基金會對此一貫主張:「現行憲法並不符合當今台灣社會的需求,例如:設計不良的中央政府體制,造就有權無責的總統;向大黨傾斜的選舉制度,不利弱勢政黨的發展;忽略社會權,加深台灣社經不平等;中央、地方權責不明,惡化城鄉差距等,在在都需要徹底翻修。」
此外,關於公投法通過後有沒有要推動哪些議題公投?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也說:「民進黨目前沒有這樣的預計。」
徐佳青表示,台灣雖然原本已有公投法的法源,但仍相當程度限縮人民的權利,所以民進黨主張修正,實踐主權在民的價值,讓台灣民主更成熟穩健。「民進黨沒有預計在公投法修正通過後要推動什麼公投議題,目前沒有這樣的預計。」


公投法三讀 滿18歲可公投、1/4同意就通過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12 13:32聯合報 記者劉宛琳╱即時報導
立法院院會下午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圖為2008年總統大選併公投投票...
立法院院會下午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圖為2008年總統大選併公投投票情形。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院會今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公投年齡從20歲降至18歲;將提案門檻降為萬分之一(約1800多人)、連署門檻1.5%(約28萬人)、通過門檻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同意票須超過投票人數1/4,並刪除公投審議委員會,未來公投遇選舉應同日舉行;另新增行政院提案權以及不在籍投票。
這次公投法修正的重點,在於廢除鳥籠公投,在公民投票案提案人人數門檻,從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人總數千分之五降至「萬分之一」;連署人數應達提案時由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人總數的5%降至「1.5%」;公投通過投票結果刪除「雙二一制」,修正為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1/4以上者,即為通過。
三讀條文明定,中華民國國民,除憲法另有規定外,年滿18歲,未受監護宣告者,有公民投票權;並將全國性公投的主管機關改為中選會,廢除認定公投事項的公投審議委員會。
公民投票適用事項,依憲法規定外,其他適用事項包括法律之複決、立法原則之創制、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地方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含括地方自治條例之複決、地方自治條例立法原則之創制、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預算、租稅、薪俸及人事事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
民進黨團主張行政院有公投提案權,雖然遭國親反對,但仍依人數優勢表決通過。三讀條文明定,行政院對於立法原則之創制、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認為有進行公民投票之必要者可提出,經立法院同意交由主管機關辦理公民投票。
針對國民黨建議放入不在籍投票,讓更多國民可參與公投,達到公投的公平性,民進黨也放入修正動議,新增「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為之,其實行方式另以法律定之。」相關辦法將另訂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或是制定不在籍投票的專法。
另外,主管機關應建置電子系統,提供提案人的領銜人徵求提案及連署。主管機關公告公投結果起2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重行提出。主管機關應以公費在全國性無線電視頻道提供時段,供正反意見支持代表發表意見或辯論,受指定的電視台不得拒絕,並至少辦5場,應網路直播,錄影、錄音也要公開在主管機關網站。


投書:補正公投法 我們「天下第一憨」 - https://goo.gl/9CdsdQ

2017-12-09_114548  


 

雲端檔案》戰後首次大規模學生運動 野百合的四大訴求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中央廣播電台》製作推出一系列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節目--「開放歷史」;透過歷史學者、政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以口述的方式,講述威權、恐怖時代的感人故事,紀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經驗與歷史。《新頭殼》取得央廣授權轉載,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過去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
《央廣》開放歷史:雲端檔案 / 范雲
今天要繼續跟大家談1990年三月的野百合學運,這場學運被視為是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的關鍵性運動,也是台灣戰後首次大規模的學生運動。之前談過野百合學運發生的經過、以及媒體和教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今天要來談野百合學運具體的訴求是什麼?
野百合學運當時有四大訴求,第一、「解散國民大會」。因為當時國大是由老代表所組成,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解散,重新組成民主的國民大會和立法院。之前國民大會是專門用來選總統的,可是又有個立法院,不像現在只有立法院。第二、「廢除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雖然我們有中華民國憲法,但憲法卻被「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架空,所以要回歸民主憲政,重建憲法秩序,就要廢除「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第三、「召開國民國是會議」。不像今天已經有個立法院,威權體制下要讓跨黨派的意見彙整,就必須有個「國民國是會議」來共商國事。第四、「提出民主改革的時間表,呼應民意潮流」。我們知道這些訴求不是馬上能做到,但即使李登輝總統現在做不到,也要告訴大家前三項訴求達成的時間表。後來在學生決策會議的討論中,把 「民主改革時間表」,更改為「政經改革時間表」,主要是當時學生運動中也有路線的爭論,有人認為台灣的問題不只有政治民主,還有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也一直被忽視,雖然這個運動主要是針對政治民主的問題,但也要讓大家感受到除了政治外,經濟問題也很重要,所以希望執政當局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
這四大訴求當時每位參與的學生可以說倒背如流,並且寫成布條,掛在中正紀念堂階梯上,成為抗爭廣場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字,還有人將四大訴求用熱氣球升上天。這四大訴求簡單來說就是國會全面改選背後要怎麼進行,以及在達到這個目標前,李登輝總統必須承諾改革的時間表。之前賀德芬老師也有提到前面三個部分,不過文字不完全一樣,因為他是法律方面的專家,這個部分提供學生很多建議。
除了「四大訴求」外,當時也提出了「四個原則」,就是「自主」、「隔離」、「和平」、「秩序」。為何會提出「四個原則」?3月16日在學生代表還在開會要如何彙集各校的運動力量時,就已經有幾位學生先去中正紀念堂外面靜坐抗議了,當時社會的氛圍對老國代已經越來越不滿,他們提出「我們再也不要忍耐這幾百個皇帝」的口號也很成功,當天晚上各校開會的代表就決定一起到現場開會,並且開始行動。但當時每天都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唯一確定的是全台各地學生會在3月19日星期一的下午大集結,但是3月18日星期日,民進黨會在中正紀念堂裡面召開反國大的群眾聚會。面臨民進黨的群眾聚會,學生的壓力很大,因為16、17日兩天在中正紀念堂的學生人數不多,最多只有幾百人,可是民進黨的集會可能有上萬人,所以相當擔心學生被淹沒,或是被群眾擠散了。而且當時的學生很希望有自主性,不管是面對教授或是其它政治團體,有自我的要求與光榮。另外一方面,學生運動不管是在校園內或校園外,常被污名化成民進黨是背後的黑手,直到太陽花運動,國民黨還是用一樣的伎倆,所以我們覺得如果要讓更多學生參與,維持一個界線是有必要的。因為當時民進黨在台灣社會的支持度大約30%,假如學生的比例也是如此,就表示至少有一半學生不支持民進黨,所以如果這個運動太貼近民進黨,也會影響一些自認沒有黨派的學生參與。
所以17日晚上,我就以總指揮的身份宣布,接下來我們要維持四個群眾運動的原則:「自主」、「隔離」、「和平」、「秩序」。「自主」就是維持學生運動自主性;「和平」就是如果鎮暴警察前來驅散時不還手,無論被搬到什麼地方,最後還回到原地集合;「隔離」就是與民進黨的活動區隔;「秩序」就是維持運動秩序,不讓國民黨的媒體藉機形容學生為暴民。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隔離」。面對18日民進黨上萬群眾,我們決定圍一條界線,由學生自組的糾察隊來糾察,只有學生可以進入線內,因為也有民進黨支持者想跟學生坐在一起,但當時學生因為自己力量太弱,太害怕喪失自主性,所以規定只有學生才可以坐在學生靜坐抗議區。可是後來學生人數增加到五、六千人,為了識別是否真是學生,演變成要拿出學生證來證明身份,所以也有人覺得好像變成了學生證運動,在運動結束後也被批評為一條非常保守的界線,或是一條階級的界線,因為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北京天安門運動,勞工跟學生都是站在一起的,為何野百合的學生如此保守,但是回想過程,當時的作法應該是個有點不得已的意外,只是在運動過程中也沒有機會好好去檢討,為何這條糾察界線我們沒有能力撤除。
野百合學運學生提出了「四個原則」,就是「自主」、「隔離」、「和平」、「秩序」。 圖:邱萬興/攝

---------------------------

「島國前進」到宜蘭

「島國前進」巡迴台灣推動補正公投法,今天來到宜蘭,除了林飛帆因感冒未到場,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及陳為廷都上台演說,呼籲民眾參與連署,破除鳥籠公投法的限制。

「島國前進」今天下午3時起,在宜蘭火車站旁辦連署、演講等活動,不少民眾到場,其中以青年學子占大多數。

陳為廷說,宜蘭是公投法的重要起源,早在公投法立法前,宜蘭在1998年就舉辦過核四公投,投票率非常高,將近一半的宜蘭縣民參與公投,且反對興建的比例遠高於同意興建,但後來通過的公投法是鳥籠公投法,設了非常高的門檻,讓人民沒辦法真正行使公民投票的權利,所以「島國前進」才要推動補正。

黃國昌表示,宜蘭是民主改革和民主轉型的重要發源地,來到宜蘭覺得特別有意義。他表示,2003年的公投法,因為門檻太高,反而讓公民投票變得不可能,雖然年底選舉也非常重要,但他還是相信,只有在憲法層面賦予人民罷免和公投等直接民權,才能實現還權於民的理念。他呼籲年底選舉時,民眾要站出來表達對馬政府的不滿,也要號召宜蘭鄉親投自己一票,奪回作為國家主人的權利。

「島國前進」今天到宜蘭,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上台演說。記者王燕華/攝影
 
「島國前進」今天到宜蘭,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也到場演說。記者王燕華/攝影
 
「島國前進」今天到宜蘭訴求補正公投法,很多青年學子席地而坐聆聽。記者王燕華/攝影
 
「島國前進」今天到宜蘭訴求補正公投法,吸引許多民眾聆聽。記者王燕華/攝影

【2014/10/19 聯合報】http://udn.com/

-----------------------------------------------------

2015-01-31
◎ 丁南
隨著基進側翼在高雄和新竹打響第一砲後籌組政團,以及時代力量黨的宣告成立,再加上公民組合即將於三月組黨,喊了好幾年的第三勢力,總算稍稍成形了。儘管可喜,但能否有所作為,不外乎三件事:
第一、要看懂情勢。這年頭已經不只是藍綠問題,更顯見的是世代衝突,如果還以為就只是軍公教跟勞工的分配對立,那就誤判了。由於國民黨長期的統治不以公義為價值,導致軍公教本身就產生內部矛盾,且部分年輕一輩也已察覺了世代的不公,所以,他們不再只是藍綠思維,而是轉換成了世代思考,而這股焦慮跟怨氣,第三勢力要能看見並妥為因應。此外,年輕世代除了習慣講華語之外,中國化並不嚴重,具有台灣本土意識的比例遠超過上一代,甚至就直接把台獨掛在嘴邊,就是只要當個台灣人,且檯面上的運動者,不乏許多藍色家庭的子弟,而這樣的國家認同與堅持,第三勢力更要重視跟力挺。總之,時代不一樣了,問題也不同了,現在的光譜在台灣這一邊,第三勢力不能錯站在中間。
第二、要懂得治本。要入政也好,只搞議題也行,都不能只是玩玩小確幸,而要清楚台灣百廢成這樣子,根本問題在於不成一個國家,而罪魁禍首就是中國國民黨。所以,不能只比內政跟清廉,也不能只是譴責跟教訓,如果沒有站在解決國家定位的高度,也沒有打倒中國國民黨的打算,那就沒必要存在,存在後也注定成不了器、做不了事。
第三、要雄才大略。再完好的論述跟願景,如果沒有擘劃出長遠的行動大計,做事沒有整體性規劃,用人沒有組織制度,那發起人就只是一介書生、學者跟論述家,沒有領導才能,如何打天下,更甭論要治天下。
衷心期盼在中國國民黨已無藥可醫,而民主進步黨逐漸退步之際,前述清新的第三勢力可以好好作為。
(作者曾任書記官)

---------------------------------

第八名:反思太陽花的策略與成果
posted on: Nov 12, 2014
非典型抗爭-太陽花學運
今年三月中,台灣爆發了繼野百合學運以降,最大規模的學生抗議運動-太陽花學運,短短24天的發展高潮迭起,有勢不兩立的流血衝突、也有運籌帷幄的談判妥協,不僅成功吸引了國際社會對台式民主的關注,也有效喚醒了台灣民眾的公民意識,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是一場占領國會卻和平收場的「非典型抗爭」,國際間少有雷同案例可供類比,以下是我們邀請兩位專文作者,針對「太陽花的成與敗:過去與展望」進行深度探討。
編按:本文採對話形式進行,蔡松伯以下簡稱T;儂白蒂簡稱N。
「太陽花」是怎麼來的?
T:太陽花運動是台灣近十年來最巨大的一場社會運動,這場運動的延燒範圍,不只是國內經濟的發展問題,更反映台灣社會對當前政府的施政方向,有著相當大的質疑。這也是台灣人首度用大規模的群眾集會,來表達對於外交的疑慮。然而隨著運動結束,各種辯論也隨之結束。但一場以對外經濟事務為主軸的運動,對於台灣未來外交發展方向,應有更縝密的策略與實質行動。
N:的確。但我認為,太陽花學運只是台灣社會數十年不滿積累的一次大爆發,堪稱一場集大成運動,其深層原因實來自於對立日深的世代剝奪。
過去的台灣社會雖窮,但充滿希望、肯努力就有機會,三級貧戶之子也能魚躍龍門,決勝廟堂之上、承繼元首大位;反觀現在的台灣普遍富裕,卻處處透露出寡頭政治、門第世襲的特權意味,社會流動效率大幅下降,一日為魯蛇(loser),就有可能終生為魯蛇,甚至世世代代為魯蛇…。
尤其是許多生不逢時的年輕人,再怎麼燃燒自己、認真打拚,也比不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權貴之後,或是長久經營政商關係的富二/X代,只好轉而追求「小確幸」,靠著團購美食、臉書打卡等小資情調來麻痺自己;或是不幸淪為窮忙族,成天苦於謀生、但求溫飽,哪裡有多餘力氣來關心社會、胸懷世界。
我想,這應該是太陽花學運的內部助力。簡言之,不是因為對服貿協議不滿,才催生出滿山遍野的太陽花;而是因為時間對了、積累已久的壓力需要有個宣洩出口,因此順勢提供了太陽花之所以怒放的足夠養分。
太陽花特色之一:外交轉內政
T:內政如果不是積重難返,也催生不出這一場太陽花學運。如何有效發散擴大太陽花學運的運動能量,是我們日後檢視這場運動是否成功的關鍵議題。這或許是太陽花運動一直將「國際宣傳」視為重要推動策略的根本用意:透過大規模持續的國際曝光,爭取外部支持、累積外部壓力,藉以具體影響內政方向。從最早的英文新聞稿發送、致敬烏克蘭基輔革命的外語實況轉播、3/29當天紐約時報國際版的巨幅廣告,及黑島青的魏揚赴華府向台僑演說。這一連串的國際宣傳進展操作痕跡十分明顯。
N:有可能!根據台北大學社會系在學運期間,針對靜坐參與者所進行的(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30/chenwanchi-2/)基本人口意象調查指出:太陽花學運的參與者超過五成(56%)是學生(特別集中在20~29歲),其中更有超過八成的參與者擁有大學以上學歷(公立大專院學校比率尤高),配合你之前所提的種種國際宣傳手法,表示這一代年輕人國際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包括外語與籌辦活動能力),已是不爭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學生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意識也明顯提升。所以才能察覺到台灣小國難為的國際處境,導入國際奧援不啻是壓迫內政的一種方式;也才願意無償肩負起從不熟稔的宣傳任務,為一個所謂的民主未來而殫精竭慮。如果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都抱持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哲學,則國家社會斷無進步之理,最終只會淪落為典型的「公有地悲劇」。
這場為期24天的魔幻寫實劇,讓許多學生們一夜長大成人,豁然發現原來人生中有許多遠比念書、考試、賺錢更重要的事。特別是許多學運要角,根本就是命中注定的「人生勝利組」,不論未來台灣如何變化、產業如何轉型,他們淪為時代悲劇、被大環境犧牲的機率微乎其微,何以要放棄光明似錦的美好前程,冒險為虛無飄渺的國家社會、國人同胞衝撞體制,甚至可能官司纏身、前科累累?
不為什麼,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太陽花」改變了甚麼?
T:回到太陽花的具體成效,如何透過群眾抗爭影響國家的對外政策,是這場社會運動的關鍵主旨。然而,圍繞在主旨下的子議題,卻顯得搖擺不定。例如,對於服貿議題,我們應該退回還是重審?對於自由貿易我們應該擁抱還是拒絕?在這場運動幾乎沒有定論。筆者透過實地訪查,發現許多參與者其實抱著對立的政經立場,大家的共識似乎只剩下對政府的不滿。
sumflower
遑論之後不斷拋出的「公民憲政會議」、「出關播種」等主張,群眾不但無法跟上,反而演變為內部的分裂,也使太陽花變成帶著憤怒與自嘲的「大腸花」。即使在年底的縣市議員選舉中,也只剩少數的太陽花世代參選人,得到三月時那種爆炸性的支持。這種澆熄熱火的感覺,其實瀰漫在許多參與者的心中。
N:我倒是比較樂觀。太陽花只是一個起點,如果太陽花能激起普遍的公民意識,後續影響就會既深遠且巨大,不僅侷限於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等經濟範疇而已。
台灣社會長期被藍綠政黨綁架,極度操弄省籍情結的後果就是,為數眾多的人民對政治冷感異常。「既然只有爛蘋果跟壞蘋果可以選,那我不吃總可以了吧!」相信類似對政治死心的論調,在你、我生活中並不少見,但不站出來領導,就只能等著被領導,自己放棄自己權利的人,自然只能由別人決定未來你該如何生活。
如果因為有了太陽花,有愈來愈多人決定,暫時把小確幸拋在腦後或束之高閣,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願意去投票就是一種參與),我想這就是太陽花學運對台灣社會的最大貢獻。別的不說,光是今年青年投入基層選舉的人數大增可見一斑。以台北市為例,登記參選里長的卅五歲以下青年,就比上一屆多出七成,十分符合太陽花學運最後「轉守為攻,出關播種」的退場宣言。
任何社會改造運動都是一種衝突、談判、妥協、再衝突、再妥協的漸進過程,過程中不斷吸納能量、擴散理念、轉化行動,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最終效果。觀察這回九合一選舉,都是哪一些候選人勝選出線吧,這將是太陽花學運出關播種後的第一次成績單。
「太陽花」該如何為繼?
T:這倒是真的!義大利思想家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曾指出,對抗國家機器的唯一辦法,就是努力的實踐,從公民社會的各領域中,以「陣地戰」的方式,逐步收回人民應有的權力。
檢視太陽花學運中,比較可惜的地方包括:一、不斷地變換議題固然讓僵化的官員們難以跟上,但也讓群眾逐漸失去凝聚的方向。於是,真正需要改革的議題,反而失去了民意的力道。至今,台灣尚無一套可以審議貿易協定的法律,也沒有一套反制政府擅權的策略,台灣社會仍時時刻刻活在兩岸貿易協議帶來威脅利誘之下。
sumflower2
二是沒有形成一種民意交流的平台。參與社運的團體或群眾,從極左到極右皆有,急獨派與維持現狀人士異常共存,但卻沒有一個形成對話或辯論的平台。於是,當學生領袖們於4/10走出立法院時,居然是在沒有形成任何政策草案或共識下撤出的。議院最後被讓回立法院長王金平手上,嘎然為止的太陽花,最終成了一場熱鬧有餘、效果不足的「社運嘉年華」。
N:你說的沒有錯!但回到我所主張的邏輯:任何運動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種子灑下去,總需要經過澆水、耕耘、除草等階段,才能等到滿園芳香的一日。你所說的「議題過於分散」或是「欠缺交流平台」等問題,現在有、以前有,我想未來還是會有。重點是種子灑下去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開始,就不會有結果,過程中的困頓、艱辛、挫折、打擊免不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所有事情都不會不了了之。
我相信參與過太陽花學運的人,都會感覺像是經歷了一場民主成年禮,大部分台灣人的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人明白地告訴我們:政治是什麼?政治有多重要?政治絕對不是「你不理它,它也不理你」,也不是亂噴口水、互相丟糞抹黑,政治其實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空氣與水,透過一次次的詰問與討論、衝突與火花、理解與認同,只要愈來愈多人能養成實事求是的思辨精神,台灣民主才真正能迎來蛻變成熟的一天。
還好有太陽花!
T:嗯!我同意你的看法。幸運的是,有許多新的側翼團體從砲火灰燼中誕生,繼續耕耘公民社會,努力地推出新世代的候選人與政策。或許,期待用一場運動改變沈痾已久的政府決策模式,只是癡人說夢。面對已經到來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以及自由經濟示範區,太陽花世代或許該思考的是短期抗爭以外的手段。除了激情與激動,民主社會的成熟,更需要的是各領域、各階層的反思與反動。透過不斷建立新的陣地,我們才有可能改變積弊已久的政治結構。
N:很高興!我們的對談最後不是各說各話。在香港佔中仍在堅苦卓絕中挺住的當下,所有台灣人都應該額首稱慶:所幸我們生在台灣、所幸有前人先祖們的篳路藍縷、所幸我們還擁有太陽花!
謹以一首新詩拙作與許許多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各位共勉之:
「春來了、花開了,
人們揣著懷裡的陽光,在闇夜中行走,
路旁的太陽花紛紛仰起臉問:天亮了嗎?!」
謝謝各位讀者陪洞見走過2014,雖然世界動盪不安、文明吉凶未卜,但只要我們持續培養公民意識、厚植思辨精神,因為有你/妳,明天會更好!

------------------------

讓人感動的太陽花戰將!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0-21 11:32
◎佛國喬
《基進側翼》(基進側翼臉書連結)這部競選影片讓許許多多人掉下淚來;如果您跟我一樣,知道候選人是如何地辛苦過來,知道志工及支持者們是如何地重演30年前黨外時代的景像,您也會把這部影片當作成療癒系作品,用兩行眼淚讓自己慢慢微笑起來。影片導演是紀錄片工作者,想不到連策畫競選影片的功力也這麼強,容我不謙虛地說,這是目前年底選舉裡最成功的競選影片。
基進側翼(資料照,記者葛祐豪攝)
基進側翼(資料照,記者葛祐豪攝)
台灣的民主早就病了,一小撮人把持著台灣的金與權,而且讓金與權共生,形成一個剝削草民的封閉系統,該系統所滋生的貪婪,足以讓資本家恣意地把民眾的健康與財產權視如糞土。請想想看,台灣有多久沒有出現不靠爸、不靠財團、不靠派系的新代議士?台灣有多久沒有出現「人民自救型」的草根出身政治人物?快20年了吧。
太陽花社運是讓這個封閉系統產生破洞的歷史契機,而《基進側翼》作為相對較有準備的團隊(政見、理念、媒體能見度、掃街勤勞度、CF品質等都是同選區最優的),如果這樣的機遇、實力與努力也選不上,那等於是說,我們草民世世代代註定要被那一小撮集團統治。我講的不只是國民黨,民進黨也把從政之路給封閉起來了,不是第二代就是要服從派系的排隊與指揮。
大家都說沒錢、沒政黨(或地方派系)、沒椿腳、沒牆面看板、沒母雞帶小雞要選上很難,這道理《基進側翼》的候選人當然都知道,但懇求大家能同時理解,只有挑戰艱難才能贏得尊重、只有挑戰艱難才能聚集感動;這個艱難不是他們去自找的,是台灣民主病在那裡很多年、是一直存在的,挑戰本身就是在人民自救,就是要去喚醒社會的自療能力。更何況,如果連這樣的艱難都沒有信心克服,請不要跟我講台獨,因為台獨更難一百倍、更專業一百倍。
從2007年以來,我時時鍵盤助選,但這幾個月是我助選生涯最快樂的時候,因為真的出現一個團隊,讓我助選起來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心虛,這些年輕人讓人完全放心,他們都從「零」戰起的,在競選過程不曾欠下人情給財團,未來也絕不會媚俗要偎近「中間路線」。《基進側翼》快意地燒黨旗、控訴國民黨殖民、高掛地獄遊記勸世圖、丟馬總統《被背叛的台灣》、競選口號是「國民黨沒倒、台灣著袂好」,這哪一項是民進黨與台聯有膽識做到的?
請幫助這些真正有戰力又肯承擔的候選人,請幫助這些太陽花世代年輕人,幫忙轉貼訊息、拉票、捐款、陪同掃街、約朋友去會場參加活動;幫助他們,就是幫助被金與權封閉系統所排除的您與我,就是幫助台灣的民主;幫助他們,就是在培養一個最能抵抗國共謀台的團隊,就是在保護台灣的主權。讓我們一起努力,然後在11月底一起用眼淚迎接勝利。
(作者為部落客、本文經同意轉自作者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