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bf98f11e458a0390cf5d3a74c563e5  

買股13年,看過的財經書超過一人高》股市達人:只有這本值得看

剛踏入股市的初心者,沒意外的話,都會經歷一個階段:逛書店買書,接著是瘋狂的買書,然後是越買越「輸」。為甚麼會發生這種悲劇?甚至還形成群體的共同經驗?答案很簡單,因為剛進股市的投資人,沒有任何的經驗累積,自然無法鑑定哪本書值得看,哪本書只是用標題殺人法,誘發投資人購物的動物本能而已。

閱讀地獄

遙憶2001年年底剛踏入股市的自己,轉眼間已經快要滿13個年頭,最開始的兩年,差不多就是在前述狀態下度過,買書→閱讀→實作→賠錢→再買書...,周而復始彷彿永無止盡,第一次發現在「閱讀」這美好的習慣中,竟然也存在著地獄。

幾年前在出清這些庫存書籍的時候,發現這些書落起來超過兩公尺,想想真是心酸,原來從無知到開竅是這麼漫長的路,在2007年以前,閱覽的這超過百本的讀物裡面,只有一類、一本是值得推薦的,一類是會計學,一本是《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最值得推薦的一類書:會計學

如果讀者現在還在學校進修,可以把握資源修會計系大一的初級會計學,這門課可以節省投資人很多認識財報所需要投入的時間、資金,當年筆者是修台大會計系林蕙真教授的初會,相當值得推薦。

如果已經離開學校,可以折衷到書店購買林蕙真教授著作的會計學新論,自行研讀,這是用教材的方式編寫的內容,標題不會殺人,當然不會在暢銷書排行版看到蹤跡,但就功能性來說,遠遠超越坊間太多談財報的書籍。

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內容談的是投機者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智慧,絕對是百看不厭的經典,直到今時今日,筆者還是會重新拿出來回味,裡面有許多看似直白、簡單的概念,經過時間重新思考又有不同的感受,舉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觀念。

1. 投機破產後的科斯托蘭尼,重操舊業,賺錢累積資本。
這段內容表達很重要的觀念,投機者還是要累積專業,並作好需要重回職場的準備,而且從書中的內容可以發現,他有很多好朋友願意助他渡過難關。

2. 從報章雜誌的字裡行間找到投機的點子。
閱讀報紙、解讀事件、尋找機會,他談的可不是從報章雜誌的大標題找機會,但許多投資人看報紙都是看大標,其實大標裡面是遍佈陷阱,譬如標題:

「上半年賺2.5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0%」

這種標題從字面看來就是個利多,因為有關鍵詞「成長」,但發佈這種新聞的時點,通常都是公佈第二季財報的時候,為甚麼不直白告訴讀者第二季相對於第一季成長?或是第二季相對於去年同期成長?相反是將第二季盈餘藏在上半年盈餘的資訊裡面?沒意外前兩個問號對應的答案都是衰退阿!

幾年前看到網路上有網友批評這本書徹頭徹尾就是老人家的碎碎念,看到這種評價是很傷心的,或許內容沒有提到偉大的交易技術,但至少分享相當多重要而且正確的心態觀念,這都不是讀者用買書的錢、閱讀的時間,可以從金融市場上汲取的。

[快速結論]

閱讀從來都不是全盤接收,投機家最基本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能力來自於勇敢問為什麼,參與市場最容易犯的錯,莫過於「不問為什麼」的認同,檢驗的方式很簡單,當一個人表達他思想時,常用是引用某某人說的話,就很有可能是沒經過獨立思考的內容,閱讀的結果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取決於經驗累積與獨立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