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婦產科醫師“平均壽命69歲/從穩婆到產婆-臺灣專業助產婦/產褥熱在18、19世紀的歐洲四處肆虐,分娩後的死亡率大概是20%,在某些時段曾達到100%,一整年竟然沒有一個產婦存活下來。台灣的孕婦死亡率在1957年時約十萬分之126,在2011年時約十萬分之5。2015年,發展中國家的孕產婦死亡率是每10萬例活產有239名孕產婦死亡,而發達國家則為每10萬例12人-2016年至2030年期間,作為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一部分,具體目標是使全球孕產婦每10萬例活產的死亡率降至70人以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3v78rg9


愛滋病患年輕化25-49歲中標占91%!七夕將至高市急籲「要套」
2023/08/20 10:04
愛滋病患年齡層下降25-49歲中標逾九成,高市衛生局有感七夕情人節將至,提醒「愛」套起來避免遺憾。(衛生局提供)
愛滋病患年齡層下降25-49歲中標逾九成,高市衛生局有感七夕情人節將至,提醒「愛」套起來避免遺憾。(衛生局提供)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衞生局統計發現,愛滋病感染年齡多為性行為活躍的青壯年,且有年輕化趨勢,其中25歲至49歲感染人數占91%,18歲至24歲占6%;分析危險因子以不安全性行為主占61%,多因不安全性行為而感染,22日就是七夕情人節,衞生局官員走出辦公室,提醒民眾定期篩檢防愛滋,接種疫苗止猴痘,落實全程安全性行為,把「愛」套起來。
衞生局強調,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或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是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都是疾管署擴大猴痘疫苗接種之目標對象。
由於這些感染者常因風險意識低,又不覺得自己會感染愛滋病毒,直到發病身體出現症狀,或伴侶感染愛滋病毒,經密切接觸者篩檢才發現,通常已延誤了治療黃金時機,讓免疫細胞失能,產生伺機性感染並危害健康,衛生局提醒有性行為者,建議至少進行1次愛滋篩檢,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篩檢。
此外,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每3至6個月應篩檢1次,衞生局表示,自配合疾管署政策增加開放網路訂購試劑,再發現了35位陽性個案;8月22日是七夕情人節,衛生局呼籲愛護自己及所愛的人,落實全程安全性行為、把「愛」套起來,以免七夕變色。
愛滋病患年輕化25-49歲中標占91%!七夕將至高市急籲「要套」 - 自由健康網 https://bit.ly/3slBRLi


台灣1906-1942年嬰兒死亡率有14%-18%/台灣1906-1942年平均壽命28歲-40歲

台灣1906-1942年嬰兒死亡率有14%-18%

台灣1906-1942年平均壽命28歲-40歲


賴揆談托幼 私幼公共化 最快9月上路
By 張語羚,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4日, 2018
私立幼兒園公共化,目標解決托幼問題,同時提高私幼教師薪資。圖/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力推「私立幼兒園公共化」,城鄉差異化每人、每年補助就讀私幼2~7萬元不等,讓其公共化降低就學負擔。行政院官員昨(4)日透露,最快今年9月將上路實施,初估首年中央加計地方經費共300億元,解決0~5歲幼兒的托育問題。
賴清德昨與媒體高層餐敘時透露,去年我國生育率約1.17人,「我們總是要採取一些行動,可行的就優先來做,逐步解決問題。」因此首先將私幼公共化的「台南經驗」擴及全台,開放私幼選擇是否加入,補助每人、每年就讀私幼2~7萬元不等的學費,並限制私幼比照非營利幼稚園收費標準,再加計至少5%的利潤。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說,以目前每年平均20萬新生兒初估,平均每人、每年人補助約3萬元,加乘後約60億元,0~5歲6個年齡層共需360億元,不過其中約3成各地方政府已經在做了,因此剩下所需7成經費將近約300億元,不過此為初估的首年經費,最終仍要經過主計總處精算。
賴清德去年年終記者會時,拋出解決低薪、緩解少子化、研擬新移民政策3大方向,徐國勇說,目前都還在盤點中,農曆年後才會對外公布,理想狀況當然是越快越好,而私幼公共化政策預估可在107年度第一學期上路,也就是今年9月起,私幼公共化將正式導入市場。
賴清德昨直言,政策拋出後,部分私幼爭取直接給予補助,但他擔憂長期間來看效益恐被淡化,而蓋公立幼兒園又緩不濟急,再者基於市場機制原則,每多一間公幼,就會壓縮私幼的生存空間,因此才會採取私幼公共化政策,不需投入預算「從零到有」建立公幼,同時避免擠壓私幼生存空間。
賴清德也強調,私幼公共化並非強制性政策,部分私幼主打高價位路線,吸引較高端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加入私幼公共化,政策主要是讓更多家庭負擔得起幼兒園的學費。
對於教育界質疑,為何不將補助金額直接發給家庭,賴清德說,未來私幼公共化後,必須造冊才能申請補助,不僅無法造假,另一方面,也確保政府補助的經費,確實用於幼兒教育。
此外,為提高私幼教師薪資水平,賴清德說,將要求加入私幼公共化的學校,首年必須為教師加薪15%,接下來每年加薪3%,逐步調升至3萬元起薪,解決私幼問題同時近一步舒緩低薪困境。
我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約5成,低於日本、新加坡的6成,賴清德說,結婚生子、照顧年邁父母是女性離開職場的兩大高峰期,透過「雞尾酒療法」,私幼公共化解決「托幼」問題長照2.0解決「托老」問題,希望能夠提升女性重返職場動能。

台灣中高齡勞參率 低於美日韓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9 15:57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即時報導
勞動部今天公布,去年中高齡族群勞動參與情況調查結果,去年中高齡勞動參與率62.42%,比10年前上升2.41個百分點,但跟美、日、韓等主要國家相比,仍偏低。
為了解中高齡的勞動情勢,勞動部每年運用行政院主計總處按月「人力資源調查」及5月「人力運用調查」資料,綜合分析當前45到64歲中高齡的勞動參與、就業及失業狀況。
勞動部表示,去年中高齡勞動力人數為432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62.42%(男性75.48%、女性49.88%),比前年上升0.53個百分點,跟10年前相比則上升2.41個百分點,主要是因女性教育程度和就業意願均提高。
勞動部資料顯示,去年我國中高齡各年齡層勞參率,均低於韓、日、美等國,年齡愈高愈明顯、差距也愈大,我國55到59歲與60到64歲的勞參率,分別為55.7%、36.4%,而韓、日、美等國,則分別在71%與55%以上。
在尋職方法,中高齡失業者求職途徑以「託親友師長介紹」最多,其次是「應徵廣告、招貼」。
中高齡失業者9.3萬人中,有3.9萬人在找尋工作過程中有工作機會但未去就業,原因以「待遇太低」占最高;
另有5.5萬人未曾遇有工作機會,尋職時遭遇的困難,以「年齡限制」居多,其次是「待遇不符期望」、「找不到想要的職業」,年齡問題顯然是中高齡失業者尋職的最大障礙。
中高齡者不願意就業的原因,以「做家事」最多,其次是「年紀較大」、「家庭經濟尚可、不需外出工作」
-----------------------------
勞動力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勞動力參與率是指勞動力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也就是在15歲以上民間人口中有參與勞動的比率,而勞動力是就業者與失業者相加之總和,所以無論是就業者或失業者的增減,都會影響勞參率的升降。
計算方法為:勞參率(%)= 勞動力 / 15歲以上民間人口 * 100%
---------------------------------------
高齡勞參率遠低於國際水準 台灣人退休比韓國早10年
2016年10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 邱琮皓/台北報導
台灣人退休年齡較其他國家早,男女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分別為62.8歲、60.7歲,不但比英、美、日本等國家早,甚至比勁敵韓國整整提早10年退休。另相關統計也發現,台灣在25~29歲時勞動參與率居OECD各國之冠,但在50歲後卻快速下降,而65歲以上勞參率更只剩8.8%,留在職場上的已不到一成。
根據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資料指出,OECD各國官方退休年齡都在60至65歲之間,台灣可領取年金的退休年齡也與國際相當,但台灣男性的實際退休年齡為62.8歲,比亞鄰國家日本的69.3歲、韓國的72.9歲都早許多,甚至也比歐美國家美國65.9歲、英國的64.1歲更早。
在全球開始講究職場銀髮智慧傳承的時候,台灣在60至64歲的勞參率只有35.8%、65歲只有8.8%,而其他國家60歲至64歲仍有60%以上;即使到65歲以上,多數國家勞參率也還有二位數,日本、新加坡維持在20%以上,韓國更高達31.3%,台灣只高過德國的6.1%。
主計總處去年調查發現,扣除有就業意願但失業者,在219.5萬名50歲以上未就業者中,未就業原因以回歸家庭、做家事占32.3%最高,其次為年紀大占27.2%,還有20%認為因為經濟尚可、不需外出工作。
另外,調查也發現有13.5萬名50歲以上未就業者,是因為需要照顧65歲以上老人,另3.6萬人是因為需照顧失能家屬,所以無法就業,亦即有38.6%的50歲以上未就業者,是因為家庭因素而選擇未就業。若考量性別,有近6成中高齡女性是因家庭因素選擇未就業,比男性更高,中高齡男性未就業的主要理由,則是年紀大以及健康傷病等因素。
 


研究:一年中最佳懷孕時間是6至8月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一份國外研究指出,統計數據顯示,一年當中最佳的懷孕時間是6月至8月,通常生出來的嬰兒體重最重。英國《鏡報》報導,根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庫莉(Janet M. Currie)和蘇黎世大學助理教授史旺德(Hannes Schwandt)所做的一份研究,在5月受孕所形成的胎兒,早產的機率比其他月份高出了10%。研究稱,在6月至8月中間受孕所形成的胎兒,出生的體型會是最巨大的,平均會比其他嬰兒重8或9公克,而在夏天這幾個月懷孕的婦女,不僅會生下較重的嬰兒,自己也會增加比較多的體重。該研究共比較分析了64.7萬組兄弟姊妹的數據,也就是說,被研究對象和其參考對象的胎教與家庭經濟環境是相同的。(林奐成/綜合外電報導)這則新聞也看了嗎?
-----------------------------
這兩個人都是第2胎,柯文哲:如果只生1胎,人類的歷史會不一樣
www.storm.mg查看原始檔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31)日出席106年人口政策宣導影片首播記者會,與藝人陳建州暢談「爸爸經」。柯文哲表示,政府只給予生育補助是不夠的,後面還有養育跟教育的問題,因此,未來會把0到2歲的托嬰和3到6歲的托育,視為台北市府最重要的工作,創造一個適合養育跟教育的環境。
比爾蓋茲和祖克柏都是老二
柯文哲舉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都是第2胎,這也顯示了如果他們的父母當時決定只生1胎,也許今天人類的歷史會不太一樣。柯文哲也表示,自己家就有3個小孩,覺得成長過程中有兄弟姊妹,相較於獨生子生活更多采多姿,鼓勵年輕父母可以的話盡量多生一個。
增加托育補助,希望提高生育意願
關於托育津貼與私幼補助,柯文哲表示,0至2歲有托育津貼、3歲以上有私幼補助,2到3歲之間則是以增加公立幼兒園2歲專班為主,社會局第2胎每月托育補助已由現在的3000元提高至6000元且考慮再加一點,希望能提高生育意願。
至於3歲以上是否增設公立幼兒園,柯文哲表示,大家會去抽公幼的主要原因就是私立幼兒園太貴,但增設公幼需要花較長時間規劃,因此考慮以補助私幼的方式在明年先上線,補助多少還在計算當中,政府會挪預算來處理下一代的養育跟教育問題。


台灣兒少死亡率 較日本高出一倍中時媒體集團 中時電子報
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今舉行學術研討會,討論兒童死亡率和幸福指數等議題。根據2013年統計,台灣19歲以下的兒少死亡率數達2377人,較日本高出1092人,幾乎高出一倍。其中未滿1歲的嬰兒和10~14歲兒童的死亡率,分別高出日本353和434人,是最急需改善之處。

該聯盟召集人、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呂鴻基表示,台灣是以風俗民情、購買力和國力相近的日本為標竿,若套用該國兒童的死亡率,則我國每年死亡人數可減少1/3,「等於每年可多救900~1000名兒童。」他認為台灣少子化問題已居全球之最,加強兒少健康和安全是迫切之舉。呂鴻基也呼籲政府重視兒少問題,嘆道「政府現在連兒童局都沒了,我們只好把責任攬在聯盟身上。」

針對我國兒少的教育、福利與健康等情形,該聯盟也於研討會中發表兒童健康幸福指數。相較於20多個先進國家,我國不少指標居末段班,包括1~9歲兒童死亡率、15歲少年自述家中藏書不足10本比率、11到15歲族群自認健康普通或不佳比率、以及13到15歲族群過重或肥胖比率等,排名皆在綜合評比的20多國中吊車尾。(中時即時)

----------------------------------------------

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兒童死亡率高
文/何楷平 | 2014.11.26 (新聞)
台灣生育率再創新低!根據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公布的《臺灣童權指標》報告顯示,去(2013)年台灣新生兒人數不到20萬,總生育率為1.07%,在OECD國家排名最後,更是全球最低。

台灣不僅生育率低,新生兒健康也亮紅燈。出生體重攸關新生兒健康,根據統計,台灣新生兒低出生體重(<2,500公克)發生率為8.4%,高於平均值。此外,和OECD其他23個會員國相比,台灣1至9歲死亡率排名第一、0至19歲事故與傷害死亡率也排名第三。

台灣新生兒人數偏低,專家認為,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生育率普遍下降,為提升生育率,歐洲國家紛紛祭出生育補助,甚至連未來的養育、教育費用都一併負擔,但台灣各縣市大多只補助一次性的生育津貼、有限的托育津貼,如果父母本身經濟條件不佳,後續的養育及教育費用就成為家庭負擔。

專家指出,台灣新生兒體重偏低、兒童死亡率高,和高齡產婦及早產兒有關,若有懷孕計劃,應盡早在35歲前完成生育,以降低孕婦及胎兒的風險。至於1至9歲兒童死亡率高,可能和意外死亡有關,建議托嬰要慎選保母、兒童乘車需乘坐兒童安全座椅,以避免意外發生。

-------------------------

不是疾病、不是戰爭,每年殺死300萬名兒童的兇手是...
photos放大顯示 來源:greg westfall.@flickr, CC BY 2.0
20年前,南非攝影家凱文·卡特(Kevin Carter)拍攝的一張蘇丹兒童在飢荒中餓死,而禿鷲就在他頭頂盤旋的爭議照片震驚了全世界。批評者抨擊這張照片兜售「災難」,稱這是國際媒體炒作非洲問題的又一個例子。

但令我感到不安的並不是照片。而是20年後,照片所描繪的問題依然存在。每年全世界仍有310萬名兒童死於飢餓。

作為一名非洲醫生,我知道嚴重營養不良和飢餓的摧殘,並不那麼容易清楚被看見的。飢餓對人的摧殘,並不像我曾在坦尚尼亞醫院病房中,看到的插著鼻胃管的幽靈般兒童根根突出的肋骨那麼明顯。慢性營養不良,也叫「隱性飢餓」,還體現在其他方面——但其破壞性和致命性卻絲毫不減。而在其他疾病(包括急性營養不良)致死率降低的同時,隱性飢餓現象依然隨處可見。

20年來,人們在對抗愛滋病、肺結核和瘧疾的鬥爭中取得了驚人的勝利。新增愛滋病毒感染病例在非洲某些國家已經降低了近50%,愛滋病致死率降低30-48%;肺結核病例降低 40%,瘧疾病例也出現了30%的下降。

營養不良導致的幼兒生長發育障礙依然嚴重,同期僅有約1%的降幅。飢餓仍然是非洲兒童死亡的罪魁禍首,占到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一半,致死人數超過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的總和。
事實上,眾多科學研究顯示,營養不良的兒童更有可能出現感染、罹患其他疾病,並且久病不癒的可能性也更大。比如痢疾是體重嚴重不足兒童常患的致命疾病,他們死於原本應該很容易治療疾病,大概的死亡率是普通兒童的12倍之多。而死於瘧疾的可能性是普通兒童的9.5倍。

事實上,兒童營養不良現已證實是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認為2011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總數的45%是營養不良造成的。不久前來自飽受戰爭蹂躪的中非共和國的報告顯示,那裡死於飢餓的兒童比死於戰火的還要多。

這些數字讓營養不良問題看似難以克服。但解決方法也並不神秘:維他命A、碘鹽和強化食品。僅維生素A缺乏一項就導致每年有50萬兒童失明,失明後12個月內有高達一半的兒童死亡。同樣,發展中國家半數育齡婦女因缺鐵導致免疫系統減弱。

營養不良造成的長期損失具有骨牌效應,阻礙人們取得教育成就,並最終危及國家經濟。化解這一持續危機需要資金—— 每年估計要投入100億美元——還有能讓救命方案惠及拯需救助的母親和兒童的更新更好的策略。

但救助成本看起來遠不如飢餓成本那樣大。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非洲兒童營養不良的損失為每年250億美元。而且這還不是全部。營養不良對全球經濟每年造成的損失是3兆5千億美元的損失,特別是生產力損失和更高的醫療費用。

為了迎接挑戰、挽救生命和改善經濟,非洲需要製訂全面戰略並且加大對農業投資。
非盟已宣布2014年是非洲的農業及糧食安全年,非洲大陸農業部門預期將顯著成長。理論上這應該能改善總體營養狀況;但增加農業投資並非總是萬能良方。我們需要集中力量建設營養敏感型農業項目,並確保小規模農戶、家庭、婦女和兒童參加。

重要的是增加婦女在土地所有權和農業決策中的話語權,並讓她們可以申請到旨在通過家庭種植、牲畜和家禽飼養鼓勵家庭糧食生產的農業貸款和補助。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願意在食品和健康領域花費更多收入。增加她們的農業收入和決策權最終能對兒童健康和營養產生更大影響。

此外,農業政策、補貼和投資傳統上一直惠及穀物種植者。但決策者需要關注增加肉類、水果和蔬菜等高營養食物,而這些食物對窮人來講價錢過高。

營養不良會在出生前1000天造成最大的損害,導致嬰幼兒健康發生嚴重而不可逆的變化。為戰勝隱性飢餓,非洲政府必須在全球發展夥伴的支持下迅速採取行動。非洲兒童飢餓不一定像1993年卡特的照片中表現得那樣戲劇化,但其傷害同樣是致命的。

拉馬扎尼·阿卜杜拉·努爾(Ramadhani Abdallah Noor),坦尚尼亞醫生,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阿斯彭研究所新聲音項目研究員。

---------------------------------------

台灣兒童早夭多 1到9歲死亡率24國墊底
字級:最小字型預設最大字型
2015年11月28日13:52
兒童健康聯盟今舉行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兒童健康幸福指數,該指數針對台灣兒少的健康、福利、教育等現況,與20多個先進國家一起評比,結果顯示,我國有不少指標的表現極差,包括1到9歲的死亡率,15歲少年自述家中藏書不足10本比率,11到15歲族群自認健康普通或不佳的比率、13到15歲族群過重或肥胖比率等,皆在合併評比的20多國中排名墊底。

該聯盟召集人呂鴻基說,1到9歲兒童的死亡率偏高,是相當值得各界關注的問題,若以文化、國力相近的臨國日本作為標竿,套用該國兒童死亡率,則台灣兒童每年可有千人左右免於死亡,在此少子化時代,這更能凸顯改善兒少健康、安全的迫切性。

成功大學公衛所教授呂宗學則說,依據國內最新的2013年兒少死亡人數,若採日本兒少死亡率推算,則13年的新生兒應可有353人、1至4歲有19人、5至9歲有90人、10至14歲有434人、15至19歲有196人免於死亡,合計可有1092人得以延續生命,呼籲衛生單位、醫院應加強合作、詳細兒少探究死因,以免可預防的死亡重複發生。(邱俊吉/台北報導)

------

2009-2013台灣各縣市兒少死亡率 - Robert Lu | Tableau Public - https://goo.gl/3BJQ0h

兒少死亡率高 兒健聯盟望各界提早關注

2015-11-29
兒少死亡率高 兒健聯盟望各界提早關注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兒童健康聯盟28日舉行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兒童健康幸福指數,該指數針對台灣兒少的健康、福利、教育等現況,相較於20多個先進國家,台灣不少指標居末段排名,包括1到9歲兒童死亡率、15歲少年自述家中藏書不足10本比率、11到15歲族群自認健康普通或不佳比率、以及13到15歲族群過重或肥胖比率等,皆在合併評比的20多國中排名墊底。

兒童健康聯盟召集人呂鴻基說,截至今日發展中國家兒童死亡率,平均是已發展國家的7.8倍。1到9歲兒童的死亡率偏高,是相當值得各界關注的問題,若以文化、國力相近的臨國日本作為標竿,套用該國兒童死亡率,則台灣兒童每年可有千人左右免於死亡。

兒少死亡率高 兒健聯盟望各界提早關注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成功大學公衛所教授呂宗學則說,依據國內最新的2013年兒少死亡人數,若採日本兒少死亡率推算,則13年的新生兒應可有353人、1至4歲有19人、5至9歲有90人、10至14歲有434人、15至19歲有196人免於死亡,合計可有1092人得以延續生命,呼籲衛生單位、醫院應加強合作、詳細兒少探究死因,以免可預防的死亡重複發生。

呂鴻基表示,據國外死因探討,約有1/5兒童死亡是可預防的,若拿台灣與日本死亡率的標準相比,1/3台灣兒童的死亡是可避免的。他也建議,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社會下,兒童健康與幸福應加倍重視,死亡率應透過政策改善下降,教育部應增加學童體育及心理等生活教育,政府應成立「兒童死因探討委員會」,並設立「兒童專責單位」。

---------------

兒少故傷害死亡率高 過年掃除檢視居家安全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5年2月17日 上午10:15
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2年15到24歲的青少年十大死因,事故傷害高居第一名。另外,事故傷害也是0到19歲兒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光是100到102年之間,0到19歲的兒少,因為運輸事故、意外墜落、溺水、意外中毒以及火災意外等事故傷害而死亡的人數有1370人。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陳素春指出,兒童事故傷害類型,除了車禍與溺水,另外則以跌墜落、壓砸傷、燒燙傷、異物梗塞、中毒等居家意外事故最為常見。最近幾年也常發生電視機砸傷,玩電線、觸碰插孔觸電等意外。
陳素春建議,過年期間除了大掃除,也可以順便對居家安全來個總體檢,家長可以參考對居家保母所設計的環境安全檢核表逐一檢核,例如高樓陽台可以加裝安全裝置,避免兒童墜落,降低潛在的生活風險。
另外,過年期間,拜拜時也應該注意,兒童要小心香火燙傷。燒金紙時,幼兒也應該遠離火爐。用餐圍爐別讓幼童靠近廚房、端熱食也要注意。

------------------------------------

2016-02-09_115344  

[調查報告] 兒童友善城 五都大調查發表記者會

2010-11-08 

打造友善兒童的未來新五都
2010年兒童人權五都大調查發表記者會 

一年一度的世界兒童人權日又即將到來,在台灣地區每個孩子的基本權利真正被重視到了嗎?我們真的提供給台灣每個角落的「未來主人翁」們一個衣食無虞、成長無礙的生活環境嗎?今年兒童人權日正逢五都選舉前夕,兒盟檢視即將合併為五都的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中縣、台南市、台南縣以及高雄市和高雄縣政府過往在維護兒童人權的各個面向,包括教育、社政、衛政、警政等施政表現情形,結果發現,五都在兒童權益的施政上整體看來都面臨兒少服務預算不足、缺乏兒少服務專業人力以及縣市服務資源不平均的問題:其中在教育表現方面,新北市是目前五都八縣市中最願意投資經費的縣市可作為大家的模範,相較起來台中市在現行教育預算上稍嫌不足;在社福施政方面,高雄縣與台中市在兒童及少年社會福利績效評比中得到「特優」,兩個縣市表現可圈可點,但整體說來兒少福利預算編列都有待提升,五都平均兒少福利預算僅佔9%,不到一成,對照兒少平均人口比例20%,顯然落差太大應予以調整;衛政方面,台北市算是整體表現比較好的,但最令人擔心的是其他縣市兒少醫療人力的嚴重不足而且呈現城鄉落差,以大台中地區為例,縣市之間的兒科醫療人力落差竟3.8倍;治安維護方面,高市特別需要加強改善,以98年的數據為例,每一萬名18歲以下的兒少就有15名被通報遭受性侵害。除此之外兒少犯罪率也偏高,未來的政府團隊在維護兒少人身安全和犯罪防治方面都需要多投注心力;另外,在育樂總體檢方面則發現,除了台北市之外,其他四都十分缺乏友善兒童的大型公立育樂場所。記者會現場並邀請了來自未來五都的孩子到現場分享心目中夢想的城市藍圖,並與我們一起呼籲未來的五都市長都能夠重視兒童權益、打造一個滿足孩子夢想的「友善兒童城市」。

聚焦目前八縣市兒童人權施政表現,打造「友善兒童」的未來新五都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明召開記者會的目的:「『孩子是親親寶貝』大家都愈來愈耳熟能詳,相較於過去,中央和地方在台灣兒童權益的保障上也有許\多進步,比方說在立法或是兒福相關的政策上,但令人遺憾的兒童悲劇還是不斷發生,還是有很多角落的孩子沒有受到適當對待或照顧,而且比起先進城市,『Children First』的思考似乎還沒有完全落實…。所以選在五都大選的前夕,我們公布了『兒童友善城五都大調查』,具體呈現八個縣市在維護兒童人權的施政情形以及未來五都之後可能面臨的挑戰,並再次提醒這些在如火如荼選舉中的五都未來市長,千萬不要忽略了還沒有選票的孩子,共同承諾打造尊重兒童、保護兒童、友善兒童的希望五都。」
「2010年兒童人權五都大調查」主要以次級資料作為依據,並佐以問卷施測瞭解兒童的主觀感受作為對照。問卷調查於99年9月27日至10月8日期間施測,以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中縣、高雄市和高雄縣四、五、六年級國小學童為調查對象,按人口數進行分層隨機抽樣,總計發放6,263份問卷,回收有效樣本4,742份,回收率為75.7%。

◆ 教育表現總體檢:北縣最願意投資教育、中市教育預算不足、高市孩子感覺課業壓力大
我們以預算、人力、服務以及孩子的主觀感受等幾個面向來檢視兒童教育權被保障情形:在預算方面,北縣在五都八縣市中是最願意投資教育的城市,從教育預算扣除人事和退撫費用佔總預算比率來看北縣達7.24%,相較之下中市、南市的教育經費投注比例則在後段班,值得特別注意;在人力方面,中市幼教師資人力最為充足,師生比為1:8.6,國小教師人力則以北市最多1:13.9;此外高市為孩子課後教育所投注的心力可供其他縣市參考,高市國小現已全數開放提供課後照顧服務,此外也已有95%的弱勢生接受補助進入課輔班。在孩子的主觀感受方面,調查發現,中市的孩子表示喜歡上學的比率為五都八縣市中最高有85%,顯示雖然預算有限,中市整體教學環境經營還算是用心,能夠讓孩子快樂上學去;另外在課業壓力方面,八縣市幾乎半數以上的孩子都普遍感到課業壓力大,尤其是高市有五成八的孩子感到課業壓力很大,壓力指數為五都縣市之首,如何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讓孩子能夠快樂學習,是未來五都政府教育團隊必須努力的方向。


◆ 社政表現總體檢:高縣、中市最用心,兒少福利預算五都皆需提升
根據98年社會福利績效考核─兒童少年福利的結果來檢視兒少福利權益保障情形,結果發現,高縣與中市兒少社福的表現最為亮眼,拿到「特優」的好成績。他們不僅顧到弱勢、特殊兒少的需求,也關注到一般兒童福利服務的發展,在兒少福利服務用心的深度與廣度,都值得其他縣市學習。此外五都中,北市、新北市、南市、高市有成立專屬的兒少福利科,可見對兒少福利的重視。
但整體看來,五都八縣市兒少福利預算仍有改善空間,兒少福利預算平均佔整體社福預算僅9%,不到一成,但對照兒少平均人口所佔比例卻高達兩成,兒少福利經費實有提升的空間。


◆ 衛政表現總體檢:兒科醫療人力嚴重不足且城鄉落差大,中縣與中市相差3.8倍
少子化影響下兒科醫生不足的問題愈往南部愈嚴重,人力最稀缺的台南縣平均每位兒科醫生要照顧的孩子數高達2,199人!呈現出嚴重的城鄉差距,以大台中地區為例,縣市之間兒科醫療人力的落差高達3.8倍!
除此之外調查中也發現,高雄縣近四年來平均嬰兒死亡率亦居於五都八縣市之冠;台南縣母嬰親善醫療資源缺乏,每間母嬰親善醫院平均需服務4,092名新生兒,與台北市相差4倍;台灣兒少視力不良率的情況嚴重,五都八縣市的孩子皆有超過半數視力不健康,尤以台中市最為嚴重視力不良率高達66%…等等醫療衛生上的現況問題;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方面,兒盟調查孩子的主觀感受發現,台南市的孩子似乎比較孤單、不快樂…。這些都值得將來五都首長診斷參考,並提供更好的衛政藥方,確保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 警政表現總體檢:高市兒少遭性侵害、兒少犯罪率偏高令人擔心
在維護兒少人身安全方面,高市特別需要加強改善,以98年的數據為例,每一萬名18歲以下的兒少就有15名被通報遭受性侵害;另外,在兒少犯罪率方面,高市的表現亦最令人憂心,每10萬人中就有411位兒童或少年犯罪。然而兒少犯罪率偏高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問題,除警政之外同時也牽連到教育、社政體系是否有足夠的資源關懷輔導有犯罪之虞的高關懷兒少。這也考驗著未來五都的市政團隊,統籌整合警政、教育、社政資源,減少兒少犯罪狀況的能力。


◆ 育樂環境總體檢:育樂資源大都集中在北高;南市近半數孩子覺得好玩的地方越來越少
在育樂資源方面,北高兩個直轄市的資源明顯比其他縣市豐富。根據兒盟今年九月的調查,友善兒童的大型公立育場所多集中於台北市;而高雄市的孩子在五都八縣市中享有最多公共休閒/綠地活動空間,是新北市的4.8倍。
再檢視孩子的主觀感受,台南市有將近半數(49%)的孩子覺得好玩的地方越來越少,對照次級資料,南市在大型育樂場所及公共休閒活動空間都是相對較為缺乏的。南市的孩子覺得很快樂的比例,在五都八縣市中比例也是較低的,未來大台南政府在為孩子創造一個快樂的城市,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從鄉下水準到城市層次,用心打造友善兒童的未來新五都
王育敏執行長表示:檢視未來五都的目前兒童權益保障情形,整體說來可以說是『有努力,但仍需更多資源投注』,而且各自面臨了不同的挑戰,需要未來的市府的執政團隊多用心、貼近孩子的真正需求,尤其三都首長在縣市合併後,光就基本人口地理資料的比較,就可看到未來整併後的異質性將增加,這些差異可能帶來施政難度的提升與挑戰,值得未來五都首長特別注意,才能將兒童人權的水準提升到城市層次,打造友善兒童的未來新五都。兒盟也具體提出未來五都市長兒少權益施政上必須努力的方向:


◆ 五都共同挑戰:
- 五都應更重視兒少投資,教育、福利要加強:五都中無一縣市教育預算扣除人事與退撫成本後有達到10%的水準;此外,兒少福利預算也較為不足,18歲以下兒少人口約佔總人口數的18%~23%不等,但五都八縣市兒少福利預算佔整體總預算平均卻僅有9%,明顯不足。
- 五都應增加學校社工、兒科醫生、兒保等兒少服務專業人力:目前有正式編制學校社工僅台北市與新北市,其餘五都應盡快著手進行規劃;兒科醫生的部份,德國兒童人口數與醫師人數比為1000比3、美國為1000比2.12,五都中資源最多的台中市為1000比1.97尚可接受,但南縣卻僅有1000比0.45,可見五都的醫療人力資源皆有待提昇;兒保人力方面,除台北市、高市,其他三都皆有兒少保護人力不足或人員流動率過高的問題,亟待改善。

- 縣市資源要公平分配、服務輸送需整合:本次調查發現,目前兒少相關施政都呈現縣市的資源差距情形,比方說大台中、大台南間的課後照顧資源縣市差異達27%~37%、高縣與高市開辦課後照顧校數比率差異高達40%。根據調查顯示,高縣半數(51%)的孩子回家總是或經常沒有人指導寫作業,顯示在學童課後照顧方面實有補強的需要,才能跟上真正都會區孩子的需求。
- 兒童育樂場所普及化,給孩子足夠的活動空間:目前台灣友善兒童的大型公立育樂場所分布極不均衡,中縣、大台南及高縣完全都沒有公立友善兒童的育樂資源。由於民營的遊樂場所需考量商業成本經營,不但收費比較高,且較少具備教育性質,因此公立育樂場所的普及性仍是相當必要的。未來的新政府,應投資經費於各地的休閒育樂場所讓所有孩子不分地區都能有充分的休閒育樂權,並且規劃、定期舉辦適合兒童的各項活動,以免淪為蚊子館。

◆ 五都個別挑戰:
- 台北市:各項兒少資源最豐富;但學童的課業壓力偏大,高居五都中第二位,如何降低課業壓力值得深思。此外,身為兒少人口第二多的直轄市,如何利用如此充沛資源優勢,發展更多兒少服務措施,令人期待。
- 新北市:對於兒少教育經費的投資值得學習;但兒少人身安全的維護、幼教品質的改善、綠地育樂設施的增加是最大挑戰;且身為兒少人口最多的直轄市,新北市未來的挑戰勢必要較其他縣市投注更多的資源。
- 大台中:縣、市皆有許\多創新的兒少政策;但教育預算偏低、兒少人口差十萬人、兒少社福服務的落差是最大挑戰,在升格為直轄市資源挹注之後,該如何平衡縣市間的落差,讓中縣跟上中市的水準,都是未來大台中市府團隊的努力方向。
- 大台南:未來大台南面臨的挑戰,首要為兒少人口比例、家戶所得的差距,資源分配上勢必有所調整,醫療、福利、婦幼警力如何整合並提昇水準是最大的挑戰。此外,南市學童明顯較不快樂,加強心理健康應為施政重點。

- 大高雄:未來大高雄整併後的挑戰是土地面積18倍的差距,幅員擴大勢必增加服務輸送的難度。此外,兒科醫療資源、母嬰親善醫療的縣市差異同樣值得注意,期待整併後高縣能擁有跟高市一樣的兒科醫療水準。

----------------------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葉大華
2009年度兒少人權概況
  2009年初全球的金融大海嘯鋪天蓋地而來,台灣也未能倖免,無論是放無薪假還是關廠裁員,做為家庭經濟支撐主力的家長們,一但經歷失業,掉入貧窮線下的焦躁情緒與不安全感隨之而來,最容易直接影響到的家庭成員便是兒童或少年。於是2009年,我們再度看到諸多兒童受虐新聞盤據社會新聞版面,從女嬰被亂刀砍死再到女童被冰屍,件件令人怵目驚心。去年一整年,0~18歲兒少遭受家庭暴力的通報件數即高達15,140件;此外,全台各地也有多起因失業或被債務所逼的家庭上演『燒炭自殺』或『殺子自殺』的悲劇,然悲劇引發同情的背後,代表的卻是不尊重未成年孩子生命及人格權的自私與悲哀;除了虐待事件頻傳,兒少意外事故傷害更是年年蟬連兒少死亡率之冠,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2008年兒少(1-14歲)死亡人數為712人,其中因意外事故而死亡者為181人(25.4%),居所有死亡原因之冠。令人驚訝的是「家」卻是兒童事故傷害最常發生的地方,包括誤食、燙傷、觸電、墜樓或是玩火導致嚴重燒傷,成人照顧者的疏忽往往也造成兒少生命安全的傷害。
  以上所述皆多半是圍繞家庭所發生的兒少事件,但是兒少生活重心的校園內,情況也並不樂觀,校園內的性騷擾與性侵害案件仍持續頻傳,狼師流竄校園從幼稚園到大專院校無一倖免(見表二),2009年度更有台中市國小男老師性侵四名男童案判賠性侵國賠兩千萬元案例;此外校園霸凌與體罰事件仍居高不下,特別的是越來越多是透過網路管道傳播相關事件而被提起告訴,顯示出校園學生人權亟待改進。由於台灣兒少人權議題多半由社會工作、少年司法或福利系統所建構,因此本文將從兒少福利觀點進行台灣兒少人權推動之探討。
兒少福利,果真「法」力無「邊」?
  面對上述現狀,雖然我國目前有『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制法』等法令,試圖加強保障遭受家暴、虐待及性侵等兒少的人身安全,然而在逐年攀升的0~18歲未成年兒少的家庭暴力通報數字裡,當掀起諸多壓力鍋下家庭的鍋蓋時,在少錢少人的相關政策配套下,『法力』並非真的無邊,鍋蓋掀起時冒出的卻是諸多政策介入的無力與無奈,以及長期以來漠視兒少表意權與人格權的社會文化。
  此外,沒有選票壓力的兒少族群,難以獲得國家更公平合理的資源分配與政策投資,以五百萬兒少為主政單位的內政部兒童局預算為例,2009年度兒童局總預算為61.5億,約只佔內政部社福支出的6%,中央政府總預算不到0.3%,故至目前為止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兒少專責人力稀薄的可憐、在地兒少團體欠缺扶植,相關法令要求的跨局處或跨部會整合也難以落實,甚至基礎兒少福利輸送資源仍有嚴重的城鄉差距,以全台約近500萬名0~17歲兒少人口,無論在安置教養機構或是福利服務中心等相關基礎福利服務據點建置上,普遍呈現量不足及分配不均的現象,多半縣市僅設立1-3個兒少福利服務據點,據點的設立也多半集中於市中心區或相對偏遠之處,極難關照到原民部落,這也是為何兒少保護案件居高不下卻難以預防與介入。因此集眾多法令於一身的兒少福利工作真得是「法」力無「邊」嗎?故一直以來兒少福利工作很難『轉大人』。
現行政策缺乏視兒少為準公民之權益保障規劃
  另從歷年來中央對地方政府社會福利績效考核的結果,顯示出各縣市的兒少福利預算只維持在保護性業務上有明顯成長,包含兒少犯罪預防、身心發展輔導等工作皆呈現預算資源、個案量及委辦專業團體及人力不足之困境。兒少權益保障及發展參與更是長期以來被忽略或力有未逮之業務,因此福利服務輸送對象仍集中於少數弱勢邊緣及偏差個案,其中有關於兒童少年所需之獨立發展、休閒活動及社會參與的權益保障需求,只能大量仰賴教育體系支撐。然現行教育體系卻又受制於升學主義,公共參與環境嚴重不足,也未能普及性的保障到一般兒童少年的發展性福利需求。故現行兒少福利輸送及相關政策,仍十分缺乏將兒少視為「準公民」身份之福利權益保障措施。
推動兒少法修法保障兒少權益
  層出不窮的兒少虐待、兒少事故傷害、校園性侵等事件,卻未能有效的預防與解決,這其實是國家與社會體制長期對兒童及少年權益集體忽視的結果,導致對兒少的支持仍停留在救助弱勢個案的慈善觀念,並未以「社會公共資產」進行全面性的政策規劃,因此即使有再多的社工等專業人力,只要不尊重兒童或少年主體性的思維不改,也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先進國家早已將兒童少年由保護照顧的依賴者,提昇為「權益保障」的需求者,並透過培養公民素養及加強對其生活保障、健康照護、保護照顧、教育輔導、休閒娛樂、就業力投資,使未成年人在步入社會之前,協助其完成「準公民」的培養與轉化。尤其台灣社會已面臨嚴重的高齡少子化發展趨勢,實有必要加速對於五百萬兒少族群全面性的保障與投資。故由台少盟等數十個民間團體以1989年聯合國通過的「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為藍圖,於2007年起著手進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改造與轉化工程,並以「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為名業已成案送進立院正進行逐條審查中,除充實現行福利保護服務輸送外,更大幅擴充兒童少年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安全」、「社會參與」、「文化休閒」、「就業勞動」等福利與權益需求,另於版本內特別新增設置「學校社工」制度與「司法專章」,以強化兒少校園人權與司法人權。
  未成年兒少並非只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台灣社會的公共資產,如要推動兒少人權,請先落實代間正義與兒少校園及司法人權!

-------------------------------------

你知道台灣那個鄉鎮市區最「人丁興旺」? 5張圖表帶你看台灣鄉鎮市區的「生」與「死」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goo.gl/9LgfMb


曾歷喪女之慟!接生嬰子死母命危 醫師哽咽:不敢說完全沒有疏失列印
分享曾歷喪女之慟!接生嬰子死母命危 醫師哽咽:不敢說完全沒有疏失到Facebook分享曾歷喪女之慟!接生嬰子死母命危 醫師哽咽:不敢說完全沒有疏失到Line
2019-09-25 13:55
〔記者王宣晴/新北報導〕新北市蘆洲某間婦產科發生醫療糾紛,產婦生產過程中大量出血命危、男嬰夭折,家屬不滿院方不聞不問,今晨找來百名親友包圍診所,撒冥紙抗議,負責接生的黃姓醫生今日上午在院方的安排下出面說明,表示自己「不敢說完全沒有疏失,自己也還在學習」,今晨得知家屬抗議時就要返回診所跟家屬溝通,但院方擔心因此導致家屬情緒更加激動而勸退,強調絕不會逃避。
黃姓醫師今天出面說明時數度哽咽。(記者王宣晴攝)
面對家屬指控,主治的黃姓醫師今天上午9點30分出面說明,表示產婦選擇自然產,卻因前一晚沒睡,導致進產房時力氣不足生產,過程中發現胎兒心音異常,協助推生的過程中研判應是產婦子宮破裂,才緊急決定開刀。
黃姓醫師說,開刀後2分鐘,便發現胎兒的腳跳出來,因此藉由剖腹產把胎兒生出來,同時也發現產婦左側的子宮底到子宮頸、陰道已有20公分破裂,此時趕緊通知院長前往協助縫合,保住產婦子宮及穩定生命跡象,隨後陪同產婦及家屬搭救護車趕到馬偕醫院觀察。
黃姓醫師接受媒體採訪時數度哽咽落淚,他表示,生產本來就有風險,死亡率更是有萬分之5到8,每一年更有10位新生兒是因為生產過程而死掉,昨日就碰到孕婦發生子宮破裂的情況。
黃姓醫師也掩面哭泣表示自己也面對過喪子之痛,他說:「我的大兒子後面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其中一個出生時就沒有心跳」、「我一直很喜歡當婦產科醫生,去迎接生命,有時騎機車停紅綠燈看到小蘿蔔頭跑過馬路,我覺得好開心喔!」
黃姓醫師也針對產婦狀況表示:「子宮破裂較常見是前胎剖腹產或是子宮有開過刀,因為自然產發生的情況是極少數的。」黃姓醫師也強調,醫病關係是來自信任,若造成家屬沒有信任,院方應該要再跟家屬做溝通。

曾歷喪女之慟!接生嬰子死母命危 醫師哽咽:不敢說完全沒有疏失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xgm86r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