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闡述教師因待遇崩潰與勞動環境惡化,引發嚴重人才流失。文章批評政府迴避薪資結構改革,反以降低專業門檻應對。為穩定師資,應建立合理調薪機制、減輕行政負擔並保障專業自主,以解決制度性危機。
文:郭彥成(全教總政策研究員、公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儲金監理會委員、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評會委員)
待遇崩潰已導致教師「跳船潮」,實質薪資僅43K讓教職淪為經濟學上的「笨蛋」抉擇。面對制度性危機,政府卻只會用「三免」降低標準、用數字遊戲掩蓋問題,持續充當剝削專業的「慣老闆」。
待遇崩潰:專業養成的高成本與「笨蛋」抉擇
「笨蛋!」這不是情緒性謾罵,而是對當前教育政策最直接、最沉痛的警告。面對迫在眉睫的教師荒,政府始終迴避核心問題:公教待遇的結構性崩潰。媒體所稱的「跳船潮」,已無情揭露教師職涯的困境。
新進教師必須歷經嚴苛的教育學程、檢定與半年實習,養成成本高昂。然而,扣除各項保險與退撫後,實質薪資僅約4.3萬元。更嚴峻的是,由於多數新考上正式教師的職缺位於外縣市,這迫使許多基層教師必須離鄉背井,獨自負擔高昂的租屋、通勤、食衣住行等生活成本,大幅擠壓了本就微薄的實質薪資。
一個耗費4至6年養成、須具備高度專業知識與情緒勞動能力的工作,其起薪竟與許多養成成本低、壓力較小的職位相差無幾。
當高投入換來低報酬,且必須面對高生活成本的現實壓力時,選擇教職已成為人才市場上經濟學的「笨蛋」決定。行政院一再以犧牲教育品質的方式拖延改革,無非是逃避薪資結構調整的懦弱策略,形同對教育專業人士的制度性剝削。
各項數據早已證明教職吸引力崩潰:合格師培生中,竟有四成選擇不進入教育現。近13年來,台灣GDP成長43.04%、物價上漲26.63%,軍公教薪資卻僅調升14%,明年最低工資將調漲至29500元,行政院卻決定公教人員不予調薪。
這種與經濟發展嚴重脫鉤的停滯,正是「慣老闆」心態下的制度性虧待。
更嚴重的是,2023年7月新制退撫儲金改為確定提撥制後,新進教師已失去終身俸的穩定性優勢。基層人員薪俸過低,連自主增額提撥的餘裕都沒有。
筆者作為公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儲金監理會委員,持續關注新制個人儲金專戶運作情形,發現新制公教人員自主增額提繳比例僅約11%至12%左右,遠低於私校的50%以上。業務單位坦言,其主因正是新進公教人員薪資較低,缺乏自主增額提繳的經濟餘裕。
這反映出年輕教師的經濟窘迫,徹底瓦解了教職的誘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教學現場的「血汗」工作環境
除了薪資上的虧待,教師們還必須面對日漸惡化的教學環境,成為「跳船潮」的催化劑。在學校裡,教師除了教學本職外,還必須承受沉重的行政工作,包括公文往返、校務雜項、各式評鑑與計畫撰寫。
當教師深夜還在為一篇與教學無關的計畫評鑑寫報告,或疲於應付一起冗長的家長投訴,他們還剩下多少時間和心力去設計一堂好課?當教師心力交瘁時,他們不得不從課程設計和個別化教學的精力中抽身,去應付無止盡的行政與投訴,這才是對教育專業最致命的傷害。
更關鍵的是,學生輔導管教難度不斷提高。面對校園中複雜的家庭、社會與心理問題,教師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情感進行個別輔導,但學校的輔導資源和制度支援往往不足。
《教師法》相關修法使教師在面對違規學生時,管教權力被高度限縮,形同「綁手綁腳」地在教育現場進行高壓的情緒勞動。家長對教育事務的高度介入與不當投訴,成為基層教師極大的心理壓力來源。這種「低薪、高壓、過勞」的組合,讓教職的專業尊嚴徹底崩塌。
「挺老師,護教育」:直指穩師資的待遇核心訴求
面對待遇的系統性崩潰與教學現場的血汗處境,2025年的教師節終於恢復為國定假日,但在教學環境持續惡化下,老師們無法感受到「教師節快樂」的祝福。全教總(全國教師工會聯合會)(25)日於教育部前發起「挺老師,護教育」抗議行動,集結22個地方工會,提出以下五大訴求:
全教總這場抗議行動中,將「穩師資、調待遇」視為解決教師荒的基石,明確要求政府建立合理薪資調整機制,以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這是對政府長期迴避薪資結構問題的正面挑戰,強調教師荒本質上就是待遇崩潰下的人才流失危機。
具體五大訴求如下:
教育決策應回歸專業,杜絕民粹凌駕專業
行政減量,讓教師專注教學
修正教師法處理機制,遏止濫訴,保障教師專業自主
補足校安及輔導人力,確保校園安全
建立合理薪資調整機制,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
行政術的荒謬:逃避待遇改革,用「三免」和數字遊戲侵蝕專業
面對全教總直指核心的「建立合理薪資調整機制」訴求,政府的應對策略,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掩蓋問題。這種逃避待遇改革的行政思維,正是教育沉淪的幫兇,其做法與基層要求穩師資、調待遇的方向南轅北轍:
降低標準的「三免」陷阱與擴大供給的治標手段
政府傾向以降低門檻來應付人才流失,這是對專業的長期侵蝕。教育部以業界薪資吸引力強、STEM或自然領域教師招聘不易為由,規畫彈性聘用管道,讓具有業界資歷者進入中小學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
此方案等同祭出「三免」措施:免修職前學分、免考試、免實習,試圖用降低專業門檻的方式來替代實質的待遇提升。
全教總痛批,此舉是濫用現行技術高中方案,將特例普及化,帶頭摧毀師培體系,形同放棄教師必須具備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教學知識、具備班級經營能力的專業要求。更甚者,政府近期又討論廣開師培名額,企圖透過這種擴大供給的治標手段,讓潛在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問題持續存在,並以放棄師資品質的方式來解決教師短缺的表象。
與此同時,考試院於近期修正《各機關職稱及官等職等員額配置準則》,透過調降低職等比率,放寬中高階職等空間,目標是延攬與留任優秀人才。
然而,這項針對公務體系的調整,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基層薪資過低的結構性問題。政府對公務體系僅能提出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應對措施,卻對教師專業的待遇崩潰視而不見,更凸顯了決策者對薪資結構改革的集體逃避。
掩蓋危機的數字遊戲與校園亂象
教育部選擇美化數字、淡化危機,例如在開學前一週,全台代理教師缺額仍高達2600多人,教育部卻在三天內將數字急速「修正」至數百人,引發基層質疑其數字遊戲與刻意淡化危機。
然而,校園現場的混亂無法掩飾:歷史教師被派教地科、家政,甚至出現「一科兩師」的拆分亂象。
這種「頭痛醫腳」的救急措施,只是犧牲學生權益,迴避了師資荒的結構性根源。政府不願從調高待遇著手穩固師資,反而採取這種侵蝕專業、治標不治本的行政手段,形同默認了對教育專業的剝削。
醫界抗爭的對比:教師專業底線何在?
回顧近日醫學生擴招爭議,當時教育部繞道鬆綁名額,意圖將清華、中興、中山三校的學士後醫學系公費名額改為自費生並增加人數,同時將國防醫學系名額排除在總量管制之外,恐使醫學生總數從長期堅守的1300人暴增至近1600人。
此舉引發醫界團體強烈反彈,批評此為變相擴招,最終迫使行政院與衛福部「收手」,堅守了醫學系總名額1,300人的專業底線。
教師荒問題的悲哀就在於:政府持續實行「笨蛋」策略,卻缺乏能迫使行政部門「收手」的機制,導致教育的專業門檻和待遇底線不斷被行政手段侵蝕。
停止「慣老闆」策略,啟動結構改革
教師荒已是制度性危機。若政府持續以「笨蛋」策略敷衍待遇問題,教育品質將全面崩潰,國家未來將付出沉重代價。
真正的解方只有一條,全面啟動公教人員薪資待遇與專業環境的結構性改革。
提高入職誘因,調高月俸核心基數:必須將月俸核心基數,如「薪額/本俸」與「學術研究加給/專業加給」,大幅調升。專業加給的停滯正是專業價值被低估的直接呈現。此外,應大幅提高導師費與鐘點費,使其與教師承擔的龐大輔導及教學責任相匹配。
落實行政減量與專業自主:立法嚴格限制教師的非教學行政業務比重,將教師從公文、評鑑等行政雜務中解放,確保教師精力能投入於教學與輔導本職。同時,應修正《教師法》相關濫訴處理機制,保障教師的管教專業自主權。
軍公教調薪法制化:將薪資調整與CPI、GDP成長率等客觀指標掛鉤,終止由上而下的拍板文化。
待遇審議委員會納入勞方代表:納入基層公教勞方代表參與決策,保障其權益與制度正當性。
教育不能靠補貼堆疊,更不能靠降低標準苟延殘喘。唯有讓教師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唯有讓薪資結構體現對專業的尊重,教育才能擺脫「笨蛋」抉擇的魔咒。政府必須停止當那個讓教育沉淪的「慣老闆」!
"當教職在台灣成為「笨蛋抉擇」,誰是剝削教育專業的「慣老闆」?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9327?utm_source=flipboard&utm_content=user%2Fthenewslens


新竹市世界高中114學年停招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0oKkM7
新竹世界高中全校剩200人傳停招 校長否認:科班調整轉型 -- 上報 / 焦點 https://bit.ly/4gGXYzW
招生不足! 新竹世界高中爆停招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4h3y7C8
新竹老牌私校爆停招!世界高中「已保存員額」:進行科班轉型 https://bit.ly/3PtE4fU
38 介壽路 - Google 地圖 https://bit.ly/3Ps0uxX
又有學校傳停招!新竹世界高中招生不足 校方回應了|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https://bit.ly/3PMH0Vf


長榮中學自8月起暫不發放教師學術研究費與職員工專業加給,平均每位教師短少約2、3萬元薪資,教職員工緊急成立教師會自救。今天董事會召開臨時會討論,場外則有長榮中學教師會靜坐抗議,他們提出訴求,「校長請辭、財務透明、停止違法違約」。 全台最老中學爆減薪 長榮中學董事長、校長辭職  http://tinyurl.com/y3xt2yp9


竹縣湖口小校招生不理想 議員吳菊花建議取消共同學區、祭獎勵
新竹縣議員吳菊花今(16)日質詢時表示,湖口鄉7所國小中有4所招生不理想,建議縣政府取消共同學區為單一學區,研擬相關獎勵措施,吸引學生就讀。 (記者廖雪茹攝)
竹縣湖口小校招生不理想 議員吳菊花建議取消共同學區、祭獎勵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7Oy8w
2024/05/16 15:46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湖口鄉有7所國小,但各校學生人數落差大,其中有兩校目前新生報到僅約10人,縣議員吳菊花今(16)日建議縣政府取消共同學區為單一學區,研擬相關獎勵措施,吸引學生就讀。
吳菊花在議會質詢時說,湖口鄉7所國小中,有4所小學校招生不理想,其中有位在縱貫線、高速公路旁、也有校舍翻新過的,但除了信勢國小外,其他6所都採共同學區制,因此許多家長擠破頭把小孩往大學校送,她建議縣府取消共同學區為單一學區,並研議透過各項獎勵補助的辦法,吸引學生就讀。
教育局表示,依據「新竹縣國民中小學學區劃分及調整審議作業要點」,第三點劃分基本學區、共同學區及大學區,基本學區劃分原則包含「保障學生就學、均衡學校發展、依據各校容量、調適班級人數以及參考各方建議」;共同學區劃設也是基於上述原則考量。檢視113學年度學區學生數及新生報到情形,目前共同學區人數都低於6人(實際需以2024年7月15日為基準)。
縣長楊文科指出,基於全縣學校的公平性,將先請教育局了解各別學校招生不足的原因,再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案。
竹縣湖口小校招生不理想 議員吳菊花建議取消共同學區、祭獎勵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7Oy8w


中小學教師調查結果:三大危機侵蝕教學熱情
2014-08 Web only 作者:親子天下
相關關鍵字: 翻轉教育調查會考12年國教中小學教師調查
中小學教師調查結果:三大危機侵蝕教學熱情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今年是12年國教啟動年,也是教改滿20周年之際,教改成功的關鍵就是老師必須改變,《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指出,「12年國教要往前走,家長應該要把焦點從『升學技術』轉到『教學革新』,只有支持現場老師翻轉教育,教育改革才可能成功。」
三大危機侵蝕教學熱情:招生壓力大、鐵飯碗不再、地位日益低落

《親子天下》今(30)日公布最新中小學教師調查結果,發現目前第一線教師正面臨三大危機,但卻也同時出現三大轉機。在危機部分,因為少子化的趨勢,今年的調查看到公立學校有很大的招生壓力,高達71%中小學校長表示有招生壓力;84%教師表示擔心學校招生不足減班,會讓自己的工作不保而被超額轉調,更有近三成教師明確表示心情上「非常擔心」;另外還有將36%的教師不覺得自己的工作讓人尊敬。

三大轉機啟動教師自我革命:打開教室、專業社群增加、首長重視教學

在轉機部分,此次超過一萬份的回收問卷中看到,中小學教師們逐漸打開教室大門,每月都參加觀課或被觀課的比例從兩年前的7%提升到11%,組成教學專業社群的比例從24%提高到32%,教師們不僅有團隊,也非常熱烈交流。另外,80%教師也感受到自己所在縣市的首長在教育政策層面,不僅在意硬體的投資,也開始愈來愈重視軟體的教學,老師認為縣市長重視教學的品質的比率,與兩年前相比,增加近8%。

今年是12年國教啟動年,也是教改滿20周年之際,教改成功的關鍵就是老師必須改變,《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指出,「12年國教要往前走,家長應該要把焦點從『升學技術』轉到『教學革新』,只有支持現場老師翻轉教育,教育改革才可能成功。」
最近一、兩年有非常多的老師打開教室、自組社群,從教學開始改變。去年九月,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張輝誠開始在自己的臉書上公布課表,並打開教室隨時開放觀課。第一個學期還沒結束,已有400多位老師觀課,今年暑假暑期輔導期間,課堂上觀課的老師經常比上課的學生還多。開放教室一年以來,來自全世界觀課老師超過2,000人。

張輝誠開放自己教室三個月後,宜蘭縣陸續有老師打開了第二間、第三間教室。從今年九月開始,除了張輝誠之外,全台共會有20間隨時開放觀課的教室。「打開教室的門,是打開老師心中一堵無形的牆。開放教室的意義,是讓老師們知道,教學改變不是口號!」張輝誠說。

2010年,《親子天下》邀請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佐藤學來台,分享「學習共同體」在日本中小學教室引發的改革成就,迅速引發廣大的迴響,雙北市更將「學習共同體」納入教學現場改革首要任務。今年《親子天下》將探照燈轉向台灣教育現場,特別鎖定中小學教師舉辦首次「創意教師大募集」活動,號召全台各地254位的創意教師加入,其中不乏許多家長與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名字,讓這波教改有「由個人到群體」、「由基層向中央」推動的趨勢。

今年教師節前夕,《親子天下》也將舉辦首次【翻轉教育‧創意教師見面會】,邀請這群跨地域、跨學科、跨資歷的創意教師共同聚會交流。《親子天下》也將與這群主動積極的創意教師們組成共筆團,定期在雜誌或網站平台上分享教學專業知識、帶班授課經驗心得,為充滿教學熱情的新手教師提供資源,也鼓舞更多資深教師分享教學專業。

調查研究方法

2014年《親子天下》調查時間為2014年5月14日至6月13日,依比例採分層抽樣(連江縣因為樣本數過小,為全部邀請),共寄出19,645份問卷給各學校教師,最後回收10,446份有效問卷,總回收率為53.2%。各縣市平均回收475份問卷,平均回收率為53.9%。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