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_120017

棲地破壞、農藥和外來魚種入侵,導致大坡池菊池氏細鯽幾近滅跡。(花蓮縣水產養殖所提供)
2022/04/27 08:44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尋回「魚米之鄉」美名,台東池上鄉公所與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攜手合作,29日下午2時將在大坡池生態教育區舉辦幼魚放養活動,放養3000隻菊池氏細鯽和高體鰟鮍,廣邀在地鄉親一起進行原生種魚類復育;池上鄉長張堯城表示,真心期盼放養的原生種魚類都能順利長大繁衍後代,讓大坡池魚蝦滿池盛景再現。
池上鄉早年因大坡池魚產豐盛被稱為魚米之鄉,當年只要池上鄉親的餐桌上有米、有魚就是富足的象徵。魚米之鄉的米指的是聞名全國的池上米,而魚便是大坡池水產之一的菊池氏細鯽。菊池氏細鯽曾是池上便當的配菜,但近年由於棲地破壞、農藥和外來魚種入侵的關係,導致大坡池菊池氏細鯽銳減,幾近滅跡。
鄉公所表示,自2017年以來公所舉辦大坡池除害魚活動,5年下來共移除1萬3038公斤的害魚,除害魚活動除有效控制害魚數量外,更讓大坡池原生魚蝦有繁衍喘息的機會。為使大坡池生態復育更進一步,因而與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攜手合作,進行放養原生魚種菊池氏細鯽和高體鰟鮍。
公所表示,為降低外來種魚類的影響,這次放養的生態教育區特別選擇曾將水放乾的蓮花池區,並架設圍網隔離害魚,盼能打造出大坡池原生魚類的復育區和種源庫,而放養過程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更會全程提供專業協助。
張堯城表示,近年來公所推動全鄉一起移除金寶螺、琵琶鼠和泰國鱧等活動,有效遏止外來種危害大坡池的生態環境。近期將完成三座人工島的移除恢復大坡池原有水域面積,並復育菱角田營造水雉樂園。尋回「魚米之鄉」美名 池上大波池將放養原生種魚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VcU67


 糶糴村敬字亭 @ 戀戀竹田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P5Tvnd

敬字亭/惜字亭/池上鄉玉清宮敬字亭1979/《惜字歌》/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條,褻字罪律二十九條/文昌帝君勸敬惜字紙文/魁北星君神位/左聯寫著『字交天下士』,右聯寫著『亭藏古今書』/本惜字亭為東部目前僅存,已歷四十寒暑。有些人說惜字亭是客家人特有的,其實福佬族群亦有惜字亭(譬如桃園蘆竹五福宮),只能說目前台灣僅剩的惜字亭大多在客家地區且保存完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TKA632


竹田糶糴村
屏東縣竹田鄉有一個糶糴村,因為「糶糴」這兩字很少見,近年來小有名氣,這裡早期是南台灣的米倉,也是六堆地區米穀雜糧買賣的集散地。利用龍頸溪的水路運輸,連接東港溪至東港接駁大船銷往中國大陸,因此就在糶糴村設立內陸河港,稱為「達達港」,現在村裡還有遺址,和百年糧埤伯公、敬字亭等等,屏東縣政府目前積極整治,希望能重現若干當年的歷史場域!一起了解糶糴村與達達港的故事。
糶糴這兩個字又不好寫,又不好寫,又不知道要怎麼讀,有些人還不知怎麼唸。
轉音變成,糶糴,糶糴,它可能比較好唸,要不然你說糶糴,有人說糶糴,咬字會不清楚。
走進糶糴村,大馬路旁的村牌,特別標示注音符號ㄊㄧㄠˋㄉㄧˊ,擔心別人會把「糶糴」唸成「耀耀」,這裡堪稱是全台灣筆畫最複雜的村莊。
[竹田鄉糶糴村 村長
李豐桂]
上面一個出,一個米,就是出米嘛,底下糴字呢,客語唸糴嘛,一個入,一個米嘛,就是出米、入米嘛,就是買賣的意思!
這條蜿蜒的溪流是龍頸溪,它將附近的土地從中劃分成南北兩個部落,一個是達達庄,另一個部落是崙仔,溪的盡頭就是古稱「達達港」的內陸碼頭,再下去,流到東港溪出海,早期這裡肩負著六堆地區的米穀雜糧買賣,甚至是先民移民的起點。
[竹田鄉糶糴村 村長
李豐桂]
我們達達庄這個部落,和崙仔這兩個部落,從大陸移民過來這邊的時候,就是從達達港這裡上岸,上港的時候就往上游一直出去,所以達達庄,這是我們客家六堆發源地,第一個站。
3、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處長
陳麗萍]
在我們整個六堆的地圖當中,我們前後左右中先鋒,它的主要河系就是我們的龍頸溪,從後堆這樣過來,和這個萬丹,剛才我講的那個(萬丹)濫濫庄這樣下來,這個地方有一個水頭,也是一個三川匯集的地方!
移墾總是順著水路發展,竹田是六堆地區最早開墾的地方,也是中堆的核心,從古地圖來看龍頸溪的開發與六堆的分布,它是相輔相成的!而竹田古稱「頓物」,早在清朝時期,從東港進來的貨物,是先屯放在這裡,再轉運到內陸販賣。
[竹田鄉 鄉長
傅民雄]
屯積貨品的地方,就在達達港那邊,有這樣的歷史可以接起來,所以我想到這應該是,這樣的由來,達達港呢,這個地方以前是我們竹田,這應該講我們六堆最先開發的地方。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處長
陳麗萍]
達達港對我們整個六堆文化來講,它是一個水文古都的起頭。包括它在文史上面,有很多重點,在我們整個屏東政府客家事務處,為什麼要跟客委會申請這個經費,重點它是一個源頭,包括我們人文、文化在那裡,伯公亭啦,還有我們的敬字亭。
屏東縣政府推動水岸綠廊水環境整治計畫,向客委會爭取經費,針對達達港歷史場域,整修包括百年糧埤伯公和敬字亭,目前工程已開工!這座糧埤伯公,是數百年前,為了確保竹筏運糧買賣航行安全才建立的,最早只是一塊石頭,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才演變成今天的六角亭伯公廟。
[竹田鄉糶糴村 村長
李豐桂]
其實祂以前,就在清朝時期,就是在這裡,用一塊石頭在祭拜,之後呢,你看這後面小房子有沒有?本來就是一間小房子而已,用這個石碑來,再來祭拜,之後呢,民國69年,才蓋這個六角亭。
在糧埤伯公旁的敬字亭,除了彰現敬文愛字的文化傳統,最特別的是,它其實有三層,最上層是觀音塔,從老相片,以及耆老的口述歷史來看,應該是在日治大正八年,也就是1919年,日本人在達達港遺址建立水閘門後才興建的。
[糶糴村耆老
陳炳乾]
聽上一輩的人說的,做這個水門以後,這個龍頸溪畔,泗洲村那邊的人,這個水門像老虎嘴一樣,泗洲村那邊的人損失很多,之後,地理先生來看到說,(要)做這個敬字亭。
[竹田鄉糶糴村 村長
李豐桂]
這個敬字亭,做好以後呢,它上面第三層,就是有侍奉這個觀音,那(侍奉)觀音主要目的,我的想法啦,祂是有一個鎮煞的作用在裡面。
由於龍頸溪護岸早年整治不當,百年敬字亭像是比薩斜塔般傾斜,也變成當地特色,由於不影響結構安全,糶糴村長李豐桂希望修舊如舊,因為從敬字亭的工法,可以看出早年工匠,是在沒有模板的情況下,以手工砌成,現代的泥作師傅未必做得到。
像這個角邊,你看一二三四五嘛,它這個角度啦,你看它這個手工有多細啊,這個手工很細!
屏東縣政府是在105年的九月,將糧埤伯公和敬字亭,列入竹田唯一的有形文化資產,在地希望結合其它竹田景點,推動未來小村的發展。
[竹田鄉糶糴村 村長
李豐桂]
第一步,我的目的,就是整理這個敬字亭、伯公以外,它周邊的水岸環境、景觀,這些重新要把它處理出來。
[竹田鄉 鄉長
傅民雄]
今後這裡做好以後,我們希望說,配合我們,今後我們竹田國際慢城一個認證,我們已經參加了台灣的一個聯盟,是屏東縣第一個國際慢城。以後呢,可以在我們達達港,晚上或是傍晚,在黃昏時,在那邊開音樂會。
水文與聚落發展息息相關,雖然達達港,不復見當年風華,但藉由土地公等文化資產與未來的親水公園,保留住地方人文特色,讓先民開墾的故事繼續留傳下去。


「糶糴」怎麼唸?全台灣筆畫最複雜的村莊
分享「糶糴」怎麼唸?全台灣筆畫最複雜的村莊到Facebook 分享「糶糴」怎麼唸?全台灣筆畫最複雜的村莊到Line 分享「糶糴」怎麼唸?全台灣筆畫最複雜的村莊到Google+
全台灣筆畫最複雜的村莊「糶糴」村,讓不少外地遊客唸不出地名。(記者邱芷柔攝)
2017-07-11 14:46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屏東竹田鄉有個堪稱全台灣筆畫最複雜的村莊「糶糴村」,不少外地人看見「糶糴」會唸成「耀耀」村,為此村牌上還特別標上注音,讓大家知道它的發音為「跳迪」,在糶糴複雜的筆畫中,可以窺見這裡早期肩負著六堆客家地區米穀雜糧買賣集散重任,為了找回村莊昔日風華, 縣府正著手規劃村內達達港的改造工程,最快明年就能與鄉親見面。
村長李豐桂說,「糶」的左邊寫成「出米」,就是賣出米穀的意思,而「糴」則為「入米」是買入米穀的意思,客家話的發音為「ㄊㄧㄠ ㄊㄚ」,糶糴村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間,是客家先祖在竹田鄉最早開發的客家村落
李豐桂說,客家先民到這裡開闢良田種植水稻,藉由龍頸溪的水路運輸,到東港接駁大船把米穀銷往中國唐山,因此糶糴村設有河口港「達達港」,但後來隘寮溪改道,東港溪水源枯竭,溪面逐漸縮小,加上鐵公路開發,陸運漸漸取代河運,現在達達港就剩下水閘門、敬字亭和土地公廟了。
糶糴村達達港旁佇立著一棵巨大老榕樹,樹旁就是奉祀「達達庄粮埤福德正神」的土地公廟,早年為墳塚式建築,後來再加蓋為六角涼亭式,庇佑進出達達港的船隻平安航行、物豐民富,一旁還有紅磚造的「敬字亭」,兩項建築近年先後被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
李豐桂說,糶糴村人口外移、老化嚴重,還曾有全年沒有新生兒的情形發生,在客委會經費與縣府客務處支持下,地方相當期待糶糴村未來將能串連周邊客庄景點,如竹田驛站、萬巒豬腳街等,讓糶糴村的達達港遺址與歷史建築風華重現。
屏東縣客務處指出,縣府耗時兩年多在屏東客庄進行盤點,計畫推動水岸綠廊專案,其中竹田二崙敬聖亭水岸空間、內埔龍頸溪畔公園人行步道,以及萬巒泗溝村的親水環境都已完工,目前還有高樹大路關河壩親水空間、新埤建功親水空間改善與糶糴達達港水環境工程在進行中,希望以「客庄水之旅」為目標,重現過去先民與水的美好關係。
達達港水閘門(中)、敬字亭(左)和土地公廟(右)是糶糴村早年河運繁榮景象的見證。(記者邱芷柔攝)
屏東縣政府正著手規劃糶糴村達達港的親水環境工程,最快明年就能與鄉親見面。(竹田鄉公所提供)

2017-07-11_1623242017-07-11_162315  


糶糴

池上米平損補助 最快8月實施

2017-05-17

鄉代會通過自治條例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年息二十%的台東縣「池上米平損補助自治條例」,昨經池上鄉民代表會審議通過,最快從八月起,參加池上米地理標章認證的農民,每期稻作只要每公頃存入一萬元,米廠及池上鄉公所分別提撥一千五百、五百元,總共兩千元的利息,待天災歉收時,將能領出應急。

  • 年息20%的池上米平損補助自治條例通過,遇天災歉收時,稻農將能領出應急。(記者王秀亭攝)

    年息20%的池上米平損補助自治條例通過,遇天災歉收時,稻農將能領出應急。(記者王秀亭攝)

池上鄉有八成以上農民以種稻為生,一年兩期的稻穀遇上天災,造成的農損若非直接農損,通常在收割時才會顯現,不少農友靠著收成還貸款、給地主租金,一旦歉收恐將面臨困境,池上鄉公所以「好天要積雨來糧」的概念,推出池上米平損補助,以全國最高的二十%優惠存款利率,幫池上稻農儲蓄。

每公頃存1萬利息2千

池上鄉公所三月間邀集鄉內米廠、稻農進行兩場次的協調會,制定「池上米平損補助自治條例」,提交池上鄉民代表會審議,昨天審議通過。

有農民擔心平損補助實施後,恐排擠現有農業資材補助,池上鄉長張堯城強調,平損補助是新增福利事項,絕不影響現在的農用資材補助,未來稻作受災,農委會發布池上列入農業災害現金救助範圍時,農民即可依需求提領全部或部分平損存款及補助,存款累積四年未遇農損災情時亦可自由提領。

張堯城說,自治條例通過後,會邀集農民及鄉內米廠討論相關細節,進一步擬定施行細則,並詢問池上鄉農會、建興、陳協和等米廠的配合意願,預計六月底前訂出細則,八月即可實施。


 

 

日本單車環島少年石井 台東池上分駐所遇溫情
m.nownews.com查看原始檔
▲透過執勤員警的通報,池上分駐所的警員黃綉茹一展流利的日語長才,協助單車環台的日本少年石井下塌民宿,展現國民外交。(圖/池上分駐所提供,2017 .03 .09)
一名騎單車獨自環島的二十歲日本少年石井,由於住宿問題在池上分駐所外,使用手機尋找下塌的地點,但由於語言的障礙無法順利與人溝通,有賴池上分駐所內員警黃綉茹的日文長才,熱心協助住宿問題,並邀請入所內內以熱茶招待,讓石井倍感窩心,在合影留念下位環島行程留下美好回憶。
關山警察分局指出,石井來自日本橫濱,是一名二十歲的大學生,平日最愛出國旅遊,這次趁學校還在放寒假,特地來臺灣環島旅行,當天騎自行車來到池上,頂著強風遍尋不著合適住宿的地點,累了就坐在池上分駐所外面嚐試以手機搜尋,被值班員警發現後,以中文詢問石井是否需要協助?石井面帶難色表示自己不太懂中文,值班員警立即通知懂日語的女警黃綉茹協助,黃員先邀請石井進入分駐所內休息,並泡熱茶招待他暖身,詢問得知石井是從台北騎自行車到臺東地區,今晚想在花蓮縣玉里或臺東縣池上地區尋找住宿的地方,於是黃員積極幫忙找到適當處所,熱心服務舉動讓石井表示感到相當溫暖與親切,因此在離去前還要求合影留念,為此次旅行為最美好的回憶。
關山警察分局表示,臺9線省道各分駐所、派出所皆有設置鐵馬驛站,提供單車客加水、打氣及諮詢服務,歡迎民眾妥適利用,同時也可做好外國單車旅客的國民外交。


 

池上米品質評鑑 原民稻農潘明生最高分

2015-08-06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由福原國小文教基金會主辦,池上鄉農會承辦的池上稻米品質競賽在高額總穀金的誘因下,吸引鄉內兩百七十七名種稻高手參賽,最後只有十八人進入決賽,昨天進行評鑑,再淘汰五人,前十名共列特等獎,每人獲總穀金廿五萬元,而獲獎稻穀全由福原國小文教基金會認購再轉售,所得將轉作公益用途。

  • 經激烈競爭,獲特等獎稻農,每人獲頒25萬元總穀金。(記者王秀亭攝)

    經激烈競爭,獲特等獎稻農,每人獲頒25萬元總穀金。(記者王秀亭攝)

  • 池上昨天進行今年首場稻米品質競賽。(記者王秀亭攝)

    池上昨天進行今年首場稻米品質競賽。(記者王秀亭攝)

福原國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梁正賢表示,池上米比賽今年首度由該基金會主辦,並將總穀金提高三千公斤稻穀廿五萬元,不僅比米廠最高收購價高出三倍,還是全國賽冠軍個人獎金的四倍,意在鼓勵全鄉稻農提升稻米品質。

經過激烈競爭,每位參賽者成績都是微幅之差,評審之一「稻米博士」江瑞拱指出,一○四年一期稻作生長期間風調雨順,稻農們豐收,不過,一期作在抽穗後,天氣持續高溫,就昨天參賽稻米來看,外觀上「心腹白」比例偏高,這也是全國一期作普遍現象,另外,未熟粒略多,在沒有搶收情形下,此現象顯見農民的施肥管理仍有改善空間;至於口感及香氣上,表現依舊與往年相當,仍保有池上米的優勢。

前十名特等獎中,拿下最高分的阿美族稻農潘明生,昨天由妻子潘蘭秀代為領獎,潘蘭秀說,十多年前因公公過世,家族無人照顧三甲多的農地,便與丈夫一起返鄉種稻,在米廠輔導下學習種稻技巧,想不到首次參賽就拿下好成績,非常高興。

池上鄉長張堯城表示,有別於往年比賽,入選的十名特等獎稻米包裝不僅有金黃色產地標章認證,福原國小文教基金會認購轉售後的盈餘將用於舉辦秋收音樂會、補助鄉內考取國立大學學生四年的學雜費用等公益用途,讓池上米不再只是健康好吃,更添公益意義。

------

比照江蕙模式 池上米不參加全國競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5日電)「就像江蕙沒參加金曲獎,池上米今年也退出全國稻米競賽」。但池上米自辦稻米競賽,獎金遠比全國競賽優渥,農民趨之若鶩。

台東池上米今天舉辦米質競賽,池上地區有實力的農民都沒缺席,總共有277人參賽,遠比全國競賽還熱絡,有18人入選,13人得獎,其中10個人特等獎抱回新台幣25萬元獎金。

池上農會和池上鄉公所表示,池上米今年沒有參加全國米競賽,改為池上地區自行競賽,只有池上米才能參賽,以優渥的獎金吸引農民參加。

為何退出全國競賽?池上鄉長張堯城說,池上米已經拿過很多次的全國冠軍,再參加全國競賽沒什麼意思!「就像江蕙不參加金曲獎一樣,池上米也不參加全國比賽」,但還是以更優渥的獎金鼓勵農民參加池上米競賽。

張堯城說,池上米競賽參賽農民爆滿,比參加全國競賽還熱烈,特等獎由主辦單位收購50公斤稻穀,每公斤5000元,總計25萬元,全國競賽冠軍獎金只有12萬元,且還3個農民平分,希望以高額獎金鼓勵農民做好品質。

「稻米博士」、前台東區改良場稻米專家江瑞拱肯定池上米的作法,他說,提高獎金對農民才是實質幫助,全面提升稻米品質,對其他鄉鎮有正面鼓勵作用。

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還是會儘量鼓勵鄉鎮參賽。1040805

---------------

種稻當運動 7旬嬤台東池上米稱冠

250  

2014-08-23
〔記者王秀亭/池上報導〕台東縣最後一場稻米品質競賽昨天上午在池上鄉舉行,結果由七十一歲客家阿嬤徐滿妹拿下今年池上米后,徐滿妹表示,丈夫過世後,不忍自家三公頃良田荒廢,便把種田當運動,配合農會建議的插秧時間及施肥方式,可以拿下第一名很開心。
喪夫後獨力下田 獲獎好開心
徐滿妹表示,十八歲嫁到池上後,跟著丈夫種稻,邊看邊學,丈夫十多年前過世,一肩扛下三公頃農地,還好有農會、農改場的幫忙,按照農會建議的插秧時機、施肥次數及多寡耕作,每期品質都穩定提升,幾度報名參賽,曾獲得全鄉第五名,今年可以拿第一,感到驚訝也開心。
七十一歲客家阿嬤徐滿妹(左四)拿下今年池上米冠軍,將與羅添權(左三)、蘇博文(右四)組隊,以台稉二號參加全國賽。(記者王秀亭攝)
七十一歲客家阿嬤徐滿妹(左四)拿下今年池上米冠軍,將與羅添權(左三)、蘇博文(右四)組隊,以台稉二號參加全國賽。(記者王秀亭攝)
徐滿妹說,十多年來都栽培台稉二號,不易有病蟲害,也較好照顧,讓自己可以把農務當運動、休閒,天氣太熱或身體累就回家休息,種三公頃稻田沒太大的負擔,隨著年紀漸長,在外地有穩定工作的兒子已承諾退休後要返鄉接手,自己還是會繼續下田「運動」。
台梗2號好照顧 種植3公頃
今年池上鄉稻米品質競賽有十六名農友進入決賽,成績揭曉後,雖然第一名徐滿妹成績比鹿野、關山兩鄉鎮低,但前四名成績僅○.二至○.四的微幅差距,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丁文彥指出,原因在於池上評分標準參照今年的全國賽,其他鄉鎮仍依據去年評分標準所致,僅在官能品評項目有些微差距。
台東農改場前副場長江瑞拱說,池上鄉整體的稻米品質平均,且逐年進步,今年參賽稻米外觀及口感皆佳,仍建議在氮肥施用及穗肥調整上須更精準掌握。
池上鄉最後推出台稉二號及高雄一四五參賽,台稉二號由徐滿妹、羅添權、蘇博文代表;高雄一四五參賽者有廖憲達、邱煥森、曾鵬璋。

 

--------------------------------------------

 

photo (16)  

 

男友每月送炒飯 她點頭嫁了
2015-01-08 聯合報 記者簡淳琪/高雄報導
「用炒飯擄獲芳心。」前鎮區一間將近30年的飯館,第二代施方杰即將結婚,施媽媽笑稱兒子是用炒飯擄獲未來媳婦的心,施方杰每個月都會宅配愛心炒飯到北部給女友,讓她吃了暖心,終將步入禮堂。

 

施方杰說,父母從他出生就開始賣炒飯,炒飯人人會,但炒得好吃不簡單,父親施永池是台東人,堅持使用台東池上米,炒的飯粒粒分明,他從小就是吃這個長大。

 

施方杰與女友是遠距離戀愛,一個月見不到一次面,為聯繫感情必須特別下工夫,施方杰體恤女友晚上下班要吃到熱食不方便,每個月都會親自下廚,備足分量「冷凍直送」,女友要吃的時候,直接微波就可以品嘗到滿滿的愛心。

 

施媽媽說,就是因為愛心炒飯,終於讓未來媳婦點頭答應結婚,放棄科技業高薪,來高雄與兒子一起打拚。「做吃的很辛苦」,從早上七點做到晚上七點,早上就有人來買炒飯當早餐,中午更是大排長龍,甚至排到一旁公園內,希望未來小倆口同甘共苦,繼續「炒」下去。

 

老闆施永池期許兒子傳承對品質的堅持,「池上日夜溫差大,種出來的米特別好吃」,前陣子越南米風波、食安風暴,更是人心惶惶,做吃的憑藉良心,「品質需要用心把關。」

 

施太太強調,飯一定是當天煮的,熱的飯比較好撥散,池上米本身就很Q彈,再加上火侯時間掌握好,食材挑選新鮮,「炒的飯自然就會好吃。」

 


施方杰為了維繫遠距離戀愛,每月宅配愛心炒飯到北部,終於即將在今年娶得美嬌娘。 記者簡淳琪/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