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1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每年農曆七月因普度祭拜活動頻繁,總少不了糊紙藝品。家傳四代、擁有逾九十年歷史的桃園名家糊紙店,糊紙藝師鄒春榮三兄弟紙紮靈冥用品手藝精湛,隨著農曆七月到來,為應付多家寺廟中元普祭紙紮法船及人物的訂單,只能連日趕工。

  • 鄒春榮(左起)、鄒永福、鄒基財三兄弟,是桃園少數幾家自產自銷的傳統手工藝糊紙店。(記者李容萍攝)

    鄒春榮(左起)、鄒永福、鄒基財三兄弟,是桃園少數幾家自產自銷的傳統手工藝糊紙店。(記者李容萍攝)

手傷咬牙學 從此黏住

五十九歲的鄒春榮,家有五兄弟,從小就得學手藝才「吃不空」,當年他與二弟鄒永福小學畢業,就入門拜師學糊紙技藝,學徒得從剖竹片開始,竹片剖得不平均不打緊,手指被割傷是家常便飯,只學了三天就想放棄,咬緊牙關繼續學,就黏住了這一行,後來因旺季人手易不足,么弟鄒基財也投入紙藝人生,至今四十四年。

糊紙技藝全靠老師傅的巧手左搓右揉,舉凡劈柴、修邊、做骨架,糊底紙、剪紙、裝飾等,不論舊式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或新式洋房的形式,還有電視、音響、電風扇、書房、臥房,乃至卡拉ok、舞台燈、3C商品,比例大小一應俱全。

靈厝算是糊紙店經濟來源的大宗,但真正考驗糊紙功夫的是廟會建醮。鄒春榮常說自己只有國小畢業,看不懂幾個字,但他只靠客戶給的一張太乙真人平面圖,就能巧手折成立體造型,水滸傳、白蛇傳等民間典故也如數家珍。

因為靈厝、人偶、金童玉女等都有特定規格和吉祥尺寸,鄒家兄弟懷著虔誠的心,力求紙紮藝品的完美,也企盼讓亡者「在陰間能夠住好厝,保佑後代好子孫」,製作過程不敢稍加輕忽。

面對糊紙藝品最終的下場就是「焚燒」,鄒春榮每每百感交集,畢竟「糊」了好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作品,了不起被拿回家或在廟埕放個幾天就得燒掉,心裡難免會有不捨。

沒人接棒 到社大開課

對於有人忌諱到糊紙店,鄒家兄弟強調,糊紙店就是陰界的「建築業」,是為鬼魂服務的工作,靈厝就是陰界的「成品屋」,自己「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糊紙的手工繁複,利潤偏低,終究抵不過市場的現實,鄒家第五代沒人願意接棒,目前業界技師也是寥寥可數,沒人傳承成了最大隱憂。

鄒家兄弟說,還好有多所社區大學力邀鄒春榮授課,或許再過十年、廿年店面可能消失,但他期待糊紙藝術能持續發光發熱!

----------------------------------------

糊紙傳六代 作品精緻顛覆印象

2015-08-07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美術系畢業的洪國霖,家族世代從事宗教禮儀紙料製作,到他已經傳承六代,今年卅歲,從小耳濡目染,也投身「糊紙」傳統技藝,與父親洪銘宏以三個月時間,用紙做成「桌裙」、廟宇「壁堵」,不但具有刺繡的層次感,人物神情生動,將在八月八日參加文化中心舉辦的「文化資產工藝保存者聯展」,讓民眾看到糊紙作品精緻的一面。

  • 家族世代從事宗教禮儀紙料製作,洪國霖和父親用紙糊創作桌裙,相當精緻。(記者黃文鍠攝)

    家族世代從事宗教禮儀紙料製作,洪國霖和父親用紙糊創作桌裙,相當精緻。(記者黃文鍠攝)

洪國霖表示,一般人對糊紙作品的印象,大都是用在喪禮上的紙厝等物品,但他長期接觸下,類似作品只佔了約一成,其實有很多宗教慶典上,都需要用到糊紙,而傳統製作神像的原料中,紙其實是最高級的,好的糊紙作品,甚至能保存百年以上。

兩父子製作的「財子壽桌裙」,以及「三國演義壁堵」,都是一公尺以上的大型創作,除了人物面目栩栩如生外,還能呈現服裝皺褶,飄揚的感覺,而人物身上配件更是用心考據,單單一頂帽子就花了四天時間製作,顛覆民眾對糊紙藝術的印象。

2014-08-11

〔記者林子翔/桃園報導〕一年一度的中元普度昨天登場,桃園縣各地廟宇都有大規模普度,大溪仁和宮的場面盛大,除有百餘桌供品普度,環保金爐也進行試燒;老街中的福仁宮則有燒紙紮,在在都展現誠心祭拜好兄弟。

  • 大溪老街商家昨天沿路擺出供品普度,仁和宮前場面盛大,晚間進行火化紙紮,象徵送走好兄弟。(記者林子翔攝)

    大溪老街商家昨天沿路擺出供品普度,仁和宮前場面盛大,晚間進行火化紙紮,象徵送走好兄弟。(記者林子翔攝)

仁和宮前廣場普度的場面盛大,民眾擺出全豬、蔬果、米、金箔等供品普度「好兄弟」,晚上還有布袋戲演出與普度法會。

環保局與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昨天在仁和宮展示環保金爐,讓民眾試燒體驗,許多民眾躍躍欲試、也有人拿起相機拍照。中科院飛彈研究所所長楊睦雄說,環保金爐除可降低排煙量約九十%,燒完後的灰也可減少約七十%至八十%。

大溪老街商家昨天沿路擺出供品普度,福仁宮也請出山神、土地公與焦面大士,晚間進行火化紙紮,象徵送走好兄弟。

2014-08-11

慎終追遠的觀念深植人心,依照台灣的習俗,「糊紙」使用的場合,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歲時祭神;二是喜慶節日;三為弔喪禮儀。但一般用在喜慶祭典中較少,用在弔喪禮儀仍佔多數。

  • 作工精緻的糊紙人物,造型維妙維肖。(記者李容萍攝)

    作工精緻的糊紙人物,造型維妙維肖。(記者李容萍攝)

民國60年代,糊紙師傅大都在喪家直接做靈厝,就和喪家一起吃、住,當時這是受人尊重的行業。

在喪家家中製作環境難免有阻礙,因為空間太小,有些器具搬來搬去相當麻煩且費時,70年代起,許多糊紙師傅有了自己的店面,空間寬廣,做起來較輕鬆,一般糊紙作品不出幾個星期就大功告成,品質也相對變好。

(資料提供:鄒春榮,整理:記者李容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