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富岡地區的驕傲 「集義祠誌」新書發表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2016-08-07 22:30

集義祠管理人謝秀蓉(右六)主持「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與嘉賓合影留念。

楊梅區富岡集義祠,八月七日上午十點舉辦新書「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參與新書「集義祠誌」發表會貴賓非常多,新豐鄉長徐茂淦、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楊梅區市議員李家興、周玉琴、奉天宮董事長張貴木、新豐鄉公所秘書徐煒傑、楊梅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朱秀娥、三湖里里長張花樑、集義祠前主委陳大能、呂學烈董事長,分別到場致詞祝賀。

管理人謝秀蓉表示,「集義祠誌」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該廟土地的來由,126年前建廟的沿革,其中有些故事很具人情味,但是,因為年代久遠,許多地方人士反而不知其中緣由,廟地是新竹縣新豐鄉徐景雲大德,因為墾地收集無主屍骨,集中設立「義塚」祭祀,捐出現在集義祠名下十餘公頃的土地,建廟供奉,地方人稱「萬善廟」,對外定名為「集義祠」。


集義祠管理人謝秀蓉(右五)主持「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與嘉賓合影留念。

「集義祠誌」總編撰廖吳金指出,寫一本書,很多人想,寫一本專書,很多單位想,立德、立行、立言,有很多人期待。「廟誌」,如果以專刊的方式進行,很多廟宇都有,深入寫出一座廟宇的特色,建築型制、社區參與、廟宇沿革,都有屬於該座廟宇的故事,要感謝提供協助的彩繪老師林彭傳、石藝大師呂學烈、攝影達人吳昌孟、陳照勳說明艱深的寺廟建築與彩繪。

集義祠的建築富麗堂皇,涵蓋的意義卻是「忠孝節義」,不論廟牆、雲牆、堵牆、外牆都能找到一個又一個石板刻出來的故事,走一圈,就能深刻了解。

集義祠管理人謝秀蓉(中)主持「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左一)、總編撰廖吳金(左二)、新豐鄉長徐茂淦(右二)、集義祠前主委陳大能(右一),分別致詞祝賀。

新豐鄉長徐茂淦表示,不算是大廟的集義祠,默默地做著許多大廟也在做的「樂善好施」,集合許多想行善的人,共同努力濟助無法歸屬在貧戶的弱勢家庭,管理人謝秀蓉也熱心於地方事務,捐助富岡義消小隊消防車,也捐助新豐鄉公所清潔車,把地方廟宇高度提升到「孝」、「義」層面,讓集義祠有活動的熱鬧,更有教孝、忠義的內涵。

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說,最近幾年,集義祠在完成廟體、牌樓、雲牆、二十四孝堵牆的工程,加強的是對楊梅、新屋、新竹縣湖口、新豐等四鄉鎮,跨區弱勢家庭的照護,對清寒學子的獎助學金發放,深受地方肯定。

謝秀蓉說,身為現任管理人,肩扛許多榮辱責難,並沒有稍受影響,繼續堅持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她選擇為集義祠「立言」,所以,我們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集義祠誌」新書出版,是一個里程碑的完成,未來,還有很多計畫,有待與信徒及信眾一起努力,集義祠,會是富岡地區的驕傲。

楊梅區「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
葉濤
發布 2016.08.08 | 08:27 AM


「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集義祠管理人謝秀蓉(右六)與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左二)、總編撰廖吳金(左三)、新豐鄉長徐茂淦(右五)、市議員周玉琴(右四)、集義祠前主委陳大能(右三)、三湖里里長張花樑(右二)合影。

【楊梅訊】楊梅區富岡集義祠,八月七日上午十點舉辦新書「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參與新書「集義祠誌」發表會貴賓非常多,新豐鄉長徐茂淦、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楊梅區市議員李家興、周玉琴、奉天宮董事長張貴木、新豐鄉公所秘書徐煒傑、楊梅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朱秀娥、三湖里里長張花樑、集義祠前主委陳大能、呂學烈董事長,分別到場致詞祝賀。

管理人謝秀蓉表示,「集義祠誌」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該廟土地的來由,126年前建廟的沿革,其中有些故事很具人情味,但是,因為年代久遠,許多地方人士反而不知其中緣由,廟地是新竹縣新豐鄉徐景雲大德,因為墾地收集無主屍骨,集中設立「義塚」祭祀,捐出現在集義祠名下十餘公頃的土地,建廟供奉,地方人稱「萬善廟」,對外定名為「集義祠」。

「集義祠誌」總編撰廖吳金指出,寫一本書,很多人想,寫一本專書,很多單位想,立德、立行、立言,有很多人期待。「廟誌」,如果以專刊的方式進行,很多廟宇都有,深入寫出一座廟宇的特色,建築型制、社區參與、廟宇沿革,都有屬於該座廟宇的故事,要感謝提供協助的彩繪老師林彭傳、石藝大師呂學烈、攝影達人吳昌孟、陳照勳說明艱深的寺廟建築與彩繪。

集義祠的建築富麗堂皇,涵蓋的意義卻是「忠孝節義」,不論廟牆、雲牆、堵牆、外牆都能找到一個又一個石板刻出來的故事,走一圈,就能深刻了解。

新豐鄉長徐茂淦表示,不算是大廟的集義祠,默默地做著許多大廟也在做的「樂善好施」,集合許多想行善的人,共同努力濟助無法歸屬在貧戶的弱勢家庭,管理人謝秀蓉也熱心於地方事務,捐助富岡義消小隊消防車,也捐助新豐鄉公所清潔車,把地方廟宇高度提升到「孝」、「義」層面,讓集義祠有活動的熱鬧,更有教孝、忠義的內涵。

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說,最近幾年,集義祠在完成廟體、牌樓、雲牆、二十四孝堵牆的工程,加強的是對楊梅、新屋、新竹縣湖口、新豐等四鄉鎮,跨區弱勢家庭的照護,對清寒學子的獎助學金發放,深受地方肯定。

謝秀蓉說,身為現任管理人,肩扛許多榮辱責難,並沒有稍受影響,繼續堅持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她選擇為集義祠「立言」,所以,我們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集義祠誌」新書出版,是一個里程碑的完成,未來,還有很多計畫,有待與信徒及信眾一起努力,集義祠,會是富岡地區的驕傲。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楊梅區富岡集義祠,八月七日上午十點舉辦新書「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參與新書「集義祠誌」發表會貴賓非常多,新豐鄉長徐茂淦、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 生、楊梅區市議員李家興、周玉琴、奉天宮董事長張貴木、新豐鄉公所秘書徐煒傑、楊梅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朱秀娥、三湖里里長張花樑、集義祠前主委陳大能、呂學 烈董事長,分別到場致詞祝賀。

管理人謝秀蓉表示,「集義祠誌」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該廟土地的來由,126年前建廟的沿革,其中有些故事很具人情味,但是,因為年代久遠,許多地方 人士反而不知其中緣由,廟地是新竹縣新豐鄉徐景雲大德,因為墾地收集無主屍骨,集中設立「義塚」祭祀,捐出現在集義祠名下十餘公頃的土地,建廟供奉,地方 人稱「萬善廟」,對外定名為「集義祠」。

集義祠管理人謝秀蓉(右五)主持「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與嘉賓合影留念。

「集義祠誌」總編撰廖吳金指出,寫一本書,很多人想,寫一本專書,很多單位想,立德、立行、立言,有很多人期待。「廟誌」,如果以專刊的方式進行, 很多廟宇都有,深入寫出一座廟宇的特色,建築型制、社區參與、廟宇沿革,都有屬於該座廟宇的故事,要感謝提供協助的彩繪老師林彭傳、石藝大師呂學烈、攝影 達人吳昌孟、陳照勳說明艱深的寺廟建築與彩繪。

集義祠的建築富麗堂皇,涵蓋的意義卻是「忠孝節義」,不論廟牆、雲牆、堵牆、外牆都能找到一個又一個石板刻出來的故事,走一圈,就能深刻了解。

集義祠管理人謝秀蓉(中)主持「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左一)、總編撰廖吳金(左二)、新豐鄉長徐茂淦(右二)、集義祠 前主委陳大能(右一),分別致詞祝賀。

新豐鄉長徐茂淦表示,不算是大廟的集義祠,默默地做著許多大廟也在做的「樂善好施」,集合許多想行善的人,共同努力濟助無法歸屬在貧戶的弱勢家庭, 管理人謝秀蓉也熱心於地方事務,捐助富岡義消小隊消防車,也捐助新豐鄉公所清潔車,把地方廟宇高度提升到「孝」、「義」層面,讓集義祠有活動的熱鬧,更有 教孝、忠義的內涵。

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說,最近幾年,集義祠在完成廟體、牌樓、雲牆、二十四孝堵牆的工程,加強的是對楊梅、新屋、新竹縣湖口、新豐等四鄉鎮,跨區弱 勢家庭的照護,對清寒學子的獎助學金發放,深受地方肯定。

謝秀蓉說,身為現任管理人,肩扛許多榮辱責難,並沒有稍受影響,繼續堅持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她選擇為集義祠「立言」,所以,我們認真的做好自 己的工作,「集義祠誌」新書出版,是一個里程碑的完成,未來,還有很多計畫,有待與信徒及信眾一起努力,集義祠,會是富岡地區的驕傲。

楊梅區富岡集義祠,舉辦新書「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

檔案名稱 ntul-od-th22217_000
主要題名 [案由]
來源 淡新檔案
全集/系列名稱 22217
文書形式類別 案由
內容主題 民事--田房
關鍵字1 抗租
藏品層次 合集
作品類型 史料--古文書
媒體類型 手稿
數量單位 1張
尺寸大小 31x16
色彩 彩色
裝訂 與本案其他各件依件號順序互相黏連
內容摘要 蒙本府憲雷批據竹北二保萃豐庄業戶徐熙拱即例貢徐景雲呈控頑佃劉旺等抗欠大租飭差查追由
朝代 清朝
內容地點 內容涵蓋地點:桃竹苗地區;竹北二保萃豐庄
成文日期 光緒12年10月(1886)
典藏單位國家 中華民國‧臺灣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著作財產權人 著作權人格權所有人/著作財產權所有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人名註解 徐熙拱(業戶)即徐景雲(例貢)

---------------------------------------------------------

楊梅富岡地區的驕傲 「集義祠誌」新書發表
cweb.highlights.tw查看原始檔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楊梅區富岡集義祠,八月七日上午十點舉辦新書「集義祠誌」新書發表會,參與新書「集義祠誌」發表會貴賓非常多,新豐鄉長徐茂淦、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楊梅區市議員李家興、周玉琴、奉天宮董事長張貴木、新豐鄉公所秘書徐煒傑、楊梅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朱秀娥、三湖里里長張花樑、集義祠前主委陳大能、呂學烈董事長,分別到場致詞祝賀。

管理人謝秀蓉表示,「集義祠誌」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該廟土地的來由,126年前建廟的沿革,其中有些故事很具人情味,但是,因為年代久遠,許多地方人士反而不知其中緣由,廟地是新竹縣新豐鄉徐景雲大德,因為墾地收集無主屍骨,集中設立「義塚」祭祀,捐出現在集義祠名下十餘公頃的土地,建廟供奉,地方人稱「萬善廟」,對外定名為「集義祠」

集義祠誌」總編撰廖吳金指出,寫一本書,很多人想,寫一本專書,很多單位想,立德、立行、立言,有很多人期待。「廟誌」,如果以專刊的方式進行,很多廟宇都有,深入寫出一座廟宇的特色,建築型制、社區參與、廟宇沿革,都有屬於該座廟宇的故事,要感謝提供協助的彩繪老師林彭傳、石藝大師呂學烈、攝影達人吳昌孟、陳照勳說明艱深的寺廟建築與彩繪。

集義祠的建築富麗堂皇,涵蓋的意義卻是「忠孝節義」,不論廟牆、雲牆、堵牆、外牆都能找到一個又一個石板刻出來的故事,走一圈,就能深刻了解。

新豐鄉長徐茂淦表示,不算是大廟的集義祠,默默地做著許多大廟也在做的「樂善好施」,集合許多想行善的人,共同努力濟助無法歸屬在貧戶的弱勢家庭,管理人謝秀蓉也熱心於地方事務,捐助富岡義消小隊消防車,也捐助新豐鄉公所清潔車,把地方廟宇高度提升到「孝」、「義」層面,讓集義祠有活動的熱鬧,更有教孝、忠義的內涵。

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說,最近幾年,集義祠在完成廟體、牌樓、雲牆、二十四孝堵牆的工程,加強的是對楊梅、新屋、新竹縣湖口、新豐等四鄉鎮,跨區弱勢家庭的照護,對清寒學子的獎助學金發放,深受地方肯定。

謝秀蓉說,身為現任管理人,肩扛許多榮辱責難,並沒有稍受影響,繼續堅持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她選擇為集義祠「立言」,所以,我們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集義祠誌」新書出版,是一個里程碑的完成,未來,還有很多計畫,有待與信徒及信眾一起努力,集義祠,會是富岡地區的驕傲

-----------------------

 徐熙拱(業戶)即徐景雲(例貢)

大溪墘庄墾戶姜勝本墾號+姜勝本、吳順記、郭振岳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crKfcO

萃豐莊

康熙、雍正朝之際,泉州人汪淇楚則組織墾號並命名為「汪仰詹」,越過鳳

山溪北上開闢公館荒埔,開墾的地區廣大。今日所考證得知之地,除上述二地名

外,另有中崙、眩眩埔一帶、造船港、大溪墘(楊梅西北一帶),蠔殼港(新屋鄉蚵

間一帶)等地名。其墾區相傳東至大官路、西至海、南至鳳山崎、北至楊梅壢(應

指大溪墘附近),直達笨仔港(新屋鄉笨港村),統稱萃豐莊。 22

漢人在台灣北部的開墾,大約到了 18 世紀以後日益熱絡,拓墾足跡也逐漸

的往東邊的內山地區前進。楊梅地區大約清乾隆年間,有漢佃曾昆茂於社子溪中

游開設「三七圳」,以利上田心與上陰影窩一帶的農業墾耕,這說明了漢人在此

處的農業墾耕應已日趨興盛。 23 不過曾昆茂到底是來自何處?目前已無法考證,但是由 20 世紀初期的大租紀錄則可以顯示這一帶的大租分屬竹塹城的陳源泰與萃豐庄的徐景雲等人所有。 24而徐景雲的大租起源是其先祖徐啟香於乾隆十八年(1753)向萃豐庄業主「汪仰詹」(汪淇楚家族)購入該庄一半的地業。不過在

世紀末期左右,汪家剩餘的另一半地業用「先典後賣」予曾國興(曾家與徐家合

股的組織)。到了 19 世紀晚期,曾國興公號的曾益吉家族因財務發生困難而於

19 世紀末陸續將地業典賣給了竹塹城的陳源泰。 25

這段萃豐庄地業演變的歷史過程,可以得知陰影窩一帶的大租應該皆源於汪

淇楚家族擔任萃豐庄業主時,當地便已逐漸發展成農業聚落並繳交地租給萃豐庄

的業主。也就是說曾昆茂應是來自萃豐庄的佃人, 26 不過由於曾昆茂未有子嗣而無法證明他就是來自曾國興家族。但是他應已稍具資本故能自力完成「三七圳」

的開鑿,並刺激了萃豐庄的墾民深入陰影窩、員笨、伯公岡等地從事農業拓墾活

動。三七圳在乾隆六十年(1795)再次整修,往楊梅水尾附近取水,顯見該處聚居

之佃人人數不斷增加。 27 筆者於田野調查期間發現三七圳南圳的社子溪夾窪潭取水口,行經水龍伯公祠後再通往陰影窩,實際距離大約 2 公里;乾隆六十年的整修也許就是針對拓墾佃人不斷增加相對墾成的田地需用水量也變多。

-----------------------------

新豐池和宮(池府王爺廟) -- 王爺信仰-池和宮之建廟沿革 - http://goo.gl/x2YGQw

關於傳說之池府王爺廟興建沿革,有四點值得商榷,一是王船來自泉州晉江縣富美港之王爺廟,但經廟方前往大陸尋根,發現祖廟應是廈門馬巷元威殿,兩者有所出入。二是池府王爺為何者之化身?新豐池和宮以王爺為徐春生,字夢彪,係福建滸州人氏;而元威殿祖廟則以王爺為池然,字逢春,兩者說法亦不同。三是徐景雲其人,據《新豐鄉志》人物篇載:「徐慶江即徐景雲,祖籍廣東省陸豐縣,新竹廳竹北二堡新庄子人,清例授例貢生,生於1855年(咸豐5年),卒於1901年(明治34年),得年四十六歲。」如此,則道光元年(1821)徐景雲不可能捐資建廟,此疑點待釐清。四是自道光26年(1846)至民國38年(1949)間,其歷史超過一百年,皆無修建記錄,亦是令人不解之處。

道光元年(1821),新庄子望族徐景雲先生,又感於王爺神恩浩蕩,信徒香客遽增,遠近前來朝拜不絕於途,而原廟宇雍塞狹隘,又經漫長歲月侵蝕,久經風吹日曬雨淋,廟貌已現頹圮,乃捐資﹙地﹚募款二百兩銀元,庀材鳩工,改建新廟。而隨著時光更遞,池府王爺覃敷恩澤,其神靈地位已在地方百姓心中深植牢固,信女善男競相捐款納誠,祈使廟貌能永保煥然清新,乃於道光26年(1846)及民國38年(1949)再進行二度改建重修,自此廟宇格局漸趨恢弘。

----------------------

檔案名稱 ntul-od-th22217_001_00_00_1
主要題名 萃豐庄業戶徐熙拱即例貢徐景雲為案既判結限還不還叩迅飭差押追抑札縣押納以免效尤而敦課業事
來源 淡新檔案
全集/系列名稱 22217
文書形式類別 呈
內容主題 民事--田房
關鍵字1 抗租
藏品層次 合集
作品類型 史料--古文書
媒體類型 手稿
數量單位 1張
尺寸大小 25x63
色彩 彩色
裝訂 與本案其他各件依件號順序互相黏連
內容摘要 業戶徐熙拱為頑佃劉旺等抗納大租稟請臺北府知府雷其達飭差押追
朝代 清朝
內容地點 內容涵蓋地點:桃竹苗地區;竹北二保萃豐庄
成文日期 光緒12年9月7日(1886)
典藏單位國家 中華民國‧臺灣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著作財產權人 著作權人格權所有人/著作財產權所有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印記種類-章 圖記一枚,文曰:「萃豐庄業戶徐熙拱圖記」、戳記一枚,文曰:「臺北府正堂雷、給粵籍代書曾秋水戳記」;私記二枚
印記種類-印:官印 滿漢文印一枚,漢文曰:「臺北府印」(半印)
備註 粘各佃積抗大租名單一紙、陳前府憲堂諭一道

||| 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 ||| - http://goo.gl/tyyHev

--------------------------------------------

2016-08-15_075437  

檔案名稱 ntul-od-th22221_011_00_00_1
主要題名 業戶徐熙拱即例貢徐景雲為久抗益橫非訊無期叩飭嚴拘究追以杜訟端事
來源 淡新檔案
全集/系列名稱 22221
文書形式類別 呈
內容主題 民事--田房
關鍵字1 抗租
藏品層次 合集
作品類型 史料--古文書
媒體類型 手稿
數量單位 1張
尺寸大小 28.2x103.5
色彩 彩色
裝訂 與本案其他各件依件號順序互相黏連
朝代 清朝
內容地點 內容涵蓋地點:桃竹苗地區;竹北二保萃豐庄
成文日期 光緒16年11月3日(1890)
典藏單位國家 中華民國‧臺灣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著作財產權人 著作權人格權所有人/著作財產權所有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人名註解 徐熙拱即徐景雲
印記種類-章 戳記一枚,文曰:「新竹縣正堂沈、給廣籍代書任長泰戳記」;圖記一枚,文曰:「萃豐庄業戶徐熙拱圖記」;私記二枚

-------------------------------------

抗租清單

主要題名: [清單]
成文日期: 光緒16年9月3日(1890)
內容主題: 民事--田房
內容摘要: 業戶徐熙拱名下各佃積欠清單
來源: 淡新檔案
全集/系列名稱: 22221

2016-08-15_0756252016-08-15_075900+  

||| 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 ||| - http://goo.gl/1Auiou

檔案名稱 ntul-od-th22221_009
主要題名 [清單]
來源 淡新檔案
全集/系列名稱 22221
文書形式類別 名單
內容主題 民事--田房
關鍵字1 抗租
藏品層次 合集
作品類型 史料--古文書
媒體類型 手稿
數量單位 1張
尺寸大小 24.2x28.5
色彩 彩色
裝訂 與本案其他各件依件號順序互相黏連
內容摘要 業戶徐熙拱名下各佃積欠清單
朝代 清朝
內容地點 內容涵蓋地點:桃竹苗地區
成文日期 光緒16年9月3日(1890)
典藏單位國家 中華民國‧臺灣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著作財產權人 著作權人格權所有人/著作財產權所有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備註 本件為22221_008之附件

------------------------------

作者不詳(光緒11年12月18日(1886))。[主要題名:具稟竹北二保大湖口紅毛港分局紳董例貢生徐景雲張裕光監生傅萬福職員張榮龍為既捐抗繳懇速飭差拘追以免延誤事]。

具稟竹北二保大湖口紅毛港分局紳董例貢生徐景雲張裕光(1363052) - http://goo.gl/C6VPyZ

----------------------------

||| 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 ||| - http://goo.gl/CrMU59

2016-08-15_074615  

-------------------------------

集義祠中元普度 神豬特等獎重達1373台斤
2016-08-14 eNews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桃園市楊梅區富岡集義祠八月十三日舉辦慶讚中元普度活動,神豬競賽競爭激烈,神豬論體重,神羊看角長,今年得到特等獎是李源吉的1373台斤大神豬奪得,壹等賞由葉佐輝的1163台斤神豬奪得,貳等賞由王蘭開的1148台斤神豬奪得,,葉佐輝飼養的山羊拿到特等羊,角長二尺三寸,拍起照來,羊采奕奕,羊姿颯爽,驃悍有加。

集義祠廟內貴賓雲集,立法委員吳志揚、陳賴素美、新竹縣議會議長張鎮榮、桃園市議員李家興、周玉琴、湖口鄉代會主席巫光生、上湖里長張花燦、三湖里長鄧敦仁、瑞原里長葉佐陸、員本里長陳奕霖等人,在佛音經聲中參拜。


桃園市楊梅區富岡集義祠八月十三日舉辦慶讚中元普度活動。

管理人謝秀蓉說,集義祠供奉道教萬善諸君,建廟於清光緒十七年,是富岡當地信仰的重要祠廟之一,也是當地民眾集會休憩的好去處,每年農曆七月十日舉行普渡儀式,由楊梅與新竹縣湖口、新豐鄉等八大庄信徒輪值祭祀。

謝秀蓉表示,富岡集義祠於農曆七月舉辦的中元普渡儀式,是富岡地方盛事,帶動地方熱鬧氣氛,呈現在地客家特色,也是楊梅豐富多采的文化的表現。為響應環保及推動不殺生,特別製做的創意神豬、創意神羊,除作為拜神使用、供民眾觀賞,祭典結束後擇日舉辦物資發放低收入戶活動。

神豬得獎名次依序為:特等(飼主李源吉)1373斤、一等(飼主葉佐輝)1163斤、二等(飼主王蘭開)1148斤、叁等(飼主彭武增)1080斤、四等(飼主葉國旺)873斤、伍等(飼主彭武燭)838斤、六等(飼主鄭龍全)762斤、七等(飼主薛常華)700斤。特等羊(飼主葉佐輝)角長二尺三寸。

富岡集義祠舉辦的中元普渡儀式,是富岡地方盛事,帶動地方熱鬧氣氛。

「集義祠誌」新書發表 今發放中元普度物資助弱

2016-08-16 11:00

 

自由時報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楊梅區富岡集義祠上午舉辦新書「集義祠誌」,把舉辦中元普度的祭品,有白米、麵條、沙拉油等作為關懷弱勢物資,發放給跨區9里、700戶,讓大家呷平安。

「集義祠誌」介紹126年前建廟的沿革,其中有些故事很具人情味,因為年代久遠,許多內容地方人士反而不知其中緣由。

管理人謝秀蓉表示,集義祠的廟地是新竹縣新豐鄉士紳徐景雲,因為墾地收集無主屍骨,集中設立「義塚」祭祀,捐出現在集義祠名下10餘公頃的土地,建廟供奉,地方人稱「萬善廟」,對外定名為「集義祠」。

集義祠傳統的活動,是農曆7月11日的「賽豬公」,由輪值庄頭舉辦神豬、神羊、大閹雞的比賽,傳承超過上百年,一直是地方年度盛事。

近幾年,集義祠在完成廟體、牌樓、雲牆、24孝堵的工程,也加強楊梅、新屋、新竹縣湖口、新豐等鄉鎮跨區弱勢家庭的照護,對清寒學子的獎助學金發放,獲地方肯定。

謝秀蓉熱心於地方事務,捐助富岡義消小隊消防車,也捐助新豐鄉公所清潔車,把地方廟宇高度提升到「孝」、「義」層面,讓集義祠有活動的熱鬧,更有教孝、忠義的內涵。

  • 「集義祠誌」新書發放。(記者李容萍攝)

  • 「集義祠誌」新書發表,今起也發放中元普度物資關懷弱勢。(記者李容萍攝)

  • 「集義祠誌」新書發表,今起也發放中元普度物資關懷弱勢。(記者李容萍攝)

  • 「集義祠誌」新書發表,今起也發放中元普度物資關懷弱勢。(記者李容萍攝)

--------------------------------

集義祠中元普渡 環保米豬推廣不殺生

 

【羅安達 桃園楊梅】

建廟於清光緒17年,迄今有117年歷史的桃園縣楊梅市集義祠,是楊梅市與新竹縣湖口、新豐鄉等8大庄的信仰重要祠廟之一,每年農曆7月10日,廟方都會 舉行普渡儀式,而今年廟方特別製作,重達5千台斤的環保米豬,並在祭典結束後,將環保米豬分享給弱勢族群,落實環保政策及鼓勵不殺生的新祭祀觀念。

一大早楊梅市集義祠,就湧入上千輪值區民眾,大夥帶著五牲來祭拜,每8年輪值一次的中元祭典,輪值區橫跨桃園、新竹等8大庄,民眾表示,因為虔誠的心,就算不是輪值區,他們也會趕來參與。

民眾 梁先生:「自己帶牲醴來拜這樣,拜我們大家,八大庄平安、大家賺錢。」

民眾 黃先生:「我住新竹、很誠心來拜,今天做中元。」

楊梅市長彭聖富表示,今年富岡集義祠輪值區,是楊梅富岡里、富豐里,這次為響應環保及推動不殺生,今年特別製作環保米豬供民眾觀賞,祭典結束後也可以做愛心。

楊梅市長 彭聖富:「我們的主辦單位,做一條米豬,這米豬差不多有4、5千斤的米,非常大條,主要是一個響應環保,不要殺生。」

富岡集義祠在農曆7月舉辦的中元普渡儀式,是富岡地區每年的地方盛事,除了是在地客家特色,也是楊梅豐富多采的文化,彭聖富指出,儘管時代已變遷,但上百年的8大庄輪值祭祀傳統不會中斷,要讓感恩與慈悲的客家祭祀文化能夠繼續流傳下去


伯公岡集義祠神豬評量初體驗
中大客家學院電子報第一九八期 https://bit.ly/3sQbk52
【文、圖/游素美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研二生)】
    座落在楊梅市富岡新明街的集義祠,在楊梅市的眾多廟宇裡,有著其特殊的歷史。每年典祀時間固定二個時間,一是二月春祭,一是七月中元秋祭,由輪值區內的地方首長主持祭典活動。清代此區域為萃豐莊,即目前參與祭祀區的楊梅西半部各里、新屋鄉外,另有位在新豐鄉及湖口鄉等村落為其範圍。跨區域的祭祀組織和臺灣早期移墾社會土地租佃有關。今年八月十七日 (農曆為七月十一日)為秋祭的日子,按例有賽神豬祭典活動。十五日一早五點三十分,一行人已在徐總幹事家集合,初次體驗量大豬活動就此展開。
    今年由新豐鄉及湖口鄉十三村輪值,承接此次祭祀活動。七月三十日參與了評量大豬會議。會中決議由祭典區內飼養的先磅,飼養在其他地區在後,其次大隻豬先磅再磅小隻豬是慣例。羅時乾先生擔任此次評量工作的評判長,向褒忠亭借來了兩個公秤外,另小型吊車裝載有大小豬籠二只。豬隻的重量以磅底加籠重200斤來計重,工具備妥,一行人浩浩盪盪出發。
    農曆六月十一日至二十日為申報期,申報800斤以上者,可延至農曆六月底。由飼主自行至中崙三元宮申報繳費登記。費用約一千至二千元不等,秤量結果實重達到申報重量者,申報費於評量時當場退還。未達者,不予退還充作公費。秤量地點限於前揭聯庄祭典區境內,如飼養在其他地區,磅豬人員及車輛之費用,由飼主補助3,000元整,出發前繳交否則不予秤量。今年申報800斤的有五頭,400斤的有七頭,300斤的有六頭;祭典區內飼養飼養了十三頭,祭典區外有五頭,共計十八頭,有超過一半是自己養的。
    祭典區內申報800斤的三頭集中在楊梅上湖里;其次為申請400斤的有五頭,地點分別為新豐鄉瑞興村兩頭及中崙村一頭、瑞興村及信勢村各一頭,接著評量申報300斤的有五頭,地點分別為精華國中旁、青埔村、和興村、東興村各一頭,另有一頭屬祭典區外,飼養在楊梅高中附近,申報斤量為300斤,趕在中午前完成,共計完成十四頭。
    體型碩大的豬,因人為過渡灌食,多半已不良於行,須以廢輪胎放置在豬臀上輔以綁上的繩子,靠八、九位人力將大豬拖拉至籠內,很費力。有些非自己飼養,而這裝秤的豬要換籠移到另一展示豬床(多綁上紅布以喜事辦理)時,輪胎套到豬頭倒退櫓,多少發揮了省力的功效。神嚎不從哇哇大叫的,在籠子上多綁三支橫木,可避免在上秤時,突然站立晃動劇烈,致使豬隻受傷;有時工作人員也在一旁耐心等待主人家給予其膚慰後才採取行動!趕大豬入籠靠強而有力、體形彪悍的人力外,對應小豬靠的是養豬人家對豬性的了解,因此半數工作人員為養豬戶。用最小外力引豬入籠,真是一門學門!
    中型豬行動自如,在群豬裡鎖定目標後,即來個『蓋布袋』,一群人在豬圈裡,玩起了抓豬的遊戲,頓時豬聲四起;不肯就犯,無技可施,眾人只好頂著豬籠,由一位體形較瘦小的人入籠,手伸到籠外抓著豬耳朵拖入籠內,另一人捉著豬尾巴使勁力推。當然啦,也有聽主人的話,乖乖進籠的,畢竟只是少數。
    用人力扛秤子量豬的方式,早已不復見了。三根棍子架著,用拉鏈條秤量大豬,似乎也不夠現代化。徐總幹事慶芝先生說:『以前用桿秤,誤差太大了,移動一格秤星可爭差10、20台斤,現在吊車上掛電子公秤,磅起來,省事公平多了。』
    近午時,車行楊湖路上,天空竟飄起小雨,同車的田大哥表示,評量大豬的工作最怕大熱天,今天這種天氣涼涼的最舒服了。或許是萬善爺體恤這群工作人員的辛苦吧?
    休息片刻,天氣轉晴了。徐副評判長下逹一點半集合令,接著是楊梅東流里(徐昌運的)。這兒停車腹地窄小,山路又崎又窄,大夥只好下車步行百餘尺,我暗喜自己可以隨小吊車緩行而上;回首來時路才驚覺山路如滑梯般陡峭,坐在車內,我的心七上八下的。一向我和豬是有緣的,只因農曆出生落在義民節上,今日適逢我的國曆生日,我可不想在這特殊日子裡留下永生難忘記憶,只好默禱技術一流的李先生可以安全地將我送往下一站。
    身負重裝,一路上拍照、攝影,深怕這次田調搜集資料有所遺漏,而評量組員徐茂森和陳課長也「淡定」計算豬頭重量和退保證金等事宜。在眾目睽睽下,似乎讓飼主們覺得主辦單位的用心及公信力,無形中增添我駝負的責任,有必要為每一重要時刻留下畫面,以備有爭議時,可調閱資料佐證。完成最後三頭分別位在新屋鄉後庄村、蚵間村及八德市霄裡附近,評量工作也近尾聲,回到新豐鄉公所已是華燈初上。隨著八音車隊樂聲及轟隆震耳的鞭炮陣陣響起,歷時十四小時的活動,在徐國和宗祠前的廣場畫下句點。匯聚如潮水般的人群,宣告這八年輪值一次的祭典活動,正式登場…
中大客家學院電子報第一九八期 https://bit.ly/3sQbk52


集義祠廟地由來
集義祠廟地由來 富岡-集義祠 https://bit.ly/39YX2Gj
桃園市楊梅區溪南伯公岡集義祠的廟地,牽繫著一段善心的淵源,以及一顆追源溯本的願心。
捐贈「集義祠」廟地的徐景雲大德,係新竹縣新豐鄉新庄子人(清朝時期舊稱新竹廳竹北二堡新庄子),曾任「新竹州辦務署參事」,承接「萃豐庄」祖業墾殖招佃事業,繼續發揚墾拓有成,經常調解地方閩客糾紛,在地方上有「客家人皇帝」稱號。
徐景雲大德具有大愛善心,見各地墾拓過程,經常有無名屍骨曝曬荒野,遂於墾地伯公岡地區,捐地十甲劃定區域,作為枯骨集中掩埋所用,稱為「義塚」,後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將其中一甲三分二釐作為「集義祠」建廟之用,其餘土地,有一公頃多作為學校用地,其餘是楊梅區第一公墓,現今興建許多客家族群各姓氏的祖塔。
徐景雲大德的善舉,見諸於「土地申告書」的「集義祠理由書」,略述之:
「右書徐景雲先生施出義塚地及田業壹所,土名伯公岡庄,四界載明字據,謂之義塚。嗣後將義塚面前建築壹小廟,稱集義祠。委因徐景雲居住迢遠,當日係交劉兆榮管理,每年二月祭祀一次,至七月中元祭祀一次,其祭費僅將此田租開用,所以每年地租係徐景雲喜歡完納,茲逢土地調查僅將委員、區長聯名,申具理由,沾叩。
明治三十四年五月八日」
歷經近百年,集義祠的春秋祭典年年如期舉行,已經是地方上的盛事,神豬比賽更是讓參觀人潮如過江之鯽,年輕一代卻不了解,何以八大庄輪值,居然有新豐鄉,為此,時任總幹事的現任管理人謝秀蓉小姐,奔走尋找徐景雲大德後人,經由現任新豐鄉長徐茂淦先生指引,找到書寫「萃豐庄徐榮鑑家族傳記」的徐勝深先生,並多次訪探徐氏家族子孫,從曾任教職的徐 筆記中,釐清來龍去脈,讓後代子孫得以清楚了解,大善人徐景雲大德捐地的歷史。
集義祠廟地由來 富岡-集義祠 https://bit.ly/39YX2Gj

2021-10-03_180011


與禮密臣一同返回臺北府的日軍在離開中壢後,在桃仔園駐紮一夜。桃仔園就是今桃園景福宮周圍之地,南迄鐵路線,北達永和市場一帶,是桃園的主要商業區。在清雍正年間,仍為原住民棲息之所,為一大片無人墾殖的茅草區,稱為「虎茅莊」。至乾隆2年(1737),移民拓墾隊伍中有人種植桃樹;後來這裡的住民以漳州人為多,他們改稱這裡為「桃仔園」。乾隆29年(1764)的《續修臺灣府志》記載為「桃仔園」,同治19年(1870)的《淡水廳志》則記載為「桃園」。至光緒14年(1888),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任內,實施土地清丈,《魚鱗圖冊》上載為「桃園」,日治以後據此廢桃仔園之稱,以桃園為地名。足跡˙臺灣˙人類學|桃仔園 https://bit.ly/3JQ7IKc

334074760_788592942778836_3264367339913253359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