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建筑——卫城之外(上)
作者:行云
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Kevin Poh/Flickr CC BY-SA 2.0)
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Kevin Poh/Flickr CC BY-SA 2.0)
人气: 179 【字号】 大 中 小
更新: 2017-07-07 11:30 AM 标签: 爱琴海之旅, 行云, 雅典
由于雅典可分享的事物很多,所以我规划分成四集来介绍她:这两集将着眼于除了卫城(Acropolis)之外的景观,下一集将介绍古迹最集中的卫城,再下一集将介绍我自行抽空去拜访、雅典首屈一指的“国家考古博物馆”(National Archeological Museum)里面收藏的一些宝物。之后的集次,则将依序介绍爱琴海的其他我拜访过的景点。
对我而言,拜访雅典一方面是我向往已久的旅程,另一方面则是想像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从过去对希腊历史、文化的涉猎,我脑海里的雅典已经充满了很多浪漫的影像。
有的影像是一大群观众聚集在Dionysus半圆形剧场里,屏气凝神地谛听伊底帕斯(Oedipus)对自己宿命的哀痛谴责(Oedipus是古希腊戏剧里,被宿命主宰,而在不知情的状况之下杀了生父、娶了生母的国王)。在舞台的一侧,有吟唱团(chorus)幽幽地低诉著怜悯的旁白。有的影像是其貌不扬的苏格拉底,在街头沉思徘徊,或而踽踽独行,或而与人激辩。有的影像是政治和军事领袖伯里克里斯(Pericles)站在公民大会上慷慨陈辞,激励雅典人的士气。有的影像是………。然而,当飞机徐徐降落在雅典机场时,我深知等候着我的雅典,是一座又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霜与磨难,而正在努力重新站立起来的现代城市。
希腊首都雅典。(行云提供)
希腊首都雅典。(行云提供)
希腊首都雅典。(行云提供)
在麦锡尼(Mycenea)文化时期(前1600—前1100),雅典虽然还不是希腊最重要的城市,但也已经是一个很有分量的文化中心了。爱琴海地区的“黑暗时期”过去之后,雅典迅速地成长。到公元前490年波斯第一次入侵的时候(也就是有名的“马拉松之役”),雅典已经和斯巴达成为希腊世界的两座最重要城邦了。
波斯在公元前490年第一次入侵希腊的时候,虽然它并不是倾力而为,但是马拉松之役的胜利,已经使希腊人的自信大增,也使主导马拉松之役的雅典城邦,在希腊地区的地位更加提升。波斯在十年之后,正式以大规模的兵力进行了第二次入侵,攻占了希腊半岛北部及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雅典城本身在内,使希腊世界的存亡岌岌可危。最后希腊联军终于在雅典海军和斯巴达陆军的领导之下,惊险地击退了波斯人。雅典海军主导的Salamis海战,是希腊战胜波斯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转捩点。从此之后,希腊人(尤其是雅典人)扬眉吐气,这份对自我能力的确认,是促成随后以雅典为中心的希腊文化黄金时代的一个重要因素。
波斯入侵希腊路线图。(行云提供)
不少人有个印象,觉得雅典的民主政治源远流长。其实雅典城邦,直到黑暗时期之后、古典时期的前面两百年(前700—前500),都还在几个贵族家族角力所产生的独裁政治和寡头政治(Oligarchy)之间徘徊,只是在公元前593年的一次短暂的政治改革(主导者名为Solon)之后,非贵族上层公民的势力逐渐在扩张。
民主政治的诞生其实是来得有些突然,它是在公元前508左右,由当时的雅典的掌权者Cleisthenes,为了反制斯巴达强力介入雅典的政权角力,而突然祭出的一个极端政治改革。所幸这个政治改革很快地就克服了一些雅典贵族的反扑,十多年之后的马拉松之役的胜利,更为这个新生的政体作了一个重要的背书。从此之后,民主政体在雅典稳定地存在了150年,伴随了雅典的兴盛和衰微,直到公元前338雅典被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征服为止,中间只经历了一次短暂的中断。以此看来,这一朵政治学上璀璨的花朵,其实是比较接近偶然的幸运,而比较不是水到渠成的政治演进。
即使像雅典这么优秀的城邦,也不是一直很明智的。雅典在战胜波斯之后,的确有一段时间放射出西方文明最灿烂的光芒,但是它在希腊世界里的跋扈政治姿态,引起了雅典与斯巴达之间内耗性的互斗。再加上一部分雅典公民好大喜功的帝国扩张思想,导致雅典在短短的100年黄金时期之后,就实力耗尽,急速衰落,而于公元前338被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征服了。从此之后,雅典在世界历史的舞台就退居第二线,直到公元1832年,希腊脱离鄂图曼土耳其帝国、而成为一个独立国家,雅典以国家首都的身份,再一次站在国际聚光灯下。
今日雅典的街景,充满了现代化的建筑。不过,我想大家比较有兴趣的,是雅典比较独特的建筑、遗迹、和景观。我把它们(除了位于卫城之外)依时代的远近,分成三类来依次介绍:(1)古希腊和早期罗马时期遗迹、(2)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和(3)希腊独立之后出现的新古典风格建筑。在这一集里,我会和大家分享我所见到的第一类;下一集则会介绍其他两类。
雅典(除了卫城之外)的古希腊和早期罗马时期遗迹,我有幸见到了下列六座。它们按建造年代依次为:
(一)Ancient Agora(公元前6世纪)
(二)Temple of Hephaestus(公元前449始建,公元前416完成)
(三)Monument of Lysikrates(公元前334年)
(四)Temple of Olympian Zeus(公元前6世纪始建, 公元2世纪完成)
(五)Stoa of Attalos(前159—前138原建, 1952-1956重建)
(六)Hadrian Arch (公元131年)
古老的希腊城市,常常有一个位于市中心的聚会集中广场,称为Agora。它起初是提供政治聚会和军事训练的场所,后来也兼具市场功能。雅典城主要的Agora,大概是在公元前第六世纪开始建立的,也就是大约在孔子出生年代的前后,直到西元后第六世纪才废弃。在这一千多年间,特别是刚开始的那几百年,这里一直是雅典城的政治和商业中心。
有不少的公共建筑或纪念碑,曾经建在雅典的Agora上,它们包括了法庭、神殿、柱廊、剧场……等等,但是屡经战乱,再加上岁月的消磨,至今只剩断垣残柱,供后人凭吊了。
希腊首都雅典。(行云提供)
在古希腊和早期罗马时期,雅典城有三大神庙:一座是卫城上的Temple of Athena,也被称为帕德嫩神殿(Parthenon)。另外两座,就是上面所列的Temple of Hephaestus和Temple of Olympian Zeus。这三大神庙以Temple of Hephaestus保存得最为完好。
Hephaestus是希腊神话里面的工匠、手艺之神。后来罗马人把他对应成罗马的火神(Vulcan)。英文里面的volcano(火山)一字,就是由此而来的。希腊常常把他和Athena并提,因为两者各代表了人类能力的两个重要部分:Athena代表了智慧,而Hephaestus则代表了技艺。
雅典的建筑。(行云提供)
在希腊神话里面,Hephaestus其貌不扬,可是宙斯(Zeus)却因为如此,而把美丽的女神阿芙萝黛蒂(Aphrodite)(罗马人将她对应成维纳斯–—Venus)指定嫁给他,免得其他男神争吵不休。
Temple of Hephaestus于公元前449始建,公元前416完成,稍晚于孔子的年代,而正值苏格拉底的青、壮年时期。当时雅典在希腊世界里如日中天,但是已经开始因为跋扈,而遭到其它城邦的反制。Temple of Hephaestus的建筑型式和帕德嫩神殿很像,都是使用最早的Doric Order。两者外观上最大的差异,是帕德嫩神殿短边的上方、建筑学上称为tympanum的三角垂直平面上,装饰了许多精美的叙事雕像。而Temple of Hephaestus的tympanum,则没有装饰。
雅典的建筑。(行云提供)
在雅典的主要古剧场Theater of Dionysus,除了有戏剧创作的竞赛之外,也有音乐方面的竞赛。竞赛之后,优胜团体的平时赞助人,常常会在去剧场的路上设立纪念碑来庆祝。Monument of Lysikrates就是一座这样的纪念碑,Lysikrates则是赞助人的名字。
希腊的廊柱有三种主要的建筑形式。在前面对Temple of Hephaestus的分享里,我提到了其中最早、也最朴素的“Doric Order”。这三种建筑形式里面最晚、也最华丽的形式,被称为“Corinthian Order”。而Monument of Lysikrates则是Corinthian Order最早出现在建筑物外观的例子,所以它在西方建筑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史料,后世也常常仿造它。像伦敦和纽约,至今都还有几个Monument of Lysikrate的模仿版。
雅典市的纪念碑。(行云提供)
太阳系的行星里面,有三位大老,分别是木星、土星、和天王星。英文沿用拉丁文的名字,称它们为Jupiter、Saturn、和Uranus。回溯对应到希腊的神话里面,则是宙斯(Zeus)、克洛诺斯(Cronus)、和乌拉诺斯(Uranus)。其实他们三位都是天王:依序为青、中、老三代的天王。他们一代推翻上一代:Uranus被他的儿子Cronus推翻,而Cronus后来又被他的儿子Zeus推翻。每次谈到这里,我都会赞佩希腊神话里没有第四代天王。古希腊人似乎知道:三代已经足够来表达世代交替问题的重复性了。
在希腊神话里面,有关Zeus的部分非常丰富,除了反应出上述的世代交替课题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人类社会学课题的投射,远超过此篇旅游随笔的范畴。不过既然我正在和大家介绍雅典城,我就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Zeus和雅典城守护神雅典那(Athena)之间的一点神话故事。
前面提过,Zeus经常外遇,有一回是和机智女神墨提斯(Metis),可是有预言说Metis会产下比Zeus更强的后代。在焦虑之下,Zeus就把Metis一口气吞下肚里去,可是Metis当时已经怀了身孕。隔了一阵子,Zeus开始觉得头痛欲裂,痛苦地向诸神求助。其中有一位勇敢的男神,拿了一把斧头,把Zeus的头劈裂,从裂缝中跳出一位长成而且全副武装的女神,她就是Athena。
上面这段神话,经常引起我对两个课题的思考。一个课题是:虽然Zeus受了很大的苦,才把Athena给生出来,可是出生之后,Athena很快地就成为Zeus最喜爱的儿女。我觉得这段神话,似乎是把母亲对怀胎十月,再经过剧烈阵痛才产下的婴儿,有特别情感的过程,投射到男性的Zeus身上。另外一个课题是:在希腊神话里面,Athena是智慧之神。而Athena孕育的地方,则是Zeus的头部。是不是古希腊人,已经隐约觉得人的智慧,是存在于头部的呢?
Temple of Olympian Zeus的建造期间拖得很长。它在雅典还没开始实施民主政治(公元前508)之前,就已经建好了地基,但是在雅典最兴盛的那几百年里,雅典人一直没去管它。直到公元前174 年,才复工了几年,大约完成了一半。最后在公元132年,在一位很热衷希腊文化的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的手里,终于把它完成。可是好景不长,大约一百多年后,雅典被一族日耳曼人劫掠过一次,这座神殿遭到严重损害,后来有些部分又陆续被拆下作为其他建筑的材料。经过这么悠长岁月的消磨,它没有完全消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这座神殿原来有104根廊柱,相当壮观雄伟,而且都是精致华丽的Corinthian Order廊柱,光芒应该超过卫城上的帕德嫩神殿。但是现今只剩下16根廊柱,供凭吊者在心里重现它昔日的辉煌。
雅典卫城附近的建筑。(行云提供)
从卫城向北市眺望,可以看到一座颜色鲜丽的长形建筑。这样的美景,是1950年前的游客,没有福气看到的。那就是在1952-1956年间,按大约在前159—前138的建造原样,忠实重建的“Stoa of Attalos”。
在希腊文里,Stoa指的是“一边封闭、一边敞开的长廊”,它原来是建造在宗教圣区(Sanctury),让朝拜者遮风避雨暂时休息的场所,后来其结构渐趋复杂。像阿塔罗斯柱廊(Stoa of Attalos)就是一座两层的建筑,里面除了有许多精美的廊柱之外,在封闭的那边还建有二十多个房间。由于它的建造型式,涵括了希腊建筑的三种主要型式,再加上现存的建筑是忠实的重建,所以它已经成了现代学习、研究希腊建筑的绝佳范例。
雅典的建筑。(行云提供)
雅典Stoa of Attalos。(Tilemahos Efthimiadis/Flickr CC BY-SA 2.0)
雅典Stoa of Attalos。(Tilemahos Efthimiadis/Flickr CC BY-SA 2.0)
从公元96到公元180,罗马帝国经历了四次皇位的继承。而这四位继承者,都不是在位者的儿子,而是受到在位者喜爱而特别收为养子来继承皇位的。虽然这还不能算是禅让政治,可是或多或少减低了继任者是昏君的概率。碰巧这一段期间是罗马帝国国力的巅峰期,所以这五位皇帝常被称为“Five Good Emperors”。
这五位皇帝里面的第三位是Hadrian,他在位了二十一年(公元117–公元138)。他非常喜爱希腊文化,一心想把雅典变成罗马帝国的文化中心,所以他在雅典进行了不少公共建设,包括完成了前面介绍过的Temple of Olympian Zeus。雅典人为了感念他的德政,就在公元131年为他建了一座拱门。很幸运地,这一座被称为“Hadrian Arch”的拱门幸存至今,只受到了次要的损害。
从建筑学的观点来看,这一座拱门有一些特殊意义。它是至今幸存的,将希腊主要的建筑元素(廊柱)、和罗马主要的建筑元素(圆拱)相结合的一个早期的例子。这样的结合,对后世欧美的建筑有巨大的影响。
提到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之间的激荡,就令我想起一个有趣的话题:大家都知道传统中国文化是尊敬年龄和资历的,而美国文化是重视青春和潜力的。关于两者之间的优劣,曾经引起过不少的讨论。而希腊文化与罗马原有文化之间,也有类似的对比:希腊文化是歌颂青春和理想的,而罗马原有文化是重视岁月经验和现实状况的。我们是否能从历史上,学到一些这两类文化各自的长短呢?再则,这两种文化是否可以融合,而互相截长补短呢?@#
雅典的建筑。(行云提供)
雅典的建筑——卫城之外(上) | 爱琴海之旅 | 行云 | 大纪元 - https://goo.gl/68xfrN
──转自作家行云部落格

2017-07-14_2303182017-07-14_2303242017-07-14_2303302017-07-14_2303572017-07-14_2304162017-07-14_2304302017-07-14_2304242017-07-14_2304382017-07-14_2305002017-07-14_2305162017-07-14_230531  
雅典的建築——衛城之外(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4日, 2017
希臘雅典帕那辛奈克體育場。(行雲提供)
上一集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雅典市區裡、除了衛城之外的景觀,而把重點放在古希臘時期和羅馬帝國的早期。這一集則會順著歷史的長河,將重點轉移到較晚近的兩個重要時代:亦即Byzantine(拜占庭)時期,和十九世紀希臘脫離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獨立之後,開始的Neo-classicism(新古典風格)時期。
Byzantine Empire指的是第五世紀以後,特別是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的東羅馬帝國。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因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後來又被土耳其人改稱為伊斯坦堡。我在後續的集次裡,會用不少的篇幅來介紹這個城市。)原來的名字是Byzantium。它一直延續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為止,不過Byzantine Empire這個名稱是後世的史學家給的,當時的人只知道有Roman Empire。
在這個將近一千年的漫長歲月裡,希臘地區的各個城市,分別在戰火和重建的輪迴中,經歷了不同人為的滄海桑田。對於雅典來說,第十一世紀和第十二世紀,是一個特別正面的時期。雅典附近重要的拜占庭式建築,絕大多數是在這兩個世紀建成的。這個時期,大約相對於中國的北宋。
拜占庭式的建築,脫胎於羅馬式的建築,在東羅馬帝國境內被廣泛使用。它承襲了羅馬式建築的十字形平面構圖、圓拱、和廊柱等等元素(第三項源於希臘式建築)。但是拜占庭式的建築,更注重於圓頂的使用和內部的裝飾,不少建築甚至擁有多個圓頂。但是當這個建築形式在西元第十一世紀和第十二世紀被移植到雅典時,卻產生了一種新的圓頂結構:原來典型的圓頂的底部是平整的,但是新的圓頂底部卻凹出幾個圓拱。而這些圓拱的底部,是由幾根廊柱來支撐。這種特殊的圓頂結構,被稱為Athenian Dome(雅典型圓頂)。為了讓大家方便比較,我在這裡也和大家分享一座原來的拜占庭式圓頂。這一座教堂叫做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Athens,是雅典的主教座堂,始建於西元1842年,距離現代希臘的獨立只有十年。
希臘雅典的主教座堂。(行雲提供)
至於建造於西元第十一世紀和第十二世紀,有雅典型圓頂的拜占庭式建築,在雅典倖存了十多座。我這一行在倉促之間,還幸運地見到了其中三座:
(一)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
這一座教堂大約建於1000年,是最早的雅典型圓頂的拜占庭式建築之一。此外,它位在上一集所介紹的Ancient Agora和Stoa of Attalos這兩個古蹟的旁邊,由此可以見其重要性。和上圖比對一下,就可以看到雅典型圓頂的特色。
希臘雅典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行雲提供)
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的雅典型圓頂。(公有領域)
(二)Church of Transfiguration(Kottakis)
這一座教堂建於第十一世紀後半,兩邊的鐘則是1900年左右才增建的。
希臘雅典Church of Transfiguration。(行雲提供)
(三)Church of Transfiguration of the Savior(Metamorforsi Tou Sotiro)
這一座教堂也建於第十一世紀,和上面一個例子的教堂的英文翻譯名稱、建築年代、和位置都相當接近,而其雅典型的圓頂也十分相像,所以兩者很容易混淆,須要用我在括弧內所示的希臘文別稱來區分。它是我從衛城步行下山時,在路上不期而遇的。回想起這幾座不起眼地委身在民宅巷弄之間的蒼老房舍,居然是與歐陽修、蘇東坡等先哲同壽的古蹟,心裡不禁感慨萬千。
希臘雅典Metamorforsi Tou Sotiro。(行雲提供)
雅典的中興好景不長。那時信奉回教的鄂圖曼土耳其人日益壯大,嚴重威脅到東羅馬帝國的存亡。雖然東羅馬帝國和鄂圖曼土耳其人之間的戰火沒有蔓延到雅典,雅典卻受了以營救東羅馬帝國為名的歐洲十字軍的不少干擾,因為這些十字軍裡面,有些成員其實是在和君士坦丁堡暗爭領土。最諷刺的例子,是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他們索性就直接攻佔了君士坦丁堡,把原來的東羅馬帝國皇帝趕走,另外扶立了受歐洲王室控制的皇帝。雅典也在此一事件之後,在三個歐洲權力的掌握中輾轉流落。它們依序是法國的Burgundy家族、西班牙的Catalan家族,和意大利的佛羅里倫斯政權。
西元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人終於攻破了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宣告壽終正寢。五年之後,雅典也落入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手中,開始了三百多年的回教時期。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逐漸衰落,一些領地開始進行獨立的鬥爭。希臘地區是這股獨立風潮的先驅者之一,連英國浪漫派詩人Byron(拜倫),也變賣家產、捨命投入希臘的獨立抗爭。經過了多年的艱苦奮鬥,希臘終於在1833年獲得獨立。當時這個新生國的首都有幾個角逐者,最後是雅典雀屏中選。據說它當時的人口還剩下不到一萬人,能夠勝過其他較大的城市,大部分是因為過去的榮耀。
希臘獨立之後,新政府開始了新一波對雅典的建設,這個時期的建築大多可以歸在Neoclassism(新古典主義)的範疇,也就是將古希臘、羅馬的美術元素,廣泛地用在建築的內外,也經常和一些比較晚近的美術元素互相結合。我此行在戎馬倥傯之際還有幸瞻仰到比較有名的幾座建築裡面的大半:
(一)Panathenaic Stadium(帕那辛納克體育場)
這一座體育場的初建,早在西元前第六世紀。它今天的外觀,實在讓人沒有古蹟的感覺。
在古希臘時期,希臘地區除了Olympic Game之外,還有不少其他大大小小的體育競賽。雅典地區的體育競賽,就是在這一座體育場舉行的,所以它的名字是「Pan+Athenaic」,「Pan」是「泛」的意思。
這一座體育場曾經被荒廢了一千多年,直到第十九世紀開始,才獲得了多次的整修。1869年、1906年、和2004年的奧運,都是在這裡舉行的。它是世界上唯一完全使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體育場,而且這些大理石和雅典衛城上的建築所用的大理石,是來自同一個特別的大理石礦場。
希臘雅典帕那辛奈克體育場。(VangelisB/Flickr CC BY-SA 2.0)
(二)(modern)Academy of Athens(雅典科學院)
自從柏拉圖辦了一個雅典學院之後,這個名稱在西方世界就一直受到相當的尊敬。可惜的是,原來的雅典學院在西元年,因為羅馬皇帝覺得希臘文化對基督教來說是異教文化,而加以關閉。十九世紀希臘獨立之後,就致力於恢復這個有光榮傳統的學術機構。
它大門正上方的三角牆(tympanum or pediment),是一組精美的雕像群,刻劃的是我在上一集和大家分享的、Athena從Zeus的頭部誕生的故事。雕像群中央坐者是Zeus,左鄰是Athena,右鄰是把Zeus的頭劈開的男神,他的右手還拿著一把斧頭呢!
除了這一組雕像群之外,這一棟建築還附帶有不少其他精美的雕像,包括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雕像。可惜我們的遊覽車瞬間即過,我來不及將它們拍攝下來和大家分享。
希臘雅典科學院。(行雲提供)
位於希臘首府的雅典科學院,蘇格拉底(左)與柏拉圖坐於樓梯兩旁的石階上。(G Da/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希臘雅典科學院內部,壁畫和繪畫出自奧地利畫家Christian Griepenkerl之手。(Academia4/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三)Zappeion(扎皮翁宮)
這一座建築的功能,有一點像以前台北市的中山堂,它提供給政府和民間一個舉行儀式或活動的場所。歐盟的一部分條約,就是在這裡簽訂的。它的內部有一個很美麗的圓形天井,由一圈希臘式的廊柱環繞著。如果朋友去雅典自由行的話,值得去拜訪一下。它當時是由一位富人Evangelis Zappas資助興建的,所以被命名為Zappeion。這位富人也資助了上面提到的Panathenaic Stadium的一次大整修。
希臘雅典Zappeion。(行雲提供)
希臘雅典Zappeion內部圓形天井。(G Da/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四)National Archeological Museum(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希臘有許多博物館,裡面的收藏最寶貴、也最豐富的,就是這一座了。它並不在我們旅行團的行程上,不過我利用了一個自由活動的空檔,自行去參觀了三個小時。稍後我會撰寫一集隨筆,專門來介紹這一座博物館的一些收藏。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行雲提供)
(五)Statue of Theodoros Kolokotronis and Old Parliament Building
這一座雕像,是希臘獨立抗爭的領導者Theodoros Kolokotronis。而雕像後面的建築,則是舊的希臘國會廳。
希臘獨立抗爭領導者Theodoros Kolokotronis雕像。(行雲提供)
舊的希臘國會廳。(Badseed/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六)Old Royal Palace—currently Parliament Building
希臘剛獨立時有一位國王,下圖中的建築是他的皇居。獨立之後十年(1843),許多軍人聚集於這座建築之前要求立憲,所以這座建築前面的廣場被稱為Syntagma Square(憲法廣場)。後來王室被民主政體取代,這座建築也隨後被轉為新的國會大樓。
希臘國會。(行雲提供)
國會大樓前面有一座無名英雄碑,用來紀念為希臘獨立而捐軀的英雄。碑前有儀隊佔崗,每小時換崗一次。這個換崗儀式,成了許多遊客爭睹的場面。這份儀隊的任務,是由希臘陸軍裡面最出名的Evzone部隊來擔任的。目前要進入這個部隊的最低身高是186公分。
希臘雅典無名英雄紀念碑前的儀隊。(行雲提供)
希臘雅典無名英雄紀念碑前的儀隊。(行雲提供)
雅典市區(衛城之外)除了這兩集所介紹的三類古蹟之外,還有一些精緻的雕像,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其中四座。這裡面最特殊的一座,是第一張照片裡的英國浪漫派詩人拜倫。
在西元第十六、十七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達到極盛時期,西亞、北非高、加索地區、和歐洲東南部,都在其版圖之內,希臘地區也不例外。到了十九世紀初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勢力開始衰落,而希臘地區也開始了獨立的抗爭運動。當時英國一位著名的浪漫派詩人拜倫男爵(Lord Byron)正旅居在意大利。基於他對希臘古文化的熱愛,他很快地受到希臘獨立鬥士的吸引,而加入他們的抗爭行列。他不僅親身投入,還出資造艦供給獨立反抗軍。
可是不幸地,就在拜倫和獨立反抗軍正在策畫攻佔Le Panto這個頗具歷史意義的據點時,他忽然染病而逝了,又是一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壯哀歌。 所幸拜倫的犧牲,喚起了不少西歐的人民,加入希臘獨立的抗爭行列。也影響了一些西歐政府,在外交上支持希臘的獨立。所以他的生命,並沒有白白地犧牲。
希臘獨立之後,為了感念拜倫的熱血奉獻,不但把他的忌日訂為國定紀念日,還在幾個地方建立了他的雕像。其中一座,就位於雅典市中心區的國家林園(National Garden)。這一座雕像,它的特殊點是:它是以一位年長的婦人代表希臘這個國家,來幫拜倫加冕。她和拜倫之間那種母子般的情愫,深刻地訴說著希臘人對拜倫的感念。
雖然我們的遊覽行程,並沒有包含這一座國家林園,我還是利用車行經過的瞬間,搶拍了一張雕像的照片,算是我對拜倫這一顆熱烈燃燒的生命的一份敬意。
拜倫大理石雕像。(行雲提供)
雅典國家林園裡的大理石雕像。(行雲提供)
雅典國家林園裡的大理石雕像。(行雲提供)
雅典國家林園裡的大理石雕像。(行雲提供)
下面是拜倫一首詩「The isles of Greece」裡的第一段。從中可以略窺拜倫對古希臘文化的熱愛:
The isles of Greece, the Isles of Greece!
Where burning Sappho(註1)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註2) rose, and Phoebus (註3)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 except their sun, is set.
(我個人的註解):
1.Sappho是西元前第六世紀、希臘的一位偉大的女詩人。她不僅被認為是西方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性,即使和頂尖的男性文學家們相比,其光芒也在伯仲之間。
2.Delos是愛琴海中的一個小島。我覺得在這裡它代表了雙重的意義:(1)它是古代汎希臘地區的宗教聖地,(2)在西元前第五世紀波斯帝國侵略希臘的過程中,雅典城邦領頭組織了一個汎希臘的軍事聯盟,來抵抗波斯的侵略。而這個聯盟的金庫,就設在Delos島上,這個聯盟也因此被稱為Delian League。
3.Phoebus是Apollo的別稱。@#

-----------------------------------------

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源於古希臘,是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之一(另外兩種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和俄瑞克忒翁神廟。

愛奧尼柱式起源於前6世紀中葉的愛奧尼亞,小亞細亞西南海岸和島嶼,上面住著操愛奧尼亞方言的希臘人。愛奧尼柱式在前5世紀傳入希臘大陸。第一個愛奧尼風格的大神廟,是在被地震摧毀前僅僅存在10年,於前570年至前560年間建於薩摩斯島的赫拉神廟,建築師為羅伊科斯。在這裡,愛奧尼柱被用來裝點最偉大的女神:沒有別的更顯赫的地方能夠讓它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展示自己了。以弗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是存在長達6個世紀的愛奧尼神廟,也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同希臘多立克柱式不同,愛奧尼柱通常豎在一個基座上,將柱身和建築的柱列腳座或平台分開。愛奧尼柱的柱頭由一對標誌性的渦形裝飾置於模塑的柱帽(echinus)之上,或是從內綻放出。柱帽通常附以蛋與標(egg and dart),一種橢圓與箭頭交替排列的裝飾線條。最初渦形裝飾位於同一個平面上(如右圖所示),後來在角落上它們被安排呈角度突出。愛奧尼柱式的這個特點使得它在前4世紀挑剔的眼光中比多利克柱式更為多變適用,同時在角落將它扭轉也使得不論在正面或側面觀察,它們都呈同樣的寬度。16世紀文藝復興建築師和神學家斯卡默基設計了這種完美排列的四邊愛奧尼柱頭的一個版本,它是如此成功以至於成為了當時的標準,而當希臘的愛奧尼柱式在18世紀希臘復興式風格(Greek Revival)中重新被介紹回來的時候,人們重新發現它是如此古樸和原始。

在渦形裝飾之下,愛奧尼柱可以有一個寬的柱環或帶將柱頭從刻有凹槽的柱身上分割開,或者由一個花和水果的垂花飾從渦紋的縫隙中,或從它們的「眼」中轉出。經過一些早期嘗試後,柱身上的凹槽數被固定在24個。這個標準化將刻槽同直徑的比例維持在一個相似的程度,即便柱子的高度被延伸亦如此。羅馬人在凹槽之間留出一些柱身表面,而希臘人將它們用完只剩刀口以便雕刻。

愛奧尼柱總是比多利克柱要纖細:愛奧尼柱為8或9個直徑高,在美國的改良格式中甚至更高。它們通常刻有凹槽。

希臘建築三柱式--多立克式、愛奧尼克式與柯林斯式

 2014-07-23_172502

----------------

希臘建築愛奧尼克式

2014-07-23_172600  

古典希臘愛奧尼柱頭,Nordisk familjebok,1910年
愛奧尼柱式的主要特徵是它的柱頭,它也是許多理論和實踐論述的主題,全賴維特魯威(Vitruvius)的一段簡短和晦澀的描述[1]。僅有的工具是一把直尺、直角器、線索(以量度半長)以及一個圓規。

柱上楣溝有三個部分:一個平直的柱頂過梁(architrave)被分成兩或三條水平帶,上面支撐一個通常裝幀精美的雕帶(frieze),以及用齒飾組成的上楣柱(狀如緊密排列的工字鋼)。有一個冠狀(corona)及反曲線(cyma)的線腳以支撐伸出的屋頂。雕帶上栩栩如生(通常為敘述性的)淺浮雕是愛奧尼柱式的一個標誌性的特徵,而多利克柱式在同樣的位置布置的是三聯淺槽飾(triglyph)。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實踐通過減少柱頂過梁的比例將楣溝的高度濃縮,使得雕帶更為顯著。

維特魯威,一名奧古斯都時代的實踐建築師,在他的《建築十書》中認為多利克式的基礎建立於粗壯的男性身體比例,而愛奧尼式則來自「更優雅的」女性的身體。雖然他沒有提到這個自覺的、字面的解釋的來源,但是它肯定來自於希臘化時期傳承的建築傳統,例如米安德的馬涅希亞(Magnesia ad Maeandrum,位於呂底亞)的阿耳忒彌斯神廟的建築師赫墨根尼(Hermogenes of Priene)。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理論家接受了他的想法,將愛奧尼柱式闡釋為莊重的婦女,而不似科林斯柱式那樣全然女性化。愛奧尼柱式是文藝復興後圖書館和法庭建築的主導柱式,象徵知識和文明。由於沒有維特魯威之前的建築學理論存世,所以要判斷公元前5至4世紀的建築元素的此種「含義」是很困難的,但卻不妨礙它在文藝復興時期成為標準的經典建築「語彙」。

主要是多立克柱式的帕德嫩神廟也有一些愛奧尼元素,不過雅典衛城內更純粹的愛奧尼模式現於俄瑞克忒翁神廟。自17世紀以來,這種式樣的一個更引人注目的例子可以在羅馬的Fortuna Virilis(雄渾的勝利女神)神廟中找到,它首次在德戈德斯(Antoine Desgodetz)的《羅馬的古代建築》(Les édifices antiques de Rome,巴黎1682年)中以蝕刻版畫表現其細節。

220px-Jonisk1

2014-07-23_1725022014-07-23_172600  

381px-Classical_orders_from_the_Encyclopedie (1)240px-SixIonicOrders  

---------------------------------------------------------

希臘建築三柱式--多立克式、愛奧尼克式與柯林斯式

 

希臘雅典衛城 帕特農神殿(Acropolis、447-432 BC)


衛城帕特農神殿的多立克式柱列,共46根,柱列上方為水平額盤與殘存的山牆

 


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多立克式(Doric)、愛奧尼克式(Ionic)與柯林斯式(Corinthian)

很多人到歐洲旅行都覺得歐洲的建築很美,很壯觀。歐洲的建築風格當然不是一宿形成的,它是從最早期希臘古典建築式樣,甚至更早的埃及神廟式樣,經過幾千年來不斷的繼承、創新、復古又再融和後,才慢慢演變成現今的樣式。所以我們看歐洲建築,尤其是古典建築時,對希臘建築的三種基本柱式就有必要有一些基本的認識了!

古希臘時期當然比較壯觀宏偉的建築都是神廟,古代建築技術並不發達,要建宏偉的神廟大廳當然列柱就是很必要的建築方式。因此,在希臘不同的地區就發展出不同的列柱樣式。一般來說,一根柱子是由柱基(Base)、柱身(Shaft)與柱頭(Capital)三部份所組成。希臘最早期在多立克(Doric)地區發展出的柱式稱多立克式柱(Doric column),出現於西元前七世紀,它的特徵是沒有柱基,柱身直接立於建築台基上,柱身有大約由20個圓弧形柱溝(又叫溝槽)組成,而柱頭只是一圈圓形無裝飾的盤狀體構成,柱頭之上即是一條表面光滑的長石做為橫樑,橫樑之上是有間隔的額枋,在其上則是呈一個大三角形的山牆結構,蓋住整個列柱面,這就是多立克式柱神廟的基本模式(見上面帕特農神廟的基本結構)。

多立克式柱(希臘北部岱爾菲,雅典娜神廟遺跡)

西元前六世紀,在愛奧尼克地區(Ionic)又出現了第二種風格的柱式,其與多立克式柱最大不同處在其柱頭有渦耳狀(Volute)的裝飾物出現,有時在渦耳狀結構中間有蛋形飾物,同時也出現了柱基的結構,讓柱身座落於柱基上,才再立於台基平面上。愛奧尼克式的柱身也有柱溝,但卻不像多立克式的那樣尖峭,又因為柱頭出現有美感的渦耳狀裝飾,有時柱基也有精美的彫飾花紋,使得愛奧尼克列柱看起來比較柔美。若說多立克式柱子是給人一種粗壯樸實的男性美,則毫無疑問的愛奧尼克式柱就像一位纖纖女子。

典型的愛奧尼克柱頭樣式

愛奧尼克式華麗精緻的柱基, Temple of Erechtheus(Acropolis,雅典衛城)

愛奧尼克式柱(雅典衛城),注意柱頭上方之水平額盤與山牆結構

也有人認為多立克式與愛奧尼克式這兩種柱式其實同時出現在希臘地區,在地域分佈也不是來自不同地區,這兩種柱式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同一建築群,各自發揮自己的特色,共同創造古希臘建築藝術。

第三種柱式柯林斯式(Corinthian)出現於西元前五世紀末,據記載是由建築師卡利曼裘斯Callimachus發明於科林斯,故名之。因為科林斯式柱與愛奧尼克柱最大的差別在柱頭的裝飾,因此有人認為科林斯式柱其實只是愛奧尼克式的衍生型式。據說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很喜歡用一種叫莨苕(Acanthus)的植物去祭祀逝去的先人,有次有位女孩提著裝著莨苕的籃子去掃墓,離開時把籃子遺留在地上,於是莨苕的葉子長到籃子外,而被一位路過的建築師看到,突然靈感出現,將之造形用於列柱的柱頭上,而創造出柯林斯式柱。

有美麗裝飾的柯林斯式柱頭

柯林斯式柱(土耳其,Effesus)

科林斯式柱列(古羅馬市集,Rome,Italy)

發展至此,花俏華麗的柱頭已無關結構與建築,而純為美感而來。後來,羅馬時期,多立克式柱身的溝槽不見了,柱身變得粗壯,也加上了柱基,變成了托斯坎柱式(Tuscan),而柱頭的裝飾更由單一的渦耳狀或草葉狀,組合在一起形成複合式柱頭(Composite),這五種柱式就稱為羅馬五柱式。

在雅典衛城Acropolis雅典王伊瑞克提翁神殿,還有一種利用女神身體做為柱體的柱子,不僅巧妙的運用了力學原理,也甚具美感,稱為Caryatid嘉莉雅泰德柱,這在其它建築比較少見,也就不多提了,要是有機會去雅典旅行,別忘了到衛城看一下,但現在所看到的是仿品,真品早已放進博物館去了!

Caryatid 柱(雅典衛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