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役所
西洋系建築
撰稿者: 傅朝卿
日治時期興建,具西方色彩的建築。當時重要公共建築,都帶有濃厚西方色彩,西洋系建築成為摩登流行的代名詞,公私部門房舍競相採用。
臺灣的西洋系建築,依興建概念與手法,分成「洋風建築」與「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兩大類。日人治臺前期,經濟狀況不佳,也無足夠受過建築專業之日本建築師到臺灣,因而呈現出的建築與標準的西方歷史式樣建築原型仍有明顯差距,許多建築只是沿用日本傳統建築之木構造方式,再於式樣上求取變化,以創造出西方意象之建築,成為「洋風建築」,呈現的是「意象」重於真正「建築構成術」。現存較知名者為慶祝縱貫鐵路通車,於1908年興建完成之臺中公園湖心亭。
1910年代,隨受過專業建築訓練的技師來臺,西方歷史式樣建築也被引進臺灣。雖通稱「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實際上深受西方建築風格影響之建築尚可歸納出兩個主要源頭,一是來自歐陸之歷史式樣,二是來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英格蘭磚造建築,包括紅磚自由古典式樣(或稱辰野金吾式樣)、紅磚拱廊式樣等。第一類建築在式樣上較嚴謹,元素取用及組構方式多遵循西方標準;第二類建築相對自由,式樣也活潑多元。
在受英國維多利亞建築影響的幾種紅磚建築中,以所謂「自由古典式樣」為最主要風格,這類建築在日本以留學英國的辰野金吾為代表,亦稱「辰野式樣」。此類建築基本上為磚造或混凝土加強磚造,且應用白色水平帶(施工法產生之橫線裝飾)與磚材共同成為立面上主導元素之一。代表建築有臺灣總督府專賣局(今公賣局,1913年始建)、臺北帝國大學病院(今臺大醫院舊樓,1916年建)、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1919年建)均是經典之作。除辰野式樣,日治時期臺灣還有一批紅磚或加強磚造建築,式樣與正統西方古典建築也有些落差。這些建築雖混用西方歷史建築元素,卻不明顯屬於任何式樣。採此式樣建築以學校、小型公共建築及小型官宅為主,如高雄中學校(今高雄中學,1922年建)。
與各類磚造建築相較,臺灣日治時期各種依歐陸古典系統,尤其法國第二帝國式樣建築所建之公共建築,相對比較嚴肅,透過厚重的石材及正統的西方古典語彙之模仿與應用,這些華麗的建築比紅磚建築傳達了更強的威權特質。依西方標準眼光來看,許多建築中的語彙並不標準,但這也是建築式樣從發源地移植到其他地區時之共同現象。如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1915年建)、臺南地方法院(1912年建)、臺南公會堂(今臺南吳園藝文館,1911年建)、臺北賓館(1912年建)、臺中州廳(今臺中市政府,1913年建)與臺南州廳(今國立臺灣文學館,1916年建)皆如此。
臺灣日治時期型制期建築,於1920年代中期後,出現幾種非古典系統式樣,並廣為流傳。其中又以中世紀之仿羅馬與簡化哥德式樣及異風式樣居多。仿羅馬式樣以學校建築較常見,因學校常企圖以中世紀語彙來塑造學術氣氛。臺北帝國大學文學部(今臺灣大學文學院,1928年建)、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前臺灣大學圖書館,1929年建)及臺南第二中學講堂(今臺南一中小禮堂,1931年建)等為代表。臺北高等學校本館(今臺灣師範大學行政大樓,1928年建)及臺北高等學校講堂(今臺灣師範大學禮堂,1929年建)均使用簡化哥德風格。
所謂異風式樣(Exotic Characteristics)建築,指建築中應用了埃及、印度、馬雅、印地安及拜占庭等非西方哥德及非希臘羅馬古典系統之元素。這些異風建築在構成上較自由,而應用較多的則是銀行與宗教建築,勸業銀行臺北分行(原土地銀行臺北分行,1933年建)最具代表。
「辰野式」的源流與影響 --臺灣近代建築中紅白橫條帶飾風格的世界譜系
一起以建築為鏡探討人類的生活、社會和文化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一)伊斯坦堡、希臘、保加利亞、法國、義大利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06899773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二)歐洲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08758513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三)荷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09572963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四)英國(1)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12263598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五)英國(2)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13554653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六)現代主義的取代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15899658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七)東京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78257523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八)後藤慶二油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344422273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九)立面雙塔樓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43934988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十)港都橫濱與基隆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899358348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十一)東北亞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11332643618
辰野式樣源流及譜系(十二)東南亞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12517658618
紅磚白石紋帶風格及辰野式樣案例
莫斯科莎利斯諾宮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486906328618
倫敦皇家法院競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03257943618
倫敦皇家法院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310173998618
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36223533618
布魯塞爾獸醫院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757621128618
阿姆斯特丹歐洲飯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70511948618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競圖與名古屋控訴院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529880133618
大連德國東清鐵道汽船會社與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92242113618
大連德國東清鐵道汽船會社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24300848618
馬薩式屋頂案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545969413618
中央塔樓案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343204133618
高雄稅關、上海俱樂部與橫濱正金銀行大連出張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640417793618
第十六師團司令部與司法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42163893618
丸之內一丁倫敦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77880698618
東京火車站與大阪公會堂撲克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43084083618
東京火車站與大阪公會堂構造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89669788618
東京火車站Franz Baltzer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43311813618
東京火車站辰野金吾方案發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37466328618
東京火車站山口晃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59210013618
日本銀行京都支店郵票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55226168618
東京銀行集會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58976393618
長崎市役所與長崎稅務監督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760849298618
明治五大刑務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81337728618
大阪公會堂競圖諸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76004988618
大阪公會堂與其他公會堂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28742618618
韓國日本殖民時期建築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74448583618
總督府遠眺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70396168618
總督府模型臺灣議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94020578618
總督府模型中山女高建研社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764531613618
總督府與博物館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246642233618
總督府背後建築廊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956437183618
臺灣總督府與世界總督府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642593673618
臺灣總督府(一)小川陽吉方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339955153618
臺灣總督府(二)門廊發展過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65589518618
臺灣總督府(三)面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66404293618
臺灣總督府(四)塚本閣治海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987348698618
臺灣總督府(五)生命保險廣告傳單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01923518617
臺灣總督府(六)門柱包裝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66078638618
臺灣總督府(七)門廊修復為陽臺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894720678618
臺灣總督府(八)大廳與禮堂柱列消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835715268618
臺灣總督府(九)戰後屋頂改建黃寶瑜方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169741168618
臺灣總督府(十)張杰油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27154838618
臺灣民宅擬仿、東京車站、柳營劉明電宅、鹿港辜顯榮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46391333618
城內街屋市區改正紀念寫真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196205813618
表町通(一)臺北火車站、鐵道飯店與日清生命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59588368618
表町通(二)臺北火車站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60444023618
表町通(三)表町通街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649506458618
表町通(四)鐵道飯店與日清生命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63173628618
本町通(二)臺灣書籍株式會社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66833438618
本町通(六)新藝術街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651966413618
本町通(九)新高堂書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387684758618
本町通(十)榮町街道新高堂書店與大倉本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665764728618
本町通(十一)新高堂書店第一高女青年奉公團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016959863618
本町通(十二)大倉本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56881383618
本町通(十三)街屋Felix Tardio繪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196205883618
臺北醫院水彩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624694013618
臺北醫院建築風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87781603618
臺北醫院爆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082145748618
赤十字社臺北支社門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488657418618
赤十字社臺北支社拆除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492746433618
臺北一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87370618618
臺北一中與臺中一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77307938618
臺北州廳繪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010906078618
森山松之助三州廳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828571968618
專賣局頂樓風景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729676958618
專賣局模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196205698618
專賣局與大稻埕李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176239383618
專賣局與行政院消保會及性平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028098708618
臺北幸町基督教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716536308618
新起街市場(整修前)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044918763618
新起街市場(圖象)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92548523618
臺灣議會透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731676293618
臺灣議會立面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07409678618
臺灣議會模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07427533618
臺北高等學校禮堂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84129153618
汐止周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096612933618
臺中火車站軌道民宅遺跡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71215518618
臺中火車站模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078410223618
臺中火車站、臺中一中與嘉義中學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808147393618
臺中一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768799113618
臺中一中大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31811188618
臺中一中紅樓認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73930568618
臺中一中語彙沿用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87214563618
臺中大安黃宅與嘉義大林陳宅望遠樓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678957273618
大甲王宅、溪口曾宅與溪口張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915503888618
大甲王宅合院格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29785703618
大甲王宅俯瞰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09786323617
大安黃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83629488618
嘉義郡役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26191128618
臺南郵便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776919778618
臺南醫院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31946143618
臺南醫院復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31348218618
高雄稅關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650026878618
屏東觀海山房
--------------------------------------------
日治時期西洋風情建築
傅朝卿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前言
在台灣的城鎮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富有西方歷史色彩的公共建築或住宅,在
台灣平淡的城市景觀中顯得非常的醒目,這些對於台灣整個城市意象影響很大的
建築,絕大多數是日治時期的產物。日治之前,台灣雖有荷西等國人所興建的西
式建築,但是數量極為有限。真正大量引入西方建築於台灣的,卻是日治時期的
日本建築師。
1895 年(清光緒 21 年,日明治 28 年),清廷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與
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日本入台後不僅台灣之政治
環境還完全改變,社會經濟也隨之更動,都市與建築之發展也因而產生重大之改
變。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不僅從西方學到各種政經法律制度,也學了一套新的都市
與建築觀念與手法,並且引以為豪。所以當日本到台灣後,很快的就把他們習自
西方,認為是心目中理想的西方式樣移入台灣,另一方面也藉由這些與台灣傳統
建築相較顯得雄偉嚴肅之西方式樣來塑造一種政治上之權威感及建設上之現代
感,到了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台灣幾乎各級政府相關機關都採行西洋歷史式樣為
主。另一方面,昭和年間因為關東大地震後的反省及現代建築的流行,也使得台
灣在 1920 年代中期以後普遍性的出現以藝術裝飾式樣為主的現代建築。當然,
因為鄉愁及文化殖民意識而跟隨日本人到台灣的各種日本式樣的建築也為數甚
多。
日治初期的閩南式樣官署
1895 年(清光緒 21 年,日明治 28 年)日人治台至大正初期,由於政經尚
未穩定,日人的營建行為為求快速起見,基本上有兩種模式,一為以木構造或者
磚木構造興建所謂的洋風建築,另一則為選擇清朝時期所留下之各種建築,在新
建築興建之前過渡性的加以使用。這類的例子有台灣總督府、台北縣廳、台北兵
器本廠、台北砲兵工廠、台北監獄、臨時台灣鐵道敷設部、台北第一旅團司令部
及官民俱樂部(淡水館)、台北守備隊、台中第二旅團本部、台中守備步兵隊、
台中守備砲兵隊、台中憲兵首部、林圯埔台灣守備步兵第四大隊、嘉義守備隊、
台南騎兵中隊、台中第三旅團本部、台南縣廳、台南地方法院、鳳山縣廳、宜蘭
守備隊、澎湖島廳及澎湖島憲兵首部等。這些官署共同的特色乃是清一色的使用
清朝時期所興建的閩南式樣建築,有些是原來就是官署,有些則為民宅或其它類
型的建築。
以台灣總督府為例,在 1919 年(日大正 8 年)台灣總督府新廈落成之前,
台灣總督府是設立於清朝時的布政使衙門及行臺建物之中,此建築是興建於
1892 年(清光緒 18 年,日明治 25 年)至 1895 年(清光緒 21 年,日明治 28 年),
不過在剛完工之後,日本總督樺山即在此設立總督府,陸海軍幕僚及民政部、監2
督部臨時土地調查局等單位也一起進駐辦公。台北守備隊為台北府考棚,建於
1880 年至 1881 年(清光緒 6 年至 7 年)間。另外台北監獄為清朝參將衙門;淡
水館為清朝登瀛書院;台南廳舍設於原台灣分巡道按察使辨事公所。從實用的角
度來看,日人在治理台灣初期,基於行政效率,使用前清朝代所遺留下的建築是
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 1900 年左右,許多公共建築與學校均已改建為西洋歷史
式樣時,這批官署重要的官署卻仍然持續使用閩南式樣的建築,則是一件十分值
得關注的事。
例如台北醫院(1898-)、台北台灣國語學校(1899)、台北覆審法院(1900)、
台北總督官邸(1901)、台北民政長官官邸(1901)、台北停車場(1901)都已
在 1900 年前後改建,層級較低的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南投及阿猴等地的
廳舍也都在 1908 年(日明治 41 年)前均以洋風建築重建完成,唯獨層級較高的
台北縣廳(1915)、台中縣廳(1913)、台南縣廳(1916)以及政治最高權威的
總督府(1919)都要到大正年間才陸續改建成西洋歷史式樣建築。1910 年代,
閩南式樣的官署開始被大規模的置換,取而代之的是西洋歷史式樣建築,而此種
建築的發展,可以溯源至日本的明治維新。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積極的想在亞
洲建立一個歐洲式的嶄新大帝國,並且希望在軍事安全與國家尊嚴之前題下,成
為亞洲之主導力量。
洋風建築
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原有相當嚴謹的體系,每一種風格都有其特殊的語彙和構
成。日人治台前期,政經狀況還不穩定,受過建築專業訓練之日本建築師到台灣
的數量也有限,然而為求在新建建築時有別於台灣傳統建築之風格,採用比較簡
單的方式來興建西式建築,成為一種過渡時期的替代方案。這些日治早期之建築
不少都只是沿用日本傳統建築之木構造方式,再於外觀上添加西方建築語彙及元
素,以創造出西式建築之意象。日本本土之近代建築發展初期也曾經出現這種現
象,日本的建築史家,稱這類帶有西洋味的建築為「洋風建築。如果從建築洋化
的純度來看,洋風建築尚可以有「擬洋風」與「和洋折衷」之分別。
所謂的「擬洋風」建築是指整棟建築的外貌幾乎都在意象上模仿了西洋歷史
式樣建築,但並不完全遵循其傳統的構成與構法。所謂的「和洋折衷」建築概念
與手法與擬洋風建築相似,但是在語彙上則混用了日本古典建築之元素。台灣日
治初期,擬洋風與和洋折衷建築也都分別出現,舊台南驛(1900)、舊台北驛
(1900)、桃園廳舍(1904)等為前者,桃園驛(1901)及艋舺驛(1918)是為
後者,只可都已拆建,無跡可循。目前在台灣,只有在整修多次,原是為了慶祝
縱貫鐵路通車所建之台中公園雙亭(1908)及拆建到台灣民俗村的新北投驛(1910
年代)兩建築中,我們才可看到洋風建築的影子。
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歐洲興起了一股考古熱,各國的考古隊在古希臘及
古羅馬文化所在地,挖掘出令人震驚的結果,直接促使了新古典主義的抬頭,引
用古典建築原型的建築不斷出現。除了新古典主義外,對於各種歷史語彙稟持無
差別論的折衷主義也開始流傳,再加上訓練建築師應用各種古典建築語彙及構成
的巴黎布雜學院(Ecole des Beaux-Arts)也於此時成立,成為建築教育的先驅,3
十九世紀全世界幾乎籠罩在西方歷史主義之潮流中。這個時後,日本適逢明治維
新,不管是日本政府招募來的西方建築師或者是前往西方就讀的日本留學生,所
接觸到的也幾乎是西方歷史主義之建築。日人治台後,以西洋歷史主義各種風格
為藍本的建築也就冠冕堂皇的來到台灣,這就是我們所稱的「西洋歷史式樣建
築」。
嚴格地說,「西洋歷史式樣」只是一個籠統的集合名詞,指的是建築以西方
建築史分期中曾經出現之式樣為藍本作為表現的復古(revival)建築。對於這
些建築,目前稱法十分分歧,有「西式建築」、「洋式建築」、「西洋建築」、
「後期文藝復興建築」、「西洋古典建築」等。這些名稱都無法闡述台灣這些建
築真正的意義與脈絡,比較恰當的稱法應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以彰顯其應
用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主義」(Historicism)盛行下各種式樣的脈絡。1910 年
代,遵循西方歷史式樣建築構成的建築隨著受過專業建築訓練的技師來到台灣,
當時也適逢日本大正盛期,台灣日治時期的西方歷史式樣在經過初期之發展後,
逐漸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幾乎是重要的公共建築莫不批上西方歷史式樣的彩衣,
當然專業建築師的參與再加上技術日漸成熟的本地工匠終於造就了許多甚至連
日本本土建築也比不上之建築佳作。
由於日本於明治維新時廣泛的向歐洲各國招聘技師或者派遣留學生至各種
求學受訓,因而在建築上受到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古典系與非古典系兩大類。
古典系指的是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風格及其所衍生的風格,其主要源頭有二,其
一是來自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英格蘭磚造建築,其二是來自於歐陸之古典建築。
受歐陸古典式樣影響的建築在式樣上比較嚴謹,元素之取用及組構之方式通常遵
循西方古典系列建築標準之作法;受英國維多利亞磚造建築影響之建築相對的較
為自由,因而在風格上相當活潑多樣。換個角度來看,受歐陸影響的建築帶有濃
厚的古典宮廷色彩,恍如歐陸油畫之華麗;受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紅磚建築影響的
建築則浪漫主義色彩較濃,可比擬英國水彩畫之清新。在非古典系方面,主要源
頭亦有二,一為中世紀宗教建築,另一為非西方主流文明,如埃及、印度、馬雅
及西班牙之建築。
磚造建築是英格蘭建築非常重要的一種,尤其是在維多利亞時期甚為流行。
在日本,建築教育的鼻祖,擔任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系第一任教授的孔德(Josiah
Conder)來自於英國,傑出的第一代建築師辰野金吾也是留學英國,因而日本
本土近代建築中出現來自於英國維多利亞建築的影響是不足為奇的事。辰野今吾
在回日本後,更融和了英國的磚造建築與古典建築的元素,創造了所謂的「自由
古典風格」,有人亦稱之為「辰野風格」。日人治台後,不少到台擔任技師的建
築師於日本求學時都曾受教於辰野金吾,「辰野風格」由日本流傳到台灣是可以
預期的。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13,高塔 1922,總督官房營繕課,今台灣
省煙酒公賣局)、台北台灣總督府(1919,長野宇平治、森山松之助,今總統
府)與台北帝國大學病院(1916,近藤十郎,今台大醫院舊樓)均可算是台灣
日治時期經典建築之作。除了辰野風格外,台灣日治時期還有一批學校、小型之
公共建築及小型官宅也是以紅磚或加強磚造興建,建築中雖然也混用西方歷史建
築元素,卻不屬任何特定風格,呈現出一種折衷的結果,台北第一中學校本館
(1908,近藤十郎,今建國中學紅樓)、高雄中學校本館(1925,今高雄中學4
紅樓)、愛國婦人會高雄支部(1920 年代,今紅十字育幼中心)及台南師範學
校本館(1922,今台南師範學院紅樓)是為此類。
與在風格表現上有較高自由度的各類磚造建築相較,台灣日治時期依歐陸古
典系統影響之建築,在造型上也相對地比較嚴肅,透過厚重的石材及正統的西方
古典語彙之模彷與應用,這些華麗的建築比紅磚建築傳達了更強的威權特質,特
別是應用厚重馬薩屋頂的法國第二帝國式樣。由於歐陸古典系統從希臘羅馬時期
發展開始,曾歷經文藝復興、巴洛克與新古典幾個階段、在近代建築中的影響也
有所不同。在台灣,受歐陸古典系影響之作品多為中央或者州廳級的官署建築。
然而古典風格在台灣已是第二次移植,再加上台灣並不生產古典系列慣用的石
材,因而在表達上與設計上就必須依賴如洗石子之類的仿石材。台北總督府博物
館(1915,野村一郎、荒木榮一,今國立台灣博物館)、日軍步兵第二聯隊校
舍(1912,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大成館、舊文學院與禮賢樓)、台南地方法院
(1912,森山松之助)、台南州廳(1916,森山松之助,今國立文化資產保存
研究中心)都屬之。
1920 年代中期以後,台灣開始出現了幾種非古典系統之式樣,而且廣為流
傳。在這些非古典系統之式樣中以中世紀之仿羅馬、簡化哥德風格以及異風風格
為多。中世紀的兩種風格可在西方宗教建築與非宗教建築中看到。在宗教建築方
面,日本與西方接觸比較早的地區都曾出現精緻的小教堂。台灣日治時期雖然西
方宗教曾遭受某種程度的限制,但是教堂的建設卻未曾停止,台北日本基督教團
幸町教會(1916,今濟南基督長老教會)、苓雅寮天主堂(1931,今天主教高
雄玫瑰主教座堂)、淡水基督長老教會(1932)及台南天主堂()等建築都具
有小型哥德建築的特色。
在非宗教建築方面,日本本土以高等學校建築較常見,其乃因學校企圖以中
世紀之語彙來塑造一種學術氣氛。台灣日治時期,也有一些教育設施採用了中世
紀風格,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1929,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今台大文學院)、
台北帝國大學圖書館事務室(1929,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今台大圖書館舊館)
及台南第二中學講堂(1931,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今台南一中小禮堂)是為仿
羅馬風格。台北高等學校本館(1928,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今師範學院行政大
樓)以及台北高等學校講堂(1929,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今師範學院禮堂)則
是簡化哥德風格。所謂的異風風格,乃是指建築中應用了埃及、印度、馬雅、印
地安及拜占庭等建築元素做為主要特徵。異風風格的建築在構成上較自由,應用
較多的是銀行與宗教建築。台北信用組合(1927,今合作金庫城內支庫)、台
北放送局演奏所(1930,栗山俊一,今二二八紀念館)、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
店(1933,該行建築課,今土地銀行)、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1937,該行
建築課,今土地銀行)、均可以歸納於此類。
歸納西洋歷史式樣中的不同風格
各式各樣的風格,可能是一般人在解讀台灣日治建築西洋風情時,最困擾的
事,而坊間各種書中對於不同風格的稱呼,又非常的混亂。基本上,我們必須了
解台灣日治時期的西洋歷史式樣是十九世紀從歐洲經由日本再傳到台灣,輾轉的
傳遞再加上建築師個人的詮釋與調適,使建築原型產生形變,因而台灣的西洋歷5
史式樣建築較少有非常接近西方原型的作品,較多的案例都是建築師應用了單一
式樣或混用了多種式樣中的元素做為建築之主要特徵,因此我們很難將台灣西洋
歷史式樣稱為「某某」式樣,只宜稱依這些建築的主要特徵,稱其為西洋歷史式
樣中具有「某某」風格。事實上,在諸多式樣中,「巴洛克建築」一詞經常被拿
來描述或定義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許多建築,都被冠上了「巴洛克建築」;許
多街屋,也被稱為「巴洛克街屋」,這些都是不嚴謹的稱法。事實上,「巴洛克
建築」在台灣被誤用的非常嚴重,許多人會一直使用「巴洛克建築」一詞,乃是
對於建築發展沒有正確的了解所導致。在西方,巴洛克(Baroque)建築出現於
大約從西元 1600 年到 1750 年之這段期間,這時候在藝術史上呈現出一種新的風
貌。因此從時間軸上來看,台灣興建築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日治時期的建
築跟本無法與真正的巴洛克建築同步。
在所有的風格中,我們可以將之歸納為古典系與非古典系兩大類。古典系又
可分為受英格蘭磚造建築及受歐陸石造古典建築影響的兩大風格,前者包括紅磚
自由古典風格樣,辰野風格、紅磚折衷風格、紅磚拱廊風格;後者包括巴洛克風
格、新古典風格、馬薩風格。非古典系則可分為中世紀與異風兩大風格,前者包
括仿羅馬風格與哥德風格;後者包括埃及、印度、馬雅及西班牙等風格
(1)紅磚自由古典,辰野風格
日本建築師辰野金吾所發明,主要特徵為紅磚外貌與橫貫立面的白色水平飾,屋
頂並無一定形式,開口部基本上應用嚴謹的古典元素。
(2)紅磚折衷風格
主要特徵為紅磚,但沒有明顯屬於任何式樣之主導元素。有些建築會使用拱圈,
入口處或端部會突出處理成非古典系之其他語彙或者是非正統之西方古典建築
語彙。
(3)紅磚拱廊風格
主要特徵為為連續磚造拱廊,做為造型主導元素及空間主要特徵。建築不會應用
大圓頂及馬薩頂等西方歷史式樣建築之重要屋頂形式。連續拱廊中也不會出現古
典系之山牆或圓山牆之門廊。
(4)巴洛克風格(Baroque Characteristics)
主要特徵為應用古典元素(常為古典柱式)作為主導元素,然古典元素常有雕塑
修飾或比例被扭曲(誇大或壓短)以造成更戲劇化效果。裝飾明顯增加,使用曲
線。
(5)馬薩風格( Mansard Characteristics)
第二帝國共和時盛行的一種式樣,其主要特徵為對稱方塊量體、突出中央翼、出
挑支稱式屋簷、古典裝飾語彙與馬薩式屋頂(Mansard roof)。
(6)新古典風格(Neo-Classical Characteristics)
主要特徵為古典建築元素原型的採用,特別是山牆式門廊與柱式都是標準的古典
作法,少有形變。 6
(7)仿羅馬風格(Romanesque Characteristics)
主要特徵為倫巴底帶、盲拱、複合拱圈與中世紀籃式柱頭。有時候也會在空間上
應用修院般的迴廊。
(8)簡化哥德風格( Simplified Gothic Characteristics)
主要特徵為應用尖拱、簡化之尖塔或小尖帽、扶壁、彩色玻璃、雉堞形女兒牆、
四葉飾等西方哥德教堂之語彙。
(9)異風風格(Exotic Characteristics)
主要特徵為應用埃及、印度、馬雅、印地安、拜占庭等非哥德、非正統西方古典
系統建築之元素。在構成上較自由,無一定定則。
(10)混合風格
台灣日治歷史式樣建築中還有一些建築,它們混用了許多不同風格的特徵,很難
找到一種適合的名稱來稱呼。多樣不循一定原則常是這些建築之特色。
美麗的基隆郵便局是怎麼崩壞的?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cmevo3
美麗的基隆郵便局是怎麼崩壞的?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cmevo3
美麗的基隆郵便局是怎麼崩壞的?
每當提到日本時代美麗的基隆郵局,戰後慘遭拆除改建為中華民國美學式的大樓,就會有護航者說「這棟是被戰爭空襲炸掉的啦」。
是這樣嗎?一起來看看美麗的基隆郵便局是怎麼演變成現貌的吧。
延伸閱讀:
1912年6月9日,基隆郵便局舉行落成式
https://goo.gl/2QuY7f
秒懂仇日心態的真相
https://goo.gl/SBJly4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若不是國民黨,臺灣將在聯合國託管下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並很可能由臺灣人建立國家
https://goo.gl/iZf8An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基隆郵局」,建於1911年(明治44年),位於田寮河口,由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屬於歐洲古典建築風格,其特色為正面有圓頂,而旁有高塔,為基隆當時的著名地標。
當時基隆為全台第一大漁商軍港,交通方便,人貨來往頻繁,老郵局就位在海關旁邊,坐落於田寮河畔,日新橋(今博愛橋,又稱富狗橋)就位於郵局的對面。據說早期郵務人員會站在左側的高塔上眺望,當運送郵件的船隻抵達港邊後,便會到港邊迎接郵件;當時,基隆郵局為台灣最具規模的郵局。
在畫家倪蔣懷的畫作「田寮河畔」中,可見基隆郵局依傍於田寮河邊的美麗景象。而這座帶有維多利亞建築風格的老郵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戰火侵襲而損毀,雖曾經歷修復,仍於1962年(民國51年)拆除改建,現為基隆港東郵局。(3) Facebook https://bit.ly/48UoP7X
堀邊(田寮河畔基隆郵局)堀邊(田寮河畔基隆郵局) | 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OphogG
null
年代
1926
尺寸
33 x 49 cm
媒材技術
水彩、紙
類別
水彩
藝術家
倪蔣懷 (1894 - 1943)
性別男
倪蔣懷是台灣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來台首位弟子,繪畫風格師承石川。他雖以經營礦業為生,卻心繫藝術創作,並以推動美術發展為終生理想,在台灣早期美術史上功不可沒,他所籌劃贊助的社團包括七星畫壇、台灣水彩畫會、赤島社等,並創辦美術研究所。
〈田寮河畔〉〈田寮河畔〉|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3SFkM9C
點閱數0收藏分享列印問題回報
〈田寮河畔〉,為一水彩畫作品,創作時間為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創作地點在今基隆市仁愛區一帶,由倪蔣懷繪製。倪氏家族收藏。
畫面中,傍晚的一抹夕陽落在田寮河上,波光粼粼,甚是耀眼。日治時期的舊郵局(基隆郵便局,位於仁一路和愛三路的交叉口)就在田寮河畔,其大圓頂、尖塔的建築造型,成為當時地標。田寮河畔兩岸綠樹連蔭,草木扶疏,水清見底。
此作除建築外,色彩清淺,十分淡雅。而郵局建築主體透視分面清晰條理,水面倒影,依岸上景物色調變化,表現十分逼真。
倪蔣懷於1920年(大正9年)即居住在基隆火車站附近,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前後,其對基隆地區之四個「港」(河)的景色,即多次描寫,足見其創作頗勤,且利用閒暇,就地取材。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倪蔣懷作品《淡水教堂》
本作由從俯視的視角切入,並將構圖高度集中於畫面十字中心軸,藉由一條白色路徑筆直地貫穿分布於左右的房舍,並且以紅色與橘色的相近色來表現出光線反射的層次,引導觀者將視覺中心再隨路徑消逝於畫面中央的教堂,線條隨著於教堂的建築本體與高聳的塔樓持續向上,銜接著淡水河口與遠方的觀音山的背景,河面上亦有著沙洲與帆影的描繪。在倪蔣懷精心經營的畫面結構中,可見淡水聚落的經濟繁華與人文信仰的所在,並同時反映出淡水自日治時期直至今日的面貌變遷。
倪蔣懷(1894-1943)為台籍第一代西畫家,就讀台北師範學校時期,受教於石川欽一郎(1871-1945),並在石川先生建議下,致力台灣美術的推廣及贊助活動。
倪蔣懷的風景畫題材多集中於台灣北部,如基隆、汐止、瑞芳、淡水等地,尤善水彩,注重寫生,畫風清麗雅致,曾連續三次入選「台展」,成績不俗。此外,由於長期扮演資助畫家與組織畫會的橋樑角色,促進台灣美術向下扎根,成為台灣美術社會推廣的重要開端。倪蔣懷作品《淡水教堂》-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UgzdS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