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納台灣健保受阻 國台辦:長期歧視性待遇
2015/11/25 17:06:00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陸生能否納入健保的爭議,立法院將於明(26)日進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議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直言,在台陸配與陸生長期受到歧視性待遇,而其中阻力就是民進黨。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 翻攝自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n/2015/1028/c14657-27749868.html

▲(圖/取自人民網)

對於台灣將進行縮短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以及陸生納入健保等修法,安峰山表示,大陸配偶和大陸學生在台所遭遇的歧視性待遇,長期得不到解決,民進黨無視兩岸婚姻家庭的正當權益,批評此舉傷害了兩岸同胞感情,是不得人心的。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若通過,未來陸生只要居留滿6個月即就能納入健保,由政府每月補助四成保費(約500元),教育部統計103年度的在台陸生共5881人,若修正案通過,未來國庫每年將增加3500萬的支出。

陸生,中國-flickr-Jrwooley6

▲(圖/攝影者Jrwooley6, flickr CC License)

國民黨立委吳育昇昨日表示,民進黨團若反對表決,就是反對人權普世價值。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強調,政府補助一般民眾(受雇者)的健保費才一成,但卻要補助陸生四成,如連同健保法一起修法,不會反對陸生納健保。

-----------------

2014-07-08
◎ 黃天麟
我的「太陽花行情」論點(請參閱6月10日自由廣場),有了一位知音者。宇昌生技公司(現已改名中裕)創辦人,中研院院士陳良博,日前談說3月的太陽花學運是「台灣幾十年來,最偉大的運動」,甚至認為「這個學運也會帶動台灣生技業發展」。
其實,太陽花學運不但帶動台灣生技業,它已帶動了台灣的整體經濟,也帶動了今年傲視東亞的台股行情。這句話絕非「事後孔明」。今年年初當馬政府對經濟極度悲觀,將2014年成長率預估在低標的2.57%之時,筆者早在1月22日就以「擋下服貿、貨貿 經濟成長超四望五」(自由廣場)表示樂觀看法。理由是純經濟的,即「去年在野的努力下擋下『服貿』,是台灣經濟能生聚養息的功臣」。因無馬政府的「滅經滅農政策」,2014年國人應能享受一段康復的滋味。
尤其三一八學運之後,台灣被那些勇敢無私的學生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據統計,自去年9月至今年6月外資淨匯入金額達新台幣7,500億元(註:學運期間最猛,連續買超台股26天,金額達1,375億元)。6月底,已有研究機構將今年之GDP成長提升至3.18%,高盛也把台股指數目標價提高至10,500點。他們轉為樂觀,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服貿」被擋之後,下意識就認為「台灣安了」!尤其看到了那些無私的學生,增強了他們(包括外資、國人)對台灣的信心。
妙的是,馬總統在巴拿馬宴請僑胞時還談到台股6月底來到9,393點而眉飛色舞,完全忘了6個月前他曾一再強調「服貿不過台灣經濟慘兮兮」、「不是鬥倒國民黨,是鬥垮台灣經濟」。可見總統是設了「騙局」,說了「謊話」。
不過,大家也應該了解,這次驚天動人的太陽花學運絕非臨時之作,它經過了一段醞釀與孕育期,如過去長期間風塵僕僕跑遍全國,舉行數百次「反ECFA」、「反服貿」說明會的台聯立委們及其領導人、新台灣智庫的辜老、社團及其幹部及不怕親中學媒之圍剿,堅持本土為思考中心的報社之支持與報導,若無這些眾多國人之努力、耕耘及啟蒙,即無三一八太陽花學運之開花與結果。
飲水思源,國人若能在近九個月的股海中大有斬獲,應該好好感謝他們。因為有了他們,才能擋下另一個「滅台法案」-服貿,也擋下了(起碼到現在為止)滅農傷台的自經區荒誕設計,留給台灣一年多來休養生息的機會
千言萬語,還是請國人保持清醒,不要再被政府所騙。馬總統說,「我心急如焚」,或許是吧!因為擋了服貿,也擋了他夢寐不忘、以「滅台」為終點的「終極統一」大業。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

2014-07-08
每逢七七盧溝橋事變紀念日,中國的反日症候群必然發作;但在普通年份只會小發作,那些逢五或逢十週年的,民族情緒便像狂風暴雨般一發不可收拾。
今年雖非逢五逢十,卻是一次世界大戰百年、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年,因此非常敏感。加上釣魚台風雲再起,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行使,中日對抗情緒高漲,衝突頗有一觸即發之勢。
中日為世仇,結下深仇大恨,因此相互叫陣斥罵,已成為執政者向人民交差的例行公事。但台灣的統派份子多數不知抗日戰爭為何物,卻也跟著搖旗吶喊,喊打喊殺,看來是向中國主子輸誠的成份居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那位對外一向軟弱,到了國外宴請僑胞連總統頭銜都不敢用的馬英九,今年也跟在習老大屁股後面大唱中華民族的大義。曾在選舉時說出「燒成灰也是台灣人」的馬英九,其實不必燒就看得出是中國人。他雖然極力掩飾中國人色彩,但是一談起中華民族就亢奮莫名,提及日本就似不共戴天的敵人,反日情緒跟當年蔣介石高喊反攻大陸,熱血澎湃洶湧,好似恨不得立馬上陣,與日本人決一死戰。
馬英九扮演中國抗日特區分隊小隊長的角色,堪稱非常稱職。他的努力與一片赤忱,習老大都看在眼裡,哪一天龍心大悅,批示「朕知道了」,特命召見來京,那他朝思暮想的習馬會不就水到渠成了。其實,台灣的統派份子也滿可憐的,一再對中國單戀,卻老是被祖國拋棄,反日是他們向祖國表功的重要信物,想要中華民族大團圓,此時不唱唱反日調,更待何時?(蘇多)

----------------------------------------------------------------------

2014年07月07日11:50
話說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每天一份《紐約時報》已經成了生活習慣。我不敢說一天也沒有斷過,至少沒看這份報紙的天數屈指可數。甚至毫不誇張地說,作為一種生活習慣,我已經到了要是有一天沒看《紐約時報》,心裡就空蕩蕩的程度(同樣待遇的還有咖啡)。大家也知道,《紐約時報》是一份高質量的報紙,它的新聞分析之深入,國際視野之寬廣,甚至英文語言之精煉,都使我獲益匪淺。按理說,我應當堅持這個習慣。然而,我放棄了。

這是因為後來來了台灣工作。在台灣,有一些五星級飯店或者誠品書店可以買到日本的《產經新聞》和美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但是就是完全買不到《紐約時報》。如果要訂閱,一來我不知道找誰訂,二來想必費用一定驚人,我膽子小,不想嚇唬自己。所以,我這個堅持了十幾年的習慣──而且,是一個好習慣──就這樣被我放棄了。

問題來了:其實,我完全是可以看網絡版的《紐約時報》的,打開電腦就可以了。可是我沒有,原因很簡單:懶。長期閱讀紙本的報紙已經養成了習慣,讓我改變這個習慣,去閱讀網絡版,我懶得去做,懶到了寧肯放棄的程度,哪怕我知道堅持看《紐約時報》的好處也很大。因為懶,我放棄的其實是更寬廣的信息領域。

其實不僅是我如此,我們很多人大多如此。現在有很多陸生來台灣唸書,他們到了台灣以後,感覺最便利的事情就是可以上臉書了。每一屆陸生回去,我都叮囑他們:「回去也要記得上臉書啊」,他們也都答應,因為對於很會翻牆的這一代來說,這根本不是難事。然而,其實絕大多數的陸生回去中國大陸以後,就很少再來臉書上了。我相信他們其實也知道臉書上的資訊比中國內部能看到的更加豐富和真實,他們也知道要想看,只要翻牆就可以了,但是畢竟還是要在電腦上多做一個動作──翻牆,於是,很多人就不來臉書了。他們不是不渴望自由和信息,他們就是一個字:懶。

我知道看《紐約時報》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陸生也知道翻牆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我們也都知道,無論開闊的視野還是豐富的資訊,都可以使我們活得更自由。然而,我們都一樣:因為懶,我們失去了自由。

其實不僅是我和《紐約時報》,陸生和臉書,還有很多的例子。我們在網絡上看到很多反智的言論,通常來說,大部份的網友不會去回擊,因為「懶得理他們」;我們上街,坑窪的路面顛簸不平,通常我們也不會去打市長熱線,因為「懶得抱怨」;有一場講座,講者和主題都很吸引人,按理說如果聽了,對自己幫助很大,但是外面下雨,我們一般也就不去了:「還要打傘,懶得出門],等等。其實,懶惰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克服懶惰:一旦網絡上有反智言論,大家就群起而攻之;市政有令人不滿之處,市長熱線就會被打爆;能獲得知識養分的講座,我們一個都不放過,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公共空間,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我們的自由,會不會更得以擴張並得到保護呢?

克服懶惰,其實就是發揚參與精神,其實就是創建積極自由,其實就是履行公民義務。而這一切,首先就要求我們不能懶惰。因為懶惰,會讓我們逐漸失去自由。

對了,下次回到台灣,我一定每天看網絡版的《紐約時報》。 克服懶惰,從自己做起。

640_eb69faacf0789ddd2ecdd91ca31293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