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宣布恢復川普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帳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社會學的想像」這個詞是美國社會學家C. Wright Mills提出來的,他寫了一本書就叫做《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這本書裡面,他說:美國社會學家C. Wright Mills提出來的,他寫了一本書就叫做《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譬如當你煩惱一直沒有機會談戀愛,這是你個人的煩惱,但是你怎麼把它關連到一般人的煩惱,從個人到一般、公共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社會學想像的過程。C. Wright Mills在書裡提到:「社會學的想像我們一般人不會去從事,因為人們通常不會用歷史變遷和社會因素來解釋自己所忍受的煩惱」,般人最常將自己的處境歸因於個性、外貌、星座等等,但是,正如Mills說:「人們很少意識到,個人生活模式和世界歷史的軌跡之間有一種微妙的接合…」也就是說,當我們今天煩惱沒機會談戀愛,這跟我們上一代人的感情煩惱其實是很不一樣的,你們的父母輩可能已經有自由戀愛的文化,可是你們的祖父母不是這樣子,他們婚姻經常不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而是經濟的考慮,所以現代人談戀愛問題是很獨特的,是一個我們這個時代的煩惱,而不是我們上一代、上上代的煩惱。個人生活跟歷史之間有一種巧妙的接合,一般人不會有這種體會,Mills繼續說:「一般人通常也不會知道,這種接合對於他們將變成哪一種人,以及他們可能參與、塑造的歷史有什麼意義,因為他們並不具備一種心智特質,可以洞悉人與社會、傳記與歷史、自我與社會的互動。根據Mills的看法:「唯有定位在自己的時代中,個人才能瞭解自己的經驗,而且衡量自己的命運;唯有瞭解周遭個人的命運,才能了解自己的命運。」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史,每一個生命史都非常獨特,你可以看到坊間非常多傳記寫非常多個人的生命史,但是個人的生命史、傳記跟大社會的變遷之間有交集的地方,卻是許多傳記忽略的。我個人從小至今非常喜歡看傳記,因為我想知道更多生命史,以便得到更多啟發,但是我也發現傳記多半是個人式的,偏重強調機緣,某種時候突然碰到一位恩師、哪時候突然有一個貴人,他們比較不會把機緣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環境來談。 社會學的知識正是在提供這樣的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看世界的角度(或者英文說的world view)。當你學社會學的時候,就像你學其他的社會科學,會讓你培養一種能力和生活觀,讓你去掌握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連性。掌握這個關連性到底有什麼用?我想,基本上有兩個用途,第一個,對於改造個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每個人都非常容易陷入兩難,比如選擇未來的出路時,個人很可能處於家庭期望與個人興趣、興趣和實際等等兩難的拉扯,社會學的心智特質可以幫助你去思考這樣的兩難,這是對個人的改造。第二個是對周遭的改造,當你發現一些議題並不只是個人的煩惱,你發現你在別人的眼中不夠美或不夠帥,不夠瘦或不夠壯,你怎麼樣說服你旁邊的人、把你的觀點說出來,美的標準不應該只有一種,你要想辦法從你身邊的人慢慢去影響,起碼你自己先不要順從一些對外表的僵固標準,你的看法就是一種促成周遭人改變的觸媒。 有許多人學了社會學之後,不只是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及周遭的人,還用來改善更大的社會,比如說有很多人參與社會運動,與有志一同的人共同出力一點一滴把大家相信的信念推到社會,希望整個社會有一些基本的改變,社會學想像最終希望用到對個人、社會的改造。簡言之,社會學鼓勵我們超越個人主義式的方式來面對自己的煩惱與公共的議題。但我必須說,身為社會學的教師,這個目標並不容易達成,因為我們必須跟大行其道的個人主義式思考方式奮戰。比如,最近,我看到一個女性美容商品的廣告看板,上面寫著:“Think globally. Act individually”.這句話是從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改過來的,原意是期許全球化的今天,大家固然應該有全球的觀點,但每個人的在地行動還是重要的。我看的那句廣告詞十分巧妙地將locally改為individaully,一方面凸顯消費主義所強調的個人式的行動方式(不夠美、不夠瘦嗎?請加入消費的行列”trust me, you can make it”),另一方面也為「改造個人」與「改造社會」的對照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隱喻。

以社會學的觀點出發,希望身為大、小社會的成員各位,在加入社會系的幾年中,除了在社會學的知識中學到各項應用於各種工作的能力之外,也同時擁有”act locally”來改變我們周遭、社會的能力以及願景。

-----------------------------------------------------------------------------------------

「社會學的想像」此一概念是美國社會學家C. Wright Mills 提出的,現在這個概念已成了初學社會學必備的工具,也是我們打算最先分享給讀者的。這樣的教學經典專著者廣,許多講師教學時都會優先講授這個部分,相關書籍也有良有劣,這不禁令學習未深的我誠惶誠恐,如何才能簡單而清楚的為讀者捕捉到一點社會學想像的影子。對此,我對這篇文章的期許是能讓讀者在概括瞭解之餘,更重要的是具有使用社會學想像的能力,如果能做到這種程度,我想就算足夠了。在這篇文章裡,會將社會學與想像分別做介紹,是故本篇也可以當作是認識「社會學」概念的第一篇文章。

社會學的想像

先介紹社會學的想像,再介紹「想像」,最後試著介紹社會學,這樣的排序是模仿台大人文社會營隊的課程規畫,因為我跟那位講師同樣覺得前者最容易說明,而社會學卻是最難去定義的。在C. Wright Mills 的「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書中,他用「煩惱」來解析社會學想像,我們每天都在煩惱自己的學業、人緣、打扮、愛情,而似乎沒有特別去想過別人是怎麼煩惱的。我們自身的煩惱、同樣環境中別人的煩惱、同一個社會中的煩惱、不同文化裡的不同煩惱。其實這裡的社會學想像簡單的來說就是跳脫出原先的框架,以不同的視角面對很切身相關的問題,「每個人將其個人處境關連到公共議題的過程跟努力」Mills 這麼定義。如果我們抱怨難以負擔某些價錢高昂的服飾品牌,在這時我們去反思所謂的設計取向與品味差異,以及負擔其售價的消費族群,思索各種項目之間種種的關連,也就是把自己的處境與公共議題作劃上了聯繫,這就是社會學想像的過程。

想像的作用

「想像」與經驗不同,這並不是說想像指的是憑空幻想些不曾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事,想像會觸及到的事物是不那麼直接出現在自然的生活反映中的,常可能是必須特別去做思考才會得到的一些概念。想像會超越出經驗,我們可能不會去「體驗到」(這時不如說是「意識到」)奮力想鞏固中產階級地位的社會,但我們很可能感受到最近讓大家喜歡喊著「M型!M型!」裝窮的詭異現象。社會學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的名詞抓住了很準確的概念,在我們對真實狀況做了一番想像後就常有機會得到比看到更多的東西。那麼,為什麼要是「社會學」的想像,社會學在這樣對人身經驗的跳脫中又有些什麼幫助呢?

什麼是社會學

社會學號稱是台灣社會科學領域中最不為社會大眾所知,也是被誤解最深的學科。有人說社會學是研究「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也有人說社會學是處理眾人事務的工具,也有更不同的說法。雖然市面上光是以「社會學是什麼」為名的書就有好幾本,在描述上使用的詞彙也有所差異,但我不認為社會學真的如此複雜。我們都知道社會學大概在研究些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也很可能知道會有些馬克思、韋伯之類的社會學家,其實這裡欠缺的只是一個比較簡單清楚的名詞去說明整個社會學。

前面說過社會學的想像是把個人的狀況用更大的模式(如社會體系)去思考,而我想其實整個社會學也是近乎如此。或許社會學是用靈活的視角,有系統的研究人與社會,而做為這樣的存在,社會學想像就是我們的工具,用以實際的作出社會學研究。

不可或缺的,我們必須弄清楚這樣的社會學想像以及社會學的學科本身,其能夠實際發揮些什麼作用。對我來說,社會學本身提供的就是一套觀點和思維模式(有人說他是一種威力無窮的方式),面對社會上的各種問題,如不平等、偏差,我們必須先瞭解這些問題本身,才能真正的想出適當的解決辦法。運用社會學想像、以社會學的知識做為後盾,用社會學的方式觀察、思考世界,會讓我們更容易找出問題的癥結,並分析該對象的整體結構。社會學做為一種工具,可以應用在任何相關於人和社會的思考,發揮其強大的功能,而做出社會學想像就是第一步。

------------------------------------------------------------------------------------------

主題:社會學的有趣世界
主講人:范雲女士(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
主持人:黃俊傑先生(台大歷史系教授)
為了考慮上網時效,本演講內容未經演講者過目, 演講內容以未來出版之專書為準。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演講者同意不得轉載、 引用或其他公共之用途。

個人與社會---從社會學角度看「社會」對「個人」之影響

   今天是大家聽到社會學演講的最後一堂課,其實你們已經聽了很多跟社會學有關的東西,所以今天的東西是一個小小的總結,我希望讓大家瞭解,社會學為什麼會是一個有趣的世界。 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你所不知道的鐵達尼號的故事

  今天因為是高中生營隊,所以我想從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大眾文化講起。在座看過電影《鐵達尼號》的請舉手,蠻好的,很多人都看過。我想你們看鐵達尼號應該印象深刻,除了女主角Rose和男主角Jack的愛情之外,你們應該也對那條豪華的大船印象深刻,也記得災難過程的恐怖狀況。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水手們都喊一個口號"Women and Children First";雖然有很多男人很不要臉的搶著去,可是很多時候會被阻止。關於鐵達尼號,其實有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事實,是跟我們的討論相關的。

  在口號"Women and Children First"之外,後來有人對這個災難事件做研究發現,如果你是個小孩,今天你和爸媽一起搭鐵達尼號,上船後你的生存機率,會因為你坐不同的層而不同。鐵達尼號下面的船艙有三層,最上面一層最貴,因為可以看到大海的景觀,而最下面那層當然是最差的。那是一個遠洋的旅遊,你可以想像在那個時代,票價一定非常貴,什麼樣的人可以買到最上層?像Rose這樣的人;像男主角之類的小混混,他只能騙上船。船艙裡不同的層,其實就反映我今天想要談的社會階級。

  今天你如果是跟你的爸媽去坐船,我想一定是你的爸媽出錢,不會是你自己出錢,所以你坐到哪一層是不是就反映了你爸媽的社經地位?在這裡第三層我把它稱做經濟艙,第二層是普通艙,而第一層是豪華艙。假設你是個女人,若你坐到第一層豪華艙,你的死亡率是3%;若你坐的是普通艙,你的死亡率是16%;若不幸你是個勞工階級出身的女人,你的死亡率是45%,也就是幾乎有一半的女人會死在那裡。接著我們再看小孩,如果今天你爸爸買的是最上層的豪華艙,你的死亡率是0%,你一定會獲救;如果今天你爸爸買的是普通艙,你的死亡率也是0%;如果你今天很不幸,你父母親是勞動階級,只能讓你坐到經濟艙,你的死亡率是33%。整體的死亡率我們也看到,你如果是坐豪華艙,你的死亡率是40%,普通艙死亡率是64%,經濟艙是76%。

  我想講的是,你所不知道的鐵達尼號的故事,你們覺得這樣子公不公平呢?如果你今天是一個小孩子,只因為你付的錢不同,當然根本的原因是你父母親的經濟地位不同,在一場災難中的死亡率就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你會覺得這是一個公平的世界嗎?表面上好像是"Women and Children First",可是船裡有很多運作的機制,包括如果你在最下面一層,很多時候水手不會記得幫你把柵門打開;另外一個最根本的是救生艇根本不夠,就是救生艇不夠才需要做犧牲。雖然表面上是"Women and Children First",可是這個機制在運作、每個人在救援的時候,會有一個蠻自然的價值,會搶先去救第一層豪華艙的人,而忽略第三層裡其它很多的人。當然關於救生船,之後像鐵達尼號這種豪華艇,都會要求救生船的數量和人數一樣,不能在一開始就預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才能在災難中獲救。

階級不平等

  我想談的是,原來鐵達尼號背後有一個關於階級的蠻悲哀故事。如果你同意我剛剛所講的觀點,因為你父母親的經濟狀況,在這社會你會擁有不同的生存力,這就是社會學裡非常核心的一個問題,我們關心這樣一個階級不平等的問題。什麼是階級不平等呢?基本上階級不平等跟「社會階層化」這個概念非常相關,它所講的是這個社會的資源、優勢、權力的不平等分配。什麼是社會的資源、優勢?包括社會中很抽象的,譬如我今天告訴別人我是個教授、我是個研究員,我會得到某種的尊敬,這是一個蠻抽象的東西;比較實質的是,譬如我有沒有錢在敦化南路買一棟房子,或是我只能住在比較差的地段,像過去十四、十五號公園的違章建築,這關係到你所擁有的資源、所能買到的東西。甚至是政治權力或其他各種權力的不平等分配,這些不平等的分配會使得這個社會有一種階層。我記得高中的社會科學有談到,像印度的種姓制度系統,可能你一生下來就被決定固定在某階層,那是非常穩固的。慢慢地大家已經認為,不能以出生做決定,而是用你的工作來做決定,當社會學家談階級的時候,我們的定義就不再是你生下來是如何,而是用你的工作以及工作所擁有的關係,譬如有人被定義為資本家。剛剛休息的時候有同學提到殷琪,她可能是比較幸運的,她出生就是資本家的女兒,但她未必會成為資本家,是她決定走那條路才成為資本家,她擁有資本,也擁有公司裡面所有的勞動力,她是資本和勞動力的擁有者,所以她可以決定公司要往那個方向走,她就是我們所謂的資本家階級。早期馬克思的分類,是看你是否擁有生產工具,如果今天你不擁有生產工具,必須要去工廠出賣你勞動力,基本上你就是一個勞動階級。今天你擁有勞動力,但已經不是以前畜牧、打獵的年代,你在田地裡種稻米,那時候不會規定田是誰的,每個人自給自足維生,那時候沒有階級的問題;可是當工業革命出現之後,人和生產的關係完全不同,你今天必須到城市裡出賣你的勞動力,你沒辦法決定你今天要做幾個產品,也沒辦法掌握你的生產過程。過去你去打獵,你今天心情不好可以不去打獵,只要能維持生存就好,可是工業革命後,階級也發生了。簡單來說,當階級發生之後,你選擇做什麼樣的工作,你在這個社會所擁有的權利,以及你的生活方式,這些你都無法掌握了,包括你能去哪些地方休閒,都跟你的工作、你所擁有的資源有很大的關係,而且很多時候,它並不像你想像的這麼開放,關於社會的開放性我們待會也會談到。

  這時候我們會問一個問題,很多人會說這很自然,殷琪是資本家,今天你又沒有這些資源,如果給你這些資源你可能也沒有能力,大家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可是也有人覺得不一定是這樣,我今天可能也有機會成為殷琪,但因為許多的原因,包括從小爸媽沒有給我受很好的教育,可能我是單親家庭,或者父母親酗酒,所以我就沒辦法去補習,也沒辦法跟大家一樣來參加高中生營隊,甚至我國中就被編到放牛班,從此我就自暴自棄。這到底是我個人不努力,或是這個社會的關係?階級不平等背後的原因和現象,是社會學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我們待會再回來談階級不平等的原因。

  我們先談談,今天如果不是從台灣社會來看,而用整個地球作為一個單位來看,你會發現這個不平等好像已經超越國家和社會的範圍了。如果不平等跟資產、財富的分配有關,這個世界其實只有157個兆億富翁,而有多少個百萬富翁?有兩百萬個百萬富翁。但是有多少人是睡街上、橋下或垃圾堆裡?幾乎有十億人是睡在街上、橋下或垃圾堆裡,和前面的有錢人相比是非常極端的兩極,而這金字塔的底層其實是非常多的。在座有沒有人家裡沒有抽水馬桶的?請舉手,看起來我們台灣人還是蠻幸運的,因為全球有二分之一的人口,家裡並沒有抽水馬桶,不過這當然是我們對現代世界的想像,可能對非洲某個叢林的原住民來講,他根本不需要抽水馬桶。不過基本上我們看到,如果財富這個東西作為一種經濟權力,你當然可以說非洲人在叢林裡不需要抽水馬桶,他一樣怡然自得,可是若我們今天用比較的觀點,他沒有財富、沒有鈔票,和你相比,他失去到另外一個國家購買產品的自由,他也失去那樣一個旅行的自由。就上帝來看,到底什麼樣的東西是平等的?為什麼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這麼大?如果我們不看一個國家內部的階級,我們看整個全球的話,貧富差距竟然是這麼大,這也是社會學家關心的範圍,而這東西已經超越一個社會內部的階級問題了。

  剛剛談到階級,你可能會說這是因為個人的努力,但這也可能是因為其它的因素。我現在問你們一個問題:

*你覺得下列哪些因素影響台灣社會中階級流動的可能性?

1. 個人的努力
2. 運氣
3. 社會整體機會結構的擴張
4. 家庭背景

現在有四個選項讓你選,認為是第一個選項,個人努力工作的請舉手,大概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同學。認為是運氣佔很大比重的請舉手,有一位。第三個是社會整體機會結構的擴張,具體化來講,譬如從農業到工業社會,在所謂台灣經濟奇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好像上一代是農夫,下一代都變成經理人、大學教授等。認為是第三個選項的請舉手,大概將近十位。認為是家庭背景的請舉手,家庭背景可能是大家認為的第二個主要原因,大概有將近四分之一。所以在座同學認為,個人努力工作和家庭背景是主要因素。

富爸爸與與窮爸爸-社會流動

  我現在問大家,父母親是務農的請舉手,有兩個同學。跟我們這一代比起來,或是跟黃教授那代比起來差異非常大,我們這代小學、國中大概有一半以上家裡是務農,即使到大學,也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比例,但是到了你們這一代,父母親務農的只有兩個人,所以台灣整個產業結構是不是有很大的改變?我猜想你們父母親已經有很多人是所謂的中產階級。這是社會的流動性,如果階級流動是決定於第四個選項(家庭背景),那麼這個社會的流動性比較低;如果是決定於第三個選項(社會整體機會結構的擴張),這個社會有流動性,不過這個流動不是你能決定的,而是因為過去台灣階級結構體系大量的改變,整個產業的升級,所以人們有很多的機會流動。台灣社會其實相對來講,比美國社會流動還高,因為台灣社會大概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能夠脫離父母親的影響。我們考慮社會流動的指數,我們會去問一個問題:「父親的工作對小孩的第一個工作,在階級位置裡的影響比例有多大」,發現在美國幾乎是直接的影響,在英國更是如此,英國是一個階級非常不開放的社會。美國和英國父親的影響都是非常顯著,但台灣並不顯著,它有影響但是間接而不是直接的影響,那是因為台灣過去社會整體機會結構的擴張,使得父親的工作並未對子女未來第一份工作有很大影響。我想台灣目前在改變當中,尤其在你們這個世代,社會整體的機會結構已經慢慢穩定下來,所以在你們這個世代,家庭背景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台灣正在往一個越來越不開放的階級流動體系。這到底公不公平?比起美國,其實我們在流動性上還是公平蠻多的,可是如果我們認為社會的開方是一個重要的價值,因為我們希望每個人只要努力就能做什麼,而不是當你過了三十、四十歲之後你會發現,這個夢好像越來越遠,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社會學關心一個問題,如果今天你爸爸是有錢或很窮,會高度決定你社會流動的可能性,那麼我們覺得這是一個不平等的社會,這是社會學家想要去改變的,因為這不是一個理想的、開放的社會。

  剛剛講不平等,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只是階級不平等?當然,社會學家關心不平等,不只是階級的不平等,尤其在美國社會,族群、種族不平等也是很明顯的。譬如今天黃教授到美國教書,他有個部分一定會被凸顯,他是個亞裔人;今天如果有另一個白種人,和黃教授同樣是大學教授,在當地享有一定的權力和資源,也就是在階級屬性上一樣,可是他們在很多地方被對待的方式可能不一樣。作為一個亞裔人可能還好一點,如果今天是一個黑人教授,他在教室裡可能同樣被學生尊重,可是當他開一輛跑車在馬路上不小心闖紅燈,而且剛好他那天又穿得蠻邋遢的,可能警察就會把他拖下來毒打一頓,要檢查他的身份證,因為警察不知道他是一個教授,只是看到他是個黑人,然後又開快車,可能就立刻聯想到他酗酒,立刻懷疑他有暴力傾向。這時候他的階級背景沒辦法保護他,反而他的膚色會被凸顯,成為他被不平等對待的主要來源。我們講不平等和歧視,是在某些時候因為你的某些身份,而被社會不公平的對待。

  談到族群的不平等,這邊是一個美國的case。一份問卷問道: "黑人在哪些情況中教會被不公平對待?"

非裔美國人saying yes 白人saying yes

工作場所 45% 14%
百貨公司 46% 19%
餐廳 46% 16%
警察 60% (缺數據)

我們先看在工作場所方面,黑人認為被不公平對待的有45%,白人覺得黑人被不公平對待有14%。在百貨公司,黑人有46%覺得會被不公平對待,白人覺得黑人被不公平對待只有19%。在餐廳裡面,黑人覺得有42%,白人覺得有16%。在遇到警察的時候,黑人覺得有60%,這是我們剛剛講的種族歧視,尤其警察可能經常處理犯罪,雖然的確黑人犯罪率較高,但是這使得警察產生一種偏見,這時候黑人的不公平對待就會出現。今天黑人即使是一個企業家,只要遇到警察,他就很可能被不公平對待;而白人雖然也能體會,也知道這種趨勢,可是白人的感受度和黑人的認知有相當的落差。雖然白人也認為黑人在很多情況下被不公平的對待,但在認知的程度上,也存在種族的差異。

  剛剛談的是對待方式,到底這會不會實質影響到他們的生存機會呢?我們現在來比較美國的白人、黑人、拉丁美洲裔、亞裔和原住民:

各種族的生命機會(1990-1996)

Meas 白人 黑人 拉裔 亞裔 原住民
大學畢業% 24 13 9 38 9
失業% 6 13 11 3 13
貧窮% 9 27 28 13 27

先看大學畢業,如果取得大學教育是一個階級地位的重要指標,因為只要你努力考上大學,顯然比較不會成為需要出賣體力勞動的人。白人大學畢業的可能性是24%,黑人13%,拉丁裔9%,拉丁裔現在在教育中比黑人還弱勢,亞裔在美國那個環境都很會唸書,有38%,原住民是比較被忽略的,他們跟拉丁美洲裔一樣,都是教育體系中的最弱勢。我們再看失業問題,白人失業率只有6%,亞裔失業率也非常低,黑人和原住民是失業率最高的。貧窮問題,亞裔雖然教育程度高的很多,可是比起白人,亞裔的貧窮率較高,白人顯然在貧窮問題上是最優勢的,白人比較少貧窮,黑人、拉丁美洲裔和原住民的貧窮率幾乎一樣,都是28%、28%。

  如果我們相信人生而平等,為什麼會因為種族、膚色,使生命機會有這麼大的不同?這到底公不公平?是不是黑人天生就不努力?今天一個種族主義者一定會告訴你,黑人天生懶惰、不努力,所以這些都是他們咎由自取的。曾經在美國有個很大的爭議,測試不同種族的IQ,結果最後證明白人IQ最高,黑人、拉丁美洲人天生IQ比較低。這是一個科學的結果,但這引起很大的爭議,第一個,它強化原來種族不平等的歧見,認為這是生物性的。所以什麼是種族主義?就是像當初希特勒認為猶太人天生品種有問題。事實上黑人天生的IQ就比較低嗎?有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辯論,IQ的測驗本身就有問題。你們應該都有測過IQ,那是用一套文字和語言的敘述方式,如果今天黑人、拉丁美洲人和原住民在教育體系內是弱勢,用這套方式來測IQ,本身就有偏差。社會學家會關心這樣一種不公平,我們傾向於不把它認為是個人的結果,我們認為這有很大的社會因素在背後運作。心裡學家可能會認為,IQ可能是天生的,或是情緒性的,或是從小父母親照顧你的過程中,你的某個心智發展階段出了問題,那是心理學家的解釋方式;但社會學家會去尋找一個社會整體結構的解釋方式,而不認為一定是個人天生的因素。

  整個社會改變之後,有個不公平的議題也進入社會學家的關心範圍,那就是性別的問題。我想關於性別的問題,上次吳嘉苓老師應該講得很清楚了,我今天就講一個台灣的case,讓大家有一點感覺。台灣有個綜藝節目主持人非常有名,也引發一些爭議,就是Jacky Show的主持人吳宗憲,以下是一位朋友對吳宗憲笑話的分析。其實sexism(性別歧視主義、性歧視主義)無所不在,吳宗憲的黃色笑話就是性別歧視主義運作的重要機制,為什麼黃色笑話是運作機制?因為笑不笑有關係,雖然你可能覺得每次看Jacky Show都很好笑,可是笑完以後想想,好像有什麼東西不太對勁。

  在Jacky Show的笑話裡,常常是嘲笑女明星的身材:「妳的胸罩size好像兩個打結的口罩」。這時候那位被調侃的女明星,當然就只能很難堪,也沒辦法怎麼樣;而這時候電視機前面的觀眾覺得很好笑,就哇哈哈的笑。事實上是Jacky Show在嘲笑這個女明星,可是當我們笑的同時,我們也跟他變成一個共謀機制,因為Jacky Show講的是那些觀眾覺得好笑的笑話,如果我們接受這個對女體調侃的笑話,其實我們本身就是在複製這個sexism。為什麼通常被調侃的都是女人的身體呢?我們很少看到男人的身體被調侃,不管在電視節目、廣告中出現的都是女人身體的商品化,這其實是帶有性別歧視的。在這樣的綜藝節目裡,通常都把女人的身體sexualize,女人的身體永遠都是跟性有關的,而男人的身體可能是具有攻擊性的。如果Jacky Show一天到晚在播,而電視台覺得它很賣座、收視率很高,這個東西就跳脫吳宗憲個人黃色笑話的sexism,變成一個institutional sexism(制度性的性歧視主義),制度性的性歧視主義透過電視台大力放送,透過觀眾覺得好笑、參與這個共謀機制,透過我們在日常活中模仿學習,可能男性覺得要會開黃色笑話,才能博取大家的歡心,很多時候女性成為開玩笑的對象,覺得很尷尬,但也找不到反擊的方式。

三大不平等的社會身份 階級
種族、族群 Racism
性別

  剛剛談的三大不平等的例子,分別是階級、族群(種族)及性別的不平等,這是社會學關懷不平等的主要核心。當然除了這三個不平等之外,還有很多的不平等來源,包括性取向,你是同志或非同志,以及年齡,事實上年齡也有不平等,譬如老年人會被歧視,這些都是社會學關懷的核心。

*審問不平等是社會學的天職

  審問不平等,可以說是社會學一個非常核心的關懷,它是社會學的天職。很多社會學家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學者,他會去問這個問題:為什麼不平等?在價值上他已經認為不平等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他不能接受,除了不能接受之外,他會去審問不平等為什麼會發生,除了審問不平等為什麼會發生之外,他還會去思考,這個社會是不是有不同的可能性,有沒有可能去改造社會的不平等,這是社會學一個很核心的關懷。

*社會學的想像
-linking biography and history
-to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rsonal truth and social fact

  如果社會學家關懷不平等的問題,那麼他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有分析社會的能力,如果我們只是抱怨,沒辦法產生具體的一套想法,也沒辦法說服別人。社會學就是訓練我們把這套分析方式講清楚,說服大家,而且還要檢驗你所宣稱的東西是否真的如此。社會學裡有個講法是「社會學的想像」,什麼是「社會學的想像」呢?社會學的想像要求連結個人傳記和歷史之間的關係,要能看透今天你之所以坐在這裡,跟整個歷史有很大的關係。可能因為我們的教育要改革,覺得應該給高中生多一點人文社會的關懷,我們不希望最優秀的人都一股腦去唸自然科學,因為當社會發展到某個程度,我們的人文社會思想也要進步,這都跟歷史有關。你個人的生命歷程,和歷史之間的結合,你要能把它看透、看穿,這需要社會學的想像力。第二個,你是否能瞭解個人的事實和社會事實之間的關係。你今天如果你有個人的困擾,譬如大家最熟悉的困擾可能是,一個女生覺得自己太胖了,或者同學們擔心聯考考不好。今天的困擾其實並不是你個人的,很多人跟你一樣都有這個困擾,而這東西可能是被社會建構出來的。為什麼今天我會喜歡一個標準的身材,因為我認為這會讓我看起來比較有吸引力。所謂標準的身材可能現在和過去不同,中國古代有環肥燕瘦,在楊貴妃那個年代,很胖的女人被認為是性感的;在趙飛燕那個年代,很瘦的女人被認為是性感的。為什麼女人一定要性感?為什麼男人沒那麼關心這個問題?當然現在男人壓力也很大,會關心有沒有足夠的muscle,如果今天一個男生長得比較白瘦、娘娘腔,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你可以把這些問題結合在一起,思考社會背後的運作機制,你要能看穿它,看穿它之後該如何處理?你可能去改變它,或是你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道,這就看個人的修養和實踐方式了。你要能看穿,今天你坐在這裡,或者今天你擔心著明天的考試,這是多元入學方案下的結果,這是台灣教育改革的一個環節,過去你的父母親可能沒有這樣的困擾,但你現在有,為什麼?你可以去連結你個人日常生活的困擾,思考這其實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你的煩惱可能是來自於社會改變的過程,某些東西逼迫你、把你放到這個位置,如果你能看穿這個東西,這就是社會學的想像力。有了社會學的想像,你就比較能夠舒服一點,把你的困擾放在一邊,重新去理解這可能是一時一地的結果,目前你沒有能力去反抗它,但是你暫時妥協,等到你有個比較comfortable的位置來反抗它,這樣你可能就可以把你的煩惱放在一旁,也不會莫名其妙去衝撞體制,然後弄得頭破血流。

離婚:個人問題還是社會議題?

  現在我們就來操作一下我們的社會學想像力,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離婚是一個個人問題還是一個社會議題?在座可能有人是單親,或者有人父母親離婚。我們都聽到報導說離婚率越來越高,高到什麼程度呢?台灣的部分我沒有統計資料,但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或說在一九六0年代之前,離婚率是二十人中有一個。可是今天美國的離婚有多高呢?我可以給大家看一個社會事實:

             在美國,50%的婚姻在七年之內結束。

  這是不是很可怕?今天美國人結婚,兩個中就有一個會在七年內結束他的婚姻。可是你會覺得,好像婚姻還是蠻重要,家庭還是應該維持住,當然這裡面有很多人後來又選擇再婚,可能一個人一輩子結了三、四次,甚至五次、六次。為什麼呢?這到底是他個人問題,還是社會的議題?我們現在來看到底為什麼。

★ 核心家庭的特質
  社會學家看到第一個原因是「核心家庭的特質」,核心家庭我想你們都理解,就是兩代住在一起。過去美國南方是農業社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大家要住在一起才能生存,因為要一起耕田、從事農務勞動。在工業革命之後,慢慢地核心家庭成為大家理想中的家庭,尤其在美國,對理想家庭圖像絕對是父親開著一輛轎車回到家,看到微笑的太太,然後抱起小孩,這是一個核心家庭。核心家庭的問題在於,它的束縛力和連帶力比較低,因為很多時候,一旦父母親出了狀況,或者小孩沒辦法把關係連結在一起,核心家庭本身就是一種比較不穩定的組合。

★ 浪漫愛在婚姻中的被強調
  第二點很有趣,是「浪漫愛在婚姻中被強調」。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浪漫愛不是很重要嗎?以前是媒妁之言,但現在不管東方或西方,浪漫愛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價值。其實浪漫愛的出現並不是一個歷史的必然,可能在一百年前也有「愛」、「喜歡」這個東西,可是它並沒有這麼被強調,婚姻可能是以再生產下一代為主。慢慢地,浪漫愛被中產階級創造出來,成為一個最高的價值,是生命中一定要追尋的東西。當浪漫愛出現之後,而且浪漫愛跟婚姻結合,一方面促使婚姻被大家接受,可是在另外一方面,它也使得婚姻本身變得很難維繫。為什麼呢?如果高度強調婚姻中的浪漫愛,浪漫愛事實上是變動的,它可能比婚姻更難維持。只要有個小孩、經濟穩定,可能婚姻就可以維持,但如果要求婚姻中一定要有浪漫愛,有多少人能一直維持它呢?而且愛情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一對一的?或者愛情到底是不是一輩子只有一次?這都是很難說的,沒有人能真的實驗告訴你,愛情就是哪一種方式,或愛情一定是天長地久。如果愛情是婚姻最重要的元素,很多人離婚的理由,可能就是我不再愛你了,我要去追求另外一段愛情。很有趣的,當浪漫愛這麼被強調以後,婚姻也變得岌岌可危,很多婚姻的瓦解就是因為認為浪漫愛已經不再了,所以沒有必要再維繫婚姻。

★ 女人角色的改變   當然,「女人角色的改變」也有很大的關係。過去若想要離婚,女人並沒有一個bargain power,因為過去很多女人都是當家庭主婦;當女人走進職場,跟男人有平等的權力時,她就有擁有bargain power。所以女人的角色改變,也是離婚率升高一個很大的原因。

★ 無過失離婚法規   第四個和美國的法規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無過失離婚法規的出現。今天台灣離婚還不是無過失法規,若對方不願意離婚,你又無法舉證對方的過失,你們就只好繼續維持婚姻,可能就做一對怨偶。相對來講,今天在美國好像比較人道一點,已經有無過失離婚法規,離婚不需要有過失,只要解決小孩的撫養權、財產分配、贍養費等就可以了。無過失法規是社會制度蠻大的突破,也使得美國的離婚率變高。

  現在如果我再問你,離婚到底是個人問題或社會議題,如果你有社會學的想像,你就比較會把它放在社會的脈絡下,知道它是某些社會因素改變而產生的結果。所以離婚不再是一個個人問題,它是社會整體的現象,在這裡人因為某些誘因,比較會傾向於做這個選擇,而做這個選擇的代價也相對較低了。當然我想,在美國離婚的代價比在台灣低很多,因為台灣基本上整個社會規範,包括法律,像剛剛提到的無過失法規台灣就沒有。你們現在應可以理解什麼是社會學的想像,我今天如果是一個被拋棄的怨婦,我和先生離婚,但我可能不會再自怨自艾,因為這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我可能比較容易接受它。而我在一開始結婚的時候,也不會預設這是一個天長地久的婚姻,所以我會希望維持婚姻之外其它的生活,也希望和對方維持一個比較平等的關係。因此,一旦婚姻維持不下去,你不會這麼怨嘆,很多東西跟你心理的態度有關,如果你不怨嘆、如果你有準備,你可能比較能自在地面對個人生命中的問題,而這社會也會慢慢改變對離婚的看法,它也不再會被污名化。當然我們知道,這也跟運動有很大的關係,譬如台灣有一位離婚教主施寄青,她的出現為離婚女性找到一個有力點;當然很多時候有人會批評,她的方式好像只是讓女人去怨恨另外那個男人,這有很多的爭論,不過基本上還是比較傾向認為是男人的錯誤。我記得另一位女性主義的重要領導者李元貞,她說她以前就一直在談離婚,可是都沒有人要接受她的想法,人家問她為什麼要離婚,她說:「因為我要追求自由」,她認為整個社會不能接受這種說法。可是當施寄青出來喊冤的時候,在社會上卻得到很多的同情,因為她觸及很多女性的心理,覺得被冤屈地對待,覺得另外一半負了自己。這也是社會的產物,那時候女人把婚姻當作很重要的部分,她可能全職投入照顧她的家庭,放棄了她的工作,為另外一個人做很大的犧牲,而當婚姻不穩定的時候,這個犧牲對來她講的確很不公平。畢竟這社會還是比較男女不平等,男人再去找到一位年輕貌美的女生的機會,好像比女生多很多,這背後當然有很多性別不平等在裡面,在台灣,離婚對女人來講還是比較不公平。不過慢慢地很多東西在改變,如果男人女人看待它的方式,都能以社會學的想像去理解它,知道自己能付出什麼去維持自己的選擇,也能面對這個東西,也許很多悲劇就能避免。

文化是一個工具箱

  談完社會學的想像,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些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首先要跟大家談的是「文化」。為什麼我用「文化是一個工具箱」當作標題呢?你們可能覺得很奇怪,文化跟工具箱有什麼關係?這是一個文化學者提出的觀點。關於文化的定義,最普遍的說法是「文化是一套意義和語言的體系」,第一個一定要有語言,若沒有語言,文化無法累積;它是一套意義的體系,因為透過語言能賦予意義。後來有位社會學家認為,其實文化是個工具箱,為什麼呢?你今天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從文化裡找到一個工具來解決它,所以文化是一個工具箱。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觀點,我覺得它很有趣,所以提出來讓大家做想像。

文化的要素 *語言:命名、建構真實的語言

  文化對我來們講很重要,社會學家想要研究社會,不能不瞭解文化。文化有哪些重要的要素呢?我剛剛提過,它第一個必然要素是語言,語言裡很重要的是命名。今天你要瞭解一個東西,一定要透過命名的過程才能完成。譬如台灣是個不太下雪的地方,所以我們對雪沒有太多形容詞描述;但是在日本或某些北方國家,他們可能有三十六種描述雪的方式,這代表什麼?為什麼語言有這麼大的差異?因為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不同,透過語言描述將某個現象命名時,就產生對這個現實的理解,這個東西就變得有意義;如果今天你沒有為那個東西命名,它就對你沒有意義。舉例來說,我可能對我的某種情緒不知如何處理,我決定將它命名,譬如有些女生把月經稱作「大姑媽」、「小紅帽」,用不同的方式命名會產生不同的意義,如果將它命名為一個很負面的東西,你就會討厭它,它對你的意義就是負面的;若將它命名為一個可愛的名稱,譬如我講的「小紅帽」,你就會覺得它很可愛,就會是一種不同的心情。所以命名是很重要的,你用不同的方式命名它,它對你的意義就不同,透過命名,你和它就產生特別的關係。命名是文化裡面很重要的東西,不同文化裡有不同語言,語言是文化一個最重要的概念。

*信念:believing is seeing

  信念也是文化裡很重要的東西。什麼是信念?簡單來講,譬如宗教是一種信念,一個文化裡一定有一些信念。信念是很難理解的,我這邊寫believing is seeing,過去我們都說seeing is believing,我看到所以我相信,但信念恰好相反,信念是先相信才能看到,如果你不相信就看不到。我記得我在美國時有人跟我傳教,剛開始我覺得不錯,有人免費和我一個禮拜講兩小時英文,練練英文蠻好的。他們跟我講耶穌如何如何,但我老是問一些社會學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後來他們就對我很生氣:「你如果不相信,你永遠無法理解」,他們覺得我無可救藥。對我來講我無法先相信,如果我不相信,我就無法進入那個世界,我就看不到他們所謂很有力量的東西。所以信念其實是很powerful的,它要你先相信,而你真的相信之後,你也的確能理解那套意義體系;如果你不相信,你永遠無法理解它的意義。文化裡有很多這樣的東西,可能有很多是透過社會化的過程,譬如我遇過一位天主教的義大利人,他從小就去天主教教堂,他覺得那是很好的一個儀式,也因為對父母的trust,所以他就相信了,相信之後那個宗教就對他有意義。

*價值:社會的理想原則與排斥

  第三個是價值,價值也是文化裡很重要的東西。什麼是價值?我想今天大家在這邊一定接受一個價值:受高教育是重要的。價值是社會的理想原則,是大家認為值得追求的,譬如知識是我們普遍認同的價值,美可能也是一種價值,或是忠誠,在台灣社會可能也是一種價值。價值之間有排序關係,有沒有人認為反叛是一種價值呢?可能很少,可是在某些年代,譬如美國一九六0年代,或是我身處的一九八0年代,在我們的次文化裡反叛是一種價值,和社會的主流價值做抗衡。價值是每個社會都有的,而怎麼會有這個東西呢?待會我們會談到,你怎麼去取得你所擁有的價值。

*規範:長了利齒的價值

  什麼是規範?有個定義我覺得不錯:「長了利齒的價值」,會咬人的那種價值叫做規範,如果你不遵守它,你就會被它咬到。在我那個年代的規範跟你們不一樣,我記得我唸高中那時候,剪瀏海、頭髮打薄都會被記警告,所以那時候每個人都是西瓜頭。你們現在的規範是什麼?可能是上課不能遲到早退。規範背後有一套價值,它不斷地運作,為什麼上課不能遲到?因為如果你遲到,你本身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而且你還會影響別人上課的情緒,所以規範是一套有意義的價值。像過去認為,如果花太多時間在我們的外貌上,可能在學習上就不會那麼認真,某些時候這也是有道理的,譬如在美國,青少年花很多時間打扮,可能養成的心智就不太一樣。規範在我們所身處的文化中不斷被強調,它是文化一個重要的東西,如果你理解它你就會知道,規範是怎麼來的、它背後的價值是什麼。你可以跟它挑戰,可是你要去說服它背後的價值,才能告訴它,它長的利齒有沒有咬到你、會不會痛。

社會有一套文化腳本(cultural script)

  這個社會其實有一套文化腳本,什麼是文化腳本?就像上次高承恕老師說的,他舉了進入電梯的例子,假設電梯裡只有一個人,你一進去就站到他旁邊,對方會覺得你很奇怪,因為你違反了文化的腳本。所謂文化腳本就是,文化中每個人有他的角色,而角色之間是有關係,社會互動的方式已經被寫好,每個人只是去實踐它。舉例來說,在美國和台灣有個很大不同的文化腳本,在美國你早上走在路上走,有陌生人跟你說Good morning,如果你沒有回Good morning,對方會覺得你很不civilized;但如果在台灣,你在路上跟陌生人說早安,對方可能會覺得「你幹嘛,想對我做什麼?」,這就是問候的文化腳本不太一樣,在台灣主動和陌生人說早安、打招呼,人家會覺得你怪怪的。微笑也是如此,在美國,就算你不打主動招呼,你也應該微笑,否則人家會覺得你不太禮貌。在文化腳本的概念中,會認為每天都是一種presentation,你決定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別人看到你。還有一個概念是前台和後台,舉例來講,大家參加這個高中生營隊都有經過口試,口試就是最formal的前台,那天爸媽一定有告訴你,你要穿得比較正式,不能女生穿個小可愛、男生穿個拖鞋,你一定不敢這樣做,這樣做可能人家不錄取你。前台的概念指的是,其實你每天都是在維持你的形象,譬如當我參加美國社會學會的會議,我會穿得很正式,可是今天我想我是跟高中生演講,所以穿得比較輕鬆一點,可能大家也會覺得比較輕鬆。有些時候你可以選擇不遵循文化腳本,打破既有的遊戲規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可是若今天你和對方有權力關係,你最好遵循文化腳本,除非你有把握能說服對方另外一套不同的文化腳本。今天如果每個人都一直生活在前台一定很累,譬如你每天都要參加高中生營隊的口試,你一定覺得無法自在表達自己,所以有前台一定有後台,後台譬如像家庭,在家裡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前台後台的概念,是一種研究社會互動的分析方式,某種程度來講,它的確也告訴你一些有趣的現象,當你沒有遵循社會的文化腳本,搞不清楚角色間的遊戲規則,可能別人會覺得你有點怪怪的,更嚴重一點可能會把你抓到精神病院。社會中的文化腳本,很多時候都是已經寫好的,希望你照著角色去表演。社會學家的工作某種程度來講,也在分析文化腳本,告訴大家它和我們所做的事情、和社會運作有什麼樣的關係,有些時候它是不是太過於限制個人的自由呢?有些東西是有種族bias,或性別bias,譬如當女生聽黃色笑話不笑,很多男人會覺得妳難相處,這時候妳也被一種妳不喜歡的文化腳本限制。

文化與爵士樂比喻 *主體與客體:在規則與即興創作之間(尋求平衡)

  剛剛講到社會的文化腳本,有同學可能會覺得,這好像意味著人沒有自由,完全被寫好的腳本束縛,角色之間的互動都被規範限制。到底人是不是有自由呢?有位社會學家用一個很好的比喻,他說文化和爵士樂團的演奏是一樣的。同學們看過爵士樂演奏就知道,爵士是一種很特別的音樂形式,它有一定的規則,但最好的爵士樂表演絕對不是依造規則、按部就班,爵士樂注重即興的表演、即興創作,但這即興表演和創作又不能離開規則太遠,基本上要掌握規則,但又要有即興表演。一個精彩的文化就好像爵士樂,必須在規則與即興創作間尋求平衡。文化有一套寫好的腳本,但如果你知道腳本的精神、原則,又能給予新的內容和創新,這才是精彩的文化,也才會是一個動人的爵士樂表演。你是文化的主體,你也是文化的客體,今天你被文化決定應當要做怎麼樣的表演,遵照某些價值和規則,但你也是文化的主體,你也可能去改變文化的規則、創造新的文化形式和內容。在自由和規範間,事實上有很大的空間和彈性。

對於文化的態度 *種族主義 *文化相對論

  最後再談一個和文化相關的社會學重要概念,人對於文化的態度是什麼、應該怎麼樣。基本上社會學已經有一套價值在那裡,不喜歡不正義、不公平的東西,所以我們對文化的種族中心主義會加以批判。什麼是文化的種族中心主義呢?有個很好的比喻是,如果今天文化對你來講是一個小盒子,你在盒子之內,你都用這盒子方方的樣子去看別人的盒子,說別人的盒子有問題。對方可能住在一個圓形的圈圈裡,你可能住在一個方方的盒子裡,你就說人家的文化是比較落後、差勁的,這就是種族中心主義。最常見到的是,最有權力的最容易這樣做,有所謂的歐洲中心主義,或者北美國白人的文化中心主義。當然我們台灣人也有文化中心主義,譬如我們到東南亞國家,覺得他們很落後、很差勁,這就是不能從別人的歷史和社會脈絡來理解。有色眼光必須被拿來檢視,才能對不同文化有真正的理解和欣賞。如果你今天去旅行,打破你的種族中心主義最重要,你是帶著你的文化出去旅行,當你到達一個不同的國家,你必須把自己的包袱先卸下,從不同國家的歷史和社會脈絡來理解他們,而不是用一套既有的價值判斷去理解他們,才能真正欣賞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也不會將不同的文化排序,認為某個文化是最高等的、某個文化是最低等的。社會學會傾向於批判種族中心主義,和種族中心主義對立的是文化相對論,也就是從一種相對的角度台看不同文化的發展。

社會化(socialization):人們學習社會期待的過程

  文化怎麼和個人發生關係?早上金耀基老師講了很多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我們今天也要告訴大家,文化中的每個人經由學習過程,成為該文化的一員。譬如我們今天活在台灣,每個人成為台灣文化腳本的一個演員,若你今天活在法國,你自然也會成為法國文化的一個人,這個過程有很多制度、機制在運作,我們稱它為「社會化」。社會化是什麼?社會化是人們學習社會期待的過程。我們今天受教育,教育其實是社會化一個最重要的過程,它告訴這個社會的價值是什麼,告訴你應該遵守哪些規則,也告訴你如何在體制裡走最沒有障礙、最不危險的路,進而達到你的目標。今天如果每個人都照遊戲規則,這會是一個很穩定的社會運作。

*內化:最省力的社會控制

  很多時候價值已被我們內化,我們不覺得它在限制我們,因為我們本身就接受這套價值。一個比較radical的觀點是,內化是一種最省力的社會控制。今天你接受了某套價值,你不會覺得它是一種束縛,因為你本身已經認為這是一條最好走的路,而且你也相信這樣走,會達到社會告訴你的目標。社會價值的內化對社會維持是很重要的,當然它也可能是負面的,但我們今天是從社會控制、操作的眼光來看,告訴你它有這個面向在。

*1938年依莎蓓拉未經社會化的故事

  剛剛提過,社會化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也有很多反社會化的例子,有些人生活在社會中,但他卻沒有社會化。舉一個極端的例子,1938年有個小孩叫依莎蓓拉,她是一個私生女,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覺得這是一個見不得人的事,不想讓人知道有這個小孩的存在,於是就將她關在密室裡。此外,她的母親又聾又亞,唯一能和她互動的人就是這個又聾又啞的母親。依莎蓓拉沒有學習語言,因為她的母親本身不會講話,在她六歲時有一天母親逃跑,這時候大家才發現這樣一個案例,她才從一個封閉的環境中被帶到正常的社會,她的社會化是從六歲才開始,一直到她十四歲才能進入學校。你會發現,原來真的有人沒有社會化,連語言都沒有學習,這就是一個反社會化的例子。社會化需要有學習的過程,如果你沒有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像依莎蓓拉六歲被帶出密室,她根本無法和其它同年齡的小孩互動,基本上她是在一個生物原始的狀態下,所以我們知道,社會化需經由學習,而這學習是一個期待、互動的過程。

偏差與社會控制

*是行為本身,還是人們的反應?

  偏差和社會控制也是和社會化相關的重要概念。什麼是偏差?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叫偏差。舉例來說,大家覺得作弊是一種偏差行為,或者闖紅燈是一種偏差行為。在美國,遵守交通規則已經被內化,你會看到在鄉間都四方都沒有來車,還有一輛車子在等紅燈。偏差跟社會控制有關,這個社會希望每個人都不要作弊,也希望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我今天要告訴各位,偏差行為的界定通常不在行為本身,重要的是別人對這個行為的反應方式。我想在台灣闖紅燈,只要沒有被警察抓到、沒出車禍,大家都覺得可以接受。你今天到了鄉下,車子很少,但有個紅綠燈在那裡,晚上十二點的時候你經過那裡,你會不會遵守規則呢?你可能覺得不遵守也不是偏差行為,闖紅燈是正常的;可是今天如果你在美國,你做同樣的事情,人家會覺得你是偏差行為。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的兩個社會,會有不同的看待方式,所以偏差最重要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人們的反應,界定了這個行為是不是偏差。舉個例子,你們應該都參加過演唱會或音樂會,你們參加音樂會的時候,假設台上有人在拉小提琴,你會不會伸出手用力打拍子?不會;可是如果你今天去聽張惠妹演唱,你會不會這麼做?很可能會。為什麼?如果你今天在古典音樂會場打拍子,可能全場會開始瞪你,覺得你有問題,甚至有人會把你驅逐。因此,重要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別人看待該行為的方式及情境,同樣一個行為有時候被認為是正常的,但有時候會被認為是反常的,別人的反應才是最重要的。

標籤理論 *背建中書包v.s.背強恕的書包

  一個很有趣的社會學理論是「標籤理論」,其實你們可能都有感覺到,只是沒有用這個名詞。我舉個強恕高中和建中的例子,今天如果做個實驗,一群男生背著建中的書包,在西門町拿著可樂和啤酒,而且大聲喧嘩,別人會怎麼看待他們?可能會覺得年輕人真有活力,真好!如果今天這群男生是背著強恕高中的書包,做同樣的事情,別人會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一定覺得這群小孩蹺課,可能待會要去做什麼壞事。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因為強恕的書包和建中的書包,在這個社會裡代表不同的青少年,這就是標籤理論。在美國有人做過類似的社會學研究,一群成績很好的高中生做了壞事,可是最後這個社會卻認為是另外為一群不良少年所做的。標籤理論說明,在人們對現況瞭解之前,就因為社會給予的標籤,預先產生一些假設。

  接著我們要問:誰有權力貼標籤?很多時候標籤是被有權力的人貼出來的。舉個明顯的例子,你們知道在台灣,嫖妓的處罰是罰誰?是罰娼不罰嫖。誰有權力決定要罰誰呢?貼了標籤之後,是不是對人的行為有一定影響呢?在台灣做一個買春客,好像大家覺得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以前民進黨的主席就說過:「不上酒家的就不是男人」。我朋友做色情研究,他告訴我,其實在我們的文化中,女人變成是一種餽贈的禮物,如果你今天是四十幾歲的生意人,你到中南部,或是你老婆出國,人家會說:「幫你找個女人,給你當禮物」,這是一個在座可能比較沒有感覺到的文化,可是它的確存在。因為標籤的不同、規範的不同,行為的意義也就不太一樣。譬如今天在美國,我們知道一個有名的例子是休葛蘭嫖妓被抓,因為他觸犯了美國的法規,可是在台灣情況可能就不太一樣。所以我們要問,誰有權力貼標籤?為什麼標籤是這種貼法?其實這都會影響行為本身的意義。

標籤「製造」偏差行為:放牛班的孩子

  我們可能會認為,是你本身有偏差行為,所以標籤才會貼在你身上;可是社會學的研究發現,標籤被貼上去之後,它會製造偏差行為,偏差行為會因為貼標籤而發生。這蠻可怕的,如果你今天亂貼標籤,可能會對社會產生很負面的影響。舉個「放牛班孩子」的例子,我們國一、國二的時候用英語班、美術班的名義把好學生找出來,給他們最好的數學老師、英文老師,所以我們那時候有後段班和前段班;可是國三的時候突然教育部改變規定,嚴格要求常態分班,於是我就被編到放牛班,我就開始進入我國三悲慘的過程,因為放牛班的小孩全部都抵制我,都不跟我講話。那是一個蠻痛苦的經驗,因為你發現別人抵制你,而你也發現他們有很多的痛苦,因為他們已經被這個社會標籤為一群在聯考中不會成功的小孩,也因為這樣他們常有自暴自棄的行為。他們會覺得,你今天已經這看待我,你已經認為我會做壞事,所以我就這樣做。如果在教育過程中製造這種標籤,在裡面去區分好跟壞,對那群被貼上放牛班標籤的小孩,那是非常不公平的,他會因為別人對他失去某些期待,反而產生偏差行為。社會學會去關心這樣的問題,每個社會都很難避免貼標籤,貼標籤可能是社會控制的一種方式,可是很多時候,貼標籤反而是製造問題的來源。

面對社會轉型緊張的五種反應:

反應 接受社會既有價值 接受社會既有的實踐方式
遵從 YES YES
創新 YES NO
儀式敷衍 NO YES
撤退歸隱 NO NO
反叛 NO NO

  剛剛談到社會的行為規範,可是今天也不是每個人都依照社會規範做事,這邊有個蠻好的分類可以讓大家思考。其實在社會裡,常常有規則、規範不太確定的時候,譬如美國的六0年代、台灣的八0年代。今天我們對不守法、立法院打架,看待的方式可能和十年前不太一樣,十年前我們覺得立法院本身就不民主,朱高正跳到桌子上,他打破規則讓我們知道立法院有問題,我們那時候可能覺得打架是好的;可是今天羅福助打李慶安,我們覺得他憑什麼打人,一個黑道大哥打一個弱女子,我們覺得不能接受。在美國的六0年代和台灣的八0年代,正值各種社會規範轉型,人們看待事情的方式會不太一樣,如果你是一個在規範中成長的人,這時候你可能有好幾種反應方式。第一個,大家可能最常做的就是遵從,接受既有的價值,也接受社會既有的實踐方式。我舉個例子,唱國歌的意義在二十年前和今天可能不太一樣,二十年前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很喜歡唱國歌,也接受那套實踐方式,也就是朝會時唱國歌,但到了國中時候,可能我們會對它有點反叛。第二個是創新,有些時候有人喜歡創新,譬如李登輝就職典禮時唱國歌,是遵從社會既有的價值;可是在陳水扁上台的時候,他也接受唱國歌做為一種價值,但他不接受社會既有的實踐方式,他找張惠妹來唱國歌,這就是一種創新。第三個是儀式敷衍,大家可能某種程度都有儀式敷衍,譬如你覺得在朝會唱國歌很無聊,基本上你不接受這套價值,你覺得朝會不需要唱國歌,可是你還是張開嘴巴假裝你在唱國歌,這就是儀式敷衍。再來是撤退歸隱,你不喜歡這套儀式,可能你就裝病、不做。最後一種是反叛,你本身不接受這套價值,你覺得唱國歌沒意義,你也不接受社會既有的實踐方式,但是和撤退歸隱不同的是,你會公開讓大家知道。舉個例子,在我們那個年代,在電影院要唱國歌,當大家站起來的時候,有一個人就坐在位置上,這時候我們聽到一位媽媽說:「前面那位,請你尊重我們的國歌好不好?請起立」,但那個人還是不站起來,這時候有另外一個人就說:「人家也不一定要站起來,他喜歡坐就讓他坐著」。很有趣的,電影院變成一場公眾辯論會,大家開始為這個行為辯論起來了,有人就說:「為什麼要唱國歌?我今天只是被迫,我站著但不代表我喜歡」。電影院就因為一個人坐在那裡,不願意站起來跟大家一起唱,引發一場爭辯,他的反叛行為也得到某些人的認同。反叛雖然和撤退歸隱一樣都是不接受社會既有的價值,也不接受社會既有的實踐方式,但反叛是用一種公開的方式讓別人知道。這是蠻有趣的,原來我們社會可能有些時候規範、價值失序,這時候有這麼多不同的方式去反應。

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
為了某一基本的社會需求,將信念、行為組織而成類型

  接下來要跟大家談的另外一個社會學概念是「社會制度」。除了腳本、文化、角色互動之外,還有一些東西被長久的操作之後,大家覺得有必要讓它成為一個更正式的規則,這時候就產生社會制度。社會制度的定義是:「為了某一基本的社會需求,將信念、行為組織而成的類型」。「為了某些社會需求」,舉例來講有哪些社會需求?教育,我們都知道,社會要將每個人社會化,譬如在工業社會,每個人都要有技能,所以教育是一套社會需求。「把信念、行為組織而成的類型」,每個人相信應該受教育,也接受教育,而形成的類型就是學校,學校是一個最基本的社會制度。再來還有哪些社會制度?家庭、政府、教會,這些都是社會制度。待會如果有時間,我們可以討論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到底它的目標是什麼、它的手段是什麼,教育過程中有哪些顯而易見,或隱而不見的功能,甚至它的價值需不需要被重新檢討。

思考:社會是不是有另一種可能? 社會學的老祖宗們 馬克斯(1818-1883) 韋伯(1864-1920) 涂爾幹(1858-1917)

  最後我想談的是社會學一個重要的思考方式,我剛剛其實已經隱約提到,社會學會去問一個問題:社會是不是有另一種可能?除了剛剛提到的看穿社會運作的機制,原來社會有一個寫好的文化腳本,原來社會存在角色、互動、規範,也有社會控制、偏差行為。如果你覺得這裡面有很多的不平等,你要去思考,社會是不是有另外一種可能呢?社會學有幾位老祖宗,也就是我們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大師,分別是馬克斯、韋伯和涂爾幹,他們三個人都曾思考過,社會是不是有另外一種可能。

  先談馬克斯,我不知道你們瞭解的馬克斯,和我上大學以後瞭解的馬克斯有沒有什麼不同,我記得那時候學長姊都跟我們說,台大社會系之所以很晚成立,這跟政府恐懼馬克斯主義重新成為大家的信條,有很大的關係。其實馬克斯主義在實踐上可能有很多問題,很多人追隨那套信念之後,造成了蠻多的悲劇和困境,但事實上他也有很多社會學的人文主義關懷。他的關懷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階級不平等的問題,他去問,為什麼勞動階級要過今天這麼悲慘的生活?他去關懷,今天作為一個人,人生的目的就是去賺取麵包養活自己和家人,此外他完全沒有創造的能力,也沒辦法作他想做的事情。在十九世紀,很多人被迫離開田地到工廠工作,回到家也沒有任何休閒時間,馬克斯覺得這種生活很悲慘,因為對他來講,勞動應當是創造個人生命的意義,應當是一個愉悅的事情。譬如我今天看到一棵樹,我把它砍下來做成一把斧頭,除了讓我繼續維生之外,我應該也可以將它變成一個雕塑品,在這個互動過程中,我覺得非常愉快,因為我感覺到我作為一個人的意義。馬克斯認為人作為一個人,跟其它動物對大的不同,在於人能享受創造的快樂,他認為今天勞動已經失去了創造的快樂,而變成只是維生的工具。今天當然每個人都要生存,如果不生存我們沒辦法想到創造,但馬克斯覺得如果一個人花三小時的勞動讓自己吃飽,他應該還有三小時的時間可以去當一個詩人,也應該還有三小時的時間創造、當一個雕塑家,那是一個非常理想、非常有人文主義關懷的對人的想像。當然今天共產主義的問題在於,每個人被辦法做到像這樣子,因為社會整體的積累根本不夠,所以無法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如果今天的社會資源足夠,有沒有可能讓人脫離和勞動過程異化的關係呢?這時候你又聽到一個新名詞,什麼叫「異化」?異化是馬克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他將人和勞動過程的疏離狀態命名為異化。譬如一個工廠的女工可能必須重複做某個動作,從早上八點做到下午五點,她會覺得這過程很有趣嗎?通常不會,她可能是為了生存才去做這個工作,這就是勞動過程和人之間的疏離,勞動者無法掌握勞動的過程。另外馬克斯還提到,人不僅和勞動過程疏離,人還和他的勞動產品疏離,如果你今天作個雕塑家、畫家或作曲家,你的勞動產品就是你的一部份,當有人說你的雕塑不好、你畫的圖不好,你感覺到自己受到傷害,你一定會很難過;可是今天你如果是一個工廠的女工,假設你做的是芭比娃娃,有人買到的芭比娃娃品質有問題,你會覺得這和你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你只做某個部分,所以你和你的勞動產品是疏離的關係。第三個面向是,人還因此和身旁的人疏離,因為馬克斯那時候還是懷念過去十八世紀比較鄉村的生活,他覺得今天我生活在一個地方,應該有人是雕塑家、有人是鐵匠,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很緊密的,可以欣賞彼此做的東西的價值。相比之下,今天資本家和工人的關係非常疏離的,人和人的關係被扭曲了。馬克斯為這種疏離的現象命名,他稱之為「異化」,他認為這是不好的現象,他也希望改變。

  如果我們從馬克斯的觀點出發,會發現他具有高度的人本主義關懷,在整個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他覺得有不正義的情況發生,除了加以命名之外,他也去分析這個過程的發生。他思考這社會是否有另外一種可能,他覺得財產私有化是一個關鍵問題,應該要共產。他認為人的慾望是因為無法擁有某些東西,如果你到哪裡都有那些東西,你就不會想要把它私有化。舉例來說,我們喜歡麥當勞的服務,麥當勞有奶精、糖包,過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可能有人會去麥當勞拿幾個奶精、糖包帶回家,因為你資源不夠,所以你就會想擁有那些東西;可是今天大家的物質比較豐裕,譬如你到美國,到處都有這些東西,你到哪裡喝咖啡永遠都有奶精、冰糖包在那裡等你,你會不會想拿幾個放在口袋裡帶回家,以免到另外一個地方喝咖啡的時候沒有奶精、沒有糖包?一定不會。當資源不夠的時候你才想要私有化,可是如果大家共同擁有,到哪裡都有的時候,你就不會想要據為己有。台大曾經有個校園腳踏車公有化的運動,因為有很多腳踏車都沒有人要,很多無主的腳踏車生鏽、壞掉,一些學弟妹就想到,為什麼不讓腳踏車公有化?於是把一些沒有人要的腳踏車修一修,重新塗上某種顏色,就變成公共腳踏車,從此台大就有公共腳踏車,每個人可以隨意在校園內使用它,這時候也不需要每個人都擁有一台腳踏車,然後擔心它被偷。其實真正騎腳踏的人次並沒有這麼多,台大校園中同一時段可能只有八百個人在騎腳踏車,但卻有兩千輛腳踏車停在各個不同的角落,那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如果今天我們可以共同擁有這些腳踏車、共同來維持,就不需要每個人擁有一輛腳踏車,而且還擔心失竊。這其實是一個小小的共產概念,它被操作實行了一段時間,但因為那是學生會自己弄出來的,後來還是有人不遵守遊戲規則,還真的有一、兩輛腳踏車被偷走,之後新的學生會覺得維持它需要很多人力,也不願意繼續實行了,後來整個制度就沒有繼續維持。不過我覺得那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方式,腳踏車作為一種公共的財產,如果每個人願意去遵守這個共產下的新規範,而且資源並不匱乏,或是每個人認同共產作為一種美好的價值,它事實上是有可能實行的。不過前提是資源充足,很多共產世界的問題在於,基本的資源不足,沒辦法去操作這套東西。

  馬克斯對社會有他的一套想法、一套分析,但重要的是,他去想像社會是否有另外一種可能,並提出共產世界這樣的理想,而且把它的運作方式講得很清楚。他認為經濟生產方式決定很多東西的本質,所以今天你如果是一個馬克斯主義者,或是你是一個唯物論者,你會認為這個社會的最重要基礎就是經濟生產方式,文化形式、社會制度都會跟它有關。馬克斯提出共產世界的理想,但改變如何可能發生?如何從資本主義社會走向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斯認為,無產階級革命是達到共產世界的方式,他的《共產黨宣言》就有提到,要無產階級者起來加入革命。當然,現在有人嘲笑這條路為紅色天堂夢,因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冷戰已經結束,共產主義國家像中國也走向私化,好像認為這個理想是不可能的。但我想馬克斯的偉大在於,他有人文主義的關懷,提出另外一個社會的可能性,他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觀,這裡面有很重要的社會學意義,問題只是在實踐這條路的方式是錯的。

社會的改變又如何可能? *社會變遷 *科技革新、人口增減 *集體行動、革命、社會運動

  如果這個社會有既定的腳本、有這麼多的社會控制,到底社會是如何改變的?從過去到現在,社會有很大的改變,到底這改變是怎麼發生的?社會學稱社會的改變為「社會變遷」,社會變遷有很多的機制,像科技革新會帶來改變,當新機器被發明的時候,帶來了生產方式的改變。今天電腦作為一項科技革新,也帶來正在進行中的社會變遷,所謂的「e世代」就是社會變遷下的產物。人口增減也是社會變遷的重要原因,像過去許多國家的貧窮問題,都是跟人口過多有關。另外一個重要的社會變遷機制是集體行動,譬如馬克斯倡導的無產階級革命,就是利用集體行動來改變社會。目前我們看到比較溫和的改變社會方式是社會運動,包括剛剛提到台大校園腳踏車公有化,這也是一種小小的集體行動,一種在校園裡的社會實踐。以上是關於社會改變的可能機制。

  社會學會去思考這幾個面向,它絕對是一個有行動力的學科,因為它預期改變是可能的。你要有能力去想像,社會改變的可能性在哪裡,你也要有能力作正確的分析,去看穿社會運作的原則。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人文主義的基本關懷,關懷不平等、關懷人的痛苦,希望人能過理想人的生活。今天你聽到這麼多堂社會學,包括金耀基老師講的族群、嘉苓講的性別,還有葉啟政老師講的思想史,以及高承恕老師講的結構與個人,我希望大家能記得,社會學有這樣一些基本的精神。

社會學思考
*人文精神
*批判色彩
*關懷旨趣
*實踐意涵

  最後是關於社會學的思考,第一個是人文精神,也就是剛剛提到的人本關懷。第二是批判色彩,你要去批判,看穿既有東西的問題在哪裡。第三個是關懷的旨趣,也就是你關懷不正義、不平等。第四,它是有實踐意涵的,你會去思考社會改變的可能,以及改變的實踐方式。我想這四點是社會學思考,非常古典也非常重要的精神,一個好的社會學分析,應該包含這四個部分在裡面。我今天就用它當作演講的結尾。

  最後我要提的是,我並不是要跟大家講社會學有多好,而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是一個社會學家,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有這四方面的思考,但不一定會從事社會學的專業工作。我希望大家不管將來是不是唸社會學,可能在座百分之八、九十都不會把社會學作為專業,但我希望大家有社會學的思考。如果你今天選擇當醫生,我也希望你有社會學的關懷和思考,你可能可以去接觸醫療社會學,瞭解醫院作為一個制度,對病人可能有哪些問題,醫學作為一個專業的霸權,它是不是對人有很多不公平?會不會因為醫院的制度本身,而使得很多病人看病時沒辦法受到尊嚴的對待?你今天如果是研究生物科技,你可能可以研究生物科技的倫理。如果今天你作一個音樂家、畫家或作曲家,我也希望你去瞭解文化社會學,知道文化工業的運作,它裡面是否有一些不正義的地方,是誰決定誰的東西是masterpiece、誰的東西是trash?這裡面都有一些權力的運作,我希望你有這樣一個社會學的思考。當然,如果你想跟我們一樣作一個專業的社會學家,我們也非常歡迎,社會學家不需要太多,但需要有熱情、有實踐能力、有分析能力的優秀人才加入。

《綜合討論》
◆兩位教授、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人講禮,希望用禮來實踐道德;但禮的實踐並不一定能夠保證道德的實現,常常會變成一種形式主義。當這種情況發生在現代社會的時候,會不會反而變成現代社會的另一種阻力?第二個問題,我們生活在許多社會規範之下,我們可以將這些社會規範分類為法律和道德。當這些社會規範在規範我們的時候,規範的正當性和權威性從何而來?謝謝教授。

◆兩位教授、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第二組的學員。我的問題很簡單,想請教授講一下剛剛沒有講到的涂爾幹、韋伯,因為我蠻想知道的,謝謝。

◆前兩天六月一號,台北是不是說開罰單開了四百多萬嗎?承剛剛同學問的法律的正當性,我想問的是,這次新的交通法規裡,譬如關於繫不繫安全帶,法律的正當性何在?像我今天就跟爸爸在辯論,繫不繫安全帶國家管不管得著、該不該罰?爸爸覺得那是個人的事情,國家為什麼要管?那自殺要不要罰錢?我覺得爸爸這樣講好像也有他的道理,可是我是覺得,課本上講說法律是為了保護人民,所以不繫安全帶要被罰錢。我想請問教授的看法,譬如繫不繫安全帶,或者酒後駕車,當然酒後駕車是另外一個問題,因為你會妨礙到別人,那繫安全帶是自己的問題,這兩者之間,國家立法的正當性是什麼?

◆兩位教授、現場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想問兩個問題,首先第一個問題是,教授剛才提到「審問不平等是社會學的主題所在」,我想請問一下,那麼自由在哪裡?我不是說自由和平等不能並存,我只是想聽聽看教授對於自由和平等的看法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早上金耀基教授提到,如果想要談個人自由,必須先全盤瞭解所謂的社會控制是怎麼樣。我想這一點跟剛才教授提到,「你要去瞭解一個社會中的真諦,然後才看透它其中的意義、才能作一些反應」,我覺得這是一樣的。我想請問教授的是,我們說瞭解一件事情,會不會有點廣泛、誠意過高或不夠明顯?因為說瞭解,我們並不知道到底要瞭解到什麼地步才算是真正的瞭解,全盤瞭解又到底怎麼樣才是全盤瞭解?這樣會不會有點相對主義的感覺?有沒有比較好的說法,例如我們著重於利益,兩者之間的利益或大家的利益,以利益越多我們所採取的方式越好,跟瞭解越多比較起來,這兩種方法哪一種說法較好?或者教授有其他的看法?謝謝。

-------------------------------------------------------------------------------

要:社會學的想像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社會學的想像
作者:Mills, C. Wright
出版社:Oxford Univ Pr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13日

此封面為Mills第三任妻子所設計,他妻子本身是個藝術家

大綱(摘自導讀)

第一章開宗明義指出社會學的前景,第二章到第五章是"破"的功夫-破鉅型理論、破抽象經驗論、破工業人際關係學派、破學閥及學商掛勾,最後才一步一腳印引出"立"的方向:要從特人煩惱看出社會議題、要結合小我生命和大我生命以社會結構來思考問題、要避免傳統學科的僵化界限而以問題為中心、要將人類的理性和自由常存己心,要勇敢的說出和站穩自己的立場。附錄部分則是以自己的研究經驗來引導"菜鳥",如何具體地發揮"社會學的想像",做出有意義的社會學研究。(P13)

第一章 前景(Promise)

社會學想像讓我們能夠掌握歷史和傳記,以及兩者在社會中的關聯性,這是社會學想像的任務與前景。(P35)煩惱(troble)經常源自那些超出個人能力所及的野心與恐懼而造成套牢的感覺,少有人會對此感覺採取社會變遷或制度矛盾的解釋,事實上,個人的生命已經深深的被歷史情勢所影響,而社會學的想象則是是要提倡這種連結個人與集體的心智能力,幫助人們洞悉世界並重新對自身處境有不同的理解與定位。

社會分析大師會提出的三類問題:
(1) 這個獨特的社會整體的結構為何?由哪一些基本的成分組成?又是如何相互串連在一起?又,這個結構和其他社會秩序有何差別?在這個社會裡,任一特徵對於社會的延續和社會變遷有何意義?
(2) 這個社會站在人類歷史中的哪個位置上?變遷機制是什麼?對人類全體的發展來說,它有何地位與意義?我們所檢驗的任一特質,如何與這個社會所經過的歷史階段相互影響?這個歷史階段—它的基本特徵又是什麼?他跟其他歷史階段有何差異?它創造歷史的獨特方式是什麼?
(3) 在這個階段與社會中,佔有優勢的是什麼樣的男人和女人?哪一類的人當道?依照什麼方式,它們被淘汰、解放或受壓迫,而成為感性的人或遲鈍的人?在這個階段與社會裡,我們所觀察到的行為與個性,顯現出哪一種「人性」?又,我們所檢驗的每一個社會特質,對於「人性」有何意義?
(※社會分析基本著作的基本精神就是要連結理論和方法,我認為這三個問題有助於理解社會分析的課程目的,應作為課前閱讀。)

藉由社會學想像的導引,人們現在希望能夠掌握世界的動向,並且理解他們所遭遇的事情,雖然在社會當中,它們只是傳記與歷史交錯的瞬間而已。大半由於深深地領悟到社會的相對性與歷史造局的力量,在當代人的自我意識中,他縱然不是一個永遠的陌生人,也是個局外人,在這種自我意識中,社會學想像是最豐饒的一種,原先,有些人的心智只探及有限的經驗軌跡,然而,在運用社會學想象之後,他們往往感覺到,宛如在一間曾經如此熟悉的屋子裡頭驚醒。他們獲得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他們體驗到價值觀的重整:總而言之,透過他們的反省與感受力,他們了解到社會科學的文化意義。(P37)

2
煩惱(trouble)發生在個人的性格中,以及他與個人直接相關的範圍內。煩惱所關係到的,乃是個人的自我,以及他身歷其境、親身體會到的以限社會生活。煩惱是私人的事情:一個人覺得他所珍惜的價值受到了威脅。議題(issues)所涉及的事情則超越了個人的局部環境與內心世界。議題所關係道的,乃是整體的歷史社會—由許多的個人情境組織而成—制度,以及不同情境交錯互滲—以形成社會與歷史生活的大結構—的方式。議題是公共事務:人們覺得某些大眾珍惜的價值受到了威脅。議題常牽涉制度安排上的危機,經常也會涉及馬克思主義者所稱的「矛盾」或「對立」(antagonisms)。

3
我們處於一個不安(註解一) 與漠然(註解二) 的時代,但尚未形成明析的現象讓理性和感性有插手的餘地。他們無法說出是什麼價值受到威脅,它們受到的是什麼威脅,簡言之,他們還不到可以做決定的地步,這些問題還不夠明確,不足以構成社會科學的問題。然而,接受理性、自由等傳統價值的人,不安就是個人煩惱,漠然本身就是議題,因此,不安與漠然正是我們時代的旗幟 。當今社會科學家首要的政治與學術任務,是要釐清當代不安感與漠然的要素,而社會科學逐漸成為我們這個文化時代的公分母,而社會學想像也成為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心智特質。在每一個智識階段裡,總有某種反省的風格會成為文化生活的公分母,而Mills相信,社會學想像正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的公分母與旗幟。
-----------------------------------------------------
註解一 不安(uneasiness):不知珍惜什麼價值卻被覺威脅,這是不安,也是焦慮。
註解二 漠然(indifference):不知要珍惜什麼價值也不覺有威脅,若漠然延伸到一切的價值,就變成了冷感。
--------------------------------------------------------

本書目的,在於界定社會科學在我們時代中的文化使命。目前,在社會科學家之間,普遍對於它們所選擇研究的走向瀰漫著不安的感覺—知識與道德的不安。我希望增強這種不安感,找出一些不安的源頭,把這種不安轉化為明確的動力,促成社會科學前景的實現,破舊立新;簡言之,我想指出某些當前的任務,以及目前當務之急所可以利用的工具。(P50)

附錄、論學術藝師精神(craftsmanship)

對於自覺是古典傳統一部分的社會科學家個人而言,社會科學是一種技藝的實踐。(P259)在社會分析基本著作這門課中,謝國雄老師不斷重述此門課的精神,也就是要結合理論與方法論,而他的另一門田野實作課也落實了此精神,如同C. Wright Mills所說,謝國雄無疑地是這類觀點的信徒。至於清華社會學中要求每位老師回答的問題”生命與學術之間的關係”,也是Mills所提倡的觀點,也就是不會把研究與生活區分開來,Mills認為:

作為一個學者有得天獨厚的機會去安排一個可激勵良好工作習慣的生活方式,學術不僅是終生事業的選擇,也是生活的選擇;一個學術工作者,布論他是否認知到,在他努力工作並改善其技藝的同時,也形塑了他的自我;在他努力發揮自己的潛力,並把握任何時機時,它建構了一個以優秀工作者特質為核心的性格。(P260)
換言之,Mills認為必須在學術工作中活用生活經驗,持續檢驗並詮釋自身生命經驗。藝師精神(craftsmanship)是以自己為中心,你親身涉入你可能研究的每一項學術產品,因此,必須勤做筆記,包含私人經驗、專業活動、進行中的研究以及研究計劃。(P261)

以目前的情況而言,我也開始運用我的觀察與日常經驗。我不知道優秀的學術工作者必須具備哪些完整的社會條件,但身邊無疑地必須包括一群肯傾聽和交談的人—有時還必須是虛構的人物。在檢視一些關於作者的筆記時,我發現它們提供的陳述有三種:(1)從某些作者,你可以經由系統性地重述這個人的整體說法或特定觀點,而直接學習;(2)對某些作者,你提出接受或反駁的理由和論證;(3)其他的作者,可以啟發你自己的鋪陳引申與不同專案。在這裡,你要抓住一個論點,然後問:我們要如何使它成為可測試的,以及我要如何才能測試它?正是在處理這些現有觀念時,你自覺到自己延續了前人的研究。

Mills提供幾個特定的方式可以激發社會學想像:
(1)在具體的層次上,重新整理檔案。
(2)對定義各種問題的字詞懷抱著遊戲的態度,這往往會寫放你的想像力。
(3)你所遇到許多的一般性觀念,在你思考時,就會將它們歸為各種不同的類型,展新的分類往往是豐富的發展之始。要有更好的分類,你必須發展出交叉分類的習慣。交叉分類之於研究中的社會學家,正如同巨型圖解之於法學家。在許多方面,交叉分類就是社會學想像的文法。
(4)藉著考慮極端的狀況—有時候你會獲得最佳的洞察力思考你直接關心的事物的反面。在你研究過對比得客體後,你會比較了解他們,然後你可以找出各種面向,並從中加以比較。檢義的做法是先建構「對極類型」(polar types),及各面向的對立兩極。一個辦法就是採取各種不同的觀點:以對話體書寫往往很有助益。
(5)在做交叉分類時,為求單純,第一個工作是回答是或不是,這點推動你去思考極端的對立。質化分析的目的則是要你知道類型的適用範圍。故意顛倒自己得比例感有時候可以釋放想像力。
(6)以比較的方式掌握素材是很有助益的。
(7)最後一點是關於如何完成一本書,而非如何釋放想像力。有關主旨(theme)與論題(topic)的區分。論題是一種主題,考慮如何安排所有論題的次序時,就必須進入主旨的領域。主旨乃是一種觀念,通常識針對某種大趨勢、主要概念或關鍵區分。你必須有系統地對這些主旨與全部論題之間交叉分類,要問:論題如何受到各個主旨所影響?接著問:各論題對各主旨是否有意義?如果有,是什麼意義?

(※以韋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為例,論題就是基督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分別在<問題>的第一、第二節中處理,而主旨則是宗教信仰的內在特性在資本主義精神形成過程中發揮重大影響。於是,接下來所談的<路德天職觀>、<入世禁慾的宗教基礎>和<禁慾和資本主義>等論題,都必須放在主旨的脈絡下理解。)

Mills談到關於書寫風格的問題。寫作除了是為了贏得讀者注意,更是為了要贏得可讀地位。(※用現在部落格為例,就是要增加瀏覽人次。)然而,學院往往使用各種艱澀的術語來隔絕一般讀者,對Mills而言,這不過是一種要凸顯社會地位的心態作祟,假如要破解學院的文體,首先得破解學院的身段,必須用心去回答三個問題:(1)我的題材究竟有多艱深與複雜?(2)當我寫作時,我要求自己是什麼地位身分?(3)我為誰而寫?(P288)

社會科學家作為一個作家大略有四種可能性。如果他以一個聲音自居,並假設它正在對我所指出的這種聽眾發言,則他會試著寫出易讀的文體。如果他說話而無意識到聽眾,則可能淪為不知所云的囈語。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聲音,也找不到任何聽眾,全然是為了沒人收藏的紀錄而說話,則我猜,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真是一台標準化文體的製造機:空蕩大廳中的無主聲音。(P290)

最後一點是有關寫作與思考之間的交互作用。Mills區分成兩種,分別是「發現的脈絡」(the context of discovery)和「呈現的脈絡」(the context of presentation),若以前者書寫,則只會有少數人理解你,此外,此種論述將非常主觀,因而比須採取後者,首先將自己的思考呈現給自己,其次才呈現給其他人,成限的過程中往往會進行修正,就會成為一種新的發現脈絡,更具有社交上得客觀性,不過Mills再次聲明,必須在兩個脈絡間游走出入,而當你游走出入時,最好要知道你下一步的方向。(P291)

思考是一種追求秩序的奮鬥,同時也追求充分的理解。你不應太快停止思考—否則你會遺漏你所應該知道的;你不能放任自己一直思考下去,否則你會爆炸。我想,正是這個兩難,使得反省,特別是那些罕見的成功反省,成為人類能力所及的最狂熱努力。

Mills所給的箴言和警句來總結上述所言:
(1)做個好藝師:不要墨守任何僵化的程序。讓你的心智獨立地面對人與社會問題。
(2)避免染上拜占庭式的概念拆組怪僻,以及廢話連篇的習性。切誤以不知所云作為逃避批判社會的手段以及被讀者批判的手段。
(3)製造你認為作品所必需的超歷史建構,也深掘次歷史的瑣事。(※抽象化的能力)但切莫寫了超過三頁而心中仍無任何具體例證。
(4)不要言就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情境;是研究的社會結構來選擇並組織了諸多情境。
(5)認清目標,乃是充分地並比較地去理解世界史中曾有與現有的社會結構。
(6)永遠睜大眼睛注意人的形象—總稱的人性觀—這是你的作品中所假設和隱含的;以及歷史的形象—你認為歷史是如何被創造的。
(7)不要把人理解為一個孤離碎片,或一個自給自足的可理解場域或系統。
(8)不要放任官方所擬定的公共議題以及私人所感受的煩惱去決定你要研究什麼問題。要知道,要適當地建構社會科學的問題,必須包括個人煩惱和公共議題、傳記和歷史,以及期間複雜的關係。正是在那個領域內,個人得以生活,社會得以構成,唯有在那個領域之內,社會學想像才有機會去改善我們這個時代人類生活的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