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1分天才× 99 分勤奮
馬凱│理財周刊864期│2017-03-16
鴻海郭董之名響徹雲霄,不僅當今在台灣孺子皆知,連日本人眼見他一手將原本瀕臨絕境的夏普起死回生,而且短時間即轉虧為盈,也無比仰慕。但最足以彰顯其盛名的,莫過於美國房地產企業家川普一戰成功,顧盼自雄,一言一動都幾可撼動整個地球之後,此間即有人高倡請郭董出馬競選總統。一呼百應,郭董立刻成了民眾心目中最受支持的總統人選。
這樣一位在事業上、財富上、名聲上如此聲勢赫赫的人物,究竟憑什麼秘訣大獲成功,當然是大家都急於知道的答案。眾所周知,郭董出身貧寒,創業的本錢是其母標了十萬元的會,事業的起點是一家製造電視機旋鈕的小廠。從他畢業於中國海專,可知其資質絕不能與台清交的頂尖學生相提並論。這些條件必然讓許許多多出身同樣平凡的普羅大眾大感欣慰。的確,有為者亦若是!但他能脫穎而出的關鍵,卻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輕易做到。那是什麼?
不只一位成功人士直指:工作八小時成不了郭台銘;鴻海帝國就是郭台銘的勤奮打下來的。成功是一分的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這句名言我們早就耳熟能詳,似乎正足以為郭董的奇蹟做為註腳。其實這個公式並不正確;正確的公式是,成功是一分的天才乘上九十九分的勤奮。
環目四顧,有許多聰明才智遠過於台清交頂尖高手的天才們,一生渾渾噩噩、一無所成。若依前一個公式,一百分的天才加上零分的努力,起碼也該有一百分的成就。但事實不然,一百分的天才乘上零分的努力,就是零分。為什麼?
嘴上說得天花亂墜,腦子裡鎮日天馬行空、裝滿了好點子,但完全不去行動,枉有天大之才,除了零分還能得啥?時光一分一秒毫不遲疑地流逝,一秒的努力即得一秒的成果。一個每天勤奮工作十五小時的中資之才,每一天就比那位天縱英才但只努力一小時的天才有更多的成就。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到了郭董這個年紀,其間的差異就真如天壤之別。這就是每天工作八小時成就不了郭台銘此說之所自來。
因此,如果一個資質至少不下於年輕時的郭董者,或許無法每天勤奮工作十五小時,但若不勤奮工作八小時,連成功的邊也摸不著。
中國味 惹人嫌?
2017-06-27 06:00
推文到plurk
日本的老牌工業巨擘東芝,由於爆發嚴重的內部治理弊端,決定出售其最有價值的半導體部門,企圖重整財務、重新出發。(法新社)
過去幾個月以來,日本的老牌工業巨擘東芝,由於爆發嚴重的內部治理弊端,決定出售其最有價值的半導體部門,企圖重整財務、重新出發。此一交易案,吸引多組人馬高度競逐,然而臨到最後掀牌時刻,在日本政府介入主導下,東芝決議優先與「美日韓聯盟」協商締約,以保護國內就業,並確保關鍵技術能夠留在日本。對於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生產國的台灣來說,這個案例是面很好的借鏡。
所謂的「美日韓聯盟」,是日本經產省所糾集催生,主要是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這是一個由日本政府與多家公司合營的機構,以及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南韓SK海力士所組成。其中,這家南韓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已經刻意以融資方式參與,並不掌握實際經營權,以避免壟斷疑慮,但是仍然引起日本社會對於技術外流的疑慮,因為它過去曾有偷取東芝專利技術的紀錄;而東芝的合作夥伴美國威騰電子(WD),擔心私募基金未來在獲利撤離時,會把股權轉給同業SK海力士,也已訴請國際仲裁,要求東芝停止出售雙方合資的業務。
儘管如此,相對於功虧一簣的台廠鴻海,在競標過程,日本政府一再有意無意的釋放:鴻海與中國政府的關係,主要工廠位在中國,可以作為軍事用途的東芝半導體技術,具有被中國取得的風險;即使鴻海也從原來的單一投標,改邀蘋果、亞馬遜等合組台美日聯盟,提出三兆日圓(約二七○億美元)、遠優於「美日韓聯盟」的高價,並且切結絕無中資背景,保證未來將深耕日本,甚至放言要對日本政府的干預提起訴訟,卻仍然無法解除日本對「中國因素」的疑慮,寧願接受海力士,也要捨棄鴻海,其國家的產業戰略順位可見一斑。
雖然郭董不認為鴻海業已出局,還要努力扭轉頹勢,但其遇到的曲折,想必會勾起不少人對於台灣不久前熱中加入「中國隊」的記憶。以聯發科為首的國內IC設計業,盛傳被要求在「中國隊」與「外國隊」做抉擇,當時,所謂打不過紅色供應鏈,就讓中資入股的失敗主義瀰漫,馬英九政府的經濟部一度準備鬆綁,所幸政黨輪替發生,國民黨下台,才令其偃旗息鼓。於今驗證「中國因素」成為台商進行跨國整併時的最大絆腳石,豈能無動於衷?
事實上,在中國龐大的科技產業中,記憶體是他們真正的阿基里斯腱。中國是全球半導體記憶體的超級大市場,但是自有技術、產能完全空白。如果世界真要打起貿易戰,西方只要禁運記憶體,中國許多關鍵工業,包括手機、電腦、電視、汽車、網路等等,將面臨停擺。中國這些年來一直處心積慮,企圖砸大錢在全世界收購半導體技術,其中記憶體更是重中之重,就是希望填補這致命的空缺,例如稍早企圖染指美光、海力士,但是完全不得其門而入。後來的策略是挖角,但記憶體的專利門檻太高,旁門左道的方式幾乎難成氣候。
那麼,為什麼面對東芝這次堪稱多年來規模最大、技術障礙最高、而且中國最需要的收購機會,對岸卻反而從頭到尾無聲無息,包括行事浮誇的紫光,或是所謂的「大基金」,連表達意願都沒有?應該是中國心知肚明,無論提出何種條件,日本都毫無懸念,不可能出售這樣的技術,給利益高度衝突的外國。
日本的國家態度,自始就非常明確,這點值得台灣學習。那就是即使是一家上市企業,政府也要在就業留才以及技術資訊安全的角度,把握審批的權力,以確保國家利益。而日本的國民更視為理所當然,並未見其社會與輿論以「鎖國」加以輕慢,甚至不只針對強國如此,對於技術落於其後的韓國海力士,他們同樣不會掉以輕心,一再要求東芝必須說明防範措施。一個國家的主體性,在此充分彰顯。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正走到多重選擇的十字路口,歷經長達八年的加速西進,現在是很好的沉澱時刻。事實上,中國自己才是對外資投資重要產業採取嚴厲限制的國家,繼美國總統的科技顧問委員會警告,中國傾國家之力推動半導體技術發展,使美國國家安全面臨風險,建議對中國半導體業嚴加審查之後,歐盟峰會的多國領袖,最近亦已同意將審查中國國有企業的投資,並認為公共基礎建設與國防等戰略產業,應列為限制投資項目。
在這個國際潮流之下,鴻海被日本公然嫌棄的理由,值得做為所有台商進行全球布局時的殷鑑。
【為何鴻海被封殺?】郭董別灰心 你只是碰到「有如天神」的日財經官員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日本朝日電視台報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表示,競標東芝半導體仍有機會
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昨天在股東會後的記者會上,再度砲轟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我國經濟部)不顧國際企業併購的常規,直接跳進比賽,指定東芝記憶晶片事業的最後買家。郭台銘甚至不避諱地直接點名,經濟產業省的商務情報政策局局長安藤久佳(Hisayoshi Ando),就是一直阻止鴻海「參賽」的關鍵人物。昨天郭董在記者會上說:「我跟他(安藤局長)就見過這麼一次,就沒想到這次,東芝(競標案)又他來負責,我說慘了,我一開始就有不祥的預感。」「安藤局長(在)2016年1月24號,他說你最好不要買夏普。如果你要買,要我同意可以,讓我INCJ(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來加入」。為何一位局長就可以影響價值2兆日圓(逾5500億元台幣)的東芝記憶晶片出售案,不讓鴻海這樣的外國科技大廠循正常管道「拚輸贏」?原來,這是因為在日本政府體系,特別是在中央政府部會中,高階事務官員不僅在任時享有相當大的行政權力,退休之後的去處也多彩多姿,因此在日本社會中地位有如天神一般的崇高,與台灣有天壤之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研究員暨日本研究碩士學程教授蔡增家,2006年起在政大開設通識課「從漫畫看日本」,後來成為政大人氣極高的通識課程。2015年他以講授這門課程的經驗及素材,出版了「上一堂最好玩的日本學」專書,其中第一篇文章的主題就是「如『天神』般的日本官僚」。蔡增家在書中寫道,在日本社會,「官僚」(是指通過公務人員考試的高級事務官)在民間的地位相當崇高。他說明,在日本人眼中,學有專精的官僚,是戰後日本經濟高度成長的重要推手。若沒有這些全能的官僚,日本不可能從戰後的廢墟中復甦。反觀政治人物(指國會議員)則被視為當今日本金權政治的始作俑者,他們常收取大企業的不當政治獻金及回扣,為大企業的經濟利益護航。更重要的是,日本中央政府部會的高級事務官員,大多來自有「日本最知名大學」稱號的東京大學,尤其是在財務省(相當於我國財政部)與經濟產業省等財經部會,「東大幫」的勢力更大。日本人有多麼敬畏官僚?蔡增家指出,台灣的公務人員退休後,到民間企業或國營企業尋找事業第二春的人,常常被稱為「肥貓」。但是在日本,日本人把退休官員到民間企業尋找第二春的人,稱之為「天神下凡」(amakudari),意思就是他們有如掌握大權的天神,下凡到人間。蔡增家也寫道:「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日本公務人員待遇比較高,但事實上,日本的公務人員待遇是遠低於大商社、大銀行的役員(高層主管)。」「而東京大學畢業生願意投身公務人員,主要是因為日本官僚的權力相當大,對於各個企業擁有行政指導的特權。」「另外在相親市場當中,官僚經常是日本女性爭相追逐的目標。」(劉煥彥/台北報導)
財訊/郭台銘為何不能沒有她? 鴻海第2人黃秋蓮揭密
文/林宏達
2016年12月30日,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宣布,他個人投資的日本堺顯示器株式會社(SDP)將投資人民幣610億元(約合新台幣2千8百億元),在中國廣州興建10.5代面板廠。
簽約儀式上,站在郭台銘旁邊的,是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
今年1月22日,鴻海尾牙上,數十位高階主管一字排開,握住郭台銘左手的,也是黃秋蓮。 2月5日,鴻海開工前一天,星期天早上8點半,郭台銘進鴻海土城總部辦公,在郭台銘進公司前五分鐘,早一步進入鴻海的身影,還是黃秋蓮。
從鴻海成立第一年開始,黃秋蓮就是郭台銘身邊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其他人換來換去,黃秋蓮永遠在,郭台銘到哪裡都帶著黃秋蓮」,一位產業人士觀察。
她,是現在全球電子代工產業最有影響力的財務長,每年掌管4兆3千億元營收的鴻海帝國財務。
她是鴻海錢媽媽》
她蓋章才有錢,還掌握逾80家公司
當中國高喊「別讓郭台銘跑了!」郭台銘要靠她調度2千億元台幣,在幾個星期內宣布廣州新面板廠投資案;當川普高舉美國製造大旗,黃秋蓮竟還能幫忙調度資金,和美國政府談判另一個規模2千億台幣的巨額投資。
在日本救夏普,在歐洲助諾基亞再起,在印度投資手機產業,在中國進軍金融服務業,在全球投資iPhone 8的供應鏈,每一樣都是攻城滅國的大事,所有最重要的資金調度、控管,都由她完成。在鴻海,即使各事業部副總裁看到她,都要親切叫一聲「錢媽媽」。
「鴻海人說,郭台銘蓋章,你未必能拿得到錢;黃秋蓮蓋章,你一定拿得到錢」,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觀察說,在鴻海集團,郭台銘主要擔任鴻海的董事長,但依中華徵信所集團企業研究資料顯示,鴻海集團841家關係企業公司中,黃秋蓮擔任董事長或董事的相關公司就超過80家。
2014-06-28
◎ 謝德謙
張志軍訪台,郭董又「展風神」了!他說「民主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經濟,否則寧可不要民主」;還說「如果年輕人學開模具,不要去佔領立法院,台灣股市就上萬點了」,更批評「監督條例是畫蛇添足,條例本身在審議過程就已監督」等。
或許,以台灣營收最大的企業集團總裁而言,郭董自認不可一世。然而,若以稅後淨利,甚至淨利率而言,則又是另一回事了。比較台積電與鴻海,平均營收達七倍以上的鴻海淨利遠不及台積電。或許,有人認為產業不同。但是,比較其他國際大廠,不論是設備大廠或消費產品廠等,例如韓國三星營收即高於鴻海,淨利率卻能達十二%以上,Microsoft、Apple、GE、IBM等則多可達兩成、三成,甚至四成。亦即,鴻海淨利率實在過低。然而,鴻海的超低獲利不僅有害其本身產業成長,更阻礙台灣的經濟發展。因為,鴻海就像絕大多數「高科技產業」一般,枉費整個社會投注包括稅賦減免、優惠貸款、科學園區獎勵、行政院開發基金挹注,甚至國安基金護股等的眾多資源。
鴻海低淨利原因如下:第一,其研發(R&D)水準不足。根據智財局二○○二年起的統計,以對企業營收較有幫助的發明專利言,鴻海的發明專利佔專利公告發證件數的比重一直不高,都在五十%以下。僅有二○一三年才勉強近九成(一八五六/二一六七)。反觀,台積電的公告專利中發明專利的比重接近於一百%。第二,台積電的研發費用約當營收比重的十%(與三星相當),英特爾、高通等則佔營收比重的二十%。鴻海則是連研發費用的總數都低於台積電(二○一三年,台積電為四八一億,鴻海為四六六億元)。第三,當然還有企業文化,例如是否真正顧及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具有民主、尊重人性的管理方式等。第四,可能是郭董「玩心太重」,無心企業經營。
為了郭董自己、鴻海員工及台灣經濟發展,奉勸郭董還是專心提高淨利為重!
(作者為IFJ國際記者聯盟暨台灣記協會員)
----------------------------------------
日本人眼中的「經營大師」竟然是...郭台銘
撰文者大槻智洋 日經科技報 瀏覽數:200+2014-06-27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
photos放大顯示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 (攝影者.賴建宏)
本文由日經BP社日經技術在線logo提供
台灣鴻海精密集團總裁郭台銘(Terry Gou)親自闡述自己對於企業經營和電子產業的信念與哲學。一向直來直往的郭台銘,開門見山地指出了企業經營的本質。雖然內容抽象,但無處不體現出郭台銘看穿事情本質的深邃。本文提到的經營本質,相信在今後的連載中還會經常被觸及。(《日經電子》特約記者:大槻智洋,TMR台北科技)
Foxconn此前在電子產業中實現了高速發展。不僅在消費類產品的代工服務領域Foxconn穩坐頭把交椅,在其他領域的銷售額也在不斷擴大之中。Foxconn能夠事先高速發展的秘訣究竟是什麼?我將把以往經驗思考的結果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為有志從事企業經營的各位提供一些參考。
經營者必須理解的三大要素
優秀的經營者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是,對照我自己的經驗,這些經營者都具備一個共通性:那就是理解三大要素(1)專業技能、(2)經營能力、(3)財務活動的重要性,並不斷努力行動。
---------------------------
「專業技能」的重要在於,經營者需要掌握自身商品與服務應當滿足客戶的品質和速度。關於「經營能力」中的「經營」是什麼,我將在後面介紹。在這裡想要重點指出的是領導能力的重要性。只有鼓舞員工,讓員工體會到達成目標的喜悅,公司才能永續發展。
「財務活動」是吸引需要的人才進入公司的必要條件。公司的總市值越高,就越容易為公司需要的人才提供其想要的股票期權和員工福利等(註1)。這些人才會擔負起財稅、投資、行銷等業務的各項功能。
(註1)發放獎金在台灣是員工福利的一種常見形式。員工可領取到現金或是按時價發行的股票。這是股東大會上同意的凈利潤處理方法之一。發放員工福利後,相關費用計入損益表。
那麼,在投資和市場開拓中,Foxconn重視的是什麼?這一點只要聯想起Foxconn注資開發動作相機(編按:指GoPro,參考商業周刊1311期「鴻海大電視計畫 為何壓寶36歲神秘小子?」)的那家公司,應該就能找到答案。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與風險企業家聯合開闢市場,共同累積需要的技術和經驗。
那麼,企業經營究竟是什麼呢?企業經營其實有三局。分別為格局、佈局和步局。格局雖然也可以稱之為藍圖,但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創業者或經營者信念的作用。如果沒有想要通過自己的公司做些什麼、或是想給世界帶來點什麼的話,企業就不會有藍圖
-------------------------------------------------
佈局是指戰略。選擇正確的方向是經營者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責任。而按照佈局推進業務則是步局,也可以稱之為戰術。戰術之中當然包括組織構建,人才選擇、雇用、育成、挽留,業務流程的系統化等內容。經營者的業務,就是要使員工圍繞這三局展開行動。
在三局之中,我把格局放在第一位,對此你或許會想:「用愛情小說來打比方的話,這就如同是讓人先寫個大團圓的結局,再來寫第一章的相遇情節」。但是,請相信我。經營者只要按照信念描繪藍圖,制定戰略和戰術並且貫徹到每天的工作之中,其信念和企業的藍圖就會自然而然地實現。
也要雇用異才
關於組織和人才要補充一點。這是因為組織和人才是企業發展進程中最為重要的關鍵。用人的秘訣在於「三合」。第一是集合,也就是徵集具有一同開創事業勇氣的優秀人才。在Foxconn的成長壯大過程中,從美國3M和美國HP(惠普)退職而來的技術顧問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第二是整合。在把組織團結在一起的同時,也要雇用異才。同構型過高的人,彼此之間既無法優勢互補,也缺乏激勵,很難誕生新創意。
第三是融合。每一名員工要存異求同,形成統一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不會自然形成。經營者要制定明確的意圖,來孕育與培養企業文化。只要有了企業文化,每個員工就能和其他員工為實現共同的藍圖而奮鬥。(代筆:I-Hsin Li(李一鑫),鴻海精密集團)
--------------------------------------------------
2014-06-28
◎ 賴佑哲
早期台灣有許多族群來往,很多地名有特別意義。後來鄭氏帶領大量漳泉移民,仍能採用原音。只是因為使用並非以「發音」見長的漢字,導致原音原意漸漸流失。
對於「台員」說「埋冤」不必以穿鑿附會視之,而可以把它當成研究的話題。筆者對於原名發生興趣,係從台灣東部美麗的「秀姑巒溪」和「靜浦」開始,因為他們的原名幾乎可以確定。「靜浦」是「秀姑巒溪」之出海口,原是Amis族人居住,稱為CiPoran(有不同拼音)。CiPoran台灣話發音用漢字接近為「秀姑巒」,後來又簡化成兩個字成「靜浦」(Cipo)。若不是東部被入侵開發較晚,語言文化記憶猶新,後日有誰說「靜浦」和「秀姑巒」係同名,必然會被譏為穿鑿附會,一山一海怎會原為同名?
「台員」的由來如一些專家表示,緣起於平埔族台窩灣社在「一鯤鯓」台江內海沙洲一帶活動,荷蘭人來台引用稱之「Taioan」,是台灣地名最早出現文獻紀錄。可是要是參照其他台灣古地名,高雄(打狗)"T"akao、斗南(他里霧)"T"aliwu、大甲"T"aka,甚至族名,泰雅爾"T"ayal和太魯閣"T"oruku,都和"T"的音有關。這"T"是否如法文的"De"或西班牙文的"el"類似,還需要語言學者去考證。屏東(阿猴)a-kau和高雄的打狗若是漢字,可能沒有牽連,但是若從語言學看,一個沒"T"一個有"T",兩者可能是同一字,同一族群稱呼也不一定。因此,「Taioan」也有可能是"T"oan。
考據古地名對於台灣文化和生活是有意義的,恢復古地名更是重要。許多台灣的古地名有「崎」和「坑」的,多和地震形成有關,台南龍崎、嘉義竹崎,雲林古坑、台中中坑、台北深坑,都可能接近斷層地帶。古地名是早期住民用觀察和印象去命名,也是文化和智慧的表現。請鼓勵古地名的追尋和回復,幫助文化記憶,更有助於科學和生活連結。
(作者曾任醫院副院長)
高雄打狗與屏東阿猴無牽連
2014-06-29
◎ 呂自揚
六月二十八日自由廣場刊登賴佑哲〈追尋古地名 追尋文化記憶〉一文,意思很好,唯文中關於高雄打狗與屏東阿猴的討論,應屬誤解。
賴先生說:「高雄(打狗)T akao……。屏東(阿猴)akau」和高雄的打狗若是漢字,可能沒有牽連,但是若從語言學看,一個沒T,一個有T,兩者可能是同一個字,同一族群稱呼也不一定。」賴先生的「一個沒T,一個有T」的語言學觀點,是沿襲日人伊能嘉矩所著《台灣文化志》之說。沿襲一七一九年康熙五十八年李丕煜主修《鳳山縣志.外志.雜記》的記載:「明都督俞大猷,討海寇林道乾,道乾戰敗,艤舟打鼓山下。恐復來攻,掠山下土番,殺取其血和灰袽舟以遁。其餘番走阿猴林。今之比屋而居者,是其遺種也。」
事實上,筆者根據江樹生譯註荷蘭《熱蘭遮城日誌》第一、二冊記載,已證實屏東阿猴社,是原居住堯港(今高雄市興達港)附近岡山平原之原住民Taccariangh搭加里揚社,於一六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遭荷蘭新港社聯軍攻擊,逃遷到今之屏東,一六三六年二月四日和荷蘭簽約開始受統治。到一六四六年改名為Akauw阿猴社。自一六三四年到一六四五年活躍高雄屏東平原的搭加里揚社,從一六四六年起完全自荷蘭文獻中消失,其地位皆由「阿猴」社取代。
證據是每年春天,荷蘭人在赤崁召開歸順原住民各社之地方會議,一六四四年和一六四五年所選任之Taccariangh四位長老(等於頭目),有三位一六四六年「都繼續連任」為Akauw阿猴社長老,只一位因酗酒而換選新人。等於四位長老皆連任或延接,社名Taccariangh改為Akauw而已。阿猴社不是打狗社遷去的。網路打「屏東阿猴社」可找到拙文。
至於最早之《台灣府志》和《鳳山縣志》,就開始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乾被都督俞大猷追征遁入臺(台南),和逃到打鼓山(高雄打狗)之傳說,筆者也已根據《明實錄》、《正氣堂全集》等明代第一手史料,另撰文詳細論述林道乾實未到過台灣、打狗,與林道乾有關之傳說,皆屬以訛傳訛。拙文將發表於今年八月號《高雄文獻》。
(作者為作家,河畔出版社主編)
賴佑哲〈追尋古地名 追尋文化記憶〉一文
------------------------------------------------------------------
2014-06-28
◎ 林儒
在國小教師納稅後,教育部行文規定國小教師的授課節數,目前為導師十六節和科任二十節,另外,教育部也規定各年級每週上課的節數。但教育部所規定的節數和目前編制根本不符合,加上地方政府所列兼任職務減授課務的情形,小學每週約有四分之一的節數,必須依靠鐘點代課教師授課。目前每節代課費是兩百六十元,每人每週可授課上限是二十節,如果達到代課上限每月約二十一K。
這裡有幾個制度性問題:一,對人民而言,人民納稅給國家,可是國家只能提供人民「半套」式的教育服務,因為很多課務必須依賴鐘點代課教師,試問這符合義務教育照顧人民的宗旨嗎?
二,對鐘點代課教師而言,這也是一種薪資制度的剝削,鐘點代課教師授課節數和正式教師相同,教授的科目比重可能超過正式教師,但薪資只有三分之一,這種根本完全不合理甚至可能違反勞基法的制度,就存在目前的小學。
三,對學生而言,在偏鄉小學,這種制度根本是剝奪學生的學習機會,因為可能無正式教師在負責英語或自然等學科,原因為國家制度設計的錯誤造成人民接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
教育部的官員幾乎都是坐在辦公室思考制度,而制度和現實嚴重脫節,因為在鐘點代課教師的狀況下,學校只是找人授課而已,教學內容很難監督和運作,即使台北市也有此種問題,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狀況也更無法掌握,反而導致補習問題更嚴重,因為家長的自救方式是補習。
或許有人提出,那提高國小教師編制,確實教育部逐年提高,但目前編制還是不足,可怕的是教育部不斷運用行政資源吹噓目前的政策多美好,例如:十二年國教。在小學都無法確保教學的狀況下,家長會相信目前的制度嗎?或許應該重新檢討教師薪資和工作內容的問題,正視這個二十一K的現象。
(作者為國小教師)
-------------------------------------------------------
2014-06-28
◎ 王洲明
三不五時在打房卻越打價格越高、且房價為何長期高居十大民怨之首?原因不外是:打房僅係選前的表態、地方扞格中央以致政令難行。
繼江揆於四月公開打房之後,央行日前又無預警的對房地產下重拳,財政部同時宣示早已推出「調高房屋稅、嚴控房貸、推動房地合一課稅」等三措施配合壓制。
遠雄合宜住宅弊案,除了讓全民看盡政商掛勾個中三昧之外,政府打房一再失效,不外是:
一、僅係選前例行表態。對政治敏感度極高的央行,在年底選舉逐日逼近時,公開出手遏止民怨極高的房價高漲現象。外界認為,這只是選前的例行公開態度,把戲玩久了,財團與選民已見怪不怪。
二、地方扞格政令難行:今年六月,中研院賦稅改革報告建議應以「房地合一課稅」來解決高房價,但幾乎遭到「謝謝指教」的現實回應。固然今年五月已通過「微調」房屋稅率的立法,但房地兩稅均屬地方稅,只要鄉鎮縣市地方首長消極抵制(不作為),數十年難得「微調」房屋稅率,又僅是敷衍各界的戲碼。
真的要打房,行動要持續、稅制要落實;否則,上面僅用口水打房,下面卻用行動縱放,這樣的打房,國人是不抱希望的。
(作者為臺中市常任選舉監察小組委員)
------------------------------------------------------
2014-06-28
◎ 吳勤
本月二十五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一致裁定,警察逮捕到犯罪嫌疑人後,不得逕行察看嫌犯的手機內容。聯邦法院表示,手機隱私與住居隱私一樣,受到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保護,所以警方必須向法院申請並拿到「搜索票」後,才有權力看嫌犯手機內的資料。就在這同一天,我偶然看到一段來自台灣的新聞畫面:一群驃漢以暴力不斷衝撞一扇門,撞開後火速強行進入,房間外還圍著一票警員嚴陣以待,好讓房間內的人插翅難飛。當時我心想:「天啊!台灣的執法單位是不是破獲了什麼可怕的恐怖組織?」後來才知道,原來房間裡面被「攻堅」的對象是賴中強律師等七人。
姑且不論賴先生他們在房間內到底幹了什麼「好事」,我無法想像一個號稱保障人權的國家,在沒有法院的授權下,有人可以在一群制服警員面前,公然一個大腳把門踢開,蠻橫闖進私人的居住空間,事後對各界撻伐,還振振有詞有如正義使者──這究竟是誰給他們的權力?!
上述美國最高法院二十五日的判決,明確告訴了美國警察,除非拿到法院的搜索票,否則不得擅自去看任何人手機內的資料,這項裁決使得美國政府對其人民隱私權的保障,又往前邁進了一步。而同一天在台灣發生的「踹門」事件,卻把台灣得之不易的人權發展狠狠踹退了一萬步,看著那個場景,彷彿又回到了戒嚴時代,不禁教人深深倒抽一口冷氣。賴中強先生一定要提告,好讓世人看看:在台灣的法律下,他是一名擁有不容被侵犯人權的公民,還是一個恐怖份子?
(作者從事服務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