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帽/弗里吉亞帽/台灣曾經流通的錢幣1898年墨西哥“鹰洋”壹圆银幣(弗里吉亞帽錢幣)/弗里吉亞無邊便帽(Phrygian cap)又稱自由之帽+弗里吉亞人所戴+是一種與頭部緊密貼合的軟帽,其帽尖向前彎曲,典型的顏色是紅色。弗里吉亞帽成為自由和解放的標誌+佛幣、佛幣、本洋、墨西哥幣、佛頭、佛面銀、人像雙柱、銀幣、白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wuiyj4
銀幣/台灣曾出現的錢幣/西班牙銀圓/英國"站人"站洋)/西班牙銀幣又稱「佛頭銀」佛頭銀,鑄造於一七七三年/「交易最尚番錢,紅毛所鑄銀幣也」其中的番錢指的就是西班牙銀幣佛頭銀,又稱佛面銀或佛銀/台灣曾出現的錢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qs45Ln
希臘羅馬柱-阿根廷國民議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nbozV6
-----------------------------------------------------------------
弗里吉亞無邊便帽(Phrygian cap)又稱自由之帽,本為古代小亞細亞的弗里吉亞人所戴,是一種與頭部緊密貼合的軟帽,其帽尖向前彎曲,典型的顏色是紅色。
古希臘、羅馬文化中,弗里吉亞帽是東方的象徵;在18世紀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中,弗里吉亞帽成為自由和解放的標誌而廣為傳播。例如在名畫《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中,自由女神就佩戴著弗里吉亞帽。法蘭西共和國的象徵瑪麗安娜也戴著弗里吉亞帽。弗里吉亞帽還出現在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哥倫比亞、巴拉圭、古巴等國的國徽上。卡通畫中的《藍色小精靈》(Schtroumpf)也戴著弗里吉亞帽。
--------------------------------------------------
\
1898年墨西哥“鹰洋”壹圆银币
墨西哥鹰洋曾在中国流通四五亿枚
2013年06月16日 07:31:33
鹰洋,许多中国老辈人并不陌生,那曾经是财富的符号。今天,在国际收藏热中,鹰洋又绽发出独特魅力。
1821年墨西哥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取得独立。1823年,墨西哥开始铸造本国货币——墨西哥银元。此后各个时期的墨西哥银元,正面都有一只老鹰图案,俗称“鹰洋”。
鹰洋正面主图是一只展翅的雄鹰,嘴里叼着一条蛇,一只爪牢牢抓着蛇身下半截,另一只爪踩在从湖中岩石里生长出的仙人掌上。主图下方是橡树和月桂树枝叶。鹰图上方是西班牙文的墨西哥共和国字样,也有上标西班牙文“墨西哥合众国”字样的。
鹰洋上的图案描绘了墨西哥人祖先阿兹特克人建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太阳神为了拯救四处流浪的阿兹特克人,就托梦给他们,在哪里见到鹰叼着蛇站在仙人掌上,就可以在哪里定居下来。在太阳神的启示下,阿兹特克人南下到现在墨西哥城所在地,终于看到了这一奇迹,于是定居下来,建立了墨西哥城。墨西哥人视雄鹰为祖国的象征,仙人掌是墨西哥的国花,象征着墨西哥人顽强的斗争精神。橡树和月桂树枝叶则象征着力量、忠诚与和平。
自1854年流入中国后,由于铸造精良,含银量高,规格统一且不易磨损,鹰洋很快就被中国百姓接受,成为许多地方的标准货币。更因为它成色好又便于携带,鹰洋在中国的流通一发不可收拾,很快超过西班牙双柱本洋和其他各国银元。据统计,1911年,在我国所流通和贮藏的鹰洋总数约为四五亿枚。美国铸币商见墨西哥鹰洋在中国市场流通如此红火,于是铸造了贸易银元(正面图案是女神坐像,手拿一枝花,背面也是鹰像),企图挑战墨西哥鹰洋在华地位并牟利,但因成色不高而失败。
在鹰洋铸造工艺影响下,1890年中国开铸龙洋,一举打破了由鹰洋等外国银元在我国的大一统局面。1911年和1912年,民国政府陆续发行了孙中山、袁世凯头像银元(俗称大头、小头),由于铸工讲究,标准统一,再加上当时中国人民民族经济意识觉醒,大头、小头银元很快在市场流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外国银元走向衰落。1914年国民政府下令回收外国银币,以作为铸币原料,大量的鹰洋或被熔毁,或流出境外。随着岁月流逝,如今在中国国内留下的鹰洋数量不多,对它的认识也仅限于收藏界和爱好者范围。
1973年4月,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特地请中国人民银行仿制了24枚鹰洋赠送给他,以示中国人民对墨西哥人民的友好感情。1990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访问墨西哥时,请人在天津银行金库里找到5枚1893年铸造的墨西哥鹰洋。鹰洋以其独特魅力在中国流通半个多世纪,成为中墨交往史的重要见证。
---------------------------------------------------------------
明中葉以來,對外貿易的長期出超,外商套購銀錠的牟利動機,均使大量外國銀元流入中國,累計在12億元以上。銀元質量形式劃一,使用方便,民間樂為接受,清嘉慶(1796-1820年)以後的八、九十年,外國銀元成為中國的通用貨幣,其中以本洋和鷹洋流通區域最廣,使用時間最久。
西班牙「佛頭銀元」
本洋即西班牙銀元,主要鑄造地為墨西哥(1521─1821年為西班牙殖民地),因幣面鑄有西班牙國王的頭像,俗呼「佛頭銀元」,錢幣背面圖案有兩根圓柱的又稱「雙柱洋」。本洋成色902.5‰以上,重量介於七錢二三分之間。在1840年前後數十年中,本洋佔洋銀的主導地位,盛行於長江中下游各省及河北、廣東、福建等地。1821年墨西哥獨立,本洋停止鑄造,直接影響中國市場供應,鷹洋乘機取而代之。
墨西哥鷹洋
鷹洋即墨西哥銀元,因幣面圖案是一隻叼著蛇的鷹而得名,訛為「英洋」或「正英」。銀色為903‰,每枚重七錢二分八厘,質量較其他外國銀元為佳。1854年流入中國後,鷹洋迅速成為各大中城市的標準貨幣,根據1910年的調查,當時中國流通著大約4億元的鷹洋,佔洋銀總數的1/3左右。1905年墨西哥改行金本位,鷹洋來源斷絕,在中國的勢力從此衰落。
--------------------------------------------------------------------
佛幣、佛幣、本洋、墨西哥幣、佛頭、佛面銀、人像雙柱、銀幣、白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