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十八尖山停車場免收費 健行民眾怨一位難求 - 新竹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新竹火車站內的竹東內灣支線通車典禮--民國40年
重要建築都入鏡了!基隆驛(右半部遮住),大阪商船会社基隆支店(中間前面)、日本郵船株式會社(中間後方 拍到尖頂)、基隆港合同廳舍(右側 今海港大樓)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5FXfYxqkF6TgxAJ5/
新竹火車站前
1908年縱貫鐵路剛通車的鐵道路線圖
原日治時期新竹驛今新竹車站
鐵道迷注意!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展新竹百年鐵道史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1日, 2019
2019-03-01 07:55聯合報 記者郭宣彣╱即時報導
新竹火車站為全台最古老的現役火車站,日據時期時是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所在位置緊鄰火車站,前身為鐵路倉庫,過去在新竹鐵路運輸中扮演貨物倉儲角色,現在變身為展覽場域,展出「時光機-新竹百年鐵道史」,要帶領民眾遊歷百年來新竹鐵道文化故事。
19世紀末,新竹為劉銘傳建築鐵路的終點,爾後在日據時期政策擴建下,西線縱貫鐵路完成,新竹站一躍成為北部運輸重鎮,時稱「新竹驛」,載運乘客絡繹不絕,周邊倉庫群及產業支線亦陸續開發;戰後,政府則興建新竹貨運站,就此奠定客、貨運分流的基礎。車站地區成為推動新竹城市發展的核心,如今,鐵路運輸在新竹平均每日迎接2萬多人次進站,乘載許多重要歷史片刻。
市長林智堅表示,「時光機-百年鐵道史」展覽別具意義,可說是對新竹鐵路脈絡的一次總梳理。未來,新竹車站將執行結合鐵路和公共運輸系統的統籌計劃,期許我們在城市開發時,能不忘讓城市歷史、人文與發展並行、共存共榮。
文化局長黃竫蕙表示,新竹火車站現今建築本體建於西元1913年,極盛時期擁有通往機場、糖廠等數條產業支線,肩負西部鐵路運輸之重任;新竹市鐵道藝術村過往為鐵路倉庫,卸下倉儲重任後,從貨物儲存轉變為藝術發生的場域。
她說,今年首發主題展覽即推出鐵道文史展,不僅以知識性內容搭配歷史地圖呈現新竹鐵路發展過程,更有精采老照片展出,呈現驛站過往景象,相當豐富可期。
「時光機 ─ 新竹百年鐵道史」展覽共分成4個展區,包含了從線性時間,理解新竹鐵路建設發展的「大事紀」;透過文史資料,重現過往建築氛圍的「歷史照片和老地圖」;藉由圖文介紹讓大家認識傳統火車樣貌的「臺灣最老蒸汽火車」;以及運用拼圖遊戲原理,自己動手建造「新竹火車站建築」。
展覽期間同步進行鐵道藝術村老照片投影展、小小建築師挑戰賽等活動。還有3月9日(六)下午3時半-4時半辦唯一一場「鐵道說故事活動」。詳情可見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臉書粉絲專頁,或洽詢專線03-5332841或撥打1999為民服務專線。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變身為展覽場域,展出「時光機-新竹百年鐵道史」,要帶領民眾遊歷百年來新竹鐵道文化故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展出老照片。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火車站 古典美學再升級
By 陳育賢,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25日, 2017
新竹火車站在1913年啟用,融合巴洛克與哥德式古典建築風格,年底站前景觀將有新風貌。(陳育賢攝)
台鐵新竹車站是由日本建築師松崎萬長設計,於1913年完工啟用,至今已超過百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車站並列為國定古蹟,其建築風格交融巴洛克與哥德式古典建築風格,不但是新竹的重要地標、城市樞紐,近年更成網友打卡、拍攝婚紗的絕夯景點。
百年古蹟 絕夯景點
新竹市政府近年整建百年老城,結合古蹟與景觀空間,讓新舊融合,提升城市美學,讓這個小而美的古城,除了新竹科學園區外,再次以她的古典新美學浮現在旅客眼中。
上月市府與台鐵合作,將新竹火車站建築「鐘塔」、「拱門」和「老虎窗」等3大特色轉為簡約線條,配合清爽、明亮的青綠色系,重新包裝重要動線月台空橋與電梯外側,升級車站內部視覺美感,旅客即使在站內,也能感受專屬新竹火車站的異國建築風情。
市長林智堅說,新竹火車站每日平均逾4萬人次使用,是新竹市門面,他上任後改造50年未整修的前後站地下道,並成打卡、婚紗拍攝景點,設置寬闊走道、明亮光線、明確指示,讓出入火車站更加舒適方便。
地下道整修 變明亮
此外,去年舉辦首屆「國際地景藝術節」,以後站為起點延伸至新竹公園,除台灣本土藝術家外,還有來自美國、挪威等3位外籍地景藝術家的創作,其中「風是甜的」、「春雪後」引起廣大迴響,更成網路打卡夯點,不僅重建對城市的認同與驕傲,也替新竹市前、後站的「軸線翻轉」揭開序幕。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06222676226303/permalink/1897477513767473/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06222676226303/permalink/1897477513767473/
百年新竹火車站「妝」一下!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新竹市長林智堅重視城市美學,百年老車站也要美一下!市府去年成功改造新竹火車站前後站地下道後,今年持續與台鐵新竹站合作,將車站古典外型與建築特色化為簡約線條,以全新視覺「妝點」月台空橋及電梯外側,視覺設計清爽明亮,並融入火車站獨特建築元素,除提升城市美學,希望讓旅客來到新竹市的第一印象更加美好。
新竹火車站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古蹟,設立於1913年,是台灣現役火車站中最古老站所,由長時間留德的日本建築師松崎萬長設計,結合巴洛克式建築及德國哥德式建築的特色,擁有獨一無二的「盔頂型鐘塔」、巴洛克風格的「雙柱式門廊」,以及兼具通風和採光性的「老虎窗」等獨特建築特色。
新竹市長林智堅強調,新竹火車站每天約有2萬人次進出,是新竹市的門面,去年市府全面整新前後站地下道,設置寬闊走道、明亮光線、明確指示,讓出入火車站更加舒適方便,未來除了改造站前廣場,更將透過大車站計畫打造跨站平台,縫補前、後站,翻轉城市發展軸線,以兼具「人本」、「美學」的交通規劃,讓旅客能舒適且安全的移動。
今天林智堅在台鐵新竹站站長呂永權、站務主任張光華陪同下前往視察。他表示,本次視覺改造與台鐵新竹站合作,將新竹火車站建築「鐘塔」、「拱門」和「老虎窗」等三大特色轉為簡約線條,配合清爽、明亮的青綠色系,重新包裝重要動線月台空橋與電梯外側,升級車站內部視覺美感,旅客即使在站所內,也能感受專屬新竹火車站的異國建築風情。
城市行銷處表示,市府團隊兩年多來致力於將城市美學的概念,注入新竹市公共建設,更以系列規劃循序漸進的讓火車站改頭換面,本次視覺改造從細節著手,在動線中融入車站的建築特色風情,讓過往旅客耳目一新。
未來市府將著手修復古蹟車站,改造站前廣場,並整合各種運具無縫轉乘、重整人行動線,除重現新竹火車站的百年風貌,讓行人及機汽車得到最好、最安全的動線安排,也將打造全新城市入口意象,均衡前後站發展,活絡車站周邊區域。
新竹火車站是現役火車站中最古老站所。圖/黃筱珮攝
妝點後的新竹火車站內部空間更明亮。圖/竹市府提供
新竹市蓋「大車站」 只能趕夜工
2017-04-06 23:09聯合報 記者林家琛/新竹報導
新竹市政府爭取大車站建設計畫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要在新竹火車站建構跨站平台。 記者...
新竹市政府爭取大車站建設計畫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要在新竹火車站建構跨站平台。 記者林家琛/攝影
新竹市政府提出新竹火車站跨站平台的大車站計畫,新竹火車站站長呂永權樂觀其成,他說,按市府構想,新竹車站跨站平台將是台灣最大的一個。
呂永權說,新竹火車站是國定古蹟,北新竹、竹北、新豐、湖口車站改建,都已建了跨站平台,苗栗、竹南站也是,售票處、出入口與販賣部都在同一平台上,新竹跨站平台建成後雖非第一個,因市府計畫在平台建立商場、展場,將會是最大的綜合型跨站平台。
他說,新竹車站是大台北之外,北部營收最多的車站,平均每月比桃園、中壢多約300萬元,3月出入站約61萬人次,平均每天約2萬人次,次於桃園的87萬人次與中壢的83萬人次。
他從過去施工經驗來看,跨站平台工程白天施工危險性高,適合夜間施工,新竹站最晚進站車次是凌晨零時30分,最早發車班次是清晨4點多,換算每天只有4小時施工時間。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為清朝劉銘傳時代新竹火車站(新竹票房)地點,1936年興建新竹州自治會館,二戰後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 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
(下圖拍攝:2020.4.28)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為清朝劉銘傳時代新竹火車站(新竹票房)地點,1936年興建新竹州自治會館,二戰後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 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
(下圖拍攝:2020.4.28)
新竹火車站搬家史-新竹火車站搬家史 https://bit.ly/3d6dKTO
2019年在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做了一個小小的展覽,關於新竹鐵支路的歷史。因為文化局文獻室的關係,比對多張古地圖,看到許多老照片,更得到文史專家提供的資訊,讓我站在2019年便能看見一百年多年來新竹鐵道相關設施的變化,第一件作業就從『新竹火車站搬家史』開始好了。
台鐵誕生於清國。
台灣鐵路一切要從1884年說起,當時法國為了取得越南的統治權而與清朝爆發戰爭,同一時間也波及台灣,當時台灣已是清國沿海居民的重要移居地,使得清國感受到台灣的重要性。戰爭結束後,清國雖然失去了越南,但也更有危機意識地提高對台灣的控制,因此在台灣設省,並於1887年開始計畫以基隆為起點、台南為終點興建鐵路,以提升清國對台灣的統治力。但當時的清國逐漸進入打仗打到喪權辱國,財政疲乏的狀態,加上台灣鐵路沿線穿山越嶺工程艱鉅,要耗費資金遠超過想像,因此蓋了六年後,在1893年中止了鐵路興建計畫。期間完成78.1公里的鐵路,平均每年蓋了13公里,也設有16站,起點為清法戰爭期間遭到波及的基隆一定要首先設站,接著是八堵站丶水返腳站(汐止)、南港站、錫囗站(松山)至台北站,再經大橋頭站、海山囗站(新莊)打類坑站(迴龍)丶龜崙嶺站(龜山)、桃仔園站(桃園)丶中壢站、頭重溪站(楊梅)、大湖口站(湖口)、鳳山崎站(湖口,近竹北),終點為新竹站。
整理到這邊,覺得考究歷史真的非常有趣,從舊地名就可以約略知道每個地方的自然環境特色。想起高中時意外發現一個讀書的秘訣,就是地球科學、地理、歷史三科混在一起讀,就能達到綜效。雖然可能是自己太混,到最後一年才要把三年的功課唸完而發展出來的怪招,但現在回頭想其實也是符合道理的,了解地球的運作、就可以推導環境的生成,認識地理特色可以推演出各區域的人類活動,也就是歷史。
雖然台灣縱貫鐵路計畫未果,已經建好的鐵路仍值得慶祝,政績還是需要剪綵。因此在計畫中斷隔年,1894年1月舉辦了台灣鐵路通車典禮,從基隆到新竹都可以坐燃煤火車通行,北台灣瞬間拉近距離,若是要再南下的旅客,多半坐火車到新竹之後,就在新竹住一晚,才轉其他的交通工具,新竹也因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轉運點,酒樓、旅店冒出頭讓新竹賺一點地利財。當時的新竹站稱為『新竹票房』,是一棟約14坪大的閩南式土埆屋,設址於枕頭山下,大約在現今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一帶,進入新竹城還有一小段的距離,步行約要一刻鐘的時間,這樣的安排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條長長的鐵支路若是貫穿已經非常熱鬧稠密的市中心,有多麼的破壞風水啊!這樣城裡的人會跳腳的!
人類歷史上每當有戰爭、統御需求時,總是可以畫出非常精準的地圖啊!日軍攻台前所繪的戰略地圖中可見,火車站位在竹塹城牆外枕頭山腳下 (今新竹玻璃工藝館一帶)
日治時期完成的台鐵縱貫線。
才通車一年,1895年清朝便和日本發生的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割讓台灣成為日本領土。日本人一邊靠著清朝建的鐵路攻入台灣,也一邊成立臨時臺灣鐵道隊重新修整鐵路。由於清朝學習建築鐵路時間不長,技術有限,可能無法克服許多天然的地理障礙,因此有所迂迴繞道,日本人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歐洲建築技術,同時也避開險峻的地形,將台灣原有的鐵路多處截彎取直規劃出新路線,向南繼續修築鐵路。此後一年,於1896年7月將新竹站遷移至新鐵軌沿線,位置約在現今東大路與鐵軌交叉的北側,站房改為黑瓦木造建築,室內空間約44坪,在當時仍是台灣鐵路的重要大站。在日本統治台灣的六年後,隨著日治城市規劃,拆除竹塹城牆、改直街道,新竹車站也在1902年遷於現址,仍為木造建築,並開闢驛前大道直通新竹東門城,也就是現在的中正路,成為往後新竹市區的中心。日治時期,在大東亞共榮圈的神話之下,日本大舉發動侵略戰爭,最後更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由於位在亞熱帶,物產豐饒,因此成為日本本島的物資大後方,為了提升物產貨運量,在二次大戰被戰期間陸續在全台鋪設五分仔車路及手押輕便軌道,以便將分散於農地中的物資,橫向運送至縱貫鐵路上的火車大站。當年新竹擁有港口、空軍基地、海軍基地,加上煉油、天然氣和木材、糖廠,有大量的人、貨運送的需求,因此新竹火車站擁有許多支線。
美軍加入二次大戰之後,預備攻擊日本的物資大後方─台灣,因此有了這張美軍轟炸地圖,可以看見日治時期的新竹鐵路網有多麼的完整。
從Google map上來看,新竹火車站的移動路徑。
百年古蹟新竹火車站。
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正值日人於歐洲留學歸國的高峰期,台灣就成了這群海歸派練身手的地方,許多新銳建築師、工程師都跑來台灣打天下。1913年由松ヶ崎萬長設計的磚造平板瓦建築的站房落成,亦即現今使用之新竹火車站,面積103.1坪,其建築樣式結合了巴洛克風格與德式哥德風,是臺灣最古老的現役站房。而已經拆除的傳說中極美的基隆火車站,以及現在台北的西門紅樓都是松ヶ崎先生設計的建築物。1945年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台灣屬於日本國土,因此受到敵對的美國軍機轟炸,新竹站右翼事務室因此受到空襲摧毀,1947年後台灣成為中華民國管轄,開始撥款整建,因此在站房外觀上可見左右兩翼的建築風格明顯差異。新竹火車站就這樣從1913年開始使用至今已經超過100年了,1997年時由新竹市政府提報,列為國定古蹟,在台鐵系統中新竹站為一等站,年均運量在1500萬人次上下。
不同時期的新竹火車站,隨著時間進化,簡直是Pokemon。
來新竹玩的時候,不要錯過新竹火車站,她真的是一棟非常美的建築物。2019年在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展覽期間,特別設計了一套拼圖,將整個火車站的每扇窗、每道飾牆、小屋頂切割成小部件,目的是想讓大家欣賞細節,除了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重新把車站建築拼圖出來,而更認識這棟建築物之外,也默默期待從參觀者裡面找到有創意的建築師,用相同的部件組成一座全新的建築物。當然,兒童的想像力是最不會讓人失望的!
孩子心目中的建築物與你想像的不一樣,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創造力
36 Plan - 01 新竹火車站搬家史 | 方格子 https://bit.ly/3d6dKTO
地圖參考資料:中央研究院 https://reurl.cc/GVryGA
台北旧影 https://bit.ly/2ycDYW6
1919年,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的轉轍手派令單
FOTOE 图片库 - 图片10315087 https://bit.ly/3bWvJvH
竹北火車站-新豐車站-紅毛田驛
【湖口站】1893年設立「大湖口驛」+大湖口驛+ 紅毛田驛
新竹火出站前
清代台灣鐵路「新竹車站」 位在枕頭山腳(十八尖山)下,舊址約在今公園路和東大路口的「麗池公園」或是「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昔日憲兵隊址附近。 西元1896年日人改線遷建第二代新竹驛
1891年清朝建新竹站票房,日治初期接收,站前還插有日本國旗、多人監督火車運行
-----------------------------------------------------------------
現在新竹中華路的新竹火車站,日治時期遷移位置並改建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detail.jsp?dtd_id=32&id=11600&rownum=59&pk=seq&showlevel=2
----------------------------------------------------------------------
「全台最老車站」與東京車站結義!
2015-02-13 03:56:24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新竹站站長黃榮華與東京站長江藤尚志,在百歲新竹站前留影。 記者李青霖/攝影
分享102歲的新竹火車站,再成親善大使!昨天與101歲日本東京火車站締結姊妹站,市長林智堅說,新竹車站前年與紐約中央車站締盟,今年再與東京站結姊妹站,將強化新竹站多元功能,同時美化周邊環境,讓新竹火車站成為新亮點。
簽約儀式在新竹站前廣場舉行,台鐵新竹站長黃榮華與日本東京站長江藤尚志簽署,林智堅與台鐵局長周永暉、東日本旅客鐵道株式會社副社長深澤祐二共同見證歷史一刻。
1913年3月31日啟用的新竹車站,是全台最老車站,日治時期,由日本留德建築師松崎萬長設計,採古典形式,屋頂為歌德式建構,牆面外觀則融合了巴洛克建築風格,保存完整。
台鐵局長周永暉說,新竹車站啟用那年,是台灣鐵道車站建築的分界點,象徵現代化的起點,而鐵路也是人們最多記憶的地方,與1914年啟用的東京車站,同屬世界百年車站之一;東京車站設計者辰野金吾與松崎萬長先生同為日本近代建築大師,兩站相互輝映,別具意義。
他說,今年擴展到東京,希望藉由這兩座重量級車站,提高新竹市能見度,也讓新竹火車站帶來更多國內外鐵道迷朝聖。
因此市府從即日起至3月31日在新竹站大廳辦「你所不知道的新竹火車站特展」及「尋找新竹車站七大故事抽獎活動」。
2月28日至3月28日辦「風城MINI TOUR」導覽活動,邀民眾一起探尋新竹車站七大故事,包括神秘貓道、鎮站之寶神像、四面鐘、不對稱建築等精彩故事。
鐵路局昨天在新竹站第三月台展示「進化1001號」科幻主題專車,天藍色車廂圖裝,印上外星鐵道迷Mr.ten和Miss one可愛圖案與公仔,吸引無數鐵道迷參觀合影。
中國時報【徐養齡╱竹市報導】
高齡102歲的新竹火車站,12日與日本東京?簽約結盟結為姊妹車站,兩站同屬世界百年車站之一,車站建築同聚文藝復興式的宏偉特色,即日起到3月底將在新竹站舉辦特展及抽獎活動,歡迎民眾蒞臨欣賞百年車站的歷史風采。
1913年3月31日啟用的新竹火車站,繼2013年與美國紐約中央車站結為姊妹站,今年與100歲的東京車站締結,盼藉此打響國際知名度,帶來更多觀光人潮。
新竹市長林智堅、台鐵局長周永暉、日本旅客?道株式會社副社長深澤祐二共同出席,見證兩個百年車站締結的歷史紀錄。
市府即日起到3月31日在新竹站大廳舉辦「你所不知道的新竹火車站特展」及「尋找新竹車站7大故事抽獎活動」,2月28日到3月28日則有「風城MINI TOUR」導覽,歡迎民眾前往探詢新竹車站神祕貓道、鎮站之寶神像、4面鐘、不對稱建築等故事。
此外,鐵路局昨在現場發售2700份紀念套票,及1000張卡通紀念版電子卡,供日本觀光客憑護照於台北、新竹、高雄等站免費兌換,帶動觀光交流。
「百年火車站,風華再現」 新竹東京締結姐妹站
2015/02/13 12:47:00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分享至facebook 推文至Plurk噗浪 推文至新浪微博 用e-mail轉寄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前年才盛大度過100歲生日的新竹車站,今年除再增添兩年歷史外,更和也剛滿100歲的日本東京車站締結為姐妹站,12日由新竹市長林智堅同日本旅客鉄道株式會社副社長深澤祐二和台鐵局局長周永暉共同見證歷史的一刻。
新竹車站 (新竹市政府)
日本代表深澤祐二與台鐵局局長周永暉握手締結姐妹站/新竹市政府
林智堅表示,102歲的新竹車站是存在超過一個世紀的共同記憶,代表著台灣鐵路發展的百年榮耀,有著屹立不搖的歷史地位。這次能和東京車站締結良緣,不僅增進雙方友好關係,也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感念前人用心經營,讓新竹車站風華依舊,未來市府也會和台鐵攜手努力,做好古蹟保存與周邊環境再營造,讓車站成為經典亮點,讓新竹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新竹車站 (林敬旻攝)
新竹車站今年將度過102歲生日/林敬旻攝
對於新竹車站這項重要的文化資產,林市長上任後率局處主管會勘,要求短期內清除髒亂,徹底改善站 前廣場破敗的市容,再加上城銷處員工努力修復站前廣場原設計的「城市音景」,結合了蒸汽火車頭的 汽笛聲加上鐵軌旁的噴霧特效,讓站前廣場變乾淨、成為民眾藝術休憩空間。環保局昨天也再度發動年前站前廣場大掃除,包括台鐵、台汽、中華電信、台電及東區區公所等十多個單位上百人動員,讓廣場更加乾淨。
日本東京車站今年滿100年/Yuya Sekiguchi
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表示,為了慶祝新竹市與東京站締結姐妹站,即日起至3月31日於新竹站大廳舉行「你所不知道的新火車站特展」、「尋找新竹車站七大故事抽獎活動」,詳情可上新竹市府網站查詢,歡迎民眾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效法歐日 新竹火車站前大改造
打掉花台矮牆 視覺通透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轉運站啟用後,有效解決新竹火車站前站交通壅塞問題,後站景觀翻轉,市府交通處預計再投入四千萬元,參考東京有樂町車站、丹麥哥本哈根市及英國倫敦國王十字車站,以線條延伸視覺概念,進行火車站前庭廣場與周邊景觀大改造,重新規劃鋪面設計、綠美化和接送區,提升視覺穿透性,營造人車分流的人本步行環境,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
市長林智堅說,新竹火車站是全台現址歷史最久的火車站,更是新竹市重要地標,後站景觀已經翻轉,前站是商業中心,更需要大改造。
他說,上週文化部長鄭麗君來訪,承諾協助火車站立面維護與地磚更新,期盼透過廣場改造與文資維護,帶動前後站都市機能,重現新竹火車站百年風華。
人行步道拓寬 人車分流
交通處也仿傚日本東京及歐洲多個火車站,規劃將火車站前庭廣場、站前廣場及兩廣場間的中華路進行大改造,統一鋪面材料與植栽,現有花台與矮牆一併拆除,達到視覺通透效果,站前廣場人行步道也可從三公尺拓寬到五公尺。
林森路地下道 月底封閉
站前廣場「林森路地下道」月底也會正式封閉,「前後站地下道」二號、三號出入口重新設計開口方向,並改善雨遮,讓旅客出站就可直達無障礙電梯與地下道入口。
廣場不供臨停 設接送區
交通處長倪茂榮說,站前廣場未來不再供機車與汽車臨時停車,但會在中華路設置臨停停車彎,「以人等車」取代臨停,減少站前車輛多而雜亂情形。
他說,火車站前庭和站前廣場鋪面大改造計畫已進入細部設計階段,年底就會向內政部城鄉風貌爭取經費,預計投入四千萬元,明年動工後,下半年就能讓站前景觀大翻轉,未來旅客一踏出火車站,就能感受到嶄新且視覺穿透的大廣場,然後將人本環境空間延伸到中正路及市政府。
交通處也統計,新竹轉運站啟用後,成功移轉站前中華路、林森路及中正路每天三千五百輛車流;九月初後,國道車輛會全部移轉到轉運站,加上林森路站前停車場啟用,可有效紓解前站交通。
日治時期基隆驛舊照
1908年10月30日(明治41年):第三代基隆火車站啟用,也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站體。站體(英國式)附有時鐘的鐘塔與急斜的馬薩式(Mansard Style)屋頂(法國式)[30],為磚造建築,與同時期興建的新竹站(德國式)附有時鐘的鐘塔、臺中站(英國式)沒有時鐘的鐘塔同為文藝復興式建築。因日本人在基隆進行市區改正計劃,將基隆火車站遷至目前的現址。當時在日治時期的第二代基隆舊火車站,推估是於(光緒21年~明治32年)之間興建的車站,站體為木造建築,屋頂使用銅瓦,面積為56坪。基隆車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TSzlHv
日治時期基隆驛舊照
台灣人的火車小史——七大經典火車站賞析 (上)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台灣人的火車小史--七大經典火車站賞析(下)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1908年10月,基隆車站影像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2l1ien
1908年10月,基隆車站影像
圖為1908年10月,閑院宮載仁親王來臺參加縱貫鐵道全通式時,基隆車站影像。
許多人談起日本時代,好像不加個「都是為了壓榨殖民地」當做起手式就少了些什麼。日本治臺,除了初期經營困難,自兒玉源太郎總督找來得力助手後藤新平後,總算開始收支平衡,也的確在這塊土地取得了源源不絕的資源。
但要認識這個無比複雜的時代,不能以之後流亡政權「隨時要閃人」的心態來看待,要了解日本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離開這裡,在許多施政中,不難看出其永續經營的企圖,這不是一句「都是為了壓榨殖民地」就能簡單論述的。
但這也不能就認為日本時代「很美好」,臺灣人在這過程中,所經歷的文化劇變衝擊、階級差別待遇、高壓統治,以及後期捲入戰爭漩渦的悲慘命運,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過去。有對臺人嚴苛的官僚,也有主張人道主義者,有階級歧視者,也有視我們為家人者,這些千絲萬縷交織出的時代,絕非三言兩語憑自己立場好惡就能做出簡單註解。這個政權已離開臺灣70多年了,未來跑回來統治的機率趨近於0,我們可以更敞開心胸持平去看待這段歷史,看看有什麼值得學習之處,不管好的、壞的面向,都可以作為臺灣的養分。
如圖中公共建築的美學,是不是值得深思,我們該對周遭生活品質有什麼樣的要求?
延伸閱讀:
臺灣鐵道的故事
https://goo.gl/iW550e
縱貫鐵道全通式
https://goo.gl/J2Z1CD
1895年清劉銘傳鐵路基隆站舊照
日本時代基隆車站影像數位上色。
圖中影像為第三代基隆車站,落成於1908年。許多人認為這是臺灣歷史上最美的一座火車站,可惜在1967年遭拆除改建。
日本時代艋舺驛
2019-04-27
1901年8月艋舺舊站啟用,1918(大正7)年艋舺新車站於舊站南側落成,4月27日在車站內舉行落成式,5月1日開始營運。直行列車也計畫在此站停靠,成為南部貨物進出的倉庫,為日後艋舺發展做出貢獻。
1920年車站因行政區改制更名為萬華,戰後1980年代後期遭拆除,現已不存。
圖:日本時代艋舺驛(原圖黑白 + 數位上色)
日本時代基隆車站影像數位上色。
圖中影像為第三代基隆車站,落成於1908年。許多人認為這是臺灣歷史上最美的一座火車站,可惜在1967年遭拆除改建。
1931 《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中的臺灣車站群相-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https://bit.ly/2ZecQ3I
隸屬於文化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7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其展廳說明中,將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長、建設台灣縱貫鐵路的總工程師長谷川謹介稱為「台灣鐵道之父」
劉銘傳規劃106公里的鐵路,只剩0.8公里可用
對此,專欄作家管仁健撰文講述台灣鐵道時曾做過解釋。在長谷川規劃縱貫鐵路時,就將劉銘傳所規劃的基隆至新竹鐵路拆除,原因是劉銘傳所建的「鐵路」,無論軌道材質、設計施工,通通不符使用需求,106公里的「鐵路」拆除後只剩0.8公里可廢物利用。因此,現今的台灣縱貫鐵路,與劉銘傳那條路線完全不相同。
明治37年2月的台灣鐵道地圖-1904年
台灣鐵道地圖1934年
1918年4月27日,艋舺驛新站舉行落成式
1901年8月艋舺舊站啟用,1918(大正7)年艋舺新車站於舊站南側落成,4月27日在車站內舉行落成式,5月1日開始營運。直行列車也計畫在此站停靠,成為南部貨物進出的倉庫,為日後艋舺發展做出貢獻。1920年車站因行政區改制更名為萬華,戰後1980年代後期遭拆除,現已不存。(1) 聚珍臺灣 - #歷史上的今天 1918年4月27日,艋舺驛新站舉行落成式... | Facebook https://bit.ly/3ng3MKd
民進黨參與 新竹 #火車站 保存 #DPP 1994 1995 鐵道迷 #台中火車站 - Google 相簿
民進黨參與 新竹 #火車站 保存 #DPP 1994 1995 鐵道迷 #台中火車站 - Google 相簿
新竹南十八尖山-1895乙未戰爭古戰場 24°44'15.1"N 120°53'31.9"E - Google 地圖
碉堡
新竹南十八尖山-1895乙未戰爭古戰場 24°44'15.1"N 120°53'31.9"E - Google 地圖
24°44'48.1"N 120°55'38.0"E - Google 地圖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mUFU1ZrUvNvba4Kz/?mibextid=xfxF2i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mUFU1ZrUvNvba4Kz/?mibextid=xfxF2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