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大道公生 台南社大師生創作「台江建庄平安餅」謝神
2023/04/29 15:18迎大道公生 台南社大師生創作「台江建庄平安餅」謝神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oY9f8U
社大台江分校師生總動員策辦台江16寮謝神音樂會。(記者王姝琇攝)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迎接台江建庄200年,社大台江分校師生總動員策辦台江16寮謝神音樂會,烘焙班師生特別以在地特產紅蔥頭、聖女小番茄乾創作出「台江建庄200年平安餅」,敬獻海尾大道公,共同為祈求台江鄉親平安幸福、文化昌隆,廟口老中青少四代齊集,宛若小過年,十分熱鬧。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烘焙班師生結合在地特產創作出「台江建庄平安餅」。(記者王姝琇攝)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農曆3月是台江鄉親迓大道公的季節,農曆3月12日海尾大道公最先起鼓,台江分校南管班、海東國小國樂團,特別在昨晚聯合演奏海尾寮大道公謝神音樂會。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烘焙班師生結合在地特產創作出「台江建庄平安餅」,敬獻大道公。(記者王姝琇攝)
最特別是,台江分校烘焙班師生,以創新傳統糕餅的精神,運用台江特產的紅蔥頭、聖女小番茄,和順國中生活科技中心協助刻印,手作「台江建庄200年平安餅」成功,香味四溢,鹹甜滋味令人回味,敬獻海尾大道公,師生聯合祝禱大道公保佑台江鄉親平安幸福,文化昌隆。
迎大道公生 台南社大師生創作「台江建庄平安餅」謝神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oY9f8U
台江大道公 徒步14公里府城謁祖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爭取列無形文化資產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江文化季大道公百年平安行腳昨天熱鬧登場,信眾徒步前往府城謁祖,來回約十四公里,這段香火情緣,迄今已一百廿七年,為台江府城獨有的傳統信仰文化,地方爭取列為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
昨天一早,安南區海尾朝皇宮湧進數百名鄉親,從三歲孩童到八旬阿公人手一炷香,信眾推著大道公儀仗、進士牌,隨著神轎,一路沿著昔日台江通往府城的海岸道路,從海佃路越過鹽水溪前往小西門良皇宮謁祖,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信眾則沿路設香案迎請大道公,十分熱鬧。
朝皇宮主委吳進池表示,海尾朝皇宮與下大道良皇宮不僅有百年香火情緣,早年八八水災時,良皇宮鄉親還特別以竹筏運送物資,前來海尾救災,令海尾人十分感念。迄今,朝皇宮每年仍然遵照古禮,一步一腳印,以人力方式扛轎,從台江徒步到小西門良皇宮謁祖。
這一段大道公行腳路線,來回約十四公里,香陣也都維持人力、徒步方式進行,可說是台江內海西半部最具傳統的大道公慶典活動,地方及參與這次行腳的社大台江分校,建議市府應加以調查,列為台南無形文化資產。
2011-04-14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江文化季百年平安行腳將於今天登場,信眾將從海尾徒步回市區下大道公謁祖,來回共十餘公里,這項維繫傳統的行腳迄今已逾百年,歡迎市民一起來參加大道公平安行腳。
從海尾走回下大道公謁祖 來回十餘公里
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三月台江大道公生,百年來一直是台江各庄社的文化盛事,前晚台江文化季廟口傳藝之夜,在海尾朝皇宮廟口登場,二、三百人湧入大廟看戲,十分熱鬧,今天一大早,海尾鄉親將從海尾朝皇宮以徒步方式,走回下大道公謁祖。
台南市安南區共有十二個庄社奉祀大道公,今天農曆三月十二日,將由海尾寮率先登場,這幾天鄉親也紛紛來大廟向大道公祝壽。
海尾朝皇宮主委吳進池表示,這項大道公平安行腳活動,流傳百餘年,這是二○一一年台江文化季以「文化建醮,百年樹人」的特色,歡迎大家參加重回土地,認識在地文化。
台江文化季 週五六日有音樂會、兒童劇
由海尾朝皇宮、社大台江分校與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共同合辦二○一一年台江文化季,另外,十五日晚上舉辦台江社區音樂會、十六日邀請九歌兒童劇演出,十七日以原鄉音樂會做為壓軸。
學甲大道公
這裡有少見的蜈蚣陣,維基百科有介紹
蜈蚣陣,亦稱蜈蚣棚、蜈蚣坪、蜈蚣閣,金門地區稱為蜈蚣座,為台灣與閩南廟會重要藝陣之ㄧ,係由適齡兒童扮演作歷史或神話人物,安坐於長條形的臺座上,由人力或裝上車輪行走。蜈蚣陣在民俗研究上,有歸類於陣頭者,亦有歸類為藝閣者,於各地廟會間定位亦有所不同。一般作蜈蚣造型,亦有採「龍頭鳳尾」造形者,則稱「龍鳳閣」、「龍鳳棚」、「龍閣」。因其具有濃厚的宗教性質,台灣南部常認為具有神性,稱其為「百足真人」。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江文化季大道公百年平安行腳昨天熱鬧登場,十九頂大轎、三千信眾鄉親徒步到下大道謁祖,來回共十四公里,迄今已持續了一百廿五年。
台江大道公平安行腳,昨天一早信眾、陣頭從海尾朝皇宮浩浩蕩蕩出發,人手一香,跟隨著大道公神轎穿越嘉南大圳、鹽水溪、五條港,來到府城西門路下大道良皇宮謁祖,香陣隊伍鑼鼓喧天,沿途信眾也設香案祭拜,十分熱鬧。
朝皇宮主委吳進池說,這一段台江府城平安行腳路線,為台江移民府城的拓墾之路,早年許多海尾鄉親到市區擔水肥、經營飼料店,因此,每年一到大道公生,都會在家門前設香案,迎接海尾大道公的到來。
〔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學甲報導〕主祀保生大帝的學甲慈濟宮上白礁謁祖刈香祭典,昨天早上啟程,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學甲香」今年逢四年一次的三天大遶境,「大道公」將遶經學甲十三庄,再依例於農曆三月十一日(國曆四月一日)至將軍溪畔白礁亭謁祖、請水火儀式。
昨天一早,市長賴清德擔任主祭官依古制行跪叩獻禮,祭儀簡單隆重,為學甲香揭開序幕。
台江大道公 徒步14公里府城謁祖
爭取列無形文化資產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江文化季大道公百年平安行腳昨天熱鬧登場,信眾徒步前往府城謁祖,來回約十四公里,這段香火情緣,迄今已一百廿七年,為台江府城獨有的傳統信仰文化,地方爭取列為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
![信眾推著大道公儀仗、進士牌,浩浩蕩蕩越過鹽水溪前往良皇宮謁祖。(記者蔡文居攝) 信眾推著大道公儀仗、進士牌,浩浩蕩蕩越過鹽水溪前往良皇宮謁祖。(記者蔡文居攝)](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ltn.com.tw/2014/new/apr/12/images/bigPic/300_300/221.jpg)
信眾推著大道公儀仗、進士牌,浩浩蕩蕩越過鹽水溪前往良皇宮謁祖。(記者蔡文居攝)
昨天一早,安南區海尾朝皇宮湧進數百名鄉親,從三歲孩童到八旬阿公人手一炷香,信眾推著大道公儀仗、進士牌,隨著神轎,一路沿著昔日台江通往府城的海岸道路,從海佃路越過鹽水溪前往小西門良皇宮謁祖,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信眾則沿路設香案迎請大道公,十分熱鬧。
朝皇宮主委吳進池表示,海尾朝皇宮與下大道良皇宮不僅有百年香火情緣,早年八八水災時,良皇宮鄉親還特別以竹筏運送物資,前來海尾救災,令海尾人十分感念。迄今,朝皇宮每年仍然遵照古禮,一步一腳印,以人力方式扛轎,從台江徒步到小西門良皇宮謁祖。
這一段大道公行腳路線,來回約十四公里,香陣也都維持人力、徒步方式進行,可說是台江內海西半部最具傳統的大道公慶典活動,地方及參與這次行腳的社大台江分校,建議市府應加以調查,列為台南無形文化資產。
2012-04-03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江文化季大道公百年平安行腳昨天熱鬧登場,十九頂大轎、三千信眾鄉親徒步到下大道謁祖,來回共十四公里,迄今已持續了一百廿五年。
台江大道公平安行腳,昨天一早信眾、陣頭從海尾朝皇宮浩浩蕩蕩出發,人手一香,跟隨著大道公神轎穿越嘉南大圳、鹽水溪、五條港,來到府城西門路下大道良皇宮謁祖,香陣隊伍鑼鼓喧天,沿途信眾也設香案祭拜,十分熱鬧。
朝皇宮主委吳進池說,這一段台江府城平安行腳路線,為台江移民府城的拓墾之路,早年許多海尾鄉親到市區擔水肥、經營飼料店,因此,每年一到大道公生,都會在家門前設香案,迎接海尾大道公的到來。
今年適逢海尾大道公大遶境年,香陣隊伍特別盛大,轄境十二里、三千信眾參與,一路走到下大道良皇宮,綿延一、二公里。
昨天參與的信眾有人因為生兒子,特別行腳三年還願,有的則是感謝大道公牽良緣,更有阿嬤推著週歲大孫女參與,希望小孫女平安長大。
2013-04-22
〔記者蔡文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江文化季大道公百年平安行腳昨天熱鬧登場,信眾徒步謁祖來回十四公里,這項傳統迄今已一百廿六年。而歸仁仁壽宮為了慶祝保生大帝誕辰,昨天舉行祈安遶境。
昨天一大早,安南區海尾鄉親齊聚朝皇宮,數百位鄉親人手一炷香,隨著海尾大道公大轎,以徒步方式沿著昔日台江通往府城的海岸道路,從海佃路經過鹽水溪、兌悅門,沿著西門路直抵下大道良皇宮。
大道公平安行腳的香陣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沿途信眾設香案祭拜,十分熱鬧,來自中國的一名孫姓同學也加入平安行腳行列。她說,去年參訪「大廟興學」後,今年特別來參加大道公平安行腳,實際體驗台江文化,覺得很有意思。
她與大廟興學志工一起推著「保生大帝」進士牌,徒步走了十餘公里,一點也不以為苦。
另外,也有親子檔一起參加,幫忙推著進士牌,一方面散步運動,一方面與孩子體驗地方的民俗文化。
歸仁仁壽宮 祈安遶境
此外,慶祝保生大帝誕辰,歸仁仁壽宮昨天舉行祈安遶境活動,今年首度結合角頭廟宇一同為民眾祈福,沿途民眾設香案或雙手合十祈福;今天起還有禮斗法會、傳統戲曲等文化祭活動。
歸仁區仁壽宮保生大帝文化祭自上週抄經文活動揭開序幕後,昨天再與八個里、五個角頭的宮廟,展開祈安遶境,共計十頂神轎的遶境隊伍,昨天一早由蜈蚣鼓陣開路,從仁壽宮出發,仁壽宮媽媽成長團的團員們也分持鈸及掃帚「掃香路」,鑼鼓與鞭炮聲讓行經路線熱鬧不少。
台南市安南區共有十二個庄社奉祀保生大帝(大道公),每到三月大道公生,一庄接一庄,舉辦迎神賽會活動,其中每年農曆三月十二日,由海尾朝皇宮率先起鼓登場,百年來已成為台江府城之間特有的文化行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