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服貿協議 應重新談判

2013-09-04 天下雜誌 530期 作者:劉憶如
相關關鍵字: 劉憶如服貿協議網路購物FTA大陸企業投資
劉憶如:服貿協議 應重新談判

雖然對外開放,是台灣必走之路;但這並不表示此次政府未經討論、未經溝通,就已於六月簽下的服貿協議,台灣社會應該照單全收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530期,2013年9月4日出刊。

二〇一三年六月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即將進入辯論;並成為立院是否為服貿背書的重要依據。辯論攻防之間,若雙方皆只聚焦在自己的優勢上論述,則易成為「論而不辯」的演講大會。但因其實正反雙方皆有弱點,因此應針對服貿的各項疑惑,各自提出答辯。

例如,代表反方上場的民進黨蘇貞昌主席,至少需要回答一個關鍵議題:如果不簽署服貿協議,台灣服務業商機的流失,要如何解決?

舉例來說,大陸電子商務成長飛快,其中網路購物的淘寶網及天貓,去年交易額已突破一兆人民幣。台灣的商家及消費者,更已紛紛加入。目前台灣的淘寶網用戶數,過去兩年間成長一五四%,至去年底已超過六十萬戶。

因此,當台灣的網路賣家及買者,都已加入大陸網購平台時,台灣自己的電子商務業者(例如PChome),卻因無法登陸,因而無法拓展至一個同文同種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時,要如何「立足台灣,走向國際」?

尤其必須面對的,是現已存在的兩岸不對等狀況:淘寶網不須來台設點,即可吸收台灣商家和客戶(甚至還建置台灣淘寶網站,增加許多差異化功能)。

但相對地,因大陸對資本帳及網站的限制,台灣的電子商務業者卻無法在台灣「跨境提供服務」,唯有至大陸設點後,才能爭取市場商機。因此,蘇主席需面對台灣當前此類的困境,提出解決之道。

兩岸不對等 傷及弱勢

但是,提出正方主張的馬總統需要回答的,卻是:即使服貿帶來商機,但台灣付出的代價是否對等與合理?台灣權利受損的,又是否是社會上原本就已較弱勢的族群?

-------------

馬總統努力在失敗主義以及民進黨的激進路線中間取得中道,但他對自己的努力似乎已有些疲倦,台灣民眾似乎也已對他厭煩。
上任六年的馬英九總統,清新俊朗的臉,已因公務出現沈重的痕跡。也許他心中想得是同時獲得兩岸尊崇的國民黨之父孫中山,馬英九也希望自己達成兩岸和平的歷史任務。但是,台灣與大陸的和解還有長路要走。

「改善兩岸關係」向來是馬政府的執政主軸。民進黨八年統治後,馬總統常對外誇示今天兩岸已簽署二十一項協議,來台的中國觀光客人數增加十倍,兩岸直航班機從零到每天一一八班次、雙邊貿易額攀升到每年一六〇〇億美元。

中國收攏台灣的策略則昭然若揭。中共認為,當兩岸的經濟命脈密不可分,台灣就可以像香港一樣,變成中國的「自治區」。一顆飛彈都不用發射,台灣對統一的抗拒會自然減弱。

在馬總統看來,兩岸建立良好互動默契,卻是抵抗中國武力最強大的武器。下一步,就是兩岸領導人會面。

今年初在南京,兩岸涉台事務官員已經碰面,馬英九則希望在年底於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會上,會晤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因為亞太經合會的成員是「經濟體」而不一定是「國家」,台灣、中國才有機會平起平坐。中國對此不置可否,但馬總統不排除可能性。

瞭解這些背景,就可以知道,服貿協議抗議不只是國內問題。佔領國會的學生,挑動了台灣人民對馬總統與中國不信任的敏感神經。

民進黨在民調上的領先,不僅大陸警覺,也讓不想有區域動亂的美國緊張。中國越強,台灣安全就更依賴美國。

馬常說今天台美關係是「三十年來最好」,但有人質疑。美國談到「轉向亞洲」時,鮮少提及台灣關係法的地位。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指出,「美國主政者很有可能為了戰略理由放棄台灣,坐視中國強逼統一。」

對有些人來說,斷尾是為求生,統一只是時間問題。「不論就戰略面、外交面、政治面,都沒有人站在我們這邊;台灣只能仰賴中國的善意,」一位台灣學者說。

馬總統努力在失敗主義以及民進黨的激進路線中間取得中道,但他對自己的努力似乎已有些疲倦,台灣民眾似乎也已對他厭煩。考量到台灣民眾的現實,以及民進黨內鬥,一六年仍可能是國民黨勝出。但如果馬總統希望在卸任時留下「促進兩岸和平有功」的成績單,受到兩岸與國際社會的讚揚,他很可能失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