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面臨全面崩盤危機

當佔領國會的學生代表公開斥責馬英九「一意孤行、拒絕人民」、已喪失統治正當性時,服貿的爭議已由政策辯論演變成憲政危機,造成馬政府執政基盤的崩壞。但馬英九依舊不肯正視學生與民眾的訴求,出面與反服貿者對話,仍然玩弄統治權術,派出江揆到學運現場與召開國際記者會方式進行政令宣傳。無異宣告國人只能接受這項圖利少數財團卻犧牲多數民眾利益的黑箱服貿,否則任何依據普世價值、憲政精神進行的反抗行為,都將被執政者視為違反民主法治。顯示馬英九為了在任內完成終極統一的急迫感,不惜撕掉民主的假面具,站在台灣人民與歷史的對立面了。因此,這場太陽花學運已經超越服貿單一議題,關乎台灣民主的死亡或重生!

民主國家領導人的有效統治繫乎兩項最重要的基石︰合法性與正當性。合法性,就是領導人的產生必須合乎憲政程序,必須經由票票等值的選舉產生,亦即職位的取得與權力的行使,必須經過人民的付託。正當性則指,執政者不僅必須接受法定的監督,亦必須得到多數民意的支持,促進多數人的福祉。如果執政者一直站在人民的對立面,施政績效不彰、政見跳票,或者違反誠信,則會失去多數的支持,即使因為法律之保障仍保有權位,卻已失去正當性。面對失去正當性卻不肯辭職下台的國家領導人,人民即使運用體制外的手段,例如街頭抗爭、癱瘓政府機能等,逼其下台,也都是正當性的做法。

馬英九淪落為九趴總統,一言一行皆成為民眾嘲弄解悶的笑柄,實已悲哀至極,他是如何喪失正當性?在此列舉三項重大原因,再深入分析。首先是無能。最大的罪狀就是選舉政見六三三跳票,國人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水準,房價、物價飆漲,所得分配不均,使得人民無法安居樂業,退回暗黑的隧道,看不到前景。而執政六年,只會用納稅人的血淚錢幫軍公教加薪,以及多放假的所謂小確幸麻痺民眾的苦痛。第二,披著民主外衣,卻以威權手段統治國家。民主重協商、溝通,雖多數統治亦應尊重少數,不應橫柴入灶,一意孤行;而司法之獨立,更是民主運作不受權與錢控制的保障。然而,前檢察總長黃世銘淪為統治者的線民,已凸顯馬英九的黑手伸入司法體系,部分不肖司法人員亦甘為鷹犬,不僅對付反對黨,更打壓黨內異己。在黃世銘一審被判有罪後,馬英九那一副「依法行政」的俗麗容貌已經被徹底卸妝了。

第三,就是對中國的全面傾斜。這六年來,他以中國為救世主,企盼吸吮中國奶水的醜態畢露,卻造成台灣經濟的沉淪。短短六年,他把一個曾經締造經濟奇蹟、人民勤奮,有自信、有自尊的國家,從四小龍中除名,並且變成一個向仍屬開發中國家中國乞討的丐幫。他的智力不但分不清鹿茸與鹿耳毛的差別,更認不清中國雖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那是十三億人(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加起來的總量;真正從人均GDP比較,二○一三年台灣人均GDP約兩萬多美元,全球第三十八位,中國排名第八十六位,人均GDP約六千七百美元。或者按照馬英九最喜歡自吹自擂的購買力平價計算,台灣人均GDP近四萬美元,中國人均GDP約八千四百美元,台灣都是中國的三、四倍以上,經濟實力遠在中國之上。但中國多數企業是國家資本的產物,服貿一旦簽訂,台灣的個人優勢立刻消失,未來將成為台灣中小企業對抗中國國家資本巨獸的時代。占台灣服務業多數的中小企業,不是被消滅,就是被併吞,只能分食它吃飽後的剩飯,台灣經濟將徹底崩盤。

總之,振興台灣經濟的方法,顯然在於提振國內製造業,創造就業機會,增加人民所得,而非向一個經濟實力較弱、且各種金融泡沫即將破裂的國家求救。但從馬英九的做法看來,顯然對振興國內產業無心也無力,反而把一切希望寄託於中國,因此罔顧服貿協議包藏禍心,不惜違反民主程序也要強行通過,只想向中國交代。如今終於走到外有學運風起雲湧,內有黨內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馬政府全面崩盤危機。

-----------------------------------------------------------

〔記者羅倩宜、蘇芳禾/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進入第七天,馬政府不但未盡力消除各界對服貿協議的疑慮,經濟部長張家祝昨還大聲點名台大教授鄭秀玲、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批評「有特定立場的反對服貿人士,在網路散布的內容,荒謬、造謠,我瞧不起他們!」對此,鄭秀玲反批「政府對我們說真話了沒?」她質疑是政府在說謊、愚民。

經長點名學者造謠 痛批瞧不起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澄清網路近期流傳的「服貿懶人包」,並重申「服貿只有通過或不通過,不能修改。」但在記者會尚未進入主題前,張家祝先高分貝大罵反服貿人士,強調占據立院的青年朋友很單純、也熱愛台灣,但他們誤信教授及專業人士給的訊息,「這些訊息故意遮掩、誤導。」

記者會結束前,張家祝又再次發言表示,很多有特定立場的反服貿人士,到處散佈錯誤訊息,等同造謠。他點名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別有居心」。

他說,郝明義先前指出服貿協議開放CPC513類別,把電力電信管線、天然氣、水庫等重要基礎設施開放給中國,危及國安;但郝明義只看主文,不看旁邊條款,「條款註明中國只能持股十二%。」

他又點名鄭秀玲,說「我自己也做過教授,我瞧不起這些人。他們是誤國、害台。不要以為自己不是公職人員,就可以亂講話,以後歷史都會記載。」

張家祝說,經濟部協同十個部會近一百人的談判團隊,花兩年時間進行數十回談判攻防,「絕對不是簡單一句退回,就能否定這麼多同仁的努力。」

對張家祝的批評,鄭秀玲表示,這段時間以來,她與幾個助理、研究生團隊,做了比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金融研訓院等智庫、甚至是國發會還要多的事情。

她指出,中國基於十二五計畫、海西經濟特區,把台灣所有的軟體工程師、醫師吸引到中國去,以提升中國服務業競爭力。至於他們不需要的產業,如銀行業、電子商務,就趕到福建、廣東去,但根據該團隊的研究結果,台灣的談判團隊卻毫無策略。

鄭秀玲質疑,政府這麼不盡責,只會在簽署協議後,花納稅人的錢,請學者天天在電視上說謊、愚民,「政府對我們說真話了沒?」如果要批評學者誤國,就請全國民眾自己要看服務貿易的內容,民眾自行判斷是否學者誤國。

鄭將向經部下戰帖 反擊抹黑

據了解,鄭秀玲近日將會組教授團,針對政府抹黑媒體誤導逐一回應;台大新聞研究所長洪貞玲則表明真理愈辯愈明,支持鄭秀玲向經濟部下戰帖。

至於網路近期流傳的「服貿懶人包」,經濟部認為有五大謠言偏離事實,包括黑箱作業、開放中國人來台移民、開放中國勞工來台就業、開放內容不對等、衝擊中小企業及國家安全等。

------------------------------------------------------------------

服貿衝擊407萬人生計、產值8兆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馬政府始終對服貿協議可能衝擊我國的產業及就業人口數,說不清講不明;但對比服貿開放行業、我國主計單位與各產業公會資料,服貿協議生效後,將衝擊我國公司行號達八十七.五萬家,四○七.三萬人的生計面臨威脅,影響國內產值達八兆多元。

服貿協議涵蓋十二大服務業,從嬰兒用品販賣、學生文具銷售、餐飲、洗衣、婚紗攝影、醫院服務到殯葬火化,一個人自出生到死亡的所有行業,幾乎都開放中國人來投資經營,食衣住行娛樂各大領域,也都開放殆盡,此協議生效,台灣人只要一睜開眼,就無法擺脫中國人的擠壓與競爭。

依經濟部登記資料,光是台灣美容美髮業者就有兩萬八千多家、從業人數約六萬人,全國性及各縣市美容美髮公會達四十個,加上相關協會、工會後,行業團體數超過六十個。

但根據「天下雜誌」之前調查,因經濟部商業司主管行業別太多,人力也有限,協議簽署前的產業衝擊調查,竟只委託生產力中心問了三家公會的理事長。

另根據兩岸協議監督聯盟調查,美容美髮業從業人員六萬多人中,有兩萬人是自營做為業者及家屬無償勞動,也就是夫婦及子女一起工作,這些微小型企業若因服貿協議生效被替換,就會造成大量失業。

兩岸經濟規模、競爭條件不對等,也將造成服貿協議生效後,國內不只是微小型企業,中大型企業也會面臨嚴重競爭壓力。

根據去年「財富」世界五百強資料,中國企業上榜達八十九家,台灣僅六家;這些中國國有企業都是從其政府獲得大量補貼和其他優惠政策,這些不對等的條件和競爭,都將對我國企業造成嚴重傷害。

--------------------------------------------------------------------------------

馬政府說法︰

談判開始前有公開宣布,簽署前向國會3次專案報告;談判期間基於保密,是以小型、非公開方式徵詢業者意見,簽署後也辦理數百場說明會或座談會。我方開放承諾64項,即使依「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計算也僅190項,外界說開放上千項沒有事實根據。

各界質疑︰

一週內排8場公聽會,早、中、晚各3場,以政令宣導的態度進行,沒有實質溝通;反對意見未獲官方回應,政府配套措施也沒有因此改變。

「天下雜誌」追蹤發現,牽涉超過2/3服務業就業人口、營業額逾14兆的18項產業溝通,竟只交由商業司18位基層公務員負責!

行業分類表只是大分類,實際上開放項目高達上千種行業,以零售業為例,就涵蓋小吃店、麵包店、服飾店、便利商店、量販店等,食衣住行、生老病死全包,影響4、500萬服務業勞工。

---------------------------

馬政府說法︰

大部分FTA先簽貨貿再簽服貿、或一起簽署,是因這些FTA多半在服務業的市場開放承諾較其WTO承諾增加不多;兩岸服貿協議我方爭取到陸方80項超越其WTO承諾的待遇,有利我商掌握市場先機,值得先簽署。而貨貿協議涉及7000多項商品的關稅要協商,需要較多時間才能完成。

各界質疑︰

中國對外簽訂17個貿易協議,16個都是先貨貿再服貿或同時簽訂,僅台灣先服貿後貨貿。

絕大多數國家對農業或服務業的開放都放在最後端,因從業者大多是比較弱勢者;服貿爭議不在台灣爭取到多少好處,而是「到底犧牲掉什麼、或犧牲了誰才是關鍵」。

-----------------------------------------------------------------------------

馬政府說法︰

「模式一」的跨境直接提供服務並非服務貿易的主要模式;若將中國在WTO承諾內容一併來看,雙方開放模式一的數目其實相當。

各界質疑︰

台灣對中國開放、但中國不開放的項目,包括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業(如入口網站經營)、其他商業服務業(如廣告服務業)、通訊服務業(如第二類電信事業特殊業務)、配銷服務業、運輸服務業、未附操作員之租賃服務業(如自用小客車租賃)等。

另開放模式明顯不對等,尤其是「跨境提供服務」,我方大多沒有限制,但中國大多不予承諾,使得我方無法在台跨境提供服務,將使台灣業者大量西進中國設立據點,資金、人才加速外流,形成顯著的磁吸效應,我國服務業漸趨空洞化。

----------------------------------------------------

大企業賺更多 小資任宰割

政府說法︰

服貿協議的雙方開放項目,有很多適合中小企業經營;根據以往經驗,許多台灣中小企業業者赴大陸發展後,因有廣大市場支持,逐漸發展成大型企業,例如象王洗衣、都可茶飲、麗嬰房、自然美等。

外界質疑︰

無論服貿得利者是誰,其實在中國種種限制及潛規則下不易真正得利,就算有、也多繼續投資中國,不會匯回台灣,我政府稅收增加不多。

且我國服務業約93.5萬家中,非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占86%;相較美、日平均每家企業員工15人及8.6人,我國只有4.2人,顯示台灣服務業大都是微型企業。試問,大企業、微型企業哪個較有資源赴中投資,哪個只能留在台灣等著中企宰割?

-----------------------------------------------------------------------------

政府說法︰

陸資來台需經申請核准始得匯入資金;且依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規定」,經濟上具有獨占、寡占或壟斷性地位者,政府得禁止其投資。

外界質疑︰

以觀光業為例,雖然開放中資來台設立旅行社以3家為限,但中客來台旅遊市場早已是「一條龍」,飯店、餐廳背後都有中方投資,台灣業者根本無利可圖,政府無法實質把關。

服貿幾乎全面開放下,中國企業(尤其是政府操控的國營企業)將夾帶雄厚資金,以「一條龍」型式,整合其上、中、下游業者來台經營,我數十萬中小企業將全數被打趴,成為服貿協議的受害者。

-----------------------------------------------------------------------------------

馬政府說法︰

馬總統稱推動服貿完全沒有受到北京壓力;行政院長江宜樺也說,我國與紐、星簽署貿易協定時,沒有舉辦這麼多場公聽會及說明會,他呼籲民眾不要有「逢中必反」的心態。

各界質疑︰

台紐貿易占雙方總出口僅2%出頭;台星貿易總值約281億美元、占我國貿易總值不到5%。相較台灣與中國去年貿易總值達1972億美元、占比近35%,且台紐或台星間互補關係大過競爭,也無飛彈恫嚇等國安問題,馬政府之比不倫不類。

馬政府一上台就放寬台灣企業赴中投資上限,再推動ECFA,且三波開放中資來台投資…,是馬政府「逢中必靠」、怎能怪外界「逢中必疑」。

-------------------------------------------------------

假投資真移民 對中不設防

馬政府說法︰

要申請以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身分來台,須在台投資30萬美元以上,且最近1年或前3年平均營業額得超過1000萬元台幣,另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應有一定學歷與工作經驗才行;開放陸資至今年1月底,陸資來台投資核准陸籍幹部及其眷屬來台僅264人次。

各界質疑︰

中國企業來台只要資本額30萬美元,即可開放3人來台,加上同意以「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身分來台,可初次停留3年、再申請不限次數的展延;如此搭配運用,只要約900萬台幣買下一家小型美髮店,無異是取得台灣「3人永久居留權」,還有健保。

移民署統計,核准中國專業人士來台人數,馬執政前僅約3到4萬人次,近幾年每年成長到17到18萬人次。

另投審會曾查獲某中資公司在資金驗資後就違法移走,涉及「假投資真移民」,這只是冰山一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