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國王信仰對客家族群深具意義,台北市客委會將於3月22、23日於客家公園舉辦「三山國王信仰暨客家成年禮」活動,結合客家傳統信仰,及客家農村文化的成年古禮儀式,邀請民眾前來度過一個客味十足的周末。 台北市客委會主委劉佳鈞說,「三山國王信仰活動暨客家成年禮」活動,將吸引超過5百位學子及長輩參與,客委會把創新元素加入客家傳統文化,設計一系列充滿古趣的關卡,期待青年們通過象徵「體能」的健跑、「擔當」的挑擔、與「勇氣」的扛穀包考驗,和莊嚴神聖的祭典儀式宣誓長大成人。 「三山國王」的「三山」,指的是廣東潮州巾山、明山和獨山3座山嶽,乃山神信仰,經皇帝冊封後人建廟紀念,之後隨著移民來台。俗話說「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必有客家人」,劉佳鈞說,由此可見,三山國王對客家人的重要性。 本周末客家公園並推出30攤客家特色攤販市集,還有青年朋友喜愛的夜市美食,如糖葫蘆、戳戳樂,打造帶有客家風味的廟會,除此之外還可以體驗一日農夫,在公園農場學會鋤頭整地,還可以親手種植茄子,民眾可上客家公園網站報名。
-------------
104年客家成年禮
- 發布單位:六堆文化園區
- 發布時間:2015/05/26
- 更新日期:2015/05/26
104年客家成年禮
◎活動日期:104年7月11日(六) 上午8點至下午6點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中軸廣場
◎活動流程:
項次 |
時間 |
項目 |
內容 |
說明 |
1 |
07:30-08:20 |
集合分組 |
|
|
2 |
08:20-08:30 |
暖身動一動 |
暖身健康操 |
|
3 |
08:30 |
鳴笛出發 |
長官與來賓們一起鳴笛宣告活動開始 |
|
4 |
08:30-09:30 |
客家新鐵人 『定向越野』 |
不以競賽方式進行,大家以輕鬆愉快的方式慢慢前進即可。 |
|
5 |
09:30-10:30 |
客家新鐵人 『挑擔過障礙』 |
*肩負責任勇敢前進。 |
|
6 |
10:30-11:40 |
客家新鐵人 『種稻』 |
讓學員親手種稻不只是了解珍惜萬物,更要效法如同稻穀一般,成長的過程不畏風雨,成功時如飽穗謙虛。 |
工作人員引導學員進行活動內容 |
7 |
11:40-13:00 |
午餐休憩時間 |
換裝 |
|
8 |
13:00-14:00 |
學長姐回娘家互動 |
地點:噴泉廣場 |
|
9 |
14:00-14:30 |
準備時間 |
學員進行彩排走位 |
|
10 |
14:30-15:00 |
就定位 |
*地點:中軸廣場。 |
|
11 |
15:30-15:35 |
鼓聲震天慶成年 |
開場演出。 |
※主持人/ 陳秀莉 |
12 |
15:35-15:37 |
主持人開場 |
所有參與的長官貴賓及學員們 |
|
13 |
15:37-16:00 |
入場儀式 (各成年禮學員) |
*『過成長門』-代表已經通過成年禮考驗,已長大成年了。 |
|
14 |
16:00-16:15 |
『跪奉父母茶』 各學員跪著向父母奉茶 |
主持人:學員就位→請跪→泡茶→高舉茶杯→奉茶(感謝父母辛苦)→學員收回茶杯→父母回敬祝福巾(父母為各學員披上花布祝福巾)→請起→各學員與父母牽手一同進入加冕會場→就坐。 |
※主持人/ 李榮豐 |
15 |
16:15-16:40 |
加冕入場 |
所有與會長官.貴賓.家長.學員請就座 |
※主持人/ 陳秀莉 |
16 |
16:40-16:43 |
典禮開場 |
|
※主持人/ 陳秀莉 |
17 |
16:43-16:48 |
長官貴賓介紹/ 致詞 |
致詞貴賓: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范雪景主任 |
※致詞後長官請 留步 |
18 |
16:48-16:55 |
加冕祝福 |
儀式主持人就位→所有學員請起立→禮生宣讀成年禮加冕祝文→學員請向後轉→向父母鞠躬→請再向後轉→全體學員請坐下 |
※主持人/李榮豐 |
19 |
16:55-17:30 |
頒發成長印記 |
1.請學員依序上台。 2.長官(由主任)為學員披上「智慧巾」並頒發「紀念信物」。 3.進行大合照。 |
※主持人/陳秀莉 ※遞送「智慧巾」.「成長印記」 |
20 |
17:30-18:00 |
偶像歌手獻唱 |
邀請具正向積極的藝人獻唱,為學員祝福鼓勵 |
|
21 |
18:00 |
禮成 |
|
|
附件下載
卑南族「猴祭」殺猴成年禮儀式 培育成尚武精神的勇士
卑南族400年王朝 少年會所「斯巴達式」教育 參加卑南族「猴祭」殺猴成年禮儀式 培育成尚武精神的勇士從「打屁股」開始〔2011-02-14〕
卑南族的「猴祭」卑南族400年王朝 少年會所「斯巴達式」教育 參加「猴祭」成年禮儀式 培育成勇士從「打屁股」開始〔2011-02-14〕 https://bit.ly/3fuiWFz
「猴祭」(mangamangayau) 是卑南族歲時祭儀之首,在語意上有「練習練習」的意思。換句話說,「猴祭」是卑南族少年進入成年之前的陶冶訓練,更是卑南族男子晉升為青年的社會化之重要機制。主要是藉著「猴祭」活動與儀式,來培養少年的膽識和英勇的殺敵氣概,並實踐團結合作的美德。傳統的「猴祭」是以真正的猴子作為少年行刺的對象,今則改以草猴代替,讓現代的少年認識過去本族群歷史上英勇的一面。
一般而言,參加「猴祭」的主要成員,年齡以十三至十八歲的男孩們為主體,也就是少年會所的成員。 在傳統「猴祭」正式刺猴之前,少年們皆須先豢養猴子一個多月,等待建立感情基礎之後才加以射殺,目的是要讓少年習慣割捨心愛的東西,如此才能適時地拋棄家人為部落奮戰的決心。而今日雖已改為草猴替代,但在舉行猴祭前夕,少年們也是仍必須做好自己的弓箭和矛,並在上面刻劃上美麗的花紋。在猴祭正式舉行當天,首推父母俱存的少年,到喪家開門行除喪儀式,同時為他們掃除穢氣。之後,再把放置於會所內用草紮成的猴,抬到附近山丘的祭場,由少年們用自己製作的弓箭和矛來刺殺草猴。最後在刺殺完草猴後,再將猴屍丟棄在部落外,象徵部落在這一年之中,所有不好的東西,都隨著草猴的丟棄,一同被驅除出境。
卑南族400年王朝 少年會所「斯巴達式」教育 參加「猴祭」成年禮儀式 培育成勇士從「打屁股」開始
記者王以瑾/台北報導〔2011-02-14〕
卑南族以武力強大聞名,最強盛時曾統轄東部多個族群共72社,幾乎整個台東都由卑南族統治;卑南族能夠如此強大,主要歸功於從小開始的嚴苛紀律及武力訓練。史前館卑南文化公園特別搭建了一座少年會所,細說過去卑南族非常人可能耐的勇士培育源頭。
卑南族男子10歲左右就要進入少年會所受訓,少年會所以斯巴達式管理,在這裡沒有個人只有團體,他們接受打獵、生活技能與禮儀的訓練,從生活作息到服裝,都有嚴格的規定。少年平日的訓練都由學長帶領,嚴格的學長制之下,絕不能以下犯上,而在會所4年之後,則要接受打屁股的晉升儀式,被打的次數視學長多寡而定,若有30名學長就要被打30次,打完之後就上到少年會所裡接受長老的祝福,並在會所外高聲自我介紹,接著參加「猴祭」刺猴子儀式,成長典禮到此才算完成。
每年12月底,台東卑南族的南王部落,都會舉行「猴祭」儀式,訓練部落青年在野外求生,以及戰鬥技能,現在雖然整個過程被精簡了,不過耆老強調,對傳統價值的追思,以及對族人象徵的意義,卻一點都沒有變。
6年的少年教育之後,再接受3年的青年教育,而只有接受完整訓練及考驗,包含狩獵、征戰、服務、服勞役等,才能算是一個成年男子,也才有成家立業的資格。
卑南族比其他原住民族群更早進會所、治軍嚴明,更重要的是,男人並不需要負責家事、農事,這些都是女人的事,沒事做的男人每天只是訓練訓練再訓練,每名男孩都在嚴格的教育體制下成長,卑南族能夠建立長達400年的王朝,其教育體制功不可沒。
這個月才落成啟用的卑南文化公園少年會所,是由台東市普悠瑪部落(南王部落)耆老協助建築,歷時3個多月,遊客可藉由這個少年會所,更加了解卑南族的勇士養成過程及文化傳統。
卑南族「猴祭」殺猴成年禮儀式 培育成尚武精神的勇士〕 https://bit.ly/3fuiWFz
卑南族400年王朝 少年會所「斯巴達式」教育 參加「猴祭」成年禮儀式 培育成勇士從「打屁股」開始〔2011-02-14〕 https://bit.ly/3fuiW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