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史語所擁寶山 國寶量僅次故宮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報導】
2014.02.10 01:10 pm


記者曾吉松/攝影
中央研究院內有座歷史文物陳列館,坐擁寶山:藏有數量僅次於故宮的國寶,共二十餘件;全球最完整的清聖祖(康熙)遺詔;全球最多的甲骨文。國人對此館不熟悉,國外行家卻頻頻來訪,英國封爵爵士、大陸文化部部長,下機第一行程都是該館而非故宮。

文物館位於歷史語言研究所一、二樓,源於首任所長傅斯年一九三三年建立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

當年籌備處隨史語所來台,一九四九年與當時北平故宮博物院合併成立「國立中央、故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一九六五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央博院卻消失,一九九六年才在史語所「復活」。

史語所所長黃進興指出,故宮藏品多來自周朝之後的皇室;文物館多為考古所得。這些從三千多年前商王武丁大墓等掘出的青銅器物,見證銅鑄在商朝的巔峰。


鹿鼎。
記者曾吉松/攝影
例如與故宮毛公鼎同列國寶的「鎮館之寶」鹿鼎,裝飾主題為鹿頭,腹底銘文刻著象形的「鹿」。黃進興笑說,這隻鹿造型可愛,猶如華人版的「小鹿斑比」,躍上史語所名片成嬌客,外賓看到都愛不釋手。劇場名導羅伯‧威爾森驚豔之餘,還請他幫忙介紹設計者,「我跟他說:是三千多年前老祖宗設計的!」

國寶「青銅人面」是面具,可想見當時人們樣貌,不過無法真的戴上。一組十件的繁複酒器,印證帝王生活排場。

其他國寶如大理石梟形立雕、石鳥等取材獸禽外貌的雕刻,靈動造型引發創意設計者發想「梟」(削)鉛筆機;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則令人聯想到埃及獅身人面像。


水陸攻戰紋鑑。
記者曾吉松/攝影
東周「水陸攻戰紋鑑」器身鑲嵌的水陸攻戰紋,畫著兵士持各式武器相戰,乍看如古時戰爭漫畫,反映兵器演進,是研究古代兵器史的重要瑰寶。

儘管文物館秘寶眾多,因經費及人力有限,僅能於每周三、周六開放。黃進興說,許多國外訪客都擔心該館安全防備不夠,礙於經費,史語所也只能以較省錢的方式保護國寶,「我晚上常拿著手電筒去巡館。」

●依照文資法,古物分級制包括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等三級。故宮人氣最旺的翠玉白菜及肉形石僅是第二級的重要古物

 

圖/史語所文物館
【2014/0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中研院史語所擁寶山 國寶量僅次故宮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474703.shtml?ch=rss_reading#ixzz2t1QjDZN9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