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在近10年以來又被形容為「不跌神話」,尤其回頭看1950年代大安區土地公開標售底價僅「每坪787元」、1958年南京東路「台北市首批公商合營市民住宅」1戶3萬元、1960年代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以每坪2.8萬元買下育達商職對面公寓

------------------------------------------------------------------

從台灣房價史的軌跡可發現,1950至1970年代房價上漲但薪資、經濟成長也正成漲,人民靠勤奮苦過來,即便2次石油危機帶動房價,最後都是政府採取緊縮銀根、禁建、課徵空地稅平抑房價,19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資金拱高房價,政府採取「228選擇性信用管制」重創建商,而如今為何有了奢侈稅、實價登錄仍打房失敗?

-----------------------------------------------------------------------

隨著1950年代末期政府意識到台北市房價傳出漲價1~2倍,以喊話方式希望民將資金導向開工廠、創造就業機會,並在各大都會區實行「都市平均地權條例」、限制房地產貸款,也讓房地產降溫結束波段多頭。不過在1960年代初期,為解決北市房屋供不應求,政府進而鼓勵業者投資興建住宅,隨著物價、油價上漲又醞釀了新的漲勢。

-----------------------------------------------------------------

台灣房價史/我在2010年代「有房」⋯爸媽存房送兒 27歲不怕結婚沒宅
【前言:看完前面4篇1970年至1990年代年輕人購屋故事,與2000年的換屋案例,都不難發現,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薪水要漲並不困難、扛高利率房貸不會沒有勇氣,雙薪家庭白手起家拚房就是社會風

------------------------------------------------------------

台灣房價史/1970年代 1台電視買西門町2間套房、中壢3棟透天厝
1970年代是政治外交風雨飄搖的時代,歷經中美斷交、退出聯合國都讓台灣國際處境日益艱難,不過從房地產角度來看,卻隨著經濟起飛加上1973年第1次石油危機催化與1979年第2次石油危機都讓房地產推案遍地開花、廣告大量湧現,只是回頭看那個年代,
-----------------------------------------------------------

台灣房價史/我在1990年代買房⋯東湖1坪26萬元買到高點 扛10%利率
最初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租屋,買房動機只因「房東要漲租」,我一氣之下就決定去買房!當時1990年(民國81年),我找了一位對房產頗有研究的前輩去看預售屋,從台北市中心開始,竟發現完全買不起,最後到了東湖的一個工地,算一算還買得起,就把身上僅有的

最初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租屋,買房動機只因「房東要漲租」,我一氣之下就決定去買房!當時1990年(民國81年),我找了一位對房產頗有研究的前輩去看預售屋,從台北市中心開始,竟發現完全買不起,最後到了東湖的一個工地,算一算還買得起,就把身上僅有的20萬元存款付了定金。

-------------------------------------------------------------

農保審核趨嚴,屏東縣東港鎮有2百多位農民耕作多年的土地被劃入乙種工業區,因工業區開發未完成,農民仍在耕作中,但這些農民最近發現農保資格將被撤銷,連農會會員資格也可能不保,他們透過民代陳情,呼籲中央「看見真正的農民」。

------------------------------------------------------------\

內政部去年底初步決議保留第三跑道大園福海宮聚落,部分竹圍村民醞釀「併入徵收」,桃園航空城自救會昨天發表聲明,宣布爭取「先建後拆」多項權益目標已達成,考量地方和諧,即日起暫停相關活動。

---------------------------------------------------------------------

台灣房價史/1950年代大安區土地1坪787元 物價、通膨創首波漲勢 

相關關鍵字

 台灣房價史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專題報導 圖/數位新聞報紙資料庫

當一個區域的房屋逐漸有交易、購買與居住需求時,房地產的經濟規模便逐步形成,而近一甲子60年的台灣房價歷史,房價上漲源頭要源自於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帶來龐大移民潮,加上1945年二次世界戰勝利後的嬰兒潮,讓房地產起飛。

回顧台灣房價早期波段趨勢,根據《聯合報》民國75年9月22日所報導“房地產建築景氣曲線包括民過47年、54年、61年、68年都是發展巔峰高點,所謂「7年大循環」。”而1950年代初期社會上、新聞資訊上仍鮮少出現「房地產」字眼,房屋在移民人口爆炸、反攻大陸的氛圍之下,只是過渡性的需求。

舉例來說,1951年是國民黨遷台第2年,為了解決大量移居民眾居住問題,加上當時政府僅將台灣作為「暫時棲息地」,因此推出8小時內可建成的「活動房屋」。

到了1952年政府為了增加稅收開始稅籍普查,由於人口暴增當年的全台納稅戶較1951年增加了30萬戶。

1953年物價飆漲,也出現「房市飛昇」的訊息,但當時房價上揚的原因較為單純,主要是整體物價上漲、建材上漲,下文可發現當時中山區房屋每戶開價6萬元。

1955年則出現「股票交易轉淡,游資轉入股市」的訊息,讓房價漲了1~2倍。

台北市在1958年則推出「公商合營市民住宅」,在南京東路由17位地主提供土地與興建資金,出售給市民,當時有些水泥商、磚商、木材商、五金商利用提供建材原料,折算房屋價格換取房子,地主興建完成後也可分回一定比例房屋;當時北市第一批「公商合營市民住宅」住宅每戶3萬元起跳

如果說1958年(民國47年)是台灣房市第一波房價高點,那麼當時政府意識到房價飆漲,也開始向民眾喊話,時任財政部長嚴家淦就說,「鼓勵國民儲蓄並不是鼓勵國民死藏黃金或美鈔,甚至於投資房地產。」他說,「曾經到西德考察過,儘管西德戰後經濟復甦迅速,但是西德人民很少建立高樓大廈,他們努力開工廠和開闢交通。」

言下之意代表,民眾應該積極朝可創造就業機會的投資,而非買房賺增值財,與今日大家拼命買房、存房,期待靠房產致富的觀念大相徑庭。

1950年代報章鮮少出現房地產廣告,有關房屋、土地的廣告,大多是銀行代管的土地進行標售訊息,例如以下就是1960年土地銀行公告標售大直、松山、大安區土地的廣告。當時大安區龍安坡段土地換算1坪787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