矇著眼睛修改教科書

一月十七日,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舉辦了一場北區「普通高中國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公聽會,過完農曆年,二月中旬,「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也將啟動公聽會的形式。這兩個單獨的事件,藉由一個關鍵性的中介環節給連接了,那就是這兩個主題背後扮演主導性角色的課綱委員與檢核小組成員是同一批人。這批人要「微調」這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編撰方向,從高中向下貫穿到小學整個國民教育的歷程,因此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基礎知識建構工程。

既然工程浩大,何以這些課綱委員要使用「微調」這個若無其事的矛盾字眼?說得直白一點,「微調」就是想要改歷史。歷史是包括前一秒鐘在內所有過去發生的事,已經過去了,怎麼可能再回得去並加以修改呢?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說:改歷史,本質就是造假歷史。

指控這些特定的課綱委員涉嫌意圖造假,主要是藉由過程與內容來取得了有力的支撐。前年、也就是二○一二年,郝柏村等人以「民眾意見書」投稿媒體,表達教科書不能稱中國為中國、要少稱台灣,台灣多元文化要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意見,當時已經進入審定階段的高一教科書竟然因此受到外力干預,教育部並臨時引入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非歷史專業學者為審定委員的方式,有意扭轉在此之前經過相當時間討論已經獲致的共識。這種鬼祟做法造成社會強烈的指責,遂沉下水面,不料於今卻再度捲土重來,甚至要直接更改課綱,以趕在今年八月新學年闖關適用。

不僅如此,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預定七月公布,一○七學年起適用,早就超越了馬英九的總統任期,顯然箇中隱藏著可能的算計是:高中課綱「微調」之所以要在今年就提前成為「既成事實」,在於形成標竿與指導作用,此後國民中小學社會、語文領域的教材編撰還能不逐步往下「書同文、車同軌」嗎?

這批課綱委員如此處心積慮、鍥而不捨,究竟是要「微調」什麼比例相稱的偉大內容?一位主張「兩岸統合」的成員在公聽會上說明原則是:全面檢視課綱中用語是否符合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的用語;他舉例,現在高中歷史及地理科課文提到的中國,要全部改稱為「中國大陸」。至於歷史科「兩岸分治與中共黨國體制的建立」主題說明,強調「政府遷台後,我國主權範圍仍及於全中國,惟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不夠,這位委員補充:課綱說明中一定要載明「有關中華民國播遷來台後之歷史,已在台灣史中有所陳述,不再重複」,代表中華民國是播遷來台,「否則會變成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只有中共、中華民國只有在台灣」。

我們暫且不論史觀這等具有主觀性與客觀性的複雜辯證,以一名高中生已經具備的認知能力,檢視上述這位大學教師的敘述,難道不該詢問:中國若不是只有中共,還有中華民國嗎?中華民國不是只在台澎金馬,還在哪裡?蒙古共和國不在中華民國憲法中,所以我們要當它不存在?我們認為蒙古人是不是人?是什麼人?程度再好一點的學生也該疑惑:主權不可分割,中華民國與「中共」各自宣稱擁有中國主權,我們如何看待「中共」?既然「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沒有治權,何來主權?若「我國主權範圍仍及於全中國」為真,政府何時去行使主權?若持續怠忽職守,是否違憲?該當何處?

說一個謊,要用一百個謊來圓,恐怕還圓不了,以上這些基本問題,應該視為課綱微調的一部分,課綱委員們是否應該再行商議,待提供答案後,才辦下一場公聽會,這是起碼的職業道德,否則很難避免這個社會以課綱委員要造假歷史來論斷。暫且不論這批人是具有主觀犯意,或是精神層面的不可抗力,邀集他們來一而再、再而三試圖竄改教科書的政府自身,當然才是最大的影武者。馬政府在底氣不足的此刻,要去挑弄已經形成集體意識的最敏感神經,這是蠢不可及的自戕行為,後果,不待贅言。

--------------------------------------------------------------------------

◎ 沈建德

台灣大學國際法教授姜皇池先生昨天在自由時報發表「課綱『微調』中的《開羅宣言》」,就開羅宣言用語做了若干討論。除了「發表集體聲明如下」和「爰議定條款如下」截然有別之外,個人做一點補充。

台灣很多人相信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電台廣播的那張「新聞公報」就是「開羅宣言」,也相信中國對公報的翻譯,把「It is their purpose that...all the territories Japan has stolen from the Chinese, such as Manchuria,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shall be restor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譯成「三國之宗旨為…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事實上,purpose應譯為議題(subject of discussion),而非目的、意向或宗旨;也就是說,正確譯法應為「三國之議題有…」。

應譯為「議題」而不是「宗旨」的原因為,當時,和美國瓜分滿洲台澎,是蔣介石對羅斯福口頭提出的議題,羅不同意,英國沒份所以邱吉爾當然反對。三方連共識都沒有,當然談不上是「宗旨」。且蔣介石提議瓜分滿洲台澎、羅斯福不點頭之事,是參加開羅會議的王寵惠抖出來的;須知瓜分他國領土是國際醜聞,王寵惠說不敢形成文件,更不敢交換備忘錄,因此美國檔案至今找不到。這些事實足以說明滿洲台澎「歸還中華民國」只是三國的議題而非宗旨,是非常確定的事。

(作者為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http://www.taiwannation.com.tw/)

----------------------------------------------------------------

〈李筱峰專欄〉用歪曲歷史來「撥亂反正」?

兩蔣威權統治時代的歷史教科書,充斥著很多政治語言與政治神話。後蔣時代才慢慢淡化,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歷史教科書,才開始有較多的台灣史,用詞也比較採無顏色的中性詞(我雖仍不滿意,但樂觀其進步)。但是馬英九上台之後,以北京馬首是瞻,以大中國意識形態施政,因此教科書也急著修改。

這次課程綱要的修訂明明改了三分之一以上,卻說「微調」。我比喻司馬遷受漢武帝「宮刑」只是「微懲」?因為只割掉身體的一小小部分而已!馬英九更可惡的是,全台灣科班出身的歷史學者都不看在他眼裡,竟然找了一個非史學科班的人來擔任課綱「微調」的總召集人,原來此人是深受中國北京當局信任、完全站在北京中國立場的中國人,透過此人向中國交心。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說這次「微調」是在糾正歷史被扭曲,是要「撥亂反正」。到底誰才在扭曲歷史?這是可以檢驗的!

篇幅所限,本文僅就「鄭氏政權」要被改回「明鄭」一則為例來討論。馬政府要求用「明鄭」,說穿了這樣才能表示台灣是大明帝國的版圖,才符合其「大中國」意識形態。然而將鄭成功子孫三代在台灣建立的東寧政權說成「明鄭」會比「鄭氏政權」符合史實嗎?

鄭成功剛開始以明朝正朔起兵,當然是事實。但是往後的發展有了極大變化,鄭成功後來在閩南一帶與滿清當局談判交涉,曾多次向清方傳達和解之意,這些談判交涉,都沒有經過他所奉為正朔的南明永曆皇帝的授權與許可。甚至當永曆皇帝聯絡鄭成功要求其出兵共擊清軍時,鄭成功因為正與清方進行談判,所以沒有奉命出兵援助困處西南的永曆帝。再者,鄭成功在攻打南京、鎮江失敗回到金、廈後,又密派蔡政赴北京主動議和;鄭成功還表示可以考慮奉清朝正朔,這樣像「明鄭」嗎?

鄭成功來台不久過世,兒子鄭經於一六六四年入台,旋即將「東都」改為「東寧」。《清史稿》〈鄭成功傳〉記載:「錦(按:即鄭經)與永華及洪旭引餘眾,載其孥盡入台灣,改東都為東寧國。」用「東寧國」稱呼台灣,在清朝文獻中多處可見。鄭經還自稱「建國東寧,別立乾坤」,還自詡:「東寧遠在海外,非居版圖之中,王侯之貴吾自所有,衣冠之盛不輸於中土…」。

當時西班牙人稱呼鄭經為「rey(國王)」;英國人也稱他為「King of Tywan」;一六七○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負責人Henry Darces上書鄭經,稱呼他「Your Majesty」(陛下),這是對國王的尊稱。

鄭經不僅將原來的天興縣、萬年縣升為「州」,一六七四年更定官制後,鄭經的屬僚都改稱「臣」,這是相對於國王或皇帝的稱號。鄭經甚至不再禮遇明朝宗室遺老,而停止他們的預算,使得跟隨來台的寧靖王淪落到今岡山一帶開墾。(詳見拙著《台灣史101問》)

以上史實,若用中性詞「鄭氏政權」來形容,絕對毋庸爭議;如果堅稱「明鄭」就反而扭曲歷史了!但馬政府卻用扭曲歷史來「撥亂反正」,我看是「正反亂撥」!

(作者李筱峰為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

◎ 倪銘均

日本有一位自衛隊航空前幕僚長田母神俊雄,不久前宣布要競選東京都知事。他在推特批評NHK電視台的晨間新聞,竟然用頭條新聞報導足球選手本田圭佑在義大利米蘭隊活躍的情形,長達十二分鐘。他認為這會「讓日本國民變笨」。他的談話讓我想到台灣的新聞台。

幾個月前,某家電視台的晚間七點新聞,開始就播報台北市北投一間溫泉拉麵店改名,而且連續兩則,看起來像是業配新聞。第三、第四則是鶯歌陶瓷比價,接下來包括波多野結衣和蔡阿嘎的網路影片,前後大概十分鐘。新聞台看起來像是娛樂台和旅遊台。

也是那陣子,新聞台大幅報導王菲和李亞鵬離婚。某家新聞台從頭條開始,報導整整十分鐘。這些都可能比報導十分鐘的足球,更容易讓人變笨。

在王菲離婚前,還有幾起名人離婚或是家暴的消息,包括「中信玉女金童決裂 辜仲玉陳俊哲婚變」、「搬家鬧翻 宣明智兒媳互控家暴」,另外還有薛楷莉和老公顏冠得的家庭糾紛,還聯合小三爆老公的料。再早一點有于美人以及高凌風的家庭糾紛。

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為了別人的家務事,浪費這麼多生命,值得嗎?而新聞台為了收視率,浪費幾十萬甚至數百萬人的生命,多麼大的社會虛耗!

SNG亂象更是「世界奇觀」。

某家新聞台,十分鐘做了兩則SNG報導。一則是利菁病後復出,繼續主持;一則是小S的老公許雅鈞開設麵包店,吸引兩千人排隊,要領貴賓卡。另外還有「趁雨上溪頭!交通順暢沒塞 遊客:賺到」,以及「為了清明祭祖 婦人水果攤偷果被逮」的報導。不知道這為何要做SNG連線?

李安批評台灣媒體「雞毛蒜皮、小貓小狗的事一直拿出來講,不斷重複,真的太不像話,拜託多放一些世界上比較重要的事,爭氣一點好不好!」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更直言,台灣媒體造成「半盲文化」。

我們都知道,含重金屬的食物不能吃,會傷害腦神經,這種食物我們一定避之唯恐不及;但有些新聞,我們看了以後變得膚淺、庸俗甚至憂鬱、憤恨不平,我們卻趨之若鶩。

也許,我們已經「上癮」,這可能比變笨更可怕。(作者為大愛台新聞主播)

-----------------------------------------------------------------------------

phpG9swX8  

馬政府擬去台灣化 學者︰意識形態干預史觀

2014-01-21 11:54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針對高中歷史、地理和公民與社會課程課綱擬假借課綱微調之名「去台灣化」,台派學者上午嚴厲譴責馬政府以意識形態干預台灣人的史觀,台灣教師聯盟理事蕭曉玲表示,這次的課綱說是微調,其實是大變動,只要改一個字就可改變整個史觀,「連歷史都可造假,叫我們這些基層老師怎麼教下去?」。
歷史可造假 基層老師怎麼教?
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質疑,馬英九總統以北京為立場,要透過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等人修改高中教科書,找來不是歷史學者來當微調召集人,這是把歷史的專業放在哪裡?且常跑北京的王曉波是站在什麼立場?對於馬英九站在北京的立場要修教科書,他提出嚴重的抗議。
台教會會長呂忠津等人召開記者會,批判高中教科書的修改馬政府以意識形態加以干預,為此提出嚴厲譴責。(記者李欣芳攝)
台教會會長呂忠津等人召開記者會,批判高中教科書的修改馬政府以意識形態加以干預,為此提出嚴厲譴責。(記者李欣芳攝)
台教會上午召開「反對以北京為立場的教科書」記者會,邀請輔大歷史系教授陳君愷、台灣歷史學會會長蔡錦堂、長榮大學榮譽講座教授莊萬壽、蕭曉玲、李筱峰等人與會,記者會由台教會會長呂忠津主持。
呂忠津表示,這次的課綱微調,暴露出殖民者的本質與面目,才使用一年半的教科書,為何要如此急切修改,是否這些具中國意識的微調委員及馬英九要搞做殖民統治?他嚴厲譴責馬政府以意識形態干預台灣人的史觀。
認同大轉變 那是微調而已?
李筱峰說,這是整個認同的大轉變,那是微調而已?馬政府是為了一個中國的意識形態而要修改教科書,未來不稱中國,而要稱「大陸」,這表示「我台灣是你中國的一部分,你是大陸地區,我是台灣地區」。
李筱峰表示,至於要稱「光復」一詞,表示台灣是由中華民國來光復,美英兩國同文同種,但美國的教育會站在英國立場嗎?對於馬英九站在敵國中國的立場要修改教科書,他提出嚴重抗議。
蔡錦堂表示,所謂微調,其實是代誌大條,這其中有非常細膩的陰謀存在,現在不批判,要到什麼時候才批判,他質疑包括教育部長、教育部主秘等人是否要一起當教科書修改的共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