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_0931532021-01-11_093146

1660年前的農曆十一月廿七日,王羲之寫了一封重要的信,現在藏在天津博物館。實際上說來,現在流傳於世的,是唐朝的臨摹本。王羲之寫的是給朋友的尺牘,是一尺長的木片。王羲之寫信當然不會起標題,後人從信件內容起了極為貼切的「寒切帖」。
1660年前今天 王羲之寫了一封重要的信 https://bit.ly/3ny80XU
▲王羲之最後的書法珍品「寒切帖」。(圖/翻攝自天津博物館官網)
寒切的意思就是冷到很離譜的冷,王羲之在這樣的氣候下,提筆寫信給朋友。王羲之寫信的地方是現在的浙江,學者研究顯示當時中國處於小冰期,比現在冬天還要冷。
信件內文如下:「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具。羲之報。」
王羲之朋友在十一月十四以及十八日寫了兩封信給王羲之,王羲之回信給朋友。王羲之晚年身體體氣不佳,食慾不振,提筆寫信給朋友,其實內容是什麼並不重要。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王羲之最後的書法珍品「寒切帖」。(圖/翻攝自天津博物館官網)
這是王羲之草書的頂級藏品,而王羲之書法能留有署名的不足十件,寒切帖就是精品中的一件。如果從可考的時間來算,這應該就是王羲之流傳下來最後的一個書法珍寶了。
1660年前今天 王羲之寫了一封重要的信 https://bit.ly/3ny80XU


note024  

尺牘

  書信通稱尺牘。牘為方板,古人長者稱簡,短者稱牘。古時尺之長短不一,有以六寸為尺者,如論語泰伯篇:「可以託六尺之孤。」劉寶楠論語正義云:「六尺之孤,以古六寸為尺計之,當今三尺六寸。」亦有以八寸、九寸、十寸,乃至十二寸為尺者。如蔡邕獨斷云:「夏以十寸為尺,殷以九寸為尺,周以八寸為尺。」通鑑外紀則云:「禹十寸為尺,湯十二寸為尺,武王八寸為尺。」關於尺之長短,傳說不同,今則恆以十寸為尺。古人凡筆迹文辭皆得謂之尺牘,以尺言之,亦以其短也。後世則通以書翰謂之尺牘。又有尺函、尺書、尺素、尺楮、尺牒、尺翰、尺簡諸名。尺牘之名,起源甚早,漢代已有之。如史記倉公傳贊云:「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漢書陳遵傳亦云:「陳遵贍於文辭,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去以為榮。」唐宋以後,書翰流行,尺牘之用日廣,近世且有彙集前人書翰,供後人學習者。如小倉山房尺牘、秋水軒尺牘、雪鴻軒尺牘之類,凡此類皆坊間書肆流行,以其屬辭典雅,麗藻紛披,足資取法故也。(陳新雄)

-----------------------------------------------------------------------------------

《明代名賢尺牘集》收錄包含明代學者、名臣、東林黨人、復社成員、文人、書畫與方外等216人的252通尺牘。(《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提供)  

《明代名賢尺牘集》收錄包含明代學者、名臣、東林黨人、復社成員、文人、書畫與方外等216人的252通尺牘。(《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提供)

--------------------------------------------------------------------------------------------------------------------------------

20070620_b11629353ccd9ebf6c1cWHvad19H1x9r20070620_b11629353ccd9ebf6c1cWHvad19H1x9r20100806_9b75da3c14057659e8d5TopWRO8Kke3O.jpg.thumbimages  

U6749P1081T2D56238F6DT20120218120110兒童尺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