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

板橋迪毅堂花2千萬修復一年只開放24天 文化局:增加開放時段
2023-08-15 17:37 聯合報/ 記者葉德正/新北即時報導
板橋迪毅堂花2千萬修復一年只開放24天 文化局:增加開放時段 | 大台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OYREIE
市定古蹟「板橋迪毅堂」開放後,僅在每月雙周周日開放參觀,文化局表示已經增加開放日。記者葉德正/攝影
 板橋四大古廟之一的市定古蹟「板橋迪毅堂」,新北市府與中央斥資2008萬元修復與活化,不過新北市議員黃淑君指出,自2021年9月開放至去年底,僅在每月雙周周日開放參觀,每年只開放約24天,與當初整建費用比例不符。文化局表示,已輔導管理人增加開放時段,現每周三、日都能免費參觀並申請導覽解說,會持續辦理導覽與講座,推廣在地文史。
 黃淑君說,迪毅堂為板橋四大古廟之一,俗稱元帥廟,由板橋林家在咸豐年間泉漳械鬥後建立,祭祀戰死的武師、壯勇,位處板橋精華地段,2013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後展開修復。
 黃淑君說,據審計報告資料,市府2016年推動迪毅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由文化部補助56%、市府籌措44%,共計斥資2008萬元,全案2020年9月完工,並在2021年開放。
 黃淑君指出,迪毅堂實際開放日僅為每月雙周周日,根本不符合當初修復的效益,且市府未依管理維護計畫內容投保火災險、公共意外險等保險,迪毅堂曾在2017年發生祝融意外,當時就要求文化局務必安裝保全,保護古蹟安全,盼文化局能夠落實文資保護與活化,開放導覽,讓地方鄉親能夠更認識自己的家鄉。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四大古廟分別是慈惠宮、接雲寺、大眾廟與迪毅堂,除迪毅堂,其餘非法定文資,為推廣文資,今年持續執行「營運保存及推廣計畫」,3月起陸續舉辦藝文講座,包括蔡龍進藝師談迪毅堂彩繪暨作品展覽、徐麗霞老師說迪毅堂文學故事、高竣中講金山慈護宮二媽回娘家,還有傳統彩繪DIY、米雕親子DIY活動等藝文導覽走讀活動共23場,計467位民眾參與。
 今年10月份也會配合全國古蹟日「文資走讀任意門」串聯板橋古城慈惠宮、接雲寺等廟宇,介紹地方文史脈絡及同時宣揚傳統工藝之美,活化古蹟。
 文化局說,市定古蹟「板橋迪毅堂」管理單位「迪毅堂」已完成今年度商業火險及公共意外責任險投保,將辦理街區型廣域古蹟防災演練,邀請所有文資點管理人參與演練,以落實防災作為,並於每周三、日9:00-17:00開放免費參觀及申請導覽解說,頗受民眾好評。
  市定古蹟「板橋迪毅堂」俗稱元帥廟,祭祀戰死的武師、壯勇。記者葉德正/攝影
板橋迪毅堂花2千萬修復一年只開放24天 文化局:增加開放時段 | 大台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OYREIE


文化局說,徐才及12位勇士都是清咸豐年間漳泉械鬥時,板橋林本源家族自桃園禮聘的客籍人士,徐才入祀後被稱「徐元帥」;迪毅堂也印證清代漳泉械鬥,雙方都請「傭兵」的歷史。

「全台有不少客家義民廟,但閩南人為漳泉械鬥罹難客家人蓋廟,迪毅堂是目前發現唯一的一座。」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創所主任黃富三說,清咸豐3年至9年北台漳泉械鬥正盛,屢有大規模械鬥,雙方都聘客家人當武師。

原本泉州稍占上風,板橋林本源家族習武子弟林國芳為漳州人領袖,聘功夫了得的徐才當總勇終反敗為勝。

他說,咸豐9年最後一次大規模械鬥,徐才及12名武師罹難

見證漳泉械鬥史 板橋迪毅堂修復完工串聯四大古廟
位於新北市板橋區館前西路上的市定古蹟迪毅堂已修復完工,未來將局部開放參觀。(記者賴筱桐攝)
見證漳泉械鬥史 板橋迪毅堂修復完工串聯四大古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WXhHG
2021/04/18 18:42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新北市市定古蹟迪毅堂位於板橋區館前西路上,為清朝林本源家族為紀念漳泉械鬥殉職的林家武師徐才等人所建,市府2017年辦理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日前已完工,未來將局部開放、提供導覽,串聯慈惠宮、接雲寺及大眾廟,並列為板橋四大古廟。
板橋迪毅堂創建於1873年,為供奉漳泉械鬥亡靈的祠廟,主祀徐元帥,配祀福德正神與12位丁勇,徐元帥本名徐才,為板橋林本源家族聘用的武術師傅,清咸豐9年(西元1859年)漳州人與泉州人發生械鬥,徐才與12位丁勇殉難,由林家善後並出資建祠供奉牌位。
建築物坐落板橋精華地段,鄰近人來人往的菜市場和夜市,原本被高樓大廈埋沒,不易察覺其存在,因廟堂年久失修,樑柱、屋頂嚴重蛀蝕,牆面斑駁脫落,內部殘破不堪,經地方人士及民意代表爭取,市府文化局2013年12月25日指定為市定古蹟,斥資1238萬元展開修復工程。
文化局表示,古蹟占地約259平方公尺,為三開間正身帶兩護龍的格局,單元空間由廟埕、正身、護龍所組成,屬於小型規模廟宇建築,左右護龍不同於傳統合院型式,呈現向內嵌布局,研判受限基地面積所致。
文化局指出,修復再利用工程完工後,除了保存文化資產,也重現古蹟當年的歷史風貌,並與慈惠宮、接雲寺及大眾廟串聯成板橋四大古廟,建構「枋橋古城」的文化特色,後續將由迪毅堂管理委員會維護使用,將局部開放正殿及廟埕等範圍,規劃適宜的參訪動線,未來配合板橋林家花園,不定期舉辦板橋古城巡禮活動,由志工老師帶領民眾導覽參觀。見證漳泉械鬥史 板橋迪毅堂修復完工串聯四大古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WXhHG

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


迪毅堂,又稱迪義堂,俗稱元帥廟,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板橋區流芳里的厲祠,由板橋林家在咸豐年間的泉漳械鬥後建立,祭祀戰死的武師、壯勇。
迪毅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PPY0l
沿革
清治時期
咸豐三年(1853年),漳州裔的林本源家族為壯大漳州人勢力,遷至板橋,以抗泉州人。林國芳建立板橋城垣,城門皆派林家壯勇十餘名駐守。咸豐九年(1859年),泉漳械鬥再度爆發,枋寮街、瓦磘溝、港仔嘴、加臘仔皆陷於兵燹,各地泉州人大舉進攻板橋,林國芳帶領壯勇防禦,新店溪而下火光燭天,哭聲遍野;次年北台灣械鬥再起,漳州人大破新莊、西盛,焰禍延及大坪頂、桃仔園等地。戰亂結束後,板橋林家為死傷的武師、壯勇建祠慰靈,名為「迪毅堂」,又作「迪義堂」,俗稱「元帥廟」。[1]
咸豐九年是該地最後一次大規模械鬥,板橋林家花很多功夫化解漳泉恩怨,包括興建大觀義學等,漳泉械鬥才停止[2]。
建造年份有兩種說法,淀川喜代治《板橋街誌》與盛清祈《板橋市志》認為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是林維源追慕徐才等家將而建;王國璠在《板橋林氏家傳》則認為是咸豐九年林國芳親率兵丁大戰泉州人後,翌年,也就是咸豐十年(1860年)所建。[1]
匾額上面寫擺接社在同治癸酉年(1873)年仲春所立[1]。
廟初建時,廟內無神像,僅有大木主一面,上書一干將勇姓名,有徐才、劉贊等十三位。壁上聯:「義魄強魂有所歸,乃免為厲;禦災捍患念其力,用妥厥靈。」[1]
在同治時期,與慈惠宮、接雲寺、大眾廟列為板橋四大古廟[1]。
日治時期
1926年,前清特授台東都墾府劉嘉輝倡議重建,土地與經費由板橋林家提供。東西築護龍、建有廂房數間。此時才刻有徐才神像與左右侍僮。題聯寫:「迪毅冠全軍,當斯時披堅踏銳;義憤摧勁敵,受其賜報德酬勳。」 [1]
劉嘉輝倡修後,擴大廟埕,成三合院形式[2]。曾做為流浪漢的救濟所,供給衣食、收屍贈棺的經費由板橋林家所出[1]。
戰後時期
迪毅堂今位在館前西路九十二號[1][2][3][4]。該街的商圈屬於流芳里[5]。
林家捐出板橋四大古廟,由歷任板橋鎮長兼任廟方管理人。其後,板橋工商輻輳,大闢道路,此祠廟埕被徵收改建館前地下道,空間喪失,加速沒落,門前冷清。1971年,行政院下令地方首長不得兼任寺廟管理員,該祠管理人改由仕紳推派,其後成立管理委員會。[1]
門口
廟宇藏於房舍間,鄰近府中站的精華地段,雖坐落於商業中心,但已年久失修,兩旁護龍也被蓋違建。屋頂或牆壁皆嚴重斑駁、破損,匾額字跡也模糊難認,屋頂樑柱幾乎損壞,蜘蛛網遍布。本來還滲水嚴重,後來蓋鐵皮屋頂遮蔽。[1][3]
門神
自1971年起總持接雲寺、迪毅堂、大眾廟主任委員的朱茂陽透露,委員會曾計畫與商人合作拆毀祠堂興建商業綜合大樓,以頂樓為神殿,其次為展覽館,再次層為圖書館,其餘為出租供商業經營,但礙於法令規定,經費短缺,只好任其荒廢。[1]
2013年12月,新北市文化局公告,經市府召開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認現存重要史蹟,代表客家人受僱參與漳泉械鬥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枋橋文化協會監事莊文毅長期致力推動迪毅堂列入古蹟保護,盼文化單位能妥善復舊。[4]
2015年2月由文化部核定補助經費,8月辦理修復或再利用的調查研究案招標,兩次流標後於2015年10月決標,預計2016年10月完成,再爭取中央補助修繕經費。該年迪毅堂信徒大會表示願捐贈給新北市政府。[3]
2016年,新北市議員何博文批評市府未積極修復迪毅堂。文化局主任秘書紀淑娟解釋待完成調查程序後,將儘速修繕。該祠管理委員高竣中表示,迪毅堂是板橋共同記憶與祭祀圈,管委會沒有能力修復,盼捐給政府後能永續保存。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復學系系主任劉淑音表示,迪毅堂見證板橋開拓史,具歷史意義,但所在地潮濕、不見光,部分建築構件有蛀蝕現象,有傾倒之虞,保存修復一定要快。[3]
祭祀
神像
此廟屬於厲祠,以農歷七月廿六為普渡日,昔日祭典隆盛,遠從中和、土城等地挑牲禮前來者大有人在。主神被稱為「徐元帥」,原名徐才,或作徐財,漳州龍溪人,武師,早年追隨林本源家族來臺,擔任武師們的總教頭。徐才並無後代,對於他的死因有不同說法。一說咸豐九年的戰役中,徐才在夜晚率領兵眾渡大漢溪,遭新莊的泉州人用槍狙擊射死。另一說,林家幼孫被土城人綁架,徐才為救少主殉職而亡。還有一說是與平埔族擺接社交戰時,領軍抵抗而罹難。[1]
也有人認為他有客家血統[2][6]。
至於劉贊,為副教頭,子孫住於板橋後埔,二代劉成生為當地著名的草藥醫師(青草仙),三代劉永樂曾任鎮民代表,四代子媳張麗華任華興里里長。其餘十一人,姓名漫漶無法辨識,事蹟也不可考。其後凡男性死亡無後者多入此祠,曾尚立有許多小型牌位。[1]
戲劇
2015年報導,客家布袋戲劇團山宛然,近期推出取材自客籍武師徐才事蹟的兒童劇《忠義武傅徐元帥》,融合林本源園邸地景意象,以客家的唱唸與身段呈現客家山歌九腔十八調的特性迪毅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PPY0l
--------------
類 別古蹟
種 類直轄市定古蹟
公告日期2013-12-25
名稱板橋迪毅堂
縣市區域新北市
地址館前西路92號
所屬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
來源單位文化資產局
來源網址來源網址
迪毅堂乃咸豐三至九年北台漳泉械鬥之相關史蹟,亦是林本源家由大溪遷至板橋之見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
文化部 iCulture-文化空間 板橋迪毅堂 https://bit.ly/32pFu2u


板橋迪毅堂—板橋四大古廟,主祀林家武傅徐才
1594台灣特色廟宇板橋迪毅堂—板橋四大古廟,主祀林家武傅徐才 @ 台灣多奇廟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RL9kMT
徐元帥
板橋
林本源
徐才
新北市
迪毅堂
迪毅堂奉祀徐元帥與12位因漳泉械鬥殉身的義士。據曾任板橋街長的日本人淀川喜代治所著《板橋街誌》記載:為林本源家族第三代林維源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所建;但王國璠所著《林世家傳》則記錄為清咸豐十年(1860)所建。
迪毅堂主祀徐元帥,為福建漳州龍溪人。因為勇猛頑強,武藝高超,在板橋林家擔任武傅。清咸豐三至九年(1853?1859)漳泉械鬥日盛,漳州移民以板橋林家為首,聯合抵抗泉州勢力。傳說清咸豐九年(1859)徐才率眾夜渡大漢溪欲進行突襲,無奈月光明晃被新莊地區泉州人識破,於是開槍將其射殺。板橋林家(林國芳)念其英勇,居民也感念其德,於是將他厚葬。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林國芳子林維源建迪毅堂紀念奉祀。
現存迪毅堂大多為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民國十四年,1925)的結構,現存供桌亦為大正年間所製。但迪毅堂已年久失修,屋瓦、樑柱、廟門等多處腐朽毀壞。筆者曾於2009年、2015年二度參訪,毀損程度益加嚴重。惟迪毅堂已於2013年列入市定古蹟,目前已陸續有修建計畫投入,現場環境已做初步整理,但廟體與相鄰店家相連,腹地狹窄,修復之路困難重重。
 Info: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館前西路92號
資料參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板橋迪毅堂—板橋四大古廟,主祀林家武傅徐才 @ 台灣多奇廟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RL9kMT

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


見證漳泉械鬥 板橋迪毅堂列市定古蹟

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
金瓜石地區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已公告納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護範圍。圖為斜坡索道。(記者李雅雯攝)
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
新北市文化局本月公告板橋區迪毅堂為市定古蹟。(枋橋文化協會監事莊文毅提供)

新增兩處歷史建築

〔記者翁聿煌、李雅雯/新北報導〕新北市文化局本月公告,北台漳泉械鬥現存重要史蹟「板橋區迪毅堂」為市定古蹟,「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為歷史建築。

文化局長林寬裕說,「迪毅堂」位於板橋區館前西路九十二號,創建於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現存建築為一九二五年修建,為三開間主屋規模的建築。迪毅堂為清代林本源家族為紀念械鬥殉職之林家總勇徐才等人所建,經市府召開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認定為咸豐三至九年北台漳泉械鬥現存重要史蹟,代表客家人受僱參與漳泉械鬥案例,深具歷史價值,決議指定為市定古蹟。

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 建築風格少見

「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位於淡水紅毛城對面,日式洋小屋屋架為其建築特色、木屋架構造及後廊現代主義風格的水平雨庇、現代圓盤柱柱型,是少見的近代風格建築。審議委員會考量建物整體風貌、景觀與周邊古蹟群的密切關係,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

「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則為瑞芳金瓜石及水湳洞一帶,礦業高峰時期所建之煤礦運輸設施,由地方熱心團體提報保存,經審議委員實地走訪,認定索道系統見證當地產業發展史,具有產業歷史文化及再利用價值,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

枋橋文化協會監事莊文毅長期致力推動迪毅堂列入古蹟保護,他指出,迪毅堂為板橋古城區的四個古廟之一,深具歷史價值,破落不堪的現狀,盼文化單位能妥善復舊。

水湳洞六坑口及索道系統 保存礦場文化

位於新北市金瓜石地區勸濟堂下方停車場至十三層遺址之間的「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登錄為「歷史建築」項目,為保存礦場文化與記憶不斷努力的地方成員和耆老,聽到這個消息都難掩興奮,直說付出終於有了成果。

「哇!真的啊!」金瓜石發展協會成員吳麗君聽到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納入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消息時,興奮地大叫。她說,這個地方本就有其文化價值,能夠被保護一直是許多在地人的期待,看到眾人認真做一件事有了結果,那種感覺就是兩個字—「快樂」。

---------------------------------------------------------------------

清掃板橋四大古廟迪毅堂---台藝大古蹟維護系
負責人枋橋文化協會 · 更新於約 12 個月前
迪義堂或寫做迪毅堂,供奉的主神是「徐元帥」,在地居民稱為「元帥廟」。建廟的年代久遠,大約是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和慈惠宮、接雲寺以及大眾廟並列為板橋四大古廟。 以前,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六日廟裡舉行普渡儀式,甚至有人從中和、土城挑祭品來拜,現在如果不是當地人或者對板橋文物相當熟悉的人,一定不知道這座廟過去的盛況。從外觀來看,這裡已經不具備一座廟宇的格局,原來的廟埕被政府徵收改建地下道,左右護龍搭滿違建,部份空間租人當作店面;廟裡面仍然是泥土地面, 陰暗潮濕,有些木造結構毀壞,只有簡單的修補,看來十分荒涼。 徐元帥 徐元帥,本名徐才,漳州人,早年追隨林家到台灣。由於祂身賦異稟,林國芳當家的時候,擔任「武傅」,負責統領林本源家丁。在幾次的漳、泉械鬥中出生入死,獲得林家的信賴,地方人士也非常肯定祂。咸豐九年的戰役中,徐才想要利用晚上的時間率領兵眾渡過大漢溪,沒想到被泉州人識破,利用月色測到徐才的位置,用槍將祂射殺 ,傳說紛紜,約有二種說法: (一)林本源幼孫被來自土城的土匪綁架,徐才為救少主,力戰土匪,不幸殉亡。 (二)擺接社平埔番(今板橋香社里)入寇,掠奪百姓財產,徐才為保護民眾,領軍抵抗而罹難 ,徐元帥 無嗣絕後。 林國芳的兒子林維源,因為追慕在漳、泉械鬥中保護鄉土而死難的徐才和十二位勇士,建築 迪義堂來紀念祂們。至於建築的年代有兩種說法,日人 淀喜代治 的板橋街誌與 盛清沂 的板橋市志都說是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而王國璠的板橋林世家傳則記載是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現在已經無法考據。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77213218972284.147526.200479789978964&type=3

----------------------------------------------------------------------------

板橋迪毅堂 新北市定古蹟

【中央社╱新北市27日電】
2013.12.27 10:00 pm

新北市文化局今晚表示,核定板橋「迪毅堂」為市定古蹟,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為歷史建築。

另外,「樹林區石灰坑拱橋」將由專案小組研議公告內容後,公告為歷史建築。

文化局表示,後續將儘速辦理上述4處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深入調查研究及歷史沿革考證,並爭取經費修復。

文化局表示,板橋區「迪毅堂」位於館前西路,創建於清朝同治12年(西元1873年),現存建築1925年修建,為清代林本源家族,紀念械鬥殉職的林家總勇所建。

審議委員會認為,是北台漳泉械鬥現存重要史蹟,代表客家人受僱參與漳泉械鬥的案例,深具歷史價值,決議指定為市定古蹟。

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位於淡水紅毛城對面,建築特色可見日式風格及現代主義風格,是現今少見的近代風格建築。

瑞芳區勸濟堂下方停車場,至十三層遺址之間的「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為礦業高峰時期所建的煤礦運輸設施,委員會認為見證當地產業發展史,具有產業歷史文化及再利用的價值。

「樹林區石灰坑拱橋」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民和街,土地公廟對面護欄下,保存完整,雖相關歷史文獻不足,無法判定是否為日據時期運煤輕便車道行駛路基,但依地緣關係,應與當地煤礦運輸動線有關。

市府說,優美石砌拱型構造也頗具歷史意義,決議可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明年1月初,再召開專案小組研議公告內容。http://foo19720106.pixnet.net/blog/post/41363696-板橋-迪毅堂

【2013/12/27 中央社】http://foo19720106.pixnet.net/blog/post/41363696-板橋-迪毅堂

-----------------------------------------------------------------

【大紀元1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7日電)新北市文化局今晚表示,核定板橋「迪毅堂」為市定古蹟,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為歷史建築。

另外,「樹林區石灰坑拱橋」將由專案小組研議公告內容後,公告為歷史建築。
文化局表示,後續將儘速辦理上述4處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深入調查研究及歷史沿革考證,並爭取經費修復。
文化局表示,板橋區「迪毅堂」位於館前西路,創建於清朝同治12年(西元1873年),現存建築1925年修建,為清代林本源家族,紀念械鬥殉職的林家總勇所建。
審議委員會認為,是北台漳泉械鬥現存重要史蹟,代表客家人受僱參與漳泉械鬥的案例,深具歷史價值,決議指定為市定古蹟。
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位於淡水紅毛城對面,建築特色可見日式風格及現代主義風格,是現今少見的近代風格建築。
瑞芳區勸濟堂下方停車場,至十三層遺址之間的「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為礦業高峰時期所建的煤礦運輸設施,委員會認為見證當地產業發展史,具有產業歷史文化及再利用的價值。
「樹林區石灰坑拱橋」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民和街,土地公廟對面護欄下,保存完整,雖相關歷史文獻不足,無法判定是否為日據時期運煤輕便車道行駛路基,但依地緣關係,應與當地煤礦運輸動線有關。
市府說,優美石砌拱型構造也頗具歷史意義,決議可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明年1月初,再召開專案小組研議公告內容。


Read more: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12/27/n4044597.htm#ixzz2ojk6QKVl

------------------------------------------------------------

寺廟資料-迪毅堂
行政區 : 板橋區
寺廟名稱 : 迪毅堂
村里 : 流芳里
寺廟地址 : 新北市板橋區館前西路92號 查看地圖
電話 : 89682866
主祀神像 : 徐元帥
教別 : 道教
建立時間 : 民國9年
重(修)建時間 :
祭典日期 : 每年農曆7月26日

------------------------------------------------------------------------------

[台北板橋].慈惠宮.迪毅堂.大眾廟.接雲寺(板橋四大古廟)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板橋市捷運府中站,站外雨勢不小

最近天氣不穩,不宜入山,只宜在市區遊走,於是想去板橋去參觀嚮往已久的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 林家花園附近有不少古蹟,例如板橋四大古廟、大觀義學及建學碑的古蹟,可順道一遊。

板橋林家花園附近的區域也是板橋古城的所在地。板橋古城建於一百五十幾年前,城垣早已消逝無蹤, 如今僅留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等街名,可使人依稀想像當年古城的範圍。

從後山埤站搭板南線捷運,出門時,天空飄著濛濛細雨,想應不礙事。走出板橋府中站時,才發現外頭雨勢 不小。第一次來板橋旅遊,就遇到這惱人的雨天,如此天氣,恐怕很難取景拍攝。

圖:慈惠宮

依著地圖,沿著捷運站前的府中路來到了位於府中路、南門街口的慈惠宮。慈惠宮雖然號稱是板橋四大古廟之一, 但歷經多次翻修,已變為現代廟宇,外觀毫無古味。慈惠宮最初供奉媽祖,如今擴及各種神明,雖然天氣欠佳, 廟內仍可見不少虔誠默禱上香的信眾。

慈惠宮主殿的匾額落款「同治癸酉孟冬穀旦」,由擺接保(堡)的庄民所立。同治癸酉年,是同治 12年(1873年),當時的板橋屬於淡水廳擺接保。「擺接」之名,是源自於當地的平埔族擺接社。 匾額年代雖久遠,外觀卻相當新穎,頗不合常理,或許只是複製品而已。

終於在二樓的壁堵找到古廟舊跡,信徒捐獻的壁堵雕飾,上面刻著「同治十三年春月穀旦」。同治13年,是台灣近代史 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日本入侵南台灣,爆發「牡丹社事件」;清廷急派欽差大臣沈葆楨赴台交涉及主持防務; 事平之後,在沈葆楨建議之下,清廷強化台灣的防務及行政組織,將淡水廳升格為「台北府」,隨後開始 規劃興建台北城。台北城的正式崛起,可說是源自於同治13年。

圖:迪毅堂

沒有停留太久,我走出慈惠宮,沿著南門街走往迪毅堂。這時雨勢不見停歇,反而愈為猛烈。沿著騎樓走往位 於館前西街92號的迪毅堂。走到94號時,以為記錯了地址,只瞥見92號是一家麵店小攤而已。

多走一步時,才瞧見麵攤旁陰暗的通道底處有間破舊的老房子,正是我要尋找的迪毅堂。

迪毅堂殘破的模樣令人感到驚訝。廟內光線暗晦,氣氛陰森。左殿的木主神位蒙垢已久,完全看不見牌位上的字跡, 而右殿土地公神像後上方的屋頂一角則出現破洞,屋外樹影,天空明亮可見。天晴時,或許還可為廟內帶來亮光, 但風雨時,廟內雨滴如泣,處境堪憐。

廳側屋樑懸著一塊殘破古匾,木匾題字「勇氣猶存」四字,「勇氣」雕字已剝落, 但殘跡可見。落款為「大正?年」,年份已疏脫,不知是幾年。迪毅堂主祀「徐元帥」,徐元帥本名徐才,漳州人, 追隨板橋林家至台灣,擔任林本源的武術師傅,統領家丁。幾次漳泉械鬥中,徐才率家丁英勇與泉州人生死格鬥。 後來在一次漳泉械鬥中遇害。地方人士於是興建迪毅堂祀奉徐才及其它的死難者。迪毅堂的門聯 寫著:「迪毅冠全軍,當斯時披堅踏銳;義憤摧勁敵,受其賜報德酬勳。」

正殿的匾額落款處寫著「同治癸酉仲春」,顯示迪毅堂與慈惠宮建廟的年代相同,都在同治12年(1873年)。 兩座廟同年生,命運卻不同;一百多年後,一華麗,一殘破,際遇有如天壤之別,是寺廟執事者經營不力? 亦或是台灣人重神明、輕歷史的因素使然?迪毅堂雖然殘破,但古廟格局仍在,其古蹟價值勝過慈惠宮, 卻憂愁風雨,逐漸凋敝,北縣地方文化官員或許有失察之處。

圖:大眾廟

走出迪毅堂,雨勢稍歇。循原路走回慈惠宮,再沿府中路往西行。不久就抵達府中路、西門路口 的大眾廟及接雲寺。

這兩座古廟並排相連,大眾廟旁還有一座福德宮,三廟一字排開,廟前的廣場亦相連, 因此規模較大,格局較為開闊。

接雲寺的歷史早於慈惠宮,建於咸豐6年(1856年)。咸豐年間(1851-1860年),是大台北盆地族群械鬥最慘烈的年代, 漳、泉、粵籍的移民為爭奪耕地、灌溉用水頻生磨擦,進而演變成大規模分類械鬥的族群衝突。咸豐3年,新竹望族出身 的台灣第一位進士鄭用錫,寫了一篇《勸和論》,苦口婆心勸導各族群應 和平共處,但收效不大。咸豐期間,族群械鬥衝突依舊嚴重。

大眾廟即是漳泉械鬥的產物。咸豐10年(1860年),林本源家族與板橋士紳興建在西雲寺旁建立了 這座大眾廟,以祭祀在漳泉械鬥死難的漳州人。這座廟見證了這段不平靜的台灣史。

圖:接雲寺

如今的大眾廟,經過改建之後,已無古意;接雲寺亦多次改建,但保存了不少舊物。例如,咸豐七年所立的石 獅子依舊佇立廟門,仍凝視著一百多年來的善男信女,也見證著板橋地方的發展。

廟內的殿柱多為舊物,處處洋溢著令人懷舊的氣氛。 柱石的落款題字,也有不少昔日板橋地方名人,如某柱題字「鹽運使司即選郎中林國芳」, 即是板橋林家的重要人物。

接雲寺正前方,橫越馬路,有一座小公園。昔日的公館溪流經此處,現在溝渠已加蓋,變成為馬路。這裡 是板橋地名的發源地。當時因此地有溪流阻路,於是民眾用木板架了一座小橋,以便行人過溪。閩南語 的木枋發音為「ㄅㄤ」,因此便稱此地為「枋橋」,成為板橋地名的由來。日據時代大正9年(1920年),枋橋才改名 為「板橋」。大正9年,台灣總督府實施行政區域調整,同時進行大規模的 地名改名,很多台灣現存的地名,都是這次改名的結果。

如今台北縣政府在公園內蓋了一座小木橋,以紀念「板橋」的發源地。民間傳說當時的木板橋,僅是長二丈 、寬六尺的小橋,所以眼前所見,只是一座小小的木橋而已。這小小的一座橋樑,其旁最初僅有幾戶茅屋人家, 歷經數代無數大眾胼手胝足的努力,也經歷族群的衝突與融和,終於在這溪川平野之地建 立起美麗家園。後來的台灣首富林家落腳於板橋,耗資五十萬兩在此地打造出台灣第一名園。

今日的板橋市,人口超過50萬,是全國最大的縣轄市,也是台灣第一大縣台北縣的縣府所在地。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499/tony0499.html
(~待續)

旅遊日期:2007.10.04

-------------------------------------------------------------

奉祀漳泉械鬥武師 促迪毅堂登錄古蹟

 
板橋鬧區有座清同治年間創建的「迪毅堂」,年久失修,管委會日前向市府申請指定古蹟或登錄歷史建築。市府邀學者會勘,確認是全台唯一奉祀在清代漳泉械鬥中殉職的客籍武師的寺廟,見證漳泉械鬥結束的台灣史,具珍貴文史學術價值,建議指定古蹟。
 

文化局說,板橋館前西路92號的「迪毅堂」始建於清同治12年(1873年),是林本源家族追慕咸豐9年(1859年)漳泉械鬥殉難的林家總勇徐才暨12位勇士所建。

日據大正12年(1923年)地方人士劉嘉輝倡修後,擴大廟埕、建左右護龍,成三合院形式;後來廟埕被徵收闢建館前西路,左右樓房陸續改建,迪毅堂成「隱身」大樓間,雖然木構件雕刻細緻、門板彩繪細膩,但腐朽嚴重,管委會搭鐵皮屋頂遮蔽。

文化局說,徐才及12位勇士都是清咸豐年間漳泉械鬥時,板橋林本源家族自桃園禮聘的客籍人士,徐才入祀後被稱「徐元帥」;迪毅堂也印證清代漳泉械鬥,雙方都請「傭兵」的歷史。

「全台有不少客家義民廟,但閩南人為漳泉械鬥罹難客家人蓋廟,迪毅堂是目前發現唯一的一座。」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創所主任黃富三說,清咸豐3年至9年北台漳泉械鬥正盛,屢有大規模械鬥,雙方都聘客家人當武師。

原本泉州稍占上風,板橋林本源家族習武子弟林國芳為漳州人領袖,聘功夫了得的徐才當總勇終反敗為勝。

他說,咸豐9年最後一次大規模械鬥,徐才及12名武師罹難,加上板橋林家花很多功夫化解漳泉恩怨,包括興建「大觀義學」等,漳泉械鬥才停止。

文化局說,迪毅堂毀壞情形嚴重,將盡速完成文資指定程序,進行調查及修復。


迪毅堂是客家人被僱參與漳泉械鬥之案例,深具歷史價值-北台漳泉


接雲寺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板橋接雲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板橋接雲寺 - 板橋區 - 新北市 - 台灣旅遊資訊 - 旅遊導覽 | TravelKing旅遊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